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9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趣味性和知識性兼容的科普短文,文章通過在太空中進行的種子實驗告訴我們生物科學取得的新成就。
將復雜的科學實驗和深奧的科學知識饒有興趣地講述出來是本文的一個顯著特色。題目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吸引讀者,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文章首段開門見山,點明這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種子,同時又以兩個設問,神舟五號飛船上攜帶的種子能向人們描述美妙的太空之旅來引起讀者的興趣,接著講旅行回來的植物種子經過培育,結出的果實發生了變化,再寫種子經過太空旅行之后發生巨大變化的兩方面原因,然后寫科學家利用這些變化,讓生物科學技術造福人類,在不同的領域都取的好的效果,最后點明中心,贊頌聰明的科學工作者。
選編本課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生物科學取得的新成就,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了解太空蔬菜的變化和作用,初步學習課文的說明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導言:20xx年10月15日,我國航天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還記得嗎?對,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那么你知道飛船上都有誰嗎?(楊利偉)其實,飛船上除了楊利偉,還有一批特殊的乘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吧!齊讀課題。
(這樣的導入會一下子吸引學生注意,激起他們極大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2、學生交流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師:植物種子這批飛船上的特殊乘客,經過航天旅行后,發生了神奇的變化,那么它們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變化后的植物種子會給人類帶來什么益處呢?
三、再讀、理解體會
1、自主讀書,按照本單元學習說明文的方法進一步地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課的說明方法。邊讀邊勾畫、批注,并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把閱讀權利放給學生,培養他們獨立閱讀能力和質疑能力。]
2、引導集體交流
⑴植物種子在太空旅行后,結出的果實發生了什么變化?
⑵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⑶太空種子會給人們帶來什么益處?
3、小結: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就獲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真正的魔法師是誰呢?(科學家)是的,科學的力量是偉大的,掌握了科學本領,就仿佛一位魔法師,會變出許多美妙的東西,造福人類。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學好科學知識。
4、指導朗讀。
經過太空旅行的植物種子多么神奇呀!科學研究的力量多么神奇呀!讓我們再通讀全文,感受一下這種神奇吧!自己感興趣的段落多讀幾遍。
四、師生共議、學習寫法
1、題目運用擬人手法;
2、語言生動活潑,知識性、趣味性很強;
3、段落之間條理清楚,層層深入;
4、運用舉例說明、數據說明、分類說明等方法。
五、拓展延伸
現在神州七號宇宙飛船即將遨游太空,你就是一名科學家,你想培育什么太空種子?結出的果實會有哪些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用途呢?想一想寫下來。
板書設計
宇宙輻射 利用變化
種子→ 變異→ 食用、制藥、綠化、美化
微重力高真空 篩選培育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智能目標:理解詞義句意,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美的意境。
3、技能目標:
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感受文字美。
2、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的意境,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說話訓練,進入秋景
同學們,你能以秋天為內容,說一句或幾句描寫秋天景色的句子嗎?
(生說話練習)
二、故事導入,揭示課題,介紹杜牧,岳麓山
1、下面請同學們先聽一則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誰?
故事發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時期,有一位文學家,他從小就有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學習,認真創作,25歲就考上了進士。他的詩立意新奇,優美雋永,骨氣雄勁,在當時文壇別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是位文武全才。但當時,動蕩不定的社會環境,使他有志難伸。他在長安做過幾年官,但沒有實權,長期在江南求職,最后還到我們湖州做過刺史,相當于市長。對江南美景獨有鐘情,寫下了許多詩篇。在江南如詩如畫的美景前,回想起自己雖文武全才,卻無人領會,所以他的詩大部分較為低沉,但一首詩除外,這首詩以它幽美清新的風格傳唱千古。這首詩就是──,這位詩人就是──
2、山行是什么意思?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長沙的岳麓山。(課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長沙市區湘江西岸,屬南岳衡山山脈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愛晚亭環亭全是楓樹,每逢深秋時節,這里成為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特色:岳麓山腳下,是我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楓峽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詩“停車坐愛楓林晚”為命名來由的愛晚亭。亭的周圍到處生長著一人抱不住的楓樹,盤根錯節,一片連一片。每到深秋,楓葉流丹,紅舞秋山。岳麓山景區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勝古跡,自西漢以來,歷代都有遺跡可覓,以愛晚亭、岳麓書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為有名。愛晚亭環亭全是楓樹,每逢深秋時節,這里成為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去湖南長沙的岳麓山觀賞紅葉似火的楓葉吧。
二、感受情境,理解詩意
1、(課件:山行)讓我們一起來跟著朗讀,自由朗讀古詩,個別朗讀。
2、學生根據注釋,理解詩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來,準備提問。
3、小小組交流詩意。
4、檢查自學效果:
誰愿意來檢查大家的自學情況呢?如:
我想請問──同學,……回答正確的同學有權請后面的同學回答他提出的問題。
5、預設問題:
⑴詩人首先遠遠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徑。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徑?“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⑵接著詩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⑶詩人為什么停下車來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
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⑷“霜葉”是什么意思?“紅于”呢?
