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文觀潮教學設計
【情景說明】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之《觀潮》。
2、教學目標:
⑴ 使學生通過閱讀感受錢塘江大潮之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⑵ 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像畫面,并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3、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江大潮的神奇壯觀。
從教雖已有幾年光景,但有幸執教《觀潮》,今年還是第一次。課堂上實現著我完美的預設。想通過學習潮來前、潮來時、潮來過后三個時間段的景象,體會大潮的奇特景觀。備課時,我著力體現新課標的主旨。沒想到,由于學生的發現,憧憬與釋懷蕩漾在我心間,課堂也因生成而變得鮮活起來。
【教學片斷】
師:課文第一自然,總述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接著,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了潮來前、潮來時、潮來過后的奇景,請同學們認真閱讀后面的部分,用你們智慧的雙眼、細膩的心靈借助文字和插圖,去探尋、品味、感悟大潮的奇特景觀。
(學生讀書勾畫。)
師:誰先來談談你的感受。
生: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好像悶雷滾動。從悶雷滾動我體會到:雖然,它離我們很遠,但是沉悶的聲音絲毫不能掩飾它宏大的氣勢。
師:你真是個懂得用心的孩子。
生:過了一會,響聲出現了一條白線我覺得,這個時候,它雖然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但我能感受得到,那非凡的氣勢將從這里開始。
師:(一陣驚喜)你有一顆善于思考的心靈!那樣一條白線,的確是大潮初顯的身影,我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話,體會大潮初顯的宏大氣勢。
(生齊讀。)
生:人群又沸騰起來,也說明,人們看到了大潮,心里萬分激動,肯定在議論、驚嘆,襯托出大潮的奇特。
師:你真是太棒了!能抓住對象,體會到了襯托的寫法,請你讀讀這句話,讀出你自己的感受。
(生讀,其他學生情不自禁的跟著讀。)
師:同學們,繼續閱讀,像他們那樣去探尋大潮的奇吧。
(生開始投入地朗讀課文,其間,我也迅速地瀏覽課文內容。)
生:那條白線向我們移來橫貫江面。從移字和書上的插圖,我發現,這浪潮是慢慢地挪過來,同時在變長,變寬。
生:還有橫貫江面一詞,一般,江面是無邊無際的,在人的肉眼看來,一般較大的,長的波浪還不至于出現在長長的江面上。那么,這條逐漸拉長、變粗的白線,要從江邊上延伸出去,長度占據整個江面,我覺得它的奇在于浪潮長。
師:(激動地)你真了不起!能抓住這個關鍵詞體會(板書:浪潮大),請你讀出自己的感受。
生: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我覺得這水墻很高(師提示:一丈約3.33米,教室的高度約3.3米,一丈約一層樓。)兩丈多高,相當于兩屋樓房那么高,可見,奇就奇在浪潮高。
師:算得真準!請你將它寫在黑板上。
生:浪潮越來越近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從書上的插圖,可以看出浪潮成一字排開。我感覺如果我站在江邊,它都能將我吞沒進去,它的奇就奇在氣勢很兇猛。
師:你的想象力真豐富!請你將氣勢猛寫在黑板上。
生: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這句寫出了潮來時聲音很大。
師:形容聲音的詞除了大之外,哪個詞更為準確?
生:高。
生:不是,是聲音響 ,像《黃河大合唱》中來勢兇猛的大氣。潮來時,節奏強,這也是奇。
師:你的回答精彩極了!請你寫上 聲音響、節奏強。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會和想像齊讀本段(師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是啊!作者寫聲音,從悶雷滾動到山崩地裂;寫景象,從一條白線到萬馬奔騰,用極富感染力的語言把潮水描繪得有聲有色,氣勢非凡,讀起來如身臨其境,如聞其身,如見其景,深受震撼,讓我們帶著深深的震撼,一起記住這大自然帶來的奇特景色吧!
