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秋思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張籍秋思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張籍秋思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自主閱讀,借助注釋等理解古詩的意思。
2、揣摩關鍵詞句,在反復誦讀、想象中完形詩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蘊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秋思情懷。
3、能誦讀詩歌,自主積累描寫秋的詩句。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背景資料。教學過程:課前演講:展示搜集到的描寫秋天的詩詞。
一、導入新課。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
然而,在詩人張籍眼里,秋天卻是樹葉飄零、殘荷片片、蕭條凄涼的季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一首古詩《秋思》(板書課題)。
2、張籍,唐代詩人。他出身貧苦,常年過著四處奔波、漂泊異鄉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亂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離家十年的詩人身陷洛陽城,卻不知戰亂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時他在洛陽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給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寫下了這首詩。齊讀課題。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長的,把思讀得長一些。再讀課題。
二.初讀知意。
1.請同學們反復讀古詩,要做到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
2、(投影出示古詩)誰能把這首詩正確地讀給大家?
3、(彈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這些多音字的讀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會怎樣記住這個生字?
5、這個字寫時要注意什么呢?
6、讀詩不同于讀課文,不僅要讀通順還要讀出他的韻味。請同學們再讀古詩,注意停頓,要讀出這首詩的韻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
7、誰來展示你的朗讀?
三.入境悟情。
1、請同學們結合注釋再讀古詩,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書上寫一寫,組織好語言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2、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現在就將你的收獲說給大家聽。(生自由匯報)
3、(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隨機指導以下內容)
Δ見: ·古人說“秋風惹愁思,落葉斷人腸”。離家十年的詩人站在瑟瑟的秋風里,他看見的是什么呢?
(生回答) ·詩人見到了許許多多,可此時是他“見不著”的又是什么?
(生回答) ·是的,在這洛陽城里,詩人見不到親人的歡聲笑語、見不到鄉親的把酒言歡,他看到只有那飄零的落葉,枯黃的小草,凋謝的百花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張籍,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會怎樣?
Δ意萬重: ·孤單、寂寞、悲傷、無奈的張籍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寫一封家書捎回家,這是怎樣的一份家書呀!落筆之前,張籍會想到什么?他想表達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張籍,會對親人、朋友寫些什么呢? ·這么多的話想說,真可以說——千言萬語,用詩中的話說,就是什么?
(意萬重)反復讀“意萬重”。 ·秋風落葉喚起思鄉夢,小橋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變了容顏?有多少話,想對你們訴說,這真是(出示前兩句詩指導有感情朗讀)
Δ恐: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時候,卻又忽然感到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從“恐”這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對詩人的心理刻畫入微。而這種并不確切的“恐”,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Δ“又開封” ·從“又”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詩中還有哪個字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復”在這里是“又”的意思?)同樣的意思,盡量用不同的詞來表達。 ·當家書終于“開封”之后,你能想像詩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萬重,說不盡。情難理,又開封。這真是——(學生齊讀古詩“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師指導。)
四.情感朗讀。
1、(播放音樂,課件演示。)秋風瑟瑟,秋意濃濃。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黃。花謝了,草枯了,大雁南飛了,老槐樹那茂盛的綠葉,也化作片片蝴蝶,飄飄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葉歸根、全家團聚的時間了,可是……詩人心頭泛起一陣酸楚,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牽夢繞的故鄉啊?故鄉的親人啊,你們一切都可安好?詩人提筆要寫一封信,給遠在家鄉的親人,表達自己思鄉懷親的心情,可是要說的話太多了,竟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后,又擔心匆匆寫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當送信人要出發的時候又打開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長,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這就是《秋思》一個游子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情。(板書“思鄉情”,師范讀古詩。)[教學意圖]:理解詩意,體會詩魂,創設情境,引導讀詩。
2、請你也來感受張籍這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情。自己練習朗讀,把你的體會充分地展示出來。(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并評析)
4、古詩以它精煉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其豐富的內涵,就讓我們記住這精美的語言。合上書,看板書提示齊背這首詩。(生齊背) [教學意圖]:創設情境,讓學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與詩人進行情感的對接,從詩句中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呢,進而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
5、這首詩作者因見秋風引發了意萬重,又復恐說不盡,所以又開封。整個這個過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見這首詩是通過敘事來抒情的。(板書:敘事抒情)
五、對比閱讀。
1、同學們,這思鄉懷親的,何止張籍!那時候山遙路遠,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聚難啊!離鄉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中。你們看!(課件出示《天凈沙·秋思》)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能體會到什么?我們自己讀讀。(生自由練讀)
2、誰來讀?(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結合注釋想想這首描寫了什么。你能體會到什么?
3、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說出大概就可以)你能體會到什么?
