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P10―1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經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通過學生自主研究,使學生掌握研究立體幾何的一般方法,豐富其學習數學的積極體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圓柱的側面與它的展開圖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圓柱體、硬紙、剪刀、膠帶、圓規、直尺、課件 、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滲透學習方法。
師:(出示長方體的模型),我們在認識長方體時主要認識了它的哪些方面?
生:長方體的組成,就是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師:正向大家所說,我們在認識一種幾何圖形時,通常研究它的兩個方面:即它的組成和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這種方式研究一種新的立體圖形。
【評析】用長正方體的學習方法來研究圓柱體,體現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圖片引入,探索圓柱的特征。
1.課件引出研究問題。
師:屏幕上的這些物體都是什么形狀的?(課件出示:比薩斜塔、客家圍屋、立柱、蠟燭、水杯等)
(課件抽出圓柱的幾何模型)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圓柱的認識。(板書課題)
2.結合實物,初步探索圓柱的組成。
師:研究圓柱,我們先要研究圓柱的組成,每個人都有一個圓柱形的物體,請大家用手摸一摸,看一看,援助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學生獨立觀察、操作)
生1:圓柱有三部分組成,兩個圓和一個周圍的面。
生2:兩個圓的面積相等,
生3:圓柱有無數條高。
師:你能給大家指一指圓柱的高在哪里嗎?(學生指)
教師劃一條側面上的斜線,這是圓柱的高嗎?為什么?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是高嗎?高有多少條?
師:大家的觀察很仔細,確實圓柱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兩個圓和一個曲面,并且兩個圓的面積相等,在圓柱中,兩個圓叫圓柱的底面,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圓柱有無數條高。(板書)
3.設置問題障礙,深化特征的研究。
師: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圓柱是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側面組成的,是不是任意兩個完全相等的圓和一個側面就一定能組成圓柱呢?(不是)我這里有兩個大小完全相同的圓和一個側面,他們能不能組成一個圓柱呢?(不能)
圓柱的底面和側面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手中的學具進行研究。
匯報1:
生1:圓的大小和側面的粗細一樣。
師:大家的感覺沒錯。可是老師總感覺底面圓和側面之間的關還不夠具體,誰有辦法能讓大家很容易的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再次進行小組合作。
匯報2:
組1:我們可以把圓柱的側面剪開,把它展開后就變成了一個長方形。這樣它們就都成了平面圖形,就容易進行比較了。
師:這個小組的同學把側面剪開變成了長方形,是沿哪里剪的?(圓柱的高)這樣就把側面這一曲面轉變成了平面。板書:化曲為直
在以前的學習中,還有哪些知識也用到了這一方法?
生2:學習圓的周長時我們也是用到了這一思想。
生3:學習圓的面積時我們也是用到了這一思想,把原轉化成了近似的長方形。
師:大家的想法很有創造力,那展開后的長方形和底面圓之間有什么關系?
組2:現在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
師:大家把剪開的圓柱體再圍起來,驗證一下這位同學的結果。(學生操作)
還有其他發現嗎?
生4: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
師:現在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展開后的長方形和圓柱的關系?
生5: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
板書:
師:請同位兩個用本子作學具互相說一說。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過程
一、啟動導入
1. 復習舊知
師:回憶一下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師:看看,老師的講桌上的這些圖形還是平面圖形嗎?(立體圖形)
師:哪些是我們學過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師:誰上來指一下。(生指后拿走)
師:剩余的是什么?
2. 引入新課
師:照上面這樣,說一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也是圓柱體?
課件出示:魚罐頭、茶葉桶、樹墩。問:這些是不是圓柱體?
師:(電腦抽象)這是圓柱體的模型。這些圓柱體的高低,粗細都一樣嗎?
師:不一樣,為什么它們都叫做圓柱體呢?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圓柱的認識。(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的目的第一是先復習舊知,由學過的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拿走已認識的長、正方體,剩下是要學習的圓柱體,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第二是在引課中就讓學生結合生活說一說周圍有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的,一是讓學生具有直觀性,二是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學習數學并不難。第三是構造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些圓柱體的高低、粗細是不一樣的。為什么它們都叫做圓柱體呢?學生很想弄個明白,這樣在學生憤悱中引入新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求欲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后,接下來就是引導學生如何探索的問題。]
二、探索體驗
師: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看看圓柱體有幾個面?它的面有什么特征?
學生討論,教師參與小組討論。
學生匯報。
1.底面
師:你怎么就知道它們的大小相等呢?(學生回答)
師:我們看上面的圓形與下面的圓形叫做底面。它們的底面是不是相等呢?大家看(教師拿出有蓋的圓柱形物體,拿上面的蓋與下面的底進行比較。)
2.側面
師:我們今天研究的這些圓柱都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的直圓柱。
3.高
師:觀察講桌上的這些圓柱體,它們的高低都相同嗎?(不相同)
師:哪個高?哪個低?(生指)
師:想一想,圓柱的高低與什么有關?
師:說一說什么是圓柱的`高?(圓柱兩個底面的距離叫做高)
師:怎么量圓柱的高呢?(教師拿中間透明的圓柱體容器)誰上來測量一下這個圓柱的高?
一生測量。
師:(教師拿拿直尺圍透明的圓柱體容器外圍轉著比劃)這是不是圓柱的高?這呢?
師:(去掉透明的圓柱體容器的蓋,把尺子垂直放到里面)如果不考慮圓柱底面的厚度,這樣量行嗎?
師:說一說,圓柱的高有多少條?
師:看一下電腦上的演示。(多媒體課件演示無數條高)
我們看,這些都是圓柱的高,連接兩底面圓心的線段也是圓柱的高。(拿圓柱體體積演示教具,拿直尺在四周比劃。)
師:圓柱沿直徑切開后,切面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上也有無數條高。
師:這支鉛筆是不是圓柱體?
師:鉛筆的高指哪一部分?(生指)
師:平時這一部分我們是不是說鉛筆的高?(不是)
師:說什么?(鉛筆的長)
師:有時候圓柱體高也叫長或厚。
師:(小結)看一下,我們學過圓柱的幾個面?
師:哪三個面?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出:上底面、下底面、側面。]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圓柱體的實物去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并通過練習進一步強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學生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讓學生不僅僅停留在感性過程,而且要促使學生向理性認識的轉化。]
練習:
(1)標出下列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學生做題,實物投影展示。
(2)指出下面圖形中哪些是圓柱體?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3
一、揭題示標
【學習目標】
1、認識圓柱,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知道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系。
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圓柱的認識”(板書課題)。
出示目標
本節課我們的目標是:(出示)
1、認識圓柱,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知道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系。
為了達到目標,下面請大家認真地看書。
出示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第10頁到第12頁的'例1和例2,看圖看文字,,重點看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想:
1、圓柱有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2、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形狀,與圓柱有什么關系?
5分鐘后,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師:認真看書自學,比誰自學的最認真,自學效果最好。下面自學競賽開始。
二、自主探究
(一)看書
學生認真看書,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地看書。
(二)檢測(找兩名學生板演,其余生寫在練習本上)
第11、12頁的“做一做”
要求:
1、認真觀察,正確書寫。
2、寫完的同學認真檢查。
三、合作提升
(一)更正
師:寫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請大家一起看黑板上這些題,發現問題的同學請舉手。(由差-中-好)
(二)討論
1、看圖認為判斷正確的請舉手。
【圓柱有上下兩個底面(是圓),有一個側面(長方形)】
2、觀察自己做的圓柱,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形狀?它的長和寬相當與圓柱的什么?
[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3、評正確率、板書,并讓學生同桌對改。
今天你們表現實在是太好了,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老師這里有練習題,敢不敢來試一試?(出示)
四、鞏固運用
1、練習
圓柱有( )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 ),有一個( ),展開后是個( )。
下面,我們就來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做作業,比誰的課堂作業能做得又對又快,字體還又端正。
2、當堂訓練(課本練習二,第15頁)
作業:課本第1、2、3、4題(填書上)。
練習:《學習與鞏固》第6頁
五、總結解惑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圓柱的認識
1、圓柱有上下兩個底面(是圓),有一個側面(長方形)。
2、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4
學習活動: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同學們,老師這有一張白紙,現在,我想讓這張紙站立起來!(教師演示紙橫站、豎站怎么都不行)怎么站不起來呀?同學們能想辦法幫幫老師嗎?
(請學生拿出紙試驗,并到前面展示。)。
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教師指出:像這樣(指卷成筒形的)形狀的物體在數學上稱為圓柱。圓柱有什么特征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主動探究——認識圓柱的特征。
1、整體感知圓柱 。
(1)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大型建筑的支柱、筆筒、崗亭等實物圖。
指出:這里的支柱、筆筒、崗亭的主體部分都是圓柱,人們把許多建筑物設計成圓柱形狀,以增加立體感和美感。
(2)請學生找找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3)利用課件從上述實物圖形中抽象出圓柱幾何圖形。
2、操作感知—圓柱的各部分
(1)請同學們看看、摸摸手中的圓柱形物體,同桌討論:圓柱有幾個面?這些面有什么特征?
