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法和寫法,認識比的各部分名稱。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確求出比的比值。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比的意義,建立比的概念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同學們,在每個星期一的早晨我們學校都會舉行一種什么儀式?我們學校為什么要經常舉行這種升旗活動呢?其實在我們的國旗里面還隱藏著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探究一下。
課件出示問題:一面紅旗,長3分米,寬2分米,誰能用算式來表示長和寬的關系?
在學生的回答中,老師選取兩個答案:3÷2表示長是寬的幾倍?和2÷3表示寬是長的幾分之幾?告訴學生這種關系除了用除法算式表示外,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那就是——比。引出本節課內容“比的意義”。
活動二;
(一)探究同類量的比;外,還可以表示長和寬的比為3比2。讓學生依次說出2÷3還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同學們,剛才我們都是把長和寬進行了比較,為什么一個是3比2,一個是2比3,讓學生說說從中有什么收獲?
讓學生舉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
(二)探究非同類量的比
課件出示書中的第二個紅點問題。
讓學生用算式表示如何求速度?通過公式來列算式,引導學生寫出路程和時間的比是多少?
再讓學生舉出生活中這樣地例子。
活動三:
仔細觀察上面的例子,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既可以用除法,又可以用比的方法。那什么叫做比呢?(學生討論交流)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理解了比的意義,在課本的78~79頁還涉及到一些關于“比”的其他知識,你們想自己研究、探索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請大家對照老師所給的問題,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自學,可以在小組里討論,然后匯報交流。
課件出示問題:
⑴、比的讀、寫法?比都有哪些表示形式?
⑵、比的各部分名稱?如何求比值?
⑶、比和除法、分數有哪些聯系?
⑷、比的后項能不能是0?為什么?
引導學生起來交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板書。
活動四:
1、填一填。
⑴、把2克鹽溶解在100克水中,鹽和水的比的()。鹽和鹽水的比是()。
⑵、一輛汽車來運貨,一共運了5次,共運了20噸,寫出運的噸數和次數比是(),比值是()。
活動五;
學生談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比的意義和各部分的名稱,學會比的讀寫方法,理解和認識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
2、培養學生比較、分析和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比的意義和各部分的名稱,學會比的讀寫方法,理解和認識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引入新課
二、教學新課
三、鞏固聯系
四、作業
1、口答(幻燈出示兩道除法到分數,兩道分數到除法的換算題)
引入新課
2、出示兩道文字題
(1)3千米是5千米的幾分之幾?
(2)8噸是4噸的幾倍?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在數學上我們把這兩種類型同意為一個數與另一個數的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的意義。
1、學生用十分鐘自習書本52到53頁
2、問:通過自習你知道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疑問?
3、小組內互相說,解決問題。
4、教師請個別同學說,然后師生一起探討、研究。
5、幻燈出示例1、例2,讓學生解答,以便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
6、說明相關注意點。如:單位、比值、名稱、寫法、讀法
1、書本53頁練一練
2、練習十二1、2
練習十二3、4、5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法、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之間關系的過程,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握比的意義的本質。
3、在自主學習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以及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明確比與比值的區別。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升空。在太空中,執行此次任務的航天員楊利偉在飛船里向人們展示了聯合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教師提問:這就是楊利偉展示的兩面旗,它們的長都是15cm,寬都是10cm。比較它們長和寬的關系,你能提出怎樣的數學問題?
預設情況:
(1)長比寬多多少厘米?15-10;
(2)寬比長少多少厘米?15-10;
(3)長是寬的多少倍?15÷10;
(4)寬是長的幾分之幾?10÷15。
2、揭題:今天我們將進一步研究這種倍數關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數學方法──“比”來表示。(板書課題:比的意義)
【設計意圖】利用“神舟”五號升空這一現實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另一方面可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探究新知,理解比的意義
(一)同類量的比
師:剛才我們用“15÷10”表示長是寬的多少倍,可以說成長和寬的比是15比10,記作15:10。那么,10÷15表示寬是長的幾分之幾,怎樣用比表示它們的關系呢?(可以說成寬和長的比是10比15,記作10:15。)
師:想一想15比10和10比15一樣嗎?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理解比的前項、后項所表示的意義不同。)
(二)不同類量的比
課件出示:“神舟”五號進入運行軌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圓周運動,平均90分鐘繞地球一周,大約運行42252km。那么飛船進入軌道后平均每分鐘飛行多少千米?
1、讀題理解題意,說說知道了哪些信息?
2、獨立解答,說清解題思路。(速度可以用“路程÷時間”表示。)
3、嘗試用比表示路程和時間的關系。(路程和時間的比是42252比90,記作42252:90。)
(三)比較分析
1、觀察比較。
師:觀察這三個比,說說它們有什么聯系與區別?(引導學生發現這三個比都表示相除的關系,但前兩個比中兩個量都表示長度,相比的兩個量是同類量;第三個比中的兩個量,一個表示路程,一個表示時間,是不同類量,不同類量的比可以表示一個新的量。)
師:想一想,路程與時間的比可以表示哪個量?(速度)
2、歸納:什么叫比?(板書: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
【設計意圖】在比較分析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比”和除法的聯系,加深對同類量與不同類量比的意義的理解,對比的概念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
三、自主學習,加深認識
(一)深化理解
1、自學比的相關知識。
學生自學教材第49頁“做一做”之前的內容,思考以下問題:比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怎樣求一個比的比值?
