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老師》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寫法。
2、體會作者在文中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
3、體會關鍵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一、課前預習
1.基礎積累
(1)本文作者:魏巍,當代作家,原名魏鴻杰,曾用筆名紅楊樹。作者少年時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讀了平民小學、高小,勉強讀了簡易鄉村師范。抗日戰爭爆發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戰士們中間,解放戰爭時,在行軍作戰的間隙寫了大量詩歌。全國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長篇小說《東方》等。《我的老師》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為《教師報》所寫的回憶性散文。課題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師”是作者小學時的教師蔡蕓芝先生。
(2)給加點字注音
魏巍()榆()錢黑痣()察覺()睡覺()
占卜()模()仿模()樣軍閥()褪()色
焚()香勸慰()磕()頭瞌()睡時辰()
2.整體感知
(1)本文共記敘了幾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誰?蔡老師是男的還是女的?為什么稱“先生”?
本文記敘了我的老師蔡蕓芝、我的母親和我小學時的幾位同學。主要人物是蔡蕓芝老師,她是女的。“先生”是對老師的一種尊稱。
(2)本文共記敘了幾件難忘的事情?哪幾件詳寫?哪幾件略寫?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共記敘了七件事:①蔡老師假裝發怒;②課外教我們跳舞;③帶我們觀察蜜蜂;④教我們讀詩;⑤我們看老師寫字;⑥正確處理“我”與同學間的糾紛;⑦睡夢中去找老師。這七件小事,后兩件詳寫,前五件略寫。這樣安排,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既使文章結構疏密相間,更能表現出師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這七件事是如何貫串起來的?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亂?為什么?
①本文有一條感情的線索——回憶、依戀、思念“我”的蔡老師。記敘的七件事,始終貫穿著“愛”——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的強烈的思想感情。②這七件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經過精心考慮的,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從平時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師愛學生的美好心靈,表現了學生對老師的依戀之情。隨著作者回憶的軌跡,順著作者記憶的思路,師生感情一步步加深。可見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隨便調換的。
3.合作探究
(1)蔡老師是一個什么樣的老師?你從課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①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這些說明蔡老師溫柔,熱愛學生。②她教我們跳舞,讓我們觀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調教我們讀詩。這些說明蔡老師熱情、慈愛的性格。③蔡老師排除“我”和“小反對派”的小糾紛,說朋蔡老師公正、偉大的性格。
(2)“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生?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①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寫出“我”的調皮、機靈。表現了一個淘氣的孩子對老師的理解。②“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現“我”的天真活潑。③接近文學、愛好文學、模仿老師寫字的姿勢,說明“我”聰明、好學、尊敬師長。④夢里導師,更表現“我”尊敬愛戴老師。
(3)蔡蕓芝老師給“我”寫信時,說“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我”認為蔡蕓芝老師是一個慈愛、公平、偉大的人,師生互相的評價說明了什么?
在老師心中,她的學生是最可愛、最純真的學生;在學生心中,他的老師是最好的、最偉大的老師。這說明了老師對學生的愛,也說明了學生對老師的愛。
4.品味語言
(1)、“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全篇都用第三人稱“她”,這里為什么改用第二人稱“你”?
一般的情況下,一篇文章的人稱應前后一致。這里由于抒發感情的需要,變換人稱,表示感情激動到了極點,從而抒發了對蔡老師至今仍懷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稱直接抒情,更加親切。
(2)“在一個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的人啊!”如果刪去“在一個孩子的眼里”行不行,為什么?
從孩子的眼光評價老師給“我”的支持和幫助,熱情贊美自己的老師,它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當時的心情。如果刪去,使人感到空泛,不親切,過于夸張。
(3)他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說明蔡老師只是假裝發怒,而非當真。表現出了蔡老師溫柔、慈愛的性格。
(4)她還讓我們觀察蜜蜂,也是在那時候,我認識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體現出了我對這一次課外活動的印象特別深刻。
(5)即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地看著她,連她握鉛筆的姿勢都急于模仿
流露出孩子對老師的熱愛、依戀。
二、閱讀理解
每逢放假的時候,我們就更不愿離開她。我還記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看她收拾這樣那樣東西的情景。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至于暑假,對于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么漫長!記得在一個夏季的夜里,席子鋪在當屋,旁邊燃著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時辰,我忽然爬起來,(甲)地往外就走。母親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師……”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塊席子,我已經走出六七尺遠。母親把我拉回來,勸說了一會,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師啊!至今回想起來,我還覺得這是我記憶中的珍寶之一。一個孩子的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啊!什么時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
可惜我沒上完初小,就轉到縣立五小上學去了,從此,我就和蔡老師分別了。
1.用四個字概括短文所講的事情。
夢里尋師。
2.選文中(甲)處應填__B__;(乙)處應填__C_。
A.糊里糊涂B.迷迷糊糊C.模模糊糊D.稀里糊涂
3.選文中“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能否調換位置,為什么?
不能。甲處的“迷迷糊糊”是自己睡覺睡迷糊了,而乙處的“模模糊糊”是指話說得不清楚。
4.一般說,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來的。為什么作者這時覺得暑假“漫長”?
因為作者非常愛戴、敬佩老師,對老師戀戀不舍。 點撥:因為作者愛戴老師,假期又要同老師分別,所以才會覺得假期漫長。
5.畫直線句“看看那塊席子”不能刪去,原因是什么?
“那塊席子”是參照物,自己離開了那塊席子,說明“夢中尋師”是真的,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實際了。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2
【學情分析】
五年級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他們有著較為獨立的個性,在閱讀時,也有自己獨特的體會和感悟。因此,教學時,注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盡可能讓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放手讓他們討論交流,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刻理解科學知識的文化意蘊,最終形成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正確態度。
【教材分析】
《我最好的老師》是美國作家大衛歐文的作品,寫的是一個叫懷特森的老師,他在課堂上把錯誤的動物學知識“教”給了學生,讓學生們測驗都得了不及格之后,他才說出真相。以此教育他的學生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認為課本和老師就永遠正確。文章短小深刻,充滿哲理。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要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科學精神的含義,還要學習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探究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的原因。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預設】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9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我最好的老師
二、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1、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前面的鏈接語,看看給我們提出了哪些學習要求?
2、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認識懷特森先生,體會他的“好”
1、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充分地感受懷特森先生到底是一位怎樣的老師?請同學們再一次深入地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相關語句,并在句子旁邊寫感受做批注。
(設計說明:用大的“問題情境”作為主線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避免了面面俱到的情節分析和煩瑣膚淺的提問應答,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了解了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怎樣的老師,為后來理解為什么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2、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3、集體交流,起初你認為懷特森先生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1)“當他把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我驚得目瞪口呆,因為在我寫下的每一個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畫上了一個刺眼的紅叉叉。我得的是零分!”
懷特森先生是一位奇怪的、不可思議的老師。因為“我”的考卷時根據筆記答的,筆記又是根據老師所講而記的,本應得滿分。可為什么懷特森先生竟給“我”打零分呢?這太讓“我”吃驚了,所以“我”覺得他是個奇怪、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的老師。
(2)“關于貓猬獸的一切都是我編造出來的。”
懷特森先生是個不負責任的老師。他竟然在課堂上給我們講授錯誤的知識,我們的老師都是講正確的知識,他太不稱職了。
師過渡:當時作者的心情和我們是一樣的。明明是懷特森先生親口講的知識怎么能出爾反爾呢?這又怎能不令我們生氣呢!來,同學們讀讀這段話,讀出作者當時生氣的心情。自己讀、指名讀。
(3)課件出示句子: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么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
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這句話里哪個地方最能表現出當時同學們憤恨的心情?
預設生:我發現少了先生兩個字,我能體會到當時作者對懷特森先生深深的痛恨,他覺得懷特森先生不配當老師,因此直呼老師的名字。
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吧!指名讀、齊讀
4、繼續交流:后來你又覺得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1)“他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懷特森先生真是一個用心良苦的老師啊!他寧愿讓同學埋怨責罵,還是大膽的在課堂上傳授虛假的知識,原來全都是為了培養同學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的能力,他真是用心良苦啊!
