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積累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
2、能力目標:能準確歸納課文內容,揣摩理解故事中蘊含的真情,《爸爸的花兒落了》教案。
感知課文的語言風格,并能體會樸素真摯的語言之美。
3、情感目標:體驗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愛,領悟成長的真正含義。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體驗父愛,感悟成長。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詩人汪靜之有一首詩寫得很美,我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幾句:……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根鐵鞭,一朵一朵的擊落,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詩人關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 多么絢麗與多情啊!可是在作家林海音的兒時的記憶里,父親的花兒卻落了。 ____ (板書課題)
二、學生結合注解了解作者,老師簡介<城南舊事>
三、清除字障、詞障,掃清閱讀障礙。(方式:指名注音,指名聽寫 正音正形后齊讀)
注音:衣襟 雞毛撣子 玉簪花 驪歌 花圃 抽屜 雇車 咻咻 哭號
聽寫: 腫脹 狼狽 柵欄 包袱 廊檐 徘徊
四、學生跳躍閱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
1、請用自己的語言 概括全文內容。(指名回答)
2、你知道作者用什么作為線索把文章中的故事串聯起來嗎?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A 花 (結合學生的發言可讓學生勾畫提到花的語段,感知其線索作用)
B 畢業典禮
五、結合“畢業典禮這條線索,讓學生按畢業典禮前、畢業典禮中、畢業典禮后,把全文整理為三個部分(指名 回 答).---------理清課文脈絡。
六、朗讀課文第一至十二自然段。研討下列問題:
1、這一部分寫了些什么?試歸納。
2、爸爸為什么不能參加我的畢業典禮?父親的病情沉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你能從后文中找出一些與之相照應的句子嗎?
提醒學生注意揣 摩下列語言的含義:
A 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
B 爸爸看著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又轉過臉去叮囑我
3、這一段中除了對父親進行動作描寫以外,主要采用的是語言描寫,這一段中的父親的幾句話和后文故事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請大家看著課后練習一,各小組進行討論,把與之相照應的幾件事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出來,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爸爸的花兒落了》教案》。
各小組組內交流,推薦代表發言。老師摘錄精彩發言板書。
我和父親的故事:A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B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C、爸爸逼我去上學,并 給我送來棉衣。D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作者在畢業典禮上回憶起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故事,這些故事主要有哪幾件?學生回顧上一課時的內容,老師出示板書。
我和父親的故事:
A 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B 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C 爸爸逼我去上學,并 給我送來棉衣。
D 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二、作者敘述這幾件事,你最喜歡的詞、句或段有哪些?請推薦給大家。
三、愛的體驗與表達:
1、看了作者與父親的故事,老師領悟到了父親的深深的父愛,這愛的成分之一,在老師眼中,是一份嚴格的要求(板書),老師是從父親逼著我去上學這個故事中看出的。你知道父親的愛中還有哪些成分嗎?請結合具體的語句談談。( 摘要板書)
A 殷切的希望 B嚴格的要求 C溫暖的關懷 D熱忱的鼓勵 ……
2、看了同學們所歸納的愛的成分,老師有一個強烈的感覺,那就是:父愛如山,我領略了它的沉穩與厚重。你也能用比喻的方式說說你的感覺嗎?(訓練語言表達)
(父愛如大海,陽光、月光、春風、春雨……)
四、英子在風里、在雨里、在愛的港灣里漂流,在一次 次的 磨練中漸漸長大,你能找出英子成長的足跡嗎(板書;成長的足跡)?(結合課后練習二)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推薦代表發言,摘要板書。
A 六年后我的當上學生代表B再也沒有遲到C能做許多事D成長為一個小小的大人
有勇氣、有智慧、有經驗、懂事
五、跳躍閱讀全文,你知道課題的含義及其作用嗎?小組討論并發言。
第三課時
一、生命如花,縱使多情而美麗,但有一天,它會無奈地凋謝,殞落枝頭,但一個飄香的靈魂卻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在另一個心靈繼續散發為陣陣幽香,在愛的緬懷中得到永生,永遠綻放在另一個心靈之中。讓學生在 鋼琴曲<愛的紀念>中自由朗讀精美片斷。
二、同學在學習和朗讀之中,體會到了本文的語言風格了嗎?學生自由發言后,引導學生認識樸素真摯的語言同樣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比較閱讀:給學生朗讀同是表現父愛的另一篇文章--------<父親的愛>(美國作家艾爾瑪。邦 貝克所著),讓學生比較二者的異同,再一次認識不同風格的父愛。
三、說說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
1、故事要求:注意表現充滿愛意的語言、表情、動作。你怎樣在父親的關懷、支持、鼓勵、鞭策下成長,敘述好自己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
2、各小組分別講述,并推薦代表發言。
四、整理自己的故事,完成課后練筆。參考題目:
A 成長是首歌 B 閱讀父親
C 父愛的光輝 D 我不想(渴望)長大
板書設計: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和父親的故事: “父愛如山 成長的足跡 成長的啟示
A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A殷切的希望 1 1
B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B嚴格的要求 2 2
C爸爸逼我去上學,并 給我送來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2
教學設計A
【創意說明】
這篇小說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抒寫了成長的體驗,文中童年的故事、成長的感受能很快激起學生共鳴。教學時不必囿于課文分析這分析那,宜通過反復朗讀讓文章的情、理自然注入學生心田,再引導學生以“長大的感受”為契合點銜接課內外,從他人的故事和文章中獲得有益的啟迪。
【教學步驟】
一、反復朗讀課文
速讀,圈出生字新詞,查閱工具書,落實。
再讀,理解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全文內容。
細讀,體會文中爸爸對女兒的深情,體會作者文字中滲透懷戀童年之情。
自由讀,領悟文章情韻。
二、深入課文,看變化
英子的成長,是通過她的變化看出來的。
請同學們深入到文中找一找,她有哪些變化表明她由一個少不經事的孩童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大人”。
學生結合課文敘述,自由發言,大體上明確英子的長大主要表現為:
行為上的進步:過去懶惰,現在勤勉了;過去不會做事,現在會做許多事了……
心理上的成熟:過去膽小,現在勇敢了;過去懦弱無能,現在獨立而堅強,甚至能處亂不驚遇事從容了;過去愁悶,現在開朗了;過去不聽勸導,現在善解人意了……
三、關聯課內外,說體驗
1、結合英子的成長歷程談談你對成長的體驗: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與課文所述吻合即可。
從磨練角度:“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不經事,難成人;不闖練,難成才……
從父母角度:父母是孩子成長途中最重要的啟蒙老師。父母的鼓勵和希望是孩子成功之路上最重的砝碼。愛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饋贈。愛能化解一切怨恨。給子女一罐蜜,不如逼他去釀蜜。嚴格的要求和溫暖的關懷對孩子來說,一樣都不能少……
從苦難角度:苦難是成長的催化劑。苦難是成長路上的仙果。“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巴爾扎克)……
成長感受:長大不是年歲的增長,不是年級的增加,長大意味著進步與成熟,意味著更多的責任,更強的能力……
2、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談談你對成長的體驗:
每個人的成長史都是一篇動人的童話、一首怡人的歡歌。想一想你成長經歷中最重要的人,給你影響最大的幾件事,讓你一直銘記在心的幾句話,說說他(它)們是怎樣促進并伴隨你成長的。
學生用“簡單敘事+體驗”的形式說。可從與課文相同角度說,也可說不同的,如自身修養、成長環境、師長教育等。
四、回想發言,集素材
回想同學們的發言,把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寫下來,為寫作搜集一點素材。
五、完成一則練筆《成長的感覺》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
本設計用換位改寫的方式,換小英子自己的回憶為她身邊人關于小英子成長的見聞感受,對課文內容以事件為分界線作分散改寫處理,訓練學生變換看問題的角度、變換敘事的方式。這一設計意在把繁瑣、機械的教學程序簡明化、靈活化,豐富學生的表達體驗,促進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
【教學步驟】
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理解課文內容,概述小英子的成長足跡。
2、體會文中豐富的情感,尤其是父女深情。
二、換位改寫
通過朗讀課文,我們知道課文是以小英子的回憶為線索串起她成長的經歷的,作為她身邊的人,溫柔善良的媽媽、性情質樸的爸爸、親愛的韓老師、她要好的同學、一直在她家做事的廚子老高,目睹小英子的成長與遭遇,他們的心理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對課文作換位改寫。
1、選擇改文的敘事者和所敘事件:
提示:所敘事件可是單一事件,如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爸爸逼“我”去上學、畢業典禮、爸爸愛花、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聞聽爸爸死后“我”的鎮定,也可是以上某幾件事件的組合。
2、確定敘事的方式和側重點:
提示:是沿用倒敘?是敘議結合?是敘親見還是敘耳聞?側重于家庭里的英子還是校園里的?或是父女情?
