初三政治教學計劃15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三政治教學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落實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政治教師的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政治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加強大家協同作戰、教學研究的能力;跟各位政治老師一起定位在新的教師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九年級學生情況簡析:
我所教的班級總體上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好,課堂紀律好,普遍有自覺性,求知欲強,但主動參與性欠佳,課堂氣氛有待改善,部分學生靈活性不夠高,學習缺乏興趣,目的不明確,理解運用綜合能力較低。
三.教師要扎扎實實地抓好中考復習工作
在總復習這段時間里,要學生牢固掌握教材上的基礎知識,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準確地把握重點、難點,同時要具有更廣的時事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扎扎實實地抓好以下五個環節:
(一)上課專心聽講:
就是集中精力,把教材上的基礎知識、重點、難點聽清楚。要記好課堂筆記,課堂上積極發問,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的理解。中考復習不同于平時的復習,要以實際出發,凡是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一帶而過;凡是容易誤解的,要正誤對比;凡是難以理解的,要重新學習。在方法上,不要象平時學習新課一樣一節一節的慢慢學習,要將教材上的知識串起來,要認清各部分知識橫向、縱向之間的相互聯系,雖然打亂了教材的編排順序,但便于學生加深理解,加深記憶,更牢固的掌握知識。
上課專心聽講,還要把握住識記、理解、運用的要求。首先,識記:是對有關概念、原理和觀點的再現和再認,就是記住。考試改革后,雖然學生死記硬背的東西減少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還是需要識記,這類知識一般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其次,理解,是在識記的基礎上,對有關概念、原理、觀點進行轉換或解釋、推理。理解可分為理解概念或原理。理解概念,也就是理解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字當頭,不是字當頭。再次,運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有關知識應用于新材料、新問題中,分析解決那些教師未曾講過的問題。即,有較強的時代感,不僅要,而且要在上下功夫。這一層是對知識掌握提出的更高要求,把知識和材料巧妙地結合起來,出人所料又不出所料。
(二)多練:
復習中的并不是搞題海戰術,使學生負擔加重,而是通過多種題型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礎知識。要求我們首先要精心選擇題目,由淺入深,要采取多種形式,如口頭回答、討論、試卷分析等。在復習教學中要積極創設一些模擬現實問題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論寓于現實社會生活的情境中,引導、啟發學生認識和理解。多練要注意練習的題目要對應中考,其次,要培養臨場經驗,經過平時考核和模擬考試,力求把題答準答全,要正常發揮出自己的知識水平。
(三)關心國內外大事、關心社會生活。
中考要獲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績,不能,必須關心時事,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把課內外知識結合起來,政治課具有時政性的特點,這也是與其他學科相比的最大特點,不僅考查知識,還考查運用知識分析國內外重大時事的能力。
(四)整理歸納、查漏補缺。
臨近中考的復習中,要讓學生自己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把零散的知識點理成再織成,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靈活地掌握知識,及時補缺堵漏,不留后患。把單元、章節的內容納入整體知識體系中去把握,使知識以網絡化呈現,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自由的發現知識和領悟創造知識的方法和途徑。經過這樣的解析、挖掘、創新,最終一定會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學生能力必然會有較大的發展,適應中考的考試形勢。
(五)學會審題和解題的方法:
審題實際上是一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也是對試題作出準確回答的關鍵。考生在審題時常犯的毛病有兩點:
一是拿到試卷后,為了趕時間而急于作答,審題不認真,觀點不全,內容不充實;
二是審題錯誤,所答非所問,答案不切題意要求。
為此,在審題時要注意三點:首先審題時頭腦要冷靜,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答題;其次在正確理解題意,明確題意要求的前提下,擬答案要點,確定答題范圍,另外,要抓住關鍵詞,突出重點,試題中的關鍵詞如題目中的,抓住了題眼就等于抓住了答題的根本,從而突出重點,明確主攻方向;最后,在答完試卷后,不要急于交卷,應將題目與答案對照檢查,發現錯誤與遺漏之處及時修正和補充。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2
新學期已到來,我們又要投入到緊張、繁忙而有序地教育教學工作中,使自己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能有效地、有序地貫徹新的教育精神,圍繞我校新學期的工作計劃要求制定初三上學期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課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認真看書、反復閱讀,及時完成練習。認真通讀教材、鉆研教材,備好課,弄清楚每一個知識點,而且要對課本知識進行綜合、遷移、拓寬和加深。
在課堂上,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拔高尖子生,提升中等生,幫助學差生,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率,注意精講多練,理論聯系實際,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觀察、聯系、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教給他們做題的技巧和方法。
二、具體措施:
(1)在教學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學生完成一定量的練習題,會存在較大的困難,一方面課堂時間有限,另一方面部份學生會出現眼高手低和懶惰等因素,不能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教師方面要積極鼓勵學生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及時督促檢查。
(2)精選、精講、精練。教學中不論教材、練習冊,教師要把握重點,精選、精講、精練,不把時間浪費在不考的內容和題型上,不讓學生浪費時間和精力。如學生完成練習要有典型性,學生對學習重點要明確。
(3)反復強調,課堂上解決點問題。對于重點考試中的'重要題型,考試中易考內容要不厭其煩的強調。