4、仔細觀察這兩首詩有哪些異同?(生回答)
5、異:張籍的秋思是敘事抒情,《天凈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張籍的秋思是七言絕句,《天凈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種詩體) 同:都表達了遠離家鄉的游子強烈的思鄉之情。
6、思鄉的詩寫了千百年,今天還在寫,思鄉的詩讀了千百年,今天還在讀。總有一天你們長大了,也許要遠離家鄉,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你們會覺得故鄉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溫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讓我們合上書再讀一讀這首動人的詩篇。
六.積累延伸。
1、默寫《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繪的畫面,將《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當作練筆。
3.搜集表達思鄉情感的詩詞、歌曲,在班級展示。(選做)
張籍秋思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反復朗讀,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品味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3、感受古詩語言的韻律美、意境美,自主積累思鄉的詩詞。 重點: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反復朗讀,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品味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難點:
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一、見秋生情,讀題定調。
1、欣賞圖片談感受
2、古人眼中的秋天
在我們眼中,秋天帶給我們的豐收的喜悅,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在古時大多詩人的眼中都是這種蕭條肅殺,凄涼的景象,勾起他們很多的思鄉情懷。也留下了很多千古流傳的關于思鄉的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詩人張籍的《秋思》,走進張籍的內心世界,去體會一個游子那顆思家念親的心。
3、補充課題,引導讀題,讀出濃濃的、悠長的味道。
4、出示學習古詩三步驟,學生齊讀。
5 、知詩人,解詩題
二、讀通古詩,整體感知
1、出示標好多音字的燈片,劃分好節奏的燈片
請同學們自由地把古詩讀3遍,前兩遍爭取把古詩讀通順、讀流利,把字音讀準。第三遍爭取讀出詩的節奏感,韻律感。
2、展示讀指名讀古詩,評價是否讀出了節奏和韻律。
3、師生合作復沓讀。
4、光會讀還不行,我們還要知道詩的意思。請同學們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把這首古詩翻譯一下?(指名說說意思)
三、品讀古詩,感悟詩情
出示詩句:洛陽城里見秋風
1。 秋風是見得著的嗎?那么詩人見到了什么?(漫天飛舞的落葉、瑟瑟搖擺的枯木、風吹落葉遍地翻滾)
洛陽城里,落葉在秋風中漫天飛舞,打著旋兒,零落遍地;路邊的敗草在風中瑟瑟搖擺;天上大雁南歸而去。張籍站在涼意漸濃的秋風中,他想起了什么?想誰?(指名說說)
2、此時此刻,詩人面對此情此景,他想做什么?
可是他在寫家書的時候卻感到意萬重?為什么?請大家從他當時的創作背景中找一找。(離家的時間久,想對家里的人說的話說的事多,當時又兵荒馬亂,對家人很牽掛,很擔心)
他會在家書中說些什么呢? 現在你就是張籍,拿起你的筆把你想寫的話寫下來。分組進行,分別寫給父母,孩子,兒女,朋友。 情境導讀:
這也想說那也想問,想說的話太多太多,這就是——欲作家書意萬重。
心中的牽掛太多太多,千言萬語,千頭萬緒竟不知從何說起,這真是——欲作家書意萬重。
這封家書承載了詩人太多思念太多牽掛,所以他在寫家書時才會感到——欲作家書意萬重。
因“見秋風”而“意萬重”我們再把這句詩連起來讀,讀出作者的思念之情。
3、說不盡,又開封
(一個“意萬重”體現了詩人對家人濃濃的思念之情,對么詩人的思念之情在詩中哪里還有更細致的體現呢?一起看看寄信的詩句)
A 哪個字體現了詩人寄信時的心理(恐),恐是什么意思? 擔心什么?
B“又”體現了什么?還有哪個字也表達了這個意思?
C 從這幾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說不盡的是什么?(說不盡的是思念,輕輕一開開出的也是思念!)
D想像對話:我是送信的使者,信給了我你就放心吧,我一定會盡快把信交到你的家人手中。什么?你要我把信給回你?這是為什么?(生用自己的話回答再用詩句回答)
E古代的通訊不像現在這么便捷,客居他鄉的游子與家人聯系的唯一方式就是寫信,而這承載著悠悠思鄉情的家書不知要經過幾多輾轉,幾多時日才能到達家人的手中。那么,家書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呢?
出示詩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生讀,你讀懂了什么?現在你還覺得家書只是幾張薄薄的紙嗎?那是什么?
