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1
《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交流等方式獲取信息,豐富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認識,知道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
2、通過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發學生探究食物中營養成分的濃厚興趣。
3、感受各種營養與支撐人體生命活動的關系,激發學生關注健康、關愛生命的情感。
4、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飲食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及其作用。用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教學準備:
常見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記錄紙;盤子、一次性杯子(貼好標簽)、食用油、棉簽、肥肉、鑷子、花生、白菜、白紙;土豆、米飯、饅頭、胡蘿卜、碘酒、膠頭滴管;實驗記錄單;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人每天都要吃食物,為什么?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食物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1、關于食物中的營養,你已經知道些什么?
2、關于食物中的營養,你還想知道些什么?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查閱資料、實驗等)
3、課件出示問題:
1、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2、這些營養成分來自哪些食物?
3、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有什么作用?
4、請大家帶著這幾個問題認真閱讀教材
44、45頁。
5、交流匯報。
通過閱讀,你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出示幻燈片,完善板書)
誰能說說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哪些?蛋白質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作用?脂肪呢?……(逐一出示幻燈片,指名匯報,其他學生補充)
表揚:××同學聽得非常專心,這是尊重別人也是會學習的體現,老師建議給他點掌聲!補充水的資料: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它能幫助人體傳送養分、排泄廢物。大部分食物中含有水。
小結: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知道了食物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這些營養成分對人體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在常吃的食物中,我們能獲得哪些營養
1、出示幻燈片:這是我們常吃的一些食物,你能判斷出其中主要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嗎?學生完成表格填寫。
2、哪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思考的結果?
表揚:××組組織有序、完成最快、討論最激烈。學生匯報、展示。
3、仔細觀察這張表格,你發現了什么?一種食物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有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因此,我們在飲食中要注意——均衡膳食,不能挑食。
(三)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1、課上到這里,老師有個小小的禮物要送給大家,我用淀粉液寫的。(出示用淀粉液寫的“!”,什么也看不到)
別著急,請碘酒來幫忙。(拿出碘酒)什么顏色?將膠頭滴管豎直、懸空放于紙的上方,輕輕擠出兩滴。
看到什么現象?這個感嘆號包含了太多老師想對大家說的話:你們的`表現很精彩!同學們個個都是好樣的!
剛才的現象說明淀粉遇到碘酒會——變成藍色。
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發?(可以用碘酒來辨別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食物中的脂肪也很容易找出來,想不想親自找一找它們?先閱讀教材46頁,了解一下辨別方法。(學生簡單介紹辨別方法,師板書)
3、為了更好地完成實驗,老師這里還有幾點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起看一下。(出示溫馨提示)
先做辨別脂肪的實驗,完成后組長再領取下一組實驗材料。
4、學生實驗。
5、你看到了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
白菜在紙上留下的是油漬嗎?它和油漬有什么不同?其他組有需要補充的嗎?你在辨別過程中還有哪些發現?
6、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學會了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要想知道食物中的其它營養成分,我們還有一種簡單的方法——看標簽。(出示食物標簽)
四、拓展延伸
黑板上還有些問題沒有解決,請同學們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課后繼續探究,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收獲!
板書設計:食物中的營養
蛋白質構成人體的主要成分
擠壓
脂肪
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糖類
維生素
調節身體機能
礦物質
水傳送養分,排泄廢物
??
《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2
食物中的營養
王紀明
梁才辦事處第七小學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
2、人體保持健康需要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蛋白質是構成我們身體的主要成分之一。糖類和脂肪能提供身體需要的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沒有一種食物會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所以我們要吃各種不同的食物。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資料獲取信息,豐富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營養的類別等方面的認識,并擴充到記錄中,完善對一天中的食物的統計活動。
2、通過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對食物營養成分的認識中,感受各種營養與支撐人體生命活動的關系,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
2、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統計的.記錄活動中,幫助學生建立嚴謹細致的研究態度。教學重點:
知道食物含有哪些營養成分。教學難點:
能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上節課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記錄卡。教師準備: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營養的分類等相關資料。脂肪的辨別實驗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簽、白紙。
淀粉的辨別實驗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饅頭、米飯等)。食物包裝盒上的標簽??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自己昨天都吃了哪些食物?你是如何分類的?它們里面都有哪些營養?對我們的身體成長、發育都有哪些作用?
