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牧童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牧童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用快樂的情緒和優美的歌聲演唱《牧童》,表達牧童快樂的生活。同時,讓學生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并培養他們二聲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感受切分節奏所表達的快樂情緒。
3.通過演唱歌曲與姊妹藝術的結合及了解相關的牧童作品,體現文化藝術多元文化特點, 在體驗中感受歌曲的藝術魅力。
教學重、難點
1.用和諧的聲音唱好歌曲的二聲部合唱。
2.準確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節奏。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伴著《春天在哪里》的音樂做律動進教室(第一段音樂學生做律動,第二段音樂學生加上奧爾夫的節奏樂器拍擊)。
二、復習歌曲《田野在召喚》
師:我們伴著《春天在哪里》的音樂來到了教室,春天是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禮物,大自然它那風情萬種、絢麗多彩的景色你感受到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你最喜歡大自然中的哪些景色?
生1:我最喜歡碧波萬頃的大海……
生2:我喜歡清晨的蓬勃紅日……
生3:我喜歡美麗的黃昏……
師:假如你現在身臨其境,你最想做什么?
生1:我很想拿起畫筆,把美麗的黃昏畫出來。
師:你的想法太浪漫了。
生2:我很喜歡田野的景色,因為它的綠、它的黃、它的靜……
師:田野是這么美,讓我們一起奔向田野吧!
學生隨伴奏演唱《田野在召喚》(在演唱中,學生加上跺腳、拍手、捻指等喜歡的動作)。
師:你們美妙動聽的歌聲深深地感染了我,老師想和你們一起唱好嗎?
生:好!鼓掌……
師生一起再次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喚》。
師:我們在奔向田野的時候,還看到了什么景色?(這時教師將一幅牧童騎在牛背吹笛子的圖畫貼在黑板上)
生:在奔向田野時,我看到了牧童騎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著笛子的景色。
師: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杜牧寫的一首古詩《清明》。
師:你能背誦一下嗎?
生:能(學生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生:老師,我還想到了袁枚的《所見》 。
師:你真聰明,你能為我們再背誦一下《所見》嗎? (學生朗誦,其余同學會背誦的可以同時背誦)
師:你背誦的真有感情,能不能簡單地為大家講解一下詩意?
生:能(學生講解,不足之處教師補充)。
三、學習歌曲《牧童》
1.引入新課。
師:你們朗誦的有關牧童的古詩,讓我想起了一首唱牧童的歌曲,想聽嗎?
生:想。
師:老師現在把歌曲唱給你們聽,歌曲的名字就叫《牧童》。
教師用有感情且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師:剛才老師演唱的這首《牧童》,是斯洛伐克的民歌,歌曲旋律歡快、節奏活潑、跳躍,是一首帶二部合唱的歌曲。下面,我們就學習歌曲。首先,看一下歌曲中老師用黃色標記的節奏。
學生先練習切分節奏,再完整地唱一唱有切分音符的樂句。
2.學習歌曲旋律。
師:首先來學習高聲部的旋律(教師指導學生唱高聲部的旋律,特別提示要唱準1 3 2 及1—[插高音1]音高)。
學習低聲部。
牧童教學設計2
教材說明:
《畫家和牧童》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身為著名畫家,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非常誠摯地向牧童道謝,虛心之美德令人感動。小小的一個牧童面對地位尊崇的大畫家出現的錯誤,竟然“擠”進贊嘆著的人群大喊畫錯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從,實事求是,敢于挑戰權威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體會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準備:
掛圖字卡錄音機及磁帶,投影儀等。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個小小的牧童,竟然對著著名的大畫家戴嵩的畫大喊:“畫錯啦,畫錯啦!”這膽量令人佩服。這畫家和牧童之間發生的故事同學們想知道嗎?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齊學習21課《畫家和牧童》。
2、相機出示課題。畫家和牧童(“畫家”寫的大些,“牧童”寫的小些)(齊讀課題)
3、誰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寫課題?(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4、教師設疑,引導讀書,這個人人敬佩的大畫家卻對小牧童連連拱手道謝,說:“多謝你的指教。”這是怎么回事呢?快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讀感悟
1、初讀整體感悟。
(1)自已小聲讀課文。要求不指讀,不讀錯字,不加字添字,邊讀邊想,把使你感動的句子畫出來。
(2)小組中展示,同桌或小組中互相讀讀,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讀情況。
(3)小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么?
2、看圖重點朗讀感悟
(1)出字課文插圖在文中找出圖中不同的人說的話仔細讀一讀。
(2)圖上的哪一個人是大畫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圖中的故事。
(4)對比,感悟人物品質。
戴嵩——牧童
年齡不一樣:一個是大人,一個是小孩。
地位不一樣;一個是畫家,一個是牧童。
生活不一樣:一個畫畫,一個放牛。
品質不一樣:一個謙虛,一個勇敢、實事求是。
(5)看圖說說牧童是在什么情況下指出畫家戴嵩畫錯的。練習用贊美的語氣讀人們的評價。
如果你是戴嵩你會感到怎樣?可他卻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用誠懇和藹的語氣讀戴嵩此時說的話。用對話的速度,天真質樸的語氣讀牧童說的話。
(教師可適時范讀,引導評讀、仿讀、賽讀、表演讀等)
(6)四人小組,合作練讀。在分角色讀時,力爭通過表情和動作把敘述部分的內容表現出來。
(7)請組內朗讀好的學生在全班表演朗讀。從表情動作語氣三方面引導評議,檢查學生對“稱贊贊揚和藹慚愧拱手”等詞語的理解情況)
3、領悟內容誦讀全文。
(1)想象當時的情況,人們聽了會說些什么?
(2)學了課文,聯系你的體會,你想對誰說什么?
(如:我想對戴嵩說;真佩服您!您的畫畫得多好。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看畫的人沒有不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您又是那樣謙虛,一個大畫家還虛心向一個牧童請教。
我想對牧童說: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畫家提意見。你也很會觀察,斗牛的情形你記得清清楚楚。)
(1)帶著各自對課文的體會,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總結課文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快來告訴老師和同學吧!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同學們不但課文讀的好,表演的好,而且對課文內容理解得也很好,真了不起!能選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老師聽聽嗎?(分段自由選擇讀課文)
(2)同學們,從大家流利的讀課文中老師知道你們把文中的生字都認不下了,還有不認識的嗎?這節課咱們就想辦法解決。
二、生字教學
(1)各自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找出來劃住,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學會它們(生字全部學會的同學,可以當小老師,在組里幫助其他同學認字;也可以查字典;問老師;等等)
(2)小組內同學們互相檢查識字情況。(可以認卡片;也可以自編謎語,自編游戲。)
(3)投影片出示要求會認得生字詞
戴上價錢購買濃墨涂抹和藹批評翹起來驅趕蒼蠅慚愧拱手
(自由讀讀,不認識的看看書或問問同學;一起讀一讀。)
(4)小黑板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
兄呆商抹擠拱決價錢購批評
a指名讀讀,說說它們各是什么結構的字。
b同桌討論,你讀了些字發現了什么?