(2)組織學生交流,初步感知圓柱有三個面,其中有兩個面是平面,是兩個圓面,叫圓柱的底面;還有一個面是曲面,叫圓柱的側面。
(3)請學生說說手中圓柱各部分名稱。
(4)感知圓柱上、下兩個底面的關系。
引導學生觀察、議論,并說出自己的做法。
可能有如下方法:
a、可以剪下來比較;
b、量半徑、量直徑;
c、量周長;
d、把模型的底面固定在紙上沿著它的周邊在紙上畫出一個圓,再把模型倒換過來比較。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圓柱上下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3、認識圓柱的高
(1)教師出示兩個高、低不同的圓柱,提出問題:哪個圓柱比較高,為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圓柱的高低與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關。指出: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圓柱有無數條高。
(2)怎樣測量圓柱的高
a、獨立探究:讓學生想辦法測量自己手中圓柱的高。
b、集體交流測量方法,使學生明確,用直尺和三角板可以比較準確的測量圓柱的高。
4、認識圓柱側面展開圖
(1)猜一猜:如果把圓柱側面沿高剪開再展開,它會是什么形狀?
(2)剪一剪:請大家拿出貼有商標紙的飲料罐,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然后展開攤平——(會得到一個長方形)
(3)議一議:展開后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
(4)集體交流,形成共識: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5)知識拓展
a、什么情況下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會得到一個正方形?
b、如果沿一條斜線剪開,會得到什么形狀?導發現:當圓柱底面的周長和高一樣的時候,把圓柱側面沿高展開后得到一個正方形;如果沿一條斜線剪開,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
(6)做一做:快速轉動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看看有什么發現?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以及圓的相關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拓展,為學習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做好鋪墊。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是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特征,知道圓柱的底面、圓柱的高與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之間的關系。能力目標是通過操作,看懂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使學生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興趣。
學情分析
本課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前面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具備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圓柱又是一種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形體,因此教學時教師應從直觀人手,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此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指導學生看書、觀察圓柱實物圖,采用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討論,探索圓柱的特征,并利用課件的演示,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圓柱的特征,認識圓柱的底面積及直徑和半徑,圓柱的高、側面及圓柱的展開面。
2.通過觀察,認識圓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從實物抽象到幾何圖形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柱的特征,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明確圓柱沿高展開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數學來源于生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巧妙的數字,有美妙的圖形,我們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體的形狀,就是我們數學研究的對象。下面請看大屏幕,這是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它屬于什么圖形?
2.課件出示圖片,這些都是什么物體?(圓柱體實物圖片)
3.引出課題:像這樣的物體都是圓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圓柱。
(板書:圓柱的認識)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整體感知
(1)在生活中,你還在哪里還見到過圓柱形的物體?
(2)對于圓柱你想知道什么?
2.認識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1)請同學們拿出你自己準備的圓柱形物體,看一看,摸一摸,滾一滾,看看你能發現圓柱的哪些特征?
(2)自學課本,看看你都能了解到什么?
(3)交流分享,把你學到的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4)全班交流,課件展示,學生結合自己手中的圓柱共同學習圓柱的各部分名稱及特點。
(5)質疑,怎么證明圓柱的兩個底面大小相等?
預設學生回答,①測量兩個底面的直徑或半徑,②把圓柱物體的蓋拿下來和底面比較,③把一個底面拓畫在紙上,再用另一個面和它去比較。
3.認識圓柱的高
(1)說說什么叫做圓柱的高?
(2)課件展示,什么是圓柱的高。
(3)量一量自己的圓柱物體,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高有無數條,所有的高都相等)
(4)介紹高在生活中的不同說法。
4.小結,說說圓柱的特征。
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圓柱。
5.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1)今天學習的立體圖形與以前的立體圖形有什么不同之處?(側面是一個曲面)
(2)你能把他變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嗎?(把側面展開,化曲為直)
(3)動手剪一剪,觀察剪開后的圖形是個什么形狀?
(4)交流:你是怎樣剪的?(課件展示)
斜著剪開:平行四邊形
隨意剪開:不規則圖形
沿高剪開:長方形或正方形
(5)小組討論,沿高剪開后的長方形和圓柱有什么關系?
(6)全班交流,(課件展示)
長方形的長是圓柱的底面周長,寬是圓柱的高。
展開后是正方形說明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
6.總結,對照板書說說你了解了圓柱的那些特征。
三、課堂檢測
1.填空
⑴圓柱是由()個面圍成的圖形。
⑵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
⑶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做()。
⑷把圓柱的側面展開,可能會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寬等于圓柱的()。也可能會得到一個正方形,這時圓柱底面的周長等于圓柱的()。
2.判斷
⑴圓柱體的高只有一條。()
⑵上下兩個底面相等的圓形物體一定是圓柱體。()
⑶圓柱體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側面是一個正方形。()
3.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的展開圖(單位:cm)?
四、拓展延伸
1.你能用這張紙卷成一個圓柱嗎?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各是多少?
2.把長方形沿一條邊旋轉一周,會形成什么圖形?這個圖形與長方形的各部分有什么關系?
3.你會畫一個圓柱的立體圖嗎?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對自己表現滿意嗎?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作業
1.按照本教科書第153頁的圖樣,用硬紙做一個圓柱,再量出它的底面直徑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2.想一想:圓柱的表面積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和哪些條件有關?
板書設計:
底面(圓形)2個大小相等
側面(曲面)沿高展開長方形長=底面周長,寬原=高
正方形底面周長=高
高無數條長度相等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6
一、復習舊知,滲透學習方法。
1、復習(出示長方體的模型),我們在認識長方體時主要認識了它的哪些方面?(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2、揭示課題。我們在認識一種幾何圖形時,通常研究它的兩個方面:即它的組成和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這種方式研究一種新的立體圖形。
【設計意圖】用長、正方體的學習方法來研究圓柱體,體現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探索圓柱的特征。
1、引出研究問題。
出示教學掛圖:(比薩斜塔、客家圍屋、立柱、蠟燭、水杯等)
圖上的這些物體都是什么形狀的?他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圓柱形)
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圓柱的認識。(板書課題)
2、舉出生活中的圓柱。
在咱們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圓柱形的物體?
3、結合實物,初步探索圓柱的組成。
①觀察研究圓柱。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有一個圓柱形的物體,請大家用手摸一摸,看一看,圓柱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學生獨立觀察、操作)
②指名匯報交流。(圓柱有三部分組成,兩個圓和一個周圍的面。兩個圓的面積相等,圓柱有無數條高。)
③認識圓柱的高。你能給大家指一指圓柱的高在哪里嗎?(學生指)
教師劃一條側面上的斜線,這是圓柱的高嗎?為什么?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是高嗎?高有多少條?
④小結:大家的觀察很仔細,確實圓柱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兩個圓和一個曲面,并且兩個圓的面積相等,在圓柱中,兩個圓叫圓柱的底面,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圓柱有無數條高。(板書)
4、設置問題障礙,深化特征的研究。
(1)猜想圓柱的.底面和側面的關系。
①圓柱是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側面組成的,是不是任意兩個完全相等的圓和一個側面就一定能組成圓柱呢?(不是)我這里有兩個大小完全相同的圓和一個側面,他們能不能組成一個圓柱呢?
②圓柱的底面和側面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手中的學具進行研究。
(2)小組合作驗證猜想。
(3)各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4)師生共同總結。
我們可以把圓柱的側面沿著高剪開,把它展開后就變成了一個長方形。這樣就把側面這一曲面轉化成了平面,現在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
(5)同桌兩個用本子作學具互相說一說。
(6)師生再次演示圓柱的展開情況。
【設計意圖】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的思維層層推進,使學生的操作經驗內化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豐富了對圓柱特征的理解。在比較圓柱的側面和底面圓的關系時,教師適時地啟發學生聯想圓的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推導中所用的思想、方法,潛移默化中教會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運用特征,解決問題。
(1)明確小組合作要求。
剛才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發現了圓柱的基本特征。現在每個小組都有一張長方形紙(長62。8厘米、寬31。4厘米),請你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做一個以這張長方形紙為側面的圓柱,請大家先討論應該怎樣去做,有了想法后動手操作。
(1)小組合作交流。
(2)各組匯報全班交流。(重點讓學生說出有兩種制作方法)
(3)各小組相互欣賞制作的圓柱。
(4)小結。
雖然兩個小組做成的圓柱形狀不同,但他們都用到了今天所學的圓柱的基本特征:圓柱由兩個完全相等的圓和一個側面圍成的,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大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設計意圖】圓柱體的制作,引導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既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鞏固練習,夯實基礎。
1、練習二第1題:下面各圖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圓柱?請指出來。
2、練習二第2題:下面的圖形哪些是圓柱?請標出來。
3、教材第11頁做一做:指出下面的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4、練習二第3題:折一折,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圖形,寫到括號中。
【設計意圖】有效的練習,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五、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7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分一分。(課件出示實物圖)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體,你能按形狀把它們分一分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拖動分類)?