3、給改文擬一個新穎而有情味的題目:
如:《孩子,別怪你爸》(媽媽)、《我的愛,你可能明白》(爸爸)、《一路芬芳的孩子》(老師)、《令人羨慕的英子》(同學)、《我眼中的大小姐》(老高)等。
4、改寫、交流、互評。
三、總結改寫要領
(注:改寫可以換位,當然也可不換位,就以英子的口吻來寫,用內心獨白的形式寫,有側重地寫。如《愛花的爸爸》《我和爸爸的花兒》《雨中情》《驚聞噩耗》《我的畢業典禮》等。)
教學設計C
【創意說明】
有人評說林海音的小說“技巧完美”,本文就是一個例證。何不把此文當作學生學習小說的啟蒙課,以美點欣賞帶動學生探究?即使全是老師分析給學生聽,做個啟蒙的例子也不賴呀。
【教學步驟】
一、反復朗讀課文,充分理解課文內容
二、美點欣賞與探究
有人說林海音的小說“技巧完美”,你能針對本文作一點美點欣賞與探究嗎?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適時用問題將探究引向深入,可明確如下一些角度:
一語雙關的文題──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一方面象征稟性愛花的爸爸的辭世。
插敘的手法──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雙線并行的結構──一是以花為線索貫穿小說始末,二是畢業典禮,兩線相互輝映,既有利于情節的展開,又使兩個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輝。
圓熟的過渡──課文有回憶有現實,但每次憶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發的,因此內容豐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錯而不零亂。
巧妙的暗示──文章沒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瀕死,但文中處處有伏筆,事事有照應,沉郁的氛圍和喪父的傷痛一直籠罩著全文。
凝練的語言──文中有簡潔而富哲理的話語,有生動而傳情的語詞。
鮮活的形象──文章雖不是以寫人為主,但人物性格都非常鮮明,媽媽溫柔慈愛,爸爸性情質樸、充滿愛心,“我”聰明懂事、惹人喜愛、卓爾不群。
三、知識小結與遷移訓練
小結小說欣賞相關知識。
《城南舊事》部分篇章賞析。
(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觀看電影《城南舊事》)
【資料整合平臺】
1、作者簡介(見《教師教學用書》)
2、練筆借鑒:任真妮《長大的感覺真好》(見《作文通訊》2003年第7期)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3
確定好要講《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之后,便聽到劉麗老師說去年欒艷芹老師講的也是這一課,效果非常好,于是便感覺心里有了不小的壓力。由于時間比較充裕,為了講好這一課,又讀了一遍《城南舊事》,把閆學老師講的《冬陽·童年·駱駝隊》也就是《城南舊事》的后記部分的課堂實錄看了好幾遍。有了《城南舊事》的整體印象后,才開始讀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
在對課文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后,又上網搜到了不少關于這一節課的教案和教學設計,經過比較鑒別,覺得這一課的難點不應該主要放在體味父愛上,而是該放在父親言傳身教中,英子長大了一問題上。這樣就把教學目標確立為:1、朗讀課文,抓住線索,理清思路。2、探究作者對長大的思考,感悟至愛親情。目標已定,接下來的教學思路就已明晰。
一、“華”即“花”,導新課
在上課前我就開始播放影片《城南舊事》中《送別》的歌曲,來營造與課文內容相融的淡淡的憂傷氛圍。由解“花”字來導入,上課前在黑板上寫上“華”由甲骨文、金文到篆書、楷書、簡化字的變化,明確古代“華”即是“花”。《詩經》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現在還有成語:春華秋實、華而不實。然后聯系文章內容,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條鐵鞭,一朵朵抽落,可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長大了。(并非這種導入多么新穎,只是因為這是我今年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上課伊始,便解一個與本文的題目或主題有關的字,也許有些老師認為這是古文專業的事,可是我認為,這一環節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體悟漢字的魅力,喜歡我們老祖宗創造的這些美麗的神奇的方塊字,做一個有根的人。)
二、明線索,理思路
這一部分是對課文內容的梳理,在設計上先從解題入手,梳理出本文的一條線索是爸爸愛花,考慮到預習時,班里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出錯,所以先讓學生找課文中寫花的語句,然后再來明確文中反復出現的某一事物或感情即是本文的線索。對文題的理解也采取了讓學生從課文中找依據的方法,對課文主要內容的理解則通過設計這樣一個問題來達成:即本文寫了眼前發生的什么事,又寫了回憶中的哪些事?同桌交流后教師相機點撥:這篇文章是隨著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下來的,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文章采用插敘順序,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三、悟親情,思成長
學生明確了文章記敘的事件后,再來明確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便水到渠成。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又和下一個問題:爸爸的一顆愛心促使英子迅速成長密切相關。英子的成長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再次迅速瀏覽課文之后很自然的得出結論:1.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2.不再遲到了。3.成為優秀畢業生的代表。4.爸爸去世后表現得非常鎮定。最后分析學生感受最深的挨打一事,通過個別讀、齊讀、換字讀等形式體味爸爸的嚴厲和慈愛,再拓展《城南舊事》的后記部分英子和爸爸關于駝鈴的對話。(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爸爸的嚴格要求在于使英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而爸爸的慈愛則表現在培養英子的美好品性)有了與文本的密切對話,學生再結合自己切身感受來談便有話說,就可打通課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為什么要一個鈴鐺?”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
爸爸告訴我,駱駝很怕狼,因為狼會咬它們,所以人類給它帶上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知道那是有人類在保護著,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不是的,爸!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
四、妙結尾,薦名著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以及同學們的親身體驗及感悟,構成一曲美妙、豐富的人生交響樂,老師讀完這篇文章后,心情激動,寫了一首小詩,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
爸爸的花兒落了
孫愛云
爸爸的花兒落了
童年的駱駝隊緩緩走遠
爸爸,您不要放心不下
我已經不再遲到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不會有人和我一起去看海
媽媽,您不要放心不下
我會料理爸爸的花兒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妞兒終于找到媽媽
小弟,你們可以安心玩耍
我已經是小小的大人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驢背上的宋媽已不知去向
花兒落了
我長大了
教后反思:上完課的當天下午,語文組的各位老師給我指出了優點及不足。在評課前,自我感覺這堂課的版塊還是比較清晰地,可是王欽峰老師的話讓我茅塞頓開,是啊,好戲應放在開頭,應該先理清思路,然后接著就品味偷懶挨打一事,這樣在課的開始就可以形成一個高潮,接下來再明線索,解題意,最后詩歌結課再形成一個小高潮。其他的缺點還有當堂檢測沒有拓展性,自己語言不夠精煉,問題生成性差等,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克服。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的內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讀課文,學會質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重點】
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的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人生在世,人們夸贊的最多的是母愛,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可是今天我們要為我們的父輩唱一首頌歌,他們同樣讓我們難以忘懷,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夸贊。現在我們就一同去認識一位可敬又可愛的父親吧!
二、整體感悟
1、檢查預習情況。
2、快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⑴ 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⑵ “花”在全文結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⑶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速讀課文后,四人小組討論回答,學生間互相評論補充:
⑴ 爸爸表面上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⑵ 文章題目為“爸爸的花兒落了”,與題目相映,文章也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回應前文,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可以看出“花”是作為線索貫穿小說始末的。
⑶ 表達了作者失去父親的痛楚與無奈,同時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三、研讀與賞析
1、教師導學:
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指爸爸種的夾竹桃凋謝了,另一方面則點出了爸爸的離開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究竟起了怎樣的作用呢?同學們可以圍繞這個話題再深入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力求對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
確定思考題,教師引導學生逐漸將思考題集中到以下幾方面,大屏幕出示問題組:
⑴ 文中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過去的事,回憶的事情呈怎樣引出的?
⑵ 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可能將不久于人世的?
⑶ 怎樣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話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學生在課文中勾畫,四人小組討論回答,教師補充歸納:
⑴ 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憶述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于是
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后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⑵ 比如開頭“我”回憶去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長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又如當畢業典禮的鐘聲響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媽媽爸爸,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是在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將去世。而畢業典禮結束后,“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趕回家去,這恐怕是一種預感。至于寫他進家門以后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將喪父的傷痛推到極致。
⑶ 是說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四、作業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3、進一步閱讀文章,思考“研討與練習”
4、準備說說自己的爸爸。
第二課時
一、研讀與賞析
1、教師導學:
上節課我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已經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內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脈絡。這節課我們就文章的重點進一步學習和探討,使自己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請同學們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部分,可就下面的問題展開討論:
⑴ 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⑵ 畢業典禮后“我”回家時見到了怎樣的情景?這情景預示著什么呢?
⑶ “我”是不是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再讀有關內容,然后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明確:
⑴ 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厲中又有無限的關愛,關心自己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
⑵ 弟弟妹妹們只是自顧自地玩著;爸爸種的夾竹桃垂下了好幾枝,很不像樣子;小青石榴從樹上掉下來,老高急匆匆地告訴醫院來了電話,等等,這些都預示著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將不久于人世。
⑶ 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二、體驗與反思
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討論“我們”為什么很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教師應給學生自由說話的機會,使學生暢所欲言,并且明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煩惱,但只要正確對待就一定會解除煩惱,迎接新的挑戰。
進一步提問:
1、課文中還有什么情節會引起你的閱讀興趣?談談體會。
2、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
三、拓展延伸
有首歌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今天的文章讓大家重新認識了父親,那深沉的愛,那感人的愛,讓我們說真話,訴真情,用自己的心聲說說,“世上還有爸爸好”。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作者的文章和同學們的發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愛的樂章,讓我們把這些內容記在本子上,印在腦海里,留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
四、作業
小作文:《世上還有爸爸好》
【課后心得】
這是一篇感情頗深的文章,學習中學生能夠理解文章的意思,但對作者的感情理解不到位,不能夠完全進入課文中的狀態。衣襟上的夾竹桃引起“我”對爸爸的回憶,回憶中有快樂,也有感傷;有爸爸嚴厲的責罰,也有他綿綿的愛意。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已經長大了。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盡量讓學生自求自得,擁有一份相對獨立的讀書權。我們現在正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因此,語文課要加強綜合性,溝通與生活的聯系,發展學生的個性與人性。教學此文,應本著新課標中“使學生學會欣賞作品,領會作品的內涵”,及“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口語交際的能力”的理論指導,讓學生從中獲得對人生健康成長與自身成熟的有益的啟示,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暢談感受,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學創意]
簡化教學線條,優化教學內容,美化教學手法。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在誦讀中品味語言,積累詞匯。
2.過程與方法:導語撥動情思、音像資源創設情思、品味文章激發情思、讀寫結合。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熏陶感染中培養學生的愛心、善心,體驗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愛,領悟成長的真正含義。
[教學重點]
1.品味語言,在朗讀中體會文章主旨。
2.聯系自身經歷、見聞,體驗父愛,感悟成長。加深對愛的理解,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整體感知小說情節的能力,聯系自身體驗來感悟深情父愛。
[教學方法]
根據文本內容特點,學生思想和心理特點,我在教學中選擇情景教學法、以讀代講法、扶放結合法三種教法,并將其融合:
1.情景教學法。通過音像資源創設情境,再現畫面,從而激活思維、誘發情思。
2.以讀代講法。《課標》要求:“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把課堂的時間、空間最大限度地交還給學生,學生通過多層次的朗讀感悟,讀中體驗、讀中明理。
3.扶放結合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重視學法的指導,重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課下通過網絡查找有關作者的內容,初讀文章。
2.教師整理這些資料并制作成簡單的課件。
[教學活動]
1、通讀活動;2、選讀活動;3、探究合作活動;4、感悟活動
[教學環境]
1.學情分析:學生在小學已經初步建立了人生觀、世界觀,對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通過聯系生活,著重培養其閱讀各類文章的能力。課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內容,對學生的內心有了一定的影響。初一學生具有單純、活潑的特點,班級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與實踐的良好學風,學生間相互討論,相互合作的互動氣氛較濃。初一的學生,一般對小說比較感興趣,教師如果引導適當,容易激起學生想像思維的火花。所以本文的教學設計多為學生活動,使他們在動腦、動口、動筆的過程中得到能力的培養和美的熏陶。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
2.課程分析:現代教學觀念主要是“以人為本”,在不否定教師主導作用的基礎上,教學更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作用,特別是強調學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養,從這個意義上說,新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學本。
3.教材分析:《爸爸的花兒落了》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二課,作者采用回憶的形式,抒發了感人至深的親情。通過學習本文,可以使學生較深刻地理解到父愛,理解到成長,并培養他們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使他們的感情得到升華。
[教與學的過程及其指導]
一、 激發感情,導入新課
1.了解作者。首先由學生簡單介紹林海音的情況,教師補充,然后多媒體展示林海音的資料和一組照片(附照片)
2.激情導入:
這是一組林海音的從“青年—中年—老年”的照片。看了這組照片,同學們也許會感嘆時光易逝,歲月無情。老師也想起了詩人汪靜之的一首詩,寫地很美,其中有幾句是這樣的: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根鐵鞭,一朵一朵地擊落,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詩人關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多么絢麗與多情啊,可是在作家林海音的兒時的記憶里,爸爸的花兒卻落了。
【設計意圖:幽遠淡雅的《酈歌》既與文章內容相合,又與情境相合符,鋪設一種濃濃的情感氛圍;了解林海音的情況和她的作品《城南舊事》能激發學生對林海音的敬佩之情;用林海音的對比照片和汪靜之的詩激起學生心底的柔情,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閱讀期待中點燃了求知火花。不知不覺中,學生的情緒受到深深地感染,從而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通讀課文,理清文脈
1.課題理解:說說標題的含義,根據課文內容重新擬標題。
2.整體感知:“我”回憶了童年的哪些往事呢?
