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模板(精選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學生喜聞樂見。詳略得當,語言表達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流露出人們過春節的歡喜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學情分析:
過春節學生也是喜聞樂見,最喜歡不過了。只是要了解各地的風俗不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臘月、初旬、翡翠、雜拌兒、走馬燈、零七碎八、萬象更新”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老北京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每個學生都穿著過年的新衣服來上課。和家人聊聊自己家鄉怎么過春節?關于童謠的課件;歌曲《恭喜》《過新年》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提示課題:
1.今天同學們都穿著新衣服,好漂亮,老師拿出相機照下這漂亮的一幕。
2.請你們說說我們家鄉怎么過春節的,好嗎?
(學生紛紛回答:農歷十二月初十開始買年貨。二十四送灶神,家家吃湯團,團團圓圓;二十九白天大掃除,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晚上貼年畫、祭天神,這天晚上每人吃長壽面:大年三十一家人吃年夜飯,吃完年夜飯,小孩子可以玩游戲,大人歡聚看春晚;正月初一上墳,不拜年;初二開始按照輩分走親訪友;十五晚上迎龍燈,拔龍須,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等。)
3.讓我們來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樣過春節的。(播放動漫老北京的春節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說說你的感受。
(糖瓜粘我們沒有吃過,磨豆腐、蒸饅頭我們也不做。二十九晚上我奶奶會蒸好幾籠糖糕。)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讓我們跟老舍爺爺走進老北京,去那過過春節好嗎?
1.自由讀通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前后同學互讀檢查。
2.請13名學生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用圓圈畫出: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3.交流匯報,老師相機板書: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4.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三、交流探討,感受年味:
1.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老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字里行間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把你最喜歡的一個重要日子的活動反復讀一讀,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2.學生自由朗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
3.全班交流匯報:
1)我發現老北京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2)我發現老北京的孩子像我一樣特喜歡買爆竹。
3)我發現老北京正月初一還能逛廟會,我不知道廟會是什么?(請同學幫忙逛廟會是什么?)
4)我發現老北京是花燈好多,好美。比我們中洲公園的花燈品種多一些。
總結,在整個春節的系列活動中,地道的老北京民俗中蘊涵著最豐富的傳統,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讀體味,感受民俗: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春節中最熱鬧、喜慶的日子。(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認真讀第七自然段,聯系你過年時的感覺,說說怎樣理解“除夕真熱鬧”。
(最難忘的就是除夕夜了,我們小朋友穿著過年的新衣,吃完團員的年夜飯,拿了壓歲錢,就開開心心的三五成群做游戲,不玩個半夜三更是不回家的,這天爸爸,媽媽也不會催我們回家。)
3.除夕夜真的可以說是春節中的高潮,在喜慶、團圓的氣氛中,有多少人今夜無眠。感情朗讀這段。
五、總結評價:
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這樣開心熱鬧,字里行間里流露濃濃的年味。老師聽小朋友開始說得其實我們的春節也是過得熱鬧,開心的。
六、課后延伸:
搜集不同地方的人過春節的習俗,進一步了解自己家鄉的春節風俗。
板書設計:
6、北京的春節
/除夕吃團圓飯,守歲
春節的三次高潮—初一逛廟會
正月十五看花燈、吃元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重溫過年的熱鬧氣氛。
1.大家一起敲起自己的鉛筆盒,桌子,一起唱《過新年》,“過新年那,隆咚隆咚鏘……”回顧除夕。學生你瞧我,我瞧你,好像現在就是在過新年,好不開心。
2.除夕過后,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了。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當然是賞燈。我們也喜歡看迎龍燈,記得小時候的我跟著龍燈跑到天亮,我媽媽還以為我睡覺了。
二、走進元宵節,賞萬家燈火。
1.想象一下如果你走進了老北京的元宵燈市,你都會看到什么燈。(請學生結合已有經驗,盡可能展開想像,如牛角燈、紗燈、玻璃燈、彩繪燈、走馬燈、紙燈、蝴蝶燈、鴛鴦燈等,我想這些是同學們平時在迎龍燈的時候看到的吧。)
2.元宵節的燈會是全民同慶的狂歡。認真默讀第11.12自然段,你能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燈特別的多。好好欣賞老北京的燈。
3課件出示老北京的花燈,請同學們欣賞。(哇!哦這個漂亮,哇塞!唏噓贊美聲不斷。真的比我看到的中洲公園的燈多。)
4通感朗讀這兩段,把燈的多和人的高興表現出來。
三、比較閱讀,領悟表達特點。
1.快速瀏覽課文,獨立思考,小組討論。
2課文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討論得出:詳寫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十五這四天,好處是讓春節的風俗習慣給我們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3.對比寫法。
閱讀《閱讀鏈接》中兩段關于春節習俗的描寫,與課文的相關部分比較一下,看看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對你的習作有什么啟發。
四、拓展總結,布置作業。
1.拓展閱讀:
閱讀春節各地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人們相信在此時吃些傳統飲食,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
2。以“春節”為主題辦一期手抄報。
3.習作:寫一篇家鄉的春節
五。喜悅結束
配樂一起唱《恭喜》,互相恭喜。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獨特的民俗文化
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詳寫
熱鬧喜慶團圓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領悟到民俗背后的文化。
2、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本課的教學難點: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回顧課文內容
2、給這些詞語排序,找出文章的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3、導入課文:老舍先生僅用了一千多字就把老北京過春節的一幅幅歡樂喜慶的畫面呈現了出來。那么他是怎么寫的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4、出示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想一想:北京的春節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認真閱讀感受深的部分,請簡單寫出批注。
(3)、練習有感情朗讀。