2、說一說。
師:你為什么這樣分(引導學生根據已學圖形的特征簡要說一說)?
師:剩下的這些形體我們將陸續進行學習,今天我們就先來認識圓柱體,簡稱圓柱(突出兩個圓柱圖)。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上的2個圓柱,再看一看桌上老師為你們準備的3個圓柱,它們都是直直的(點擊,抽象出圓柱的平面圖形),而且上下一樣粗,象這樣的圓柱就叫直圓柱。
師:說一說,你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形的?
[評析:通過展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生活情境,在分類中自然地引出課題,然后舉例并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的幾何圖形,使學生初步感受圓柱的特征,最后通過對實物的辨析,強化對圓柱體的認識,使課堂自然、真實、生動。]
二、自主探索,分析問題
1、獨立思考,初步理解圓柱的特征。
①想一想。
師:觀察這些圓柱,(點擊出示研究問題)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得出:圓柱有上下2個圓……
②摸一摸。
師:圓柱除了上下兩個圓面之外,還有其他的面嗎?請你摸一摸,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師總結: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平面,周圍的這個面是彎曲的面,叫曲面。
③說一說。
師:圓柱一共有幾個面(教師在黑板上貼出圓柱平面圖)?
師總結:圓柱上下2個平面叫圓柱的'底面,圓柱周圍的這個曲面叫圓柱的側面,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2、合作探究,理解圓柱的特征。
師:請同學們繼續觀察圓柱,你還有什么發現?
如果學生說不出,教師引導:它的2個底面怎樣?圓柱的底面是不是相等呢?你有什么方法驗證?請同學們小組合作,驗證一下你們的想法,看哪個小組想的辦法最多?
3、全班交流,掌握圓柱的特征。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代表你們小組交流一下你們的發現?
生1:用尺子量一量圓柱底面的直徑,看是不是一樣大。
生2:揭下2個底面,重合起來比,發現它們完全相同。生演示。
生3:揭下1個底面,貼到另一面,它們也完全相同。生演示。
生4:先沿一個底面畫圓,再把圓柱倒過來,和另一個底面比一比,它們也完全相同。生演示。
教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驗證出2個底面完全相同(板書)。
[評析:讓學生學會思考,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有效思考。學生發現圓柱兩個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對圓柱的生活感受,而當學生利用老師提供的學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驗證了自己的發現時,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興奮的行為狀態,就更容易參與到下面的問題解決中去。]
師:我們發現了圓柱的相同點,那么它們有什么不同點呢?由什么決定?
生:它們有粗有細,有長有短。
……
師:和兩個底面垂直的線段長度是2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圓柱2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在黑板的圖上標明高)。
師:如果老師把圓柱沿底面直徑切開,你能找出一條高嗎?圓柱有多少條高?你能給圓柱畫一條高嗎?(師生演示)
[評析:圓柱高的認識是學生認識中的難點。在教學中教師突破了以往只教學圓柱側面高的教學定勢,從內外兩方面幫助學生認識高、畫高,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猜測,初探圓柱的側面積。
師:老師這兒有一個圓柱形茶葉盒外層的包裝紙,我想知道這張包裝紙的面積,你能幫老師想想辦法嗎?
生1:直尺不好量就用卷尺量。
生2:剪下來壓成平面再算。
……
2、驗證,理解圓柱的側面積。
師: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哪剪下來的包裝紙是什么形狀呢?老師給每個圓柱都裹上了一層包裝紙,請你試著剪一剪,看有幾種不同的剪法?都能剪出什么形狀?各應該怎樣計算它們的面積(請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生1: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包裝紙的面積。也就是圓柱的側面積。
生2: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就是圓柱的高。
生3:……
師總結:我們沿圓柱的一條高把側面剪開,壓平,就得到了一個長方形(板書)。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圓柱的高,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圓柱的側面積。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師:要想計算圓柱的側面積,應該知道什么條件?如果知道圓柱的底面半徑、直徑和高,又該怎樣求它的側面積?
[評析: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究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師通過包、剪、比等手段化曲為直,幫助學生發現圓柱的側面積就是側面包裝紙的面積,再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手段發現問題的本質,體現了從一般到特殊這一研究問題的方法。]
四、鞏固拓展,應用問題
1、指出下面圖形中哪些是圓柱?并指出圓柱體的底面、側面和高。
先由學生判斷,再根據學生的敘述出示底面、側面和高。(圖略)
2、畫出下面圓柱的高。
3、選擇。選擇正確的算式,并說明理由。
4、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只列算式不計算。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人教版)第十二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并掌握圓柱的特征,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與操作、合作與交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空間觀念,構建生態課堂。
3、情感目標:在師生互動中不斷增強合作的意識,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構建和諧課堂。
教學重點:在操作活動中發現圓柱的特征和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形成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理解曲面和通過化曲為直的方法推導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圓柱體實物、剪刀、線等。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呈現了現實生活中具有圓柱特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這些物體的形狀有什么共同點?”引導學生思考,并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的立體圖形,給出圖形各部分的名稱,使學生對圓柱的認識經歷“抽象——表象——抽象”的過程。
教學目標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認識圓柱的特征。
2、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教學用具
圓柱體模型 教法、學法
觀察探究、操作歸納。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2、揭示課題。
(1)、出示教材第17頁的建筑物及物品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在生活中有許多這種形狀的物體,誰知道它們都是什么形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樣的形狀。
(2)、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整體感知圓柱
(1)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教學例1:認識圓柱
(1)認識圓柱的面。
師: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發現了什么?
師:指導看書,引導歸納。(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2)、認識圓柱的高
a.操作思考:一根豎放的大針管中的藥水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藥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關?
b.引導小結: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關.
c.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d.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歸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3、教學例2:圓柱的側面展開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反饋后討論:展開后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展開后得到平行
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2)操作探究。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
①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歸納: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現.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三、鞏固練習
1.做第
17、18頁“做一做”習題。 2.做第20頁練習二的第1—2題。
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板書設計
圓柱的認識
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圓柱的高有無數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長方形
沿高剪┤
斜著剪:平行四邊形
└正方形
圓柱的底面周長 →
長方形的長 圓柱的高
→
長方形的寬
作業布置
完成第20頁練習二的第3—5題。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9~31頁的內容,練習七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知道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2、從實際生活入手,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圓柱側面展開圖的特點。
教學方法:自主觀察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體的實物(飲料罐)、事先制作好的紙的圓柱模型、剪刀、直尺、一張長方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數學總是與生活緊密相關,大家看,有幾個同學參觀完“神舟五號”的圖片展之后,趕緊就自己動手制作數學的模型,請看大屏幕,你從圖片上發現了哪些立體圖形?(課件出示)
2、以前,我們已經對長方體、正方體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后我們還要陸續研究一些新的`立體圖形,今天這節課呢,我們就重點來認識一下圓柱。
板書:圓柱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 學習新知
1、認識圓柱,并探究特征
(1)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還見到過像圓柱這樣的物體?說一說。
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圓柱。
(2)我們每個人手上都有圓柱,拿起你的圓柱仔細觀察,看看這個圓柱有多少個面?再摸一摸它的面有什么特點?還可以在桌上輕輕的滾一滾
(3)把圓柱放好,你觀察到圓柱有哪些特征?請告訴我。
同時板書:兩個底面(完全相同) 一個側面(曲面)
(4)認識圓柱的高
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原來學長方體、正方體的時候,長方體和正方體有高沒有?那么圓柱有高沒有呢?
你們認為什么是圓柱的高呢?
圓柱的高只有一條嗎?
(5)練習
課件出示幾個圖形,學生判斷哪些圖形是圓柱
2、探究圓柱側面的特征
(1)大家知道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那這個曲面展開后是一個什么圖形呢?請拿出準備好的罐頭盒,把它的商標紙剪開,再展開,看看商標紙是什么圖形?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沿高剪開后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也可能得到一個正方形;斜著剪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
(4)請學生觀察、思考并討論:展開后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與圓柱有什么關系?
(5)小組合作,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思考: 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與圓柱的什么有關,你認為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計算?
小組活動:先把自己的想法與小組同學交流,并嘗試著在小組里說說圓柱側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每個小組寫出自己的研究結論
小組展示,匯報。
3、練習
(1)課件出示例1,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課件出示練習2
如果不告訴底面的周長,告訴的是底面半徑或直徑,可不可以求出圓柱的側面積?
