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精選11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
2、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教學方法:
合作、交流、以讀代講、讀中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讀質疑、合作探疑、交流解疑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著濃濃的父愛之情,也許,我們并不怎么在意他的存在。然而,就是這種平凡、樸實、無私的父愛在我們的生命遇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時,你能想象到它會爆發出何等驚人的`力量?創造出怎樣的奇跡嗎?今天,我們來學習22課《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課題)
2、自讀理文
請同學們帶著預習中的問題以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把課文快速地讀一遍。
3、小組合作
(出示小組合作要求)
①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變成問題考考別人。
②把自己不懂的和其他同學討論一下,共同解答。
③在合作中又發現了什么新問題?
4、交流解疑
為了充分展示同學們合作學習的成果,我們舉行個男女對抗賽,看看哪一組提的問題多而且有價值,能難到對方?哪一組能迎難而上,對課文理解深刻,回答準確到位?我們給優勝組授予“智多星”稱號。
(學生交流探討)
相機組織辯論:這位父親的精神是不是失常?
隨機板書:兩眼直直只有一個念頭挖了38個小時
小結:他失常,但失常的偉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驚人!這就是愛!偉大的父愛!(板書:愛)
二、讀中悟情,以讀促解,突出重點
1、看看文中有多少個感嘆號?集中在哪兒?
2、這些感嘆號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
(指導朗讀重點句段)幻燈片依次出示
①“他感到眼前……走去。”
②“是兒子的聲音!……我的兒子!”
③“是我,是爸爸!……和我在一起!”
④“一個安全的出口……阿曼達!”
三、以文激情,開放課堂,升華情感
1、從大家的朗讀聲中,我感覺同學們被這篇課文深深的感動了。感動了就會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告訴老師,你想到了什么?
2、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一種方式來表達一下你對父母的崇敬、愛戴!
四、課后作業
在以下的幾個形式中選擇一個做一做,體會父母的辛勞和對自己的關愛。
1、和爸爸媽媽的目光對視一分鐘,你看到了什么?
2、細細地觀察爸爸媽媽的背影,你想到了什么?
3、幫爸爸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你體會的了什么?
五、板書設計:
(略)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2
設計理念:
以“讀中悟寫,讀寫結合”為抓手,實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
設計思路:
以“了不起”為明線,以“父愛”為暗線,引導學生讀出形,讀出意,讀出情,讀出法。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能讀寫“洛杉磯、混亂”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外貌描寫體會父子的了不起,感受偉大的父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抓住父親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體會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教學難點:
抓住文中反復出現的話,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入題解題。(2分鐘)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指課題,生齊讀)——《地震中的父與子》。盯著課題,結合你對課文內容的初步了解,本課是重在記事呢?還是重在寫人?(人)主要寫的是一對父與子,文章通過一件事,寫兩個人。再讀課題。
二、感知大意。(4分鐘)
首先回顧一下上節課學過的詞語。(齊讀)
混亂廢墟瓦礫爆炸危險(環境)
絕望疾步挖掘開辟擁抱(人物)
讀了詞語后,你有沒有發現這兩組詞語有什么不同?
前面一組是寫地震后的景象,后面的是描寫人物的。本課中父與子的活動離不開地震這個特定的環境。
你能用是這里的一兩個詞語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嗎?
面臨6.6級大地震這樣的災難,人類如同螞蟻般渺小,生命在彈指間灰飛煙滅。可就是在這樣的一場災難中,這對父子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
真是一對——(生:了不起的父與子)。(板:了不起。)
本節課,我們就通過深入閱讀課文內容,體會父與子的了不起表現在哪里;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父與子的了不起的;學習寫人文章的讀寫方法。
三、父親了不起。(22分鐘)
讓我們再一次走近父親。細細默讀課文,你從哪些語句讀出了父親的了不起?畫出來,并在旁邊寫上你的體會。
學生匯報。
重點指導:挖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你有什么體會?(學生初談體會。)
這里有兩句話,第一句重在寫父親的——動作;第二句寫的是父親的外貌。(板書:動作、外貌)
說說你從第一句讀懂了什么?(挖的時間長)
同樣表示挖掘的時間,作者在這里為什么不直接寫他挖了36小時?
讀讀這兩句,比較哪一句表達的效果更好。
他挖了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反復讀讀第二句,你會怎樣讀來凸現挖掘時間的漫長?[練習指導(關注快慢輕重的變化)——齊讀]
父親的動作只有一個字——挖。作者卻通過突出時間的漫長,來表現父親挖的艱難。抓住這個“挖”字想開去,你還能讀懂什么?