“抹,擠,拱,批”四個字都有提手旁。
“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邊,但不一樣。
“價”字有三個撇,最后一撇寫法不同。
“錢”字和“淺”字只是左邊的偏旁不同。
c示范指導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寬下窄,“兄”的最后一筆要圓潤舒展;“呆”下面部分的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錢”:左短右長,重點指導金字旁和斜鉤的寫法。
“鉤”:“寶貝”的“貝”字和“勻畫”的“勾”字都寫的瘦長一點。
學生在書上描紅,并練習書寫。
同學們,你們能幫這些生字找些朋友嗎?(指名說)
三、拓展延伸
用你最喜歡的字組個詞,再說一句話。(小組內進行)
說說你有更好的辦法很快的學會這些生字嗎?(指名說)
開一個“人無完人”的故事會:
課外收集能說明“任何人都不會是完人,都需要虛心向別人學習”的故事,自己讀讀,并和同學交流交流。
(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故事;華羅庚的故事等。)
板書設計:
畫家 和 牧童
濃墨涂抹和藹 喊
輕筆細描慚愧
虛心 勇敢
牧童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
2、了解課文大意,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學習、積累優美詞語及主動學習。
教學重點:識字、了解課文大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學習、積累優美詞語及主動學習。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作品,引入新課
1、欣賞齊白石、李苦禪、徐悲鴻的優秀作品。
2、出示課文中的《斗牛圖》,設疑:你知道這幅圖是誰畫的嗎?你了解戴嵩的哪些情況?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通過欣賞名畫拓展知識,調動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自由讀生字,開火車認讀。
(教師相機正音,并引導組詞、運用、辨析詞義)
3、去掉拼音讀詞語。
4、識字游戲:《打地鼠》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快速識記生字,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細讀品味,理解課文
1、品語言,感受著名 :
⑴ 自由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畫家和牧童之間到底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⑵ 誰能用書上的一句話介紹戴嵩?齊讀這句話。
⑶ 哪些句子最能體現出戴嵩的著名呢?
① 教師相機出示并引導朗讀感悟:
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② 用“一……就……”練習說話。
⑷ 戴嵩是怎樣畫《斗牛圖》的?你能把書上的句子找出來嗎?
出示句子:
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① 引導學生朗讀體會。
② 教師現場繪畫,讓學生體會“濃墨涂抹”和“輕筆細描”的意思。
2、讀“夸贊”,品情感 :
⑴ 圍觀的人是怎樣夸贊他的?
研讀句子,課件出示:
“畫得太像了, 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
① 朗讀體會。
② 演讀,再現情境,加深理解。
⑵ 圍觀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會怎樣夸贊戴嵩呢?
(理解“紛紛夸贊”)
⑶ 引導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
3、讀批評,悟品質:
⑴ 正當大家紛紛夸贊之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⑵ 讀到這兒,你發現了什么?
⑶ 學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
(這一環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知、感悟和體驗;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品質;在讀中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培養語感。同時,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再賞名畫,拓展延伸
1、欣賞《斗牛圖》。
2、你想對大畫家或小牧童說點什么呢?
3、引導學生課后搜集一些有關做人謙虛、敢于挑戰的小故事。
(這一環節進一步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興趣和習慣。)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培養學生課外搜集資料的興趣和習慣,拓展語文學習空間。
教學重點:
1、學習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的第五、六自然段,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小牧童為什么敢向大畫家挑戰?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上節課的生字朋友你們還認識嗎?師生對口形猜字,開火車讀生字。
2、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對于戴嵩的畫,大家贊不絕口,可是小牧童卻說說他畫錯了。
二、讀文品悟
1、輕聲讀課文5、6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2、觀察圖畫,想象當時的情形:人們又會說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戴嵩和牧童的對話:練習讀、同桌分角色讀、評議讀、范讀、表情朗讀。
4、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全文。
(通過牧童和圍觀人態度的對比,在多種朗讀中感受文本,體會出牧童的實事求是和戴嵩的謙虛。)
5、深入思考:
⑴ 讀到這里,你想說點什么?想對誰說?指名任意說。
⑵ 課題這樣寫合適嗎?
(教師重新寫“牧童”,字的大小和“畫家”一樣大。)
(在學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此時改寫課題水到渠成。)
⑶ 律動:
配樂欣賞中國畫家的作品。
(融律動和中國畫的欣賞于一體,拓展了文本資源,使學生感受到了藝術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
重點欣賞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和李苦禪的《鷹》,請學生為他們的畫配上話,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能寫幾句都行。
(寫話訓練在低年級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學生自主選擇內容,削減了寫話的難度,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利于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
四、小結學法:(課題研究部分)
1、這篇課文是寫人的、記事的、還是寫景的?(是寫人的)
對這個單元都是學習寫人的課文,今天我們就來小結這組課文的學法,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最快的學會這種方法,以后不用老師教就可以學懂課文。
2、回想一下:學習這課的時候老師讓小朋友學了哪些方面及學習順序。
(1)讀通課文,認識并理解生字詞。
(2)了解要學習的這個人。
(3)看看文中講了關于這個人的什么事?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文中人物的什么品質?
(5)讀有關人物的書籍。
(6)寫有關人物的故事。
五、拓展練習:
讀名人的傳記。并將你讀到印象最深的故事寫在日記本上。
板書設計:
牧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
教學重點:
結合圖畫和注釋了解詩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體會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通過反復誦讀古詩,達到熟練成誦,讓學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體會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教學過程(牧童短笛)
一介紹詩人,激發興趣
1師談話:童年,是一個個美妙的夢;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曲ujrh,是一串串雛鳥般的笑聲;童年,是一首首妙不可言的詩。
2回憶舊知:以前,我們就學過一些表現兒童快樂生活的研討,同學們還記得嗎?出示《所見》《村居》,齊讀。
3揭題: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首描寫童年生活的古詩《牧童》。提示“牧”字第三筆是豎,第四筆是提。齊讀課題。
4介紹作者:大家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嗎?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唐代人。本單元的主題是童年,那在呂巖筆下的牧童,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出示書中插圖,想象古詩大意。
2請同學們慢慢地,認真、仔細地將這首詩讀三遍以上。
3誰有勇氣單獨為大家朗讀這首詩。(評價:讀通順,流利)誰再讀?
他讀準了一個生字,生板書:蓑強調字音不卷舌?分析字形
4出示節奏,自由練習朗讀,指名讀,齊讀。
三理解詩意,體會詩境。
1詩的意思搞清了嗎?那老師要考考你:誰先來讀這首詩?結:讀得字正腔圓?有節奏?大家注意詩中有一個多音字,是哪一個?生板書:鋪詩中為什么讀pu?:(多音字從字義上區分讀音)把東西散開放置,平擺。詩中指什么?(草長得很茂盛,像平鋪開一樣)
2你能根據第一小句給我們描述一下那是那是一片怎樣的原野?(“鋪”字,讓我們想起眼前綠草蔥蘢,一片生機。“六七里”:眼前似乎浮現寬闊的原野)你能美美地讀出這樣的原野嗎?