二、深入課文,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一)、對照自學提示,自學課文
(二)、交流匯報,提示學生要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匯報,交流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讀悟結合。
1.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1)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體會到臘八粥材料的豐富及作者運用到了打比方的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了臘八粥不僅材料豐富,還表達了豐收的景象,是豐收的代表。
(2)泡臘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著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雙美”兩個詞,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簡練,給我們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也是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總起句“除夕真熱鬧”來體會。
(1)從人們活動的角度來體會。“家家趕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還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足以看出人們差不多全都在慶祝除夕,當然熱鬧了。
(2)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
3.正月初一。主要通過人們的活動來體會。
(1)與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數鋪戶要到初六才開張。
(2)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在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販們在寺廟外邊擺攤,小孩子們則愛逛廟會,還有很多人參加賽馬賽駱駝的比賽呢!總之,每個人都沒閑著,或者走親訪友,或者逛街、比賽,可謂輕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過對燈的描寫來體會。
(1)勾畫出寫燈的語句,自由朗讀體會。
(2)談談自己的體會。
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著力描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目的是什么?
為了突出“元宵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突出“元宵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這也是寫元宵的總起句和總結句,作者采用的是總—分—總的段落結構。
三、回顧全文,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引導學生經過討論懂得:老舍在整體介紹春節習俗的同時,著力突出“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這四天,讓春節的風俗習慣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這也是詳略得當寫法的好處。
四、引人資料感悟深情
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離開了北京25年之后再次回到北京所寫的文章,充滿了他對北平春節的向往與喜愛。通過引入老舍先生曾寫的《想北平》一文的片段,請學生讀一讀,進而感受到本文中字里行間都流露著作者的這種想北平、愛北平的深深情感。
五、拓展延伸
自由交流說一說自家都是怎么過春節的。
六、總結全文
春節是我們國家特有的一個傳統節日,各種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延續到我們的身邊,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節日了,更是我們所特有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一定會繼續延續下去,延續到將來的。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臘八慶豐收
二十三求平安
有詳除夕共團圓美好
有略初一送祝福期望
十五好兆頭
十九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體會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的好處。
【學習重點】
了解老北京風俗習慣,體會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人過春節的不同之處,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激起學生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
【學習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歌曲:《新年好》、關于春節的課件。
學情分析:
六年級是小學階段最高年級。六年級已擁有了一定的語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章聯系前后課文進行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過程中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氛圍,在說中融入情景,同時還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利用課外資源,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發展思維,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播放音樂《新年好》,并出示課件1。
師:聽著這音樂,你們有沒有覺得又回到了過春節的情景呢?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誰來說說你家過春節的事。(喚起學生對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師小結并導入新課:春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節日,祥和的節日,也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風民俗。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課文的要求:(播放課件2)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邊讀邊想,把自己融入文章中去,想想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全班交流。
(1)播放課件3:【我會讀】臘月、蒜瓣、翡翠、雜拌兒、麥芽糖、榛子、栗子、逛天橋、逛廟會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根據學情順勢而導。
三、深入理解課文,小組合作。
1、快速瀏覽課文,播放課件4,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師巡視,告訴學生提高閱讀速度,讀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1)了解北京的春節有多長時間。
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頭寫了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寫了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可見北京的春節時間特別長,有一個多月。)
(2)指名生回答,教師小結:這么多重要的日子,作者著重寫的日子有臘八
除夕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并找出相應的自然段。
3、讀文提示:在老舍先生詳寫的這四天中,你最喜歡哪一天呢?現在我們把我們班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研究一部分的內容,喜歡哪個日子的同學就研究哪部分的內容,(舉手看分配情況,教師指定地點)
4、學生坐定后,播放課件5,看研究要求。
教師強調,聽好研究的規則:哪組找得快,我們就先來研究哪部分的內容,并先給本組加上第一顆星,明白嗎?