3.遷移理解:引導學生分析畢業典禮和畢業典禮上的回憶有什么關系。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畢業典禮的線索作用,從而理清文章脈絡。
【設計意圖:學習課文,讀是基礎。要想學生學得扎實,必須重視初讀的過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文本對話。初讀階段的朗讀不僅要充分,還要有層次、有目的。先在理解基礎上說標題含義和自擬標題,再通過有的放矢、扎實有序的初讀后,學生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整體閱讀就是讓學生鳥瞰全文,理清思路,但也決不是粗枝大葉地閱讀,還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內容理清思路,抓住精髓內容進行感悟,從而喚醒學生豐富的情感,為理解做準備,為探究奠定基礎。】
三、選讀合作,自主探究
這是體現學生自主性學生的重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除了要學生表達出自己選讀部分的獨特體驗外,還要重點在以下幾個部分中貫穿如下活動:
A“爸爸的囑托”部分
1.找學生帶著感情朗讀爸爸病床上的囑托。
2.從爸爸臨終前只交代了三句話,體會父愛有什么特點。
B、“爸爸責罰我”部分
1.分析爸爸打英子的出發點。
2.課堂練筆:用“爸爸一邊打英子,一邊想”寫一段話,展示爸爸的內心世界。推薦代表發言。
1.情感體驗:講述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挨打經歷,并談感受。
2.愛的表達:充滿感情地對爸爸說一句話。
C“爸爸勸我闖練”部分
1.探究合作:用一句話來概括英子的優點或一處優點,用第二人稱來說。一個接一個說,連成小美文。
2.實踐指導:在你獨自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挫折的時候,你要如何做。
D、“爸爸的花兒落了”部分
朗讀體驗:找同學帶著感情朗讀“花落”部分。
【設計意圖:選讀感悟法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和學習習慣,形成閱讀能力、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與文本對話,并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的閱讀收獲到課堂上與教師對話、與同學交流,這樣一個人的收獲就變成了全班共享的資源。設計時弱化生硬地講解,使學生讀地入情入味,使整個學習的過程不著痕跡。設計的寫作練習,既是一次情感體驗,又是一次集體合作,學生在寫作合作當中抒寫著自己的心聲,感受著獨特的情懷。】
五、文本拓展,提高能力
1.課題理解:分析以“爸爸的花兒落了”作為文章標題的好處。
2.拓展延伸:多媒體出示“自助餐”式作業:回家后請以自己的方式為爸
爸做點事情。
【設計意圖:二期課改精神將教師在課堂里的地位定位為“平等中的首席”,這篇文章又情意悠長,人花合一,意境深遠。這都要求我摒棄生硬的講授和分析,采用談話法、感悟法,帶領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體會作者深沉的情感,思考生活的意義。分析標題的好處,是對所思所悟的總結和升華;作業部分目的在于鞏固和深化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所受教益,力求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再去移情體會,實現對“父愛”的真正領悟。】
附《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案例教學實錄:
1.課前多媒體播放文章中涉及到的歌曲,讓學生感受文章濃濃的情感氛圍。
附歌詞
驪 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2.要求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從網上查找的林海音的情況。
3.教師多媒體出示一組林海音的照片。
師:這是一組林海音的從“青年—中年—老年”的照片。看了這組照片,同學們也許會感嘆時光易逝,歲月無情,老師也想起了詩人汪靜之的一首詩,寫地很美,其中有幾句是這樣的: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根鐵鞭,一朵一朵地擊落,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詩人關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多么絢麗與多情啊,可是在作家林海音的兒時的記憶里,爸爸的花兒卻落了。
師: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通讀課文,掌握文章的故事情節。同學們想一想:“我”回憶了童年的哪些往事呢?
(生踴躍回答:愛花 責罰 勸闖 叮囑 典禮 花落)
師:回憶的主體內容是在小學畢業典禮上展開的,那么,畢業典禮和畢業典禮上的回憶是什么關系呢?我打個比方:今天早上,我騎自行車從家里到學校,途中還要經過家惠超市,第一實驗小學。這個畢業典禮的過程就象是這條交通的線路,我的回憶就象是我騎的自行車,我到了這個地方想到了什么,到了下一個地方想到了什么,最后我到了學校,我的回憶結束了。
(多媒體出示文章思路簡圖)
師總結:因此,關于畢業典禮這段過程的輸送,就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文章就是通過畢業典禮這個過程,把往事連接起來,文脈非常地清楚。
師:同學們通讀課文,理清了文章的文脈,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這一次是選讀:選取你最喜歡的內容讀,然后說說你的感受。在這個環節中,我希望每一個同學的心都要真正地走進課文,而且要帶上兩樣東西: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顆善于感悟的心靈。帶著這兩樣東西,你會有意外的收獲。
(這是體現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重要環節。選讀的方式極大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內容和方式讀,課堂上書聲瑯瑯,學生興意盎然。選讀后更是有感而發,見解獨到。)
A、選讀“爸爸的囑托”部分
生:通過讀這一部分,我體會到了父親那種偉大而深沉的愛,它深深地感動了我。
生:爸爸為不能再照顧自己的女兒感到傷心,我體會到的爸爸對英子無限的愛。
生:我感受到父愛是深沉的,他把愛藏在心里,并且鼓勵我自己去闖練。
師:爸爸在臨終前只說了三句話。短短的三句話,飽含著父親的千言萬語。從這一個小小的側面,同學們能不能說說父愛有什么特點呢?
生:父愛是含蓄的,他把對子女的愛掩藏在內心深處。
生:父愛是偉大的。它有更深刻的內涵,而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關懷。
師:我想可能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父愛怪就怪在這里,它是羞于表達的,疏于張揚的,也一直以其特有的沉靜的方式陪伴著我們成長,因此有人說:父愛無言,父愛如山。
B、選讀“爸爸責罰我”部分
生:從這一段我知道父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是無法來衡量的。
生:讀完這一段,一個嚴中有愛,教子有方的父親出現在我的眼前。
生:爸爸雖然打了我,但事后又給我送去花夾襖,是非常感人的。爸爸的愛雖然嚴厲,但對我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
師:你們都能理解爸爸打人,但是你們能理解爸爸的內心世界嗎?同學們想象一下,爸爸在打英子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用“爸爸一邊打英子,一邊想”開頭寫一段話,來展現爸爸此刻的內心世界。
(學生很興奮,也很活躍,稍加思索,便開始寫。寫完后推薦代表發言,同學們寫地非常感人,這樣,讀和寫就有機結合起來,并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
C、選讀“勸英子要闖練”部分
生:我覺得英子非常勇敢,我很佩服她。她能自己到銀行去寄錢。
生:我們也是,不管做什么事,只要硬著頭皮闖,就過去了。
生:英子年齡這么小,就能夠做這樣的大事。可真是好樣的!
師:現在,老師給你們提一個要求,請同學們用一句話來概括英子的優點或一處優點,用第二人稱來說,把它說成“你怎么樣”的形式。同學們在說的時候,要干脆利落,一個接一個大聲地說下去,中間不要停頓,我們看誰思維最敏捷,表達最清楚。我起頭,你們馬上就說。
師:英子,你真是好樣的。
生:你小小年紀一個人到銀行去寄錢,可真勇敢。
生:你能做到知錯就改,你是一個好孩子。
生:你能透徹地理解你爸爸,真是難能可貴呀。
生:你可以代表畢業生領取畢業證書,真是個優秀的學生。
生:你在爸爸去世時表現地非常鎮定。
生:你已經是一個小小的大人了。
師:你們也真是好樣的!同學們發現沒有?我們剛才所說的連起來就是一篇小小的短短的美文。看來,集體的力量真是不可低估。英子是好樣的,我們要向英子學習,我們同學們在一天天長大,當你們告別童年時,你將會發現,終將有一天,你會不得不告別一些人,一些事,一些關懷,一些愛,你也將會去獨自面對生活中的許多挑戰和挫折,而此時,你將會如何去做呢?
生: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是退縮,而是硬著頭皮去闖。我藐視困難,不在乎困難!
生:我遇到困難時,是勇敢面對它,永不言敗!
生:我遇到困難就勇于接受挑戰,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成功。所以我總是能戰勝困難。
生:不怕困難,征服困難!
師:說地好!通過同學們剛才的表現,老師越來越覺得,你們并不比英子遜色;在你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一定能夠做地更好!
D、選讀“爸爸的花兒落了”部分
生一:我很佩服英子在對待爸爸去世消息時的那種鎮定和勇敢。
生二:通過讀這一部分,我覺得英子確實是一個小小的大人,在面對這種困難和挫折時,她還能這么鎮定,這么安靜。
師:你們能夠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能從不同角度來分析,很好。
師:接下來,誰能主動帶著感情給大家朗讀一下這部分內容?你可以選擇其中你最喜歡幾個自然段來讀。
(一學生讀,聲情并茂)
師:現在,請同學們結合你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帶著感情,輕聲地朗讀一下文章的標題。
(學生帶著感情輕聲朗讀標題)
師:我想,同學們在讀這個標題的時候,可能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辛酸和無奈。是啊,深愛著女兒的爸爸就這樣去了,一如這凋落的花兒,他甚至沒有來得及看一眼女兒捧回的畢業證書,沒有來得及分享女兒的快樂,沒有來得及為女兒的成長感到欣慰和自豪,他就帶著永遠的牽掛和期待去了,也把深深的思念留在了女兒的心里。
天下每一位父親都是深愛著自己兒女的。也許,你司空見慣地忽略了,也許你瞬間有所觸動,也許你多年以后才猛醒。不要總是去尋找父親愛你的證據吧,其實你無須置疑。親愛的父親啊,我已經長大,……
讓我為您做點什么吧。
師:
我們要為父親做點什么呢?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作業。
這份作業,可以是你的一份思索,甚至是一份心靈的檢討;可以是你寫給父親的一段話,向父親袒露你的胸懷;可以是你和父親之間的一次思想上的交流,坐下來,同他說說話;還可以是你的實際行動,用行動表明你同樣深愛著父親。我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要用心去做這份作業,在你為父親付出的時候,你或許就會發現,你真的已經長大了。好,這節課我們就到這里,下課。
附課堂板書:
爸爸的花兒落了
林海音
通讀:理清文脈
選讀: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一顆善于感悟的心靈相關鏈接:課堂實錄 七年級課堂實錄 語文版七年級課堂實錄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6
學習任務一(10分鐘)
1、英子的成長離不開父親的影響,文中父親對英子的成長有哪些影響呢?
