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1
核心目標:
知道睡蓮是一種夏季開放的花,通過觀察,了解睡蓮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嘗試學畫睡蓮。
能畫出具有一定形態的睡蓮。
相關目標:
能大膽作畫,有一定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睡蓮圖片若干。
幼兒人手一張白紙,一支勾線筆,一盒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 了解睡蓮的基本特征。
師:夏天到了,很多美麗的花都開放了。這種花你們認識嗎?它叫什么?
師:這種花叫睡蓮。你覺得睡蓮美嗎?它什么地方讓你感覺很美?
師:睡蓮長得是什么樣的?
二、 教師示范畫睡蓮。
從上面看的睡蓮——先畫花心、花蕊,再圍繞著花心畫一層一層的花瓣。
從側面看的睡蓮——先畫中間一片花瓣,像一片尖尖的樹葉。再繼續在旁邊畫上其它花瓣,花瓣被擋住了,把遮擋畫出來。
未開放的睡蓮——畫一個類似樹葉形狀的花骨朵。
畫上圓形帶缺口的蓮葉。
三、 交代要求,組織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師:夏天到了,睡蓮都開放了,請大家也來畫一畫這美麗的睡蓮。請大家在畫睡蓮的時候,把睡蓮的各種樣子畫出來,睡蓮的色彩很美麗,請大家給睡蓮涂上漂亮的顏色。
睡蓮畫好后,我們可以在旁邊添畫,可以是看睡蓮的小朋友,也可以是小蜻蜓、小青蛙等。
鼓勵幼兒畫出不同姿態的睡蓮。
四、 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
師:小朋友畫得睡蓮美嗎?你最喜歡哪一張上的睡蓮?喜歡它的什么地方?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2
教學目標:
1、認知:學習色彩知識,了解鄰近色的畫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養學生對色彩的審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帶來的美感,激發色彩創作的愿望。
教學重點:了解鄰近色的知識。
教學難點:運用鄰近色組織創作色彩和諧的美術作品。
教學準備:色相環、水粉用具、學生優秀作品。
教學過程:
一、分析色彩。
介紹鄰近色:鄰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顏色。如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青、青與紫、紫與紅。
二、研究體會。
欣賞課本中的作品《紅土地》、《顧盼》。
1、小組研究。
數一數,《紅土地》用了幾種顏色?
《顧盼》用了哪些鄰近色?
不同的鄰近色帶給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結:以鄰近色為主的繪畫作品,給人色彩和諧統一的感覺。要想畫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鄰近色,不用或少用對比色。
三、欣賞感受。
1、欣賞優秀的學生色彩作品。
2、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3、說說自己的創作思路。
四、藝術實踐。
選取一組自己喜歡的鄰近色,創作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
五、展示評價。
1、組織小組展示作業。給自己的作品起個名字。
2、組織評價作業。介紹自己的畫中最得意之處。
六、課后拓展。
和諧色彩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說一說,在什么地方,什么場合可以應用。
課后記:
選取一組自己喜歡的鄰近色,創作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3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直角,感知直角的特點——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類特殊的角。
2、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題。
3、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并會判斷直角。
難點:正確畫直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折紙、課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舊知
出示任意角,請學生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出示書中例圖,請學生說出例圖中是否有角。
(2)揭示課題
讓學生觀察例圖,引導學生說出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并告知有此類特點的角為直角。
從例圖中抽象出直角的圖形,讓學生認識直角的標志。
畫三個邊長長短不等的直角板書,強調直角的大小不隨邊的長短變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變的。
二、認識直角
(1)請學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說明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疊合法):先將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和要判斷的角的頂點對齊,再將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條邊和直角的另一條邊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3)讓學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數學書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請學生拿出折紙,親自動手折直角,并驗證是否是直角。
三、畫直角
課件出示3幅連續的直觀圖,呈現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畫直角的方法(重復判斷直角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數一數課本“做一做”第2題中的直角。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4
教材分析
《畫》是一個謎語,謎面是一首五言詩,謎底就是插圖的“山水畫”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課前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景物進行仔細觀察,這樣,上課時才能使學生對大自然,山水,花鳥,詩情進行聯系比較后,順利地悟出謎底。
教學目的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地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為什么說謎底是一幅畫。
2.學會“畫、遠、近、無、聲、驚”七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3.會正確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準備教具:生字卡片、掛圖、錄音
教學過程:共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同上
2.學會七個生字
3.能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導入新課 (課件)
1.教師范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并揭課題。
a.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范讀課文)
b.學生動腦筋猜
c.出示掛圖(課件):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正音:色、近、驚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1.看看圖畫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師板書:山、水、花、鳥)
3.請小朋友在這幾個字下畫上小圓圈,說明這首古詩主要寫這些景色,課文主要寫的景色,我們要讀重音。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一)講讀第一、二行
1.看圖說話:小朋友們,畫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話說說山怎么樣,水又怎么樣?
