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四月》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村四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并達到會背誦。
2、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含義,感受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體會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和對勞動人民、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
3、領悟作者的描寫手法,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引導學生品味詩歌所描寫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難點: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主動地進行語言的品味和體會,感悟詩歌所表達的美。
教學過程
一、文字激趣導入,生字學習。
1、書寫“ ”,同學們看到這個符號你會聯想到什么?它特別像我們學過的哪個字?(學生自后發揮)
2、書寫“ ”,再來看這個符號,你又想到了什么?它像哪個字?本意就是河流,古代的人在發明字的時候,用簡單的線條勾畫出某些事物的大致輪廓,就創造了象形文字,像剛才我們看到的“木” 和“川”。
3、漢字神奇的地方不僅如此,再來看老師在木字上添加,書寫出“桑”,看到這個字,想起了上期我們學過的一首《過故人莊》: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書寫“天”和“蟲”,看這兩個字能組合成什么字——蠶,為什么會用這兩個字組成小小的“蠶”字呢?(大膽聯想,結合蠶的神奇。)
4、繼續添加書寫“木—— 村”,看到這個“村”你想到了哪些詞?(盡可能的組詞,培養組詞能力)
引入: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來自鄉村的詩人,他生于美景如畫的江南水鄉,他一生不曾做官,他把他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他所喜愛的詩歌創作,是一位真正的布衣詩人。他用他的詩歌描繪著建鄉那別致的水鄉景色。每當人們提到他,就馬上就會想到這首詩。出示古詩(教師范讀)
二、趣味練讀。
1、首先自己讀一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讀完之后用你的行動告訴我)
2、同學們這首詩變成我們瑯瑯上口的童謠吧!(小手準備起來)
3、當年“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來讓我們也踏起來吧,踏出詩的節奏。
(練讀中讓學生基本達到會背)
三、品悟詩情
同學們,我們不僅要把詩讀成瑯瑯上口的童謠,踏出詩的節奏,好藥會從詩中讀出畫兒來,從畫兒中體會詩的意蘊。
1、出示“綠遍山原”,這是一幅什么樣的畫兒呢?
山嶺和原野都綠了。(具體一些,想象的再豐富一些)
山陵是綠色的,原野是綠色的,綠的樹,綠的草,綠的禾苗。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綠的世界。
你想起了哪些詞:草木茂盛、郁郁蔥蔥
2、出示“白滿川”
你從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樣的畫面?(可以先結合注釋理解)
江南有水鄉之稱,河流彎彎從稻田流過,從小村莊里流過,此時,天色和水色相互輝映,河面上一片亮白。(通過想象和觀賞來幫助學生理解)
水面圖1:波光粼粼
水面圖2:白茫茫,霧氣彌漫
3、同學們已經從詩中看出了畫兒來了,出示圖3,把你的詩送進這個畫面中去吧!
綠遍山野綠滿川(讀出味兒道來)
4、你覺得在這一句詩中詩人的哪個字用得最好,先自己品一品,然后用筆畫出來,給大家談談你的感受。(品字詞,培養語感)
重點“綠 白” “遍 滿”
5、聽:那空中傳來什么啼叫的聲音,你從詩人的詩中聽到了什么?(子規聲聲)
6、可是子規聲聲喚來了這詩中的雨,詩人說的這是什么樣的雨呢?如煙的雨,還可以說成什么?(蒙蒙細雨、煙雨蒙蒙、縹緲、如輕紗,似薄霧。)
7、讀出你的這種感受來吧!“子規聲里雨如煙”。兩句練讀:
綠遍山野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讀的真美呀,我們此時已經仿佛跟隨著詩人進入了那煙雨蒙蒙、如詩如畫、清新質樸的江南水鄉。來,給我們的這幅畫兒起個名字吧,補充:鄉間四月 圖
8、在詩人的眼里,不僅僅只有美麗的自然景色,在我們這迷人的田園風光中,作者還看到了一種更親切的畫面,那是誰?(家鄉的人們)他們在做什么呢?從后句詩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人們的忙碌、繁忙)
9、你從哪些詞中讀出來的呢?“才……有……”“閑人少”試讀感悟人們的繁忙,緊張。
10、回到題目總結:鄉村四月美景圖
這首詩不僅為我們描寫了田園風光的美,而且也通過詩人贊美了勤勞的人們。
出示畫面,同學們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些詩人的鄉村四月美景圖吧。讀整首詩,音樂開始了。吟誦。
四、延伸
1、江南鄉村生活令我們充滿無限的遐想,讓我們帶上自己想象的翅膀,再去感受鄉村生活的另一個畫面吧!
出示: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引導想象畫面:在小草發芽、生長、,黃鶯飛舞的春天里,那拂堤上的楊柳剛剛透出黃嫩的枝芽兒,頑皮的孩子們呀,正在趁著春風放飛一只又一只五彩的風箏。
同樣有美景呀,小草、黃鶯、楊柳。
同樣的人呀,是那些頑皮、可愛、天真活潑的孩子們。讀一讀(讓我們吟誦出這首詩吧)
2、原來,我們眼中的鄉村生活便是一首首令人回味的詩,一副美妙的畫兒,那畫中的一草一木,那畫中熟悉的人既讓我們感到親切,又讓我們留戀。
可曾發現我們的生活中有詩的影子,看(出示畫面),那詩歌就在它頑強而又柔嫩的細芽之中。
《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看,那詩的身影可在風中搖擺,飛上了柳梢。
《垂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板書設計:
鄉村四月 美景 圖
宋:翁卷
景美 蔥蔥 粼粼 聲聲 蒙蒙
人美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鄉村四月》是人教版課標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組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專題的《古詩詞三首》的一首古詩。詩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春末初夏時節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初步具備了借助注釋了解詩意的能力,但只是流于字面的背誦。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挖掘教材的深度,加深對詩句的理解,對意境的想象;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出詩的節奏美、語言美、詩境美、詩情美。
【設計理念】
1、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舞臺。古詩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古詩教學應該引領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這種文化,潛心學文,會心涵詠,熟讀精思,切己體察,使這種文化滋養學生心智成長。
2、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注重發揮教材的例子功能。強調學習方法的鞏固、遷移,幫助學生掌握規律,形成能力,最終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3、感悟古詩,不在詩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詩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蘊。只有當平面的詩句通過學生地想象生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曲曲優美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時,學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引領學生讀出詩的節奏美、語言美、詩境美、詩情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讀寫生字蠶桑,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借助注釋理解詩的大意,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基本方法,培養閱讀古詩的興趣,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反復誦讀,多元體驗,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強化學法,自學能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熱身】
同學們,古詩是中華文化璀璨的明珠。自古以來,優美的詩作浩如煙海,相信你們平時積累不少古詩。能背背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嗎?
[設計意圖:在悅耳的古箏聲中,讓學生走進詩的國度,感受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為走進文本,走進江南鄉村春末初夏時節之景,做好情感的鋪墊。]
【教學過程】
一、意象鋪展,切入正題
在鄉間的小路上,你會聞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邊,你會聽到青蛙的歌唱;在遼闊的草地上,你會看到成群的牛羊。詩人筆下的鄉村又是怎樣的?我們跟隨著宋代詩人翁卷一起領略江南的鄉村四月。(板書)齊讀課題。
1、四月是什么季節?那,你心中的鄉村四月是怎樣的?
那是小橋流水人家,那是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2、帶著鄉村的美、四月的美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導入環節從單元主題出發,回想現代文描繪的鄉村,讓學生抒發對鄉村已有的感受,拉近了文本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學得自然,學得輕松,更為用古詩形式感受鄉村的美作鋪墊。]
二、 通讀全詩,感受詩的節奏美
1、(出示全詩)誰來說說以前學古詩的方法?
2、請自由讀古詩,讀上四遍。讀前兩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后兩遍,注意詩句內部的停頓,讀得有節奏、有板有眼。明白嗎?
3、誰想讀?讀準沒有?
4、檢查生字蠶桑,相機糾正。
指導蠶的書寫;(蠶,天蟲也。鴻是江邊鳥,蠶為天下蟲。)
5、(配樂)讀出詩的節奏。(方法:多誦讀)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對字詞的學習應貫穿小學語文學習的始末,而且四年級學生應逐步培養自能識字的能力。在古詩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反復誦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三、理解詩意,感悟詩的語言美。
過渡:在你們有滋有味的朗讀聲中,詩歌醉人的韻律已經緩緩流出。
1、讀了這么多次能結合注釋說出詩意思嗎?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說說。
2、匯報:(點撥一二句寫:景;三四句寫:人)
3、這詩意明白了嗎?趕緊帶著自己的理解,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設計意圖: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組內說說,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學習,借助注釋,通過交流增進對古詩的理解和整體感悟。]
四、品味詩句,感悟詩的意境美
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如畫的鄉村四月,一定吸引了你的視線,留住了你的腳步。我們就開個詩畫品讀會吧!
(一)品味第一、二句 (課件出示一、二句)
1、這兩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畫面?(板書:綠原、白川、子規、煙雨)
2、四月的鄉村,是詩的世界,如果請你給這首詩的1、2句配上一幅畫,你準備用上那些色彩畫?并說說你的理由。
如:我準備用( )畫,因為
3、指導品讀:遍、滿(方法:抓詩眼)
?讀到綠遍山原這個詞,你腦海里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綠的顏色只有一種嗎?(嫩綠的、深綠的、淡綠的)
這樣的綠在哪里可以見到?邊想像邊讀詩。(方法:想畫面)
教師引導:村莊的周圍,滿是樹;村子前面,是一口池塘,那池水水上有一群白鵝;池塘旁邊,有一大片草地;極目遠望,映入眼簾的是連綿的山
師: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一個遍就把四月鄉村那綠的世界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把這美的畫面通過你的誦讀表達出來吧。
4.除了滿世界的綠,你還看到了什么?(白滿川)
2.聽讀,想象畫面美
過渡:淡雅的田園詩是一幅秀美的畫呢!(前面我們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里有怎樣的畫面呢?來,請閉上眼睛同學們,這個時候呀,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這樣一個畫面:
田野里,山坡上,嫩嫩的、綠綠的小草,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茸茸的綠草,隨著地形的連綿起伏,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綠絨毯披著一身綠葉兒的桉樹、榕樹,桃樹,這兒一叢,那兒一簇,站立在綠絨毯上,在陽光底下一動一動地放著綠光小河、稻田里的水滿滿的,映著天空,映著白云,遠遠看去,白亮亮的一大片,就像一面面亮晶晶的大鏡子小河旁邊的那處楊樹林,漫天飛舞的楊花紛紛飄落,不一會兒,把一大片綠絨毯染成了白色遠遠看去,那已分不清哪是楊花,哪是河水哇!太美啦!
5、這畫面讓我想起哪些詩句?(聯系有關的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6、這是絕妙山水畫!我們以讀代品吧!
7、鄉村四月,還是童話的故鄉,如果你用心聽,它還是一首交響曲,鏡頭再轉換,你能聽到那些聲音? 子規是怎樣啼叫的?(古詩介入)
如:我仿佛聽到的聲音是:
8、這雨如煙什么感覺?看圖片
1)把這種若有若無的朦朧美讀出來。
2)這雨讓你又想起了哪些詩句?
