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會認“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涼”“夕”“細”“語”四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激發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會認會寫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激發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對韻歌》導入
1、理解“對”字
教師出示上學期所學課文《對韻歌》,同學們拍手誦讀。
師:這是一首“對韻歌”,這里的“對”是什么意思?(相對,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都能用上“對”,如“黑對白”、柳綠對桃紅)
2、師介紹中華特色文化——對子。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對今》這篇課文里就有許多對子,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教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聽清字音。
2、教師領讀課文,學生跟讀。
3、自由讀課文。
要求:
(1)大聲朗讀,圈畫出“二線格”的生字。
(2)對于不會讀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自己解決不了的,請教老師或同桌。
(3)全班齊讀課文
4、學習生字詞
教師出示圖片,引出本課“二線格”的生字
(1)讀準字音:
a.全班齊讀、小老師帶讀等多種方式讀生字。
b.學生提醒要注意的'讀音。
(2)識記字形
學生采用“加一加”“編故事”“猜謎語”等方式識記字形。
(3)“桃花朵朵開”游戲鞏固生字。
(4)把生字送回詞語朗讀、去拼音朗讀詞語
5、齊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教師用圖片依次引出“夕”“涼”“細”“語”四個字
1.請學生分別說出四個字的結構。
2.找出壓線筆和需要注意的筆畫。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4.教師再次范寫,學生書空。
5.學生練寫,教師巡回指導。
6.展示部分作品,師生共同評議。
7.修改。
8.為生字組詞。
四、課堂小結。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韻文,背誦韻文。
2、認識“圓、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12個生字,正確書寫“古、涼、細、夕、李、語、香”7個漢子,會認新部首“酉”。
3、理解韻文內容,了解常見的自然現象,體會大自然的美麗。
4、在誦讀和學習中體會漢語的對稱和音韻之美,提升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誦讀并背誦韻文。
教學難點:
在誦讀和學習中體會漢語的對稱和音韻之美,提升學生的語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一、互動游戲,激趣導入
1、師生共做“詞語對對碰”(說反義詞)的游戲:師說一詞,生說該此的反義詞,從一字詞語到二字詞語,難度逐漸升級(如:大對小,白對黑,長對短;白天對黑夜,快樂對傷心等)。
2、師激趣:詞語對對碰,字數相同,詞義相對,可真有意思!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詞語對對碰的課文。
3、師板書課題:古對今。相機指導“古”字的寫法,引導學生理解課題的意思(“古”指古代,“今”指現在,這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
二、初讀韻文,識字學詞
1、師范讀課文,生認真傾聽,指名生交流聽過之后的感受。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分小節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文識字學詞。
(1)指名生朗讀第1小節。
①師出示“圓、嚴寒、酷暑、秋涼”詞語卡片,指名生認讀,認識“酷”字左邊的酉字旁。師相機正音:“暑”是翹舌音,“涼”既是邊音,又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認讀。
②指導學生區分“圓”與“園”:讀音相同,意思有所區別。鼓勵學生口頭組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區別“圓”與“園”的意思。
師小結:“圓”指的是一種形狀,如:圓形、團員、湯圓等;“園”指的是一個地方,如:菜園、花園、園丁等。
③再次指名學生朗讀第1小節,全班齊讀。
(2)指名學生朗讀第2小節。
①師出示詞語卡片:早晨、細語、朝霞、夕陽。指名學生認讀,強調:“晨”是前鼻音,“朝”是翹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認讀。
②學習“朝”這個多音字。
師出示詞語和短語:朝霞、朝陽;朝著門的方向。指名學生朗讀,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明確“朝”有兩個讀音“zhāo”和“cháo”。在本課的詞語“朝霞”中讀“zhāo”。
③區分“夕”和“西”:鼓勵學生為這兩個同音字組詞,師適當小結:“夕陽”是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陽:“西”指的是方向。
④再次指名學生朗讀第2小節,全班齊讀。
(3)指名學生朗讀第3小節。
①出示字詞卡片:李、楊、鳥語、花香。指名生認讀,讀準字音。
②引導學生理解穩重“李、楊”的意思:結合《識字2》中的《姓氏歌》,明白“李”和“楊”可以指人的姓氏,結合本課內容和漢字的偏旁,可以發現“李、楊”與樹木有關,在本課中指的是“李樹”和“楊樹”,相機出示李樹、楊樹的圖片以幫助學生理解。
③再次指名學生朗讀第3小節,全班齊讀。
4、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課文,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達到熟練的程度。
5、鞏固識字。
(1)師多媒體隨機出示詞語,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對讀、齊讀等方式,鞏固學生認讀生字,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正確、熟練地認讀本課生字。
(2)鼓勵學生為生字口頭組詞,并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鞏固對生字的理解。
(3)學生自主觀察生字,交流識記方法,師在生交流的基礎上適當進行方法上的指導:“酷、涼、細、朝、楊”是左右結構,通過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識記,可以借助偏旁來理解字義,識記字形;“夕”與“外”比較,少了一個“卜”。
三、再讀韻文,讀通讀熟
1、生再次自主朗讀課文。指名學生交流讀這篇課文與讀其他課文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2、同位對讀:一生讀每句的前半句,另一生讀每句的后半句。自主練習。
3、指名一對同位進行朗讀展示。
4、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拍掌伴奏讀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加強朗讀練習。
四、指導學生書寫
1、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7個生字:古、涼、細、夕、李、語、香。
2、指名生認讀,口頭組詞,加強理解。
3、生自主觀察漢字,交流識記方法和書寫要領。
4、師范寫講解:“細、語”是左右結構,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尤其是“細”字,右邊的“田”比絞絲旁略低;“李、香”是上下結構,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木”和“禾”中的撇、捺要書寫伸展,蓋住下半部分。生觀察并進行書空練習。
5、生自主描紅、書寫,師巡視指導,進一步強調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熟練地朗讀了課文,初步感受到這篇課文朗朗上口的節奏之美,而且還在課文中認識了許多漢字。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有趣的'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常見的自然現象,感受美麗的景色。
3、在誦讀和學習中體會漢語的對稱和音韻之美,提升學生的語感。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檢查導入
1、師生利用課文內容對對子。如:師說“古”,生對“今”,師說“嚴寒”,生對“酷暑”等。
2、師隨機出示詞語卡片,指名生認讀。
3、師談話: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初步感受到了這篇課文的有趣之處。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二、理解內容,體會對稱之美
1、學習第1小節。
(1)指名學生朗讀第1小節。
(2)鼓勵學生找出這一小節中對稱的詞語,指名生交流,師適時板書:古—今,圓—方,嚴寒—酷暑,春暖—秋涼。
(3)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這幾組詞語的意思,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適時出示圖片(冰天雪地、烈日當空、春暖花開、秋高氣爽的圖片),以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師適當補充資料,向學生解釋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天像一口倒扣的大鍋扣在地上,從而理解“圓對方”指的是古人對世界的認識。
(4)引導學生發現相對詞語的特點:“古、今”都是表示時間的;“圓、方”表示的都是形狀;“嚴寒、酷暑、春暖、秋涼”都是描寫春夏秋冬季節特點的。從字數上來說,一個字對一個字,兩個字對兩個字。
(5)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這一小節主要寫的是什么(主要寫的是四季特點)。
(6)生有節奏地朗讀第1小節。
2、學習第2小節。
(1)生自由朗讀第2小節,交流第2小節中描寫了哪些景物,根據省的交流師板書:晨—暮;雪—霜;和風—細雨;朝霞—夕陽。
(2)鼓勵學生在學習第1小節對稱詞語的基礎上,說說這些詞語是如何對稱的。
(3)指名生交流,師適當小結:“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寫的是時間;“雪、霜”是同一類的自然現象;“和風、細雨”描寫的是天氣現象,“朝霞”和“夕陽”分別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觀,都是一類事物。
(4)在交流的過程中,師相機出示“雪、霜、和風、細雨、朝霞、夕陽”的圖片,給予學生直觀感受,使其進一步體會同類詞語的相關性。
(5)生齊讀第2小節,說說這一小節描寫的是什么(主要描寫的是常見的自然現象)。
3、學習第3小節。
(1)生自主朗讀第3小節,與同位輕聲交流哪些詞語是對稱的。
(2)指名生交流匯報,師出示“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的圖片,使學生可以直觀感受美麗的`景色,體會詞語的對稱性。
(3)指名生朗讀第3小節,讀出句式的對稱節奏。引導學生說說這一小節主要描寫的是什么(主要描寫的是美麗的自然景色)。
4、回顧全文,游戲鞏固。
(1)生再次自由朗讀全文,并與同位合作練習朗讀,讀出句式的對稱和節奏的變化。
(2)指名生朗讀,師生共同點評。
(3)游戲鞏固:找朋友。教師把“古”“今”“圓”“方”“嚴寒”“酷暑”等文本中出現的24個詞語卡片分發到學生手中,一生手持詞語卡片說:“我是‘古’,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到卡片“今”的同學站起來回答:“我是‘今’,你的朋友在這里。”以此類推。
5、全班有節奏地齊讀兒歌、練習背誦。
三、自主創編,拓展提升
1、師過渡: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內容,無論是詞語的意思還是字數都具有對稱之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其實漢語中這樣的詞語還有許許多多,我們也來學著課文的樣子,自己編一段兒歌吧!