(2)“同時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
懷特森先生是一個培養我們大膽質疑的老師。這個零分能給我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一看到這個零分我們就會知道在課堂上就應該集中精力、認真動腦,聽出錯誤馬上指出來,否則以后還會得零分的。
(3)“懷特森先生總是想方設法讓我們來接受他的挑戰。”
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時刻不忘培養我們懷疑精神的老師。他總是想法設法,就是他在以后的科學課上經常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來挑戰他的錯誤。所以我覺得他是一個時刻不忘培養我們懷疑精神的老師。
(4)同學們可以想象一下,作者和他的同學們為了駁倒懷特森先生一個個貌似正確的論點,課后可能會做些什么呢?
預設生:到圖書館查資料、查看科學書、上網查資料、問其他的科學老師、問父母、親自做試驗
師小結:是啊,正是在這一個個的過程中,同學們增長了——見識,提高了對知識的——認識,還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5)“這是一個終身受益的教訓。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懷特森先生是一個培養我們具有懷疑精神的老師。懷特森先生挖空心思想出那樣一個獨特的教學方法,就是為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迷信權威和書本。這個道理讓我一生都很有好處。
師小結:懷特森先生用編造貓猬獸的虛假知識,告訴我們在科學課上——(生接)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
在語文數學等其他學科的課上,我們還是不要——
在生活中,我們依然不要——
在將來的工作中,我們永遠不要——
這就是一個——終身受益的教訓。
5、本文的作者大衛歐文正是在懷特森先生的影響下,才最終成為美國著名作家,其所寫的《第一家爸爸銀行》風靡全球。
此時我們回到鏈接語中的第二個問題。我想你一定弄明白了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了?誰來說說?
(因為懷特森先生用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讓我們明白了不要迷信書本和權威,要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因此作者認為他是最好的老師。)
師小結:是啊,作者用切身的體驗和滿腔的敬佩表達出了對懷特森先生做法的認同,認為他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如果有人提出懷特森先生的這種做法是在糊弄學生時,你同意他的觀點嗎?(不同意)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大聲地并堅定地告訴他——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課件出示,生接)“不,你的看法錯了。”
四、學習寫作方法,升華他的“好”
同學們,對這樣一位教學方法獨特的老師,你喜歡嗎?(喜歡)
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對這位懷特森老師敬佩得五體投地,喜歡得無與倫比,恨不得馬上就成為他的學生是嗎?那你知道我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嗎?作者是運用了怎樣的辦法讓我們跟他一樣喜歡甚至是迷上了這位懷特森老師呢?
師小結:對,作者詳細記敘了自己學習生活中的一件事,而且把自己在這件事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內心感受非常詳細地記錄了下來,用“事實說話”,所以才這樣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五、我手寫我心,記住他的“好”
假如你現在真的成為了懷特森先生的學生,成為了作者的同學,你都想對懷特森先生說些什么呢?請你用筆寫下來,比一比誰寫得最好!
……
總結:從剛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懷特森先生不但給作者,也給我們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學的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老師希望這種影響無限延伸,希望我們未來的生活、未來的工作、未來的人生都能因這種影響而精彩!
板書設計:
29我最好的老師
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定“編造、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垢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3、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現在,我們的學生和家長對老師是很關注的,誰都想給自己或者給自己的孩子找一位最好的老師。可什么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最好的老師,看一看他“最好”在哪里,你是怎樣理解的?
二、帶著問題朗讀課文,然后學生自由交流,回答上面的問題。
提示: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出老師教學生的具體事情,進行反復品讀,從課文中具體寫的事情當中體會到老師“教學方法獨特”、“這種獨特的教學方法的真正用意”和“我對老師的贊揚”三層意思。
內容提示:課文具體地描寫了一堂科學課的經過,概括生產力地描寫了此后的科學課成了一種“冒險”,最后描寫了“我”對懷特先生的感激和贊揚。
三、你從“最好的老師”那里學到了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呢?
提示: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進行思考。
重點語句提示:
他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這是懷特森老師通過這一堂關于“貓猬獸”的課,想要告訴學生的一個道理。一個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輕信老師和專家的說法,要敢于懷疑。
從此,科學課對于我們來說就成了一種“冒險”。
這里的“冒險‘是指科學課上富有挑戰性的緊張刺激的學習過程,學生要求時刻動腦對事物進行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判斷,要有懷疑,也要有實證,學習成了一個真實的復雜的認識過程。
然而,正是在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這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是懷特森老師創造和營造的,也就是在科學課上不斷質疑,不斷思考,不斷論證的過程。在這樣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那就是要善于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要有懷疑的精神。
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書本、權威,代表的是已有的、被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知識。句子中的兩個“不要迷信”強調的是一咱懷疑的精神,強調要通過獨立的思考去獲取知識。
四、學習方法感悟
提示:通過具體的事例說明道理
板書設計:
學方法獨特:科學課成了“冒險”
最好的老師 正用意: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能力
我的贊揚: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附詞語理解:
出人意料:超出人們的意料。
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
破綻:比喻說話做事時露出的漏洞。
饒有趣味:饒,豐富,多;指很有趣味。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一、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安排詳略的寫法。
二、體會作者在文中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
三、培養學生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
一、本文教學重點: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展現蔡蕓芝老師美好的心靈。
二、這篇文章字面并不難懂,但作者流露于筆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教學中要抓住關鍵詞、句的分析,以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授課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你們未上學以前,你們幼小的心靈中會認為天下最可親的是爸爸媽媽,或是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當你們進入學校在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循循善誘的教育下成長,這時你們就會認為老師也是最可親的人。有的老師在你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許多年后你們還會清楚記得他們的音容笑貌,從心底激起對他們的敬愛與感激。可是要讓你表達這樣的感情,許多同學覺得很困難,那么,讓我們讀讀魏巍同志寫的飽含深情憶恩師的美文《我的老師》,我想大家一定會得到啟發和感悟的。
二、初步研讀
1、自讀課本
2、自主學習
學生速讀課文,按提出的問題,自主學習,在書上做好圈點批注;各小組合作解決這些問題。如小組不能解決的,再全班交流解決。投影思考的問題:
①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誰?
(蔡蕓芝老師 )
②本文共記敘了幾件難忘的事情?各用一個小標題概括,寫在書上。
(共記敘了七件事:①蔡老師假裝發怒;②蔡老師課外教我們跳舞;③蔡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④蔡老師教我們讀詩;⑤我們看蔡老師寫字;⑥蔡老師正確處理“我”與同學間的糾紛;⑦我睡夢中去找老師。)
③蔡老師是一個什么樣的老師?請結合課文具體內容作簡要說明。
(總的來講,蔡老師是一位溫柔慈愛、熱情公正、平易近人、酷愛學生的好老師。像這樣的老師贏得孩子們的熱愛、敬仰、羨慕,是理所當然的。)
三、進一步研讀課文,
1、作者寫蔡蕓芝老師,選了七件小事,是不是太多了?請談一下你的看法。
(這七件小事都是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讀來使人感到十分熟悉和親切,因為這些材料不是隨便拾取,而是作了精心選擇。那七件看似平常的瑣事,卻能從不同的角度——或課上,或課外,或校內,或校外,或平時,或假期,全面展現蔡老師愛學生的美好心靈,更表現了學生對老師的愛。)
2、七件小事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為什么這樣安排?
(這七件小事,后兩件詳寫,前五件略寫。前五件事都是蔡老師和“我們”一起的集體活動,用的是略寫,側重表現她的溫柔可親。第六件事詳寫蔡老師對我的援助,在作者幼小的心靈上永存她光輝的形象,突現她的“慈愛”、“公平”與“偉大”,使作者感情升華,直到最后詳寫第七件被稱為“記憶中的珍寶之一”的事——“暑假之夢”,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無限的眷念、思慕之情,使每個讀者都深受感染。這樣安排,既使文章結構疏密相間,更表現出師生感情的步步加深,突出了“老師愛學生,學生更愛老師”這一主題。)
教師小結:從以上的討論可以看出,一篇文章選什么材料,怎樣愛排這些材料,都要圍繞中心來考慮。
四、體悟情感,師生共賞。
1、教師:這篇文章的文字比較淺顯,我相信在座的同學都能讀懂,但就在平平實實的語言里,充滿了濃郁的感情。可以說這篇美文主要是美在文章的“情”上,它靠一個“情”字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閱讀精美的散文,要反復品味欣賞。老師特別喜歡下面一段文字,(投影)朗讀:
“每逢放假的時候,我們就更不愿意離開她。我還記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看她收拾這樣那樣東西的情景。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至于暑假,對于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么漫長!”