2.想一想:我們平時出去玩,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嗎?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們在近處聽,會聽見什么聲音啊?你能學一學嗎?(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3.小結:這幅畫畫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畫得像真的一樣,那么究竟是一幅圖畫,還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為什么?
4.扮演詩人,遠看山,近聽水。
a.指名扮演詩人,到教室后面看畫中的山,問:現在你看這畫中的山,有沒有看到它的顏色?
b.這就叫“遠看山有色”
c.教學生字“色”: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字型;說說色是什么意思?(顏色,課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詩人,到畫前聽聽流水:問,你聽到流水的聲音了嗎?為什么?
e.小結:因為是畫,所以說聽聽--(水無聲)
f.教學遠近:遠近是一組反義詞,說說怎樣能記住這兩個字;無聲是什么意思;無的反義詞是什么?
g.教學聲:強調字形,聲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導朗讀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二)講讀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么樣了?可是課文里是怎么說的,為什么?
2.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么樣呢?
3.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
4.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么意思?(吃驚、害怕)
5.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七、作業: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7個生字;畫:先中間,后兩邊;聲:強調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字詞,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指導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1.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
2.課堂作業本第一題
3.形近字比較,組詞
遠( ) 近( ) 京( ) 聲( )
運( ) 聽( ) 驚( ) 色( )
二、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
2.指導朗讀: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范讀-指讀-引讀-齊讀
3.根據畫面背誦課文
a.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景色?
b.課件(聲畫統一),試背-齊背-指背
三、作業指導
1.寫出這首詩的幾對反義詞:遠--近、有--無、去--來
2.默寫課文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5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臟了,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污漬,還給作品平添了幾分家的溫馨。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教學目標】
1、會認“玲、催”等8個生字,會寫“肯、樓、梯”等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段。
3、明白“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導入
1、板書:玲玲
學習生字“鈴”(出示課件2):讀音(后鼻音,第二個“玲”念輕聲。);辨別相似的字“鈴”“齡”“零”“領”“嶺”。
2、補充板書:的畫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設疑: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呢?
帶著問題讀課文(聽課文錄音朗讀,老師帶讀,學生自讀。)
三、讀中識字
1、出示詞語:端詳 評獎 腦筋樓梯 催眠 糟糕 弄臟 肯定懶洋洋 叭叭響 一幅畫
指名讀,小老師帶讀,齊讀。指導書寫“糟糕”中的“米”字旁最后一筆要變成點;而“樓梯”中“樓”上面的“米”不用變。“肯定”中的“月”字豎撇變成了一豎,且這個“月”要寫得稍微寬一點;而“弄臟”中“臟”月字旁不用變。
2、出示句子:
(1)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bā)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2)小花狗懶洋洋地趴(pā)在樓梯上。
辨析“叭”與“趴”的讀音、字形。學習生字“狗”,強調反犬旁的書寫“撇、彎鉤、撇”。
3、積累詞語:仔細地看 懶洋洋地趴 滿意地笑 高興地說 滿意地端詳 (指名讀,齊讀。)
第二課時
一、讀中悟理
1、依次出示圖畫,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語句。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A、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做動作幫助理解“端詳”(仔細地看、反復地看)。指導朗讀。讀出喜愛、激動、興奮之情。
B、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思考:不就是一幅畫嗎,弄臟了就弄臟了,有什么好哭的!什么原因讓玲玲哭得這么傷心?
讓學生自己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我的畫臟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小結:玲玲畫這幅畫用了好長時間,已經很晚了,很遲了,很不容易,她畫得太認真了。
指導朗讀。第一句話抓住“時間不早了”“又在催她了”讀出時間長;第二句話抓住“來不及了”讀出玲玲的著急和無奈。
C、玲玲想了想,拿起筆,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
指導朗讀。讀出喜悅、滿意之情。
說說你認為哪一幅更好?(最后一幅比第一幅更生動了!)
