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通用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 1
【學習目標】
1、學習并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
3、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關于各地民居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藝術形式上百花盛開,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圖片,猜猜這是哪個地方的民居?(播放課件:如上海石庫門、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等)這些五花八門的房子,真有點令人眼花繚亂了,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去參觀領略一番。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有著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
2、出示詞語認讀:
閩西南粵東北、奇葩、騷擾、夯筑、竹篾、布局均勻、風雨侵蝕、安然無恙、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秩序井然、遮天蓋地、清風徐來、蜂擁而來、家道興旺、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多起竹樓、傍水而居、樹滿寨、花滿園。
三、了解民居特點
1、默讀課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結構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置閩西南、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作用防備盜匪騷擾和當地人排擠材料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結構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點。
四、深讀探究,感知表達特點
1、自由讀《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圍繞哪段話來寫的?
(畫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讀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處?指名說,互相補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異常堅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的,有什么好處?
(列數字-通過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層,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這些具體的數字,使人準確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點;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狀排列,生動地寫出了民居獨特的造型。)
4、同桌商議,并參考文中插圖,畫一畫客家民居的俯瞰圖。
(教師出示八卦圖,請學生參考比較。)
五、客家民居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等。)
六、自讀《傣家竹樓》部分
1、自己設計一張表格,了解傣家竹樓的特點。
2、創設情境,運用方法,介紹傣家竹樓:
(傣家竹樓,以其獨特的建筑形式,優美的風景,成為人們旅游觀光的景點。如果由你來當導游,該如何向游客介紹?請各小組推選選手,共同設計導游詞,參加評比。)
3、評議。
七、拓展閱讀
課后反思: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獨特的建筑特色深深吸引著孩子們,在閱讀文本時,通過反復的'朗讀、比較,很快找出這兩種建筑的獨特之處,并從文中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學完課文,孩子們依然興趣盎然,在課外查找了很多的資料,了解了更多的民族建筑。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 2
教材簡析
中國民居具有古老而獨特的魅力,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篇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語言簡練準確、平實質樸又生動形象,這是課文兩篇短文在表達上的共同特點。作者運用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加以說明,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均較強。
設計意圖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高段閱讀目標部分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了解文章基本的說明方法”,六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較高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重點是要引導學生把近六年學習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讀和悟中。根據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思路,把教學設計成三個板塊:初讀,了解課文內容——再讀,體會民居特點——研讀,領悟說明方法。
學習目標
1、讀讀記記“和睦、酷熱、蜂擁而至”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體會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4、學習對比閱讀的閱讀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1、關于土樓和竹樓的圖片
2、一組中國民居郵票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3分鐘)
1、出示民居郵票一組,說說你認識其中的哪些民居。
2、介紹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現的類型,是中國建筑史上對民間居住建筑物的習慣稱呼,作為住房的民居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我國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智慧的雙手,在適應與改造大自然的漫長歲月中創造出來的。由于我國幅員廣闊,各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同,56個民族風格與傳統各異,生產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萬別,使我國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創造性。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兩個。(板書課題)
二、授課
板塊一:初讀,了解課文內容(7分鐘)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讀后劃出不懂的詞句。
2、先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己解決不懂的詞句,再同桌交流。
3、默讀課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各有什么特點。
4、初步交流閱讀感受,并分別用一個詞形容它們給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樓──綠色之家。
板塊二:再讀,體會民居特點(14分鐘)
1、將全班同學分為甲組、乙組,分別學習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從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狀結構、文化內涵幾方面思考,客家民居為什么被譽為“世界民居的`奇葩”?傣家竹樓與眾不同之處在哪?