提示:他帶工具了嗎?(沒)用什么挖?(手)挖的是什么?(瓦礫)柔軟的手挖的是堅硬的瓦礫,對于父親來說,這是一項怎樣的任務?(任務艱巨)任務艱巨呀,再讀——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這里的“挖”還可以寫成什么詞?(掰、抱、揀)一個“挖”字包含了這么多的動作,你體會到了什么?(挖掘的辛苦)父親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啊,再讀——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一個“挖”字飽含了這樣豐富的內含,這就是中國文字傳形、傳神、傳情的魅力所在。
“沒人再來阻擋他”,聯系前文,哪些人曾阻攔過他?師生分角色讀——
“太晚了,沒有希望了。”
“誰愿意幫助我?”
“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他們阻擋他,是因為——?(沒希望、危險)抓住父親的語言(板書:語言),你讀出了什么?(他不聽勸阻,精神失常了)所以沒人阻擋他。讀——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站在父親的角度想想,他失常了嗎?他一心想的是救兒子,說的是救兒子,做的也是救兒子,他沒有失常,這是旁人所不能理解的,讀——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這樣的危險,這樣的艱辛,父親放棄了嗎?沒有。他是多么堅定!多么堅韌!(板書:堅定、堅韌)
同學們,是什么力量促使父親不知疲勞、堅持不懈地挖掘而不放棄呢?(父愛)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里也寫到了父親的語言。)
你對這句的`體會是——(父親的愛)
我們可以想到,在平時,阿曼達學習上遇到困難時,父親耐心地為他講解,并對他說——“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在現在這場大地震中,阿曼達困在了廢墟里,父親想的是一定把他救出來,并對他說——“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正是有對兒子的承諾,正是偉大的父愛促使父親堅持不懈地挖下去,讀——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挖掘任務的艱巨,勞動的艱辛,時間的漫長,一個人又這樣孤獨無助,以至于父親成了這個樣子(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
師讀(兩遍):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樣的父親?你讀——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樣的父親?你讀——
是的,一位歷經艱辛、衣衫襤褸、疲憊不堪的父親已浮現在我們的腦海里。讀——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就這個樣子了,他還在苦苦挖掘。這哪里是疲憊不堪、傷痕累累的父親呀,這分明是一架不知疲倦的機器,這分明是一尊高大的塑像,再讀: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多么偉大的父愛,多么驚人的力量!就讓父親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們的心里吧,你讀(配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抽讀——齊讀)
(指板書)正是這一語千金的愛的諾言,支撐著父親走向廢墟,不顧勸阻,不畏艱辛,挖了兩天一夜,38個小時,這是常人難以做到的,這位年輕的父親真是了不起呀!偉大的父愛真了不起!
回憶一下剛才的學習過程,我們是怎樣讀懂這段話的?(抓住寫父親的語言、動作和外貌的語句,比用語,前后聯系,展開合理的想像,讀出了父親的了不起)
以后我們讀描寫人物類的文章,也要這樣,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外貌等,仔細體味,來理解人物的品質。這是閱讀寫人的文章的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大家要在閱讀實踐中多加運用。我們寫人,也要學會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外貌去描寫。
四、兒子了不起。(6分鐘)
默讀13自然段到最后,運用剛才的學習方法,你又從哪兒讀出了兒子了不起?(鼓勵同學、“讓”同學先走。)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出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你抓住了兒子語言讀出了兒子的自信。)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你也抓住了兒子語言讀出了兒子的勇敢。)
結合板書,小結:一個年僅七歲的孩子,時刻記著父親的愛的承諾,鼓勵自己和同伴戰勝困難去等待生的希望;當獲救時,他又讓同伴先出去,一般孩子能做到嗎?不能,兒子阿曼達是多么——了不起!
五、總結延伸“愛”。(6分鐘)
父親對兒子愛的承諾(板書:),支撐自己不畏艱難,不分晝夜挖掘兒子,他是多么的堅定、堅韌;兒子因為父親的愛的諾言,在危難中獲得自信、變得勇敢。這對父子都因為記著愛的諾言,他們創造了奇跡,延續了幸福。這是一對多么了不起的父與子呀!齊讀課文最后一節:
這對了不起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同學們,偉大的父親譜寫了驚人的神話。
我們深深領略了這(指板書)——地震中的父與子
他們真是一對(指板書)——了不起的父與子!