(在讀中梳理玲玲的情感變化,板書:滿意地端詳——哇地哭了起來——滿意地笑了。)
在“哭了”和“笑了”之間畫上一個彎箭頭(或虛線)。
(指著板書)同學們,從玲玲的“哭了”到“笑了”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出示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板書:壞事 好事)
如果要在這個箭頭上寫四個字,你會寫哪四個字?(肯動腦筋)
玲玲剛才動了腦筋嗎?從哪看出來的?(想了想)
除了玲玲動了腦筋,還有誰也動了腦筋?從哪看出來的?(爸爸,仔細地看了看,爸爸在看的過程中動了腦筋。)
指導讀。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往往”兩個字能去掉嗎?(不是所有的壞事都能變成好事的,但是我們要盡可能地把壞事變成好事。)
二、拓展延伸
1、下面,老師要請同學們一起來動動腦筋,幫忙把壞事變成好事:
a、手里的筆筒掉在了地上被摔了一條縫。(用彩色卡紙折幾朵漂亮的小花貼在有縫隙的地方)
b、漂亮的裙子被勾出了一個洞。(在破洞地方繡上一朵花或小動物)
2、出示“我要說”:
在今后,如果我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我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25、玲玲的畫
滿意地端詳——哇地哭了起來——滿意地笑了
(肯動腦筋)
壞事 —————好事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6
教學分析:
陶泥造型教學已成為近幾年美術教育的一個亮點,它融美術教育和現代教育于一體,關注學生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隨著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也使陶泥教學走進了課堂,提高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豐富了美術創作的形式。
陶泥教育讓孩子們動手、實踐、審美創造能力得到全面發展;陶泥教育給當今的創新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同時也為美勞教育開辟了另一塊新天地。
教學背景:
泥塑是以泥為材料塑造藝術形象的統稱,民間“泥人”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5500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在大汶口遺址中就已經有了小型動物陶塑,長期以來古人用泥做佛膜拜,做泥玩具等使泥塑藝術得以發展。泥塑藝術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一種,它早已走出國門,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遠涉重洋,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所接受和珍愛。
我校開設了勞技與服務綜合實踐校本課程,本課以小學高段學生為對象進行設計,充分挖掘本地資源,以陶泥為主線,以實踐性學習為核心主題,引導學生觀察、探究、操作、實踐、評價,讓學生在自主創造性地實踐活動中發展成長。
設計思路:
本課以說陶——賞陶——做陶——品陶——研陶為主線,讓學生通過欣賞古今陶文化作品,上網、查閱資料搜集陶文化的相關資料、開展有主題探究,實際操作,進行實踐活動(制作剪貼報、手抄報、制作網頁、舉辦陶泥作品展、裝飾自己的小屋、作為禮物贈送朋友)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歷史,體驗相互合作的樂趣,養成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
教學目標:
1、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歷史,體驗相互合作的樂趣,養成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
2、從自己的作品中感受成功的喜悅,養成良好的動手習慣。
3、掌握泥板畫的制作方法和步驟,會設計制作泥板畫作品。
教學重點:
1、掌握泥板畫的制作方法和步驟,會設計制作泥板畫作品。
2、體驗相互合作的樂趣,養成良好的動手習慣。
教學難點:
設計并制作一件泥板畫作品。
教學準備:
陶泥、制作工具、教學課件、陶泥作品六件
學生準備:
課前利用網絡收集有關陶文化的知識陶泥制作工具牙簽等
一、說陶
1、了解我國有關陶文化的知識
2、學生講講知道的陶文化。
3、那你認為陶泥還可做些什么呢?能做畫嗎?
【設計意圖】課前讓學生以《陶泥的文化知多少?》為主題,收集資料,一方面是讓學生學會利用網絡查找所需要的信息,一方面也讓學生在查找中學習和了解有關彩陶的源、陶泥的制作方法和陶文化的發展。鍛煉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再以:古老的彩陶,經歷了為的洗禮,留給了我們對文明的無限向往,也成為了今天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說一說陶泥可以做那些東西?能做畫嗎?設疑,讓學生進行猜想,引導學生進入第二環節。
二、賞陶
1、多媒體出示作品,讓學生仔細觀察
2、說一說,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用陶制作的板畫使學生有了感性認識,用大量的圖片沖擊學生感官,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引導學生對陶藝新的藝術形式的認識。并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感受和想法。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陶泥的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泥板畫。(板書:泥板畫)
4、欣賞實物,探究制作方法及步驟。
【設計意圖】在這里,我設計了二次欣賞環節,小組交換欣賞老師作品及部分學生作品,通過欣賞交流,引導學生探究本課的重點內容。以“仔細觀察,看看你能發現哪些知識和技法”,來引導學生有目的的、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用已有知識來找泥板畫這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及制作方法,用有特點的作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不由自主想知道怎么做。在師生互動中,一方面與學生在認識上達成了共識,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通過觀察,使學生自已找到泥板畫的特點及制作方法。為做陶做了鋪墊,達到了欣賞的目的。
5、總結制作步驟:
a、拍泥板;b、構圖;做到構思獨特,布局合理;
c、用學過的多種制作方法制作,裝飾美觀。
【設計意圖】教師要及時對這一重點知識進行小結整理,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的理解這知識點。
三、做陶
1、小組合作:共同討論泥板畫的名稱、制作方法、創作意圖及如何分工的。
2、交流小組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不僅是讓學生做出作品,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分工。培養良好的動手能力,團結協作的意識,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讓學生養成動手之前要先有構思,構思好后要想一想用哪些方法制作,小組長要進行合理的分工,從而提高學生合作的效率。
3、教師提出要求,學生合作完成作品,教師參與到學生制作中。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要關注學生的創作進展,發現問題予以幫助和解決。當發現問題時,再把問題還給學生,讓其他同學也參與到問題中來。
五、品陶
1、個別評價說說這件作品獨特的地方;值得自己學習借鑒的地方
2、自由欣賞、小組評價
3、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品陶三步曲:第一:我選擇了一幅較獨特的作品來引導學生評價,為學生提供一個較自由開放的空間。第二步:由個別學生來評價自己選出的作品。第三步:自由欣賞,讓所有的學生有序地欣賞更多的作品,讓學生在展示自已的同時,也增進了同學這之間的友誼。
