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談話激趣
小朋友,看誰來了?一向聰明的一休今天可碰到難題了,我們一起來幫幫他。版書課題。
二、初讀謎語
1、初讀全文,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互相糾正不足。
3、指名逐節度,同時正音。
4、學習謎語1:
⑴同學們,和你的同桌一起想一想,那么是什么呢?
⑵看──多媒體出示人──從──眾──和老師想的一樣嗎?
⑶讀好第一行,二行句子。
⑷讀讀下面兩句,大家猜的謎語正確嗎?仔細推敲一下。
⑸讀讀團結,力量,學習團,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這兩個字并組詞,在小小組內交流。
⑹指導朗讀。男女賽讀,同桌賽讀,及時作好評價
5、學習謎語2、3:
⑴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替一休解決了第一困難。我們不但猜出了謎底,還學會了一種學習的方法:
讀──把這小節認真讀會。
想──展開想象,體會句子表達的內容,想辦法猜出謎底。
認──認識生字朋友。
⑵用剛才我們共同的學習方法,分小組選擇一首你喜歡的謎語來學一學。
⑶師巡回指導,及時表揚和作出色的小組。
⑷全班交流、討論。
交流謎語2,請學習謎語3的小組質疑。
學習謎語3的小組負責釋疑,師做適當的補充。
⑸同樣的方法交流謎語3。
三、指導朗讀
四、鞏固識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選卡片填空。
五、練習寫字
1、描一描,觀察要寫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練寫。
3、交流。
六、擴展
1、三個謎語出給別人猜。
2、收集一些謎語,準備搞一次猜謎活動。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課件導入
(點擊多媒體:出示孵化圖)雞媽媽蹲著孵小雞,蛋殼里的小雞慢慢醒來了,看見四周黃乎乎的,他想: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多媒體映示這句話。再點擊映示:蛋晃動幾下,同時發出長而有力地啄蛋殼的聲音)
【生動形象的畫面與聲音有機結合,既是對上節課學習內容的再現,又一下子把孩子們引入神奇的童話世界,誘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聽到了什么?(學生根據感知自由想像。)
2、(多媒體飄出兩句話:小雞用小尖嘴啄蛋殼兒。他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個小小的洞眼。同時演示啄了一個洞眼。)
(1)帶著你聽到的感覺,輕聲讀讀這句話。
(2)指名讀。相機評價。
(3)讓我們來給畫面配音,好嗎?(多媒體重播啄出洞眼的過程)
過渡:小雞從這洞眼里又看見了什么?
【這一環節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帶著這種體驗來接觸語言文字,朗讀感悟,最終能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3、(多媒體映示課文插圖)誰來說說?
4、指名隨意說。(多媒體相機飄出: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1)飄出一句指導一句。
(2)小雞看到的世界好美啊!()把它讀給旁邊的小朋友聽聽,喜歡怎么讀都行。
【“喜歡怎么讀都行。”這一環節的設計,尊重了學生獨特的個性,獨特的體驗。】
(3)誰想來讀給大家聽聽?
三、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過渡:看到這么美的世界,如果你是小雞,你會怎么做,怎么說呢?
1、指名說。
2、書上的小雞是怎么想的呢?,快,把書翻到102頁,讀讀最后兩段。
3、啊,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小雞可高興了。他怎么做?(多媒體映示:雞蛋碎了,小雞出來了,同時飄出:它用翅膀一撐,就把蛋殼兒撐破了。)
指名讀,相機評價。
4、(點擊多媒體:一邊引說一邊打出:它嘰嘰嘰地叫著,慢慢站了起來。)慢慢走了出去,他真想環游整個世界呢!走著走著,哇,世界好美呀!你猜,小雞會說什么呢?(點擊多媒體出示一幅大自然風景圖)你來做小雞,找你的好朋友說一說。(配樂《春天在哪里》)
【創設情境,讓學生轉變為文中的小雞,用小雞的視角去觀察,去感受,去體驗,去實踐,以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
(1)指名說說,發展語言。
(2)小朋友,你用最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你聽,(點擊多媒體發出小雞叫聲)小雞是在說:世界多美呀----藍湛湛、綠茵茵的、碧澄澄的、紅艷艷的、黃燦燦的、黑壓壓的……
【這一環節的設計,喚起了學生原有生活的積累,同時也是對課堂上學到的語言運用、規范、提高,內化為生活中的語言。這不正是“讓生活走進課堂,讓課堂走向生活”嗎?】
(3)是呀,世界多美呀!(多媒體飄出課題)
過渡:你想寫寫這個課題嗎?這里有三個字特別難寫(多媒體出示:世、界、美。字的背景是三座城堡)你有信心來攻破他們嗎?