四、品讀課文,體會過年的氣氛。
1、指導品讀臘八,播放課件6、7,邊自由朗讀描寫臘八的語段,邊想一想:
(1)、臘八的時候,人們做些什么?你們家在這一天會做同樣的事嗎?
(2)、從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語言風格?(引導學生讀這不是粥,而是會。色如翡翠色味雙全)
2、指導品讀除夕,指名朗讀。
(1)、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鬧。
(2)、抓除非,萬不得已,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3、指導品讀正月初一。
小組齊讀,邊讀邊思考:
(1)、正月初一與除夕的氣氛有什么不同?
(2)、正月初一這一天人們都在做些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3)、你逛過廟會嗎?說說你的感受。播放課件8、9【逛廟會】
4、指導品讀元宵。
出示課件10、11,全班齊讀,邊讀邊畫。
(1)、分別畫出表示燈的數量多的詞句,表示燈的種類多的詞句,體會人們對元宵節的熱情。
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
(2)、如果你置身于這燈的海洋,你會是什么樣的心情?你能用朗讀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嗎?(指名朗讀展示)
5、師小結:
(1)、老師在這里也歸納了這些日子的風俗習慣,(播放課件12)。
(2)、北京的孩子也和我們一樣,非常喜歡他們的春節,于是就編了一首童謠,(播放課件12)【動漫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五、拓展延伸,學習閱讀鏈接。
1、時間過得真快啊,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老北京的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是啊一年之計在于春,只有在春天播放希望,秋天才有收獲。
2、自主閱讀閱讀鏈接中的短文,比較它們與課文的不同。
六、作業超市
1、小練筆:(出示課件13)
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的實際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2選擇和春節有關的好詞佳句積累下來。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翡翠、萬象更新、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張燈結彩、有聲有光、各形各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教學重點:
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教學難點:
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表達方法。
一、談話引題。
1、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歌,想不想聽?知道里面說的什么節日嗎?(春節)喜歡過春節嗎?說說你的理由。
2、提起春節有說不完的話題,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先生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板書:北京的春節 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地朗讀課文,把自然段標出來,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一想: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檢查
1、出示生字詞語,檢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
2、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學生交流。師隨著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熱鬧、喜慶、忙亂、團圓)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這么熱鬧的春節從臘月初就開始了(板書臘月),一直持續好長時間,到了什么時候,春節就結束了? 下面老師請你們默讀,請快速地瀏覽,找出北京的春節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做上標記。開始。
2、都畫好了吧,咱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臘月初幾就已經開始了,首先第一個好日子是( )…… 生交流,教師板書:臘八 臘月二十三(小年)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可見,北京的春節長達一個多月,那么多的風俗習慣。一會兒功夫就讓我們全都看明白了,很有條理,這就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板書:時間順序)。同學們,在這些重要的日子中老舍爺爺特別詳寫了哪些日子.(學生說師作出標記)
四、品讀課文
1、在老舍爺爺詳寫的這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呢?下面請同學們深入地讀一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和大家交流交流。
2、師:畫完了嗎?哪位同學能和大家交流一下?
(1)臘八
學生交流 :
1、臘八的當天要做的兩件大事是哪兩件嗎?(鰲臘八粥 泡臘八蒜)
2、師配合圖片。 (那你知道臘八粥是有哪些東西熬制的嗎?那老舍先生是怎么形容的?感覺到老舍先生是個幽默風趣的人?)
師:臘八蒜你們見過嗎?老舍先生又是怎么描寫的?能讀讀嗎?
師:聽了有什么感受,試想象。
(2)除夕,生交流。
“ 守歲”是什么意思,你們明白了嗎?
