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山行》教學設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山行》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山行》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首古詩生字“楓”,讀準“斜”,理解詞語。
2、讀懂《山行》,用自己的話語說說古詩的意思。
3、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感情。
二、教學過程
(一)古詩激趣。
1、學生交流古詩,背誦古詩。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1)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2)解釋詞語,說說詩意;
(3)聯系實際,發揮想象;
(4)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二)揭題。
1、認真讀詩,想一想哪些你能讀懂了?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學生用課外知識交流對杜牧的認識,加深記憶,更方便的理解詩意。
(3)交流: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深處……
(學生發現交流,在結合學生質疑,解讀古詩詞魚。)
3、句子的理解。
(1)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已是深秋時節的山頭。
(2)山上白云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
(3)因為留戀這楓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
(4)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
4、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古詩的詩意。
(自己說、同桌說、指名說)
5、聯系實際,發揮想象。
6、介紹古詩。
(可用小導游、小畫家、小詩人……來表達古詩的意思。)
7、交流: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讀熟練的基礎上,體會感情。
8、美讀古詩。
形式多樣,體會情感。
三、作業
完成課后的習題。
古詩《山行》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山行》,感受詩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2、學習詩中出現的生字。會寫“于、楓”這兩個字。
3、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喜愛之情,鼓勵學生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二、教學重點
1、學習詩中出現的生字。會寫“于、楓”這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喜愛之情,鼓勵學生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四、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誰能把《贈劉景文》這首詩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這首詩描寫的是那個季節的景色?(秋季)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的古詩,板書課題:齊讀。
3、介紹詩的作者:杜牧,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自由讀古詩,畫出生字。
2、出示卡片認讀生字:于、徑、斜、楓……
3、說說記字方法:于:同“干”比較。楓:用舊字“風”帶出“楓”。
4、描紅、臨寫。
5、再讀古詩。
(三)合作學習,理解詩意。
1、小組合作:選擇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
2、提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1) 自學:借助注解或工具書弄懂詩意。
(2) 小組交流。
⑶ 集體匯報交流。
3、品析詩句,深入體會感情。
(1) 讀詩,從那些地方你能體會到詩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根據詩句發表自己的見解)。
(2) 看圖想象:在石徑蜿蜒、白云繚繞的秋山深處,有人家居住。詩人被一片火紅的'楓葉吸引住了,不禁停車觀看,發出了“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感嘆。如果你就是詩人,此時你會想到什么?
⑶ 誦讀詩句,進入意境。
1、指導朗讀:自由練讀,指名讀,老師范讀,齊讀。
2、指導背誦。
3、自由背誦,指名背誦,師生齊背。
(四)拓展活動。
把自己課內、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組的同學聽。
古詩《山行》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詩的意思,了解秋天紅葉的特點,體會詩人熱愛秋天、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部分學生會背誦。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美的意境。
三、教學難點
體會詩美的意境,獲得審美的愉悅。
四、教學過程
(一)入境賞景,體驗激趣。
1、談話:同學們,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
2、師引:(肯定學生所說)因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奇妙、美麗的大自然。下面我們一起來觀賞一組圖片,然后談談你的感想。(營造氛圍,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師:秋天,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的古詩《山行》。
(二)自主合作,讀詩明意。
1、簡介作者。
2、自由朗讀,讀到瑯瑯上口為止。
3、請生朗讀,互相評價。
4、四人小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釋及詞語手冊,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詩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或寫下來。
5、小組匯報交流,重點如下:
(1)山行:在山上行走。(誰在山上行走?)
(2)寒山:深秋時節的山林。(秋天早晚比較涼,所以稱之為寒山,實指秋天的山。)
(3)斜:兩種發音──可根據詩的意思畫一畫。
(4)白云生處與白云深處的區別:深:濃厚,濃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繚繞的地方,也說明那地方比較高。)
(5)坐:因為。
(6)霜葉:經霜打過的楓葉。
(7)紅于:比……更紅──與“紅如”區別。
6、(肯定學生的理解)同學們學會了很好的合作,那請你根據你們已經所理解的內容,來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吧!
(可以只理解一句,也可以是幾句;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找人合作。)
7、交流。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1、同學們真不錯,了解的整首詩的意思,現在知道詩人想寫什么了嗎?那再來用心讀讀好嗎?
2、評價:你覺得詩中哪些詞語寫得特別好?讀讀,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3、想象漫游(配音樂):此時,你也隨杜牧來到了山腳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簾?有何感想?
4、現在,能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你對詩的理解嗎?
5、朗讀:此時是在充分理解詩的意思的基礎上,讓生朗讀,可以強化對詩的印象,也能逐步體會大自然的美景。
師:多美的秋天,多美的楓樹林,多美的詩啊?能美美地再讀一遍嗎?試試——提出要求:注意節奏感。
(師范讀──個別讀──小組讀──扮角色讀──齊讀)
好詩不厭百回讀。這里的讀是在進一步感受美的意境的基礎上用不同方式讀的,照顧到了各個層面的學生,也提高了對美的感受,提高了學生朗讀能力,為后面背誦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四)課外拓展,意境延伸。
1、杜牧用他那美妙的詩,表達了他對秋天傍晚楓樹林的無限愛意。詩人白居易讀了這首詩以后,也被感染了,也寫了一首描寫紅葉的詩,讓我們一起讀讀。
2、師幫助學生理解:這樣增加了課堂信息量的輸入,可以擴大生的知識面,讓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
3、兩位詩人都借助秋天的楓葉把秋天描繪地如火、如花,那么霜葉為什么會紅于二月花呢?看資料,你就會明白了。
4、美的東西,我們都希望把它記在心里。
5、練習:
下面有兩個練習,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題作為作業。
(1)畫一幅秋色圖。
(2)根據古詩,擴寫一篇描寫秋天的文章。
這是對學生掌握知識如何的一個檢查,可以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課后有針對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