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并能運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了解夏天的特點,體會作者贊美夏天、贊美大自然、贊美勞動者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第一段。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夏天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學生:課前閱讀描寫夏天的書籍。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夏天相片,包括江南水鄉、蒼茫塞外、黃河流域的夏日圖片,請學生辨析哪一幅圖片是本課描寫的夏日情景。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小組交流
1?人們愛吟誦春花秋月,冬雪的潔白也為人們稱道,夏天卻極少被提及。一說到夏天,人們總會想到驕陽似火,作者在文中是怎樣寫的呢?自由朗讀課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詞或不理解的問題。
2?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交流預習情況。
3?用橫線勾出文章直接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再仔細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贊美夏天
1?文章從幾方面贊美了夏?自由朗讀課文,畫出最能體現夏季特點的句子。
2?感受夏天的氣氛。
(1)夏天的氣氛熱烈得像什么?作者把夏季、綠草、樹林帶各比作什么?在這沸騰的夏季、密密的綠草、茂盛的樹林中,我們能感受到什么?
(2)這一聲聲蟬鳴真是那樣使人心煩嗎?在這里,作者透過蟬鳴,想告訴我們夏天怎樣的特點?
(3)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這兩句話蘊含著怎樣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3?欣賞夏天的色彩。
(1)按繪畫的觀點,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這指什么?有怎樣的道理?(出示句子: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洋溢著成熟的氣息。比較研讀,深刻體會。)
(2)結合對希望、成熟等詞語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當之間,正是一個、的旺季。(春華秋實承前啟后生命交替)
(3)聯系下文,理解句子夏天是一個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義。
(4)田間長著哪些莊稼?它們的長勢怎樣?
4?感悟夏天的旋律。
(1)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觀刈麥》。根據搜集的資料,說說詩句意思。(出示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他們的肩上挑著夏秋兩季。引導學生讀這句話。)
(2)用自己的話談談人們夏季的繁忙、緊張。
(3)有感情地朗讀全段,讀出夏天緊張的旋律。
四、精讀全文,拓展積累
1?引讀文章最后一段,勾出寫夏季特點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體會作者對夏季的贊美之情。
3?背誦課文第一段。
4?文中有許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寫得形象生動,讀一讀,抄一抄。
板書:
夏
熱烈磅礴之勢
金黃旺盛活力
緊張人倍忙
贊美春與秋之間的黃金季節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把握詩中記事寫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點。
2、學習對比、反復、排比等表現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詩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這是區別一般抒情詩的最主要的特色。
2、難點:
詩人在構思詩篇時,把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這一點較難捉摸。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作者及作品介紹
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艾青出生時母親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胡說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貧苦的大堰河家去撫養,5歲時被領回家中讀書,但依然受冷遇,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只準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視的空氣里長大的”。這首詩是艾青在獄中寫的。
二、播放朗讀錄音
三、課文分析
1、提問:根據詩人感情和思緒的發展脈絡,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些什么?詩人的感情又是怎樣的?
明確:
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3〕: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與我的關系。感情:懷念與痛悼。
第二部分〔4~8〕: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格。感情:眷戀與感激。
第三部分〔9~11〕: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現實。感情:同情與控訴。
第四部分〔12~13〕: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和贊美詩,抒發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贊美之情。感情:謳歌與贊美。
詩,是十分講求意象的一種文學體裁,可以說,沒有意象就沒有詩。所謂“意象”,用艾青的話說就是“純感官的,具體化了的感覺”。是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在這四部分中,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感情線索,那就是詩人對大堰河的摯愛以及對舊社會的痛恨。有了這條感情線索,才使本詩成為一個藝術整體。詩中作者的情感是通過記事寫人來抒發的,而這些事又是通過一系列的意象來表現的,這一系列的意象又寫出了人物形象。
2、提問:在第一部分中,作家用了哪些意象來寫?
