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模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
1、認識余數,知道余數的含義。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3、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
4、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感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培養探究性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探究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具、學具】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考考老師:請同學們利用已經學過的找規律的知識,用學具設計一個規律,然后告訴老師,你是怎么擺的,接下來你想讓老師猜幾號學具,老師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誰來考考老師?(可以請不同的學生試一試,學生很驚奇。)
2、適時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等你們學會了今天的知識,就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了。
[評析: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用學生考老師的形式引入新課,這樣做,既為學生創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一)明確圖意,展開思維
利用課件呈現主題圖:通過創設校園里學生課外活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計算。(如插旗子時按4面為一組的;跳繩時分成4人一組;打籃球的學生為5人一組;板報下面的花為3盆一組等。)
[評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題圖,引導學生展開觀察、交流和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學生對“平均分”的應用意識,為下面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奠定基礎。]
(二)實際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學例題1。
(1)利用課件演示例1:國慶節到了,同學們打算將聯歡會的會場用鮮花布置,小朋友先般來15盆花,他們打算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老師想請我們班的同學來分一分,你們愿意嗎?
(2)動手操作:請小朋友拿出學具,用15個學具表示15盆花來擺一擺。
(3)提問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15盆花有沒有擺完?想一想15里面有幾個5?
(4)嘗試列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15÷5=3(組)
(5)明確寫法:(結合操作思考)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并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時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評析:引導學生在已具備的表內除法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有余數的除法的學習。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但還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題,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擺學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義,同時通過理解表內除法豎式的含義,給學生創設自主建構知識的活動空間。]
2、教學例題2。
(1)課件演示例2:同學們將校園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會場,還是每5盆擺一組,最多可以擺成幾組?
(2)動手操作:你們是不是也能用學具代替23盆花來擺一擺。看看每5盆擺一組,能不能全部分完?還剩幾盆?剩下的夠不夠再分一組?
(3)認識余數:23里面最多有幾個5?這余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課題:余數)
(4)嘗試列式:23÷5=4(組)……3(盆)
(5)適時小結: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接著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6)小組討論:如何列豎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7)學生匯報。
(8)列出豎式:
3、觀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
4、嘗試練習:選擇兩個算式用豎式計算。(一個正好分完,另一個不能正好分完。)
[評析:本環節教學,教師根據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對新知識的學習進行準確定位,既為學生創設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臺,又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會到探索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三、觀察比較,理解概念
1、探究關系:出示例3,引導學生運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導學生討論:觀察余數與除數,你們發現了什么?
15÷5=3(組)
17÷5=3(組)……2(盆)
19÷5=3(組)……4(盆)
21÷5=4(組)……1(盆)
23÷5=4(組)……3(盆)
25÷5=5(組)
16÷5=3(組)……1(盆)
18÷5=3(組)……3(盆)
20÷5=4(組)
22÷5=4(組)……2(盆)
24÷5=4(組)……4(盆)
2、歸納總結:(1)剩下不能再分的'數才叫余數;(2)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
[評析:本環節是在前兩個例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余數與除數的關系。教學中如果讓每一個學生都來計算這一組題,勢必花費學生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也會產生厭煩情緒;而采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通過團隊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
四、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鞏固題:第52頁的“做一做”。(判斷題,進一步明確“余數要比除數小”。)
2、開放題: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數是8,余數有可能是幾?如果余數是6,除數有可能是什么數?
3、游戲題:“猜猜看”。
(課件呈現:一組有規律的圖形,猜一猜第10個是什么圖形、第18個是什么圖形,運用課件驗證。)
4、拓展題:現在你們能想出老師為什么會很快猜出你們前面所擺的學具是什么了嗎?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余數的除法”知識,很快地猜出第24個、第30個圖形是什么嗎?
[評析:練習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層次性、開放性、靈活性、啟發性和挑戰性。通過讓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練習,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尤其是最后一個練習,給學生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整節課前后呼應,使學生掌握的知識系統化、結構化。]
五、歸納小結,結束全課
小朋友,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體驗最深的是什么?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2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郊游嗎?愿意參加些什么樣的活動呢?二年級一班的同學一起去郊游。看看他們都帶了些什么?
9個蛋糕、10碗方便面……
2、猜一猜他們接下來要做些什么?是怎樣想的?
二、探求新知
1、看來大家急著想把這些好吃的來分一分,那就趕快行動吧!你打算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師:看來大部分同學都是通過列算式算出來的,說一說算式的意思,你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教師邊小結邊板書:9;4=2(個)……(個)讀作:9除以4商2余1。師:和同位說一說9個面包平均分的結果是怎樣算出的。
……學生回答(一般情況都會列算式來表示)我1個1個地來分……我2個2個地分……9個面包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2個,還余1個。用算式表示:9;4=2(個)……(個)學生說出9;4表示的意思和怎樣進行計算的
2、其他食品怎樣平均分呢?大家在小組里一起分一分,看看結果是怎樣的?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結果,你有什么發現?師小結。
生:那么多好吃的,咱們4個人來分一分吧。
學生同位討論,加深理解。學生在小組中學習,把算式寫在本子上。(討論時要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也可以動手操作算出結果)
方便面:10;4=2(碗)……2(碗)
礦泉水:11;4=2(瓶)……3(瓶)
香腸:12;4=3(根)
生:我發現有余數的除法真多……
3、18塊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給幾個人?你能說出來嗎?師:還需要知道些什么呢?你打算每人分幾塊?師:假如每人分2塊,可以分給幾人呢?3塊呢?還可以每人分幾塊?根據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算一算。師:觀察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結果,你又有什么發現?為什么那么多的算式都有余數,為什么產生余數?
18塊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給幾個人?學生會有些疑惑。學生想出少了些什么,這樣問根本不知道可以平均分給幾個人。
學生回答:我想每人分2塊,
我想……18;2=9(人)18;3=6(人)
學生獨立完成。
18;4=4(人)……2(塊)18;5=3(人)……3(塊)
生:我發現有余數的除法真多
三、小結
1、本節課中,你有什么收獲?
2、在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時應注意些什么?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有余數除法的應用說課稿11-05
有余數的除法課后教學反思(通用9篇)12-28
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最新模板02-23
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5-06
三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11-04
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11-12
聾校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有余數的除法11-04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02-23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02-23
有關余數與除數的關系的教學反思范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