學到這里,你想對父親或兒子說點什么?請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匯報寫話。
推薦文章:
父愛是人間美麗的親情。不是嗎?有詩為證(課件):
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高爾基也曾深情地贊美:“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地震無情,父親有愛。這種父愛是通過特殊環境和特定事件來體現的。其實,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父愛也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課后請同學去讀我國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美國作家艾爾瑪邦貝克所寫的《父親的愛》。讀的時候,運用本課學到的方法,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外貌的描寫,去細細體味,看看這兩篇文章又是通過什么來表現父愛的,到時我們再交流交流。
板書:
地震中的父與子
語言堅定自信
動作挖……了不起
外貌堅忍勇敢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能充分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并通過朗讀體現。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課題)(強調“震”的寫法)
2、由“地震”你聯想到了什么?(3-5名)——地震是多么可怕呀!
3、這篇課文故事的背景是美國的洛杉磯地震,你知道這一場怎樣的地震嗎?——結合課文具體描寫談談你的感受。(認真讀課文前兩個自然段,結合課文的具體描寫談談你的感受)
出示句子: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學生說,師小結30萬人,不到四分鐘,災難就是這樣突如其來、傷害巨大)
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了一片廢墟。(師:昔日是一片歡聲笑語,今日是一片廢墟。這就是大地震帶給我們的慘烈對比
你們從課文描寫的字里行間中感受到了這場地震的可怕。看——這份圖片資料就記錄著洛杉磯這場慘烈的大地震后的情景。
4、放錄像——30秒(自動播放——加音樂)
5、高高飛架的交橋眨眼間變成了殘垣斷壁;漂亮的小轎車被倒塌的房屋硬生生攔腰砸斷;這個消防隊長望著豪華的商業街變成了一地瓦礫,束手無策;大地震后引發的大爆炸吞噬著人們最后的希望;昔日美麗的家園如今變成了這幅模樣。
6、帶著對地震的理解我們再來讀課題——通過初讀你知道在這場慘烈的地震中“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嗎?
(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經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
7、從這個故事中你感受到這是一對怎樣的父子(學生自由發言)
課文中有一個概括性的詞語你找到了嗎?——板書:了不起(老師加強語氣)
你認為什么樣的人是了不起的人?——
這些人物作出了偉大壯舉,所以你們認為他們了不起!課文中為什么稱贊這對父與子了不起呢?
二、精讀悟情
認真默讀課文,深入課文語言,分別找出描寫父親和兒子的相關語句,抓住重點詞語體會他們的'“了不起”。(父親的用——,兒子的用===)(課件)
自讀思考,老師巡視(2分鐘)
(一)感悟父親的了不起
先來讀讀你們找到描寫父親的語句——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第三段: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傷心),大喊……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絕望)后……“無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你從哪里體會到父親很傷心,從哪里感受到父親的絕望
板書:傷心—絕望—堅定
2、和其他父母一樣,這位父親在掩埋兒子的廢墟面前也曾有過傷心,也曾有過絕望,但是他為什么又如此堅定呢?是什么讓他走出了傷心與絕望?
課件出示:“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板書:無論……總……)這句話在課文中不止一次出現,你是否在其他段落中也找到了這句話?(指名讀)課件出示句子: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3、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為什么這句話會在父與子的腦海中反復出現,聯系你的實際猜想一下他們父子之間在發生什么事情時,會在一起?(語境的渲染)
(跌倒、生病、遇到困難……)
4、小結:這句充滿了親情,充滿了愛的承諾,讓父親產生了堅定(指板書)的信念,讓這位父親走出痛苦與絕望,變得了不起!(指板書)
5、再讀這段話(第三自然段)體會父親此時的心情。(齊讀)
6、(指名讀)誰的能夠把同學們帶到課文描寫的情景之中?同學們邊聽邊感受,邊想象。
7、在他的朗讀中,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2-3名)
8、你還想讀哪些句子,你還從哪些描寫中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
9、課件出示:第十二段:“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指名讀,(這一段中體會到父親的了不起)(1)理解前半句課件: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變紅色)
抓住“沒人再來阻擋他”,曾經有誰阻擋他,為什么?(危險)
確實太危險了,所以人們來阻擋他,那么為什么又沒人再來阻擋他了呢?難道此刻不危險了嗎?(因為不聽別人的勸阻,別人認為他精神失常了)
師:如此不顧危險,不聽勸阻,完全置生死于度外,在其他人看來真的有些失常了,但你們能理解這位父親嗎?——是堅定的信念支撐這位了不起的父親,課件出示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讀——
(2)讓我們再回到這片廢墟,再次走進這位父親,指名再讀這段話,你還從哪些語句中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為什么作者這樣不厭其煩的羅列時間的進程,而不是直接說他挖了38小時呢,
師小結:38個小時,如此漫長,每一分每一秒,父親都是在痛苦和絕望的交織中挺過來的啊,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作者的匠心就體現在艱難的時間流逝之中,這就是文字的魅力,讓我們定格在這38小時的挖掘,用深情的朗讀再次感受這位父親的了不起!
