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九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這篇文章篇幅不長,是自讀課文,需要討論和探討的問題很多。主題、語言和寫法均有可探討之處,向課外拓展可供設計的點也較多,在一堂課中想面面俱到,很難做到。因此,抓主抓重,突出學生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大膽取舍教材,顯得尤為必要。
一、關于學習目標
依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感和態度確立了三個學習目標為: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積累本文的美句;
2、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讓學生學會聽、知道如何聽、怎樣用心聽;
3、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培養學生用聽覺感受世界、欣賞美的聲音的能力。
二、關于學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掌握會聽的人怎樣聽,不會聽的人會怎樣以及我們應該怎樣聽。難點則為學習本文語言生動形象,活潑幽默,使用排比加強語勢,大量使用問句,反問,設問使文章親切自然以及使用第二人稱寫作的特點。
三、關于教學設計和施教方法
教學時間為一課時,時間緊、任務重。基于此,圍繞教學過程要緊湊、問題設計要有精心的思路,抓主抓重,切中主題,設計了四個問題,教師精講點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關注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四、關于問題設計
本著面向全體、關注個體的原則,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主線,設計了本課的四個問題。前三個問題圍繞聽展開,注重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第四個問題連接學生情感生活,在課內拓展,旨在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了解自己的聽覺,尊重和愛護自己的聽覺,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態度。至于拓展探究性問題的設計,也緊緊圍繞課文內容展開,而且問題的設置重在提高學生的能力。
五、關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這篇課文探究性問題較多,對于培養學生的能力有較大的幫助,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在開放的活動中通過嘗試,解決問題,探究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用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經歷,讓學生體驗知識的產生、獲取過程。設計讓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通過相互討論,分工協作等多種方式進行合作學習和交流,并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六、關于媒體設計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教學環節之間的自然過渡,也為了更好的營造學習氛圍,本節課應用的媒體主要有幻燈片、錄音和動畫設置。分別應用在各環節之間。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 教學材料的分析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為人教版《九年級物理 全一冊》【20xx年審定】。內能是其第十三章第二節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分子熱運動之后進行教學的,它是對不同于機械能的另一種形式的能——內能的重點研究。本節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機械能概念及其轉化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更為抽象的內能概念,認識內能的轉化及其作用,這些內容是解釋許多常見熱現象的必備基礎,也是學習本章后面熱量、比熱容、熱機等內容必不可少的基礎,因此本節課在全章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是本章的關鍵點,承上啟下,為引出“能量守恒定律”做好了鋪墊。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課程的教學對象為初三年級學生。經過初二一年的學習他們對機械能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物理理性思維能力與分析的素質,參與意識比較強,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已基本具備學習本課程必要的知識基礎。在上一節課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對物體內部分子的運動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就為這節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本節的學習,意欲提高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找到探究物理規律的方法。并對本節課的前期知識結構有所了解。作為學習主體的九年級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處于由感性向理性發展階段,感性認識仍占主要地位,理性認識上還存在一定困難。為此,本課應注意適應學生好奇心,以感性認識為基礎,再通過理性分析和判斷,獲取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利用比較法認知內能是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認知內能是物體本身具有的
能量。理解內能的大小與溫度和質量有關。
2.通過實驗和體驗活動,知道通過做功和熱傳遞的方法可以改變內能。能判斷熱物體內能是否發生改變,和用什么方法改變內能。了解熱量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和體驗活動,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與人合作的意識。
2.通過分析具體實例,促使學生嘗試應用學到的科學知識去解釋具體的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人類認知內能過程的幾個片段,感受人類認知內能過程中從宏觀跨越到微觀的偉大,和人類認知過程中孜孜以求,鍥而不舍的精神。
2.通過學習,感受到用微觀理論去解釋宏觀現象的奇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樂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關科學技術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助于建立正確的科學觀。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了解內能的概念,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
2.知道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會利用內能的相關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相關事例。 教學難點:
1.用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本質。
2.了解熱量的概念。
五、教學流程圖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概括大意的能力,比較獲取信息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自學、討論、總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父母矛盾與愛的情感。
體諒、諒解。
教學重點:
比較三次調換,從中分析總結父母的心里究竟怎么想。
教學難點:理解父母出發點,和矛盾的愛子之心。
教學創意:三次調換全方位比較,比較中突出人物心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嗎?父母的心你明白嗎?今天川端康成將我們展示這樣一對父母的故事。
二、自學課文,完成如下要求:
1、默讀、朗讀結合,了解大意,掃清字詞障礙。
2、快速默讀課文,請概括敘述本文大意。
3、精讀課文,回答:
本文一共寫了幾次換孩子過程,每次理由是什么?