請用批注在文中概括出相關事件,或用勾畫的方法勾畫出相關語句(注意爸爸說過的一些話)并批注你的理解。
可使用“爸爸,讓(使)我。”的句式
設計意圖:
1、讓學生學會學習過程中的勾畫、批注等研讀課文的方法。
2、出示句式,減小學生學習難度。
3、讓學生達到學習能力的提升,達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教育的目的。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完成,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點撥、指導、總結
對于總結我想說的是:如果巡視過程中,學生完成的很好,就不再進行共同總結。如果有共性問題,或多個小組都沒能勾畫出重點語句,老師會根據預設對全體進行適當指導。(以學定教,以下各環節基本相同)
過渡: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不難看出,是父親的教育和鼓勵影響著英子的成長(板書教育影響)。下面我們完成自主學習二
1、從上面的學習中,你能感受到是哪些美好品質的養成讓我們看到了英子的成長?(5分鐘)
設計目的:
1、檢驗學生對上個問題學習的效果,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力。2、聯系學生自身,教育學生知道英子的這些品質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應該具有的。
教學方法:1、學生自主完成,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點撥、指導、總結;2、學習過程中優秀交流成果進行展示。
解讀:這個問題應該不難解決,同學們結合本組的勾畫、批注,可以很快總結出諸如“要堅強、要敢闖、要熱愛生活、要重親情”等關鍵詞語。教師巡視過程中看各組總結情況,把握好學情,發現總結的比較正確、全面的小組,并要求其進行展示。當然一個小組可能展示不完整,還需其它小組進行補充。相信集大家之力,這個問題定能解決的很完美。
過渡:這個問題處理完后,老師總結過渡到第2個問題。
2、閱讀P68“我撿起小青石榴”到最后,勾畫出體現“我”長大的語句。(3分鐘)
設計目的:
此問題較簡單,學生很快就能找到,只勾畫即可。關鍵是老師的點撥,要告訴同學們,從這些語句中,我們可以看到英子對自身也有一個很清楚的認識,知道自己必須“長大”才能承擔起家庭的重任。通過這些問題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到“進行自我認識”也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教學方法:
1、學生自主完成,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對于這個問題,老師要進行必要的總結)
師總結:畢業離別,“我哭了,我們畢業生都哭了。”而親人永別,“我”卻沒掉一滴眼淚,這不是無情,而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從這些語句當中,我們能感受到,我們的小英子真的長大了。(板書責任擔當)
過渡:通過前面的學習,你能歸納出英子的成長經歷嗎?下面我們進行“合作完成”環節。
合作完成(3分鐘)
小組合作歸納英子成長的歷程:(5分鐘)
設計目的:系統化前面所學內容。總結英子成長的三個方面。前面三個問題是“分”,這個問題是“總”
教學方法:本環節直接進行合作,讓學生能從前面三個問題中總結出本題答案。
處理方法:教師結合巡視情況總結學生合作完成情況。并出示問題答案讓學生參考。教師對內容總結,通過總結,使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
師總結:
第一個問題,“爸爸的教育和激勵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在生活的經歷中養成了許多美好品質”。
第三個問題,“能自我認識并在生活中學會了擔當”。
學習總結(3分鐘)
用一句話總結你學習本節課的感受,并在小組間進行展示。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本環節,對本課有一個總的回顧和思考,對自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再次體會“正確的認識自我”也是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學習方法:
此環節自主完成,達到“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體驗”,“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體驗”效果即可。
師總結:1、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親人的嚴格、期望和關愛。在愛與被愛中,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和報答。
2、成長不僅僅是年齡的長大,成長更意味著一種責任,一種擔當。
3、小英子“不再是小孩子了”(板書這句話),同學們,你長大了嗎?(板書成長)
并引入第四個導學環節
(四)體驗與表達(10分鐘)
回想我們的父母,在我們的成長路上付出了多少艱辛和不易,甚至委屈和淚水啊。同學們,當你學會了理解和報答,明白了責任和擔當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話想對他們說,現在老師請你們寫下你最想對父母說的話,回家讀給我們的父母聽。我想他們一定會對你說“我兒子(閨女)真的長大了!”
設計意圖:
1、在前面知識學習、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完成本寫作任務。更深一層挖掘學生內心的情感,體會父母的艱辛和不易,明白感恩和報答不是掛在嘴上,而是要承擔責任,付出行動的。
2、作文想要打動別人,先打動自己;作文寫作也要求“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所以設計本次小習作,讓學生學會“在作文中如何寫出真情實感”,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處理方法:有了前面學習的基礎,同學們寫這個小作文難度應該不是很大,老師給不超過8分鐘的時間,靜等同學們去寫。由于水平不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有學生可能完不成(當然都能完成最好),為了使課正常進行,老師也必須打斷。但后面會留出時間,沒完成的可以繼續完善。
8分鐘后進入下一環節
同學們:生命如花,縱使多情而美麗,總有一天,它會無奈地凋謝,殞落枝頭。但一個飄香的靈魂卻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永遠綻放在另一個心靈之中,在那里繼續散發陣陣幽香。下面,老師送給同學們一首歌曲,伴著歌聲,默默念出你剛剛寫給父母的話,如果沒寫完的同學,可以伴著歌聲繼續去寫。我想,不管你有沒有寫完,你的心靈都會在歌聲中得到另外一種升華。(播放歌曲《可憐父母心》)(3分鐘)
老師總結并引入下一個環節:同學們,這節課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既有知識方面的也有成長方面的。下面老師留一個課下練習,希望你們能通過自主學習,小組交流的形式完成它。你們每天的進步,不斷的成長也要讓老師感受到啊。
(五)、方法運用、課下練習(2分鐘)
文中并沒有直接說父親的病危以及離世,而是把它隱含于其中(這在文學作品中叫做“伏筆”),你能勾畫出來,并作簡要批注(體現或說明或預示了什么)嗎?(完成后整理在作業本上)
例:(P61)“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嚨腫脹著,聲音是低啞的。”-----“喉嚨腫脹著”說明了父親的病已經不輕了。
小知識:
“伏筆”是文學創作中敘事的一種手法,就是上文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或者物,對下文將要出現的人物或事件預先作的某種提示或暗示,或者說是前文為后文情節埋伏的線索。
好處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結構嚴密、緊湊,讓讀者看到下文時,不至于產生突兀、疑惑之感。有助于全文達到結構嚴謹、情節發展合理的效果。在戲劇創作中有稱伏線。
設計意圖:
1、此文處處伏筆,事事照應,使文章結構井然,同時也暗含著全文沉重的感情基調。把這個作為練習的意圖在于,伏筆內容與本節課的教學主基調不相符,硬性穿插其中會影響本節課內容的連貫性、系統性,但也是不能忽略的內容。放在練習中,即是對學生勾畫、批注的練習,達到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研讀文本的能力。也通過這個練習,對本課教學內容進行補充。
2、“小知識”有助于學生認識“伏筆”,能更好的完成本題。也加大了本節課的知識含量。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的內容、思路。
2、認識父親形象,感悟父愛
3、了解、學習插敘的寫作順序
4、培養學生的概括、說寫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
1、品讀父愛,感悟成長
2、學習插敘寫法
難點:
1、題目的雙關含義
2、伏筆的妙用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山東籍青年歌手劉和剛曾經以一首《父親》讓多少人潸然淚下,今天我們就一起聆聽這首唱給父親的歌。父親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最值得歌頌的人,讓我們一起走進林海音的記憶中,再次感悟這博大、深沉的父愛。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明確:記敘了英子參加典禮時由眼前的事引發的回憶。(我和父親的故事)
2、默讀課文,小組討論交流,我回憶了有關父親的哪些事情?你是從哪些段落的敘寫中概括出來的?
明確:
(1)、開學典禮前一天到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的囑咐(3-12);
(2)、因為賴床被爸爸追打以及以后再未遲到過的情形(13-29);
(3)、爸爸喜歡養花和因叔叔被害而吐血的事情(32-34);
(4)、爸爸讓我到正金銀行匯款給叔叔的情形(46-53)。
小結:在有父親相伴的日子里,可記住的事情很多,為什么在開學典禮上,英子就想到了這幾件事情呢?在英子的成長中,她得到了爸爸怎樣的關愛?爸爸是一個怎樣的爸爸呢?讓我們一起走近爸爸,解讀父愛。
三、賞析課文,解讀父親
1、重點品讀“我”賴床遲到一事,指名一生朗讀,聽讀要求:思考:爸爸對我是怎樣的要求、態度?體現了爸爸對我怎樣的情感?從文中找出依據。你有沒有這樣的情感體驗,能否敘述出來?
參考答案:對“我”要求嚴格:不允許我上學遲到,因賴床被狠狠地打
對“我”無言的深摯的愛:到學校給我送衣服,并給我兩個銅板。
2、文中的爸爸話語雖然不多,但簡短的話語中卻體現了爸爸對我的情感,請篩選小說中爸爸的語言,體會父親說話時的心情,品析它們表明了爸爸對英子怎樣的深情?
小組討論,得出答案
明確:“英子不要怕,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應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希望女兒勇敢、堅強,不被困難嚇倒,多闖練,獨立做事。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學校去,這是你在小學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遲到”,對女兒要求嚴格,教育女兒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沒有爸爸,你要自己管好自己,并且管弟弟妹妹,你已經長大了,是不是”,希望女兒自立自強,并要長大成人,給弟弟妹妹做好榜樣。
“不要怕英子,你要學做許多事,將來好幫著你媽媽,你最大”,鼓勵女兒,希望女兒不斷鍛煉自己,早日承擔起照料家庭的責任。
3、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習小組討論,總結答案要點
參考答案:對子女:要求嚴格,注重對孩子良好習慣及獨立能力的培養和教育。
對他人(叔叔):有情有義,重感情,聽說叔叔被害死,便急的吐血。
對生活:愛花,愛美,愛生活,很有生活情趣,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小結: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嚴在其外,愛在其中的可親可敬的父親形象,感受到的是淳樸真摯,平淡而醇美的父愛,有這樣的愛相伴,我們一生都會感到溫暖。此時此刻,你不想對愛你的父親說些什么嗎?
