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夠以本文為例,歸納、掌握復雜排比句的寫法,以此增強排比句的感染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比、朗讀、討論,把握本文的情感變化,體會文章的感染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會作者傾注在所述夢想中的熱切情懷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二、教學重難點
探討本文排比句感染力強的原因,掌握排比句增強感染力的基本方式。
三、教學準備
1.收集資料,了解課文背景和作者簡介。
2.梳理課文,給課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出各層意思。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背景介紹
當時黑人在美國的地位。(課件圖片展示)
1963年8月23日,馬丁·路德·金組織了美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自由進軍”運動。他率領一支龐大的游行隊伍向首都華盛頓進軍,為全美國的黑人爭取人權。他在林肯紀念堂前向25萬人發表了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為反對種族歧視、爭取平等發出呼號。
從圖片中直觀感受當時黑人在美國的地位。了解課文的歷史背景,能夠幫助學生體會演講詞的情感。
聽課文錄音
感受演講
1、請同學們聽課文的朗讀錄音,并發表聽后感。
2、提問:作者通過語言將他的情感傳達給聽眾,最明顯是通過什么修辭手法來傳達的?
1、學生發言。
預設:情感真摯、振奮人心、慷慨激昂等。
2、排比的修辭手法。
初步感受演講詞,從錄音中體會演講詞的情感,啟發學生思考,作者是通過哪些手段來表達情感的。
品讀文章,體會情感
1、提問:閱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排比句、有感觸的排比句劃出來,說說這些排比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通過反復誦讀,感受
1、①第2段,三個“一百年后的今天”——沉痛(痛苦、悲憤)。這一段既是揭示黑人的現今生活,又是演講的開始,因此,既要充滿激情,又要沉痛有力。
②第5段,四個“現在是”——梳理重點語段,品味其中內涵豐富的語句,感受文章的號召力與感染力。
作者的情感變化。
—急切。強調改變黑人生存現狀的刻不容緩,突出了為自由、平等而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③第10-14段,四個“絕不會滿足”——憤慨(堅定)。面對敵人挑釁的質問,作者義憤填膺、怒不可遏地反駁,鼓舞了人們的斗志。
④第16段,六個“回到”——堅忍,勸導。
⑤第17-21段,正面描述夢想——激昂(慷慨、期盼)。
2、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吸引聽眾。
重難點突破
提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讓本文的排比句如此吸引讀者?
①形象性
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流亡者”。
“鐐銬”、“枷鎖”,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無形的束縛實體化、具象化,寫出了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給黑人的生活帶來的深重負擔。
“孤島”、“海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突出黑人生活的`貧困和在社會生活中的孤單與無助。
“萎縮”運用比擬的手法,更加形象地讓讀者感受到黑人在社會中每況愈下的糟糕生活。
②現實性
第19-21段“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國家里生活。”
第16段:“回到密西西比去……少數民族居住區去。”
直接列舉出現實當中真實存在的情況與作者的真情實感,極具針對性,更容易打動聽眾。
③漸進性
第11-14節,從人身安全(生命)談到生活范圍(生活)再到政治權利,由基礎到上層,依次遞進。
第18-21節,從國家到地方到個人,從根本到枝葉,依次鋪開。
小結
這篇演講詞之所以感人,是因為它飽含激情。作者排比句不僅增強了文章的氣勢,還有形象性、現實性、漸進性等特點,使聽眾的情緒受到感染并得以升華,產生了極強的號召力。希望這樣的寫作手法能給你們一些啟示。
小結本堂課,強化課堂效果。
作業
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運用排比的手法,寫一篇演講稿。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一、讀通讀懂課文,欣賞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二、探究作者的成長和夢之間的關系。
三、根據文章對我們的啟示,為自己打造一個夢想。
教學內容、學生狀況分析及課前準備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經歷過多夢季節”的“過來人”身份,現身說法,將“夢想”在生命中的意義深刻地提示在我們面前,讀者如同與友人促膝而坐,聽友人侃侃而談,十分親切。
準備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
主要教學理念及選用的教學方法(含輔助教學手段)學生自己討論、交流,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加上自己的切身體會,談談自己的夢想,在課堂中要多注意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方面的培養。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初一時候,我們學過這樣的一篇文章:《十三歲的際遇》,我記得里面有這樣一句話:“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后半句話表達了作者要為北大創造更輝煌業績的雄心壯志。正是這份雄心、這份壯志推動著作者去創造、去發現新的大陸、去為北大從海洋深處擷取最燦爛的珍珠。現在,田曉菲成功了,她獲得了在哈佛大學任教的資格,這與她的夢想是分不開的。從美國追求平等權利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到我國古代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再到近代革命的先軀孫中山先生的“以天下為己任”都告訴我們,成功背后都有夢想的支撐。其實,撇開成功不談,人活著,就應該有夢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夢想的文章:張春林的《我活著,因為我有一個夢想》
二、出示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課文,欣賞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2、探究作者的成長和夢之間的關系。
3、根據文章對我們的啟示,為自己打造一個夢想。
三、初步感知課文
1、先集體朗讀目標,初步感知課文,要求:
(1)找出文中難讀的字,查字典解決。
(2)劃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談談好的理由。
2、檢查míjuànchōngjǐngdànchìzhàfēizhànxīnáo彌漫眷戀憧憬荒誕叱咤風云蜚聲全國湛藍溫馨翱翔
3、這篇文章的語言是十分優美的,有些句子含義是十分深刻的,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為好的句子,談談你的理解。(學生講,學生評)
四、再讀課文。張春林也是一個有著偉大夢想的人,他曾經夢想成為……但都沒有實現。如今他成了一名普通的'教師兼編輯,但他仍有他新的夢想,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把作者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的夢想找出來,比較一下,作者兩個階段的夢想之間有什么聯系?從“這是春日的夢,溫馨而甜蜜,嚴肅而又近乎荒誕。如今,時光把我送到了生命的秋天”一句得出:過去的夢是“春日的夢”,現在的夢是“秋天的夢”。學生比較“春日的夢”和“秋天的夢”之間的聯系,很容易找到文章內的一句話。
“如果說過去的夢想給了我雙翅,讓我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那么今天的夢想就是給了我雙腿,讓我在大地上奮力行進。”從這句話中的“雙翅”“翱翔”“雙腿”“行進”幾個關鍵詞可以比較出“春日的夢”和“秋天的夢”的特點:春日的夢:溫馨、甜蜜的,不切實際的,甚至是近乎荒誕的秋天的夢:應該腳踏實地,“用全部清醒的意識來對付的、不折不扣的現實”(因為文章中說“盡心盡力的工作,默默無聞的奉獻”,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這樣,那現代化中國的大廈落成之期就不遠了。”聯系最后一段的中心句“個人的夢想是湛藍的海,祖國的命運是蔚藍的天,那海天交接之處是太陽——我們民族的希望之光升起的地方。”告訴學生: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夢想,并且努力朝這個夢想前進,在我們實現個人夢想的時候,我們也就為我們的國家、民族,為現代化中國的大廈落成出了一份力。這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對于作者來說,他早期的夢想并沒有實現,那作者早期的夢還要么?