“默默”兩字,沒有話語只是默默觀察,這是孩子表達依戀的方式,只希望能在老師身邊多呆一會兒,只希望能多看老師一眼,寫出孩子與自己喜愛的老師依依惜別的深情,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的動作,靜態的描寫,濃濃的情意勝過干言萬語。
“你”:一般的情況下,文章的人稱應前后一致。這里由于抒發感情的需要,變換人稱,
表示感情激動到了極點,從而抒發了對蔡老師至今仍懷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稱,直接抒情,更加親切。
請同學自己看書,進行品味鑒賞,談你感受最深的一例,可以是一個詞語,一句話,一個事例。學生舉一到兩例即可,在賞析前或賞析后要求他們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五、拓展延伸,寫作訓練
教師:非常真摯而感人的師生情誼,成為文學作品的一個永恒的話題。假如作者在寫
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師的音迅,而他此時已在文學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準備給蔡老師寫一張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寫嗎?
在寫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績。請看屏幕,請一學生朗讀或教師讀:
魏巍,從1939年至1949年,主要從事詩歌創作,曾先后寫作發表了《蛔蛔,你喊起他們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風景》、《寄張家口》、《開上前線》等詩歌作品,其中1942年創作的長詩《黎明的風景》因成功地表現了抗日斗爭的生活而獲晉察冀邊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頒發的“魯迅文藝獎金”。建國后專事散文及小說的創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間三次赴朝鮮,寫下了奠定其文學地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及《故士和祖國》、《在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依依惜別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與白艾共同創作出版了中篇小說《長空怒風》后,1956年又與錢小惠合作寫出了電影小說《紅色的風暴》。1963年參加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解說詞編寫工作。從1959年始至1978年,歷時22年創作了著名的長篇小說《東方》,以史詩般的筆觸,熱情而又深遠開闊的思想,表現了壯烈的抗美援朝的戰爭生活,因而榮獲1982年中國首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創作獎)。
明信片都比較短,要特別注意內容的精要,而蔡老師和“我”已多年不見了,我在文學上已頗有建樹,所以明信片應包含這樣一些基本內容:1通過具體的情節或細節喚起老師對自己的回憶;2得體地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表達對老師的祝福。60字左右。
學生寫作,然后交流。具體寫法不求一律,有創意的要肯定鼓勵。
教師小結:在剛才同學的交流中,我聽出了兩點:一是同學們已基本掌握了用具體的情節或細節來表現老師,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二是同學們對老師的感情還是很深的。我相信,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的老師會愛我們的學生如自己的孩子,我們的學生會愛他們的老師如自己的父母。
六、出示學習目標(投影)、布置作業
從這堂課的學習中,我們看到了蔡老師的一顆摯愛學生的美好心靈,體會到了作者對老師的依戀、思念之情,學到了要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安排詳略的寫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師”這一傳統美德的熏陶。課后請同學模仿本文寫一篇文章:以“以心發現心,以愛博得愛”為題,精心選材,注意詳略安排,介紹一位你的老師,字數500字左右。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課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 教學方法獨特, 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破綻、駁倒、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3、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認識“最好的老師”
1、說一說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應該是怎樣的?(生自由說)
2、每個人心目中的好老師標準都不同,這節課,讓我們隨著作者去認識一位他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板書課題,引導從課題質疑)到底這位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出示自學提示:
(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我”最好的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3、課堂交流
(1)讀讀記記下列詞語:
編造、破綻、教訓、駁倒、糊弄、終身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朗讀自己找到的有關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懷特森老師是怎樣的老師。
二、再讀課文,走近“最好的老師”
1、出示句子: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讀句子,從這句話中質疑,預設問題:出人意料的舉動是什么?表現在哪些地方?)
2、(出示要求)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懷特森老師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從問中找出有關句子,在旁邊作批注。
(1)課堂交流。(指導感情朗讀)
(2)討論:如果你是懷特森老師的學生,面對這種種出人意料的舉動,你會怎么想?(過渡:所以我們當時的反應是什么?(相機板書:氣炸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嗎?誰被誰怎么了?我們被老師糊弄了!)(板書:糊弄)
過渡:一個這樣糊弄學生的老師,我卻稱他為“最好的老師”(指讀課題),為什么?
三、細讀課文,走進“最好的老師”
1、仔細再讀課文,邊讀邊找句子,作作批注。
2、課堂交流。(指導讀出對老師的敬佩、感激之情)
3、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句子“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四、總結收獲,拓展延伸
1.是的,懷特森老師那獨特的教學方法,那出人意料的舉動使我們終身受益,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所以作者說他是“最好的老師”(指讀課題)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學生自由暢談。
2、交流收集到的資料,談談你的體會。
板書:21、我最好的老師
氣炸了 冒險 受益
算哪門子老師? 不,你的看法錯了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6
教育目標:
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指出他們的優點和長處、缺點和不足,鼓勵他們改正,做一個積極上進的好學生。
學生:通過老師的評價,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接受自己,并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健康地成長。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想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嗎?想知道老師對你的評價嗎?想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嗎?那么,在本節課上,你要認真聽講,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仔細琢磨老師的講解,你便能看到老師眼里的你是什么樣的。現在我們講新課:老師眼里的我。
二、講授新課
教師先以講做事的形式講述課文,然后讓學生默讀課文。
教師:同學們,從家長會前的李勇的心里活動及情緒變化,我們看到了每位同學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正確評價,希望自己在老師眼里是個好孩子。你們呢?是否也有這樣的希望。我們在老師的評語中,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優勢和不足,并按老師教給的方法,彌補個人的不是,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三、課堂活動
1、想想議議
教師在黑板上寫了三個問題:
(1)家長會前,李勇為什么心里不安?
(2)老師眼里的李勇什么樣?
(3)你希望老師怎能樣評價你?