(3)除了漫長的時間之外,你還從哪些描寫中感受到這位父親的了不起。
課件出示句子: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先反紅,然后問這些是對父親的什么描寫?外貌,衣著)
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到什么?
這38小時的挖掘過程中到底發生過什么?讓這位父親會變得如此憔悴不堪!
聯系當時的環境,聯系你對地震的了解,想象這38小時的艱難歷程——
(注意:這些想象有可能發生)
小結:你們說的這些危險在地震中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課件出示:
8小時——旁邊的一處建筑(可能會)在余震中倒塌了
12小時——(也許會有)爆炸聲從不遠處傳來
24小時——一塊石頭(也許)砸到了父親身上
36小時——(還有可能)一個孩子的尸體出現在父親面前
此時他——滿藍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回到課件-鏈接)
引讀
課件強調——教師引導這就是偉大的父親形象——課文通過外貌描寫,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在廢墟中為了救兒子不顧一切的父親——他是多么了不起!(點寫法)
這位父親的形象讓我想起了汶川地震中無數的這樣的畫面。
課外鏈接——汶川地震(圖片)
此刻你心中對這些父親、母親充滿了怎樣的情感?(敬佩、崇敬、愛戴……)
把你的理解,把你情感融入到課文的朗讀中吧!(齊讀)
(二)感悟兒子的了不起(6分)
父親畢竟是成年人,從年幼的兒子身上同學是不是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不起“呢?讀一讀,你們找到的描寫兒子的語句,說說,從哪里體會到兒子的了不起。
重點引導感悟以下段落:
1、課件出示句子:“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指名讀句子,說體會
阿曼達不僅自己臨危不懼,而且把父親給他的精神力量也傳染給了同伴,同學們想一想,在漆黑的瓦礫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爸爸媽媽,他會想些什么,會和伙伴們說些什么?
是什么讓這個年幼的孩子有如此的勇氣呢?
“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學生讀
現在老師就是埋在廢墟下的阿曼達的同學,此刻我非常害怕,不停的哭泣,如果你是阿曼達,你會怎樣安慰我?
進一步引導:我想我的爸爸媽媽了,他們一定以為我死了?
我已經好久沒有吃東西了,我快餓死了?我再也堅持不住了!
你爸爸真的回來救我們嗎?他是不是也以為我們都死了呢?
師:這句承諾,也同樣給了兒子堅定的信念,同樣讓兒子變得了不起!
你還找到哪些句子?
2、課件出示句子:“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再指名讀,說說讀出了什么?
在漆黑的瓦礫下煎熬了38個小時,大家都已經支撐不住了,早一分出去就會多一份安全,晚一分出去就會多一份危險,生死關頭,阿曼達卻把危險留給了自己,把希望留給了別人,所以,阿曼達真的了不起,齊讀。
三、總結全課。“總會跟我在一起”這是一句飽含愛的承諾啊,父親堅守承諾,兒子堅信承諾,這句愛的誓言成就了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課件出示:無論發生什么,我永遠和你在一起)
師引讀:當父親看到兒子的學校變成廢墟,悲痛欲絕時,是這句話支撐著他——
當父親孤軍奮戰,傷痕累累就要倒下的時候,給他力量,讓他挖了38小時之久的依然是這句話——
當阿曼達饑渴難耐,難以支撐的時候又是這句話給了他希望——
師:讓我們記住這對(讀課題)
讓我們記住,不論發生什么,我永遠和你在一起
讓我們把父子幸福相擁的鏡頭永遠銘記于心(課件出示父子相擁的圖片及最后一段:師生共讀)你能把對課文的理解融匯成一個詞語,為這幅畫面命名嗎?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4
教材簡介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1994年美國發生的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為了救出自己的兒子,在一片地震中堅持不懈地挖掘了38個多小時,最終成功救出兒子以及兒子的十四個同學。
是一種什么力量支撐著父親在其他人感到絕望時他一直心存希望?是一種什么力量支撐著兒子在黑暗的地震中始終等待著父親的援救?是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是父親深沉、偉大的愛。
這單元緊緊圍繞“人間真情”這一主題,講述了素不相識的人之間的友愛(《炊煙》《賞花》);鄉鄰之間的關愛(《古井》),以及學生們深沉博大的父愛(本課以及《新年禮物》)。前兩課已經初步學習了體會句子的方法,本課是一篇自讀課文,也是這一方法的進一步理解和運用。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文本的內容,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力量。
過程與方法: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領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3、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語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從中引發開去,珍惜生活中父母對子女的愛,學會感謝父母。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自讀感悟。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知道最疼愛你的人是誰嗎?(父母)
是的,在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父母對我們無比博大的愛,所以父母成了我們最信任的人。想一想生活中父母對你的關愛,哪次讓你感受最深?學生回憶與父母發生的感人的.事。
2、地震中的父與子又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對父子。
二、自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找一找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邊讀邊思考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么?
