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范文(精選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三冊98-99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可能性》教學設計。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斷,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難點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學準備:
教具:紅、黃、綠三色轉盤、紅色轉盤、裝6個紅球的1號口袋和裝3個綠球3個黃球的2號口袋
學具:紅色、黃色紙牌各一張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知
教師出示一張由紅、黃、綠三色組成的轉盤,提問:“指針轉動后,會停在那里?”引導學生用“可能”來回答。接著出示一張紅色轉盤并提問:“指針轉動后,會停在那里?”引導學生用“一定”來回答。其實,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就像玩轉盤一樣,有時能確定,有時不能確定,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揭題:可能性
二、活動體驗,自主探究
活動一:老師這兒有兩個神秘的口袋,1號和2號,每個口袋里有6個球。老師請12個小朋友分兩組來摸,看誰能摸到代表幸運的紅球。在摸的過程中引導“怎么第一組的小朋友個個那么幸運,每人都能摸到紅球呢?這兩個口袋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哪個小朋友敢猜一猜?打開口袋驗證。并小結:1號口袋里全是紅球,所以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紅球,2號口袋里沒有紅球所以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
繼續觀察2號口袋里面的球,想一想,任意摸一個,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板書:可能)
活動二:小朋友,通過剛才的摸球游戲,我們學會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交流結果。下面我們繼續來玩游戲。打開課件競猜一欄,玩舉牌游戲。
1、一定能摸出黃色的球。
2、可能摸出黃色的球,可能摸出紅色的球。
3、不可能摸出黃色的球。
活動三:選取生活中的事例來做一下判斷。
1、下周五會下雨嗎?
2、今天是4月2日,明天是4月3日。
3、從小不好好學習,長大了成為科學家。
4、因為破環了環境,地球上的人類都消失了。
活動四:討論
1、什么事情一定會發生?
2、什么事情可能發生?
3、什么事情不可能發生?
三、學以致用,內化提高
1、箱子里要放4個球,摸到黃球有獎,該怎么放?
2、學校要在4月1日---4月17日之間安排兩天開運動會,根據天氣情況,你覺得安排哪兩天最好?為什么?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交流)
作業:練習冊自練自測
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說出一個簡單事件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能根據條件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定性描述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過程與方法:經歷摸球、摸牌等活動及其分析過程,感受簡單的隨機現象,理解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的含義;感受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結果的分析,感受隨機事件的趣味,逐步形成研究問題的興趣;在與同學的合作交流中發展相互合作的態度和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結果和可能性的大小。
2.教學難點:體驗、了解隨機現象及結果。
三、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口袋(不透明),讓學生觀察教師放進1個紅球和1個黃球。
活動要求:小組里依次輪流每人任意摸1個,一共摸10次,每次摸完后再放回口袋;
各人按每次摸到的顏色,用水彩筆在課本上表格里畫出圓形,并且按紅球或黃球用紅圓片、黃圓片按序號整齊地貼在黑色卡紙上;小組完成后把卡紙交給老師,在小組里觀察記錄的結果?
提問1:你發現每次任意摸一個,摸到的球是怎樣的呢?
提問2:如果老師現在再摸一次(拿口袋做摸球狀),結果會是怎樣的?(板書: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
追問3:在這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結果會怎樣?(交流后再集體說一說)
回顧我們摸球的過程,觀察摸球的結果,你有什么體會?為什么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
學生總結:口袋里有1個紅球、1個黃球,每次任意摸一個,事先不知道會摸到什么球,結果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也就是說,每個球都有可能摸出。(板書:可能性)
(二)主題探究
一、指導探究
1.觀察分析,認識“一定”
出示“試一試”的情境圖,提出“試一試”里的問題:在這個口袋里任意摸出1個球,可能摸出哪個球?摸出的一定是紅球嗎?為什么?
交流:任意摸一個球,摸出的可能是哪個球?你能確定摸出的一定是紅球嗎?為什么?
理解:這個口袋里兩個都是紅球,如果把它編成1號紅球、2號紅球,任意摸一個,有幾種可能?(貼出表示紅球的并標注有和的紅圓片)不管摸出的是哪個球,一定是哪種球?(板書:一定是紅球)
2.思考解釋,認識“不可能”
引導:(教師在口袋里裝進2個黃球)如果口袋只放了兩個黃球,可能摸出紅球嗎?為什么?和同桌同學互相說一說。
追問:那在不可能的背后,也蘊藏著什么可能嗎?說說你們的想法。
指出:如果把口袋里這兩個黃球也編成1號和2號,它們都有可能被摸到。也就是說,任意摸1個,不是1號黃球,就是2號黃球,所以不可能是紅球。
二、認識可能性的大小
1.判斷可能的結果
出示例2的4張撲克牌,呈現在黑板上。
引導:如果把這4張撲克牌打亂反扣在桌子上,任意摸出1張,可能是哪一張?摸之前能確定嗎?自己先獨立思考。
交流:可能是哪一張?摸之前能確定嗎?
指出:任意摸一張,每張牌都有可能摸到,摸出的可能是——(紅桃A),也可能是——(紅桃2、紅桃3、紅桃4),有4種可能。所以在摸牌之前不能確定摸出的是哪一張。
2.認識可能性大小
提問:如果把黑板上4張牌中“紅桃4”換成“黑桃4”,(在黑板上換牌)可能摸到哪一張,有幾種可能?
