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白楊》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白楊》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 1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現方法,體會課文借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2、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白楊的圖文資料。
2、搜集有關新疆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圖文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在祖國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輝煌的絲綢古道,還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生長在茫茫戈壁灘上的白楊。
2、看課題激疑:
課題是《白楊》,全文僅僅就是寫白楊嗎?
二、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一讀:
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把生字新詞標出,不理解的詞用“?”劃出,聯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決不了的可提出來請教老師或同學。
2、二讀:
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現的三個問句并用波浪線標出。
⑴學生找出三個問句后全班交流。
⑵課件出示三個問句。
①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
②為什么它這么直,長得這么大?
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3、三讀:
默讀課文,把找出的三個問句當成思考題,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嗎?請邊讀書邊思考邊在文中做適當的批注,把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個記號。
⑴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老師巡視、點撥。
⑵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
三、初步感知,交流體會
1、對這三個問題的理解,能從課文的.字面上大體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2、指導學生初步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示范書寫
1、教師示范“疆”字,提醒學生注意相應筆畫。“陷”的右下部不好寫,注意與“滔、焰”區別。
2、學生在寫字本上抄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抓住“沉思”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白楊》這篇課文。請同學們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快速瀏覽課文,請找一找“沉思”這個詞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用“△”號標出,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
二、抓“沉思”一詞學習課文
1、學習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內容:
⑴默讀1~4小節:
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沉思。
⑵課件展示,帶學生入境。
出示課件:畫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無人煙、飛沙走石的情景,老師畫外音:看!這就是車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渾黃一體。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這就是鐵路沿線的一行白楊樹!(畫面上出現一排挺直的白楊樹)每隔幾秒鐘,窗外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就在這時,兄妹倆的一番對話打斷了他的沉思。
⑶學習文章的5~11小節,分角色朗讀,以讀代講。
①提出讀書要求:
請同學們分角色把兄妹倆的對話讀一讀。男同學扮演哥哥,女同學扮演妹妹,老師就讀爸爸說的話和敘述部分。注意要把兄妹倆爭論時那份天真、固執的語氣讀出來。
②學生分角色朗讀。
⑷學習文章第12小節,細細品讀爸爸介紹白楊特點的三句話:
過渡:
哥哥最后一個問話:為什么它這么直,長得這么大?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出示課件: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①提出讀書要求:
自由輕聲讀一讀這段話,運用“抓關鍵詞品讀”的方法想一想你從每一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②學生抓關鍵詞品讀這三句話:
A、學生品讀“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一句后,老師引導學生深入品讀“從來”一詞后,老師啟發學生:你從中讀出了白楊的什么特點?
指導練讀:
你能讀出白楊高大挺秀的特點嗎?
B、學生品讀“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一句后,老師更進一步引導理解,老師啟發學生:從這一句話里你又能讀懂白楊的什么特點?
指導練讀:
你能把白楊生命力如此頑強的特點讀出來嗎?
③學生品讀“不管遇到風沙還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A、啟發學生:
從這一句話里你還讀懂了白楊的什么特點?
B、指導練讀:
你能讀出白楊樹堅強不屈的品格嗎?
C、當堂完成課堂小練筆: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感悟白楊樹堅強不屈的特點,咱們來做一個小練習。
風沙刮來,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雪打來,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對干旱,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對洪水,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感情朗讀第13小節。
⑸學習第14小節,抓三個“只知道”體會爸爸的心:
過渡:
爸爸的這番話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
出示課件: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①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后啟發學生:
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你們知道嗎?請把爸爸的經歷和白楊聯系起來考慮,談談自己的看法。
②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
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為什么把他們接到新疆去,你們知道嗎?
③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
可他們卻不知道新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爸爸為什么要把孩子帶到艱苦的地方去呢?
④小結:
看來,你們都知道了兄妹倆的三個“不知道”,那么,你們是不是已經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我們接著往下學。
2、學習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內容:
出示課件:
爸爸摟著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⑴鼓勵學生針對這段話大膽質疑。
⑵歸納學生的質疑難點并讓學生自讀自悟自解疑難。
設想學生可能會提的問題:
①爸爸望著窗外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爸爸會想些什么?
②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⑶學生交流討論。
⑷理解爸爸的心:
①出示“心”在字典里的兩種解釋:①指心臟。②指思想、感情等。
②請學生為文中“爸爸的心”選擇正確的解釋條后用“心”字來擴詞,老師相機板書:
心情、心思、心愿
③學生用上“心情、心思、心愿”這三個詞來領悟“爸爸的心”。
④老師小結:
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種心情,他是懷著崇敬的心情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爸爸的心還指的是一種心思,當他深情地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時他就懷著這份沉甸甸的心思,孩子們不知道,而你們已經從孩子們的三個“只知道”中知道更多的內含了;爸爸的心還指的是一種心愿,那就是──(學生回答: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樣建設邊疆、扎根邊疆。)同學們這回對爸爸的心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三、想象拓展,布置課后小練筆
1、大膽想象四十年后,當年的爸爸如今的爺爺的第三次沉思。
老師啟發:
學完《白楊》一課后,我們難忘當年在那趟西行的列車上,爸爸那番意味深長的話。四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機上有不少來自國內外的志士仁人,他們正準備奔赴西部邊疆。飛機內還坐著當年的爸爸,他已是白發蒼蒼的老人了,他帶著兩個在新疆出生的小孫孫剛從上海探親歸來,此時他摟著兩個小孫孫,俯視著舷窗外的茫茫戈壁,又陷入了沉思。同學們想想,這位當年的爸爸如今的爺爺四十年后可能在沉思什么呢?這位爺爺和兩個小孫孫之間又會有一段怎樣的對話呢?
