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合集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會y w和整體讀音節yi wu yu及它們的四聲。
2.學會y w和a o的拼音。
3.學會y w和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的書寫。
教學重點
學會讀寫y w和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
教學難點
記住整體認讀音節yu的形、聲母w的形。
教學準備:
本課教學掛圖和拼音卡片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談話:我們學過了單韻母iu,今天來學習聲母y w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
一、看圖學習聲母y和整體認讀音節yi
問:樹上掛的什么?(衣服)板書:y
讀作:聲母y
問:怎樣記住y的形?
(y像樹杈。)
講:y是兩筆寫成的。先寫再寫y占中格和下格。
講:要寫衣的音,就要寫作yi。
板書:yi
讀作:整體認讀音節yi
yi有四個聲調。
板書yī yí yǐ yì
借衣,姨,椅,億的音練習四聲。
學生學寫y yi 12個
二、看圖學習聲母w和整體認讀音節wu
問:誰知道圖中這只鳥的名字?(烏鴉)
板書:w
讀作:聲母w
問:怎樣記住w的形呢?
(烏鴉窩的形狀與w相似。)
講:w是兩筆寫成的占中格。要在中格里連寫兩次v,不要太寬。
講:要寫烏鴉的烏的音,就要寫作:wu
板書:wu
讀作:整體認讀音節wu
wu有四個聲調。
板書:wū wú wǔ wù
借屋、吳、五、誤的音練習四聲。
學生學寫w wu12個
課中休息:自定
三、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u
講:我們學過單韻母ü,如果單獨給小魚的魚,下雨的雨注音時要寫作yu
板書:yu
讀作:整體認讀音節yu
yu也有四個聲調
板書:yū yú yǔ yù
學生學寫yu12個。
四、歸類練習進行區別
聲母:yw
韻母:i u ü
音節:yi wu yu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聲母卡片
2.讀整體認讀音節卡片
3.讀y w i u ü yi wu yu的卡片。
二、看圖讀音節
(一)p17.鴨子、鳥窩、青蛙圖。
學習方法:
1.先看清圖上畫的是什么?
2.拼讀圖上音節。
3.直呼圖下音節。
(二)p18.打魚、鯉魚、刷牙、洗襪子圖。學習方法同上題,要注意區分整體認讀音節和聲韻相拼音節。(用彩色粉筆標出音節。)
(三)、p18看圖讀句子
學習方法:
1.先出音節詞語
w% sh1 sha xi4 q0
2.再出其余的詞語。
3.讀句子。
三、鞏固練習
1.背誦聲母表。
2.直呼本課的直呼音節。
3.抄寫音節。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了解科學技創造的奇跡及威力。
3、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4、能聯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
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自主學習 點撥指導
1、理解詞語:
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2、分組討論:
區別發現與發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現哪些發明。
3、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4、檢查自學情況:
抽生認讀,開火車組詞。
5、熟讀課文,勾出不懂的詞句。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全文圍繞哪一段來寫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齊讀。
2、抽生讀第2自然段,找出關健詞,師板書:
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3、自讀第3段,回憶歷史,千里眼順風耳指什么?說明什么?
師板書:
過去用千里眼順風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明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師板書:
登上月球 潛入深海 洞察天體 探索奧秘
電視 電話 因特網 飛機 火車 遠洋船
6、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 科學創造神話 美化生活
展望未來 科技創造奇跡 改善生活
二、聯系實際討論感受
設問: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品?
2、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
3、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暢談收獲總結提高
總結:
1、齊讀全文,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3、20世紀已經過去,二十一世紀屬于我們,同學們,你們將怎樣暢想未來?