(4)注重答題的方法和技巧的講解。對中考的幾種題型,不同題型的答題方法和應對策略,要讓每位學生清楚,每次講題要不失時機地強調。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政治是一門初一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本學期本人擔任初一年級兩個班的政治教學任務。由于跟本界學生接觸的時間不長,對學生的認識和了解還不夠全面:學生大部分都來自農村,基礎可能不是太好,僅有極少數的基礎較牢,成績也較好。部分學生則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進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冊書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笑迎新生活由兩課組成。第一課“新的起點”,第二課“把握學習新節奏”,是要引導學生適應初中學習新的特點,珍惜學習機會。第二單元“認識新自我”由三課組成,它們分別是“珍愛生命”、 “歡快的青春節奏”和“自我新期待”,學習這一單元是要引導學生從認識生命的角度認識自我,從了解青春的角度認識自我,從發展新自我的角度鼓勵學生創造新自我。第三單元“過富有情趣的生活”共由兩課組成,“做情趣的主人”和“品味生活”。學習這一單元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調適自己的情緒,主動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學會品味生活。第四單元“過健康、安全的生活”本單元由“學會拒絕”和“保護自我”組成,學習這一單元是要引導學生遠離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和不健康的娛樂活動,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策略,幫助學生過健康、安全的生活。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記憶所學的知識,教材中編入了數頁彩圖和圖表。為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便于教和學外,在教材內容的敘述上力求使學生愿讀、易懂、有興趣。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理論知識聯系生產實際、 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習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學習一些基本技能,了解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保意識等現代意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教學措施:
1、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2、加強政治用語的教學
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又有利于加深他們對政治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政治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政治的重要工具。
3、加強實踐教學
政治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實踐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踐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是提高政治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踐的偏向。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完成七年級政治上冊的全部內容,具體安排:期中考試前完成第一單元、第二單元,元旦節前完成第三單元、第四單元,然后轉入復習階段,在中間穿插一些課堂練習、測驗,以便于掌握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在具體教學中,依據每節的難易程度確定教學課時。
總之,本學期我會盡自己所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做學習的主人。我相信有一份耕耘,總會有一份收獲。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4
教學目標
1、認識經濟體制改革的意義,認識掌握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情況;了解我國市場經濟組成、基本經濟制度、分配制度。
2、知道中國正在走向世界,成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為世界的和平發展做出了越來越大的貢獻。
教學重點
改革的.意義。
教學難點
1、認識我國實行改革的必要性。
2、中國在開放中加速融入世界。
教學過程
一、預習課本
給學生們20分鐘的時間,仔細閱讀本站內容。
二、上臺講述
挑選幾名同學,分部分,上臺講述課本內容及主要知識點。
三、要點歸納——改革的巨大作用
課本上的三個要點。
四、重難點解析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經濟形式包括內容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教育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研究、指導”為基本職責,推動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和優良品德的形成,培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二、目的要求
讓學生通過系統的教育與學習,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明確人生目標,培養良好的組織和紀律觀念,弘揚民族精神與優良社會品德,努力成為社會有用人才。
三、情況分析
學生狀況分析:九年級的學生,即將迎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選擇,本學期學習任務相對比較繁重,背負的壓力明顯增大,通過一學期的相處,師生關系比較融洽,但處于該年齡段的學生性情多變,須加強溝通與理解、密切關注。
教學狀況分析:本學期的主要內容是第四單元《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民族政策常識、時事政治、總復習四部分內容。本學期最主要的任務是全面復習、迎接中考。根據相關精神,學生應涉及的知識面與知識點明顯增多,要求掌握的`程度明顯加深,必須依據考試標準和相關中考信息帶領全體同學,密切合作,把握學習規律,系統、全面的復習提高,力爭有一個好的畢業成績。
四、教學措施
1.深化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加強學習。
2、重思想教育、情感教育,關心每一位學生。
3、重平時學習與鞏固,循序漸進。
4、以生為主,為生所用。
5、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巧用時事政治與社會熱點。
6、營造輕松、融洽、明主的學習氛圍。
7、注重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率。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要對學生進行思想上和學法上兩個方面的指導,進行心理品質教育和思想教育,要求學生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創設合適的教學環境。
1.要求學生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增強學習的內動力。
現代社會科學急需大量的懂信息知識的人才,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思想課的求知欲,激勵學生學好政治課的興趣。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3.教會學生學習技能。這是學法輔導中的主要任務。教師需向學生講授學會學習政治方法。首先要學會質疑,緊緊把握解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大關鍵問題。注重收集新聞材料,定時利用課余時間舉辦“時事政治會”、“新聞發布會”,對學生進行時事政治教育。
4.加強雙邊活動、完善反饋機制。為了確保思想政治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使各類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體驗到成功帶給他們的滿足和愉快。有了這種體驗,學生就不再表現出種種情緒上的干擾,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自信心和探究能力。
六、教學進度
1周 九年級第四單元新課學習
2-4周 七年級知識點復習
5-7周 八年級知識點復習
8-10周 九年級知識點復習
11周 期中檢測
12-14 熱點專題訓練
15-17周 查漏補缺、中考考前指導及考試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落實推進上海市中小學二期課程的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政治教師的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政治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加強大家協同作戰、教學研究的能力;跟各位政治老師一起定位在新的教師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教學進度:
略
三、教學建議:
1、 轉變觀念,二期課改“進頭腦”。
要求全體政治老師一起定位在“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的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超越教材,創造課堂情境,靈活把握當時的課堂資源,教出興趣,教出美感。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聯系實踐案例,在政治備課組、教研組活動中通過思維碰撞,使二期課改的理念真正走進大家的頭腦。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區、校教案的征集、教育教學論文的征稿、課題的研究。