(1)夢想是生命的織錦;人到了沒有夢想的時候,也就是生命力完全衰竭的時候。
(2)沒有夢想的生活是黯淡的、貧乏的、空虛的生活。
(3)對生活的熱情期望、勇敢追求和執著信念,作為青春的遺產留在心中。
所以,人一定要有夢想,并且要為之不斷努力,因為“我的未來不是夢”。
五、聽音樂、談夢想
1、欣賞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然后談談對這首歌的歌詞的看法。附歌詞: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著追求追求一種你想不到的溫柔你是不是像我曾經茫然失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頭因為我不在乎別人怎么說我從來沒有忘記我對自己的承諾對愛的執著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的過每一分鐘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跟著希望在動
2、結合這首歌和文章的內容,請你們為自己打造一個夢想,并談談你將會為這一夢想做些什么?
學生學習水平多元化目標評價(含教學目標檢測)欣賞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結合這首歌和文章的內容,請你們為自己打造一個夢想,并談談你將會為這一夢想做些什么?寫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教學反思
這節課準備的時間并不長,在短短的時間內能上到這樣的效果我感到很滿意,唯一的不足就是開始的時候不能完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師生配合不太好。可能我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以后要多向老教師學習。前半節課有點緊張,后半節課感覺是越上越好,學生配合也好,如果每節課都能上成這樣,學生是不會學不好的,這也是我追求的目標。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真閱讀全文,了解文章的背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把握文章的感情脈絡,語言特點。
2.能力方面目標:引導學生對“夢想”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夢想”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
3.情感與態度方面目標:感受演講辭激情澎湃、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感悟馬丁路德金為實現夢想而做的努力,對夢想的渴望。
二、教材中的重難點
重點:把握文章整體演講的感情脈絡的基礎上,了解馬丁路德金的夢想,為實現解放黑人而發出的心聲和巨大的號召力。
難點:理解馬丁路德金提出的“非暴力抵抗”的斗爭方式及作用和影響。
三、課時安排
本篇文章需要三個課時,本教案主要針對第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及時間安排
1.新課導入:(時間安排在5分鐘)同學們大家一起欣賞一首歌,筷子兄弟的《老男孩》,播放音樂的同時,講述老男孩的故事。《老男孩》敘述了一對中學的好朋友在他們中年時,組合成樂隊參加“歡樂男生”選秀節目,因為一首歌讓他們回到青春,回到過去,短片激起了無數人對青春年少時追求夢想的回憶與共鳴,其實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青澀的歲月里,都會有很多不羈的想法,有很多天馬行空的夢幻,但是當大家30多歲的時候,而立之年悄悄過去,生活就像一把無情的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曾經那些陪伴我的人啊,你們在哪里?你們正在干什么?你們還記得那些關于青春的日子嗎?你們,還記得,我們曾經的那些夢嗎?當你們想起來這些東西的時候,會輕輕地笑一下嗎?會留下滄桑的、抑或幸福的眼淚嗎?同學們其實每一個人心中都會夢想都有信念,有時候會因為現實而擱淺了追夢的信念,但是無論現實怎么殘酷內心深處對夢想的渴求是磨滅不了的。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大家想一想,今天我們來了解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什么?
2.新課講授
(1)朗誦全文,劃分文章段落結構并寫出段落大意。
讓學生朗讀課文,劃分段落結構寫出段落大意,從中抽出3名學生回答。從整篇文章的結構安排,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5段):陳述了作者號召上萬人集會的原因和目的。
第二部分(6—16段):強調黑人應該怎樣去實現平等、自由的夢想。
第三部分(17—25段):敘述了“我”的夢想是什么。
第四部分(26—32段):表述了現實夢想的積極作用和影響。
(2)介紹相關背景知識。
美國種族歧視的背景及文章寫作的背景:
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就開始擄掠非洲黑人,把他們販賣到美洲為奴,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這種慘無人道的奴隸貿易持續了大約400余年。直到1783年,美國的建國者決定廢除奴隸貿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南北戰爭以后,當時的總統林肯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隸終于在法律上獲得自由。
但100多年后,20世紀50~6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南方的諸多州,黑人不能在白人開的餐館就餐,許多公共場所掛著“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車上黑人也只能坐在后車廂,車的中部雖然允許黑人坐,但有白人上車,黑人必須給白人讓座。1955年12月,蒙哥馬利市警察當局以違反公共汽車座位隔離條令為由,逮捕了黑人婦女羅莎·帕克斯。帕克斯夫人是一位黑人裁縫,在她下班回家的路上,由于未給一名白人乘車者讓座而被捕。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黑人發起了浩大的民權運動,馬丁·路德·金號召全市近5萬名黑人對公交車公司進行長達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決取消運輸工具上的座位隔離。這是美國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斗爭勝利,不僅揭開了持續10余年的美國民權運動的序幕,也使馬丁·路德·金鍛煉成民權運動的最杰出領袖。
1963年8月28日,25萬人響應馬丁·路德·金的號召,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游行,爭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權利。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館前的石階上,對群眾發表了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IhaveaDream)演說,他的這篇演說馬上舉世聞名,而且為美國法律和生活變革鋪平了道路,成為使整個國家面目一新的珍貴的歷史時刻之一。
(3)勾畫出生詞及出現生詞的句子。通過講解生詞和出現生詞的句子,讓學生讀懂全文,理解作者需要表達的意思和內涵。
(4)找出文章的修辭手法有幾種,勾畫文章中含有修辭手法的句子,說出運用這些修辭手法的'效果。文章運用了排比、比喻、反復三種修辭手法,運用這些修辭手法為演講錦上添花,使作者的思想表達得更充分,更鮮明,有著排山倒海的氣勢,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達效果。
(5)掌握文章中作者為民請命、爭取立法保障黑人權利、消除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讓黑人享有政治平等的主旨思想,感悟作者為爭取黑人權利平等自由強烈的思想情感。
3.課堂練習
(1)作者的夢想是什么?