分別在什么時間,財主夫人有什么態度變化?這對夫婦當時各是什么表情?
4、你認為他要孩子、換孩子理由充分嗎?如果是你,會同意嗎?
5、既然要孩子,為什么當初要把孩子給出去?既然給出去,那么為什么結果又把孩子都要回來?
三、自學過程:
1、自己讀書,在書中找出答案。
2、小組交流,合作寫出答案。
3、全班交流,明確答案,理解主題。
四、探究、明確;
本文通過一對窮夫妻最終拒絕優越的條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個孩子給富人的故事,表現了天下父母對自己子女一顆崇高的愛心。
全文主要寫三次調換
時間人物順序表情理由財主夫人態度
當天傍晚夫妻二人長子眼含熱淚難割難舍貧窮付錢
第二天早上父親二子無精打采接班人次序高高興興答應
第二天傍晚妻子女兒不好意思婆婆太大了有些不高興無可奈何
第三天上午夫妻二人全要回痛苦太小冷酷悲傷、落淚(感動)
幾次調換孩子兩人表情各不相同,理由也不同,但是這些理由只要一個出發點,那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盡管家境貧窮,但孩子畢竟是父母的心頭肉。因此無論失去哪一個孩子,父母的心都會很痛苦,因此盡管理由不夠充分,甚至前后矛盾,但他們還是想要回孩子,但每一次都找借口掩蓋其事實意圖,直到最后才不得不說出實話。父母三番兩次反悔,似乎是很不誠實,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表現出他們對子女無私的愛。
把孩子給出去,是現實所迫,富人家條件好,對孩子有好處,也會減輕家里負擔,理智告訴他們可以這么做。
但是這種理智無論如何都經不起時間情感折磨,骨肉分離,理性決策經不起感情考驗。愛子之心使他們實在難以割舍任何一個孩子,不得已,她們又向她要回孩子。
我們發現,無論是給還是討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之愛心在支持他們。父母的心就是這么矛盾,他們在愛中掙扎。
總結:人們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心如海洋般廣闊。父母心時時刻刻系在子女身上,又希望孩子有優越生活條件,又無法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擔心給孩子帶來痛苦、傷害。所以同學們一定體諒這矛盾的父母心,偉大父母心。
五、擴展延伸
1、如果你是這對父母,你會怎么做,并說明理由。
2、結合你的實際生活,并進行比較,談談你對父母心的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國獨立不久,為了捍衛主權與外國作戰,急需定制4萬多只毛瑟槍,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在當時有限的制造工藝下,與總統簽訂了生產合同的發明了標準化的生產方式的經過。簡單介紹了標準化在現代大工業生產中的意義。揭示了發明創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文中的惠特尼發明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于現代化大生產的重要意義。
2.引導學生認識分號對于理解文章要點的作用。比如說惠特尼制造標準間的好處,用兩個分號表明有三條好處。
3.激發學生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惠特尼發明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于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好課件;學生預習課文、查找一些重大的發明人和相關的發明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人類的歷史上,有很多發明家為人類的進步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名字被載入史冊,你們能舉例說一說嗎?(學生交流材料),有一個人的發明,卻看不見,摸不著,他是誰呢?他到底發明了什么?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整體感悟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中介紹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到底發明了什么東西?
三、研讀課文
1.18世紀以前,毛瑟槍是一種十分復雜的機械裝置,文中哪兒寫了制作的復雜?