六、研陶
陶泥還可以做哪些東西?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呢?發揮你的聰明才智想一想。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以陶泥為材料,繼續為了美的生活不斷去創造。
板書:
泥板畫
構思——新穎
造型——獨特
裝飾——美觀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7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本課生字詞,做到會讀、會寫、會用。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習活動中,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有效的知識技能體系,學會系統思考。
3、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觀念、換位思考的思想觀念以及尊重他們感受的思想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第二部分
教學難點:理解教師所說的那段話。
三、教學方法:
整體閱讀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
四、教具準備:
楊桃
五、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二課時:理解課文
第三課時:字詞訓練,給課文分段
六、過程設計:
第一、二課時
一、課前談話:
出示“智慧樹”,提出自我評價要求。
二、揭示課題:23、畫楊桃
三、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流利程度展開評價。(頭兩個自然段全班合作檢查,后幾個自然段同桌合作檢查)
2、說說自己覺得在預習中遇到的困難,如:不容易讀正確的生字詞、不理解的詞語,展示在黑板上,教師權衡,能馬上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先留下來在理解課文時合作解決。
四、理解課文:
1、通過引導學生專心閱讀課文(閱讀方式可以多樣化——快讀、默讀、小聲讀、略讀),解決對文中人物的理解。
2、抓住人物對話部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老師說的那段話。
(1)、出示重點句子,讀一讀。
(2)、問:你認為這段話中的那部分使你印象深刻?為什么?
(3)、出示詩歌《題西林壁》,問:你能不能告訴大家,為什么老師選擇在理解完老師所說的話后出示這首古詩?
(4)、出示填空題:
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樣。因此,當我們看見(),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我們應該()。看到是什么樣的就()。
五、拓展練習,讓學生自己上網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與課文有關的其他知識。
第三課時(略)
板書設計:
23、畫楊桃(看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我
教師
幾個同學
(想起父親的話)
認真看、老實畫
看了看
哈哈大笑
審視(?)
神情嚴肅
和顏悅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換個角度看問題!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8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創作時間、作者及內容。
2、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3、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談話引入
①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中華民族曾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中華文化,出現了許多偉大的詩人、畫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北宋時期的大畫家張擇端。
教師板書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齊讀課題,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二、自主閱讀,理解內容
①平時我們遇到問題都是怎樣解決的?(學法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學到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②學生選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按照閱讀要求自學課文。
三、全班交流,取長補短
①“我來告訴你!”
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講給同學聽。
(注意:相同內容不重復交流)
②“我要請教你!”
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四、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①教師啟發思考:為什么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學生自由讀課文,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準備讀給大家聽。
③展示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引導從內容和表達兩方面說)。
五、課外作業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國傳統文化整理一下,準備與同學交流。
板書:
20*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八百多年 人物 街市
(完整保存) 五百多個 熱鬧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清明上河圖》的創作時間,作者及內容、
2、能力目標
提高閱讀能力、
3、情感目標
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懂得《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媒體:
有關《清明上河圖》的課件和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談話引入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中華民族曾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中華文化,出現了許多偉大的詩人,畫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北宋時期的大畫家張擇端、
教師板書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2、齊讀課題,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二,自主閱讀,理解內容
1、平時我們遇到問題都是怎樣解決的 (學法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學到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2、學生選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按照閱讀要求自學課文、
三,全班交流,取長補短
1、"我來告訴你!"
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講給同學聽、
(注意:相同內容不重復交流)
2、"我要請教你!"