情境導讀:
抵萬金的家書啊!難怪詩人會——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這悠悠的思鄉愁,切切的游子情全靠這家書一封來傳遞,難怪詩人會——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那悠悠的思鄉愁,切切的游子情,怎是一封家書所能道盡的呀!難怪詩人會——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小結:
1、原來不管是“見秋風,意萬重,或是說不盡,又開封”這些字眼的背后隱藏的是詩人對家人們深深的思念,濃濃的牽掛。請同學們帶著詩人的思念再讀《秋思》
2、這首詩唱只抓住寫信寄信這么一件小事卻表達出一個游子濃濃的思鄉念親之情,這叫(學生說,師板書:敘事抒情或寓情于事)。
在表達方法上可謂高明。王安石曾這樣評價張籍的詩。
出示詩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他的一個平平常常的又開封卻道出了詩人那無法言喻的思鄉情愁)
3、信帶走了,可帶走的僅僅是信嗎?張籍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曾深深地懂得,出示詩句:“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魂也去啊,空一身啊,此時陪伴張籍只有洛陽城的秋風,于是一首千古絕唱便在張籍的腦海中誕生,這就是《秋思》,請同學們再讀。
四、讀寫結合,拓展升華
這首千古絕作《秋思》寥寥數字,卻字字飽含一個游子對家鄉對親人濃濃的思念,展開你想象的翅膀,飛進作者寫詩的情境中,一展你的文采,把《秋思》加上時間地點,詩人當時的語言動作及心理,編寫一個小故事吧!記住作家葉文玲的話:有真情、有創造!
寫前提示:
1、又是一年秋風至,詩人獨自一人站在洛陽街頭,心情怎樣?
2、詩人作家書時,想起了誰,想說什么?他作家書時的神情、動作是怎樣的?他的內心呢?
3、當行人即將起程,詩人又是怎樣做的,他的內心是怎樣想的,他的神情、動作是怎樣的?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它古詩。
2、繼續積累其他表達思鄉情懷的詩句,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
《秋思》教學反思
當我拿起《秋思》這篇課文,心如千斤重。雖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如何傳遞給沒有雷同生活經歷的學生,讓學生感受著詩人的感受,想著詩人的所想?除了詩的內容外,我到底要通過《秋思》這個載體教給學生什么?詩的課堂到底應該是個怎樣的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呈現在我的腦海中。我不禁自問:古詩教學為何物?直教人寢食難安!
我個人認為古詩教學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這才無愧于古人創造詩詞,無愧于詩詞有別于其它文體,無愧于編書者納入古詩詞教學的用意。怎樣才能創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
一、在讀彰顯詩性。
我一直認為詩的教學應不同于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一經這樣折騰就會把詩拆得支離破碎,它就失去了詩本身的整體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整節課我安排了學生大大小小的讀差不多有三十多次。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理解詩的意思。接著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最后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豐富詩意。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它講究形象、色彩、韻律,每個字、詞都是作者獨具匠心所在。所謂“十年得一字”、“語不驚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錘煉語言的佳話。在深入備課后,我覺得詩中的“見秋風” 可作為教學這首詩的突破口。“意萬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個人覺得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后,我馬上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么””“見不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我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對比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讓學生感悟詩人“鄉愁生于秋風里”、“鄉思寄寓家書中”、“鄉心乃在寂寞處”。希望想象到的畫面成為學生通往作者內心的橋梁,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詩人的“意萬重”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學生可能只會想到詩人思念家鄉,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詩人又豈止是思家呢?于是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詩人的“意萬重”我先出示張籍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對詩人有所了解后,我馬上又讓學生想象詩人的“意萬重”可能是什么?這樣學生通過理解后的想象,就有可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了。這樣詩中“意萬重”學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課中,我前后安排了多次不同類型的想象。“見秋風”“意萬重”是聯想,聽誦讀想象畫面是一種表現想象,配樂想象家書是一種創造想象,多維度問作者是一種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發下,學生的想象豐富起來,說話寫話的訓練就水到渠成。
三、在寫中深化詩情。
在《秋思》一課教學中,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凄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此時我說:“秋風瑟瑟,鄉思絞碎了詩人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說些什么呢?學生們遐想翩翩,我讓學生拿出筆來寫一寫家書,學生紛紛拿起了筆,盡情地釋放著內心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在“寫”當中得到了釋放。
互文印證也是我這節課采用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學生深入領悟了“見到”與“見不到”后,我及時挑疑:讓詩人朝思暮想的家鄉到底是怎樣的?學生帶著好奇之心細讀詩人另外兩首詩《送從弟戴玄往蘇州》、《南歸》的部分詩句:“楊柳閶門路,悠悠水岸斜。……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 骨肉待我歡,鄉里望我榮。…… ”學生認真細讀后,我馬上問:“你們從中體會到什么?”學生回答:家鄉景美;親人對詩人很好,一家團聚,其樂融融……這樣,就引發了學生對詩人思鄉的深層解讀。
課前的設想只是我的一個理想課堂,一堂課下來,遺憾頗多。如:與學生的互動還欠缺,教師的課堂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不足之處,希望多提寶貴意見。你們的意見將是我久旱的甘露。
【張籍秋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秋思》張籍帶拼音04-14
秋思張籍拼音版04-10
秋思 張籍拼音版04-10
《秋思》張籍唐詩鑒賞11-01
王安石評價張籍《秋思》11-11
改寫張籍《秋思》作文2篇01-27
張籍節婦吟古詩10-12
《秋思》教學設計15篇12-28
韓愈:調張籍詩歌解析11-17
《成都曲》張籍唐詩鑒賞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