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教學設計(通用2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草》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草》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掛圖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資料,了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學習《找春天》后,我們發現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現。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字音
1、自己讀讀兩首古詩。
2、指名讀古詩,讀后評議。
3、出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掌握字音。
重點字音:
榮
宿
籬
疏
4、再讀古詩,讀正確、流利。
三、朗讀感悟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試著自讀自悟。
2、小組朗讀
個別讀和齊讀結合,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借助插圖感知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和朗讀的節奏感。隨機解決學生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如,結合“歲月、歲歲平安、辭舊歲”等詞語理解詩中的“歲”(“年”的意思),結合“奔走相告”、“走馬看花”等詞語理解詩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組賽讀
注意鼓勵有個性的朗讀。
4、教師范讀
(1)讀〈〈草〉〉的第一行,語氣舒緩,表現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第二行突出“枯”、“榮”,感覺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語調稍揚,顯示野火的無情和野草的頑強;第四行語調平穩有力,表現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兩行是幾筆淡淡的素描,朗讀時語調可平穩柔和,快慢有致,渲染農村寧靜、柔美的環境氣氛;第三行用歡快、跳躍的節奏表現兒童奔跑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悅心情;第四行“無處尋”讀得慢而穩,表現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5、學生美讀
(1)朗讀〈〈草〉〉時,腦子里要浮現出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
(2)朗讀〈〈宿新市徐公店〉〉時,想象:金黃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撲蝶的兒童在菜花叢中東找西尋,分不清哪是黃花,哪是黃蝶。
6、暢談發現
你對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有什么新的發現?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象有什么新的發現?讓學生自由討論,自主發現,自由表達。
7、啟發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春光無限好;春天具有無窮的樂趣!
8、朗讀兩首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9、利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給第二首詩編個故事。
四、積累運用
1、練習背誦兩首詩。
2、讀讀記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容。
3、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五、實踐活動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動。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與本課內容有關的資料。
2、背誦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寫的關于春天的詩。
3、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背誦兩首古詩
二、識字
1、在語境中整體認讀,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
(2)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
(3)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讀音。
(4)小組內相互檢查認讀情況。
2、聯系生活實際識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學,或者有的同學認識姓徐的人,就請他教大家識記“徐”這個字。
3、組詞識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帶生字識字。
如,離——籬
味——未
三、寫字指導
1、鞏固音、形。
本課9個要寫的字中平翹舌音的字較多,翹舌音:追
燒
榮;平舌音:菜
宿
。寫字前引導學生再次認讀這些字,鞏固讀音。
2、仔細觀察。
本課的9個字包含了五種結構,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引導學生正確書寫。
獨體字:未
左右結構:枯、徐、燒
上下結構:榮
半包圍結構:追、店
3、重點講解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宿:寶蓋不宜太寬。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溝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溝的拐彎處要圓潤。
4、生練習,師巡回指導。
《草》教學設計2
【設計思路】
語文教學中存在一種弊端,就是“滿堂灌”。一般的語文教師象“廣播員”,照本宣科,從頭講到尾,學生聽得懨懨欲睡。好一點的語文教師象“相聲演員”,口若懸河,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其共同點是,把一篇課文,掰碎了,嚼爛了,喂給學生,而學生卻不會自己吃,吸收能力,消化能力都很差。這是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根本原因。
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實施素質教育,實行“啟發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啟發式不等于提問式、問答式,關鍵在于要著重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讓逐步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自己解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知道這篇課文寫了什么,而且應該讓學生知道是怎么寫的,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寫。
本教案就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設計的。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重點,深入淺出,細致分析,整體把握,一定要避免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不得要領。第一部分要詳講,第二部分可略講。
【導語設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一定會由許多趣事,令人回味無窮。你能講一講你的童年趣事嗎?(指名幾個學生回答)下面讓我們來學習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寫自己的童年趣事的。《朝花夕拾》這個集子的名稱就很有藝術性,“朝”本來是指什么,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本來指什么,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
【解題思路】
首先,看看這個題目有沒有主語?
(省略了“我”)
其次,根據題目,可以知道“我”的活動范圍在哪里?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再次,想一想,作者會從哪幾個方面去寫。
(找幾個學生回答)
從題目的示意中可以看出三點“可能”:
第一,可能告訴我們百草園是怎樣的一個園子,魯迅先生小時候在百草園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第二,可能告訴我們三味書屋是怎么樣的,魯迅先生小時候在那里學習情況如何;
第三,還可能告訴我們,他是怎么樣離開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
《我的老師》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是寫作者小時候的事情,時代背景有何不同?
(一個是解放初,一個是清朝末年)
【朗讀設計】
1、范讀。
(如有錄音帶就放錄音帶)
2、指名幾個學生分別朗讀。
(重點段落要讓學生反復朗讀)。
3、體會上面的猜測對不對,以加深對審題的認識。并思考如下問題:課文分為幾部分?你對“百草園”的印像如何?
(朗讀完后,找幾個學生回答。對第二個問題不要求答案一致。)
【講讀設計】
一、分析“百草園”部分
“百草園”其實是一個很普通的荒涼的園子,似乎連花也沒有一株。但是,我們讀了以后并不覺得荒涼,而是覺得十分有趣,這是為什么?下面我們來看看魯迅是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么寫。
1、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寫“百草園”?
(1~8)
2、從哪些方面寫的“百草園”?有什么變化?
(按四季變化來寫,先寫春、夏、秋季,后寫冬季)
3、第一自然段寫了些什么?
開門見山點題。
為什么用“相傳”二字?
(不肯定,可能是小孩子自己取的名字)
為什么會賣?
(因為他家后來破落了,一家人離開了故鄉)
“那時”、“現在”兩個詞,在這里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了時代的變化)
那時──,我的樂園;現在──野草。
“似乎”與“確鑿”連用,不矛盾嗎?
(真不相信,“我的樂園”怎么只有些野草呀?!所以作者用了“似乎確鑿”。越是不相信它有這么大的變化,越是說明“我”對百草園的熱愛和懷念。)
百草園里“只有一些野草”,為何“卻是我的樂園”?下面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寫“樂園”的。
4、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春、夏、秋季的百草園的?(2~8)寫了些什么?
⑴先朗讀第二自然段,分析第二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中心句是什么?
(單是……無限樂趣。這也是本文的“文眼”所在。)
寫了些什么?有什么變化?
“不必說……也不必說……”
(略寫,但很生動)
記敘的次序和方位怎么樣?記敘的對象又有什么區別?
“不必說”:方位──地面上。次序──由低處到高處。對象──植物。
“也不必說”:方位──空中。次序──由高處到低處。對象──動物。
“碧綠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紅的”是什么語法成分?
(定語)
“鳴”是什么用法?
(動詞作形容詞用,作狀語)
動詞跟名詞的搭配有何特點?
(非常恰切:鳴蟬──長吟;黃蜂──伏;云雀──竄)
本段著重寫的是什么?
(泥墻跟──無限趣味。緊扣題目)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以點帶面,局部代表全局,整個百草園更是──趣味無窮)
寫了些什么?有什么趣味?
(動物,植物,我的活動)
“低唱”、“彈琴”是什么修辭手法?
(擬人)
在泥墻跟一帶的描寫與前面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插寫了“我”的動作)
寫這些有什么好處?
(少年的“我”對大自然里的東西的熱愛)
有什么特點?
(細膩的動作描寫:翻,按,拔,摘)
你讀了這一段是不是覺得有趣?再讀一遍。
⑵第三自然段是過渡,承上啟下。
⑶第四、五自然段寫了什么?
(聽長媽媽講故事和得到的教訓)
⑷第六自然段寫了什么?
(寫“我”的心理活動)
“覺得做人之險”是他小時候的想法嗎?
(不是,是指1926年的黑暗時代,魯迅所處環境的險惡)
寫“美女蛇的故事”有何深意?
(實際上是用“舊事”來諷刺“時事”,向敵人猛投一槍)
5、冬季的百草園怎么樣?
