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離子反應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概覽
(一)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2、培養學生通過實驗現象分析、探究化學反應實質的能力。
3、培養學生全面認識事物、分析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
2、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
3、對學生進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教學難點: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教學方法:設疑、實驗、討論、講解相結合
教學過程:
[引言]上節課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是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進行分類的,化學反應還有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即將有離子參加的反應統稱為離子反應。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反應。
[板書] 第二節 離子反應
[設問]①根據初三所學知識,哪些物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呢?
②可以通過什么方法檢驗這些物質是否電離?
③它們電離過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分析得出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 一、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練習] 下列物質能導電的是 屬于電解質的是:
HCl氣體、 Ca(OH)2 固體 、KNO3固體 、CO2 、Hg 、 NH3 、KOH溶液 、金剛石 、石墨 、蔗糖、酒精、硫、鋁
由上答案分析出非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
(學生討論出答案后,師生共同小結理解電解質、非電解質概念應注意的問題)
[板書](1)電解質、非電解質應是化合物。
(2)電解質的導電條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如:碳酸鈣雖然其水溶液幾乎不導電,但在熔融狀態下導電,因此它是電解質。
(3)電解質導電必須是用化合物本身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而導電,不能是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物質導電。如:CO2、SO2溶于水能導電,是由于它們與水反應生成的H2CO3、H2SO3能導電,所以CO2、SO2不是電解質。
(4)某些難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們溶解度太小,測不出其水溶液的導電性,但它們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所以是電解質。
(5)酸、堿、鹽、水是電解質,蔗糖、酒精等是非電解質。
[設問] 電解質為什么能導電?
[板書]二、電解質溶液導電原因及導電能力
1、電解質溶液導電原因
(引到學生回憶初中所講的氯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等能導電的原因)
[學生分析]電解質在水溶液里發生了電離,產生了自由移動的離子,當與直流電源接通后,離子發生了定向移動并在兩極發生反應,從而形成電流。
[設問] 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堿、鹽溶液,它們的導電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實驗] P14實驗1-1
讓學生觀察,討論五種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實驗結論: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堿、鹽溶液,它們的導電能力不相同。
[板書]2、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強弱
[學生閱讀]教材的相關內容
[分析總結] 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強弱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離子的多少(離子的濃度大小)和離子所帶的電荷數。當溶液的體積、濃度以及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的電荷數都相同的情況下,取決于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導電能力強的溶液里單位體積內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一定比導電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多。
從這些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在水中溶解時所發生的變化進行分析,得出強弱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三、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1、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比如:強酸、強堿、大多數鹽。
2、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學生閱讀]教材的相關內容,之后對強、弱電解質進行進一步比較,并完成下表。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電離程度
全部
部分
溶液中溶質離子
水合離子
分子、水合離子
同條件下的導電性
強
弱
化合物類型
離子化合物、某些共價化合物
某些共價化合物
物質類型
大多數鹽、強酸、強堿
弱酸、弱堿、水
強調:(1)典型的強、弱電解質要熟記。
(2)BaSO4、AgCl 等難溶于水,熔化或熔于水的部分是全部電離的,所以它們是強電解質。
(3)強、弱電解質的根本區別是全部電離還是部分電離,而不是通過熔液的導電性強弱來確定。
[板書] 3、電解質熔液的電離
[設問]請寫出HCl、KCl、Al2(SO4)3 、BaCl2 、NaHSO4 、NaHCO3在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板書] HCl=H++Cl- KCl=K++Cl- Al2(SO4)3=2Al3++3SO42-
BaCl2=Ba2++2Cl- NaHSO4=Na++H++SO42- NaHCO3=Na++HCO3-
強調:HCO3-、SO42-、OH-等原子團,不能拆開。
[總結] 強酸:如HCl、H2SO4、HNO3
強 電 解 質 強堿:如KOH、NaOH、Ba(OH)2
電 (全部電離) 大多數鹽:如:NaCl、AgNO3
解 弱 電 解 質 弱酸:如H2S、H2SO3、CH3COOH
質 (部分電離) 弱堿:如NH3 H2O、Cu(OH)2
水:H2O
[布置作業] P18習題一、1 習題四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2
一、設計思想
化學新課程標準倡導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以科學探究活動為手段,以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掌握學習或實驗方法為目標的新理念,而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理論,起著連接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的“紐帶”作用,既是對義務教育階段化學重要內容的復習,又為化學必修課程的學習,乃至整個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本節在全書占有重要地位,是整個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難懂,為避免枯燥,從實驗入手,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微觀粒子的分析,層層深入,引導學生了解有關概念。
1、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要求本節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發生電離,并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根據要求在新教材中刪去了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有關概念及應用,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對學生準確理解知識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離子方程式中弱酸的處理問題等等。