明確:描寫了一系列圖景,有“草蓋的墳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園地、長滿青苔的石椅”,給人創造一種孤獨、凄涼、冷落的意象。
3、提問:在第二部分中回憶了大堰河對我的愛撫,作家是怎樣來表現這種愛的?
明確:詩人不惜筆墨進行了鋪排,先用8個排比句刻畫出8個細節,這8個真切、動人的意象,把大堰河對乳兒的愛寫得非常具體、充分。還寫了自己回到家中的陌生、忸怩,來襯托出大堰河對我的愛。大堰河為了生活,到地主家干活,勞動是極繁重的,作者用了6個排比句寫出來,然而她卻是“含著笑”,這表明她的勤勞與善良,為能夠和乳兒在一起而笑。這種愛是超越了功利關系的偉大而無私的愛,真正的母愛。又通過一系列具有典型意義的意象的描寫,有切糖、夸畫、贊兒,特別是那個夢,表現她具有美麗、豐富的內心世界。
4、提問:在第三部分中,運用了哪些意象來寫大堰河的葬斂之薄?
明確:用了“同著……”五個意象,猶如五組電影的特寫鏡頭,給大堰河這一勤勞、善良、普通農村婦女的一生畫上了一個血淋淋的句號。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詩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詩人的感情也升華到了極致。這與前三段中通過塑造大堰河形象來進行抒情不同,作者拋棄了具體的敘述或描寫,直接喧泄自己心中火山噴發似的激情。
小結: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時而記人寫事,時而直抒胸臆,時而回憶歷史,時而直面現實,時而寫保姆,時而寫詩人自己。這都是以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艾青曾經多次說過:“詩人必須說真話。”他還說:“詩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震撼別人的心。”這首詩正是依靠真情實感,塑造一系列真切動人的意象,打動了千百萬讀者的心。這點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三、課時:2課時
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第一課時
基本教法:
指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方法讀懂重點語句,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1、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注意正音)
2、教學生字
這一課共有11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它記住(重點指導讀準“輸”、“試”的讀音)。
3、再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點: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為小女孩輸血。)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問題:小男孩在獻血時,心里怎么想?)
(板:內心活動)
四、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內心活動
1、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動作入手。(板:神態、動作) 預習時,同學們已經把有關描寫小男孩動作、神態的句子畫了出來,現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
2、我們要從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的內心,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先指名讀重點句,再問課文提了什么問題。
2、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他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聯系《爬天都峰》理解猶豫的心情。
(板書:舉放舉猶豫)
3、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1)指名讀。
(2)老師范讀。
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
(3)再指名讀。
(4)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三)重點句2、3、4
1、終于有個孩子愿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阮恒,輸血前,他害怕過、猶豫過,但是仍然數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為小女孩獻血。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個重點句,先提問題,再想答案。等會兒,每組一個同學在班上匯報。
2、小組討論。
3、重點句2
(1) 課件2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疼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
(2)哪個小組匯報一下,剛才你們提了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
(問題:阮恒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發抖?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啜泣、捂)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抖;他想掩飾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害怕、掩飾)
(3)小結。血就從阮恒的身上抽出來了,此時,他心里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點句3
(1) 出示課件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
(2)哪個小組來說一說?
(問題:阮恒過了一會兒,為什么又哭了?為什么又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嗚咽、掩蓋)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給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飾)
5、重點句4
(1)出示課件4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個組要匯報?
(問題:他那不時的啜泣為什么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為什么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總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飾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飾)
6、小結。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么?