2、布置小練筆作業:
同學們可根據以上的設想大膽展開想象,完成小練筆作業《第三次沉思》。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 2
【教學目的】
1、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邊境戰士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扎根作貢獻的好品質。
3、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學習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的。
4、學會本科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段落。
【教學重點】
了解白楊樹的特點,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選材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爸爸”介紹白楊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
板書課題:
白楊
1、誰見過白楊?說說白楊是什么樣的?
2、微機出示“資料部分”,認識白楊。
二、檢查預習
1、微機出示“字詞學習”,學習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指導生字的.讀音。
3、指導讀描寫“大戈壁”、“白楊”的話和爸爸談論白楊的話。
三、講讀課文
1、講讀第一段:
⑴ 默讀課文想想這一段主要些什么?
⑵ 討論解答弄懂環境和氣候的惡劣,點擊:
理解詞語:
戈壁、清晰、渾黃一體。
2、理解2~3自然段:
⑴ 指名朗讀2~3自然段。
⑵ 微機出示白楊樹的畫面理解“高大挺秀”。
⑶ 讀了這一段后你有什么感受?
(喜愛、崇敬)
3、理解4~12自然段:
⑴ 分角色朗讀課文。
⑵ 討論:
白楊樹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⑶ “一位旅客”指誰?說說“爸爸的神態有什么變化?
(望著──出神──并沒有從沉思中回過頭 來──打斷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著──微笑消失色變得嚴肅起來。)
⑷ 理解爸爸說的話表達了什么心愿?
① 默讀13~15自然段。
② 說說爸爸的話表達了什么心愿?
(服從祖國的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希望自己的子女在邊疆落戶、學好本領長大建設邊疆。)
4、講讀第16自然段:
⑴ 齊讀課文。
⑵ 說說爸爸沉思什么?
⑶ “一課高大的白楊樹”和“一棵小樹”各比喻什么?為什么嘴角又露出一絲微笑?
四、作業
朗讀課文,嘗試給課文分段。總結段意。
第二課時
一、默讀課文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1、自由度課文分段。
2、討論分段情況,概括段意:
一段:(1~3)列車在大戈壁上運行。
二段:(4~12)爸爸向孩子介紹白楊樹的特點。
三段:(13~15)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
四段:(16)孩子們會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
3、討論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1、瀏覽課文,概括中心。
2、討論確定中心。
三、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選材的方法
1、同位討論。
2、集體討論訂正。
四、指導書寫生字
1、指導書寫生字。
2、學生練習寫生字和課后詞。
五、作業
默寫生字感情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指導背誦13~16自然段
1、指導分段背誦。
2、借每段開頭一句話背誦。
3、同位互相檢查背誦。
二、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以下各題:
1、辮字組詞。
2、找反義詞。
3、判斷句意。
4、選詞填空。
三、總結學法,鞏固中心思想
四、作業
1、背誦課文13~16自然段。
2、朗讀《在希望的田野上》。
【板書設計】
高 直
白楊 高大挺秀 生長范圍廣 借物
生命力強 |
爸爸 表白心愿 扎根邊疆 |
建設邊疆 喻人
教育子女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 3
教材說明
《白楊》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借以表達自己服從祖國需要,為建設邊疆做貢獻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心愿。
課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表面寫白楊,實際上借白楊來比喻、贊頌邊疆建設者的高尚情懷。
根據教材的上述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環節: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邊疆建設者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
2、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關鍵
抓住白楊特點,溝通白楊與人之間的聯系。
教學方法
導讀法
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題激趣,初步感知。
對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來說,白楊是他們再熟悉不過的事物。讓學生說他們自己熟悉的事物,最容易激發他們的興趣。我是這樣引題的:“你見過白楊嗎?你認識白楊嗎?它們長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的?”這些問題看簡單,實際有一定的作用,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使學生對白楊的生長環境、特征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為下面對比認識生長在惡劣環境中的白楊埋下了伏筆。
二、創設情境,建立聯系。
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然后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創設情境,讓學生認識空曠、荒涼、氣候惡劣的大戈壁,以及生長在這種惡劣環境中的白楊。由于學生有對自己所熟悉的生長在優越環境中的白楊的認識基礎,自然會對生長在截然不同環境中的大戈壁上的白楊產生對比心理,從對比中體會到:大戈壁上的白楊雖然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但它們仍然長得高大挺秀,郁郁蔥蔥,而且像衛士一樣挺立在沙漠中,抵擋住風沙的襲擊,護衛著鐵路。從白楊的`生長環境、特點及作用中引發學生對白楊的喜愛和敬佩之情。