3眼前綠草茵茵,我們耳畔似乎又聽到什么?(清脆悅耳歡快牧童的笛聲)你是從哪個字中,聽到了這樣的笛聲?生板書:弄??“弄”什么意思?(逗弄)“笛弄晚風”是笛聲逗弄晚風嗎?你從弄字體會出什么?(把風中笛聲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結:剛才抓住一個”鋪、弄”字去體會詩句的意思,這是學習古詩的一種方法。
小結出示:抓重點字?體會詩意??齊讀
4快樂的牧童邊吹笛邊嬉戲。同學們,張開我們想象的翅膀,聽著晚風中傳來的牧笛聲(點音樂《牧童短笛》)或許,他剛一吹氣,老牛便抬起頭看著牧童;或許,不遠處傳來了更悠遠的牧童歌聲,或許老牛一聽著笛聲,便安詳的吃著草。或許誰能試著邊想象畫面邊朗讀這兩小句詩?小結:讀出視覺上的寬闊和聽覺感覺上的美好。
5一片蔥蘢的廣闊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爾吹出幾聲清脆的笛聲,好不悅耳。隨身一躺,都似乎躺進了大自然的懷抱。可是牧童在哪里呢?出示:(1)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牧童?(你看他,正撐著小肚皮,一路歸來,吃飽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躺,有清風明月為伴)你從古詩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根據剛才學古詩的方法,你認為這句詩中的重點字是哪一個?生板書:飽臥??你能試著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6的確,廣闊的原野上,鋪滿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閑地放著牛,吹響了短笛,幾聲悠揚的笛聲和著徐徐的晚風傳來。多美的風光,多自在的牧童啊!牧童回到家里已到了黃昏,晚飯吃得飽飽的。連蓑衣都沒脫,就躺下來,有滋有味地觀賞那漸漸升起的明月。這正是“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7蓑衣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注釋插圖)
小結出示:學看注釋?理解字義也是學古詩的一種反方法齊讀
蓑衣那決不是一件漂亮舒適的衣服,牧童為什么不脫蓑衣而躺在院子里看明月的升起?你是怎樣想的?(①牧童辛苦了一天,困了,來不及脫下蓑衣。
②他是很自在瀟灑的,沒有想那么多。他可能想用蓑衣當被蓋吧!)
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無牽無掛,自由自地,是多么可愛的牧童啊!請你們用自己的喜愛之情,再讀這句詩。
(2)這樣的生活真是——?(悠閑、自在、無拘無束)
(3)請同學們想象一下,牧童會是怎樣歸來呢?(展開豐富的聯想)
7眼前綠草茵茵,耳畔牧笛聲聲;白日老牛牧笛為由,晚上清風明月為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在這樣懷抱中的牧童,是怎樣的感受?師板書:安然自樂如此悠閑、自在、輕松,誰能將他的感受讀出來?(讀出牧童吃飽后躺在月夜下的愜意)你向往這樣的生活嗎?自由讀讀全詩,讀出你的向往。
四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閉上我們的眼睛想象,眼前綠草茵茵,耳畔牧笛聲聲;老牛品草靜靜,夜晚清風習習,高空明月朗朗,牧童臥草眠眠,太愜意了!你能再讀出這樣的快樂嗎?(齊讀)結:剛才大家一邊想象,一邊用朗讀把牧童的情感表達出來,這又是學習古詩的另外一種方法。小結出示:想象意境?感悟情感?齊讀
2、作者呂巖為什么要寫這樣的牧童?大家從呂巖小傳中或許就能明白。出示讀你明白了嗎?生于兵荒馬亂的呂巖多么渴望能過上這樣悠閑快樂、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啊!誰還能讀出作者這種渴望?
3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作者用精煉、生動的語句,描繪了一幅寧靜、悠閑的鄉村生活圖,刻畫了一個可愛、調皮、安然自樂的牧童形象。這樣的生活不但作者十分的喜歡、熱愛、向往,連我們都十分的羨慕,讓我們一起帶著這種情感再來讀一讀或背一背這首詩吧。
4能背下來了嗎?試著背一下,注意感情。
五總結學習方法: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習方法、詩意……)今后用學到的方法靈活學習
六、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1、出示黃庭堅的《牧童》,自由讀,指名讀,體會兩首古詩不同的主題。
小結出示:學習古詩,還可以對照著來學習,這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詩人的意圖。
2、今天我們一起欣賞山村原野迷人景色的同時,認識了一位悠然自得的牧童,其實古代有不少詩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寫入詩里。你知道這樣的詩嗎?
如《所見》、《小兒垂釣》、《清明》、《村晚》等,課下多背誦積累這樣的詩
3同學們,透過詩人的筆觸,我們對千年之前的兒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無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小小的鏡頭,只是無聲的電影。如果這個鏡頭再放大一點,電影里的人物動起來,這部電影有了聲音,有了色彩,那該多好啊!很多反映歷史的電視電影,其實是幾句話就能寫完的事,可經過現代人的想象復原,就成了充滿生活氣息有聲有色的故事。能不能嘗試著今天學的`這首古詩改寫成一個故事,讓詩中的牧童更加生活化,離我們更近?
牧童教學設計5
一、課前游戲
看圖猜古詩
二、揭題
剛才咱們讀的最后一首《所見》,寫得是牧童白天放牧的情景。放牧歸來,牧童的生活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新的古詩,揭題。
簡介詩人。
三、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讀誰字音,讀順詩句。
2、指名讀,評價。
相機指導:多音字鋪為什么讀鋪呢?
第四句中有個平舌音容易讀錯。課件出示蓑衣
指生讀。這個字在哪首詩詞中學過?
知道蓑衣是什么嗎?引導學生看注釋。
3、齊讀。
四、有板有眼地讀
1、提示七言詩的停頓,生練讀。
2、師配樂范讀。
3、誰聽出來了,老師是怎么讀的?
注意反饋時的引導。抓“鋪、野、明”,指導學生讀出古詩的抑揚頓挫。
4、齊讀。用手勢指揮。
5、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牧童?相機板書悠閑自在
五、品讀感悟
1、從哪兒能感受到牧童的悠閑自在呢?現在,就讓我們跟著呂巖走進牧童的生活吧!
2、出示一二句,指生讀。
詩人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呢?
3、那是怎樣的草啊?你從哪些字眼能體會得到?
①“六七里”感受草原的廣闊。
②“鋪”舒服和遼闊指導感情朗讀
4、男女生讀。
5、聽了大家的朗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片美麗的草原。(課件出示圖)
你想聽到些什么樣的聲音?
6、此時的草地上正傳來了———聽(課件幾聲笛子)
那是晚風吹來了牧童的笛聲啊!引讀第二句
7、牧童他可能會想到些什么呢?鏈接詩句。
8、笛聲三四聲,吹盡了他牧牛的樂趣,悠閑的生活。引讀——第二句
9、笛子不是用來吹的嗎,詩人為什么要用一個“弄”字呢?他到底是怎么吹得呀!
鏈接“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體會“弄”表達的意味,指導朗讀。
10、夕陽西下,草野茫茫,牧童短笛隨風揚。多靜謐的景象,多悠閑的心境啊!引讀一二句。
11、牧童就這樣悠悠地回來了。回到家后,他又做了些什么?
出示三四句。
12、你又從哪體會出牧童的悠閑自在呢?
13、引導學生感受牧童生活的快樂。小組讀。
14、詩人呂巖為何要寫這樣的牧童呢?出示:呂巖小傳
誰能讀出他的這種渴望?
15、看著這些準確傳神的詞,你能試著把這首詩背一背嗎?
16、(配樂)看著課文的插圖,背誦古詩。
六、拓展
1、呂巖筆下的牧童以弄笛、臥月為樂,讓我們再來認識兩位兒童,去分享他們的快樂。
2、課件出示《池上》《稚子弄冰》
七、小結
我知道同學們在積累古詩時有很多好方法。今天我們感受到了許多古代兒童生活的快樂,你們可以選擇最感興趣的一句詩、一個場景,配上圖,用畫面表現出來。還可以配上熟悉的曲調,嘗試著把這些古詩唱一唱。當然你們還可以試著演一演。相信大家會有更多的收獲。
牧童教學設計6
活動目標:
1、想象音樂作品中的意境和情節,懂得分辨樂曲的A-B-A三段體曲式。
2、通過簡單的樂器伴奏來烘托音樂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并通過不同音色的樂器來區別A、B段的不同情緒。
3、知道這是一首具有田園風味的中國音樂作品,激發對民族特色音樂作品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園風味的背景圖。
2、各種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
活動重點:
聽辨樂曲的A-B-A三段式結構,并用合適的打擊樂來表現各段的情緒。
活動難點:
聽辨樂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應的特點。
活動過程:
1、音樂游戲《什么樂器在唱歌》。
師:“什么樂器在唱歌?”閉上眼睛,聽老師選一種打擊樂器,敲出×××的節奏型,馬上睜開看,邊拍手邊說:“××樂器在唱歌。”
2、播放音樂《牧童短笛》,聽辨這首樂曲是什么樂器演奏出來的。
師:“請聽聽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樂器在唱歌?”
