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講的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年輕時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勇敢挑戰人人信奉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并經過反復求證和公開試驗,用事實捍衛了真理。課文贊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學生尊重權威但不能盲從以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好教材。從文章表達上看,主要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通過從質疑、求證到公開試驗這樣的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二是通過環境或側面描寫來烘托人物,這些都是學生語言學習的重要資源。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根據上下文理解“信奉、固執、膽大妄為”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過程,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例和人物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弄清伽利略是怎樣不盲目迷信權威的話的,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簡介伽利略、亞里士多德。(強調偉大、著名)
2出示亞里士多德的話:“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的話:“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質疑:誰是誰非?誰對誰錯?
3出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提出讀書要求:正確,流利。在讀書的過程中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自學生字詞。
三、初讀感知
1默讀全文,畫出使你深受啟發的句子,反復讀一讀,并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交流收獲。
3引導學生填空,并說明理由。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講意大利偉大科學家()在青年時代敢于質疑權威,大膽進行(),以()的態度對待科學的故事。
伽利略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的科學家。
四、為課文分段
提示:課文講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學家伽利略青年時期不迷信權威,敢于提出問題,進行試驗,以認真態度研究科學的故事。分段應注意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全文6個自然段,按事情的階段劃分,是以簡介人物、提出問題、多次試驗到公開驗證,緊緊圍繞兩個鐵球著地的問題展開敘述的,段與段之間聯系得十分緊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聽寫生字詞,了解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二、研讀課文
敢于提出疑問、大膽試驗的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說的話產生疑問。那么,亞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樣一個人呢?
1讀第2自然段,體會一下人們對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詞語表現了這種肯定和崇拜?(“都信奉”、“不容許更改的真理”、“人類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種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許更改,而且是屬于人類的,這又說明了什么?(“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實的、普遍的,人人應該遵從的道理。這種道理不容許更改,而且是屬于人類的。可見亞里士多德的話,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這一段最后一句話用反問句,讀一讀這句話,說一說為什么用反問的語氣?改用加句號的陳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改用一般陳述句就使“不能違背的真理”效果差了,達不到亞里士多德的話“不容許更改”的“權威”程度了。)
伽利略居然對這位大家信奉的權威亞里士多德說的,不容許更改的話提出了疑問,說明伽利略的一種什么精神,或者說什么態度?(不迷信權威,認真求實的態度。)
2讀第三自然段。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哪句話提出了疑問,提出了怎樣的疑問?
(亞里士多德的話是:“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按亞里士多德的說法,大鐵球落地速度快,小鐵球落地速度慢。大鐵球落地需要5秒鐘的話,那么,小鐵球落地就得幾秒鐘?(50秒鐘)
3這一疑問中的“一個事實”是指什么事實?兩個不同的結論是指哪兩個?(疑問中的
“一個事實”指亞里士多德說的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兩個不同的結論是指兩個“應當”:一個是:把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一個是: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
4把兩個不同的結論展示出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兩個結論的內容說給鄰近的同學聽。
5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說的話,不僅提出疑問,而且推想出兩個不同的結論后,用什么辦法來驗證自己對或者不對呢?(用試驗的辦法去檢驗、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對或者不對。)
從這一點看,伽利略表現了一種什么態度?(認真求實的態度。)
三、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一、默讀第4、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以下幾個問題:
1伽利略敢于提出懷疑的是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話,他的話可是“不容許更改的真理”,因此,試驗的態度怎么樣?結果怎么樣?第4自然段中有五個詞,突出了試驗的態度,有力地證實了試驗的結果。把它們找出來,標上橫線。
2為什么還要在比薩斜塔上做一次公開的試驗?
3公開試驗時,人們又怎樣議論的?
(伽利略帶著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錯了。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可見,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反復”“許多”“都”“的確”“總是”五個詞突出了試驗態度的嚴肅、認真,也有力地證實了試驗結果和亞里士多德的說法不一樣。
伽利略決定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的試驗,目的是公布自己試驗的結果,也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要盲目迷信權威。
公開試驗時,人們認為伽利略竟敢跟“人類的真理”挑戰,是膽大妄為,是固執,會丟盡臉的。)
二、朗讀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圖,想一想,議一議:
1公開試驗成功了。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因為什么呢?
(“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樣。”)
2現在把回答的一句話,跟老師提問的一句話,顛倒順序,它們中間加上“所以”,看看句子的意思變沒變,為什么?