2、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進入高中,自糾學習的能力不是很強,樂于機械接受,為了避免這些情況,使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得到積極發揮,我采用實驗、啟發、討論、對比、歸納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確實成為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設計時遵循由感性→理性→實踐的認識規律。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要求、學生情況制定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1、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初步學會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發生的反應。2、會書寫易溶、易電離的酸、堿、鹽之間發生的復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3、能利用離子反應檢驗Cl—、SO42—、CO32—等常見離子。4、根據離子反應學會判斷溶液中離子的共存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會探究、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觀察反應和反應事實,使學生了解研究事物從個別帶一般的思想方法,體驗研究問題尋找規律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動手參與能力,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和唯物主義教育。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離子反應是高中重要的理論之一,也是對化學反應本質的重要理解,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現狀來確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認識復分解反應類型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2、知道常見的易溶、易電離的酸、堿、鹽并會寫這些物質之間發生的復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教學難點:知道哪些物質是易溶、易電離的物質,并據此學會判斷離子大量共存問題和常見離子的檢驗。
四、教學方法
實驗、討論、啟發、對比、歸納多種方法相結合。
以實驗為基礎,以理論為指導,讓學生的眼(觀察)、手(實驗)、口(討論)、腦(思考)處于多功能協同動作的狀態,來達到牢固掌握知識,啟迪思維,培養綜合能力的目的。
五、教學程序的設計與安排
1、導入:酸、堿、鹽在水溶液可以發生電離,以離子形式存在,那么將不同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離子仍然存在嗎?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
2、實驗探究:
完成實驗〔2—1〕為便于觀察、分析、討論,因為該實驗無危險性,且操作比較簡單,采取分組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1]:向盛有5ml 1mo1/l的CUSO4溶液中加入5ml 1mo1/l的NaCl溶液,觀察現象。由實驗現象分析溶液中離子在混合前后發生的變化并填表小結:
表一:
小結:通過表格可以看出混合前后Cu2+ 、SO42— 、Na+、Cl—均無變化,沒有發生反應。
[實驗操作2]: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試管里加入5mlBaCl2溶液,觀察現象,并填表小結。
小結:通過表格及分析,我們認為混合后Ba2+和SO42—相結合,溶液不再有大量的Ba2+和SO42—,而Cu2+和Cl—仍存在于溶液中。
[探究實驗]: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證明溶液中是否含有Ba2+ 、SO42—和Cl—。(教師要鼓勵學生設計實驗,并強調在操作過程中應分別取出上層清液進行實驗,不要在原試管中直接滴加)并分組進行實驗操作,匯報實驗結果。
3、總結出相關概念: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用離子符號來表示這種變化: 反應前 反應后
Cu2+ SO42— BaSO4 +Cu2++Cl—
Ba2+ Cl—
這種有離子參加的反應叫離子反應,并從而引出CUSO4 與BaCl2反應的實質是Ba2++SO42—=BaSO4 ,得出離子方程式的概念。
4、知識延伸:首先閱讀教材32頁學習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教師要強調易溶、易電離的物質主要就是強酸、強堿和可溶性的鹽);然后再通過學生完成〔實驗2—2〕并填表:
填表后全班交流,并總結出離子方程式與化學方程式的`區別,離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一類化學反應,從這個過程中也讓同學知道研究事物從個別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最后,通過學生完成〔實驗2—3〕并填表:
實驗
反應前溶液中的離子
反應后溶液中的離子
生成的物質
離子方程式
Na2SO4溶液中加BaCl2溶液
Na2CO3溶液中加HCl
NaOH溶液中先加酚酞,再加HCl
填表后全班交流,總結出復分解反應類型的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和水,并從而總結出能結合成沉淀、氣體和水的離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5、思考與交流:離子反應的應用。
設計實驗:1)如何分離K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2)如何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42—?3)如何鑒定溶液中是否存在Cl—或SO42—?
6、知識反饋:1)初中學習的實驗室制H2、O2、CO2的化學反應是否離子反應,是離子反應的寫出離子方程式。2)教材34頁第5題、第7題。通過練習使學生對本節知識達到掌握并靈活運用。教師也可及時發現問題,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加以糾正并強調,檢測達標情況,及時反饋,進行調控。
7、歸納總結:歸納總結本節內容,構筑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8、布置作業:34頁第6題、第9題和第10題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是概念的教學,通過學生的討論互動、實驗探究,提高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將概念應用到具體問題中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本節課的預期目標。本節課最大的特點是在教學中提供給學生一個寬松愉悅的課堂研究氣氛,相對開放的探究環境,培養了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了學生的求知熱情,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了解離子反應的含義。
2、了解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3、學會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重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難點: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教學內容: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第一課時)
[前置練習]
書寫電離方程式
H2SO4 NaOH NaCl Ba(NO3)2
[引入]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時能發生電離成為自由移動的離子,那么它們在溶液中參與化學反應時,與所形成的.離子有沒有關系呢?
[板書]第五節、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
[展示目標]
[演示實驗]硝酸銀溶液分別與鹽酸、氯化鈉、氯化鉀溶液混合。
學生觀察并回答現象。
[問題討論]實驗中盡管反應物不同,為什么會產生同一種沉淀?