(比較的無味)
真的“無味”嗎?
(不下雪就無味,下雪就有味:拍雪人,塑雪羅漢,捕鳥。著重寫捕鳥的過程。寫得生動有趣。)
第七自然段寫的什么?有什么特點?
(捕鳥的經過)(動作描寫)
哪些詞描寫捕鳥的動作?
(掃開,支起,撒,系,牽著,走到,拉)
這些動作能否顛倒?
(不能。因為它是捕鳥的連續性動作)
捕鳥是否有趣?
(再讀一遍)
那么寫百草園突出了什么特點?
(有趣──樂園)
第八自然段寫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潤土的父親)(對兒時生活的懷念,對勞動者的智慧的崇敬)
二、學習“三味書屋”部分
1、朗讀這一部分,并思考:這一部分主要是寫什么?
(讀書生活)
2、第九自然段寫了些什么?
(要去讀書了)
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過渡)
哪些詞句表達了“我”對百草園依依不舍的懷念之情?
“不知道”表明什么?
(小孩不懂事)
“最嚴厲”表明什么?
(封建時代書塾令人生畏,對兒童沒有吸引力)
三個“也許”和兩個“我的”表現了什么?
(對百草園依依不舍的懷念之情,正反映了“我”對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生活的熱愛。)
3、第十自然段寫了什么?
(學校,環境──竹門,匾,畫)
這些陳設使我們有什么感覺?
(陳設古舊、氣氛沉悶、冷清)
突出寫這些有何用意呢?
(這樣一個環境,正好和百草園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越是寫三味書屋的陳設古舊,氣氛沉悶,就越是突出了百草園生活的樂趣。)
你覺得那里的學習生活會怎么樣?
(很枯燥,很單調)
4、第十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老師和我的態度)
5、第十二──十六自然段寫了什么?
(學習情況)
學習方法怎樣?
(極其死板)
學生向老師提問題,老師是什么態度?
(很不高興,有怒色)
教師的態度說明什么?
(這是對封建學校學習方法的真實寫照。那時的學習方法是極其死板的。)
學習內容是什么?“只”表現了什么?
(非常單調)
學習內容說明什么?
(無用、乏味、難懂、庸俗)
6、第十七──二十三自然段寫什么?
(我在學校的表現)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做些什么?
(一是到后園里玩,一是畫畫兒)
作者寫這些是什么意思?
(對這種學習生活的不滿和反抗)
描寫后園用了哪些動詞?
(爬,折,尋,捉,喂)
7、為什么要把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放在一起寫?
(互相映襯,鮮明對比)
三、討論
為什么作者把一個荒涼的園子寫得這么生動有趣?
(魯迅在這篇有名的散文里,以生花的妙筆,充分地描繪了自然的樂趣,把一個荒涼的普通的百草園寫得花團錦簇,有聲有色,刻畫了天真無邪的兒童心理,所以特別能夠吸引人,特別感人。)
這么寫的用意是什么?
(任何人寫文章都是有感而發。這篇文章里,魯迅表達了酷愛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封建教育的憎恨和批判。)
【寫作訓練】
1、請把“菜畦、石井欄、皂角樹、桑椹”分別寫一段話,要突出“趣”字。每組寫一種,集體討論,派代表上臺發言。
2、記一次春游或秋游(題目自擬)。
《草》教學設計3
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適應新一輪課改。所以在教學《小草》一文前,我找了大量的相關資料,認真看了參考書,進行疏理,弄清大體思路后,融入自己的思考。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制作了精美的課件。在整節課中,學生學習較為積極。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達到了預想的教學效果。
教學這一課伊始,我出示課件小草圖片,讓學生說一說是什么,然后引出,小草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一種植物,但為什么人們喜愛它,贊美它呢?引出課題。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急于學習課文的內容,通過自由讀,檢查字詞,學生接讀課文,想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再掃讀,想圍繞小草的特點和品格,作者是從哪幾方面贊美小草的。學生通過找一找,畫一畫,在書中找到四個方面。作者為什么要贊美小草呢?這樣設計,為下文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接下來,我和學生們一起學習小草的第一個特點,學生在默讀課文后,找到贊美小草的語句,我指導朗讀后,學生更進一步帶著情感體會到小草生命力的頑強。從而引出作者在這段中運用古詩開頭,贊美小草。 因為3、4、5自然段的構段方式和第2自然段相同,所以放手讓學生學習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同時,出示自學提示。學生成了學生的主人。學生匯報后,解決了自學中應該明確的問題。聯系詞句加深理解,了解了引用古詩的意思。最后帶著感情來品讀課文。這樣以扶學到自學的方式,學生很好理解小草的高尚品質,并且有效的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然后,讓學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像小草那樣默默奉獻,回報社會。小草除了這些品質,還有哪些優秀品質,從而拓展延伸學生思維。
最后,請同學們看板書,回顧全文重點,同時師生一起分析,文章結構其寫作特點。讓學生看課題,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樣的小草,學生各抒己見,我提出殷切希望,孩子們努力成為祖國大地上一棵青青的小草。我推薦相關的文章《野草》。在音樂《小草》中,感受小草的美及優秀品質,結束本課。
縱觀整節課,有得有失。我想教師做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應該再放些。自己說得有點多,應該更多的給學生思考時間。聽了領導們的指導,受益匪淺,在各種讀中,不應流于形式,應該讓每一種讀,讓學生入心,同時帶著有效、有價值的問題去讀,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草》教學設計4
《草》教學設計。
【導練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說出詩歌大意,體會詩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樣不怕困難、頑強不屈。
3、啟發兒童想象,讓學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長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導練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
【導練難點】
1、理解“離離、枯、榮、盡”的詞義。
2、懂得句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含義。
【教具準備】
電腦軟件、錄音帶。
【導練過程】
一、初讀階段
1、情感描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播放背景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大草原嗎?這一節課,就由老師帶你們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領略一下大草原生機勃勃的美麗風光。現在,先請大家閉上眼睛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跟著老師到大草原去。
述: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這些野草每年都會枯萎一次,又會茂盛地生長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燒不完這些頑強的小草,來年春風一吹,它們又會重新生長出來了。
師:請大家睜開眼睛看看。
(出示草原圖)
師:這就是我們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覺得這大草原美嗎?我國唐朝的偉大詩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風、不怕雨,頑強地生長,觸發了內心的感情,就寫下了一首詩,名字就叫──草。
板書:草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古詩,先請同學們來自由朗讀詩歌,注意讀準每個字的讀音,邊讀,邊思考三個問題。
(出示問題,教師讀一次)
⑴ 課文是怎樣寫草的?想想每句寫什么?
⑵ 聯系課文內容,想想“離離、枯、榮、盡”的意思。
⑶ 文中哪兩句詩點明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2、交流初讀情況:
⑴ 剛才,大家都讀得非常認真。現在,我要請幾位同學給大家朗讀一次,看看怎么樣?
(出示課文內容)
⑵ 學生評議,教師正音后聽課文錄音。
⑶ 現在,我們再來學著錄音朗讀。
師:《草》這首古詩我們已經會讀了。現在,我們來做一道練習題,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詩句的意思。做的時候,同學們可以同桌互相討論,你們愿意接受老師的挑戰嗎?
二、深讀階段
1、做練習題:
⑴ 完成練習題。
(出示練習題后,教師明確要求)
⑵ 評講。
(逐句評講,統一答案)
⑶ 評講后學生自由朗讀一次:
師:現在,我們再來細心分析詩中每句話寫什么?
2、具體分析詩意和字詞義:
⑴ 齊讀“離離原上草”。
(軟件出示)
⑵ 問:
① 課文寫的是哪里的草?你從詩中哪一個詞知道的?
② 草原上的草長得怎樣呢?
(引導學生看圖)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③ 詩中哪一個詞語寫出了野草茂盛的樣子?