2、先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讀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劃主要詞句、標感受、列提綱等方法。
3、集體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交流“客家民居”特點:
①由甲組代表介紹“客家民居”的特點,其他組員補充。
②乙組成員針對甲組介紹情況質疑,甲組成員答疑。
交流“傣家竹樓”特點:
①由乙組組代表介紹“客家民居”的特點,其他組員補充。
②甲組成員針對乙組介紹情況質疑,乙組成員答疑。
板塊三:研讀,領悟說明方法(11分鐘)
1、默讀課文,思考:作者介紹民居特點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2、集體交流,要求:結合文中語句舉例談說明方法,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主要的說明方法列舉如下:
①列數字:“……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具體可感)
②打比方:“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形象直觀)
③引用資料:“按照傳統習俗,先要選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實具體)
④舉例子:“比如,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表現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愿望”(真實可信)
三、結課(5分鐘)
1、兩篇短文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處?
2、選擇你感興趣的一枚民居郵票,上網查詢有關資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傳價值和與之相關的歷史傳說與民間故事,寫一篇說明短文。
板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傣家竹樓
世界民居奇葩
教學反思
略讀課文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個體自讀和合作交流是略讀課文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重在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同時,略讀課文作為聯系課內外閱讀的橋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運用精讀課習得的方法獨立閱讀,并適當向課外拓展、延伸,實現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 3
一、激情導入,初步感受我國民居的魅力
師:我國幅員遼闊有56個民族,許多地方的民居都特色鮮明。大家看大屏幕,(播放圖片)這些各具特色的民居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民居
師:本課介紹了哪些民居呢?
默讀閱讀提示,看本文提出了怎樣的閱讀要求?讀后交流
二、自學討論,交流學習所得
1、下面分小組來學習,每個小組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選擇一種民居深入的讀一讀,讀完后再討論:這種民居有什么特點,作者采用了怎樣的方法說明的。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自學交流“客家民居”
1、小組代表匯報:
客家民居:方法是
①先找出最能反應客家民居特點的語句
②然后深入閱讀這些語句,從中總結客家民居的特點
③最后還研究了客家民居
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
① 營壘式住宅
② 房屋排列如橘瓣分布均勻,宏偉壯觀
③ 圓形,按八卦布局排列
④ 分配非常平等,不分貧富貴
2、作者采用怎樣的說明方法說明的?
作者采用舉例、列數字、打比方的方法:
①在閩西南和粵北的崇山峻嶺中,點綴著數以千計的圓形圍屋或土樓,這就是“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這句話主要運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較的方法,概括地說明了客家圓形土屋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與“世界民居”比較是一朵特殊的、罕見的花。
②它們大多為三層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作者用列數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動形象的說明圓形圍屋的外觀和整體布局的特點。
四、交流“傣家竹樓”
1、小組長做代表交流,其他同學補充
傣家竹樓有什么特點呢?
① 藏在竹林
② 傍水而居
③ 樹滿寨,花滿園
④ 外形別致美觀
⑤ 結構簡單,美觀,寬敞通風。
⑥ 一家蓋房,全村幫忙。這是傣族文化的象征,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個部分。
2、比較一下兩篇文章表達方法的異同
① 兩篇短文都把民居的特點介紹的鮮明生動,就像親眼目睹一樣
② 兩篇短文都先講了民居的形成原因。每一種民居都有它形成的原因,我們在搜集資料的時候,除了注意民居的特點,也要留心它們形成的原因。
③ 兩篇短文的開頭不一樣,給讀者的感受不同
④ 都運用了很多的說明方法比如打比方,列數字等
五、交流收獲,總結:
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交流
同學們理解得很深入,在習作中我們也要善于學習和運用作者的表達方法,寫出事物的鮮明特點
六、交流搜集的民居資料
七、課后作業
學習運用本課的說明方法,寫一處景物或者建筑物。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并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
3、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
難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三、教學準備:
關于各地民居的課件。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初識民居
1、出示CAI課件,說說你認識哪些民居。
2、教師介紹:今天王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份小小的禮物,那就是一段介紹各地民居的圖片。民居是人們對民間居住建筑物的習慣稱呼,作為住房使用。我國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智慧的雙手,在與改造大自然的漫長歲月中創造出來的。由于我國幅員廣闊,各地區自然地理條件不同,56個民族風格與傳統各異,使我國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創造性。今天我們就認識其中兩個。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走進文中介紹的傣家竹樓和客家民居中去,看一看兩個地方的民居能讓我們感受到些什么?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客家民居或傣家竹樓各有什么特點?