這就是──錢塘江大潮(生齊答)。
【教學反思】
本課中,由一個學生獨特的閱讀感悟(發現了人群的沸騰這個側面描寫襯托出了大潮的景色之奇),教學因此而離開了我課前完美的預設。于是,師生沿著奇這一條簡單,清晰明了的線索重新解讀文本,建構新的閱讀體驗。一時間,關于大潮之奇,思緒涌動,萬千感奇。課后,我對這堂課的成功教學進行了反思:
一、閱讀應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兩方體驗美學理論認為,閱讀活動是作家體驗與讀者相融合的一種歷史性交流。要讓學生產生閱讀體驗,就得讓學生沉浸在課文豐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復誦讀涵詠,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和課文的人文意蘊。在教學中,學生能感悟到側面描寫是為襯托大潮之景的奇。這是我未曾預料到的,好在我對課文內容熟記在心,巧妙的過渡后,抓住這一契機,引領學生直接循著奇,這一簡潔而突出的線索,重新解讀文本,我也隨之迅速的加入到閱讀理解的行列之中,預設中的種種期待,隨之顯現。心中對他們的擔心,也就輕松釋懷。如果,我漠視了學生這一獨特體驗,生拉硬拽到我的`預設中去,后面的程序將會顯得沉重、不清。錢塘江大潮也就不會在我的教學生涯中留下如此奇的記憶了。
二、圖文并茂,促進理解文本內涵
目前,只要是公開課,一般都少不了設計精美的CAI課件,那么是不是每堂課就非得用課件不可?是不是一遇上難以理解的文字,就得讓課件幫忙排難呢?那么貧困地區的孩子還是不上課了?若長此下去,學生對課件的依賴只會越來越強,而對文字的感悟能力只會越來越差。因此,我認為,課件無須泛濫,對于大部分的常規課來講,充分利用文本資源理解內涵,培養學生對文字的感悟能力是最實在的途徑。
文中,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兩丈多高只是一個抽象的數字,通過看圖,還不足以形成明確的概念,提示學生用數學換算單位來計算,(一丈約3.33米)再讓學生用身邊的事物進行類比(一層樓約3.3米),就使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當浪潮越來越近時,氣勢如何兇猛?聲音如何響亮?通過看圖,讀文字及學生感悟,教師語言的描述,很自然,齊頭并進、浩浩蕩蕩的情景就呈現出來,氣勢猛,聲音響這種奇景,就在學生頭腦中越來越清晰。教師趁熱打鐵,讓學生帶著各自的感悟和想像,以高昂的激情投入到文本中朗讀,讓大潮之奇給他們帶來了強烈的震撼!激起了對大自然奇景的驚嘆與贊美之情。
可見,這樣長時間、有目的訓練,不僅可以豐富文本內涵,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的感悟能力,對成長的孩子終身受益。
【專家點評】
1、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教學理念,它是相對于預設來說的,教學有預設也有生成,但絕不能只有預設,在生成的過程中,突破預設的邊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他們才可能產生靈感,發揮出創造性,從教例中,可以感受到,這個綜合素質不高的班級的學生,學習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課堂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天地,究其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教師語言的感染力,更重要是敢于突破預設,引領學生展開積極有效的自主學習。
2、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當有學生牽起了一根線頭時,教師便引領學生循著線頭,去讀書、思考、感悟、體會,使閱讀過程式成為潛心讀書、交流討論,發表見解,進行思維的碰撞,情感交流。這樣集思廣益,把學習引深、拓寬,使他們深切感受了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從而在自讀自悟的層面上又有了一個提升。
【小學課文觀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觀潮》的教學設計12-03
課文《觀潮》教學設計09-13
課文觀潮的教學設計11-13
課文觀潮教學設計11-11
小學課文《觀潮》優秀教學設計11-05
小學課文觀潮教學設計(精選5篇)11-02
小學語文課文《觀潮》的教學設計08-04
觀潮課文教學設計08-28
課文《觀潮》教學設計范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