(“離離”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樣子)
④ 讓一兩位同學說出詩意。
⑤ 指導朗讀:
師:第一句詩主要寫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樣子。讀的時候,“離離”讀重一點。
⑶ 師:這些野草有什么生長常規呢?詩中又是怎樣寫的?
(讓學生回答)
① 指導朗讀:“一歲一枯榮”。
“一歲”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
一年中有哪幾個季節?
師:請你們告訴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長情況一樣嗎?
(軟件出示:春、夏、秋、冬圖)
② 看圖后要求學生分別說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長情況。
③ 看了圖片,野草長得最茂盛的是哪一個季節?枯萎是哪一個季節?
④ 師:現在誰把“枯”、“榮”兩個字擺在相應的季節下面,并說說“枯、榮”的意思。
⑤ “一歲一枯榮”是什么意思嗎?
(讓一兩位同學說說)
⑷
① 師:熊熊的野火燃燒起來了,草原上的野草會怎樣呢?
(軟件出示:燃燒圖)
② 讓學生說說;
野火燒去了野草的莖和葉,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燒不掉的。
③ 教師畫簡筆畫。
④ 詩中是怎樣寫的呢?請讀出有關的詩句。
(強調“盡”的意思)
⑤ 由于草根沒有燒掉,所以草會怎樣呢?并說出詩句意思。
(出示軟件)并說出詩句意思。
⑥ 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畫出來,并告訴大家所畫的意思。
⑦ 指導朗讀最后一句。
(要求用高揚的語氣朗讀)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長出來了,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情啊!讀的時候語氣要高揚。
⑸ 師:野火燒得這么厲害,野草的莖和葉都被燒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風一吹,小草又齊刷刷地生長出來了。你覺得這些小草怎么樣? 你喜歡這些小草嗎?為什么?
(板書:非常頑強)
三、復讀階段
1、朗讀全詩。
(分組朗讀、注重情感)
2、背誦全詩。
3、鞏固:
⑴ 做練習。
⑵ 評講。
4、播放錄音。
再次到大草原去領略大草原生機勃勃的美麗風光。
四、總結
學習了古詩《草》,初步知道了小草這種小植物雖然不起眼,它頑強的意志、不屈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們欣賞的。我們要像小草那樣,遇到困難要有頑強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
《草》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能體會草塘的大、綠、美,能有感情的朗讀第五自然段。
智能目標:掌握朗讀技巧,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了解北大荒的可愛,培養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感情。
學習重、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調動學習興趣。
1、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那些風景名勝?你們知不知道北大荒這塊神奇的土地?現在,我將帶領大家到北大荒的一個美麗的地方——可愛的草塘。
2、播放課件,欣賞草塘的優美景色。
3、自由暢談觀后的心情。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的播放展示激發學生對草塘的喜愛。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感受草塘的可愛。
1、帶著這樣的心情放聲朗讀《可愛草塘》。板書課題:可愛的草塘
2、通過朗讀我想同學們對草塘有了初步的了解,誰來談一談?(出示課件)能否用上“這草塘,真是啊!”說一說草塘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3、選擇你最感興趣的部分或者你認為寫得最美的段落,讀一讀,然后與組內成員交流你的讀書感受。
4、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創設自主學習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說的欲望。
三、精讀品析課文第五自然段,感受草塘的大、美、綠。
1、師配樂范讀,生閉眼想象。
2、展開想象,說說當你第一次走進草塘,你看到了什么?
(1)抓住學生的想象與課文內容相結合感受草塘的大、美、綠。
(2)體會文中比喻的手法。
3、這么美的草塘,你認為怎樣讀才能把它的美給展示出來?各小組討論交流,選擇一種你們最喜歡方式來朗讀,最后每個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到班上展示。
4、全班展示,評議,指導朗讀。
5、全班配樂齊讀。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感受草塘的大、美、綠,入情入境朗讀。
四、課外延伸:
第一次走進草塘,我們就能感受到它的美麗與壯觀,此時此刻,我的心情與大家一樣真是萬分的激動,那就請你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形式,如,高歌一曲、作首小詩、或傾訴、或背誦等多種方式來表達你滿心的愉快吧!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喜歡的學習方式。
《草》教學設計6
【教材重點】
1、觀察和描寫景物時抓住景物的特點,注意一定的順序。
2、描寫的語言形象、準確。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
掌握14個字,了解觀察對于描寫景物的意義。
2、能力訓練:
初步學會觀察景物、描寫景物的方法。
3、思想情感教育:
感受課文表現的兒童情趣。
【學情學法】
初一學生由于受年齡的限制,寫景往往比較概括,不夠具體,條理不夠清楚,重要的原因就是觀察不夠仔細,沒有掌握觀察的方法。國際著名的心理學家皮阿杰研究表明,初一學生觀察力已有一定的發展,但比較膚淺,缺少精確性、概括性。培養初一學生的觀察力,必須經常不斷地向他們明確地提出觀察目的和具體方法。針對初一學生的實際,因此本課的教學要讓學生學會觀察、描寫景物的一般方法。
【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初一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本人的特長,采用“讀讀、議議、講講、練練”八字結構模式。讀是學生感知教材;議是分析、理解、掌握教材;練是鞏固、應用新知識,形成技能;講是教師啟發、指導學生讀、議、練,講清規律。讀是基礎,議是關鍵,練是應用,講串始終。
這種課堂教學結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是依據心理學情感、意識傾向性的發展知識在教學中的重大作用。
【教學課時】
本文的教學時數為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教師指出學生在寫景及觀察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是學會描寫、觀察景物的方法。這樣既突出了本文的學習重點,又讓學生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使學生在學習時有個思維定向,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介紹作家:
本文是學生在初中階段第一次學習魯迅的作品,所以很有必要介紹作者。在板書課題后,可結合注釋①②,讓學生指出掌握文學常識要記住幾個要點。指名回答后教師總結學習文學常識的方法,要記住五個方面:名(作者原名、字、筆名等)、時(作者生卒年代或時代)、地(作者籍貫)、評(人們對他的評價)、作(作者的代表作)。這是本文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的第一個學習方法──掌握文學常識的方法。
3、檢查預習:
出示小黑板,讓學生給要掌握的生字注音,掌握14個字,落實本文 的字詞教學目標。
二、閱讀理解新課
1、讀:學生聽課文的配樂朗讀,讓學生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從而把握全文的中心和主要內容,為下面的“議、講、練”打好基礎。
2、議、講:通過分析第二段對百草園的景物描寫解決教學重點問題。教師可針對教學重點,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教師啟發、點撥,落實本文的能力訓練目標。
教師可出示小黑板,設計如下問題:
⑴ 課文描寫了百草園的哪些景物?是用什么句式把這些景物串聯起來的?
⑵ 這些所描寫的景物各有什么特點?作者選用了哪些詞語?是從什么角度進行觀察、描述的?
⑶ 這14種景物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觀察和描寫的?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⑷ 作者在景物描寫時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⑸ 為了表現兒童情趣,為了寫出百草園的樂趣,作者在寫景中寫了幾件趣事?