3、簡單介紹鋼琴曲《牧童短笛》的音樂背景。
師:“這首好聽的鋼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寫的是我國美麗的江南地區,牧童倒騎在牛背上,悠揚地吹著短笛,在田間玩耍的情景”。
4、出示背景圖,完整地欣賞音樂。
5、分段欣賞。
(1)聽賞第一段音樂。
師:“我們先聽這段音樂,想一想牧童這時在干什么?
教師根據描述,邊操作木偶邊進行小結:兩位牧童倒騎在牛背上,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著短笛,走在美麗的田間。這段音樂是悠揚的,抒情的。
(2)聽賞第二段音樂。
師:“下面,我們來聽第二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和剛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聽了感覺怎樣?想想牧童這時又在干什么呢?”
教師
小結:牧童這時從牛背上跳下來,高興地在田間翻跟斗抓蝴蝶,這段音樂是歡快的,跳躍的。
(3)聽賞第三段音樂。
師:“下面請你們聽第三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和前面哪段音樂是一樣的,這時牧童又在干什么?”
教師小結:這段音樂和第一段是相同的,這種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的樂曲叫A-B-A三段體。這段音樂講的是牧童又騎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著笛子,慢慢地走遠了。
6、啟發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師:“你們覺得這首樂曲的各段用什么樂器來伴奏比較好呢?”
7、為每位幼兒提供2-3種打擊樂,提醒他們在樂曲的A段與B段用不同的樂曲來伴奏,并能在教師的指揮下變換不同的節奏型。
牧童教學設計7
《畫家和牧童》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課文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出現的錯誤,戴嵩謙虛接受批評的事。課文以一個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的講述,深深吸引學生去朗讀、去品味,從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畫家的虛心好學和牧童的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挑戰的優秀品質。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我認為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理解、積累、轉化、運用”語言的實踐過程,教師要為學生的語言實踐與發展提供盡可能多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學中我決定不給學生講述空泛的道理,而是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出發,采用以讀代講的方法,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學習課文,感悟課文,朗讀語句,加深體會。
指導朗讀時,通過對比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感悟人物品質。采取激勵讀、評價讀、對比讀、創造表演等形式多樣的閱讀實踐,使學生自悟自得。利用課本教材、插圖及多媒體教具調動學生眼、耳、口、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思考、交流和討論。學生在體會主人公優秀品質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和啟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語文素養,使學生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
本課的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不同的語氣。感受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獲得生活的啟示和教育。
根據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五個活動。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景,談話導課
首先我在板書課題:畫家和牧童時,特意把“畫家”寫的稍大,“牧童”寫的較小,接著請學生說一說我為什么要這樣寫課題,同學們可以各抒己見,答案不唯一,這樣做的目的是想通過形象的出示課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為學生理解畫家和牧童身上的優秀品質埋下伏筆。
接著讓學生初讀課文時,給學生明確的目標,把課文讀正確了,在讀的過程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生字娃娃交上朋友,并標出自然段的序號。這樣給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己突破生字難關。同時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活動二:初讀感悟,識記生字
我設計了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齊讀、當小老師讀、開火車讀、游戲識字等多個環節。
低年級識字任務比較重,我采取了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使識字任務分散開,逐步加深難度,多種形式鞏固,這樣不斷的復現,生字就很容易扎實的掌握了。
在游戲識字的過程中,我設計了讓學生說說自己都認識了哪些生字朋友,把自己識字的方法與大家分享。通過交流,有著不同積累的學生可以提供不同的方法,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引導學生主動識字,又引導學生養成隨時隨地到廣闊生活中識字的意識和習慣。
活動三:寫字指導。
讓學生觀察字型、提出書寫建議、教師指導書寫等環節。我沒有面面俱到的進行指導,而是讓學生自己觀察、發現寫字的規律,這樣學生不僅記憶深刻,而且也從中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時我的范寫又給了他們一個規范。
活動四:整體理解課文。
首先讓學生自由讀全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要與大家探討的。學生有了問題意識,才能成為問題的發現者,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的交流我可以從學情出發,順學而導,利用生成的資源進行教學,同時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在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時,我出示了三個句子:“有錢的人還錢購買。”“有錢的人還花大價錢購買。”“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進行對比讀,讀中體會,將心中的情感化為有聲的朗讀。
在學習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時,我問學生“你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畫技的高超呢?”讓我們小組合作學習,一起找找答案。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在合作中解疑與朗讀訓練有機結合。
在這三段的教學中,我抓住重點詞語,采用不同策略進行教學:(1)、借助表演,引導觀察,說話,在感知“沉思片刻”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加深體會。(2)、展開想象,在具體情景中理解“紛紛夸贊”,詞句教學及朗讀訓練落到實處。
最后在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時,我設計了分角色朗讀和采訪讀的形式。通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和師生互動的引讀,讓學生感悟人物的品質。
活動五:聯系生活,情感升華。
讀有所想,讀有所感,讀到深情之處,必有真情的體驗,學生學完課文后會有很多的話想要表白,為使學生將朗讀中獲得的獨特感受和認識升華為內在的情感,受到生活的啟迪和教育,我為學生創設一個敞開心扉、吐露心聲的環節。設計了兩個問題:“你想用自己的話來夸夸誰?”“假如你在生活中你遇到類似的事,比如爸爸、媽媽或老師犯了錯誤,你怎樣做呢?”這樣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充分表達各自朗讀后的不同感受,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將課上所學延伸到生活中去,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
課后思考:
上完這節課,我的最大感悟是:
1、培養語感,體驗情感。
我在教學設計中以重點詞句為“抓手”以朗讀訓練為“橋梁”,借助課件的畫面,引導學生想象故事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在形象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練讀、演讀、悟讀,進而體會故事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沉思片刻”的精彩演讀,“紛紛夸贊”的情境創設都較好的體現了語文學習重語感培養和情感體驗的特點。
2、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認真的傾聽孩子的語言,雖然他們的話還有些幼稚,但不缺乏想象和創造,那是他們的童心童言,是他們對課文內容的體會和感悟。
但是還有幾點需要思考的地方:
1、沒有把漢字教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小學生內在的潛能是無限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可以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心靈放飛的自由,或許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效率會更快。學習一旦和學生個體的經驗結合起來就會內化為他們自己的一種體驗,這種體驗會升華為一種學習新知識的內在動力。從識字的角度來說,就轉化為新課標所提出的“主動識字的愿望”“濃厚的興趣”進而逐步“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要與大家探討的,學生可能提出一些沒有價值的問題,如何處理這些沒有價值的問題,以及如何正確引導學生把問題過度到課文的學習中,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牧童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生字7個。積累詞語7個。
2、能正確朗讀課文。并能嘗試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牧童回答的聰明之處,并能作出簡單的評價。
3、懂得遇到問題要多動腦,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善于質疑求異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牧童回答的聰明之處,并能作出簡單的評價。
2、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遇到問題要多動腦,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善于質疑求異的思維品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古今中外,流傳著許多聰明人的故事,誰來簡單講給大家聽聽。
2、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個聰明人,他是個牧童(牧童就是放牛放羊的孩子)。
3、出示第一節,師引讀,用換詞法理解“遠近聞名”。
4、揭示課題:34 聰明的牧童(齊讀)
(說明:學生講述故事時,教師要注意聆聽,及時指出學生語言不規范的地方。用換詞法理解“遠近聞名”意在喚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記憶,同時也是一個積累詞語的過程。)
二、整體感知,了解內容
1、播放課文動畫,想一想:牧童聰明在哪里?