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 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四,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教師啟發思考:為什么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2、學生自由讀課文,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準備讀給大家聽、
3、展示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引導從內容和表達兩方面說)、
五,課外作業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國傳統文化整理一下,準備與同學交流、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10
【教材分析】《玲玲的畫》是二年級語文第四冊第七單元以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標關于第一學段閱讀教學的要求,學生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句”。
本組課文的要求是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學習課文,明白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確地看待問題。《玲玲的畫》這篇課文寫的是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已經沒有時間重畫一張,玲玲著急地哭了,但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使壞事變成好事,告訴我們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已有初步的識字能力,但并不能完全放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系,提倡學生將已學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認識生字的學習中。閱讀教學時,有些學生理解課文光停留在表面,不能入、情入境地讀,在本課的學習中,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悟,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文中的人物去感受,體驗,思考,去領會作者所要講述的道理,所要表達的感情。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通過品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錄音、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課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1、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可愛的小伙伴(出示頭像),她的名字叫玲玲,她笑瞇瞇的多可愛,來,跟玲玲打個招呼吧。!讓我們一起喊喊她的名字。
現在老師把玲玲的名字寫在田字格上,你們可要看仔細了。(在田字格中板書:玲)這個字是左右結構,左邊王字旁,右邊是令而不是今天的今。小朋友們會寫了嗎?來,拿起筆在書上寫上
玲玲的名字。
2、玲玲是個聰明的小姑娘,畫得一手好畫,今天我們就來學《玲玲的畫》。(板書課題)來讀
讀課題(齊讀)
學生活動:學生和玲玲打招呼、認識“玲”并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
達成目標:認識“玲”并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學字詞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1、 玲玲的畫中藏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咱們去看看吧。讓我們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遇上不認識的生字就停下來,請教課文下面的拼音寶寶,讀完了就標上小節號。(巡視,表揚學生的讀書姿勢)
2、讀字卡,找到預習后不認識的字。(瞧你們一個個讀的多認真啊!現在我們來互相考考。拿出字卡,同桌互考,會認的扣過去,不會的擺在桌角。)師講解大家都有難度的生字。
3、讀句子
(1)第一組(端詳 評獎 催)
自由讀
指名讀
齊讀
(2)第二組(這個句子很長里面有兩個生字,誰有信心把這句話讀正確)
a 出示句子(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指名讀(你是個會讀書的孩子,把這兩個生字帶領大家讀兩遍
“臟”有時候還念zang 心臟的臟。
“叭”這個字有一個跟他長的很像的字,是什么字呀?(趴)說說你有什么發現?(你們都是讀書有心人)
C 現在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相信你們能讀的更好。
男生讀、女生讀。
3、開火車讀詞語
4、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活動:自瀆課文,掃清生字障礙,并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達成目標:利用多種方法識字,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了識字質量
三、通讀理課文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1、 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啊,
老師就獎勵大家欣賞玲玲的畫。(課件出示)玲玲畫了什么?
2、是啊。這幅畫畫的是玲玲家里的一角,玲玲化了好長時間才完成呢!所以,玲玲自己看著覺得怎么樣?(出示第一段)
(1)自由讀。
(2)你知道玲玲的心情了嗎?板書:滿意
(3)從哪個詞看出玲玲對自己的畫很滿意,小朋友快在這一段中找到它。
(端詳)點紅色。那“端詳”是什么意思呢?那怎樣的看才是端詳呢?像老師這樣看是不是端詳呢?老師演示。生回答。
(4)請你來演一演?(你們看,他把畫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看 了個遍,這就是“端詳”。)
(5)現在我們小朋友也來當玲玲,也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的畫。
(6) 誰能讀好這句話?
(7) 看他讀得真好呀,我們也來學學他的樣子,來讀一讀。
3、 就在這時候,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出示圖畫)讓學生觀察
(1)這是怎么回事呢?趕快到課文中找找答案吧。(出示第四節)
(2) 自己讀讀這一段,這時玲玲的心情又會怎樣呢?指名回答
(板書:難受、著急)
(3)指名讀
師:怎么了,孩子?生:我的畫弄臟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師:“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聽了爸爸的話,玲玲是怎么做的?請你們接著讀課文。
4、自由讀。誰來說說玲玲是怎么做的?生回答。
(1)出示圖,看,這就是玲玲修改后的畫,你覺得怎樣?
這只小花狗真是可愛呀!誰來讀讀這個句子。
(2) 指名讀(是呀,有了這只懶洋洋的小花狗,玲玲對這幅畫更滿意了。板書:更滿意)
(3)現在玲玲的心情跟剛畫好時的心情一樣嗎?
(4)出示兩段話
我們來讀讀這兩段,相信你們能讀得更好。左邊兩組第一段,讀出滿意、開心。右邊兩組讀第二段,讀的更滿意、更開心。
5、玲玲真高興啊!看起來已經沒用的`一幅畫,動動腦筋就比原來的更加美了,更加充滿靈氣了。你想對玲玲說些什么呢?(你從哪兒知道的)是啊,爸爸也是這樣對玲玲說的。出示句子。現在誰來當爸爸跟玲玲說說話。指名讀。(評價你是一位會教育孩子的好爸爸。)全體男生讀一遍。
學生活動:學生通瀆課文,完成讀書要求。
達成目標:利用動作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意思和課文內容,“演一演”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綜合能力,使課堂妙趣橫生
四、總結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在第二天的評獎會上玲玲的畫還獲得了一等獎呢。玲玲多高興呀!