在分析討論中讓學生感受課文表現的兒童情趣,落實本文的情感教育目標,使語文教學和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又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體現了語文課的本質和特點。
3、在討論分析后,教師小結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本文的第二個學習方法──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4、最后齊讀第3自然段,感受課文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1、復習文學常識及描寫觀察景物的方法,熟讀第2段,鞏固前一課時的內容。
復習的目的是與遺忘作斗爭。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創制的著名的“遺忘速度曲線”,表明遺忘變量和時間變量之間的關系,即剛剛記住的材料最初幾小時內的遺忘速度很快,兩天后就緩慢。一句話,就是“先快后慢”。因此,要鞏固第一天所學的知識,第二天就必須及時復習,使記憶內容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跡,不致遺忘。
2、讀、講、議第3自然段:
⑴ 指名讀這一自然段,讓其他學生找出寫捕鳥動作的動詞,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教材內容。
⑵ 學生找出動詞后,然后采取置換法加以對比,如把“支”換成“頂、撐、架”,把“撒”換成“放、擺、扔”,把“系”換成“扎、捆、綁”,把“罩”換成“蓋、壓、扣”。然后讓學生細心品味,討論對比,明確本文用詞的準確性,落實本文的教學重點二。
討論后教師可再設計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描寫得這么準確?讓學生明白,描寫準確除了要有豐富的詞匯外,首先取決于觀察準確,魯迅幼年時曾熱衷雪地捕鳥,十分熟悉這一游戲,所以寫得這樣準確、簡練,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觀察對于描寫景物的意義。
3、讀、講、議第5段:
⑴ 齊讀第5段,然后討論“我”離別百草園的心情,討論時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⑵ 教師總結歸納。本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節選,最后一段是從“百草園“三味書屋”的過渡段。因最后一段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難點,學生理解較難,教師要予以重點講解。
4、教師總結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5、作業:
從形狀、動作、顏色、滋味、聲音等不同角度觀察一景物,并把它描述下來。
《草》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了解北大荒的美麗、富饒,激發學生對祖國邊疆的神往和熱愛,樹立長大會開發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
2.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自豪”、“清澈”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小作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在歸納段意的基礎上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師:我們國家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在我們國家的最北端就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過去叫北大荒,現在叫米糧倉,我們課文中講到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一個簡單的了解。
(二)學習生字。
1.生字要會讀、會寫,還要理解它的意思。因此,我們先來填寫生字表,認識生字。
2.讀準字音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發音特殊,只在小范圍內使用,因此要特別記憶。
一字多音的字也要注意指導。
3.認識字形,正確書寫生字。
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單位。但每個字的筆畫都是有規律的,不能多一筆,也不能少一筆。
4.辨析字形,正確掌握字義。
字形相近的字很多。只有掌握了字義才好區別。請同學們做一組相近字填空練習,以掌握漢字。
(三)學習生詞,正確理解詞義。
1.查字典弄懂詞義。
2.辨析詞義,區別近義詞、反義詞。
(四)熟讀課文,了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一篇文章是由各個部分連接在一起的整體,是按一定線索連接的,這線索就是分段的依據。學生們明確了分段的依據,分段的準確性就會大大提高。
《可愛的草塘》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組合成篇的,這一點五年級的學生一般能夠通過讀書了解到,因為這是一篇敘事的文章。敘事為主的文章大都依據事情的發生——經過——高潮——結果的順序來安排材料的,有的文章有“高潮”就可分為四段,有的文章沒有“高潮”就可分為三段。
教師指導學生熟讀課文是有利于正確分清段落的。
指導學生以事情發展順序為依據分段。文章首先寫到作者初到北大荒時的情景。接著寫作者來到草塘以后,感受有所變化。再寫通過小麗的介紹,作者對草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最后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肯定能準確地劃分段落。同時各段的段意也就自然地歸納出來了。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初到北大荒,覺得無聊,小麗要領“我”外出散心。
第二段:(第5自然段)“我”在草塘邊上看到草塘的美麗景色。
第三段:(第6~13自然段)小麗向“我”介紹草塘春、冬兩季特有的景象。
第四段:(第14~ 19自然段)“我”在河里逮魚和看到清凌凌的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對草塘產生了深深的眷戀之情。
(五)在歸納段意的基礎上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段意說明了每一段的內容,將每一段的內容以簡練的話語連接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本文主要講了“我”到北大荒,小麗向“我”描述了草塘四季的景象,以及親眼看到草塘的美好景色,從而對草塘產生了深深眷戀之情。
(六)讀課文,了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體會“我”思想感情的變化,為進一步分析課文做準備。
(七)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語。
《可愛的草塘》講的是北大荒的事。過去的北大荒天氣寒冷,人煙稀少,交通又不便利,土地資源雖然豐富,但長期得不到開發。現在的北大荒經歷幾十年的開發,已經成為米糧倉和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開墾區還生產有人參、鹿茸、貂皮等。還有美麗的草塘。
(二)教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作者看到的草塘是什么樣的?
教師讀全文,學生能夠根據“問題”把注意力放在二、三段上。
1.請同學討論、回答作者看到的草塘是什么樣的?
2.畫出重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
看得出草塘很美。那么,怎樣理解“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這句話呢?(將這一句話寫在小黑板上,指導學生充分討論,深入理解。)
這句話喻意比較深刻,學生不好理解,教師可以提示:作者初到北大荒,一切都不習慣,覺得沒意思,突然間看到這樣的美麗景色,作者心情舒暢,流連忘返。所以才有了這樣好的感覺,這樣美的語言。
請同學們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很明顯,走過這樣的草塘真的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樣。可是草塘的顏色也在不斷地變化,“仔細瞧那浪花,近處的呈鮮綠色,遠一點的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一層又一層,最后連成一片,茫茫的跟藍天相接。”請同學畫出這句話,想一想為什么?
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想想這兩句話所描繪的美景,從而體會作者“情不自禁”的欣喜和贊嘆的心情,以及北大荒人的自豪感。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容,也可以選擇與文字相符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讀書,感受其中的美。
草塘的確很美。草塘有三大特點,哪位同學已經意識到了?
板書:草塘特點
板書:大 綠 動
是的,作者已被“這么大這么綠”的草塘深深地吸引了。因此,作者不由地贊嘆。
3.找出描寫草塘可愛的句子,體會北大荒人的自豪。
作者是怎樣贊嘆草塘的?請同學來回答。
(這草塘真美啊!)
這是作者發自內心的贊嘆。草塘還有什么可愛之處嗎?有。作者又按照不同季節具體地描寫了草塘的可愛。請同學默讀第三段,劃出有關內容。
這些內容是通過小麗的介紹來表述的,請同學認真地再讀一遍,想一想小麗這番話的深刻含意。
(小麗的介紹充滿了作為一位北大荒人的自豪,言談中使作者對北大荒、對草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通過小麗的介紹,你們了解到什么?請一位同學來講。
師:作者對草塘越來越感興趣,可是小麗卻“關上話匣子”,什么也不說了,為什么?找同學回答。
(小麗故意關上話匣子,是為了讓作者自己去觀察和體驗北大荒的可愛。)
板書:物產豐富
4.鞏固練習:
(1)出示投影,請同學口答。
①第二段寫出了草塘的三大特點,它們分別是大、綠和動。
②“物產豐富”指的是:
瓢舀魚、捉野雞、逮狍子。
③文中用“大海”比喻草塘,“浪花”比喻蘆葦和蒲草。
④浪花“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是擬人寫作手法。
⑤“野雞飛到飯鍋里”是夸張的手法,用以形容北大荒野雞很多。
(2)請同學討論形近字的異同,再組詞。
芒(光芒) 崩(崩潰) 陷(陷阱)
茫(茫然) 蹦(蹦跳) 焰(火焰)
(3)齊讀二、三段,體會作者的情感。
5.小結。
作者在草塘邊看到草塘的美景,“這么大這么綠”,“就像置身在大海中”,“綠得發光,綠得鮮亮”,“茫茫的跟藍天相接”。而且是“歡笑著,翻滾著”,顯示著勃勃生機,使得作者情不自禁:“這草塘真美啊!”再加上這里物產豐富,樂趣無窮,生活在這兒的北大荒人無比自豪,作者由此對草塘有了更深的了解,越來越喜歡這可愛的草塘。可是作者一開始不是這樣的,是什么樣的呢?最后又有了什么變化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一、四段。
第三課時
(一)導語。
作者在草塘邊看到草塘的美景,在小麗的介紹下,更加了解北大荒的草塘,在情感上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初次到北大荒的感受是怎樣的呢?
(二)學習第一段。
師:請同學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表現作者心情的句子,談談感受。
板書:沒意思 以書為伴
在小麗的帶領下,作者走近了美麗的草塘。請一位同學把二、三段中描寫草塘美麗的句子讀一遍,有意識地復習、回憶二、三段的內容。請同學們畫下來。
師:草塘不但美麗,而且物產豐富。
請問:這里主要盛產什么?
