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語文閱讀教學演示課件的內容優化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課件編寫工作,課件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節,那么你有了解過課件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語文閱讀教學演示課件的內容優化,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語文閱讀教學演示課件的內容優化
多媒體課件是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的主要形式。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準(試行)》設置了“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系列課程,期望教師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等資源,實現有效教學,優化課堂教學。在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們普遍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課件。這類課件具有強大的多媒體表現力,教師能夠方便地插入文字、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片段等素材,合理的制作和恰當的應用能夠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環境,既便于教師的教,又有利于學生的學。但在教師培訓和實際觀察中筆者發現,許多教師只是用演示課件來傳遞課本的內容,而忽視內容設計,使課件偏離了閱讀教學的特點,成為課堂的點綴。
閱讀教學的演示課件要體現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涵泳、感悟和體驗。課件的內容優化,是指對主要來自語文教科書和教師教案的內容進行改造和加工,將其轉變為能夠發揮演示課件優勢的教學內容,并用恰當的形式呈現出來。
● 課件內容的組織
演示課件是配合課堂的講授、討論、示范等活動的,總體上是一頁一頁按順序呈現的,是直線程序結構。如果在設計課件時合理劃分內容,利用軟件的超鏈接功能,改變單一順序翻頁形式,就能夠實現選擇分支的“總―分―總”呈現效果,引導課堂的雙向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教學內容結構,對課文的學習形成整體的印象。
如上頁圖1所示為高中語文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的課件,該課件的目錄頁分設七個欄目,單擊進入相關內容頁。在每個欄目內容的末頁,通過添加動作按鈕,將演示課件的流程返回到目錄頁。如后面的圖10所示,單擊“課文解析”頁的目錄按鈕,可鏈接到目錄頁。
● 課件內容的選擇和加工
在許多教師的演示教學中,課件整頁整頁地呈現教學內容的文字,取代了板書和課本。這樣不利于保持學生對教材文本的關注和閱讀興趣。課件內容的選擇和處理,是從閱讀教學內容中選擇并改造內容,使之適合演示課件呈現,避免直接套用課本或教案。
1.選擇有必要和適于表現的內容
初中課文《桃花源記》的教學目標之一是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掌握文章的寫作特點,以及對文章中字、詞、句的理解。教師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課件頁。該頁先呈現與課文情境相近的畫面,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文字描述,然后單擊呈現課文的文字作為對比,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從教學目標來看,頁面的圖文描述有助于學生理解和體味文章中字、詞、句,是必要的和適合的。該例的不足之處是使用了現代農村景象的圖片,與課文的背景不相適應,不利于學生形成與課文相應的審美體驗。
2.提煉和呈現內容要點
閱讀課上的主要閱讀材料應該是教材上的課文。課件展示的文字材料,應該是課文內容的要點和結構,用來支持和引導教師和學生的活動,不是給教師和學生閱讀的。因此要避免呈現連續文字材料的頁面,如整頁的課文、作者介紹、寫作背景等。具體的做法是分解和概括文字材料,提煉出要點,然后再簡化為層次清楚的列表或表格樣式,充分利用軟件的圖文效果呈現,如上頁圖3所示。閱讀教學的課件不可避免地要呈現課文內容,對于記敘文、議論文、散文等,要避免呈現大段的課文,而要呈現選段或重點句。
在初中語文課文《看云識天氣》的課件中,將課文中描述云層變化的文字內容進行概括提煉,簡化為表格,更直觀地呈現不同類型云的形態特點和變化過程,使學生更容易歸納理解(如上頁圖4)。
對于詩歌或必須分句講解的古文等,采用分解為句子的方式,用列表的形式呈現。例如,使用留空行,逐句對照的形式呈現《離騷》的課文與解釋(如上頁圖5)。
