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10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猜題中揣意
1.填空:(板書“風箏”,齊讀)說說有些什么樣的風箏?(自由的、漂亮的、栩栩如生的)
2.猜題:(把課題補充完整)課題給予的是“理想”一詞,請大家猜測一下,課文會賦予風箏什么含義呢?
【設計意圖】題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眼,而又常常被學生忽略,猜一猜,揣摩一下,可感知題目的精心,也為學文作好鋪墊。學生在習作上的通病是不會精心取題,不懂得含蓄地將題目與文章的主題融合,所以平時的閱讀教學應充分關注這一點,適時利用教材的優勢順勢引導。
二、瀏覽中明構
1.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讀順。再看看內容與我們的猜測相同嗎?
2.明確內容。文章是寫什么的?(寫人)寫人的文章卻以物為題,以前也學過這樣的課文,有什么特點?(物與人之間一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3.瀏覽課文。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事來表現,文章寫了哪幾件事?
⑴概括事例:笑談腿疾;板書;放風箏。
⑵歸納分段:前兩件事可歸在一起,同為劉老師的“工作”部分,“放風箏”為他的“生活”部分。(對應段落分段)作者在選材的時候既關注了劉老師的工作,又關注了他的生活,你們有什么啟發?
【設計意圖】
整體感知文章結構與內容,明確選材時既關注工作,又關注生活,更能全面地展現人物的形象和內心世界。對比學生習作情況時的選材單薄,從篇章的布局結構上有一個較好的指導作用。
三、賞景中循路
1.賞景。看看文章是怎樣引出劉老師的。(讀1~3自然段)(明確不屬開門見山,而是由景引出,娓娓道來)
2.循路。(出示三個擬人句)⑴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特點?⑵這三個擬人句能不能調換?(明確作者思路清晰,由春景帶出風箏,然后由風箏引出人物,自然含蓄,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3.仿說。你的一個好朋友在秋天的季節離開了你,你想起他,可以怎么寫?
【設計意圖】
一個典型的觸景生情、見物思人式的開頭,在賞景中及時抓住練筆的機會,明確思路后創設情景讓學生仿說,為最后練筆作了指導和鋪墊。教學的資源一旦被發現要及時充分利用,只有這樣才能用足文本,真正體現“用教材”。
四、悟情中得法
1.學習“笑談腿疾”。
⑴介紹人物。(出示相關句子,指名讀)讀著作者的介紹,你心頭涌起的是怎樣一種情緒?(深深惋惜其不幸)
⑵體會內心。然而劉老師本人卻是這樣說的——(齊讀劉老師的話)從中你聽出了什么?
文中的“只是”兩字可用“致使”,為何劉老師用“只是”?(從一份寬容中感受到人物的樂觀、開朗、自信)
⑶“酸澀”勾連內外。字面理解:這里有一句“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何謂“酸澀”?
勾連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曾經心里泛起過酸澀?(啟發拍畢業照時復雜的感情交織在一起的體會)那么文中的同學們又為何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呢?(為劉老師的不幸惋惜,同時被他的開朗、樂觀而感染,內心十分復雜)
⑷小結提升。僅有描寫劉老師的語言和外貌的片段可以說“泛起酸澀的感情”嗎?(明確作者選材的精心,只有將兩個片段放在一起,才能這樣說)
填空:劉老師雖然( ),但是( )。
【設計意圖】
一段文字分兩塊學習,最后由“酸澀”勾連起來,既悟得人物的精神和師生的情誼,又習得了寫作的方法。學生在構段方面也常缺乏新意的,如何剪裁加工材料是寫好文章的一大技巧,在這里巧妙地引導學生抓住“酸澀”一詞悟得作者的寫作技巧。
2.學習“板書”。
過渡:就是這樣一位殘疾的老師,作者沒有寫他怎樣上課、怎樣輔導學生,卻選取了“板書”這樣一個細節,從中你又能體會到什么呢?