(生:第三自然段)(出示課文段落)
請把機械制作的復雜讀出來。(指名讀,如學生不能讀出表示復雜的語氣教師可范讀。)
(十分復雜、自己一件件、自己安裝、并不完全一樣、如果只能)
2.還有那些困難?
(生:數量大、時間緊迫、需要大量鐵匠。)
指導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相應的語氣。
3.面對這么多的困難,惠特尼挺身而出。槍不是他發明的,造槍的技術不是他發明的,他甚至連一個零件也沒發明。他究竟發明了什么?
(生答:惠特尼發明的是一種方法標準化。)
4.標準化究竟是什么東西呢?讓我們再回到二百年前,看看這個事物誕生的過程。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2~9自然段,看看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5.原來制作毛瑟槍的方法和標準化做法有什么不同?邊讀邊畫出有關的語句。
全班交流這兩種做法的不同之處。
原來制作方法:(制造)一件件打制、自己安裝(生產)零件尺寸不同、單枝生產(修理)按原零件大小打制
標準化做法:(制造)零件制造簡便(生產)批量生產、組裝簡便(修理)修理簡便、隨意換相同零件
(每一枝毛瑟槍都是鐵匠師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裝的。每一個零件的大小尺寸并不完全一樣,如果哪一個零件壞了,只能請鐵匠師傅再按原來零件的大小打制一個。)
(零件制造起來簡便;可以批量生產,組裝簡便,可以從各種零件中隨便抽取,不存在兩種零件不能配合的情況;修理簡便,某個零件壞了,從那種零件中的一堆中隨便拿一個換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
(1)(指名讀句子)大家注意到了嗎?介紹標準化做法的三個好處的句子之間運用了怎樣的標點符號?(分號)
這三部分之間的關系是并列關系,可以用分號隔開,這樣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自己總結)引導學生初步聯系使用分號。
(2)通過剛才的比較,你們知道標準化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做法嗎?
(學生可自己總結,也可以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
(教師出示句子成批生產同一標準的零件,然后統一組裝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個個生產的物品,變成批量化生產了。)
6.標準化的做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呢?學習第十一自然段。
請同學們結合生活實際談談標準化的意義。教師組織并指導學生交流。
四、總結全文
課后反思:
這篇課文是具有故事性的說明性文章,要指導學生通過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文中惠特尼發明的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于現在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教學中,可以將惠特尼的標準化做法和鐵匠師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裝的做法的不同結果進行比較,從而深刻感受到標準化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啟發學生理解:發明創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
本課的設計層次清楚。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課文后的資料和自己在刻下查找的資料,自己探索問題,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這節課能以學生為主,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自學、交流,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課文的內容不難,學生容易理解,重點是讓學生體會毛瑟槍制作的艱難,為后面理解課文打好基礎,使學習水到渠成。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創造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幫助學生領悟到學習一篇按事情發順序寫的記敘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點詞句、前后聯系讀懂課文的能力,體會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自學本課生字新詞。
創造出發點:
草船借箭的經過。
創造訓練點:
認識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有膽識,有計劃的培養學生思維獨特性。
創造訓練策略:
引導法、自學法,訓練學生思維深刻性。
教具準備:
《草船借箭》錄像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第三課時(略)
第二課時
內容:二、三、四段。
重難點:草船借箭的經過,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過程:
教學環節 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造教育滲透點
一、復習前文
導入新課
1、周瑜怎樣為難諸葛亮?
2、諸葛亮又是怎樣做的?
回答:
1、三天造十萬支箭。
2、立下軍令狀。
復習導入,保存持思維的性。
二、講借箭準備緊扣妒忌與才干
1、周瑜為什么這樣做?
2、諸葛亮是怎樣做的?