2、匯報交流。
(1)比各部分的名稱。
課件出示:15:10=15÷10=
,讓學生說出比的各部分名稱。(板書:前項、比號、后項、比值。)
(2)比值的意義。
師:怎樣求一個比的比值呢?(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3)練習:求出下列各比的比值:
3:5;0、4:0、16;
:8。
師:比和比值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生小結:比表示一種關系,而比值是一個數,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或整數表示。)
【設計意圖】自主學習也是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抽象概括出比的意義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比的相關知識,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二)溝通聯系
1、師:同桌討論一下,比與除法、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比的前項、后項和比值分別相當于分數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比的后項可以是0嗎?
討論后根據學生交流反饋填寫下表:
聯系
區別
比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值
一種關系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一種運算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
一個數
2、請嘗試用字母表示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系。
板書:。
師: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兩個數的比還可以寫成分數形式。如15:10也可以寫成,仍讀作“15比10”。
3、師:足球比賽中的比分3:0與我們今天學習的比一樣嗎?(引導學生理解:各類比賽中的比不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比,它只是一種計分形式,是比較大小的,是相差關系,不是相除關系。)
【設計意圖】在討論交流中,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四、鞏固知識,應用拓展
1、P49“做一做”第1題。
(1)出示課件,讓學生根據條件和要求寫出比并求出比值。反饋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兩個相比的量是同類量嗎?并說說有什么發現?(發現是同類量的比,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2)提問:小敏所花的錢數和練習本數之比是():(),比值是()。
請學生思考這兩個比的量是同類量嗎?比值表示什么意思?(所花錢數和練習本數是不同類的量,比值表示單價。)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鞏固比的概念,為以后學習比例打下基礎。
2、P49“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說說未知的前項或后項是怎樣求出的。(引導學生根據比與除法的關系求出未知的前項或后項,歸納一般方法:前項=比值×后項;后項=前項÷比值。)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比和除法的關系,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練習十一第1題。
(1)請學生獨立完成,反饋交流時引導學生明確比的前項、后項是有順序的,前項、后項所表示的量與數據之間必須一一對應;第(3)題請學生說說比值的具體含義是什么。(表示平均每人制作的模型數量。)
(2)提問:你還可以寫出哪幾個比?說出它們的具體含義。(引導學生說出多個量的比。)
【設計意圖】在具體情境中,教師充分挖掘習題資源,引導學生從量與量的關系這一角度去認識比,明確兩個量(多個量)的比表示的是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進一步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深化對比的認識。
五、回顧總結,交流收獲
師:說說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理順各個知識點,讓學生明確學習了什么內容,反思自己知識掌握情況。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4
教學內容:
比的意義。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各部分的名稱;學會求比值的方法,能正確地求出一個比的比值;理解比同除法、分數的關系。
2.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比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以發現兩個數量之間有關系。
1、比如說,周老師今年25歲,這位同學你今年幾歲啊?(指著第一位同學)(12歲)
師:大家能列個算式表示出我們年齡之間的關系嗎?
(25-12=13)這個是相差關系。
師:還可以用別的方法進行比較嗎?
生;12除以25求的是倍數關系。
師:好的,請坐!
2、請這組同學起立,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幾個男生,幾個女生啊?(老師指著一起數,男生5人,女生3人)
師:除了表示出他們人數之間的相差關系,你還能列什么算式表示出他們之間的關系呢?
生:倍數關系。
3、我們以前還學過這樣的題,看大家還記得嗎?看屏幕: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90千米,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學校用150元買來3個小足球,每個小足球多少元?
自己讀題,看看每道題求的是什么?怎樣列式。
交流:誰來說第1個小題,指名回答,根據回答板書:
(電腦出示:速度90÷2)
這里的90表示的是(路程),2表示的是(時間)
那你能說一說數量關系嗎?(速度=路程÷時間)
這里的速度表示的就是路程與時間的關系。
下一道呢?指名回答,
(電腦出示:單價150÷3)
數量關系式是什么呢?(單價=總價÷數量)
單價表示的就是總價和數量的關系。
好極了,請坐
師小結:我們看這些題都是用除法算式來表示兩種數量之間的關系。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比的意義。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要把兩種數量進行比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比較兩種數量關系的方法。叫做“比”,一起來研究“比的意義”。(板書:比的意義)
1、這里的老師年齡是同學年齡的幾倍用25÷12,可以說成“老師和同學年齡的比是25比12”
(電腦演示:老師和同學年齡的比是25比12)
一起讀一下。
可以記作25:12(電腦演示25:12)
這里中間的兩個圓點叫做比號,讀作比。
那同學年齡是老師年齡的幾分之幾就可以說成同學和老師的年齡比是多少啊?(電腦演示:同學和老師年齡的比是12:25)
2、那你能把這句話變一個說法嗎?
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幾倍可以說成“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5:2”(電腦演示)
那如果是2:5呢?應該是誰和誰的比呢?
(電腦出示2:5)(電腦演示:女生和男生人數的比)
所以我們在說比的時候要有順序地說。
3、那么路程÷時間=速度可以怎么說呢?(指著算式90÷2問)
你來試試:(路程和時間的比是90比2)
也就是速度可以說成是――(電腦演示:路程和時間的比)
4、單價可以說成什么呢?
生:單價可以說成是總價與數量的比(電腦演示:總價與數量的比)
5、那么從剛剛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數相除,又可以說成這種比的形式。你能不能說說什么是比呢?