沾衣欲濕杏花,吹面不寒楊柳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9、一動一靜的杜鵑煙雨圖已呈現我們面前了!讀出動靜的美感
10、綠油油的山原,白茫茫的水田,都籠罩在無邊的煙雨之中。閉上眼,你能感受到清風細雨在撫摸你的臉頰,軟綿綿的,涼絲絲的。側耳聽,天空中傳來了布谷鳥那熟悉的歌聲,歌聲是那樣清脆響亮,是那樣悅耳動聽,在無垠的田野上久久回蕩
此時此景,你能用什么詞語來形容?讓我們一起吟誦這兩句詩吧。
11、小結:你們真了不起,憑著多誦讀、看注釋、抓詩眼、(調動視覺、聽覺,聯系詩句)想畫面的法寶就走進青山綠水、杜鵑煙雨圖。
[設計意圖:對古詩教學而言,披文入情必須創設情境,以意象為中介想象意境。本教學環節把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巧妙串聯,變抽象為具象,使一幅完美的圖畫呈現眼前,學法的指導也在不經意中得以強化。另外,課堂有意識地想象補白,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引發發散性思維,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二)學習第三、四句(課件出示三四句)
過渡:這鄉村四月真是絕美的山水畫。從翁卷的詩中,你除了看到山水風光,還能看到什么?生活在那里的人們又怎樣呢?
1、詩人們,請選用一樣或幾樣法寶,品其中的詩與畫。先小組內切磋切磋。
2、匯報。
3、小結:農家生活,人人都有事做,個個都勤勞。才了。。。。。又。。。。。(板書:人勤)
4、在這繁忙的四月,大人們除了采桑插田,還可能忙什么呢?小孩子們在忙什么呢?除了人們,還有誰也忙起來了呢?(播放視頻:也許你想象到了這樣的畫面孩子玩耍、青蛙透氣、蝴蝶蜜蜂采蜜,牛兒等待耕種看到這里,你有什么感覺?(板書:贊美 景 人)
師:來到村后的桑樹園,你會看到采桑的人們;村子前面是一望無際的水田,你看,農民伯伯在田間是多么忙碌。
想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人們怎會不開心?你讀;
想到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人們怎會不高興?你讀;
想到那將是沉甸甸的收獲,人們怎會不興奮?齊讀。
是啊,這鄉村四月既是絕美的山水畫,又是勤勞的農忙圖!走進這四月的鄉村,就如同走進了一幅連續不斷的畫卷。讀全詩。
[設計意圖:此環節強調能力的遷移,體現扶到放的過程,使學法不斷的鞏固強化,幫助學生掌握規律,形成閱讀古詩的能力;也體會到詩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五、理解詩人,回歸整體,感悟詩情之美。
1、是啊,這鄉村四月既是絕美的山水畫,又是勤勞的農忙圖!在詩人的筆下,鄉村四月變得妙不可言。詩人這樣寫,他此時的心情會這樣嗎?他主要想表達一種怎樣的感情?可見,詩人翁卷是一個怎樣的人?
2、(配樂)那能把詩印在心間嗎?
3、還能把詩留在筆尖嗎?請默寫。
[設計意圖:走進文本,走進作者,才能與他們產生共鳴,想他們所想,感他們所感,讀出詩境美、詩情美。熟讀成誦,落實默寫,體現扎實有效的教學。]
六、拓展延伸,詩心畫意滿心間。
(一)古今對照
1、請拿出練習紙。(播放課件音樂)此時,你走在鄉間小路上,這如畫的四月,你會聽到了想到了請把你感受到的,用現代文寫下來。
出示:走在鄉間小路上,-----------------------------
2、匯報。
[設計意圖:音樂的熏染,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這一環節的拓展,對學生進一步感受鄉村的景美人勤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古今表達的對照,再次使學生享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實現語文學科本位的回歸。]
(二)課外拓展
1、(課件出示)古往今來,田園是詩人們的寵兒,老師想到了許多田園詩人,如王維、孟浩然、陶淵明等。他們留下不少珍貴的詩篇。走進去讀讀、體會體會吧!
課件: 村夜 (唐)白居易
田園樂 (唐)王維
2、讀了這些田園詩句,老師把自己的感受寫了下來:
課件出示:巍巍青山、曖曖村落,鄉村是恬靜的;啾啾鳥鳴、聲聲犬吠,鄉村是靈動的;
裊裊炊煙、霏霏細雨,鄉村是朦朧的;唰唰采桑、簌簌蠶食,鄉村是忙碌的。
[設計意圖:此環節強調課外知識的拓展與能力的遷移,培養閱讀古詩的興趣,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師:同學們,江南鄉村的景色如此迷人,此時,我們仿佛已經置身其中,清晨,煙雨蒙蒙,我們從桑樹上采下一片片綠色的希望;中午,布谷聲聲,我們在稻田里插下一排排美麗的詩行;傍晚,清風徐徐,我們向天空中放飛天真的夢想;入夜,繁星點點,我們在睡夢中伴隨著青蛙無眠的歌唱。如果能過上這樣的田園生活,一生無憾。
3、作業:
1) 把這首詩畫成一幅畫;2)把這首詩描繪的情境寫成一段話; 3)收集并閱讀更多有關鄉村、田園風光的古詩,如《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等。 根據興趣選擇其中一項完成。
這節課我們走進詩的國度,感受到詩的魅力,感受到鄉村生活的情趣!愿大家今后的生活詩情畫意!
[設計意圖:個性化作業,能夠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有所提高。]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3
一、導入。
1.(課前背誦古詩)你們喜歡這個詩人嗎?還知道哪些詩人呢?
2.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詩人,翁卷,他和我們一樣出生于美麗的江南水鄉溫州。每當人們提到他,就會想到這首詩。(出示課題及內容)
二、初讀。
1.先請同學們把這首詩多讀幾遍,直到讀準了,讀響亮了。
2.誰想來讀讀這首詩?他讀的時候,其他同學認真聽,你自己在心里跟著念,把每個字都讀準了。
3.你讀懂了哪些字詞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真厲害,已經掌握了通過注釋去學習字詞的方法。誰也用這種方法讀懂了什么?
a.“了”是“結束”的意思,那這里它應該讀(“liǎo”)
b.這首詩中還有一個詞語比較難讀“蠶桑”,誰有信心把它讀好呢?把它帶到句子中讀一讀。讓我們一起把這句讀兩遍。
4、同學們讀得真認真,咱們再把這首詩多讀幾遍,直到把它讀得很有感覺,抑揚頓挫了。
5、誰愿意有滋有味地來讀一讀?
三、整體感知。
1.讀著讀著,你看到了鄉村四月的哪些畫面?
(碧綠的山陵和原野、白茫茫的稻田、杜鵑的叫聲、人們在養蠶、插田……)
2.好,現在就讓我們去看看鄉村四月的自然景色。(出示:綠……煙)
四、體會畫面美。
1、學習“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有人說:讀一首詩,就是在欣賞一幅畫。反復讀上幾遍,讀著讀著,你都看到或聽到什么了?
a、透過“綠遍山原”這四個字,你仿佛看到什么綠了?
1)山嶺和原野都綠了。(具體一些,想象的再豐富一些)
你真會說話。你不僅在理解,而且在想象了。想讀讀這綠色的山嶺和原野嗎?
2)是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綠的世界。這一片綠色,又讓你聯想起了哪些詞語呢?(草木茂盛、郁郁蔥蔥)
3)(圖片)瞧,就是這樣一個小鄉村。這么美的景色,誰想來讀一讀。
4)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綠意盎然的小鄉村。
b、誰還從哪兒感受到了畫一般的美?(白滿川)
1)讀著這句話,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畫面)你能把它讀出來嗎?(綠……)
c、四月的鄉村還有更美的呢,聽,那空中傳來什么啼叫的聲音?(子規聲聲)
知道子規是怎么叫的嗎?好,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子規的歌聲。
同學們你覺得它在唱些什么?是啊,它在唱這“綠遍……”的鄉村四月。
d、子規聲聲喚來了這詩中的雨,輕輕的多讀幾次這個句子,這會是一場什么樣的雨呢?
1.如煙的雨,還可以說成什么?(蒙蒙細雨、煙雨蒙蒙……)出示圖片
2.你覺得怎樣讀才能讀出著子規聲聲、煙雨蒙蒙的鄉村四月呢?
3.你為什么讀得這么溫柔(輕)?誰還愿意來溫柔(輕輕)地讀一讀?
e、同學們,自己再深情地讀讀這首詩,你能用兩、三句話簡單地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鄉村四月多么地清新明麗(板書:清新明麗)。
f、看著這么美的景色,詩人情不自禁地吟誦出這樣的詩句:綠遍山野白滿川……
讀得真美呀,我們此時已經仿佛跟隨著詩人進入了那煙雨蒙蒙、如詩如畫的小鄉村。
誰也想像詩人一樣贊美一下這景色?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小鄉村。
2、學習“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領略了鄉村四月的自然景色,讓我們再去看看田園里那些忙碌的人們。讀“鄉村……插田”
a、同學們,自己多讀幾次,你又仿佛看到或聽到了什么?
1)你看到人們的忙碌,那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詩,你從哪里發現了人們的忙碌?
2)看來,人們真的很忙碌,今天的人們在“蠶桑又插田”,幾天前人們也在(“蠶桑又插田”),昨天人們還在(“蠶桑又插田”),明天的人們也將會在(“蠶桑又插田”)。如此忙碌的人們,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呢?(高興、喜悅)
他們為什么這么忙碌呢?
3)此時,在稻田里忙碌著的人們就是鄉村四月這幅畫中最亮麗的風景。
b、四月的鄉村,如果你用心聽,它還是一首田園交響樂,用心讀讀這首詩,你都能聽到哪些聲音呢?(出示句式:我仿佛聽到——的聲音)
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這份忙碌,這份幸福……
c、是啊,此時詩人的心情和你們是一樣的。他看著“綠遍……”的美景,看著“鄉村四月……”的景象,覺得自己都快陶醉了。好,帶著你們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輕輕地吟誦起這首詩。
五、熟讀成誦。
1.看到了這么美的畫面,聽到了這么悅耳的聲音,讓我們再來讀這首詩,讀著讀著,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鄉村四月呢?
2.多么秀麗的田園風光,多么幸福的農家生活,美美地讀讀這首詩,用你的朗讀帶我們走進這如詩如畫的鄉村四月。
3.誰想來美美地讀讀這首詩。(出圖片)瞧,你們的朗讀帶大家走進了這么美的畫面。欣賞著這幅畫,你心里有什么想說的?相信你們現在讀這首詩肯定會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4.四月的鄉村是一幅畫,是一首歌,想把這鄉村四月永遠記在腦海里嗎?請閉上你的眼睛,讓我們在這優美的音樂中欣賞這鄉村四月的美景吧。
六、延伸拓展。
1、江南鄉村生活令我們充滿無限的遐想,讓我們再來看看翁卷筆下的《山雨》是怎樣的?
出示:山雨
一夜滿林星月白,且無云氣亦無雷。
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
1)認真讀讀這首詩,你仿佛看到或聽到了什么?
2)誰想來讀讀這首詩?
2、原來,我們眼中的鄉村生活便是一首首令人回味的詩,一幅幅美妙的畫兒,那畫中的一草一木,那畫中熟悉的人既讓我們感到親切,又讓我們留戀。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詩的影子,看(出示畫面),那詩歌就白居易的《草》中。
看,那詩又來到了賀知章的《詠柳》中。
3、同學們,生活中還有很多詩的影子,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下課之后去尋找。
七、板書設計:
鄉村四月
宋:翁卷
清新明麗景美
人美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蠶”、“桑”兩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了”。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讀出詩的韻味。
3、引導學生抓住“綠遍”、“白滿”、“才…又”等詞語展開想象,體會江南鄉村景色的優美以及人們的勤勞,激發學生對鄉村風光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4、結合詩文及相關資料,使學生初步了解田園詩的特點,感受田園文化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導語: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清水秀,有許多風景優美的地區,吸引著國內外的游人。你能說出幾處風景名勝嗎?你們說的……都是江南的景色。江南景色如畫,使人過目難忘,歷來就是詩詞文人集聚之地。白居易去過江南,他在《憶江南》中就曾經寫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的鄉村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2、引導學生結合圖片說說江南鄉村的風光及自己的感受。看到這樣的風光你想說點什么?