想一想,摸出紅桃的可能性大,還是黑桃的可能性大?說說你的想法。
組織活動,出示活動要求:組長負責,把這4張撲克牌打亂次序后反扣在桌上;小組同學每次任意摸出1張,然后放回,再打亂后繼續摸,一共摸40次;各人把每次摸到牌的花色,畫“正”字記錄在自己課本上的表里,并統計出結果;觀察記錄的數據,小組交流有什么體會。交流各組數據,了解哪種牌摸到的次數多。
提問:現在你發現摸到紅桃和黑桃的次數有什么不同?
摸牌的結果能說明什么?說說你的體會。
學生回答:可能性大,摸到黑桃的可能性小。因為紅桃有3張,黑桃只有1張,任意摸一張,有4種可能,其中3種是紅桃,所以摸到紅桃的可能性大。從這里可以看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師板書:可能性有大小)
3.體驗可能性相等
提問:如果要讓摸到紅桃和黑桃可能性一樣大,可以怎樣放牌?(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認識需要兩種牌的張數相等)
為什么兩種花色的牌張數一樣,摸牌的可能性會相等?
指出:因為任意摸一張,每張牌都有可能被摸到,所以當兩種牌張數相同時,摸牌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可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不僅有大小,還可能相等。(板書:可能性相等)
4.回顧小結
提問:回顧上面摸牌活動,能說說在摸牌活動中,你又有了什么收獲嗎?
指出:摸牌時,可能摸出其中的任何一張,但摸之前不能確定摸到哪一張。如果不同花色的牌張數不同,摸到不同花色的可能性就有大小,但如果張數相同,摸到不同花色的可能性就相等。
(三)鞏固提高
1.完成“練一練”
學生讀題,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交流:按順序說一說,從每個口袋里任意摸出1個球,可能是紅球嗎?你是怎樣想的?
從哪個口袋里摸出紅球的可能性最大?為什么?
你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說說從每個口袋里任意摸出1個球的結果嗎?
指出:任意摸出1個球,前兩個口袋里摸出的可能是紅球,其中第二個口袋里摸出紅球的可能性最大;第三個口袋里摸出的不可能是紅球,一定是黃球。
2.做練習十第1題
學生獨立思考。
交流:按順序說一說,從每個口袋里任意摸1個球,一定是黃球嗎?你是怎樣想的?
從每個口袋里任意摸出1個球,摸到黃球的情況可以怎樣說?請同學們說說看。
(四)小結作業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可能性有哪些認識?對今天的學習活動還有什么體會?
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初步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各種活動增加學生的體驗,體驗學習的數學解決問題的快樂,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三、教學過程
(一)互動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需要從12個小組里公平公正的選一個小組做課堂小助手,你有什么好方法嗎?
生1:出題,哪個小組最先做出來就選哪個小組。
師:每個小組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做題快有的慢,不是很公平。
生2:組長猜拳。
師:猜拳公平了,但是12個小組有點費時間,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生3:抽簽。
師:抽簽既能保證每個小組可能被抽中,也能節省時間,是個不錯的方法。
師:在老師抽簽之前,你們心里在想什么?
生:會不會抽到我們小組。
師:一定會抽到他們小組嗎?
生:不一定,每個小組都有可能被抽中。
師:都可能被抽中,但是結果能確定嗎?
生:不能。
師:像這樣結果能預測但是不能肯定的現象,我們數學上叫不確定現象或是隨機現象。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事件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師:那老師開始抽簽了...
師:第6小組是今天的幸運小組,組長站起來,讓大家認一認。
(二)聯系實際,探索新知
1.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
師:小助手選好了,那我們就正式開始今天的課程,做好準備沒有?
生:準備好了。
師: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盒子(搖),里面什么也沒有。現在老師往里面裝大小一樣的黃球、黑球、籃球各一個。然后讓你們來摸,你們覺得會摸出什么顏色的球?
生:藍球。
師:一定是藍色嗎?
生:不一定,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師:我們現在讓小助手們上臺摸摸看。
(幸運小組上臺)
師:1號助手能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為什么?
生:三種顏色的球都有可能。因為他們的大小形狀都一樣,每個球被摸到的幾率一樣。
師:可能,這個詞用的很棒!也就是說他摸出的結果確定不確定?
生:不確定。(板書:不確定:可能)
師:我們讓他摸一摸,看看他到底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摸前先采訪一下,你想摸出什么球?
生:...
師:一定能摸出來嗎?
生:不一定。
師:好,開始摸吧,看看你能不能心想事成。
(假設:摸出黃色的球)
師:現在2號助手摸,他能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生:可能是紅球,可能是藍球。
師:能摸到黃球嗎?
生:不可能,因為黃球已經被摸走了,盒子里已經沒有黃球了。
師:我們知道確定摸不出黃球,可以用“不可能”來描述。(板書:確定:不可能)
2號助手摸球。(假設摸出紅球)
師:現在3號助手摸。
生:不用摸了,他摸出來的一定是藍球。
師:你們用了一定這個詞為什么?
生:因為盒子里只有1個藍球,所以他摸出的一定是藍球。
師:我們讓他摸摸看,驗證一下是不是你們說的那樣。
師:看來我們大家理解的非常正確。一定摸到藍球(板書:一定)
師:感謝這個小組,通過他們我們知道了不確定用“可能”描述,確定用“不可能”和“一定”描述。他們摸球了,你們想不想也摸一摸?