演示課件要盡量利用層級圖或流程圖等樣式的認知組織圖來突出重點,揭示教學內容的組織結構,使學生容易理解,記憶深刻。認知組織圖是在文本內容提煉概括基礎上設計的示意圖形,其中明晰的圖樣傳遞基本關系的信息,簡潔的文字起著補充說明和引導思路的作用,而充分利用課件的功能,能使示意圖形更為生動鮮明。例如,在圖6中,課文結構的要點是教師單擊一次,呈現一項,使課文的梳理過程成為賞析討論過程,并能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
● 課件內容顯示的考慮
1.用圖像強化課文內容
閱讀教學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意義建構,強調學生對文本的涵泳、感悟、體驗,因而是以文為主的。但是恰當地利用圖像,能提高對文本學習的興趣,掃清閱讀障礙,使閱讀更為深入。演示課件呈現的圖像有三類。其中的主要類型是能夠說明和解釋文字材料含義的圖像,即解釋圖像,用以彌補學生感性經驗的不足,引導學生在已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連接言語表征和圖像表征,產生閱讀興趣,提高參與程度,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增加理解的準確性和深度。
例如,在講授《看云識天氣》一課時,教師針對許多學生平時不注意對云的詳細觀察而感性經驗不足的情況,用圖7“積云”課件頁的圖片作為解釋圖像,呈現積云的各種形態及其變化。在這里要強調的是,解釋圖像只適于學生缺乏實際生活感受,以及需要誘導學生把已有的實際體驗提取和組織起來的情況(如圖8)。
閱讀教學課件還會用到代表圖像和裝飾圖像。代表圖像是與頁面內容相關的但沒有解釋作用的圖像,如《林黛玉進賈府》課件頁上的林黛玉的畫像(如圖9)等。恰當的代表圖像有營造氛圍、激發興趣和引發聯想的作用。
裝飾圖像是與頁面內容無關只起美化作用的圖像,如圖5《離騷》的課件頁上屈原的畫像。恰當的裝飾圖像也有一定的營造氛圍和激發興趣的作用。代表圖像和裝飾圖像不能直接幫助閱讀,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尤其是在濫用動態圖像時更是如此。所以,內容顯示要避免濫用與頁面內容無關只起美化作用的裝飾圖像,注意慎用與頁面內容相關的但沒有解釋作用的代表圖像。
2.慎用背景音樂和配音朗讀
閱讀是在教師的范讀和引導下,學生通過默讀和朗讀來學習的。要避免使用純粹為了使學生愉悅的聲音。例如,有些教師在關于古代詩詞的課件中插入古香古色的背景音樂,或是加上配音朗讀。這些元素的使用通常不會幫助學生對信息進行加工,反而會增加其認知負擔,或是分散其注意力。因此,除非有烘托氣氛的必要,或是作為作品鑒賞,閱讀教學的演示課件要謹慎使用聲音元素。
3.注意關聯信息的整合呈現
閱讀教學課件呈現的內容成分都是相互關聯的,如課文要點及其解說、配合圖像的文字、總括圖與分解圖、各層次標題與其內容等。這些有相關性的信息成分,如果呈現時在時間或空間上是分離的,則學生自己必須耗費精力把它們在認知結構中整合起來。為了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在制作課件時,要盡量使相關圖文放在一頁中。而課件頁面的容量是有限的,從呈現效果來考慮,頁面圖文也不能過于密實,為此要分解教學內容,以便減少每頁呈現的材料,同時要利用鏈接、按鈕等功能。例如,在《鄒忌諷齊王納諫》課件的“課文解析”頁中,將情境圖片、古文段落和對應譯文都安排在一頁,其中譯文是單擊后呈現的(如圖10)。
● 課件的“課文解析”頁
總的來說,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制作和使用演示課件要從閱讀教學的特點出發,著眼于營造閱讀氛圍,引導和指導學生主動投入課文學習。而不僅僅是為了追求圖文并茂,也不是僅作為提高課堂效率的工具,要用課件優化和豐富文本內容,支持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活動。
如何優化語文閱讀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增加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其年齡比較小,不容易用自己的意志力去克制自己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注意小學生的興趣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執著不如樂知者,孔子的這句名言也告訴我們,興趣的重要性。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積極的探求提高小學生們興趣的策略。在閱讀教學中就可以采取一種創設情境法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閱讀的效率。比如說,在上課之前,就可以根據即將要學習的內容做好情境的創設,這種情境可以是通過多媒體來展現,可以放一段與課文相關的視頻,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而且同時也讓學生初步的了解了學習內容,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能夠提高閱讀的效率。也可以在上課之前,由教師講述一個故事,由故事引進課文,學生在一種好奇心與期待中聯想著故事中的任務來學習課文,這就增加了閱讀的效率,更好的理解閱讀的內容。