2、學生交流,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出示要求:
(1)借助拼音讀正確、讀通順。
(2)自學生字:滴恒秒尼亞磨肩
(3)用“——”和“~~”分別劃出國王和牧童說的話。
2、交流自學情況。
(說明:生字教學要有所側重,應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從音、形、義三方面確立每個生字的教學重點。例如:“滴、磨”可進行書寫指導,特別是“滴”的右邊,學生容易寫成“商”;“永恒”可以用換詞法幫助理解。)
四、品讀課文,感悟智慧。
1、指名分角色讀國王與牧童的對話,思考:牧童的回答聰明在哪里?
2、學生交流,隨機指導朗讀有關語句。
3、牧童的回答你滿意嗎?你還有什么巧妙的回答嗎?
4、男女生合作朗讀第二節。
5、同桌合作分角色表演讀全文。
(說明:此環節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學生在交流時可能出現泛泛而談的情況,教師在教學時要努力引導他們從國王提問的難度和牧童針對國王的問題,給出巧妙的解答兩方面體會牧童的聰明,幫助他們了解牧童是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或以“無解之答應無解之問”的方法來回答國王的問題的。
交流談話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說。當某個同學自述時,教師要提醒其他同學認真聽,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
五、課外延伸。
1、游戲“你問我答”:你能試著提幾個問題,考考小伙伴嗎?
2、推薦閱讀:《聰明的阿凡提》、《小孩智答老和尚》。
(說明:在游戲中讓學生自己動腦提出問題,或動腦回答他人的問題,培養他們勤于思考,善于質疑的良好思維品格。)
板書:
34 聰明的牧童
海洋有多少滴水? 天上有多少顆星星? “永恒”有多少秒鐘?
把所有河流堵起來 跟紙上的小點子一樣多 等金剛石山被磨掉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堅持以讀為主線,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精思”,使學生從讀對、讀懂逐步走向讀活,從而實現讀出意思,讀出智慧的教學構想。學生在一次次獨立的讀文中,細細咀嚼著語言文字,品評感悟著其中的內涵,并在各種形式的朗讀中,理解文章的內容,找到牧童回答之巧妙所在。
教學時,我還注意鼓勵學生把自己讀文時感悟到的大膽說出來,引導他們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交流討論中,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及發散、求異性思維。
牧童教學設計9
教學目的:
1.認識“戴、價”等13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件《斗牛圖》
2.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一幅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它們在干什么?(生答)這幅圖是唐朝著名的畫家戴嵩畫的《斗牛圖》。在他畫成這幅圖之前還發生了一個小故事,想知道嗎?(想)好,讓我們一起走進21課來了解這個小故事。(板題;指名讀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識字
(一)讀文
1.自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不多字也不丟字。
2.檢查讀文:指名讀文,看誰讀得準,其余同學跟著默讀。
(二)識字
過渡:同學們課文讀得不錯,老師想看看你們對生字詞掌握得怎么樣。
1.課件出示帶音節詞語認讀:
①借助拼音自己在下面練習讀一讀。
②誰愿意當小老師來領讀?
2.去掉音節你們還認識嗎?
①我們來開火車讀字再讀詞。
②男女生接讀詞語,看誰讀得準讀得快。
3.看,本課的生字寶寶向我們飛來了,快和他們認識一下吧。
①我們來分排領讀。
②小隊之間比一比,看誰是最棒的。
4.這些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的?老師覺得“戴、翹”兩個字記起來有些困難,你有什么好方法嗎?(指導用熟字換部件、根據字形來識字),其余的字跟同位說一說。
5.鞏固識字: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師手拿鴨梨圖片)每個鴨梨的背后都藏著一個小秘密,你如果能大聲地讀出這個字,并且組個詞或說句話,那么大鴨梨就歸你啦!(生分兩批到前面認讀,領取鴨梨)
過渡:同學們對生字掌握得不錯,相信再讀課文一定會更加流利。
三、再讀感悟
1.指名讀文,看誰讀得準確、流利,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匯報(課文主要寫了畫家戴嵩畫了一幅畫,牧童指出了他的錯誤,戴嵩接受了。意思對即可)
3.文中的人物很多,你最喜歡誰?
課文的哪些句子讓你喜歡上了他,默讀課文,用“——”畫出有關的句子。
4.班級交流,教師提問:你最喜歡誰?
①喜歡牧童: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從中你知道了什么?(板書:勇敢、實事求是)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②喜歡畫家: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從中你知道了什么?(板書:虛心)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教師小結:一位是著名的畫家,可面對小牧童的指點既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慚愧,又非常誠懇地向牧童道謝,虛心的美德令人感動;而一位身份貧凡的小牧童面對著名的大畫家卻能勇敢地指出錯誤并根據事實加以說明,他的膽量著實讓人敬佩。戴嵩也正是接受了牧童的指點才畫出了聞名于世的《斗牛圖》。
6.出示《斗牛圖》,觀察這幅圖與書上的圖有什么不一樣?想象一下,此時此刻,圍觀的人會說些什么?(生答)同學們真有想象力!
過渡語:接下來就讓我們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或表演。
四、反顧整體
1.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分角色朗讀或表演:不用讀旁白,只讀人物的話。(教師參與小組指導)
2.小組展示:分角色朗讀;表演(引導評價)
五、拓展
在我國現代的畫家中,有不少畫家以畫動物而聞名,你還知道哪些大畫家?他們擅長畫什么動物?(生答,出示課件)你們知道得真不少。希望同學們課下去收集他們的其他作品,下節課我們再來欣賞。
牧童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會認“戴,價”等13個字,會寫“抹,擠,拱”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談話:剛才小朋友們的繞口令展示得太出色了。為了獎勵這么了不起的小朋友,老師帶來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呢?(板書:畫家和牧童)(畫家寫得大,牧童寫得小)
2、什么是畫家?還知道一些什么家?什么是牧童?個別讀課題,起讀課題。
3、看了課題有些什么小小的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讀的要求,按要求讀課文。
2、課件出示生字詞語。學習生字詞!(自己去拼去讀,齊讀,個別讀,去拼音讀,給帶點的字找朋友,用詞說句話。)
3、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呢?
4、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戴嵩是哪個朝代的人,他又是個怎么樣的畫家呢?給“著名”找個朋友!(有名,聞名)
2、自由讀第一自然段,看看那些句子能看出他是個著名的畫家呢?學生找出句子。分析兩個句子。
⑴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邊說變讀出體會到的。)
問:從那個詞語看出來他是個著名的畫家?
生:“一……就……” 說明是剛掛出來,人們就迫不及待去觀賞。
生:“許多人”說明很多人,來爭先恐后看的人真多呀!
生:“觀賞”說明好看的東西,別人才會來觀賞。
師:“從剛才的這些分析中,我們確實能看出戴嵩是個著名的畫家。誰能用“一……就……說一句話呢?”
