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指導思想】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圍繞口語交際課的基本目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開放、有活力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初步引導學生學會搜集整理資料,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前準備】
1、教師制作關于橋的課件。
2、學生搜集橋的圖片。
3、學生自己設計的“未來的橋”圖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這幾天大家都忙壞了,又是搜集橋的圖片,有是畫橋,那大家肯定知道我們今天這節課是與什么有關的啦?
生:橋。
師:好,那我們就給這節課起個名字叫:橋。(老師板書:橋)老師也搜集了不少橋的圖片,你們想不想看呢?
生:想。
2、播放有關橋的課件。
(課件演示橋的發展:木橋──石橋──公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立交橋等)
師:剛才你們都看到哪些橋呀?
生:木橋,竹橋,石橋……
師:是呀,橋的世界真是太豐富了,在這么多橋中,你最喜歡什么橋呢?(先同桌練說,再指名說;引導學生先說喜歡的橋的名稱,再說喜歡的原因)
(引: a、她是怎么把這座橋說得好的?b、她說的好這座橋有什么秘密呢?c、她又是為什么說的這么好,引起了你們這么熱烈的掌聲呢? d、她最獨特的地方是什么?)
3、小結過渡:小朋友你們精彩的發言讓黃老師了解了你喜歡的橋,隨著科學的發展,橋也不斷在變化,同學們你們充滿想象力的小腦袋瓜里,想想未來的橋是什么樣的呢?(板書:未來)請你們把設計的“未來的橋”的圖紙高高舉起吧!
二、語言訓練,傳授方法
1、指名介紹自己設計的橋,師生、生生模擬對話。
師:某某同學,你設計的橋是什么橋呀?
生:我設計的橋,名字叫“避難橋”只有我們小朋友才看的見,每次爸爸媽媽打我的時候,我就躲進去吃零食,打電子游戲、睡覺。
(下面的同學對他的設計提問)
生:它有什么特點呀?(或什么用途呀?)
生:我給你提一個建議,可以把它設計的更美觀一些!
(再找幾個同學說說,然后小組交流)
⑴ 我設計的橋,名字叫“動畫城橋“,如果你想見動畫世界里的明星,就來我們的動畫城吧,它會讓你一夜之間美夢成真,與你的偶像零距離接觸,你瞧,這是蠟筆小新、哈里波特。
⑵ 我設計的橋,名字叫“美食橋”,橋身是用巧克力做的,橋欄桿是冰淇淋,其它部分都是各式各樣的美食──哇,香死我了!
⑶ u f o 橋,我在上面安放一個高科技裝置,瞧,就在這座橋的底部,每當發大水的時候這座橋就會向飛碟一樣飛起來。
2、引導學生歸納交際的基本方法:先介紹橋的名稱,再說橋的特點或用途。
3、在小組內評出“最佳設計者”。
師:好,各位,下面我們將在這里舉行一個隆重的,驚心動魄的奧斯卡橋梁頒獎典禮,下面所有的孩子都榮幸地獲得本屆奧斯卡橋梁比賽的入場券,在這樣的.盛會上,我們可以頒什么獎呢?誰來提一提?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ai ei ui教學反思胖乎乎的小手(第二課時)《平平搭積木》練習人教版一年級《日月明》教案《陽光》教學設計1《漢語拼音·復習一》教學建議《7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胖乎乎的小手》教案查看更多>>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⑴ 你得意思是說給他平一個美觀獎;
⑵ 你想的太特殊了,黃老師備課的時候都沒想到這一點,黃老師把它記下來。
⑶ 你和黃老師想到了一塊,對于這些表現突出者我們一定要設一個特殊獎項,“小小橋梁的設計師”是不是也能代表你們心中的想法?