⑴默讀。圈畫批注。
⑵交流。(在劉老師分解的動作中體會精神)
填空:劉老師的這一轉,是()的一轉,也是( )的一轉。
⑶體會。是什么力量使劉老師能夠堅強地面對這一切?文中同學們的心頭又涌起了什么樣的感情呢?
【設計意圖】
關于劉老師的兩件小事,運用兩次精當的填空練習,抓一個細節,人物的精神得以凸顯,同時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五、回扣中練筆
1.總結。劉老師的這根圓木棍,撐起的何止是他殘疾的左腿,撐起的何止是他強壯的身軀,撐起的更是他那一份——對工作的熱愛。兩件小事中,劉老師的形象逐漸清晰高大起來,此時,你看到的是怎樣一位老師?填空:一位( )的老師
2.回扣。此時再回過頭來看一下文章的開頭,你能從中讀到劉老師的影子嗎?或者還能讀到一些其他什么呢?(人物的影子和師生的情誼流露在字里行間,真是一個“意味深長”的開頭啊)
3.練筆。(二選一)作業一:模仿課文的開頭,續寫一個片斷,可以寫你的朋友、親人或老師;作業二:以“我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為結尾寫一個片斷。
【設計理念】
感悟人物精神風貌后再次閱讀開頭,有了新的深刻的認識,明了文章在敘述時的精妙,并趁熱打鐵,練筆提高寫作水平。
“課文表達了什么和怎樣表達的,是同一個事物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是一只飛翔的小鳥不可或缺的‘雙翼’。”(高林生語)因此閱讀教學要將兩者有機融合,還 要把理解與把握課文表達了什么和課文如何表情達意的相融合,注意提倡用心去體會課文是如何表達實體與過程的。整堂課將情與法有機地融合,既關注文章寫了什 么,又關注了表達的方法,隨學隨練,讀寫真正結合,保證了閱讀教學的質量。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學習任務概述
二、學習對象特征分析
(一)教學對象
初中三年級學生,經過之前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掌握了一定的化學學習方法,有一定的分析以及總結歸納能力,但是對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可能還是會有困難。
(二)教學背景
本課是初中三年級的一堂化學基礎知識課,本節課主要是學習有關化合價的一些知識,根據幻燈片展示出的一系列上節課學習的化學式的實例,提出化合價的概念,總結化合價的規律。
(三)知識基礎
本節課是主要介紹一個化學基礎概念,學生在學習了化學式之后,通過具體實例來學習化合價的概念,并通過練習與小組同學進行討論總結出化合價的規律。元素的“化合價”是元素的一種重要性質,這種性質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時才表現出來。就是說,當元素以游離態存在時,即沒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結合成化合物時,該元素是不表現其化合價的,因此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四)能力基礎
1. 學生思維活躍,不怕困難,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先要自己思考一下,如果不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去請教別人。
2. 在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下,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五)學習風格分析
1.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感,并積極去探索新事物,發現新現象。 2. 和別人的比較,得出強有力的結論有強烈的爭強好勝心,推動學習。3. 想得到老師的好評,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六)情感態度
1. 學生能夠認識到化學的趣味性,并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對化學基礎
知識之間的聯系做出合理的解釋。
2. 學生要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識。
三、學習目標分析
(一)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理解化合價的本質;
2、讓學生掌握化合價中元素化合價的一些規律,熟記一些常見的化合價,并學會根據化學式計算化合價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來學習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整理、尋找規律的學習能力,并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形成規律性認識的能力,在課堂練習中培養鞏固學生應用概念認識新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的知識中,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教育;
2、滲透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
3、形成從現象到本質,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方法;
4、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團隊合作精神。
四、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課題四的內容,本單元的內容是初中化學“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是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將來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打好基礎所必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是初中學生進行探究的基礎和結果,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而且本單元基本概念比較集中,這些概念是初中化學中最核心的一些念, 所以,本單元的內容對于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本單元課題四中的內容化合價是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新教材對化合價這一部分內容不要求認識化合價的定義,不要求認識化合物中化合價的數目和正負是根據什么得到的。這部分知識點和舊教材相比理解的程度變了。只可以簡單的