⑵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邊說變讀出體會到的。)
換種說法說句子:看畫的人都點頭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
問:從這句話中怎么看出戴嵩是個著名的畫家呢?
生:沒有不點頭稱贊的。說明大家都贊同他畫得好,技術精湛啊。
生:花大價錢購買。說明花再多錢也值得,他的畫真的有價值啊。
生:掙著,說明有錢不一定買得到呢?
(第一自然段:齊讀。用讀表達告訴葉老師,戴嵩是個著名的畫家。)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傳說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請他作畫。畫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決定畫一幅《斗牛圖》。(表演理解“沉思片刻”。)(多音字“斗”的學習。)
他是怎么畫的呢?男生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女生思考!
生: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邊說變讀出體會到的。)
師問:讀了以后有什么感覺呢?
生:畫的很快。“一會兒……一會兒”
師再問:有兩種畫畫的方法?(濃墨涂抹、輕筆細描)看圖,說說那些地方是用什么方法畫的呢?
師提問:誰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說話?
師提問:假如你正在看,你會說些什么呢?
五、學習夸贊的有關段落
師出示:“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
自己大聲地去讀一讀夸贊的話!個別讀引導體會。
1、師問:你為什么要讀兩遍“畫得太像了”。
生答:因為畫得太像了,表達激動的心情。
師問:這么像我們稱這幅圖是什么呢?
生答:是絕妙之作啊!
2、師問:什么活了,真的活了。
生答:畫得太像了,這紙上的兩牛想斗就和真的一樣了呢?
生答:就像真的牛在斗牛。(反復去讀,把“活”字讀得精彩!)
師問:活了,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啊!(反復去讀,把神字讀出其中的味道!)
再讀出商人和教書先生的語氣!
3、給予一些夸贊的詞語,用這些詞語自己來夸一夸。
4、再來讀一讀夸贊的詞語。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5、師:正當畫家和在場的人都沉靜在美好的夸贊中,突然:出示:“畫錯了,畫錯了,”讓同學學一學牧童的話。
是這么一位實事求是的牧童啊,多么敢于挑戰。你猜大畫家會不理睬他嗎?看來畫家也是個敢于承認錯誤的人啊。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四、指導寫字
1、抹、擠、拱、批:都是提手旁的字,重點指導“抹”。
2、生練寫生字。
牧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 聽辨不同樂段的情緒,了解樂曲的結構。
2. 聯想樂曲的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3. 通過欣賞樂曲,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 聽辨樂曲的結構,了解樂曲的背景。
2. 聽辨樂曲不同樂段的情緒,了解樂曲的結構。
教材分析
《牧童短笛》是賀綠汀在1934年創作的,是中國優秀鋼琴作品之一。樂曲的名字源于我國的童謠“小牧童,騎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樂曲的旋律優美、淳樸,具有鮮明的音樂形象和濃郁的江南風情。是典型帶再現的三段式。
A段4/4拍,速度徐緩、悠揚,猶如一幅水墨畫。旋律以清新、流暢的線條,呼應對答式的二聲部復調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國民間樂器──笛子的特色,用鋼琴展示了一幅傳統的中國水墨畫,讓聽眾仿佛看到了江南水鄉一個騎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著牧笛。B段轉為2/4拍,活潑歡快,具有傳統的民間舞蹈風格,與A段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后一段再現第一主題,這一樂段采用民間音樂中常用的加花手法,曲調更加的流暢。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牧牛圖》水墨畫圖片。同學們,你們看看這幅畫上畫了什么?
學生回答:一個小牧童正在放牛……
二、欣賞樂曲
1. 初聽樂曲《牧童短笛》。
教師:有一首樂曲就表現了這幅圖畫上的情景。
提問:這首樂曲是什么樂器演奏的?請你給這首樂曲起一個合適的名字。
學生聆聽后回答。
2. 聽辨樂段。
教師: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做《牧童短笛》,是中國優秀鋼琴作品之一。再次聆聽樂曲,同學們聽聽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樂段?
教師指導:聽辨以后請學生說出是怎么分成三個樂段的。
聽辨樂段,引導學生根據音樂要素回答,如根據速度的變化聽辨出來的,根據節奏的變化聽辨出來的等。
3. 分樂段欣賞樂曲。
(1)第一樂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一樂段。
② 提問:這個樂段讓你聯想到什么情景?速度和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第一樂段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悠閑地吹著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無邪的神情令人喜愛。
③ 教師用琴帶學生慢唱第一樂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一樂段,學生跟隨音樂哼唱旋律進行記憶。
⑤ 學生自己總結第一樂段速度中速、旋律優美、節奏舒展、情緒抒情等。
(2)第二樂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二樂段。
② 提問:這個樂段與第一樂段相比速度和情緒有什么變化?讓你聯想到什么情景?
學生自由回答。
③ 教師用琴帶學生慢唱第二樂段旋律。
④ 再次播放第二樂段。教師指導:指導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跟節拍輕輕的用右手指尖點左手掌心,不出聲音。
⑤ 學生自己總結第二樂段速度稍快、旋律跳躍、節奏緊湊、情緒歡快等。
(3)第三樂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三樂段。
② 提問:這一樂段與前面的哪一樂段相似?有沒有不同的地方?學生回答:與第一樂段相似,但節奏有變化,節奏緊湊了。教師總結:第三樂段采用了民間音樂中常用的加花的方法,使樂曲的曲調更加的流暢。所以這首樂曲的結構是ABA’。
(4)教師分別彈奏書上譜例,學生完成書上練習。教師提示:提示學生三個譜例的節拍不同。
4. 完整的欣賞樂曲。(《牧童短笛》動畫)
教師提示:請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聽到A和A’的時候,跟隨音樂旋律用手劃4/4拍指揮圖式。
三、介紹樂曲背景
1. 賀綠汀簡介。
2. 介紹樂曲背景。
四、知識拓展
教師:這首鋼琴獨奏曲由于受到眾多音樂家的喜愛,被改編成了不同演奏形式的樂曲,我們來聽一聽。(播放長笛演奏《牧童短笛》音頻)
教師:賀綠汀一生創作了許多的音樂作品,其中著名的還有《游擊隊歌》。播放《游擊隊歌》音頻。再欣賞一首根據內蒙古民歌改編的具有強烈民族風格的器樂作品《森吉德瑪》。播放《森吉德瑪》音頻。
五、課堂小結
“小牧童,騎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音樂家為我們表現了一個多么活潑、可愛的小牧童啊!
牧童教學設計12
【教材簡析】
課文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文中畫家的虛心美德令人感動,牧童的實事求是、不盲從、敢于挑戰權威的品德值得學習。這是一篇人物情感豐富,人物形象生動,內含深刻哲理,貼近學生認知水平的好文章,宜對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指導。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融入角色,體會課文的情感,從而感受人物的品質。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全面提高。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生字、新詞: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4、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語及主動學習。
5、培養學生課外搜集資料的興趣和習慣,拓展語文學習空間。
【教學重點】
1、學習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的第五、六自然段,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小牧童為什么敢向大畫家挑戰?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詞語卡片、畫紙、毛筆、墨汁。
2、學生搜集了解戴嵩的生平資料和我國畫動物的著名畫家的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學習、積累優美詞語及主動學習。
一、欣賞作品,引入新課
1、欣賞齊白石、李苦禪、徐悲鴻的優秀作品。
2、出示課文中的《斗牛圖》,設疑:你知道這幅圖是誰畫的嗎?你了解戴嵩的哪些情況?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通過欣賞名畫拓展知識,調動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自由讀生字,開火車認讀。
(教師相機正音,并引導組詞、運用、辨析詞義)
3、去掉拼音讀詞語。
4、識字游戲:《打地鼠》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快速識記生字,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細讀品味,理解課文
1、品語言,感受著名 :
⑴ 自由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畫家和牧童之間到底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⑵ 誰能用書上的一句話介紹戴嵩?齊讀這句話。
⑶ 哪些句子最能體現出戴嵩的著名呢?