教師:現在我們分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然后各組派出代表發言。目的是讓學生分析李勇同學在家長會前后的心里活動,并說出自己對老師評價的希望。
2、想想說說
教師:(讓學生將書翻到指定頁)請同學們認真默讀,然后同桌讀者討論書上的四個問題,最后動筆寫出答案和感受。目的是讓學生思考后,分析“自我”和老師的評價。
3、交換意見
教師:(讓學生將書翻到指定頁)在表格里填出老師對你的評價和自我評價,讓同桌填上他對你的評價。通過對老師、同學和自我評價的比較,找出自己原先沒有認識到的優點和缺點。
4、請你思考
教師將兩段故事及問題寫到紙板上,并掛到黑板上,請一位同學念一遍。
教師:請同學們思考一分鐘,然后自由發言。目的讓學生明確,若想得到老師正確的評價,自己平時要做到言行一致。
5、演講
教師將演講的題目及要求、評分標準寫在黑板上,長指定四位同學當評委。通過學生演講,教師了解學生對教師評價的態度,檢查教學目的達到的情況。
四、實踐指導
1、請你選擇
教師將兩段故事和六個答案呈現在黑板或教室前屏幕上。教師念一遍,請一位同學念一遍。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思考兩分鐘,然后我請同學們自由發言。第一個問題是你選擇哪個答案,為什么?第二個問題是你又選擇什么答案,為什么?目的是提高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
五、教師總結
教師: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和課堂活動,我們懂得了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評價,還要認識自己,正視個人的優點和缺點,并且要努力改正缺點,做一個樂觀向上的好學生。
六、課外活動。
回家后,讓爸爸媽媽給自己“畫像”,并認真琢摸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制訂改正辦法。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7
一、先通讀一遍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題目《我的老師》,文中的“我”是誰?“老師”是誰?(我”是海倫·凱勒,“老師”是安妮,莎利文。)
2、文中的“我”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她依靠什么感官認識世界?(她既是盲人,又是聾啞人。她認識世界只能用觸覺和味覺。)
3、她的教師和我們在學校見到的老師有什么不同?(她的教師是只教她一個人的家庭教師。)
二、先看下列問題,然后帶著這些問題,依次到文中去找相關的答案。
1、海倫·凱勒在什么時間,怎樣認識了安妮·莎利文老師,這位老師對她有什么影響?你是從文中哪些段找到答案的?(閱讀前三段和最后一段能找到答案。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她從人們進進出出忙個不停的跡象猜到會有不尋常的事情發生。她坐在大門邊的石階上等待。忽然,有一個人拉著她的手,然后緊緊把她摟在懷里,就是這位老師給她開了眼界,向她揭示了生活中的一切,給她帶來愛,帶來歡樂,給她的生活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2、莎利文老師是怎樣教她學會了詞的具體含義并形成概念的?(莎利文老師從她身邊的具體的物——舊的洋娃娃,讓物和表示此物名稱的字母建立起聯系。為讓她形成詞的概念,老師又用新的洋娃娃和詞再次聯系。接著又用對水的觸覺形成“水”這一詞的概念,終于讓她學會了母親、父親、姐妹、老師等詞的概念。老師讓她學會了語言的基礎——詞。)
3、莎利文老師又是如何讓她認識、了解大自然的,是什么事情使她有了正確理解事物的思想?(莎利文老師把她帶到大自然中,運用她的觸覺、嗅覺,以及學到的詞匯,使她在頭腦中形成特有的形象。有一次,莎利文老師讓她坐在樹上等候老師回去取午飯,突然天氣變化,暴風雨來臨,在她最危急的時刻,老師來了,幫她回到地上。這件事使她懂得了大自然不總是對人微笑,給人仁慈。這使她有了思想——運用詞匯的思考。)
4、海倫·凱勒又是怎樣懂得抽象詞語含義的呢?比如對“愛”的理解。(老師指給她“愛”在心里,她不理解;花香是“愛”嗎?不是,“溫暖”是愛嗎?不是。當她穿錯襪子的時候,老師請她“思考”。老師運用比喻:“你不能摸到云,但你會感覺到雨。”使她懂得了愛是一種情感。體會到她的.心是和別人的心緊緊地連接在一起的。)
[寫作指導]
一、這篇課文和魏巍寫的《我的老師》,從內容上分析,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請你一一指出。(①都是對老師的懷念和贊美;②都是選擇典型的事例;③都談到老師對自己的影響。)
二、從海倫·凱勒的特點考慮,在寫法上與魏巍寫的《我的老師》有什么不同?(魏巍回憶蔡蕓芝老師可以直接描寫老師的外貌、動作……然而海倫·凱勒看不到老師的外貌,只能憑借她僅有的觸覺去感受老師的關愛,接受老師的教導。)
三、從海倫·凱勒的寫法上,你受到什么啟發?(一位好的老師能決定自己的成長道路,甚至影響自己一生。有時從自己的進步、成長過程來體現老師的辛勤培育,從側面烘托老師的形象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8
教材解讀:
本文是人教版第十二冊第五組的最后一篇課文,是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一般都排在每個單元的最后,這樣編排的目的是通過精讀課文的閱讀方法,來促進學生學法的運用,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
課文是美國作家大衛、歐文回憶自己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用他獨特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本組教材以“科學精神”為專題編排。學習這組教材,要把握主要內容,體會科學精神的含義,學習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方法。而這篇課文除了要學生把握課文中獨特的科學精神外,另一個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學情分析:
文中所塑造的懷特森老師是個很“另類”的形象。這種“另類”導致了學生對懷特森老師產生了諸多的“意外”。首先是懷特森老師別具一格的教學方式很另類,讓學生耳目一新。其次是他們沒想到懷特森老師會“戲弄”自己的學生,這太出乎意料了。再次是現在的大多數學生還是教師和教材的忠實信徒。他們從未懷疑教師和教科書上說的,因此對他們而言是種挑戰。
設計概說:
以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為學習的主線。因此,引導學生圍繞(1)、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2)、懷特森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3)、懷特森老師是不是最好的老師?(4)、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這四個層次清晰,邏輯嚴密的問題來探究。通過結合語境,轉換句式,來指導朗讀;采用辯論賽來加深對“最好的老師”的理解;設置“實話實說”這個環節讓學生暢所欲言,個性表達;最后體會寫法,拓展運用,學習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學習目標:
1、在自主閱讀中正確讀記“編造、破綻、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出乎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興趣等詞語。
2、通過自主閱讀、獨立思考、交流討論、劃劃寫寫、指導運用等方法來把握課文大意,并對文中所要表達的科學精神有所感悟。
3、學習文本的“一事一議”的寫作特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在你們的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怎樣的?
2、揭示課題。板書:我最好的老師,齊讀課題。(“最好”這個詞突出書寫。)
二、自主閱讀,討論交流。
1、這位老師是誰?(懷特森)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2、快速瀏覽課文,用“——”劃出課文的中心句。(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迷信書本、也不要不迷信權威。)
3、默讀1——5自然段,邊思考邊批注想想: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怎樣的老師?劃出感受深的句子
4、師生交流。
生1: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師: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老師?請學生用一個合適的詞上臺板書。
生2: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么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的老師?
師:你認為他是怎樣的老師?
生:是個無理取鬧的老師。(學生上臺板書“無理取鬧”)
生:是個過分的老師。(學生上臺板書“過分”)
生:是個古怪的老師。(學生上臺板書“古怪”)
……
師:大家再看看課題,這是怎樣的老師?(最好的老師)順勢創設情境:假如你是懷特森先生的學生,把你當時的心情讀出來。
5、指導朗讀:
(1)?(PPT)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么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的老師?要求讀出“氣憤”的語氣。
(2)(PPT)這不算測驗,懷特森不算老師。(通過對比閱讀,從字面、反問句感受氣憤到了極點。)
6、默讀5——8自然段,并思考:懷特森老師是不是最好的老師?用“﹏﹏”劃出依據。(這個環節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辯論,可以是男生當正方,女生當反方;也可以通過分組,一二兩組持正面的觀點,三四兩組持反面的觀點;要是班上的學生都認為懷特森是最好的老師,那么由老師來當反方和學生進行辯論。)
出示辯論賽的要求:依據要有說服力,必須得拿出證據。
例如:
反方:懷特森先生說,關于貓猥獸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編造出來的。因此他不是最好的老師。
正方:……
反方:懷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理會我們的心情。
正方:……
反方:科學課對于我們來說就成了一種“冒險”。這讓我們每天都提心吊膽。
7、教師帶領著學生齊讀“最好的老師”的依據:(擦去之前學生的板書)
PPT:(1)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
PPT:(2)正是在一個個饒有興趣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8、實話實說: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三、回顧舊識,加深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PPT:不要相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重點理解)
1.古今中外,善于發現問題并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還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級學的《畫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給戴嵩指出錯誤的小牧童;《動手做做看》中伊琳娜用實驗來指出科學家郎志萬的哄騙;四年級學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伽利略敢于挑戰權威等。)
2、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獨立思考””科學的懷疑精神”)
四、體會寫法,拓展運用。1、體會課文“一事一議”的寫法。
2、嘗試練筆:用一個事例告訴大家一個道理。
五、總結。
這節課大家收獲頗豐,我們懂得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還學會了用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板書設計:
我最好的老師
獨立思考科學的懷疑精神
“一事一議”的寫法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9
一、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積累字詞。
(2)概括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情感線索。
(3)學習課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以及詳略得當的寫法。
(4)理解揣摩詞句,感受深厚的師生情感。
二、學習重難點
1、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情感線索。
2、圍繞中心選材的寫法。
第一課時
三、預習交流
(一)自主學習
1、給下列字詞注音:
榆錢() 黑痣()模仿()褪色()卜問( )磕頭()
糾紛() 當屋()蔡蕓芝() 勸慰()魏巍() 焚香()
模糊()時辰()
2、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l)溫柔:
(2)心清如水:
(3)依戀:
(4)糾紛:
(5)熱戀:
(6)莫大:
(7)模模糊糊:
(8)迷迷糊糊:
(9)狡猾:
3、預習過程中,你還發現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試提出來大家交流解決。
(二)交流學習
1、自主學習,快速默讀課文,思考概括文中回憶的七件往事。溫馨提示:用(誰+干什么)的方式去概括。
2、全班齊讀課文,注意情感。(依戀、思戀、尊敬、感激等)
3、小組交流,出示:①蔡老師假裝發怒。②蔡老師教我們跳舞。
③蔡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④蔡老師教我們讀詩。⑤我們看蔡老師寫字。⑥蔡老師排除小糾紛。⑦我夢里尋找蔡老師。
四、展示提升
再讀課文,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真摯的師生情誼。
五、達標測評
5、當堂檢測。
1、蔡老師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師,“我“是一個_____________的學生。2、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__,是當 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他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是一篇回憶性_____________。作者在文中回憶的老師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課文中的這七件事情你認為略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詳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選詞填空。
(1)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________( 擋、擊、迎、阻),教鞭輕輕地________(砸、打、敲、抽)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她愛詩,并且愛用歌唱的________(聲音、聲調、音調、調子)教我們讀詩。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她讀詩的________(聲調、音調、調子、聲音)。(3)今天想來,她對我的________(接觸、接受、接近、接收)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么有益的________(作用、影響、啟發、幫助)!
