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 篇1
一、課前準備
1、提前一周布置學生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可以從書本、報刊、電腦等中查找,做好記錄。
2、教師可制作課件。
二、課堂學習
1、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引入“恐龍”這一話題。
2、 導讀《被壓扁的沙子》
①出示導讀話題:
文章提出的兩種觀點是什么?
作者的觀點是什么?作者是怎樣證明其中的一種看法是正確的?作者的結論是什么?
②學生研讀課文,自主探究,形成結論。
指名回答上述話題,師生共同形成如下結論,多媒體展示:
觀點:“撞擊說”和“火山說”。
說明方式:提出兩種看法,證明其中一種看法是正確的。
說明依據:斯石英的形成原因及性質。
結論: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③教師小結:文章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來行文的。
3、自讀《恐龍無處不在》
①教師進行學法指導:
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眼光閱讀分析說明文的寫作思路,是一種較好的學習方法。
②學生學法實踐:
用上述學法自學課文《恐龍無處不在》;指名匯報學習成果,師生共同評價。
三、語言實踐活動
1、活動話題:我眼中的恐龍活動要求:依據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你所知道的恐龍及相關的話題。
2、活動話題:我來到了恐龍時代活動要求:合理想象,展現你的創意。
學生活動,師生共同評價。
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 篇2
一、主題思想
恐龍是古爬行動動物,種類繁多,體型各異,小的體長不到一米,大的體長數十米,重達四五十噸。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們在地球上的陸地或沼澤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稱霸一時。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滅絕了,成為生物的謎案。這兩篇短文,一篇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佐證了大陸漂移假說;一篇通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
課文所選兩篇就同一問題從不同角度思考,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文章給了我們一個有益的啟示: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有新的發現;要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龍無處不有》開篇提出科學領域是緊密相連的,各自的發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啟發,以引起讀者的興趣:“緊密相連”表現在哪里?有哪些事實能證明它們是互相“產生影響”的?然后舉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氣候不適應恐龍的生活,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去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引出板塊構造理論,說明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得出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件,為板塊構造理論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證明的結論。
《被壓扁的沙子》起筆提出導致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原因的一個新觀點——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對地球的撞擊,引起人們對這一曾經主宰過地球的生靈突然滅絕的興趣、并且說明科學家們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這種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因為當將來面臨這種事件時,我們可以采取某種應急措施”。然后從地質學發現的證據上論證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撞擊。
三、段落結構
《恐龍無處不在》的段落結構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說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說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說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說明內容,結束全文。
《被壓扁的沙子》的段落結構全文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關于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問題,目前存在的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舉了兩個例子提出了關于“撞擊說”和“火山說”這兩種觀點。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支持“撞擊說”。這部分分四層。
第一層(第5、6自然段),說明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我們以后也許還會遇到這種情況,因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證據來驗證這兩種理論。
第二層(第7至第10自然段),說明1961年一位蘇聯科學家發現了“斯石英”,并且介紹了它的性質,為下文佐證“撞擊說”奠定了基礎。
第三層(第11至第13自然段),說明斯石英不僅可以在實驗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過它們只出現在沙子被強烈擠壓的地方。由此推斷撞擊是可以產生斯石英的。事實也證明,火山噴發是不會產生斯石英的,從而進一步佐證了“撞擊說”。
第四層(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過亞里桑那大學的約翰F麥克霍恩和幾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層的例子,進一步證明“在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活動。”從而得出“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的結論。
四、說明順序
作者采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解釋清楚。
五、說明方法要理解這兩篇短文,還要注意作者運用的引人入勝的說明方法。
首先是舉例子。在文章中,作者舉了許多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例如,《恐龍無處不有沖為了證明不僅南極大陸有恐龍化石這一說法,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舉‘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的事實,說明南極不止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說法嚴謹。
其次是作比較。例如《被壓扁的沙子》中,談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區別時,為了讓讀者更清楚地了解,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在《恐龍無處不有》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還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又明白如話,如《恐龍無處不有》中“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說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還有“列數字”“作詮釋”等說明方法,這里不一一分述。
六、嚴密準確的語言
“在一個科學領域作出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中的“肯定”一詞,又如“這個問題最終也許會得到解決”中的“最終也許”和“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上曾有過一次‘大絕滅’”中的“毫無疑問”等都能體現語言的嚴密和準確。
七、比較閱讀教學建議
這兩篇科普文章所介紹的都是比較深奧的科學知識,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樸實、明白如話的語言,使原本深奧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又《恐龍無處不有》是從恐龍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擊。通過這兩篇短文的比較閱讀,讓學生懂得寫作文章可以根據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下筆。重在通過閱讀,整體感知,進一步挖掘文章的內容,激發學生對科學世界的興趣,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科學的精神。
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突出本文以論證為主的特點。
⑵ 解釋學生的疑問,糾正他們理解上的偏差。
2、能力目標:
教學生學會運用論證的方法。
3、教育目標:
教學生正確對待恐龍及其他科學問題。
【重點難點】
教學生學會運用論證的方法;確立正確的世界觀。
【策略和方法】
朗讀法、查資料。
【教學媒體】
錄音機、投影儀。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給他們講恐龍滅絕的故事。正好有一個同學帶來了一本關于恐龍的書。那麼就讓他們邊看書,邊了解恐龍生長環境、滅絕原因等其他問題。這樣,在未學這篇文章之前就讓他們對恐龍有一個大體上的了解。
二、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查字詞的情況,并且聽錄音。
《恐龍無處不在》
2、這兩篇短文以論證為主,那末,請找出這篇用什麼來論證了什麼?