2、出示創編要求:
(1)句式:-----對-----,-----對------。-----對------,------對------。
第一句是一字詞對一字詞,第二句是二字詞語對二字詞語。
(2)所編的這段小兒歌最好是圍繞同一類事物的。
3、生自主創編,輕聲朗讀,并與同位交流自己的作品。師巡視了解創編情況。
4、指名生交流自己創編的小兒歌,師生共同評價,引導學生進一步完善。對于學生創編的作品,要給予充分的鼓勵和肯定,只要能體會到對偶的手法即可,不宜要求過高。
5、師小結:同學們,其實古代的小朋友在上學的時候也要學習對對子,從一字對、二字對、三字對到四、五、六、七字對,越對越長,而且對子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位叫李漁的大學問家,還編了一本專門對對子的書,叫《笠翁對韻》(出示《笠翁對韻》書本圖片),大家課后閱讀。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對對子不僅好玩有趣,而且還能學到很多的知識。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能更多地關注到這種對稱的詞語和句子,在朗讀中感受語文學習的神奇和有趣。
板書設計
6.古對今
古—今晨—暮桃—李
圓—方雪—霜柳—楊
嚴寒—酷暑和風—細雨鶯歌—燕舞
春暖—秋涼朝霞—夕陽鳥語—花香
季節特點自然現象美麗景色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3
教材分析:
本課設計依據文本特點,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對子”這一傳統文化,同時將識字與學文有機結合。
教學中,力求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學生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重點,以識字為主線,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并采用字歌識字、字謎識字、故事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通過豐富多彩的誦讀方式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圓、嚴等12生字;會寫古、涼等7個字。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認知“鳥語花香”等七個詞語,借助圖片或者聯系實際理解朝霞、夕陽、嚴寒、酷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學重點:
識字和朗讀教學是重點
教學難點:
詞語理解:嚴寒、酷暑。
教學準備:
課時安排: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帶有生字的卡片。(學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篇很好聽的拼音課文《古對今》。
2.板書課題,揭示本課特點。本課的`每一句中都有一個“對”字,“對”字前后分別是兩種相對的事物,我們也可以叫它“對子歌”。(課件展示課文)
3.齊讀課題。認讀生字“古”。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2.指名讀、開火車讀生字。
3.交流識字方法。
4.再讀課文,識詞。
5.認讀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三、讀韻文,感知對子。
1.自讀課文,遇到讀得不熟的字或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指名或指定小組互讀對子,全班交流正音。
3.各種形式讀對子,直到讀熟。
(1)師生交叉讀
(2)男女生對讀
(3)學生分三大組拍手賽讀,優勝組集體表演讀。
4.交流對子歌中的特點:
(1)反義詞對:古對今圓對方晨對暮嚴寒對酷暑春暖對秋涼
(2)天氣現象對:雪對霜和風對細雨朝霞對夕陽
(3)植物和動物對:桃對。李柳對楊鶯歌對燕舞鳥語對花香
(4)課件展示幾種對子及相關圖片。
5.背誦《古對今》指名背,小組背、齊背。
四、指導寫字,布置作業。
1.指導7個生字的書寫。
(1)認讀7個生字并組詞。
(2)師范寫,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筆順,討論交流。
(3)作品展示,全班評價。
2.布置作業:
(1)同桌互背《古對今》
(2)抄寫課后詞語。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對子”這種語言藝術形式,根據課文內容了解對子中詞語的組成特點。
過程與方法
1.教師范讀生字和課文,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正確劃分句子的朗讀節奏。
2.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生字圖片,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3.引導學生結合圖片和板書,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對子中詞語的組成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領略四季朝暮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豐富美妙,培養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組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能仿照課文的形式自己編創對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對子,也叫對聯,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它與中國的語言、文字、修辭、思維以及社會觀念有密切關系。這節課要學習的課文,將一些自然現象融入到對子中,不僅能讓我們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化的`無窮魅力,而且能讓我們認識更多新的生字朋友。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吧!(板書課題)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重點指導生字中的邊音“涼、李”,翹舌音“暑、晨、朝”。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圓、李、楊”等字時,可以結合圖片;學習“寒、暑”等字時,可以通過學生集體表演的方法;學習“香”字時,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學習“夕、古”等字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
謎語示例:
禾苗青青,長在上邊,太陽紅紅,落下山頭。(謎底:香)
形近字對比示例:
古-舌(舌頭)-吉(吉祥)
細-田(農田)-抽(抽查)
夕-多(多少)-歹(好歹)
涼-京(京劇)-諒(原諒)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古”上寬下窄,橫要寫得長些,穩住全字重心,豎稍往左傾斜,“口”略扁窄。
“涼”兩點水起筆一點略低于右邊,“京”下部豎鉤略短,兩點左右呼應。
“細”左邊的絞絲旁起筆稍高,注意兩個撇折的`角度不同;“田”起筆低于左邊,字形略窄。
“夕”整個字體呈向左下傾斜的態勢,首筆豎撇略短,橫撇要寫得橫短、撇長;末點起筆于首撇尾部,止筆于長撇中段。
易錯提示:
“涼”左邊是兩點水,不要寫成三點水;右下部是豎鉤加兩點,不要寫成豎和撇捺。
“李”下部是“子”,不要寫成“于”或“予”。
“香”上部是“禾”,不要少寫一橫撇;下部是“日”,不要寫成“目”或“田”。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帶禾字頭的字:香(花香)-秀(優秀)-季(四季)-委(委屈)
帶木字頭的字:李(李花)-杏(杏仁)-杰(杰出)-查(檢查)
(4)多音字。
和
hé:和平和風細雨
hè:和詩一唱一和
朝
zhāo:朝陽朝氣蓬勃
cháo:朝代熱火朝天
(5)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點撥。
朗讀指導:“古/對/今,圓/對/方。嚴寒/對/酷暑,春暖/對/秋涼。晨/對/暮,雪/對/霜。和風/對/細雨,朝霞/對/夕陽。桃/對/李,柳/對/楊。鶯歌/對/燕舞,鳥語/對/花香。”
2.引導學生聯系全文,思考并回答問題:課文共有幾小節?每小節有什么特點?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內容?
明確:課文共有三小節,每節兩句,每句尾字押ɑng韻(“方、涼、霜、陽、楊、香”),讀起來朗朗上口。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大自然中四季、朝暮的變化。
教師點撥:
對子的特點:
(1)字數相等;
(2)節奏一致;
(3)詞性相對;
(4)結構相同;
(5)平仄合律。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初讀課文,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對子具有哪些特點呢?課下同學間可以交流一下,然后把大家發現的特點總結起來。還可以通過書籍或互聯網查找一些對子,積累起來,互相交換著讀一讀,感受對子的結構美和韻律美。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古、細”等7個生字,從中感受到識字的樂趣。
2、通過朗讀,認識“鳥語花香、朝霞、夕陽”等7個詞語,借助圖片或聯系實際理解“嚴寒、酷暑、朝霞、夕陽”。
3、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背誦對韻歌。
4、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準生字,特別是“圓、嚴、寒”等容易讀錯的字;指導“夕、語”的書寫;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通過多種多樣的誦讀方式,達到熟讀成誦。
難點:借助圖片或聯系實際理解“嚴寒、酷暑、和風細雨、鶯歌燕舞”等詞語,學會想象和口頭表達。
【教學過程】
課前背誦古詩:《春曉》、《贈汪倫》、《詠柳》、《千字文》。
一、游戲導入認識“古”
1、同學們,我們做一個相反詞語對對碰的游戲,我說上、你說下。我說左,你說右。誰聽清楚了?