(4)至今回想起來,我還覺得這是我記憶中的________(珍寶、珍藏、珍貴、珍奇)之一。一個孩子的________(純凈、純潔、純真、純粹)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啊!
第二課時
課前預習:
1、精讀課文,感知作者的情感。2、思考本文的情感線索。
一、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小組合作,探究情感線索和課文結構,然后明確。
①回憶、依戀、思戀“我的蔡老師。”
②課文結構:第一部分:(1)開篇引出對蔡老師的回憶。(回憶)
第二部分:(2—14)具體回憶七件往事。(依戀)
第三部分:(15)轉學與蔡老師分別。(思戀)
2、品味語言,細致揣摩,體會作者的情感。
①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蔡老師真的是要打“我”嗎?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大家為什么都笑了?)②“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真正要打的意思。(這里用“狡猾”一次呢?)③ 我們見了她不由得就圍上去。即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地看她,連 她握筆的姿勢都急于模仿。(“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現了我們怎樣的情感?)
④“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稱指代蔡老師,這里改用第二人稱“你”,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3、各抒己見:你覺得蔡老師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試談談你的看法。
4、本文在選材和組織材料上的特點:
①選擇的順序和面的廣 度:從校內到校外從平時到假期的順序②詳略得當。(前五件事情略寫蔡老師和學生之間親密無間的關系,后2件事情詳寫蔡老師給“我”莫大的援助和“我”對蔡老師的無比依戀)
二、語言積累。
1、圈點勾畫出作者對蔡老師飽含深情的語句。
2、本文語言質樸,充滿感情。找出課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句子讀一讀,說一說。3、請你仿照下面 的句子,給你的老師擬一條祝福的短信。
您是高山,用偉岸的身軀為我遮風擋雨;您是海洋,用寬廣的胸懷給予我溫暖。您是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您是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上學以來給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選取一兩個故事講出來大家聽聽。(課后寫一篇短文回憶一下這位老師)
四、再讀課文。選取自己喜歡的段落,飽含感情朗讀(特別是3、8、10、15等段)
五、總結歸納,當堂質疑。
1、總結全文。
2、學生質疑。
六、當堂檢測。
1、《我的老師》一文的感情線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蔡老師”2、熟讀課文,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1)我們見了她_________就圍上去。(不自覺、不覺得、不由得、由不得、恨不得)(2)我跟母親非常________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想念、紀念、懷念、牽掛、牽連)
(3)這時候蔡老師________了我,批評了我的“反對派”們(幫助、援助、救助、支持)3、文中“今天想來,她對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么有益的影響!”一句中“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可以交換順序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品味下列語句,特別注意加點的詞語,說出點你喜歡的理由來。①他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②她還讓我們觀察蜜蜂,也是在那時候,我認識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即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地看著她,連她握鉛筆的姿勢都急于..模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每逢放假的時候,我們就更不愿意離開她。我還記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看她收拾這樣那樣的東西的情景。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至于暑假,對于一個喜歡她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么漫長!記得在一個夏季的夜里,席子鋪在當屋,旁邊點著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時辰,我忽然爬起來,(甲)她往外就走。母親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師”我(乙)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塊席子,我已經走出六七尺遠。母親把我拉回來,勸說了一會,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師啊!至今回想起來,我還覺得這是我記憶中的珍寶之一。一個孩子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啊!什么時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1)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入語段句子中甲、乙兩處的括號里。(填序號)甲()乙()A模模糊糊B迷迷糊糊
(2)這個語段中的記敘六要素分別是:時間:_____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結果:______________。(3)作者對蔡老師一直是以 第三人稱“她”來稱呼的,但在畫線的句子中改用第二人稱“你”。下列選項中對其作用分析恰當的一項是()
A直接對話,更加真實B直接抒情,感情強烈C形式變換,更加活潑D敘述自如,更加簡潔(4)對“默默地”一詞所表達的感情分析正確的是()A表達了“我”對自己喜愛的老 師所想念的感情。B表達了“我”對自己喜愛的老師依依惜別的深情。C表達了“我”關心自己喜愛的老師的心情。D表達了“我”埋怨老師放假回家的心情。(5)最能體現本段中心的一句話是:
七、作業布置:
1、仿寫句子。
2、拿出你的筆寫下自己尊敬、熱愛的一位老師,要通過具體事件來表現,并注意詳略得當,還可以嘗試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等多種描寫方法去寫。
八、課后反思:
這一節課也存在的不足:一、很難調動全部的學生參與到思考中來,很多學生的惰性,習慣性為題提出之后就等待著老師的答案。二、學生無法將自己感受到的東西順利的轉化成語言表達出來,或者體會不深,表達不清。能基本達到要求只有20多個學生而已。還有一半的學生依舊是聽甚至無法參與到課堂中來。三、課堂時間把握不好,由于前面字詞本分花的時間比較多,后面時間也不夠了,結果后面的讀的環節很少,很多同學沒有親自體會到語言的魅力,最后面的介紹你與老師之間的一個感人的故事也僅僅只有兩個同學說了之后就沒有時間了。本節課總體上給人的感覺就變得趕、緊、急,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和用意,體會到人應具備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3、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和用意。
教學難點:體會人應具備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交流導入:
1、板書“最好的老師”,說說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應該是怎樣的?
2、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好老師的標準,作者心目中的最好的老師又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認識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讀通讀順。
2、讀讀記記下列詞語: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 出示題目檢測詞語。
3、我最好的老師是一位什么樣的老師?用文中的哪句話可以概括?(抓出“個性”句)
三、默讀課文,解決重點
1、思考:課文哪里寫出了懷特森先生是“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2、全班交流
四、再次默讀,突破難點
1、思考:懷特森先生教學方法的獨特、出人意料的舉動難道是為了嘩眾取寵嗎?他有何用意?給學生帶來什么好處?
(此處問題不夠簡潔是為了讓學生在思辯中深刻認識懷特森先生,從而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老師是他最好的老師。)
2、全班交流,老師因勢利導指導學生解題。
3、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推出第二問:如何去接近真理?
(學生可能迷糊,師可引導學生你們的知識是從哪來的開始一步一步探討。出現卡殼時交流時可適時播放課外資料,讓學生體會到要接近真理要掌握正確的知識,就必須具備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鼓勵學生聯系課文、課外資料或切身實際來談體會)
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
蜜蜂發音靠的是翅膀振動——這個被列入我國小學教材的生物學“常識”,被一位名叫聶利的12歲小學生用實驗推翻。聶利為此撰寫的論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銀獎和高士其科普專項獎。
這一科學發現出自一名年僅12歲的小學生之手,確實難能可貴!無數生物學家沒有發現的奧秘,小小的聶利發現了;成年人沒有懷疑過的來自書本的“定論”,聶利把它推翻了。
《人民日報》的報道說,聶利的發現過程并不復雜:她先是偶然發現翅膀不振動(或被剪下雙翅)的蜜蜂仍然嗡嗡叫個不停,然后用放大鏡觀察了一個多月,終于找到了蜜蜂的發聲器官。
如同許多重大科學發現一樣,發現過程本身也許并不曲折,關鍵在于發現者是否勇于向“定論”提出質疑,向科學權威提出挑戰。體現在聶利身上的勇于懷疑的精神,比“蜜蜂的發聲器官”這個發現本身更為可貴。
五、回顧全文,探討寫作手法
1、假如你來寫“我最好的老師”,你會怎樣寫?