二、學會建構,解決問題。
1、初步預習課文內容。
2、說說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肌肉、內臟、頭發、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脂肪和糖類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我們的身體可以儲存大量的脂肪和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
3、填寫“食物主要營養成分”記錄表,并按照不同的營養成分,將食物再次分類,并作好記錄。
說說含有有豐富蛋白質、脂肪、糖類的食物各有哪些?
4、有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有沒有一種食物含有多種營養成分?
5、通過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
①按照課文提示的步驟小組完成脂肪辨別實驗。
②小組分工合作做在淀粉糊和饅頭等食物上添加碘酒的實驗,測試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三、課堂檢測:考考你:
1、食物含有()、()、()、()()、()等營養成分。
2、遇碘酒變藍的是(),在白紙上會留下油跡的是()。
3、蔬菜含有大量的()和(),它有()的作用。
4、()是構成人體各部分的主要成分,()和()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5、下面的說法你認為對不對?認為不對的說明理由。 A、有人認為,有好吃的就多吃點,沒有好吃的就不吃。 B、有人認為,人吃得越多越健康。
四、課堂小結
五、拓展活動
1、看食物標簽或相關資料,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2、我們如何注意自己的飲食才能更健康?
板書設計:
食物中的營養
蛋白質人體的主要成分
脂肪
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糖類
維生素
調節身體機能
礦物質
《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3
《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從食物中獲得的。
2、知道食物為我們提供六種營養成分: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以及對身體的重要作用。
3、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飲食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課前習收集、觀看資料,課中交流等獲取信息,豐富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營養的類別等方面的認識。
2、通過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發探究營養成分的濃厚興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對食物營養成分的認識中,感受各種營養與支撐人體生命活動的`關系,激發學生關注健康、關愛生命和繼續探究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及其作用。
用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教學準備
材料:滴管;白紙;鑷子;燒杯;碘酒;花生米;肥肉;淀粉;米飯;饅頭;面包片;馬鈴薯。教師:多媒體教學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習
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搜集資料,完成“分類列出晚餐所攝取的食物,指出里面分別含有哪些主要營養成分?”這一課前任務。(設計意圖:根據學生任務完情況,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及思維層次。在后續的課中習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
二、課中習
(一)食物含有六種營養成分: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及其作用。
1、課前習展示交流。知道沒有一種食物含有全部的營養物質,所以我們每天要吃各種食物。(讓學生之間互相了解課前習情況)
2、總結概括出營養元素的六大種類。提問:食物中的各種營養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作用?
3、通過視頻進一步了解六大營養元素存在于哪類食物中及對人體的作用。(多媒體手段相對傳統的閱讀手段,更加吸引學生注意力。板書各類營養對應的作用。)
4、小結:不同的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不同,不同的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也不同。它們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5、提問:我們怎么去辨別食物中有哪些主要的營養成分呢?(過渡到用實驗檢驗營養成分的環節)
(二)實驗檢驗食物中的營養。
1、小組成員認真閱讀實驗指南、確認實驗材料、了解實驗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2、教師提醒實驗注意事項,小組開始實驗。
3、小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實驗完畢,整理材料。
5、根據實驗現象、組員交流作出結論。
6、教師拍下實驗記錄單,小組上前匯報交流。
7、結論:含有豐富脂肪的食物:肥肉、花生米。
含有豐富淀粉的食物:馬鈴薯、面包、饅頭、米飯。(出示含有豐富脂肪及糖類的食物圖片)
8、我們還可以怎樣知道食物中含有其他營養成分呢?
講解:蛋白質可以用火燒,如果聞到有頭發燒焦的味道,證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質(出示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圖片)。也可以看食物包裝上的標簽,找出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出示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水食物的圖片)。
(三)思考、延伸
每種食物的營養成分和數量都不同,平時吃食物應該要注意什么?