2、引導學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講了在1994年美國華盛頓發生了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為了救出自己的兒子,在一片地震中堅持不懈的挖掘了38個多小時,最終成功救出兒子以及兒子的十四個同學。
三、小組合作、品讀課文、交流評析。
1、自讀課文勾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并些下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心理、語言、動作、外貌等語句來品讀。
2、如果你有了感動就與你的小組同學說一說,把感動傳遞給別人。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感動)〕
3、誰愿意把感動與大家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朗讀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從他人的發言中汲取有價值的觀點。
(1)第3段“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他堅定的說。父親的意志堅定。
(2)第5段“……他便埋頭接著挖——父親不肯放棄。
(3)第8段“他挖呀挖一直挖了三十六個小時——父親堅持不懈,疼愛兒子。
(4)第9段“不,爸爸,先讓別的同學出去吧!”兒子的先人后己,與父親心心相通。
四、感情朗讀,升華理解。
1、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朗讀給同學聽。
2、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父親的堅決,兒子的信任。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讀了這篇課文你對父親和兒子各有什么樣的感受?
2、如果你是在地震中剛剛獲救的阿曼達,你想對父親說些什么?展開想像扮演阿曼達寫一寫自己最想說的話。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5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洛杉磯、混亂、昔日、廢墟、爆炸、瓦礫”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運用提問題的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感受父子的親情,學會愛別人,增強做人的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搜集并閱讀同類的頌揚親情的故事。如學生搜集有困難,教師可提供《背影》《血淚親情泣天地》《無私母愛創造生命奇跡》《7歲女孩拯救母親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給學生。
第一課時
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明確專題:各自默讀本組課文的導語,說說本組專題的內容及學習要求。
2、介紹資料:可以先各小組推薦代表匯報用課余時間搜集到的有關地震及其危害的資料,也可以教師播放地震的相關影像資料,還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并對圖片進行解說;然后談談自己對地震的認識與感受。
3、教師導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殘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親人,流離失所。19xx年,當巨大地震地危
害侵襲美國洛杉機時,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動地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十一課──《地震中地父與子》[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①借助字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生字和新詞;
②用“~~~”畫出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
③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內互讀課文,交流學習收獲。
3、全班交流:
(1)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重點記住“墟、礫、顫”等字形。
(2)初步匯報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
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
①用比較簡潔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②讀了課文有什么感受;
③劃出不懂的詞語、句子,試著提出不懂的問題。
2、全班討論:
(1)用簡潔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談談讀了課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品讀感悟,深入情境
1、自主讀讀課文,將自己感動的句子多讀幾遍,想一想為什么感動;對不懂的詞語、句子根據自己的提問,試著回答一下。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通過讀感動的句子,說感動的原因,討論不懂的詞語、句子,體會父親救助兒子過程中心理變化。估計學生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這個句子說明父親關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危險了。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沖”字,這個動作體現了這位父親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平安。)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為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①從這里可以看出父親見到廢墟以為兒子已經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體現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那嘶心裂肺的喊叫聲。②該怎樣讀呢?指名讀,評議,齊讀。)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①從這兒可以看出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當父親堅信兒子在等他時,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見父親救兒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兒子。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著,是因為他記得兒子說的那句話。②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后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
(4)“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①課文為什么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愛的偉大。
②是什么使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是一個信念,──“兒子在等我”。這是多么偉大的父愛!這是多么堅定的信念。
③與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還能體會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廢墟后絕望地走了。而這位父親不理他人的勸阻,只有一個信念──兒子在等他。
④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著。
⑤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兒子在等我。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著。⑥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5)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對同不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著……,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