(這里主要盛產魚、野雞和狍子。)
作者在草塘邊走一走,看一看,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太美了”,他在與小麗的交談中,又了解到這個地方物產還很豐富,因此作者的思想感情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什么變化呢?請看第四段。
(三)學習第四段。
小麗“關上了話匣子”,目的是要作者自己去體驗。作者有什么體驗,收獲怎樣?請同學讀課文,掃清文中障礙,然后回答問題。
“水泡子”是比較淺的水塘。在這樣淺的水塘里,為什么“水面上波光粼粼”?聯系下文來理解。
(因為水泡子里魚很多,魚游到水面上,銀色的魚鱗閃閃發光。)
還有形容魚多的詞語嗎?
作者親自跳進水塘逮魚,“一條又一條不住地往岸上拋”,非常高興。為什么?
(他體驗到了小麗前面介紹的“瓢舀魚”的快樂。所以作者很高興。)
請問:哪些詞語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上的變化呢?
板書:有意思 泡中逮魚
正當作者戀戀不舍地上了岸的時候,小麗又把另一個奇妙的景觀亮在了作者眼前。是什么景觀呢?
(一條清澈的`小河奇跡般地出現在作者眼前。)
為什么是“奇跡般”地出現?
(因為這是作者沒有想到的,也說明作者的心情是又驚又喜。)
這條小河使作者對草塘又有了更深地認識,接著文中用了三個排比句來描述這條小河,寫得很美。請問:你是怎樣理解這幾個句子呢?先讀后談。
板書:喜歡 綠草 藍天 白云
正是因為小河清亮可鑒,能清楚地倒映草塘上的一切景物,并且互相襯映,更顯光彩。所以就使得作者又一次地“情不自禁”……
教師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同學們思考、討論為什么?
“我朝前緊走幾步,想捧起這清涼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一洗臉。但是我猶豫了,生怕弄壞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
再讓學生反復朗讀,抓住這段文字中的主要詞句,聯系上下文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又一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什么變化?
(作者已深深愛上了北大荒這個可愛的地方。)
板書:深愛 清澈小河
作者從“沒意思”到“深愛”這個地方,思想感情上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可是這個轉變不是突變,請同學再一次朗讀全文,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四)總結全文。
師:《可愛的草塘》主要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了作者對北大荒,對草塘的認識逐步加深,情感也日益濃厚。文章結構清楚,語言優美。使我們感受到作者不僅為北大荒人自豪,同時也深深地愛上了北大荒。我想,同學們也已經受到了作者的感染,大家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板書:為北大荒人自豪
訓練學生抓住中心說話,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激發同學們對祖國的熱愛,鼓舞同學們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建設祖國。教師也可以在同學們的討論發言中,指導理解“自豪”、“清澈”,并造句。
《草》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內涵,體會作者對人生價值的認識。
2.圍繞“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這一人文話題,通過品讀、討論、探究,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并演繹自己的認識。
3.提高學生對人生價值與意義的認知,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通過關鍵詞的分析、重要語句的理解、重要文段的品讀,來領會文章的主旨。
【課時設計】
1課時20分鐘
【教學對象】
高二年級學生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教學環節】
一.導入
人們時常仰望著星空,思索著“人是什么”。
古希臘哲人柏拉圖曾經面對著他的門徒給人下了一個定義:“人就是沒有羽毛、兩條腿直立的動物。”于是門徒中就有反對者抓了一只公雞,把羽毛全部拔光,拎著公雞來到柏拉圖面前質問說:“這就是老師所說的人嗎?”面對著學生的質問,柏拉圖一時無言以對,面紅耳赤。
柏拉圖當時只是從外部特征來定義人,顯得過于表面化,是錯誤的。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帕斯卡爾的眼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帕斯卡爾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葦草,今天我們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討,去感悟。
二.感知文本
先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讀后老師進行點評。
然后,再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有疑問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
三.分析題目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這是一個奇特而富有詩意的比喻句。題目概括了人什么特點?文中那些語句體現了人的這些特點?你怎么理解。
明確:這個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人是葦草”,為什么把人比作葦草呢?本體和喻體具有相似點,是脆弱。但是,在中心名詞“葦草”前面加了一個定語“能思想”,突出人不是一般的葦草,而是能思想的葦草,強調能思想的特點。
作者發出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慨,其實和他的人生經歷和遭遇有關。一方面,帕斯卡爾一生體弱多病,始終被病魔折磨著,39歲英年早逝。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突出的成就。可以說帕斯卡爾在肉體上是脆弱的,但是思想上是強大的。
四.品析語言
1.你怎樣理解作者說的“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2.如何理解“思想形成人的偉大”?能不能用具體的事例來證明這個觀點?(分組探討,互相交流)
例如:孔子霍金張海迪史鐵生
【結語】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思想對人的重要性。
一個如此脆弱的軀體內竟然蘊藏著如此巨大的思想能量,帕斯卡爾本人不正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嗎?對于他的一生,恐怕再也沒有比這個比喻更為貼切的評述了。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說過:一個人生來不是被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是你不能打敗他。人因為思想而偉大。思想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的內心世界,照亮了我們前進道路。我們要像帕斯卡爾一樣勇于提高自己,勇于追求尊嚴,從而實現人的價值、實現生的價值。
【課后作業】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向人們昭示了思想的高貴和偉大,其實有很多的名人事例,甚至是平凡人的事例都印證了思想的偉大,今天,我們也來寫一下。
請按照“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所以,……”的形式寫一兩段話,要求突出思想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文采。
《草》教學設計9
課前透視
《草》是描寫春天的絕句,詩句意境優美,語言清新明麗,情景交融,重在詠物抒懷,是就榮枯生發,極力表現草的頑強生命力。教學中要圖文結合,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誦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詩獨特的音韻美和節奏美,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積淀。
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對這兩首古詩也不太陌生,教師要挖掘學生潛在的學習優勢,引導自讀自悟,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相關圖片、音樂磁帶、學生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挖掘積累。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圖片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觀察到的內容。
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現。(板書課題)
學習《草》。
對話平臺
自學
1、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
感悟
1、自由讀古詩,思考:自己哪里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
2、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如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
3、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1)"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課件,說說草長得怎么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
(2)"歲"可問學生幾歲了,隨學生回答告訴學生從出生到現在幾年就是 幾歲,"一歲"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并讓學生說說草什么時候是"枯"?什么時候是"榮"?