古代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簡單說,守歲就是象征把病疫等驅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聽著喜慶的鞭炮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場景?生試說。
這是一種普天同慶的熱鬧,這是一種通宵達旦的熱鬧,這是一種合家團圓的熱鬧,一起來讀出這種熱鬧。
(3)大年初一
初一的景象和除夕相同嗎?( 除夕的晚上是熱鬧的,貼年畫,穿新裝,紅紅的對聯,日夜不絕的鞭炮。而大年初一是比較悠閑的,人們可以逛廟會,騎毛驢,看美景,還可以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所以說大年初一的景象和除夕截然不同。)我們請男生和女生分別來讀一讀除夕的熱鬧和大年初一的悠閑?好我們男女生各推薦一名同學看誰讀得好! 學生評價。 師小結。
(4)元宵節
除夕,大年初一過后,元宵節到了,春節的高潮到了。哎,同學們,除夕和大年初一就夠熱鬧了,老舍爺爺卻說更熱鬧的是元宵節,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11—12自然段,找出描寫元宵節熱鬧的句子。
1、老北京的燈我們是看不到了,那就看看老師準備的燈吧。出示圖片。
2、觀看幻燈片(各種各樣的花燈,加上五彩斑斕的花炮,令人耳目一新,誰能不喜歡呢?這么熱鬧的燈會,你們想不想讀一下呢?先自己練習讀讀。然后分小組比賽讀)。
五、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老舍先生寫的這篇課文,我們也可以把它編成一首童謠。我們一起拍著,一起來讀一讀這首童謠。
老北京,過春節,臘月初旬就開忙。 臘八粥,家家香。臘八蒜,色味雙,二十三,要吃糖,家家戶戶過小年。除夕夜,真熱鬧,做菜守歲放鞭炮。年初一,拜年忙,大人小孩兒逛廟會。初六戶戶新開張,店里伙計并不忙。 正月十五鬧元宵,張燈結彩喜洋洋。正月十九年一過,大家做事又照常。
六、拓展延伸
不同地區的人過春節的有不同的習俗,了解自己家鄉的春節風俗,試著和同桌說一說。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熱鬧喜慶 祥和 團圓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造文境。
二、反饋詞句,悟言韻。
1.檢查字詞預習狀況。
守歲殘燈末廟天一擦黑
摻和榛子風箏
雜拌兒零七八碎兒玩意兒
(1)理解第一組詞語的意思。
(2)讀出第二、三組詞語的味道。
2.練讀段落,感受老舍語言的北京韻味兒。
三、初品年味,感文意。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學生自由說,師相機板書:熱鬧、喜慶。
3.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在這段時間里,老舍先生寫了哪些節日風俗,讓我們有了這樣的感受
4.匯報交流預學單上的表格。
5.引導學生發現本文的寫作特點。
(1)文章按照時間順序所寫。
(2)作者有詳有略地介紹了老北京的春節。
四、摩挲除夕,習文法。
1.走進除夕段落,透過品讀詞句、鏈接資料、情境練說等方式感受熱鬧。
重點品句一: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
(1)學生交流感受。
(2)播放過去老北京叫賣春聯、年畫的吆喝聲。
(3)生讀對聯,感受人們對新年完美生活的向往。
(4)出示年畫,引導學生解讀其中的寓意,感悟人們的對新年完美生活的祈盼。
重點品句二:
“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1)學生交流感受。
(2)抓重點詞“除非萬不得已”“必定”,引導學生讀出人們對春節的重視及回家的堅定。
(3)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說話:在外邊做事的人為什么千辛萬苦地趕回家吃團圓飯。從而體悟中國人過年的情結啊。
2.引導學生發現本段的寫作特點和老舍先生的語言風格。
(1)寫作特點:作者就是從香味、色彩、聲光、情結這幾個方面寫出了除夕的熱鬧。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濃濃的年味。
(2)語言風格:簡潔、樸實。
3.情境引讀第七自然段。
4.輻射全篇,在其他的語段中進一步體會老舍俗白的語言風格。
預設: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里最冷的時候。”
“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
5.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方言、“民間俗語”,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經常出現。這樣樸素自然,通俗易懂的語言,讀起來,就好像拉家常一樣親切有味。
五、比較閱讀,賞文風。
1.比較閱讀斯妤所寫的《除夕》片斷,思考兩篇文章在年俗、年味、言味這幾方面的不同。
2.分小組學習交流。
3.推薦閱讀老舍其他文學作品。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年味,言味
熱鬧,京韻
喜慶,俗白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潛力
1、掌握本課生字詞,積累詞語“翡翠”、“萬象更新”、“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張燈結彩”、“有聲有色”、“各形各色”等。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略得當的好處。
過程與方法
感情朗讀法、讀議結合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禮貌和傳統文化。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難點:引導學生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突破:透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對場景的描述,想象畫面,領悟表達方法;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真切感受北京的春節不一樣的民風民俗,理解課文所展示的民俗的內涵――春節代表的親情、鄉情、祝愿、期盼等,以及由此反映的中華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傳統。
教學準備:
1、有關老舍的資料。
2、描述春節的文章、詩詞、童謠、春聯等。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暢談春節,導入課文
1、同學們,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我們是怎樣過春節的呢?誰能說一說,在春節里,我們都要做些什么呢?
2、童謠一: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童謠二: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龍燈,踩高蹺,迎財神;合家歡,樂淘淘,大家齊迎新年到,新年到!
詩歌: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3、同學們,這天,讓我們跟隨老舍先生,一齊走進老北京的春節,感受一下京味十足的、獨特的民風民俗的年文化。我們已經學習了老舍先生的一些作品,誰能說一說?