上——下
左——右
遠———近
開——關
男——女
粗——細
高——低
安靜——熱鬧
勇敢——膽小
寒冷——炎熱
2、還記得我們上學期學的一首對韻歌嗎?出示(指名讀、齊讀)
3、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對韻歌,題目叫做《古對今》。板書課題:古對今古是今天要學的生字,你怎么記住它,誰來組個詞。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請同學們自己讀兩遍這首對子歌,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誰聽清讀書要求了舉手。
2.誰來讀第一小節,(我讀書,我傾聽)第二小節,第三小節(評一評讀書吧,優點,提出建議)
3、師生合作讀。(老師讀前半句,你們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讀。
5、我們讀一讀今天要認識的生字,用手指著帶拼音的字。
6、⑴出示圖片,誰讀這兩個字:古今
(2)看這兩個圖形:圓方比較圓和園
(3)看到這兩幅圖,你想到了什么詞語呢?(嚴寒)
(4)冬天過去了,我們來到了什么季節?(酷暑)
“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叫“暑”,“暑”就是熱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熱
(5)誰讀這兩個詞語?(春暖秋涼)看第一幅圖:說幾句話,第二幅圖:秋天來了,天氣轉涼了,樹上的葉子有什么變化?
(6)讀第一小節。
7、(1)再看這兩幅美麗的圖片,誰發現了這兩個字都有什么?(日)
“晨”可以組什么詞?(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還沒落下,太陽已經升起的時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兩個日字都藏到草叢中,太陽藏起來了,不就是太陽下山了。這時候就叫“暮”。
(2)誰發現了,這兩個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頭)
(3)什么是“和風”?“和風”和“微風、大風、狂風”中哪個意思相近?
有誰知道什么季節(時候)有和風、細雨?
春天。春天風輕輕地吹,雨絲細細的。讀這兩個詞。
(4)什么時間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陽”是什么時候的太陽?(黃昏、傍晚)夕和哪個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讓我們讀一讀第二小節吧!
8、(1)誰流口水了?什么樣的桃子?什么樣的李子?
(2)柳楊都是什么偏旁?看著圖片背誦《詠柳》
(3)出示圖片,理解詞語: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想象說話:
師:聽,它們嘰嘰喳喳,好像在說什么呀?
——鳥語花香。
(5)、感情朗讀:多美的春天啊!讓我們一起讀讀第三小節,贊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誦讀韻文(拍手讀)背誦。
四、游戲激趣,鞏固識字
1、讀詞語,同桌互讀,找一組展示。
2、有不認識的嗎?找同學幫忙。
3、單獨出字,同桌互查,組詞,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車放氣球游戲。
五、手指操游戲。
六、觀察字形,指導寫字
1、找出左右結構的字:涼、細、語
2、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寬。
3、指導書寫,強調主筆。
4、觀察寫字姿勢。
5、自己練寫,老師巡查,同桌互評。
七、學習四字詞語
八、語境中識字。
【教學反思】
本課是識字教材,教學目標主要以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認識生字、理解詞語,正確規范書寫生字為重點,積累并運用識字方法,為今后自主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節課我從復習學過的對韻歌引入,讓學生再次感受對韻歌節奏感強、朗朗上口的特點,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在揭示課題之后,相機指導生字“古”的書寫,分散識字。通過自己讀、指名讀、師生合作讀、男女合作讀等形式,激發學生朗讀韻文的興趣,讓學生在反復朗讀過程中加深對生字的印象,落實了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抓住“暑、晨、朝”三個生字的共同點,引導學生通過借助圖片、結合字理或聯系實際等方式記認生字字形,理解“朝霞、夕陽、酷暑”等詞語,能夠化抽象的漢字為具體形象的事物,降低識字難度,讓學生更容易識記。
隨文識字環節,通過講解字源的.方式,引導學生記認“寒、夕、暮”的字形,理解它們的意思。并通過引導學生借助圖片、聯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風細雨、鳥語花香”等詞語,完成理解詞語的教學目標;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豐富學生的表象,又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可以有效落實第4點教學目標。在充分認識生字的基礎上,再次回歸整體,在有節奏地誦讀韻文過程中鞏固識字效果,落實了認識生字的教學目標。
在書寫環節,引導學生發現生字結構上和字形上的異同點,結合生字意思熟記字形,有利于提高生字書寫的正確率。通過重要筆畫的指導,促進學生把生字寫得美觀勻稱,突破寫字的難點。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6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一)揭題,書寫古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對韻歌《古對今》
2、齊讀課題。指導書寫“古”。
(二)師范讀,生認真聽。
(三)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生自讀課文。
2、同桌互讀,檢查字音。
3、檢查讀文。隨機正音
二、細讀對子,感受畫面美
(一)學習第一小節
1、學習“圓”
(1)引導發現古代和現代錢幣的區別
(2)讀好“古對今,圓對方”
2、學習:嚴寒酷暑涼
出示四個詞語:“嚴寒、酷暑、春暖、秋涼”這四個詞語。
(1)學習“寒”
字理識字學習“寒”。并給“寒”擴詞。
寒是冷,那嚴寒就是——非常冷。
指導讀好詞語。
那酷暑是什么意思?——非常熱。
讀好詞
(2)學習“涼”
a、涼的偏旁是兩點水。兩點水的字跟什么有關?
補充帶兩點水的字。
b、指生讀秋涼,齊讀。
3、指導朗讀第一小節
(二)學習第二小節
1、出示讀:第二小節。指生讀。
學習:晨細朝霞夕
(1)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
(2)細。指生說記字方法。
細雨和“小雨、大雨、暴雨”哪個詞語意思更接近?
和風和細雨也可與組成一個四字詞語。一起讀
出示:朝霞、夕陽。
什么是朝霞?什么是夕陽?
出示圖片,早晨的霞就是朝霞,晚上的霞是晚霞。
指生讀,齊讀。
指導讀好這一小節
(三)學習第三小節。
出示第三小節。指生讀。
1、學習:楊。
師:第三小節中的`生字
出示:楊。
圖:這就是楊樹。所以是木字旁。
有木是楊樹,伸手是表揚,有土是操場。
2、出示圖片及句式:春天來了,黃鶯在唱歌,燕子在跳舞,這就叫“鶯歌燕舞”。
生練習用句式說話:
春天來了,小鳥xxxxx,花兒xxxxx。這就叫xxxxxxxxxx。
讀詞——鳥語花香。
3、指導朗讀,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音律和諧,引導讀出節奏
1、引導發現韻腳
2、配樂拍手齊背。
四、拓展延伸。
讀得那么好,試著對一對好不好?
日對xx,鳥對xx。
春花對xx,高山對xx。
五、指導寫字
指導書寫:李和香。
1、觀察字形
一看結構:上下結構
二看寬窄:
三看重點筆畫:撇捺
2、師范寫,生練寫,展評。
三、總結作業:
課下把《古對今》背給爸爸媽媽聽。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古、涼”等7個生字。
2、通過朗讀,認識“鳥語花香,朝霞”等7個詞語,借助圖片或聯系實際,理解“朝霞,夕陽,嚴寒,酷暑”。
3、正確流利的朗讀對韻歌,背誦對韻歌。
4、想想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相反詞語對對碰的'游戲吧,比如:我說上,你說下,我說多,你說少,遠——( ),左——( ),粗——( ),黑——( ),快——( )
2、古就是古代,今就是( )
對,就是古代和現代相對,這是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板書:古對今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課文幾個小節標出來,分小節讀課文,正音。
3.出示本課的.生詞。
a.帶拼音認讀
b.不帶拼音認讀
c.認讀生字。
(多種方式讀生字詞語)
三、再讀課文
1.自讀課文,把不懂的詞語畫出來,同桌交流。
2.學生匯報
a.嚴寒,酷暑,“嚴寒”就是很冷很冷,“酷暑”就是特別特別熱
再讀第一小節,這個小節每組的兩個詞語是什么關系?(相反)
b.暮,和風
“暮”就是太陽下山了,“和風”和微風,大風,狂風中哪個詞相近?