(3)判斷
4、思維拓展,發揮想象:
課件出示內容:一張長方形紙,長的一邊為 20厘米 ,短的一邊為 15厘米 。把這張紙卷成一個圓柱。
(1)這個圓柱的高會是多少?底面周長會是多少?
(2)這個圓柱的側面積是多少?
(生先想一想再動手卷,看和想象的是不是一樣,然后匯報。)
三、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圓柱有認識了嗎?有哪些認識?
關于圓柱的知識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板書:
圓柱的認識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0
【1】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讓學生經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過學生自主研究,使學生掌握研究立體幾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進一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圓柱高的認識,圓柱側面展開圖的認識。
教學準備:
課件,長方體模型,圓柱模型,卡紙做的長方形(長10 cm,寬5 cm),小棒(可用筷子代替),備用剪刀若干。 學生每生自帶一個圓柱形物體。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引出課題
1.課件出示長方體、正方體:這是我們已經研究過的立體圖形,誰還記得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特征?我們是怎樣研究的?教師:(出示長方體的模型),我們在認識長方體時主要認識了它的哪些方面?是怎樣研究的?
學生1:長方體的組成,就是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觀察:數一數。(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研究方法)
學生2: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動手操作:畫、剪、比、量。
教師:我們在認識一種幾何圖形時,可以用這些方式研究一種新的立體圖形。【評析】用長方體、正方體的學習方法來研究圓柱體,體現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為接下來的小組合作學習提供方法上的指引。
2.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的形狀設計不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你們看(課件出示):這些物體的形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如果把這些物體的形狀畫下來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課件演示:從實物圖抽象出圓柱圖形。
3.小結:上面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柱體。揭題: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圓柱。(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圓柱的特征
1.小組合作:探究圓柱各部分的組成和特征。
教師:那么圓柱究竟是怎么樣的呢?(課件出示合作要求)
(1)請你拿出你所帶的圓柱形物體,看一看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小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如果需要用到特別的工具,比如剪刀。
(2)有困難的小組可以到書中去尋找或補充答案。
(3)小組內互相交流:組織整理好匯報的內容(如:有什么發現?是用什么方法來研究的?)【評析】小組合作學習,明確要求有利于學生有序地開展研究活動,在互相合作、互相補充中培養小組協作精神。
2.小組匯報:
(1)結合實物,初步探索圓柱的組成。哪一組同學來給大家說說看,圓柱有哪些特征?你們是怎么驗證的?(學生匯報,教師相機質疑)
學生:我們知道了圓柱有3個面組成。上下兩個圓叫做底面,圓柱周圍的面叫做側面。(課件出示圓柱和相應的名稱) 教師:指一指手中圓柱的底面、側面。(板書:2個底面,1個側面)圓柱的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
(2)觀察、比較圓柱底面的特征。
學生:圓柱的兩個底面都是圓,大小相等。(板書:面積相等)
教師:你是怎樣知道兩個底面相等的?
預設:剪出來比較、量直徑計算、畫在紙上倒過來觀察是否重合。(分別請學生演示驗證)用哪種方法驗證最簡單?
(3)感知圓柱側面的特征。
教師:圓柱周圍的面有什么特征?與底面有什么不同?(板書:曲面)再用手摸一摸。【評析】動手操作有利于增強學生直觀感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圓柱的'特征,通過多種方法的展示驗證拓寬學生思維。
(4)圓柱的高。
課件顯示:一個圓柱高度變化過程。 請同學觀察:圓柱的什么發生了變化?
引導:哪段距離表示圓柱的高?請看屏幕,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就叫圓柱的高。(課件出示: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教師:圓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上顯示并用有顏色的線閃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教師:你能在你的圓柱上指出這條高嗎?(圓柱中心的高,指不到)面對無數條的高,測量哪一條最為簡便?(為了方便一般測量側面上的高)
教師:請看這樣畫一條線段是它的高嗎?(三角板斜放)
預設:高是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應該垂直于兩個底面。在我們的生活中,圓柱的高還有其他的說法。 (課件演示)你看:一口水井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說是“深”,一個1元硬幣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說是“厚”,水管也是圓柱形的,它的高還可以叫“長”。【評析】把抽象的立體圖形還原于生活原形,更好幫助學生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以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作好鋪墊。
(5)小結圓柱特征。
教師:現在誰來完整的說說圓柱有什么特征(看板書)?
三、練習鞏固,拓展延伸
1.自主練習第1題。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應名稱。 2.自主練習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校對答案,不是圓柱的說說理由。【評析】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和特征,鞏固所學的知識。
3.游戲拓展,感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轉換
(1)出示一個硬紙板做成的長方形(長10cm,寬5 cm),用長尾夾將其10cm的長固定在小木棒上。
教師:這個簡易的玩具跟我們今天所學的圓柱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可以快速地轉動木棒,看看會發生什么奇跡?
學生:轉動起來是一個圓柱。
教師:是怎樣的一個圓柱?你能用具體數據來描述一下嗎?(底面半徑為5 cm,高為10 cm的一個圓柱)
(2)如果我把這個長方形5cm長的那一邊夾住后再轉,轉出來的圓柱跟剛才的一樣嗎? 想象一下: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圓柱?(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 出現的圓柱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樣嗎?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什么物體大小差不多?(3)同一個長方形,為什么轉出來的圓柱不同? 如果有一個長方形長是150厘米,寬是30厘米 ,快速旋轉,會形成一個多大的圓柱?學生回答,課件出示。【評析】使學生從旋轉的角度認識圓柱,即長方形的一條邊快速旋轉,形成圓柱形狀,感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轉換。通過想象、用手勢比劃大小、聯系實際生活中的物品,最后看圓柱辨長方形,層層遞進,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和感想?【2】《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科書第十二冊第二單元第一節圓柱的認識
學生分析:本單元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前面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具備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圓柱又是一種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形體,因此教學時從直觀入手,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此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指導學生采用動手操作、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討論,探索圓柱的特征,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設計思想:
(1)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直接引入課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體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2)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圓柱的特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間知識的互補,使學生學會交往,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合群性和合作精神。
(4)啟發學生猜想,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于創新的能力。
(5)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形象到抽象、由淺入深,遵循由觀察—發現—總結—應用這一規律,使學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想象、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體會數學與現實的聯系,并建立與他人交往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從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圓柱形物體抽象概括出圓柱的幾何圖形,然后通過觀察和實驗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建立空間觀念,使學生弄清圓柱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徐教師這里有一個盒子,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嗎?(依次展示各個物品:露露盒、茶盒、罐頭盒)你知道這些物體的形狀叫做什么嗎?在數學上,像這樣的物體叫做圓柱體,簡稱圓柱。
2、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體的?(學生舉例)本節課,你想知道哪些關于圓柱的知識呢?同學們都是好學的孩子,關于圓柱的體積、表面積的計算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本節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圓柱的特征。(板書課題)
二、構建新知
1、一起來看一看圓柱畫在紙上是什么樣子的。(展示盒子中物體畫在紙上的形狀)閉上眼睛在大腦中想像一下你手中的圓柱畫在紙上是什么樣子的。
2、拿起你手中的圓柱,仔細觀察,它有幾個面?誰能給大家指一指圓柱的三個面。圓柱的面各有什么特點呢?
3、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學31下邊的內容,邊學邊結合實物指一指,比一比,看誰的收獲最多。
4、交流匯報:
(1)關于底面,重點理解“完全相等的兩個圓”這句話,讓學生說一說怎樣驗證兩個底面完全相等。
(2)關于側面,幫助學生理解其是一個曲面。
(3)關于高,知道圓柱有無數條高,所有高的長度都相等。
(4)幫助學生理解圓柱從上到下是一樣粗細的,指出在小學研究的圓柱都是直圓柱。
師隨機板書圓柱的各部分特征。
5、同學們動手動腦找出了圓柱各部分的特征,今后我們要進一步培養動手動腦的好習慣。下面我們小組一起“做一做“(出示活動要求)。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沿圓柱的高把圓柱外包裝紙剪開,看看展示開后能得到什么形狀。(學生小組動手操作)
6、展示學生剪開后得到的圖形。小組再次合作,想一想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側面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有什么關系。”(師巡視指導)
7、交流匯報。要求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小結從實驗中得到的結論。
三、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各圖形是否為圓柱體。
2、指出圓柱體的底面、側面和高。
3、思維拓展,給出底面直徑和圓柱的高,試著求出圓柱的側面積。
四、小結。
1、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呢?