2、 改革備課,減負增效“磨好課”。
在制定規劃、教學目標時突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多維設定;備課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突出學生活動、合作學習、探究方式,以教學方式的改革帶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明確重點、難點及其對策,強化支撐點;將備課大而化之、實而共享,加強備課組的管理,實施分工合作備課,鼓勵提倡電子備課;以質量的教后反思作為考核的依據,將教師從煩瑣的備課工作中解脫出來,提高備課的質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時間用于“磨好課”,創設氛圍,力爭隨堂課好課率達50%以上。
3、 提高素質,提供舞臺“練內功”。
要求各位政治教師努力學習掌握嫻熟的教學推理能力和綜合的教學理念;倡導鼓勵跨學段、學科聽課,加強大家協同作戰、教學研究的能力;開展系列的基本功、教研評比活動,為更多的青年教師提供展示的舞臺;請相關高級教師、帶教老師跟蹤聽青年教師的課,在區、校的聽課驗收中提高優課率;努力請進名家示范上課、做講座,為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創造走出去的機會。
四、教學措施;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規管理,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對“學困生”既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的自覺性,更要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
2、強化理想前途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形勢教育,使初三學生學得好,以確保中考取得圓滿成功。
3、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積極發揮集體智慧,打好團體戰。本學科要做到“統一要求、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考查”。著力提高課堂效率,向40分鐘要質量;要面向全體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后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4、加強對薄弱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復習階段,要認真制定復習計劃,精心組織復習,做到經綱為綱、以書為本,講清概念,提示規律,指點迷津,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的能力及速度。
6、引資料、學經驗。同軌老師要互相學習,正常開展聽課活動,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學校統一訂購的復習資料統一使用,以充分發揮其效益。
7、認真組織測試,強化綜合訓練,抓住學科的薄弱環節,及時補救。
五、奮斗目標:
合格率;
升學率;
優秀率。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7
【教材分析】
本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思想品德課程的最后一課,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特定的意義。本框題是本課的第一框題,在結構和內容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崇高的理想是激勵人們前進的不懈動力。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本課著力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初步認識理想,了解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體會理想的實現必須經過艱苦奮斗的道理,肩負起振興中華的崇高使命。
【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是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以后出生的一代。熱愛祖國、志存高遠、積極向上、勤奮刻苦是學生的主流,但調查發現,部分學生對理想認識模糊,不能正確樹立理想;胸無大志、理想信念比較淡薄,甚至較為庸俗;有理想的沖動但缺乏實際的行動,怕苦畏難……這些現象盡管不是普遍,但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通過本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適應社會進步,增強愛國情感,發展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擔負起振興中華的崇高使命。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理想的含義、崇高理想的作用;了解我們的最高理想和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及其關系;明確當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2.能力目標:懂得人生不能沒有理想、人人需要為理想而奮斗的道理,自覺樹立遠大理想,提升實現理想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理想,認同共同理想;引導學生積極適應社會進步,增強愛國主義的思想情感,形成和發展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擔負起振興中華的崇高使命。
【教學重點】
1.樹立遠大理想和確認肩負歷史使命的必要性,崇高理想是激勵人們前進的動力;
2.了解我們的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正確處理最高理想、共同理想與個人理想的關系。
【教學難點】
自覺樹立遠大理想,并為理想而奮斗。
【教學過程】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我國或當地政府制定的奮斗目標的資料。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8
一、班級情況分析:
初三年級6個班,在上學期學習當中已經初步掌握認識問題的方法,看問題正逐步形成系列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他們處于青春期,沖動熱情,對法律知識比較缺乏,對于公民應該如何行使權利也不了解,對教材所講知識往往不能深刻理解、理性理解。
學生已經形成一定的習慣,在這個階段需要對其進行矯正,使其向著良性方向發展。
二、教材分析:
初三政治上冊的教本可讀性強,教育功能突出,理論聯系實際,文體通俗易懂,可以調動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積極性。突出了重點、熱點、思想點。這是教材特點。
教材重點、難點。重點在于增強學生法制觀念,教理導行。難點在于提高學生認識和學生的踐行指導。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1、課程目標:對學生進行道德、法律、心理、交友、全球視野等方面的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加深愛國情感和民族文化認同感,熱愛和平、關注人類和世界的發展命運,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道德規范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標,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教學目標:保持班級優勢,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全班的合格率、優秀率、平均分、高分率,減少低分率,促使學生學習成績均衡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政治學科素養。幫助學生在遵守法律,在道德人格、心理素質、人生志向等方面健康成長
四、教學改革的設想(教學具體措施):
1、認真鉆研課程標準,熟悉教材,通過聽課等方法吸取經驗,把握每節課學生互動的內容,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互動活動蘊涵著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突出探究式學習,主題探究是每一個單元的靈魂,如何組織主題探究。