先在組里互相說說,開始。(學生說,教師巡視)
誰愿意來說說?(多說幾個)
把他們的意見綜合一下就是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板書: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一起讀一下。這就是比的意義。比表示的就是兩個數相除的關系。
7、那你們能不能自己舉個用比表示兩個數量關系的例子呢?同桌先相互說說。(學生說)
8、交流:學生回答,教師小結。這些都可以說成比。
9、剛才我們通過觀察,研究,發現“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并知道了比的寫法,那你會寫比了嗎?一起來試試看,完成練習第1題。
(二)教學比的.讀寫法,各部分的名稱、求比值的方法
1、我們已經理解了比的意義而且學會了怎樣來寫比。那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各部分名稱又是什么呢?我想通過大家的自學,一定能很快解決。請大家對照要
(學生自學3分鐘)
(電腦出示電腦自學提綱)
(1)什么叫比的前項?什么叫比的后項?什么叫比值?
(2)怎樣求比值?
(3)“試一試”(完成練習第2題)
2、學生交流。
好,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們的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回答問題1,教師板書
我們以5:3(板書5:3)為例,你能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比號前面的5叫做比的前項)
(比號后面的3叫做比的后項)
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那怎樣來求比值呢?
(只要把前項除以后項)
以5:3為例呢?怎樣求比值?(板書:=5÷3=5/3比值)
師:通過剛才的練習我們可以發現,比值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表示,有時也可以是整數。當比值用分數表示時一定要是最簡分數。
3、剛剛我們已經知道了比的寫法,其實比還有另一種寫法,同學們一起看。
例如5:2(教師指著5:2講解)還可以寫成分數形式。
我們一起來書空一下,注意:寫的時候要從上往下寫,它還是一個比,而不是分數,所以仍讀作5比2。(板書:仍讀作5比2),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5
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第一課時。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已經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已經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的名稱,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還會比較分數大小及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設想:
本節課中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兩個概念教學非常重要,應從直觀到抽象,利用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適當展開概念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在過程中獲得者得感悟,使學生真正題解這些概念的意義。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原有知識基礎上,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個部分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2.利用操作、討論及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質疑和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明確分數和分數單位的意義,理解單位“1”的含義。
教學難點:
單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學具:
長方形白紙、一米長的繩子、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溫故引新。
師: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哪一位同學來說說幾個分數?你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
師:那你們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嗎?
二、教學分數的產生。
1.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師用一根打了結的繩子演示古人測量的情況)。課件呈現情境圖,介紹分數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2.計算中也遇到這樣的問題。
3.課件展示分物不能得到整數的情況。
.總結:在測量、分物的時候,可能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需要用一種新的數表示——分數表示。因此分數是人類為了適用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三、教學分數的意義。
1.師:下面老師要先考考大家,你能舉例說明1/2的含義嗎?(多媒體出示題目,學生口答)
出示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
師:每一塊可以用什么分數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師強調:一定要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展示把一個長方形和1米長的繩子平均分。
學生說一說每份與總數的關系。
2.重點對一些物體平均分,每一份與總數的關系,試著用分數來表示。認識單位“1”。
師:利用這三種材料,同學們創造出了好多分數。剛才在表示這些分數時,我們都是把哪些東西來平均分的?
生:一張長方形紙、一米長的.繩子、6個小立方體。
師:像這樣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
把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
把8支筆平均分給4個同學,我們又可以稱之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
師小結: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師:像這樣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我們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教師強調:
①單位“1”不僅可以指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是很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如:一個梨、一枝鉛筆、一堆煤、一倉庫糧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應把什么看做單位“1”。
②單位“1”和自然數“1”的區別:自然數1是一個數,只表示一個具體事物。如:一個人、一本書、一間房子……它是自然數的計數單位。而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事物,還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體。
概括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用學具創造出一個分數,同桌間說說你這個分數的意義。
理解分子分母的意義。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知道了分數的意義,請同學們想一下,這個“若干份” 、“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分別是分數中的什么?
小組交流。后教師小結。
師:接下來老師想出幾道題來考考大家,看看哪位同學學的又快又好。
①把文具盒里的所有鉛筆平均分給4位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
生:1/4
師:為什么可以用1/4來表示?
師: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師:現在這個文具盒里有8支鉛筆,把它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
師:如果我再增加2支鉛筆,把10支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還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
師:為什么同樣是1/2,鉛筆的支數不一樣?
生:分小組討論
師:是啊,因為一個整體表示的具體數量不同,所以同樣是1/2,鉛筆支數也就不一樣了。
四、教學分數單位。
師:整數有計數單位個、十、百、千、萬……分數是否也有計數單位呢?它的計數單位又是怎樣規定的?
多媒體出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師:也就是說分數單位是由一個分數的分母決定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
師:舉例說明,并說出幾個分數讓學生回答,后讓學生自己也說一說。
五、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你有哪些收獲?
練習:數學書上做一做。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P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討論交流,與人合作。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明搬新家了,家里需要一張新書桌,媽媽讓小明自己到商店挑選,但是要記錄下所選書桌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米。接到任務后,小明邀請好朋友曉紅一起來到商店。我們看一看他們所選的書桌是什么樣的?(課件演示)
(評析:開課創設與學生生活和學習內容相適應的情境,促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學習數學,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新知探索:
1、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
①從長5分米,寬4分米這兩個信息中你們了解到什么?