(①從這兒可以看出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②兒子深深地信任父親也正是由于那句話──生說③指導讀:這句樸實的話終于讓父子團圓,此時心中有千言萬語,又激動人心的場面往往通過言語來表現,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驚喜,自信,激動。)
(6)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生說)。(①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后,這對——引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投影:圖片、音樂。)
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速讀課文,夸夸這對父與子。
2、質疑:
①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課文中為什么反復出現類似的話?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交流: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父愛的偉大,受到愛的教育。
3、初步領悟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等描寫來表現父愛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感悟父愛的偉大。
教學難點:
領悟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等描寫來表現父愛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疑導入
1、板題,讀題。
2、質疑:這是一場怎樣的地震?地震中的'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通過找詞句、看圖片,感受這是一場大地震。
讓學生概括在這樣一場大地震中發生了一件怎樣的事。
學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告訴了我們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
三、順學而導,感受父愛
(一)靜心默讀1—12自然段,勾畫出能體現父親了不起的句子,并做批注。
(二)學生匯報學習收獲,教師相機點撥并指導朗讀。
(三)小結課文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父愛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升華
通過課件的渲染,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父愛的偉大。
四、小練筆
已經挖掘了36小時了,可兒子生死未卜,這一刻,父親會對兒子說些什么?請寫下來。
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了不起
父子
總會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7
教學目的:
1.感受父子親情,理解偉大的父愛能給人巨大的勇氣,能使人在危急時刻變得更加堅強,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
2.依托語言文字,通過有感情朗讀、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和情感。
教學重點:
1.展現“父親艱難地在廢墟上挖了38小時”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這對父子為何了不起。
教學難點:
理解“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準備:
教學
教學過程:
一、把握整體,創設情境
1、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7課地震中的――(生引答:父與子)【板書課題】
2、初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一切都失去了他往日的模樣。(出示影音)
旁白:你們看,在地震中樓房倒塌,成了瓦礫堆,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離我們而去。……人群從四面八方趕來,紛紛加入救援的隊伍。一雙雙手,一把把鐵鍬,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都加入了到這場與死神的競賽中。然而,救出每一個人都顯得那樣艱難。
二、直奔主題,整體感知
1、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位父親執著地挖了38個小時,他7歲的兒子竟頑強支撐了38個小時。課文中早已對他們給予高度的評價,說他們是一對――(生答:了不起)的父與子。【板書:了不起】
2、你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他們的了不起?動筆劃出來,還可以用簡短的語句做些批注。(學生讀劃寫)
3、學生交流
過渡: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這位父親如此偉大,如此――,如此――(生自由答)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出示文字)
三、品讀語句,以讀代講
1、現在你們會怎樣讀這些句子?你會抓住哪些字眼來讀出父親的了不起?大家在小組里讀一讀。(分小組朗讀)
2、交流品讀
你來讀,你為什么會這么讀?【結合回答板書:挖動作外貌細節】
時間詞:文中為什么不厭其煩的把這些時間詞寫出來?(看出時間長,父親支持了這么久很疲勞,看出不容易困難很大……)36小時,這是兩個白天一個黑夜,父親就這樣不停地挖啊挖啊。這是一個多么堅韌不拔的父親。我們一起來朗誦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灰塵,血絲,衣服,血跡……
孤軍奮戰的父親沒有任何工具,僅憑他的一雙手,一雙血肉模糊的手不停地挖呀挖呀,這里飽含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我們一起來讀,記住這位了不起的父親。(生齊讀)
3、挖了這么久這么艱難,父親為什么沒有放棄?因為(生齊答)(出示文字)
【板書:無論…總…】
4、這是父親常對兒子說的話。這是一個約定,這是一個承諾,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愛。這位慈愛的父親曾經在什么情況下說過這句話?(學生簡答)
5、現在,在一片廢墟前,父親也是憑借著這句話(指,生齊讀)執著地挖掘。在這片廢墟上,他曾經聽到其他父母的痛哭和呼喊(生接讀);他曾經聽到好心人的勸慰(生接讀);曾經聽到消防隊長的告誡(生接讀);曾經聽到警察的規勸(生接讀)。面對這一切的不理解,面對身心的巨大傷痛,父親停止了嗎?(生:沒有)為了和兒子在一起,父親都克服了哪些困難?你能不能用“不論……總……”這個句式來說一說。
6、無論發生了什么,父親只有一個念頭――(生自由答)
這個信念支撐起了父親了不起的形象。(配樂)假如他就是你的父親,面對廢墟他曾經絕望過,但對你不離不棄的愛讓他變得堅強偉岸……(生齊讀)
7、也許正是這份深沉的父愛創造了奇跡,挖到了第38小時……(師生同讀,學生只接兒子的語言部分)
8、父親挖了38小時,年僅7歲的阿曼達就在黑暗中(等)了38小時。【板書等】當父親找到他時,兒子的話讓我們由衷地欽佩,你會怎樣贊賞他?(出示投影填空)(學生發言,解釋自己所填的內容)你還會怎么表揚他?(學生發言,解釋自己所填的內容)【相機板書語言】
過渡:身處險境時的勇氣和鎮定,安全出口前的無私無畏都來自――來自“――”(出示投影)的堅定信念。(引答,簡單解釋)
9、引讀:當父親傷痕累累,疲憊不堪快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讓他充滿力量……(出示投影);當兒子飽受煎熬難以支撐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希望……(出示投影)。
小結: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個人的心。從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讓人看到的不僅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還有更令人感動的人格力量。(出示投影)這的確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讓我們把父子幸福相擁的鏡頭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學生齊讀)
三、拓展閱讀,指導寫法
我們雖不曾有過這樣轟轟烈烈的經歷,但浸潤在平凡生活中的愛,依然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挖掘挖掘那份生活中那份深沉的父母之愛吧!學完了課文你會怎樣表達這種情感,你會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來表達呢?