三、再創情境,擴展訓練
1、師:在黃岡市長江河面上,不久還可能會建起鄂黃長江二橋,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設計推薦給市長伯伯呢?以小組為單位,把評選出來的“未來的橋”圖樣討論以下,該怎么樣向市長伯伯介紹,才能讓他采用你們的設計方案。
2、各小組匯報,交流。
3、小組間交流。
⑴ 每組選一個向市長伯伯(一生扮演),介紹本組的“未來的橋”設計方案,介紹后將圖貼在黑板上。
⑵ 其他小組對他們進行質疑。(從橋的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
4、頒獎儀式。
四、回顧歷史,升華感情
1、總結這節課,老師給學生寄予希望。
2、欣賞黃岡各地的橋(多媒體演示橋的圖片并配樂以及書法“橋”字)讓學生在音樂中即感受歷史,有能欣賞書法。
五、課后延伸
將自己設計的“未來的橋”方案介紹給家人或好朋友,并動手制作橋的模型。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3、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啟示與教育。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德國的民情風俗以及季羨林先生的資料。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季羨林爺爺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德國留學生活了十年,過了四五十年以后再次去了德國,回來后感慨萬千,寫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隨語言大師季羨林的文章走進德國,或許你能從中對德國人有所了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
2.出示生字,生齊讀,指名讀,師注意糾正字音:注意“莞”是個多音字,本課中讀wǎn,表示地名時讀“guǎn”,如,廣東省的“東莞”;“姹”(chà)的聲母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
3.生指出書寫上的疑難字,指導書寫生字:脊、嫣
三、由淺入深,探究文本
1、看課題,體會“讓”的意思。將“讓”字去掉,與課題作比較:(1)、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2)、自己的花是別人看的。
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加上“讓”有主動的、心甘情愿的給別人看的意思。
2、瀏覽課文,發現文中藏著的“讓”。請你發現一下,文中哪些句子告訴我們德國人養花是“讓”別人看的?看看誰有一雙敏銳的眼睛。
(1)學生瀏覽課文,發現“讓”,教師巡視點撥。
(2)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對以下句子作深入引導。
句子一: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請學生讀,理解“脊梁”的意思。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葉子)。顯然,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
句子二:我曾問過我的女房東: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她莞爾一笑,說:“正是這樣!”
(德國人養花真是與眾不同,非常奇特呀!)齊讀。
3、德國人的“讓”,讓出了什么呢?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德國人是怎樣養花“讓”別人看的?他們這樣養花有好處嗎?
二、品讀課文,感悟“美麗”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話就說到了: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找出具體描寫“自己又看別人的花”的`句子,劃上橫線。
(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2)這里景色真美呀,這段文字也很美!同學們再默讀這兩句,談談你讀后的感受。
預設一: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抽學生讀文,結合你的生活所見閉眼想象,“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想看看這樣美的畫面嗎?(出示圖片)師解說:花成團,一簇緊挨著另一簇,十分茂盛,這就叫“花團錦簇”(抽幾生,讀出“花團錦簇”的形象),它側重寫花的形態;這些花有紫色有紅色,五顏六色,十分艷麗,這就叫“姹紫嫣紅”(點幾組,讀出“姹紫嫣紅”的味道),它側重寫花的色彩。作者用詞多么準確呀。
預設二:應接不暇
不光一家窗前是這樣美,家家戶戶都是這樣呀!放眼望去——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理解“應接不暇”:
“暇”什么意思?(空閑,沒事的時候。“暇”與時間有關,所以要記住它是“日”字旁。)“不暇”就是——(沒有空閑)。“應接不暇”呢?(看圖)這里的花非常奇麗。看了左邊又想看(右邊),看了樓上又想看(樓下),看了近處又想看(遠處),看了怒放的還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這條街,還想看(那條街)。看得我們眼花繚亂,眼睛都忙不過來了,這就叫做——應接不暇。
花多而美,讓人眼睛看不過來,這就叫——
商場里,商品琳瑯滿目,我們眼睛都看不過來,這也叫——
爸爸過生日,來了很多客人,全家接待不過來,這也叫——
生活中,你還有“應接不暇”的時候嗎?
