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的秘密》教案課件教學設計反思
探究:
1、知道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2、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體,比水輕的會浮,比水重的會沉”。
知識:
1、能制作簡易的科學模型。
2、有用簡單器材做的簡單的觀察實驗,并做實驗記錄。
3、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據,對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4、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
情感: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和社會發展帶來好處。
教學重點:
知道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教學難點:
制作簡易的科學模型。
教學方法:
實驗研究。
教學準備:
鐵釘、氣球、小玻璃杯、石子、燈泡、木棍、四個大小一樣的塑料瓶、砂、鹽、鋸末、兩塊大小不同的木塊、兩個大小不同的螺母、裝有水的水槽、天平等。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教師提問:玩潛水艇時,我們發現潛水艇里水的多少決定潛水艇的沉浮,一般物體的沉浮又與什么有關呢?
2、推測我們準備的這些材料如鐵釘、氣球、石子等放入水中是沉還是浮?
3、觀察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把物體放入水中觀察,看看有沒有推測錯的物體,把水中上浮的物體和水中下沉的物體分成兩堆,并在教材上記錄。
二、制定研究計劃,進行研究.
1、小組討論:物體在水中浮與沉,可能與哪此因素有關?學生分小組討論推測,并將推測結果記錄在教材上。
2、教師出示并介紹本次科學探究活動的實驗器材及名稱。
3、教師演示實驗:兩塊大小不同的木塊放入水中都浮了起來,兩個重量不同的螺母放入水中都沉了下去。
教師提問:這和同學們的推測一樣嗎?有的同學說大的會浮、小的會沉,可是小木塊也浮起來了;有的說重的會沉,輕的會浮,可輕的螺母也沉下去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怎樣來研究?
4、小組討論并制定研究計劃和方案,教師引導各小組商討,制定盡量完善、有效的觀察、測量、記錄方法。
5、各小組匯報研究計劃,教師可以就學生制訂的方案中的不足進行指導。
(這里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學生們不容易想到用剩下的一個塑料瓶裝水來進行實驗,不容易將“水的`重量”作為物體沉浮的一個“界線。同時由于塑料瓶有一定重量的關系,有可能會影響實驗效結果,在實際數學中,建議盡量用小塑料袋,減小同于容器重量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
三、觀察記錄,總結交流.
1、各小組按照自己制訂的計劃,進行一次物體沉浮的實驗活動,并做好記錄。
2、實驗完成后可將實驗情況記錄通報全班。
3、聯系實驗中觀察到現象,討論物體沉浮的影響因素是什么。
4、讓學生匯報本課的研究與發現,并做好記錄。同時讓學生對自己此前的猜測,并進行分析、討論、找出自己認知上的誤區,修正自己的思維。
四、拓展與應用.
1、說一說潛水艇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鐵塊會下沉,可萬噸巨輪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
學生討論、匯報,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沒有科學道理.
課題:自由研究
探究:培養學生運用求異思維,創建性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知識:拓展學生對物體在液體中沉浮規律的認識。
情感:培養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運用求異思維,創建性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物體在液體中沉浮規律的認識。
教學方法:
實驗與觀察。
教學準備:
教學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死海的故事與事實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1、教師提問: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們了解了不少物體沉浮的秘密。現在有一個問題請大家幫助老師想辦法解決。
2、有一個新鮮的馬鈴薯沉入清水中,想一想,用哪些辦法能使馬鈴薯浮起來?
二、制定研究計劃,進行研究。
1、演示:把一個新鮮的馬鈴薯沉入清水中,想一想,用哪些辦法能使馬鈴薯浮起來?
2、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并且要引導學生求異思維,尋找與他人不一樣的辦法。
三、觀察記錄,總結交流。
1、各小組按照自己制訂的計劃,進行實驗活動,并做好記錄。
2、實驗完成后可將實驗情況記錄通報全班。
3、聯系實驗中觀察到現象,討論: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不用工具,不改變馬鈴薯也能使馬鈴薯浮起來。
4、啟發思考,為什么人可以躺在死海中看書看報?
四、拓展于應用。
1、說一說馬鈴薯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鐵塊會下沉,可萬噸巨輪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
學生討論、匯報,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沒有科學道理。
五、總結交流。
【《沉浮的秘密》教案課件教學設計反思】相關文章:
《沉浮的秘密》的教學設計01-28
沉浮的秘密的教案設計04-09
沉浮的秘密教案11-26
《礦產》教案課件教學設計反思04-20
沉浮的秘密11-26
《沉浮》教學反思09-30
《沉浮》教學反思09-30
《沉浮》教學反思09-30
江姐教案課件教學反思板書設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