②xx的要求是用米作單位,5分米、4分米究竟是多少米呢?運用前面所學到的知識想一想。
③5分米是幾分之幾米?4分米是幾分之幾米?
隨著學生的回答,師指出:5分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分數5/10米表示。
(評析: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切入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信息,學習分析信息獲取知識,又巧妙實現了由生活問題到數學問題的轉移。)
隨著學生的回答,師指出:5分米的長度,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5/10米表示。
除了用5/10米表示以外,還可以用米來表示。
請學生仔細看,米是怎樣寫的.?讀作:零點五
④4分米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怎樣表示呢?(課件演示同上)
⑤7分米呢?學生回答后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填完后小組內交流:為什么要這樣填?
⑥學生匯報:
課件演示
1分米 3分米 7分米 9分米
1/10米 3/10米 7/10米 9/10米
米 米 米 米
仔細觀察:
你發現分數十分之幾可以寫成小數什么?零點幾就表示什么?
⑦動手操作:
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2/10,再用小數表示出來。
再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
小結:
十分之幾可以寫成小數零點幾,零點幾就表示十分之際。
板書課題:小數的意義和讀寫
小結:
小數是在人們實際測量和計算的需要中產生的,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開始應用十進分數。(課件介紹古代數學家劉徽)
(評析:教師適時的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
說一說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小數。
2、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
小明和曉紅選完書桌后又在商店里轉了轉,看到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你們能用小數表示出圓珠筆和筆記本各是多少元嗎?
①學生自主探究,再在小組中合作交流。
②學生匯報,并將板書補充完整。
1元2角還可以寫成 元 讀作: 一點二
3元5角還可以寫成 元 讀作: 三點五
小結:
幾元幾角分成兩部分,幾元和幾角,先把幾角表示成零點幾元,再和幾元合起來是幾點幾元。
③觀察小數:這些小數有什么特點?
小數中間的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把小數分成了兩部分,小數點的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邊是小數部分。
我們以前學過的表示物體個數的1、2、3是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它們都是整數。今天學的、、和都是小數。
④任意寫出幾個小數,在小組中讀一讀。
全班交流時指名說一說整數部分是幾?分數部分是幾?
(評析:如何在課堂上開展探索性學習是當前數學教師所探索的問題。本段教學在這方面做了較好的展示,學生充分運用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開展多角度、多層次的探究活動。學生的交流與教師的適時引導交相輝映,將探究活動不斷推向深入。)
三、應用反思:
1、小明和曉紅在商店里還看到很多食品。(課件演示想想做做第二題。)
你能用元作單位表示出這些食品的價格嗎?
2、他們還看到有的商品是這樣表示價格的。(課件演示想想做做第四題。)
先讀出這些商品的價錢,再說一說是幾元幾角。
3、小明和曉紅在商店里不僅選到了自己喜歡的書桌,而且還學會了一個數學知識,你們學會了嗎?
完成想想做做第五題。
(評析:練習的設計始終使學生處在生活的情境中解決問題,不但提高了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課后延伸:
小數在我們生活、生產中處處可以用到,同學們要學會用數學的眼睛觀察生活,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評:本節課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注意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遵循了數學源于生活,實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具體地說有以下幾個特點:
1、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本節課教師從課一開始就創設小明、曉紅逛商店這一生活情境,而且這一情境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感到所學的內容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學,而是非常有趣、富有親近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他們被濃厚的生活氣息所帶動,興致勃勃投入新課的學習中。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xx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根據這一理念,教師在教學中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觀察、操作、交流、討論,從直觀到抽象,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
3、有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每一位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節課在充分發掘教學內容,發展學生能力的基礎上,介紹了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使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樹立建設祖國的信念。
總之,本課教學注重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創設情境,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操作、交流、探究中去思考、體驗和感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在學習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讓學生在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到發展。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理解與掌握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和等式兩個概念的關系。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數學探索的樂趣,體會“生活中處處蘊涵數學知識”;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和方掌握程的意義,會用方程的意義去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學難點:
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今天學習解簡易方程。這部分知識非常重要,掌握了它會使我們多了一種解題方法,可以使某些較難的`應用題化難為易,有助于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方程的意義:
介紹天平:(課件出示天平圖)
天平實驗,引出方程:
1、第一步,稱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第二步,往杯子里倒人約X克水,使天平出現傾斜。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碼,發現了什么?如果將水設為x克,那么用一個式子該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這個關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碼,天平往砝碼這邊傾斜。哪邊重些?怎樣用式子表示?(100+x<300)
第五步,把一個100克的砝碼換成50克,天平出現平衡。現在兩邊的質量怎樣?用式子怎樣表示?(100+x=250)
2、教師:①觀察100+x=250:這是一個等式嗎?這個等式有什么特點?
②像100+x=250這樣含有求知數的等式,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方程)
小結:像100+x=250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3、深入探討理解:
①根據方程的含義,方程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②方程與等式之間有什么關系,你能用集合圖來表示嗎?