(三)、自主研讀,合作梳理
師:剛才我們交流了這兩個地方的民居給我們留下的初步印象。可以說是零零碎碎的,現在王老師要把大家分成六個小組,如果在相應的時間里面,你們完成了一個民居的介紹,可以接著學習另一個民居。每個組長手里有兩張卡,組長負責把你自己讀到的關于民居的特點讀給成員聽,組員交流討論,然后發揮你們集體的智慧,運用簡煉的語言概括出民居的特點,組長負責記錄下來。明白了嗎?
3、默讀課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客家民居
傣家竹樓
建筑成因
建筑材料
形狀結構
文化內涵
(四)、反饋交流,了解民居
1、交流“客家民居”特點
建筑成因:客家人是古代從中原繁盛的地區遷到南方偏僻、邊遠的`山區,為防盜版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便建造了營壘式住宅。
建筑材料: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筑成土樓。
形狀結構:土樓高15米,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形成圓形,宏偉壯觀。
文化內涵:兩三百人聚居一樓,不分貧富、貴賤,平等分房,和睦相處,勤儉持家,追求吉祥,幸福與安寧。
2、交流“傣家竹樓”特點
建筑成因:居住地區地處亞熱帶,氣溫高,竹樓有利于防酷暑和濕氣。
建筑材料:竹樓由20至24根柱子支撐,樓板或竹篾隔層,屋頂用草排、木片或瓦片覆蓋。
形狀結構:竹樓呈正方形,竹籬圍著,分上下兩層,結構簡單,十分寬敞,別致美觀。
文化內涵:一家蓋房,全村幫忙,架樓儀式如過節般熱鬧,請唱曲子,祈求吉祥,平安,家道興旺。
3、角色體驗,練習表達,組織學生以導游的身份為大家介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以深化了解。
4、教師小結:傣族人民常年居住在竹樓里,樹滿寨花滿園,與自然合為一體,是多么幸福。而圓形土樓真無愧是世界民居奇葩,它們就像地下冒出的蘑菇,又同自天而降的“飛碟”,是那般宏偉壯觀。客家人平等聚居,和睦共處的淳樸民風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品讀句子,感悟方法
1、默讀課文,思考:作者介紹民居特點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2、集體交流,要求結合文中語句舉例談說明方法,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1)列數字:墻厚1米,高15米
(2)打比方:“一百至二百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
(3)引用資料:“按照傳統習俗,先要選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
(4)舉例子:“比如,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
(5)作比較:“……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六)、課外拓展,遷移表達
1、出示課前收集到的有關特色民居的圖片或資料。
2、出示課件,讓學生說一說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七)、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你們展示、介紹的這一幢幢風格各異的民居,是我們炎黃子孫上下五千年謀生存,求發展的歷史紀錄,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民居建筑藝術上不朽的智慧結晶,也是屹立在中華大地上不同民俗風情的人文景觀。
(八)、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向爸媽介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板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傣家竹樓
世界民居奇葩小學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了解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2.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表達特點。
3.激發學生對民俗文化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閱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并能較準確地加以表達。
2.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前做民居資料的收集。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導語: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感受我國民居的獨特魅力。
2.齊讀課題。
3.課文由幾篇短文組成?分別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民居?
4.朗讀課前導讀,明確本課學習的重點和學習方向。
二、學習第一篇短文《客家民居》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客家民居有什么特點?