(顛倒順序: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個樣,所以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
意思一點沒變,因為把先說結果的句子跟后說原因的句子,顛倒了順序。這種先說原因后說結果的句子,一般中間要加上“所以”一詞。)
3課文結尾的一句話: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這句話里的“原來”,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起初”的意思,還有一個意思是表示發現了不知道的真實情況。你認為是前者,還是后者?(是后者)
這句話最后指出“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不是全都對的”換個意思不變的另一種說法,是什么?(“也會有錯的”)
4這句話還有什么進一層的意思,聯系生活實際,大家說一說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權威、專家學識淵博,懂得東西比一般人要多,這是事實,應該尊重,應該學習他們。但是權威、專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也會有錯誤。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行動,就足以說明了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學習他不盲目迷信權威、認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敢想敢做的創新精神。)
三、升華感情,體會寫法
1伽利略做這個實驗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證明亞里士多德是錯的,更重要的是使人們樹立起正確的科學觀,那就是不迷信權威,執著地追求真理。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看課文是通過怎樣的描寫使我們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學生默讀勾畫)
2交流。如對人物的心理、動作、語言等的描寫。
板書設計:
29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伽利略 亞里士多德
勇敢質疑 博學
認真求證 權威
公開試驗 信奉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2
預習作業
1.熟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并標出音節,要求把字音讀準確。
2.給自然段標出序號。
3.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信奉膽大妄為固執驚訝宣布
4.查閱資料,了解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語境認識7個生字“違、妄、執”,辨析5個多音字“著、的、當、更、為”在文中的正確讀音,并能區分1組形近字“辯、辨、辮”。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對比品讀,初步體會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通過對比品讀表現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當時在人們心目中地位的語段,初步體會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
教學準備:布置學生收集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的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預設過程:
第1課時
一、課前交流:“贈名言”
師:世界上有許多偉人,他們將自己畢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簡短的言語中,以此來傳承偉大的精神,激勵世人的斗志。可以說,這些言語是集“萬千精華于一身”,不停地喚醒著許多沉睡的心靈。孩子們,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讓你感懷至深,讓你備受鼓舞,讓你銘記于心!誰愿意現場來交流?
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
1.以課前交流做引渡,教師也贈送學生一則名人名言:
課件出示:“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
(1)指名朗讀后交流自己從這句名言可以觸摸到作者大致是個怎樣的人?
預設: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實踐……
(2)揭示名言作者:17世紀偉大的科學家伽俐略。(多媒體出示伽利略畫像和名字)
(3)引導學生交流從課外收集到的關于伽利略的成就資料。(要求語言簡練)
(4)課件出示:伽俐略一生的輝煌成就(簡表)
師:伽利略能夠獲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為他恪守這樣的信念——(齊讀名言)
2.緊扣“經典”,走進文本。
師:孩子們,要真正讀懂伽利略,光憑這則名言是遠遠不夠的,伽利略能這樣說,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我們可以借助于各種文學作品,在充滿情味的語言文字中去逐漸豐滿伽俐略偉大的形象。這堂課,不如就讓我們先走進伽利略年輕時一次舉世聞名的經典實驗,去真正認識一下這個科學家吧!這個實驗就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薩斜塔一舉成功的——
教師板書: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學生齊讀,正音“著”(zháo))
教師質疑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那么,伽利略通過這個實驗所要追求的真理是什么?這個實驗是怎樣產生而進行的?帶著種種的疑問,趕快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吧!
二、整體感知,初識“伽俐略”。
1.教師引導學生自由初讀課文,力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覺得有確定不了正確讀音的字立即查字典求證。(教師巡回指導,特別留意學生的多音字朗讀情況。)
2.用“劇本串聯”的方式抽查朗讀,隨機正音。
(1)師:剛才同學們都很專注地讀了這個故事,現在我們不妨請3個孩子來為我們講述這個故事吧!如果把這個故事看成是一個劇本,是不是可以分成這樣的三幕,請看——
第一幕:“辯論家”伽利略
第二幕:“思想家”伽利略
第三幕:“實踐家”伽利略
就請講故事的孩子自主決定怎樣分配自然段,其余的孩子認真聆聽,將他們讀錯的語句用記號標在書上,等他們讀完了,再來幫他們糾正。
(2)3個學生讀課文,其余學生聆聽辨析。讀后互動評議交流,互相學習。(特別融入多音字辨析:膽大妄為更改的確著地當作)
小結:剛才同學們也像伽利略一樣,不斷地在追求真理哦!你們都有一雙善于辨析的耳朵,那么你們的眼睛善于辨析嗎?
(3)形近字辨析:辯辨辮(鼓勵學生發現并結合生活經驗來辨別、書寫。)
3.教師引導學生在正音的基礎上再次快速默讀全文,并思考:課件再次出示伽利略的名言:“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
師:目前,同學們已經讀了好幾遍故事了,那么你們能不能從這件典型的事情中找一找,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學的真理”具體是什么?“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的所謂真理”又具體指什么?請用橫線劃下來。
三、對比品讀,賞析“伽利略”。
1.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課文中的典型事件自主尋求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學的真理”和“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的所謂真理”各指什么?(教師巡回)
2.教師引導學生充分交流并感悟:
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學的真理”:“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
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的所謂真理”:亞里士多德的話:“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融入亞里士多德的簡單介紹:最博學的人、古代圣人等)
(1)指名學生釋疑,出示課件,引導學生對比朗讀后概括:(填空)
兩個人面對的是同樣的問題:“()?”亞里士多德認為:“()。”伽利略則認為:“()。”
(2)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渡:在17世紀的意大利,當時并沒有人相信伽俐略說的話,人們都信奉亞里士多德,讀讀課文第二段,課文中哪些句子看出人們都信奉亞里士多德。
課件出示:那時侯,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誰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句理解什么是“信奉”?
*該怎么讀才能讀出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
*人們如此信奉亞里士多德,而年輕的數學教授伽利略卻敢提出與他截然不同的觀點,展開想象,你預感到伽利略當時會面臨怎樣的困難?