生:想。
2.體驗“可能”
師: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3個橫球和3個黃球。我們先來看摸球規則:
(1)小組先分工好,1人搖盒子,1人記錄,摸之前搖幾下,不許偷看;
(2)每個人連續摸兩次,摸之前自己先猜摸出來的是什么球,再拿出來給大家看一看;
(3)把摸出來的球放回去,搖一搖接著摸第二次。最后想一想:每次你都猜出來了嗎?為什么?
(4)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最有秩序,最文明。
小組活動,匯報:
師:現在觀察統計結果,你有什么發現?你們摸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生:就是每組都是既摸到黑球又摸到黃球。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能確定,摸出的顏色都不確定,可能是黑色可能是黃的。再給機會摸結果還是不能夠確定。
每個小組的情況都不樣,第一次摸出黑球,第二也不能確定是什么顏色。
3.體驗“不可能”
(1)抽獎活動
師:老師要給你們點個大大的贊,因為你們的活動既遵守規則又快,而且都分析出了結論,你們好樣的。你們還想不想摸球了?
生:想。
師:跟隨老師的腳步,來到小商店,這里不僅有吃的、玩的,還能抽獎,只要你們能從這個獎盒里摸到紅球這個獎品就送給你。誰想來?
生1摸出黃球...(連續5人都摸出黃球時有學生舉手)
師: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我覺得里面紅球太少甚至可能就沒有紅球。
......
師:我們來驗證一下...正如你們所想里面只有黃球。
師:能摸出紅球中獎嗎?
生:不可能。
師:你怎么看抽獎這件事?(思想道德教育)
生:這個老板就是騙人的。
師:怎么騙你們的?
生:明明沒有紅球還讓我們摸紅球,太黑心了。
......
師:這也就告訴我們,天下不會掉餡餅,我們要腳踏實地認真學習,認真工作,不要想著有什么大獎,那種可能性很小。
(2)講故事
將軍拋硬幣,鼓舞士氣保家衛國。
師:對于商店老板和將軍你有什么想法?
生:他們的手段都一樣,都是只有一種情況。但是他們的目的不同。老板是為了掙錢,將軍是為了保家衛國。我們要向將軍學習。
師: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要有正確的價值觀把數學運用于我們的生活。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一定”、“不可能”、“可能”這三個詞,并且知道了“一定”、“不可能”用來描述能確定的事情,而對于不能確定的事情則用“可能”來描述。接下來,我們就試著用這三個詞來說一說我們生活中的事情。
......
(三)檢測導結
師:將軍會靈活運用數學知識,你會嗎?
生:會。
師:那我們來完成下面的題。看誰完成的又快又好。
1.判斷生活中的事件三天后會下雨;我從出生到現在沒吃過一點兒東西;地球每天都在轉動;吃飯時,人用左手拿筷子;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太陽從西邊升起。2.動手涂顏色摸出來的可能是黃球摸出來的不可能是紅球摸出來的一定是白球
......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課下一定會有同學繼續去尋找我們生活中能夠用上“可能”、“不可能”和“一定”來描述的一些事情。
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依據
“可能性”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104~108頁的內容。
二、設計思想
本節課是教學可能性的第一課時,主要是教學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使學生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著的不確定現象,并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在教學設計時我試圖體現“在活動中學數學、在自主中求發展”的思想,引導學生在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中,充分感受和體驗不確定現象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教學素材,幫助理解數學知識。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教學時采用轉硬幣的游戲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再通過大量生活實例豐富學生對不確定現象的體驗,目的是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并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系。
2.設計豐富的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不確定現象是這部分內容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從不確定現象中去尋找規律,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觀念。如果缺乏對隨機現象的豐富體驗,學生較難建立這一觀念。課中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如摸球游戲、涂色活動等。通過創設這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3.加強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在教學中充分的給予學生交流的機會,如:4人小組說一說,在說的過程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這3個詞,注重了交流的實效性,保證了學生的全員參與,給予了充足的時間,使學生實現了表現自我的欲望,課堂頓時成為了學生展示自己個性的舞臺。
4.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獲得學習數學的成功體驗。
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克服困難的信心。在教學中我采取不同的表揚激勵手段如:“語言表揚和實物激勵”多種形式,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5、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以學生喜歡的游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親自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體驗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生活實例中豐富對確定和不確定事件的認識,學會判斷哪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哪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描述,并能簡單的說明理由。
2、過程與方法:(1)在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活動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經歷實驗、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能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游戲中,激發學習興趣,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中,增強對數學內容的親切感,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在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培養小組合作及團結協作能力,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和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的實踐能力。
四、教學重點:
判斷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五、教學難點:
用語言表達出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六、教法選擇:
情境導入法、實踐練習法、合作學習法。
七、學法指導:
結合生活情境,重視實驗操作,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感悟數學知識。
八、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盒子2個、紅球10個、綠球10個、白球10個、藍球10個、硬幣1個、小黑板1個
學具:水彩筆
九、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那么你們都喜歡哪些游戲呀?(學生談喜歡的游戲)這節課,咱們就一起去做游戲,感受學數學的快樂,好嗎?下面就開始咱們的旅程吧!
2.下來我們一塊來玩一個轉硬幣的游戲。
(1)認識硬幣有正反兩面,有字的那面是正面,國徽那面是反面。
(2)轉動后提問:同學們猜一下,硬幣可能哪一面向上?