四、學習生字:世、界、美
1、看筆順表描紅,邊描邊想:有什么成功經驗想來告訴大家?
2、交流成功經驗。(多媒體隨機出示這三個字的筆順)
3、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大家的成功經驗吧!習字冊練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設計思路: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習〈〈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四單元的基礎上設計的,旨在將學生的解題思路與方法繁華、條理化。掌握等量關系,形成思維模式和優化和解題模式。
在本冊四單元中,根據數量關系而得到的兩積之和(其中一個因數相同),從而引出ab+ac=(a+b)c的形式,這一類習題均與學生熟知的相遇問題有聯系。正基于此,期望通過熟練掌握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利用遷移規律,力求能運用這一思路解決與之特征相似的問題。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他們更喜歡“動態”的課程,他們更易于接受與生活緊密聯系、觸手可及的問題,同時,一旦知識深深烙入他們的腦海,只要適時點撥與梳理,更易于掌握與之相近、相臨的問題。因此,本課設計,通過學生愛動、愛玩、愛表現的特點,通過一系列走、演、操作與交流等到形式,力求“走近”、“走進”生活,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數學,積極主動吸收知識,實現知識的理解、掌握與升華。達成輕松學習、快樂學習、靈活高效的目的。
教學內容:
相遇問題及運用相遇問題解題思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建立并理解相遇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并能結合實際問題描述數量關系。
2、運用遷移規律,將相遇問題解題思路運用于與之相似的問題之中,能將具有相遇問題特征的一系列問題轉化成相遇問題去分析、去思考、去高效解決。
3、隨著問題的解決,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使他們熱愛數學,享受問題解決時的成就感。
教學重、難點:
運用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解決具有其特征的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相遇問題演示器、玩具車、實物卡片
學生準備:玩具車、實物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提問: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應該臬表示,你能用語言描述嗎?(為相遇問題的兩種基本選題關系的概括奠定基礎)
2、請最后一排的一名同學走向講臺,同時老師沿直線迎上去,當與該生相遇時提問:
我倆現在已經怎樣——(相遇)(用生活中的場景理解、感 知什么是相遇)
請思考后回答:我倆在剛才這一過程中,什么相同,什么不同,能建立一個怎樣的等量關系。(建立“甲行路程+乙行路程=兩人行的總路程”)
二、建立模型:
1、建立相遇問題等量關系
(1)如果剛才我走了5秒,每秒行0.6米,后排的同學每秒行0.8米,出發時我們相距多少米?(感興趣的問題更利于學生思考,他們會積極主動去解決問題
根擾剛才建立的等量關系,結合這里的條件,你能把它變得具體一點?
(2)通過引導得出:
老師速度 明間+學生速度=距離
(老師速度+學生速度) 時間=距離
速度和 時間=距離
(3)同桌交流:這樣列的依據是什么,怎樣描述這些等量關系。(將生活語言轉化成數學語言)
(4)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2、類題強化
請兩名學生表演(其他學生用玩具車演示)
小明和小東從相距560米的兩地出發,相對而行,經過6分鐘相遇,如果小明每分鐘行75米,小東每分鐘行多少米?