2.學生介紹客家民居的特點,教師做適當引導。
以學定教。從地理位置、獨特作用、特殊材料、奇特結構和文化特征五個方面對客家民居的特點加以分析、理解。(表格、重點句子見后)
重點語句:
a. 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見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
作者用列數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圓形圍屋外觀和整體布局的特點,讓讀者感到它的壯觀。
b. 客家先民崇尚圓形,認為圓是吉祥、幸福、安寧的象征。土樓圍成圓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墻,整齊劃一。
八卦是我國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體現了客家先祖崇尚圓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寧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傳統。
表格:
位置 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
獨特的作用 防備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
特殊的材料 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做黏合劑,以竹片、木條做筋骨
奇特的結構 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見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三、學習第二篇短文《傣家竹樓》
1.過渡語:我們去云南看看清秀的傣家竹樓。
2.播放課件,學生觀看。
3.說說傣家竹樓給你怎樣的感覺?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進了綠色的世界。”這句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給你怎樣的感覺?
4.出示表格,明確學習任務。
5.小組合作,根據課文完成表格,教師巡視指導。
6.學生匯報學習成果,全班交流。
表格:
位置 濃綠的竹林中獨特的作用 防酷暑和濕氣
特殊的材料 竹樓由20至24根柱子支撐,離地七八尺處鋪樓板或竹蔑;以前屋頂是用茅草編織的草排或木片覆蓋,近年來大都改用瓦頂
奇特的結構 每幢竹樓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關牲口、堆柴禾,樓上進門是一間寬大的堂屋,兩側是用木板和竹蔑隔成的臥室
文化特征 吉祥、平安、家道興旺、團結和睦
重點語句:
a.傣族人家至盡仍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
傣族人居住區地處亞熱帶,氣溫高,雨水多,竹樓有利于防酷熱和濕氣。
b.“建造竹樓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展示課件,學生齊讀該段。
傣家人是如何建竹樓的'?這體現了什么?(先選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中柱一般是8根,從山上運進村寨時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潑水祝福;一家蓋房全村幫忙。新樓落成時候,還要舉行“架竹樓”儀式。體現了傣家人企求吉祥、平安、興旺、和睦的民族心理)
四、對比兩篇短文的異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領悟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兩篇短文,在描寫內容和表達方法上有什么異同?
2.學生回答,教師做適當指導。
指導方向:
a.通過作者的描寫,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獨特的魅力。
b.兩種民居的地理環境、形成原因、建筑材料和結構都不同,但人們的向往與追求卻是相同的。
c.兩篇短文都用了一定的說明方法進行介紹。
五、課堂延伸
1.請學生將課前搜集到的我國其他民居的資料做簡單介紹。
2.學生交流,教師出示相關圖片供學生欣賞。
板書設計:
各 具 特 色 的 民 居
“民居奇葩”——客家民居
“綠色之家”——傣家竹樓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 6
一、教材解讀
中國民居具有古老而獨特的魅力,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篇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中國南方山區的建筑奇葩,它那獨特的風格吸引了眾多中外學者、游客甚至美國的軍事專家。
文章首先概括介紹客家民居特點、所在的位置和環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其樣式是“圓形圍屋或土樓”,“點綴”說明地處偏僻的山區,“世界民居奇葩”是用比喻和比較來說明客家民居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后,課文詳細介紹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點:營壘式的住宅及這樣建造的原因和作用。作者用舉例子、列數據、打比方等方法,具體生動地說明了營壘式住宅的建材、外觀和整體布局等特點。緊接著寫圓形圍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義。最后寫圓形圍屋內部構造特點及體現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二、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騷擾、偏僻、魅力、清風徐來、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秩序井然、遮天蓋地、宏偉壯觀、別致美觀、蜂擁而至、安然無恙、崇山峻嶺”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體會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三、教學案例
教學片段
一、整體感知課文,分組側重研討一種民居
師:我國幅員遼闊,有56個民族,許多地方的民居都特色鮮明。課文為我們介紹了哪些民居?具有什么特色?請同學們把課文默讀一遍,想想自己從中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課文主要介紹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師:(板書:客家民居傣家竹樓)是的,課文主要給我們介紹了客家和傣族兩個民族的民居。
生:我覺得“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特點都非常鮮明,確實像題目寫的一樣──各具特色。
師:這是我們讀了課文的初步感受。接下來我們分成小組來學習。每個小組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選擇一種民居深入地讀一讀,讀完后再討論討論:這種民居有什么特點?然后做好匯報的準備。
(學生分組讀書、討論,準備分工匯報。)
二、交流“客家民居”的特點
師: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嗎?哪一組先來給大家匯報?