① 教師相機出示并引導朗讀感悟:
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② 用“一……就……”練習說話。
⑷ 戴嵩是怎樣畫《斗牛圖》的?你能把書上的句子找出來嗎?
出示句子:
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① 引導學生朗讀體會。
② 教師現場繪畫,讓學生體會“濃墨涂抹”和“輕筆細描”的意思。
2、讀“夸贊”,品情感 :
⑴ 圍觀的人是怎樣夸贊他的?
研讀句子,課件出示:
“畫得太像了, 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
① 朗讀體會。
② 演讀,再現情境,加深理解。
⑵ 圍觀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會怎樣夸贊戴嵩呢?
(理解“紛紛夸贊”)
⑶ 引導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
3、讀批評,悟品質:
⑴ 正當大家紛紛夸贊之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⑵ 讀到這兒,你發現了什么?
⑶ 學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
(這一環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知、感悟和體驗;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品質;在讀中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培養語感。同時,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再賞名畫,拓展延伸
1、欣賞《斗牛圖》。
2、你想對大畫家或小牧童說點什么呢?
3、引導學生課后搜集一些有關做人謙虛、敢于挑戰的小故事。
(這一環節進一步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興趣和習慣。)
【板書設計】
畫家和牧童
著名 (無名)
虛心接受 敢于挑戰
第二課時(簡案)
1、讀讀寫寫 :
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一會兒 ,一會兒。
2、收集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與大家交流。
3、收集課文中的好句子讀給大家聽。
四、熟讀課文
牧童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分角色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投影儀、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說說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畫家?牧童呢?
學生暢所欲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認識的字互相請教。
2、出示生字游戲識字。
3、出示課文的新詞,認讀詞語。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文中把詞語涂好。
4、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5、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讀自悟
1、自由讀課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個著名畫家的句子。
2、全班交流:
隨學生回答朗讀感悟有關句子:
⑴ 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理解“觀賞”,用“一……就……”說話練習。
⑵ 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
換種說法說句子:看畫的人都點頭稱贊的,有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
說說兩種說法有什么不同。
⑶ 戴嵩沉思片刻,決定畫一幅《斗牛圖》。
理解“沉思”“片刻”,教學多音字“斗”
⑷ 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教師用簡筆畫理解“濃墨涂抹、輕筆細描”,用“一會兒……一會兒”說話練習。
⑸ 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
說說“夸贊”的近義詞。
⑹ “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一位商人稱贊道。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一位教書先生贊揚道。
抓住“絕妙之作、活、神筆”,讓學生明白戴嵩的畫技超群。練習用贊美的語氣讀這兩句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⑴ 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⑵ 小組派代表展示朗讀成果。
⑶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1、抹、擠、拱、批:都是提手旁的字,重點指導“抹”。
2、生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游戲引路,復習鞏固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四自然段。
二、朗讀感悟最后兩段
1、看圖說說牧童是在什么情況下指出畫家戴嵩畫錯的。
2、默讀課文,說說你喜歡誰?為什么?
如:寫“戴嵩”謙虛的句子:
⑴ 這時,戴嵩吧牧童叫到跟前,和藹地說:“……”
抓住表情、稱呼,可以看出他的虛心。
⑵ 戴嵩挺了,感到非常慚愧。他連連拱手,說:“……”
同樣抓住表情、動作體會戴嵩的虛心。
寫“牧童”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挑戰的句子:
“畫錯啦,畫錯啦!”……
3、分角色朗讀。
4、人們聽了牧童的話和戴嵩的表現,會說些什么?
5、學了課文,練習自己的體會,說說自己向對誰說什么?
如:我想對牧童說:“……”
三、自由誦讀課文
四人一組,合作練習,再表演朗讀評議。
四、拓展
我國還有很多有名的畫家,你知道嗎?
五、寫字指導
“商”字要跟“摘”字的右半邊區別,寫字教學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寫,然后作點評。
牧童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牧童》,進一步感受詩詞的豐富內涵。
2.通過運用課后注釋、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
3.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所描繪的童年生活的快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關鍵詞,引導學生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牧童》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對對子導入,初步感受詩詞的表達特點——對仗工整
初步感知《牧童》的內容。
山——水青山——綠水
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如舟。
看到“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如舟”這樣的詩句,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自由發揮,暢所欲言,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l.洎由朗讀古詩《牧童》。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誦讀。
讀出詩詞的節奏。全詩節奏可以這樣劃分:“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強調“鋪”的讀音。引導學生在辨析讀音的過程中初步感受詩詞語言的魅力。①你認為“鋪”應該讀幾聲?理由是什么?(通過辨析意思進一步明確讀音,使學生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漢字音、形、義的內在聯系。)②“鋪”字讓你眼前浮現出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在感受想象的過程中體會到:一個“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完全表現了出來。)
設計意圖:詩情詩意是讀出來的。讀詩首先應該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字,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辨析字音,尤其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三、再讀古詩,讀懂意思
1.默讀《牧童》,看看書中的插圖,讀讀書中的注釋,想想這首詩大概講了怎樣的意思。
2.交流:一遍又一遍的讀書過后,你眼前浮現出了什么樣的畫面?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牧童?(引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讀懂詩意,感受詩情。)
3.小結:這首古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看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那悠揚的笛聲。那愈來愈近的笛聲,時續時斷,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后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的。
設計意圖:一遍又一遍的誦讀,在誦讀中將文字變成畫面的過程也就是讀懂詩意的過程,感悟詩情的過程。
四、展開想象,讀出詩情
1.“六七里”與“三四聲”的對比:感受鄉村生活的靜寂與安閑。
在這首詩的第一句中出現了一些數字,請你讀讀,細細品味,看你能讀懂什么?(使學生懂得這些數字都不是具體的描寫,“六七”極言其多,進一步突出了草的茂盛;“三四”極言其少,進一步突出了笛聲的悠揚,鄉村的靜寂。這些描寫為牧童的出場埋下了伏筆,由遠及近,由景到聲,再由聲到情。感受到牧童是那么的悠閑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特別的情趣。)
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讀出詩中情。(“六七里”要讀得長而緩,“三四聲”要讀得短而輕。)
2.想象“臥月明”的情景。
(使學生感受到此時牧童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暢,他的生活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伴隨著悠揚的笛聲,看著畫面中“不脫蓑衣臥明月”的牧童,你想說什么?
