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與要求:
了解“鴻門宴”斗爭的起因、經過,認識這一斗爭的性質,正確評價有關人物。
學習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掌握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的`規律。
掌握“舉”、“謝”等文言詞語。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熟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烏江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二、背景介紹:
故事發生在陳涉起義之后的第三年(前206)。陳涉起義之后,出身楚國貴族世家的項梁、項羽叔侄和出身農民又當過亭長的劉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陳涉失敗后,項梁等擁立楚懷王之孫,仍號楚懷王。項、劉為楚懷王所轄主力軍。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非常惱火,立即破關直抵新豐鴻門。
字詞補注:
欲王關中:王,動,稱王。
為擊破沛公軍:中省“我”。
范增說項羽:說,勸說。
夜馳之沛公軍:之,動,到……去。
具告以事:以事具告(之)。是倒裝句,也是省略句。
臣為韓王送沛公:臣,第一人稱謙詞。
秦時與臣游:游,交往。
范增數目項王:數,多次;目,名-動,使眼色。
約為婚姻:兒女親家。
五、“為”、“之”用法匯集:
為:
君為我呼入:介,替。
若屬皆且為所虜:介,被。
何辭為:語氣詞,無義。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聯系動詞,像是,如同。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第二個“為”,動,制定。
使子嬰為相;客何為者:動,做、干。
之:
吾得兄事之:代,代人。
切而啖之:代,代物。
為之奈何:代,代事。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動,到。
今日之事何如:結構助詞,的。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結構助詞,使主謂結構詞組化。
第二課時
一、文章的結構:
全文以“鴻門宴”為中心,以“殺不殺劉邦”為線索。
宴前:(戰或不戰)
1、項羽準備立即發兵擊劉。
2、劉邦拉攏項伯,答應前去謝罪。
3、項羽輕信項伯美言,許諾罷兵。(局勢由張而弛)
宴中:(殺或不殺)
1、劉邦詭表心跡(初步穩住項羽)。
2、范增舉玦(氣氛由弛而張)
3、項莊舞劍(更為緊張)。
4、樊噲闖帳(一觸即發,極度緊張)。
5、項羽賜座(由張而弛)
宴后:(追不追)
1、劉邦乘機離席(危機仍未排除)。
2、項羽受禮(坐失良機,放虎歸山)。
3、范增拔劍撞斗(由此內部矛盾轉化)。
全文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宴前,寫宴會前立、項兩軍駐地、力量對比、事件的起因及雙方的幕后活動。
問:共寫了哪幾件事?
曹無傷告密。(導火線)
范增分析情況。(激化矛盾)
項伯夜訪張良。(形勢有所轉化)
張良與劉邦商討對策。
項伯勸項羽勿擊劉邦。
第二部分:(3-4)宴會上,寫鴻門宴上雙方的尖銳斗爭,情節的高潮。
問:此部分有三起、三落,請指出:
三起:
1、“范增數目項王”暗示動手。(緊張)
2、范增以項莊舞劍為由,刺殺劉邦。(嚴峻)
3、樊噲闖入帳(緊張到極點)。
三落:
1、項羽不怒樊噲,稱之壯士。
2、項羽賜樊噲酒肉,賜座。
3、劉邦以“如廁”為名逃跑。
第三部分:(5-7)宴后,劉邦脫身逃走,張良入謝,劉邦誅殺內奸。
問:此事給項羽和劉邦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
對項:坐失良機,加深了項、范矛盾,埋下了最后失敗的禍根。
對劉:劉誅殺了曹無傷,內部更加團結。
二、人物:
項羽:是一個“失敗的英雄“形象,他沽名釣譽,輕敵自大,寡謀輕信,不善用人,優柔寡斷,又帶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
劉邦:善于用人,能言善辯,善于應變。
一個以“斗力”見長,一個以“斗智”見長。
三、小結:
布置作業:完成本課《課課練》。
【《鴻門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鴻門宴教學設計02-22
《鴻門宴》教學設計01-23
鴻門宴教學設計07-30
《鴻門宴》教學設計07-30
《鴻門宴》 教學設計01-04
《鴻門宴》教學設計模板11-28
《鴻門宴》優秀的教學設計11-27
《鴻門宴》教學實錄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鴻門宴》教學設計15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