(1)臺上臺下學一演示后,請學生建立等量關系并提問:
你能建立幾種。建立后引導學生間交流(學生觀察表演,自已動手操作,能更深刻掌握知識)
(2)嘗試解決問題,老師引導提問:你有什么發現:剛才是路程不知道,現在是速度不知道,怎么辦呢?(可以設小東每分鐘 米)
(3)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3、建立模型
讓我們來總結一下行走中產生的這一類問題吧。
甲行速度 時間+乙行速度 時間=距離
(甲行速度+乙行速度) 明間=距離
速度和 時間=距離
4、描述模型
同桌相互描述理解這幾個等量關系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解題〕
大熊貓是我國特產的一種珍稀動物,也叫貓熊、熊貓。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我們的國寶大熊貓。
〔結構分析〕
這篇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根據內容可將其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最可愛的動物是大熊貓。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具體介紹大熊貓。
第二部分又可以分為兩層:
第一層(第二自然段)介紹大熊貓可愛的外形特征。
第二層(第三自然段)介紹大熊貓的生活習性。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說明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我們要愛護大熊貓。
〔語意理解〕
“動物園里有許多動物,最可愛的要數大熊貓了。”
這句是全文的開頭,用對比的方式引出寫作的對象大熊貓,于對比中表達了作者對大熊貓的無比喜愛。
“大熊貓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頭是白的。最有趣的是一雙圓圓的黑眼圈,一對毛茸茸的黑耳朵。”
這段話介紹了大熊貓的外形特征,作者抓住了大熊貓的特點,從整體到局部,從視覺、觸覺、感覺等幾個角度來介紹大熊貓,使我們對大熊貓既有整體把握,又有形象的感覺。“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連用幾個短句,從整體上介紹。“最有趣的”于整體中突出局部,“圓圓的”“毛茸茸”兩個疊詞把熊貓的樣子描寫得惟妙惟肖,而且讀起來也瑯瑯上口,從這段描寫中我們也能體會到作者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
“大熊貓小時候很活潑,喜歡爬上爬下。長大以后不大愛活動,常常用爪子抱著頭,呼呼大睡。它睡著的時候,你去逗它,它睜開眼睛看看你,又呼呼地睡了。它睡醒了,就擺動著胖胖的身體,走來走去找東西吃。”
這段描寫了大熊貓的生活習性,作者采用對比的手法,首先將小時與長大后兩種不同時期的行為進行對比。描寫了活潑好動,機靈可愛的小熊貓,“爬上爬下”一個動詞很形象地描繪了小熊貓好動的個性;描寫了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形象,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睡覺”這一細節不惜筆墨進行描寫。“常常”表頻率,說明經常,“抱著頭”很形象地描摹睡覺的狀態,“呼呼”更顯出它睡得香甜。尤其是“逗它”的細節的描寫,更是活靈活現地把一個不大愛活動的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擺在讀者面前了。然后作者又將睡覺時與睡醒后的大熊貓進行對比,“擺動”“胖胖”“走來走去”形象、貼切地描繪出大熊貓的樣子,我們看出這真是一只“懶”熊貓,“饞”熊貓,可愛的熊貓。
“它愛吃新鮮的竹葉、竹筍。”
這句承接前文繼續交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之一:飲食特點。
“大熊貓的數量少,只產在我國。”
這句表明大熊貓的珍貴數量少及其產地單一。
“它是非常珍貴的動物,是我國的‘國寶’。”
進一步指出大熊貓的珍貴及是我國的國寶。表達了要愛護大熊貓,保護大熊貓,幫助大熊貓的感情。
〔寫作特點〕
1.對大熊貓的介紹抓住特點,重點突出,形象鮮明。本篇抓住了大熊貓的主要特征進行介紹,如外形特征、生活習慣等方面,重點突出,形象鮮明。
2.描寫生動形象。作者對大熊貓的描寫很生動形象,如對其外形顏色、體態的描寫,對它睡覺、找東西吃的描寫等,很形象。
3.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課文第一句“可愛”之外,全文無一句直接贊美之句,但我們從字里行間能深切地感到作者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結果也同樣表達了作者的保護大熊貓的感情。
教學建議
1.初讀課文
課文分四個自然段介紹了大熊貓外形的可愛及生活習性,告訴我們它是我國的國寶。
2.引導學生展開讀書活動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
黑龍江的扎龍是丹頂鶴的故鄉,四川的臥龍又是誰的家呢?你想更多地了解大熊貓嗎?出示課題,指導讀書,要在初讀中解決生字的讀音,注意讀好“爪zhuǎ”“竹zhú”等字的讀音及“最有趣的是一雙圓圓的黑眼睛,一對毛茸茸的黑耳朵”等長句的斷句。在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細讀第二、第三自然段,了解大熊貓的特點及生活習慣,重點體會它的可愛。要注意指導學生對全文的朗讀,以加強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感知。
3.結合單元主題擴展
你對大熊貓還有哪些了解,你還知道哪些珍稀動物,搜集資料,辦一份手抄報。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參考教案
快樂讀書屋
大 熊 貓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大熊貓的習性和特點,懂得愛護大熊貓及其他動物,增強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你喜歡大熊貓嗎?那你對大熊貓了解多少呢?動物園里的熊貓館今天正式對游人開放了,快讓我們看看那里是怎樣介紹大熊貓的吧!