四、布置作業(選做)
1、練筆:
未來的。
2、繪畫:
科幻畫。
3、辦小報:
科技之光。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設計]
創意說明:對比賞讀是本設計的特點。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寫觀舞后的感受,兩篇課文雖然存在較大的差異,也有許多相通之處。若以《安塞腰鼓》的學習為基礎,將本文與之進行對比賞讀,必能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審美層次。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簡介作者及印度舞蹈。
二、誦讀全文
三、對比賞讀
以小組為單位,試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本文與《安塞腰鼓》的異同。(也可以不局限于此)
1.選材(寫作對象)。
2.語言風格。
3.主旨。
教師在學生研討、交流的基礎上,作一些必要的歸納總結。兩篇的語言風格差異較大,不能厚此薄彼,而應引導學生明白語言風格與作家本人、寫作對象的關聯。兩篇在修辭方面的突出特點,應結合具體語言作重點分析,如《安塞腰鼓》的排比,《觀舞記》的比喻。
四、摘抄、朗誦并背誦一些精彩句段
五、模仿運用
放一段優美的舞蹈表演錄像,讓學生觀看后馬上用語言描述出來。若時間夠用,可以立即在班上交流,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文與課文比較,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資料整合平臺]
課文擴讀材料
高山和流水(節選)
趙麗宏
聽貝多芬的交響曲,很少有人不被他的激情所振奮。即便是那些對音樂沒有多少了解的人,也能在他氣勢磅礴的旋律中感受到生機勃勃的力量,感受到一種居高臨下、俯瞰大地的氣概。就像讀杜甫的《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音樂家把心中的音符傾吐在樂譜上時,靈魂中涌動著多少澎湃的激情?貝多芬的其他曲子,也有相似的特點,我很難忘記第一次聽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的印象,當鋼琴高亢激昂的聲音突然從協奏的音樂中進出時,我的眼前也出現了流水,不過這不是莫扎特的那種緩緩而動的優雅的流水,而是從懸崖絕壁上傾瀉下來的飛瀑,是從高聳入云的阿爾卑斯山上一瀉千里的急流,這急流挾裹著崩潰的積雪和碎裂的冰塊,它們互相碰撞著,發出驚天動地、驚心動魄的轟鳴。我無法理解,這樣的音樂,為什么會有《皇帝》這么一個別名,不喜歡皇帝的貝多芬,難道會喜歡用《皇帝》來為這樣一部激情鏹然的作品命名?如果用《阿爾卑斯山上》作為這部鋼琴協奏曲的名字,該是多么貼切。在莫扎特的音樂中,似乎很少出現這樣強烈而激動人心的聲音。如果是莫扎特的河流,他不會讓流水飛瀉直下,也不會讓那些泠冽的冰雪摻和在他的清澈的流水中,他一定會尋找到幾個平緩的山坡,讓流水減慢速度,委婉地迂回曲折地向山下流去。這樣的流水,當然也是美,不過這是另外一種韻味的美。
在貝多芬的音樂中,我很自然地聯想起那些高聳入云的山峰,它們以寬廣深沉的大地為基礎,以遼闊的天空為背景。它們像自由不羈的蒼鷹俯瞰著大地,目光里出現的是大自然的雄渾和蒼涼,是人世間的滄桑和悲劇。只有那些博大的靈魂,才可能描繪這樣氣勢浩大的景象。
然而,貝多芬的山峰決不是荒山。他的山峰上有蓊郁的森林,也有清溪流泉。他的鋼琴奏鳴曲《月光》,便是倒映著晴朗月色的高山湖泊,他的那些優美的鋼琴三重奏,便是清澈的山澗,在幽谷中蜿蜒流淌……當鋼琴跌宕起落、震天撼地時,他的山峰便成了洪峰洶涌的峽谷,轟然噴發的火山。
(選自趙麗宏《唯美之舞》)
使用建議:趙麗宏以其敏銳而細膩的心去捕捉貝多芬的靈魂,一如冰心在流動的身影中去捕捉舞者的靈魂。作家對藝術的感悟,有許多相通的地方,同時也能展示作家的個性。這則短文,放在課文學習的起始、中間或結尾部分皆可,教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過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理解常見的數量之間關系的含義。
2、培養學生靈活地運用數量關系解答一些實際的問題。
3、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術語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4、向學生滲透節約的好習慣,以及明確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觀點。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各數量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靈活地運用數學關系解答應用題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春天到了,同學們是不是都想出去春游?老師準備帶我們班的同學來西遞玩,準備帶一些食品。為了便于方便,每人購買其中一種食品幾件,你能為我們同學算一算購物的帳嗎?(媒體出示一些常見食品的價格。)
二、展開活動,探究新知
(一)、組織活動,初步領悟
1、每個小組的每位同學購買一種食品,預算各需多少錢。
2、展示部分小組的學習成果,并讓學生用學過的數量關系說一說自己的如何計算出來的。
3、齊老師出外最怕渴,因此我想多買幾瓶水,請同學的幫老師算一算行不行?(媒體出示)
⑴每瓶礦泉水2元,買5瓶礦泉水要用多少元?