(在此之前,必須向他們介紹什麼是論證,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到它。簡單地說,就是用一個或多個事例來證明一個道理,這同舉例子有相同的地方,應注意區別。他們一個僅就事實來講的,一個是事實道理一塊講的。)
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板塊構造學說。
3、這麼說本文主要是寫什麼的?
板塊構造學說的。只不過是把恐龍當作是一個例子罷了。這一點必須對學生先交待清楚。
4、本來恐龍與板塊構造學說是風牛馬不相及的,但作者說了一句話使他們之間及其他不同領域的科學之間都能有某種聯系,你能試著找出這句話來嗎?
第一自然段: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善于聯系,往往會在別人不經意的地方有獨到的發現。
5、下面,咱們再來分析一句話,如果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系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說要重要的多。這句話有何作用?
承上啟下!思維方式和提問方式常常是解決問題的先導。這對我們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都應有所啟迪。
其思維觸角已伸向另一個領域。
6、在第8、9、10、11自然段中,你明白了什麼概念及原因?
板塊構造學說,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
7、最后一段有什麼作用?
照應開頭。
三、布置作業
1、把生字詞以及文學常識寫一遍并且背過。
2、預習《被壓扁的沙子》。
第二課時《被壓扁的沙子》
一、復習舊知
1、檢查上節課字詞及文學常識的背誦情況。
2、聯系上節課的有關內容,為這節課打下鋪墊。
二、整體感知
1、大家看看本文要論證的對象是什麼?(或者,本文是用什麼來論證什麼的?)
(有了上一篇短文作鋪墊,這一個問題就比較好回答了。)
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
再一次印證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句話。
2、看看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論證的?
提出兩種學獲撞擊說和火山說──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形成及其原因──性質:有兩方面;──為排除火山說確認撞擊說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確定:有斯石英則以前肯定發生過撞擊;反之,則沒有。──結論:恐龍滅絕起因與撞擊而不是火山活動。
(這個問題開始是需要我們為學生點出來的。但是,后面的這些就不需要了,他們自己總結的非常棒。也就是說,對于說明文的概括內容的這一部分,許多同學已經掌握了其中的要領了。)
3、這篇課文的特點是什麼?
邏輯嚴謹,環環相扣,說理充分。
4、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是選用的材料卻不同,所說明的問題也不同,你能找出他們的不同點嗎?
各自說明的對象和說明角度不同。
相同點: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
不同點:
⑴ 談到恐龍的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學說;
⑵ 恐龍的滅絕成為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
5、處理課后練習。
三、布置作業
1、鞏固本課所學的有關知識。
2、預習下一課。
【課后記】
本課由于最先講述了論證這種方法,會引起一些孩子的興趣。而且加上這篇課文本就很簡單,也無需花太大的精力去引導他們。只需把幾個重要的問題講明白了就可以了。但是,這卻需要老師對恐龍以及板塊構造學說有一個明確而廣泛的認識。
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 篇4
【導學目標】
1.了解說明的內容,理清說明的順序。
2.體會簡練、縝密、生動的語言。
3.了解有關“板塊構造學”和恐龍滅絕原因的科學知識。
4.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課時計劃】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恐龍無處不有》,第二課時完成《被壓扁的沙子》。第一課時學習《恐龍無處不有》
情景導入
大家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吧,一定會被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畫面所震撼。那么你們知道恐龍是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為什么卻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呢?恐龍的化石會告訴我們一些什么秘密呢?請看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阿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骨骼(gé)臀(tún)馱(tuó)
褶皺(zhězhòu)兩棲動物(qī)
2.詞語解釋
褶皺:由于地殼運動,巖石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過程。
天衣無縫:比喻事件沒有一點兒破綻。
繁盛:繁密茂盛。
3.作者簡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籍猶太人。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曾獲代表科幻文學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云獎,是公認的當今美國科幻小說界泰斗。代表作《基地》《我,機器人》。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1.聽課文錄音朗讀(多媒體播放),學生思考:短文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交流點撥】短文通過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證明大陸漂移假說的例子,說明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
2.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有》,那么它的說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
【交流點撥】作者談恐龍的滅絕,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步驟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朗讀并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說明的?是如何得出結論的?