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再自由讀古詩,體會哪幾個字寫得特別好,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三、研究古詩,體會詩韻
1、你認為古詩中哪些地方寫得好,值得我們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來。(生提問)
2、生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先獨立研究再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⑴“寒山”點明了季節,這個“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徑斜”的“斜”給人以立體的感覺,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山頂。
⑵“白云生處”說明山高,“有人家”使整個畫面充滿生機,起到靜中有動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聽到了……
你和杜爺爺在山腳下看到了什么?此時你們為什么突然停下來了呢?
⑶前兩句描寫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是啊,畫面上蒼茫的山,潔白的云,隱約可見的黃土茅舍已經很美了,這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片火紅火紅的楓樹林,在晚霞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迷人,詩人置身這紅艷艷似火的滿山楓林中,激動不已,怎能不停下來細細觀賞。你認為第三句中哪個字最能表現詩人此時的心情──“愛”
(課件:楓樹。)下面請同學們欣賞楓樹,邊欣賞邊想,此時我們與詩人一起來到了楓樹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⑷夕陽下的楓樹林是如此美麗,詩人突然覺得,這楓葉比──
哪個字最能表現楓葉的特點──“紅”透過這個紅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鮮花是紅艷的,可在夕陽映照下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更紅艷。詩人僅僅是贊美楓葉的顏色紅嗎?詩人更重要的是在贊美什么呢?(請注意“霜葉”的“霜”。經霜打過的葉子一般都是怎樣的?可我們的楓葉呢?你認為詩人在贊美一種怎樣的精神呢?)楓葉那種不屈不饒,頑強抗爭的精神不正是詩人一生的追求嗎?
四、指導誦讀詩句
詩句這么美,風景這么美,我們要怎樣才能讀得美呢?找出你認為重要的詞句,帶著贊美的語氣朗讀。閉眼,邊背邊想象剛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
(多種形式反復讀,直到背誦。)
五、課外作業
改寫《山行》或畫一幅山行圖:
一首好詩是美的,一幅好畫是美的,一篇佳作會更美,你愿意把剛才你和杜爺爺一起游覽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嗎?你愿意把它畫下來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走進課文。
1、視頻欣賞歌曲《好一個都江堰》
附:歌詞:
那也不是傳說,那也不是夢幻,那是真實的神話,那是人間的奇跡。那就是千秋都江堰。好一個都江堰,源頭在四川,奔涌向前,悠悠幾千年。先輩引來都江水,澆灌天下沃野良田。都江的水,靜靜地流,流過歲月,流過滄桑;都江的水,長長地流,流過昨天,流向明天。
世世代代傳承,離不開清泉米糧,祖先奇功偉業,訴說民族的渴望。那就是千秋都江堰。好一個都江堰,功德在人間,中華文明四海傳。古堰揮灑新風采,造福天下萬萬年。都江的水,清清地流,潤了中華,潤了希望;都江的水,滾滾地流,奔向大海,奔向未來。
2、精彩引入: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如果說故宮是皇權政治的符號,那么胡同則是平民生命形態的縮影;如果說布達拉宮是虔誠的宗教崇拜意識,那么揚州個園則是淡泊雅致的文人情懷。人類歷史上無數的輝煌文明和不朽文化令人感慨不已,然而,時間流逝,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大多數的奇跡今天只剩下了一副軀殼,成為文明的標本。而在中國四川一座不起眼的小城里,有一座不起眼的水利工程,它以其汩汩清流,從古到今源源不絕地滋潤著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乃至整個的中華民族。一項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它又承載著什么文化精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讀余秋雨的《都江堰》。
3、PPT課件播放課文朗讀。
4、記讀雅詞。
驚悸 邈遠 廢弛 汩汩 庇護 濡養 突兀 浸潤 修繕 炫耀
履歷 清朗 騷動 前兆 趨附 震顫 踴躍 喧囂 咆哮 馴順
遴選 浚理 長鍤 韜略 澄徹 勸誡 慰撫 承續 詰問 繁衍
馴服 爽利 儺戲
痛哭流涕 頹壁殘垣 雍容大度 可掬可捧 精神煥發 心魄俱奪
眾目睽睽 金杖玉璽 鐵戟鋼錘 遙相呼應 怦然心動 袞袞諸公
至圣至善 改惡從善 虔誠膜拜 鐘鼓鈸磬 朝朝暮暮 通情達理
風調雨順
二、品讀課文。
1、用小標題概括課文內容。
(一)都江堰的價值
(二)都江堰的水勢
(三)都江堰的建造
(四)都江堰的精魂
2、探究對比手法。
(1)課文將都江堰與哪些事物進行對比?總共進行了幾次大的對比?
三次大的對比
都江堰與長城 都江堰與大海 李冰與帝王諸官
(2)三次對比的目的是什么?