風輕輕吹,雨絲細細的,就叫“和風細雨”
什么時候能看到朝霞?夕陽是什么時候的太陽?
這個小節每組詞語之間是什么關系?(有些相反,有些同類)
c.學習第三小節
什么是“鶯歌燕舞”?
鶯是黃鶯叫聲動聽,就像一曲悠揚的歌曲,燕子的動作輕巧優美就像跳輕快的舞蹈,就叫“鶯歌燕舞”
聽,小鳥們嘰嘰喳喳的好像在說什么呀,在鮮花上飛來飛去,這幅美麗的畫面就叫“鳥語花香”。
再讀第三小節,每組詞語之間是什么關系?(同類事物)
d.總結寫對子歌,可以是同類事物,可以是相反事物
四,拓展延伸
我們再來讀一首對子歌。
五、書寫生字
出示要寫的生字:“李”“香”
1、觀察
2、范寫指導,生書空。
3、生仿寫。
4、評價。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8
一、教材分析
本課采用對韻歌的形式識字,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這種形式識字。這首對韻歌以對子的形式描繪了四季氣候及景物特點。課文配有一幅插圖,采用寫意畫的方式展示了“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的美好景象。
課文由三個小節組成,每小節四行,且結構相同:每一小節的前兩行是單音節詞對單音節詞,如“古對今”“晨對暮”“桃對李”;后兩行是雙音節詞對雙音節詞,如“嚴寒對酷暑”“和風對細雨”“鶯歌對燕舞”。
三段韻文,分別用簡潔形象的語言和長短句交替的節奏,或同義組對,或反義相對,描繪了四季輪回,冬去春來,晝夜交替,欣欣向榮,萬物生長的自然規律。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想象四季美景,進行理解、誦讀、欣賞和積累,在識字中了解常識,獲得知識,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教學目標:
1、會認“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涼”“夕”“細”“語”四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激發對“對子”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會寫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激發對“對子”的.興趣。
四、教法學法:
教法:講解法 示范法 情景教學法 直觀演示法
學法:小組合作法 自主探究法 朗讀法
五、教學流程
(一)、復習《對韻歌》導入
1、理解“對”字
教師出示上學期所學課文《對韻歌》,同學們拍手誦讀。
師:這是一首“對韻歌”,這里的“對”是什么意思?(相對,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都能用上“對”,如“黑對白”、柳綠對桃紅)
2、師介紹中華特色文化--對子。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對今》這篇課文里就有許多對子,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教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聽清字音。
2、教師領讀課文,學生跟讀。
3、自由讀課文。
4、學習生字詞
教師出示圖片,引出本課“二線格”的生字
(1)讀準字音:
a.全班齊讀、小老師帶讀等多種方式讀生字。
b.學生提醒要注意的讀音。
(2)識記字形
學生采用“加一加”“編故事”“猜謎語”等方式識記字形。
(3)“桃花朵朵開”游戲鞏固生字。
(4)把生字送回詞語朗讀、去拼音朗讀詞語
5、齊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教師用圖片依次引出“夕”“涼”“細”“語”四個字
1.請學生分別說出四個字的結構。
2.找出壓線筆和需要注意的筆畫。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4.教師再次范寫,學生書空。
5.學生練寫,教師巡回指導。
6.展示部分作品,師生共同評議。
7.修改。
8.為生字組詞。
(四)、作業
今天我們的收獲真大,認識了12個生字,會寫7個字,還學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對子歌。其實呀只要你善于觀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對子。
1.背一背對子歌給爸爸媽媽聽。
2.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詞語可以對對子?下一節課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找的多。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9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正確書寫7個生字。認識偏旁“酉”。
2、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正確書寫7個字;認識偏旁“酉”,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正確識讀12個生字。
教學準備:
課件、課本、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示標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6古對今》,請同學們和我一起書寫課題。師板書課題并口述目標:
2、回憶《對韻歌》,理解“對”含義。
二、比賽讀課文:(第一次“先學后教”)
第一場比賽:比誰字音讀得準
1、老師范讀,學生仔細聽清字音。同學們聽得很認真,現在,自己趕緊試讀一遍,有不會讀的字詞畫上符號。
2、自己練習讀,還有不認識的字問同桌。
全部會讀的請舉手。下面開始比賽,請聽老師提的要求:讀的同學比誰聲音響亮,能讀準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聽得同學比誰聽得認真,聽出有錯音及時舉手給他糾正。
3、同桌朗讀比賽,比誰讀得字音準,句子流利,聲音響亮。
4、指名輪讀。
(一人一句,以學困生為主,盡量讓多點人發言,大量暴露問題。)
5、課文讀得字音真準!老師加大難度來考你們了,生字寶寶能不能難住你?
園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
生練讀一一同桌互相檢測,再指名讀。
6、認識偏旁“酉”。
7、口頭擴詞練習。
有錯及時糾正,師適時板書、引導。(充分發揮兵教兵),再齊讀兩遍。
8、去掉音節找剛讀錯的人再次讀。
字音大家能讀準了。接下來我們進行第二場比賽:比誰能流利朗讀課文。先給你們2分鐘練讀時間,待會我們繼續比賽。
三、課文讀得流利。(第二次“先學后教”)
時間到,想讀的請舉手,找誰呢?都想啊!這樣吧:我們小組賽讀吧?
1、生自由練讀(2分鐘)
2、男、女賽讀
男生的聲音響亮,女生的聲音優美,如果合起來讀相信會更好的`。來齊讀一遍。
3、齊讀課文
課文讀得真是既正確又流利。最后我們進行第三場比賽,比會寫字寫得正確、規范。
四、比賽會寫字(第三次“先學后教”)
1、師出示會寫字,學生觀察。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生字,注意它的筆順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壓線筆,并自己書空一遍它的筆順。
2、生說筆順——齊書空。
3、生說提醒的地方。
4、生描紅并練寫。
①寫最不好的兩名學生上臺臨摹。
②指名上臺糾正。
③師適時引導總結。
④生再練寫。
五、當堂訓練:寫生字并組詞。
六、板書設計
園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圓、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等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古、涼、細、夕、李、語、香”等七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感受語言的對仗美,培養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的對仗美。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學生之間玩拍手游戲。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些對子歌。(教師板書:《識字6古對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借助拼音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圓、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古、涼、細、夕、李、語、香”,指名認讀、領讀。
(2)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文詳解。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同學們注意給自己正音。
(2)教讀課文,初步感知對子。
2、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1)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師生交叉讀,教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讀完以后再交換。
(3)師:你知道文中這些有趣的組合叫什么嗎?
生:對子。
(4)師:課文的'對子中寫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風細雨、桃、柳、楊、朝霞、夕陽、鶯、燕、鳥、花……
師:你見過這些事物嗎?它們是怎么樣的?(學生自由回答)
(5)引導想象,讀到和風細雨、鶯歌燕舞、鳥語花香時,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誦課文
(1)自由試背,同桌互背。
分小組背,男女生比賽背。
五、課文
同學們,對子是我國特有的,這節課從這些對子中你學到了什么?