(3)那么我們再轉一次,同學們先猜一下,這一次硬幣可能哪一面向上?猜測后再轉。
(4)談話:像我們轉硬幣這樣,結果不是單一的,可能有幾種結果,既可能是這樣,有可能是那樣,結果是不確定的,我們只能猜測可能會怎樣,這就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內容。課件出示課題:
可能性
設計意圖:設計“猜一猜”的游戲情景,讓學生初步體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感受可能性與生活的聯系,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師:老師這里有兩個盒子,里面什么也沒有,下面老師把乒乓球放進去,大家注意觀察。(在一號盒子里面放入10個紅球、二號盒子里面放入10個黃球、10個綠球、10個白球)
(1)問題一:㈠我們在一號盒子里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
①大膽猜想、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②動手驗證、分組在操作盒里面摸一摸。
③匯報結論。
小結:一號盒子里面全部都是紅乒乓球,所以一定能摸出紅乒乓球。(板書:一定)
(2)問題二:二號盒子肯定能摸出紅乒乓球嗎?
①大膽猜想、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②動手驗證、分組在操作盒里面摸一摸
③匯報結論
小結:二號盒子里面有紅乒乓球,所以不可能摸出紅乒乓球,但里面還有別的顏色,所以每次摸出的可能是黃的、也可能是綠的、還可能是白色的。(板書:可能)
(3)問題三:幾號盒子不可能摸出綠球來?二號盒子可能摸出紅球嗎?肯定能摸出綠球嗎?
①2人小組交流、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②動手驗證、分組在操作盒里面摸一摸。
③指名匯報。
小結:一號盒子沒有綠球,所以不可能摸出綠球;(板書:不可能)二號盒子有綠球,有可能摸出綠球,但里面也有別的顏色,所以不一定每次摸出的都是綠球。
2、師小結:剛才的活動中,同學們說的都很好。一般事物的發生都有“一定”、“可能”、“不可能”三種情況,當然,有時可能性在特定條件下也會發生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數學活動,引導學生觀察、動手操作、思考、推理分析,讓學生體驗從質疑——猜想——驗證——應用的過程。
(三)鞏固拓展、升華新知
1、(1)翻開課本P105頁例2,看圖把你認為一定的畫“√”、可能的畫“○”、不可能的畫“×”
(2)交流探討,說明理由。
2、小黑板出示:假如在你家中,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一個哥哥,還有你六口人。有一天同學告訴你,你家中的一個長輩來找你,那么你能說出這位長輩是誰嗎?有幾種可能的結果?這個找你的人最不可能是誰?如果找你的人是你的同輩,你能確定是誰嗎?為什么?
3、課件展示課本P108頁第一題,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判斷事物發生的結果,自主解決問題,豐富了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體驗,教師在這個環節中,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圍繞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必要時對學生感覺有困難的地方進行提示與指導,為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和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4、課件展示課本P108頁第二題涂色練習,全班互動交流自己的涂色方案。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本108頁第2題設計涂色活動,使之更具有活動性,在有趣的活動中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鞏固學習內容。
5、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表示可能性的說法,請你結合周圍熟悉的事情,說說生活中哪些事情的發生是一定的,哪些事情的發生是可能的,哪些事情的發生是不可能的。(班級互動)
設計意圖:設計小組互相說一說生活中可能性的現象,感悟到自己身邊處處有數學,從而增加對數學的興趣。對“可能性”的研究也始終貫穿整節課,將興趣延續到下節課,為下一節課“可能性的大小”作好鋪墊。
(四)總結收獲、暢談感受
師:愉快的旅程即將結束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可能、一定或不可能的事情的發生,但事情的發生都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有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和我們個人美好的愿望是沒有關系的。下來我們可以利用我們今天學的知識去認識這些事物的可能性。
(五)板書
可能性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十、教學反思:
數學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的闡述中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的動詞。強調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本課就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先感受最基礎的知識“可能性”,由此激發學生的思維,深化生活中的可能性。生活中可能性的現象很多,一定發生、可能發生、不可能發生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是處處存在的,只是確定性的現象不多。因此在這節課中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教學的:
一、重視教學資源的整合,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教學素材,幫助理解數學知識
“課標”教科書提供了相當豐富的情境材料,我在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的規律,對課程進行重組及內容的設計。我先設計了一個轉硬幣的游戲活動來解決例1的問題,利用轉硬幣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也起到了準備題的作用。再通過大量生活實例豐富學生對不確定現象的體驗,目的是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并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系,從而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靈活地組織數學活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本節課,我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靈活地組織幾次數學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較充足的活動空間、探索空間和創造空間,使學生在操作、比較、實踐中認識“可能性”。
課中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如摸球游戲、涂色活動等。通過創設這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三、重視創設情境,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
生活中可能性的現象很多,一定發生、可能發生、不可能發生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是處處存在的。
1、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在活動中親歷數學,體驗數學。基于這點我一開始便設計轉硬幣的游戲,學生興奮不已,隨后我設計了讓學生猜盒子里球的游戲,學生在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逐步豐富起對不確定及確定現象的體驗,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去摸球,從而驗證自己的推想。這樣,整個教學過程就成為“游戲──猜測──體驗──推想──驗證”的活動過程,使學生在活動中親歷數學,體驗數學。
2、將數學學習置于生活的背景之中。“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在教學本節課時,整個教學過程始終緊密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了生活化的數學情境。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又如,讓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生活中的事,更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同時還創設了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習題,真正做到了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
四、重視操作實踐,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自己去探索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方法,在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這節課我安排了這樣幾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轉硬幣”,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第二個活動是學生猜球后去摸球,給學生提供了比較充足的活動的空間、探索空間和創造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去感悟、去體驗、去認知。
五、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幫助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標準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三大總體目標之一,是因為把數學課堂看成是素質教育的課堂,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要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用商量的口吻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討論,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愉快的學習。
總的來說,雖然在教學時,我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經驗,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從多角度去思考、解決了問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延伸了思維。但在我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學內容展開的還不是很到位,沒有讓學生多說說,及時的鼓勵與評價也不夠到位,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更深入的研究,努力學習,爭取在以后的教學中做得更好。
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44頁主題圖、例1、第45頁“做一做”及相關練習,第49頁“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能列出簡單的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能結合具體問題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借助猜測、實驗、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通過學生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體會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通過活動,使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問題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準備:課件、節目卡片、抽獎盒。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活經驗
(一)游戲1:猜猜硬幣在哪只手里。
1.教師將枚硬幣握在手中,并在背后交換位置,讓學生猜一猜硬幣在哪只手里。說一說你能確定嗎?