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動作
父親挖外貌
了不起無論…總…細節
兒子等語言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理解詞語大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出示相關地震危害的資料。
2、學生談感受。
3、揭示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
1、初讀課文,借助字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生字、新詞。
2、再讀課文,讀懂課文大意,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課文
1、體會父親在救兒子的過程中的心理變化。
2、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四、課后拓展,課堂練筆
1、想一想,阿曼達被埋在廢墟中時,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2、閱讀短文《回憶中的家》(節選),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業
1、搜集有關體現父愛或母愛的文章。
2、用心體會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又飽含父愛、母愛真情的事。選擇生活中的一個片段,寫一篇體現與父母間感情的記敘文。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⑴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
學生能利用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方法,從字里行間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思想品質。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生能從課文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受到愛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表達方法。
2、難點:
在心靈深處受到深厚父子之情的震撼。
【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奠定情感基調
1、齊讀課題。
2、認讀詞語:
大屏幕出示:洛杉磯、混亂、昔日、廢墟、堅定、挖掘、絕望、xxxx、瓦礫、顫抖、擁抱。
3、指名讀課文。
4、請學生能從大屏幕上的這些詞語中,選擇一、兩個詞來復述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整體感悟,叩響情感和弦
師:地震中的父與子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就記錄在文章每一個細節里,所以我們讀這篇文章必須要關注文章的細節,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都包含著其豐富的內心世界。同時,我們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還要注意從字里行間去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一個字或許能讓人感慨萬千,一個詞語或許能打動你的內心,一句話或許能震撼你的心靈,所以我們讀這篇文章必須用自己的心去讀,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學生自讀、批注,教師巡視。
學生交流感受。
三、細讀品味,掀起情感波瀾
1、感悟父親的偉大:
⑴這篇文章的主人公之一就是這位偉大的父親,課文的1~12自然段,通過對父親的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透示著父親的內心世界,自己認真地讀一讀。
⑵讀了這部分內容,(手指板書)我們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感受著這人間最偉大的父愛,此時此刻,你也一定會被父親對兒子的這種摯愛深深地感動,那么是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或是文中的哪個字、哪個詞、哪句話打動了你呢?
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⑶引讀:
(出示:誰愿意幫助我?)
當所有孩子的父母都絕望地離開,當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的時候,他的回答是……
當消防xxxx處于安全地考慮請這位父親離開的時候,他的回答是……
當警察走過來,勸他回家時,他的回答是……
⑷通過父親這近乎于精神失常的幾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父親此時最需要的是幫助、救子心切。)
⑸父親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兒子在等著我!)(無論發生什么,我都會跟你在一起!)
師:只有父親才有可能給兒子以生的希望,這是一位多么有責任感的父親呀!一位多么信守諾言的父親,一位多么偉大的父親呀!
2、感悟兒子了不起:
⑴在歷經了饑餓、疲倦、危險,在歷經了38小時不懈努力后,奇跡終于出現了,課文接下來用了大量的'語言描寫,老師把這對父與子的對話打到了大屏幕上,請同桌之間合作練習讀這部分內容,讓我們繼續在關注細節和感受語言中去體會。
⑵請兩名學生讀。
⑶請其他的學生通過人物的內心世界,來評一評他們讀得怎樣。
⑷再次指名讀。
⑸男女生合作讀。
3、最后一段:
⑴齊讀(出示句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⑵(指屏幕)在讀這段話時,哪個詞語一下子就跳到了你的眼前呢?