寫方程,加深對方程的認識:
三、練習鞏固:
1、完成課本第54頁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
判斷并說胡理由。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確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沒有未知數。
2、判斷,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方程都是等式。()
(2)含有未知數的式子叫方程。()
(3)不是方程。()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關系。
(1)加上35等于91。(2)的3倍等于57。
(3)減31的差是86。(4)7.8除以等于1.3。
4、先說出下面題目中的數量間的相等關系,然后用方程表示出各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1)文具店原有乒乓球40筒,賣出χ筒,還剩18筒。
(2)某班有男生23人,女生χ人,共有50人。
(3)小紅買了5支鉛筆,每支χ元,共付9元。
(4)一頭大象重5.1噸,一頭牛重χ噸,這頭牛比大象輕4.75噸。
(5)甲地距乙地S千米,一輛汽車以每小時42千米的速度從甲地開往乙地,12小時到達。
5、開放題:媽媽生日到了,小明想用12元零花錢為媽媽買幾枝康乃馨,康乃馨每枝X元,他的錢如果買4枝則多3.6元,如果買6枝則少0.6元。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選擇有用的條件,你能列幾個方程?(同桌議一議)
四、課堂總結:
教師:想一想,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課后反思:
學生對什么是方程都有所了解,本節課是成功的。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2、借助天平讓學生理解方程及等式的意義。
3、感受方程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喚起學生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幾幅圖片。(課件出示)
我們應該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今天這節課,就以三種動物為話題,來研究其中的數學問題。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一)理解等式的意義。
找出白鰭豚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用字母表示。
1、 師:我們先來看白鰭豚的這組資料,你從中發現了那些信息?
1980年比2004年多300只,這句話中有幾個數量?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這三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嗎?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一寫,進行板書。
1980年只數—2004年只數=300只
1980年只數—300只=2004年只數
2004年只數+300只=1980年只數
2、請同學們根據這三個數量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2004年只數+300只=1980年只數這個數量關系,小組進行討論、交流。(教師進行巡視,參與討論。)
3、分析a+300=400,等號左邊表示1980年只數,等號右邊也是1980年的只數,像這樣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我們通常簡稱為等式。(板書:等式)
4、借助天平來研究等式。
(出示天平)你對天平了解多少?誰給大家介紹一下?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天平是一種用來稱量物體質量比較精密的儀器,當指針指在標尺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師:如果左盤放10克砝碼,右盤放20克砝碼,天平會平衡嗎?怎樣用式子表示這種關系?(10<20)如何才能平衡呢?(左再放一個10克的砝碼)
師:出示天平:左20克和x克,右50克,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的`關系嗎?(20+x=50)
師:我們知道一個等式可以表示出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相等的關系,那在天平如何表示出x+300=400這個數量關系嗎?(出示天平)
(二)理解方程的意義。
1、 找出大熊貓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再寫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
師:繼續看大熊貓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小組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1) 找出人工養殖的只數與野生的只數的關系,用文字表示出來。
(2) 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這個關系。
(3) 在天平上表示出這個等式 。
小組合作探討,匯報交流,得出 :人工養殖的只數x10=野生只數
10x=1600 ,1600÷x=10或1600÷10=x天平左盤放10個x只,右盤放1600
只 。我們通過分析它們之間的等量關系得出了等式10x=1600.
2、找出東北虎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再寫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
師:繼續看東北虎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像剛才那樣提出數學問題嗎?小組討論解決,交流匯報。(1)2003年只數×3+100=2010年的只數。
(2) 3×+100=1000或1000-3×=100 (3)天平左盤3x和100,右盤1000.
我們通過分析它們之間的等量關系得出了等式3x+100=1000.
3、 揭示方程的意義
師:剛才我們研究出這么多的等式,下面給它們分分類,怎么分呢?(含字母,不含字母)
我們把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這就是方程的意義。(板書:方程的意義)
師:同學想一想x+5是方程嗎?2+3=5是方程嗎?說明理由。
師:判斷是不是方程,你覺得應符合什么條件?(含未知數,還必須是等式)
師:請同學們再思考:式子、等式、方程,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三、鞏固練習,加強應用。
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今天所學的知識,下面老師來考考你。
課件出示課本自主練習1,2,3,4。
四、回顧反思,總結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不僅是一個物體,許多物體也可以看成單位“1”。
2、學生能掌握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用分數來表示。能用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知道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認識單位“1”,知道許多物體也可以是一個整體。
教具:
課件、各種形狀的紙張、水彩筆等。
引入:
1、分蘋果
師:今天老師帶來三個蘋果,準備分給兩個同學,誰能幫老師分一分?
生:一個同學分一個。
師:那還剩下一個怎么分呢?
生:一人一半。
師:那也就是說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人一份是么?
生:是。
2、(幻燈出示書上的圖片),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在古代,因為生產的需要,人們為了測量,把物體分成一段、兩段、三段,不夠一段了,不是整數,不能用整數的結果表示,為了準確地表示出來該怎么辦呢?(出示幻燈,找同學來讀)在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就用分數來表示。
一、學習一個整體的分數
1、幻燈出示1/4,這就是一個分數,它讀作什么?(生答四分之一)誰能說說它的各部分名稱?它表示什么?(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師:課前老師讓你們準備了教具,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來吧。
2、請同學們小組合作
(1)任意選桌上的的材料創造1/4
(2)用你喜歡的方式把1/4表示出來。
(一)、學習一個物體的1/4
(材料:一張正方形紙、一張長方形紙、一張圓形紙,一根一米長的彩帶)
1、展示匯報
(1)師在同學中分別找到一個圓形、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的1/4
誰能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2)生展示,師幫助強調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生邊做,師邊幻燈演示。
2、師小結:以上我們把一張紙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他的四分之一,這就是我們三年級學過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他的1/4.(板書“一個物體”,“平均分”“1份”“1/4”)
3、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下面老師要考一考你們,你們怕不怕?