三、抓住特點,溝通聯系。
課文借物喻人,意思含蓄深刻。怎樣才能從“物”引到“人”?這就要建立起物與人之間的聯系,即建立白楊與建設者之間的聯系。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的白楊,是人格化的白楊,是邊疆建設者的象征。所以,抓住爸爸介紹白楊特征的語句進行具體分析,就能溝通白楊與建設者之間的聯系。
課件出示: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我這樣引導學生理解這段話:“認真閱讀爸爸介紹白楊的一段話,說說爸爸介紹的白楊有什么特點?爸爸介紹白楊時用了什么方法?為什么要采用這種方法?”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討論,明確白楊有高大挺直、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的特點,然后適時引導點撥:“爸爸介紹的白楊多么像人呀!假如爸爸介紹的是人,會是些什么人?”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就把對白楊的認識轉移到邊疆建設者身上,從而認識到邊疆建設者像生長在大戈壁上的白楊一樣,服從祖國需要,哪兒需要就在哪兒工作,不計較環境的惡劣,不考慮待遇的厚薄,在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中頑強的工作,在任何困難面前不軟弱,不動搖,不屈服。這樣溝通了白楊與人之間的聯系,學生也理解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懂得了爸爸表面上在介紹白楊,實際在贊頌邊疆建設者。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大傘、撫摸、介紹、邊疆、陷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白楊的特點,學習邊疆建設者像白楊一樣,“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貴品質。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白楊”是一種樹的名字,又叫大葉樹,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白楊樹的相關知識。
2.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小結:白楊樹在我國北方平原地區、沙漠地區種植非常廣泛,因為它樹木筆直,生命力強,而且還可以防風固沙。因此,人們都很喜歡它。
3.教師板書:白楊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1.白楊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長呢?它會有什么特點呢?現在,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生字新詞,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學,可以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寫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窗外的白楊,展開議論的事。
3、把握作者的行文線索:在西行的列車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見窗外的白楊討論白楊的特點,爸爸表明心跡。
三、理清脈絡,了解課文內容,分段,概括段意。
這篇課文以白楊為線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課文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寫大戈壁的鐵路線上長著高大挺秀的白楊。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講的是“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并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講的是“孩子們”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們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楊樹。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他們看到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邊,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四、細讀品味,了解白楊的生活環境
1、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白楊樹的生長環境。
(1)白楊樹生長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幾乎沒有生命的存在。明確白楊的生命力極強
(2)那里的天地都是渾黃的,經常飛沙走石,狂風四起。
明確白楊樹的生活環境及其惡劣,教師引導學生想象飛沙走石的情景
(3)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這是爸爸介紹白楊的話,要重點理解,明確白楊的特點:不擇環境堅強不軟弱從來都那么直
(4)品讀爸爸的話。讀出對白楊的贊嘆之情。
(5)把爸爸的話背誦下來。
2、此時的你最想對白楊樹說點什么?
3、思考:為什么說爸爸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同學們討論一下,抓住表白一詞進行理解。
爸爸看見戈壁灘上高大的白楊樹,觸景生情,以白楊自勉,是托物言志,勉勵自己要向白楊樹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不軟弱,也不動搖。
4、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的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這句話的含義嗎?
五、理解《白楊》的中心思想。
教師出示投影:
選擇你認為概括的最準確的中心思想:
1.課文講的是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
2.課文表達了邊疆建設者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