三、課后習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定制一天的早、中、晚餐的食譜。
《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營養》是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食物》中的第五課,是在前一課調查、統計了一天中吃過的食物基礎上進一步對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進行探究,是讓學生懂得營養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礎。因此,本課是承上啟下的一課。
本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教材中關于營養成分的作用是非常抽象的概念,這需要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體驗,才能更好地理解。同樣,本節課內學到的知識,可以指導學生日常生活,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對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對一天中的食物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認識,大多數學生都知道我們是通過食物獲取豐富營養的,這是我們能順利進入并完成本課的知識基礎。
2、四年級的學生通過之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能較為熟練地運用調查、觀察、實驗、記錄等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這是學習本課的能力基礎。
3、在生活中,學生們對食物中所含營養成分的認識還相當有限,這是學習本課的障礙,同時也說明了學習本課的必要性。
三、教學目標
(一)主目標
1、知識目標
(1)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
(2)人體保持健康需要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3)蛋白質是構成我們身體的主要成分之一。糖類和脂肪能提供身體需要的能量。維生素和無機鹽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
(4)沒有一種食物會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所以我們要吃各種不同的食物。
2、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資料獲取信息,豐富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營養的類別等方面的認識。
(2)通過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二)副目標
(1)在對食物營養成分的認識中,感受各種營養與支撐人體生命活動的關系,激發學生關注健康、關愛生命和繼續探究的興趣。
(2)在小組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協同合作、培養學生的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交流及時間意識。
(3)在食物分類體驗中,增加學生克服困難、積極思考的心理品質。
四、教學方法
1、多媒體輔助:利用課件,使學生了解六大營養成分
2、實驗法:學生分組實驗,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五、教學重難點分析
1、知道食物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2、能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3、按食物會有的營養成分給食物分米。
六、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利用網絡搜索視頻,制作課件。
(2)分組實驗材料:脂肪的辨別實驗材料:食用油、花生、棉簽、白紙。淀粉的辨別實驗材料: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面包、米飯等)
2、學生準備:
上節課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記錄卡。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設計時間:3分鐘)
師:展示兩組圖片,一組是非洲難民的孩子骨瘦如柴,無力行走的圖片;另一組是一些少年兒童過度肥胖的圖片。
提問:兩組圖片中孩子體態上的明顯差異是什么原因引導的?(學生答:營養)
師:要想科學營養,就離不開營養物質,而我們獲得營養物質的主要途徑是攝取食物,那么物究竟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物質呢?
揭示探究主題:食物中的營養(板書)
(設計意圖:兩張圖片激發學生興趣同時帶著問題學習,學生的記憶會更加深刻。)
(二)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及其作用
1、師:食物究竟給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成分?科學家將食物按照營養成分分類是分為幾大類?
學生閱讀教科書內容后回答:包括水、無機鹽、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共六大類。
2、不同營養成分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1)蛋白質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哪些?(板書蛋白質)
課件出示幾種富含蛋白質食物的圖片。
講解: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主要材料,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更新,都離不開蛋白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人的生命,就好像沒有磚瓦、水泥、沙子就沒有房屋一樣,是構成人體的“建筑材料”。蛋白質缺少時,我們的頭發會發黃,臉部黃,傷口也很愈合。蛋白質也能被分解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能量。蛋白質不足時,消化吸收會出現障
礙,如腹瀉、肝功能下降和貧血。
(2)糖類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富含糖類的食物有哪些?(板書糖類)
出示幾種富含糖類食物的圖片。
通過舉例:病人不能進食時需吊葡萄糖引出糖類的作用,展示含糖類較多的.食物圖片并讓學生拓展補充。它是人體的能源材料。
(3)脂肪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哪些?(板書脂肪)
出示幾種富含脂肪食物的圖片。出示資料:北極熊冬眠后會出現肥厚的脂肪變薄的現象。講解:脂肪也分為動物脂肪和植脂肪。它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有保溫、提供能量、潤滑腸道的作用。。
糖類、脂肪、蛋白質都能給人體提供能量。人的一切生命活動像跑步、走路、寫字、思考問題等都需要消耗能量,人如果缺少了它們,如同沒有電,機器不能轉動;就像汽車沒有汽油不能行駛一樣。(板書能量)
(4)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的食物有哪些?(板書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出示無機鹽的文字、圖片資料。
補充講解:鈣是骨的主要成分,鎂保護心臟。鐵是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鐵會導致貧血、疲勞和食欲不振等問題,還會嚴重影響學習。缺鈉會頭暈,缺鋅長不高還影響腦的發育。
出示幾種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水食物的圖片。
講解:維生素也稱維他命,波蘭科學家豐克經過千百次實驗從米糠中提取了一種能治療腳氣病的白色物質稱為“維持生命的營養素”。各種維生素、礦物質需要的量不多,但是作用很大,可以調節身體機能,保持我們的健康。水也是構成人體的主要成分,含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占體重60%-70%,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離開水都無法進
行。人體內的營養物質以及尿素等廢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運輸。(板書健康)
(設計意圖:通過網絡、資料、視頻等途徑介紹食物中營養成分的主要作用,將豐富的食物與豐富的營養之間的關系,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的視覺之中。學生很感興趣,成為更加主動,自主的學習者。)
(三)按照食物營養成分分類
1、引導:通過探討交流我們已經對食物的營養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請大家拿出我們上節課調查食物時填寫的卡片,將每種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補充記錄在卡片上(卡片的背面或者食物名稱的旁邊);然后按照不同的營養成分,將食物再次分類,并作好記錄。
2、小組活動:先做補充記錄,再重新分類并做好記錄
(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交流(投影儀展示小組統計表)。
4、教師提問:在食物營養分類當中,同學們遇到哪些困難?如何克服這些困難?