四、體驗與反思:
請以“爸爸,我想對您說……”的句式,說出你最想對父親說的一句話。(2分鐘落筆)
五、課堂總結:
正是因為我們的生命中有這樣一個人,愛著我們,關心著我們,我們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如果說父親是一本書,他記載的是對子女的希望和付出;如果說父親是一片海,他寬闊的胸懷里容納的是對子女的關心和祝福;如果說父親是一條路,他甘愿讓子女踏著走向未來,走向幸福。讓我們衷心的道一聲:父親,謝謝您!
六、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將課堂上的發言和感悟整理成課后練筆,參考題目《父愛無言》《解讀父親》《爸爸我想對您說》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在父愛的溫暖呵護下,在父親的指引鼓勵下,文章展示了英子的成長過程,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她的成長過程能給我們哪些啟示,文章是怎樣組織安排材料的,是我們本節課學習的重點。
二、感悟英子的成長
速讀課文有關部分,思考:
1、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英子成長?請按順序敘述下來。
由一個賴床、懶惰的小女孩,成長為六年來每天都最早到校的好學生;
由一個膽小、怕事的小女孩,成長為能獨立去銀行匯款的大孩子,
由一個愛哭、遇事緊張的小女孩,成長為聞說爸爸去世能勇敢鎮定面對生活的小大人。
2、從英子的成長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以“英子,我真了不起……”的句式闡述。
三、了解學習插敘寫法
先向學生講解記敘的三種順序
1、從全文來看,作者是按什麼樣的順序來行組織材料的?
按時間記敘了畢業典禮的全過程,是順敘,敘寫主線是畢業典禮。
2、對父親有關事情的回憶,在文章中屬于什麼順序?是怎樣引起的?
中斷原來的敘述,插入回憶,屬于插敘。本文就是借助插敘來推動情節的發展的。
文章開頭寫在畢業典禮上的英子由衣襟上的夾竹桃聯想到種夾竹桃的爸爸,從而勾起昨天到醫院探望父親的回憶。接著由主線-----離開醫院時父親叮囑不要遲到的敘述,插敘了六年前因賴床受懲戒的故事。然后再由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了病重爸爸的敘述,插敘了爸爸愛花的故事,最后又插敘了別人希望“我”長大和爸爸讓我闖練的故事情節。至此,把畢業典禮以外的一些相關情節都補充插敘了進來,使得全文情節更加豐滿具體,主題鮮明突出。
歸納:插敘寫法:一種是由于某種需要,暫時把敘述線索中斷一下,插入與事情有關的另一件事情的敘述;二是插進對有關事情的追溯和回憶。插入的內容敘述結束后,仍恢復到原來的敘述。運用插敘,可對所敘述的事情作適當的補充說明,使敘述更完整、嚴密,思路更清晰,人物形象更豐滿,主題更鮮明。
四、體會伏筆妙處
爸爸病的不輕,可能將不久于人世,文章對此多次作了暗示,試標劃出有關語句并做出分析。
1、看爸爸時,爸爸說“沒有爸爸,你要自己管好自己……”暗示了爸爸將不久于人世。
2、畢業典禮鐘聲響起時,想到媽媽眼睛紅腫,暗示媽媽深知爸爸病重且即將去世,所以很悲痛。
3、畢業典禮結束時,催著自己,好像趕上什么似的,這是一種預感,暗示爸爸去世。
小結:這種前段為后文將要出現的人物、事件等所作的說明和暗示叫伏筆。巧妙的運用伏筆和照應,可以使文章脈絡通暢,結構緊湊。這是我們在今后的寫作中應借鑒的寫法。
五、體會題目的雙關含義
文章多次寫到花,文章題目又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思考:
1、“花兒”在文中指什么?“花兒”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如何理解“爸爸的花兒落了”?這是什么修辭手法?
小組討論,明確答案
文章以寫衣襟上的夾竹桃開篇,寫夾竹桃的敗落收尾,可以看出,“花兒”是作為線索貫穿小說始末的。
“爸爸的花兒落了”,一實指爸爸種的夾竹桃的垂落,二象征秉性愛花的爸爸去世了。這是雙關修辭,雙關,就是在用詞造句時,表面上是一個意思,而暗中隱藏著另一個意思。
六、自主賞讀
本文是一篇感人的美文,語言質樸、淡雅、含蓄、深邃,請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有感情朗讀。
七、作業
學習運用插敘的寫法寫一段文字,或睹物思人,或觸景生情。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內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讀課文,學會質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從中感受至愛親情。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 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⑵ 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可能也遇到過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教育你的呢?也許感受到父愛的事件很多,準備好說給大家聽聽。
2、教師:
⑴ 準備好授課內容及多媒體課件。
⑵ 有條件的,可提前為學生播放影碟《城南舊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可以用深情的語言為學生講朱自清的《背影》中“望父買橘”的片斷,以創設情境。
2、也可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親教兒子一步步脫險的經歷導入。
3、還可用以下話語導入:
人生在世,人們夸贊的最多的是母愛,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可是今天我們要為我們的父輩唱一首頌歌,他們同樣讓我們難以忘懷,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夸贊。現在我們就一同去認識一位可敬又可親的父親吧!
二、整體感悟
1、檢查預習情況。
(利用多媒體課件)
2、快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⑴ 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⑵ “花”在全文結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⑶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速讀課文后,四人小組討論回答,學生間互相評論補充:
⑴ 爸爸表面上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⑵ 文章題目為“爸爸的花兒落了”,與題目相映,文章也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回應前文,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可以看出“花”是作為線索貫穿小說始末的。
⑶ 表達了作者失去父親的痛楚與無奈,同時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三、研讀與賞析(上)
1、教師導學:
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指爸爸種的夾竹桃凋謝了,另一方面則點出了爸爸的離開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究竟起了怎樣的作用呢?同學們可以圍繞這個話題再深入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力求對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
確定思考題,教師引導學生逐漸將思考題集中到以下幾方面,大屏幕出示問題組:
⑴ 文中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過去的事,回憶的事情是怎樣引出的?
⑵ 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可能將不久于人世的?
⑶ 怎樣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話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學生在課文中勾畫,四人小組討論回答,教師補充歸納:
⑴ 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憶述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于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后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⑵ 比如開頭“我”回憶去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長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又如當畢業典禮的鐘聲響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媽媽爸爸,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是在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將去世。而畢業典禮結束后,“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趕回家去,這恐怕是一種預感。至于寫她進家門以后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將喪父的傷痛推到極致。
⑶ 是說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四、作業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3、進一步閱讀文章,思考“研討與練習”二。
4、準備說說自己的爸爸。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檢查作業。
2、繼續研讀與賞析文章的重點。
〖教學設計〗
一、檢查作業
二、研讀與賞析(下)
1、教師導學:
上節課我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已經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內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脈絡。這節課我們就文章的重點進一步學習和探討,使自己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請同學們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部分,可就下面的問題展開討論。
2、大屏幕出示問題組:
⑴ 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⑵ 畢業典禮后“我”回家時見到了怎樣的情景?這情景預示著什么呢?
⑶ “我”是不是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再讀有關內容,然后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明確:
⑴ 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厲中又有無限的關愛,關心自己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
⑵ 弟弟妹妹們只是自顧自地玩著;爸爸種的夾竹桃垂下好幾枝,很不像樣子;小青石榴從樹上掉下來,老高急匆匆地告訴醫院來了電話,等等,這些都預示著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將不久于人世。
⑶ 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三、體驗與反思
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討論“我們”為什么很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教師應給學生自由說話的機會,使學生暢所欲言,并且明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煩惱,但只要正確對待就一定會解除煩惱,迎接新的挑戰。
進一步提問:
1、課文中還有什么情節會引起你的閱讀興趣?談談體會。
2、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說給大家聽聽。
四、拓展延伸
有首歌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今天的文章讓大家重新認識了父親,那深沉的愛,那感人的愛,讓我們說真話,訴真情,用自己的心聲說說,“世上還有爸爸好”。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作者的文章和同學們的發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愛的樂章,讓我們把這些內容記在本子上,印在腦海里,留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9
一、設計思路
本課出自實驗教材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這個單元是成長的主題,單元目標是要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深入體味文中的情感。《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英子跟學生的年齡相仿,所寫內容也與學生生活接近,很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與作品產生共鳴,所以這篇文章相對于本單元其他文章來說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文章內容簡單,那么怎樣才能充分調動起所有學生的興趣,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呢?我的構想是在抓住重點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與表達的機會,以學生的求知需求為主線,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自主活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有所感悟,追求教師和學生面對作品的平等對話,進而與作者實現心與心的交流。
然而這樣做固然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但會不會導致失去學習重點,使教學失去層次感呢?在這樣的課中教師的主導地位該如何體現?我認為教師首先要做的是選取一些巧妙的切入點來點燃學生的思維,然后還要在該住手時則住手,適時引導學生集中精力研究課文的關鍵和重點。下面是我上這節課的過程及幾點體會。
二、教學過程
1、上課前開始放《送別》的曲子,用來營造一種與課文內容相融的淡淡的憂傷。這是課文中提到的畢業時唱的酈歌,古道、芳草、垂柳、夕陽、浮蕩的晚風、嗚咽的清笛,歌聲中融入了送別時靜靜的無奈與憂傷,往事似乎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有了它作鋪墊,不用老師再精心設計什么導語,學生早已融入到了課文所描寫的意境中。不過我還是和學生一起分享了我在聽音樂時回想起來的童年的一個故事,呵呵,在那樣的氛圍里講逝去的童年,我的眼淚都快下來了 )
2、把學生導進課文之后,在音樂中讓他們靜靜地讀一遍課文,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感知。可以提一個問題:文中寫了英子和父親之間的哪些故事?在文中相應的段落作一下標記。
學生回答得很踴躍,“我”和父親的故事:
⑴ 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⑵ 逼我去上學,并給我送來棉衣;
⑶ 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⑷ 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這個環節進行完之后本來想加一個問題,讓學生體會一下本文結構的嚴謹自然,后來又去掉了,因為對于插敘的用法及作用學生應該早掌握了,不如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深入體會文章情感并主動質疑 ,進行賞析)
3、內容賞析:
找出文中最讓你感動的事件,自己先試著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然后再與大家一起分享,讀給大家聽,并說一下這里為什么讓你感動。
(朗讀首先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非一日之功,必須在日常教學中不斷訓練。同時朗讀還能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走近作者,與作者進行真正的情感交流。所以不管有什么樣的原因,對課文的朗讀都是講課時不可缺少的環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與學生一起進步,不能以自己讀得不好為由為自己開脫 )
4、學生自由質疑:剛才大家都談了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下面你能不能再從這些事件中找一兩個問題考考你的同學啊?
(學生先自己考慮幾分鐘,然后可以把自己的問題拿到四人小組交流一下。)
問題一:爸爸為了不讓我賴床而狠狠打了我,可是后來卻為什么又去學校為我送棉衣?