3.伽利略會懼怕這些困難嗎?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動去一步步證實自己的真理的?下節課我們將與伽利略相聚在比薩斜塔,一起見證這段了不起的歷史!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生字詞語,能夠正確聽寫。
2.了解伽利略“質疑——試驗——公開試驗”追求真理的整個過程,通過情感朗讀,初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同時進一步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了解伽利略“質疑——試驗——公開試驗”追求真理的整個過程,通過情感朗讀,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教學準備:
一、復習鞏固,引渡新課。
1.教師復述第1課時重點學習的內容,邊復述邊組織學生聽寫詞語:(指名兩個學生上黑板合作聽寫,形成下面的板書。其余學生聽寫在本子上。)
亞里士多德伽利略
信奉膽大妄為固執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伽利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暢談感受,教師隨即引渡:是啊,伽利略在人們如此的責備與漫罵中,在當時那么多的人如此信奉亞里士多德的背景之下,他依然恪守著這樣的信念:讀)
課件出示名言:
“當科學家們被權勢嚇倒,
科學就會變成一個軟骨病人。
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敢。”
——那么,伽利略到底膽大妄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請學生默讀課文,把相關的語句用波浪線劃下來。
二、品讀經典,感受心靈。
1.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默讀劃句,教師巡回了解學生自主的閱讀理解情況。
2.師生合作交流,梳理歸納伽利略到底膽大妄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指名學生讀句,教師隨即引導學生根據同伴所讀的句子概括板書。)
亞里士多德——————伽利略
信奉質疑膽大妄為固執
試驗
公開試驗
3.品讀經典,扣問心靈。
(1)質疑中感悟心靈
A、(出示亞里土多德的話:權威)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這句話使伽利略產生了疑問?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我覺得不錯啊,很好理解啊!有什么問題嗎?
B、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把這兩個鐵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得出了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么解釋呢?”
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課文,(請一學生先讀)可以算一算,畫一畫,他得出了哪兩種結果:
(1)______
(2)______
C、把你的研究成果四人小組交流一下——指名說,(說得這么好,請你也讀讀這一段話,讓我們回味一下怎么樣?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出伽利略思維的嚴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這樣的關聯詞語,來突出伽利略的質疑是經過嚴密的邏輯思考,才提出這樣的問題。
D、你知道你對這位大家信奉的權威亞里士多德說的,不容許更改的話提出了懷疑,可能會有怎么樣的危險嗎?
(2)試驗中感悟心靈
A、既然他什么都不怕,那怎么解決這個疑問?(試驗)
哪位同學讀讀伽利略做試驗的句子?
課件出示:伽利略帶著這個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
你體會到了什么?
做一次試驗不是就夠了嗎,干嗎反復做許多次?
你估計做了幾次?
B.想象:
當伽利略第一次實驗發現兩球同時落地,他也許會想:是我(),還是()?
當他第()次實驗發現兩球同時落地,他想:也許是我(),也許是()?
當他第()次實驗發現兩球同時落地,他想:肯定是我()!肯定是()!
是啊,他考慮的那樣周密,又是那樣的細致,從這里,你又覺得伽利略是一個(認真求實的態度、嚴謹求實)的科學家。
來讀一讀這個句子。
(1)公開試驗中感悟心靈
25歲的年輕教授向學生宣布實驗結果后,僅僅完成了他試驗的第一步,因為他還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其目的何在?
A.引導學生充分想象伽利略登上比薩斜塔時候的心理活動、動作、神態、語言,還會經歷怎樣的重重困難?擴寫“公開試驗”。
B.集體交流,在賞析同伴的想象作品中邊積累描寫人物的方法,邊感受伽利略的勇敢和執著求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
C.想象表演:當所有的人看見兩個鐵球真的同時落地時,他們有什么樣的反應?(結合課文語句并展開想象表演)
D.拓展資料:《伽利略的女兒》中所描述的實驗后伽利略的遭遇。
三、總結提升,深化拓展。
1.教師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最后的句子:盡管伽利略的公開試驗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當時癡迷信奉于亞里士多德的人們,但是他終歸還是讓人們明白了:
出示課件:
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原來亞里士多德這位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A)能不能把原句(第1句)改為第2句?為什么?
(“像…這樣…”不能刪:因為不僅僅是亞里士多德,還有其他偉人,所有人,如哲學家、思想家、藝術家、老師、父母,盡管知識比我們豐富,懂得多,說的話有時也不一定全對)。
2.朗讀練習
3.在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體會嗎?
4.讓我們永遠記住伽利略,記住伽利略帶給我們的啟示,正如剛走進這個經典的故事之前我們讀到的——讀
課件出示:“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
板書設計:
亞里士多德——————
伽利略:信奉質疑膽大妄為固執
試驗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自學、感悟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
2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自主、合作、研討性學習,弄清伽利略是怎樣不盲目迷信權威的話的,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具準備:教學插圖、語段卡片
教學過程:
一、自主讀書,誘導感悟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大家已經預習過,現在書就在你手邊,想不想把課文再讀—次?哪就請大家讀吧。你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也可以同桌一起讀,喜歡的語段還可以多讀幾次。
2學生自主讀書。
3進行讀書交流,把自己喜歡的語段讀給大家聽。教師針對學生的讀書情況,適時激勵評價。
二、創設情境,合作研討
1出示課文插圖,認識這座塔嗎?這就是世界聞名“斜而不塌”的比薩斜塔。1590年伽利略就是在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同學們,你們誰有勇氣像當年的伽利略一樣,也在這座高塔上做做這個試驗。
2這么多人有勇氣,老師真高興,但是老師告訴大家,僅僅有勇氣是不夠的,請大家讀讀這句話:(出示亞里土多德的話)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這是希臘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話,在當時,人們都信奉他,把他的話當作不容許更改的真理。
現在你要說“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那人家是不會相信的。所以,老師想請大家再認真讀讀書,仔細思考一下:假如,你就是當時的伽利略,為了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當時比薩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記者,聽說伽利略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公開試驗,你會向伽利略問些什么問題?大家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離開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討。
3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4進入情境,質疑研討。
①(請—位學生上講臺)現在年輕的數學教授、著名的辯論家伽利略先生已經來到大家面前,一會兒他將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他嗎?
