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桂林山水》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桂林山水》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課前,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查閱有關桂林山水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2.整體感知課文后,進入分段研讀階段。研讀的重點是:作者是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寫出桂林山水的特點的;在思考此問題的同時,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3.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記,教學時既要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還要讓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結合貫穿教學的始終。課始,可通過情景渲染導入課文,如通過圖片錄像、教師的導語,喚起學生閱讀的愿望,接著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教師范讀、指名分段朗讀,引讀、看畫面配音朗讀,對課文作整體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調。
研讀第二自然段時,重點讓學生思考:
(1)作者既然是寫漓江水,為什么開始寫大海和西湖?這樣寫能讓你產生什么感覺?
(2)漓江的水有哪些特點?
(這些問題也可由學生質疑問難中產生)
師生圍繞上述問題進行對話時,結合理解相關詞句。如“無瑕的翡翠”。同時再次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
第三自然段可放手讓學生自學,引導學生從對內容的理解和表達方式兩個方面交流各自的感受,結合理解“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和作用;圖文結合理解“屏障、兀立、嶙峋”等詞語的意思,并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加以具體的描述。
上述兩個自然段的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引讀理解句子之間的關系,如,師:“漓江的水真靜啊”,生:“靜得……”進而感悟作者是如何運用多彩的語言和展開豐富的想象把景物寫具體的。
最后一自然段可以通過配音朗讀等形式加深理解,讀后說說“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想象桂林山水的美,并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再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對筆畫較多,字形結構復雜的生字,如,“瀾、瑕”等要讓學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礎上認真書寫;本文的詞匯豐富,句子優美,除了在閱讀過程中結合上下文加以理解外,還要引導學生積累和運用。如對詞語的歸類;提供一個新的語段,讓學生在新的語境中遷移運用這些詞語;用幾個詞語連綴成幾句話,如用“峰巒雄偉,拔地而起,形態萬千,連綿不斷”等詞語寫一段話;還可以仿照例句寫話,如仿照“真靜啊,靜得……;真清啊,清得……;真綠啊,綠得……”的句式練習寫話。
5.把指導背誦與理清文章的結構聯系起來。可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并列出寫作提綱。然后根據提綱練習背誦。
6.“閱讀鏈接”與課文有著緊密聯系。可讓學生自己閱讀。讀后說說,這首詩寫出了漓江的哪些特點,哪些句子寫得最動人等等,讓學生懂得可以用多種形式來描繪同一景物的特點。有條件的班級可以引導學生結合這首詩的內容,進行再創造,也寫一首詩描寫漓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人教版四年級《桂林山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桂林山水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