[學生回答]
[總結]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應實質上是離子之間的反應。
[板書]一、離子反應
[問題討論]下列反應那些屬于離子反應:
⑴氧化銅和西硫酸溶液
⑵鋅投入到鹽酸中
⑶氯化鋇溶液和硫酸鈉溶液混合
⑷氫氣還原氧化銅
[學生回答]
[板書]關鍵:①在溶液中進行(或熔融)
②有離子參與
[引入]溶液中離子之間是如何進行反應的呢?我們能否用一種式子表示離子間的反應呢?請大家閱讀課文,討論回答有關問題。
[閱讀討論]
[問題探索]
1、硫酸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的反應為什么可以表示成Ba2++SO42-=BaSO4↓?
2、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2++SO42-=BaSO4↓
兩個反應式表示的含義是否一樣?
3、表示哪一類物質間的反應?
[學生回答]
[板書]二、離子方程式
1、定義
2、含義:表示一類反應
[引入]如果給我們一個化學反應,怎樣書寫它的離子反應方程式呢?[閱讀]P58,內容
[板書]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學生回答]
[板書]步驟:1、寫方程2、改離子3、去相同4、查守恒
[練習]書寫下列離子方程式:
1、氫氧化鋇和硫酸銅溶液混合
2、實驗室中用硫化亞鐵與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
3、氯氣通入水中
4、硫化氫通入硝酸鉛溶液中
[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的含義,同學們應特別注意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類反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大家應根據四步書寫法多練習,做到熟練掌握。
[作業]《基礎訓練》P40、9題。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4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一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二節《離子反應》的第一課時。通過本課時的學習,建立電解質的基本概念,建立電解質電離的基本模型,在初中導電性實驗的基礎上理解電解質溶液和熔融電解質導電的基本原因,為下一課時——離子反應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強弱電解質的定義并會判斷;
(2)了解離子反應的定義和實質;
(3)能正解書寫離子方程式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實驗探究和問題討論的過程,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綜合歸納的能力;
(2)通過實例分析,討論、交流、總結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精神;
(2)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提高學生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本節內容采用實驗法、探究法、啟發法、講授法的方式來進行,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適時地進行實驗來探究以及觀看實驗視頻來獲得有效的知識信息。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注重學生自我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科學的實驗態度和科學精神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電解質的基本概念,建立電解質電離的模型。
難點:電離,用物質結構解釋電離。
五、教學設計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問題:教材結合生活常識,給電器設備通電時,濕手操作容易發生觸電事故。
積極思考,探究,發言為什么會有觸電現象。
創設情境,以真實、有意義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
回顧初中知識:水導電嗎?什么是導電物質?什么不是?
根據所學內容,學生
通過初中知識的回顧,引發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型(基于已有知識對問題進行思考)
解釋:實際上純水是不導電的。同學們初中做過電解水實驗,當時老師應該告訴了同學們,電解的不是純水,水中應該加入了硫酸。
學生聽講
引出下面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實驗探究:
1.向三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硝酸鉀固體、氯化鈉固體和蒸餾水。按照課本中的圖示連接裝置,將石墨電極伸入到燒杯中,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
講解:嚴格的說蒸餾水也能導電,但是其導電能力很微弱,用上述的實驗裝置無法測出。
觀察實驗中的現象小燈泡都不發光,總結硝酸鉀固體、氯化鈉固體、蒸餾水都不導電)
①認識物質的導電性
②引出電解質的概念
③為學習電離的概念提供實驗證據。
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總結導電原因:電流是由帶電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動而形成的'。因此,能導電的物質必須具有能自由移動的、帶電荷的粒子。
引出:電解質非電解質概念
學生通過理解導電原因,更好記憶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在實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假設、驗證等探究過程,建立微觀模型,從而對實驗事實作出合理解釋。通過電離概念建立過程中培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核心素養。
利用分類方法將電解質非電解質歸納物質中用圖示表示,并舉例說明哪些是電解質哪些是非電解質
學生進一步理解記憶
加深對電解質非電解質的理解
解決問題:回顧PPT第一頁的問題,解釋為什么會觸電?(提示學生人的汗液組成分是氯化鈉)
回答:人的手上常會沾有NaCl(汗液的成分之一),有時也會沾有其他電解質,當遇到水時,形成電解質溶液。電解質溶液能夠導電,因此,濕手直接接觸電源時容易發生觸電事故
引出為什么氯化鈉溶液可以導電而固體不能
提問:為什么氯化鈉固體不導電而溶液和熔融氯化鈉能導電
學生思考
講解:氯化鈉固體就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在空間上堆積形成的,是不能隨意移動,一定受到某種作用相互束縛;而氯化鈉的固體在溶于水的過程中,受到水分子的作用,逐漸解離為各自獨立的水合離子,使體系中存在可以移動的帶電粒子,從而導電
學生理解記憶
通過微觀機理圖的觀察,培養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辨析思維。
引出電離概念和電離方程式電解質在溶于水或受熱熔化時,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
學生根據老師講解寫出電離方程式,討論氯化鈉溶液和熔融氯化鈉電離方程式是否一樣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板書設計
離子反應——電解質的電離
概念:電解質
非電解質
電離
電離方程式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來進行教學。通過引導法和實驗探究以及運用多媒體,使得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其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的科學精神。也進一步提高和鞏固了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明白探索物質可以通過化學實驗來進行,以提高學生對于實驗的熱情。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5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讓學生了解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強弱電解質的概念。
(2)理解電解質導電與金屬導電的區別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探究討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
(2)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對于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階段化學學習的重要基礎。
二、教學重點、難點
電解質的概念、強弱電解質的概念
三、教學方法
討論+探究
四、教學過程
〔引入〕物理學上,根據能否導電,物體分為導體和絕緣體,化學上,根據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否導電,將化合物分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學習電解質及其相互間反應的知識,對于認識物質及其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電解質的問題。 〔討論〕什么是電解質?什么是非電解質?