②質疑研討,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A伽利略為什么有信心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
B伽利略為什么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
C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是否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其表現是否是“膽大妄為”、“固執”?
三、觀察體驗,交流評價
1觀察體驗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試驗。
2交流:你們看到了什么?這項試驗說明了什么?通過這項試驗,大家明白了什么?怎樣理解句子“大家明白了,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全都是對的”?
3評價:你怎樣評價伽利略?該怎樣認識亞里士多德?
四、延伸拓展,遷移運用
現在,如果老師把課題改成“鐵球和木球同時著地”你們認為可以不可以?請大家課后研究研究,或者像伽利略一樣做做試驗。請把你的發現以你喜歡的方式告訴別人,包括老師。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其組成的經常使用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3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基礎上回答“思考.練習”中1、2、3的問題。
5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6學生能從伽利略敢于斗膽懷疑大哲學家的說法,并經由過程反復試驗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對的,熟悉到權威的話往往不全是對的,教育學生學習伽利略破除迷疑,獻身科學的精力。
二、重點、難點:體會露義深刻的句子
b哪些詞最能體現?(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疑奉、責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5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一、談話:
(簡介亞里士多德:他是兩千多年前希臘的哲學家,同時也是科學家。在生物學、生理學、醫學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貢獻。)
“責備”在什么情況下責備?(在人們懷疑亞里士多德說的話的情況下。)
三、按自然段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主要詞句,再接洽概括自然段段意。
④從這段中,你還知道什么?
五、總結:全文共六個自然段,是以簡介人物、提出問題、多次試驗到公開驗證,緊緊環繞兩個鐵球著地的問題展開論述的,段與段之間聯系得十分緊密。
2書上是怎樣介紹伽利略的?
b師:這句話就有錯誤,你們誰敢于提出疑問?
教學目標:
“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3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基礎上回答“思考.練習”中1、2、3的問題。
自己試驗公開試驗速度與重量有關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埋下伏筆。
③面對人們的責備、嘲諷、譏笑、奚落,伽利略懷著必勝的狐疑登上了比薩斜塔,結果如何呢?請看:(演示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2引出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
a有這樣一句話,千百年來從沒有人懷疑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必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b分析這句話:你們懂這句話么?(想讀就讀)
2學習伽利略自己做試驗部分。
二、簡介人物,激趣生疑。
1這句話是誰說的?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介紹了兩個人物,一個是伽利略,一個是亞里士德,他們是怎樣的人物,按你的熟悉作一個簡單的介紹。(教師補充)
伽利略亞里士多德
(伽利略是17世紀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他25歲時就已經當上了數學教授。)
三、整體感知,把握主題。
3再給你們一個機會:開頭,我們說過高爾基的一句話,誰來質疑?
1快速讀課文,想一想:他們的聯系主要環繞一個什么問題?
2學生說,師總結:兩個鐵球著地(板書)
總結全文:經由過程古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疑權威,敢于懷疑,獻身科學的精力,同時,我們自己也有了這種意識。希望你們在古后的學習中勇于思考,用認真、嚴謹的立場對待學習。
過渡:誰對誰錯呢?
四、質疑接洽,精講鉆研。
(一)細析亞里士多德的話。
1再次出現亞里士多德的話。(集體讀)
a這是亞里士多德說的話,在當時的情況下人們會對他的話懷疑么?為什么?
過渡:這兩個結論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愛動腦筋,不迷疑權威,他不僅敢懷疑,還勇敢地進行試驗。
“疑奉”是什么意思?(相疑的程度深,疑仰、崇奉)
“冊本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高爾基曾說過“冊本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有沒有人懷疑過這句話?為什么?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其組成的經常使用詞語。
(這個反問句說明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疑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樣想的?用“———”畫出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話產生懷疑的句子。
兩個結論,接洽后總結(一慢一快)板書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二)細析伽利略試驗及其結果部分。
1提問:課文中從哪兒到哪兒寫他做試驗的過程?實驗分幾步?
(a自己試驗b公開試驗)板書
強調什么?(速度與重量有關)板書
b從結果“都”、“的確”、“總是”三個詞可以看出什么?
c得出結論:這句話應該改成——
a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伽利略對試驗認真的科學立場?(反復、許多次)
他為什么這樣做?(因為他面對的是亞里士多德,他不能因陋就簡。)
①自由讀課文,想一想:從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樣對待自己的試驗?結果如何?
(可以看出亞里士多德說的這句話是錯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結論?(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
3減上兩個字就是伽利略的觀點。(同時補充板書)
四、給課文劃分結構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伽利略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的試驗。)
⑤過渡:這樣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啊!因為等于公開向人們心中的亞里士多德挑戰。
3學習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實驗部分:
①出示比薩斜塔的照片。
師述:比薩斜塔在意大利比薩城內,塔共8層,建到第三層時,地基入手下手傾斜,該塔由于“斜而不塌”名聲遠揚,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開試驗,該塔名聲更大。
公開試驗的消息一傳開,前來看試驗的人很多,人們是怎樣議論的?