(出示幻燈練習題),請說說陰影部分是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4、同學們,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巧克力蛋糕,準備獎勵給表現好的同學,(幻燈出示)這是一塊正方形的蛋糕,我們可以用正方形來代表它,它是原來蛋糕的1/4,猜猜它原來是什么樣子的,請同學們做一回設計師,在你的練習本上畫一畫它原來的樣子。
5、請小組內展示一下你的作品,探討一下還有沒有其他的畫法啦?
6、學生展示,老師幻燈演示。
同學們,你們真是優秀的設計師。其實還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我們在這里就不一一演示了。
(二)、學習一些物體的1/4
1、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1)這又是一塊蛋糕,露出的部分是這個整體的八分之一,你能猜猜原來會是什么樣子么?同學猜測。
師出示圓形的蛋糕
(2)老師這里還有一塊蛋糕,用分數表示是1/8(幻燈),請同學們猜猜這次的蛋糕原來的是什么樣的?
同學們可以用三角形代替蛋糕,動手畫一畫原來是樣子。然后小組討論。
同學展示作品。
師:大多數年同學畫的都是圓形的蛋糕,可是這次的蛋糕不是圓形的了,而是由8塊單獨的蛋糕排列組成的。請看大屏幕。(幻燈出示)
師:同學們很聰明,你們的`表現太出色了。這次的蛋糕不是一個了,而是一些物體了。(板書“一些物體”)請同學們看看我們剛上課時擺的1/4,你能找到你用一些物體擺出的1/4嗎?說說你是怎樣做的?
請2名學生到前面投影儀上展示,教師在旁邊指導,讓學生說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2、(幻燈出示)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請同學讀)老師板書“一個整體”
請同學看看你桌子上的材料,說說你把誰看成一個整體了?你是怎么樣分的?誰愿意來為大家做個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再找兩名同學展示)
3、請同學們看看你剛剛分的1/4,都是1/4,為什么有的同學分得的是1個物體,有的是2個物體?
生匯報,這個整體變了,因為四分之一是1個物體的原來是4個物體,四分之一是2個物體的原來是8個物體。
師:同學們真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請同學們再說說同樣是一個這一個物體,它可不可以是1/4,可不可以是1/8,可不可以是1/12?
生匯報:可以
師:為什么?
生:當有4個物體的時候,其中的一個就是1/4,當有8個物體的時候,其中的一個就是1/8…師:這說明什么?
生:分子不變,分母變了,說明分的份數變了。
師總結: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真棒!這肯定是一個“偉大”的發現。
二、學習單位“1”
1、師:剛剛我們分過的這些物體,都可以稱作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
這個“1”加了引號,你知道為什么嗎?(生答:因為這個1不是就指1,而是指一個物體或者一些物體。)
2、師小結,剛剛我們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內容:分數的意義(板書“分數的意義”)
3、請同學們再看一下我們剛剛分過的物體,它們分別把什么看作單位“1”了?
(教師舉例課后題)
4、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看作單位“1”。
三、練習
1、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幻燈出示12塊糖),看看誰最聰明,回答的又快又好。
完成幻燈的練習
四、學習分數單位
1、同學們,請看黑板,其實分數也有計數單位,像這樣,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我們就把他叫做分數單位。(板書分數單位)。
師:誰能說說剛才題中的分數單位?
生:1/4、1/8、1/2…
師:老師說一個數,看誰能快速地說出他的分數單位。3/4、2/5、8/9…
生搶答。
師:老師還沒說分子呢,有的同學就已經回答出來了,你們發現什么竅門了么?
生:分子都是1
生:分母都是分的那個份數。
師:所以說,分數單位是由分母決定的,分母是幾,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
五、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單位“1”,和分數單位。你們這節課的表現非常出色,我為你們而驕傲,讓我們為自己精彩的表現鼓掌。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小數的含義。
2、學生認識單名數和復名數,在明確各種計量單位和單位間進率的基礎上,會進行簡單的名數改寫。
3、通過收集生活中的小數,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單名數與復名數改寫的方法,熟練的進行單名數與復名數改寫。
教學難點:
熟練的進行時間單位單名數與復名數的改寫。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復習引入:
1千米=()米
1千克=()克
1米=()厘米
1噸=()千克
1時=()分
1分= ()秒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在課前大家都收集了一些資料,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數說給小組同學聽。
找一組同學匯報他們收集的數據。
二、新課學習
1.名數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數,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
糖果的質量是0.5千克,小明的身高是1.35米,小紅體操得分是9.25分,小麗的體溫是38.5度。
這些小數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說說自己收集的小數的含義嗎?
在計量長度、面積、重量、時間時,得到的數都帶有單位名稱,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叫做名數。
觀察同學們說出的這些名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測量的結果,有數有單位;
不同點:有的'名數只帶有一個單位名稱,有的名數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位名稱。
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名數,叫做單名數;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叫做復名數。
大家能舉出一些單名數和復名數的例子嗎?
3分鐘、7千米、6時15分、78平方米、4噸50千克、5米6分米、20平方厘米、9年、5千米60米。
2.例1
(1)80厘米=()米
引導學生觀察:從這道算式中你發現了什么?
低級單位的名數能否轉化為高級單位的名數呢?