2、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圓柱的各部分特征,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在數學世界中有更多的收獲,不斷地體驗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1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過一些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物體的基礎上教學的。因此,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內容,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組織生動活潑的活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感知和體驗。
學情分析:學生的空間概念比較差,在教學中多出示模型和相應的事物來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使教學更直觀,容易加深學生的理解。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辨認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并知道他們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學生動手實踐,讓他們經歷對熟悉實物的分類、觀察、觸摸等過程,從而形成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感性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初步了解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各種活動增強孩子的參與意識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分。
教學設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上課伊始,創設學生喜愛的兔博士送給同學們裝滿禮物的神秘的百寶箱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情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接著通過分一分、說一說、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操作感知、匯報交流。活動中讓學生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教學方法:整個課堂教學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各種形狀的物體5個百寶箱,每組4個小方塊,4種圖形的圖片
課型:新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環 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創 設 情 境 | 導入:同學們,在你們每組的桌上有一個百寶箱,里面裝著各種各樣的禮物,這是兔博士特意為你們準備的,你們想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嗎? 一會我們就把百寶箱里的禮物全取出來,同學們在取得時候千萬別搶,把禮物輕輕的堆在桌子的中間,把百寶箱放在地上,看看有什么禮物呀,開始。 誰來介紹一下百寶箱里都有什么?其他同學看一看你們桌上的禮物和他們的一樣嗎? | 齊說:想 生取出箱里的東西 找一名學生說 | 通過兔博士和神秘的百寶箱的出現引入新課,激發學生認識物體的興趣。 |
探 究 與 體 驗 探 究 與 體 | 一、初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1、分一分 兔博士給我們帶來這些禮物是想讓同學們從這堆物體中選擇樣子相像的放在一起分一分,你們能做到嗎? 師到各小組指導學生給物體按要求分類。 師:哪組同學先來介紹一下你們組是怎么分的?(師指名) 2、揭示名稱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真是心靈手巧,把樣子相像的物體都放在一起;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在數學王國里,國王給每種樣子相像的物體起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像這樣的物體叫長方體(師出示物體) 每人從桌上拿一個長方體叫出它的名字 現在老師給這些物體脫去花外衣,我們看看是什么樣子的(出示圖片)指名說它的'名稱。 師用上面的方法,揭示正方體、圓柱、球的名稱。 …… 二、感知物體的特點 1、引導感知長方體的特點 (師拿出一個長方體)同學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請同學們仔細的看一看,長方體看上去是什么樣子的? 同學們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放在桌上推一推,會是怎么樣? 小結:長方體看上去是長長、方方的,摸一摸它的面是平平的,放在桌上推一推,它會平著走。 2、 師引導學生按照認識長方體的方法獨立感知正方體、球和圓柱這三種形狀的物體的特征,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全班匯報。 師巡視指導 引導學生匯報: ⑴哪組同學先來說一說正方體有什么特點?或者說它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學生進一步感知正方體的特點。 ⑵誰來說說圓柱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感知圓柱的特點。 ⑶哪組同學發現了球的特點? | 小組同學合作邊商量邊動手分。 各小組在全班匯報交流: 生;我們組把這些禮物分成四堆。我們把藥盒、牙膏盒、長木塊、……放在了一起;把魔方、地球儀包裝盒、方塑料塊……放在了一起;我們把藥盒、牙膏盒、長木塊、……放在了一起;把茶葉筒、圓木柱、露露瓶……;把大皮球、小球、塑料球……放在了一起。 生說:長方體(多說) 學生拿出長方體并在小組內叫出名字。 學生說長方體的名稱。 生:長方體 每生拿一個長方體觀察。 班內匯報: 長方體是長長的,方方的,有六個面…… 生動手摸長方體 匯報:摸上去是平平的。 生推 匯報: 推著它會走…… 生拿著長方體進一步感知特點。 學生活動:感知正方體、球和圓柱這三種形狀的物體的特征,小組交流。 全班匯報: 正方體看上去方方正正的,也有6個面,每個面也是平平的,,每個面大小一樣,放在桌子上推一推平著向前進…… 學生拿著正方體感知特點 生:圓柱看上去像柱子,上下一樣粗;摸一摸中間是圓圓的,上下是平平的,倒在桌上可以往前滾…… 學生拿著圓柱進一步感知特點。 生匯報;球是圓圓的;摸上去沒有平平的面;可以向四面八方滾動…… | 通過讓學生觀察熟悉的實物、小組合作按照樣子相像的標準分類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 這一環節,認識長方體,由教師引導,達到對學生認識物體方法上的指導作用。然后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獨立嘗試認識正方體、圓柱、球的特點。活動中讓學生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產生感性認識并建立起名稱與形狀相對應的表象。 |
實 踐 與 應 用 | 1、 2、 師:其實這些形狀的物體藏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請同學們找一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 老師也從生活中找來了一些物體,你們能說出它們是什么形狀的嗎?(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3、完成數一數 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30頁 (1) ⑵數一數每個圖形是由多少小方塊組成的。 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擺一擺。 4、游戲:摸物體 按形狀名稱摸物體。老師和一個組的同學示范。然后各組照樣子做。 作業:回家每個人用像皮泥捏一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給爸爸、媽媽看。 | 學生匯報。 生自由發言:冰箱是長方體的、衣櫥是長方體的、地球儀的包裝盒是正方體的、…… 生搶答。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匯報訂正。 生自己完成 匯報訂正:學生在幻燈下數,有的數了3塊兒、有數了4塊兒。 生自己拿出小方塊來擺一擺再數一數。 學生游戲。 | 動畫片的設計,可以使學生得到休息,同時讓學生體會我們認識的物體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數一數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和體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使學生感到數學無處不在。 通過游戲,讓學生在玩兒中學,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39頁的內容,完成第39頁上的“做一做”和練習十的第1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長方體形和正方體形的物體各一個,及多個圓柱形的物體(如罐頭盒、茶葉筒、藥盒、藥瓶、紙盒等);讓學生也收集幾個圓柱形的盒子,同時讓學生將教科書第153頁上的圖沿邊剪下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已知圓的半徑或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
指名學生回答,使學生熟悉圓的周長公式:C=2Π r或C= Π D。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口算)。
(1)半徑是1米 (2)直徑是3厘米
(3)半徑是2分米 (4)直徑是5分米
教師依次出示題目,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評判答案是否正確。
二、導入新課
教師手中先后拿一個長方體形的物體和正方體形的物體,提問:我手里拿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的?他們有什么特征?
由此引導學生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一些特征。
教師出示幾個圓柱形的物體,“大家注意了,你們看看這些物體跟長方體、正方體的形狀一樣嗎?”
學生:不一樣。
教師:請大家拿出自己準備好的跟老師一樣的物體,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感覺它們與長方體有什么不一樣?
三、新課
1.圓柱的認識。
讓學生拿著圓柱形的物體觀察和擺弄后,指定幾名學生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長方體、正方體都是由平面圍成的立體圖形;而圓柱則有一個曲面,有兩個面是圓,從上到下一樣粗細,等等。
教師指出:像這樣的物體就叫做圓校體,簡稱圓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新的立體圖形。
板書課題:圓柱
教師:大家剛才認識了圓柱形的物體,我們把這些物體畫在投影片上。出示有圓柱形物體的投影片。
教師:現在我們沿著這些圓柱形物體的輪廓畫線,于是就可以得到這樣的圖形。隨后教師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圓柱形物體的輪廓線。
然后指出:這樣得到的圖形就是圓柱體的幾何圖形。
教師:請大家再觀察一下,這些圓柱的上、下兩個面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發現:圓柱的上、下兩個面都是平面,并且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教師指出: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
然后在圖上標出底面以及兩個圓的圓心O。
同時還要指出:我們所學的圓柱是直圓柱的簡稱,即兩個底面之間從上到下一樣粗細,高垂直于底面。
接著讓學生用手模一模圓柱周圍的面,使學生發現圓柱有一個曲面,由此指出:圓柱的這個曲面叫做側面。(在圖上標出側面。)
讓學生看圓柱形物體,指出: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然后在圖上標出高。
提問:圓柱的高有多少條?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使學生明白:圓柱的高有無數條,他們都相等。
然后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學具,同桌的兩名同學相互指出圓柱的兩個底面、側面和高。
小結:圓柱的特征(可以啟發學生總結),強調底面和高的'特點。
上、下兩個面都是面積相等的圓
圓柱
從上到下粗細相同
2.鞏固練習
(1)做第39頁“做一做”的第l題。
要求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的,如鋼管、汽油桶、爐子姻簡、截面是圓形的鉛筆等。
(2)出示(投影)一組立體圖形,辨析哪些是圓柱,哪些不是圓柱?為什么?
3.教學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出示一個帶完整商標的罐頭盒。
教師:這個罐頭盒是什么體?(是圓柱體。)
“它的側面是哪個面?”