②找出書上描寫人們議論的句子。(人們來的目的,人們的立場)
集體讀,個別讀。(讀出人們對伽利略責備、嘲諷、譏笑、奚落的語氣)
c讀反問句,讀出責備的語氣。
④面對這樣的結果,人們體現怎樣?(驚訝)為什么?
(因為,人們疑奉亞里士多德,把他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結果出乎人們的料想之外。)
⑤人們清楚明明了一個什么道理?(亞里士多德的話不全是對的。)
⑥這句話對你有什么開導?(告訴我們,這個人無論他地位多高,學問多大,說的話也不可能是全對的,所做的事都是對的。不能輕易的相疑別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錯處。)
總結:在當時的情況下,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突出懷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懷疑,打破迷疑,獻身科學的精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板書:(獻身科學、打破迷疑)
五、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第二課時
2假如書上有錯,你們敢于提出疑問嗎?
a出示句子:
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問的人,同學們要不要學習他的這種精力?
做兩個試驗:第一次,將兩個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時放下。
第二次,將兩個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處,小的放在稍低處,再同時放下。
②提問:
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同一)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
過渡:一位是兩千多年前希臘的哲學家,一位是25歲的數學教授,他們是怎樣聯系起來的呢?
二、讀課文,學習生字,檢查在預習中解讀生字詞的情況。
這句話正好與亞里士多德的話相反。把“速度與重量有關”劃掉。
板書假想:
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試驗 一慢一快
6學生能從伽利略敢于斗膽懷疑大哲學家的說法,并經由過程反復試驗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對的,熟悉到權威的話往往不全是對的,教育學生學習伽利略破除迷疑,獻身科學的精力。
打破迷疑獻身科學
教后記:學生能從伽利略敢于斗膽懷疑大哲學家的說法,并經由過程反復試驗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對的,熟悉到權威的話往往不全是對的,教育學生學習伽利略破除迷疑,獻身科學的精力。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地試驗過程,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學習通過對具體事例及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伽利略實驗的過程與結論,并受到啟發。
2、初步學習通過對具體事例及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入,整體感知。
1、揭題: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看老師板書。(板書課題: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咱們一起來讀讀吧!(齊讀課題)正音、標調。
2、理解“著地”。“著地”就是落地。“著”是個多音字,你會用它另外的讀音組詞嗎?(請2—3位同學說)
3、師:課題都理解了,那趕緊去讀讀課文吧,在讀課文時,如果遇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多讀幾遍。
4、師:你們有不認識、不會讀的生詞嗎?(生答:沒有)你們真棒!
師:我們今天學的就是發生在伽利略身上的一個故事。(板書:伽利略),這個“略”是我們要寫的字,寫這個左右結構的字時,左右寬窄大致相同,應注意左邊的“田”部要占“各”字的中間。
請同學們在書上練寫一個。
5、師:課文講的是在伽利略身上發生的什么事呢?(請2位同學說:伽利略做試驗的事)
6、師:(指著課題)課題就是試驗的結果。
7、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敘述這個故事的,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生答,板書:疑問、試驗、公開試驗)
二、學習1、2自然段。
1、師:(學習課文第一段)課前的交流,讓大家初步了解了伽利略,那文中又是怎樣介紹的呢?(生答,找出第一段)
師:他是個怎樣的人呢?
生答:他是個辯論家。
師:辯論家就是說他的口才、辯論能力很強。表現在哪些方面呢?生:提問不尋常,老師很難解答。
師:“尋常”就是(生:“平常”),“不尋常”就是(生:“不一般、很獨特”)。
師小結:是啊,伽利略就是一個善于思考、見解獨特的人。
2、理解“信奉”。
師:就在伽利略的那個年代,人們都很信奉亞里士多德。你們家里有誰信奉什么嗎?【生自由說】
生:我外婆信奉佛,我常常看到我外婆帶廟里去燒香拜佛。
師:你知道她去拜佛是為了什么嗎?
生:求佛祖保佑子孫健康、幸福。
生:保佑大家平安。
生:我奶奶去拜佛,求佛祖讓我姐姐能考上大學。
師:奶奶、外婆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心愿,她們覺得佛祖是能讓她們實現這些美好的心愿的,對嗎?那你們說說,奶奶外婆對佛祖,心中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生:崇敬的。
生:是敬仰。
生:很虔誠的。
師:說的好。懷著崇敬的、敬仰的、甚至是虔誠的,這就是信奉。課文中,人們是怎么信奉亞里士多德的?(找出句子,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人們對亞里士多德就像信奉神佛一樣,當別人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會(生答:非常憤怒的)。(帶著那份憤怒之情說說那些懷疑亞里士多德的人吧!朗讀:你是什么意思?難道你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僅僅是憤怒對述說嗎?【生答:不是】那是什么?【生答:是責備】帶著我們進一步的體會再來讀讀。朗讀:你是什么意思?難道你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3、(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在這段話中,還有一對反義詞,看誰找的又快又準。(指名答:信奉——懷疑)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就當人們都信奉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把他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時,年青的數學教授伽利略卻對他說過的一句話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有誰知道是哪句話嗎?(多媒體出示句子:“亞里士多德曾經……產生了疑問。”,全班齊讀)
2、從伽利略的這一舉動看,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生答:伽利略是個不迷信權威的人。)
3、小結:正是其他研究科學的人的迷信與伽利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伽利略那不迷信權威的可貴品質。(板書:對比)
4、師:伽利略的疑問是怎樣產生的?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地第三自然段,找到有關的句子用筆劃下來。(學生自讀課文劃句子)
3、交流句子。師:徐老師也找到了這句話,但老師將它改變了一下,你們明白伽利略的疑問是怎樣產生的嗎?