(4)"盡"可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說出火只能燒光草的葉和莖卻燒不完地下的草根。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自主品讀的基礎上交流學習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合作意識。】
朗讀
1、自由讀: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喜歡小草那種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
2、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配樂讀--競賽讀。
【在充分地誦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背誦
1、情境背誦:教師創設把《草》背給家人聽的情境,引導學生背誦。
(如"離離原上草"我怎么聽不懂呢?怎么不寫花,只寫草呢?……)
2師生共同扮演媽媽、哥哥、爺爺等角色進行表演背誦。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情境表演背誦,既訓練了形義較難的字,又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利于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練習
1、填空。
離離 ,一歲一 。野火 ,春風 。
籬落疏疏一徑深, 。 ,飛入 無處尋。
2、按要求分類。
未 追 店 枯 徐 燒 榮 菜 宿
獨體字 左右結構 上下結構
上中下結構 半包圍結構
書寫
1、學習書寫"枯、榮、燒"三個字。重點指導: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教后反思:
本課教學,我注重了三個方面:
1.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從對詞義的理解到對詩句整個意思的領會,從啟發體會到組織表演,都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2.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低年級學生喜玩好動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了表演練背古詩的情境,寓知識教學于富有情趣的活動之中。
3.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提出了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同時注意了提問形式的多樣性。
《草》教學設計10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讓學生觀察路邊、田邊、河邊等處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圖,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課本中的五首古詩。同學們還會背嗎?有一首《詠鵝》,誰記得?還有一首《畫雞>,誰背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背)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古詩,揭示課題 1 草
二、范讀課文
三、自讀課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練讀課文3遍。
2.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讀一讀,再放進句子里讀正確。
四、讀詩句,識字
1.第一行(指名讀)
識字:離 原
教師解釋:離離是講草長得茂密。原是寬廣的野地。
出示圖,觀察地上的草長得怎樣?(讓學生從畫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樣子。)
指導讀句:離離/ 原上/草,
2.第二行(齊讀)
識字:歲 枯 榮(歲平舌音,榮翹舌音。)
教師解釋:歲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樣了?(枯黃,像落葉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發芽、生長)
指導讀句:一歲/一枯/榮 (提示:兩個一聲調不同)
3.第三行(指名讀)
識字:野 火 燒 盡(注意讀準燒的音。)
解釋:盡就是完的意思,從哪兒說明燒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齊讀)再次觀察畫面。講述生長的原因,地里的草根還在。
識字:吹 又 (注意吹翹舌音)
指導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五、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聽朗讀課文的錄音,想象原上草的樣子。
2.反復練習朗讀,達到背誦要求。
六、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含要認識的字)。
2.完成課后練習3。
3.用春風說一句話。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背誦課文。
2.說說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不作過高要求,學生說到什么程度皆可,說通就行。)
3.認讀生字。用原、歲、吹、火口頭組詞。
二、指導寫字
原:半包圍結構,廠里面是白、小,不能寫成泉。
歲:上下結構。山要寫扁些。上短下長。
枯:左邊是木字旁,右邊可分成十古來記憶。
火:筆順是
吹:右邊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寫得太寬,下面人左右伸長。
又: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內要居中。
三、抄寫生字(完成課后練習2)
四、鞏固練習(完成課后練習4)
1.指導:這首詩不完整,有的句子沒寫完整,有的整行沒寫,你能把沒寫出來的字填上嗎?
2.各自在書上填寫,盡是不看課文與生字。
3.指名(多人)讀一讀,了解默寫的情況。
4.集體背誦古詩。
五、補充閱讀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1.師簡單介紹并范讀。這首詩中,詩人描寫一個小孩獨自撐著小船去采蓮蓬的情景,回來時小船把浮萍分開,船后留下一道行船的痕跡。
2.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讀背背。教師也可作簡筆畫,幫助學生了解詩意。
《草》教學設計11
【設計理念】
1、本課反映的是兒童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宜從聯系學生的自身生活經歷與體驗入手,去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正確的認識生活,體味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
2、緊扣教材,運用聯系比較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意旨;運用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領悟學習和生活的真諦。
3、自主探究與討論交流相結合,聽說讀寫與實踐模仿相結合,以增強全員參與的興趣,促進動腦動口動手能力的全面發展。
【學習目標】
1、熟記魯迅的有關知識。
2、理解并運用描寫景物的手法。
3、學習并運用聯系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
4、培養熱愛自然,關注生活的態度。
【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
描述百草園的部分,寫景抓特點、按順序、多角度描寫的手法
2、難點:
主題的理解及對學習、對生活的正確認識。
【教學準備】
1、多媒體材料:
⑴范讀錄音。
⑵有關圖片。
2、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反映童年生活的材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百草園生活是兒童熱愛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生動體現。
2、學習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第一單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學過后會勾起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現在生活的反思,還會有新的感觸和更深的認識。
啟發: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點?
二、板書課題,作者
回顧有關魯迅的知識,口答明確:原名及籍貫、地位、主要作品及學過的作品、本文的出處。
三、釋題
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明確本文有兩部分內容:1、百草園生活。2、三味書屋生活。)
四、聽范讀錄音(或默讀)
要求:聽后分別概括兩種生活的特點。
五、整體感知
1、概括特點。
(參考:百草園生活:自由快樂、豐富多彩、有無限趣味;三味書屋生活:單調枯燥、乏味、受束縛)
2、找出兩部分的起止句及過渡段。
3、體味:最喜歡哪部分,簡述理由。
六、細讀百草園部分,劃出中心句
1、小組討論:
樂園中使魯迅感到有無限趣味,包括哪幾方面?
(提示:從不同角度概括。參考:從看的聽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動物角度或季節等)
2、延伸:
利用多媒體展示:
⑴有關百草園圖片;
⑵為下列描述對象加上能突出其特點的詞語:
色彩:______的菜畦
______的桑葚
聲音:鳴蟬在樹葉里________
油蛉在這里__________
蟋蟀在這里__________
形態:________的黃蜂
________的叫天子
形狀:________的石井欄
________的皂莢樹
3、齊讀第二節,思考:重點寫的是百草園的哪個位置,用什么句式來體現?
運用: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仿寫一段話。
4、拓展:
⑴劃出表現哺鳥動作的動詞,推薦兩小組分別上臺表演。
《草》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了解北大荒草塘的美麗富饒,體會作為一個北大荒人的自豪感。
2、能力目標
⑴通過抓含義深刻的句子并對其進行分析,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北大荒的景色美麗、物產豐富。
⑵通過深入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3、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茫茫、摻假、自豪、貪心、清澈、眼睜睜、清凌凌”等詞語。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草塘景色的美麗、物產的豐富。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教學難點】
1、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步驟與教學活動設計】
1、交流資料,引入新課學習。
⑴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可愛的草塘》這一課。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寫的是什么地方的草塘嗎?(北大荒)
⑵北大荒在什么地方?你對北大荒有哪些了解?能將查閱到的有關北大荒的資料,通過自己的講述說給大家聽嗎?(學生發言)
⑶小結: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過去的北大荒天氣寒冷,人煙稀少,交通又不便利,土地資源雖然豐富,但卻長期得不到開發。現如今,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勞動,北大荒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里,不僅有已被開墾的萬頃良田,還有(指課題)──(生)可愛的草塘。
2、瀏覽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⑴草塘有哪些可愛之處?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快速瀏覽課文。
⑵已經有同學舉手了,看來這些同學的瀏覽速度很快。你認為草塘有哪些可愛之處?交流。(板書:景色優美物產豐富)
⑶也就是說作者是從景色優美和物產豐富這兩個方面來描述草塘的。那你們最感興趣、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哪一方面呢?你們最喜歡哪部分內容我們就先研讀哪些段落。
(根據大多數學生販意愿決定先學習哪些段落)
3、學習第二段,感悟草塘的優美景色:
⑴這么多同學喜歡草塘的美麗景色,那你們能不能自由快速地讀一讀課文描寫草塘景色的段落,找出最能體現草塘景色優美的句子。(指名讀出有關段落)
⑵出示課件:“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茫茫的跟藍天相接。”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段話,想想從作者的描述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可以把你的體會說給同桌或前后左右的同學聽一聽。
⑶誰來談談自己的體會?你是從哪些語句體會到的?全班交流。
⑷同學們很會讀書,體會得非常好。請大家從這段話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跟自己小組上的同學研究研究,怎么讀,才能把草塘的美表現出來。
⑸誰來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得真精彩!能說說剛才你們是怎樣研究的嗎?你們很會學習,誰愿意再來讀讀?
⑹小結:這美麗的草塘,是多么令人迷戀呀!它不僅廣闊而且美麗,那一叢一叢的綠顏色向你展示它們生命力的旺盛,不由使你也感到,自己仿佛就是它們當中的一員。這里的草塘顏色是綠的,但這綠并不單調,它有光輝的美,有變化的美,更有著動態的美。同學們,你腦海中的圖畫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通過自己的讀書,來展現出這幅圖畫好嗎?(學生讀第二段內容。)
4、學習第三段,感悟草塘的物產豐富:
⑴過渡:同學們,如果你是作者的話,面對這樣一幅美麗迷人的自然風光畫,你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⑵哪位同學能帶著你自己的體會來讀課文,將你的情不自禁之情融入到文字當中,為大家展示一下草塘的迷人的風光。(學生讀課文第5、6自然段)
⑶這美麗而廣闊的草塘還有別的可愛之處嗎?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第三段,并找出文中最能體現草塘物產豐富的一個句子。
⑷課件出示:棒打孢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
誰來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可以先在下面與自己周圍的同學說一說。
⑸這話是誰說的?小麗給姐夫介紹自己的家鄉時,會是一種怎樣的感情?為什么?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來讀讀這句話。
⑹這么多的物產,多有意思啊!難怪小麗會非常自豪地向姐夫介紹北大荒。眼見為實,我們親自去看一看吧。老師引讀十四自然段。
5、學習第四段,欣賞小河美景:
⑴在文中,作者不止一次描寫草塘景色,你還能找出類似的精彩語句嗎?