介紹老舍:老舍(1899~1966)現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出生于一個貧民家庭。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了較大的國際影響。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的作品。代表作有:《駱駝樣貌》,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趕集》,劇本《龍須溝》、《茶館》等,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優秀長篇小說《駱駝樣貌》、《四世同堂》便是描述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余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資料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布置先生自讀課文。
要求:(1)、借助課文注音和工具書解決課文生字詞,將課文讀準確,讀流利。
(2)、作者寫了春節期間哪些重要的日子?
2、指名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相機正音)
(1)讀下列詞語:
初旬臘八粥蒜瓣翡翠醋臘月雜拌兒榛子蜜餞麥芽糖鞭炮通宵
守歲水滸傳小販除夕黏嫻熟走馬燈宮燈分外逛街元宵天橋
(2)說出下列詞語的意思:
初旬
臘月
除夕
守歲
天橋
3、讀完課文,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的整體印象是怎樣的?
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祥和等
4、討論交流:課文描述了春節中哪些重要的日子?
三、再讀課文,感受過年的味道。
1、北京人的春節過得又熱鬧又喜慶。此刻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能不能找到年的味道,能找到哪些年的味道?
2、從描述爆竹的文字中感受年的味道。
兒童們準備過年,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天一擦黑兒鞭炮就響起來;隨著炮聲把灶王的紙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除夕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元宵節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的玩耍。
3、從空氣中到處飄蕩著食品的香味感受過年的味道。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買雜拌兒;吃又甜又粘的糖;臘月二十三那天,還要把肉、魚、雞、青菜、年糕什么的準備充足;除夕夜,家家做年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家家都要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
4、人們過年的時候快樂嗎?從哪些地方能夠看出來?
春節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大事,對于大人們來說也是大事。家家忙過年,人人都歡喜。孩子們能夠盡情地吃、玩、樂,大人們也是忙著準備過年吃的、穿的、用的,還有逛天橋、逛廟會、聽戲、做燈籠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由此能夠看出人們過年時的情緒是多么快樂。
四、展示讀課文
把你認為最優美的部分讀出來與大家共賞。
五、布置作業
1、文中有許多描述春節熱鬧、喜慶的場面,找出來并有感情地朗讀。
2、抄寫下列詞語。(積累詞語)
色味雙美零七八碎萬象更新男女老少燈火通宵
日夜不絕萬不得已截然不同張燈結彩各形各色
板書設計
6北京的春節
――獨特的民俗文化
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熱鬧喜慶團圓祥和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
2、抓住描寫元宵兩個自然段,體驗節日氣氛。
3、體會文章的的寫法,學以致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我也喜歡過節。古代的詩人還把節日寫進了詩歌。瞧,杜牧這樣寫清明節,請讀……蘇軾這樣寫中秋節,請讀……王維這樣寫重陽節,請讀……王安石這樣寫春節,請再讀……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8課,板書課題。(課件1)
2、齊讀課題。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對北京的春節有了自己的了解,來,我們復習一下吧!
二、復習回顧
1、連一連(課件2:出示時間及風俗)
北京的春節前后共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老舍先生在課文中重點提到了以下時間,分別是:臘八——臘月十九——臘月二十三——除夕——元宵。在這些時間里,人們都在做什么呢?你能準確地連一連嗎?
2、對,作者就是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人們在過年時豐富而有趣的活動。(課件3,春節活動圖片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飯、貼春聯、觀燈等。配樂,教師點擊)同學們,感受到沒有,春節來了,春節真的來了!如果讓你選擇,春節期間你最喜歡做什么呢?
過渡:是啊,過年就是這么熱鬧、快樂、喜慶,讓人回味無窮。再回到課題,北京的春節和我們這兒的春節有哪些不同呢?答案就藏在課文里,快找找!