3、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宋代詩人翁卷走進江南的鄉村四月(板書課題,指讀)。
二、初讀正音,讀出詩的節奏。
1、請大家自由讀這首詩,要讀得字正腔圓。(學生自由讀)。
2、這首詩中有兩個生字(課件出示“蠶桑”,指讀,簡單釋義《結合“插田》“摘桑養蠶”)。還有一個多音字“了”(出示“了”),大家覺得該怎么讀?為什么?(學生讀,教師從結合字義選擇字音角度對學生評價,如:你能根據意思選擇正確的讀音,真是個會思考的孩子)
3、練讀詩文。
指幾名學生讀詩文,教師相機評價(如反面評價:你讀得很流利,就是缺少點詩的味道,想想,讀詩該怎么讀?
三、結合注釋讀詩文,了解大意。
1、過渡:讀詩還要解意。請大家結合課后注釋互相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如果哪個詞語不理解,哪個句子說不好,可以舉手找老師幫忙,老師很愿意為大家服務。
2、學生同桌互說詩意,教師巡視指導。
3、指生說說詩文大意。
4、指生說說詩中描繪的景物,教師板書(山原、川、子規、雨、人)
四、抓重點詞語,領悟詩境,體會鄉村的景美,人勤。
(一)設疑:
俗話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大家邊讀詩邊展開想象:你現在就來到了江南的鄉村,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鄉村四月?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二)學生自由讀詩文,標出詞語,說體會。
(三)師生交流。
1、引導學生抓住“綠遍”體會景色的美。
(1)首先引導學生說出對鄉村四月的整體感受——美,然后引導:“你就抓住一個你覺得最美的詞說一說。”若學生只說出詞語,則進一步引導:“綠遍是個什么樣?具體說一說。”可用“像——”或“讓我覺得——”把感受說具體。評價可以用“你的比方多準確而富有詩意呀!你也快成了小詩人了!”(指兩名學生說,在學生能夠充分表達后板書“綠遍”)。
(2)補充詩句,感受“綠”的不同韻味。
過渡:多么生機勃勃的綠呀!唐朝大詩人賀知章的《詠柳》中也寫到了這富有生機的綠(課件出示《詠柳》生讀),大家看賀知章筆下的綠和翁卷筆下的綠一樣嗎?(引導學生從繪畫的角度比較二人的不同:一個是工筆細描,一個是揮筆涂染。若學生說不出,教師可適當簡筆畫)
(3)引導學生讀美。(課件出示第一行詩句)導語:“把你的這種感受帶到詩句里讀出來吧。”(引導學生讀出韻味。可用“你讓我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綠”,“你讓我看到了青翠欲滴的綠”或“你讀得還沒有‘綠遍’”評價。)
2、與“綠遍”相對應的詞語是哪一個?指出這是古詩中常用的一種方式。依法引導學生體會“白滿”并板書(此環節以學生讀、談為主,簡略處理)。
3、引導學生體會“雨如煙”。
(1)首先引導學生說出對鄉村四月的整體感受——美,然后引導學生抓住“如煙”說說感受。可用“像輕紗、像薄霧、像細絲”把感受說具體。(指一名學生說,在學生能夠充分表達后板書“如煙”)。
(2)擴展想象:閉上眼睛,張開雙手,如煙的細雨飄到了你的臉上,落到了你的手心里,什么感覺?聞一聞,隨著如煙的雨飄來了——?(若學生自己說的具體,此環節可省略)
(3)依法引導學生讀美第二行詩句,讀出輕柔舒緩的感覺(課件出示,齊讀)。
(4)補充詩句,進一步感受“細雨如煙”的美。
導語:不只是翁卷,好多詩人都寫到了這如煙的雨。大家看:杜甫寫到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韓愈寫到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蘇軾也寫到了:“水光瀲(liàn)滟(yàn)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課件逐句出示,指導學生朗讀)
(注:以上三個環節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回答順序調換。當完成一個環節后,教師引導:“我還不能確信,誰還從別的詞語中讀出了鄉村的美?”
4、過渡:除了美,你還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抓住“才…又”體會人們的勤勞并板書)5、這勤勞的人們難道不是鄉村的一景嗎?(板書:鄉村美景)就讓我們再來領略一下這鄉村的美景吧。(配樂讀最多兩遍第二遍可以背)
6、小結:(是啊,江南的鄉村四月,山川秀美,細雨如煙。這迷人的景色不僅吸引了我們,更吸引了詩人翁卷。)
五、出示作者,補充詩文,初步領悟田園文化。
1、交流作者資料。
(2)出示資料:“翁卷,字讀古,一字靈舒。浙江柳市人。是南宋時期非常有才華的詩人,以善寫田園詩著名,布衣終身。”引導學生質疑:“有才華為什么還布衣終身?”教師引導:大家能不能從這首《鄉村四月》中找到一些答案呢?(引導學生從板書中找到:對鄉村美景和人民的愛可能是其布衣終身的原因之一《強調》)
2、過渡:不只是翁卷,還有許多的文人墨客被這優美淳樸的鄉村田園生活所吸引,寫下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歌。
(課件出示王維《山居秋瞑》、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指讀)
3、總結:一首首寄托著田園情思的詩歌已經融入到了中華民族悠遠的歷史長河中,成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板書“田園文化”)。下節課,我們將學習《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我們會繼續徜徉在“田園詩”的涓涓細流之中,繼續感受我們燦爛的千年文明!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寫“規、閑”等字詞
2、有感情地朗誦、背誦、默寫古詩
3、體會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感悟詩歌的魅力,同時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
教學方法:以讀為本,讀議結合、小組合作、適時點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繁榮的都市,感受著現代文明的氣息,同時也呼吸著污濁的空氣,舉目高樓大廈,卻難見藍天白云,舉足車水馬龍,卻總是來去匆匆呀。這就是我們都市生活的最真實的寫照了,于是假日里,我們便走出都市,向往……(藍藍的天空,碧綠的山原,清新的空氣……)這樣的地方有嗎?(鄉村)
其實很多詩人都喜歡鄉村田園生活,像南宋詩人翁卷就是其中一位,對比李白杜甫,翁卷很陌生,那我們就先簡單地了解一下他。他是浙江永嘉(溫州)人,很有才華,卻沒有做官,喜歡田園生活,擅長作田園詩。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首《鄉村四月》,
板書:鄉村四月
鄉村是地點(江南一帶)四月是時間(初夏時期)
聽老師讀詩題,從老師的讀中,你聽出了什么?(聽出向往之情)是啊,我向往鄉村四月。可能大家還沒有我這種感覺,因為你們沒讀進鄉村四月。沒關系,現在讓我們隨著詩人一起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去感受鄉村初夏的氣息吧。
二、初讀詩,了解詩意。
1.請大家大聲讀讀這首詩,注意要把字讀準,把句讀順。(自由讀)
2.誰愿意在大家面前吟誦吟誦?(2分鐘)
正音:多音字:卷、了生字:規、閑
3.師范讀,生個性讀,把詩讀通了(用喜歡的方式讀)。
4.小組讀,齊讀。
5.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說說詩句的意思。理解古詩的意思有那些方法呢?(注釋、上下文、字典、請教別人……)
6.先自己利用這些方法悟一悟,不懂的可以請教別人或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7.學生匯報自己的理解。
你明白了那句的意思?(讓學生粗略地講,無需一定要讀詩句再說)
說到“白滿川”時,借助課件理解。
過渡語:鄉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讀著讀著就勾出了大概的輪廓,這就是多讀的魅力。它能把藏在字里行間的畫面立體起來。
三、品讀美景。
1.但剛才同學們說的只是鄉村四月大概的輪廓,大家能否再清晰地告訴老師,在詩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把你們的答案寫在紙上,然后舉起來。
2.老師隨著學生寫的詞語,問:你看到?你聽到?
根據學生匯報板書:山原白川
子規煙雨
3.引導:
(1)很多人寫了“山原”,那就首先看看山原:
a如果學生都只寫了“山原”/“山”等時——
師導:你看到的是山原,但詩人看到的是“綠遍山原”,你說這有什么不同?
那是怎樣的山原啊?
如果學生中有寫“山原”,也有寫“綠遍山原”的時候——《鄉村四月》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黃河的主人《萬年牢》教學實錄《8三顧茅廬》教后一記 引導學生在人物的對比中悟真情四上《九色鹿》課堂教學實錄:楊麗娜第三屆全國蘇教版課堂教學大賽《云雀的心愿》第一課時教學預案《白鵝》第二課時教學設計8小學語文四下《全神貫注》說課稿《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及反思查看更多>>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師導:(問寫“綠遍山原”的學生)為何你要把“綠遍”寫進去?你寫的時候,腦海里出現的是怎樣的山原?
b輻射:這是他看到的山原,你們看到的山原是怎樣的山原?用筆在“山原”前面加個詞,寫出你想象到的怎樣的山原。(提問3、4個學生,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表現綠,必要時,老師可以示范一句。)
翠綠翠綠的山原綠得淋漓盡致的山原漫山遍野都是綠的山原……
c渲染:多美的綠遍山原,它與反著白光的水田相互映襯,這不就是(引讀——)“綠遍山原白滿川”嗎?
(2)煙雨
過渡:更美的是,山原、田野都籠罩雨里,誰能說說這又是怎樣的雨啊?
蒙蒙細雨……
渲染:像輕煙般的細雨籠罩著水田和山原如詩如畫如仙境。
(3)子規
過渡:最妙的是在這如畫般的景色中,還聽到了……
那是怎樣的鳥叫聲啊?
4.回到整體。
綠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煙的雨,如歌的子規聲,誰能用自己美好的語言,把這兩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2人)
你們很不簡單,這十四個字你們說出了一大串,說得太美了。我們千言萬語道不盡的正是詩人的十四個字啊!這簡簡單單的十四個字不再是幾個字了,它變成美若仙境的畫卷,讓人置身一種美妙的境界中,這就是詩的魅力。讓我們一起帶著這種美的感覺,一起品味這兩句詩吧。
(美讀前兩句)
板書:景美
5.播放鄉村風景圖片(圖不要太多,四張就可以了)。邊播圖片老師邊渲染:這就是詩人筆下的——(可引讀,或師讀)“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的美景啊!
四、品讀人勤。
過渡:是啊,這哪里是鄉村,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無比的幸福,此時他們又在干些什么呢?
1.讀后兩句詩,問:他們在忙些什么?(采桑養蠶,插秧種田)
2.采桑養蠶,插秧種田是農民的必修課,這是多么勤勞的村民啊,讀出感覺。
3.問:他們僅僅是在采桑養蠶,插秧種田嗎?是那些詞告訴你的:(閑人少),也就是說那里的什么人多(忙人多)
4.想象他們在忙些什么。(在黑板的一邊寫下學生提及的農活,如忙喂雞、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種樹……)
5.質疑:詩人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寫忙人多得了,卻要寫閑人少呢?
(詩人用三個字就給人豐富的想象,婉轉含蓄,化繁為簡,哪個更妙?這就是詩的魅力啊!)