【課件出示:
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
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
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么解釋呢?】
生答:(先假設亞里士多德的話是正確的,再根據他的話做出兩個假設,最后發現一個事實中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
4、咱們來看看伽利略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話做出的推斷吧!(大屏幕演示鐵球伽利略的疑問)師:從剛才的大屏幕演示中,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自由表達)
5、指導朗讀(出示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師:是啊,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伽利略對此充滿了(生答:疑惑)。你是伽利略,你會怎么說?(指名讀)
四、學習四、五自然段。
1、師:老師想問問你們,在生活、學習中,如果你對某件事情產生了疑問,你會怎么做?(生自由回答)那有疑問時,伽利略是怎么做的呢?自由地朗讀課文的有關段落,找出句子劃出來,并在旁邊寫一寫你的感受。(學生自學劃句子)
2、全班交流句子。(多媒體出示句子:“伽利略帶著……沒有關系”,感悟“反復”、“多次”、“的確”,體會伽利略嚴謹的科學態度。)
生:伽利略有了疑惑反復試驗。
師:伽利略做了兩、三次試驗就認定自己想法是正確的?
生:不是,是許多次,而且每次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話是錯的。
3、師:為了證明自己想法是正確的,伽利略還決定在比薩城的斜塔上進行公開試驗,聽到消息,人們有哪些反映?
4、指答,多媒體出示句子。
(1)人們為什么說他是一個“膽大妄為”并且“固執”的年輕人呢?(相機指導朗讀)
理解“膽大妄為”。“妄”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①荒謬不合理;②非分地,出了常規地,胡亂。從“妄”字可以看出,這是個貶義詞,是人們對伽利略的批評,說他在胡作非為。
理解“固執”。“固執”是說人很頑固,不聽別人的建議,不懂變通。在這也是個貶義詞。
你認為伽利略是個“膽大妄為”、“固執”的年輕人嗎?(生答:不是)那是怎樣的人呢?(體會伽利略對科學的執著。)師:伽利略對科學執著追求,對真理執著追求,他就是一個執著求實的人。(板書:執著求實)
(3)(指導朗讀句子。)師:那我們一起來讀讀人們的伽利略的冷嘲熱諷吧!
5、師:讀到此處,徐老師有個疑問,本文的主人公是伽利略,作者為什么要在此處插入一段寫人們對他的議論呢?你明白作者的用意嗎?
6、師小結:在我們的習作中,為了凸出人物的特點,不僅可以描寫其本人的動作、神態等,還可以通過對周圍人的語言、動作的描寫從側面襯托出主人公的特點。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師:在大家的議論聲中,伽利略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比薩斜塔進行公開試驗,試驗的結果怎樣?人們又有什么反映呢?
2、指答,并指導朗讀。
3、師:試驗成功了,伽利略證明了自己的觀點,此時站在鐵塔下的人們驚訝地呼喊著,他們可能會說什么?如果你就是鐵塔下的群眾,你想說些什么?【注意人物說話時的動作或神情】(學生自由表達,請2—3位同學說)當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著地的那一刻,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
4、(多媒體出示課文最后一句話)師:聯系實際說說你對這話的體會?
六、總結全文。
1、師:學了課文,此時的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說的?
