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楞次定律”的探究式教學設計
“楞次定律”的探究式--江蘇省射陽中學
一、--的思考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電磁學部分的重要內容,傳統的--是: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實驗→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講解例題→課堂訓練→課后鞏固,按照這樣的流程操作,雖然也能讓學生學會如何應用楞次定律來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但不難看出這種教學模式仍為“師傳生受”,學生還是被動地接收知識,即使學會了,也不能算會學,而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亦難以得到進一步培養。面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營造一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筆者結合平時的實踐,對本節內容采用“探究式”教學,即:“創設一個問題情景→學生討論→猜想→設計實驗→探索實驗→分析實驗現象→得出楞次定律→課堂講練→鞏固練習”。這種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引導他們自己獲取知識,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教學過程的設計
1.展示情景,提出問題
這一環節,教師要選用最簡單的實驗裝置,最明顯的實驗現象,先讓學生用已學過的知識解釋教師用來作為鋪墊的實驗現象,然后很自然地將學生帶入另一個問題情景,去激發學生思考。
如圖1,A和B都是很輕的鋁環,A環是閉合的,B環是斷開的。
問題1:當條形磁鐵的任一端分別靠近A環和B環時,環中有無感應電流?為什么?
問題2:當條形磁鐵的任一端靠近A環和遠離A環時,分別看到什么現象?這種現象說明條形磁鐵在靠近或遠離A環時,與A環間是“引力”還是“斥力”?
問題3:能否根據“吸引”和“排斥”來判斷當條形磁鐵的某一端在遠離和靠近A環時,環中感應電流的方向?
2.討論猜想,設計實驗
這一環節,讓學生分組討論。
(1)當圖1中條形磁鐵N極靠近A環時,與A環“排斥”,能根據什么原理判斷此時A環中感應電流的方向?
(2)當條形磁鐵的N極靠近和遠離A環時,穿過A環的磁通量是怎樣變化的?而在這兩種情況下產生出來的感應電流方向相反,能否說明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通量如何變化有關?
(3)如果想采用實驗法來研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通量如何變化的關系,那么該怎樣設計實驗呢?
在學生充分討論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選擇實驗器材,要求能連接成最簡單、最合理的實驗裝置,最終選擇如圖2所示的裝置,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實驗步驟、觀察實驗現象、做好實驗記錄等,確保實驗的實效性。
3.分組實驗,探索研究
學生分成兩人一組進行實驗,觀察并記錄當條形磁鐵N極或S極移近或插入線、離開或從線圈中撥出時感應電流的方向,并將實驗結果填入學生預先設計的表格中。
4.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凡是由磁通量的增加而引起的感應電流,感應電流激發的磁場就阻礙原磁通量的增加;凡是由磁通量的減少而引起的感應電流,感應電流激發的磁場就阻礙原磁通量的減弱,最終總結出楞次定律內容。
5.檢驗結論,加深理解
如圖3,金屬棒ab在裸露的金屬框架上作切割磁感線的運動,試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用楞次定律判斷的結果與用右手定則判斷的結果完全一致,說明右手定則是楞次定律這一規律中的一個特殊情況。
6.鞏固練習,遷移應用
如圖4,水平放置的條形磁鐵N極附近,有一閉合的線框abcd豎直下落,保持bc邊在紙外,ad邊在紙內,試判斷線框經過圖中Ⅰ、Ⅱ、Ⅲ位置時感應電流的方向。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步驟。
三、--的評述
新的物理課程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采用“探究式”教學法,能充分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精心設計好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處于最大限度的主動激活狀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自主構建知識結構,使他們參與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和能力,當然是一種值得推進的教學法。不過,要成功地運用這種教學法,教師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經驗和理論,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平時多參加教研培訓,及時“充電”、“加油”,功到自然成。
【“楞次定律”的探究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探究式教學設計模板05-16
《孔乙己》探究牽引式教學設計10-10
楞次定律教學設計07-05
《楞次定律》教學設計模板12-06
楞次定律教學設計模板05-26
楞次定律的教學設計方案07-13
楞次定律教學設計(精選5篇)05-20
探究式物理教學反思06-01
引入探究式教學反思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