6.從“才了……又……”你感受到了什么(繁忙)
7.是啊,簡單的3個字寫出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寫出村民勤勞的形象,
板書:人勤
我們也來學詩人作兩句詩吧,把沒寫進詩歌的忙也寫進去,比如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喂雞又……
8.鼓勵學生作詩。
如果不說鄉村四月,而是說我們的校園生活,大家能否也作幾句詩?如每到六月我們都忙著做什么?那我就以“校園六月閑人少”為前一句,下一句怎么用 “才了……又……”接?《鄉村四月》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黃河的主人《萬年牢》教學實錄《8三顧茅廬》教后一記 引導學生在人物的對比中悟真情四上《九色鹿》課堂教學實錄:楊麗娜第三屆全國蘇教版課堂教學大賽《云雀的心愿》第一課時教學預案《白鵝》第二課時教學設計8小學語文四下《全神貫注》說課稿《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及反思查看更多>>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對啊,詩意來源對生活的熱愛,作詩又有何難!你們都成為了詩人。
過渡:但詩人中也有一般的詩人和優秀的詩人之分,剛才同學們說了那么多的“才了喂雞又放牛,才了犁田又翻土”等等詩句,詩人翁卷也是知道的,但一句都沒用,選擇了“才了蠶桑又種田”,為何?(一是農村最主要的農活,二是與第二句詩押韻,三是與第一句的“綠”和“白”照應)
指導:聯系上兩句詩讀讀,前兩句最后一個字是“雨如煙”的“煙”,現在后兩句的最后一個字是“又種田”的“田”,這兩個字的音都有“an”,因此讀起來很有韻味,瑯瑯上口。這也是詩的魅力。
不信,我們再讀讀,感受這詩歌的韻味。
讀詩。
五、悟讀升華
1.多動聽的詩歌啊!如果你現在就是詩人,此時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展現在你的眼前是(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你是詩人啊,你陶醉了,你詩意正濃,于是你作詩一首《鄉村四月》讀:(讀出陶醉美)(配樂誦讀)。
2.看著(勤勞忙碌的人們),你又怎好意思閑著呢,于是你大筆一揮欣然作詩《鄉村四月》讀:
3.是啊,你是詩人,你要贊美這里的景(美)……這里的人(勤)……于是你把你的感情融進了這一首詩:讀:鄉村四月(讀出贊美之情)
4.是啊,美若仙境田園風光,勤勞忙碌的人們,多么賦有生活氣息的畫卷啊!你舍得離開這里嗎?想把它帶走嗎?美美地再讀讀吧,把它刻在心里。
5.背誦古詩
六、談談:今天你收獲了什么?
學了這首古詩,你有話要說嗎?(生成學法,訴說收獲,鞏固所得)
七、拓展閱讀。
象翁卷這樣寫田園詩的詩人還有:陶淵明、謝靈運、謝眺等等,找出他們的詩讀讀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田園樂
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
柳綠更帶春煙。
花落家童未掃,
鶯啼山客猶眠。
《歸園田居五首》之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八.作業:默寫古詩,積累描寫山水田園風光的古詩
板書設計:
鄉村四月
宋,翁卷
景,山,原(綠),川(白),美
子規,鳴雨,如煙
人,閑,人少,勤
才……又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會認“蠶”字,會寫“蠶”“桑”兩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誦、背誦古詩,并能準確無誤地默寫。
3、理解詩意,想象畫畫,體會情感。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具準備:多媒體、展示臺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老師非常喜歡。我們中國是詩的國度,早在唐代就出現過像李白、杜甫這樣偉大的詩人,他們才華橫溢,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優秀詩篇。今天,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古詩的魅力,來學一首新詩。(板書:鄉村四月)
二、弄懂詩題。
1、看到詩題你知道了什么?(生:這是一首描寫鄉村的古詩。)
2、這是一首描寫江南初夏田園生活的古詩,它的作者是翁卷。(師書翁卷)
三、知曉作者。
1、有誰了解翁卷?抽名學生介紹:(生:南宋詩人。)
2、師補充:翁卷,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他很有才華,與趙師秀、徐熙、徐璣合稱 “永嘉四靈”。一生不曾做官,他特別喜歡田園生活,尤其擅長作田園詩。
四、整體感知。
1、現在就讓我們隨著詩人的足跡一起走進鄉村四月,去感受鄉村初夏的氣息吧。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要把字讀準,把句讀順。
2、出示多音字。
1iǎo(一目了然、了解)
了 liào (同“瞭” 望)
1e(吃了,買了,走了,算了)
3、教師范讀(播放錄音)
4、生自由讀(讀三遍)
5、指名讀。
6、學生齊讀。
五、知詩情,悟情意。
1、大家剛才讀的非常有味道,下面我們就來理解古詩的意思,先學頭兩句(生齊讀這兩句)
①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白滿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川:平地 子規:杜鵑鳥。如:好像。
詩意: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滿是綠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色。(板書:景美)
2、是啊,這哪里是鄉村,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們一定無比的幸福,那么,此時他們又在干些什么呢?(生齊讀后兩句)
②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才:剛剛 了:結束 蠶桑:種桑養蠶。
詩意:四月到了,農活多了,鄉里的農民們都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剛忙完了采桑養蠶,又開始插秧種田了。(板書:人勤)
3、詩的前兩句寫的是什么景色?(生:前兩句寫農村初夏的景色)。
4、詩的后兩句寫的是什么景象?你從中體會到什么?(生:后兩句寫農人的忙碌景象,體會到了農民的辛苦、勤勞,他們不誤農時,辛勤勞作,值得贊揚)。
5、《鄉村四月》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和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
(板書:贊美)
六、感情升華。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知道大家對古詩內容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們被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所陶醉,更為這里勤勞忙碌的人們而心生敬佩,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種陶醉和敬佩之情再讀古詩,誰愿意到前面來讀讀?(先請男、女生各一個上臺誦讀,然后全班齊讀)。
2、能背下來嗎?(生自由背誦古詩,然后全班齊背)
3、默寫這首古詩(先請男女生各一個上臺默寫,然后全班默寫)
七、拓展閱讀。
1、其實,像這樣描寫田園生活的詩,我們曾經也學過一些,比如說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王維的《山居秋暝》還記得嗎?像陶淵明、謝靈運、謝眺等等,他們都很熱愛田園生活,也寫了一些田園詩,課后我們可以找出來讀一讀,我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八、作業:
畫出前兩句詩所描寫的景象。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板書:
景美
鄉村四月 贊美
人勤
教學反思:
在教學《鄉村四月》之后,我發現無論是在教學設計還是在課堂把握與生成方面都存在許許多多需要學習的空間。由于自己本身基礎不好,經驗不足,所以在課堂上碰到了許多的問題與障礙。
首先,在初讀部分我做得還不是很到位。我在初讀中安排了三個層次的朗讀。第一個層次是希望學生通過朗讀能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第二次的朗讀,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由讀能夠讀懂一些字詞的意思。而第三次的朗讀,則是希望學生能夠讀出一點節奏和韻味來,把握這首詩的情感基調。在教學過程中,我第一個層次的朗讀掌握的還可以。但在第二個層次上的目標實現得還不是很好。自身對于課堂也還很陌生,所以在引導學生讀懂字詞方面還不是很全面,比如說:“山原”這個古今用法不是很相同的也沒有引導學生去了解。“白滿川”、“雨如煙”等也沒有很好地讓全體學生一起去理解。我覺得有的老師說的很好,這里如果再加個環節,讓學生聯系注釋話講講這幾句的意思,可能學生對文本的熟悉程度會更深入一點,這樣也為后面情感的揮發做下了鋪墊。在學生講了詩句的意思之后,再讓學生概括地講講,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最后再精練到課文中的詩句,這樣學生就能體會到古詩的精練了。
其次,在后面的引導學生感悟“綠”這個環節時我也把握不好。此時,我讓學生對“綠”展開想象:通過這個綠字,你仿佛看到什么綠了呢?但是,在課堂實施的時候,由于我在引導學生說話方面的能力的欠缺,學生想象得不夠深入。此時,如果能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想開去,比如說:竹子綠了、稻田綠了……那學生對意境的想象就達到了,對詩歌的理解也深刻了。在學生能夠透過文字想象出一幅幅畫面之后,我就指導學生朗讀全詩,打算讓學生從畫面回歸到文本。但是,經過老師的指點,我發現如果在將文字分割成畫面之后還需要一個畫面的整合才行,才能真正達到在學生腦中留下一個富有意境的畫面,否則在學生腦中之后一個個想象的片段,那也是不能達到意境美的境界的。
第三,關于在最后一句中的關鍵:……才……又…… 從這個關聯詞中最能感受到人們忙碌。我想這里應該也是個可以抓的切入點。這里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感受由這個關聯詞所體現出的情感溫度,突出人們的忙碌。經過有些老師指點,這里可以對“蠶桑”和“插田”這兩個農村特有的生活場景都是可以進行展開的部分。由于這兩個生活場景對學生來說較為熟悉,可以讓學生對文本產生親近的感覺,同時還可以告訴學生一些他們平時不是很了解的農業生產規律。
第四,在整個教學設計中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我沒有考慮到要適時地讓學生感受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的某些特點。比如:押韻、詩人的寫法、句式等等,當然只要滲透就夠了。而我只知道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詩歌是瑯瑯上口的,但在詩歌的其他特征方面卻沒有提點到。
人是要不斷學習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著重在自己欠缺的方面多下苦功了。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鄉村四月》是宋朝詩人翁卷的代表作,詩人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后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后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詩的文眼在最后一句“才了蠶桑又插田”。詩的意境優美,處處散發出詩的魅力,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寫“蠶桑、卷、了”等字詞。
2、有感情地朗誦、背誦古詩。
3、體會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鄉村美景圖、朗讀課件、伴讀音樂、事物卡片。
學生準備:收集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老師非常喜歡。我們中國是詩的國度,早在唐代就出現過像李白、杜甫這樣偉大的詩人,他們才華橫溢,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優秀詩篇,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樣燦爛奪目,足以使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今天,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古詩的魅力,來學一首新詩。(板書:鄉村四月)
二、弄懂詩題
師:看到詩題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發言
師:這是一首描寫江南初夏田園生活的古詩,它的作者是翁卷
(教師板書:翁卷)
三、知曉作者
師:有誰了解翁卷給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介紹
教師補充:翁卷,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很有才華,與趙師秀、徐照、徐璣合稱“永嘉四靈”。一生不曾做官,喜歡田園生活,擅長作田園詩。
四、整體感知
師:現在就讓我們隨著詩人的足跡一起走進鄉村四月,去感受鄉村初夏的氣息吧。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要把字讀準,把句讀順。初步感知古詩內容。
(一)、自由讀(二)、指名讀(三)、教師范讀
(四)、指名讀(五)、齊讀
五、知詩情、悟詩意
師:大家剛才讀的非常有味道,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按照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學古詩。但要完成這樣一個問題:在詩中詩人都描寫了哪些事物,他又是如何將這些事物聯系到一起的?。
(生自學古詩。教師巡視)
學生匯報。
(一)、品讀美景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出示并粘貼事物卡片:(見板書設計)
師:詩人是如何將這八種事物聯系起來的?(根據回答整理板書,把古詩補充完整。)
進而理解整首古詩,借助課件講解“白滿川”。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大意。師(板書:景美,并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古詩的意思)。教師歸納(山坡上草木茂盛,一片蔥蘢,而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滿目亮白,杜鵑聲聲啼叫,天空中煙雨蒙蒙。)播放鄉村美景圖。
(二)、品讀人勤
師:是啊,這哪里是鄉村,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無比的幸福,此時他們又在干些什么呢?(導入后兩句的學習,重點體會“閑人少”“才了---又---”進而理解這里人的繁忙與勤勞)指導學生用“才了---又---”作詩。體會“閑人少”的用法。
師:(板書:人勤,并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古詩的意思。)
教師歸納(四月到了農民都開始忙農活,沒有人閑著,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六、感悟升華
師:同學們,通過我們剛才的學習,我知道大家對古詩的內容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們被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所陶醉,更為這里勤勞忙碌的人們而心生敬佩,就讓我們帶著這種陶醉之情、敬佩之情再讀古詩,誰愿意到前面來讀讀古詩。(播放音樂)