(2)賞析重點句子
a.美國沒有履行這種神圣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我們不相信,在這個國家巨大的機會之庫里已沒有足夠的儲備。(這里的“空頭支票”指什么?這樣表達有什么效果?)
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美國政府比作支票的簽字者,而把美國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頭支票”指的就是政府違背諾言,對有色人種拒付支票。這樣就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讓聽眾明白他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警覺地投入戰斗。
b.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這個信念”具體指什么?“交響曲”有什么特點?用在這里有什么深刻含義?)聯系上下文,不難看出“這個信念”當指前文的夢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夠到來,正是有了這樣一種信念,他們才有了拼搏奮斗的源泉。所謂“交響曲”是一種大型管弦樂套曲,既有管樂,又有弦樂,自然少不了合奏與“交響”。作者把它用到這兒,可謂匠心獨運,恰到好處,因為它恰如其分地展現了黑人運動取得最終勝利后和白人一樣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諧而又優美的畫面。
4.課堂總結
夢想是一個燈塔,指引著你前進,有了夢想有了信念,人生的漫漫長路就有了目標,可能在尋夢的路上,我們會受到挫折與失敗,但是只要信念堅定,夢想會實現的。夢想有大有小,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大夢想,他的夢想是國家的夢想,是黑人的夢想,他為國家和平、消除種族歧視、解放黑人、黑人和白人能和平相處,為人民請命不止的崇高獻身。為國家的和平、民族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5.拓展及作業布置
思考現實與夢想之間存在的差距及如何克服?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引導法、練習法來進行教學
六、教具的使用及板書的設計
應用多媒體播放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老男孩》,板書的設計:
第一部分:開篇寄思→點出夢想
第二部分:體會感情基調→介紹背影
第三部分:分析文章→升華主旨
七、課后總結
本堂課主要介紹了文章的寫作背景、時代背景讓同學們了解這篇文章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完成的:劃分文章的段落結構,了解文章的結構安排;講解生詞句子和修辭手法,使學生讀懂全文,理解作者的思想內涵;布置作業,開拓學生思維,溫故所講的知識點,掌握重要的內容。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⑴ 了解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⑵ 通過誦讀,體會本文激情澎湃、文質兼美的特點。
⑶ 體會和揣摩這篇演講稿成功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特別是反復、排比和比喻)和文采斐然的特點,并學以致用。
2、過程和方法: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朗讀,多向對話與交流,當堂進行文段練習。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理解馬丁·路德·金的偉大理想,并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語言,體會修辭手法在演講中的表達作用,并能用排比、反復和比喻等常用于演講稿的手法寫作。
【教學設想】
本節課主要想通過朗讀貫穿教學始終,從而了解演講稿最常用最有效的修辭方法——反復、排比和比喻的運用,并感受作者激昂澎湃的感情和排山倒海的氣勢對聽眾的感染力,最終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
誦讀感悟,討論比較,咀嚼鑒賞,語段練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黑人能在美國當總統并連任,這在一百多年前是絕對不可想象的,因為那時的“黑人”幾乎與“奴隸”是同義詞。他們沒有土地,受不到教育,生活沒有絲毫改善的可能。
盡管南北戰爭之后,當時的總統林肯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的種族歧視和壓迫仍然十分嚴重,黑人不能像白人一樣享有自由。
在此情形下,美國黑人以爭取平等自由為目標,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民權運動。馬丁·路德·金就是這場運動中杰出的領袖。
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雕像前,他面對參加集會的25萬人發表了一篇舉世聞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板書)
二、解題
“我”指誰?——馬丁·路德·金。
“夢想”一般有兩個含義,一是幻想,一是理想,大家說是哪個?
——理想。
那么標題告訴我們,本文是寫馬丁·路德·金的一個理想,或者一個愿望。
從體裁上講,本文屬于演講稿,既是演講稿,就一定適合朗讀。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讀一讀,看看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什么?再細細地品品,看看這篇著名的演講稿又有怎樣的.魅力呢?
三、朗讀
1、教師:為了更好地朗讀,我們來進行一個男女同學間的簡單比賽吧!具體要求是:先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朗讀,然后男女雙方各推薦一到兩名代表到講臺上去讀或演講,看看哪一組表現積極,讀得好。(PPT展示“看誰讀得好”)
(PPT展示“請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朗讀”)
2、生大聲朗讀,師巡回檢查指導。
3、兩組代表上臺朗讀,互評。
4、教師范讀一段。
四、合作探究
1、師:剛才這幾位同學讀得很好,下面看看同學們的思考能力怎么樣。(PPT展示“看誰想得全”)
首先請大家想想,馬丁·路德·金到底有什么夢想?這個內容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哪個部分?
(PPT展示“作者的夢想到底是什么?”)
明確:第17至25段。
2、生:集體朗讀第17至25段。
3、師:看大家能否用一句話概括出這個夢想?(可寫在課文的旁邊空白處)
4、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5、學生交流。
6、共同明確:他希望將來有一天,黑人能和白人一樣享有民主、平等和自由,并情同骨肉,攜手共進(板書)。
7、既然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馬丁·路德·金為什么要用九段文字來表述呢?是不是太羅嗦了?
(PPT展示“這里主要用了哪些手法呢?”)
生討論明確:運用了排比、反復、比喻這些修辭手法。
8、那么這些手法有何作用呢?
(PPT展示“這些手法有何作用呢?”)
生討論明確:使文章語言生動形象,有說服力;起強調作用,能充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讀起來一氣呵成,氣勢貫通;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激起聽眾共鳴。
師:這些手法恰恰是演講稿中最有用的,也是最常用的手法,我們應該掌握。
五、課堂練習
1、師:我們常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夢有多大,未來就有多大。英國著名女作家伏尼契說:一個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純潔。
我相信同學們也有自己崇高的理想。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作者寫一段排比句,或者幾個排比段,不少于三個,來說說我們自己的夢想。
(PPT展示“看誰寫得棒”)
PPT展示句式模式:
我夢想有一天,……
我夢想有一天,……
我夢想有一天,……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
過一會我們再來交流一下,看看哪一組在這個“寫”的環節中表現更優秀?