應該怎樣改寫?學生匯報: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教師說明:因為100厘米=1米,80厘米=()米=0.80米,還可以這么算,80厘米=80÷100米=0.80米,其中的80÷100可以利用小數點移動的規律進行計算,縮小100倍也就是小數點向左移動2位,所以80÷100=0.80。
說一說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討論:比較轉化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單位名稱變了,數的大小變了,實際的多少沒變。
讓學生舉出幾個由低級單位轉化為高級單位的例子。
歸納方法:用低級單位的數除以進率,商就是高級單位的數,余數就是低級單位的數。
練一練
(2)教師出示1米45厘米=()米
這道題與上面的題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怎樣將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你是怎樣想的?
首先把1米45厘米寫成1.
米,因為1米等于1米,所以1米再加45厘米就等于1.45米。還可以這么想,1米45厘米是145厘米,145÷100=1.45米。
練一練:
4千米180米=()千米
7米6厘米=()米
3.例2
0.95米=()厘米
可以怎樣想?由高級單位名稱改定成低級單位名稱時,要用高級單位的數乘以進率,再加上低級單位的數。
想一想:1.32米=()厘米
可以這么想:1.32米=1米+0.32米=100厘米+32厘米=132厘米,還可以這么算:1.32米=1.32×100厘米=132厘米。
三、鞏固練習
1、直接寫出得數。
0.45×10=
1.6×100=
0.056×1000=
40.5÷100=
7.8÷1000=
0.7÷10=
3.06÷10=
3.06÷10=
2、小剛檢查調查表時發現了許多錯誤,你能幫忙把錯誤改正過來嗎?
張佳佳:
體重 3.85千克
身高 14.3米
早晨喝 0.005千克牛奶。
四、課堂總結
1、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3、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要求學生在初步了解分數的基礎上,對分數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解分數的意義。
通過練習加深同學們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
培養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單位1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的含義。
教學過程:
(1)在初步了解分數的意義之后:
請用分數表示2個紅的圓。(1/2,2/4)
討論:同意哪種意見?
為什么同樣的兩個紅圓可以用兩個不同的分數表示?
那么老師用4/8表示這兩個圓,你認為可以嗎?為什么?
你們認為還可以用別的.分數來表示嗎?(6/12,8/16,12/24)
這樣的分數你們能多少個?(寫不完)為什么?
思考:為什么同樣的兩個圓可以用不同的分數來表示呢?
(平均分的份數不同,兩個圓所占的份數也不同,分數就不同了)
(2)鞏固練習
A、1/2 1/3 1/4 1/6 1/12 1/24
任選一個分數,并在圖上用陰影部分表示出來。
B、任選一副圖表示出它的5/6。
(3)課堂小結
今天發言的同學請站起來。
全班46人,發言的人數是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還有一些同學沒發言,請發言過的同學出題,讓他們有機會發言。
教學反思:
在練習課的設計上,課本上的練習十分單調,將課外精選的一些練習安排在練習課上,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學生對分數的意義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解。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比的意義和各部分的名稱,學會比的讀寫方法,理解和認識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
2、培養學生比較、分析和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比的意義和各部分的名稱,學會比的`讀寫方法,理解和認識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 引入新課
二、教學新課
三、鞏固聯系
四、作業
1、口答(幻燈出示兩道除法到分數,兩道分數到除法的換算題)
引入新課
2、出示兩道文字題
(!)3千米是5千米的幾分之幾?
(2)8噸是4噸的幾倍?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在數學上我們把這兩種類型同意為一個數與另一個數的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的意義。
1、學生用十分鐘自習書本52到53頁
2、問:通過自習你知道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疑問?
3、小組內互相說,解決問題。
4、教師請個別同學說,然后師生一起探討、研究。
5、幻燈出示例1、例2,讓學生解答,以便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
6、說明相關注意點。如:單位、比值、名稱、寫法、讀法......
1、書本53頁練一練
2、練習十二1、2
練習十二3、4、5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教學重、難點]
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設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對“買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錢?”展開討論。
二、合作探究。
1、學生列出算式,并說明意義。
2、小組討論算法。
3、匯報: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理由并進行交流。
可以運用連加,元、角、分的轉化,幾何模型得出結果。
4、引導全班同學討論這些方法,進一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
三、試一試:
1、買1.5千克蘋果需要多少元?
先讓學生解答1千克、2千克蘋果多少元,再類推到1.5千克多少元。
2、解決學生們提出的其他問題。
四、練一練:
第2題:通過涂一涂,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指導學生練習時,先幫助學生說說每個乘法算式及每個圖表示的意思,再讓學生獨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數。
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推想出0.01×1000=10
第3題:學生可以由6個2.5連加得出得數;也可以這樣想:6×2=12,6×0.5=3,12+3=15。
[板書設計]
小數的乘法
教學掛圖:計算方法: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1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二)過程與方法
在操作中使學生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通過觀察、比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和遷移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它們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它們間的進率。
三、教學準備
米尺、彩帶、磁條。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還會用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估一估,課桌面的長度是多少?
2、你們估計得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用直尺來驗證一下。
3、誰愿意把你測量的結果告訴大家?
學生匯報預設:
學生1:我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是120厘米。
學生2:我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是1米2分米。
教師:課桌的長度如果以米為單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們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表示。
(2)認識小數嗎?在哪兒見過小數?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實際測量和記錄的過程中發現有時得不到整數結果,從而引發認知沖突,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將十進制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2、會用小數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和質量等。
教學重點: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難點:
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法學法:
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講練結合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
學生、老師準備尺子。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你能說一說小數的讀法和寫法嗎?