師:請張開你想象的翅膀!如果你現在就是詩人,此時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展現在你眼前的是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你是詩人啊,你陶醉了,你詩意正濃,于是你作詩一首《鄉村四月》。請讀出陶醉之情。
----生:(一生讀出陶醉之情)。
師:請張開你想象的翅膀!你現在就是詩人,此時也走在鄉村的小路上,看著勤勞忙碌的人們,你又怎好意思閑著呢,于是你大筆一揮欣然作詩《鄉村四月》。請讀出敬佩之情。
----生(一生讀出敬佩之情)。
師:同學們你是詩人,你要贊美這里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贊美這里勤勞忙碌的人們……于是你把你的感情融進了這一首詩《鄉村四月》。齊讀古詩,讀出贊美之情
眾生(讀出贊美之情)。
師: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勤勞忙碌的人們,這是多么賦有生活氣息的畫卷啊!你舍得離開這里嗎?想把它帶走嗎?美美地再讀讀吧,把它刻在心里。
生(背誦古詩)
師:能背下來嗎?讓我們一起誦讀古詩。
師:古詩不光可以讀,還可以唱。聽過嗎?想聽嗎?(播放古詩唱詞)
與學生共同唱古詩,學生齊唱。
師:大家唱的真不錯!如果你們感興趣,可以用你熟悉的曲調去唱你喜歡的古詩。這首詩我們就學到這。
七、拓展閱讀:
師:其實,像這樣描寫田園生活的詩我們曾經也學過一些,比如說孟浩然寫的《過故人莊》還記得嗎?(并引導學生讀)王維也曾寫過一首《山居秋暝》還有印象嗎?學習田園詩,有一位詩人大家一定要知道,他叫范成大,他寫了60首田園詩,教材中也選了其中的一首“四時田園雜興”(教師誦讀)課后我們可以把他寫的田園詩都找出來讀一讀,我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師:下課。
板書設計:
鄉村四月
宋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景美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人勤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8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
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理解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前兩首古詩,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2、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兩首詩。
【教具準備】學生準備有關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資料,老師準備相應的音樂
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老師:同學們,本單元我們隨作者領略了中外的田園風光,體會到了自然、
質樸、和諧、靜謐的鄉情,今天,我們再來走進古代詩人為我們描繪的田園美景,學習《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你也一定會陶醉其中的。
二、交待任務
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前兩首古詩。《鄉村四月》和《四時田園雜興》。
三、學習第一首詩《鄉村四月》
1、作者簡介,翁卷字續古,一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
一生沒有做官,他的詩大多講求技巧,詩風清苦。
2、閱讀詩文:
⑴ 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結合注解,理解詩意。
⑶ 想象畫面,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3、匯報交流:
⑴ 指名讀詩文,糾正字音。
⑵ 理解詩詞的意思: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白滿川:指稻田里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子規:杜鵑鳥。
句意: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滿是綠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句意:四月到了,農活多了,鄉里的農民們都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采桑養蠶,又是插秧種田。
4、讀詩文,想畫面,說感受:
(播放音樂帶,有感情的朗讀)。詩文展示四月的鄉間充滿生機,一派繁榮
的景象,同時勾畫了農民在四月里緊張、繁忙的勞動場景,表達出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
四、學習第二首詩《四時田園雜興》
1、作者簡介:
范大成:蘇州吳縣人(今江蘇)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南宋詩人,他與
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合稱“南寧四大家”。他的詩憂國憂民,多有佳作,晚年隱居,寫了《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他一生田園詩的代表作,反映農民的勞動生活和民生疾苦。這里選的是《夏日》中的一首。
2、自主學習,了解詩意。
3、匯報交流,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⑴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耘田:除去田里的雜草。績麻:把麻搓成線。
句意:夏季農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間鋤地,晚上要在燈下搓麻成線,農家男女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⑵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未解:不懂。供:從事。傍:靠近。
句意: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雖然他們不懂的耕種與織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5、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說說你的感受:(配樂朗讀)
詩文描繪了鄉村大人耕織,孩子也學耕種的情景,展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
勤勞,是一副具有濃濃生活氣息的農家耕織的圖畫。
五、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板書設計】
1、把詩句補完整:
⑴ 綠遍山原( ),⑵ 童孫未解( )
子規聲里( )。 也傍桑陰( )
2、請你說說“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的景象,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我會背其他描寫田園的古詩詞。
【教學目標】
1、學習《漁歌子》理解詞意,想象畫面,體會詞人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詞,并默寫。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具準備】
1、學生準備張志和的生平資料。
2、準備優美輕柔的曲帶。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領略了兩位宋代詩人為我們展現的田園風光,使我們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質樸,誰能想象畫面,再來背誦一下這兩首詩。
二、回顧詞的特點
1、誰還記的我們第一節課學的一首詞,你們還能背誦嗎?《憶江南》 2、詞有什么特點:
詞有詞牌名,是詞的調子的名稱,詞調是寫詞時依據的樂譜。有的詞牌原來就是詞的題目,如《憶江南》《漁歌子》但后人寫的《漁歌子》《憶江南》就與詞牌無關了。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故又稱長短句。
三、學習第三首詞《漁歌子》
作者簡介。張志和,唐代詩人,字子同,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被貶官后,不再復仕,放浪江湖間,自稱煙波釣徒,著有《玄真子》。
1、自讀
課文:
⑴ 輕聲讀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對照注釋,結合畫面,了解詩意。
⑶ 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詩情。
2、匯報交流:
⑴ 指名讀詞《漁歌子》糾正字音。
⑵ 說詩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句意:西塞山附近,白鷺展翅飛,桃花夾岸的溪水中,鱖魚肥美。(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光)。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句意: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悠閑自得,溢于其中)
3、想象畫面,有感情的朗讀,談談你的感受:
⑴ 配樂朗讀。
⑵ 談談你的感受:
作者將山前高飛的白鷺、岸邊盛開的桃花,溪中肥美的鱖魚及斜風細雨中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漁翁,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清新、優美、充滿情趣的漁翁垂釣圖。展現了詩人悠閑自得的心境,也表達了他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
4、練習背誦。
四、總結拓展
1、學習了三首古詩詞后,你對鄉村生活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背給大家聽聽。
【板書設計】
23、古詩詞三首
漁歌子
張志和(唐)
山鷺
花水魚 悠然自然
斜風細雨情趣盎然
漁翁不歸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這首詩中的生字、詞語;
2、指導學生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及意境;
3、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及意境:鄉村四月濃濃春意和優美景色,人們忙于農事而心情愉快的境界。
教學方法
1、 在熟讀古詩的基礎上,理解重點詞語,再理解詩意;
2、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
3、 學生討論與教師點撥相結合;
4、 朗讀、背誦與默寫相結合。
教學準備
1、 電教版:教學課件、教學錄音帶
2、 普通版: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內容
古詩《鄉村四月》的學習,原文如下: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2分鐘):同學們以前學過哪些描寫鄉村景色的古詩啊?誰來背一背。同學們知道的很多,背的也很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它是宋代翁卷寫的“鄉村四月”,看他是怎樣寫的。(板書詩題:鄉村四月)
二、學習古詩:
1、出示小黑板,展示原文。指名朗讀古詩。讓同學評一評讀的好不好,有沒有錯誤。(3分鐘)
2、指名說說這首詩的節奏、語氣,讀詩應把握的感情。(5分鐘)
節奏:223
語氣:輕松愉快
感情:讀出古詩的優美、輕快、明朗
3、學習生字(2分鐘):
了:讀 liǎo ,結束的意思。
蠶:讀 cán ,上下結構,由“天”“蟲”兩字合成。
蠶是蠶蛾的幼蟲,能吐絲。
4、借助注釋,理解重點詞語。個別詞語可作補充解釋(5分鐘):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滿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川,平地。(補充:“白”在詩中指的是水。人們習慣上把透明物體叫“白”,比如“白酒”、“白開水”等。“川”在詩中指灌滿水準備插秧的稻田。)
子規:杜鵑鳥。(補充:也就是布谷鳥,大通農村所叫的“長高蟲”。)
才了:才,剛剛。了,結束。
蠶桑:給蠶喂了桑葉。這里把名詞當作動詞來用。
5、 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5分鐘)
6、 體會這首詩的意境(8分鐘)
提問: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哪些景物?
(生答:綠、山原、水、稻田、子規聲、雨如煙)
提問:詩人用這些景物描寫了怎樣的景色?表現了什么? (生答:描寫了“綠遍山原,水滿平川;子規聲聲,雨絲如煙”的景色,表現了鄉村四月濃濃的春意和優美的景色。)
提問:后兩句寫了什么事情?表現了什么?
(生答:忙于農事的事情。表現人們積極務農的勞動熱情。)
師小結:說的很好。鄉村四月人們很忙,但忙得有目標—“才了蠶桑又插田”;忙得有樂趣—樂在務農,人們都在田里,說說笑笑,干活有勁。這就是這首詩意境的高妙之處。
7、 指導背誦和默寫(8分鐘)
指導背誦:前兩句寫景,后兩句寫事。先記寫景,后記寫事。 指導默寫:指一名上黑板寫,其余學生在下面寫。寫完后集體訂正。
三、布置作業(2分鐘):
搜集其他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讀一讀。
板書設計:
鄉村四月
[宋]翁卷
景色:綠遍山原,水滿平川;
子規聲聲,雨絲如煙。
景象:閑人少,(忙人多);
才了蠶桑,又去插田。
教后反饋: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蠶桑、了”等字詞。
2.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體會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抓住重點詞句,感悟詩歌的魅力,同時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
教學用具: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描寫春天的詩句;
2、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舊詩導入,弄懂詩題,知作者
1.師:(滿含深情地說)同學們,我國是詩的王國,我們的先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優秀的詩篇,他們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樣燦爛奪目,足以使每個中國人為之驕傲。現在就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咱們學過的古詩當中有哪些是描寫田園風光的?(誰能大膽讀)
今天讓我們再來感受田園風光,感受古詩的魅力,來學一首新詩。
師:齊讀。再讀,讀準字音。讀了這四個字,你讀到了什么? 師:這是一首描寫江南初夏田園生活的古詩,它的作者是: 師:有誰了解翁卷給大家介紹一下。
教師補充:翁卷,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很有才華,與趙師秀、徐照、徐璣合稱“永嘉四靈”。一生沒有做官,喜歡田園生活,擅長作田園詩。
二、學生字,讀古詩,找出兩個多音字。
三、學習古詩
1、復習學習古詩:知 詩 人,讀 詩 文,解 詩 意,入 詩 境,悟 詩 情
2、師范讀(用二二三的形式讀)
3、自讀,指名朗讀,齊讀。
4、四人小組合作,借助注釋了解每句詩的意思。
5、匯報
(1)品讀景美品讀美景。
1.但剛才同學們說的只是鄉村四月大概的輪廓,大家能否再清晰地告訴老師,在詩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把你們的答案寫在紙上,然后舉起來。
2.老師隨著學生寫的詞語,問:你看到?你聽到?根據學生匯報板書:山原白川 子規煙雨
3.引導:
(1)很多人寫了“山原”,那就首先看看山原:
a 如果學生都只寫了“山原”/“山”等時——
師導:你看到的是山原,但詩人看到的是“綠遍山原”,你說這有什么不同?那是怎樣的山原啊?