2、生寫自己的夢想,教師巡回指導。
3、師生交流自己的夢想。
PPT展示教師的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學生每天都能在課堂上完成必修作業,白天快快樂樂地鍛煉一小時,晚上安安穩穩睡足八小時。
我夢想有一天,我們的學校不再只是以分數論優劣,所有的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的特點,去做我們想做應該做的事。
我夢想有一天,帶著我的學生來到那巍峨的峰巔,迎著和煦的春風,共同感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
我夢想有一天,帶著我的學生來到那浩瀚的江海,教他們游泳,與風浪共舞,一起體驗“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從容。
我夢想有一天,帶著我的學生來到那遼闊的草原,躍馬揚鞭,一起抒發“胯下才騎千里馬,心中便起萬山情”的豪情。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學生能有時間來讀圣賢詩書,享翰墨飄香,賞經典琴韻,觀春花秋月,悟世事人生,讓你們的青春煥發出別樣的激情。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學生能用你們的語言和文章,一掃塵世的濁氣,將人間正氣弘揚。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學生能獨自走向社會,在世俗的風雨之中,摸爬滾打,愈挫愈勇,成為一個個能文能武的英雄。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學生,乃至全中國的學生將來成為祖國的主人時,能夠縱橫捭闔,運籌帷幄,在世界的大舞臺上大展身手,建功立業,造福社會,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們由衷的贊美!
最后,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夠樹立崇高的夢想,創造人生的輝煌!
六、作業
將你在課堂上寫的文段完善成一篇以“我有一個夢想”為主題的演講稿,下節課我們來一個演講比賽。
下課!
附板書: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聯系時代背景,揣摩重點句段的深層含義及強烈的感情色彩。
2.反復誦讀,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體會并學習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
4.體悟馬丁路德金的崇高獻身精神。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崇高而偉大的事業奮斗。
教學難點:
1.對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對非暴力抵抗主義的認識。
2.演講詞的特點及運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感悟體會重點句段,更好地理解全文。
2.問答、討論與拓展。
教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公開課)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投影:一次使全世界永難忘懷的大x行,一場令全世界刻骨銘心的演說。
導入語:
在2003年8月酷熱的一天,數千人匯聚在美國華盛頓林肯紀念碑前,紀念緬懷一位偉人。人們又記起了那一次使全世界永難忘懷的大x行,那一場令全世界刻骨銘心的演說。四十年前的8月28日,約25萬人的游x隊伍匯聚在此,聆聽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說。金博士慷慨陳詞,演說感人至深。其中“我有一個夢想”的名句更是膾炙人口,流傳至今。今天,我們就來賞析這篇激情洋溢的演說詞——《我有一個夢想》。
二、介紹作者與背景:(補充一些圖片,加深印象。如林肯紀念堂前的紀念活動、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圖片)
三、原音重現:金博士為何會有如此魅力?他的演講究竟有什么迷人之處?我們先欣賞原音重現,對照課后練習英文片段聽演講錄音,體會演講的語調、激情。(播放錄音)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領會感情,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2、分組讀有關段落,并思考討論問題:
①“我有一個夢想”中的“夢想”具體指什么?試概括。(即消除種族歧視,爭取政治、文化、經濟上的民主、平等、自由)
②
作者說“這個夢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國的夢想中的。”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美國的夢想就是民主、平等、自由)
③馬丁路德金一貫主張非暴力主義,倡導非暴力抵抗原則,文中一些語句體現了他的主張,試找出并體會。
小結:
《我有一個夢想》,這是20世紀最為驚心動魄的聲音之一,穿過近半個世紀的時光隧道,我們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憫和大悲痛。但即使在這一場波濤洶涌、黑人的不滿情緒一觸即發的集會上,金博士仍然以他慣有的理性和基督之愛向人群宣講。(7段)這就是一個“非暴力”提倡者的理念之花。在他看來,“手段代表了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進行之中的目的,人們無法通過邪惡的手段來達到美好的目的。因為手段是種子,目的是樹。”
3、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歸納
演講詞的特點:
板書:說服力、感染力
內容:針對性、思想性、鼓動性
結構;議論文,邏輯性
語言:口語化、得體
藝術:修辭(排比、比喻、呼告、反復)
五、重點句段賞析:(結合課后練習)
(1)美國沒有履行這種神圣的義務……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
運用比喻,把美國政府比作支票的簽字者,而把美國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頭支票”指的就是政府違背諾言,對有色人種拒付支票。這樣就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讓聽眾明白他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警覺地投入戰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
運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擺脫貧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這樣就能把黑人為之奮斗的最終結果的感受,生動而直觀地傳達給聽眾。與此形成對比的則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備受摧殘的生活現狀,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3)有了這個信念……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
“這個信念”當指前文的夢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夠到來,正是有了這樣一種信念,他們才有了拼搏奮斗的源泉。所謂“交響曲”是一種大型管弦樂套曲,既有管樂,又有弦樂,自然少不了合奏與“交響”。作者把它用到這兒,可謂匠心獨運,恰到好處,因為它恰如其分地展現了黑人運動取得最終勝利后和白人一樣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諧而又優美的畫面。
(4)10—14自然段:面對黑人的現狀,針對“熱心人”的質問,作者義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條件式排比句,如出膛之彈,似噴井之油;如江海洶涌,似急風掃云,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人身受到攻擊,我們不滿意;生活范圍受限,我們不滿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們不滿意。但我們決不貪得無厭,只要‘正義與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就是我們斗爭勝利之日。”