【交流點撥】結論:“恐龍無處不有”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作者采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2.短文的內容涉及哪兩個學科?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交流點撥】“恐龍的滅絕”——生物學;“板塊構造理論”——地質學,道理正如課文第一段所說:“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作者采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說明自己的觀點,行文嚴謹。
步驟四品味語言探究寫法
瀏覽課文,找出語言表達平實而又生動的句子,并簡析。
【交流點撥】①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里的補充說明文字:“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此句用人們常見的青蛙和蟾蜍來舉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②課文中多處使用的設問句:“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引出恐龍如何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③采用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形象又明白如話:“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說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步驟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后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于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2.拓展延伸
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請你也來一次大膽地猜測吧!
【交流點撥】一是天氣變冷使得恐龍因饑挨凍而死;二是地震、火山噴發接連不斷,大洪水相繼肆虐,恐龍們來不及逃脫而死;三是宇宙中有間隔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線輻射到地球上來,把恐龍殺死;四是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擊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龍大量死亡。
第二課時學習《被壓扁的沙子》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恐龍無處不有》通過南極發現恐龍的例子,提出恐龍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引出了板塊構造理論,從而證明了“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那《被壓扁的沙子》是否也與恐龍的謎案有關系呢?讓我們先來閱讀一遍這篇短文。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潮汐(xī)銥(yī)隕(yǔn)
硅(guī)劫難(jiénàn)塵埃(āi)
衍射(yǎn)
2.詞語理解
銥:一種稀有金屬,銀白色,質硬而脆,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來制造科學儀器。
潮汐:本義是由于月亮和太陽的引力而產生的水位定時漲落的自然現象。這里特指海潮。
劫難:災禍,災難。
致密:細致精密。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聽課文錄音朗讀(多媒體播放)思考: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據又是什么?
【交流點撥】看法:“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證據一:因為在恐龍滅絕的那個年代的巖層中,發現了斯石英——壓扁的沙子。證據二:斯石英只在被撞擊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發吞沒了恐龍,就不會有“斯石英”存在。結論無疑是撞擊毀滅了恐龍。
步驟三細讀課文深入探究
1.朗讀短文,思考: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說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為什么?
【交流點撥】作者意在說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因為在作者看來,有論據驗證的理論才能成立。斯石英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火山活動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過斯石英;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
2.本文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是否離題太遠?換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不好嗎?
【交流點撥】本文的題目不但沒有離題,還能提示作者,恐龍滅絕的“撞擊說”的產生與對被壓扁的沙子的科學發現和科學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題形象性強,引起人們閱讀的興趣。改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文題對本文內容起不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步驟四品味語言了解寫法
快速瀏覽短文,說出:本文與前一篇文章有什么異同之處?(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角度、說明語言幾方面比較)
【交流點撥】①說明順序:兩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地解釋清楚;②說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種說明方法。首先,都采用了舉例子:《恐龍無處不有》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說明南極不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石”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滅絕是撞擊造成的”。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較:《恐龍無處不有》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
而《被壓扁的沙子》則是運用“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來說明斯石英與普通沙子的區別。除此以外,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說明方法;③說明角度:《恐龍無處不有》是從恐龍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撞擊;④說明原因:準確簡練,淺顯易懂。
步驟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
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選用的材料不同,所說明的主要問題也不同。第一篇短文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而在第二篇中,恐龍的滅絕則成為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兩文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
2.拓展延伸
科學家研究事物或事理,注重不同領域之間的聯系,給你什么啟發?
【交流點撥】在學習研究中,我們應用聯系的觀點在科學內或學科間進行溝通,促進自己思維的發展,更高效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8篇02-23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教案02-18
韓愈短文兩篇教學設計07-26
韓愈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07-26
韓愈短文兩篇教學設計范文07-26
《短文兩篇之陋室銘》教學設計12-16
阿西莫夫《基地》導讀07-29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池上教學設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