7、感情朗讀。
(1)出示課件5
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這幾個重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2)誰來讀給大家聽,把自己認為讀得最好地方讀出來。
五、人物評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 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
六、布置作業
回去把課文讀熟,也可以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我家的一個星期天》教學設計
教師創設情境,進行多形式、多角度的作文訓練,從而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提高情境的利用率,提高學生的各項作文能力,使學生樂于作文。
一、 從生活入手,誘發真情
一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結束了,星期天對你和家人來說都是最讓人放松的日子。那么你們家的星期天是怎么過的呢?是在家招待客人,是打掃衛生,是去參觀、旅游,還是去逛公園、商場……
二、 明確寫作要求
1、(出示寫作要求)指讀。
2、學生談對習作要求的理解。
(要點:①要求寫“我”家的一個星期天。②在敘事的過程中要寫出“我”和家人的感受,突出人物個性特點。③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
3、學生交流,豐富寫作素材。
(可同桌交流,前后桌交流,小組內交流)
三、指導寫法
1、變換文題,培養擬題能力
我啟發學生可從不同的角度,擬出不同的題目來反映這個星期天。按中心事件命題:如《今天我當家》、《知識競賽》;按地點命題:如《公園一角》;按心情命題:如《今天我真高興》、《難忘的一天》等等,擬出的題目比較新穎多樣。
2、交換中心,培養組材能力
文章的中心不同,對材料的組織安排和表達方法也不同。我以學生自擬的《難忘的一天》為例進行教學,討論交流:從題目“難忘”一詞中,你認為文章重點是寫什么。
3、交換結構,培養記敘能力
文章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此事、彼事如何安排,開頭、結尾、過渡、承接、詳略如何,都屬于結構,都應遵守一定的規律,這就是“文有定法”。但是每篇文章的結構并不都是一個模式,這就是古人講的“文無定法”。因此,我要求學生力求“變結構”寫出自己的特色。比如開頭或開門見山一語中的;或描寫場景烘托氣氛;或設立懸念娓娓道來;或回憶聯想引入下文;或直抒胸臆抒發情懷等等,但都要求學生力避落入俗套,使人看頭就能知尾。結尾可以“卒意顯志”;可以照應開頭形成珠聯璧合;可以提出問題,讓人遐思;也可以含蓄如余音繞梁。構段或作總分式;或用因果式;或用遞進式;或作連續式;或用點面式等等。情節的發展也并不是三段式,開頭、發展、結尾,應是一波三折,插入聯想,運用想象,跌巖多姿,文勢波瀾,這樣文章才能引人入勝,各具特色。
4、激情練寫
星期天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請你拿起手中的筆,讓你的多姿多彩的星期天展現在我們眼前。
四、評改習作
選擇典型習作,全班點評,肯定優點并就普遍存在的問題作進一步指導。
(習作一)
星期天發”Email”
今天是一個輕松的星期天,做完了家庭作業。我正在房中欣賞著我的郵集本。
突然,門鈴響了,我連忙跑去開門。門一開,就見到爸爸和媽媽喜氣洋洋地捧著一個長方形的盒子。“這是什么?”我問道。“是上網的工具。”爸爸微笑著說。“是不是上那個互聯網?”我問道。“是,我裝上它你看看吧!”爸爸說,“等我裝好,你給姥爺寫封‘信’吧。”我疑惑不解地問道:“寫信?你買郵票了?”爸爸輕輕地搖了搖頭,既沒郵票又沒信封,怎么寫信呢?算了,等會兒看爸爸究竟要耍什么花樣?我在一旁靜靜地等待著。不一會兒,爸爸說:“好了。快來看看吧!”我迫不及待地看爸爸上網。
爸爸說:“來,按一下這個。”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按了一下,打開了“郵件箱”,哦,原來爸爸剛才說的“寫信”就是發電子郵件呀!