這段正義逼人、豪氣沖天的誓言,極大地鼓舞了人們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爭的決心,但同時也不失理智。
六、學生即興演講:
現在,民主、平等、自由已不是馬丁路德金一個人的夢想,它已成為全人類共同追求的一個永恒主題。人類從嬰兒時期成長到現在,有過無窮無盡的夢想,有的已美夢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實現,有的似乎還很遙遠,但夢想的美好讓我們執著追求。
請以“夢想”為話題,聯系實際,即興演講,注意體現演講詞的特點,時間一分鐘。
補充:
1、國風的詩《我有一個夢想》;
2、袁隆平作的一則電視公益廣告:“我曾經做了一個夢:夢見水稻長得像高粱一樣高,稻穗長得像帚帕一樣長,米粒長得像花生米一樣大,幾個朋友坐在水稻下乘涼……”
七、結束語:聽了大家慷慨激昂的演說,我們的心靈又經受了一次洗禮,我們人生的目標又清晰了幾分。愿大家珍惜時光,努力拼搏,為心中的夢想而奮斗!愿全人類的美夢成真!讓我們一起祈禱吧!(在《祈禱》歌聲中結束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2、通過誦讀,了解排比手法在演講詞中的作用并體會激情
3、了解演講詞的特點
教學重點:
體會演講中的激情。
教學難點:
中間擴散式結構分析與理解。
教學方法:
誦讀法(多媒體輔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初中時大家最大的夢想是什么?到元高求學。如今,你們的當初的夢想已經成真。相信大家都是帶著一個新的夢想跨入元高的校門,那么你們能和大家說說你現在的夢想是什么嗎?(學生暢談)。(追求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好男兒志在四方;巾幗不讓須眉)大家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很好,因為有夢想,才有前進的動力,有夢想,才有創造輝煌的可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夢想有關的文章,這就是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二、作者簡介
馬丁路德金,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倡導通過非暴力的和平方式消除種族隔離制度和種族歧視政策。(由學生誦讀幻燈片介紹內容)
他為黑人運動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最寶貴的東西——生命。
本文是他在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特區林肯紀念堂前,在一次有25萬人參加的集會上,發表的舉世聞名的演講。
(幻燈片:這是當年演講的現場)
馬丁路德金墓(幻燈片)
馬丁路德金沒有實現他的夢想就離開了他的事業,然而,他的'夢想并沒有隨著他的身體進入墳墓。
第一幅:美國和聯合國的紀念日和背景中的各國國旗,說明了他為世人對他的懷念和敬仰。
第二幅:新舊兩張照片的對比,說明馬丁路德金還被人們所銘記,他的夢想依然在現實社會,在黑人的心中延續下去。
第三幅:小朋友面前的文字,說明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已在下一代的生命中埋下了種子,并將生根發芽。
三、師生互動課文分析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篇舉世聞名的演講稿。出示學習目標
2、問題:本文的標題是《我有一個夢想》,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馬丁路德金什么樣的夢想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能夠在幾十年后依然扎根在幼年一代的心中呢?
下面給大家2分鐘時間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明確反映作者夢想的段落。(課前已經讓大家預習并為全文段落標上序號,全文共32段。)
明確:17——25段
3、下面我們先誦讀一下這一段。
(1)XXX同學領讀17、22、24段
(2)男同學齊讀18、20、23段
(3)女同學齊讀19、21
(4)合讀25段
評價:在同學們的誦讀中我真正體會到了聲情并茂的含義,我感覺仿佛有47幾個馬丁路德金環繞在我周圍。
3、誦讀完這一段文字之后,你們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馬丁路德金的情緒?
明確:高昂、高漲、激動、慷慨激昂……
為什么這幾段文字有如此強烈的表達效果呢?
明確:使用了排比的句式
根據已往學過的知識和剛才的誦讀,你能總結出演講詞中排比的作用是什么嗎?
1、使語言有氣勢;2、感情充沛;3、會使聽眾受到鼓舞。
好,下面我們再齊讀一遍這一部分,來加深對排比作用的理解。
4、大家的誦讀把馬丁路德金的感情詮釋得很到位,那么你們結合這幾段,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我有一個夢想”中“夢想”具體指什么呢?
明確:平等、正義、自由、公平、民主
5、不錯,這就是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也是所有黑人的夢想,那么他們為什么有這樣的夢想呢?
明確:因為黑人的生存現狀中恰恰缺乏這些。
6、下面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一部分前面的部分,首先找出反映黑人生活現狀的段落。
明確:第2段,9——14段(大家篩選信息的能力很強,我們看看這兩個部分句式上的特點是什么?排比,剛才我們已經總結了排比的作用。下面我們通過誦讀來了解黑人生活狀況,XXX同學為我們誦讀一下讀第二段,然后男女齊讀9——14段;展示幻燈片,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
7、現在的美國黑人境遇尚且如此,三十年前的情況我們可想而知。我們知道,對于黑人來講,實現夢想,爭取權利是一場斗爭,那么這種斗爭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呢?
明確:作者在3——4段指出美國政府對黑人的欺騙的事實之后,5——8段提出了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斗爭。下面每組一個段落,概括出作者認為應該怎樣進行斗爭。
8、過程小結:正是因為黑人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是因為黑人還沒獲得平等、自由等權利,所以馬丁路德金在這里喊出了黑人的夢想(回到重點段)。那么作者向我們交代當我們有了這個夢想之后,現實情況會有怎樣的變化呢?(實質上就是夢想的意義)請大家在下文中找出。
明確:(26——28)26——32段。
9、文章結尾部分思路很清晰,是分兩個部分來寫的,26-28段側重于寫夢想的意義;29-32段側重于夢想的召喚。
下面請同學為大家朗讀26-28段。(或者先自由誦讀一遍)
XXX同學的朗讀仿佛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夢想實現后是何等的喜悅和幸福
10、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用一聲聲的自由之聲熱烈的召喚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去努力奮斗。請大家聲情并貌的朗誦這一部分。
11、在馬丁路德金夢想的召喚下,黑人們通過不懈的斗爭,使美國黑人的現狀有了較大的改變。在當今美國的黑人中,出現了一批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人士。你能給大家介紹幾位嗎?
(幻燈片展示)這便是馬丁路德金夢想的不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12、下面請大家聽一下馬丁路德金的聲音,感受一下他的激情。
就是這個聲音,鼓足了黑人斗爭的勇氣,至今仍然激勵著無數的黑人為自己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而奮斗。
13、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演講詞,請大家結合課文,總結一下演講詞有什么特點。
明確:1、主旨鮮明,針對性強;2、思維邏輯性強;3、鼓動性與藝術性有機結合。
14、下面我們再回過頭來朗讀一下寫作者夢想的段落,讓我們的感受與馬丁路德金的激情再次融合。(機動處理)
15、結束語:
馬丁路德金早已離我們而去,但他鏗鏘豪邁的聲音還在我們耳邊回響,他的夢想依然激勵著黑人在爭取民權的道路上更加毅然前行。一個人,不能沒有夢想;作為一個元高人,我們更應該知道夢想的意義與價值。希望大家以夢想為指引,以激情為伴,在人生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每一步!