這里的鮮花如此美麗,如此壯觀,讓人應接不暇呀,我們欣賞到了德國奇麗的景色。你能通過朗讀再現這樣的美景嗎?
(3)指導朗讀
作者優美的語言,將我們帶到了德國。(齊讀)
同學們,我們就在德國,到街上去看看吧!(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
這里花如海,總也看不夠啊!(背)走過任何一條街——
內容理解了,讀的遍數多了,自然就能背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熟讀成誦”,也是我們慣用的背誦方法。
(4)過渡:走在美麗的大街上,花香醉人,心曠神怡,自然地讓人想到奇麗景色背后人們崇高的思想境界,這種境界就是課文中說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多么有意思呀!所以作者說(齊讀)——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5)理解“耐人尋味”的意思。(人們走在這樣的街道上,看到自己種的鮮花被別人欣賞,不由得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想法。
像這種引起人們思考、值得人們回味的情形,我們可以稱它為“耐人尋味”。)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四五十年過去了,季羨林爺爺又一次到了德國,又一次看到了這奇麗的景色,當朋友問他德國有什么變化嗎?他說:(齊說)——“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
(2)季羨林說的“美麗”指什么?“德國人有什么特點?”。
(3)猜度季羨林的“夢”。——“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結合季老的《留德十年》、《再回哥廷根》文章片段,說說季老到底做了一個怎樣的夢。)
四、作業設計
1、抄寫文中描寫花美的句子,并背誦第三自然段。
2、推薦閱讀:季羨林爺爺的回憶錄《德國印象》。
五、板書設計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奇 奇
花團錦簇 麗 特 人人為我
姹紫嫣紅 的 的 我為人人
景 民
色 族
教學反思:
在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筆下,德國充滿異國風情的美麗,在一個異常普通的小鎮的居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人性的美麗,成就美麗的境界,這就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教材《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給我留下的深刻感受。《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篇課文為我們敘述了季羨林先生在德國留學時的所見所聞,文字簡練優美。通過描寫德國人種花的與眾不同,突出他們每個人都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也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將自己的花種在臨街的窗戶外面讓別人看。全文充滿了作者的真情實感。
在課堂上,我請學生自由默讀課文,體悟風情,找出“人人為我”的句子。隨著學生的交流,課件出示:“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引導學生想象“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情景,利用圖片理解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意思,體會花之美。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理解應接不暇的意思,體會花之多。
“以讀為本”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以上片段我圍繞中心問題反復研讀課文,將重點段句的朗讀與悟情有機的融為一體,努力遵循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在品位的基礎上讀,在讀中進行想象,力圖使學生融入作者的情感,把學生領進濃濃的詩意境界,言為心聲,希望學生把心境和感受讀出來,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這篇課文的難點是理解文中蘊含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如何于無痕處解決這一難題,是我課堂中力求突破的。這個問題,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再加上課件教學的配合,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回顧整堂課,還是有一些讓自己不甚滿意之處:
朗讀教學的指導一直是我教學的弱項。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做了嘗試,未進入最佳朗讀狀態,學生的朗讀水平有待提高,我很希望在體會感受景色奇麗這個環節上指導朗讀給全課掀起第一波高潮。可惜事與愿違,雖然通過直觀的圖片視覺沖擊,學生能體會到美麗的景致,也可以想象得到漫步德國街頭美好的心境,但是并不能在讀的過程中把各自的感覺讀到位,的確成為一樁憾事。
這樣一次充滿馨香四溢的異國風情之旅,讓我感受之真切到老師的高度將決定課堂的深度和廣度是何故。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將會是我不懈之追求的目標。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課前透視
《父親和鳥》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小學語文:《父親和鳥》教學設計。通過“我”和“父親”關于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了解,體會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閱讀本文,就好像走進了一個古老而真切的童話世界,讓你領略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反復閱讀,用心體味,一定會讓人有一種深深的心靈感悟。