都江堰與長城: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都江堰至今還在為無
數民眾輸送清流。
都江堰與大海:都江堰把最強悍的生命賦之于規整,賦之于期盼,
賦之于眾目睽睽,顯現出一種更壯麗的馴順。
李冰與帝王諸官:李冰因官位成為一位實踐的科學家,他以田間老
農的思維進入了最純粹的人類學的思維。
(3)精段揣摩:
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長城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都江堰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那么,它卻實實在在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都江堰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延伸的距離并不比長城短。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后輩。
課文從修建時間、社會功用、延伸距離、文明特征四方面將長城與都江堰作比較,其中社會功用的比較最根本最重要。這不僅因為延伸距離、文明特征等方面的內容依附于社會功用,而且因為對社會功用的評價是文章的核心內容,這也是在為第三部分展開文化反思張本。
(4)按照《長城和都江堰》組合要言的方法,女生寫《都江堰與大海》,男生寫《李冰與官僚》。
【PPT課件示例】
都江堰與大海
走近都江堰,天地間開始有些異常,一種隱隱然的騷動,一種還不太響卻一定是非常響的聲音,充斥周際。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渾身起一種莫名的緊張,又緊張得急于趨附。即便是站在海邊礁石上,也沒有像這里這樣強烈地領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會,聚會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讓人忘記它是切切實實的水,可掬可捧的水。都江堰的水卻不同,要說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疊疊都精神煥發,合在一起比賽著飛奔的力量,踴躍著喧囂的生命。要看水,切不可忘了都江堰。
李冰與帝王諸官
中國千年官場把一批批有所執持的學者遴選為無所專攻的官僚,李冰卻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實踐科學家。這里明顯地出現了兩種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來,政治的含義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濡養。因有過他,中國也就有過了一種冰清玉潔的政治綱領。他以田間老農的思維,進入了最澄徹的人類學的思考。他未曾像別的官僚留下什么生平資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壩一座,讓人們去猜詳。秦始皇筑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歷史上的官僚都成了過眼云煙,而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會消散,李冰的兒子會代代繁衍。轟鳴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遺言。
三、感悟語言。
1、你最欣賞課文中的哪個句子?為什么?
2、你不理解課文中的哪個句子?
【PPT課件顯示】
余秋雨散文語言的特色
一、力避熟語,追求個性。
如野山荒漠、頹壁殘垣、濡養、卑處一隅、心魄俱奪、陰氣森森、浚理、邈遠、游觀、判然不同、心緒懶懶的、腳步散散的、股股疊疊等詞語或改造熟語,或創造新詞,體現了作者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藝術匠心,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另外,冰清玉潔的政治綱領、他的這點學問,永遠水氣淋漓 等體現了作者對語言進行陌生化處理的藝術能力,長城還只是它的后輩、被歲月的淤泥掩埋和以使命為學校等語言表述則形象幽默,富含哲理。
二、偏愛四字詞,喜歡用整句。
如漸覺滋潤、愈顯清朗、地震前兆、海嘯將臨、山崩即至、急于趨附、陡然一驚、急流浩蕩、大地震顫、有所執持、無所專攻、金杖玉璽、鐵戟鋼錘、鎮于江間和測量水位等四字詞語在文章中聯翩而至,使文章讀來很有氣勢。
三、運用比喻手法。
文章多次使用了比喻手法。以鄉間母親比喻都江堰,以翻越各種障礙的馬拉松健兒比喻吃夠了苦頭也出足了風頭的都江堰水流,以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的連串喻體比喻都江堰的騷動和聲音,以金杖玉璽鐵戟鋼錘比喻權勢等,這些比喻手法的使用都使得文章生動形象。
【課外延伸】
欣賞余秋雨散文《三峽》片段,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
1、華夏河山,可以是尸橫遍野的疆場,也可以是車來船往的樂土;可以一任封建權勢者們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滅,也可以庇佑詩人們的生命偉力縱橫馳騁。可憐的白帝城多么勞累,清晨,剛剛送走了李白們的輕舟,夜晚,還得迎接劉備們的馬蹄。只是,時間一長,這片山河對詩人們的庇佑力日漸減弱,他們的船楫時時擱淺,他們的衣帶經常熏焦,他們由高邁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無聲。中國,還留下幾個詩人?