16、作業:
一、內容:水污染、空氣污染、垃圾成山、沙塵暴。
要求: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寫一段排比,表明自己對治理環境惡化的渴望。(幻燈片)
二、本文除了多處使用排比的手法外,還大量的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找出這些句子,并分析一下比喻的表達效果。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揣摩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刻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體會全文激情飛揚,及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學習并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揣摩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刻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質疑——點撥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我期待著那一天》
主要內容:由一個黑人孩子為了黑人的利益放棄了自己足球夢想的故事,擴展到全世界的和平問題,反映了美國仍存在種族歧視問題,以及仍然有些國家和地區不斷有武裝沖突。讓我們期待那真正和平、民主、自由的一天。
二、導入
的確,在有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們仍然生活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即使在富裕的美國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條件及差的環境里生活。讓我們共同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其實這個期待早在40年前就提出來了,這個人就是馬丁路德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我有一個夢想》。(1分鐘)
三、復習
上節課我們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層次,領悟了文章的主旨,那么主旨是什么呢?
明確:通過這次演講喚醒黑人,給黑人以信心,去為爭取自由和平等作出不懈努力。(2分鐘)
四、學生讀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默記30秒。
五、品味精彩語言
1、聯系上下文,研讀下列句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①美國沒有屢行這種神圣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這里的“空頭支票”指什么?這樣表達有什么效果?)
明確:空頭支票指“虛假的承諾,不能兌現的空話”
表達效果:形象地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讓聽眾明白他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地警覺地投入戰斗。
②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這里的“秋天”與“酷暑”分別指什么?)
明確:秋天指黑人為自由、平等而奮斗所到來的那一天。把黑人為之奮斗的最終結果的感受,生動而直觀地傳達給聽眾,使聽眾明白所得到的結果是什么,從而促使他們更自覺地去戰斗。酷暑:生動而簡潔地揭示了備受催殘的生活現狀,表現了黑人為“秋天”的到來而戰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③朗讀18—25段思考:這幾段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作用是什么?充分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明確:排比增強氣勢表達了作者對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與追求。
2、這篇演說詞言詞懇切,韻律和諧、文筆優美,在上節課的朗讀中,我們已充分感受到作者的非凡魅力。再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請大家找出自己做喜歡的段落或語句推薦給其他同學,并簡要說明理由。(提示:欣賞角度①修辭及表達效果②句式特點)(5分鐘)
六、歸納演講詞語言的.基本特點
1、學生思考,分組討論(4分鐘)
整句
2、交流(4分鐘)明確:三多短句
修辭
七、課堂練習
1、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修辭,寫一個話題一致的句子。(5分鐘寫,2分鐘交流)
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
例句: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玫瑰的芬芳,給千百萬在花香鳥語的快樂中受冷落的黑奴帶來了希望。
2、學生齊讀18——21段并仿照寫一組排比句,要求反復出現“我夢想有一天……”。(1分鐘讀,6分鐘寫,3分鐘交流)
例句:我夢想有一天,讓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再也沒有鋪天蓋地的沙塵暴遮擋住人們的雙眼。
我夢想有一天,讓所有的河流都清澈見底,不在泛起骯臟的白沫,讓每一條魚快樂得嬉戲。
我夢想有一天,讓所有的天空都碧藍如洗,不在涂抹滾滾的濃煙,每一只鳥自由翱翔。
我夢想有一天,讓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積如山,讓每一個孩子再綠樹下草地上健康成長。
八、學生質疑
九、回顧與反思
十、布置作業
1、仿寫: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
2、討論:在馬丁逝世的今天,你認為在美國,馬丁的夢想實現了嗎?
十一、板書設計
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
演講詞語言特點
長句
三多短句
修辭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查閱相關資料,了解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狀,結合背景資料理解演講目的及意義。
2、揣摩重要詞句,在反復誦讀中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提高理解能力。
3、體悟馬丁·路德·金那種生命不息、為民請命、爭取種族平等的熱切情懷和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理清演講思路的邏輯性,理清文章脈絡,領會演講者的深厚感情、政治主張和豐富的思想內涵。
2、揣摩重點語段和詞語的深層含義及強烈的感情色彩,品味演講中精彩的語言藝術。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堂導入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臺灣作家李樂薇的夢想是在喧鬧的塵世中有一座屬于自己的“空中樓閣”;詩人海子在理想與現實的激烈沖突中痛苦煎熬,他的夢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備受沙皇專制迫害,一生多次遭受流放的俄國浪漫詩人普希金,他的夢想是能像大海一樣自由奔放;面對秋水長空,萬物勃發的壯麗江山,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是“少年心事當拿云”,他的夢想是“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他要“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上個世紀60年代,在美國,有一位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馬丁·路德·金,你知道他的夢想是什么嗎?