三、精讀品悟
預設一:學生匯報,我們這兒不熬臘八粥,不泡臘八蒜。(這臘八粥可不是一般的粥,書上是這樣介紹的,出示生讀。是啊,這就是南方、北方地域文化習俗的差異)
預設二:學生匯報,我們不買雜拌兒(你知道什么是雜拌兒嗎?)生讀。這么多于果摻和著蜜餞吃下,那嘴里滿是什么滋味?(生答)這滋味一直甜到心里頭,想想就忍不住要流口水。誰再來讀?(推薦朗讀高手)
預設三:我們二十四過小年,北京二十三過小年,還家家祭灶王爺。(你真會聯系生活學習。對,過小年的時間不一樣)
預設四:我們沒有廟會逛。(出示逛廟會的圖片介紹廟會。提起北京的廟會那真可以算得上是春節的一大盛會。初五、初六家家戶戶、男女老少紛紛涌向廟會,據圖片逐一介紹)
預設五:元宵節,我們家中沒有那么多好玩的燈。(怎么個好玩法,能給我們介紹介紹嗎?生讀十三自然段中的相關句子,師引導讀出注釋“走馬燈”。光是這樣想想,就是一種享受啊!再從家中走到大街上,你還會看到什么景象?引出十二自然段的學習)
(1)好一個懸燈結彩,好一個火熾而美麗。我還想知道大街上到底都掛了哪些燈,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出示句子:有名的老鋪……故事)
(2)談談自己的體會。
燈的數量多:從“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體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可以看出來。
燈的圖案多:“《紅樓夢》《水滸傳》”人物多,可以感受到。
(3)正是有了這么多各式各樣燈的裝飾,元宵節才變得一(生答)美麗。因而老舍先生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出示句子:變色,分男、女生讀)這是拿元宵節和除夕、元旦——(生答:作比較),以此突出——元宵節。
四、體會寫法
同學們,不比不知道,一比真奇妙!這一比啊,我們發現這北京的春節還真是活動多樣,氣氛熱鬧啊!而且,我們通過學習,進一步體會到了北京獨特的年文化。
剛才,我們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學習。其實,我們還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看老舍先生是怎樣表達出北京春節的那份熱鬧、喜慶的。比如:
1、打比方(出示:這不是粥……農業展覽會)
什么意思,明白嗎?(生談理解)看看,臘八粥里有各種米、各種豆,還有各種干果,數數一共列舉了幾種?(生一一列舉)何止這些,還有我們認識的,不認識的;我們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這些統統都藏在一個省略號里,它們在臘八這天紛紛聚攏來,多像開——(生:農業展覽會)這樣一打比方,感覺怎樣?(生談)
2、引入傳說
過渡:不知同學們發現沒有,第六自然段也寫得特別有趣。(出示原句,再出示刪除的段落,比較一下,誰來談談)
(刪除傳說,生體會其帶來的趣味性)
3、破折號(補充說明,突出強調)。沒時間就作為課外延伸。
一篇文章里競出現了達八處之多的破折號,這是作者的有意為之,還是無意為之呢?因為時間關系,就留給大家課后去探究,去思考。
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進了北京的春節,再一次感受到濃郁的傳統年文化;我們還從作者的角度破譯了寫作的一些表達技巧。希望大家繼續保持這種閱讀的熱情與習慣,相信大家的收獲一定會更多!
張敏,津市市第二小學高級語文教師。人如其名。張——張弛有道,是她對語文教學孜孜追求的一種境界;敏——敏而好學,是她身體力行的一種人生態度。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過春節,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本文作者——著名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知道多音字“假”的用法,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春節濃濃的年味。
2、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歌謠,激趣導課出示歌謠
同學們,我在網上下載了一首歌謠,是關于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的。你們想讀嗎?1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讀了這首兒歌,你有什么感受?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寫了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題目就叫:北京的春節。板書課題。
老舍,(1899~1966),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龍須溝》《茶館》等。1950年創作話劇《龍須溝》、,獲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稱號。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淺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北京的春節》,把自然段標出來,同時想一想: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會兒提出來。
1、整體感知: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讀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⑴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讀懂了哪些地方?如:臘月:農歷的十二月。臘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們說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們說的過年。初旬:一個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個月的開頭十天。⑵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空竹:可以看看錄像或圖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種類,玩法很多,還能發出哨聲,很好玩。逛天橋:不是逛我們平常說的人行天橋。天橋是老北京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當時有河也有橋,所以叫天橋。天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有很多民間藝人在賣藝,有很多北京小吃,還有很多說書的,還可以買賣各種東西等。殘燈末廟:結合注釋,聯系課文內容,可以知道是指春節結束的時候。交流匯報,
3、默讀課文,合作填表: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老舍先生寫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老舍先生寫到的時間畫出來,填在表格的左邊;再看看在這些時間里具體有哪些風俗習慣填在表格的右邊。填表的時候可以同桌合作,一會兒再向大家匯報。時間風俗習慣3、匯報交流,了解寫作的順序和春節的習俗:⑴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做上記⑵根據表格的提示,同學們發現了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嗎?(時間順序)教師隨機板書:臘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九(開始)(高潮)(結束)
4、你覺得哪些段落寫得最有趣?自己找出來讀一讀、主要內容:主要介紹了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人們在臘八那天要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初一的光景卻截然不同,到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三、分清詳略,練習朗讀
1、分清詳略: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⑴⑵默讀思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詳寫的部分做上記號。集體交流:明確作者詳寫的是“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個部分。2、練習朗讀:朗讀詳寫的四個部分,注意讀得正確、流利。自由練讀。展示朗讀:你覺得自己哪部分讀得好,就讀哪個部分。在朗讀、評價、集體練習中達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目標。