2、把下面的數改寫成對應的小數或分數。
二、展示交流。
1、提出自己的疑問供小組成員討論。
2、每組根據任務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學展示學案的活動一至活動六的內容,同學認真聽,認真評,并提出置疑。
3、教師精講。
三、探究新知
1、說一說課本第6頁上得每一個2分別表示什么?
2、小數點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3、自學提示。學生自學后獨立完成括號內的題目。
4、精講例題。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當堂訓練。
1、填空。
4分米=( )米
52厘米=( )米
450克=( )千克
69克=( )千克
5元6角7分=( )元
1米5分米 =( )米
2、(1)0.4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單位。
(2)0.36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單位。
(3)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 )份,有這樣的( )份。0.4米里有( )個0.1米。
(4)0.5元表示把1元平均分成( )份,有這樣的( )份。
六、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四)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1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0~5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常見小數的探討,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感悟小數表示的意義,同時理解、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和進率。
2.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釋新知的能力,培養合作交流與探索的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信息:
(1)一盒餅干12.8元。 (2)張叔叔身高1.73米。
(3)一個蘋果質量0.4千克。 (4)百米世界記錄9.58秒。
2.學生說一說這些小數的含義。(學生可能對0.4千克、9.58秒理解的不夠清楚)
3.引入:我們有必要對小數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新知探索。
1.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線段圖研究“ 0.1米”、“0.3米”等一位小數的具體含義。
2.師生結合線段圖研究“0.01米”、“0.08米”等兩位小數的具體含義。
3.學生自主結合線段圖研究“0.001米”、“0.012米”等三位小數的具體含義。
4.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分別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它們的計數單位分別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三、課堂練習。
1.看圖寫分數和小數、把對應的`分數和小數連一連、說一說每個小數所包含的計數單位的個數。
2.學生說一說“0.4千克”、“9.58秒”的含義。
3.學生說一說下面信息中小數的含義。(學生體會有了小數就可以表現出物體細微的特點)
(5)一顆灰塵的質量大約0.0000007克。 (6)一種細菌的長度大約0.00003米。
四、課堂總結。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17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
2、理解9的實際意義,知道9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9的物體。
活動重點:
學習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
活動難點:
用完整的話描述9的形成。
活動準備
1、小羊玩偶一只,小白兔和蘿卜圖片各9。
2、數字9。
活動過程
一、拍手游戲,復習數字2—8的形成
二、小羊的生日
1、出示小羊玩偶:今天是小羊的生日,它的好朋友小兔子姐妹要來幫
它慶祝生日。
2、出示8只小兔:小朋友看看來了幾只小兔,8只小兔要用什么數字來表示?
3、出示8個胡蘿卜:小羊為了招待小白兔準備了它們愛吃的胡蘿卜,小羊準備了幾個胡蘿卜呢?八個胡蘿卜要用數字幾來表示?
4、數字8可以表示8只兔子和8個蘿卜,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學習形成
1、兔姐姐(排在最左邊的)發現咦怎么少了一只兔妹妹呀,(學小兔的口吻,并再出示一只兔子)我來了,我跳得慢,你們也不等等我。
2、小朋友現在又幾只兔子來參加小羊的生日會?為什么是9只兔子呢?9只兔子要用數字幾來表示?
3、小羊的.準備的胡蘿卜夠吃嗎?怎么辦呢?8個蘿卜添上一個蘿卜是幾個蘿卜呢?9個蘿卜要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4、8只小兔添上一只小兔是9只小兔,8個蘿卜添上一個蘿卜是9個蘿卜,那我們可以說幾添上1是幾呢?
四、認識數字9
1、出示數字9:我們來看看數字9是什么樣子的?數字9像什么?
2、數字9還可以表示什么?
3、小結:數字9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9的物品。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18
【學習目標】
1、經歷抽象反比例函數概念的過程,體會反比例函數的含義,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
2、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意義,根據題目條件會求對應量的值,能用待定系數法求反比例函數關系。
3、讓學生經歷在實際問題中探索數量關系的過程,養成用數學思維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
【學習重點】
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意義,確定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學習難點】
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的確定。
【學法指導】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互動設計
【自主學習,基礎過關】
一、自主學習:
(一)復習鞏固
1.在一個變化的過程中,如果有兩個變量x和y,當x在其取值范圍內任意取一個值時,y,則稱x為,y叫x的
2.一次函數的解析式是:;當時,稱為正比例函數.
3.一條直線經過點(2,3)、(4,7),求該直線的解析式.
以上這種求函數解析式的方法叫:
(二)自主探究
提出問題:下列問題中,變量間的對應關?可用怎樣的函數關系式表示?
1.如圖K-3-8,已知反比例函數的圖象經過三個點A(-4,-3),B(2m,y1),C(6m,y2),其中m>0.
(1)當y1-y2=4時,求m的值;
(2)過點B,C分別作x軸、y軸的垂線,兩垂線相交于點D,點P在x軸上,若△PBD的.面積是8,請寫出點P的坐標(不需要寫解答過程).
26.1.2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課文練習
1.下面關于反比例函數y=-3x與y=3x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其中一個函數的圖象可由另一個函數的圖象沿x軸或y軸翻折“復印”得到[
B.它們的圖象都是軸對稱圖形
C.它們的圖象都是中心對稱圖形
D.當x>0時,兩個函數的函數值都隨自變量的增大而增大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分數意義》04-04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分數意義》04-04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3-08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05-05
數學上冊教學設計11-28
數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06-03
數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06-03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5-10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