二、走進作者
“我們的前途尚存荊棘坎坷。可對我來說這不算什么。因為我已達至頂峰。我不會在乎。和任何人一樣,我愿意生命長久。長壽本在情理之中。但我現在不執著于此。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他讓我攀登險峰。我極目遠眺。前方就是樂土。或許我不能陪你同行。但今夜我要讓你們知曉,我們就是將要抵達樂土的子民。我不怕任何人。我的雙目已看到上帝蒞臨的光芒。”
這段話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一次演講中表達出的對追求理想的決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有人說:這位偉大的思想者是人類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顆耀眼的啟明星,他說“愛心是我們唯一的'武器。”
馬丁·路德·金(英語:MartinLutherKing,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1948年大學畢業,1948年至1951年期間,在美國東海岸的費城繼續深造。1963年,馬丁·路德·金晉見了肯尼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19xx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后,被人刺殺,時年39歲。從1986年起,美國政府將每年1月的第3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
三、背景介紹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婦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車,坐到“白人專坐”的區域內。她拒絕挪動座位,而被警察帶走。于是成立了一個組織,要求公共汽車公司改變這種不公正的做法,馬丁路德金被推薦為這個組織的領頭人。他們在市內散發傳單:“你去上班時,請乘出租車去,或搭別人的車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絕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馬丁路德金號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繼續斗爭。他的房子被人毀壞了,有段時間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脅,最后該州首府律師說,公共汽車公司無權在車上把黑人和白人分開。
1963年,馬丁路德金晉見了肯尼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領導了一場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況很糟,黑人參加工作的機會極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選舉權。馬丁路德金被關進監獄。他說:“我們已經為我們的權利等了三十年!”斗爭在繼續,一周后所有的監獄都有關滿了人。黑人的革命贏得了全國的支持,最后公共場所都有對黑人開放,所有被關押的參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釋放了。
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特區組織了一次二十五萬人的集會,要求種族平等。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萬的黑人發表了這篇演說詞,立即舉世聞名。他講話沒有講話稿,他把自已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了云集的聽眾,這就是“我有一個夢想”。隨后,在全美引起強烈反響,各地紛紛爆發了黑人民權運動。
教后反思:
略
第二課時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詞注音
祈禱(qídǎo)
鐐銬(liàokào)
蜿蜒(wānyán)
萎縮(wěisuō)
締造者(dì)
履行(lǚ)
贖罪(shú)
枷鎖(jiā)
匿跡(nì)
戳子(chuō)
侈談(chǐ)
拯救(zhěng)
磐石(pán)
心急如焚(fén)
嶄新(zhǎn)
蛻變(tuì)
窄小(zhǎi)
2、重點詞組
義憤填膺(yīng):由不義的人或者事情所激起的憤怒之情充滿胸膛。
駭人聽聞(hài):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安之若素:對于困難危險境地或異常情況一如平素,安然處之。
息息相關:呼吸相關聯,比喻關系密切。
無濟于事:對于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濟,對事情有益。
空頭支票:因票面金額超過存款余額或透支限額而不能生效的支票。
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3、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
(“這個信念”具體指什么?“交響曲”有什么特點?用在這里有什么深刻含義?)
明確:聯系上下文,不難看出“這個信念”當指前文的夢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夠到來,正是有了這樣一種信念,他們才有了拼搏奮斗的源泉。所謂“交響曲”是一種大型管弦樂套曲,既有管樂,又有弦樂,自然少不了合奏與“交響”。作者把它用到這兒,可謂匠心獨運,恰到好處,因為它恰如其分地展現了黑人運動取得最終勝利后和白人一樣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諧而又優美的畫面。
五、再讀課文,品味語言
在馬丁逝世后的今天,你認為在美國,馬丁的夢想實現了嗎?
六、課堂小結
《我有一個夢想》是一篇政治演講辭,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種族平等的夢想。文章情文并茂,語言流暢,那飽滿的激情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出來,深深地感染著聽眾,引起人們的共鳴。學習本文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我們為實現理想不斷奮斗的熱情。
教后反思:
略
第三課時
六、課堂練習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B)
A.瞭(liào)望贖(shú)罪枷(jiā)鎖義憤填膺(yīng)
B.蜿(wān)蜒蛻(tu)變鐐(liào)銬心急如焚(fén)
C.峰巔(diān)兌(duì)現磐(pán)石駭(hài)人聽聞
D.祈禱(dǎo)簽署(shǔ)撒(sā)氣搖搖欲墜(zhuì)
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C)
A.萎縮洶涌澎湃不能自拔手足之情
B.戳子情同骨肉兄弟情誼不言而喻
C.隔離沙漠綠州摧殘煎熬公之于眾
D.歧視無濟于事崇山峻嶺生活真諦
3.下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
A.安之若素:心情緊張時,一如平時,泰然處之。
B.義憤填膺:由不義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憤怒感情充滿胸膛。
C.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一樣。形容極其焦灼的心情。
D.不言而喻:用不著說就可以明白。
4.下列各句中,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這個人最愛聽評書了,經常聽得出神入化,有時竟忘了吃飯和睡覺。
B.這位教授正在講堂里口若懸河地講著法律知識,他的兒子卻在家中被執法機關緝拿歸案。
C.聽說這位氣功大師能夠功發疾消,今天會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沒有那么大的能耐。
D.這所學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態度、文化修養、舉止言談都顯得格格不入。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那一排排矯健挺拔的大白楊,一片片隨風搖曳的楊樹林,一畝畝銀花盛開的棉田,一垛垛剛剛收割的玉米和高梁堆得像小山。
B.在新時期,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帶頭學政治,講正氣,樹新風、不斷提高和改進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作風。
C.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全人類的勞動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開創了人類解放的新紀元。
D.北京規模擴大了,外來人口增加了,但是道路和交通設施建設卻落在了后面。
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上級領導對我們提出了三項要求:一是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覺悟;二是堅持改革創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三是關心員工的思想和生活,確保內部的安定團結。
B.古人對于寫文章有兩個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有內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
C.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在化學系學習;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讀機械制造專業;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D.蟬的幼蟲初次出現于地面,需要尋求適當的地點——矮樹、籬笆、野草、灌木枝等,蛻掉身上的皮。
7.下列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
A.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國黑人律師,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運動的影響。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xx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B.1986年美國將每年一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日”。
C.“我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就是黑人與白人一樣享有自由民主的平等的權利。
D.這篇演講稿大量運用排比句,句式整齊,語勢有力,具有很大的鼓動性。答案解析:
1.答案為B。“蛻”應該讀為tuì。
2.答案為C。“沙漠綠州”應該寫作“沙漠綠洲”。
3.答案為A。“安之若素”的意思是對于危困境地或異常情況,一如平時,泰然處之。
4.B(A項“出神入化”形容文學、藝術達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不用來形容人專注的態度;C項“果不其然”與句意相反;D項“格格不入”形容互相抵觸,不能結合在一起,用在這里與句意不符)
5.C(A前三句缺謂語;B雙動賓搭配不當;D“交通設施”包括“道路”)
6.B(A“三個代表”是專用名詞加上引號;C第三個分號改為冒號;D“蛻掉”前的逗號改為破折號)
7.B(第三個星期一)
教學反思:
略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體會本文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文辭優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學寫演說辭。
3.理解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爭主張。
4.感受作者爭取種族平等的熱切情懷和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品味本文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體會本文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文辭優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學寫演說辭。
課前準備
教學之前,引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了解作者及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學生簡介作者及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狀。
2.教師課堂播放課件《馬丁·路德·金》和《我有一個夢想》的音頻片斷。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怎樣劃分本文的演講思路?