是呀,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出示句子)誰來讀讀這個句子。在本文中,“壞事”和“好事”分別指什么?我們要把這句話牢牢的記在心里。爸爸的話有道理嗎?聽了爸爸的話,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活動:讀長句、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寫字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師范寫
生練寫、評議
六、課外閱讀
七、布置作業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完成課后讀讀抄抄中的句子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11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依據我校十月份藝體課低年級教學主題《丑小鴨》而選取的教學內容。學生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已經學習過了認識圓形、橢圓形,以及繪畫方法。本節課主要學習利用圓和橢圓組合繪畫小鴨子的基本形態,并用棉簽和顏料進行涂色,為今后學習用棉簽作畫奠定基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簡單,用具簡便,且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強,非常適合于低年級學生學習。
【學情分析】:
A類學生:具有對圓形和橢圓的認知能力和繪畫基礎。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能夠獨立抓住小鴨子的外形特點,仿照教師范圖學習小鴨子棉簽畫的繪畫步驟和形式。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鼓勵他們融入自己的創作,繪畫出不同形態的小鴨子。
B類學生:認識圓形、橢圓形,具有動筆繪畫、涂色的能力,但對于圓形和橢圓形的大小比例和畫面布局掌握不好,所以建議學生借助圖形卡片或連線的方法輔助完成繪畫。在涂色方面容易出現顏色不均勻、線條不明顯的問題,所以需要教師及時給予指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A類學生掌握小鴨子棉簽畫的繪畫步驟和方法。
B類學生掌握小鴨子的外形特點,運用棉簽涂色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法學習小鴨子棉簽畫的繪畫步驟和形式。
2、借助圓形、橢圓形卡片輔助學生完成小鴨子頭部和身體的繪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不以貌取人,團結友愛的好品德。
【教學重點】:
小鴨子棉簽畫的繪畫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
小鴨子的大小比例布局 ;運用棉簽涂色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確立重難點的依據】:
學生對于圓形和橢圓形的大小比例和畫面布局掌握不好,在涂色方面容易出現顏色不均勻、線條不明顯的問題。
【教學準備】:
紅色、黃色、黑色、藍色水彩顏料;棉簽、調色盤、報紙、圖形卡若干;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環節一:手指操
【設計意圖及應用策略:通過手指操放松學生手部小肌肉群,提高手指靈活性,為動手學習繪畫做鋪墊。】
教師播放音樂帶領學生一同做手指操:握拳運動;握爪運動;分指運動;數指運動。
環節二:情境導入
【設計意圖及應用策略:運用熟悉的童話故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并進行德育滲透,培養學生不以貌取人,團結友愛的好品德。】
教師講述《丑小鴨》的故事片段,激發學生要與丑小鴨交朋友的欲望,由此引出課題《小鴨子棉簽畫》。
環節三:新課教學
【設計意圖及應用策略:通過多媒體課件直觀演示小鴨子的外形特點;運用演示法直觀教學繪畫小鴨子棉簽畫的步驟和方法。】
(一)學畫小鴨子: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小鴨子外形特點:
小鴨的頭是什么形狀的?(圓圓的)。
小鴨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橢圓的)。
小鴨的嘴巴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扁扁的)。
2、教師示范繪畫小鴨子:
用棉簽蘸黃色顏料,邊示范邊講解。用蘸好的黃色顏料,在紙上畫個圓圓的腦袋,一個橢圓的身體。示范用紅色的顏料畫上嘴巴。邊示范邊強調,鴨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待顏料稍干后。用黑色畫一只眼睛,再用藍色顏料畫上波浪線。小鴨子在游泳。
(二)小鴨子涂色:
用棉簽蘸黃色顏料,邊示范邊講解。用蘸好的黃色顏料,將小鴨子的頭和身體涂上。示范用紅色的顏料涂上嘴巴。
邊示范邊強調涂色注意事項:
1、顏料量適當
2、沿輪廓依次涂色
3、顏色均勻飽滿
預設生成:在教師演示教授繪畫、涂色方法時,也許有的學生對于繪畫工具比較好奇,不能專心聽講。
解決策略:演示講解結束后再發給學生棉簽和顏料進行繪畫操作,輔助教師及時給予提醒。
環節三:實踐操作
【設計意圖及應用策略:針對不同能力層的學生適當提升或降低繪畫任務及方法,使每名學生都能參與到繪畫活動中,體會到成就感。】
1、教師出示圖片素材,鼓勵A組學生大膽的畫出小鴨子游泳的不同姿勢。