3.課文通過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這件事,贊揚了邊疆建設者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板書:扎根邊疆
建設邊疆
六、總結全文。
從課題我們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白楊樹,可是通過分析課文,我們又進一步明白了,作者描寫白楊樹,實際上贊揚了邊疆的建設者。這種寫法很新穎,能夠引人入勝。這種方法叫做借物喻人。表面上寫白楊,可真正的目的是寫那里的人。白楊的品格,正是邊疆建設者的品格。小白楊迎著風沙成長,也正是邊疆建設者對孩子們扎根邊疆健康成長的期待。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 5
設計說明
一、教學設計的背景:
《白楊》這篇文章既寫了孩子的天真,又寫了父親的深情;既寫了高大挺秀的戈壁衛士白楊,又寫了無私奉獻的邊疆衛士建設者。學生難于理解作者對爸爸神情的多處描寫和爸爸向子女介紹白楊的三句話的深刻含義,以及當年建設大軍開發荒原的情形。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了解課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紹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2.理解重點詞語與句子,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重、難點的確立:
教學重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的有關句子。
教學難點:對邊疆建設者無怨無悔奉獻一切的精神的認同和理解。
二、訓練設計的特色
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內容,全程參與學習活動,教師讓學生提前搜集整理閱讀有關新疆以前和現在的資料,盡量對新疆有較多的認識。觀看時事新聞系列節目—“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使他們在課前、課中、課后都能有所收獲。
對文章主旨的挖掘則是采用層層剝筍法。從白楊的形象—白楊的特點—白楊的品格—白楊的象征意義,以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邏輯引導,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發展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既和學生一起深入挖掘課文的深層主題,又不是以得到這個主題為目的,而是全力去展現這種挖掘過程。
在本課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訓練機會、多樣的形式,充分確立其主體地位。
(l)拓展訓練:想象戈壁灘的環境,用一詞概括,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2)想象訓練。學生直觀感受白楊的形象特點高、直。教師請學生從文中再找一個詞把兩方面的特點概括:高大挺秀。在具體的語境中,讓學生閉目想象、品味理解白楊的品格:生命力強、堅強。
(3)朗讀訓練。關鍵性的句子在反復誦讀中理解體會。
(4)質疑訓練。重點段要學生質疑,梳理后,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展開教學。(5)情感訓練。感受人物品質,受到情感熏陶。
總之,能使學生輕松、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并且從中學到一些知識,掌握一些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是進行本課教學設計的宗旨。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8課《白楊》。(齊讀課題)
下面請同學們回顧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
在一列通往新疆的火車上,爸爸與兩個孩子談論白楊的事。
二、師:爸爸和兩個孩子談論白楊,那你能從他們的談話中能體會出白楊有什么特點?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生讀書
三、交流,析句悟情
(一)白楊特點。
1、師:剛才同學們學得很認真,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課文,誰起來說一下白楊有什么特點?生:高、大、直, 能不能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高大挺秀。 (板書)
2、白楊還有什么特點?從哪能看出來?生讀爸爸的話?(出示小黑板)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師:你還從哪句話或哪個詞語能體會出什么?
第二句:生命力強、適應力強、服從需要,板書。文中哪兒指的是?(大戈壁)
上節課同學們介紹了很多關于大戈壁的資料,那我們就知道了大戈壁的環境怎樣?(非常惡劣、異常惡劣)。你能不能用幾個詞來形容?白楊在這樣的.環境中還能很快地生根發芽,足見生命力強。
第三句:堅強不屈(板書)
師:不論遇到什么情況,白楊總是那么堅強不屈
3、下面請同學們閉目想象白楊與各種困難抗爭的場面,感受白楊的品格。
A、太陽炙烤著大地,久旱無雨、大地龜裂、草木枯死,白楊樹依舊郁郁蔥蔥。
B、突然,狂風四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白楊樹依舊昂首挺立。
C、洪水肆虐,土地流失,溝壑縱橫,白楊樹依舊頑強生長。
師:看到白楊樹了嗎?此時的你對白楊樹產生了怎樣的情感?
生:(敬佩,愛,了不起)
師:帶著你的情感自己練讀這段話,找2—3生讀,齊讀。
(二)白楊品格。
師: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紹樹嗎?(不是的,表白自己的心)
對此孩子們還不能理解,從哪能看出來?
生: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的火車,還要坐幾天的汽車。
1、師:在這一段中,作者連續用了3個只知道,這就說明孩子們還有不知道的。那孩子們不知道什么呢?(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孩子們不知道的這些,也正是爸爸希望他們知道的,也就是爸爸要表白的心。那孩子們不知道的你們知不知道?(生自由敘述)
那爸爸要表達的心愿其實就是:扎根邊疆,建設邊疆。(板書)
2、爸爸不僅自己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同時也希望孩子們將來接好父輩的班,為建設邊疆作貢獻。下面我們看一下最后一段,齊讀。
(1) 沉思?(思考)思考?(能否經受住考驗?)
(2) 微笑?(因為他看到……,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指誰?幾棵小樹指誰?)
(3) 這句話什么意思?