⑵買5瓶礦泉水用了10元錢,每瓶礦泉水多少元?
⑶每瓶礦泉水2元,10元錢可以買多少瓶礦泉水?
4、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思考并展開討論:
⑴每一題中告訴我們什么數量?要求的又是什么數量?
⑵每道題你能否運用數量關系表示出來?
5、交流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數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量
6、引導學生進一步比較以上各題中的數量關系,從中引出:只要知道總價、單價、數量中的任意兩個數量,都可以求出第三個數量。
(二)、類推延伸,形成認知
1、老師準備進行的春游活動,在路線安排上還有些問題,因為老師處在黃山區,離同學們很遠,如何安排好行程,請大家幫老師算一算,行不行?
⑴汽車每小時行40千米,從黃山區到達黟縣需要2小時,兩地之間有多少千米?
⑵從黃山區到黟縣有80千米,汽車每小時行40千米,幾小時到達?
⑶從黃山區到黟縣有80千米,2小時到達,汽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2、完成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計算過程,及時組織評議。
3、議一議:同學們能不能仿照總價、單價、數量之間的關系,寫出每一題中的數量關系,小組內可以互相交流、討論。
4、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及時組織評議。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三)、歸納小結,深化理解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發現,不論是單價、數量、總價之間,還是速度、時間、路程之間,只要知道其中的兩個數量,都可以求出第三個數量。
三、層次練習,拓展運用
1、反饋練習:
填寫教材P103的第4題,并及時展示評議學習成果。
2、拓展練習:
⑴一種收音機每臺售價80元,現在有480元錢, ?
⑵一列火車每小時行90千米, ,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3、延伸練習:
你能把以上第1題改編成求總價或求單價的應用題嗎?第2題能改編成求時間或求速度的應用題嗎?
四、總結質疑
今天你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黃豆傳播種子的方法,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會認14個字。自主積累詞匯。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識字。
2、知道蒲公英、松子、黃豆傳播種子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準備
識字卡片,幻燈片,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1、出示課題,引發質疑。
讀了課題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2、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讀音,了解課文內容,初步解疑。
(1)自由輕聲讀課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出示生字卡片。重點注意蒲、莢這兩個字的讀音。
(4)同桌互讀課文,檢查讀音。
(5)自由輕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細讀課文,感悟“小傘兵”情感變化,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1)自由輕聲讀,思考:小傘兵在找家的過程中心情是怎樣變化的,你是從哪感受到的?
(2)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重點引導感悟。
第二自然自然段,體會小傘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小傘兵放松的心情。
第五、六自然段感受小傘兵高興的心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說說蒲公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4、擴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板書設計
3 蒲公英的種子
吹上了天 害怕
小傘兵 飛呀飛 放松
躺在地上 高興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鞏固課文內容。
2、復習會認字。
3、學習會寫字。
二、教學重點
寫好每個字。
三、教學難點
掌握字形,把字寫美觀。
四、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幻燈片。
五、教學過程
1、自主選擇喜歡地段落背誦。
2、復習會認字,自主記憶字形。
抽取卡片檢查。說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口頭組詞。
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
3、學習會寫字。
鞏固認讀。
指導學生書寫。
讀帖觀察、。總結規律、練習書寫。
練習書寫時強調一寫二看三對照。
4、在聽寫本上聽寫這8個生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的
一、理解本文說明事物特點的幾 種方法。
二、認識說明文中運用準確語言的重要性。
三、初步了解說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與記敘文的區別。
教學設想
一、安排二教時。
二、緊緊抓住"說明文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內容:說明事物特點,闡明事理,介紹知識,理解說明的方法;防止因旁征博引而出現教學內容多而雜的現象。
三、理解本文準確用詞的特色。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一、掌握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層次,理解總和分的關系。