讓前排的學生指示給全班同學看,使學生明白,這個圓柱的側面實際上可以用罐頭盒上的商標紙來表示。
然后沿著罐頭盒的一條高剪開,再將商標紙打開,平展在黑板上。
教師:現在商標紙是什么形狀?(是長方形。)
教師沿著商標紙的邊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再將這張長方形的紙包在圓柱的側面上,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展開后得到的長方形的長與圓柱底面的周長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寬與圓柱底面的高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概括出: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
四、小結(略)
五、課堂練習
1.做第39頁“做一做”的第2題。
可以將教科書上的圖用投影儀放大或畫在小黑板上,指名學生指給大家看,其他學生評月是否正確。
2.做第39頁“做一做”的第3題。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模型紙樣,先做成圓柱,然后讓學生試著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和高。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量完后,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是怎樣量的。
3.做練習十的第1題。
指名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利用圓柱的特征來解釋。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12頁圓柱的認識,練習二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學具: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體物品,并將其側面用白紙包好。剪刀、直尺。教師準備圓柱體、圓柱體側面展開圖、可旋轉長圓柱體的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已知圓的半徑或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指名學生回答,使學生熟悉圓的周長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教師依次出示題目,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評判答案是否正確)
(1)半徑是1米 (2)直徑是3厘米
(3)半徑是2分米 (4)直徑是5分米
二、認識圓柱特征
1.整體感知圓柱
(1)(出示教材第10頁中的圓柱形物體)問:這些物體的形狀有什么共同特點?
如果把這些圓柱形物體的形狀畫下來會是什么樣子?(出示圓柱的立體圖形)像這樣的圖形叫圓柱。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圓柱的表面
(1)摸摸圓柱。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圓柱由哪幾部分組成?
(2)指導看書:摸到的上下兩個面叫什么?它們的形狀大小如何?摸到的圓柱周圍的曲面叫什么?(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問:粉筆是圓柱體嗎?
3.圓柱的高
(1)教師出示高、矮不事的兩個圓柱,提問:哪個圓柱高,哪個圓柱矮?
(2)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3)師畫一條側面上的'斜線,問:這是圓柱的高嗎?為什么?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是高嗎?
(4)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問:圓柱的高有多少條?
歸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對這數不清的高,測量哪一條最為簡便?
老師引導學生操作分析,得出測量圓柱邊上的這條高最為簡便,同時課件上的圓柱體閃爍邊上的一條高.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貼在木棒上的長方形紙片,將它快速轉動,看一看轉出來的是什么形狀?完成教材第11頁的“做一做”
4.圓柱的側面展開(例2)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反饋后討論:展開后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展開后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長方形
板書:沿高剪┤ 斜著剪:平行四邊形
└正方形
強調:我們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長方形與圓柱的關系.
(2)尋求發現.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
①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②學生再觀察電腦演示上述過程.(用彩色線條突出圓柱底面周長和高轉化成長方形長和寬的過程。)
③同學交流后說出自己的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現.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①討論:平行四邊形能否通過什么方法轉化成長方形?
課件顯示:平行四邊形通過割補轉變成長方形,再還原成圓柱側面的動畫過程。
②想一想:什么情況下圓柱側面展開是正方形?
③引導小結:不管側面怎樣剪,得到各種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化成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你能推導出圓柱體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嗎?
5.圓柱的側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顧名思義,也就是圓柱側面的面積。
(2)出示圓柱的展開圖:這個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觀察很容易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柱的側面積)
(3)那么,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引導學生根據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可以知道: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側面積練習:練習二第5題
(1)學生審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 這兩道題分別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計算結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教師行間巡視,注意發現學生計算中的錯誤,并及時糾正。
(3)小結: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必須知道圓柱底面周長和高這兩個條件,有時題里只給出直徑或半徑,底面周長這個條件可以通過過計算得到,在解題前要注意看清題意再列式。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1頁“做一做”。
2.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3題。
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3.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4題。
4.求圓柱的側面積
(1)C=12厘米,h=12厘米(展開圖是什么形狀)
(2)d=5分米,h=6分米
(3)r=2米,h是半徑的2倍。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二第14題求側面積部分三道小題。
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1、一個調整
根據學情,我靈活調整了教學內容,將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提早到第一課時完成。其實,由探索圓柱側面的特征,到推導圓柱側面積的計算公式可謂順水推舟,輕而易舉,學生理解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這樣的改動可以降低第二課時“圓柱表面積”的難度,給學生在“表面積的計算”一課中更多的練習時間。
2、一次討論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及以往知識,在課前閱讀時對于圓柱的特征就已能基本掌握,通過課堂教學來看,僅在圓柱有多少條高時發生爭議。有的學生認為圓柱只有1條高,也有的學生認為圓柱的高只能在其側面表示。針對這一現狀,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結合圓柱高的概念展開討論,從而明確了什么是“兩個底面之間距離”的含義。
3、一處拓展
在引導學生觀察得出長方形紙片旋轉后是一個圓柱后,我通過設問對教材進行了拓展。“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旋轉后所形成的圓柱體之間有什么聯系?”當學生回答長是圓柱底面直徑時,我通過直觀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正確結論。然后,我又舉一反三,請學生思考“如果將這個長方形換一個方向粘貼在木棒上,那么它和圓柱體又有怎樣的聯系?”通過拓展,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4
第一課時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18-19頁,練一練、練習五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并發現圓柱和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難點:
1、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探索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2、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準備:
1、圓柱和圓錐形的實物、模型
2、長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圓形的小旗各一面。
預習作業:
1、預習課本第18頁例1,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點。
2、知道什么什么樣的形體是圓柱和圓錐。
3、在課本上完成第19頁的練一練、練習五的1-4題。
教學過程:
一、預習效果檢測
1、你預習的兩個立體圖形,分別叫什么?
2、剪下第125、127頁的圖形,用硬紙板做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
3、反饋練習五的完成情況。
二、合作探究
1、研究圓柱
⑴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形的?
出示相關圓柱形實物和模型
⑵引導觀察:仔細觀察這些圓柱,你能發現什么?
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發現。
⑶組織全班交流,教師適當板書:
上下一樣粗細有兩個圓面一個曲面
⑷認識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先對照圓柱的直觀模型介紹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再讓學生在實物模型上找到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2、研究圓錐
⑴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圓錐形狀的物體?
⑵仔細觀察圓錐,你能發現什么?在小組中說一說。
⑶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有一個頂點底面是圓形側面是一個曲面
⑷認識圓錐的高
出示圓錐的透視圖,讓學生認識圓錐的高。
⑸在圓錐的實物模型中,相互說說圓錐的頂點、底面、側面和高。
3、討論“練一練”。
⑴讓學生各自從教材提供的圖片中找出圓柱形的和圓錐形的。
⑵交流說一說挑選的理由和不挑選的理由。
三、當堂達標檢測
1、做練習五第2題。
⑴引導學生從正面、上面、側面觀察圓柱和圓錐,看分別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⑵在書中連線。
2、做練習五第3題。
⑴出示長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圓形的小旗,引導學生猜想:如果將旗桿快速旋轉,想想一下:小旗旋轉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狀?
⑵讓學生旋轉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確。
⑶如果讓你自己設計一個小旗,你想將小旗設計成什么樣子的?想象一下,如果也這樣旋轉一周,會轉成什么形狀?自己做一做。
3、做練習五第4題。
教學反思:(略)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18—19,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五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現圓柱、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知道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認識立體圖
設計理念:
本課努力將傳統教具、學具和現代多媒體網絡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在“找”中學,在“測”中學,在“思”中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直觀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使數學課堂教學“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在“做”中學,使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1.教師出示一組相關的幾何體的實物圖,其中有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也有圓柱和圓錐形狀的,提問:上面哪些是圓柱體?哪些是圓錐體?哪些不是?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是圓柱體和圓錐體?
2.揭示課題,板書:圓柱和圓錐
教師說明:我們所學的圓柱和圓錐都是直直的直圓柱和直圓錐.觀察、辨別
舉例、交流
二、動手實踐探索特征(一)認識圓柱的特征
1.分組活動,每人拿一個圓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2.互相交流,什么感覺.啟發學生動手實驗: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點.
(2)用筆畫一畫,上下底面積有什么特點?你怎樣證明這兩個底面大小的關系?
(3)用雙手摸側面,你發現了什么?
3.討論、交流、總結
(1)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
并板書:
底面2個平面完全相同圓
圓柱
側面1個曲面
4.圓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兩個圓柱.
(1)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圓柱的高.使學生明確: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2)讓學生找一找圓柱的高,然后教師出示圓柱的.立體圖形,說明: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教師先畫出一條高,再讓學生畫高,教師提問:剛才大家從不同位置畫了高,說明高有多少條?