生1:我們小組重點閱讀的是《客家民居》這個部分。我先來給大家談談我們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首先,我們找出了最能反映客家民居特點的語句;然后,我們深入閱讀了這些語句,從中總結出了客家民居的特點;最后,我們還研究了客家民居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下面,我來說說我們勾畫的語句。
(1)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2)營壘式住宅。
(3)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
(4)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
(5)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6)樓內房間大小一模一樣,他們不分貧富、貴賤,每戶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層至高層各一間房。
我匯報完了,請我們小組的其他同學接著匯報。
生2:我們小組通過對上面這些語句的深入研究,發現了客家民居有這些特點:第一點,他們的房屋是“營壘式”的。我們剛才查了詞典,“營壘”就是軍營和它四周的圍墻。第二點,他們房屋的排列方式很特別,我們平常見到的房子,是一排排并列在一起的,而客家人的房子,如橘瓣狀排列,就是像橘子一樣一瓣瓣地排列成一圈,這個形狀書上的插圖可以看得很清楚。第三點,他們土樓圍成的圓形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我們剛才看了關于“八卦”的注釋,但是我們還是不太明白“八卦布局”是什么樣子的?老師能給我們講講嗎?
師:(拿出一張八卦布局圖)同學們請看,這就是一張八卦布局圖,它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
生2:謝謝老師,我接著匯報。最后,我們發現客家民居的第四個特點,他們在分配房屋上非常平等,不分貧富與貴賤,每家人都能平等地分到底層至高層各一間房。這就是我們在合作學習中,總結出來的客家民居的特點。
生3:我接著說。我們小組在閱讀時,還發現了客家民居之所以有這些特點,是和他們生活的環境以及本民族文化分不開的。例如:
第二自然段中講到,“客家人是古代從中原繁盛的地區遷到南方的。他們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邊遠的山區,為了防備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便建造了營壘式住宅。”這就是居住的環境對客家人建筑風格的影響。
還有第三自然段寫到“客家先民崇尚圓形,認為圓是吉祥、幸福和安寧的象征”,第四自然段寫到勤勞善良的客家先民在房屋的分配上,體現了他們團結、和睦、公正、公平的性格特點。我們覺得,正是生活的環境和特殊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客家先民如此獨特的建筑風格。
師:你們小組合作學習得非常認真和深入,對客家民居的特點了解得非常清楚,分工匯報也非常清晰。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值得大家學習。聽了你們小組的介紹,我們感受到,走進客家民居,就真是走進了客家的歷史與生活,走進了客家的傳統文化!
三、了解傣家竹樓的特點
師:那么傣家竹樓有什么特點呢?哪一個小組來匯報?
生4:我們小組經過讀書和討論,發現了傣家竹樓的三個特點。我先匯報第一個特點。請大家看第1自然段,傣家竹樓有“藏在竹林”的特點。
生5:我匯報第二個特點。第2自然段告訴我們,傣家竹樓還有“傍水而居”的特點。主要是因為他們住在亞熱帶,竹樓有利于防酷熱和濕氣。
生6:我匯報第三個特點。第3自然段告訴我們,傣家竹樓還有“樹滿寨,花滿園”的特點。我們小組匯報完了。
師:你們小組在匯報時把三個特點介紹得很清楚,謝謝你們。但是你們匯報的主要是傣家竹樓在環境方面的特點。竹樓本身有什么特點呢?誰來補充?