學生:爸爸打我是對我嚴格要求,是一種嚴愛,而去送棉衣也是因為爸爸關心我、愛我。
問題二:我得知爸爸去世后為什么能那么鎮定安靜?
學生一:因為老高的話讓我意識到我是家里的老大。
學生二:還因為在這之前爸爸已經多次培養我的獨立能力了,還有開頭爸爸對我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這也讓我意識到我已經長大了。
師:同學們對課文內容理解得非常深入。剛才同學說“我”長大了,大家能說說除了課文結尾外,還有哪個地方能看出“我”正在一步步長大啊?
學生一:自從爸爸打了我,我以后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在畢業時還作為學生代表上臺領畢業證書呢。這就證明我長大了。
學生二:還有,爸爸為了煅煉我讓我自己去銀行寄錢,盡管很害怕,但我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我也有過這樣一回經歷,我爸爸也讓我自己去寄過一回錢,像作者寫的一樣,我一開始也很緊張,不知道該怎么做,寄完之后我覺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原來看起來很難的事要真做起來也不一定很難。
師:這位同學和作者產生了共鳴。看文章的時候,我感到最幸福的時候也是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時候,這位同學體會了一次真正的幸福,祝賀你!
(學生們大笑,并鼓掌)
問題三:我長大了,那結尾直接寫“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不就行了嗎,為什么還寫“爸爸的花兒落了”呢?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這個問題引起了大多數學生的興趣,很多雙手舉了起來)
學生一:爸爸的花兒落了是說爸爸去世了,通過爸爸去世這件事“我”覺得自己長大了。
(質疑者不太滿意地搖了搖頭)
學生二:我是在爸爸的教育下才一步步長大的,爸爸的花兒落了,卻結出了甜美的果實,我就是爸爸結的果子,所以我長大了。
(同學們哄堂大笑,質疑者說你的比喻很形象,我很滿意)
(這個問題及答案讓我對學生的能力刮目相看)
問題四:文章為什么多次提到爸爸愛花這個情節?
學生一:從這個情節中就能看出爸爸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學生二:我覺得爸爸愛花其實是爸爸愛女兒的象征,因為后文鄰居說他是因為愛花才生了四個女兒。
學生三:我覺得“我”就是爸爸種的一棵花,爸爸很細心地培養“我”,讓我一天天長大,花落了,可是卻結出了果實,爸爸去世了,我卻真的覺得自己長大了。
學生四:我覺得對爸爸愛花的描寫還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同學們都等著他繼續說,他的思路卻有些梳理不清了,看來理理順序還是有必要的,于是我讓所有的同學都幫他考慮考慮對爸爸愛花的描寫是如何作為線索貫穿全文的)
學生四:參加畢業典禮時,“我”的襟上別著爸爸種的夾竹桃,而爸爸沒有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我想起昨天在醫院看望爸爸的情景。平時爸爸最喜愛花,可院里的花今年還沒有上麻渣,因為爸爸得了重病。爸爸的夾竹桃的枝子垂落了,石榴也掉了好幾個,爸爸的花兒落了,爸爸去世了。
(同學們說得真的太好了,對文章的內涵理解得非常深入,在這里就勢讓學生再進一步理解“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一標題的含義,從而結束這次與作者的交流)
小結:父親的花兒落了,但結出了甜美的果實:“我”在爸爸的管教下克服了懶惰的毛病,在爸爸的鼓勵下有了挑戰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在爸爸話語的激勵下最終以成人的姿態鎮定地面對爸爸去世的惡耗。作者在文中沒有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情,而是通過具體的事情,用細致的描寫展現了爸爸的形象和“我”成長的過程。
5、拓展:
在大家的成長過程中是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故事?你能否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留3~5分鐘時間讓學生交流)
最后的作業是構思一篇文章,像作者一樣用一條線索貫穿全文,寫一寫自己成長的故事,再為文章起一個內涵豐富的標題。
三、教學反思
一直以來,老師想的最多的都是我要教給學生什么知識,而不是學生想學什么。這篇文章內容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最好能以學生的求知需求為主線,追求教師和學生面對作品的平等對話。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的作用主要是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舒展的心靈、思考的大腦,然后讓感情融匯感情,思想碰撞思想。
“知識是一個過程的結果,又是另一個過程的中國。”所以一定要學生學會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這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老師不要認為學生提出的問題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從而不敢放手,其實學生正是在經常的質疑中不斷成長、成熟起來的,而教師與學生的每一次交流與碰撞,對老師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成長呢?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話:“先生之最大的成功,是培養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總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先生就永遠無法體會成功的快樂了。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樸素真摯的語言之美。
2、體驗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愛,感悟成長。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驗父愛,感悟成長。
【教學方法】
朗讀、談話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音樂。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解決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一首歌一直在我們耳邊回響,讓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再來唱一唱。播放VCD《世上只有媽媽好》,師生跟唱。
這首歌我們唱了好多年,它伴隨著我們成長。每當你唱起這首歌時,你都會想些什么?
生談感受。
人生在世,人們夸贊的最多的是母愛,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今天,我們要為我們的父輩唱一首頌歌,我們先一起來認識一位可敬可愛的父親吧!
二、整體感悟
1、題目代換:
這篇文章比較長,通過我們預習課文,你覺得文章還可以用什么題目來代換?
探討結果:《我和爸爸》、《愛花的爸爸》、《父愛》……
2、解釋課題:
同學們代換了這么多題目,那作者為什么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課題?
探討結果:
⑴ 爸爸種的夾竹桃花敗落。
⑵ 暗示爸爸的生命之花敗落,爸爸離開人世。
3、略談感受:
老師第一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那你最初讀完課文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意見結果可能是感動、同情、敬佩等,要求說明原由。
三、品讀課文
1、品讀最感動的地方:
看來同學們和老師一樣,是飽含激情地讀完這篇文章,你能否把課文中讓你最感動的或是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給大家讀一讀?
⑴ 自己練讀。
⑵ 抽生單獨讀。
2、師生品讀爸爸逼我上學的部分:
⑴ 我與爸爸的故事中,哪一件事寫的最詳細,對我影響最大?
明確:爸爸逼我上學。
讓我們跟隨英子的回憶,一起回到六年前,來親身感受一下英子被迫上學的經歷。以讀為主。
① 生自己朗讀。
② 選優秀選手,分角色朗讀。
③ 小組扮演爸爸和英子,分角色朗讀。
⑵ 從這件事上,你可以看出爸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探討結果:爸爸對我要求嚴格,但嚴中有愛。
3、品讀爸爸去世一部分:
⑴ 英子就是在爸爸的這種嚴格的要求中不斷成長,不斷成熟,從哪里可以看出英子長大了?
明確:面對爸爸的死亡,英子表現出的是從容、鎮定。
我們集體來欣賞,以讀為主:
① 師范讀。
② 生分角色讀。
③ 男生扮老高,女生扮英子齊讀。
⑵ 從英子和爸爸感人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爸爸對英子的愛除了嚴格的要求之外,還有哪些成分?生到黑板歸納。
殷切的希望、溫暖的關懷、熱情的鼓勵……
⑶ 看了同學們的歸納,老師有一個強烈的`感覺:父愛如山,我們領略了他的沉穩與厚重!相信,同學們也有同感,那你能用一個比喻句來表達你對父愛的理解嗎?
父愛如海……父愛如春風……如細雨……如陽光……
三、拓展總結
1、是呀,父愛都是深沉的,都是嚴厲的,有時甚至讓人難以接受,但最終他是愛我們的,你和你的父親之間有這樣的故事發生嗎?
生交流故事。
2、在爸爸花兒落了的同時,我們欣喜地看到,英子長大了,成熟了,假設英子一口氣跑到醫院,而爸爸已經永遠地閉上了雙眼,英子會對爸爸說些什么?你能模仿英子的口吻對死去的爸爸說說話嗎?
生寫作,并伴隨音樂交流。
3、整篇文章跌宕起伏,一直是在不斷回憶中調整心態,釋放情感的,一會兒寫現在的事,一會兒寫過去的事,這種寫法叫插敘。
4、在我們這堂課中,有一個環節也屬于插敘,是哪個環節?
講我與爸爸的故事一環節。
尾聲:今天的文章讓我們大家重新認識了父親那深沉的愛,那感人的愛,讓我們用心聲來唱一唱:世上還有爸爸好。重放《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改唱《世上還有爸爸好》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1、德育點:
讓學生深入體會父母與兒女之間的深情。
2、創新點:
通過被打事件展示父親對自己的深情。
3、能力點:
把握父女間的深情,了解插敘的巧妙。
4、知識點:
字詞、插敘、語帶雙關的標題。
【學情分析】
教育正處于改革的過渡期,父母對兒女的期望往往不被兒女理解,因此,父母和兒女間的矛盾也就較為普遍,通過本文教學,讓學生學會體會父母對兒女的深情。另,作文需要插敘,但學生不知如何自然巧妙插敘,可讓學生進行這方面練習 。
【教學流程】
(內容概要)師生互動(問題設計、情景創設)
一、導入新課
學習要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掌握字詞;體會文中貫穿的情感。
(由上學期的作文媽媽的嘮叨導入)
1、由兩名同學分別說一下自己對媽媽的嘮叨的感受。
2、教師導入:
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離不開父母的關愛,這其中包含媽媽的嘮叨、父親的責罰。在這嘮叨和責罰中包含著父母對兒女的一種怎樣的感情呢?學了本文后相信你會有深刻理解的。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大意。
1、檢查預習:
文中回憶了關于爸爸的哪幾件事?
明確:第一件事:鼓勵我在畢業典禮上致感謝詞。
第二件事:爸爸逼我上學。
第三件事:鼓勵我去郵局寄錢。
2、檢查字詞后朗讀課文(讀這三件事)。
⑴ 朗讀,評議、看誰讀得準確,有感情。
⑵ 學生自學字詞。
(注釋中帶注音的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寫完后自查)
三、體會文中貫穿的感情
1、學生邊默讀邊思考:文中貫穿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舉例說明。
明確:文中貫穿著作者對父親的摯愛和父親對作者的關愛之情。
2、閱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依據對此加以說明。
參考: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
我問爸爸,能不能起來
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
英子,不要怕
沒有爸爸,你更要
不要怕,英子,你要學做許多事
小結:重點是寫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長大的、懂事的情感。
3、自由朗讀,體會文中貫穿的思想感情
四、作業
課后研討與練習一、二。
【課后記】
第二課時
一、研讀課文
學習插敘的表達手法。
學習要點:巧妙的插敘;正確理解被打事件;理解語帶雙關的標題;學習插敘的表達手法。
1、理清記敘內容。(按時間順序)
參考:爸爸逼我上學,送花夾襖──爸爸鼓勵我到郵局寄信──爸爸生病住院──畢業典禮上我致謝詞──爸爸的花兒落了 。
2、再讀課文,對照課文的記敘順序,明確哪是插敘?