2、快速瀏覽全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與剛剛自己的寫作思路比較,你有什么發現?
3、根據學生回答,點出以事見理的寫作手法。鼓勵學生在寫作中積極運用。
六、教師小結結束該課我最好的老師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及重點]
1、訓練學生從課文中準確獲取信息并進行概括的能力和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
2、領會安妮·莎利文對學生的深沉的愛和科學的教育方法。
[教學課型及課時]
1。自讀課
2。一課時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自讀課文一質疑一討論問題一釋疑。
(解說:文章的自讀是教學本課的關鍵。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提出疑問。質疑可能會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詞上的,或是句子上的,或是關于安塞腰鼓背景等方面的,均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對提出來的疑問,教師不必一一作答,先發動全班同學來討論解決,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存疑,或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在課外作深入探討。然后讓同學說說或寫一點各自感悟到的東西。)
媒體設計
1.多媒體:選取材料制作成課件
2.錄音機:伴奏帶。
3.投影卡片:介紹作者及其詩意的卡片各1張,共五張。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海倫·凱勒,這是世界各國,特別是有志青年人眾所周知的名字。她是一個美國人,她出生才19個月,就失去了視力聽力,不久又變啞,生命的開端就是多災多難的。但幸運的是這個病弱的生命受到一位優秀老師——莎利文小姐的關愛和栽培,使她頑強地成長起來,使她生命之火燃燒并煥發出無比的光芒,照亮了人類精神的殿堂。這個殘疾兒童最后成長為一名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故事在諸多方面都給我們以啟示,但最重要的啟示應該是“愛”,愛生命、愛人、愛學習、愛思考。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海倫·凱勒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師》,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位杰出的學生的老師——莎利文小姐。(板書題目及作者)
二、解題
海倫·凱勒,美國作家、演講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她出生后19個月,就喪失了視力和聽力,而且變成啞巴。后來,她的父母親要求當地的盲人學校給予幫助,該校派莎利文老師到她家里協助,海倫借觸摸的方法學會了聾啞語言,她利用點字系統學會了閱讀,又用一種特殊的打字機書寫。十歲時,學會了說話,后來在劍橋女校求學,1900年讀大學,1904年她大學畢業,并和莎利文老師合作她的自傳《我的一生》,此書一出,引起了文壇的轟動,她的故事不但感動和激勵著千百萬的殘疾人,也使無數的正常人為之震憾,使他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此后,她又參加了各種社會活動,她經常來回演講,寫了數本書,1927年她開始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募捐,致力于盲人事業。出版了《我的宗教》一書,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傳《中流》。她被人們稱為美國女英雄。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1。在認識莎利文老師前,海倫·凱勒是憑什么去接觸世界的?海倫在學習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請對比自己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身有殘疾,又聾又啞又盲。
2。在海倫·凱勒認識世界的過程中,誰為她鋪平了一條道路?
明確:莎利文老師。
3。莎利文老師是教了海倫什么,是怎么教的?她的教學方法有什么優異之處?
明確:(學生自主探究、討論并歸納)莎利文老師是利用實物來教導“我”認識具體事物,認識自然界。例如:她“給我一個洋娃娃。我玩了一會兒以后,她慢慢地在我手上拼了四個字母‘d一o一l-l’(洋娃娃)。這種用手指拼字的方式使我很感興趣。我不斷模仿老師的做法,后來我也學會了拼字··、…”再如“我們走到井邊,有人在吊水,我的老師把我的手放到水里。清涼的水涌到我的手上時,老師在我的手心中拼了‘w—a—t-e—r’(水)這個字,開始她拼得慢,后來越拼越快,我的注意為全凝聚在她的手指上。突然,我似乎重新記憶起了被遺忘的往事而引起歡樂的激情。語言的奧秘打開了我的心扉,我懂得了“水”是清涼的……這個字是活生生的。”
(莎利文又是怎樣逐步引導“我”認識“愛”的?)(學生自主探究、討論并歸納)通過理解教法,教會海倫認識“愛”的莎利文老師是從生活中和比喻的方式中教導致認識愛的。“莎利文小姐把她的手臂溫存地圍著我的脖子,在我手上拼寫了‘我愛海倫’……她把我拉得更近,用手指著我的心說:‘愛就在這里。’……老師回答說,‘愛’就像云一樣。你不能摸到云,但你會感覺到雨。同樣,你不能摸到‘愛’,但是你知道人的溫情可以灌注到每一樣東西中去。沒有愛你就沒有歡樂,你就不愿游玩。”
4。在和莎利文老師相處的日子里,世界在海倫·凱勒的心目中有了什么樣的變化?
明確:
5。你覺得莎利文老師是怎樣一位老師,是從文中哪些語句看出來?
明確:莎利文老師是一個有極大的耐心和愛心,有良好的教學方法的好老師。(從這些問題入手,我們很快會發現,莎利文老師確實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師。作者是一個盲人,在認識莎利文小姐之前,她對世界的感受是不全面的,她的一切都只能靠有限的觸摸來完成。在認識莎利文小姐之后,她認識世界的范圍擴大了,而且從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這個過程對常人來講并沒有什么,但對于一個盲人,聾啞人來說就顯得不可思議了。無論從觀察世界還是從認識世界的角度上講,還是從莎利文老師教學的角度講都是一曲感人的頌歌。)
6。作者對莎利文老師的感情是什么?
明確:(品味作者的師生真情。由于海倫年幼,又生殘疾,因此失去了很多認識世界的機會。正是莎利文小姐,以一個教師的角色,使海倫完成了從一個殘疾人到常人的轉變,而這種轉變經歷了十數年的時間,日久生情,那種特殊的師生情誼恐怕是其他任何東西所不能代替的。因而,在閱讀時體會起來也才十分不易。而這一點,正是文章的的真情和價值所在。)
7。最后,我們以全班有感情地齊讀最后一段。
師生齊讀……
8。結束語
師生情,是人間最為美好的情感之一;尊師愛生,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老師,我從這篇課文中領悟到怎樣做個好老師;作為學生,我們大家也應該從海倫·凱勒的熱愛學習中感悟到怎樣做才算是一名好學生。讓我們各自都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獲得心靈的熏陶吧。
[作業]
同學們課下繼續思考海倫能夠取得成功的奧秘,并把你思考的結果寫成一篇短文,字數3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我的老師
科學的教學方法
深沉的愛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2
教材簡析:
課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 教學方法獨特, 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學習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課前準備:
1、課前查閱、收集關于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故事、文章。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最好的老師,說一說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應該是怎樣的?
2、每個人心目中的好老師標準都不同,這節課,讓我們隨著作者去認識一位他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把板書補完整,齊讀課題。我們已經預習過課文,誰來說說我最好的老師是——板書:懷特森先生
這節課主要解決同學們在預習時提出的問題:
1、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2、為什么說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3、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么特別的事兒?交流,能說說這件事兒特別在哪里?(提示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對待懷特森先生的做法,對這樣一個特別的老師,作者的朋友有這樣一段話。
出示:“有一次,我把懷特森先生的方法介紹給一個朋友。他聽后嚇壞了,說:“他怎么能這樣來糊弄你們呢?””
指名朗讀
(1)仔細看這段話,你讀懂了什么?
(2)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糊弄)糊弄就是——(欺騙 蒙騙)看來朋友對懷特森持強烈的反對意見。在作者眼中,懷特森又是一個怎樣的老師呢?