師:從這我們也能看出老一輩西部開拓者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博大情懷。帶著你的理解。讀一讀這段話。
(三)課文學到這,大家想不想知道有關新疆以前和現在的情況以及建設者們當年的建設情況。老師播放課件,學生交流資料。
教師點評:建設者和當地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讓新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就目前情況看,新疆比沿海一些地區還不行,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現在咱們國家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決策,出臺了很多支持西部發展的政策,激發全國人民投身西部大開發的熱情,很多大學生、有識之士都先后到西部去支邊、支教,和西部人民一起改變西部貧窮的面貌。
今年春節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的頒獎晚會,大家看了沒有?其中支教的是?(徐本禹)這個大男孩在提起西部的孩子時竟哭得淚流滿面。的確,西部的貧窮讓人難過,開發西部已經刻不容緩,也正是爸爸及千千萬萬個支邊支教的建設者,是他們告別了故土,離開了親人,投身西部,克服重重困難,耕耘著西部的土地,換取西部的繁榮。所以在作者筆下,白楊樹已不單單是樹了,而成了建設者的象征。像這種寫法叫做借物喻人,也就是借著白楊來贊美建設者。(板書)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相信同學們的心靈一定產生了強烈的震撼,那么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將來用你們的知識,用你的本領服務于社會,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教學反思
《白楊》取材于六十年代支邊一事,寫一位新疆工作的父親,帶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的特點,借以表達自己扎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里需要,就哪里扎根、發芽、成長。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支邊者的高尚品格。這樣,借物喻人就成為本課教學之重點所在。因此,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這一寫法是本課之教學目標。要完成這一教學目標,一要引導學生重點理解爸爸的話及最后一節的含義,二要抓課文中的聯系點,即把白楊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聯系起來。這就是為本課教學樹起的“靶子”,本課的教學定位、定向于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突出以下幾點:
一、抓思路,和諧有序
課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楊的特點—白楊的品格—白楊的象征意義這一順序來組織文路的。從爸爸的話中引出白楊的外形特點,理解其“高大挺秀”的形象;第二句理解其“生命力強”的特點;第三句引導學生理解其“堅強不屈”的特點。“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理解其象征意義。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之正確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聯系,挖掘內涵。
應該說,學生認識了白楊的形象,理解了白楊的特點,體會出白楊的象征意義(爸爸的心愿),本課的教學目的就已基本達到了。但由于時代的間隔,當今的學生對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難作到設身處地心領神會的。針對這一難點,應采用“上鉤下連”的方法,上接“特點”,下連“三個只知道”,從段與段的內在聯系中,挖掘出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楊的象征意義。進而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是邊疆的建設者;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而不知道父母帶他們來新疆安家落戶、扎根邊疆的心愿,讓他們在這里念小學、中學、大學,將來成為第二代、第三代……的建設邊疆的接班人;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而不知道邊疆還十分荒涼貧瘠,需要付出幾代人艱辛的勞動,才能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城市和鄉村……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更挖掘了語言包含的底蘊,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鳴,使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融為一體,文和道達到完美統一,可收到一舉數得之效。
三、重訓練,以讀為本。
語文課要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首先須突出“讀”的訓練。可根據課文內容精心安排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默讀、齊讀、有感情朗讀等多種形式,特別是重點段落的反復朗讀,會大大增加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促進理解,促使感情共鳴,使語言文字中蘊含著的思想感情,通過口誦心惟,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要進行思維訓練。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過程,實質上也是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維過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層層深入,思維也漸漸深入,對問題的認識就會逐漸深化。尤其是通過本課所設計的根據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的訓練,可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化對思想內涵的理解深度。文章潛移默化,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 6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現方法,體會課文借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2、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白楊的圖文資料。
2、搜集有關新疆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圖文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1、今天,我們來學習當代作家袁鷹的文章《白楊》。
板書課題:
白楊
2、看插圖,認識白楊樹。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借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讀課文:
⑴ 聯系課文中語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樣子的。
⑵ 把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劃下來,想想這些話的意思。
3、檢查自學情況:
指名朗讀課文,糾正讀音,標點自然段。
注意:
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字音易錯的:清晰。
字形易錯的:新疆。“疆”字不要丟“土”,與“僵”區別。
三、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1、默讀課文,說說大戈壁是什么樣子的?
荒涼、寸草不生、貧瘠……
2、讀一讀你剛才所劃的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想想其中的含義。
理解:
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說說從字面上體會到白楊的生長環境十分的惡劣,感受到白楊十分的堅強就可以了。
朗讀:
大戈壁這么荒涼,環境這么惡劣,白楊卻長得那么高大挺秀,像衛士一樣守衛著鐵路。讀到這里,你覺得白楊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爸爸說的話?
(贊美、驕傲的語氣。)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爸爸的`話。
四、再次朗讀,深入體會
找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
爸爸僅僅是在贊揚白楊嗎?他的話中似乎還有更深的含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吧。
二、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輕輕閉上眼睛聽錄音,看看在腦海中浮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板書并理解:
高大挺秀
2、為什么會感受到白楊是高大挺秀的?
(戈壁的荒涼,寸草不生,而白楊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滿眼沒有綠意的戈壁上,白楊越加高大挺秀了。)
3、爸爸看到白楊,有什么感受?引讀第一段。
(體會“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
4、當哥哥和妹妹在議論白楊時,什么問題使爸爸變得嚴肅起來(默讀4~13節)?
三、理解研讀,深悟課文
1、找到爸爸說的話,弄清有幾句,并想想這幾句概括了白楊的什么特點(請一名學生朗讀并一同歸納)教師板書:
枝干挺直
白楊 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生長
堅強
2、默讀,把表現白楊生命力強的詞語勾劃出來,理解這三句話怎么表現白楊生命力頑強的。
3、有感情地朗讀,注意體會重點詞語的感情。
4、體會句群關系,重點讀第三句。
5、換人稱讀:用爸爸的話來贊美白楊。把“它”換作“你”。
6、試著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7、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把16和14節對比著默讀,爸爸要表達什么呢?他和白楊之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服從需要、扎根邊疆、無私奉獻。
8、默讀最后一段話,想想:
⑴ 爸爸為什么開始沉默,后來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實現嗎?為什么?