小結:我們吃的食物中,有的一種食物可能會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小組合作過程中,唯有善于傾聽,協調合作才能共同進步。
(教學意圖:學生通過對食物分類,能加深食物營養成分的印象,而這項活動唯有傾聽合作才能要把任務進行到底,這是對孩子交流能力的培養)
(四)找出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1、過渡:剛才我們在食物營養成分分類的過程中出現困難,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判定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呢?
2、學生交流討論:可以通過實驗和查閱資料的方法。
3、實驗方法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1)出示:面包、米飯、花生、肥肉、食用油等幾種食物(2)學生討論匯報:用什么方法來辨別食物中含有淀粉或脂肪呢?
(3)分組實驗,完成實驗記錄。
①給學生限定時間,要求在五分鐘內完成實驗。
②溫馨提示:檢驗糖類,滴碘酒時,要離開食物一段距離,然后滴一滴或幾滴;檢驗脂肪實驗時,不要弄在檢驗紙以外,以免污染衣服、書包、桌子等。
③實驗過程播放純背景音樂。
食物中的營養實驗報告單
選擇辨別的營養成分淀粉脂肪
滴碘酒觀察是否變藍壓、劃后是否有油漬
檢測方法(是打“?”)(是打“?”)
面包
米飯
花生
肥肉
食用油
4、在不方便實驗的情況下可以怎樣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①投影出示:盒裝牛奶
②討論:怎樣辨別它的營養成分?
③學生小結:看食物包裝袋上的說明標簽。注意:看食物包裝袋上的標簽時,應仔細找找不同食物的蛋白質、生素、礦物質含量。
5、拓展延伸
演示辨別蛋白質的方法:用火燒,有燒糊味,說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質。
視頻講解
(五)均衡飲食
1、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食物
師:老師從這些食物中選擇了幾種。請看:這些食物中你最喜歡吃么?老師讓大家在這些食物中選擇一種你最喜歡吃的,給你3秒
(停頓3秒鐘)考慮好了嗎?
師:我們只吃我們喜歡吃的食物好不好?
2、播放PPT:當人體缺少維生素C會怎樣呢?我們的飲食要注意么?教你們一個快速記憶的口訣:夜盲A、腳氣B、壞血C、軟骨D
3、師生總結: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所以我們能偏食也不能挑食,要合理搭配,保證我們獲得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到底應該怎樣搭配呢?我們下一節課會繼續研究小結。
(設計意圖:以生活中的科學為邏輯起點,以科學探究為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了解科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創造學習科學良好的條件和環境,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科學的魅力和樂趣,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闊學生的視野。加強科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滲透與整合。)
(六)收獲感悟
提問:通過本節課學的學習,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往以下方面回答:
1、知道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有哪些。
2、知道探究食物的營養成分的方法。
3、小組合作交流學會傾聽。
4、意識到食物多樣化的要性,知道不能偏食挑食。
(七)課后作業
課外繼續檢驗食物的營養成分,制成一份常見食物營養成分表。
(教學意圖:把科學學生延伸到課后,激發學生關注健康、關愛生命和繼續探究的興趣。)
(八)板書設計
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水
《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5
《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鎮中心小學
吳一錨
【教材簡析】
《食物中的營養》是四年級上冊《呼吸與消化》單元的第5課。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分析、整理一天的食物,發現我們人類飲食特征“雜”之后,基于“為什么吃多種食物,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好處”而展開的。本課教學以檢測食物中的營養為主軸,要求學生通過檢測食物中的營養,發現每一種食物都不包括我們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從而體會到每天吃多種食物的意義,并為后面將要進行的均衡營養搭配的研究做鋪墊。