二、探究老師的個性
1、看看課文第1小節,找出作者評價懷特森先生的一個句子。(1)指名朗讀。出示:“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說說作者眼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隨著學生回答板書:教學方法獨特。(2)結合板書小結:他的個性表現在教學方法——生接:獨特 他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真是——生接:出人意料(3)讀出老師的個性來。(4)那么課堂上發生的哪些事情讓作者出乎意料,也是你所沒想到的?默讀課文1——5小節,找出有關語句劃下來,并寫下你的感受,一會兒我們交流。相機理解如下句子:
“當他把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我驚得目瞪口呆,因為在我寫下的每一個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畫上了紅。我得的是零分!可這不公平,因為每一道題都是根據我的課堂筆記回答的。而且,吃驚的并不是我一個人,我們班上的所有同學都得了零分。”
(1)談感受。什么叫“目瞪口呆”?(提示理解詞語的一些方法。)聯系自己平時的生活,想想在什么情況下有過“目瞪口呆”的感受?讀出作者的那份驚詫。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個學生,你拿著滿是得零分的試卷會想些什么?
(2)一個人得零分很正常在情理之中,在意料之內,可全班同學都得零分,叫人怎么想也想不到,用一個詞那就叫——(出人意料)。
“很簡單”,懷特森先生說,“關于貓猬獸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編造出來的。這種動物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因此,你們記在筆記本上的全是錯誤的信息。”
(1)最初老師的這種解釋你能接受嗎?你的心情如何?
(2)指名讀兩個反問句,全班讀。
群情激憤,那么老師作何解釋,請你們根據文中的內容當當懷特森先生來向大家解釋一下。注意說話時的語氣。聽了懷特森先生的解釋,你現在心里怎么想的?
“為此他特別強調,本次測驗的零分記錄都將寫進每個人的成績報告單。同時,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
(1)據老師了解,西方國家升中學是不考試的。憑的就是這張成績單。孩子們有時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還重要。你認為,老師該不該把零分寫進我們的成績報告單?我們都認為不該寫進去,可老師還是寫進去了,這真是太——出人意料。
(2)我們的出乎意料,卻在老師的意料之中,他希望我們記住的是什么呀?(指讀后半句)
(3)原來如此,就為了這么一句。(齊讀后半句)整整花了一節課的時間,全班同學以零分的慘痛代價就換來這樣一句話到底值嗎?(值。)為什么?(終身受益的教訓)這個教訓讓學生刻骨銘心,這也正應了中國的那句古話——吃一塹,長一智。這就是他的個性所在,這就是他的教學魅力所在。課件出示句子,讀——“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三、探究“最好”
同學們,懷特森先生用這么一種出人意料的舉動,獨具匠心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怎樣的影響呢?請大家靜下心來,讀讀課文最后三個小節,劃出有關句子,隨時記錄你的感受,一會交流。
1、“冒險”——你會在這樣冒險的課堂上讓大腦睡大覺嗎?
2、“挑戰”——是呀,一定要認真傾聽,才能發現問題,并立刻指出來,使學生思維處于緊張狀態,這便是一種挑戰。
3、“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去思考和論證”——激發了學習興趣。花這么長的時間去思考和論證,不正培養了我們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既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真是太吸引人了。學生已經喜歡上他的課,喜歡這位老師了。帶著喜愛的感情讀。
5、“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
(1)“迷信”指什么?什么是“權威”?怎么理解這句話?
(2)古往今來,正是人們一個個對書本的打破,對權威的推翻,才有了這個社會的不斷進步。課件呈現,解說:哥白尼堅持自己的“日心說”,之后的布魯諾更是因此作出了被烈火燒死的偉大犧牲。伽利略的落球實驗已是家喻戶曉,他揭示兩個質量不同的物體從相同的高度下落會同時落地的事實,但他敢于挑戰權威和傳統的精神更值得人尊敬。你還知道哪些事例?
(3)這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要學會質疑,不要人云亦云。那就是—— “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
四、回歸整體,延伸悟情
師總結 :是呀,懷特森老師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教會了孩子們怎樣學習,這不僅改變了孩子們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大衛、歐文,他寫的《第一家爸爸銀行》風靡全球。試想如果他在少年時代沒有遇到懷特森老師,那么他還是今天的大衛、歐文嗎?當我的朋友這樣評價我的老師時,出示:“他怎么能這樣來糊弄你們呢?”你會怎樣幫懷特森老師辯駁?
五、總結寫法,仿照寫話
1、師總結:學了本文,我們認識了一位——用獨特、巧妙的方法教會學生求真務實的的老師。更讓我們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2、那么在寫法上,你又有什么收獲呢?
3、周記:學習本文一事件一收獲的寫法,寫寫你心中最崇敬的老師。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3
一、引入:
學生演唱有關老師的歌曲《風兒,你不要吹》
你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受?
板書課題35
我的老師①
二、閱讀感悟:
讀第一小節,你了解到什么?
板書:劉老師教我們歷史課
這位歷史老師之所以能讓作者深深思念的原因是什么?讓我們圍繞第一小節來學習課文。
(一)劉老師
1、雖然全文都是寫他,第二、三小節是從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具體描寫。
2、用不同的符號找出相應的語句。(讀讀議議)
忠厚樸實的外貌
幽默自嘲的語言介紹自己。
特殊的肢體語言深深感染著學生
3、理解句子
教室里自然升騰起一片笑聲,但笑過之后,每個學生的心頭都飄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②
(二)教
劉老師教學與眾不同之處在哪里?第5小節:出乎意料的細節描寫有哪些?。通過口試情景的描寫體現了劉老師關愛學生,會鼓勵學生。
(三)歷史課
第4小節:枯燥的歷史課吸引作者的是什么?更具有說服力來證明教得好的是什么?
課講得好,文化底蘊很深,具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完成填空)③
(四)我們
找描寫我們反應的句子。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我們的反應。
(間接描寫,更襯托劉老師。)
(五)一個簡單而又耐人尋味的開頭配了一個怎樣的結尾呢?我們一起來讀讀④
對老師充滿深情的本文作者就是蘇叔陽。⑤
三、總結全文,讀寫結合
學了課文一位堅強,和藹,愛生如子的好老師儼然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作者在三十年后仍深深的思念著劉老師。我們也面臨著小學畢業,你認為怎樣的老師才是你心中真正的好老師會讓你長久思念?以我心中的好老師為題寫一寫自己的想法。⑥
板書設計:
劉老師:忠厚
幽默
堅強
教:關愛學生
善于鼓勵
我們:受益匪淺
終生難忘
歷史課:文化底蘊
深厚愛國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及重點]
1.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寫法。
2.體會作者在文中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
3.培養學生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良好品德。
[教學課型及課時]
1.教讀課
2.一課時
[媒體設計]
多媒體投影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從小學一年級起,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師教過你們?在諸多老師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終身難忘的呢?我想,在每個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難忘的老師。如果把他寫下來,一定令人動情、感人至深。今天,我們學習著名作家魏巍所寫的回憶他的小學老師蔡蕓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師》。(板書課文標題)
二、介紹作者、解題。(用課件打出)
魏巍,原名鴻杰,曾用筆名紅楊樹。作者少年時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讀了平民小學、高小,勉強讀了簡易鄉村師范。抗日戰爭爆發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戰士們中間,解放戰爭時,在行軍作戰的間隙寫了大量詩歌。全國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入長篇小說《東方》等。《我的老師》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為《教師報》所寫的回憶性散文。課題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師”是作者小學時的教師蔡蕓芝先生。讓我們共同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敘寫自己最難忘的老師的。
(二)、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一遍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
讓學生。輕聲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的字詞,注音,能把課文順暢的讀下來之后,放聲朗讀。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1.本文共記敘了幾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誰?
明確:本文記敘了我的老師蔡蕓芝、我的母親和我小學時的幾位同學。主要人物是蔡蕓芝老師。
2.本文共記敘了幾件難忘的事情?哪幾件詳寫?哪幾件略寫?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明確:共記敘了七件事:①蔡老師假裝發怒;②課外教我們跳舞;③帶我們觀察蜜蜂;④教我們讀詩;⑤我們對老師的依戀;⑥正確處理“我”與同學間的糾紛;⑦睡夢中去找老師。這七件小事,后兩件詳寫,前五件略寫。這樣安排,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既使文章結構疏密相間,更能表現出師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口頭復遲“睡夢中找老師”的故事。要求:說清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4.討論:有人認為,本文著重寫的是蔡老師愛學生,也有人認為,著重寫的是蔡老師令“我”難忘。你的看法呢?
