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A版《在天晴了的時候》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A版《在天晴了的時候》優秀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A版《在天晴了的時候》優秀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并積累文中生字新詞。
(2)學生能通過誦讀、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韻律美。
(2)通過創設情境、小組合作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與聯想,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2)引導學生領悟詩中蘊含的生活哲理,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品味詩歌語言,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難點:通過詩歌學習,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對生活細節的敏感度和觀察力。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一段雨后天晴的自然風光視頻,引導學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畫面,引入課題《在天晴了的時候》。
(二)初讀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教師巡視指導,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流暢閱讀。
集體朗讀,教師糾正字音、節奏、語調等問題,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
(三)深入研讀
再讀詩歌,小組合作完成以下任務:
(1)找出詩中描寫的景物,分析它們的特點及詩人賦予的情感色彩。
(2)找出你認為最美的詩句或意象,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小組匯報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人如何通過對雨后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
(四)品讀欣賞
教師示范朗讀,學生閉眼聆聽,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和畫面美。
學生分角色、分段落朗讀,進一步體會詩歌情感,嘗試通過語氣、語速、語調的變化來傳達詩歌意境。
(五)拓展延伸
創設情境:假設你是詩人,雨過天晴后走在田野小徑上,你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請仿照詩歌形式,創作一段小詩。
學生分享自己的.創作,教師點評,鼓勵學生用詩意的語言去觀察和描繪生活。
(六)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詩歌中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從平凡生活中發現美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保持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做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人。
四、作業布置
課外閱讀其他描繪自然景色的詩歌,對比分析不同詩人對自然的描繪手法和情感表達。
完成課后習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語文A版《在天晴了的時候》優秀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理解并背誦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準確把握詩歌中的意象,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和詩歌鑒賞能力,學習運用聯想和想象理解詩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他們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習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理解詩中描繪的雨后天晴的景象及詩人的情感寄托。
學習運用聯想和想象解讀詩歌,提升詩歌鑒賞能力。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所傳達的人生態度和哲學思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教師播放雨后天晴的自然風光視頻,引導學生描述觀后感,引入課題——《在天晴了的時候》。
二、初讀感知(10分鐘)
教師播放詩歌朗誦音頻,學生跟隨默讀,初步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標注生字詞,理解其含義。
三、精讀賞析(25分鐘)
分段細讀:教師引導學生逐段分析詩歌內容,理解詩中描繪的“小徑”、“草花”、“云彩”等意象,以及它們在雨后天晴的環境中呈現出的生機與活力。
語句品析:選取富有表現力的詩句進行深度解讀,如“赤著腳,攜著手,踏著新泥,涉過溪流”,引導學生感受詩人對自然的親近與熱愛。
聯想與想象: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自己置身于詩中的場景,體驗詩人的心境,進一步理解詩歌內涵。
四、合作探究(10分鐘)
小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詩人通過這首詩想要傳達給讀者什么情感或哲理?詩中的自然景象如何反映出詩人的人生態度?
全班分享:各小組推選代表匯報討論成果,教師適時點評、補充,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歌主題。
五、拓展延伸(10分鐘)
角色扮演:分組進行詩歌朗誦比賽,每組選擇一個角色(如“小徑”、“草花”、“云彩”等),以角色口吻朗誦相應詩句,通過表演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創作實踐: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仿照詩歌的寫作風格,以“在______的時候”為題,創作一首描繪自然景象、抒發內心感受的小詩。
六、課堂小結(5分鐘)
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詩歌中的重要意象及其象征意義,回顧詩歌的主題思想。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感悟,將對大自然的熱愛轉化為實際行動,做大自然的守護者。
語文A版《在天晴了的時候》優秀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并積累文中生詞。
(2)通過品析詩歌語言,把握詩歌內容,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閱讀、小組討論、教師引導等方式,學習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
(2)運用聯想和想象,理解詩歌中意象的象征意義,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情感,培養他們關注生活、觀察生活的習慣。
(2)領悟詩歌中蘊含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增強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品味語言,體會詩人的情感。
難點:運用聯想和想象,解讀詩歌中的意象,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雨后天晴的美麗圖片或播放相關視頻,引導學生描述自己對雨后初晴景象的感受,引入課題《在天晴了的時候》。
(二)初讀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初步了解詩歌大意。
教師指導學生再次朗讀,注意節奏、停頓,力求讀出詩歌的韻律美。
(三)精讀品析
分段細讀,理解內容:
(1)第一段:讓學生找出“赤腳踏過水洼”的形象,感受雨后大地的清新與活力。
(2)第二段:引導學生描繪“草葉兒/接住了珍珠水滴/輕輕巧巧”的畫面,理解“小草抖落了水珠,仿佛在跳舞”的生動意象。
(3)第三段:分析“鳥雀們在樹梢上/歡叫著”的.場景,理解“它們在歌唱生活的美好”這一主題。
品味語言,揣摩情感:
(1)引導學生找出詩中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等),分析其表達效果。
(2)通過角色扮演、情境再現等形式,讓學生深入體驗詩人的喜悅心情,理解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
(四)拓展延伸
小組討論:這首詩讓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情景?你有什么感悟?
創作實踐:鼓勵學生模仿詩歌風格,以“在_______的時候”為題,創作一首小詩,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
(五)課堂總結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倡導學生在生活中關注自然,珍愛環境。
四、作業布置:
完成課后習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預習下一首詩歌,準備下節課的討論。
【語文A版《在天晴了的時候》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語文A版的優秀教學設計06-06
在天晴了的時候教案06-23
語文A版《我多想》優秀教學設計06-12
天終于晴了作文09-01
天晴了的時候作文(精選34篇)12-12
語文A版的教學設計內容06-06
北師版語文教學設計(《語文教學設計》)07-22
五年級語文下冊《在天晴了的時候》教案08-24
語文《女媧補天》優秀教學設計06-03
《在天晴了的時候》教案(通用10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