3、哪些詞句可以看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
1、自由讀課文思考,找出周瑜為難諸葛亮的詞句,在書上做記號。(故意延遲,不給齊練)
2、體會心情,自讀自練。
3、讀諸葛亮說的話,
4、體會心情。
通過讀講引導學生分析明白借箭的實質原因,培養學生思維獨特性。
三、學習借箭經過
突出神機妙算
1、指名讀機關句子,諸葛亮是怎樣做靠近水寨。一字兒擺開,擂鼓吶喊。
2、魯肅怎樣說的?說明什么?諸葛亮又是怎樣說的。
3、曹操怎樣說,怎樣做的。此時諸葛亮又是怎樣說怎樣做的?兩者相比較說明了什么?
4、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 樣做的。
5、小結
1、自由讀課文,用劃出諸葛亮做的、說的。用~劃出曹操做的、說的。
2、看錄像(一字兒擺開,擂鼓吶喊)
3、看幻燈片,比較一定不敢與不一定敢體會諸葛亮的胸有成竹。
4、看錄像,體會他們說話時的神態,心情,模仿神態分角色朗讀。
5、體會謝謝的含義齊讀這一句話。
6、體會理解自有妙用體會周的心情,朗讀長嘆一聲說
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學,提高自學能力。
錄像、幻燈片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引導學生分析,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四、講借箭結果突出周瑜的長嘆
1、指名讀課文,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周瑜是怎樣說的?說明了什么?
2、小結
五、總結全文分清前因后果
師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實質原因表面結果實質結果,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
六、作業
3` 幻燈片,填空(略)
板書設計 創造教育得失
草船借箭
趕造十萬支箭→借→十萬多枝箭
周瑜:妒忌 故意遲延 不給齊全 長嘆一聲
自有妙用 管保有箭
諸葛亮:才干 只要三天(大霧漫天)靠近水寨
立軍令狀 一字擺開 擂鼓吶喊
神機妙算(放箭如雨)掉轉船頭
本課能過引導學生分析字詞句,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理解人物的內心。弄清前因后果。使學生明白分析問題,要運用多層次多角度思維方式。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訓練的要求是“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質。”本次習作的題目是“一個的人,”橫線上所要求補充的詞語正是反映的“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質。
“習作提示”說明了“一件事”和人的“思想品質”的關系:人的思想品質往往在所做工的事中表現出來。告訴學生可以選擇一件事來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質。例文《儲蓄罐空了》點明了文章的內容,如果按題目點明中心思想的要求,題目《儲蓄罐空了》
可以改為《一個尊敬長輩的人》。當然,學生也可以以具體事情為題完成本次習作。
二、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質。
2學習例文,感受《儲蓄罐空了》一文中蕾蕾孝敬長輩的思想感情,進一步理解思想品質和所做事情的關系。
三、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人物思想品質與所做事情的關系,學會通過一件事反映照人物的思想品質。
教學難點:對所寫人物有比較深刻的認識,能準確選擇一件事,比較具體地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質。
四、 教學準備:
讓學生在自己熟的人中選一個較有特點的人物,想一想他們的主要特點是什么?你是通過哪件事感受到的?
五、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內容和寫作方法。
2學習例文,感受主人公蕾蕾孝敬長輩的思想品質,理解人物思想感情與所做事情之間的關系,選好材料開始作文。
(二)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明確本次習作任務。
2、指導學習課文,明確本次作文的要求、內容和寫作方法。
(1) 帶著問題讀課文,說說本次習作訓練的'內容和要求。
半命題作文,寫一個人。一個怎樣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
(2) 閱讀“習作提示”部分,說說我們可以怎樣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質特點。
(3) 閱讀例文《儲蓄罐空了》,思考:文章寫誰?儲蓄罐為什么會空的?這件事說明什么?
(4) 填空:《儲蓄罐空了》這篇文章寫()為了(),把自己節省了來的七()。這件事寫出了她是一個()的人。因此,《儲蓄罐空了》這個題目可以改成了《一個的人》。
3、回憶本冊學過的課文,哪此課文是通過事情寫人物的思想品質的?其中哪些課文是通過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質的?反映了他們什么品質特點?是通過什么事情來表現的?
4、確定本次習作自己要寫的人及人物品質,選擇好一件事。
(1) 交流各自要寫的人,他們的特點,并說說準備通過哪件事來表現。師生共同評議所選的事,與要反映的人物品質是否相符?