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楊一樣適應那里的艱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楊一樣很頑強地生活下去。
⑵ “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你能體會到它的含義嗎?
作者用小白楊的茁壯成長,來暗示在父母的影響教育下,孩子們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成為祖國建設需要的人。
四、縱覽全文,體會中心
1、我們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楊的品質,那么現在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⑴ 爸爸不只是介紹白楊,贊美白楊,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楊那樣,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作無私的奉獻。
⑵ 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們一樣為邊疆出力,一樣建設邊疆。
2、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重點句子。
有感情地朗讀鏈接《帳篷》。
五、課后練習
1、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閱讀鏈接《帳篷》。
3、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寫幾句話,夸夸像課文中的爸爸一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衛者。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 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本課字詞,理清結構層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析象征手法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誦讀和課前查資料、討論、交流等過程,體悟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學習陜甘寧邊區抗日軍民正直、質樸、團結向上、堅強不屈的革命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文章層次和象征的寫作手法。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小白楊》,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頌的僅僅是一棵小小的白楊樹嗎?我們的文學家也曾高聲禮贊過白楊樹,它們在手法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今天,讓我們一起研讀散文《白楊禮贊》。(板書標題)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學生通過課前查資料教師補充的方式了解作家和寫作背景)
2、再讀課文,思考作者對白楊樹是怎樣的一種感情?
(贊美)。
(三)深入研讀
1、課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禮贊白楊樹的?
(學生讀課文圈點勾畫)
2、白楊樹生長在怎樣的環境中?作者為什么描寫白楊樹的生長環境?
(描寫白楊樹生長的'環境,渲染一種不平凡的環境氣氛,暗示在此生長的白楊樹也一定是不平凡的。為下文描寫白楊樹的外形起正面烘托的作用。暗示陜甘寧邊區抗日根據地,為后文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表達主題思想作鋪墊。體現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在懨懨欲睡時看到白楊樹,令人振奮的驚叫起來,意在突出白楊樹的不平凡,欲揚先抑對白楊樹進行反面襯托。)
3、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白楊樹的,課文那些詞語可以概括白楊樹的特征?
(外形和精神,外形從枝、葉、干、皮幾個方面)。
(四)拓展延伸
作者為什么要贊美白楊樹?僅僅是寫白楊樹嗎?運用了什么手法?
(由樹及人,熱情歌頌了抗日軍民團結戰斗、力爭上游、不屈不撓的精神。揭示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點明了文章的主題)。
(五)小結作業
小結:結合圖片,回顧本課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結束課堂。
作業:課下閱讀茅盾的其他著作,或者運用象征的手法寫一個自己喜歡的事物,和同學分享。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和常用詞語。
2、了解散文中抒情和描寫的特點及其作用。
3、理解象征手法。
過程與方法
以朗讀促理解,重點研讀描寫抒情議論的語段,理解描寫抒情議論等作用和聯系。通過合作學習,理解象征手法。并且感受中華兒女正直、質樸、緊密團結、力求上進、堅強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記敘、描寫、與抒情的關系。
教學難點
象征手法的巧妙運用。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自主、合作、探究。
3、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詩詞中有很多托物言志的佳句,有寫竹的,如“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有寫梅的,如“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有寫柳的,如“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字面上寫的是“竹”“梅”“柳”,贊頌的是人的'堅韌頑強,生氣勃勃。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白楊禮贊》。
板書課題《白楊禮贊》
釋題:你如何理解這個題目?
二、理清抒情線索
1、文中有哪些句子或段落是直接對“白楊”進行禮贊的?
2、對于這一組抒情句,我們如何美美地讀出來?
3、小組討論后,檢測朗讀效果。
三、品讀文本,分析象征意義
1、本文是借贊美白楊樹來贊美北方農民的作者到底是怎樣把他們聯系起來的?
明確:表面寫樹,其實是寫人。
2、找出寫白楊樹的段落。(5—8段)說說這幾段是寫什么的。
明確:5—6段是寫白楊樹的形象和氣質的; 7—8段是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一)賞析白楊樹的形象
1、作者的感情為什么要一步步加深?
2、說它只是樹,作者是怎樣描寫白楊樹的?寫出了白楊樹什么品質?