二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許多生字,并能讀懂淺易的文章,有一定的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根據這樣的基礎,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教者應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多形式深入地閱讀課文,以讀促思, 以讀悟情,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愿,激發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
3、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說句子。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同時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
信息資料
1、生字詞卡片、課件或掛圖,錄音機及錄有鳥叫聲的磁帶。
2、收集鳥的圖片和有關鳥的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揭題:教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根據課題猜想:這篇課文究竟會寫些什么內容?圍繞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
(文章雖然以“父親和鳥”來命題,但是卻沒有直接寫出父親與鳥之間發生的事情。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據題猜想,啟發學生想像,激發學生讀文興趣,引入新課教學,進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尋找自己所提問題的答案。)
2、談話:播放鳥叫的錄音,引導學生談話。你喜歡小鳥嗎?你了解小鳥嗎?把你課外收集的有關小鳥的圖片和資料展示給大家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愛鳥的故事-------《父親和鳥》(板書課題)
(營造氛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鳥的興趣,挖掘學生對鳥的認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交流與展示資料為愛鳥護鳥奠定了情感基礎。)
對話平臺
一 自讀
1、師:你們想知道“父親和鳥”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要求:先自己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再把課后“我會認”里出現的字多讀幾遍。然后小組內的同學互相指讀課文和生字。比一比,看誰讀得準確。
2、組內練習讀課文,認生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情況,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父親和鳥》教學設計》。
3、指讀課文,組織評議。(評議的重點放在正確、流利上。)
(激發讀書興趣,培養學生自讀意識和能力。指導學生認真識字,幫助學生打好識字閱讀基礎。)
二識字
1、出示字詞卡片,讓學生逐個認讀,學生互相糾正。
2、開火車讀字詞:教師相機指導,并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如:提示“喃”、“濃”的聲母都是鼻音“n”;觀察“味”與“妹”、“惜”與“借”的字形,教給學生一些記字的方法,如“味”為什么是口字旁,“獵”為什么是反犬旁。“嬉”是“喜”字加上一個女字旁,味去掉“口”就是“未”。“蒙”字有幾個讀音等。
3、教師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認一認,讀一讀,進一步鞏固識字。
(抓住兒童識字規律,多形式呈現字詞,反復識記。結合本課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識字方法,積累識字經驗,體會識字規律,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三朗讀
1、自讀課文,同時分別用不同的標記畫出“我”和“父親”的語言。
2、引導學生重點練習人物的對話,(自讀、教師示范讀、同桌互讀等)體會課文內容。
3、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從閱讀中你明白了什么? 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對話內容較多是本課的一個特點,對話內容又是人物心理活動的流露。所以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人物對話進行理解,線索清晰,有利于對課文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感悟。)
四寫字
1、指導學生整體觀察,發現規律。如:可以將“并、喜、重、群”等字放大,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當中橫的寫法。
2、放手讓學生描紅、臨寫,親身感悟字的寫法。
3、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認為難寫的字。讓學生觀察、體會,從中領悟寫字的規律。
4、學生書寫作業展示,師生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
(引導學生發現生字的規律,大膽進行書寫嘗試,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保證了寫字教學過程的實效。觀察發現,書寫評議,也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寫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導入
1、出示“我會讀”的內容,指讀詞語。一生任讀一詞,其他生書寫。
2、指讀課文,讓學生說出上節課的學習收獲。
(通過復習,鞏固了對本課字詞的認讀記憶,同時也復現了對課文內容的`體會和理解。為進入新的學習活動創造了條件。)
提問
在讀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針對課文提問題,(你覺得你提哪幾個問題,對小朋友理解課文有幫助)教師從中挑選出幾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
如: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父親知鳥愛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你怎樣理解?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聽了父親的話,今后的“我”會怎樣?