一、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一)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概念:電解質: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非電解質:凡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分析:
1、強調關鍵字。
2、強調化合物,單質和混合物(溶液)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討論1:下列物質中哪些是電解質,那些是非電解質?
稀硫酸、氯化氫氣體、氯化鈉固體、氫氧化鈉固體、碳酸鈣、
銅、石墨、氧化鎂固體、甲烷、蔗糖、酒精、葡萄糖。
小結:化合物:
1、電解質:(常見的電解質)酸、堿、鹽和許多金屬氧化物。
2、非電解質:(常見的非電解質)大多數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有機物,如蔗糖、酒精等。
討論1:二氧化碳、氨氣是否電解質?強調電解質必須自身電離而導電。
討論2:BaSO4、CaCO3、AgCl等難溶于水的鹽是否屬電解質?
注:判斷物質是否屬于電解質:
一看:是不是化合物;
二看:是不是導電;(熔化或水溶液中)
三看:是不是自身電離。
〔問題〕相同條件下,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導電能力都相同嗎?(引出強弱電解質)
(二)強、弱電解質
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部分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小結] 電解質的分類:
1、強電質(全部電離)
強酸:如HCl、H2SO4、HNO3
強堿:如NaOH、KOH、Ba(OH)2
大多數鹽:如NaCl、AgNO3
2、弱電解質(部分電離)
弱酸:如H2S、H2CO3、CH3COOH
弱堿:NH3·H2O、Cu(OH)2
其它:H2O:討論3:BaSO4、CaCO3、AgCl等難溶于水的鹽是否屬電解質?CH3COOH易溶,是否屬強電解質?
解答:BaSO4、CaCO3、AgCl雖然難溶,但溶解的極少部分卻是完全電離,所以它們為強電解質。CH3COOH不能完全電離,是弱電解質。
思考:電解質在一定條件下導電能力是否相同呢?
影響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主要因素:
單位體積溶液中離子數目的多少(離子濃度的大小)和離子所帶電荷數的多少。
練習:判斷以下說法是否正確?
(1)濃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比稀溶液的強。
(2)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強。
(3)導電性強的溶液里自由離子數目一定比導電性弱的溶液的多。
討論4:酸、堿、鹽的水溶液導電的原因。(學生閱讀教材P30頁)
酸、堿、鹽溶液能夠導電,是因為物質溶于水時,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電離: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產生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
討論:金屬導電與電解質導電有何不同?
課堂小結
1、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2、判斷電解質要”三看”
3、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
4、電離
第二節《離子反應》課堂測評訓練題
練習一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下列關于電解質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在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物質
B.在熔融或溶解狀態下能導電的物質
C.在熔融或溶解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D.在熔融和溶液的狀態下都能導電的化合物
2.下列物質中,屬于非電解質但溶于水后生成物屬于電解質的物質是
A.金屬鈉
B.液氯
C.三氧化硫
D.乙醇
3.下列物質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A、磷酸
B、蔗糖
C、醋酸
D、硫酸鋇
4.下列物質中含有自由移動的`Cl離子的是
A、KClO3溶液
B、MgCl2溶液
C、液態HCl D、NaCl晶體
5.下列物質中全部都是弱電解質的是
A.CH3COOH、C2H5OH、NH3·H2O
B.HCl、KOH、NaHCO3
C.CH3COOH、H2O、NH3·H2O
D.BaSO4、CaCO3、HNO3
6.下列各項中的物質能導電且屬于電解質的是
A.固態氫氧化鈉
B、液態氯化鎂
C、氯化鈉溶液
D、鎂
7.把各組中的氣體通入溶液中,溶液導電能力顯著增強的是
A.CO2氣體通入NaOH溶液中
B.CO2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NH3通入CH3COOH溶液中
D.NH3通入鹽酸中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固體氯化鈉不導電,所以氯化鈉是非電解質
B.銅絲能導電,所以銅是電解質
C.氯化氫水溶液能導電,所以氯化氫是電解質
D.三氧化硫溶液能導電,所以三氧化硫是電解質
9.下列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① NaOH ② NH3·H2O ③ AgCl ④醋酸⑤NaHCO3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10.下列敘述中能說明某物質是弱電解質的是
A.熔化時不導電
B.水溶液的導電能力很弱
C.溶液中已電離的離子與未電離的分子共存
D.不是離子化合物是極性共價化合物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2)3)4)
2、構建離子反應的概念,了解離子方程式的意義:表示反應的實質、表示一類反應。
使學生了解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能判斷離子反應的發生并能逐步寫出簡單的離子方程式。能根據離子方程式寫出化學方程式
過程與方法
體現溶液中反應的分析、離子反應概念構建的過程及研究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難點:
離子反應和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電解質及其電離,請同學回憶一下什么是電解質?