本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聚焦”環節,通過回顧上節課的學習發現:我們每天要食用種類豐富的食物,提問學生:“這會給我們身體帶來什么好處?”以此暴露學生的前概念,實現思維的聚焦。第二部分為“探索”環節,通過動手檢測與資料閱讀的方式辨別常見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從而為聚焦環節的問題尋找依據,同時又能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營養以及食物與健康之間的關系。第三部分為“研討”環節,在經歷實驗檢測、資料閱讀并形成自身對營養相關認識的前提下,學生圍繞著“豐富的食物給我們提供了什么”“有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我們如何簡單地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等問題進行交流、分享觀點,最終達成共識。通過研討,學生會認識到面對豐富的食物也就是面對豐富的營養,這也將學生對飲食的認識從“食物”上升到“營養”。
【學生分析】
對于學生來說,“營養”一詞是非常熟悉的,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聽到和講述,但他們對營養的認識卻比較淺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在營養與健康關系的認識上,四年級學生較多地停留在“營養讓身體有益”,如在訪談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營養會讓我們長得更強壯、更高、更健康。
2.
在營養的來源方面,學生的認知還停留在“知道食物中有營養,而有什么營養卻不知道”,“為了獲得更多的營養,要多吃飯,多吃菜”。
3.
對營養的`辨別方面,學生幾乎一片空白:雖然在一些食品包裝上有相關的信息,但學生也沒有關注過,此方面的知識主要依靠家長介紹。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l
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
l
人體保持健康需要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l
沒有一種食物會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所以我們要吃各種不同的食物。
科學探究目標
l
通過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l
通過閱讀資料獲取信息,豐富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營養的類別等方面的認識,并擴充到記錄中,完善對一天中的食物的統計活動。
科學態度目標
l
在對食物營養成分的認識中,感受各種營養與支撐人體生命活動的關系,產生繼續探究食物的興趣。
l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統計的記錄活動中,養成嚴謹細致的研究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l
認識到人類可以運用一定的技術辨別食物中的營養。
【教學重難點】
1.
知道食物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及各自的作用。
2.
能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上節課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記錄卡;蔬菜、馬鈴薯、西紅柿、食用油、肥肉、花生、饅頭、米飯、棉簽、白紙、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棉簽、鑷子;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師準備:雙縮脲試劑AB、滴管、蛋清稀釋液、試管1支、小量筒2個、豆腐(糊狀)1份、肥肉(糊狀)1份、饅頭(糊狀)少許、食物中的營養成相關資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
播放學生平時常吃的多種食物的圖片。
提問:“請大家想一想,為什么要吃這么多種類的食物?”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關注食物中有哪些營養,以及各種營養對人體有什么影響及作用。
2.
聚焦主題:食物中到底有哪些營養?
設計意圖: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快速形成認知沖突,聚焦本節課的研究主題——食物中的營養。
二、探索
(一)辨別食物中的營養
食物中的營養我們是無法直接看到的,而科學家們為了了解食物中的營養,往往會采用實驗的方法。接下來,我們就向科學家學習,用實驗的方法檢測食物中的兩種營養成分——淀粉和脂肪。
1.
學習辨別淀粉和脂肪的方法。
(1)學習檢測淀粉的方法。
知識介紹:淀粉是糖類的一種,能給我們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淀粉遇到碘酒會產生藍色新物質,它的這個特點可以用來檢測食物中有沒有淀粉。
實驗方法:取少量食物,滴一滴碘酒,看看會不會變成藍色。若食物變成藍色,則說明食物中含有淀粉。同時,顏色越深,說明淀粉含量越高;顏色越淺,則淀粉含量越低。
(2)學習檢測脂肪的方法。
知識介紹:脂肪也是一種能給我們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物質,食物中很多脂肪以油的形式存在。
實驗方法:①先用棉花簽沾少量食用油涂抹在紙上,如果出現的油跡不會消失,說明食物中存在脂肪。②再將其他食物涂抹在紙上,將留下的痕跡與食用油的油跡做比較。如果接近,就說明這個食物中也含有豐富的脂肪。
設計意圖:以圖文形式介紹辨別淀粉與脂肪的方法,幫助學生降低理解難度;同時還加入了原理介紹,引導學生認識:無論選擇哪一種研究方法,都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從而樹立并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2.