3、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討論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
4、搞好教學還要抓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是教學的基礎。
第二、分析透徹活動和材料,這是傳授概念、觀點的前提。
第三、組織好體驗活動,這是促進學生內化的手段。
第四、指導好學生的實踐活動,這是實踐學生良好行為的途徑。
5、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過好知識質量關。課前要求預習,結合課文的內容,尋找身邊的事例,加深理解。課堂教學重點訓練有基礎知識、基本觀點,列舉學生身邊的事例,讓學生有真實感,加深理解并落實到行動中去。
6、根據課標要求編寫雙基練習題,讓學生過關。特別是識記部分知識要求全部過關,踐行性練習,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
五、培扶措施:
1、以課堂為本,提高課堂45分鐘教學質量
2、用發展的眼光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學生,既關注優秀生,也要關注學困生。樹立教育公平的意識和觀念,保證每位學生都能發展,不放棄每位學生。要把學習優秀者和學習困難學生看得同樣重要,給學困生以同等競爭機會,創造條件使他們渴望表現和成功的愿望得以實現。教師要真正踐行愛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也就沒有真正的扶困。要以不離不棄的教育良知關愛每一位學生,尤其要關愛學困生,以學生終生發展和幸福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3、科學有效地分類指導,做好思想方面的培扶教育。經常和學生談心,關愛學生、關心學生成長,積極創設和諧、平等、融恰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了解學生,做好學情分析,對學困的不同原因,采取多樣的轉化策略。如對怨師而厭學的學生,多以情動人;對績劣而怠學的學生,多用成功策略;對意志薄弱而學習困難者,多用勵志;對家庭失和而影響學習者,多以排憂。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一時的貪玩使功課脫了節沒有趕上去,有的是家庭困難思想負擔過重造成的,有的是學生一時沖動犯了錯誤,老師或家長批評教育不當造成的等,所以,我們教師首先應該幫助他們分析查找落后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樹立戰勝困難的自信心,再根據具體情況把比較差的功課補上去。
4、以課堂為本的原則,抓好學科輔導。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上要有意識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優生吃得飽,讓學困生吃得好。要了解學困生現行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給予正確的引導,多給學困生學習的機會,使學困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力爭做到“課課清、題題清、人人清”。
5、以因材施教的原則,優化課堂教學,實施培優扶困。(1)課堂上學困生演示,中等生訂正,優生解決難題。(2)安排學生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為學習幫扶對子。即“兵教兵”。(3)課堂練習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必做題”—基礎題,第二層:“選做題”—中等題,第三層“思考題”—拓展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培優扶困過程必須優化教學設計,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練習才能上好課,才能保證效果。要精編習題,習題設計(或選編習題)要有梯度,緊扣重點、難點、疑點和熱點,面向全體學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鞏固“雙基”,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習題講評要增加信息程度,圍繞重點,增加強度,引導學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學生學會解答;解答習題要有多角度,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解,擴展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廣闊性、變通性;解題訓練要講精度,精選構思巧妙、新穎靈活的典型題,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題,練不在數量而在質量,訓練要有多樣化。
6、培優主要以擴大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及發展多種能力為目標,為一些特別聰明的學生提供專門的學習資源,如文學、奧數、藝術、科技、體育等,以滿足他們特殊的'發展需要;扶困則重在幫助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特殊幫助,采取分層、分組的方式,幫助他們查漏補缺,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同時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7、教會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具體有三個環節: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課后復習。課前預習時,要把通過查找資料仍不明白的問題標出來,課堂聽講時要帶著問題聽講,及時做好記錄,課后及時解決課堂遺留問題,這樣在課堂上聽課時就比較主動,有的放矢,聽課的效果就會比較好。
8、減少作業量,認真查漏,專項訓練。訓練中選取后進生普遍不懂的問題,作為專項訓練內容,做到有的放矢。訓練中讓成績好的學生發揮幫助作用,要求學生課內完成作業,并及時講評。
9、以個別輔導為主,抓好課外培輔工作。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做好個別輔導工作。個別輔導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如對個別問題的面批面改、交流談心;對共性問題采用講解、討論法。個別輔導是加強師生溝通、真切了解學生、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的最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和信心。
10、堅持不懈地關愛后進生,多鼓勵少批評。后進生普遍自信心不強,學習生活習慣無規律,所以在教學工作中必須多關愛他們,多鼓勵他們,多和他們談心。只要發現他們有進步,哪怕是很小的進步,也要及時表揚他們,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只有主觀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才能更好地發揮他們自己的潛能,使他們很快地步入中等生甚至是優等生的行列。
11、立足校內,延伸校外,加強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做好培優扶困工作。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配合,只有當學校、社區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和引導是一致的,教育的效益才能最大化。除了做好校內輔導外,還要做好家訪工作,及時了解培扶對象的家庭情況,交流聽取家長的建議意見,注意與家長達成共識,齊抓共管,做好培扶工作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9
一、指導思想:
落實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政治教師的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政治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加強大家協同作戰、教學研究的能力;跟各位政治老師一起定位在新的教師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九年級學生情況簡析:
我所教的班級總體上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好,課堂紀律好,普遍有自覺性,求知欲強,但主動參與性欠佳,課堂氣氛有待改善,部分學生靈活性不夠高,學習缺乏興趣,目的不明確,理解運用綜合能力較低。
三.教師要扎扎實實地抓好中考復習工作
在總復習這段時間里,要學生牢固掌握教材上的基礎知識,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準確地把握重點、難點,同時要具有更廣的時事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扎扎實實地抓好以下五個環節:
(一)上課專心聽講:
就是集中精力,把教材上的基礎知識、重點、難點聽清楚。要記好課堂筆記,課堂上積極發問,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的理解。中考復習不同于平時的復習,要以實際出發,凡是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一帶而過;凡是容易誤解的,要正誤對比;凡是難以理解的,要重新學習。在方法上,不要象平時學習新課一樣一節一節的慢慢學習,要將教材上的知識串起來,要認清各部分知識橫向、縱向之間的相互聯系,雖然打亂了教材的編排順序,但便于學生加深理解,加深記憶,更牢固的掌握知識。
上課專心聽講,還要把握住識記、理解、運用的要求。首先,識記:是對有關概念、原理和觀點的再現和再認,就是記住。考試改革后,雖然學生死記硬背的東西減少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還是需要識記,這類知識一般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其次,理解,是在識記的基礎上,對有關概念、原理、觀點進行轉換或解釋、推理。理解可分為理解概念或原理。理解概念,也就是理解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懂字當頭,不是背字當頭。再次,運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有關知識應用于新材料、新問題中,分析解決那些教師未曾講過的問題。即情境出在課本外,道理落在課本中,有較強的時代感,不僅要懂,而且要在用上下功夫。這一層是對知識掌握提出的更高要求,把知識和材料巧妙地結合起來,出人所料又不出所料。
(二)多練:
復習中的多練并不是搞題海戰術,使學生負擔加重,而是通過多種題型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礎知識。多練要求我們首先要精心選擇題目,由淺入深,要采取多種形式,如口頭回答、討論、試卷分析等。在復習教學中要積極創設一些模擬現實問題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論寓于現實社會生活的情境中,引導、啟發學生認識和理解。多練要注意練習的題目要對應中考,其次,要培養臨場經驗,經過平時考核和模擬考試,力求把題答準答全,要正常發揮出自己的知識水平。
(三)關心國內外大事、關心社會生活。
中考要獲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績,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必須關心時事,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把課內外知識結合起來,政治課具有時政性的特點,這也是與其他學科相比的最大特點,不僅考查知識,還考查運用知識分析國內外重大時事的能力。
(四)整理歸納、查漏補缺。
臨近中考的復習中,要讓學生自己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把零散的知識點理成線再織成網,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靈活地掌握知識,及時補缺堵漏,不留后患。把單元、章節的內容納入整體知識體系中去把握,使知識以網絡化呈現,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自由的發現知識和領悟創造知識的方法和途徑。經過這樣的解析、挖掘、創新,最終一定會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學生能力必然會有較大的發展,適應中考的考試形勢。
(五)學會審題和解題的方法:
審題實際上是一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也是對試題作出準確回答的關鍵。考生在審題時常犯的毛病有兩點:一是拿到試卷后,為了趕時間而急于作答,審題不認真,觀點不全,內容不充實;二是審題錯誤,所答非所問,答案不切題意要求。為此,在審題時要注意三點:首先審題時頭腦要冷靜,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答題;其次在正確理解題意,明確題意要求的前提下,擬答案要點,確定答題范圍,另外,要抓住關鍵詞,突出重點,試題中的關鍵詞如題目中的眼睛,抓住了題眼就等于抓住了答題的根本,從而突出重點,明確主攻方向;最后,在答完試卷后,不要急于交卷,應將題目與答案對照檢查,發現錯誤與遺漏之處及時修正和補充。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消費選擇、消費觀念的變化;學會合理消費和理財,提高適度消費,理性消費的能力。
能力目標:通過創設問題情景,生活實例及想象的剖析,在體驗、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合理消費的能力,通過實例辨析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自身消費體驗與理性思考,體會到樹立合理消費,合理理財意識和提高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如何進行合理消費。
教學難點:生活水平提高的,是否還需要勤儉節約。
教法:情景設置,互動體驗
教具:多媒體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用調查表:父母與我的消費的差別
80年代 場所 商品:衣 食 住 行 娛樂
20xx年 場所 商品:衣 食 住 行 娛樂
總結,隨著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我們的經濟越來發展越快,市場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人們的消費選擇越來越多樣化,消費水平不斷提高。
從人們的消費變化來看,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不斷地變化,更加注重通過消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情景設置,體驗探究
設定情景,一位學生有1000元錢,打算出去消費。以此設計情境,讓學生互動參與,體驗學會理財,學會消費
1000院前應該怎樣花?
學生先做購物計劃書:購買書包、運動鞋、去吃午餐、打車、聽音樂會
鏡頭一:
在商場看到一個書包十分眼熟。對了,同桌,昨天還向我炫耀來著。再一看價格,呦,挺貴啊,四百多呢!哼,難道就你買得起?也買一個。
這時,我們應怎樣做 你會不會買
師生歸納:消費前先預算;
不與周圍的人盲目攀比;
在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內購買物有所值、經濟實用的商品
鏡頭二:
很多人擠在一個柜臺前,原來該柜臺正在搞促銷,推銷員的解說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而且原本要價300元的棉衣現在只售150元,雖然棉衣已經夠穿了,但是看到這么多人在買,式樣也挺好看的,心也癢癢的了,這是你會怎樣辦
教師引導:作為中學生,我們的社會閱歷還不夠豐富,自己選擇商品的能力還比較弱,在消費進更應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如可聽取父母的意見或好友的想法等)
歸納:消費前先預算,把錢花在關鍵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費,盲從于他人。
鏡頭三:
午餐時間到了,要自己選擇飯店吃飯,
問: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么樣的飯店?為什么?
教師出示一個故事:軾,同學們都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21歲中進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于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后,按份掛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后,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準剩余,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這個故事 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消費
結論:適度消費,要節儉,不浪費
設問:合理消費是否等于抑制消費甚至不消費?通常的問題是我們的經濟已經處于世界第二的位置,是不是需要起勤儉節約,要不要學習美國等國家過度消費。
(小組探究:量入為出、適度 不等于抑制消費。)
小結:(1)肯定消費的作用,但并非鼓勵過度消費、不合理消費,如果過度消費,會出現更多的月光族、卡奴、車奴等。
(2)要節儉強調的不是不消費,而是拒絕浪費。
節約應當成為國民的素質,成為一種基本的教養。
鏡頭四:在飯店中,你會有哪些選擇,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口杯,一次性的塑料餐盒,
問:使用一次性物品是好事?壞事?