(2) 讀習作提示最后一段,劃出句子:“注意選擇好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一件事,并且把事情寫完整,寫具體。”想一想,我們怎們選擇好一件事例呢?
① 選擇的事例最能反映這個人的思想品質。如《晏子使楚》……
② 選擇的事例經過部分比較具體(比較容易寫具體)。如《月光曲》……
③ 在事情的經過部分,人物的言行比較具體。本冊第三單元習作已經提出將人物的言行寫具體的要求。如《憶鐵人》《“私塾先生”》
(3) 討論:把一件事寫清楚要注意什么?
① 交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② 注意把經過部分寫具體。
5、學生根據要寫的人物的特點把題目補充完整。《一個的人》。然后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列提綱,開始作文。教師巡回視察,了解學生習作情況,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6、講評部分學生作文,具體指導通過寫一件事,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質。
第2課時
(一) 教學過程
1、學生繼續作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習作情況。
2、指名幾位學生讀讀自己作文中記敘具體、最能反映人物某一思想品質的部分。師生共同評議。
3、教師選擇讀敘不夠具體,或所記事例不能有效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片斷,師生共同評改,并提出改進意見。
4、學生修改,完成習作。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說教材
《三峽之秋》一課是第九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方紀先生用他的親身感受,向我們介紹了雄奇壯麗的三峽景色。作者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這一時間順序,抓住不同時間景物的特點,描寫流暢,韻律感強烈,瑯瑯上口,適合學生朗讀。學生自讀課文,既讓學生受到三峽美景的熏陶,培養審美情趣,又讓學生在新聞記者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這一單元的自讀課文,針對文章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學生實際,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來按時間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貪圖三峽之秀麗雄奇的美景,產生熱愛三峽,熱愛祖河山的感情。學習作者按時間順序,抓住景物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的重點。
二、說教法
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宜將情境教學法貫穿始終,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反復閱讀等教學方法完成本課時教學。
三、說方法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所以本課時可引導學生應用“談→思→議→讀”,即:“初步了解深入體會→評議提高→誦讀升華”這一學習方法,學習本課時內容。
四、說程序
(一)創設情境感受美
1、雖然巫溪地處三峽庫區,但學生幾乎都沒有切身體驗過三峽的雄奇壯麗。因此,授課時可用1、語言描述激發學習興趣(長江,養育了炎黃子孫,滋潤著華夏兒女的心里。長江三峽,那里群山聳立,雄奇壯麗,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
2、聽學生介紹搜集的資料;
3、欣賞《三峽風光》等三個步驟,逐步引入本課教學。
(二)憑借情境鑒賞美
在學生進入情境后,可引導學生按以下方法去鑒賞美。
教師把錄像定格、讓學生說出三責秋天的景物特點,并抓關鍵詞句學文,重視比喻句的學習,抓住詞句的形象點現象,體會景物的特點。
具體學習過程:①出示學習方法的要求:在書上圈圈重點詞、劃劃重點句,注注自己的想法。你知道作者寫一天中的哪些影響,它們有哪些特點嗎?②按照談—思—議—讀的方法,全班同學一起學習課文的第一段。(成熟—果實累累—喜悅);③學生按照上述要求選擇最喜歡的部分自學,然后全班交流匯報,出示課件、感情朗讀。
時間 特點 詞句 朗讀
早晨 明麗 露水閃亮—露水消逝 清新明快
中午 熱烈 群峰披甲—金鱗巨蟒 熱烈歡快
下午 明亮 于是……長江變成小溪 輕柔明快
夜晚 清冽 沉沉欲睡靜明亮像…… 溫柔驚奇
④談感想:三峽的孩子愛三峽。孩子們讀了《三峽之秋》后一定有很多想法,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好嗎?出示課件《山峽風光》,配樂《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五、板書設計:
早晨→明麗
中午→熱烈
下午→明亮
夜晚→清冽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客、何”2個生字,會寫“音、客、何”3個生字。
2、情感目標:理解領悟詩意,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能力目標: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景,體會作者思鄉之情。
教學重、難點: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鄉之情,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1、談話、激發了興趣:同學們已經學了很多古詩,你愿意背給大家聽嗎?(學生自由背誦)
2、導入新課:同學們背誦的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國詩歌是文學寶庫中一朵璀璨的明珠,徜徉在這藝術的河流中,我們心曠神怡,今天就讓唐代著名的詩人賀知章老爺爺帶領我們再一次走進古代詩歌中。
3、作者生平