【學生】思考回答: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CuSO4 、NaCl、BaSO4是不是電解質?它們在水溶液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學生】是,因為它們在水溶液中能導電
【教師】由于電解質在水溶液中以離子形式存在,所以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反應實質是粒子之間的反應,我們這節課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離子反應及其發生條件。我們先來看幾個實驗,請大家觀察實驗現象,并寫出化學方程式:①向盛有2ml Na2SO4溶液的試管中加入2ml稀KCl溶液。
②向盛有2ml Na2SO4溶液的試管中加入2ml BaCl2溶液。
③向加油酚酞的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紅色消失。
④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稀鹽酸至無氣體冒出。
⑤將鐵釘加入稀硫酸中。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寫出化學方程式。
Na2SO4 +2KCl === 2 NaCl + K2SO4 ① Na2SO4 + BaCl2 === Ba SO4 ↓ +2 NaCl ② 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③ Na2CO3 + 2HCl === 2NaCl + H20 +CO2↑ ④ Fe + H2SO4 === FeSO4 + H2↑ ⑤
【教師】分析實驗1 Na2SO4溶液與KCl溶液并沒有發生反應只是Na2SO4溶液電離出的Na+和SO42―與KCl溶液電離出的K+、Cl―的簡單混合分析實驗2說明了Na2SO4溶液電離出的Na+與BaCl2電離出的Cl―并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在溶液中仍以Na+和Cl―的離子形式存在。而Na2SO4溶液電離出的SO42―和BaCl2溶液電離出的Ba2+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BaSO4白色沉淀。
【結論】
BaCl2溶液與CuSO4溶液混合反應本質:Ba2++SO42-=====BaSO4↓
【教師】同學們能試著用老師這種方法分析下面剩下的幾個反應嗎?
【學生】積極思考并大膽嘗試
【教師】同學們對這些反應的分析都做得很好。從對這些反應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反應的實質都是離子參加反應,在反應中,雖然有單質鐵參加反應,單質鐵不是離子,但還是有離子H+參加反應,我們稱這類反應也為離子反應,請同學們給離子反應下個定義:
【學生】討論如何定義離子反應
【板書】
1、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反應。(或以離子的形式參加的反應)
【教師】離子反應有何特點:
【學生】找特點:反應物是以離子形式存在并參加反應,有沉淀、氣體、水、等新物質生產。
【板書】離子反應特點:
1)反應是在溶液中進行的。
2)反應物是以離子形式存在并參加反應。
3)有沉淀、氣體、水等新物質生成。
【教師】同學們,我們剛剛歸納出了BaCl2溶液與CuSO4溶液混合反應本質,我們稱這樣的方程為離子方程式,請同學們給他下定義。
【學生】積極討論并發言【板書】
2、離子方程式
1)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表達化學反應的方程式。
2)特點:
①表示了反應的實質
②更簡明
【講授】我們以BaCl2溶液與Na2SO4溶液混合反應為例一起來看一下該如何書寫離子方程式。
①寫出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 NaCl
②將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強電解質)拆成離子形式,把難于水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以及氣體、單質、氧化物仍用分子形式表示。 Ba2++2Cl-+2Na++SO2-4=====BaSO4↓+2Na++2Cl-③刪掉不參加反應的離子Ba2++SO2-4=====BaSO4↓
④檢查方程式兩邊各元素、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守恒,離子方程式兩邊的系數是否為最簡比。
【提問】請同學們用四個動詞來概括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PPt】“寫”—————基礎,“拆”—————關鍵,
“刪”——————途徑,“查”—————保證
【板書】
3、離子方程式的書別步驟
1)“寫”—————基礎:寫出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2)“拆”—————關鍵:按電解質電離實際寫成離子形式。
3)“刪”——————途徑:刪掉不參加反應的離子
4)“查”—————保證:檢查方程式兩邊各元素、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守恒,離子方程式兩邊的系數是否為最簡比。
【小結】四步中,“寫”是基礎,“拆”是關鍵,“刪”是途徑,“查”是保證。既然拆是關鍵,拆時應注意作出準確判斷,易溶、易電離物質應拆,難溶、難電離物質仍保留化學式。那么那些物質易電離呢?