課后反思: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以及課下的反思,自己學到了很多教學方面的知識,在以后的教學中會去盡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夠的地方,爭取做到盡善盡美,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學生對于識字還是有一定的困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欲望,所以,激發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但怎樣使學生對課本上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呢?便是我們教學者課下需要深究的問題。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1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圓、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等12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古、涼、細、夕、李、語、香”等7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 .情感目標:感受語言的對仗美,培養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學習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學習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的對仗美。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6古對今》,請同學們和我一起書寫課題。師板書課題并口述目標:
2.回憶《對韻歌》,理解“對”含義。
二、比賽讀文(第一次“先學后教”)
第一場比賽:比誰字音讀得準
1.老師范讀,學生仔細聽清字音。同學們聽得很認真,現在,自己趕緊試讀一遍,有不會讀的字詞畫上符號。
2.自己練習讀,還有不認識的字問同桌。
3.同桌朗讀比賽,比誰讀得字音準,句子流利,聲音響亮。
4.指名輪讀。
5.課文讀得字音真準!老師加大難度來考你們了,生字寶寶能不能難住你?
6.認識偏旁“酉”。
7.口頭擴詞練習。
8.去掉音節找剛讀錯的人再次讀。
三、流利讀文(第二次“先學后教”)
時間到,想讀的`請舉手,找誰呢?都想啊!這樣吧:我們小組賽讀吧?
1.生自由練讀(2分鐘)
2.男、女賽讀
3.齊讀課文
四、比賽寫字(第三次“先學后教”)
1.師出示會寫字,學生觀察。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生字,注意它的筆順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壓線筆,并自己書空一遍它的筆順。
2.生說筆順——齊書空。
3.生說提醒的地方。
4.生描紅并練寫。
①寫最不好的兩名學生上臺臨摹。
②指名上臺糾正。
③師適時引導總結。
④生再練寫。
五、課堂練習
寫生字并組詞。
六、板書設計:
6、古對今
園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6古對今》,請跟老師口述目標:
二、了解“對子”(第一次“先學后教)
1.數一數課文一共有幾節?標上序號。
2.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首對子歌的內容與什么有關?交流反饋。
4.引導學生了解“對子”含義。
對子又叫對聯,是我國獨有的'語言表現形式,有獨特的祖國文字的魅力。
三、背誦課文(第二次“先學后教”)
1.快速連讀,練習背誦。
2.抽背展示,并讓背誦的孩子交流自己快速背誦的方法,其他孩子借鑒學習。
3.加入動作,自由輕聲背誦課文。
四、課堂練習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后的《讀一讀,記一記》。
夕陽嚴寒朝霞古今酷暑和風細雨鳥語花香
五、拓展延伸
課后收集自己家中的春聯,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6、古對今
和風細雨
古對今鶯歌燕舞快樂無限
鳥語花香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圓、嚴、寒”等12個生字;會寫“古、涼、細”等7個生字。
2、通過朗讀,認識“鳥語花香、朝霞、夕陽”等7個詞語,借助圖片或聯系實際理解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背誦對韻歌。
4、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背誦課文。
難點:了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的對仗美。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激趣導入
1、啟發談話。同學們喜歡對對子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組對子歌。
2、展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景物的圖片,說說圖片上的景色。
二、讀文識字,發現規律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請學生讀課文,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3、教師與學生合作讀。(教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
4、通過讀課文,你們發現了什么?
學生甲:文中的字和詞都是一對一對的。
學生乙:文中的詞語都是描寫大自然的。
5、出示生字、新詞卡片。
(1)借助拼音讀準確。
(2)讓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
①加一加識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識字:纟田→細;冫京→涼;讠吾→語。
(3)結合圖片理解詞語。
①(課件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陽等圖片)請學生說說圖片上的景色,隨機出示對應的詞語,讓學生認讀。
②看課文插圖說話,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隨機出示“和風、細雨、柳樹、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等詞語讓學生認讀。
三、初讀韻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鞏固生字。
2、小組比賽讀。
3、指導學生發現對子歌中的特點。
(1)字數相同。
(2)意思相反或相近。
(3)動物與動物、植物與植物、天氣與天氣對。
四、學習第1節對子
1、出示圖片,讓學生對比圖片,說出圖片內容,教師隨機引入課文。
(1)古人與今人對比圖。(古今)
(2)銅錢。(外圓內方)
(3)四季對比圖。(嚴寒,酷暑,春暖,秋涼)
2、課件出示第1節對子,指名朗讀。
3、結合第一、二幅圖片,讓兩名學生合作讀出課文中的.對子。
4、結合第三幅圖片,四個同學合作讀對子。
5、教師點撥:了解大自然四季變化的特點。(可結合識字1《春夏秋冬》所學)
6、寫出下列漢字的反義詞。今——()圓——()暖——()
五、學習生字“古”“涼”“細”
1、出示生字,觀察占格、結構。
2、教師講解,范寫。(絞絲旁的筆畫分布)
3、學生口述、書空。
4、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5、集中糾錯講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生玩游戲對對子導入。
二、研讀課文,學習第2節對子
1、指名讀第2節對子。
2、出示圖片,對應認識字詞。
3、播放日出、日落動畫視頻,理解“晨—暮”“朝霞—夕陽”兩對詞。
4、結合識字1冬雪與秋霜的'圖片,理解“雪對霜”。
5、理解詞語:和風細雨。
(1)引導學生想象:春天已經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陽春三月,沐浴在陽光下,春風拂面,這春風跟冬風有什么不一樣?
(2)引導學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區別,出示圖片分別展示。
三、學習第3節對子
1、自由讀第3節對子,引導思考:“桃”“李”“柳”“楊”分別指的是什么?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區別。
2、齊讀最后一句,引導學生發現成語,再指名朗讀。(相機出示:鶯歌燕舞、鳥語花香)
3、播放視頻,強化感悟“鳥語花香”。
四、整體回顧,感悟課文
1、學生領讀、個別讀、齊讀課文。(讀出節奏)
2、引導學生邊讀邊悟:課文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3、啟發思考:當你看見眼前的景物時,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對子的精妙。
五、指導寫字
1、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識字。
古(十口)涼(冫京)細(纟田)李(木子)
語(讠吾)香(禾日)夕(多—夕)
2、指導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教師范寫,講解“李”“語”“香”“夕”。
(1)“李”“香”的豎要短。
(2)“夕”的撇要與橫撇齊平。
3、學生書空、描紅、臨寫,教師巡堂指導。
4、填一填。
(1)“夕”是結構,共畫。
(2)“李”的第五筆是,可以組詞為。
[教學板書]
古對今古—今晨—暮桃—李
圓—方雪—霜柳—楊
嚴寒—酷暑和風—細雨鶯歌—燕舞
春暖—秋涼朝霞—夕陽鳥語—花香
[教學反思]
本課是以對對子的形式出現的識字課,在誦讀對子的過程中,我嘗試引導學生感知對子的語言形式,激發學生收集對子的興趣。經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們感受到了對對子就是把字數相同、內容相關聯的字詞對起來。同時,學生在邊讀邊悟的過程中了解了對子中描寫的景物,從而感受到了對韻歌中的意境美,完成了預先設計的教學目標,引起了教學共振的效應,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3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學習中,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課設計依據文本特點,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對子”這一傳統文化,同時將識字與學文有機結合。教學中,力求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學生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重點,以識字為主線,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并采用字歌識字、字謎識字、故事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通過豐富多彩的誦讀方式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認識“古對今”
1、互動活動一:同學們,你們玩過“相反動作對對碰”嗎?如果老師說舉起右手,你們就舉起左手。我說什么,你們就跟我做相反的動作,明白嗎?