辨別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
(1)活動:利用所學方法對食物進行檢測,辨別其中的營養物質。
(2)要求:小組合作,用所學方法逐一檢測;仔細觀察,如實記錄。
檢測的食物
檢測到的現象
檢測結果
(主要營養成分)
有油漬
變藍色或藍紫色
脂肪
淀粉
食用油
花生
肥肉
饅頭
淀粉糊
土豆
(3)學生活動,教師適時進行指導。
3.
交流研討。
(1)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為淀粉,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為脂肪?
(2)教師積極評價學生的實踐研究活動。
(3)延伸:食物中有多種營養,除了淀粉所屬的糖類以及脂肪外,還有許多其他營養,需要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測,如蛋白質用“雙縮脲試劑”進行檢測。
(4)教師現場演示利用雙縮脲試劑辨別蛋白質的實驗,以蛋清為例。
檢測方法:
a)
用量筒量取2毫升的蛋清稀釋液,再用量筒量取2毫升的雙縮脲試劑A液。
b)
將量取的雙縮脲試劑A液和蛋清稀釋液分別倒入同一試管中,振蕩均勻,液體仍為無色。
c)
再用滴管往試管中加入3~4滴雙縮脲試劑B,振蕩均勻,可見試管內出現紫色,這就表明蛋清溶液含有蛋白質。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每一種營養的發現與辨別都需要特殊的方法。通過實驗演示辨別檢測蛋白質的方法,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二)認識食物中的營養
通過實驗檢測,我們了解了一些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在生活中還可以通過上網查資料或者直接查看食品包裝上“營養成分表”來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
1.
借助營養成分表認識食物中的營養,找一找“食品營養成分表”里都有哪些營養。
教師出示多張營養成分表,學生觀察。
2.
學生匯報,教師概括并介紹主要的營養成分。
從食物中可以獲得多種營養,主要為: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等,它們各自有不同的作用。
蛋白質:構成人體肌肉、內臟、頭發、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豆類、家禽類、肉類、水產類、蛋類、內臟……)
脂肪: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油類、巧克力、雞蛋、鴨蛋、花生、核桃、果仁、芝麻……)
糖類: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大米、面條、蘋果、香蕉、桔子、橙子、西瓜……
)
維生素: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蔬菜、水果……)
礦物質: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蔬菜、水果、食鹽、海帶、木耳……)
水:人對水的需要僅次于氧氣。
設計意圖:從營養的辨別、營養的種類以及營養的來源等角度,豐富學生對營養的認識。
三、研討
1.
從食物中能獲得哪些營養?
通過學習,同學們對于營養有了很多新的認識。現在,我們來看上節課記錄的自己一天的食物。仔細分析從一天的食物中,你都獲得了哪些營養?
(1)學生分析自己一天食物中的營養。
(2)引導交流。
①豐富的食物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
②我們每天為什么要吃那么多種類的食物?
預設:從多種不同的食物中能獲得不同的營養,讓我們身體健康成長。
設計意圖:從上節課記錄的“一天的食物”入手,引導學生根據對營養的認識,了解自己從一天的食物中所獲得的營養,幫助學生將食物與營養進行一一對應,明確食物與營養之間的聯系。
2.
是否存在含有所有營養的食物?
我們每天吃多種食物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多種營養。有沒有一種食物包含了多種不同的營養呢?這樣,我們每天只吃一種食物,就可以獲得身體需要的所有營養。
預設:沒有。
3.
營養是否越多越好?
(1)我們正在長身體,每天都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是不是營養越多越好呢?(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
(2)布置任務、課后實踐。
請同學們課后上網查閱資料或向家長咨詢:“我們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哪些營養需要得多,哪些營養需要得少?”并將結果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是否有全能的食物”和“我們對營養的需求”兩個角度展開思路,為下一節的教學活動做鋪墊。
【《食物中的營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食物中的營養》的教學設計(精選11篇)02-16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學設計(通用6篇)03-26
《食物的營養》教學設計(精選12篇)10-18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學反思11-04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學反思07-12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學反思01-10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學反思(精選6篇)06-08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案(通用10篇)10-27
《食物在體內的旅行》教學設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