我連忙在鍵盤上打拼音寫信,然后點連接,輸入了用戶名和密碼,聯通了“互聯網”按下了“發送”鍵。很快,“信”發走了,不一會兒,我就收到了姥爺的回信。哇!太神了!我贊嘆道。信上說:“月月,你真聰明,學會了發電子郵件。以后不會做的題目可以找我了。”
啊!今天真好玩,我不僅學會了上網沖浪,還學會了玩電腦游戲及發電子郵件,可真過了把癮。
教師點評:文章選材新穎,敘事清楚,中心突出。
(習作二)
知識競賽
輕松的周末來臨了,一場精彩的知識競賽在我家也拉開了序幕。
我問爸爸:“您不用左手寫字,不用右手寫字,用什么寫字?”爸爸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用筆寫字。”“爸爸,您真棒!”我稱贊道。接著,爸爸問媽媽:“世界上什么國家人口最多?”媽媽并沒有馬上回答,看著我們在笑。“這可是IQ題喲。”爸爸驕傲了,“不知道吧!”媽媽說:“我是故意迷惑你的,我當然知道。”說完,還故意扮了一個鬼臉,若得我們哈哈大笑。最后,輪到媽媽考我了。媽媽不懷好意地說:“你可準備好喲。”我拍拍胸脯,得意地說:“你盡管出題。”“你知道什么地方的太陽最猛嗎?”這下我傻了,真把我難住了。“美國、中國、意大利、俄羅斯……?”媽媽都一一否定了。“真遺憾,這么多國家,你就漏了一個,日本。”啊,這時我恍然大悟:“我真是太粗心了!”
這個星期天是我過得最快樂的一天。它不僅給我歡樂,還給了我知識。
教師點評: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是本文最大的特點:“不假思索”、“不懷好意”、“拍拍胸脯,得意地”、“ 恍然大悟”等刻畫了一個個活生生的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習作三)
緊張的星期天
今天是個星期天,爸爸加班,我也要在家里上學,為什么我還要在家里上學呢?告訴你們吧,因為我前段時間學習偷懶, 該背的沒有背, 該寫的沒有寫, 該默的沒有默, 爸爸媽媽要我一筆一畫的給他們統統補做上去呀!
吃完早餐, 媽媽下命令了:“上午你給我把《趵突泉》、《長城》、《古詩兩首》和《積累運用二》一字都不準漏背、默一遍,抄3遍。給我認認真真地背、默、抄好它。我下班回來檢查,掉一個字打一個耳光,還要跪菩薩。如果你寫的不好要見老師。”
他們走后,我想,一上午要背幾遍課文,而且要做一字不漏,還一筆一畫地寫著端端正正。這可怎么辦呢!都怪自已當初不認真。今天只好拼了!于是,我一遍一遍地讀,一遍一遍地背。突然,窗外傳來了小伙伴的歡笑聲,我心癢癢。但想起媽媽的話,我又控制住了,一心讀書背書了。媽媽下班回來,我終于一字不漏地把書背完了。
這時媽媽露出微笑說:“這次背得非常好,下次別再偷懶哦!”
唉!真是一個緊張的星期天,以后我不敢再次偷懶了,免得給媽媽罵。
教師點評:本篇作文取材真實,富有生活情趣。文章描寫詳細,不乏生動。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整體設計
課程標準中對本節課的要求:“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列舉超聲的應用實例。”本節知識是學生通過對生活、生產中豐富多彩的聲現象的學習,了解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學習聲的利用。聲現象在實際中豐富多彩,應用非常廣泛。
在生活中聲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學生對于一些常見的聲的利用的現象已經很熟悉,只不過不知道它們分別是利用的聲的哪些作用。所以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現象是屬于聲傳遞信息的例子,哪些現象是聲傳遞能量的例子。并且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了解更多生活中聲的利用的現象。教師在講解中可以對聲在社會生活中應用的情況進行分類,可以按照課本分為“聲與信息”和“聲與能量”兩類,也可按照聲音在醫療、工業、軍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類,然后根據分類進行總結性的講解,在講解中應對學生遺漏的例子進行補充。
本節的設計通過聲音、視頻、圖片、投影、實驗和設置有啟發性的問題等手段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物理的興趣。
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自己從生活中感知或查閱資料了解利用聲的實例,另一方面,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鼓勵他們搞利用聲音的小發明。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日常生活、現代技術中聲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并獲得社會生活中有關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 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
重點及難點
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視頻資源、多媒體設備、盆或碗、氣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蠟燭、火柴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故事導入