(二)初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標自然段序號。把課文讀熟,感受大熊貓的可愛。
(三)再讀課文,朗讀感悟
1.熊貓館需要招聘一位解說員為游客做介紹,請大家各自選擇你最感興趣的特點準備講解,最后比一比看誰能成為最優秀的解說員。
2.組內介紹、交流。
3.選代表在全班交流。
4.學生評議,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用喜愛的語氣來讀。
(1)寫外形的段落:引導學生抓住“身子胖,尾巴短”和“毛茸茸”“圓圓的”等詞來體會大熊貓的可愛。
(2)寫習性的段落:對比大熊貓小時候和長大以后的不同特點,抓重點詞“爬上爬下”和“呼呼大睡”體會,進而了解大熊貓的習性。
引導學生抓住“呼呼地睡了”和“擺動著胖胖的身體”等詞感受大熊貓的憨態可掬。
5.評選優秀解說員。
6.檢查生字識記情況,交流生字識記方法。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課外拓展
你還想了解有關大熊貓的其他知識嗎?請大家回家收集相關資料,我們再來交流。除了大熊貓,你還喜歡哪些動物,也可以收集它們的資料介紹給同學們。
資料
〔大熊貓〕也稱“貓熊”、“熊貓”。體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長約1.5米,肩高約65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澤,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為白色。生活在高山有竹叢的樹林中,喜食竹類植物,亦食小動物。善爬樹。性孤獨,不群棲。視覺、聽覺較遲鈍。每次產一仔或兩仔。僅產于中國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肅南部、陜西西南部,為中國特產的珍貴動物,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飼養、繁殖。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弄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2、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弄懂課文內容,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恐龍這種動物嗎?喜歡它們嗎?課前同學們已查閱了許多方面的資料。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我們都知道了恐龍是一種龐然大物,現在已經滅絕了,然而有誰回想到這種龐然大物會與靈活的鳥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呢?這節課就來解開這個謎團。
二、整體感知,反饋預習
1、讀全文:
指讀,想:課文寫了什么,你對哪部分內容感興趣。
2、查生字掌握情況(隨文)。
3、指名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三、精讀重點,領悟寫法
1、閱讀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
方法:
⑴ 先自己讀。
⑵ 再討論。
⑶ 匯報:
① 第一種大約出現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 數千萬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③ 其中,一些……長得……像鳥類……
④ 它們學會了滑翔……飛向藍天的鳥類。
2、閱讀感悟寫法上的特點:
用詞準確,生動的特點,如:
⑴ 地上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年。
⑵ 它的后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
3、用自己的話說說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4、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人教社第七冊第七單元《烏塔》一課,講述的是德國一位14歲的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漫游歐洲的事,全文敘述的事情具體清楚,揭示的主題耐人尋味。根據教材編排和訓練重點,本單元著重進行“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的訓練,在教學《白楊》、《桃花心木》兩篇精讀課文的基礎上,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讀、自悟。對此,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為:(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2)通讀全文,通過辯論的形式,提出自己閱讀的見解和看法,提高個人的認識。
本文用時一課時,以下是教學思路。
一、自讀課文,引發思考。
對于略讀課文,我們向來強調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同時承擔起進一步進行單元組訓練的任務。因此,首先必須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總體理解課文內容。這一過程是學生自由地讀書,讀前提出要求,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具體的要求是:(1)認真讀原文,把原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并嘗試著自己解決。(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理清課文的條理。自讀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為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打好基礎。
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就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時,教師可以拋出問題: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獨自出行,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發了學生的辯論,為領會內容提高認識做了準備。
二、組織辯論,引導探究。