(二)圓錐形狀的認識。
1。引導觀察
(1)請學生從課前準備的物體中挑出圓錐體學具,請大家看一看,摸一摸,與圓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說給同桌聽。
(2)讓一生上來邊指邊說,回答后師板書:
頂點:1個
側面(曲面)
面:2個
底面(圓)
(3)師指導透視圖,示范畫。
畫透視圖的時候應該先畫一個橢圓,然后在橢圓的正上方畫上頂點,最后把頂點與底面連起來。
2、圓錐高的認識
(1)高在哪里?師指母線,問:這條是不是圓錐的高?為什么不是?你能舉個例子駁倒他嗎?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圓錐的高?
(3)圓柱的高有無數條,圓錐的高有幾條?為什么?(教師在黑板上作高,板書:1條)
(4)在下發的練習紙上的立體圖上畫高,標上字母h。
學生先在小組內活動、研究、交流,再組織全班交流
學生觀察、獨立思考
學生獨立畫高,思考高的條數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交流
觀察、思考
互相指一指、說一說
自己嘗試概括
獨立比較
獨立畫高
三、鞏固練習,評價反饋
1.做“練一練”,說出下列物體的形狀哪些是圓柱體,哪些是圓錐體?引導學生說說選擇的理由。
2.找一個圓柱形和圓錐形的物體,指出它的各部分名稱。
3.學生交流同座互相指、說學生連線,交流連線時的思考過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旗,依次將小旗快速旋轉,借助觀察和想象,交流自己的發現。
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認識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2.布置課后作業:用硬紙做一個圓柱和圓錐,并量出它的底面和高。課后剪下教材中材料,獨立制作圓柱和圓柱。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6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征。
難點: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教 學 過 程】
一、激趣導入
媒體呈現:大屏幕出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各3-5個)。
1、讓學生分類整理,想想它們有哪些特征和量的計算。
2、觀察沒有學習過的物體,告訴學生對這些物體我們將陸續進行學習,今天我們認識其中一個,它叫圓柱引出課題。
3、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設計意圖】生活是生態的,通過展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生態情境,在分類中自然地引入課題,使課堂自然、生動。
二、探究新知
1.整體感知圓柱
(1)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教學例題:認識圓柱
(1)認識圓柱的面。
師: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發現了什么?
師:指導看書,引導歸納。
(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2)認識圓柱的高
a.操作思考:一根豎放的大針管中的藥水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藥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關?
b.引導小結: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關。
c.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d.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歸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3.例:圓柱的側面展開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反饋后討論:展開后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展開后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2)操作探究。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并旋轉。
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歸納: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現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設計意圖】
讓學生從旋轉的角度來認識圓柱,感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聯系和旋轉。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8、19頁“做一做”習題。
2.做第20頁練習三的第1題。
3.做第19頁“做一做”習題。
4.做第20頁練習三的第2~5題。
四、小結 你對圓柱還有哪些問題?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7
教學目標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2、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教材第17頁的建筑物及物品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在生活中有許多這種形狀的物體,誰知道它們都是什么形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樣的形狀。
2、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整體感知圓柱
(1)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教學例1:認識圓柱
(1)認識圓柱的面。
師: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發現了什么?
師:指導看書,引導歸納。(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2)認識圓柱的高
a、操作思考:一根豎放的大針管中的藥水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藥水水柱的多少和水柱的.什么有關?
b、引導小結:水柱的多少和水柱的高有關。
c、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d、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歸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8頁“做一做”習題。
2、做第20頁練習三的第2題。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8
教學過程:
(一)聯系比較、建立表象
(1)觀察、聯想:
師: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師拿出一個用紅布蒙著的圓柱筆筒,揭開布)這是長方體嗎?它是什么?(板書:圓柱),今天,老師準備把它作為一件禮物,送給大家。(教師再出示幾個圓柱模型)
(2)聯系、想象:學生議論,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也是圓柱形的?我們教室里哪些東西是圓柱形的?
(3)想一想、畫一畫。
①.讓學生閉起眼睛,想象圓柱的形狀是怎樣?
②.把想到的圓柱形狀用簡圖畫在練習本上;
③教師電腦顯示:水杯、水壺、鐵罐實物圖并逐步抽象為立體圖。(貼出立體圖)
(二)導探結合、形成新知
1、認識圓柱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剛才,同學們舉出了好多例子,這說明在生活和生產中離不開圓柱形的物體。我們應該進一步地認識它!(板書:認識)
(1)請學生說一說,你想認識圓柱的什么?(生:我想知道圓柱由哪幾部分組成,圓柱有什么特征……)
(2)操作感知——認識各部分名稱。
①看看、摸摸,同桌討論:圓柱體有幾個面?這些面怎么樣?
②初步發現:(學生回答)圓柱體有三個面,其中有兩個面是平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叫做圓柱的底面;還有一個面是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師在立體圖上標明名稱,學生閉起眼睛摸手中的圓柱,并說出它的各部分名稱)
③猜一猜,做一做。
哪兩個面是一樣的,你是怎樣知道的?引導學生觀察、議論,并說出自己的做法:a.可以剪出來比較;b.量半徑、量直徑;c.量周長;d.把模型的底面固定在紙上沿著它的周邊在紙上畫出一個圓,再把模型倒換過來比較。
④教師小結學習的過程和學習方法(板書:觀察、猜想、操作、發現。)
2、認識圓柱的高
(1)指著圖中高、低兩個圓柱問:哪個圓柱比較高,哪個比較低,為什么?引導學生發現:圓柱的高低與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關。
(2)怎樣測量圓柱的高。
①引導學生觀察圓柱的縱切模型,(師出示圓柱縱切模型圖)感知兩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
②媒體演示:圓柱的高可以在圓柱的側面上來表示。(師在立體圖上表示出高,學生在自己的圓柱上畫高。)
(3)學生討論發現:①圓柱可以有無數個縱切面,每個縱切面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長方形對邊平行,說明(圓柱縱切面可以有無數條高,長度都相等。②側面上可以作無數條高;③在兩底面之間只要量出垂直于底面的線段的長度都是圓柱體的高)(師板書:有無數條高,長度都相等)
3、認識圓柱側面的特征
(1)師:圓柱的兩個底面都與側面相交,觀察一下,兩個底面與側面相交的`線是底面的什么?(底面周長)
(2)側面是一個曲面,如果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再展開,你能想象出側面會變成一個什么圖形嗎?(長方形或者正方形)(學生動手操作)
(3)討論這個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發現:長方形的長是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是圓柱的高。
(4)畫一畫、議一議:展開圖可以是一個其它圖形嗎?如果不沿著高展開,側面剪開可能是什么形狀?
(三)教學小結
圓柱體有什么特征、側面呢?這些知識你是怎么學會的?
(四)、強化練習、鞏固新知
1、學生獨立完成:11頁做一做(課本)
2、學生獨立完成:15頁1-4題(課本)
3、用硬紙做一個底面半徑為2厘米,高5厘米的圓柱。
(五)、總結整理、深化新知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內容:人教版新課標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10頁至12頁、做一做、練習二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出示一個圓柱體,學生能列舉出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2、學生能借助日常生活中圓柱體實物,說出圓柱的特征,并用圓柱體的特征來判斷哪些物體是圓柱體。
3、學生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能歸納出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之間的關系。
4、學生能運用圓柱的特征動手試做一個圓柱。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認識圓柱側面的特征。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圓柱體的實物、模型、圓柱的縱切模型和相應電腦課件。
學具準備:自帶貼有標簽紙的圓柱形物體或按照教科書第153頁的圖樣,用硬紙做一個圓柱;剪刀、線、尺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P10—1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經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通過學生自主研究,使學生掌握研究立體幾何的一般方法,豐富其學習數學的積極體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圓柱的側面與它的展開圖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圓柱體、硬紙、剪刀、膠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師:投影出示(牙膏盒等長方體的模型),我們在認識長方體時主要認識了它的哪些方面?