如果學生中有寫“山原”,也有寫“綠遍山原”的時候——師導:(問寫“綠遍山原”的學生)為何你要把“綠遍”寫進去?你寫的時候,腦海里出現的是怎樣的山原?
b 輻射:這是他看到的山原,你們看到的山原是怎樣的山原?用筆在“山原”前面加個詞,寫出你想象到的怎樣的山原。(提問3、4個學生,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表現綠,必要時,老師可以示范一句。)
翠綠翠綠的山原綠得淋漓盡致的山原漫山遍野都是綠的山原??
c 渲染:多美的綠遍山原,它與反著白光的水田相互映襯,這不就是(引讀——)“綠遍山原白滿川”嗎?
(2)煙雨
過渡:更美的是,山原、田野都籠罩雨里,誰能說說這又是怎樣的雨啊?蒙蒙細雨??
渲染:像輕煙般的細雨籠罩著水田和山原如詩如畫如仙境。
(3)子規
過渡:最妙的是在這如畫般的景色中,還聽到了??那是怎樣的鳥叫聲啊?
4.回到整體。
綠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煙的雨,如歌的子規聲,誰能用自己美好的語言,把這兩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你們很不簡單,這十四個字你們說出了一大串,說得太美了。
我們千言萬語道不盡的正是詩人的十四個字啊!這簡簡單單的十四個字不再是幾個字了,它變成美若仙境的畫卷,讓人置身一種美妙的境界中,這就是詩的`魅力。讓我們一起帶著這種美的感覺,一起品味這兩句詩吧。
板書:景美
(2)品讀人勤。
過渡:是啊,這哪里是鄉村,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無比的幸福,此時他們又在干些什么呢?
1.讀后兩句詩,問:他們在忙些什么?(采桑養蠶,插秧種田)
2.采桑養蠶,插秧種田是農民的必修課,這是多么勤勞的村民啊,讀出感覺。
3.問:他們僅僅是在采桑養蠶,插秧種田嗎?是那些詞告訴你的:(閑人少),也就是說那里的什么人多(忙人多)
4.想象他們在忙些什么。(在黑板的一邊寫下學生提及的農活,如忙喂雞、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種樹??)
5.質疑:詩人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寫忙人多得了,卻要寫閑人少呢?
(詩人用三個字就給人豐富的想象,婉轉含蓄,化繁為簡,哪個更妙?這就是詩的魅力啊!)
6.從“才了??又??”你感受到了什么(繁忙)
7.是啊,簡單的3個字寫出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寫出村民勤勞的形象.板書:人勤
我們也來學詩人作兩句詩吧,把沒寫進詩歌的忙也寫進去,比如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喂雞又??
8.鼓勵學生作詩。
如果不說鄉村四月,而是說我們的校園生活,大家能否也作幾句詩?如每到六月我們都忙著做什么?那我就以“校園六月閑人少”為前一句,下一句怎么用“才了??又??”接讀詩。
五、感悟升華
師:同學們,通過我們剛才的學習,我知道大家對古詩的內容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們被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所陶醉,更為這里勤勞忙碌的人們而心生敬佩,就讓我們帶著這種陶醉之情、敬佩之情再讀古詩,誰愿意到前面來讀讀古詩。(播放音樂)
師:請張開你想象的翅膀!如果你現在就是詩人,此時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展現在你眼前的是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你是詩人啊,你陶醉了,你詩意正濃,于是你作詩一首《鄉村四月》。請讀出陶醉之情。生:(一生讀出陶醉之情)。
師:請張開你想象的翅膀!你現在就是詩人,此時也走在鄉村的小路上,看著勤勞忙碌的人們,你又怎好意思閑著呢,于是你大筆一揮欣然作詩《鄉村四月》。請讀出敬佩之情。生(一生讀出敬佩之情)。
師:同學們你是詩人,你要贊美這里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贊美這里勤勞忙碌的人們??于是你把你的感情融進了這一首詩.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11
問題提出
整首詩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了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教學目的
1、獨立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借助注釋、插圖,自主學習,正確理解詩意,在誦讀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優美的田園風光,體驗繁忙緊張的鄉村生活,激發學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
4、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養成主動積累的習慣。其中學習重點是:讀懂詩意,熟讀成誦;學習難點是: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過程設計
老師在學生讀通詩句的基礎上引領孩子疏通字詞,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意境:
1、初步領悟詩歌
師:從小學一年到現在我們學了很多古詩,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首先要借助注釋,疏通字詞,接著讀通詩句,了解詩意,最后想想畫面,體會情感。下面我們借助注釋,疏通字詞,了解詩意,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請作上記號。
師:借助注釋,你知道哪些詞和句的意思?
生:我理解山原、白滿川、子規、了的意思……
師: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生:我不理解蠶桑。
師:哦,他不理解蠶桑,有誰了解?能幫他解答一下嗎?
生:蠶子、桑葉、蠶桑樹…。。
師:剛才我們借助注釋知道了是結束的意思,再把蠶桑放進句中讀一讀——剛剛結束蠶子和桑葉又插秧,通嗎?蠶桑該做什么講?
師點撥:看來理解古詩,不能用常用的分解法或簡單的從字面上理解,要放到詩句中去讀。
2、進一步感悟詩句
師:鄉村人家多忙呀!難怪詩人說:“鄉村四月閑人少”,這里的閑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組詞說一說嗎?
生:清閑、悠閑、空閑、休閑、閑暇……
師:哪些詞的解釋放在這最合適?你能說說原因嗎?
生:清閑的意思是沒有什么事情做,所以放在這兒最合適
空閑的意思是人們沒有事情做,很無聊……
師:你們說得言之有理,老師總結一下你們的說法,其實你們都想說,鄉村每個人都很忙,沒有人閑著呀!由此可見,他們就是這樣勤勞,來,讓我們贊一贊勤勞的人吧!齊讀第二句詩。
3、理解詞語,想象畫面
這句寫人贊人,而第一句寫景,這句里你們還有哪些詞理解有困難?
生:雨如煙是什么意思?
師:剛才我們知道子規的意思是杜鵑鳥,讀讀第二行詩,你知道杜鵑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嗎?
生:杜鵑鳥在雨中鳴叫
師:雨下得怎么樣?像什么?你能用上比喻和擬人手法說說嗎?
生:雨像煙霧一樣又輕又小。
蒙蒙細雨一直下著,讓天空蒙蒙朧朧,像童話中的仙境。
那雨絲很細,細得像牛毛、花針、銀絲,我的眼前仿佛蒙上了一層輕紗。
雨絲輕得像煙霧在我眼前縈繞……
4、從畫面中,體會情感
師:簡單疏通詩意后,我們感受到鄉村的景色很美,現在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詩句,品味其中的關鍵詞句,或許你對詩人筆下的鄉村四月有些新的認識。
師:在第一行詩中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生:綠遍山原的“遍”
師引導:綠遍山原就像什么?
生:放眼望去,山陵和原野滿是的綠色,這綠色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碧綠的毛毯。
師:你抓住“遍”字想開去,一用上比喻句,畫面就變得更活了,更美了。誰還能用上比喻的手法說說你的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
生:此刻的山原已經變成了綠色的海洋,像綠墨水打翻了似的;
這綠色仿佛是山原的綠衣裳,讓山原充滿生機;
山原綠得仿佛是被綠油漆染過似的……
師:在大好的春光下,你都看到那些綠色?
生:到處都是綠色,深綠淺綠,耀眼的綠,灰暗的綠;或濃或淡的新綠……
綠得鮮亮、綠得耀眼,綠得充滿了生機。
師:抓住能引起你想象的詞,聯系生活的場景,選一行詩,寫寫鄉村四月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用上學過得好詞佳句就更好了。
(放音樂自己寫,再交流)
師評:隨著你的描述,我仿佛看到看到一塊塊明鏡似的水田,泛著點點銀光,使鄉村得更純,如同無瑕的翡翠。你豐富的想象,讓我聽到了杜鵑鳥清脆的鳴聲,和著沙沙的雨聲,讓這幅畫卷充滿生機,這真是一首動聽和諧的春之曲呀!
5、說出感受
師:鄉村四月有聲有色,有靜有動,色彩鮮亮,充滿生機,多美的田園風光!合上書,閉上眼,想象著畫面,讀出你的感受。(齊背)
師: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時節,是農家耕種的時節,看著鄉村四月大好的春光,看著家家戶戶忙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一年之計在于春”,你能體會鄉下人家此時的心情嗎?
生:他們很快樂。師:為什么快樂?
生:為秋天的豐收,為過上好日子而快樂。
師:對,他們享受著大好的春光,憧憬著幸福的生活。春天,他們不僅播下的是種子,還有希望!他們春天播種希望,秋天豐收碩果,累,但快樂地享受生活。
6、師:詩人就這樣飽含贊美之情,寫下了這充滿活力的鄉村美景,放聲朗讀,讀出你心中的情感吧!(齊背全詩)
在孩子們的朗朗書聲中,本堂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重點與難點
讀懂詩意,熟讀成誦;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學習資源
掛圖、網絡資源等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蠶桑、了”等字詞。
2、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體會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熟讀《鄉村四月》,讀讀注釋,想想每句話大概意思。
3、學生用三句話整理資料介紹詩人。
4、學生復習學過的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
一、舊詩導入,弄懂詩題,知作者(課件1)
1、師:(滿含深情地說)同學們,我國是詩的王國,我們的先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優秀的詩篇,他們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樣燦爛奪目,足以使每個中國人為之驕傲。現在就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咱們學過的古詩當中有哪些是描寫田園風光的?(誰能大膽讀)
今天讓我們再來感受田園風光,感受古詩的魅力,來學一首新詩。(板書:鄉村四月)
師:齊讀。再讀,讀準字音。讀了這四個字,你讀到了什么?
師:這是一首描寫江南初夏田園生活的古詩,它的作者是:(板書)翁卷 宋朝人
師:有誰了解翁卷給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介紹(2名左右)
教師補充:翁卷,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很有才華,與趙師秀、徐照、徐璣合稱“永嘉四靈”。一生沒有做官,喜歡田園生活,擅長作田園詩。(課件2)
二、聽錄音感悟,集中評價,整體感知
師:現在就讓我們隨著詩人一起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去感受鄉村初夏的氣息吧。(播放課文朗讀)
師:
1、你覺得這位老師讀得怎么樣啊?
2、其實,你們說的這些就是讀古詩的基本要求。相信你們平時也一定也是這樣讀的。現在就請你們翻開書本108頁,自己這樣讀一讀吧。
3、剛才老師聽到同學們瑯瑯的讀詩聲,都快被陶醉了,現在就請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聽他讀得怎么樣?
4、咱們同學善于傾聽別人朗讀,你聽出了什么?(好?哪里好? 不好?那你來讀讀)
5、詩中有一處“兩個平舌音”在一起,特別難讀,是哪個?(蠶桑)(課件4)
6、詩中有幾處多音字,在哪?