二、初步了解說明文的特點。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作業,導入新課
提問:課前預習,文字上有什么疑難需要解答嗎?(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如學生無問題,不必多花時間。)
導言。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三十年代 曾成功地設計建造了有名的錢塘江大橋,五十年代又參加設計了規模更大的武漢長江大橋。他對石拱橋是這樣評價的:石 拱橋是我國傳統橋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趙州橋和盧溝橋是我國"千萬座石拱橋中杰出代 表之作"。這篇說明文《中國石拱橋》就具體地為我們介紹這兩座著名的大橋以及有關的知識。
二、教讀課文
指名讀課文第一、二、三、四段。提問:預習時,要求制作"趙州橋、盧溝橋概況表",讀課文以后,填寫前兩項("位置","歷史和修建年月 ‘勺,填得怎樣了?抽查,評價,出示小黑板,根據小黑板所填的前兩項內容,共同訂正。指名讀課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導填寫趙州橋的第三項("結構特點")的內容。
分散讀第六段,示范,5;導填寫關于盧溝橋的第三項("結構特點’勺的內容。提示:第五、第六段里,除了介紹兩座石拱橋的結構似外,有哪些關于外形方面的介紹的句子?學生看課文回答,明確:第五段有"拱上加橋,……美觀",有"全橋……飲澗";第六段有"每個柱頭上……惟妙惟腎‘。
提示:這兩段以外,還有哪些?還有第一段的比喻,第七段的整段介紹。
結論:由此可見,中國石拱橋本身的特點就是: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而盧溝橋還有它自己與眾不同的情況,范讀第八段,引導理解:盧溝橋的紀念意義和歷史事實。提問:中國石拱橋為什 么能有光輝的成就呢?它的發展又是怎樣呢?分散讀第九、第十段,然后引導學會抓課文主要內容。第九段介紹成就的原因:"首先,……智慧","其次,……傳統","再其次,……石料"。第十段介紹發展的情況:這段中間四句,用事實證明,全班朗讀"解放后,……150米"四個句子。
小結(指導邊看課文邊在書上的某些段本寫明要點,并在一些句子下邊標單橫線,不要離開課本抄黑板):
1.全文的層次:(1)介紹石拱橋外形特點(用比喻)。_(2)總述石拱橋特點("不但外形優美,而且結構堅固")。(3)引用古籍證明"我國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并點出將要介紹的事物的具體對象。(4)分述之一,從歷史、結構、外形的設計者全面介紹趙州橋。(5)分"述之二,全面介紹盧溝橋:具體數字一結構(河堤沖毀,橋卻"從沒出過事")一形式("每個 柱頭上……惟妙惟腎’)一贊語("世界上獨一無二‘勺一景點("盧溝曉月")一特有的紀念意義(在"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歷史上……")。( 6)總說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7)綜述解放后我國石拱橋的成就和橋梁事業的新發展。全文層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總一分一總的寫法。
2.段落的條理:介紹趙州橋,先總寫歷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時間長),結構,外形,設計和施工特點,然后分四點作具體說明,又用評價的句子作結(" 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 )。這樣,在段落內采用總分總的寫法,就使介紹的內容很有條理地編排出來。由此可見,不論在全文的整體中,還是在段落的局部中,"總一分一總"能夠使文章的內容編排得很有條理,"總一分一總"之間的關系,是有內在聯系的密不可分的結構關系。提示;第九段的寫法,是不是總與分的結構關系呢?回答,"明確:這一段是用疑問句開頭,提出問題,然后按主次由人到物作說明,沒有總結的句子。這在表述上也是另一種有總有分的方法。
提問:《中國石拱橋》是說明文,它傳播廠有關石拱橋的哪些知識?試從課文中的一些句子來理解。提示課文句子: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2.《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3.橋(盧溝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4.大拱的兩肩上,一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5這些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議論,回答,明確:l.傳播石拱橋的結構知識。2.傳播石拱橋的歷史知識。3.傳播盧溝橋的結構知識。4.傳播趙州橋的結構知識。5再現盧溝橋形式的優美。
小結:說明文是說明事物的性質、特點,傳播有用的知識的文章。上邊五個句子,就是從結構、外形、歷史各方面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現在先初步了解;以后還要進一步探討。
三、布置作業
思考,上邊舉出的五個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再在全文中找出與它們相同的表述方法。
復習課文,進一步熟悉內容。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合集6篇】相關文章: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五篇02-17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10篇01-26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匯總六篇01-10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匯編五篇03-12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六篇01-28
【推薦】設計方案合集8篇05-04
【推薦】設計方案合集6篇05-02
【推薦】設計方案合集10篇04-29
【推薦】設計方案合集5篇05-24
【推薦】設計方案合集六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