2、李白時代的詩人,既摯戀著四川的風土文物,又向往著下江的開闊文明,長江于是就成了他們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決心就解纜問槳。腳在何處,故鄉就在何處,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他們知道,長江行途的最險處無疑是三峽,但更知道,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詩的河床。他們的船太小,不能不時行時歇,一到白帝城,便振一振精神,準備著一次生命對自然的強力沖撞。只能請那些在黃卷青燈間搔首苦吟的人們不要寫詩了,那模樣本不屬于詩人。詩人在三峽的小木船上,剛剛告別白帝城。
【選讀美句】(雜然讀齊聲讀)
1、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那么,它卻實實在在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發眾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我們民族有了重大災難,天府之國總是沉著地提供庇護和濡養。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
2、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延伸的距離并不比長城短。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后輩,它就是都江堰。
3、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會,聚會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讓人忘記它是切切實實的水,可掬可捧的水。這里的水卻不同,要說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疊疊都精神煥發,合在一起比賽著飛奔的力量,踴躍著喧囂的生命。這種比賽又極有規矩,奔著奔著,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為二,直竄出去,兩股水分別撞到了一道堅壩,立即乖乖地轉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據筑壩者的指令來一番調整
4、他當然沒有在哪里學過水利。但是,以使命為學校,死鉆幾載,他總結出治水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八字真言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紀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這點學問,永遠水氣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卻早已風干,松脆得無法翻閱。
5、一位現代作家見到這尊塑像怦然心動,沒淤泥而藹然含笑,斷頸項而長鍤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現代官場袞袞諸公詰問:活著或死了應該站在哪里?出土的石像現正在伏龍觀里展覽。人們在轟鳴如雷的水聲中向他們默默祭奠。在這里,我突然產生了對中國歷史的某種樂觀。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會消散,李冰的兒子會代代繁衍。轟鳴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遺言。
四、課文總結。
與其說《都江堰》是在寫都江堰,不如說是在寫李冰;與其說是在寫李冰,不如說是在寫一種文化。
都江堰是樸實無華的,宛如一位只知奉獻,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李冰是求真務實、為民造福的一任太守,他有著堅定的信念,執著的精神和一份令人欽佩的責任感。在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上,正是有了都江堰這樣默默無聞的大批工程,有了李冰這樣為民請命的無數仁人志士,我們的民族才得以延續,中華的文明才得以延續。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篇科學說明文,但所說明的對象是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文章內容并不深奧。授課過程中,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最后設置自由問答環節,給喜歡鉆研的同學一個空間,由興趣引領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前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鱗片、脊椎、兩棲”等詞的讀音、字形、詞義;弄清“繁衍、相安無事”的詞義。
⑵收集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
2、能力目標:
⑴整體感知文意,通過篩選信息,概括內容要點,逐步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⑵能夠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并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⑶揣摩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3、情感目標:
體會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度和精神,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全面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一。
【教學重點】
1、了解有關克隆的知識和克隆研究的動態。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3、揣摩語言,體會說明文的科學性。
【教學難點】
1、理清“克隆鯽魚出世前后”的說明順序,理解這樣安排的原因。
2、對文章結尾一段話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讀和點撥相結合。
【教具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篩選重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說明順序、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科學性。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科學態度。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20xx年11月份,我國多家媒體曾轉載國外媒體報道的一條驚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組織操縱的科學狂人,正在美國內華達州大漠深處進行著一項克隆人的秘密實驗。他們根據英國科學家創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樣原理,從一個當年2月份夭折的10個月大的美國女嬰身上提取細胞制造克隆人。(選自20xx.11《文匯報》)消息披露后,克隆技術及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今天,讓我們走進《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這一問題。(板書文題)
設計(二):
《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有一個絕招令人拍案叫絕:他與妖魔作戰一旦吃緊,便從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來參加戰斗。這當然是神話,但是今天的科學卻能實現類似的“奇跡”,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廣大?還是聽聽遺傳學家的解釋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脊椎兩棲
2、解釋下列詞語,并用詞造句。
繁衍
相安無事
3、克隆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4、“克隆鯽魚出世前后”和“克隆綿羊‘多利’”分別為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克隆羊的誕生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5、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計時閱讀,然后小組組長代表本組發言進行全班交流。教師作總結發言,以歷時最短、概括較準確的小組為優勝組。
明確:
1、nánɡ pēi tāi chán chú jǐ zhuī qī
2、繁衍(yǎn):逐漸增多或增廣。
相安無事:相處沒有沖突。
3、克隆是無性繁殖的新興生物技術。
4、“克隆鯽魚出世前后”勾勒了克隆技術的發展脈絡,為我們介紹了中外科學家所進行的克隆實驗及實驗進展情況,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貢獻。
“克隆綿羊‘多利’”較為詳細地描述了“多利”的誕生過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反響。
克隆羊的誕生在世界引起了轟動,主要原因是它標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
“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這一突破意味著它既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能危害于人類。
5、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于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和科學性
學生精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閱讀。
多媒體顯示:
1、文章四個部分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能調換順序嗎?