是了。在這兒是什么意思?(結束)。當它做結束的時候。它就讀(liao)。(課件5)
7、請1、2組的同學熟練地把最后一句讀一讀。(老師聽出你讀得好,請你讀吧。全班齊讀整首詩吧)
8、讀了整首古詩,你的眼前有怎樣的情景,畫面呢?
鄉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讀著讀著就勾出大概的輪廓,這就是多讀的魅力。它使字里行間的畫面立體起來了。
三、小組交流感悟
1、小組內輪流讀古詩,推選出讀得最好的同學。討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用線畫下來,并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景物是什么樣的?
2、古詩一向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說法,如果能把文字讀成畫面,那就了不起了。哪一小組愿意這樣讀。還有哪組愿意這樣讀。
3、他們讀得好嗎?為什么?
4、大家一起讀吧!相信投入地讀你們一定能把文字變成畫面。
5、親愛的同學們,此刻,老師已經被陶醉了,就讓我們在翁卷的指引下,走入前兩句詩吧!
四、品詩
1、(誰來讀?)你們聽聽前兩句的描寫,讓你們看到了哪些景物?
2、指名答相機板書。這些景物你們看到了嗎?它們是什么樣子的?想說哪個就說哪個吧?
3、相機解:綠遍山原
白滿川 用“川”組個成語,說說“川流不息”中的“川”是什么意思?這邊的川是什么意思?“白滿川”具體是描寫哪里的景物?《鄉村四月》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人教版新課標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五》教案《秦兵馬俑》教學設計5尊嚴說課稿《七月的天山》考點練兵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飛向藍天的恐龍》的第一自然段教學實錄及反思《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關于《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的困惑查看更多>>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翁卷還被哪些美景吸引了呢?再讀前兩句詩吧!
解:子規 雨如煙
這樣的景色,給你們的感受是?(用一個詞說)
把你們的感受送進去讀。
4、感謝同學們是你們把老師帶入這樣的美景,請你們用語言把眼前的美景說說吧!
5、把你們的理解送進去,再讀前句詩吧!
過渡:此時,連子規也不閑著,聽(播放叫聲)它在聲聲地啼叫,它在說些什么呢?
說得好呀!它在催我們干農活了。到底該干哪些農活呢?自己讀后兩句吧!
1、你讀到了什么?
2、后兩句中哪兩個字最能體現村民忙碌?(相機板書: 才 又 )
3、怪不得詩人寫道:鄉村四月?(板書:閑人少)
4、這樣的忙,該怎樣讀出來呢?請你讀。相信你一定能讀出村民的忙碌。
5、全班齊讀
想像:忙碌的村民一邊忙一邊會想些什么呢?(指名答)
雖然忙但忙中有樂啊!把你們的感悟再加進去,讀。
五、回歸整體 感情升華
1、同學們,讓我們回過頭來看整首詩吧!前兩句和后兩句描寫的內容有什么不同?(板書:景 人)勤勞也是一種美啊
2、如此的美景,如此的村民,此刻翁卷都看見,他會說些什么?會做些什么呢?
3、同學們啊,此情此景,你們也都看到了。你們又想說些什么呢!
4、是啊!咱們的心和翁卷的心是相通的,現在就把自己當成翁卷,讀出來吧!
5、初夏,我來到了鄉村,舉目望去,(綠遍山原……)
6、誰愿意自己誦讀。
7、配上音樂:一起誦讀吧!
8、親愛的同學們,此刻我學得語言已經無法表達我們的贊美之情,“言之不足,故詠歌之”讓我們用歌聲來贊美鄉村四月吧!(音樂課件)
六、小練筆
古有翁卷寫詩,今有四年級的同學寫文,請你們拿出筆以“鄉村四月”為題,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像到的寫下來,寫一篇短文。(作業布置)
附:板書設計
鄉村四月
山原 白滿川 景美
子規 雨如煙
閑人少
才…… 又 …… 人勤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會認、寫“蠶、桑”兩個生字。
2.通過讀、吟、唱等多元方式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3.借助注釋、插圖等資源,自主學習,發揮想象,理解詩意。
4.通過對本詩的學習,使學生從中感受到鄉村田園風光的美麗,感受到勞動生活的緊張繁忙,培養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入境——啟動情智
1、前兩節課,我們隨著作者走進鄉下人家個牧場之國,領略到鄉村的寧靜和異國的風光,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鄉村(板書 鄉 村)看到這個詞,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學生自由回答)這田園村舍,如詩如畫,在詩人的眼里更是別有韻味。這一幅幅的畫面讓你想起了哪些詩句?
2、補充板書 鄉村四月
讓我們跟著宋代詩人翁卷的步伐一起走進“鄉村四月”。
3、交流資料,知詩人。
師:800多年前南宋時期我們浙江有一位詩人用詩把鄉村四月的景色描繪了下來。他就是——(板書翁卷)
出示詩人簡介:翁卷 字靈舒,永嘉人(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與徐照、徐璣、趙師秀四人合稱 “永嘉四靈”。 在他們四人中翁卷年事最高。著有《西巖集》、《葦碧軒集》等。他的詩顯的較為平易,但簡約中有一份清淡的韻味。
二.感悟交流——生成展現情智
(一)讀一讀: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師:請同學們把這首詩自由地讀兩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板書:讀)
2.檢查字音,相機糾正。
3.學習生字:蠶、桑;了解多音字“了”;
4.再讀古詩,初知大意。
5.初步觸摸古詩意韻。
師:讀完了這首詩,你對鄉村四月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板書:景美、人勤)
(二)吟一吟:
1.生吟古詩。
師:那你們誰能把鄉村四月的景美人勤讀出來呢?試試吧。(生自主讀)
2.師范吟古詩。(板書:吟)
3.學生想象吟誦。師:哪個詞讓你最有感覺,能勾起你無限的想象?把你聽詩時腦海中出現的畫面描述給大家聽聽。(生匯報并發揮想象交流,教師相機評價)
生1: “綠遍”讓我看到了鄉村到處一片蔥蘢的景象。
師:把你的感受用朗讀傳遞給大家。讀
生2: “白滿”讓我仿佛看到了鄉村的稻田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一眼望去,閃著金光。
師:把你的體會用朗讀告訴大家。再讀
生3: “煙”讓我仿佛置身于一片云霧迷蒙的仙境之中。
師:多讓人向往啊!把我們也帶到你那神仙般的境界之中。請讀
生4: “子規聲”好美啊!象在唱歌。
師:是嗎?不行,不行,我們也要去聽歌。
生5: “閑人少”、“才了……又……”讓感受到了鄉村的四月很繁忙。
師:是啊!要不是“鄉村四月閑人少” 哪有辛棄疾筆下的“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要不是“才了蠶桑又插田” 哪有這“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出示這兩句詩)
師:鄉村,忙碌的何止四月?請看(出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中的第一句)范成大筆下的“晝出耘田夜績麻”,你能用“才了——又”的句式改寫這句嗎?(板書:才了……又……)鄉村四月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 多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32、漁夫的故事教案自然之道教學設計《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說課稿《烏塔》快樂練習:課堂達標(一)15、貓4* 七月的天山查看更多>>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生:才了耘田夜又績麻。(真不簡單,你們都會改詩了。)
(三).拓展語言訓練。
師:除了這些農活,你還能想象出鄉親們在忙什么嗎?也用“才了……又……”的句式說一說?(生回答)
師:我們來對對詩句。鄉村四月閑人少……(生接)。
師:好,孩子們,我們帶著剛才的感受,帶著無限的想象由生1、2、3、4同學來合作吟一吟。(板書:吟一吟)
師:聽聽杜鵑鳥清脆的鳴聲,淋浴著裊裊的雨霧,請你們深深地吸一口氣,把你們的想象放進詩里吟一吟。(生齊讀)
過渡:清脆的鳴聲,和著沙沙的雨聲,加上你們美美的吟誦,讓鄉村四月這幅畫卷充滿勃勃生機。
(四)小結
師:農人的辛勤勞創造了一幅多美的畫面啊——
生: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師:這如畫的美景正是因為——
生: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師:是啊!鄉村的四月正是播種的季節,繁忙的季節。景美人更美!
三.表達——發展情智
1.感情升華。
師:此時此刻,你想說點什么嗎?
2.吟唱古詩。
師:是啊!沒有春的耕耘哪有夏的一路芳香,秋的碩果累累。讓我們記住翁卷,記住《鄉村四月》,感恩農民伯伯,是他們告訴了我們美的真諦!再讀古詩。
3.鄉村四月,美麗的農家風光令人陶醉,勤勞的農家人更令人感動。老師向同學們推薦幾首描寫田園生活的古詩詞,《四時田園雜興》、《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清平樂 村居》。希望同學們隨著詩文的學習走近鄉下人家,貼近農人脈搏,感受田園詩情。
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 白滿
景美 讀
子規 煙雨
閑人 少
人勤 吟
才了 又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蠶、桑”。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做到熟讀成誦。
3.在誦讀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優美的田園風光,體會詩人對勞動人民生活的熱愛與贊美。
4、激發想象,把詩改寫成小作文,感受古詩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詞,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
2.感悟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贊美。
課前三分鐘經典誦讀:《田園樂》《雨過山村》《約客》
一、課前帶文,感受田園風光。
1、描述情景讀,揭題。
聽著抒情的音樂,讓我們仿佛走進了田園。田園風光,散發著泥土的芬芳,洋溢著勞動的歡欣,充滿了豐收的喜悅。讓我們先來欣賞一首王維的《田園樂》生:《田園樂》王維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2、譯詩解文讀
師:紅色的桃花還含著隔夜的雨滴,綠綠的柳樹籠著淡淡的春煙。生: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師: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家童都還沒有打掃地上的落花呢!鶯鳥啼叫,山客還在酣眠。
生: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3、真是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圖啊。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現在就請跟著老師一起,到王維的畫里去走一走吧!
4、師描繪圖畫,生聽,想像畫面,填寫句子。
春天來了,桃花開得多熱鬧啊!有的桃花紅彤彤的,像一團團火焰;有的桃花是淡粉色的,像一片霞;有的桃花還是花骨朵兒;有的羞答答地展開了幾片花瓣;有的已經展開了笑臉,盡情展示她的美麗。在這清晨淡淡的霧色中,千萬條柳枝隨風舞弄著她柔軟的身姿,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仙境之中。耳邊傳來黃鶯的歌唱,真好聽啊!別說山客不想醒來,連同學們都陶醉了。
能不能告訴大家,在這幅畫里,我看到了,聞到了,聽到。
5、師小結:桃紅,柳綠,花落,鶯啼,詩人為我們描畫出的美麗的田園風光如畫般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就是古詩的魅力,讀著優美的詩句,讓我們產生無盡的想象。
6、接下來,讓我們欣賞一首由宋代詩人翁卷寫的《鄉村四月》,繼續享受如畫的田園。(出示課件,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詩文,感知韻律。
(一)初讀詩,讀準確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出示原文請同學們認認真真地讀上兩遍,注意第一遍讀準字音,再把它讀通讀順。
2、請一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注意讀音有沒有錯,(你讀得很正確,并且流利,但有兩個字的讀音老師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蠶、桑)學習生字“蠶”“桑”及講讀多音字“了”。
3、請同學們一齊讀一讀這句話:才了蠶桑又插田。(同學們這一句讀得很正確,字正腔圓,那么整首詩是否也能讀得這么正確流利呢?