1948年,一艘名為“烏蘭格梅奇號”的荷蘭貨船,在通過馬六甲海峽時,突然遇到海上風暴,當救助人員趕到時,船上所有人員都莫明其妙地死了。后經科學家們調查,才發現造成這場海難的罪魁是風暴與海面驚濤引起的次聲波。
20xx年4月28日,至少有400只海豚的尸體被海水沖到了坦桑尼亞東北部桑給巴爾島北岸海灘邊。專家們懷疑是美軍潛艇發出的聲吶導致了海豚的大面積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潛水艇擊沉了協約國大量戰艦、船只,幾乎中斷了橫跨大西洋的海上運輸線。當時潛水艇潛在水下,看不見,摸不著,一時橫行無敵。于是利用水聲設備搜尋潛艇和水雷就成了關鍵。法國著名物理學家郎之萬等人研究并造出了第一部主動式聲吶,1918年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 km以外的潛艇回波。這種聲吶可以向水中發射 各種形式的聲信號,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標時產生反射回波,接收回來后進行信號分析、處理,除掉干擾,從而顯示出目標所在的方位和距離。
學生思考問題:海上風暴引起的次聲波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危害?人類為什么不能事先預知并躲避災難?聲吶為什么會導致海豚的死亡?
情景導入
多媒體展示幾種聲音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現松動的螺栓,醫生通過聽診器診斷疾病,遠處轟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聲波識別 食物、敵人和它們周圍的環境……
學生欣賞并交流討論,自然界中的聲現象非常多,聲音在生活和生產中有很多的應用,你能列舉一些例子嗎?
推進新課
一、聲與信息
學生閱讀課本并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說明了人們可以利用聲來傳遞信息?對這些例子 ,可以分類嗎?按怎樣的依據來分好?
1.從異常聲音中獲取信息
轟隆隆的雷聲――預示下雨
聽診器聽心跳聲――診斷心臟的情況
聽敲鐵軌的聲音――判斷螺栓松動
汽車修理師聽汽車 發動機的聲音――判斷故障
小結:聲音能夠傳遞信息。
2.次聲波傳遞信息
閱讀課本并思考問題:
次聲波能不能傳遞信息呢?次聲波一般在什么情況下產生?
答案:能 海嘯、地震、火山噴發。
次聲波預測地震、臺風:地震爆發前,許多動物往往有異常反應,如老鼠逃出洞,牛馬不入圈,雞犬不寧等。這主要是由地震爆發前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強烈的次聲波引起的。
【課件展示】 介紹20xx年海嘯死亡人數和其強大的破壞力。
印度洋海嘯發生在20xx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范圍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代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在印度奪去約10 000人性命,斯里蘭卡40 000余人遇難,而印尼的死傷人數為23萬人之多。這可能是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可是,大多數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次聲波的傳播速度要比風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風暴的“預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 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使人們能夠提前知道將到來的風暴,并做好相應的準備。現廣泛運用于航海事業。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收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3.超聲波傳遞信息
閱讀課本并思考問題:
(1)蝙蝠是怎么確認目標的?它采用的方法叫做什么?
(2)受蝙蝠的啟發,科學家發明了什么?主要應用在什么方面?
歸納總結:(1)回聲定位: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現昆蟲,人們利用這個現象研制了聲吶。
討論:根據聲吶測海底深度需測哪些量?
a.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v。
b.聲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時間t。
c.計算公式:s=12vt。
(3)應用:利用聲吶探測海洋深度、利用聲吶探測魚群、探測敵方潛艇等。
思考問題:“B超”是利用什么獲得人體內部疾病信息的?
醫生用B型超聲波診斷儀向病人體內發射超聲波,然后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攜帶的信息經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
醫生DD→超聲波病人DD→反射波信息顯示屏
交流討論:超聲波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文 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