如果你就是牧童,你會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機引入其他與“牧童”有關的詩。)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五、深入理解。感悟詩魂
1.廣闊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揚的笛聲使人心動,美麗的月夜讓人陶醉。無論白天還是傍晚,無論放牧還是休憩,牧童的生活都是如此愜意。此時,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小牧童嗎?你此時最想說什么?(與其去追名逐利、巧用心機,倒不如像他這樣,在勞動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享受悠閑與自在。)
2.再讀全詩,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魂。
3.總結全詩。
六、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這首古詩。
2.將這首古詩默寫下來。
3.將《牧童》改寫成一篇小短文。
牧童教學設計15
課前透視: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身為著名畫家,戴嵩地位可謂十分尊崇。在不絕于耳的贊美聲中,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聲炸雷,而戴嵩卻從善如流,既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慚愧,又非常誠摯地向牧童道謝,虛心之美德令人感動。小小一個牧童,面對地位尊崇的大畫家出現的錯誤,竟然“擠”進贊嘆著的人群大喊“畫錯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從,實事求實,敢于挑戰權威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文章故事情節曲折,人物角色鮮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圍觀人的表現與小牧童進行對比感悟,在讀一讀、想一想、評一評、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謙虛和牧童的勇敢。
另外,對于戴嵩和我國一些著名的畫家,學生知道的很少,課前教師可布置學生請爸爸媽媽幫忙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及我國名畫家的作品、學生給畫配話的練習單。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啟思。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呢?(課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讀他們的名字,去掉拼音讀“戴”:咱們班有姓“戴”的嗎?(如果沒有,建議學生回去可以調查一下周圍的人。)
3、了解戴嵩嗎?指名說說,教師出示“我知道”的內容。
4、(板書:畫家牧童)齊讀;你發現了什么?猜猜我為什么這樣寫?(因為戴嵩是大人,是畫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畫家和小牧童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
[一大一小書寫課題,意在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探究的欲望,為下文提升文本價值奠定基礎。]
二、自主探究。
1、學生輕聲讀課文,劃出生字,反復地多讀幾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認”的游戲:一個人拿卡片,另一個人讀生字,遇到不會的放在一邊,同桌互相幫助識字,看哪組合作的最好。
3、指名當小老師領讀:帶拼音讀詞語、去拼音讀詞語、打亂順序讀生字。
4、參加“智慧樂園”:智慧樹上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聰明的孩子們,你們能摘到智慧果嗎?
注:字音——慚can愧、藹ai
擴詞——批、驅、蠅
動作表情識字——慚愧(什么時候有過這種感覺?)、抹、戴、翹、拱
聯系生活識字——中百平價商場、連山購物中心、墨水瓶。
[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鞏固識字,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利于提高識字效率。]
5、寫字:抹、擠、拱、批評、決
(1)、觀察體會:這幾個字有什么特點?
(2)、教師范寫:你們想讓老師指導寫哪個字?學生自由選擇。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對于寫得好的學生獎勵一面小紅旗,并全班展示寫得好的字。
三、對比感知。
1、檢查讀文,師生共同評議,重點糾正字音和難讀的句子。
2、默讀課文,思考:對于戴嵩的畫,大家是怎樣評價的?
(1)出示商人、教書先生和牧童的話,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結合插圖學生想象:其他人會說些什么?相機理解“紛紛稱贊”
[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現,引導學生品析文字,感受戴嵩畫技的高超。]
3、大家為什么紛紛稱贊戴嵩的畫?輕聲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1)怎樣讀才能讓人感覺戴嵩是著名的畫家?學生練習讀、教師范讀、指名讀。(追問:你為什么這樣讀?)
(2)重點指導這兩句話:
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戴嵩的畫畫得好。)
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細筆輕描,很快就畫完了。(戴嵩畫得很快。)
(3)師:你們看,漢語中的“一”多神奇啊!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夸夸它嗎?
[在對比感悟中加深體驗,適時進行語言訓練,利于提高學生感知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總結:
大家對戴嵩的畫贊不絕口,可是小牧童卻說他畫錯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下節課再來研究。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上節課的生字朋友你們還認識嗎?師生對口形猜字,開火車讀生字。
2、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對于戴嵩的畫,大家贊不絕口,可是小牧童卻說說他畫錯了。
二、讀文品悟:
1、輕聲讀課文5、6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2、觀察圖畫,想象當時的情形:人們又會說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戴嵩和牧童的對話:練習讀、同桌分角色讀、評議讀、范讀、表情朗讀。
4、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全文。
[通過牧童和圍觀人態度的對比,在多種朗讀中感受文本,體會出牧童的實事求是和戴嵩的謙虛。]
5、深入思考:
(1)讀到這里,你想說點什么?想對誰說?指名任意說。
(2)課題這樣寫合適嗎?(教師重新寫“牧童”,字的大小和“畫家”一樣大。)
[在學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此時改寫課題水到渠成。]
律動:配樂欣賞中國畫家的作品。
[融律動和中國畫的欣賞于一體,拓展了文本資源,使學生感受到了藝術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
重點欣賞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和李苦禪的《鷹》,請學生為他們的畫配上話,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能寫幾句都行。
[寫話訓練在低年級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學生自主選擇內容,削減了寫話的難度,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利于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
四、規范寫字:
重點指導“兄、呆、商、購、價錢”
1、學生認讀生字,描摹體會:你發現了什么?
2、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重點指導難寫的字。
3、學生練習書寫,互相評價,教師展示學生作業。
五、總結建議:
畫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傳到現在,從來沒有人懷疑過。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網上向牧童挑戰,想了解具體情況嗎?有條件的同學可以上網查查有關的資料。
[帶著問題走出課堂,將文本的價值取向進一步延伸,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是最富個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創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悅的心靈享受。本節課的設計我力求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1、自主探究求發展。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整節課我從交流入手,努力營造和諧平等的對話環境。首先我創設了自然生動的教學情境,以“介紹兩位新朋友”為切入點,打破常規寫課題,激發學生讀文的探究欲望。識字中以游戲和活動為主,注意聯系學生以往的識字經驗和生活經驗,通過開展“你指我認、當小老師領讀、猜猜找找、參加智慧樂園”等活動,充分激發孩子主動參與識字的積極性,逐步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另外在朗讀環節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引導他們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讓他們在讀、說、評、演中進行充分的角色體驗,用原生態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讀文,進一步體會戴嵩的謙虛和牧童的勇敢。
2、對比感悟促深化。
上這節課的初衷緣于讀文時的一種感動,不僅為戴嵩向牧童請教的虛心和從善如流感動,更為牧童敢于向權威挑戰的勇敢所震撼。他的真誠勇敢、實事求是的態度正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失的。所以在文本價值取向上我稍稍傾向了后者。
之一:一大一小書寫課題,突出大畫家和小牧童,后來在文本解讀時我和學生一遍又一遍的與文本交流直接對話,又重新書寫課題,讓學生感悟到牧童雖小但精神可佳,教師有在學生的建議下改寫課題。
之二:我結合插圖讓學生大膽想象人們的紛紛稱贊和“呆住了”的空白處,使學生在對比評價中更深體會到牧童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是多么難能可貴!
之三:在結課時我又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把更具挑戰性的問題拋給學生,并建議他們可以上網繼續查找相關資料、這樣,把學習的領域拓寬到課外,進一步提升了文本的社會價值,充分體現語文了學科的人文性。
3、自由寫話揚個性。
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最大特點是識字量大,認寫分開。崔巒先生多次強調:到了二年級應該強化寫的訓練。本節課我用大量時間進行了寫字和寫話訓練。寫字上重點引導學生觀察體會,掌握字的構字規律和間架結構,教師根據學情相機指導,最后通過自評、互評和師評展示學生作業,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寫話訓練我主要展示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尤其讓學生欣賞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和李苦禪的鷹,然后結合自己的感受給畫配話。但是低年級寫話訓練要求不高,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能寫幾句就寫幾句,不會寫的字還可以用拼音代替。這樣逐步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成就感,為向中年級過渡打下良好的基礎。
【牧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牧童教學設計04-02
《牧童》音樂教學設計04-02
《牧童》的教學設計03-15
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范文03-16
牧童教學反思04-12
《牧童》教學反思05-11
牧童教學反思04-12
《牧童》教學反思05-15
《牧童》教學反思(15篇)04-12
《牧童》教學反思15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