2.教師打開沒有硬幣的手,再讓學生猜一猜硬幣在哪只手里。說一說你能確定嗎?為什么?
(二)游戲2:猜猜拋出的硬幣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
1.教師將這枚硬幣拋出,讓學生說出可能是哪個面朝上,要求說出所有可能。
2.讓學生猜一猜是哪個面朝上。
3.教師揭示結果。
(三)揭示課題。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一)創設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隨機現象。
1.課件出示主題圖:聯歡會抽簽表演節目。
2.指名回答(問題預設)。
(1)同學們用抽簽的方式表演節目,能事先確定自己表演什么節目嗎?
(2)有哪些可能?(此時由于不知道抽簽的內容,因此有多種可能。)
(二)活動探究,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例1情境)教師拿出三張卡片,上面分別寫著“唱歌”“跳舞”“朗誦”(告知學生),放在桌上,選三名學生依次上來抽簽,并分三步分析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逐步完成研究報告。
剩下卡片張數
確定
不確定
3
2
1
1.桌上有三張卡片時的抽簽情況。
(1)讓學生分析:第一名同學能確定抽到什么節目嗎?他可能會抽到什么節目?請說出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此時有三種可能發生的結果)
(2)讓第一名學生抽簽,展示抽到的結果,填寫報告單。(假設抽到跳舞)
2.桌上剩下兩張卡片時的抽簽情況。
(1)讓學生分析:第二名同學能確定抽到什么節目嗎?他可能會抽到什么節目?請說出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此時有兩種可能發生的結果)
(2)進一步分析:他不可能抽到什么?能確定嗎?(由于舞蹈已被第一名同學抽走,因此能確定第二名同學不可能抽到跳舞。)
(3)讓第二名學生抽簽,展示抽到的結果,填寫報告單。(假設抽到朗誦)
3.桌上剩下一張卡片時的抽簽情況。
(1)讓學生分析:第三名同學能確定抽到什么節目嗎?為什么?(由于舞蹈和朗誦都被抽走,可以推斷出剩下的卡片是唱歌,因此能確定第三名同學不可能抽到舞蹈或朗誦,一定抽到唱歌。)
(2)讓第三名學生抽簽,展示抽到的結果,填寫報告單。(抽到唱歌)
剩下卡片張數
確定
不確定
3
可能抽到唱歌、跳舞、朗誦
2
不可能抽到跳舞
可能抽到唱歌、朗誦
1
不可能抽到跳舞或朗誦;一定抽到唱歌
4.對照研究報告分析、總結。
(1)小組討論:通過剛才的抽簽活動,你們發現了什么?
(2)引導學生得出事件發生有時是確定的,有時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如果是確定的,可以用“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發生如果不確定,可以用“可能”描述;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與剩下的卡片有關等。
(三)游戲鞏固,豐富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
教師拿出抽獎盒(事先準備好教材第45頁“做一做”中的抽獎盒),規定:抽到綠色棋子為中獎。
1.抽獎比賽,大膽猜測。
(1)教師選兩組學生依次在左邊和右邊抽獎盒抽獎,中獎人數多的為獲勝。
(2)猜一猜:左邊盒子里放的什么棋子?右邊盒子里放的什么棋子?
(通過學生在左邊盒子里摸出的均為紅色,可以猜到左邊盒子里都是紅棋子;學生在右邊盒子里摸出的有紅、黃、藍、綠各色棋子,可以猜到右邊盒子里有紅、黃、藍、綠棋子。)
2.教師展示抽獎盒中的棋子,驗證猜想。
3.分析提升。
(1)小組討論:為什么左邊盒子沒人中獎而右邊盒子有人中獎?
通過對比,可以分析出左邊盒子里面均為紅棋子,不可能摸出綠棋子,因此不可能中獎;右邊盒子里有綠棋子,因此可能摸出綠棋子,就有可能中獎。
(2)課件出示“做一做”,學生回答問題并分析下述問題。
①哪個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紅棋子?為什么?
分析:在左邊的盒子里裝的都是紅棋子,所以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在左邊的盒子里摸出紅棋子”這個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而右邊的盒子里有紅棋子,所以可能摸出紅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在右邊的盒子里摸出紅棋子”這個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②哪個盒子不可能摸出綠棋子,哪個盒子可能摸出綠旗子?為什么?