2、文章第一部分為了說明“克隆是什么”,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鯽魚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4、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介紹多利的誕生過程,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學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處,另選幾位同學作補充或糾正。
明確:
1、文章先寫克隆的含義,接著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后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邏輯順序說明事理,逐層深入,步步推進。
2、作者為了說明“克隆是什么”,運用了三種說明方法:舉例子、作解釋和引用。舉例子,列舉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說得簡明易懂。作解釋: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并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游記》中孫悟空拔一根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動說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采用了時間順序。小標題“克隆鯽魚出世前后”顯示這一部分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樣便于勾勒克隆技術發展的脈絡。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標志性詞語可供分析,如“‘多利’綿羊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先給……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換核卵’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因此是‘克隆羊’”。
教師對學生交流的情況作評價,對不當之處應予以糾正。
教師提示:關于第二部分的說明順序,應考慮如下一些內容:第一節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從中國的“克隆試驗”寫到外國的“克隆試驗”,一條是寫“克隆試驗”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以此來看,關于“時間順序”的判斷是不準確的。
那么,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呢?第一條線索突出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第二條線索體現了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體現了科學家們的追求精神,同時也為下文寫“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提供了科學基礎,做好行文的鋪墊。
四、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科學態度
同學們,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淵博的科學知識,精湛的科學技術、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科學精神。請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度與精神的句子,仔細體會。
生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后,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生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后長成8厘米長的鯽魚。”
生3:“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終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生4:“經過247次失敗之后,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
……
選兩位同學談體會。
五、學生自由問答、質疑、釋疑
學生爭論的焦點在于文章最后一段。文章寫道:“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
這段話該如何理解呢?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科學造福人類和殃及人類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長,如核的發現和利用;
2、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3、科學發展也會引發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并完善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理性而德性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為人類造福,這將是現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面對的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課后查找資料,完善自己的觀點看法。
六、布置作業
1、課后閱讀有關克隆的文章或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
2、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可以編述故事,也可以發表議論,500字左右。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音樂《黃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二、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學生齊讀。
三、內容研討
1、解題:
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
(抓住“頌”字)
2、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
(第一節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3、第二節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 ?
(即“望”字。)
4、“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5、小結課文。
用如下板書總結課文:
序曲 主體 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 望黃河 學習黃河精神
頌黃河
四、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學生齊讀、領讀或個別誦讀。
五、課外作業
1、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2、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1、結合已有經驗,加深對生活中幾種常見帽子的認識,樂于表達交流自己的發現
2、能積極觀察比較,了解帽子的不同質地、不同用途,并能根據帽子的不同嘗試設計分類標記。
3、萌發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幼兒用書“多彩的服裝”、分類操作作業紙各一個。
學具準備:
幼兒用書“多彩的服裝”人手一冊,分類操作作業紙、鉛筆、油畫棒、師幼一起收集的各種各樣的帽子(絨線帽、草帽、太陽帽、頭盔等等)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觀察展示的帽子,加深對生活中幾種常見帽子名稱的認識。
師提示語:小朋友有沒有發現,今天活動室里多了些什么東西?
你們認識這些帽子嗎?誰認識的最多?這里有你不認識的帽子嗎?(一起認認說說)
二、觀察感知帽子的不同質地,了解其功用并嘗試分類。
1、師:你們喜歡這些帽子嗎?那讓我們趕快選個自己喜歡的帽子,找個舒服的位子坐下來。
提問:你選的是什么帽子?為什么喜歡它?(自由交流)
你喜歡的帽子是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用?(鼓勵幼兒先和好朋友一起相互比比說說,然后在集體面前講述)
2、在孩子講述的基礎上,老師基本用孩子的原話進行小結:小朋友發現帽子有很多的用處……小朋友還知道制作帽子的材料也很不一樣……原來帽子還有這么多的不同,那小朋友想不想把這些帽子根據他們的不同來分一分呢? 帽子還有什么不同?可以怎么分? 組織幼兒相互討論并把自己想法設計相應的標記記錄在操作紙上。
3、鼓勵幼兒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講述自己的記錄方法。
三、擴展有關帽子的知識和經驗。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很不錯!那除了這些帽子,你還知道那些帽子呢?(幼兒自由表達)
用實物投影儀打出圖片:你們看,這些是誰?他們戴的是什么帽子?
請小朋友閱讀操作材料相應畫面,師幼一起閱讀、講述,進一步拓展孩子對帽子的認識。
四、激發思維,啟發幼兒創造設計的欲望。
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帽子,你最喜歡什么帽子?
那你想不想也來設計一頂帽子,你想讓你的帽子有什么特殊功能呢?(鼓勵幼兒自由到動手區去設計、創造)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方針,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寓德育于體育與健康教學之中為指導思想,激勵學生主動探索,激發學生內在動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興趣,在興趣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動作,在掌握動作中提高運動能力和發展身體素質。結合高一年級的特點,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發展技能的同時,并在歡快的氣氛中娛樂身心、增強體質,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發展個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逐步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教材內容:
高一年級籃球教學是建立在初中籃球教學基礎上的,所以,高一年級教學要與初中教學內容自然銜接,教學時,一方面要注重了解學生初中階段籃球教學的情況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注意復習初中已學的基本動作和基本配合,以達到高、初中的自然過渡。因此確定為:《碰籃板練習、三人行進間傳接球、半場擂臺賽》
三、教材分析:
本課主教材是籃球行進間的傳接球,它是籃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高中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其它技戰術的基礎,傳接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揮和戰術配合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這一內容在小學和初中的《體育與健康》中就已經介紹學習,所以學生對此教學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傳接球技術的基本方法并不復雜,但要做到準確、熟練、隱蔽、快速,同時要迅速轉換銜接其它技術動作就比較困難。因此,本課著重解決在各種情況下學生控制、支配球的能力,鞏固提高傳接球技術同時加強準確性、熟練性,為以后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籃球興趣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體驗籃球運動樂趣,理解技戰術在籃球比賽中的運用。
2、技能目標:學生能自主運用各種傳球的方式,鞏固、提高傳接球技術,在比賽中能有意識的加以運用。
3、情感目標:學生在練習中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樂意表達個人見解。培養學生善學善思、合作的能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技術的規范性
難點:傳接球時機與整體配合意識
六、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采用教師啟發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于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為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用循序漸進、分解和組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創設情景教育、特色教育,既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又陶冶了學生情操。。
七、場地器材: 籃球場二塊、籃球8只、錄單機一臺。
八、安全知識:練習時有安全保護意識,自我保護。
九、預計“運動負荷”:本次課練習密度約40%左右,平均心率為125±5次/分。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編寫了“東方醫藥巨典”——《本草綱目》。
2、學習生字新詞。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讀懂自然段的能力。
2、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的好思想。
2、學習李時珍在編寫《本草綱目》中表現出來的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作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二)解決辦法
運用“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了解句與句間的聯系,歸并分層,歸納出整個自然段意思”的方法解決重點、難點。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在初讀、導讀課文過程中,找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討論。
(三)重點、難點問題,全班交流。
五、教具準備
投影片、錄音帶、掛板、字卡。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問:你知道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2、簡介李時珍。
李時珍是我國明朝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一生為窮人治病,為了編寫《本草綱目》,研讀800多中醫藥書籍和有關資料,先后到湖北、河南、安徽、江蘇、江西等省考察訪問,采集藥物標本,行程達一萬多里。《本草綱目》被國內人們視為至寶,在國外用法、營、的、日、拉丁文廣泛刊印,稱為“東方醫藥巨典”。李時珍被公認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二)范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勾劃出不懂的地方。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學生質疑,教師點播,師生交流。
(1)字(出示字卡)
①讀準字音。
診、癥、湊、栽、積累的“累”
②認清字形
拜、籍、酷、載
(2)理解詞義。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輩輩。
診費:看病所收的費用。
完善:完美。
拜訪:敬詞,訪問。
品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判斷:斷定。
疑難病癥:指病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流行:傳下去,傳開去。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四)初步感知自然段的意思,理清層次。
1、鋪墊孕伏。(出示投影片)
(1)自學。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2、教師點撥,理清層次。
第1自然段:講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第2、3自然段:講李時珍立志學醫。
第4、5、6自然段:講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
第7自然段:講《本草綱目》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著作。
(五)課堂練習。
1、組詞。
栽()擇()綱()珍()
載()譯()鋼()診()
2、填空。
(1)。
查帶點字要查部首再查幾畫選正確解釋
記載①年.()②記在書報上。()
嚴寒酷暑①殘酷。()②極,程度深。()
(2)選擇恰當的詞填寫在括號里。
藥方藥材藥物藥效藥物書
①李時珍暗自記下不少()。
②他一面行醫,一面研究()。
③《本草綱目》是一本()。
④他親口品嘗了許多(),判斷()。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明確目標。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李時珍》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理清了層次,了解文章內容,這節課我們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輕聲讀2、3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
(3)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李時珍當時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的呢?
(5)從這兩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
2、齊讀第2——3自然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重、難點)
1、默讀第4自然段
2、學生自學、質疑,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說的是什么?可以分為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
(2)這一自然段第一句話起什么作用?(過渡)
(3)李時珍發現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不全”、“不詳”、“不對”)他想編成什么樣的?
(4)李時珍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
(5)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系?(因果)
3、齊讀第4自然段。
(五)課堂練習。
1、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例:他編成了藥物書。
他編成了新的藥物書。
他編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
(1)李時珍是藥物學家。
(2)李時珍走遍了名山。
2、讀課文第4自然段,完成練習。
(1)李時珍發現舊的藥物書的三個缺點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完善的藥物書應該是記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課時
(一)指名讀1——4自然段。
(二)學習5、6、7自然段。
1、學法導入,明確目標。
課文前4自然段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特別好,老師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學習中,大家會表現得更好。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圍繞這個問題(出示幻燈片),先認真地、輕生地讀課文,注意藥邊讀、邊勾,邊想,然后小組討論。
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是怎樣做準備的,他是怎樣寫成的?你有何體會?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5自然段。(重、難點)
①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李時珍從積累經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②哪句話概括了這自然段的內容?(第一句)
③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時珍為什么要親自品嘗藥材?這樣做有什么危險?
⑤李時珍為什么要請教醫生、農民、漁民和獵人?
⑥讀這段后你有何體會?
⑦分層,概括層意。
⑧出示投影(書中畫面)學生描繪。
⑨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
(2)交流學習第6自然段。指名讀。
思考:為什么說李時珍“終于”編成了新的藥物書?
(3)交流學習第7自然段。齊讀。
思考:為什么《本草綱目》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的著作。
(三)總結全文。
討論:
1、課文第7自然段,分別敘述了李時珍“立志學醫”、“編書”等內容。你喜歡那部分內容,為什么?
