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
《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小說家笛福,是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下面給大家分享《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歡迎借鑒!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長篇小說,本課內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組成。《魯濱遜漂流記》敘述17世紀有個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航海中遇險,孤身一人流落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為了戰勝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點生產和生活資料,同大自然展開了頑強的斗爭。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他經得起失敗的考驗,憑著艱苦的勞動,成功地在荒島上建起了房舍,開墾了農田,營造了羊圈,使荒島面貌有了改變,他的生活也有了改變。經過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終于脫險,返回故鄉。
梗概按魯濱遜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遇險島上”“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突出了魯濱遜惡劣的生存環境,表現了他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干的特點。
精彩片段寫的是魯濱遜初到島上的生活狀態和面對現實的思考。片段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寫魯濱遜在島上的憂郁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島上,魯濱遜由于缺乏紙筆,就用刀子刻柱留痕記錄時間;從船上雖得到了不少東西,但缺少的東西還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柵欄圍墻的工作非常吃力;每天要為自己尋找食物。后半部分,是魯濱遜對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環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與不幸好處和壞處公正地排列出來,找到了值得感謝的東西,對自己的處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開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魯濱遜在嚴酷環境中心里的斗爭,是這個片段的重點,這也是他身處絕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了解外國名著的內容,了解人物遇到的困難及戰勝困難的辦法,關注人物的命運,體會人物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二是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教學重點是了解名著大意,體會人物的人生態度,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欲望。
教學目標:
1.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關注人物命運,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3.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愿望。
學情分析:
本文是略讀課文,篇幅較長。教學過程要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先讓學生閱讀梗概,整體把握梗概內容,簡單講述一些梗概中魯濱遜戰勝種種困難的經歷。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瀏覽精彩片段,交流精彩片段的精彩之處,以及自己對魯濱遜的評價或讀后的感受。激起學生讀整本書的欲望。
評價設計:
1、概括一下魯濱遜在荒島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
2、你喜歡魯賓孫嗎?請你用合適的詞語來概括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世界文學寶庫里,有許多中國的經典作品,還有許多外國名篇名著。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同學們,誰能說一說你讀過的外國名篇名著。
學生交流。
同學們,今天老師也想給大家推薦一本書。
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簡介作品,激發起閱讀梗概的興趣。
18世紀,歐洲最杰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應該讀讀這部小說。它出自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之筆(板書: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在海上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國。賽爾科克在荒島上并沒有作出什么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跡。但笛福塑造的魯濱遜卻完全是個新人,成了當時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說一經發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有人把它拍成了電影,有人把它編成連環畫,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小說之一。
(設計意圖: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知道所塑造人物的時代意義。)
這是一部怎樣的奇書呢?我們的課文第十六課給大家做了一些介紹。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閱讀梗概,了解主要內容
1、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看課文是用幾種來給我們介紹這部小說的?
2、分成了梗概和精彩片段兩種方式。那什么是梗概呢?
課件出示:
梗概是一種應用文體,常用來簡要介紹電影、電視和小說的情節。翻開一本書,一般能在封面、扉頁或封底上見到它。如果你想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可以在編者推薦或內容介紹欄目中,先找到梗概了解一下。當你在網上瀏覽喜歡的影視劇,梗概又會幫你介紹劇情和演員,當我們制作一份好書推薦手抄報時,也會用到梗概。
3、文中的.梗概向我們介紹了怎樣的故事呢?大家先快速的瀏覽一下。
(學生瀏覽課文梗概中……)
師:誰來簡要地介紹一下?
4、交流這部小說的大意。
(主要寫了遇難荒島的魯濱遜與自然斗爭,他在島上建房定居,養牧種植,以頑強的意志生存了下來,還收留了一個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訓成了忠實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變船只的船長,回到英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概括能力)
三、淺顯探討小說
1.再次默讀梗概,概括一下魯濱遜在荒島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
(1)住──用木頭和船帆搭了一個簡易的帳蓬。
(2)吃──打獵、捕魚,畜養山羊,種糧食。
(3)安全-插下楊柳莊子防御。
(4)孤獨-救助“星期五”。
2.魯濱遜在荒島上創造了生存的奇跡,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勇敢堅毅,樂觀積極,靠智慧解決困難等。)
(設計意圖:從中體會:魯濱遜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難,有頑強斗爭求生存的精神。)
四、閱讀精彩片段
剛才我們讀了小說的梗概。讓我們對小說的主要故事情節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人物形象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在原著中,有很多地方寫得引人入勝。接下來,我們來欣賞一個精彩片段。
1、先請大家瀏覽“精彩片段”,想一想這個片段大致在小說中的哪個部分呢?
(學生瀏覽精彩片段),班內交流。
2、速讀“精彩片段”,你認為什么地方最精彩?
(學生瀏覽精彩片段)班內交流。
3、對照魯濱遜列出的“好處”和“壞處”,一起來讀一讀。請男同學來讀“壞處”,女同學讀“好處”。
邊讀邊想一想:這樣一個表格,給魯濱遜帶來了什么?
讀完交流
4、在這種情況下,能知足安命是很重要的,能讓自己冷靜理智下來。魯濱遜是怎樣認為的呢?我們來讀一讀他的話。
出示齊讀: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從我最不幸的處境中取得一個經驗教訓,這教訓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安慰的事情。
5、師小結:不少名著,人們之所以喜歡它,往往是其中一些語言給人們很好的啟示,給人們帶來精神力量。
6、讀這個片段,你還覺得哪方面很精彩?