【練習】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把硫酸鈉溶液滴加到氫氧化鋇溶液中
②把硫酸鉀溶液滴加到硝酸鋇溶液中
③把硫酸鉀溶液和氫氧化鋇溶液混合
SO42— + Ba2+ = BaSO4↓
【練習講解】
【提問】這三個離子方程式有什么特點?
【小結】雖然化學方程式不一樣,當離子方程式相同,說明離子方程式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化學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可以表示同一類的離子反應。這個以就是離子方程式的意義。
【板書】
三、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反應。(或以離子的形式參加的反應)
離子反應特點:
1)反應是在溶液中進行的。
2)反應物是以離子形式存在并參加反應
3)有沉淀、氣體、水等新物質生成
2、離子方程式
1)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表達化學反應的方程式
2)特點:①表示了反應的實質
②更簡明
3、離子方程式的書別步驟
1)“寫”—————基礎:寫出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2)“拆”—————關鍵:按電解質電離實際寫成離子形式。
3)“刪”——————途徑:刪掉不參加反應的離子。
4)“查”—————保證:檢查方程式兩邊各元素、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守恒,離子方程式兩邊的系數是否為最簡比。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7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離子反應”的相關內容屬于化學基本概念范疇。在進行本節課教學設計時,將曾經的“注重以化學知識獲得為核心”這一教學思路,修改為“以學生認識素養發展為核心”這樣的教學,注重化學知識認知功能的實現。關注認識發展的教學也注重對具體性知識的學習和思考,但最終目的是把具體知識作為載體和工具,來幫助學生化學認識的建構和形成。
在這一思路下,除了關注“離子反應的發生條件”、“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等具體知識的落實,還要同樣關注“離子反應”這一內容對于學生從微粒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更加本質的認識溶液中的化學反應的促進作用,讓學生能夠從微觀角度認識在溶液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系統的思路方法。
二、教材分析與處理
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化學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二節《離子反應》教學內容。離子反應是高中化學重要基礎內容之一,中學化學學習的許多化學反應都是離子反應,理解離子反應實質和規律,對水溶液中的化學反應的研究具有實際意義。從整個中學化學教學內容來看,要學習許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應的一般都是離子反應,只有讓學生掌握離子反應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對這些反應實質的理解;同時離子反應理論,還是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好題材,通過認真引導使學生逐步理解離子反應規律在物質世界中的體現,幫助學生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學習化學知識。本節課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離子反應不僅是學生認識化學反應實質的完善和鞏固,也對學生后續的學習(特別是水溶液中的化學反應)打下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本節課將承擔的主要教學功能之一即是對學生“分類觀”的完善以及“微粒觀”(“離子觀”)的建構。
三、學情分析
學生情況分析:一方面,學生剛剛經過中考復習,對于常見酸、堿、鹽溶液間的復分解反應非常熟悉,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通過課前測查發現,“原子”、“離子”、“分子”等概念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僅僅是一個名詞,學生們還沒有意識可以從微粒的角度認識物質、認識物質間的反應,因此,“微粒觀”的建構將成為本節課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之一。
四、本節課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電離的過程,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發生電離;
2、理解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會書寫電離方程式;
3、培養學生通過實驗現象分析、探究化學反應實質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比實驗“幾組物質的導電實驗”,初步學會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獨立思考探究酸、堿、鹽的定義。
3、通過對酸、堿、鹽電離情況的分析,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
2、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
3、通過離子反應的學習,體會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認識物質世界的普遍規律關系。初步形成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檢驗真知的學習觀以及反思評價的學習方式。
【重點】
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概念。
2、電離的概念,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難點】電解質的電離過程的理解。
五、教學準備
1、實驗儀器:學生電源、微型導電性實驗裝置、導線。
2、實驗藥品:氯化鈉固體、氯化鈉水溶液、硝酸鉀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蔗糖溶液、酒精溶液。
六、教學基本思路
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分組做溶液導電性的實驗,然后通過分析實驗現象順利地引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再思考電解質溶液為什么導電,以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和電離為例,引出NaCl電離方程式的書寫,以及HCl、H2SO4、HNO3三種酸的電離方程式,從電離的角度得出酸的定義。最后安排思考與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出堿和鹽的本質。
七、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觀察比較、分組討論交流、比較歸納、分析講解、講練結合等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8
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2、會書寫離子方程式
3、能進行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
教學設計
本節課采用學生發現,尋找問題,列出所要解決的知識點,然后進行系統化的指導,并進行一定的總結,將知識點進行深化和理解,達到教而會的目的。并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過程:
一、離子反應
1、定義:有離子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叫離子反應。
試問1:C+O2是離子反應嗎?
KClO3分解是離子反應嗎?