知道離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是該元素的一個原子得失電子的數目。而共價化合物只能一字不提。所以化合價這部分內容只能要求學生知道在化合物里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在單質里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在化合物里,元素的化合價只能靠記憶解決。建議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熟記幾種元素如:氫、氧、鈉、鉀、鎂、鋁、鐵、硫、氯等的化合價和常見的變價。這是必要的。但沒有必要讓他們一下子熟記表列所有元素的全部化合價。應該通過實際運用在不斷練習中達到熟記的程度。對于那些短期內背熟而長期不用的元素的化合價,到用時可能又記不清了;相反,通過練習抓住化合價、化學式的相關聯系和初中化學里最常見元素的化合價,便可很快地推算出一些未知元素在給定化合物中的化合價。
根據已知元素的化合價寫出它們的組成物質的化學式,或根據化合物的化學式判斷出各組成元素的化合價。這實際是讓學生通過關于化合價的命題進行練習。以熟練掌握相關化學用語的一種手段。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次飛躍。對于根據化合價寫化合物化學式的解題,課文給出的比較清晰,明了解題步驟、方法。所以課堂教學應以講練結合、練習為主的方式進行。
五、教學重難點分析
(一)教學重點
1、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2、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
(二)教學難點
1、化合價概念的建立和形成; 2、使用化合價規則確定物質的化學式。
六、評價量規
七、學習資源與環境
近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育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并且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育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極大的豐富了教與學的手段,使學習的觀念、方法得到了更新,學習的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學習中引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更好地豐富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習的興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教師利用幻燈片、圖片、網上相關資料等資源,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學生通過課前調查,略讀,詳讀,課堂討論,分組討論,資料查詢,課后交流等活動方式,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教師利用PowerPoint制作課件,從網絡上下載圖片及資料;
2)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討論,課后通過網絡查詢整理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學的知識。
八、問題情景創設
在復習化學式及周圍數字的含義的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化學式中的這些數字是由什么決定的?引出本節的主題:化合價。通過舉例分析化合價和化學式。通過舉例分析硫化氫的形成過程,了解化合價的實質。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2、分析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介紹復雜事物的方法和技巧。
3、體味民俗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關注。
【教學重點】
1、品味京味語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分析文章結構,學習本文在材料安排及過渡方面的技巧。
【課前準備】
學生:
1、自讀課文,借助工具書掌握“讀一讀,寫一寫”中列舉的詞語的音、形、義。
2、提前一周到所在城市的街道上去搜集本地商販的吆喝聲,并做簡單的描述和評論。
教師:
搜集當地的一些吆喝聲,并進行歸類。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廣告可以說是我們現代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我們幾乎每天都接觸到廣告,這一切都源于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那么,在信息技術還很不發達的年代,廣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樣的呢?(學生猜測)對,那就是“口頭廣告”,通俗地說,就是──吆喝。吆喝既是早期廣告的一種重要形式,而且也是我們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那么吆喝到底具有怎樣的一番韻味呢?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蕭乾筆下的舊北京城那悠遠的吆喝聲吧。
(教師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情況:
⑴ 為下列詞語中的加粗字注音:
局囿( ) 招徠( ) 餑餑( ) 秫( )秸
荸薺( ) 隔閡( ) 商販( ) 蘸( )
⑵ 口頭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招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隨機應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傾吐欲望和閱讀興趣:
⑴ 學生交流各自所搜集到的本地的吆喝聲。
首先在各學習小組內部進行交流,然后各小組推薦到班上進行交流。具體要求有:對此吆喝進行簡單的介紹、模仿和評價。或者先由學生模仿該吆喝聲,然后由其他同學猜猜這一吆喝代表的是哪種商品的經營,最后由學生進行簡單介紹和評價。
⑵ 在學生介紹完各自搜集到的吆喝聲后,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列出四至五種吆喝聲:
(兼顧時間、品種、聲調特點),請2~3名學生嘗試進行介紹。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同學的介紹,并就同學的介紹寫下若干的優點和不足,包括內容、條理、語言等方面的評價。
二、研讀與賞析
自讀課文,通過比較把握課文的內容及結構:
⑴ 自讀課文,就以下問題進行思考、討論:
課文介紹了關于北京街頭吆喝的哪些內容?與同學的介紹有哪些異同?