⑵小河的水真清啊,你們想去看看嗎?老師這就帶你們去看一看。
⑶出示課件:
“蘆葦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綠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藍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白了。”
老師范讀句子。茫茫的一片草塘中,竟還有這樣奇麗的風光。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⑷教師小結:是呀,這色彩清秀的美景怎能不令人流連忘返呢?怎能不令人心曠神怡呢?怎能不讓人喜愛呢?所以,作者又一次“情不自禁”。這一次作者又想干什么呢?
請自由朗讀第19自然段,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⑸教師總結:作者在看到這么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后,禁不住“朝前緊走幾步”,想急于接近這一美景,并想捧起這清涼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一洗臉,反映作者對這一清涼明澈的河水是十分喜愛的。而當作者正要捧起河水洗臉時,發覺這里景色真是太美了,他實在不忍心破壞眼前這一美景。他想將這美景永遠呈現在眼前,留在自己的記憶之中。
由此可見,作者此時已經深深地愛上了北大荒這個美麗、迷人、可愛的地方。
6、賞讀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⑴可是,作者初到北大荒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板書:膩)為什么后來又深深地愛上了北大荒?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想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一步步發生變化的?
⑵交流。(板書:贊戀愛)
7、總結全文:
⑴教師總結:可愛的草塘的確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它那么美,那么富,那么奇,那么有趣。真是美得可愛,富得可愛,奇得可愛,趣得可愛。而作者的文字也是那么優美,那么富有詩情畫意。透過這些文字,我們不但看到了一幅可愛的草塘風情畫,也感到了作者對草塘、對祖國沃土的一片熱愛之情。
⑵此時此刻,你對北大荒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可以朗讀課文中的精彩語句,可以寫一段話或一首詩,可以畫一幅畫,也可以向老師、同學、朋友傾訴你的感受……
⑶北大荒的確是個可愛的地方,它深深地吸引了文中的“我”,更吸引了大家。我們應該為祖國有如此美麗、如此富饒的地方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草》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境中認讀本課10個生字,能按要求積累積累描寫植物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語境中體會得意草心情變化,知道含羞草得名的原因。
3、能運用文中的詞句介紹得意草,根據填空提示嘗試背誦6—9小節。能用自己的話(或借助板書)練習說含羞草羞愧的原因。
4、知道不能太驕傲,在發現自己優點的同時,也要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實物)小朋友,大自然中有數不清的奇花異草,看,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種植物,認識嗎?(板書:含羞草)提示:“羞”的里面是個(丑)
2、多有趣的名字呀,你能說說它與什么特別的地方嗎?(生交流)。
師:對呀,這句話誰來讀?
出示:人們一碰含羞草,它就收攏葉子,低下頭來。
3、小朋友,它原來可不是這個樣子哦,是什么改變了它?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質疑激趣
1、師:它原來還有一個名字叫——,你說(板書:得意草)
2、師:它為什么會叫這個名字呢?誰來讀讀這段話?(1生讀)
3、這里有個生字寶寶“致”,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呢?
4、師:你知道答案了嗎?(1生說)
你關注了“自我陶醉,得意洋洋”,這里還有個生字寶寶“陶”,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換部首、形聲字)
“陶醉”的意思是因為十分滿意而非常快樂。自我陶醉就是——
(3)引讀感受得意草的自我陶醉,得意洋洋。明白“得意草”這一名字由來之因。
“含羞草”是對自己太滿意,感到十分快樂,所以它經常(自我陶醉)。它不僅自我陶醉,而且(得意洋洋),所以人們叫它得意草。
(4)齊讀第1節,整體感受“得意草”這一名字由來之因。
三、深入感知
1、師:得意草為什么如此得意呢?請你自讀課文2——5小節,從課文中找找原因。
學生自由讀。
2、我們來交流,你找到的原因是
★因為它覺得自己的葉子顏色翠綠,花朵色彩淡雅,是世界上最美的。
你覺得含羞草美在哪里?
你能來美美的讀一讀嗎?
強調葉子、花朵的顏色,誰來讀?
我們一起讀讀這句句子。
師:得意草為什么要如此得意呢?又因為它
★因為它覺得自己婀娜多姿,是世界上最俊的。
你找對了,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俊”就是美的意思,從哪里可以看出它美麗呢?(婀娜多姿)
你能讀好它嗎?
這個詞語中的這三個字都有(女字旁),說明這個詞語就是形容女子姿態的美麗。讀好這個詞語。
誰再來讀讀這句話?(它就是這樣得意洋洋)
3、其實得意草覺得自己能夠得意的原因還有呢,你是從哪里知道的?(第五小節中的省略號)。
4、插上你想象的翅膀,請你說說它還為什么如此得意?
5、得意草覺得自己有那么多優點,所以它(自我陶醉)它(得意洋洋)它(自鳴得意)—出示卡片,甚至還有些目中無人,認為誰也(比不過它)。
學習6—9小節
過渡:主人也覺得得意草太自鳴得意了,于是想了個辦法,請接龍讀課文6—。9小節,思考(什么季節),得意草與(相比)。
(1)我們來交流,
(2)這些植物是什么樣的?課文6——9節中有許多描寫這些花兒的詞語。請你再讀讀這幾節,用圓圈圈出這些描寫花草的詞語。
學生交流,媒體出示(盛開、怒放、美麗雅致、千姿百態、色彩斑斕、不畏嚴寒)
這些詞語用得真好,把植物的特點寫得那么美。用上這些詞,老師和你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
怎么樣的月季?怎么樣的荷花?怎么樣的菊花?怎么樣的紅梅?
(3)這些花中,你最喜歡哪種植物?
A月季
看,這就是盛開的月季,多美呀!花美,句子更美。自己輕聲讀讀。
出示:月季盛開了,花瓣層層疊疊,在郁郁蔥蔥的綠葉間嬌羞地露出臉龐來。
誰來讀?
和盛開的月季相比,你覺得得意草怎么樣?難看、丑陋,太不像樣了,就是寒磣的意思。
出示:寒磣,讀讀這個詞,讀準輕聲,
B荷花
瞧,滿池的荷花正在怒放,開得那樣茂盛。我們曾經學過葉圣陶爺爺寫的《荷花》這篇課文,文中的句子還記得嗎?
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有的——;有的——,看起來——。
對呀,荷花美麗,高雅脫俗,真是,一起讀——美麗雅致
得意草原先覺得自己的花(生說:色彩淡雅)現在和荷花一比,它覺得無論葉子或花朵都沒有荷花那樣——
C菊花
老師和你一樣,也很喜歡菊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菊花叢中美麗的菊花吧!