2、建議B組學生利用圖形卡片輔助繪畫小鴨子,降低繪畫難度。
3、要求學生注意繪畫衛生。
4、及時展覽,講評學生作品。
【板書設計】:
小鴨棉簽畫
小鴨子外形特點: 涂色注意事項:
頭(圓形) 1、顏料量適當
身體(橢圓形) 2、沿線依次涂色
嘴巴(扁扁的) 3、顏色均勻飽滿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12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賞兒童詩,激發學生閱讀兒童詩的興趣,并能進行簡單的模仿創編。
教學重點
欣賞詩歌的語言美、畫面美,感受童年的快樂。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準備采蜜本(摘錄本)
課前分發印有《童年的水墨畫》的紙張,讓學生自己預習,并進行一定的摘抄。
教學過程
一、創設閱讀情境,激發興趣
播放歌曲《童年》。
簡介你認識的高洪波。
師導語:這節課讓我們來欣賞著名兒童文學家高洪波的《童年的水墨畫》。
二、交流摘錄筆記,感知大意
1、在每小節的標題后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 概括主要內容。
2、說說詩歌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三、感悟詩句優美,欣賞畫面
1、從學生摘錄的詞句入手,引導品味一節詩的語言美,畫面美,并進行朗讀。
2、提煉欣賞方法。
3、學生自己按方法欣賞其它詩節。
4、交流,師引導點撥,并指導朗讀。
四、動筆仿詩,抒發情感
1、說說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斷,再小組合作,模仿詩歌,試編詩歌。
2、交流所編的詩句。
五、總結,布置作業
1、補充采蜜本。
2、繼續閱讀兒童詩。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1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指墨畫的基本概念,了解指墨畫的藝術特點。
2.學習指墨畫的基本知識與技法,運用指墨畫技法做各種指墨效果練習。
3.感受指墨畫獨特的韻味美感,體驗指墨畫探究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本教材在學生已了解用毛筆作中國畫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用手指作畫的表現方法,對開拓學生視野、發展美術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課的目的是通過指墨畫教學,引導學生了解手指作畫的藝術特點,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情趣。
指墨畫是一種傳統的作畫方法,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到了現代,已有很大的發展與創新,但指墨畫在兒童美術教育中未能引起重視。其實,用手指作畫與用毛筆作畫一樣,都能產生奇妙的效果。指墨作畫,所產生的特殊風格與情趣又是毛筆難以達到的,它與水墨畫、潑墨畫一樣都能引起孩子們的極大興趣,從而開創一塊兒童繪畫的新天地。
想象與自由創作是美術學習活動的有效方法,本課讓學生通過用手指作畫的探索與實踐,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充分欣賞并了解祖國傳統指墨畫的特點及表現力,體驗、感受指墨畫的藝術之美。
2.重點、難點。
重點:各種指墨效果技法的掌握及運用。
難點:靈活運用不同手指作畫,體現水墨效果。
三、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調墨盤、墨汁、顏料與宣紙等中國畫工具材料。
(教師)多媒體課件、毛筆和指墨中國畫各兩幅、墨汁、宣紙等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1.導入教學。
(1)課件展示:認識指墨畫,欣賞我國清代高其佩等名家的指墨畫作品。
引導學生觀察、欣賞、思考。
①毛筆畫與指墨中國畫有哪些不同之處?指墨畫表現出怎樣的特點?
②猜猜指墨畫有幾種指墨表現方法,說說指畫墨色變化的感覺。
(2)揭題:這堂課,我們就嘗試用指墨的方法來創作完成一幅中國畫。
2.深入教學。
(1)課件展示:近現代指墨畫名家潘天壽等的指墨畫作品,引導學生欣賞作品中指墨的各種效果,并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教師介紹指墨畫用指表現方法,并作示范。
(3)教師在宣紙上作各種指墨效果示范,完成一幅指墨畫。
3.指墨游戲。
(1)學生在一張宣紙上,試作各種用指方法,體驗、觀察形成的指墨效果。
(2)教師展示兩幅學生習作,分析指墨效果,提示操作要領。
4.指墨畫嘗試。
(1)學生在另一張宣紙上,再次用手指作水墨畫,完成一幅指墨畫。
(2)引導學生互評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師分析點評、歸納總結。
(3)收拾工具材料。
5.課堂延伸。
鼓勵學生到美術館或在網上欣賞指墨中國畫作品,感受體會指墨畫表現的特點和韻味。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14
教學目的:
通過繪制自身的漫畫像,學習漫畫夸張、變形手法。
作業 要求:
認真觀察自身的特征,用夸張、變形的畫法,畫一幅漫畫像。
教學重點:漫畫肖像畫的變形、夸張手法。
教學難點 :用夸張、變形的手法畫出自身的特征。
教學過程 :
一、 組織教學:
檢查同學用具準備,并集中同學的注意力。
二、 講授新課:
(一) 引入:
出現一些人物的漫畫像。
提問:這些人物你們都熟悉嗎?你覺得他們的畫像怎么樣?跟平時的畫像有什么區別?