7、結合整個片段內容,試著用“從……中,我感受到魯濱遜是……的人”來說一句話。
8、師小結:《魯濱遜漂流記》之“精彩片段”,敘述的是魯濱遜初到島上的生活狀態和面對現實的思考,表現了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五、激發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我們閱讀了梗概部分,又瀏覽了精彩片段,請大家對照讀一讀,你猜想在梗概中,還有哪些部分也會很精彩?你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交流
同學們有這么多的疑問,我們還是去看看原著吧。我相信,你一定會被小說精彩的情節所吸引。能解開心中的疑問,還能發現值得珍藏的精彩語言。
六、課堂檢測
魯濱遜的經歷給了我們什么啟發?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困難時,你是怎樣做的?應該怎樣做?(啟發聯系實際談)
七、布置作業
課下讀全書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魯濱遜在荒島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體會魯濱遜敢于戰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3、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文章第二至八自然段。
【教學準備】
《魯濱遜漂流記》原著、《夏令營的較量》、其他有關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同學們,你們看過《魯濱遜漂流記》嗎?有誰能告訴大家這篇長篇小說的作者是誰?
板書:
英、笛福
2、解題:
“漂流”什么意思?
(隨著水浮動。)
3、這部長篇寫的是一位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勝種種困難,歷盡磨難,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終于獲救回到英國的一件事。本課是該書的縮寫,所謂縮寫就是略去具體情節及細節描寫,留下主干部分。
4、魯濱遜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八年。
你能想像一下荒無人煙的小島是怎樣的嗎?用自己的話來描繪一下。
5、剛才同學們通過想象,自己描繪了一幅荒島風景圖,真的是很荒涼,很艱苦。請同學們把課本打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魯濱遜來到的是一個怎樣的荒島(引讀第二自然段)。
6、課文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荒島:
沒有名字、沒有人居住,到處都是亂石野草。如果是你在這樣一個荒島上,你會怎樣?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那么,魯濱遜又是怎樣在這一個小島上活下去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把課文中描寫魯濱遜在島上驚險經歷的部分找出來。
2、思考并交流:
魯濱遜在荒島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難?
交流時隨機板書:
住、吃、安全、孤獨
3、這些困難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這關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樣的意志和創造力啊!這簡直就是一個生命的奇跡!讓我們細讀課文第4~8自然段說說魯濱遜是怎么解決這些問題的。
板書:
搭起帳篷、打獵捕魚、養羊種麥。住所前空地插樹樁,羊群分養,救下“星期五”為伴。
三、圍繞重點,讀書討論
1、魯濱遜在島上的經歷艱難、驚險,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難,“難”中處處透著“險”,而魯濱遜面對困難毫不畏懼,想盡辦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歷盡艱難,勇敢地活著,對于這樣的魯濱遜你佩服嗎?請同學們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讀一讀,并讀給你的同桌聽,說一說:你佩服魯濱遜的什么?為什么佩服?而同桌在聽完后對其進行評價。
2、指名朗讀,并談感受。
3、魯濱遜孤身一人在島上歷盡千難萬險,除了書上講到的這些困難,肯定還有其它困難,請你想像一下魯濱遜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呢?請學生講講原著中的故事。
(種麥子、做陶器、做獨木舟。)
4、通過學習,同學們對魯濱遜的了解更深了,那么他究竟是靠什么在荒島上生活了這么多年?
(堅韌不拔的意志、豐富的知識技能。)
5、魯濱遜從遇險上島到回到故土,想盡辦法,積極改善生存環境,全是靠了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歷。這對于處于生存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來到了中國的內蒙古,與30名中國孩子一起參加了一次草原探險夏令營,他們年齡在11歲至16歲之間,在夏令營中他們進行了一場較量,是一場怎樣的較量呢?請看《夏令營中的較量》一文,文章最后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思考:
中國的孩子應該如何“學會生存”?中國怎樣才能不落伍?
閱讀資料后四人小組討論。
派代表總結發言。
6、教師總結:
在當今的社會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識,不向惡劣的環境低頭,不輕言放棄,就能克服任何困難。
四、課外拓展
閱讀《魯濱遜漂流記》或《世界名著歷險故事大觀》。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2.了解魯濱遜在荒島上的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體會魯濱遜敢于戰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電影《魯濱遜漂流記》片斷。聽說過這個故事嗎?你還知道一些什么?
2.板書課題并解題。
二、初讀課文
1.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寫的是一位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勝種種困難,歷盡磨難,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終于獲救回到英國的`一件事。)
2.記下疑難問題。
三、深入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魯濱遜漂流到荒島,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么解決的?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2.同座交流。
3.全班交流。
(遇到困難:冷、餓、野人的威脅。
解決辦法:搭起帳篷、打獵捕魚、養羊種麥。住所前空地插樹樁,羊群分養,救下星期五為伴。
從中體會:魯濱遜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難,有頑強斗爭求生存的精神。)
4.朗讀課文。(讀出魯濱遜當時的艱難和他在困難面前的勇敢。)
5.質疑、解疑。(隨機解決,教師穿插背景知識及簡介相關細節)
四、總結
1.魯濱遜的經歷給了我們什么啟發?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困難時,你是怎樣做的?應該怎樣做?(啟發聯系實際談)
2.你想詳細了解魯濱遜嗎?可讀一讀原著。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06-08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04-09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反思11-18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反思10-26
魯濱遜漂流記的教學反思范文04-11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反思范文通用04-10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反思(精選13篇)03-26
魯濱遜漂流記08-19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設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