與同學的介紹相比,課文的內容似乎更為豐富、復雜。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做到條理清楚、雜而不亂的?
你覺得作者對北京的吆喝聲懷著怎樣的感情?你能從同學的介紹中聽出這種感情嗎?
⑵ 學生圍繞上述問題思考討論后,在班上進行交流。
相關提示如下:
課文介紹的內容:
吆喝所代表的經營品種(4~10段);各種吆喝聲的具體內容(11段);吆喝的聲調(12段);吆喝的音韻節奏(13段)等。
課文的結構層次:
教師應引導學生找總起句、過渡句來理清文章的脈絡,從而梳理出如下板書:
作者的感情:
作者在對老北京街頭吆喝聲的娓娓介紹中,包含著懷念之情,包含著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同時也對這些口頭文化遺產的逐漸消失而感到惋惜。
(末段“倒還剩一種吆喝”即可體會出來)
⑶ 在討論、分析、比較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在對紛繁復雜的事物進行介紹時,如何才能做到有條有理,秩序井然?
參考提示:首先,要將要介紹的事物分成若干“類”(或若干方面的內容);其次,將這些“類”按一定的內在聯系安排好先后順序;最后,應使用一些具有概括作用的總起句和上下連接的過渡句。
【體驗與反思】
1、模擬吆喝,體味“吆喝”這一口頭文化的獨特魅力:
⑴ 學生自由選擇文中提及的吆喝聲,進行模仿。并由學生從語氣、語速、語調、音量等方面加以點評。(教師也可積極參與其中,進行京味語言的示范)
⑵ 五人一組,請兩組同學分別進行表演,無規律地進行不同品種的吆喝,重現老北京街頭的熱鬧場景。
2、交流與討論:
你如何看待當前街頭的吆喝聲?
此題意在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與深度,答案不求同一。教師宜引導學生從現代城市形象的角度來思考,并最終落實到“關注生活”這一目標上去,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課堂討論后,可讓學生以“城市的吆喝”為話題作文,作為課外拓展延伸的作業。批改后,出一期作文展。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方針,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寓德育于體育與健康教學之中為指導思想,激勵學生主動探索,激發學生內在動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興趣,在興趣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動作,在掌握動作中提高運動能力和發展身體素質。結合高一年級的特點,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發展技能的同時,并在歡快的氣氛中娛樂身心、增強體質,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發展個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逐步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教材內容:
高一年級籃球教學是建立在初中籃球教學基礎上的,所以,高一年級教學要與初中教學內容自然銜接,教學時,一方面要注重了解學生初中階段籃球教學的情況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注意復習初中已學的基本動作和基本配合,以達到高、初中的自然過渡。因此確定為:《碰籃板練習、三人行進間傳接球、半場擂臺賽》
三、教材分析:
本課主教材是籃球行進間的傳接球,它是籃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高中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其它技戰術的基礎,傳接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揮和戰術配合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這一內容在小學和初中的《體育與健康》中就已經介紹學習,所以學生對此教學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傳接球技術的基本方法并不復雜,但要做到準確、熟練、隱蔽、快速,同時要迅速轉換銜接其它技術動作就比較困難。因此,本課著重解決在各種情況下學生控制、支配球的能力,鞏固提高傳接球技術同時加強準確性、熟練性,為以后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籃球興趣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體驗籃球運動樂趣,理解技戰術在籃球比賽中的運用。
2、技能目標:學生能自主運用各種傳球的方式,鞏固、提高傳接球技術,在比賽中能有意識的加以運用。
3、情感目標:學生在練習中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樂意表達個人見解。培養學生善學善思、合作的能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技術的規范性
難點:傳接球時機與整體配合意識
六、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采用教師啟發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于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為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用循序漸進、分解和組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創設情景教育、特色教育,既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又陶冶了學生情操。。
七、場地器材: 籃球場二塊、籃球8只、錄單機一臺。
八、安全知識:練習時有安全保護意識,自我保護。
九、預計“運動負荷”:本次課練習密度約40%左右,平均心率為125±5次/分。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讀字組詞。
2、會寫6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書寫工整。
3、正確、流利的有個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進入角色朗讀。
4、有樂于幫助他人的愿望和行為。
教學重點: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流利的朗讀課文,學習進入角色朗讀。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從小有樂于幫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請同學們看課文插圖,回答問題:
1、這些小朋友要去干什么?