2、李時珍是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
(四)課堂練習。
1、選擇句中劃線字的正確讀音,對的打“”
(1)那時候,行(xíng
háng)醫是受人鄙視的行(xíng
háng)業。
(2)李時珍發現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決心重(chóng
zhòng)新編寫一部完整的藥物書。
(3)李時珍在給病人看病時,特別注意積累(lèi
lěi)經驗。
2、根據課文內容填上合適的詞語。
(1)李時珍是偉大的()和()。
(2)李時珍不怕(),不怕(),走遍了產藥材的名山。
(3)李時珍整整花了(),終于編寫了一部()的藥物書——《》。
七、板書設計
立志學醫
11
李時珍
編寫原因
積累經驗
編書
編寫準備
親自采藥
寫出巨著
虛心學習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進入角色品讀劇本第二幕,為課后表演做好準備。
2、感悟廉頗和藺相如的性格特點,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3、積累詞句,豐厚學生的語文底蘊。
教學重難點:
進入角色品讀課文,說好臺詞。
教學準備:
1、練讀第二幕。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復習:(課前板書:21 負荊請罪,廉頗,藺相如)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劇本《負荊請罪》,初讀了劇本,我們知道這個劇本主要講的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學習了劇本的第一幕,廉頗和藺相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隨機板書:一心為國。
這里有一幅對聯,說的就是他們的事情,讀:廉頗揚威盛氣凌人,相如忍辱顧全大局,將相不和。
2、小結過渡:廉頗和藺相如是水火不容、誓不兩立,那么后來他們又是怎樣成為志同道合、同心協力、合力衛國的親密朋友的呢?這堂課我們就來讀讀劇本的第二幕,說好劇本第二幕的臺詞。
二、角色品讀
1、通讀第二幕:學習第一幕時,我們體會到了讀好劇本說好臺詞的兩個要求:一是要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一是要注意方括號背景的提示,小括號動作、神情的提示,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現在請大家運用這樣的方法讀好劇本的第二幕,說好第二幕的臺詞。
2、指導朗讀第一個片斷
出示文本:
〔幕啟。幾天以后。藺相如在客廳踱步。一會兒,韓勃匆匆走上。〕
韓 勃 (緊張地)大人!大人!
藺相如 什么事?
韓 勃 廉將軍來了!
藺相如 (奇怪地)什么,廉將軍來找我?
韓 勃 廉將軍他沒穿上衣,還背著一根荊條呢。
藺相如 快請廉將軍進來!
韓 勃 是!
教學思路:
(1)過渡:這是第二幕劇本開始的一個片斷,先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韓勃和藺相如的內心先后是怎樣變化的?試著用朗讀表現出這種變化。
(2)請兩位同學說一說這個片斷的臺詞。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你能不能聽出韓勃和藺相如的內心的變化。
要求:人物的姓名、方括號和小括號里的內容都不讀,直接說臺詞。(下同)
(3)品讀韓勃的臺詞
引導:
你覺得韓勃的內心先后是怎樣變化的?
點撥要點:
①大人!大人!
第一層:韓勃看到廉頗上門了,心里會怎樣想?(上門尋事,點:讀書如果能注意前后聯系起來看,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想到了這些,韓勃能不緊張嗎?誰再來說說這句話?
第二層:聯系方括號中韓勃匆匆,老師描述:韓勃說這句話時,是急匆匆地,也可能是一路小跑了,他一邊跑一邊喊,那是一聲比一聲近,一聲比一聲高,誰會喊?
②廉將軍來了!
還在緊張之中。
③廉將軍他沒穿上衣,還背著一根荊條呢。
緊張之中還有什么?
④是
(韓勃這句話怎么讀呢?我們等說好了藺相如的話再來看)
韓勃能領會藺相如的意圖嗎?(聯系第一幕,多元解讀,肯定學生聯系上下文的讀書方法)根據學生的理解,給這句話加提示語。
(4)品讀藺相如的臺詞
引導:
你覺得藺相如的內心先后是怎樣變化的?
點撥要點:
①什么事?
其一:聯系藺相如的身份說:藺相如是文人,慢條斯理。
其二:聯系藺相如的經歷說:想當年,完璧歸趙、澠池相會,面對兇殘的秦王,藺相如生死不顧,勇斗秦王,那是何等的壯烈,現如今,一個門客的緊張他會放在心上嗎?
②(奇怪地)什么,廉將軍來找我?
看臉上有沒有奇怪的表情,同座位互讀互看臉上有沒有奇怪的表情。
③快請廉將軍進來!
藺相如知道廉頗來干什么嗎?態度怎樣?為什么要熱情主動?
設難:我有點想不通,在這之前,廉頗是三番五次地擋道,還侮辱藺相如,藺相如這么做不是太沒有骨氣了嗎?為什么不趁這個機會好好羞辱廉頗一番呢?