學生的思想中無形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好;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很好。對于這兩種觀點,教師不要急于解答,做出評價,可以要求學生再次認真閱讀課文,到文中找出根據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大膽發言,說出看法。
此時,教師就可以組織一場辯論會,把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辯論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正方觀點鮮明簡練,認為獨自出行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增長見識;反方則擔心獨自出行的安全、經濟負擔等問題。當雙方爭執不下,教師應注意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要引導辯論的雙方從課文中找出依據反駁對方。正方同學找出的重點語句,足以解決反方同學的擔心,請看:
(1)反方觀點:“小孩一個人出行多不安全呀!”——正方反駁:“烏塔說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2)反方觀點:“一個人外出漫游,不是要花很多錢嗎?小學生還沒有經濟收入,不必急著外出。”——正方反駁:烏塔“因為年紀小,可以享受優惠,買一張全歐洲旅行聯票,不到400馬克。”再說,還可以勤工儉學,烏塔“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3)反方觀點:“小孩子一個人外出,沒有大人指導,會增長見識嗎?”——正方反駁:烏塔“為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烏塔“拿出一摞書,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對照著看,就像老師帶我玩一樣。”
(4)反方觀點:“獨自外出,怎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呢?”——正方反駁:烏塔帶了鬧鐘,“一陣‘丁零丁零’的鬧鐘聲驚醒了”,還懂得“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經過一番辯論,原先持反方觀點的同學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的擔心全是多余的,烏塔已經用自己的實際經歷告訴了我們,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再是遙遠的夢。在這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辯論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發表閱讀見解的過程,當然,學生所發表的見解也并非孤立地隨意的說,而是密切聯系課文,探究課文的過程,不僅深入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扎實訓練了本單元的知識點,形式新穎活潑,探討有實效。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必須要樹立明確的觀念,要學生學習烏塔的獨立自主的精神,教師必須從引導學生學習本課做起,從大膽發表獨立的見解入手。對于學生的不同意見,教師應充分肯定,只要能說出自己的見解,都予以鼓勵贊揚,這既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又有利于保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養成勇于發表獨立見解的習慣。
三、總結提升,提高認識。
激烈的辯論可以提高學生思想上的認識,但這辯論也需要老師的指導。總結全文時,著重點撥烏塔說的兩句話:
(1)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烏塔對中國家長把孩子“關”在身邊的做法提出質疑,認為只有一個孩子多投入到社會中去,才有利于他們的成長;而家長應該積極為孩子們創造這樣的條件,否則,都不能真正體現長輩對孩子的愛。)
(2)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電視和書本提供的世界畢竟缺少了切身的感受。烏塔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好處,給人留下深深的思索。)
在總結提升時,需要注意的是,鑒于中國和德國國情的不同,不必要求學生一定要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而應該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嘗試著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當你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難的事了。
四、安排活動,課外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可以說,《烏塔》一課的主旨和《語文課程標準》的提法是相吻合的。同時,《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對此,我們不妨課外組織“讓孩子獨自出行——學烏塔,家鄉尋春記”的活動,活動的范圍先確定在“家鄉”這一小范圍,可以聘請家長、老師同時參加,以小組的形式,嘗試自行設計外出線路,自行安排外出設備,自行準備外出經費,設身處地地體驗烏塔的感受。活動結束召開一次座談會,總結活動的心得,并指導完成一次實踐性習作。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6篇】相關文章: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9篇01-27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六篇01-24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十篇01-15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4篇01-22
【熱門】設計方案范文匯編7篇01-18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八篇01-05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5篇01-30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六篇01-26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總十篇01-11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10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