2、互動活動二:同學們反應真快,如果我把這個游戲變成“相反詞語對對碰”,你們會嗎?比如我說左,你對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師板書“古”和“今”,引言:你能用這兩個字組詞嗎?(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時候,“今天”就是現在。這兩個字有什么關系?(意思相對)古人把這樣的詞寫成了對子。(板書“對”)簡介什么是“對子”。
4、齊讀課題,學習“古”字。
(1)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猜字謎:十張口。)
(2)描紅寫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橫要寫長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寫得好,上面大來下面小。)
設計意圖: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游戲是最能走近其心靈的,每個孩子都喜歡游戲。讓孩子在游戲的“趣味”中慢慢走近課文,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聽說我們要學習課文,有一個小動物也來了(猴子),跟他打個招呼吧。它給我們帶來了好幾個游戲,第一個游戲叫“火眼金睛”。
2、打開課本翻到56頁,提出自讀要求:用橫線畫出“對”字前后的詞語,讀一讀。匯報找到了哪些相對的詞語。
3、這些詞中藏有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生字,你會讀嗎,先自由拼讀一下。
4、具有火眼金睛的你想提醒大家哪個生字容易讀錯,帶著大家讀一讀。(指名帶讀:如:我要提醒大家“涼”字,請跟我讀)
5、全班齊讀生字。
6、小猴子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幾千年前的文字“朝”,出示甲骨文“朝”,看一看它有哪幾部分組成,表示什么呢?你能給它組一個詞嗎?學習多音字“朝”。
7、自主識字:這么多的生字寶寶,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他們呢?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字,一邊觀察生字,一邊說一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
(1)加一加:圓、涼、朝、暑、晨
(2)減一減:夕
(3)換一換:楊、霞、
(4)猜字謎:
細:田邊種絲瓜。
朝:十日十月。
嚴:亞字長個小尾巴
8、齊讀識字方法。
9、小猴子給我們帶來第二個游戲:“摘蘋果”。
10、出示詞語開火車檢查認讀。
設計意圖:低年級識字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復現,根據兒童“先快后慢”的遺忘規律,當堂抓好多種形式復現和認字顯得尤為重要。師生交流多種有趣的識字方法,如:猜字謎、編字歌、講故事、形聲字識字法……時間充裕,全體參與,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識字能力。
三、深入誦讀,記形明義
1、引問:小猴子說你們把詞語讀得這么好,能不能也把課文讀給它聽聽呢?第三個游戲是:我是小巧嘴(自由讀)誰來讀?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每句話里都有個“對”字。)
2、學生嘗試讀韻文,你能找出文中有幾組反義詞嗎?請你動手圈一圈,再讀一讀。
3、匯報:古和今,圓和方,嚴寒和酷暑,春暖和秋涼,晨和暮、朝霞和夕陽。除了是反義詞有6對,不是反義詞的是哪幾組?雖然他們不是反義詞,但這些詞語之間都有關聯。
由此我們得出:是反義詞的一定是對子,但是,是對子的不一定就是反義詞,如文中的“鳥語花香”不是反義詞但他們是對子。
設計意圖:漢字文化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智慧結晶,本課是由“對子”組成的課文,展現了傳統文化的風采。教學中,先讓學生發現每行每句的特點,依據“對”字找到每組相對詞語,這一做法緊緊抓住了文本的精髓,為接下來的識字活動提供條件,創建平臺。
尾字押韻是對韻歌的一大特點,學生如能發現這一現象,在誦讀時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韻文的韻律美。
5、齊讀課文第1小節,你知道了什么?(春、夏、秋、冬是一年中的四個季節。春暖、酷暑、秋涼、嚴寒準確地概括了四個季節的特點。)
出示猜字謎讓學生猜:
嚴:亞字長個小尾巴;
酷:酉時告訴你
6、第2小節中共提到了哪些自然景物?逐個詞的理解,再齊讀第二節。第三節描繪了怎樣的景象?齊讀第三節。
7、看看每一小節的'第二行和最后一行的尾字分別那些字?(是“方”“涼”“霜”“陽”“楊”和“香”)指名匯報。最后一個字的韻母都為“ng”,這樣的形式就叫“押韻”。韻腳就是句末押韻的字。如“方”“涼”“霜”“陽”“楊”和“香”就是韻腳,他們押的是ang的韻。
8、同桌合作:同桌互讀對子歌,如果同桌讀錯了,你可以當小老師教同桌讀字。
四、變式誦讀,溫故知新
小猴子要在我們班上評選幾名誦讀大王,看誰聲音洪亮,讀得又好聽就可以獲得這個稱號,有信心嗎?
1、師生對讀,游戲中再認。(我讀古,我對今……)
2、拍手樂讀,律動中再認
3、聽音趣讀,變奏中再認
低年級學生對節奏非常敏感,聽到韻律感強的兒歌就會不自覺地跟讀。對韻歌是由字組詞,再串詞成句的,含有非常微妙的語言節奏,讀起來可快可慢。教師可以把快慢不一的基本鼓點作為背景,讓學生聽不同節奏的鼓點,跟讀對韻歌。
例如,在引導學生鞏固積累“古對今,圓對方。嚴寒對酷暑,春暖對秋涼”這一小節的對子時,教師先播放一段快節奏的基本鼓點,讓學生跟著鼓點節奏讀,接著又播放一段慢節奏的基本鼓點,學生聽到節奏變化后也自覺改變了自己的誦讀節奏。等學生完全聽懂鼓點節奏后,教師又隨機播放了兩組,學生在快慢節奏的交替誦讀中感受到了語言本身的樂趣,更好地把生字的音、形、義融合于記憶,進而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4、評選誦讀大王。
設計意圖:采用多種形式讀課文是對文本韻律的體會與理解,也是引領學生感悟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環節。
五、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對子歌的內容包含得很多,有天文、地理、時令、自然等方面。今天我們學習的就包含有反義詞的、時令、自然現象方面的。你會試著編一兩句嗎?
2、出示對子齊讀:寒對暑,早對晚。日月對星辰。祥云對瑞雪,暮雨對朝煙。北斗七星三四點,南山萬壽千百年。有對無,出對入。寬對窄,買對賣。南對北,首對尾。西對東,始對終。干對濕,公對私。美對丑,薄對厚。遠對近,古對今。明對暗,早對晚。
3、總結全課,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生字,學習了課文,大家表現都非常棒,下節課我們繼續書寫剩余的生字。作業要求:再搜集一些有關對子歌的其他內容,積累和背誦。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4
【設計理念】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教材對于識字寫字的安排,依然遵循課程標準提出的“認寫分開,多認少寫”這樣一個原則。本單元作為一個集中識字的識字單元,識字密度高,難度大。因此,在教學中,我將采用豐富多樣的形式引導學生集中識字,或了解漢字的字理字源,或者圖文關照形象識字,或同類列舉歸類識字,努力以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學生更高效、更快樂地識記生字。同時,也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引導學生在感受漢文字的結構魅力的同時,領略漢語言音韻節奏的和諧之美,從而激發孩子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由衷熱愛。
【教材分析】
《古對今》是“部編本”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單元中的一篇課文。作為一篇新增加的課文,它既是一份密度較高的識字教學的材料,更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這首對韻歌由三個小節組成,內容豐富,意象宏大,包含了古今變遷、方圓結構以及氣象更替等等等等,讀起來又朗朗上口,非常適合學生有節奏地誦讀,在誦讀中感受漢語言的`音韻之美。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上學期已學過《對韻歌》,對對韻這種中國文化獨有的形式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本課識字密度大,有12個需要認識的生字,7個需要會寫的生字。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識字,調動學生對韻文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目標】
1.會認“圓、嚴、寒”等12個生字,正確、規范地書寫“古、涼、細”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朗讀中感受漢語言的對仗美、音韻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如何在誦讀韻文的過程中識字,感受對韻歌的韻律美的同時,更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快樂識字,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所在。
【教學流程】
一、游戲“對對碰”,引出新韻文。
玩一個對對碰的游戲,游戲的規則是:老師說一個詞,請你說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對的詞。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里,全部都是這樣對對碰的詞語。看老師寫課文的題目。(教師板書《識字6古對今》)齊讀課題。
二、自主讀課文,初步認生字。
1、生借助拼音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爭取把生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開火車拼讀生字。
三、分散記生字,形意相結合。
1、偏旁小助手幫助識字。
(1)出示早晨的圖片,認讀“晨”“朝霞”,借助圖畫理解生字的意思。
(2)出示傍晚的圖片,認讀“暮”“夕陽”,借助圖畫理解生字的意思。
(3)你還知道哪些日字旁的字?總結: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到一起集中識記,可以更快地記住更多的字。
2、古漢字小助手幫助識字。
出示“寒”字的古漢字,請學生猜測。釋義、組詞。理解“嚴寒”。
出示“暑”字的古漢字,請學生猜測。釋義、組詞。理解“酷暑”。
總結:利用古漢字小助手,能夠幫助我們記住字形,更能幫助我們理解字義。
3、出示剩下的生字,同桌討論,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生字?集中交流。
(總結:可以熟字加一加、減一減、編字謎。)
四、定位識生字,課文有奧秘。
1、生字放回課文,你還認識嗎?指名分節讀課文。
第一節韻文
指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們傾聽評價。
利用圖片理解“圓和方”。
第二節韻文
指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們傾聽評價。
指導理解“和風對細雨”。
第三節韻文
指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們傾聽評價。
學生自由探索,感受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美麗景象。
指導朗讀。
完整地朗讀。
配樂,有節奏地朗讀。
師配樂,示范怎樣打節奏,跟著節奏朗讀。
學生嘗試有節奏地朗讀。
齊讀整篇韻文。
梳理回顧,熟讀成誦。
分類寫生字,書寫有訣竅。
1、仔細觀察,生字排列有什么規律?