分析:左邊的盒子里沒有綠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綠棋子,“在左邊的盒子里不能摸出綠棋子”這個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在右邊的盒子里有綠棋子,可能摸出綠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綠棋子,“在右邊的`盒子里摸出綠棋子”這個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③如果在右邊盒子任意摸一個棋子,可能是什么顏色?為什么?
分析:右邊的盒子里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棋子,所以摸出的棋子顏色有紅、黃、藍、綠這四種可能的結果。
(四)聯系生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1.課件出示教材第49中“生活中的數學”,了解身邊的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
2.學生舉出其他生活中的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
【設計意圖】本環節首先創設“聯歡會上抽簽”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熟悉的生活經驗感知有些事件發生是不確定的,接著讓學生親自參與“抽節目”的活動,逐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并通過對研究報告的分析,學會用“不可能”“一定”和“可能”來對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進行描述,并能列舉所有可能的結果。然后借助摸棋子游戲,進一步豐富學生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最后通過“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理解,學會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判斷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三、鞏固練習,內化提升
(一)基礎練習
1.判斷下列事件是否可能。(一定的打√,不可能的打×,可能的打○)
(1)三天后下雨。 ( )
(2)爸爸的年齡比兒子的年齡大。( )
(3)小明跑完100米只用了2秒。( )
(4)地球繞著太陽轉。 ( )
2.以學生說一說的形式完成教材第47頁第1、2題。
(二)綜合練習
1.以學生獨立完成的形式完成教材第47頁第3題,學生交流答案,并說說為什么。
2.以學生獨立完成的形式完成教材下題,學生展示不同答案。
【設計意圖】練習分了兩個層次。其中基礎練習主要是鞏固學生對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認識,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判斷,并能列舉簡單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綜合練習則是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一)學生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二)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并學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希望大家今后能更多地關注生活中的可能性,我們還將進行深入探究。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說出本節課的收獲,使學生自主回顧本課的主要內容,歸納本課獲得的經驗和方法,教師的總結則是進一步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從而對全課進行總結。
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104~11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會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判斷并能簡單地說出原因。
2、學會列舉記錄簡單事件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4、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較事件多少。
5、培養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考和與人交流思考過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2、培養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和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能力。
主要措施:
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動手操作、實驗研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第105頁例1、例2,練習二十四1~3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紅、藍、黃、綠三種顏色棋子各兩顆的紙盒2。
教具:撲克牌、視頻展示臺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知
1、猜牌游戲
展示紅桃a、黑桃a、方塊a、梅花a各一張,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
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
師:你們有不同的意見,但誰有充分的理由說明自己是對的嗎?(沒有)因此,咱們應該在回答時加上一個什么詞?(板書:可能)這張牌有哪幾種可能?讓學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紅桃k嗎?(板書:不可能)
展示四張紅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
能說得肯定一些嗎?為什么這么肯定?(板書:一定)
它可能是黑桃a嗎?
2、小結展題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并能回答一些問題。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1)展臺出示主題圖引入:元旦節快到了,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目,有唱歌、跳舞、朗誦、相聲、小品、其它六種節目類型,怎樣確定出誰表演那種節目呢?請觀察圖后說一說方法。
(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結果?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
(4)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
2、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一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10次。
(2)你得出什么結果?從1號盒子里一定能取出紅棋子嗎?為什么一定能?還會取出其它顏色棋子嗎?為什么?
3、不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二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10次。
(2)你能確定每次取出什么顏色的棋子嗎?
(3)指導自學例1主題圖,回答書上問題。
4、初步運用
(1)練習二十四第2題
②小題只要不涂藍色都正確,③小題只要涂黃色數量不超過4個都正確。
(2)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勢)
①“地球每天都在轉”,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師說明理時介紹課外知識。
②小組討論學習。
③全班統一訂正,說說理由。
三、綜合運用
1、游戲:你說我判斷
①師生游戲。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
②生生游戲。
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108頁3題圖中兩人那樣。
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發現,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驗、知識聯系得非常緊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做個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四、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知道了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猜球、摸球、裝球等游戲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
能力目標:嘗試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獲得初步的概率思想,培養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
活動準備:
全班分成6個小組,每組準備1號、2號袋(分里外2層)、一個小籃。
老師準備一個黑袋子、3個透明袋、得星榜、圖片、轉盤等。
活動過程:
一、猜球游戲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劉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做游戲,好嗎?我們還設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6個小組中,哪個小組得星最多,合人得最默契。先來玩第一個游戲。猜球在哪只手里。
學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
提問:一定在右手嗎?(不一定)從游戲中,你們發現“猜球”時會出現什么情況?
小結:也就是說,在老師攤開手之前,你們只能是猜測,球可能會在右手,也可能會在左手,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可能性”。(板書課題)
[析:著眼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有懸念的“猜球”游戲,讓學生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使他們對即將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自然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二、摸球游戲
1、用“一定”來描述摸球的結果,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
談話:剛才我們玩了猜球游戲,下面我們再來玩一個游戲,(拿出一個黑袋子,內有4個紅球)猜一猜,這個袋子里的球是什么顏色呢?