生1:我來說說竹樓的整體結構吧。請大家看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每幢竹樓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關牲口、堆柴禾。竹樓由20至24根柱子支撐。”這里主要用了列數字的方法,讓我們感受到傣家竹樓結構簡單。還有“屋內橫梁穿柱,有的橫梁上雕刻著花紋。離地七八尺處鋪樓板或竹篾,將樓房隔為兩層。以前屋頂是用茅草編織的草排或木片覆蓋,近年來大都改用瓦頂”,從中可以感受到傣家竹樓也有別致美觀的特點。
師:你著重介紹了傣家竹樓“結構簡單,別致美觀”的特點。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
生:我來補充。竹樓本身的特點在第4自然段也寫到了,“室內通風也很好,坐在室內,只覺清風徐來,花果飄香。”可見它還有“寬敞和通風很好”的特點。
生:我還要補充。課文最后一段給我們介紹了傣家建造竹樓的風俗:一家蓋房,全村幫忙。這體現了傣族人民的團結友好,也算是傣族蓋房的一大特點。
師:說得很有道理。這也是傣族文化的象征,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部分。
四、比較兩篇短文表達方法的異同
師:通過兩個小組的合作學習、自學匯報,我們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有了整體的了解。那么這兩篇短文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請同學們把兩篇短文對照起來看看,仔細想想。
(生默讀,思考,批注。)
生:我覺得兩篇短文把民居的特點介紹得鮮明生動,我似乎親眼看到了客家民居,親自走進了傣家竹樓,就像課文題目一樣,真是“各具特色的民居”呀!
師:我們通過作者的描寫,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各具特色”!
生:我發現兩篇短文都講了民居的形成原因,但原因是不同的。客家人是為了防備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所以形成了營壘式住宅;傣家人是為了防酷暑和濕氣,所以建造了風格別致的傣家竹樓。
師:是的,每一種特色的民居都有它形成的原因,我們在搜集資料的時候,除了注意民居的特點,也要留心它們的形成原因。
生:兩篇文章的開頭也截然不同。客家民居一開始就說它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使我們想一口氣讀完,看看這是一朵怎樣的“奇葩”。而傣家竹樓的開頭“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進了綠色的世界”,讓我們仿佛跟隨作者來到了傣家竹樓旁邊,一起去慢慢感受它的特點。
師:是啊,文章的開頭方式不同,給讀者的感受就不同。
生:兩篇短文都運用了很多說明方法,比如,列數字,打比方。
生:我覺得兩篇短文也都通過民居,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師:同學們理解得很深入。在習作中,我們也要善于學習和運用作者的表達方法,寫出事物的鮮明特點。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騷擾、偏僻、魅力、清風徐來、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秩序井然、遮天蓋地、宏偉壯觀、別致美觀、蜂擁而至、安然無恙、崇山峻嶺”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體會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客家民居》,了解了客家民居的一些特點、文化內涵和一些寫作方法。這節課我們就運用上節課的學習方法與順序來學習《傣家竹樓》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提示:引導學生根據提示自主閱讀,可采用找中心句、重點句和列提綱的方法,理清說明順序。
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紹傣族竹樓的建筑環境:一幢幢竹樓掩映在鳳尾竹和油棕林的濃綠中。第二段寫傣族人家“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傳統習俗及緣由:傣族地處亞熱帶,竹樓具有防酷熱和濕氣的功能。第三段講傣族村寨及竹樓的外觀特點。第四段說竹樓內部結構簡單、寬敞、別致等特點。第五段寫傣家建造竹樓時的傳統習俗及文化內涵。一家蓋房,全村幫忙的習俗,體現了傣家人團結和睦、樂于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傳統。
二、再讀課文,畫畫批批,體會民居特點。
提示:給學生充足的自讀自悟時間,認真與文本對話,梳理民居特色,體會文化內涵。也可根據選學內容,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重點語句理解:
④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
竹樓是傣族傳統的建筑形式。這是因為傣族人居住區地處亞熱帶,氣溫高,雨水多,空氣濕度大,竹樓有利于防酷熱和濕氣。所以,傣家竹樓是傣族祖先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一直保持至今。傍:靠近,臨近。“多起竹樓,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因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樓為主。
⑤籬內種植著各種花木果樹,可謂“樹滿寨,花滿園”。
傣族竹樓原本就“藏在濃綠的竹林中”,傣家人還喜歡在竹樓周圍,家家戶戶的竹籬內栽種鳳尾竹、檳榔、芒果、香蕉,使村寨更充滿詩情畫意,真正可以說是“樹滿寨,花滿園”。三、研讀課文,領悟說明方法。
提示:再次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抓住民居特點,邊讀邊想:課文是怎樣把這些民居特點介紹清楚的'?讓學生把運用的說明方法找出來,讀讀議議,體會表達的效果。
四、通過學習課文,你發現傣族人有哪些特點了嗎?