2、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實驗2—1
沒有明顯變化
有白色沉淀生成
沒有發生化學變化,溶液仍然是自由移動的Na+、Cl—、K+、SO42—
反應的實質是:Cl—、Na+沒有參加反應,Ba2+、SO42—生成了難溶的BaSO4
試分析:
Na2CO3+HCl
HCl+NaOH離子反應的條件:
①離子形成沉淀
②離子形成氣體
③離子形成水
練習
2、判斷下列物質之間能否進行離子反應KNO3 +NaCl
Na2CO3+ H2SO
4 MgO +HCl
BaCl2+ H2SO4
二、離子方程式
1、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怎樣書寫一個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呢?
2、書寫步驟“四字訣”。
寫
正確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改
把易容與水,易電離的物質改成離子的形式
刪
刪去方程式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
查
檢查方程式兩邊各元素的原子個數和電荷總數是否相等書寫離子方程式過程:硫酸銅與氫氧化鈉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寫CuSO 4 +2NaOH ═Cu(OH)2 ↓+Na2SO 4
Cu2++SO 42 +2 Na ++2OH═Cu(OH)2 ↓
【特別提醒】(1)應該改寫成離子形式的物質。
易溶于水且易電離的物質,常見的物質有:
①強酸:HCl、H2SO4、HNO3等。
②強堿:KOH、NaOH、Ba(OH)2等。
③可溶性鹽:NaCl、K2SO4、NaNO3等。
(2)不能拆成離子,仍用化學式表示的物質。
①難溶的物質:Cu(OH)2、BaSO4、AgCl等。
②難電離的物質:弱酸(如H2CO3)、弱堿(如NH3·H2O)和水。
③氣體:CO2、SO2等。
④單質:H2、Na等。
⑤氧化物:Na2O、Fe2O3等。
練習3、寫下列離子方程式
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
鐵與稀鹽酸反應
氫氧化鐵和鹽酸
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
小結:介紹本節的三個知識點,加強練習。
課后作業:績優學案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書寫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能從電離的角度重新認識酸堿鹽。
【過程與方法】
通過書寫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重新認識酸堿鹽,學生分析歸納總結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探究物質奧秘的樂趣,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難點】
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在中學的時候就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連有小燈泡和電源的兩個金屬片插入不同溶液中,發現有的溶液可以使小燈泡發光,有的`則不能,哪些溶液可以使小燈泡發光呢?
【學生回答】氯化鈉溶液,燒堿溶液,鹽酸溶液……都可以使小燈泡發光。
【提出問題】為什么氯化鈉溶液能夠導電?一起來學習“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環節二:新課講授
1.以NaCl溶液為例,思考溶液為什么會導電?
【提出問題】NaCl晶體由哪些粒子構成?
【學生回答】Cl-和Na+。
【提出問題】NaCl晶體加入水中后會發生什么變化?如何表示這一過程?
【學生回答】將NaCl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Cl-和Na+脫離NaCl晶體表面,進入水中,形成能夠自由移動的水合鈉離子和水合氯離子。NaCl發生了電離。這一過程可以用電離方程式表示如下:NaCl=Cl-+Na+
(結合上圖、學生回答進行講解,示意圖可以通過大屏幕呈現或者讓學生看教材也可以。)
2.酸、堿、鹽的電離
【提出問題】根據NaCl的電離方程式,寫出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發生電離的方程式,思考,如何從電離的角度概括酸的本質?
【學生回答】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發生電離的方程式:
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HCl、HNO3、H2SO4都能電離出H+,因此,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提出問題】試著寫出NaOH、Ca(OH)2、Ba(OH)2、KOH的電離方程式,思考如何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堿的本質?
【學生回答】NaOH、Ca(OH)2、Ba(OH)2、KOH的電離方程式:
NaOH=Na++OH- Ca(OH)2=Ca2++2OH-
Ba(OH)2=Ba2++2OH- KOH=K++OH-
NaOH、Ca(OH)2、Ba(OH)2、KOH都能電離出OH-,因此,從電離的角度認識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堿。
【小組活動】列舉常見的鹽,思考如何從電離的角度定義鹽?
【學生回答】
小組回答①:根據CuSO4、NaNO3、MgCl2等的電離方程式,能夠電離出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錯誤答案,該設置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到銨根離子當做金屬陽離子對待。)
小組回答②:(NH4)2SO4、NH4Cl也是鹽,但是電離出的陽離子不是金屬陽離子。
小組回答③:鹽能電離出的陽離子有金屬陽離子、也有銨根離子,電離出的陰離子都是酸根離子。
【教師總結】由此可知鹽是能夠電離出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
環節三:鞏固
【提出問題】從電離的角度判斷Na2SO4、Na2CO3、NaHCO3是不是鹽,它們的電離方程式如何書寫?