參考:畢業典禮(回憶1)──爸爸生病(回憶2)──逼我上學,送花夾襖──畢業典禮(回憶)爸爸生病──爸爸喜歡花──畢業典禮主任講話──(回憶爸爸鼓勵我到郵局寄錢──畢業典禮結束──爸爸的花兒落了。
3、對照課文,理解插敘的妙處:
爸爸說的那些話與插敘的內容有關?
(學生從課文中找,并進行交流)
參考:明天要早起
不要怕, 你要學做許多事
4、從爸爸的這些話中,我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根據理解回答。
5、寫畢業典禮結束后的內容有什么作用?
6、理解最后兩句:
爸爸的花兒落了──一語雙關
(花落,爸爸去世)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點明主題
(在爸爸的關愛下,在經歷過許多事后,我體會到自己長大了。)
二、拓展延伸
1、如何理解被打事件?你有過被打的事嗎?被打后你是如何想的?
2、作者沒寫被打后的想法,只寫我聽到這兒,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閉著的,淚水不致于流出來,你猜測一下,她的心里會怎樣想?
3、這次挨打,與我的成長有關嗎?爸爸的打中含有什么感情?
六、布置作業
1、把課堂上研討的問題整理出來,寫在作業本上。
2、回憶一下自己的成長軌跡,那些事情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線索,概括提煉故事情節
2、品讀語言感受父愛,體會父愛對英子的影響。
3、寫出對成長的獨特感受,體味掉地生活中的父愛。
【教學重難點】
1,品讀語言感受父愛,體會父愛對英子的影響。
2、寫出對成長的獨特感受,體味掉地生活中的父愛。
【解決措施】
品讀探討
【設置情境,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還記得自己參加小學畢業典禮時的情景嗎?
你想到了哪些人,又想到了哪些事呢?是啊,不同的人,在那個時候想到的人和事也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作家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們來看看文中的英子在自己的小學畢業典禮上,主要想到了什么?
生:我和爸爸之間的事
(學法指導:背景音樂《驪歌》,營造氣氛)
【整體感知,概括情節】
師:下面請快速閱讀思考“我”在畢業典禮過程中想到了與爸爸之間的哪幾件事情呢?請按時間順序概括出來,方法是人物+事件。
生:交流,邊板書邊概括。
(學法指導:提取信息,概括故事)
【精讀文章,感受父愛】
師:我們來看看板書,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爸爸呢?
(一)爸爸的嚴厲、狠心不近人情體現在哪些具體的細節中,請找出來,讀出來并說明理由?
(二)那么,文中的爸爸為什么這樣的狠心和不近人情呢?同學們能不能從字里行間找到其中的原因。
生:思考、交流
(學法指導:探究,師生互動)
【主題升華,體悟成長】
師:看了英子與父親的故事,我們深刻體會到父親對英子深沉的愛,在愛的成分中有殷切的希望,嚴格的要求,熱忱的鼓勵,溫暖的關懷。
如此偉大的父親卻英年早逝,不禁讓我想起一首詩《生命是一樹繁花》
(背景音樂《山楂樹》,烘托情感)
生:聽讀感受齊讀62-66段
(學法指導:感受、體悟)
【說說父愛,分享交流】
師:你的父親也許也曾在學習上嚴厲要求過你,甚至打過你,你也曾對他產生過誤解,但你的父親一定是愛你的。
請大家回憶一下你與父親之間的點點滴滴,說說最讓你感動的一件事。
生:寫作交流
(學法指導:成果展示分享)
【課堂小結】
師:
同學們合唱了一首父愛樂章,讓我們把這些留在成長的記憶長河中,耳畔又想起驪歌的旋律,淡淡的哀愁,濃濃的相思。送走的不僅是英子的小學畢業典禮,也不僅僅是家中的落花,其實還有英子美好的童年,難忘的父愛。但我們相信堅強的英子能挑起生活的重擔,勇敢的生活下去,因為挫折與磨難能讓人成長起來,更因為她心中有父親對她深深的愛。(背景音樂《驪歌》,營造氛圍)
(學法指導:鞏固梳理)
【課后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感受父愛體悟成長,使學生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 把握父女之間真摯、深沉的情感。
2、 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內容。
3、 了解記敘的敘事方法。
[教學重難點]
1、 把握父女之間真摯、深沉的愛。
2、 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內容。
[設計思路]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滲透在每個教學環節。該設計從探究問題入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幾個思考題的設計,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啟發學生怎樣透過現象看本質:爸爸的責打蘊含著深沉的愛。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取人生的體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給了我們無限的關愛,可用“三春暉”來比喻。我們都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不錯,(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母愛是一泓清泉,讓你在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凈。)
但父愛也是深沉的,(父愛就像那直插云霄的山峰,高大巍峨,讓人在孤寂之中有了依靠;父愛就像那一望無際的大海,博大深沉,他能包容兒女的美丑真假。)(父愛是一座山峰,讓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風霜雨雪也沉著堅定;父愛是一片大海,讓你的靈魂即使遇到電閃雷鳴依然仁厚寬容。)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可敬可親的父親吧!與英子姑娘去感受人生的悲涼凄苦,一同體味父親的愛意。
(課前播放錄音帶,創設濃濃的親情氛圍,在悅耳悠揚的樂曲聲中,讓學生產生聯想,引起大家的共鳴,奠定學好該文的感情基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 復述故事梗概。
(讀和說的能力是語文的基本功,也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此題的設計旨在培養學生的朗讀與概括能力,同時幫助學生熟悉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3、 出示思考題。
(1)、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有什么含義?
(2)、爸爸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3)、花在文章結構中起著什么作用?
(本題旨在讓學生了解象征手法,雙關修辭。通過對爸爸性格的分析,體驗濃濃的親情,感知父愛的深沉。)
小組討論明確:
該文題目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一方面指爸爸種的花兒凋零了,另一方面指愛花的爸爸離開了人世。爸爸是個教子有方的人,在嚴厲中寓含關愛,鼓勵孩子堅強;很重情感,雨中送夾襖,聽到弟弟遇害急得吐血;情趣高雅,非常愛花。文章多處寫到花,花是作為線索貫穿全文的。
三、研讀課文,分折欣賞
1、 分角色朗讀13—30段,要求讀出角色的性格特點。
2、 出示思考題。
(1)、作者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2)、爸爸責打表明了對“我”怎樣的態度和情感?
(3)、這件事對“我”的成長有何影響?
(本題旨在讓學生掌握刻畫人物常見的幾種方法。鑒于學生情智發育尚不健全,此設計使他們學會透過現象去把握本質,從嚴厲中感悟父愛。)
討論明確:
這段文字作者主要運用了心理描寫(13、14、28段)、語言描寫(18—20段)、動作描寫(22—24段)等,描寫細膩,聲情并茂,人物性格栩栩如生。爸爸的責打,表現對“我”的嚴格要求,從小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我”上了一堂生動的家教課,對我的關愛也體貼入微,雨中送衣送錢,都是為了愛。這件事對“我”的成長影響重大,從此后“我”再不賴床,成為每天早晨最早到校的學生之一。
四、布置作業,思考練習
1、 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2、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上堂課通過閱讀和賞析,把握了文章內容,初步感知文中的爸爸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爸爸,在濃濃的親情中,作者逐漸成長,這堂課讓我們再次走進這份溫馨中。
二、精讀課文,分析欣賞
分角色朗讀“我為什么總想到這些呢?——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種滿了薄公英。”
1、 出示思考題。
(1)、這些文字主要描述了哪些內容?
(2)、作者為什么說“我們是多么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么怕呢?”
(3)、爸爸是怎樣鼓勵“我”的?
(結合學生的近期發展,有針對性地從他人的成長中汲取營養,以人為鑒,可以正得失,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使他們能健康順利的成長。)
討論明確:這些文字主要描述了自己盼望長大又害怕長大的矛盾心理,同時描寫了大人們尤其是爸爸鼓勵“我”勇敢面對生活的情節。盼望長大,是“我”對生活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期盼,能夠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害怕長大,是怕失去美好的童年,缺乏成熟的心理準備,缺乏成人的責任和社會適應能力。爸爸是抓住“我”的弱點,一方面鼓勵“我”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都過去了,另一方面讓“我”從生活實踐中鍛煉勇氣培養意志。
三、合作探究,援疑質理。
1、該文時間跨度大,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寫的是過去的事?過去的事是怎樣引出的?
2、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病得很重,將不久于人世的?
3、從哪些地方看“我”已經長大了?
(該文運用插敘的手法,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內容豐富而有序,事件交錯而有致。讓學生了解這一知識點,學會閱讀復雜記敘文。)
討論明確:作者每次記述往事,都是由眼前事觸發展開聯想的。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之時的情景;通過記述探病時爸爸的囑托,引出去年因賴床受到爸爸責打的情節;由禮堂響起的鐘聲,想到爸爸不會來了也不能料理花兒了,于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節;由畢業典禮上唱的歌想到自己就要長大,進而想到爸爸鼓勵自己的情形,等等。
文中有多處伏筆和暗示。比如去醫院探望爸爸之時,爸爸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這是伏筆。在畢業典禮上,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是暗示媽媽對爸爸病情的擔憂。畢業典禮結束后,“催著自己,怕趕不上什么事似的”,這是預兆。至于進家門后,看到“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葉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更是以花喻人,預示爸爸已經去世了。
當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而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可以看出“我”在早年的人生打擊中,走出了幼稚,意志堅強,逐步趨向成熟。
四、互問互難,培養能力
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分組責難,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出示思考題
1、課文中你對哪些描寫感受最深?
2、在成長過程中,你有沒有類似的賴床經歷?父母怎樣處理的?
3、你在成長過程中有哪些煩惱?
(讓學生拓寬思路,暢所欲言,言無不盡,教師應對學生的發言作出發展性評價。)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以及同學們的親身體驗及感悟,構成一曲美妙、豐富的人生交響樂,有低調婉轉、有高亢激昂,讓我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進一步去充實完美她,讓我們的人生更華美。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讀懂文中父親深沉含蓄的愛;
2、找出父親影響下英子的變化與成長;
3、品讀林海音寧靜文字中蘊涵著的動人情感。
過程和方法:
1、在學習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運用誦讀涵泳法;
2、在體會作者情感的過程中運用入情體驗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理解長大的真正內涵,對成長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學會坦然面對人生。
【教學重難點】
1、找出在爸爸的愛的影響下英子的成長軌跡;
2、理解成長的真正內涵。
【教學過程】
一、播放音樂片段《送別》
師:我們先來聽一段音樂。這曲《驪歌》哀而不傷,回味悠長,今天,我們來聽一個同樣悠長的故事。這故事里有緩緩而過的人兒,有緩緩而逝的歲月,有緩緩流動的愛,還有一朵緩緩而開的成長之花。讓我們走進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
二、師:《驪歌》意味著——離別,這故事里也有這樣一個離別的片段。請一女生朗讀。
(板書:畢業典禮)
師:我哭了,我為什么而哭? 在這離別之際,她僅僅因為舍不得老師和同學而哭嗎?還有什么原因嗎?原來,她還舍不得長大,她害怕長大。可偏偏,在她的成長中,常常有人盼著她長大。在這些人中,有一個人,他特別希望英子能夠長大,他是?爸爸。爸爸是怎么盼著英子長大的呢?我們能不能從英子的回憶中發現些什么呢?先來找一找,英子回憶了和爸爸有關的哪些往事呢?