3、小組討論,互相補充,全班交流。
①用“力爭上游”概括了白楊樹的形象特征。
②分別從干、枝、葉、皮等四個方面描寫白楊樹,寫干,突出了直;寫枝,直而緊靠,突出了團結;寫葉,向上;寫皮,泛出淡青色,突出質樸。
③請同學們朗讀這一段,要求:女同學讀第一層,要讀得清脆,柔美;男同學讀第二層,要讀得豪爽,有陽剛之氣。在哪里分層,同學們自己去商量,請各位小組長進行讀前指導。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 9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是人文性的載體,人文性蘊含于工具性之中,沒有工具性就沒有人文性。而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華,沒有人文性,工具性也就失去了靈魂。閱讀教學要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學習和發展語言,挖掘人文性和審美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教學設計體現了思路、教路、學路、文路和諧統一,同步進行,重視引領學生縱橫聯系,挖掘內涵,有效地體會文中寓意。在語言文字訓練中實現以讀為本,兼顧聽、說、寫的訓練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渾黃一體、高大挺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
【教學難點】
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教學準備】
引導學生查閱關于新疆建設兵團的資料,了解當時的艱苦條件和勞動環境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白楊樹的“外秀”
1、情境導入(向學生展示了一幅茫茫大戈壁的圖畫),教師描述:“看,這就是茫茫的大戈壁: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有的只是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涼呀!然而,那高大挺秀的白楊引人注目,給大戈壁大來了生機與希望,也給旅客帶來了快慰與喜悅。”
2、按要求預習課文。
(1)自由讀文,要求讀得正確、通順。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預習情況。
(1)認識生字,指導書寫“疆”和“陷”。
(2)檢查朗讀,匯報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找出三個問句,理清課文思路。
【設計意圖:直觀的圖畫,形象的描述,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仿佛把他們帶到了人煙稀少的大戈壁,使學生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為學習下文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達到“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同時,重視預習與書寫的指導,突出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
二、研讀,品析白楊樹的“內秀”。
1、默讀,畫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的語句,體會樹的形象
2、交流匯報,重點指導。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1)理解“從來就這么直”,體會白楊樹的外在特點“高大挺秀”。
(2)理解“哪兒……哪兒……”,體會白楊樹的適應能力強。
①想象說話:城市需要白楊樹,它就 ;鄉村需要白楊樹,它就 ;公園需要白楊樹,它就 ; 需要白楊樹,它就 。
②朗讀第1自然段,看關于戈壁灘的課件,體會白楊樹的生長環境非常惡劣。
(3)理解“不管……不管……都……”,體會白楊樹不怕困難的精神。
寫話:遮天蔽日的風沙來了,白楊樹像 ,總是 ;滔滔不絕的洪水來了,白楊樹像 ,總是 ;持續數月的干旱來了,白楊樹像 ,總是 ; 來了,白楊樹像 ,總是 。
(4)有感情朗讀,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話。
【設計意圖:“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這兩個句式歸納出白楊的特點,并相機用這兩個句式練說話;學生理解了白楊的象征意義后,再帶著對邊疆建設者的崇敬與愛戴去寫話,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最后讓學生暢談“你父母對你的希望是什么?你如何去實現它?”從而潛移默化,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1)設問:爸爸的心孩子懂得嗎?他表白一顆怎樣的心?
(2)默讀第13自然段,思考:爸爸有一顆怎樣的心?
(3)補寫:他們只知道 ,但不知道 ;他們只知道 ,但不知道 ;他們只知道 ,但不知道 。
提問:從這個寫話中,體會到什么?
(4)有感情的朗讀,再次體會爸爸的心。
【設計意圖:由于時代間隔,現在的學生很難理解文中“爸爸的心”。為突破難點,應采用補充的方法,上接“特點”,下連“三個只知道”,從段與段的內在聯系中,挖掘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爸爸的心,也就是白楊的象征意義。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是邊疆的建設者;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而不知道父母帶他們來新疆安家落戶、扎根邊疆的心愿,讓他們在這里念小學、中學、大學,將來成為第二代、第三代……的.建設邊疆的接班人;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而不知道邊疆還十分荒涼貧瘠,需要付出幾代人艱辛的勞動,才能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城市和鄉村……。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更挖掘了語言包含的底蘊,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鳴,使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融為一體,文和道達到完美統一,可收到一舉數得之效。】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1)默讀,思考: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2)說話:假如你是其中一個孩子,你會對爸爸說什么?
三、聯想,由樹及人升華形象
1、思考:爸爸僅僅是贊美白楊樹嗎?
2、他還贊美了誰?這些人和白楊樹有什么相似之處?
小結:有多少邊疆創業者,他們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祖國邊疆建設事業,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次來成都參加教學活動的新疆代表隊14人中就有13人是從全國各地到新疆去的。新疆有許許多多的“白楊樹”,祖國各地也有無數的“白楊樹”。正由于有了這些“白楊樹”,我們的祖國才變得越來越越繁榮,越來越強大!