(二)加強閱讀指導,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一種導讀法。即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的自讀作為前提與中心,教師的主導作為一種條件,然后師生之間形成互動,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由之前的學習客體變為主體,發揮出他們的自覺性、主動性、以及積極性。教師要引導著學生自己去學習未知的知識,實現一種學習的遷移,教會學生怎么樣去閱讀,進而提高他們的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這個“導”的作用發揮出來,小學生可能會因為年齡的原因對于一些閱讀中的重難點還不能夠很清楚的把握好,這就需要教師要幫助他們把握好這個方向,要突出關鍵與重點,要不但的啟發學生的思維以及誘發他們的想象力,對于他們的閱讀思路要及時的進行疏導,進一步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閱讀,提高閱讀的效率。“導”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介紹一些資料、設置一些問題與疑問等等,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閱讀,提高閱讀效率。
(三)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對于閱讀來說,如果小學生能夠有一個正確的、良好的閱讀的習慣,那么在閱讀中就會提高效率。而這種習慣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它需要長時間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應該要在平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這種習慣,具體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會學生默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出一些材料,規定好一定的時間,在這些時間內進行默讀,把握主旨。讓學生養成默讀的習慣,提高默讀的質量。
第二,對比并分析的習慣。在閱讀新的材料時,可以啟發學生進行聯想,以前有沒有讀過與這篇相類似的文章呢,有什么樣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帶著這樣的問題再進行閱讀,相信閱讀的質量與效率肯定也會提高。
第三,求異論辯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文章時,要讓學生明白作者的寫作中心是什么,意圖又是什么,根據自己的理解與經驗,看有沒有新的立意,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以及見解。
第四,設疑自答的閱讀習慣。這種習慣實質就是對于課文中的一些情節以及對一些物的描寫的一種思索,要讓學生提出在文中的一些疑問,帶著這些疑問再去深入的閱讀課文,邊讀邊問,在問的過程中又通過深入閱讀,自己解答,這樣不斷的循環,在不知不覺中就領悟了文章的主旨,也提高了閱讀的效率。
(四)切忌忽視語文知識新課標就要求不能僅僅是重視語文知識,要更加的促進學生的能力的培養,這就造成了在語文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就過于注重能力的現象,而對于語文知識認為是講也可不講也可,嚴重忽視,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妨礙了閱讀教學,因為語文知識的欠缺就會造成學生在閱讀相關的文章時,有可能對于一些知識的不了解而讀不懂。最平常的比如說,解字、釋詞等,這些都需要教師要對學生講解造字法的相關知識以及詞法的構成情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將一些有用的知識進行提取,然后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
總之,閱讀教學是語文中的重要環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的積極的探求相關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掌握一定的技巧,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
【語文閱讀教學演示課件的內容優化】相關文章:
中華少年課件內容03-11
家長會的課件內容05-16
花團錦簇美術課件內容01-12
平移和旋轉課件內容04-10
觸摸春天課件內容資料02-29
護士禮儀培訓課件內容05-30
太陽課件的主要內容06-12
小學家長會課件內容02-26
演示的英文10-15
太陽課件主要內容(通用15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