2、你知道各位小朋友各叫什么名字嗎?
3、說一說這里發生了什么事?
4、師:小朋友一起學習,一起玩也可稱為小伙伴。
板書課題:《小伙伴》
同學們讀課文,看看課文怎樣把這里發生的事情敘述完整。
二、初讀課文,劃出生字,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1、自讀課文。
2、交流讀書收獲:
(1)、全文共計幾個自然段?
﹙2﹚出示寫有生字的小黑板,指生讀。
﹙3﹚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4﹚組詞讀字。
﹙5﹚用詞說話,重點抓住“丟、記、保”三字組詞說。
三、再讀課文,學習進入角色朗讀。
1、聽錄音,朗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體會說話人的心理,讀出不同的語氣。
3、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朗讀。
﹙1﹚指生讀出不同人物說的話,讀后討論說話人的態度。
“維加”————詢問 責怪 怎樣讀?
“安東”————懇切 怎樣讀?
﹙2﹚進入角色比賽朗讀。
四、拓展延伸
1、議一議
瑪沙沒有午飯吃,三個小伙伴的表現有什么不同?
你認為誰做的對?為什么?
2、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怎么做?
生交流,師總結。
五、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檢查生字認讀。
2、指名朗讀課文。大家評議。
﹙1﹚要讀出小伙伴的 “詢問”、“責怪”“教育”和“關心”瑪莎的不同語氣。
﹙2﹚瑪莎丟了東西沒吃的,心里一定很難過。讀她說的話聲音要小。
二、學寫生字
1、自讀“我會寫”的生字。
2、交流:
﹙1﹚指生組詞讀字。
﹙2﹚自己會寫哪幾個字?怎樣學會的?
﹙3﹚師重點“汽 記 粗”三個字。
﹙4﹚生寫字,評議。
三、再讀課文,劃出你最喜歡的詞語。
1、交流詞語。
2、用喜歡的詞語寫話。
四、小結:本節課你又學會了什么?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學習目標
①認識8個生字。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并學習父親的勤勞和執著。
③積累并學習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
課前準備
①文字幻燈片。
②補充閱讀材料。
●讀題設疑,整體感知
①(板書課題:父親的菜園)讀一讀,大膽推測一下,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
②到底誰的推測正確呢?讓我們快速讀課文。
●初步閱讀,讀通課文
①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②出示生詞,指導讀準確:嬰兒、疑惑、堅毅、平坡、邊緣、可怖、紅腫、榨干、荒涼、誘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③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研讀,體會人物精神
①默讀課文,思考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圖畫批注,看你能找到幾條原因。
②小組內交流。
③全班交流:
a.父親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山坡上開出了一塊作為菜園的基地。
b.當暴雨沖走泥土后,父親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塊新菜園。
C.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豌豆翻進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變得肥沃,讓全家人擁有了一個四季常青的菜園。
④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占有愚公移山,今天,這位普通的農民以同樣的精神在荒涼的山坡上創造了一塊菜園。請你用自己的話夸夸這位父親。(如,您的身上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沒有土,沒有肥,您都想辦法解決,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樣,不達目的不罷休,肯定會取得成功。您下定了決心就不辭勞苦地付出,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您雖然平凡,卻有一種偉大的精神,才創造了荒涼中的奇跡)
⑤父親雖然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但他身上那種執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卻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下面就請同學們任選一段你認為最能體現父親這種精神的段路,練習有感情朗讀,并讀給大家聽。
●探究寫法
①作者是如何寫出父親的這種精神的?(典型事例,具體描寫人物的言行)
②拓展閱讀《兩根指頭的聲音》。
●附錄
兩根指頭的聲音
包利民
黎楓是一個高中生,我第一次看見他的時候,他正打著響指,聲音清脆悅耳,我看到他只有一只右手,左臂空空蕩蕩,更讓我吃驚的是,他的右手僅有兩根指頭,他競用僅有的拇指和食指打出響指!
