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辛棄疾《清平樂》
辛棄疾《清平樂》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借助朗讀、想象、表演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重點難點:
1、給畫配文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教學時間:一教時。
教學步驟:
一、原型啟發,感知詞文。
1.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
2.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畫的內容,如果請你給這幅起個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這幅畫是根據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畫的。辛棄疾是我國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一生主張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對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隱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饒地區),在這期間他寫了許多恬靜安逸的田園的詩詞,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詞就是哪時候寫的。“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真正題目,通過剛才的看圖,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嗎?(那么,這首詞又是講述的什么呢?)
4.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練讀課文,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要求是讀準字音,通順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個小記號。
5.學生練讀。
6.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老師要鄭重糾正剛才的錯誤:我們班中男同學和女同學一樣棒。)
二、分組互動,自悟詞意。
1.剛才讀詩的過程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
2.我們先在小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組派一名代表說說小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老師把學生說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現了這么多疑難之處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學生回答,)這么多解決問題的途徑,同學們真是會學習。
4.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詞義,老師根據這首詞畫了幾幅連環畫。請同學認真看,可能會對大家理解詞有所幫助。(出示圖并范讀)
5.看了這幾幅圖,同學們可能理解了這兒其中的幾個詞語,可能有幾個還不夠理解,
6、下面就請同學們通過你喜歡的途徑進行合作探究,來證實一下自己的理解,來探討一下自己還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資料,可以相互討論,也可以向后面的老師請教。
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
8.詞語都理解了,請同學們連起來說說整首詞是什么意思。(說得非常通順連貫,老師相信你能讀得和說的一樣好。)(太美了,他的朗讀仿佛讓老師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那充滿情趣的鄉村田園生活)
三、朗讀成頌,領會詩情。
1.請同學再看看圖,再讀讀詞,你感覺到詞中、畫中哪幾處最有情趣呢?
2.指名學生說,并講為什么。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3.老師也感覺到“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一句最有情趣,兩位老人會聊些什么呢?先展開想象,然后小組內討論一下,等一會請同學上臺表演。
4.指名學生表演,其它同學補充,并隨機板書。(鄉村的田園生活是那么的恬靜、那么的安逸,難怪辛棄疾充滿了向往,我們就用連環畫的形式把它再現出來吧!)
四、再現詩境,啟發吟唱。
1、請同學們把連環畫拿出來,根據你對詞的理解、對詞中田園生活情趣的感悟和看圖后的想象,給連環畫配上文字說明。每組可以合成一本完整的連環畫,看看那一組完成得又快又好,寫好了到老師這兒來加上封面。
2.請最快的一組同學上來展示你們的作品,其它同學可以補充。
3.一幅幅精彩的畫面,一段段生動的語言,老師忍不住想放聲高歌。因為在古代每首詞都有固定的曲調,都可以用來吟唱,可惜許多曲子都失傳了,老師把這首詞填進了一首熟悉的曲子,同學們想不想聽聽。
4.還想不想聽,老師再換一個曲子來唱。這首曲子同學們可能比較熟悉,如果你想唱可以跟老師一起唱。
5.這么多同學想唱,那就把這首詞填進你熟悉的歌曲中唱一唱吧。
6.誰來來唱給大家聽一聽。
7.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副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今后一定會在宋詩中盡情遨游,來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家作:回家把這首詞唱給爸爸、媽媽聽。
辛棄疾《清平樂》2
【教材分析】
《清平樂村居》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以“童年”為專題編排的,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學情分析】