四、深入詳寫片段
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深入詳寫片段,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在老舍先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準備和大家交流交流。整個交流過程要注意讀悟結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節的習俗的同時,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氛圍,體會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交流重點如:1、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⑴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的通俗和有趣。⑵泡臘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著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雙美”兩個詞,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簡練,給我們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也是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總起句“除夕真熱鬧”來體會:⑴從人們活動的角度來體會:“家家趕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還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足以看出人們差不多全都在慶祝除夕,當然熱鬧了。⑵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
3、正月初一,主要通過人們的活動來體會:與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數鋪戶要到初六才開張。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在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販們在寺廟外邊擺攤,小孩子們則愛逛廟會,還有很多人參加賽馬賽駱駝的比賽呢!總之,每個人都沒閑著,或者走親訪友,或者逛街、比賽,可謂輕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過對燈的描寫來體會:勾畫出寫燈的語句,自由朗讀體會。談談自己的體會: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⑶老舍先生著力描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目的是什么?為了突出“元宵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突出“元宵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這也是寫元宵的總起句和總結句,作者采用的是總—分—總的段落結構。
五、回顧全文
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引導學生經過討論懂得:老舍在整體介紹春節習俗的同時,著力突出“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這四天,讓春節的風俗習慣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這也是詳略得當寫法的好處
六、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1、自己修改或寫一篇關于春節的習作。
2、春節花絮:從搜集到的關于春節的傳說、習俗中選擇編寫。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臘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九(開始)(高潮)(結束)
熱鬧喜慶團圓祥和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2、通過閱讀,能找出春節開始高潮和結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錄像再現現在人過春節的情景,激發興趣。
1、喜歡過春節嗎?談談自身的想法。
2、老北京的春節是怎樣的?
二、整體感知,初識大意。
1、自身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圈出來。
2、檢查生字讀音情況:出示課件
(1)放鞭炮檢查。
(2)對這些生字你有沒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解決重點難點。
3、解決遇到的困難或問題。
你在讀文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提出來。
4、小結。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自身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熱鬧)
快速讀一讀課文,看春節熱鬧,作者都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順序說一說。
板書:臘月正月十九
(二)學習過年這一節。
1、默讀課文,找出喜歡的一個段,劃出表示熱鬧的句子,談談為什么說這些句子能表示出熱鬧。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喜歡的段落交流,喜歡同一個段落先交流。交流時注意抓住重點的詞句說。
3、指導學生讀出熱鬧來。讀完之后,師生評議。
(三)學習元宵節這一節。
1、默讀這一節,過元宵節熱鬧表示在哪些方面?
2、小組合作討論。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燈的數量多、種類多、亮等特點。數量多可引導學生抓住處處、整條街、幾百街上有燈,家中有燈等;種類多可引導學生抓住玻璃的、牛角的、紗燈、冰燈、長龍、走馬燈、宮燈、紙燈等等。
3、合班交流。出示錄像看燈,讓學生感受燈的世界燈的美麗。
4、讀出喜歡的心情。指名讀。
5、合作讀。
(四)感受咱的春節與老北京的春節有什么不同。
1、學生聯系自身過春節的情況談一談。
2、交流自身搜集的與春節有關的不同資料。(圖片、文字資料、錄像、幻燈片等都可以)
教師小結。
四、作業超市(自選一個)
1、寫一寫自身過春節時最有意思的情景。
2、搜集不同地方的人過春節的不同習俗,辦一期手抄報。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體會作者對北京、對生活的熱愛。
2、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并體會文章詳略得當的特點。
教學重點:
了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書寫好的對聯
教學過程
一、 歌曲激趣導入。
1、 課件播放歌曲《恭喜》,回顧過年情景。
師:從這首喜慶的歌曲中,你想起了什么? 生:(過年的有關事)
這首歌是我們常在過年時唱到的一首歌。
2、 課件出示關于北京春節的圖片。
師:瞧,這是哪在過春節呢?生:北京。板書:北京
3、 引入: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在語言大師老舍的引領下,去細細品味北京的春節。板書:的春節
[意圖:通過歌曲的導入,感受快樂喜慶的氣氛,雖說是課堂剛出發,但希望學生能從歌曲圖片中能有熱流在沸騰了。]
二、 復習課文,用童謠來回顧北京過年前的準備。
1、 回顧課文1—7自然段。
師:北京人過春節都會做些什么呢?
2、 出示童謠,用韻律表現童謠。
師:同學們,你們能用我們學過的一首歌謠來回答嗎?
[意圖:練習與游戲結合,童謠是基礎訓練上的誦讀題,韻律是下課自編的,在課堂上演練,體會成功的喜悅,也讓學生感受到課堂也是快樂的。]
三、 深入片段,品讀課文
<1>除夕
1、 引入片段學習。
師:過年之前,北京人就已做好了精心的準備,做了這么多精心的準備,是為了迎接哪一天的到來?(除夕)
師:你們喜歡這一天嗎?
