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
用科學的話來說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歡迎喜歡的朋友來看下。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1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認識比》的教學案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讓學生初步感知兩個量的除法比較關系
1、談話導入
今年楊老師35歲,黃文祈12歲,誰能列除法算式表示我們的年齡關系?
六(1)班有男生4人,女生4人,誰能列除法算式表示男生和女生的年齡關系?
(根據回答板書)
2、舊知導入
馬拉松選手跑40千米,大約需2時,騎車3時可以行45千米,誰的速度快?
A:3千克15元。B、9元2千克。C、12元3千克。哪個攤位上的蘋果最便宜?
3、小結
這些題都是用除法算式表示兩種數量它們的關系,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常常要對兩種數量進行比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比較兩種數量的方法,叫做比,研究生活中的比。
二、生活中比的意義,讓學生探究、理解比的意義。
1、介紹比的表示方法
剛才的例子中老師年齡是同學年齡的幾倍,用35÷12,現在我們就可以說成老師與同學年齡的比是35:12.其他兩個量的關系如何用比的形成來表示在小組內說一說。
2、 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的比,總結比的意義。
可以根據生活中的實例列出除法算式,再改成比的形式。
老師舉反例:小明有10元錢,花了2元錢,還剩幾元錢?這道題怎樣列式,10-2=8(元)可以寫成10:2嗎?(不能,因為兩個量是相減的關系,不是相除的關系。)
你能不能說說什么是比,比的意義是什么?
三、比的各部分名稱,求比值。
學生自學,總結,同學們想想怎樣求比值?進行求比值練習。
強調:7÷2可以說成什么?2÷7可以說成什么?它們一樣嗎?
四、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討論:1、比與除法、分數有什么聯系(填表格)
2、比與除法、分數又有什么不同?
五、應用知識做練習。
(1)求比值。
105:35 1.2:2
(2)把下面的比改寫成分數形式。
17:8 4:1 102:113
(3)選擇題
買4支鋼筆用12元,鋼筆總價和總量的比是( )
A、4:12 B、12:4 C、
(4)判斷
小明今年10歲,他的爸爸今年37歲,父親和兒子的年齡的比是10:37.( )
一項工程,甲獨做7天完成,乙獨做9天完成,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7:9.( )
大圓半徑是4厘米,小圓半徑是1厘米,大圓半徑和小圓半徑的比4 .( )
七、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一、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導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需要的是從現實出發,從身邊找數學問題,也就是說:“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利用班上的總人數、男女生人數,來說說比的知識,這種貼近學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戰性的實際問題,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這種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問題中,能使學生真正體會數學不是枯燥無味的,數學就在身邊。
二、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探究。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三、嘗試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
讓學生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又不是簡單的解題訓練。在練習的設計上,采用多種形式步步提高,通過有層次和有坡度的一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讓學生明白比不但與生活有關,和自己也有關系,更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五、不足與疑惑
由于在突破重點這一環節花了較多時間,所以練習的量相對少了一些。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2~3頁例1、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比較、驗證等環節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從而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3.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乘整數和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探求新知
(一)探索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1.教學例1(課件出示情景圖)
師:仔細觀察,從圖中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這里的“()個”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獨立思考)
師:想一想,你還能找出不一樣的方法驗證你的計算結果嗎?
2.小組交流,匯報結果
預設:(根據學生發言依次板書)
3.比較分析
師:我們先來比較第(1)和第(2)兩種方法,請分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預設:
生1:每個人吃()個,3個人就是3個()相加。
生2:3個6分之一個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提出質疑:3個六分之一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嗎?為什么?
預設: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只是這里的相同加數是一個分數。
引導說出: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板書)
師:我們再來比較第(2)和第(3)兩種方法,這樣算可以嗎?為什么?
引導說出:這兩個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個()相加是多少”。
師:再來看這里的第(4)種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嗎?結合圖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進行交流。
4.歸納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三個算式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并且知道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它們的計算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設計意圖:呈現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個?”,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經歷獨立思考、自主計算并驗證、小組交流等環節,鼓勵學生大膽地呈現個性化的方法,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習狀態。采用因勢利導的方式,通過比較分析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自主得出結論,加深了對分數乘整數意義的理解。】
(二)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現和比較
師:剛才的第(4)種方法用語言描述得出計算結果的過程,結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回顧一下,計算過程用式子該如何表示?預設:
生1:按照加法計算
生2:
師:比較一下,這兩種方法計算結果相同嗎?它們的相同點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處又是什么?(根據學生回答分別打上方框)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預設:有多少個
2.歸納算法
師: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更簡單?那么這種方法是怎樣計算的呢?
引導說出:用分子與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板書)
3.先約分再計算的教學
師:剛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學是這樣計算的。與這里的第二種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預設:一種算法是先計算再約分,另一種是先約分再計算。
師:比較一下,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簡單?為什么?
小結:“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使參與計算的數字比原來小,便于計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約得的數與原數上下對齊。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明確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使得對算法的感知上升到理解。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什么分母不變,只用分子與整數相乘”這是教學的難點,通過多次追問,適度引導轉化,促進學生的理解。對于“先約分再計算”這種方法的教學,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引導學生經歷觀察與思考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題
師: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2.例1“做一做”第2題
師: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強化算法,突出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三、探索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例2(課件出示情景圖)
(1)師: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該怎樣計算?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個12 L的和是多少。
預設2:還可以說成求12 L的3倍是多少。
預設3:單位量×數量=總量,所以12×3=36(L)。
(2)師: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思考,自主列式。)
交流:是根據什么列式的?引導說出思考的過程并板書:“求12 L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二分之一是多少。”
(3)出示第2小題學生自練。引導說出:“12×3分之一表示求12 L的三分之一是多少。”在這里都是把12 L看作單位“1”。
(4)師:依據單位量×數量=總量,你還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并解決嗎?(學生練習,交流。)
歸納小結:在這里,我們依據單位量×數量=總量的關系式可以得出:一個數乘幾分之幾表示的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四、課堂練習,深化理解
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經吃了它的三分之一,吃了多少千克?
師:你能說說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嗎?“求3千克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2.比較兩種意義
出示:一袋面包重50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師:列出算式,并與前一個式子進行比較。這兩個式子有什么不同?
預設1:一個是分數乘整數,另一個是整數乘分數。
預設2:它們表示的意義相同但有所區別。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09-12
五年上冊數學教學課件04-04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09-12
人教版拼音教學課件04-11
人教版dtnl教學課件04-02
西師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09-12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設計范文01-05
人教版小學美術教學課件04-03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學課件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