教師引導:這種做法雖然看上去衛生,方便,實際上是浪費資源不環保。
據說,早在江戶時代,日本人就發明了適合日本飲食習慣的一次性筷子。到1990年,日本國產一次性筷子的產量達到了240億雙。與此同時,由于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量木材,日本國內掀起了一起關于一次性筷子是否破壞森林資源的討論。一些廠商于是將目光轉向海外。
日本奢侈消費257億雙筷子,96%來自中國,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6.55%,卻是出口一次性木筷的大國。我國北方的一次性筷子產業每年要向日本和韓國出口150億雙木筷子,此外,中國市場每年消化一次性木筷子大約450億雙。一次木筷的材料需20年以上成材,4000雙木筷就毀掉一顆20年的大樹。
4000雙木筷子-------1棵樹的材料;
算一算:700億雙木筷子-------15000000棵樹木的材料
(學生分組交流)
小結:
綠色消費,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提倡可持續發展
設問:什么是綠色消費?它包括哪些內容?重點是什么?(見P99)
5、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市場上的商品日益豐富,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更加注重通過消費提升生活品質,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因此,學會合理消費成為了我們必備的生活技能,同時我們還要提倡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科學消費,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念。另外,我們還要意識到,消費不僅僅是個人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全社會都應該行動起來,為共建節約型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板書設計:
《學會合理消費》
1、消費面面觀 消 費 選擇多樣 水平提高 觀念 變化
2、學會理性消費 消費前 錢花在關鍵地方 避免非理性消費
消費中 樹立環保意識把握適度消費
不與人盲目攀比 注重精神需求
課后訓練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11
一、教育教學目的和要求
本課程的教育和教學總的目標要求是:力求體現加強基礎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思想覺悟的統一。
具體目標是:
1、加強對國情、國策教育的要求,使學生知道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了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國家的基本國策。
2、知道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理解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根本原因。
3、要求學生初步懂得用生產的觀點、階級的觀點、群眾的觀點觀察社會。
4、教育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提高思想覺悟并貫徹到實際行動中。
二、教材結構情況和特點
初三思想政治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著內在的聯系、一脈相承的。該教材適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突出了對我國國情、國策方面的教育。把我國的國情、國策教育作為重點,這樣加強了思想教育的時代性,又突出了針對性必實效性。
本教材的主要內容包括,前言、第一(第一課)、二部分(第二至四課)和三部分(第五課)
教材的結構:
1、前言部分是全書的總論,主要講了三個問題:一、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程;二、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三、怎樣學習這門課程。
2、第一部分(1課),主要講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本部分包括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四種社會制度,其重點是資本主義社會。
3、第二部分(24課),主要講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同時也是本教材的重點。
4、第三部分(5課),主要講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
三、學生情況分析和主要措施
1、初三學生剛開始接觸對我國國情、國策的了解和認識,在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法律術語上有一定難度。
2、學生思想觀念轉變(即從過去的思想道德,紀律觀念轉向法律觀念)有一個過程,對于接觸新的知識(法律知識)存在一定困難。
3、我校初二年級政治實行的是開卷考試,往往開卷考試難度較大,題量較廣,學生信心不足,加之初一學年統考中政治成績又不理想,這樣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厭學情緒。
4、針對上述學生情況,我主要在教學中,加強三基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盡量以例說法的方式。特別是貼近學生生活中的事例和現象,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讓學生了解自己身邊的事,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從實處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四、本學年度教學課時安排
前言:2課時
第 一 課:3課時
第 二 課:5課時
第 三 課:5課時
第 四 課:3課時
第 五 課:5課時
第 六 課:6課時
第 七 課:5課時
第 八 課:5課時
第 九 課:5課時
第 十 課:3課時
第十一課:5課時
第十二課:6課時
第十三課:5課時
第十四課:5課時
第十五課:6課時
第十六課:3課時
五、存在的不足和打算
以上計劃是學年計劃在具體的實行中,肯定會存在有不足之處。在不足的地方,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為了加強歷史、地理、政治、生物學科建設,提高歷史、地理、政治、生物教研組成員的教育教學能力,加強教育教學研究,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歷史、地理、政治、生物課的整體效益,完滿地完成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二、具體計劃安排:
1、認真學習新課改理念,學習課程標準。強化教學常規管理,進一步統一認識,加強自身教學常規的落實。
2、充分發揮教研組的功能,進行高效率的教研活動,教研活動時要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主講人、定內容。
3、準時參加本教研組每周四一、二節的集體備課活動,交流經驗、體會,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
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公開課評比活動,認真聽課,及時評課。
5、積極參加各級教育機構組織的教科研活動。
6、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小組活動,增長學生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
7、分析總結上學期期末情況,教研組每位老師介紹教學中的經驗。認真總結得與失,特別是在哪些方面還做的不夠,努力爭取今年中考取得輝煌成績。
8、期末教育教學教研總結,并撰寫反思、論文。
一、教學理念:
1、突出個性發展,尊重學生個性世界,培養學生個性。
2、語文教育要面向全體,落實到每個學生,并全方位提高每個學生的語文素養。
3、語文教師要能夠主動開發、廣泛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4、語文教育不能單純局限于字、詞、句、章的學習,必需建立大語文觀。語文優秀教案要重視探究語文教育與現代社會以和兒童生活世界的諸多關聯。
5、建立和形成旨在充沛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
6、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培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科學探究的精神。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 25人。絕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愛學習,有上進心。從上個學期期末測試結果來看,學生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是有個別學生基礎較差,家長又疏于督促,還需老師加強輔導。個別學生學習自覺性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還需要老師好好引導教育。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結構:
本冊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分別是:第一組“走進西部”,第二組“永遠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組“走進信息世界”,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第八組“異域風情”。
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200個字。至此,完成小學階段認識3000個常用字的識字任務。生字表(二)是要求寫的150個字,至此累計寫字量為2300個。
(二)教材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學習目標
2、教材內容在豐富人文內涵、拓寬題材體裁方面,繼續作出努力;在發揮語文教科書育人功能方面,進一步加強
3、專題設置更加靈活,編排形式在繼承中又有發展
4、導學和練習系統地設計,更好地發揮導學、導練的功能
5、順應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口語交際?習作”的類型發生一定的變化
6、在“綜合性學習”中,指導學生設計和開展語文學習活動,引導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一)識字與寫字教學
本冊識字200個,寫字150個,把字寫端正。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字的速度,并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二)閱讀教學
1、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
2、發現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
3、掌握每個單元豐富的人文內涵,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落到實處。
(三)口語交際教學
1、激發興趣,引起學生推薦的欲望,體現雙向互動。
2、不時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四)習作教學
1、進一步明確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小學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