指導學習摸球:先攪幾下,摸一個,拿出來。放進去。攪一攪,再摸一個,拿出來……
引導:為什么在這個口袋中,XXX摸到的都是紅球呢?(生猜測)同意他的猜測嗎?我們一起業驗證一下吧!(請XXX把里袋拎出來)
小結:對了,你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裝的都是紅球,(出示圖)那任意摸一個球,會怎樣呢?(板書:一定是紅球)
2、用“不可能”來描述摸球的結果,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
談話:你們也想來玩這個游戲嗎?好,請組長拿出1號袋子。不過,在摸球之前先扣清楚摸球規則:由組長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攪幾下,然后任意摸出一個,并告訴你們小組的同學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依次傳給其他組員摸,明白了嗎?就讓我們比哪組合作得最好?開始吧!
(讓學生分組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摸球情況:每組派代表說一說,你們一組摸到了什么球呢?(黃球和綠球)
提問:那你們能在這個袋子里摸到紅球嗎?為什么?
提問:請組長拿出里袋,看看是什么球?(黃球和綠球,隨即出示圖)
提問:能摸到紅球嗎?為什么?(板書:不可能是紅球)
(請組長把黃球和綠球倒入小籃中,以供裝球游戲中使用)
3、用“可能”來描述摸球的結理想,體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談話:大家說得真棒!想不想繼續摸球?請拿了2號口袋,試試你會摸出什么球呢?記住要按剛才的規則摸啊!
學生分組活動。
匯報摸球情況:你們摸到了什么顏色的球(黃球和紅球)
提問:猜一猜,老師在袋子里裝了什么顏色的球請拎出里袋驗證一下。
小結:袋子里裝有黃球和紅球,(出示圖)你能摸到紅球嗎?那一定是紅球嗎?那會怎樣呢?(板書: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
小結:通過摸球游戲,我們發現如果袋子里都是紅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
如果袋子里有黃球和綠球,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如果袋子里有紅球和黃球,任意摸一個,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
[分析:通過三次不同內容的摸球游戲,學生主動親歷了摸球、猜想、驗證、歸納等整個游戲過程,從中真切地體驗了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理解了“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的含義。]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
(1)(出示裝有2個紅球和3個黃球的袋子)瞧,在這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黃球嗎?那會怎樣呢?
(2)(出示有2個綠球和3個紅球的袋子)那從這個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黃球嗎?么?
(3)(出示裝有5個黃球的袋子)這個袋子呢?為什么?
小結:讓我們來看看現在各小組的得星情況,問:猜一猜哪組有可能奪得今天的最佳合作獎?那這一組一定會是今天的冠軍嗎?對!在比賽還沒有結束前,我們每個小組都有可能獲勝,大家可要繼續努力啊!
2、轉盤游戲。
提問:在轉盤轉動之前,先猜一猜它會停在哪里呢?請你用力轉動轉盤,讓它自然地停下,看看最后的結果。
提問:通過這個轉盤游戲你們發現了什么?
(發現指針可能指在藍色區域,也可能指在黃色區域或紅色區域。
3、裝球游戲。
談話:前面我們玩了摸球游戲,接下來我們要來裝球,根據老師出示的要求,請先在小組內討論,應該放什么球,不應該放什么球。討論好了請組長把小籃里的球裝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裝球活動,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綠球。
(2)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綠球。
(3)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綠球。
每次裝球后,請組長把透明袋舉起,展示本組裝球情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裝球,老師相機引導、鼓勵。
4、聯系生活。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玩一玩、猜一猜、說一說,學會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表述游戲中的各種情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有些事情是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生,也有些事情可能會發生。下面請小朋友們舉例說說!
小結: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冠軍是哪一組?那下次他們也一定是冠軍嗎?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評析:安排四個形式各樣、有層次,有坡度的鞏固練習,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能夠得到始料未及的自我體驗,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總結
總評:
數學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的闡述中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的動詞。強調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數學。這在“可能性”一課中得到了充分體同。課堂上以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過程為主線,設計了一系列的游戲活動,讓他們在有趣的學習活動中,獲得對知識的體驗、感悟。
一、在活動中體驗
先從學生熟悉的、親切的猜球游戲中自然引出具有數學意義的關系和特征,讓他們興致盎然地投入學習。然后讓學生通過摸一摸(摸球)、猜一猜(袋中裝有什么顏色的球)、拎一拎(驗證)、練一練(說說摸球的結果)、轉一轉(轉轉盤)、裝一裝(按要求裝球)、說一說(生活中有關可能性的事件)等實際操作活動,以此強化學生的自我體驗,達到知情合一;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獲得對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直觀感受;從而能夠用語言來描述事件發生的三種情況:“一定”“可能”“不可能”。
二、在活動中思考
贊科夫提倡:“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在 “可能性” 的教學中;給予學生克分活動的同時,利用“最近發展區”的原則,設置一些“跳一跳、摘果子”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思考。在學生進行摸球游戲時,讓他們猜一猜:口袋里放有什么顏色的球?然后拎出里袋來驗證,再讓他們說一說:那任意摸一個球,會怎樣呢?讓學生經歷“體驗一猜想一驗證一歸納”的過程,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的空間,養他們探究的能力以及科學的態度。
三、在活動中應用
“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這個觀點充分表明了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在于學以致用。而且,學以致用不止于結尾或課后,只要運用得當、合適,同樣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精彩效果。在“可能性”的教學伊始,教師就設立得星榜,看哪組合作得最默契,為新知的應用埋下伏筆。練一練后;教師小結各組得星情況;請學生猜一猜哪組有可能奪得最佳合作獎?這一組一定會是冠軍嗎?讓學生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策略,而且把所學的知識靈活服務于課堂常規教育,順勢鼓舞每組的士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挑戰欲。課尾時再次小結:今天的冠軍是哪組?下次他們也一定是冠軍嗎?也是起到同樣的效果。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8
一、教材分析
《新課程標準》在小學第一學段安排的“概率”學習內容主要有: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對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進行簡單的實驗。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的第一課時。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在二年級上冊已經對某些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有所認識,本節課進一步學習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對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語言進行描述,是為下一學段學習概率知識打下基礎。