師引導發現:
第一排的是:上下結構。
第二排是:左右結構
第三排是:獨體字
2、師范寫:從每種結構中挑了一個字寫給大家看。
3、生試寫。師提醒注意姿勢:頭正,腰直,腳放平。注意寫法:一看二寫三比較,一個要比一個好。
4、書寫點評:你喜歡哪個字?哪個字有什么要注意的?
六.一篇帶整本,拓展閱讀面
(1)欣賞視頻兒童吟誦《笠翁對韻》。
(2)推薦《笠翁對韻》。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5
一、文本教學解讀
《古對今》以對韻歌的形式呈現,節奏明快,音韻和諧。課文以廣闊的時空切入,落在四季的輪替,宏觀大氣;又以自然的輪回、萬物的生長鋪陳開來,神奇美麗,呈現了音韻和美的畫面意境。教學本課,要關注多種形式的朗讀,促進學生對文本生字新詞的識記和理解,幫助學生感知"對子"的節奏和韻律;借助畫面感強的詞語加強學生想象力,使識字教學變得有趣又有效。
1、識寫生字。
本課作為識字教材,要充分挖掘文本所能提供的多樣化識字途徑,引導多種識字方法自主識字,鼓勵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暑、晨"等字筆畫較多,可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抓住主要部件"日"進行生活化聯想,達到形意結合,而不必做過多的字形分析。而其他筆畫少的合體字可采用"加一加""減一減"的辦法識記。此外,字理識字是學生感到新奇的辦法。如"朝"的甲骨文" ",看中間的太陽已經升起,再看旁邊的月亮還沒有落下,說明清晨的時候稱為"朝"。
此外,定位聯想,熟字組詞,在新的語境中鞏固識記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識記新字的方法。總之,要創設多種情境,強化實踐運用,在運用實踐中培育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熱愛。
2、朗讀兒歌。
本課使學生感受到漢語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語言藝術形式:意蘊相對、音韻相合,在富有節奏感的語言中讓我們看到了一幅山清水秀、桃紅柳綠的美麗畫面。全文相對的詞語既有雙音節詞的形式出現,如"嚴寒""酷暑""鳥語""花香"等,也有單音節詞的形式出現,如"古""今""雪""霜"。其中新詞較多,如"鶯歌燕舞""微風細雨""鳥語花香"等,有極強的畫面感,讀起來令人浮想聯翩。
因此,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自由朗讀,鼓勵放聲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感知文本的和諧音韻和富有節奏的語言特色。再通過師生互讀、生生互讀等形式,使學生將兒歌讀得瑯瑯上口;同時也要充分運用學生的肢體動作,輔助朗讀,使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美意境。
3、積累運用。
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運用補空位的方式,幫助學生熟讀成誦;同時,特別關注"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等詞,使學生在背誦中想象畫面,在想象中感知詞語的意境。
其次,借助"讀拼音填空"的`形式,書寫生字,運用生字構成語句,表達完整的意思,從而感知生字新詞的大概意思。
二、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古、涼"等7個字。
2、通過朗讀,認識"鳥語花香、朝霞、夕陽"等7個詞語,借助圖片或聯系實際理解"朝霞、夕陽、嚴寒、酷暑"。
3、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背誦對韻歌。
4、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學重點:
識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背誦對韻歌。
教學難點:
理解"朝霞、嚴寒、酷暑"等詞語的意思,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構建學習情境,自主識記新詞
1、游戲導入,引出"對子"。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來玩一個"詞語對對碰"的游戲。老師說一個詞,你們也要說一個詞,而且字數一樣、意思要相對。
要點:按照由簡到繁的順序出示詞語。如:大對(小)、來對(去或往)、白天對(夜晚或晚上)、水對(火或山)、日對(月)。
2、圖文結合,學習"對子"。
(1)出示柳綠花紅水墨畫,配上音樂。
看,我們走進了美麗的春天。春天里有和風,也有(細雨);有鳥語,還有(花香);有黃鶯歌唱,更有(燕子舞蹈)。春天里沒有嚴寒,也沒有(酷暑);這樣對對子,真有意思。不知不覺我們就描繪了一幅美妙的畫面。
要點:隨著互動交流的過程,在屏幕上相機出示詞語:和風細雨、鳥語花香、鶯歌燕舞。
(2)主動識記新詞語。
除了這些新詞語,對子歌里還有許多詞語,讓我們試著認認它們。
要點:用幻燈片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陽等圖片,讓學生說說圖片上的景色,隨機出示"晨、暮、朝霞、夕陽"等詞語,讓學生認讀。
(3)看插圖,借助拼音認識詞語。
看著插圖,這些詞語你都認識嗎?可以借助拼音,認認讀讀,也可問問同桌的同學。
3、分享識字,掌握方法。
要點: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如何用好方法記住一個生字的。然后全班分享,教師進行歸納點評。
想象識字:"日"表示太陽;太陽剛剛爬上山崗就是"晨";太陽越升越高,越來越熱,熱得好像天上一個太陽,腳下還有一個太陽,就是"暑"。"木"表示樹,這棵樹長得挺高,可是枝條彎曲,還垂下長長的枝葉,就是"楊"。
兒歌識字:十口古;絲田細;禾日香;木子李;言吾語。
熟字加一加:"員"加"口字框"變成"圓";"亞"加"一撇"變成"嚴";"京"加"兩點水"就是"涼"。
熟字減一減:"多"減去一半變成"夕"。
板塊二自讀嘗試,互動朗讀課文
1、請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對子歌。
要點:小朋友在拼音的幫助下把字音讀正確,并用" "畫出新詞,難讀的詞多讀幾遍。
2、自讀檢查。
要點:指名(自學能力中等的學生)輪讀,一人一個小節。相機正音,特別關注:"暑、晨、朝"等字筆畫多,且都是翹舌音;"圓、嚴、寒"都帶有前鼻韻母an,"涼、楊"都帶有后鼻韻母ang,要重點區分指導。
3、嘗試讀出節奏。
要點:聽老師讀,注意哪里停頓。模仿老師讀出節奏(注意指導讀好下面句子的節奏):
嚴寒對酷酷暑,春暖對秋涼。
和風對細雨,朝霞對夕陽。
鶯歌對燕舞,鳥語對花香。
4、多種形式的對讀。
要點:師前半句,生后半句;然后交換。也可以生生對讀,拍手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既能讓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熟讀成誦。
板塊三熟讀成誦,滲透漢字文化
1、熟讀成誦,定位識字。
要點:學生嘗試背誦。課件隱去不要求認讀的字詞,請學生認讀屏幕上剩下的字詞:圓、嚴、寒、酷暑、涼、晨、細雨、朝霞、夕陽、楊。
板書呈現如下:
古對今,圓對,嚴寒對酷暑,對秋涼。
晨對,雪對霜,對細雨,朝霞對夕陽。
對李,對楊,鶯歌對燕舞,對。
(先按順序認讀,再打亂順序認讀)
2、認讀詞語、生字卡片。
要點:給學生每人一張本課的詞語卡片,讓學生找到能和自己相對的詞語,然后讀一讀。
3、自主選擇,強化識字方法。
小朋友們,生字都認識了,你覺得哪個生字的寫法最有意思?