2、培養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
五、教學措施:
(一)識字與寫字教學
本冊識字200個,高年段,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因此教學要更加放手。要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快速瀏覽,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以便在手邊沒有字典、詞典的情況下,無妨礙閱讀。
(二)閱讀教學
1、高年段的朗讀要求,不只要做到正確、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悟情傳情,培養語感。讀的指導,應該引導學生進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在讀中體味、感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讀的指導,要從整體入手,指導學生在掌握全文情感基調和其變化的基礎上,根據個人的'情感體驗,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高年級的默讀訓練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讀速度。教師在教學時,應該為學生留有富余的默讀時間,并提示相應的方法,引導學生依照要求認真考慮,在默讀之后要檢查學習效果。
2、通過課后的考慮練習題,引導學生理解內容,領會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發現語言表達的特點。在“推薦平臺”中總結某些規律性的東西。
3、要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設計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過程與方法戰略。
(三)口語交際教學
要激發興趣,引起學生推薦的欲望。要創設特定的情境。創設情境要掌握好以下幾點:一是情境的創設要真實、有意義,體現學生實際交際的需要,讓學生了解在不同的場所、針對不同的對象,圍繞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二是考慮到兒童的年齡特點,情境的創設還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交際欲望。三是要創設多個情境,在逐漸深入的互動中,體現交際的內容由比較簡單、外表,到交際得比較豐富、深入的訓練過程。要體現雙向互動。
(四)習作教學
1、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作文講評重在激勵。
作文指導,一定要從內容入手,首先解決寫什么的問題,打開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寫、要寫的內容。開始宜“放”,使學生感到想寫的內容很多,教師指導學生從中選擇最恰當的內容來寫。至于怎么寫的問題,在打開思路、選擇要寫的內容的過程中滲透,在寫作中、在推薦草稿的過程中指導,指導的內容不外乎習作目的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具體,順序是否清楚,選詞用語是否合適,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等幾個方面。
習作講評重在激勵。講評的時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優點與成果,使每個學生通過講評看到成果與進步,享受習作勝利的快樂,更真切地懂得應當怎樣寫,激起對下一次習作的渴望。
2、加強平時練筆的指導。
一方面,把練筆輻射到閱讀課上,經常寫寫感受、啟示,仿寫句、段,續寫結尾……自自然然地體現從讀學寫,讀寫結合。另一方面,把練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根據生活需要練筆。應協助小朋友認識到習作是學習、生活的需要,是傾訴、表達的需要。要鼓勵學生表達自身的所做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自身感興趣的內容。教師要引導、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在服務生活的同時,提高讀寫能力。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13
一、指導思想:
結合九年級學生特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健全人格,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質量,培養優秀畢業生。
二、基本情況分析:
九年級學生即將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學業,面臨著人生的一次重大選擇。大多數同學都能夠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標,對成才和擇業之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因而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學習比較認真刻苦,經過兩年多的學習積累了豐富的學習經驗,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是通過上學期情況來看,學生會讀圖、識圖、漫畫分析的只有三分之二。許多學生還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他們停留在“上課記筆記,考試靠筆記,考后不理解”的應試教育的一套。還是不會“注意觀察”、“思考理解”、“識記聯想”、“應用遷移”。停留在“攙著走”,甚至“牽著走”或“推著走”的水平上,碰到不懂的.問題,任其自然。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自己不會查找材料,不能分析資料、運用資料獨立完成布置的學習任務,要靠老師指導才能完成。
三、教材分析:
教材遵循課程功能的多元化指向,十分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使課堂不僅是知識傳授的殿堂,更是人格養成的殿堂。為此,教材滲透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容,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生動豐富的道德、人文因素。為教師創造性地展示教學才能提供了平臺,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創造性地自主學習和多渠道獲取知識提供了空間。教材十分關注教師與學生交往、互動,為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提供了時間與空間,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實現知識共享、教學相長,達到共同發展。
《思想品德》九年級(全一冊)教材共分四單元十課,設計了28個框。從總的設計思路來看,第一單元“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開門見山,讓學生在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社會關系的基礎上,感悟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所應負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第二單元“了解祖國 愛我中華”,從作為一個中國公民所應負的社會責任和肩負的使命這一邏輯角度與第一單元相承接,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了解我們偉大祖國的基本國情、基本國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增進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之情。從大的邏輯來看,第三單元“融入社會 肩負使命”也是從責任與使命這一角度切入的。如果說第二單元主要是從宏觀的角度進行概略性的描繪,第三單元則從政治生活、經濟生活與文化生活三個維度作具體的介紹,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關內容,以利于學生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第四單元“滿懷希望 迎接明天”,從社會與個人兩個角度,引導學生確立共同理想和個人理想,并為之艱苦奮斗、有所作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自覺地結合起來。這樣,全書四個單元貫穿“責任與使命”這一核心價值觀,凸顯 “承擔社會責任 迎接希望明天”這一主題。九年級面臨著升學考試,最后要留出時間來復習。我打算在這學期把九年級全一冊上完,下學期進行系統復習。
四、教學目標、措施與方法: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樹立為學生的終身服務的教學思想;
2.采用互動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活躍課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3.扎實基礎、突出重點,培養學生堅強意志,能夠堅持學習。
4.充分運用新課程理念,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教學的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落實。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課題
1-2 第1課 責任與角色同在
3-4 第2課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5-6 第3課 認清基本國情
7-8 第4課 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
9-10 第5課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11 期中考試
12-13 第6課 參與政治生活
14-15 第7課 關注經濟發展
16 第8課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
17 第9課 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
18 第10課 選擇希望人生
19 復習期末考試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14
新一年的教學工作又將開始了。根據本屆九年級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以及人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學科的知識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新課改精神,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以課堂教材改革為核心,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通過九年級《思想品德》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對自己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國家和社會負責;在了解我國基本國情和基本國策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等內容,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使命感,立志報效祖國。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把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作為第一單元的主體內容,可以為后面認清基本國情、肩負使命等教學內容打下堅實基礎;第二單元是對第一單元內容的深化,又是學生更好地學習第三單元內容的基礎;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對第二單元內容的具體化,更好地了解第三單元的內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基石;第四單元以學生成長中的問題作為全書的落腳點,體現了對學生的關注。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我的角色,我的責任