從這句臺詞可以體會到藺相如是個怎樣的人?(不計前嫌,寬容大度,一心為國,心胸寬廣)隨機板書:寬容大度,點藺相如寬容大度是為了什么?為國而寬容大度,為國家而熱情迎接廉頗。
(5)總結讀書要領。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應該能體會到,要讀好劇本說好臺詞,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不僅要注意小括號、方括號里面背景、動作、神情的提示,還要注意說話人的身份,注意說話人的經歷,體會說話人的心理活動和內心感受,如果沒有動作、神情的提示,你還可以補充出動作、神情的提示。
(6)自由練讀。
(7)男女生分角色讀。
3、運用學法品學劇本后面內容
教學思路:
(1)運用讀法,自主試讀,
讀好了這個片斷,讀好劇本后面的內容就容易了。下面請大家運用讀好劇本說好臺詞的方法,讀讀劇本后面的內容,說說后面的臺詞,請大家一邊讀一邊動筆給沒有小括號和提示語的地方添上小括號和提示語。即使有小括號和提示語的地方,你也可以寫出你自己的理解、感受。
(2)交流品評,隨機點撥,練讀句子。
引導語:剛才你寫了些什么呢?能告訴我們嗎?如果你還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點撥要點:
①哎呀,廉將軍,您這是
破折號表示語氣的延長,表現吃驚。
②藺大人,請你用這根荊條狠狠地抽我一頓吧。
一是體會自責、悔恨的心理,強調狠狠、抽。
二是介紹荊條是古代刑具,體會真誠:廉頗說這句話的動作是怎樣的?(提示看背景介紹)跪。還有接下來藺相如一再地請他起來他都不肯起來。
機動:從這句臺詞中,你能想到廉頗是個什么樣的人?(知錯能改、爽直磊落)板書:知錯能改,點廉頗知錯能改是為了什么?為國改錯,為國向藺相如請罪。
廉頗的這種真誠的認錯行為不僅使他名垂千古,而且還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成語:負荊請罪。
③藺大人,請你寬恕我這個老邁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別人面前侮辱你。現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過錯。
一是自責、悔恨;二是罵人,哪些詞是在罵自己 (機動:由此,你體會到廉頗是個怎樣的人) ;三是動作低頭。
廉頗對藺相如說這句話,實際上是在向藺相如表白,他以后要怎樣做?
(痛改前非、棄舊圖新、洗心革面、浪子回頭、迷途知返、改頭換面、改過自新)
④哈哈哈,廉將軍,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實在太高興了!韓 勃,快叫人準備筵席,我要跟廉將軍痛痛快快地飲幾杯!
討論藺相如的笑法。(機動)(文人身份:藺相如用您,廉頗用你)
藺相如此時的心情如何?高興什么?(提示聯系后面方括號背景的提示想)
藺相如的心思是什么?你想到藺相如是個怎樣的人?含有國字的成語有哪些?(深明大義、顧全大局、大公無私、赤膽忠心、精忠報國、以身許國、憂國憂民)藺相如為自己有了知心朋友而高興,為廉頗知錯能改而高興,更多的是為了國家而感到高興。
另外隨機點撥:迎笑,扔急切,別提原諒,明白由衷贊美等。
4、三人小組分角色朗讀第二幕。
要讀好劇本說好臺詞,使廉頗和藺相如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表現得更加鮮明,劇本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詞語都值得細細地推敲。課堂上,我們沒有時間對每一句臺詞來進行討論,但是我相信,有了剛才的學習,大家再來讀劇本,一定能讀得更好,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現在請前后座位的同學三人一組,分角色完整地說一說第二幕的臺詞。
5、推薦三名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幕。(或者男女生分別做廉頗和藺相如,老師做韓勃,或者根據學生的愿望,自定角色參與朗讀。)
三、感悟提升
1、感悟內容(機動)
師:讀了劇本的第二幕,說了劇本第二幕的臺詞,相信同學們心里一定會有很多的話要說?能不能請你選用下面的關聯詞語來說說你的感受、你的理解?也可以選用其他的關聯詞語。
不僅還,雖然但是,因為所以,如果就,無論都,寧可也不
2、感悟人物
(1)第二幕中的廉頗和藺相如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2)廉頗和藺相如是兩個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可以用這樣一組成語來形容他們,一起讀讀。
廉頗:知錯能改,迷途知返;負荊請罪,痛改前非。
藺相如:顧全大局,寬容大度;深明大義,一心為國。
(3)自從廉頗負荊請罪后,兩個人就團結合作,共同保衛趙國。趙國也因為有了他們兩個人,國勢大增,成為當時非常強大的諸侯國。像他們的這種親密合作的情形,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讀:親密無間,志同道合;同心協力,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生死與共。
四、拓展延伸
1、編寫對聯
這是邯鄲市回車巷的碑亭,碑亭高4.4米,寬2.3米。碑文記載就是藺相如回車避讓廉頗的歷史故事。邯鄲市市政府想重新整修這個碑亭,還想在碑亭的兩個高高的石柱上寫上一幅對聯。現在上聯已經有了,下聯還沒想好。如果請你來對下聯,你準備對什么樣的下聯?
上聯:廉頗知錯負荊請罪
下聯:( )
對聯是一個充滿智慧的語文活動,課后請同學們繼續比試,一定要分出個高低。
2、自由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課本劇《負荊請罪》
板書
廉 頗 知錯能改
負荊請罪 一心為國
藺相如 寬容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