要點:老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適當地引導學生開展因字而異的多樣化識字方法。
"朝"—— 。看,中間的太陽已經升起,再看旁邊的月亮還沒有落下,說明是清晨的時候稱為"朝"。
"寒"—— 。看,家里有個人站在正中間,可是,他的腳下卻是厚厚的冰,說明這時候一定非常冷,就稱為"寒"。
板塊四創設語境,書寫運用漢字
1、將本課要寫的生字分成了三類,第一類:"古""夕";第二類:"李""香";第三類:"涼""細""語"。請學生仔細觀察,發現這樣分類的"秘密"。
(第一類:都是獨體字。第二類:上下結構。第三類:左右結構)
2、觀察"古""夕",自主發現識記的方法。
(古:十+口,或者說"十張口";夕:多字少一半)
3、寫好獨體字"古、夕"。
(1)教師范寫,學生發現寫好獨體字的重點。
要點:教師在書寫這兩個字的時候,"古"的第一橫和"夕"的橫撇是主筆,既可以用其他顏色的筆書寫,也可以將其寫得相對夸張,以凸顯主筆的意義。只要主筆寫好了,整個字就能工整有力了。
(2)小朋友能夠發現寫好字的秘密,還要能夠展示出來,這才是寫字的真本事。
要點:學生書寫,教師要關注學生寫字姿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提醒意識。
4、寫好上下結構字"李、香"。
(1)這兩個字都有撇和捺這兩個重要的筆畫。撇、捺要寫得舒展,就像小朋友的長裙子一樣,非常漂亮。但是,寫的時候一定不能讓長裙子拖地,不然就顯得不工整了。
要點:教師邊說,邊范寫。
(2)看著范字,看誰能把撇捺寫好,而且不拖地(示意撇捺不要過分地拉到下半格)。
5、寫好左右結構字"涼、細、語"。
(1)回顧以前寫過的左右結構的字,發現寫今天這三個字的基本要點。(左窄右寬)
(2)怎么樣讓左右兩邊看起來和睦相處呢?
要點:教師提出質疑之后,屏幕出示輔助線,勾畫出左右兩邊的高低關系,讓學生明白偏旁有高有低,還有左右高低一致,讓字的左右兩邊看起來更和諧。
(3)誰高誰低,要注意看范字,臨摹著寫。
6、交流點評,你喜歡誰寫的字。
要點:緊緊圍繞今天寫字的重點進行點評:主筆突出、偏旁高低錯落、撇捺舒展,使學生寫字一課一得。
7、練習:看圖讀句子,寫新詞。
要點:練習中給學生呈現精美的圖片,每幅圖片下寫一句話。
如:早晨,鳥(yǔ)花(xiāng),美麗極了。
春天,和風(xì)雨的天氣,真舒服。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6
教學目標:
識字與寫字:通過觀察圖片、歸類識字,認識13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構字特點,培養多樣識字的能力;認真觀察,掌握書寫規律,能按筆順書寫“古、涼”等7個生字。
閱讀與鑒賞: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并背誦,借助圖片和生活經驗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韻文語言的魅力;認讀“和風細雨、夕陽”等7個詞語,能夠觀察圖片或者聯系生活理解意思。
表達與交流:依托文本進行識字教學的同時,引導學生大膽與同學交流,在誦讀中感受中國漢字的韻律美,能夠描繪出四季氣候和景物特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任務一:欣賞手勢舞,激趣導入
1.播放一段《笠翁對韻》手勢舞:“云對雨,雪對風,大陸對長空……”激趣導入:《笠翁對韻》是大學問家李漁編寫的,字數相同,詞義相對,非常有意思!
2.上學期我們也學過一篇《對韻歌》,指名背誦。
3.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對韻歌,板書:古對今。
“古”是生字,怎樣記住它呢?
引導學生利用熟字“故”減一減或“口”加一加記住。
相機指導書寫“古”,理解課題(“古”指古代,“今”指現在,這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
任務二:初讀韻文,識字學詞
1.出示自學要求:
一讀:借助拼音,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結巴。
二標:標出小節號。
三畫:圈畫出本課生字詞。
四讀:再讀課文,把韻文讀通順,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2.學生自主學習。
3.聽錄音正音。
4.自主識記生字。
5.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6.分小節朗讀,隨機識記生字。
第一小節
1.指名讀。
2.出示生字“圓”“嚴寒”“酷暑”“涼”,正音,然后說說識記方法。
重點區分“圓”與“園”:讀音相同,意思不一樣,“圓”指的是一種形狀,如:圓形,團圓、湯圓等;“園”指的是一個地方,如:菜園、花園、園丁等。
出示“寒”古文字,觀察:一個人在一間房子里,地上水凝結成冰,天氣很冷,他在旁邊放了稻草取暖。
3.出示詞語“嚴寒、酷暑、春暖、秋涼”,認讀。
4.齊讀第一小節。
第二小節
1.自由讀。
2.認讀詞語“和風細雨”“朝霞”“夕陽”,聯系實際理解“和風”“晚霞”。
3.指名讀韻文。
4.識記生字:晨、細、朝、霞、夕
出示古文字“朝”,引導學生觀察:太陽從草木之中升起,前一晚的殘月還沒有落下來。組詞:朝霞、朝陽,認識另外一種讀音“chao”,例如:我朝著操場走去。
加一加:晨細
換一換:霞
減一減:夕,與“西”比較。
第三小節
1.出示詞語認讀“鶯歌燕舞”“鳥語花香”。
2.指名讀,齊讀。
3.識記生字“語、香”。
學習活動三:再讀韻文,感知韻律美
1.自由大聲練讀,思考:韻文有什么特點?
2.體會押韻“涼、陽、香”。
3.打節奏讀。
4.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齊讀。
學習活動四:理解韻文,體會對稱美
學習第一小節
1韻文講究對稱,詞義相對或者相近,請大家自己讀讀第一小節,看看韻文是怎樣對稱的?
2.交流:古——今圓——方嚴寒——酷暑春暖——秋涼
3.出示圖片,認識宇宙,體會天圓地方,宇宙廣闊無垠;然后再出示四季圖片:冰天雪地、烈日當空、春暖花開、秋高氣爽,引導學生觀察。
4.自由讀讀,思考:第一小節是從哪些方面對韻的?
時間、形狀、四季,感受宇宙時空廣闊。
5.齊讀。
學習第二小節
1.自由讀,思考:第二小節描寫了哪些景物?
2.交流,說說是怎樣對稱的.?
“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寫的是時間;“雪、霜”是同一類的自然現象;“和風、細雨”描寫的是天氣現象;“朝霞”和“夕陽”分別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觀,都是一類事物。
3.拓展:
自然界每個季節風有不同的特點,說一說:微風大風狂風暴風……
傍晚的彩霞叫晚霞,拓展: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4.打節奏讀,師生對讀,熟讀成誦。
學習第三小節
1.指名讀第三小節,說說是怎樣對韻的。
2.出示圖片,認識“桃樹、李樹、柳樹、楊樹”,然后再出示“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的圖片,感受四季之美。
3.讀出四季之美。
學習活動五:背誦韻文,自主創編
1.有節奏地齊讀兒歌。
2.出示填空,練習背誦。
3.指名背誦,齊背。
4.仿照韻文,創編。
對,對。
對,對。
學習活動六:觀察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古、涼、細、夕、李、語、香,認讀、識記。
2.組詞。
3.生自主觀察漢字,交流識記方法和書寫要領。
4.師范寫:
“細、語”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細”右邊的“田”比絞絲旁略低;
“李、香”是上下結構,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木”和“禾”中的撇、捺要書寫舒展,蓋住下半部分。
5.臨寫。
6.實物投影評議。
7.同位互評,然后再寫一遍提升。
學習活動七:延伸閱讀,誦讀對韻
(出示《笠翁對韻》),課后閱讀或者學唱韻律歌。
板書設計
6古對今
宇宙四季自然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對今》教學設計03-07
《古對今》教學設計05-15
《古對今》的教學設計通用05-15
識字《古對今》教學設計04-29
語文《古對今》的教學設計06-17
小學語文古對今教學反思模板 古對今教學反思第一課時05-06
《古對今》教學設計(精選13篇)07-14
《古對今》教學設計9篇06-04
《古對今》教學設計9篇06-04
古對今教學反思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