2、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3、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4、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5、學會選擇,學會承擔
6、終身學習,持續發展
難點:
1、什么代價,什么回報
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4、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5、生活的岔路口
四、學生情況分析。
1、本屆學生已經進入九年級的學習階段,已進一步懂得了初中學習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特別是經過兩年考試的鍛煉和磨礪,學生對本門學科的答題規范和答題要領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仍不夠細致和全面,還需要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進行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
2、學生的嚴謹、上進的學風比較缺乏,仍有相當一部分中下游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任務不明確,學習方法不得要領,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本學期教學中做好轉后遞進工作,縮小兩頭差距,充實中間力量。
3、由于自己第一次教九年級(人教版的教材),所以應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教材內容,使教學工作更有針對性,增強實效性。
五、教學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共同進步。加強理論學習,深入研究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方法,跟上時代步伐,并把所學及時融入日常課堂教學。
2、緊跟時代脈搏,認清教學形勢,以課改的精神統領一切,徹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繼續實行分層教學法,抓兩頭、促中間,促進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4、強化對學生認知和記憶知識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加強學法指導,繼續培養和提高學生規范答題,嚴謹求實、勤奮競爭的學習意識和氛圍。
5、強情感教學,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發現學生思想問題,進行正確的幫助、指導,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本門學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6、加強課外輔導,做好培優轉后工作,促進學生學習成績全面提高。
7、及時進行階段反饋,及時查漏補缺。
六、奮斗目標。
1、力求本學期全年級學生的精神面貌有質的改變,學習成績能夠穩中有升,道德品質等綜合素質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爭取本學科的學習成績在學校全年級學科綜合達標排名第一。
3、學科成績力爭趕超我縣三道、新民、實驗等鄉鎮及各農場中學。
七、教學進度表。
周次
單元
作業次數
教學內容
1
1
1
第一課 1 2兩框
2
1
1
第二課 1 2 3框
3
1
單元達標檢測
4
2
1—2
第三課1 2 3框
5
2
國慶節放假
6
2
1
第四課1 2 3框
7
2
1
第四課4框、第五課 1 2 框
8
2
1
單元達標檢測
9
1
期中復習
10
期中檢測
11
3
1
第六課1 2 3框
12
1
第七課1 2 3框
13
1
第八課1 2 3框
14
1
單元達標檢測
15
4
1
第九課1 2框
16
4
1—2
第十課1 2 3框
17
4
1
第十課4框
18
1
單元達標檢測
19
期末檢測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結合九年級學生特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健全人格,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質量,培養優秀畢業生。
二、基本情況分析:
九年級學生即將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學業,面臨著人生的一次重大選擇。大多數同學都能夠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標,對成才和擇業之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因而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學習比較認真刻苦,經過兩年多的學習積累了豐富的學習經驗,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是通過上學期情況來看,學生會讀圖、識圖、漫畫分析的只有三分之二。許多學生還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他們停留在“上課記筆記,考試靠筆記,考后不理解”的應試教育的一套。還是不會“注意觀察”、“思考理解”、“識記聯想”、“應用遷移”。停留在“攙著走”,甚至“牽著走”或“推著走”的水平上,碰到不懂的問題,任其自然。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自己不會查找材料,不能分析資料、運用資料獨立完成布置的學習任務,要靠老師指導才能完成。
三、教材分析:
教材遵循課程功能的`多元化指向,十分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使課堂不僅是知識傳授的殿堂,更是人格養成的殿堂。為此,教材滲透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容,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生動豐富的道德、人文因素。為教師創造性地展示教學才能提供了平臺,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創造性地自主學習和多渠道獲取知識提供了空間。教材十分關注教師與學生交往、互動,為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提供了時間與空間,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實現知識共享、教學相長,達到共同發展。
《思想品德》九年級(全一冊)教材共分四單元十課,設計了28個框。從總的設計思路來看,第一單元“承擔責任服務社會”開門見山,讓學生在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社會關系的基礎上,感悟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所應負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第二單元“了解祖國愛我中華”,從作為一個中國公民所應負的社會責任和肩負的使命這一邏輯角度與第一單元相承接,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了解我們偉大祖國的基本國情、基本國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增進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之情。從大的邏輯來看,第三單元“融入社會肩負使命”也是從責任與使命這一角度切入的。如果說第二單元主要是從宏觀的角度進行概略性的描繪,第三單元則從政治生活、經濟生活與文化生活三個維度作具體的介紹,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關內容,以利于學生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第四單元“滿懷希望迎接明天”,從社會與個人兩個角度,引導學生確立共同理想和個人理想,并為之艱苦奮斗、有所作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自覺地結合起來。這樣,全書四個單元貫穿“責任與使命”這一核心價值觀,凸顯“承擔社會責任迎接希望明天”這一主題。九年級面臨著升學考試,最后要留出時間來復習。我打算在這學期把九年級全一冊上完,下學期進行系統復習。
四、教學目標、措施與方法: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樹立為學生的終身服務的教學思想;
2、采用互動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活躍課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3、扎實基礎、突出重點,培養學生堅強意志,能夠堅持學習。
4、充分運用新課程理念,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教學的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落實。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課題
1—2第1課責任與角色同在
3—4第2課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5—6第3課認清基本國情
7—8第4課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
9—10第5課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11期中考試
12—13第6課參與政治生活
14—15第7課關注經濟發展
16第8課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
17第9課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
18第10課選擇希望人生
19復習期末考試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初三政治的教學計劃02-03
教學計劃初三政治03-28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02-09
初三的政治教學計劃04-09
初三政治人教版教學計劃06-11
初三政治復習教學計劃03-27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03-27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10-21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06-15
人教版初三政治教學計劃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