生:長方體的組成,就是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師:正向大家所說,我們在認識一種幾何圖形時,通常研究它的兩個方面:即它的組成和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這種方式研究一種新的立體圖形。
二、探索圓柱的特征
1.課件引出研究問題。
師:屏幕上的這些物體都是什么形狀的?(課件出示:比薩斜塔、客家圍屋、立柱、蠟燭、崗亭等)
(課件抽出圓柱的幾何模型)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圓柱的認識。(板書課題)
2.結合實物,初步探索圓柱的組成。
師:研究圓柱,我們先要研究圓柱的組成,每個人都有一個圓柱形的物體,請大家用手摸一摸,看一看,圓柱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學生獨立觀察、操作),小組交流、匯報: 預設:生1:圓柱有三部分組成,兩個圓和一個周圍的面。
生2:兩個圓的面積相等,
生3:圓柱有無數條高。
師:你能給大家指一指圓柱的高在哪里嗎?(學生指) 教師劃一條側面上的斜線,這是圓柱的高嗎?為什么?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是高嗎?高有多少條?學生回答后,出示兩個高低不同的圓柱,確定圓柱有無數條高,且長度相等。
師:大家的觀察很仔細,確實圓柱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兩個圓和一個曲面,并且兩個圓的大小完全相等,在圓柱中,兩個圓叫圓柱的底面,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圓柱有無數條高。(板書)
3.設置問題障礙,深化特征的研究。
師: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圓柱是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側面組成的,是不是任意兩個完全相等的圓和一個側面就一定能組成圓柱呢?(不是)我這里有兩個大小完全相同的圓和一個側面,出示,他們能不能組成一個圓柱呢?(不能)
圓柱的底面和側面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手中的學具進行研究。
匯報預設:
生1:圓的大小和側面的'粗細一樣。
師:大家說得很好。可是老師總感覺底面圓和側面之間的關系還不夠具體,誰有辦法能讓大家很容易的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再次進行小組合作。
匯報預設:
組1:我們可以把圓柱的側面剪開,把它展開后就變成了一個長方形。這樣它們就都成了平面圖形,就容易進行比較了。師:你們是沿哪里剪的?(圓柱的高)這樣就把側面這一曲面轉變成了平面。板書:化曲為直
組2:我們把圓柱的側面斜著剪開,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
組3:我們把圓柱沿高剪開,得到一個正方形。
在以前的學習中,還有哪些知識也用到了畫直為曲的方法?
生1:學習圓的周長時我們也是用到了這一思想。
生2:學習圓的面積時我們也是用到了這一思想,把原轉化成了近似的長方形。
師:大家的想法很有創造力,那展開后的長方形和底面圓之間有什么關系?(以長方形為例)
生3:現在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
生4: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
鼓勵學生把剪開的圓柱體再圍起來,觀察驗證
師:現在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展開后的長方形和圓柱的關系?
生5: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板書:
師:請同位兩個用學具互相說一說。
4.課件演示,建構圓柱的特征。
三、運用特征,解決問題。
師:剛才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發現了圓柱的基本特征。現在每個小組都有一張長方形紙(長62.8厘米、寬31.4厘米),你能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做一個以這張長方形紙為側面的圓柱嗎?請大家先討論應該怎樣去做,有了想法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 (交流匯報)
組1:我們組是利用長62.8厘米求出了底面圓的周長也是62.8厘米,62.8÷3.14÷2=10厘米,所以底面圓的半徑是10厘米。用圓規畫出了兩個圓。粘起來就做成了一個圓柱。 組2:我們是把31.4厘米作為圓柱的底面周長,求出底面半徑是5厘米,用圓規畫出了兩個圓做成了圓柱。
師:請大家把做成的圓柱舉起來互相欣賞一下。雖然兩個小組做成的圓柱形狀不同,但他們都用到了今天所學的圓柱的基本特征:圓柱由兩個完全相等的圓和一個側面圍成的,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大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四、鞏固練習,夯實基礎。
1.下面的圖形哪些是圓柱?請標注來。
五、課堂檢測
(一)填空
1、圓柱的兩個圓面叫做(),周圍的面叫做(),兩個地面之間的()叫做高,高有()條。
2、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寬等于圓柱的()。
(二)判斷
1、圓柱的高只有一條。()
2、圓柱的兩個底面的直徑相等。()
3、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展開后一定是個正方形。()
六、課堂小結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20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一)從平面幾何想象到立體幾何,溝通面與體的關系。
1、請看屏幕,看到兩個什么樣的平面圖形?
2、猜一猜,(1)號長方形如果向后移產生一定的厚度,會得到一個什么立體圖形?(2)號長方形如果圍繞寬這條邊旋轉一周,猜想一下,又會得到一個什么立體圖形?
(二)、引入課題
猜對了嗎?想象力不錯!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進一步認識圓柱。(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新知,建構模型
(一)、整體感知,由實物到幾何圖形的抽象過程。從直觀幾何抽象到經驗幾何
1、現在舉起你們昨天做的圓柱,互相欣賞一下。手巧的同學做得比較精致,有的同學作品不夠完美,看來動手能力還得提高。
2、那在日常生活中,你發現哪些物體是圓柱體的?(你們觀察很仔細)
3、請看,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圓柱體圖片,罐頭盒、茶葉筒、木樁。如果把它們畫成立體圖形是怎樣的呢?想看看嗎?
(二)、研究圓柱的特征
1、提問:那圓柱有什么特征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每人拿一個圓柱,用手摸一摸,互相交流,有什么發現?
2、小組匯報,哪一組愿意給大家說說你們發現圓柱有哪些特征?
①、隨著學生回答質疑:
你是怎樣知道兩個底面相等的,用哪種方法驗證最簡單?(預設:觀察、畫剪、量直徑計算、畫在紙上倒過來是否重合)
②、圓柱周圍的面有什么特征?與底面有什么不同?(曲面)再用手摸一摸,請看屏幕演示。
③、誰來完整的說說圓柱有幾個面,每個面有什么特征?隨著學生回答后板書。
2個底面——完全相同的圓
3個面
圓柱特征 1個側面——曲面
3、高的認識
①、出示兩個高低不同圓柱。請看,這兩個圓柱有什么不同?那么圓柱的'高低和什么有關?(圓柱的高低和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關)
②、請看屏幕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就叫圓柱的高。為了方便一般測量側面上的高。
③、請看這樣畫一條線段是它的高嗎?(三角板斜放)
你能畫一條你自己制作的圓柱的高嗎?長度是多少?還能不能再畫一條高,長度又是多少?你能總結出圓柱的高有什么特征嗎?
同意嗎?還有補充嗎?說得很完整,我們把它寫下來。(板書:高——無數條,長度相等)
④、高的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圓柱的高還有其它的說法,比如:
硬幣的高叫什么?(厚)鋼管橫著放高叫什么?(長)圓柱形水井的高叫什么?(深)
4、小結圓柱特征
現在誰來完整的說說圓柱有什么特征(看板書)
同桌互相指一指手中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在哪里?
誰來指指老師手中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在哪里?(橫放)
(三)、研究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1、設置問題障礙,深化特征
①、請看下面圖形中哪些是圓柱,為什么?(開火車游戲)
②、看來圓柱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底面和一個側面組成的,出示兩個小圓和一個大側面,它們能不能組成一個圓柱呢?
2、實踐操作,探究關系
①、提問:那圓柱的底面和側面滿足什么條件才能組成一個圓柱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手中學具進行研究。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第三節《比和比的應用》教學說明與教學建議第四單元 圓 全單元教案六下第一單元 負數 教材分析《圓錐的認識》說課《分數乘分數》教后反思《納稅》教案 人教版第十一冊教案百分數(五)折 扣圓柱的表面積查看更多>>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②、抽讀探究要求,小組討論交流在1—5號之中,給圓柱選擇合適的側面包裝。
③、質疑:這么多側面,你為什么選擇4號和5號呢?5號為什么也能圍成圓柱的側面呢?(通過割補、平移轉化成長方形)貼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④、提問:觀察側面展開圖,長方形的長與圓柱底面周長有什么關系?寬與圓柱的高有什么關系?同意嗎?回答很準確。(板書:長方形的長=圓柱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圓柱的高)
⑤、猜猜看,老師手中這個圓柱側面展開可能是什么圖形?想一想在什么條件下,圓柱側面展開是正方形?(圓柱底面周長=高)
3、小結:這樣看來圓柱的側面展開可能有哪些圖形(長方形、平形四邊形、正方形)
三、練習與質疑,組裝圓柱的拓展題(從計算幾何演繹到推理幾何)
想一想:哪幾號材料能組成圓柱(接口不計),為什么?
1、2、4號不能。(梯形上底長度小于圓的周長)
1、2、3號和1、2、6號可以組成圓柱。(圓的周長等于長方形和正方形底邊長度)
四、課堂小結,提升理念
同學們表現很積極,通過大家的研究探索,我們認識了圓柱,你能談談有哪些收獲嗎?
祝賀你們能有這么多的收獲。
五、課堂延伸
圓柱體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請欣賞在建筑、市政設施、食品等方面給我們增添了許多情趣。今天我們講的圓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細相同的直圓柱,其實在生活中還存在斜圓柱和彎圓柱,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仔細觀察身邊的物體,你會發現更多有關圓柱的有趣的知識。
板書設書
圓柱的認識
2個底面——完全相同的圓
3個面
圓柱特征 1個側面——曲面
高——無數條,長度相等
長方形的長=圓柱底面周長
長方形的寬=圓柱的高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圓柱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圓柱的特征,能正確判斷圓柱體;認識圓柱的側面及展開圖,理解圓柱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讓學生體驗自主探究,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一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征,理解圓柱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1-21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04-08
圓柱的認識的教學設計07-08
關于《圓柱的認識》的教學設計06-12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評析12-16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集合03-06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5篇)08-22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的教學設計07-02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8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