賀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詩人,這位老爺爺年輕的時候離開了家鄉去外地求學,他克服困難用功讀書,因此他的書讀得非常好。后來他到京城去當了大官。他和唐代的另外一位著名的詩人的李白是好朋友,兩人常常在一起作詩,相處得十分融洽。八十三歲那年,賀知章邁著蹣跚的步子,回到了家鄉。他回到村口會遇到了一件什么事呢?我們來學習古詩《回鄉偶書》就知道了。(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師:讀了課題你知道“偶”“書”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嗎?(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書:寫,偶書:隨便寫的詩。)誰能說說題目的意思?(回到家鄉,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寫下來。)
5、師:你真能干!那么詩人遇到了一件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去看一看吧。
二、自由讀詩,初步感知。
1、師: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翻到115頁,自由地大聲地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2、師:老師發現你們讀得可認真了,接下來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比比誰的字音讀得準。
3、師:好了是嗎?那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了,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讀準了。(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誰愿意來試試?(2個)下面我請一位小老師來帶領大家讀,誰行?(1個)我們一起來準確地讀一讀。
4、師:小朋友們讀得太棒了,這回老師要把生字寶寶的帽子摘掉了,你還能認出他們嗎?(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開火車讀
5、師:把掌聲送給這列小火車。接下來生字寶寶和他們的朋友在一起了,誰來和他們打打招呼?(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
6、師:生字寶寶真想請它們的朋友來家里做客,而我們今天學的古詩里正有這個“客”字,你找到了嗎?(生:笑問客從何處來)
(二)緊扣“客”字讀詩
1、師:請再讀讀這句詩,對這個“客”字你還有什么疑問嗎?(“客”是誰?賀知章。“客”從哪里來?板書“何來”“客”來做什么?)
2、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提了不少好問題。老師也來問你們一個問題:詩句里的“客”也就是賀知章是指從外地來這里做客的客人的嗎?(板書“客?”)(生交流:賀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你從詩歌的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3、師:他從小離開了家鄉,到老了才回來。這五十年的時間里發生什么變化?
(生:鄉音無改鬢毛衰)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品味積累文章精美語言。
2、過程與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材簡析:
《散步》是一篇清新優美的散文,作者在選材上頗具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輝映太陽的光輝”的道理,精心選材,以小見大,文章只是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就表現了一個重大主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有傳統在新的時代的得到了發揚光大。結合實際生活 ,體會身邊的親情,培養尊老愛幼的人文素養是本節課的重點。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
教學過程 :
一、 激情導入
二、 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 讀準字音
2、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3、用一句話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題目“散步”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你能換個角度為本文再擬一個題目,并說說理由嗎?
三、 品味探究
(一) 朗讀鋪墊
1、指名學生范讀
2、學生自主評價,總結朗讀要領。
3、學生相互挑戰讀
4、教師范讀片段,學生評價。
(二) 學法指引
① 教師示范,提問題,學生解答
② 教師引導學法 “問題探究法”
(三)、深入探究
①學生分組探究學習
②全班集體交流
交流引導的重點:
A、理解主題,感悟親情
B、感悟積累精美語言
四、拓展延伸
1、比較閱讀:學生分組合作討論交流
讀文章《三代》,與課文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在生活中,你覺得自己應該怎樣做到尊老愛幼。
2、說說你知道的關于尊老愛幼的故事、成語、諺語、俗語、歌曲、詩歌、美文。
五、小結:
談談本節課學習的收獲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三篇01-16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10篇01-04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02-01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10篇01-27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7篇01-26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10篇01-26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四篇01-2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9篇01-1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7篇02-0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