此年齡段的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但生活閱歷較淺,知識積累還不豐厚,因而不容易理解這首詞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脈絡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設計理念】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學習古詩詞是一種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教學本課我遵循了古詩教學的一般過程,首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積極探究,解讀古詩詞的意思,品味古詩詞的意蘊,感受古詩詞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其次,充分利用詩詞的畫面,讓學生通過看圖,想象詩詞的意境,增強學生個性化的解讀,培養其審美的意識,使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第三,積極整合利用各種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體現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追求實實在在的教學效果,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設計思路】
本課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鮮明地勾勒出來,語言清新秀麗,淺顯易懂。為了讓學生在多層次閱讀過程中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我一直把“邊讀、邊看、邊想”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力求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
1、注重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一。引導學生體驗感悟課文,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人文性與工具性達到和諧統一。思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能力。
2、注重學法指導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
3、恰當地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突破重難點。這節課注重多種教學手段的使用,把信息技術作為內容、方法與手段融合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感悟能力。這節課雖然很注重使用現代教學手段,但并沒有一味追求計算機輔助教學。整堂課以讀為主,書聲瑯瑯、議論紛紛,做到了新課標要求的“以讀為主”“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4、改變評價方式,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課堂上,我特別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通過指名讀、師生評;相互讀、相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實行評價主體、評論指標多元化,實現了評價功能的轉變。教師盡量從正面引導學生,極力挖掘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萌發進一步努力的動力。根據本課的內容、語言、結構等方面的特點,結合《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我設計的教學思路是:
1、媒體導課,初識鄉村好風光
2、初讀詞文,字字落實有韻味
3、細讀詞文,歷歷在目悟詞意
4、讀寫結合,生成畫面悟詞境
5、鏈接資料,聲聲傳情品詞情
6、吟唱背誦,內化語言賞詞趣
7、拓展延伸,賞析詞風學致用
【教學目的】
根據本教材特點及學生特點,我確立本課教學目標為: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的意思,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多層次閱讀過程中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教學難點:理解“相媚好”,體會詩詞意境。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查找有關辛棄疾的資料。
2、輔助本課教學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媒體導課,初識鄉村好風光
1、請同學們豎起耳朵,睜大眼睛,來欣賞鄉村特有的風光。
(播放配有音樂的鄉村圖片課件)
2、看完之后,鄉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南宋詞人辛棄疾筆下的村居生活是怎樣的,讓我們走進他的作品去領略一番。導入課題,讀題。
二、初讀詞文,字字落實有韻味
1、(課件出示整首詞)自由朗讀,要求把每個字讀正確,讀響亮。
2、指名大聲讀詞文。相機正音:翁媼無賴臥剝
3、詞和詩一樣,要讀出節奏來,只有把節奏讀正確,才有獨特的音韻美,這首宋詞有上下兩闋,兩闋之間的停頓要長一點,咱們一起來試著讀一讀。(出示劃分節奏的詞)
4、古人讀詩詞可不像你們坐得這么筆直,讀到動情處,他們喜歡搖頭晃腦地讀,我們也來學一學古人,為了動作整齊些,我們把頭按逆時針方向有節奏地轉圈。
5、師示范,生跟著搖頭晃腦地讀。
三、細讀詞文,歷歷在目悟詞意
1、把詞讀正確了還不夠,還得讀懂其中的意思。讀懂古詩詞有什么訣竅?(指生回答)
2、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采用你們最擅長的訣竅弄懂這首詞的意思,同桌間可以互相合作。
3、指名說詞意。
4、指名讀詞詞,生邊聽邊想象畫面,品悟詞意。
(出示插圖與句式提示)這首詞樸實易懂,聯系插圖及注釋,哪些詞語、句子你自己能讀懂?你從中看到一幅幅怎樣的畫面?請結合這個句式,發揮你們的想象:讀著,我仿佛看到(聽到)(自由品讀,一邊讀,一邊看著圖想象每句話的畫面。)生交流(預設):
▲感悟景美
(1)讀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相機出示小溪圖)
(2)綠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條什么樣的小溪?
(3)指導朗讀:如果你就是溪邊的一棵小草,潺潺溪水從你身邊流過,讀出你的感受。
▲感悟情真
(1)理解“翁媼”
“翁媼”分別是圖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畫面,老爺爺和老奶奶的關系是?(夫妻)所以,在這首詞里“翁媼”的意思是?(一對年老的夫妻)。
(2)理解“相媚好”
邊看圖邊想象,他們會聊些什么呢?聽著他們聊天的內容,看著他們聊天的樣子,你能體會出這里的“相媚好”是什么意思嗎?(相機導出圖片)
5、提煉“醉”字,漸入詞境
引導學生感受“醉”之“陶醉”。(師:多么溫馨、悠閑自在的生活!老兩口怎能不感到滿足和幸福呢!這兒的“醉”僅僅是喝酒后的“醉意”嗎?它還指什么意思?(陶醉)這老兩口為什么而陶醉了?請一位同學再來讀讀著首詞,其他同學聯系上下文一邊聽一邊想。
(6)指導朗讀:這對老夫婦醉了、作者被眼前的村居生活陶醉了,我們讀書的時候,是誰在陶醉?讓我們一起陶醉在村居的情景中。
▲感悟人和
大兒、中兒的勤勞孝順
【辛棄疾《清平樂》】相關文章:
2.清平樂辛棄疾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