2、師: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對待知識能象伽利略一樣有執著求實的'科學態度。
在寫作上,我們也可以學習作者運用對比和反襯的寫作手法,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進行描寫,突出人物的特點。
七、拓展閱讀《世界名人傳》等。
板書設計:
疑問不迷信權威對比
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試驗(語言、動作)
(伽利略)執著求實襯托
公開試驗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為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學情簡介】
四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強,課文中伽利略針對亞里士多德的話提出的疑問,學生不易理解。如果能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幫助學生理解伽利略所提出的疑問,學生一定非常感興趣,也更有助于學生感受到伽利略的聰明才智。
【教學目標】
一是通過從質疑、分析、反復試驗到公開試驗這樣的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二是通過環境或側面描寫來烘托人物,這應該是學生語言學習的重要資源。
【教學重點】
弄清伽利略是怎樣不盲目迷信權威的話的,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并明白伽利略的思維過程。初步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學方法】
1聯系上下文2抓重點詞句3圖文結合4舉例法法5引用資料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的圖片和生平資料。
2、教師制作能夠直觀反映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課件及課文插圖幻燈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入題。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25課《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2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概括主要內容。
1、課文我們都預習了,那下面這組詞語誰會讀?(指名讀)一人讀其他同學跟讀1遍。
(出示:信奉哲學家伽利略懷疑分析反復試驗比薩斜塔事實證明)
2、預習的真棒,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的大聲的朗讀課文,邊讀邊注意課文的內容,做個有心人。
3、課文讀了,再看看這些詞語,你能簡要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嗎?先看著這些詞語,練習說一說。(指名回答)
三、讀文品人物品質。
1師:課文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那么通過讀文,我們還知道了伽利略是17世紀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板書:伽利略偉大),說他偉大,并不僅僅因為他在科學研究領域為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還因為他身上所具有的某種精神和品質。那么伽利略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在旁邊寫下你的理由。開始吧!(幻燈:你覺得伽利略是個怎樣的人?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勾畫相關的語句,并在旁邊寫下你的理由。)
1、交流。
預設:
(一)第一自然段:學生時代的善于提問、善于思考、善于辯論。講解生字“辯”,并出示相近字“辨、辮”,進行區分,并舉例進行運用。
(二)品味“人們對亞里士多德信奉之深”,感受“伽利略”懷疑之勇敢。(2、5自然段)
1師:權威指的是誰?為什么?從哪看出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
2什么是“信奉”?僅僅是簡單的相信嗎?這是大家對信奉的初步了解。那咱們都來讀讀第2自然段,看你能從哪些詞句讀出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
a(2自然段)
①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的話是一個人相信嗎?是一代人相信嗎?是代代人相信,而且一信就是兩千年啊,可見信奉時間之長啊。
②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他(信奉人數之多)
③意大利、希臘:地域之廣(板書)
④不容更改(態度堅決)
⑤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真理嗎?(罪名之大)
b(第5自然段)
1師:除了第二自然段,你還從哪兒可以看出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
(出示: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等會他就固執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指名讀句子)
2師:找的真好!大家都來讀讀這句話,讀書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一個字、一個詞、哪怕是一個標點都不要放過。你從中讀出了什么?(重點品味膽大妄為、竟、固執)人們對伽利略的不滿、責備、鄙視都源于什么?
3師:這段話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面感受到了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崇拜。這叫側面烘托。
4師:那現在你覺得亞里士多德在當時人們心目中有著怎樣的地位呢?(生答)
5師:在人們的心目中,亞里士多德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對他的話是深信不疑的,而且把他當成神一樣的崇拜著,這就是信奉。而在這樣的環境下,伽利略卻對亞里士多德的話表示懷疑,(板書:懷疑)懷疑亞里士多德的話,就等于懷疑權威,就等于挑戰真理,就等于向信奉亞里士多德的人宣戰。此時的伽利略將會面臨著什么?(生答)
6師:是啊,懷疑亞里士多德的話,使伽利略不僅要面臨著人們的嘲諷,還要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甚至還有生命的危險,但他為了追求真理,寧愿忍受嘲諷、寧愿承受壓力、寧愿付出生命,那你透過懷疑這個詞,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伽利略?(板書: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精神、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權威)
(三)、研讀“分析過程”,體味“思維之嚴謹”
1師:咱們繼續,你還覺得伽利略是個怎樣的人?從哪兒讀出來的?師:(出示5: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把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來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來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么解釋呢?)
2師:看大屏幕。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這句話指那句話?(幻燈6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4師:那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也就是(幻燈6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鐵球越(重),下落的速度就越(快)。或者是球越輕,下落的速度就越慢。
5師:那現在咱們假設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球越重落得越快是正確的,那么,現在,我把10磅重的球和1磅重的球拴在一起,(點幻燈)讓它和10磅重的鐵球同時從同一高處落下,(點幻燈)那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落得快還是慢?認為落的慢同學舉手。認為落得快的同學舉手。下面同學們再讀讀這段話,找出你的理由(生再讀這段話)。能說說你們各自的理由嗎?(指名說)能舉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嗎?(師:有道理。點幻燈:快)認為落得慢的同學說說你們的理由。(適時提問)確實也是這么回事。(點著幻燈慢。)看來大家都不是胡亂的猜測呀,而是經過了認真的分析呀。同學們,注意了,這兩種結論都是在假設亞里士多德的話是正確的前提下,又做的是同一個實驗,可是卻得出了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一個快一個慢,這怎么解釋呢?這用亞里士多德觀點確實解釋不了,于是伽利略才對他的這句話產生了懷疑。看來,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觀點的質疑,并不是簡單草率的懷疑啊,而是經過縝密的思考得到呀!(板書:縝密的思考)孩子們敢于懷疑固然可貴,但懷疑的基礎是成熟的思考。
(四)抓住“反復試驗”,感悟“伽利略縝密的思考”(4自然段)
1師:你還覺得伽利略是個怎樣的人?從哪兒看出來的?
2(出示:伽利略帶著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反復是什么意思?重復是什么意思?重復就是和原來一模一樣的做實驗,一點變化也沒有。那伽利略是簡單的重復嗎?他還會怎么試驗?(生想象答)伽利略就這樣高度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球的重量不同的做了許多次試驗,這就是反復。透過反復這個詞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伽利略?(一絲不茍、認真、堅持)對待科學這樣認真、這樣一絲不茍、這樣執著,這就是嚴謹的科學態度啊!(板書:嚴謹的科學態度)那伽利略這樣反復的做了許多次試驗的結果都是什么?(出示: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同一高處落下來,總是(),鐵球往下落的()跟鐵球的()沒有關系。)
(五)走進“公開試驗”,領會“伽利略的勇于追求真理”(6自然段)
師:公開試驗后,人們又有什么反應?(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
師:當伽利略走下斜塔時,人們又會有什么反應?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再動筆寫一寫。
幻燈8看大屏幕:當伽利略走下斜塔,人們_____。______說:“_____。”
四、聚焦文旨,品味公開試驗的價值。
1師:伽利略的公開試驗,讓人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是什么?(生答)
幻燈9出示:
1、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他說的話也不是全對的。
2、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他說的話也不全是對的。
2師: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生答)
3師:是啊,伽利略秘密試驗只是證明自己的推想是正確的,而冒著生命危險進行公開試驗,則是為了讓人們都明白一個事實和道理,那就是,一起讀____。
4師:大家明白了,你明白了什么?