老師很想聽一聽“”,開始——)
4、全班齊讀。
(二)再讀詩,讀節律
1、同學們,詩不但要讀正確了,還要讀出它的節奏來。
老師出示第一句,請同學們試著自己讀一讀。——綠遍山原白滿川。
A、請生讀,師注意評價。
(師示范讀,再讓他跟讀提示:節奏之間要讀得聲斷氣連)
B、請全班齊讀,(讀得很好,真是有板有眼)
2、讓我們仿照第一句的節奏,標出其它三句的節奏。
3、二人小組互讀互聽
4、師出示整首詞的節奏,男女生讀詩。(評:讀的節奏很準確;真是有板有眼。)
(三)讀韻味
1、師范讀韻腳。(出示韻腳,同學們聽一聽,老師的紅色的字讀得有什么不同?)
2、生說自己的發現。
3、師:在詩句的末尾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能使詩句的音韻更加地和諧優美。這就是押韻。
4、請學生練讀,感受音韻回旋。
5、小組賽讀。(兩大組比一比,評:真是和諧優美;老師聽到了回旋的音
韻;)
6、咱們配樂齊讀一下,一定會讀得更好。(配樂)
三、悟情品境釋疑交流
1、譯詩解文讀。(調換順序再讀一遍)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我看到春天來了,山坡田野間草木青綠,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交相輝映。
生:綠遍山原白滿川。
師: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生:子規聲里雨如煙。
師:四月到了,正值農時,沒有人閑著。
生:鄉村四月閑人少。
師: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去插秧了。
生:才了蠶桑又插田。
2、師指導感受山原美。鄉村四月真美啊,讓我們先走進山原去看看:(出示圖片。)師生承接讀(朱自清)《春》
師: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組1: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組1、2:山朗潤起來了,
組1、2、3:水漲起來了,
組1、2、3、4: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師:小草偷偷地從土地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組1、2、3、4: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組1、2、3:風輕悄悄的,
組1、2:草軟綿綿的。
師:四月的江南,無論哪里都是綠的:(補白想象發散讀)
生:想象,四月的江南,綠了
師:山坡是綠的,原野是綠的,綠的樹,綠的草,綠的禾苗,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個綠色的世界。
生1:墨綠、淺綠、嫩綠、
生2:翠綠、淡綠、粉綠?
生3:綠得發黑,綠得出奇;
師:刮的風是綠的,
生4:下的雨是綠的;
師:流的水是綠的,
生5:陽光也是綠的。
師:所有的綠集中起來,
生6:擠在一起,
師:重疊在一起,
生7:靜靜地交叉在一起,
師:那一望無際的綠啊,詩人用了一個什么字來告訴我們這無邊的綠?(遍)
2、師:除了綠色,還有什么色彩?——白。(出示圖片)
師描述情景讀:瞧,水田中積滿了水,遠遠望去,一片白色,遠處的青山就像推開的兩扇門,送來青翠的山色,把積滿水的田地環繞。)真是——
生: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撻送青來。
師:難怪詩人會這樣寫——
生:綠遍山原白滿川。
3、鄉村的四月,有聲有色,有靜有動,你們聽——(杜鵑聲)在子規的聲聲啼叫中,雨輕輕地來了。音樂(圖片)
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這句詩寫得多好啊!是的,
生:嚴冬一過,如煙如絲的春雨,又悄悄的來到人間。它催促大地蘇醒,它給春天增添生機。
師:看!那蒙蒙的細雨像煙霧、像薄紗一樣籠罩大地,使大地呈現出如詩如畫的景象。
組1:細雨滋潤著柳樹,柳樹醒來了,柳枝變軟了,吐出米粒大的嫩芽;微
風吹拂,輕輕擺動,像一群身穿紗裙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組2、好像有誰在指揮似的,鳥兒們也扇著翅膀,在柳枝上放開歌喉,歡快地唱起了春天的贊歌。
組3、迎春花禁不住張開笑臉,欣喜地沐浴在雨撫摸的嫩綠的小草也不甘示弱,抖抖身子鉆出地面,給大地披上一身毛茸茸的綠裝。
齊:啊!多美呀!這樹、這花、這草構成了只有春雨才能描繪的絢麗圖畫!補白想象發散讀:
子規聲里雨如煙,四月的雨,像,像,像。
生1、子規聲里雨如煙,四月的雨,像,
生2、子規聲里雨如煙,四月的雨,像,
生3、子規聲里雨如煙,四月的雨,像。(引導生說完整句子)
4、激趣情感,評價激勵讀。是啊,四月的雨啊,像霧那樣輕:
生1讀——(師評: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啊。)
四月的雨啊,像紗那樣柔,
生2讀——(師評:我仿佛觸到了春雨那輕捷柔軟的手指了)
四月的雨啊,像煙那樣迷蒙,
生3讀——(師評:鄉村四月的景真美啊。)(板書:景美)師讀詩句板書:綠原、白川、子規、煙雨。
5、鄉村的四月草長鶯飛,萬物復蘇,它是美麗的季節,又是繁忙的季節。
6、看圖片理解“蠶桑”“插田”。(看著他們勞動的情景,你們有什么感受嗎?讓學生說說體會,)
是啊,鄉村的生活多么辛苦繁忙啊,詩人是用哪些字詞把這種的景象描寫出繁忙的景象寫出來的呢?(才了?又)是的,人們忙完了蠶桑,又忙插田。人們只是忙完了蠶桑和插田嗎?還可能會有哪些農活?7、(賞讀文本,師生接讀古詩)
師:仲春時節,農事繁忙,婆媳相互呼喚去洗蠶子了,院中的梔子花開得正旺,卻閑著無人欣賞。《雨過山村》
師:鄉村四月閑人少,人們白天耘田夜晚績麻,連小孩子也跟著大人學習種瓜呢,多可愛啊!
生:<<四時田園雜興>>
8、鄉村的人們真勤勞。(板書:人勤)
9、所以作者會說:引導讀——
10、同學們,這就是美麗的鄉村四月,我們怎能不喜愛它呢?讀——(前兩句)這就是勤勞的鄉村人民,我們為生活在這樣的地方而自豪,讀——(后兩句)
11、小組合作:在小組里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誦讀古詩。再小組展示。
12、我想,同學們已經把這首詩印在心里了,全班配樂齊誦。
四、拓展練習。
鄉村是美的,作者的詩更美,它就像一幅畫一樣,展現在我們眼前。同學們,能不能用我們的語言,展開你們豐富的想象,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優美的小作文呢?
1、生改寫。
2、交流匯報。師適時評價:描寫真細致,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字里行間充滿了對鄉村生活的贊美。
你筆下的鄉村就像一幅畫一樣。
你的比喻句寫得真好,為你的作文增色不少。
3、小結:這就是古詩的魅力所在,寥寥幾字就能讓我們浮想聯翩。
4、作業:出示〈〈雨過山村〉〉,這首詩又讓你看到了怎樣迷人的田園風光呢?課后寫一寫。
五、總結。
鄉村的景色如此迷人,課后,請同學們再搜集一些田園詩,讀一讀,賞一賞。感受詩的魅力,感受鄉村生活的情趣!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15
一、教材分析:
《鄉村四月》是南宋詩人翁卷所做的詩,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春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后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寫“規、插”等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誦、背誦、默寫古詩。
2、體會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感悟詩歌的魅力,同時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
四、教學過程:
(一)感受詩之韻
1、談話導入。
(1)板書“鄉村”,談話:我們都是鄉村的孩子,在你的印象中,鄉村是怎樣的?
(2)板書“四月”,談話:四月的鄉村,有哪些吸引你的景物呢?
師:今天我們隨著詩人一起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去感受鄉村四月的氣息吧。
2、簡介作者:對比李白杜甫,翁卷很陌生,那我們就先簡單地了解一下他。他是浙江永嘉(溫州)人,很有才華,卻沒有做官,喜歡田園生活,擅長作田園詩。
3、初讀古詩。
(1)請大家大聲讀讀這首詩,注意要把字讀準,把句讀順。(自由讀)
(2)誰愿意在大家面前吟誦吟誦?(2分鐘)
正音:多音字“卷、了”,生字“規、閑”
過渡語:鄉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讀著讀著就勾出了大概的輪廓,這就是多讀的魅力。
(二)品味景之美
1.但剛才同學們說的只是鄉村四月大概的輪廓,大家能否再清晰地告訴老師,在詩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把你們的答案寫在紙上,然后舉起來。
2.老師隨著學生寫的詞語,問:你看到?你聽到?
根據學生匯報板書:山原白川子規煙雨
3.朗讀中感悟:
(1)品味“山原”
預設一:如果學生都只寫了“山原”/“山”等時——
你看到的是山原,但詩人看到的是“綠遍山原”,你說這有什么不同?
預設二:如果學生中有寫“山原”,也有寫“綠遍山原”的時候——
(問寫“綠遍山原”的學生)為何你要把“綠遍”寫進去?你寫的時候,腦海里出現的是怎樣的山原?
輻射:這是他看到的山原,你們看到的山原是怎樣的山原?用筆在“山原”前面加個詞,寫出你想象到的怎樣的山原。(提問3、4個學生,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表現綠,必要時,老師可以示范一句。)
(翠綠翠綠的山原,綠得淋漓盡致的山原,漫山遍野都是綠的山原……)
渲染:多美的綠遍山原,它與反著白光的水田相互映襯,這不就是(引讀——)“綠遍山原白滿川”嗎?
(2)品味煙雨
過渡:更美的是,山原、田野都籠罩雨里,誰能說說這又是怎樣的雨啊?
你還能怎樣形容此時的雨呢?(蒙蒙細雨……)
遷移:鄉村四月的細雨,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也出現在其他詩人的詩句里: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在這如畫般的景色中,你聽到了什么:
4.回到整體。綠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煙的雨,如歌的子規聲,誰能用自己美好的語言,把這兩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2人)
5.播放鄉村風景圖片(圖不要太多,四張就可以了)。邊播圖片老師邊渲染:這就是詩人筆下的——(可引讀,或師讀)“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的美景啊!
(三)體悟人之勤
過渡:是啊,這哪里是鄉村,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無比的幸福,此時他們又在干些什么呢?
1.讀后兩句詩,問:他們在忙些什么?(采桑養蠶,插秧種田)
2.采桑養蠶,插秧種田是農民的必修課,這是多么勤勞的村民啊,讀出感覺。
3.問:他們僅僅是在采桑養蠶,插秧種田嗎?是那些詞告訴你的:(閑人少),也就是說那里的什么人多(忙人多)
4.想象他們在忙些什么。(在黑板的一邊寫下學生提及的農活,如忙喂雞、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種樹……)
是啊,鄉村四月忙人多,他們都在辛勤勞作,你看——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我們也來學詩人作兩句詩吧,把沒寫進詩歌的忙也寫進去。
仿寫詩句: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又。
5.從“才了……又……”你感受到了什么(繁忙)
小結: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鄉村的四月這是——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四)升華情之切
1.剛才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陸續續讀到的幾首詩,讓我們一起對比讀一讀
韋應物《觀田家》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二)》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2.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3.是啊,美若仙境田園風光,勤勞忙碌的人們,多么賦有生活氣息的畫卷啊!這成就了無數的詩人,成就了無數“鄉村田園詩”。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精選15篇】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冊語文《鄉村四月》教學設計12-16
鄉村四月說課稿9篇11-08
《鄉村四月》古詩絕句賞析06-25
鄉村四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2-25
四年級下冊語文《鄉村四月》教學反思12-16
鄉村四月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11-28
鄉村四月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12-25
鄉村四月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11-28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03-08
弘倫《沁園春·賦得鄉村四月閑人少》賞析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