抓住課文的相關內容,尤其是最后一個自然段加以分析。
作業:
1、搜集一下我國各地民居的相關資料。
2、寫一篇習作,介紹一下自己家鄉的民居。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
看了國培上的課例分析和教學視頻后,對新課程教學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結合這次培訓我講授了《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課,回顧這堂課的教學,我發現了很多問題:
一、忽視了對朗讀內容的設置和指導。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在教學前,我只是對本課的大綱進行了認真地研讀,看到教學目標中沒有朗讀指導的要求,而本課又是一篇閱讀性的說明文,因此我讓學生讀得不夠充分。因此在備課中,在我指導學習完客家民居后,我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嘗試自學傣家竹樓一部分,并進行課外拓展——請學生當導游解說資料袋中四種民居的特點。雖然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拓展,但語文課的味道淡了,更像是一節綜合實踐課。
如果讓我對教案的內容進行改進,我一定會在指導學習客家民居一部分時加入朗讀指導,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示了傳統建筑文化的魅力。”相信學生會對客家民居的堅固和歷史悠久有著更為深刻的印象。
二、對教材研究不深入。
本課的說明方法很多,也是本課學習的重點。本課的第二部分——傣家竹樓,我是讓采用自學的方式進行,在學生匯報交流時,有生說,“全寨子的人蜂擁而至,喜氣洋洋,像過節一般熱鬧。”這句話采用了打比方的方式,由于課前對此進行預設,緊張之余就說成是把全寨子的人喜氣洋洋的樣子比作成過節的熱鬧氣氛,給學生造成了誤導,其實能體現打比方是“蜂擁而至”四個字。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備課要注重實質,深鉆進去,不能只把側重點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斷的反思和改進,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 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生能夠準確讀出并理解“和睦、酷熱、蜂擁而至”等詞語,并能夠運用在實際語境中。
學生能夠通過默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
學生能夠學習并掌握課文準確的說明方法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學生能夠學習對比閱讀的閱讀方法,并能運用在類似文本的閱讀中。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初讀課文,讀準讀通;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合作研讀,體會特點;深讀探究,領悟方法;歸納總結,感受文化;拓展延伸,遷移練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體會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領悟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從而激發學生對傳統民居和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及民風民俗,激起對民俗文化探究的興趣。
三、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的表達特點,并學習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課件,包括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圖片、視頻資料,以及相關的文字介紹。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中國民居的文字、圖片資料,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各地民居的圖片,引發學生對民居特色的興趣,進而引出課題《各具特色的民居》。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讀準讀通,并標記出不懂的詞句。
教師指導學生理解生詞,并引導學生概括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主要特點。
合作研讀,深入探究
學生分組研讀課文,討論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并記錄在表格中。
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文本和資料解決問題。
展示交流,領悟方法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民居特點、建筑風格、文化內涵等。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表達特點,并指導學生如何將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拓展延伸,遷移練寫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家鄉的民居特色,并鼓勵學生通過寫作來介紹自己家鄉的民居。
學生完成寫作后,進行課堂交流,教師給予點評和指導。
六、板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堅固耐用、造型美觀、文化內涵豐富
傣家竹樓:綠色環保、造型別致、舒適宜居
七、作業布置
要求學生回家后,觀察自己所在地區的民居,并嘗試用所學的說明方法和表達特點來寫一篇短文介紹。
八、教學反思
在教學結束后,教師應對本次教學進行反思,總結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
【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03-0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04-1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05-2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03-0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15篇05-2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01-15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03-31
各具特色民居教學反思06-24
《各具特色的民居》說課稿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