當我們成為朋友后,我漸漸地了解到他的一些情況。9歲那年,他因頑皮觸碰到高壓線,從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3根手指。開始的時候,他萬念俱灰,年少的他心中充滿了絕望。后來在父母及老師的開導下,他才漸漸平復下來。
有一次,一個傷殘人報告團來作報告,父母打算帶他去聽,好讓他知道別的傷殘人是怎樣奮斗的,以此鼓舞他的斗志。他很高興。可第二天他又不快樂了,父親問他原因,他說:他們做報告時,我怎樣為他們鼓掌呢?
父親看著他的眼睛說;兩根指頭也可以鼓掌呀!那幾天,他學會了打響指,聽報告的時候,他以打響指代替了鼓掌。
有一次他和同學們討論理想,大家異常激動,有個同學站起來,兩手握緊拳頭大聲說:我要用自己的雙手去拼搏,我想成為一個企業家!黎楓的眼睛黯淡了,他的理想也是成為一個企業家,可他卻不能像那個同學那樣用雙手去拼搏。
回到家中,他一直悶悶不樂,在母親的關切下,他講了白天發生的事。母親沒說什么,默默注視了他一會便轉身向門外走。忽然,一枚硬幣從母親手中落到了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響。他忙跑過去,把那枚硬幣拾起來還給母親。母親握著那枚硬幣說:孩子,你看,拾起錢兩根手指就足夠了!他一下子愣住了,心中的震撼是無法形容的。
他對我說:從那以后,我就明白了,拼搏不只用兩只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健全的心!
再一次看見黎楓的時候,他正用兩根手指熟練地操作電腦。我們談了好久,臨別的時候,他打了一個響指和我再見。是啊,即使上天只給你兩根手指,你也可以用它扼住命運的咽喉!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九單元中的《車的世界》。課本54-55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繼續認識各種車輛名稱,大致了解各種車的用途;鞏固19個生字詞,正確書寫共、汽、無、行4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認識19個生字詞,會寫共、汽、無、行4個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昨天我們到了車的世界,認識了許多車,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些漢字新朋友。我們來回憶一下昨天認識的車吧!(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車。)
2、看畫面,說說車的名稱。
3、利用各種形式復習生字詞。
4、把自己知道的車的名稱與用途跟小伙伴說說。
二、學習生字。
1、(出示課件)小朋友們,你們仔細觀察屏幕上的字,看看你認識屏幕中的哪些字?
2、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認識這些字的?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小組里的成員討論識字。
4、匯報交流小組學習生字的情況。
5、用自己喜歡的生字組詞、說話。
三、鞏固練習。
1、做找朋友游戲。
(1)音節、詞找朋友。
(2)圖、詞找朋友。
2、聽音找卡片游戲。
3、出示連線題。(課件出示各種車的圖片和車名生字間的連線。)
四、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要求寫的四個字。
2、觀察它們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說一說怎樣寫能把字寫漂亮?