【設計意圖:聯想結課,由白楊聯想到無數邊疆建設者,由邊疆建設者聯想到各地的建設者,由文中的小白楊聯想到自己,在學生的無限遙想中教學戛然而止,追求“言有盡而意無窮”】
四、拓展:尋找身邊的“白楊樹”
1、描寫一種事物,如粉筆、菊花……夸夸像文中的爸爸那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衛者。
2、推薦閱讀《白楊禮贊》、《荔枝蜜》、《松樹的風格》
板書:
3.白楊
樹 人
高大挺秀 服從需要
哪兒……哪兒…… 扎根邊疆
不管……不管……總是…… 建設邊疆
借物 喻人
無怨無悔 無私奉獻
《白楊》教學反思
《白楊》是人教課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作家袁鷹文筆清新流暢,人物描寫生動。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繼續學習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二是體會課文是怎樣借物喻人,贊頌邊疆建設者的;三是進一步加深對西部的了解。
在本課的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行文線索。我讓學生默讀課文,說說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并畫一畫文中直接描寫和談論白楊的句子,知道作者以白楊為線索,從開始西行列車上看見窗外的白楊,到討論白楊的特點和爸爸借白楊言志,最后畫面又回到窗外的白楊。從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初步感知白楊的象征意義。然后,我又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設者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的精神。我讓學生先自讀,畫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的語句,并反復研讀;然后在小組和全班交流,體會樹的形象與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為一的。如這些語句:“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這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這兒生根了。”“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對這些句子,要聯系上下文,前后貫通地反復研讀,理解后抄寫下來。在討論和朗讀中,學生逐步清晰地認識到,在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的茫茫戈壁上,白楊樹在此生根,并長得高大挺秀,成為毫不動搖的“戈壁衛士”;在經濟、文化落后,生活條件艱苦,自然環境惡劣的西部某些地區,建設者們放棄各方面條件相對優越的家鄉,代代扎根于此,奉獻青春,是堅強不屈的“新疆戰士”。他們同樣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里需要哪里安家。樹似人,人如樹,二者的形象疊印在一起,借此體會到文章在表達上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點。但是由于上課時間有限,我并沒有對所有的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相接,而是抓住了2、3個方面進行詳講,以面代全。
例如“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這是本文的又一個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看三組畫面,思考其中的聯系;讀課文有關段落,注意其中的聯系,從而使學生不僅懂得了爸爸的心,也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對于下文爸爸的“沉思”“微笑”,也容易領悟了。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學會讀懂句子含著意思的方法,初步培養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著意思的能力。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了解問句的三種類型。
4、初步培養學生熱愛邊疆,建設邊疆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重點
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著意思的能力。
教學難點同教學重點。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提示課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自學生字新詞,學習第1段。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揭題讀題。你見過的白楊是長在什么地方的?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中的白楊是長在戈壁灘的(簡介大戈壁)
2、設置懸念。課文圍繞白楊寫了一件怎樣的事呢?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來搞清它。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按要求自學課文。
(1)一邊讀課文,一邊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聯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3)劃出不懂的地方。
2、檢查自學情況。
(1)先指名幾個同學說說寫了一件什么事。再進行歸納:爸爸和他的孩子們在去新疆的列車上談論白楊的事。
(2)生字新詞的檢查,重點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學懂的。如“渾黃一體”,可聯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來理解。
(3)指名讀課文,及時進行講評。
(4)質疑問難。
三、學習第一段。
1、第1自然段:這一段描寫了一個怎樣的環境?你是從哪些句子里看出來的?
2、第2、3自然段:這是一個“自問自答”從哪兒可以看出白楊樹很多?“一個高大挺拔的身影”指的是什么?
3、用“雖然--但是--”來說說這三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例:雖然環境十分惡劣,但是白楊樹長得高大挺拔。)
4、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四、課堂練習。
課后習題4。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學習提示”;讀懂第2、3段,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課后習題4)
二、學習“學習提示”。
(1)默讀“學習提示”:它告訴我們讀懂句子里含著的意思的方法是什么?
(2)強化對方法的理解:這種方法分成哪兩個步驟來進行?
三、學習第二段。
1、默讀思考。
(1)“一位旅客”和“衛士”各指的是誰?你是怎么知道的?
(2)從哥哥和小妹妹的談話中可以看出白楊外形特點是什么?
(3)從字面上看。爸爸介紹了白楊樹的.哪些特點?
2、交流自學情況,及時給予評價。
3、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完成課后習題2。
4、朗讀指導。
四、學習第三段。
1、作者連用了幾個“只曉得”?把它們劃出來。并認真讀這些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2、現在孩子們認識到了白楊的哪些優秀品質?
3、課文的最后一句話,從字面上看是講什么的?聯系上下文想它所含著的意思是什么?
五、總結全文。
1、課文中的爸爸是怎么樣的人?
2、你認為作者哪些地方寫得好?(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3、交流理解句子含著意思的方法,
六、課堂作業。
1、填空。
在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中,“一棵高大的白楊樹”實際上指的是( );“幾棵小樹”指是( );“風沙”指的是( )。
2、完成課后練習。
參考資料:
一、關于課后習題
1、第1題:概括地說,是荒涼而惡劣的環境。具體見第1自然段。
2、第2題:第(1)句為“哪里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茁壯的枝干”;第(2)句為“不管是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
3、第3題:第(1)句是有疑而問;第(2)句是自問自答;第(3)句是無疑而問,是用反問的語氣表達肯定的意思,即沒有這么大的傘。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01-27
《白楊》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6-12
語文《白楊》優秀教學設計06-12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11-04
中學語文《白楊禮贊》教學設計06-19
《白楊》初中語文教學設計06-15
初中語文《白楊禮贊》教學設計11-04
《白楊》教學設計10-20
白楊教學設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