重點理解:了不起、無比幸福。
四、回文引讀,引發情感升華
1、教師引讀。
出示句子:無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當地震瞬間來臨,讓整個城市變成一片廢墟的時候,一位父親便開始了艱難救助兒子的歷程,因為他要信守自己的諾言,那就是──
當所有人都在絕望中勸說這位父親離開的時候,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
當年僅7歲的兒子面對黑暗、饑餓、恐懼和危險時,是父親的話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那就是──
當安全出口向14位孩子敞開的時候,兒子選擇最后一個離開,因為父親的話給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
2、教師總結: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用他們深厚的父子之情,共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演繹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融注了人間真情的故事,等著我們去讀,等著我們去寫,課下,我們將開展一次以愛為主題的語文活動。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講生活中的一則實例,讓學生談感受:
曾有這樣一則報道:有一位母親買菜回家,突然看見自己三歲的兒子正從自家五樓的陽臺上摔下來。這位母親一下子從很遠的地方跑過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來,消防隊員做了一個實驗,讓這位母親從同一地點、同一時間跑過去,這位母親卻接不住一個沙包。這是為什么呢?
2、揭示課題:
了不起的母親瞬間爆發了超常的愛的力量,避免了慘禍的發生,拯救了孩子。當地震災害突然降臨時,父愛又會爆發出怎樣的力量呢?1994年,當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襲美國洛杉磯時,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動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七課──《地震中地父與子》。板書課題并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⑴借助字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生字和新詞。
⑵用“~~~”畫出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
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內互讀課文,交流學習收獲。
3、全班交流:
⑴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重點記住“墟、礫、顫”等字形。
⑵初步匯報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
⑴用比較簡潔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⑵讀了課文有什么感受;
⑶劃出不懂的詞語、句子,試著提出不懂的`問題。
2.全班討論:
⑴用簡潔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⑵談談讀了課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細讀課文,與文本對話
1、學習第2、3自然段:
⑴自讀。
⑵議一議:
此刻,父親的心情怎樣變化?
出示句子: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⑶說話訓練:
阿曼達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很苦惱,父親會……
阿曼達在和同學踢足球,腿骨折了,父親會……
⑷師小結。
2、學習4~23自然段:
⑴自讀課文4到23自然段,邊讀邊體會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上記號,也可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⑵匯報:
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理解4~11自然段最令人感動的句子。
⑶學生分角色讀一讀。
⑷小結:
對第12自然段的理解:
①師:是啊。在我眼里,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話,而是一首飽含父愛的詩,輕你們各自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
出示: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②指名讀。
③比較句子,你更欣賞哪一種表達方法?為什么?
出示:
a、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
b、他不停地挖,挖了36小時。
④出示:
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你從這些描寫中體會到了什么?
⑤小結。
⑥讀一讀這首詩。
對13到23自然段的理解:
①師生合作讀13到23自然段。
②“不!爸爸。……”從這句話大家體會到了什么?
師:父親不顧一切地挖,兒子堅韌不拔地等。因為他們都有一個信念:無論發生什么我們都在一起。憑著這樣的信念,他們不僅一家團聚還救活了其他13個孩子,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3、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三、拓展,體會父母之愛
推薦讀《背影》、《游子吟》。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使學生受到父子親情的感染,受到“愛別人以及做人應有責任感”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通過這件事怎樣體現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秋天的懷念》,體驗到了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今天,我們再來體驗一下生命中的另一份重要的、偉大的愛──父親的愛。
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初讀課文
1、讀通課文,注意讀音。
2、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后,一位父親在希望非常渺茫的情況下救出了自己的兒子。)
三、小組自學課文
1、理清課文脈絡。
2、課文結尾說這對父子了不起,為什么這樣說?談談你的看法。
思考課文應該分成幾大段?每一段主要寫的'是什么?
四、討論交流
1、課文結構:
第一段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人們受到了傷害。
第二段一位父親去兒子的學校,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把兒子及其同學救了出來。
第三段父子緊緊擁抱在一起。
2、讀文章的第2~23自然段,具體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找出重點的詞。
父親了不起是因為:堅定、疾步、埋頭、滿臉灰塵、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
兒子了不起是因為:不要害怕,我不怕藏(板書)
3、通讀全文,加深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⑴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
⑵學生參照板書,逐步思考,獨立概括中心思想。
五、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1、結合生活實例,教育學生學會關心別人,尤其是父母。
2、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親節、母親節的具體日期。
3、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報父母恩情的事。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10-18
地震中父與子教學設計02-14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優秀02-09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精選6篇)06-22
《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學設計優秀03-02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03-15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07-20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