討論后明確:整個演講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第二部分(7-16)段,陳述為實現其要求所使用的斗爭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達作者心中執著追求的理想以及為了實現理想所具有的決心與信念。第一部分是這次游行活動的原因,也是演講的基礎;第二部分是這次活動的策略與目標,也是演講的發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講的高潮與結局。
2.《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特征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決心不改的執著精神,構成了演講詞《我有一下夢想》的靈魂。充沛的情感是這篇演講詞的主線。演講者從“結束種族奴役的漫漫長夜”的期待開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國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兌現諾言的義正辭嚴,到“我夢想著”的燦爛前景;把夢幻、新曲、圣歌綜合起來,寄托了演講者悲憤與熱切的'情感。這種情感又在與聽眾的心理中回蕩,明確的斗爭原則,切身利益的呈現,美好未來的展望,都使聽眾的情緒受到感染并得以升華。
三、具體研習
1.演說辭開篇闡明了“簽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義,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國歷史上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也可以說這是保障黑奴權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評價了宣言的巨大意義,說它“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這樣,作者首先為黑奴爭取民權自由運動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法律基礎,說明美國自頒布宣言以來,黑奴就應該而且必須享有平等的權利。這就將美國政府置于一個極為不利的境地,也為以后的斗爭掃清了輿論上的障礙。
從內容上看,在闡明宣言的意義后,作者筆鋒陡轉,向人們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國讓人失望的現實,“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仍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黑人的這種悲慘的處境與首段中宣言的光輝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對比之下,文章自然會產生非常強烈的諷刺效果,增強了對敵的戰斗力和內容的感染力。
2.由演講辭第二部分能看出馬丁路德金的斗爭策略嗎?
明確:能。第二部分分為三層:第一層(第7段至第8段),提出斗爭原則和對白人的態度。斗爭的原則是不使用暴力。這和馬丁路德金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對白人的態度,不應該全不信任,因為普通白人的命運與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關的。第二層(第9段到第14段),指出斗爭的目標:黑人獲得自由,爭得正義的權利。這一層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飛瀑直瀉,表達了黑人爭民權,爭平等,爭自由的強烈愿望。第三層(第15段至第16段),指出堅定的信念。斗爭是長期的,不是這一次游行就能解決的,黑人的境遇也許暫時還不會得到根本的改變,但只要我們懷著不變的信念和熱忱,堅持下去,正義的愿望終會實現。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10
【教材分析】
《我有一個夢想》選自滬教版高一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的第九課,是一篇政治演講詞,它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種族平等的夢想。文章情文并茂、語言流暢,那飽滿的激情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出來,深深地感染著聽眾,引起人們的共鳴。
【教學設計】
1.教學目的
《我有一個夢想》是美國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激情澎湃、氣勢昂揚的演講稿。20世紀50到6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從中可見,本文體現的自由、平等觀念及為自由而進行和平抗爭的呼喚則是教師應該重點推敲的內容,從背景入手,逐層點撥,最終突出教學的重點。
2.教學策略和實施
在實踐《我有一個夢想》這篇課文的時候,采用了對話式教學。
首先是閱讀文本,與文本對話,設計了幾個操作步驟,比如查找有關馬丁·路德·金及其“非暴力抗爭”的相關資料;理出文章思路;對文本中的精彩段落寫出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等,這是對話的初始階段。接著針對學生在對話初始階段提出的見解、觀點和疑難問題進行生生對話和師生對話,然后教師針對對話中出現的有爭執的問題進行深入性引導,到此,對話過程結束。通過實踐,我發現這樣的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從“給你”到“我要”,學生的情緒被調動,思維也就更開闊了,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其次便是深入鉆研,細心品味,挖掘教材美的潛因,讓學生受其感染,被其熏陶,得其凈化,獲其靈感,這才進一步達到有效的教學策略。
最后,要實現教學策略和實施的有效性,也不能忽視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好的教學語言能攝人心魂,讓人陶醉于其中。
3.教學的預設與生成
在教授《我有一個夢想》這篇課文的時候,我設置了“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什么”這個問題,在備課時我想學生肯定不能立馬就找到文末的“人人生而平等”,他們應該只會看到文首的描述,所以我還設計到學生找到前面的答案時我如何將他們往后引。但沒想到上課提問,第一個學生就道出了正確答案,出乎我的意料。課后反思,為什么預設與生成之間有了偏差?問題在于我沒有注意預設問題回答對象的可接受度。教學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思維水平、智力發育等特點對課堂問題進行科學的“預設”,而每一個學生的層次不同,在預設時就應考慮到不同水平的學生的不同生成情況,這樣才有生成的價值,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教學的結果
在開始教學《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文章前,我就布置了一份準備作業:寫出自己的夢想。作業完成情況不盡如人意。大部分的學生都寫一些諸如“我要考入年級100名”“希望以后可以當設計師”這種以自己為中心,從自己出發的淺層次的愿望,很少有人從社會、人類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這些,我知道這次的教學取得了有效的效果,不僅是在知識的傳授上,更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了一定的影響。
有效的教學結果,指學生經過學習所發生的變化、獲得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標,每節課都應該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它表現為: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的變化和提高。那么更高的層次就是培養學生關注人性和生命意義的能力。教師要在促進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獲得能力的遷移和思維的發展,也就是說不僅指對知識的記憶,還要求學習者理解知識,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加深對事物的領悟,將學習所得進行內化,內化進自己的知識構架,內化成學習者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反思】
1.確立明確集中的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可講的東西實在是太多,而時間只有一節課,如果面面俱到,什么都講,那么最終的結果只可能是浮光掠影,面面俱不到。所以在教學目標的確立上,我把切入點放在本文體現的'自由、平等觀念及為自由而進行和平抗爭的呼喚上,從背景入手,逐層點撥,最終突出教學的重點。
2.通過師生間的交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
我一直認為語文教學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與良好的師生關系相關,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我總是積極地和學生進行交流,這次開課,聽課的老師很多,學生難免有些緊張,所以一開始我播放了學生所熟悉的一首英文歌曲Ihaveadream,緩和氣氛,活躍課堂,并自然而然地導入到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帶領學生進入課文的探究學習中。
3.把教師的“給”變成學生的自主探究發現,是今后教學中努力的方向
這堂課,我雖然設計了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歸納方法,但教師“給”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
追求永遠在路上,相信通過不斷的實踐,我們一定會越來越成熟的。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范文06-26
課文《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06-26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精選9篇)07-01
我有一個夢想公開課教學設計05-31
《我有一個夢想》公開課教學設計06-26
公開課《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案例06-26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11-05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02-16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11-05
我有一個夢想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