重點指導汽、行、無三個字。
強調行和汽字都是左右結構,左右兩邊寫得要勻稱。提示寫好汽的最后一筆。
無是獨體字,整個字占四個格。
3、請平時寫字好的學生上臺表演,然后評議。
4、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寫字,寫完了與同學交流。
五、課外拓展。
1、你還會寫本課的哪些生字?試著寫一寫。
2、同學之間互相說一說各種車的用途。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重點詞句,理解作者筆下上海弄堂生活的特點及上海人的特點。
2.了解上海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觀念以及弄堂生活所代表的上海城市文化。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借助文中描寫弄堂的詞句品讀,理解弄堂生活的特點,歸納上海人特點。
2.難點:理解弄堂生活的所代表的上海城市文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創設情境。
1、闡述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了解上海的一個途徑。
2、通過欣賞一組圖片直觀了解上海的弄堂。
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1、分組合作:圈劃文中描寫弄堂生活的句子,概括弄堂生活的特點。
2、深入探究: 總結歸納弄堂里的上海人的特點。
總結全文,歸納主題。
弄堂文化就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一種象征、一個縮影。
課外延伸,拓展主題:
1、說說你眼中的上海有什么樣的特點,你對上海人的想法。(針對外地學生)
2、談談你認為現今上海人的生活是否還是和作者筆下以前那些生活在弄堂中的上海人區別。(針對上海本地學生)
歸納: 一樣的土地,不一樣的人。時代在變,人也在變,如今的上海人早已不再只是生活在 弄堂里的那群人了。新上海人正在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來客。他們銳意進取、開 拓創新、海納百川、兼容并蓄。在他們的努力下,相信上海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布置作業:
1、談一談你心目中的上海人的形象,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探訪或查閱資料,寫一篇關于上海的弄堂的說明性文字,3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弄堂生活的特點;
安詳實用 弄堂人的特點;
既注重面子、又講究實惠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一、教學任務分析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下)課本第五第六單元都是文言文單元,《馬說》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該文是唐代大文學家韓愈于大約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作的。其時,作者出登仕途.,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本文正是以良馬喻英雄,謂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樂,才可發揮才干,否則很可能遭埋沒,極寫知遇之難,寓意委曲深致,文氣矯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勢。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并對統治者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和控訴。
二、學生分析
八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在課堂上已經學習了二十幾篇的文言文,而且課外也接觸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們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語感,而且也積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詞語的用法.這篇短文可讀性強,文字也不算很深,學生理解大意應該不難。但是他們畢竟才是初二的學生,以他們現階段的生活閱歷和接受能力,難以完全理解文中韓愈所要表達的感情.基于此種情況,本堂可課以朗讀為主,讓學生能夠熟練的背誦課文,這才能讓學生真正受益,而對于內容則點到為止,不作過深的講解.
三、教學目標
1. 能夠當堂背誦課文.
2. 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要表達的感情.
3. 掌握幾個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
四 、教學過程、安排
(一)導入 新課
由《神雕俠侶》中楊過遇小黃馬的經歷導入 。
小黃馬是一匹千里馬,而楊過則象是我們傳說中的伯樂。小黃馬在遇到楊過之前,最多也只不過給奴隸他的人運運柴火,還要遭羞辱;遇到楊過之后,本是一匹干蹩的瘦馬變成了一匹日行前里的寶馬。今天我們來學習韓愈的《馬說》,它將告訴我們伯樂對于千里馬是多么的重要。
(二)正音正字
祗(zh?) 駢(p?an) 一石(da) 食(sì)馬者 其真無馬邪(yé)
(三 )朗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注意節奏和重音。
2.領讀,由教師帶領全班學生一句一句的讀。
3.學生對照課文注釋小聲讀。
4.學生在看完注釋后大聲朗讀兩遍。
5.男女同學各一名代表朗讀,要求讀得通順,語音正確,不讀破句。
6.針對學生朗讀情況,學生自評,教師適當點撥。
7.學生齊讀。
(四)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出示討論題,學生分組選擇題目討論。
(1) 文章一開頭,作者是如何闡述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的
(2) 沒有遇見伯樂,千里馬的命運會怎樣?
(3) 千里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馬因肚饑而無法發揮才能的痛苦的?
(5)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馬者的不知馬的?
(6) 文中的哪句話點明了中心?
(要求:在沒有翻譯的情況下用原句回答)
討論明確: ①,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②,只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③,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④,且欲與常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不能通其意。
⑥,其真不知馬也。
2.翻譯課文
這篇短文文字不深,不須逐字逐句的翻譯,讓學生在前面對照注釋的基礎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大家共同討論。
教師指出幾個常用的實詞、虛詞的意義或用法。
名詞 鞭子 代詞 代詞 sì 動詞 通飼喂
策 其 之 助詞 食
作動詞 鞭打 語氣詞 動詞 shí 名詞 食物
3.在此基礎上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流暢,語氣、重音、停頓和速度得當。
(1) 同桌間互相聽讀
(2) 男女生比賽朗讀
(3) 全班齊讀
(五) 研讀課文,品味意境。
1 教師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2 作者所說的食馬者 伯樂千里馬僅僅是指傳說中的人和物嗎?