像菊花這樣姿態多種多樣,各不相同,這就叫——出示:千姿百態,荷花的顏色燦爛多彩,就叫——出示:色彩斑斕
一起讀讀這兩個詞
你能選一個句子來說說美麗的菊花嗎?輕聲準備一下。
菊花色彩斑斕,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菊花千姿百態,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你們說得太美啦!和千姿百態、色彩斑斕的菊花相比,得意草覺得自己(生說:太不像樣了)
D紅梅
看,大雪紛紛的冬天,其他的花草都凋謝了,只有紅梅依舊傲然挺立在風雪中,盡管冰雪壓在它的身上,它還開得那么艷,這就叫(出示:不畏嚴寒)
畏在字典中是害怕的意思,不畏嚴寒就是——,看老師寫寫畏,上面是田,一橫有點斜,碰到橫中線。自己在手心寫寫。再讀讀這個詞。
和不畏嚴寒的紅梅相比,得意草羞愧得——
4、過渡:一年四季,這些花競相開放,姹紫嫣紅,因此……
全班引讀:(1)春天來了,得意草與月季花一比,覺得(自己的花和葉子太寒磣了)。
花和葉子都很寒磣,得意草(臉紅了)。
(2)夏天來了,得意草與荷花一比,覺得(無論葉子和花朵,都沒有荷花那樣美麗雅致)
“強調無論……都……”再讀一遍。
得意草剛才臉紅了,現在它(把頭低下了)。
(3)秋天來了,得意草與色彩斑斕、千姿百態的菊花一比,它覺得(自己太不像樣了)。
得意草現在它(把葉子都收攏了)。
(4)冬天來了,得意草與不畏嚴寒的紅梅相比,它(羞愧得再也抬不起頭來了)。
5、讀6—9小節,再次體會心境變化
是呀,一年四季,這些花競相開放,姹紫嫣紅。含羞草沒有月季花那么嬌艷,沒有荷花那樣——(美麗雅致),也沒有菊花那么——(千姿百態、色彩斑斕),更沒有梅花那樣——(不畏嚴寒),難怪它太慚愧。
師生合作讀:那我們隨著含羞草一起去感受心情的變化吧!。
6、提供填空,練習背誦
這么美的句子,你能背背看嗎?選喜歡的小節背一背。可以借助老師的板書,也可以看著提示。
來了,主人將得意草放到。得意草和的菊花一比,它覺得。
什么季節哪里怎樣的怎么樣
(三)學習第10—12小節
1、師:第二年,當主人又把它放回客廳時,得意草還那么得意嗎?輕聲讀讀課文10—12節,找找主人和得意草的對話。
誰來讀主人說的話?誰讀得意草的話?老師讀作者的話。其他同學想一想,得意草還那么得意嗎?
出示:主人碰了一下得意草說:“得意草,現在你還自鳴得意嗎?”得意草羞愧地將葉子收攏,低下身子,搖了搖頭說:“不,跟別的花草相比,我實在太慚愧了。”
它還得意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對呀,讀讀這個詞,“慚愧”是什么意思呀?找一找,這句句子中有一個它的近義詞。對呀,慚愧就是心理感到羞愧,所以慚愧的部首都是豎心旁,一起讀。
誰能把得意草羞愧的樣子讀出來?誰來讀?請小朋友一起讀讀這句句子。
2。想象補白:此時的得意草會說些什么?
“不,跟別的花草相比,我實在太慚愧了。 。”
3、從此,得意草變了,
出示:從此,人們一碰得意草,它就羞愧地收攏葉子,低下頭來。
一起讀。
不知從哪一天起,人們不再叫它——而叫它——
四、總結課文。
1課文學完了,你有什么對得意草或者含羞草說的嗎?
2、老師這兒還有一些描寫花草的四字詞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出示圖片,詞語,生讀。(這株百合的花莖挺直,我們可以說它是亭亭玉立,這些花骨朵即將開放,我們可以說“含苞欲放”,
3、小練習:說一說最喜歡的一種花,給大家介紹介紹,也可以說說你喜歡它的理由。可以用上我們今天學的這些詞語,也可以用你自己積累的詞語。(同桌討論,指名說)
《草》教學設計14
在一年級教學《春曉》時,我僅作單純地分析講解,然后提問,讓學生再回答,說說古詩每個句子的意思,接著反復練習背誦。這樣的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著,使勁地記著,至于審美情趣的陶冶,詩的意境的體會就做不到了。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蘊藏著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新課標”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平時正努力地用新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那這首古詩的教學,我如何嘗試用新理念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呢?
低年級學生正處在學知識長見識的黃金階段,遇到不懂的事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充滿著無窮無盡的幻想和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和想法。我覺得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這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他們就會像鳥兒一樣展開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無拘無束地翱翔。古詩短短的幾行字,里面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知識和詩人所傳遞的情感和意境,學生一定會有許多好奇。課堂上當老師剛讀出《草》時,好多同學就齊聲背出了后面的詩句,這時我就問:“你們有沒有問題要問呢?”同學們馬上活躍起來,提出很多問題:那個人干嗎寫這首詩?他寫的是什么意思?寫這首詩的人是什么時候的人?“離離”是什么意思?草燒沒了怎么會長?等雖然學生很小已經會念這首《草》了,可他們那小腦門中仍然裝著無窮無盡的問題。
在前面教學中,老師作單純地分析講解后,讓學生再說說古詩每個句子的意思,結果很多學生說不好甚至說不出來。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又特別好動,學習注意力易分散,興趣不穩定。怎樣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古詩的意思,并且會說呢?我為學生搭建自由舞臺,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詩意思。這無疑給課堂帶來一泓活水,學生個個興致勃勃。他們在交流中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在交流中培養了合作精神。并且,學生發現學習古詩一點兒也不枯燥,有了興趣,注意力也集中多了。
教參中指出,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大量事實證明:低年級學生學古詩,靠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地借助讀,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及習慣。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從中感受到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從而漸入古詩意境。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因此,我雖然知道學生很多早已會背誦了,但我還是花了大量的時間,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通過讀,學生體會了春天的美麗,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40分鐘學習下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反思這節課覺得對古詩教學有這樣設想:
一、打破常現,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結構
這節課,較大的突破就是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課堂上,從學生自由背誦學過的古詩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兩首古詩。而后,安排自學時間,使學生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對于學生沒有弄懂的問題,老師安排了質疑環節,啟發學生共同探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探討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草》和《宿新市徐公店》相比,第一首易學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詩作為教學重點,又抓住第一首詩中的后兩句為重難點來突破。因此,增大了這節課的教學容量,節省了教學時間。
二、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自學時間充分。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學,學生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寫寫畫畫,動手查查字典,同桌的還可以商量商量,學生學得主動,的確有所收獲。
三、創設情景,以讀為本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計創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師的配樂范讀,投影打出的畫面,錄像片中真實的茫茫草原,有感情色彩的激勵語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開了想象,提高了教學效率。
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配畫加上動作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要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練讀”,讓讀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重視了群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草》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讀2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談話
1、請大家把你課前準備好的小草拿出來。
2、請同學們談談對小草的認識。
3、在什么地方發現的小草?
4、小草長得如何?
5、你是如何拔出小草?
教師小結:小草很頑強,春天一到,它又快樂地來到我們生活中,人們看到小草就會被它所震撼。唐代詩人白居易也看到了小草,還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小詩,題目是《草》。
(教師板書課題)
二、教師范讀
學生認真聽,聽后匯報記住哪一句。
三、學生自由讀詩
畫出生字,同桌或小組互相交流。
四、生字教學
1、出示字卡認讀:
“枯”“榮”。
2、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
五、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教師畫出節奏范讀:
草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2、學生自由模仿讀詩。
3、教師指名讀詩。
4、小組合作,了解詩歌大意。
5、以組匯報。
6、教師出示春草圖、冬草圖:
引導學生觀察圖,講圖意,理解前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問:小草冬天都經歷了冰凍、火燒,但到了春天,它們卻又長出來了,這又說明了什么?
(學生大膽發言說明小草頑強、勇敢、生命力強等)
請大家齊讀后兩句。
六、朗讀全詩
七、試背全詩
八、指導書寫
1、教師范寫。
2、學生書寫。
九、拓展延伸
1、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2、積累白居易的古詩。
【《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草》教學設計01-20
《草》教學設計07-23
《草》教學設計06-16
草教學設計06-09
草教學設計04-28
草的教學設計04-24
《草》的教學設計09-24
《草》教學設計06-16
《草》優秀教學設計06-13
《草》教學設計一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