2、品讀除夕片段。
1)同學們,老舍把除夕這一部分安排在哪一自然段?
2)讀第8自然段。
師:同學們,你們都喜歡除夕,那就讓我們高高興興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8自然段吧!
師:從你們剛剛讀的情況足以看出你們很興奮,的確很喜歡除夕。那么,你為什么會中愛除夕了?你能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嗎? 板書:除夕 熱鬧
師:從哪可以看出除夕很熱鬧呢?
還從哪可以看出除夕很熱鬧呢?
師:說得非常棒,能抓住關鍵詞句來回答,回答也很完整。
師:誰還能像剛剛這些同學那樣表現得如此出色,再來說說。
師:噢,除夕那天各種鞭炮從十二開始,一點、兩點……直到天亮,響個不停,這就是日夜不絕,真是熱鬧呀!
師:除了鞭炮聲,還有什么熱鬧之處? 這天,出門在外的人……
師: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其實,我們現在也有守歲的習俗,讓我們回到春節的現場一起來守歲,手拿出來,一起倒數迎接新年。5、4……(播放新年鐘聲)
3 小結:對呀,從零點鐘聲開始一直到天亮,人們圍坐在一起辭舊歲、迎接新年的到來。
4 延伸:孩子們,除夕夜你們一家在做什么呀?
師:是啊,我們的除夕和北京的除夕一樣的熱鬧,也會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守歲。真可謂是熱熱鬧鬧辭舊歲。(貼上聯:熱熱鬧鬧辭舊歲)
5、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8自然段。
師:把書拿起來把熱鬧的除夕展現在大家的面前,來讀第8自然段。(課件播放《春節序曲》
師:這才叫讀得有滋有味,老北京的除夕真熱鬧!
[意圖:抓住課文內容,深入分析,同時又讓學生談談我們南方的年俗,所謂“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
<2>元旦——初六
1、自學9—11自然段。
師:領略了熱鬧的除夕,還有哪些日子吸引你?
我相信你們的學習能力一定很強,自學9—11自然段,做好自學筆記。
2、 交流體會。
(1) 學生做好筆記后交流。
(2) 教師做小結詞。
師:這些活動可以看出北京人在這幾天十分休閑,真是高高興興迎新年。 板書:(板書:休閑)貼下聯:高高興興迎新年
3、 小結:同學們你們用精美的語言把我和在座的老師帶進了熱鬧的元旦,謝謝你們。
[意圖:對于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已經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了,老師牽線去學不利于學生的個體發展,所以自學、交流是不必少的,這也需要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去做。]
<3>元宵節
1、配上音樂,讓學生自由想象
師:如果說除夕是家庭為單位的熱鬧,那么元宵節的燈會則是全民同慶的狂歡。現在,就讓你們來做一回導演,請你精心為元宵節籌備一個燈會,你會做哪些準備?
2、小組交流。
師:小組討論交流下,比比哪組最有創意。
3、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的點子真是多,讓我們享受了如此美麗的元宵節。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北京的元宵節是怎樣的?
4、 默讀12、13自然段。
師指導用課文原句回答。
(燈的數量多: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要掛出幾百盞燈來。老舍用上一連串的有的,這是一種什么修飾手法?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生:突出燈的種類多)
5、過渡: 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 );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元旦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著春聯,人人穿著新衣裳,可它們都沒元宵節美好快樂。
(板書:美好快樂)
5) 配樂有感情的讀這一片段。
[意圖: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多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再來組織學生說,想、說結合,也能有效的提高口語能力。]
<4>春節結束
1、師: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春節結束了。
2、師:過了一年,你們又將長大一歲,希望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學習,學到更多的知識。
3、貼橫聯:新年快樂。
[意圖:讓學生活生生的了解春聯的特點。]
四、領悟寫法
1、課文:從臘八到正月十九,一個多月的時間,課文卻只記敘了六個時間段的主要活動,就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熱鬧喜慶、歡樂祥和的春節。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去用心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你從課文哪兒能體會到作者對年文化的熱愛。
[意圖: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老舍的寫作方法,再加以實踐指導,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3、 假如此時再請你寫春節,你打算怎樣寫?
師:昨天,同學們寫了一篇日記《我的春節》,如果此時再讓你重寫,你打算怎樣寫?
五、自主小結,自主作業。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意圖: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總結,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你認為這堂課應做什么作業。
[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特色進行鞏固或延伸,真正做到尊重學生,讓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出來。]
六、結束語:老北京的春節結束了,同學們可別遺憾,再過兩過月,2023年的春節就要來到了,同學們到那時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我們資興的春節。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12-18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12-06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06-14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05-27
《北京的春節》的教學設計10-23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11-25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模板08-10
人教版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09-01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范文02-27
《北京的春節》優秀教學設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