在了解寫作背景的基礎上,學生不難理解:
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
伯樂比喻善于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
千里馬比喻人才
3 全文寄托著作者怎樣的情感? (懷才不遇,憤懣不平)
4 揭示托物寓意的寫法。
5 學生讀課文,要求讀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鏗鏘悅耳,聲情并茂
6 要求學生背誦課文
(六) 拓展延伸
討論:當今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
五 教學檢測反饋設計
背誦課文并給韓愈寫一封信,撫慰他懷才不遇,憤懣難平的心情.
六 自我評價
我以為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亮點有三:
1.導入 新穎.<<神雕俠侶>>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都非常愛看,以之導入 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范讀、領讀、大聲讀、小聲讀、男生讀、女生讀、個人讀、齊讀,多種形式反復誦讀,讓更多的學生得到訓練,也使更多的學生能夠當堂成頌。像《馬說》這樣的經典名篇能夠背誦,從長遠觀點看,這是最使學生受益的。其三就是對討論的問題沒有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討論,而是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作出選擇,這樣能使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課堂上來,成為課堂的主角。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月光曲》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的講讀課文,寫的是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事。貝多芬是在特定環境的感染下,隨著思想感情的變化發展,激起創作靈感,以眼前的事物為依托,展開聯想,即興寫成的。教學本篇課文,引導學生領悟《月光曲》的內容是教學重點,而理解貝多芬即興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發展的變化則是教學難點。
教學本文,進一步落實分辨事物和聯想,并引導學生自覺運用以前學到的語文基本功,諸如“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理清課文條理”、“分清課文的主次”、“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等,使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及內容的過程中,領悟感情,使重點訓練項目化為技能遷移運用。
【教學目標】
1、學習第9、10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9自然段(重點)。
2、感受貝多芬彈奏《月光曲》的意境、內容,體會貝多芬同情窮苦人民的思想。
3、在情境中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上節課的內容,以貝多芬的一句名言引入。
二、創設情境,整件感知
1、初步感知:
看畫面,感受情境,談體會。
2、合作學習:
用兩分鐘時間讀第9自然段,組內交流討論: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說你知道了什么?教師指名反饋。
板書: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風卷巨浪
月光照耀 波濤洶涌
3、品讀體會:
根據月亮、海水的變化,把三種層次的感覺讀出來。
4、深入研讀:
個體朗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層來讀一讀。
⑴ 第一層:
自由讀→談體會→重點指導“微波粼粼”“霎時間”→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⑵ 第二層:
自由讀→談體會→重點指導“忽然”“刮”“卷”“涌”→自由讀→指名讀→站起來讀。
⑶ 第三層:
引讀→談體會→重點指導“波濤洶涌”→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三、回顧小結
過度:
好一幅美妙絕倫的海天月夜景!兄妹倆真的看到了嗎?
1、看板書、理思路。
2、朗讀:
⑴ 指名讀。
⑵ 接讀:
女→男→全班。
⑶ 齊讀:
配樂朗誦。
四、學習第10自然段,拓展想象
1、想象說話:
貝多芬美妙的樂曲深深感染了兄妹來,貝多芬離去后,盲姑娘兄妹可能會說些什么?
這時貝多芬,心潮澎湃,飛奔回客店,他一邊寫,一邊想,他想了些什么呢?
2、情感升華:
穿插再讀貝多芬的話,體會情感。
【板書】
樂曲聯想
柔和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有力 月亮升高
月光曲
風卷巨浪
高昂 月光照耀
波濤洶涌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10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九篇01-19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8篇01-10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九篇01-19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集錦9篇01-1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10篇02-09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7篇02-09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九篇01-2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10篇01-20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10篇01-18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6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