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的各種因素決定的。同樣摸球,如果某種顏色的球數量多一些,那么摸出這一顏色的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對于這些道理,既不能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也不能在活動中刻意去追求,一定要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活動過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本目標實施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活動,逐步讓學生悟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實踐—驗證”的摸球游戲,讓學生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動交流中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重難點
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法學法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抽象邏輯思維初步形成的階段,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直觀演示或游戲切入較容易被他們所接受。基于以上理解,我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
五、教學設計
本堂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猜想——驗證——推理——運用”。首先,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親自參與“猜想——驗證——推理”這一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感知可能性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再通過運用這一環節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1、創設情境,激趣猜測
一開課,通過“師猜生摸”的摸球游戲,很容易就達到師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玩中教會學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來表述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這一活動喚起了學生對舊知的記憶,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
2、組織活動,驗證猜測
學生進行了猜測,但猜測的對不對呢、實驗是的老師,這個謎底還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來揭曉。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在親歷、體驗的過程中感悟、體會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學習的形式既能發揮集體的智慧,又能展示個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環節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使他們體會與他人交流的快樂,同時促進學生個人的完善與發展。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這種共同研討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研究態度。
3、實驗分析,大膽推理
善于觀察、分析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一項重要目標,學生對自己的實驗最有發言權,所以我首先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到實物展示臺前向全班同學說說,在實驗中自己發現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結論。而我則從旁協助他們引導他們,幫助學生理解: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4、綜合運用,服務生活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要聯系生活實際,學有用的數學。可能性問題在兒童的生活中接觸還是比較多的。從轉盤游戲到搖獎設計,讓學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驗可能性。這樣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自己做主,學生有了更寬廣的思維空間,個性化思維將得到充分展現。
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⑴通過具體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
⑵會用幾分之一描述事件發生的概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使學生學會用概率的眼光去觀察世界;
⑵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及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
⑴通過探究游戲的公平性,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
⑵初步通過做游戲、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態度。
教學重點: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會用幾分之一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能按要求設計公平的游戲方案。
教學具準備:課件、硬幣、實驗記錄表、骰子、長方體、正方體、小旗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設疑,引出新課
1、師生談話,引出活動: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我班同學讓我帶來了他們最喜歡的游戲,想必你們也喜歡。
2、布置游戲規則:全班學生按性別分成兩個組玩摸球游戲,每組各摸10次,摸到黃球多得那組贏。
3、每組各派一名學生摸球,其他學生統計組員摸到黃球的次數。
4、師生討論,揭示課題:可能性
教師揭秘,師生討論:這樣的游戲公平嗎?為什么?
二、提出猜想,活動驗證
1、觀察例1足球比賽開場情景圖,發現其中的數學問題。
師生談話,引出足球比賽,學生觀察,并發現足球比賽中的數學問題。
2、師生討論,提出猜想。
師:你認為用拋硬幣的方法確定誰先看公平嗎?為什么?
師生討論,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引出拋硬幣的實驗。
3、活動:拋硬幣
⑴活動一:教師示范拋硬幣,學生觀看教師拋硬幣的方式,記錄硬幣落地時正反兩面朝上的情況并展開討論。
⑵活動二:學生拋硬幣。
要求:每4人一大組,2人一小組,每小組拋10次,并做好記錄,完成4人大組的匯總表,注意拋硬幣時要保持大約20厘米的高度,用力要均勻,一人拋硬幣,小組成員要注意分工合作,看哪個小組合作的最好,完成得最快(限時3分鐘)。
4、收集并分析數據,初步體驗。
⑴分析整理大組數據,并制成統計圖表。
⑵分析觀察數據,并針對數據特點展開討論。
5、展示幾位數學家的實驗情況
⑴學生觀看統計圖表,發現硬幣正、反面朝上的次數比較接近,可以用分數1/2來表示正、反兩面出現的可能性。
⑵討論:如果數學家羅曼諾夫斯基再拋一次,會是什么結果,怎么表示。
6、小結:用拋硬幣的方法確定誰先看是比較公平的。
7、列舉生活中用拋硬幣決定先后順序的例子:乒乓球、網球等比賽的開球。
三、游戲激趣,拓展運用
1、動手設計,探究公平
⑴巧改轉盤,玩轉盤,
出示轉盤,完成教材第99頁做一做和教材第100第2題。
⑵巧改骰子,體驗公平
出示長方體骰子,完成教材第100頁第1、3兩題。
⑶回顧運用
2、重溫摸球活動,設計公平的摸球活動。
四、總結全課,揭示課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11-23
四年級上冊《可能性》教學設計10-21
《可能性》教學設計01-12
《可能性》的教學設計06-15
《可能性》教學設計11-26
可能性教學設計04-10
可能性教學設計05-29
可能性的教學設計10-14
數學上冊教學設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