小結:這些是漫畫像。(出現課題)人們看了會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天也來畫一畫自身的漫畫像。(再次出現課題)
(二) 分析:
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同學的照片,再看一看他們的漫畫像。你能找出漫畫的特點嗎?(同學間可以互相討論一下)。
小結:漫畫的特點是把人物外形和表情夸張變形了。把人物最有特點的地方表示出來。比方:帶的眼鏡等。
(三) 觀察:
你想為自身畫一幅漫畫像畫什么樣的呢?
先來看看自身有什么特點。拿出鏡子對照著觀察自身,還可以同學間互相找特點。
小結:請幾個同學說一說并畫在黑板上。
(四) 演示:漫畫像,邊畫邊告訴同學抓住突出的特點。從整體入手不要從小局部畫。
(五) 欣賞:
出現幾幅單線勾畫的作品和添加少許色彩的作品。再欣賞一些同學作品。
三、 同學作業 :
可以先用鉛筆畫一幅小草圖再用深色的油畫棒或彩筆放大畫出來。畫完后可以貼到前面來。
四、 總結:展評作業 。
美術教學設計-人像漫畫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15
漫畫是一種喜聞樂見的美術形式,它往往以夸張的造型,諷刺的手法,幽默的表情達意,得到大家的喜愛,初中生更是對漫畫的學習充滿期待。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以及在課堂上的動手動腦的能力,是我在備課時著重要考慮的問題。
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能順利的表達,在課堂上,我設計了學生運用日常生活用品或學習用品創造漫畫形象和運用所創造的漫畫形象創作漫畫這兩個動手實踐活動,兩個活動銜接上過渡自然,難度上依次遞進。
為了保證這兩個活動的成功實施,我在學生動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引導。
一、講笑話,輕松導課。為了引導學生逐漸進入上課的狀態,我讓一至二名同學在講臺上講一個笑話故事,一是為了引起同學們的關注,二是為了引起學生發笑,從而順理成章過渡到《漫畫》課題。
二、PPT幻燈視屏,滲透知識。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集中地讓學生認識漫畫的特點、作用、分類、繪制方法和表達方法,我自制了PPT幻燈視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完成了知識層面的學習,為后面發散學生的思維做好了鋪墊。緊接著,學生談一談自己喜愛的漫畫形象,我因勢利導,指出所有的漫畫形象都是作者根據生活中的人或物創作出來的,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無論是什么樣的形象,都是作者表情達意的符號,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漫畫創作的來源和目的,對漫畫的認識又深了一層。
三、初步創作,小試牛刀。漫畫形象的創作來源于生活,我隨即展示了幾張根據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經過擬人化的處理創作出來的漫畫形象,并示范這種畫法,鼓勵學生手繪線條根據生活中的物品創作漫畫形象,并請兩位同學上臺演示,之后再進行評價輔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交流素材,大顯身手。生活是漫畫創作的源泉,在學生的生活中也肯定發生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他們也會有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一下,素材也就豐富了,這時老師再展示同齡人的作品以作啟發,學生的創作也就不難了。學生用創作的漫畫形象創作一幅獨幅漫畫、或雙幅漫畫或四格漫畫,或抒情,或諷刺、或批判,不限篇幅,不限材料,不限方法,盡管表現他們的思想,盡量做到構圖上的適合,用筆的肯定,達到夸張、幽默的效果。
五、展示和評價作品。這是美術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評價的方法靈活多樣,可以集中點評,可以滲透到各個活動之中。在美術課堂中,可以這么說,評價就是輔導。缺乏評價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課堂上,沒有學生的自評,老師無法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沒有老師的點評,學生無法得到專業上的指導,沒有學生之間的互評,孩子的作品就沒有被欣賞的受眾,如此,學生在美術學習中也就得不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必將減弱,勢必影響學生以后對美術的學習。課堂上,教師應充滿激情,爭取關注每一位學生,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去鼓勵他們,感染他們,學生才能對學習保持長久的興趣。
在本課的展示與評價環節,我用多媒體展示臺展示學生的作品,便捷、快速、一目了然。通過自評、生評、師評,學生明白了自己作品的優缺點,為進一步改進奠定了基礎。
本課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層層遞進,絲絲入扣,但仍然需要教師用激情與智慧激活課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認真鉆研業務,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我的課堂上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
【《畫》 教學設計三(一冊)】相關文章:
畫手教學設計12-27
《畫》課件教學設計03-01
《畫》教學設計課件02-28
王維《畫》教學設計08-31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2-15
畫鐘面——時針、分針教學設計02-09
《撕紙添畫》教案教學設計04-20
《角的分類和畫角》教學設計02-24
《畫楊桃》與《題西林壁》教學設計12-20
《畫》教案設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