學生充分討論后教師歸納:
明確:二者不可割裂開來,蔡老師令“我”難忘,是因為蔡老師溫柔慈愛、循循善誘、酷愛學生;正是蔡老師有一顆熱愛學生的美好心靈,才使得“我”(我們)銘記在心,難以忘懷。
5.提問:同學們剛才找出了表達作者感情的部分詞語,僅憑這些詞語,能否體現作者對老師的一往深情?為什么呢?
學生充分討論、爭辯后教師歸納
明確:這些詞語確實可以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離開一定的語言環境,離開具體的描述語句,就無從體現作者對老師的熱愛、懷念之情。
6.那么,貫穿全文的一條感情線索是什么?你能否列舉數例,加以說明?
啟發學生討論發言,教師適時點撥。
明確:本文的感情線索是“回憶、依戀、思念我的蔡老師”。全文從頭至尾、字里行間都充溢著對老師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記述的第一件事,老師對我的“假悅真愛”。
“僅僅”一詞是表示范圍的,說明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師形似真、實是假的情態;“一迎”這一動作生動地表明了師生之間的親近、親熱關系:老師愛我們,我們愛老師,因而并不害怕老師;“輕輕地敲”、“邊上”表明蔡老師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動作似重實輕,而且是“敲在石板邊上”,慈母般的情懷可見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輕輕虛打的動作逗得大伙會意的笑了,老師也發出了會意的、溫柔的笑聲。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決同學間的糾紛,對蔡老師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對幼小的心靈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師熱愛學生,正確處理好學生間糾紛,醫治學生心靈的創傷,使學生終身難忘。這種事情還不值得一提嗎?
7.課文中所記的七件小事,顯示了蔡老師的美好的心靈,抒發了作者熱愛、感激老師的情懷。請問,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亂?如可以,請試一試。如不可以,能否談談理由?
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明確: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經過精心考慮的。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從平時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師熱愛學生的美好心靈,表現了學生對老師的依戀之情。隨著作者回憶的軌跡,順著作者記敘的思路,師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見,這種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隨便調換的。
8.你覺得蔡老師是怎樣的一個人?
明確:蔡老師是一位溫柔慈愛、熱情公正、平易近人、酷愛學生的好老師。
『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學習本文的感受,題目自擬,課下交流。
『板書設計』
〖教后札記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強調、教訓、駁倒、權威”等詞語。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3、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來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板塊一
板塊目標:通過默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小結概括的方法;根據懷特先生的舉動初步評價懷特先生。
過程:
(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師指導概括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這篇文章以一件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道理,因此應該抓住主要事件的梗概,再把所講述的道理也簡練地概括進去。)
(二)、初步評價懷特森先生
1、文中的“我”,也就是大衛·歐文是怎么評價懷特森先生的?
出示: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師:什么叫做“出人意料的舉動”?(說的話做的事讓人想不到)
2、快速瀏覽課文,懷特森到底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舉動?劃出來,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師隨機指導懷特森先生的舉動:
出示:記得第一天上課,他給我們講授的是一種名叫“貓猬獸”的動物。她說這種動物一般在夜間行動,因為不能適應自然條件的變化而絕種了。他一面侃侃而談,一面讓我們傳看一個顱骨。
(1)、“侃侃而談”平時你什么樣的情況下會侃侃而談?(理由充分,對某一事物知識豐富)
(2)、說話訓練:懷特森先生在侃侃而談些什么?
(3)、 師小結:我們總認為老師講的都是正確的,懷特森先生卻說了一個大謊話,還說得跟真的似的,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出示:為此他特別強調,本次測驗的零分紀錄都將寫進每個人的成績報告單。
(1)、師補充:據老師了解,西方國家升中學不是考試的。憑的就是這張成績單。孩子們對成績單是非常在乎的。
(2)、你想對懷特森先生說什么?
(3)、師小結:我們認為的好老師總是寬容的,總能包容我們的錯誤,懷特森先生卻連一次重考的機會都不給我們。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3、懷特森先生的舉動都太出人意料了,難怪同學們的反應如此吃驚,如此氣憤。讀好兩段。
出示:當他把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我驚得目瞪口呆,因為在我寫下的每一個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畫上了一個刺眼的紅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這不公平,因為每一道題都是根據我的課堂筆記回答的。而且,吃驚的并不是我一個人,我們班上的所有同學都得了零分。
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么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
“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的意思就是——(算不上老師,不配做老師)
板塊二
板塊目標:通過深入研讀課文,運用寫話思考的方法進一步揣摩文中懷特森老師的用意,體會懷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
1、激發矛盾,深入寫話思考
師:學到這里,我們發現這位懷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舉動,似乎讓學生非常不滿,他們甚至認為他連老師都算不上。可文章的題目卻是《我最好的老師》,這是怎么回事兒呢?轉變我們想法的是哪個地方?找一找相關語句,描寫心理活動。
(1)、仔細讀第五段,聯系前后文,如果你就是當時班里的一個學生,寫一寫你此時此刻的反應和心里活動的轉變。
(2)、個別針對指導
a、你明白了什么?
b、你懊悔什么?以后該怎么做?
c、對懷特森先生的印象有怎樣的轉變?
師小結:這次零分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深刻教訓,它會隨著我們的成績單一直跟著我們,警惕我們。它是永遠令人難忘的印記。
2、評述觀點,深化理解
(1)、師:原來懷特森先生是為了培養我們具有一種科學精神,讀到讀——這就是一種科學精神。回顧這一單元,科學家們都具有這樣的精神,如居里夫人……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板書:獨立思考 獨立判斷)
(2)、有一種說法:科學精神是科學家有就夠了,對我們這些平凡人來說是無所謂的。對于這樣的說法,請你談談自己的觀點。
(出示導讀:科學精神的科學家從事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對我們來說,科學精神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一點一滴地培養。)
(3)、師:看來懷特森先生的用心良苦啊!科學精神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的人生態度。再來讀好這個句子。
(4)、師小結:懷特森先生的舉動出人意料,但結果我們真的把這件事牢記在心里,在以后的學習中培養起了這種難能可貴的科學精神。
(5)、齊讀第六段
(6)、 師引導:只是一種怎樣的冒險?——(1、不僅僅在科學課上,其他課上,生活中都要有一種懷疑的精神,不要一味地接受書本和他人的意見。2、不要一味的懷疑,有了懷疑要想辦法去證實自己的猜想)
王崧舟老師提出略讀課文的設計應以大板塊、大框架的設計為主,要給學生留出整塊的自主閱讀空間。同時,教學應從閱讀技能的鞏固運用著眼。閱讀活動的設計應以練習設計為主,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在自主的語言實踐中獲得語文能力的提升。總而言之,略讀課文就是平時學到的閱讀方法復習鞏固再現再提高的過程。
根據課文的寫作特點和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研讀課文按照兩種不同的思路展開。一種是抓住“人”展開。核心問題是“為什么說懷特森老師是一個最好的老師?” 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來理解,第一層次是了解懷特森老師的特點,“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可以在課文里找一找他的哪些舉動表現了這個特點;第二個層次是了解懷特森老師的教學方法的真正用意,可以讓學生讀讀懷特森的話,深入研究。比如,“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第三個層次是讀懂“我”對胡愛他森老師的贊揚(他為什么是我最好的老師),體會獨立思考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的重要,體會“我”和同學對懷特森老師從不理解到接納到感激贊揚的變化過程。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5篇】相關文章: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2-20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5篇12-20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15篇)11-14
老師親愛的老師教學設計課件教案04-20
《我的未來》教學設計12-06
魏巍《我的老師》說課設計12-17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10-18
美術《我的太陽》教學設計12-17
《設計我的郵票》教學反思11-26
七年級語文下冊《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