5出示11:現在我們也明白了:______。
6師:作者寫伽利略做公開試驗的過程只寫了兩個動作,一個是“拿著”,一個是“脫手”。就是這樣的兩個動作完成了科學史上的一項重要的試驗,給塔下的人們,給當時的整個歐洲以巨大的震撼。
師總結:是啊,權威也有錯的時候,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伽利略的偉大也就在對權威的尊重而不盲從,對真理追求的勇氣和執著。這也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好,這節課就上到這兒。
五、作業。
1、班級讀書會。課下讀讀《世界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走進并解釋更多的偉人,開班級讀書會。
2、辦班級專刊。寫一寫我最崇拜的科學家的故事,辦一期班級專刊。
3、寫給伽利略的一封信。跨越時空,給伽利略寫一封信,表達敬慕之情。
4、驗證:一個棉球和一個鐵球同時從同一高處落下,結果會是像伽利略說的那樣,同時著地嗎?
【板書設計】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伽利略偉大
產生疑問不迷信權威
科學分析思維縝密
公開試驗勇于追求真理
反復試驗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反思】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是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敢于挑戰權威、勇于實踐的好教材。我根據本文重點、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采取了“塊狀教學”。所謂的“塊狀教學”,是相對于“線形教學”而言的。傳統采用的“線形教學”法一般以文章的情節為主線,以問題為連接點,以逐段的順序講讀為基本操作方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的劣勢在于老師“圈”得過牢,學生學習主動性得不到提高。而“塊狀教學”法則打破了這種常規的教學步驟,它不是簡單地把識字,學詞,分段,學習課文內容分割開或者把課文內容的情節分割成幾大部分來學,而是在課堂上以課文內容為媒介,實施對“聽,講,讀,寫”四種語文能力的集中培養。我在教《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一課時,也嘗試著使用了“塊狀教學”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直接入題。
2給出一組關鍵詞,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讓學生讀書思考,用這些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組關鍵詞是我精心選擇的有著內在聯系的詞語,它們提示了文章的關鍵內容,能讓學生化難為易,不知不覺中走過了總結、概括的過程。
3、然后以“伽利略是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統領全文。讓學生默讀寫感受。這部分主要有以下幾個板塊:
第一板塊:品味“人們對亞里士多德信奉之深”,感受“伽利略”懷疑之勇敢。
這一部分的教學重點在于通過字、詞、句的品讀,引導學生讀懂當時的社會環境,感受伽利略面臨的壓力和危險,初步體會伽利略勇于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精神。我重點抓住了“信奉”和“懷疑”這兩個詞,著力渲染了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之深,來襯托伽利略懷疑之勇敢,從而感受到伽利略勇于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精神。
第二板塊:研讀“分析過程”,體味“思維之嚴謹”
這部分主要通過對伽利略分析推理部分的理解,感受伽利略并不是膽大妄為,而是經過縝密思考之后才產生懷疑的。這部分是一個難點,光靠語言的描述很難說清楚,于是,采取了辯論的方式,讓學生先假設亞里士多德的話是正確情況下,猜測把10磅重的鐵球和1磅重的拴在一起,和10磅重的鐵球同時從同一高度落下,誰快誰慢,猜完之后,讓他們到文中去尋找自己的理由,講解時引入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說明。這樣,引起了學生閱讀的興趣,理由也說得清楚。另外教師又通過課件演示,講解伽利略分析過程,使抽象的思維變得直觀,孩子理解起來容易多了。
第三板塊:抓住“反復試驗”,感悟“伽利略縝密的思考”
這部分主要抓住“反復”這個詞,讓學生體會它與重復的不同,從而讓學生充分的體會到伽利略的嚴肅認真,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
第四板塊:聚焦文旨,品味公開試驗的價值
把明理的過程融進了感悟人物品質的教學中,讓學生有一條清晰的閱讀思路。也讓學生明確了伽利略是經過懷疑—分析———事實證明的過程,從而感受到伽利略的伽利略的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這是我這節課的設計意圖和做法,但理想和現實總會有差距的,在課堂上仍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渲染亞里士多德在人中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時,用時過多,導致后面的公開試驗的部分沒有充分的時間完成,整節課顯得前松后緊。另外,課文讀的不夠,像這樣明理的文章本來就應讓學生在讀中明理,在讀中品人。但由于教學時的緊張,忽略了讀得形式的多樣,讀得層次的遞近,讀得程度的提升,似乎缺少了語文味。另外,統領全文的問題“你覺得伽利略是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我也覺有些生硬,但不知如何處理,請各位同行指教。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通用6篇)】相關文章: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精選15篇12-31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原文12-14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說課稿(3篇)11-11
教師教學設計培訓心得通用03-07
爭吵教學設計通用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