解析:Na2SO4、Na2CO3、NaHCO3的電離方程式:
Na2SO4=2Na++SO42- Na2CO3=2Na++CO32- NaHCO3=Na++HCO32-
教師需要講解NaHCO3屬于酸式鹽,電離時,電離成金屬陽離子和酸式酸根離子。
環節四:小結作業
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有哪些,可以回答學到了哪些知識,也可以回答學習的感受。
布置作業:思考NaHSO4的電離方程式該如何書寫?酸式鹽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有什么規律沒有?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10
1、離子反應
(1)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現象 實驗分析
1、向盛有2mL硫酸銅溶液的試管里加入2mL稀氯化鈉溶液
2、向盛有2mL硫酸銅溶液的試管里加入2mL稀氯化鋇溶液
(2)離子反應的概念
電解質溶液的反應實質上就是電離出的某些離子之間的反應。有離子參加的反應稱為離子反應。離子反應不一定所有的物質都是以離子形式存在,但至少有一種物質是以離子形式存在。
2、離子方程式
(1)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________________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步驟:“寫、拆、刪、查”。
“寫”: 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拆”:反應物和生成物,以其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態出現;如易溶于水且易電離的物質寫成離子形式;其他物質寫化學式:如單質、沉淀、氣體、水(難電離物質)、氧化物、非電解質、多元弱酸酸式根(如HCO3-、HSO3-、HS-)等。
“刪”:刪去兩邊相同的離子即沒有參加反應的離子。
“查”:檢查兩邊_______和________是否相等,反應條件,沉淀符號,氣體符號等。
注意事項:
①只有離子反應才能寫出離子方程式。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參加的反應,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如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在加熱條件下可以反應,雖然反應物都是電解質,但此反應不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兩種物質都沒有電離出離子,即此反應不屬于離子反應,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只能寫化學方程式。另濃硫酸、濃磷酸與固體的反應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
②微溶物作為反應物,若是澄清溶液寫離子符號,若是懸濁液寫化學式.微溶物作為生成物,一般寫成化學式(標↓)。
③氨水作為反應物時寫成NH3H2O;作為生成物,若有加熱條件或濃度很大時,可寫NH3(標↑)。
(3)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誤判斷
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分析:
①注意看離子反應是否符合客觀事實,不可主觀臆造產物及反應,如鐵與稀硫酸反應寫成2Fe+6H+=2Fe3++ 3H2 ↑就不符合客觀事實。
②注意看離子反應中原子個數、電荷是否守恒,即離子方程式兩邊的原子個數和電荷均應相等。如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鐵粉的反應寫成Fe+ Ag+=Ag+Fe2+是錯誤的,因為電荷不守恒,而應寫成Fe+ 2Ag+=2Ag+Fe2+。
③注意看離子反應中物質拆分是否正確。如碳酸鈣與鹽酸反應寫成CO32- + 2H+=CO2↑+H2O是錯誤的,因為CaCO3不能拆成Cu2+ 和CO32-。
④注意看離子反應是否漏掉反應的離子。如硫酸鐵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鋇溶液寫成
Ba2++SO42- =BaSO4↓是錯誤的,漏掉了Cu2+和OH-的離子反應。
⑤注意看離子反應中離子配比是否正確。如稀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恰好中和寫成
H++SO42-+Ba2++OH-=BaSO4↓+H2O是錯誤的,應寫成2H++SO42- +Ba2++2OH- =BaSO4↓+2H2O。
⑥注意看離子反應的反應用量。如“過量”“少量”“等物質的量”“適量”“任意量”等。如少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寫成CO2 + OH - = HCO3-是錯誤的,這個離子方程式是過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的,應寫成CO2 + 2OH - = CO32-+H2O。
3、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離子反應的本質是反應前后離子的種類發生變化。我們所學過的離子反應有復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兩種類型。
(1)復分解反應
在溶液中進行的復分解反應都屬于離子反應。對于在溶液中的復分解反應,由于生成物中必須有氣體、難溶物或水中的一種產生,才能使反應物的某些離子濃度減少。所以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氣體、難溶物或難電離物質(如水)中的`一種產生。
(2)置換反應
在溶液中進行的置換反應也屬于離子反應。如鋅與硫酸銅溶液混合,硫酸銅溶液中電離出的銅離子會減少,其離子方程式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屬單質與鹽發生置換反應的條件是: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前面的金屬單質(K、Ca、Na除外)可以把后面的金屬元素從其化合物中置換出來;金屬單質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的條件是:金屬活動順序表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單質可以把酸中的氫元素從其化合物中置換出來。
4、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1)能發生離子反應的不能共存
①結合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②結合生成氣體或易揮發性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等
③結合生成難電離物質(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④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學)
(2)隱含條件的應用規律
①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常見有色離子有:Fe2+(黃色)、Fe3+(淺綠色)、Cu2+(藍色)、MnO4-(紫色)等離子。
②酸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如OH-、CO32-、 HCO3-、 SO32- 、 HSO3- 、 S2- 、HS- 等在酸性條件下不能大量存在。
③堿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OH-,如H+、Cu2+、Fe3+、Al3+、Mg2+、NH4+、弱酸酸式根(HCO3-、HSO3-、HS-)等在堿性不能大量存在。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11-07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12-18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10-21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07-05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精選12篇)08-26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3篇10-17
《離子反應》教學設計14篇08-30
離子反應的教學課程設計09-21
高中化學《離子反應》教學設計08-16
《離子反應》的教學反思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