板書:醫院叮囑、逼我上學、喜歡種花、讓我寄錢
三、師:英子為什么想到這些事?這些事對她來說是不是有特殊的意義?
PPT:你對哪件往事最有感觸?這件事對英子的成長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找出這件往事中你最有感觸的細節或片段,做好圈畫批注。
師:希望我們同學帶著兩樣東西去閱讀,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顆善于感悟的心。
學生分享自己閱讀體會,通過齊讀、評讀、范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師生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重點引導學生賞讀“逼我上學”和“醫院叮囑”兩個片段。
逼我上學“怎么不起來,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著頭皮說。“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學!起!”
①兩個“快起”語速越讀越快,不停頓;要讀得重些,有力些。一個簡單的“起”要讀出爸爸憤怒和威嚴,“!”表達了爸爸此時聲音的心情?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字,一個簡單的標點,里面的情感非常豐富。爸爸的口氣絕對沒商量,要讀出那種非起不可、非去不可的威嚴。
②女生扮演小英子,男生扮演爸爸,分角色朗讀。
②英子此時的心里想法是什么?
爸爸氣極了,一把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
①要讀出感情,主要在“拖”、“抄”等動詞上下功夫,讀出爸爸很憤怒,很生氣的感情。
②爸爸僅僅是生氣而已嗎?抓住“爸爸左看右看”。
③爸爸為什么打英子?他是為了誰?爸爸確實有一股狠勁兒,可這股狠勁兒背后又是滿滿的愛與期望。爸爸的打,爸爸的嚴厲和憤怒,都是為了英子好,這是一種多么深沉而又含蓄的愛呀。
④此時的英子她能體會爸爸的苦心嗎?這時候的英子,其實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子。(板書:不懂事)
爸爸沒說什么,打開了手中的包袱,拿出來的是我的花夾襖。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來給我。
①要用怎么樣的語氣語調來讀出這一份愛呢?爸爸的愛寄托在哪些字眼上?
②面對這無聲的溫情,英子心里會怎么想?
師:一件小小的起床事件,讓英子的心緒不停變化,從……到……再到……。后來怎么樣了呢?我們來看看英子的這段自白。(女生齊讀)
師:在這一事件中,英子是痛苦的,她被逼著起床上學,(板書:痛、逼)但也正是這樣的痛苦和逼迫,英子才有了從此以后的每個“冬天的清晨”和“夏天的早晨”。
師:你覺得,從那以后,英子有了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她漸漸學會了什么?(對自己負責、自律、感激)
師:這份收獲對英子來說,是一時的,還是長久的?正如那朵飄香的玉簪花一樣,香味兒久久地在英子的心頭縈繞著。
醫院叮囑
重點賞讀第8自然段。
①你覺得爸爸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②此時此刻爸爸的表情會是怎樣?
③爸爸看著英子,他心愛的女兒真的如他所期望的那樣成了一名優秀畢業生(板書:優秀),在畢業典禮上代表同學領畢業證書和致謝詞,他是多么高興,多么欣慰,他多么想去見證女兒的優秀。可是,他知道自己已經時日不多。他的女兒還是個孩子,他實在是舍不得也放不下。這短短的兩行字,藏著爸爸多少的苦楚和無奈,還有深深的愛和殷殷的期盼。
④千言萬語,最后只化為了三句話。(PPT呈現爸爸交代英子的三句話,男同學第一句,女同學第二句,一起第三句)
⑤此時的英子,她聽懂爸爸的意思了嗎?(板書:懂)她真正聽懂是在什么時候?
鼓勵闖練
(在“鼓勵闖練”幾個字周圍畫圈)
師:爸爸為什么要讓我去寄錢呢?不能讓媽媽或者老高去嗎?她樂意去嗎?結果成功了嗎?
師:在闖練的過程中,英子心里是怎么想的?這對英子來說,其實也是一種煎熬。但是她在爸爸的鼓勵下,硬著頭皮,闖過去了。(板書:硬)
喜歡種花
師:在這樣家庭氛圍中長大的英子,她的性格會是怎么樣的?可見,爸爸愛花對英子的影響也非常深遠呢。
四、
師:爸爸喜歡種花,他種的有一種花叫夾竹桃。花似桃,葉像竹,一年三季,幾乎常青不敗。可是,爸爸的生命之花卻無情地凋謝了,一邊說一邊出示PPT:爸爸的花兒落了。
齊讀課文倒數5個自然段。
師:最后兩句,該怎么讀?自己讀一讀。(請幾位學生站起來說該用什么樣的語氣。)其實,在課前,我們同學就已經用心去讀這兩句話了。PPT出示學生預習時的朗讀設計。請三位學生讀一讀。
師:爸爸的花兒落了。如果說之前爸爸的打對英子來說是一種痛,那痛,只是身體上的痛,爸爸的去世,這種痛?叫人痛徹心扉。
師:那么英子有將這種痛苦表現出來嗎?她作何反應?(鎮定、安靜)
師:痛到極致,便是冷靜。
師:你覺得是什么支撐著英子,使她能夠鎮定安靜地直面父親的死亡?
師:過往的每個片段,每個細節,無論是打還是送包袱,無論是鼓勵闖練還是殷切叮囑,無不凝聚著爸爸對英子的愛。可爸爸所有的嚴厲所有的溫情卻在這時候全都戛然而止。在不久前,她還在央求爸爸給她壯膽;不久前,她還在質問爸爸:“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著頭皮從床上起來到我們學校去嗎?”不久前,她還想著給爸爸看看新發下來的畢業文憑……可是,這一切都隨著老高的“這里就數你最大了!就數你大了!”結束了。
師:如果你是英子,你想對遠在天堂的爸爸說什么?請大家在手邊的白紙上,寫一段話。
師:她意識到自己該長大了,該懂事了(板書:懂事),這個早慧的女孩兒告訴自己: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PPT:作者林海音在《城南舊事(代序)》的話。
師:英子在爸爸生命的隕落中,在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中猝不及防地長大了。這成長里沒有歡喜,沒有恐懼,有的只是本不屬于她這個年齡的沉重責任。
PPT(配樂靜悟):
英子長大了,她上學不再遲到,她學會了自律;
英子長大了,她獨自去銀行存錢,她學會了獨立;
英子長大了,她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并且致謝詞,她學會了優秀;
英子長大了,她鎮定坦然地面對父親的死亡;她學會了責任;
英子長大了,她成了一名著名作家,用一支細膩而溫情的筆將一個十二歲小女孩的成長寫得深沉動人。
師:
爸爸的花兒落了,
英子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英子的花開了。
我想,那朵別在英子衣襟上的粉色夾竹桃會一直開進英子的心里,陪著她勇敢坦然地走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你呢——你聽見心底花開的聲音了嗎?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15
【學習目的】
1、理解父母對兒女的深情。
2、理解爸爸的形象。
3、記敘文中的插敘手法。
4、學習記敘中的伏筆與照應。
【重點難點】
1、重點:
⑴ 理解父母對兒女的深情。
⑵ 理解“爸爸”的形象。
2、 難點:
⑴ 記敘文中的插敘手法。
⑵ 記敘中的伏筆與照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讀準生字詞。
2、解釋詞語。
3、閱讀課文,質疑。
4、思考:研討與練習。
二、導入
1、簡介作家作品和《城南舊事》故事梗概。
2、導語:
在畢業典禮上,“我”從衣襟上的夾竹桃引起對爸爸的回憶,回憶中有歡樂的笑聲,也有感傷的淚水;有爸爸嚴厲的責罰,也有他綿綿的愛意。“爸爸的花兒落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請閱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
1、課文寫了哪些生活片斷,哪些是眼前的事,哪些是回憶的事?請理清課文脈絡。
討論后歸納,然后電子板書:
眼前事 插敘
夾竹桃 探爸爸 賴床受罰
禮堂鐘聲 爸爸的病 爸爸愛花
唱驪歌 盼望自己長大的人 闖練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長大了
2、爸爸”的鼓勵和懲罰對“我”的健康成長有哪些影響?
討論后歸納:
⑴ 六年前他參加我們學校的那次歡送畢業同學同樂會時對我的鼓勵,今天,我真的成為優秀的畢業生被選做這件事。
⑵ 六年前,我因賴床受罰,從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最早到學校的學生。
⑶ 我闖練成功。
⑷ 當我得知爸爸病逝的消息后,表現出鎮定、安靜,這就是爸爸長期教育的結果。
3、“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討論后歸納:
爸爸表面上很嚴厲,嚴格要求“我”,實際上卻充滿愛心。他親自給無送花夾襖和兩個銅板。爸爸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爸爸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爸爸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四、小結
這篇課文是隨著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下來的,所以文章彩插敘手法,從眼前的事回憶往事,寫出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對自己的鼓勵和教育,塑了爸爸嚴厲而不失愛心的形象。
五、作業
完成課后第一題。
第二課時
一、預習
再次閱讀全文后,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個部分,思考“研討與練習”二。
二、導入
上節課,我們分析了爸爸這個人物形象,理解了文章的插敘手法。這節課我們重點分析兩個語段以及記敘文中的伏筆與照應的問題。
三、重點研讀
1、朗讀第“當我在一年級的時候……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在這學校里啦”,思考下列問題:
⑴ “我”在一年級的時候,每天早晨醒來“又愁又怕”,愁的是什么,怕的又是什么?
⑵ 爸爸是個商人,家里也很有錢,為什么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
⑶ 爸爸見我不起床為什么打我?
⑷ 爸爸既然打了我為什么又給我送花夾襖和兩個銅板?
⑸ 爸爸對我的嚴格教育對我成長有什么影響?
2、朗讀“快回家去……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討論:
⑴ 我為什么要趕著回家“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為什么呀”?
⑵ 聽了老高的話,知道爸爸去世的消息,我為什么“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
3、熟讀課文,研討問題:
⑴ 課文沒有直接寫爸爸病重、瀕死,但處處埋下了伏筆,請同學們找出來。
⑵ 文章標題“爸爸的花兒落了”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⑶ 文章多次寫花,有什么用意?
四、小結
本文以爸爸愛花和畢業典禮為線索,重點寫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長大懂事的情感。文章采用插敘手法,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二。
2、完成《達標測試題》第2課。
【《爸爸花兒落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