(疑問是通向真理的鑰匙,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效地培養和訓練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促進了對課文的理解。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信心。)
二讀議
1、自由結組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體會“父親”深沉的愛和“我”的天真。
2、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要求小組成員全員參與,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3、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指導語出適當的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一、天天練:用 a、o、e 四聲組詞。
二、新授:看圖說話。
1、什么時間,誰和誰在什么地方干
什么?
2、教兒歌。
三、指導ī、u、ü 的發音。
1、 兒歌: 牙齒對齊 ī ī ī ,
嘴巴鼓鼓u u u ,
小嘴吹笛ü ü ü 。
2、 學習步驟:看、模、練。
四、鞏固。
小朋友 ,做端正,
聽兒歌 ,記得清。
一支蠟燭 ī ī ī,
一個茶杯u u u,
杯上加豆 ü ü ü。
五、指導書寫。
1、 ī、u占上中格,ü占中格。
2、 學習筆順。/article/
3、 教師范寫,學生練習寫,后評講,齊讀。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荷蘭一向以“水之國”、“花之國”、 “牧場之國”聞名于世。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是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的。課文為我們描繪了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秘含蓄,洋溢著寧靜悠閑的情趣。白日里,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無論是花色多樣的牛,還是駿馬或是其他動物都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愜意舒暢,廣闊無垠的草原無疑就是他們的自由王國,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閑游憩圖。即使是傍晚出現了擠奶的人也并沒有打破草原的寂靜,連船只行駛也是舒緩平穩的,車船的到來與離去也反襯出了草原的寂靜。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作者以描繪荷蘭的自然景物為主要內容,精心選擇一系列意向,營造出寧靜優美的意境,抒發了對荷蘭田園風光以及自由安詳生活的向往之情。
學情分析
本篇課文雖然描述的是外國的異域風情,但是課文所描寫的田園風光和我們農村學生的生活還是比較接近的,成群的牛羊、黑色的豬群、成千上萬的小雞……這些都是我們學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所以在這方面的理解學生還是比較容易的。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一契機來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荷蘭王國寧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當然,有感悟還是不夠的,最好能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將自己的獨有感受表達出來,可以是直接的語言表達,也可以是通過朗讀來表達,只要學生有自己的感受在里面,我們老師都要給予肯定,讓學生敢于抒發自己的情感,敢于說自己的想法。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
(2)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并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
教學過程
(一)播放錄象,激情導入:
1、播放荷蘭美麗景色的錄象,蔚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縱橫交錯的運河、鮮艷的郁金香、轉動的風車……
2、教師適時講解:“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引出課文第一自然段。
3、提問:你在剛剛的錄象中看到了什么?
4、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我們的課文描寫了荷蘭的哪些方面?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激情導入,激發學生帶著濃厚的探知欲望去探究文本,為學習本課奠定了基礎。】
(二)精讀感悟:
1、在學生讀通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方面。
2、朗讀、議讀,品析交流。
(1)讓學生主動朗讀自己想讀的,品讀自己喜歡的語句和段落,注意讀出自己的理解,邊讀邊體會,自己為什么喜歡或是從中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2)指多名學生朗讀、議讀。(教師相機點撥,不需讓學生多作分析,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感悟讀出喜愛之情。)
【設計理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環節教學中,堅持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自主地從課文中找出自己想讀的內容和喜歡的句段,自主地討論和交流感悟到的內容。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無論是朗讀效果、理解的多少,還是情感體驗的深淺,都不強求一個標準,力求體現個性的差異,讓學生真正地成為閱讀的主人。】
在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品讀和理解時,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的同時也要適當地進行指導。
具體來說我打算這樣處理:
第二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主要寫極目遠眺所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詳細描寫了奶牛圖,略寫郁金香圖。體會奶牛色彩美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碧綠如絲絨”“黑白兩色”來體會。體會奶牛的姿態美時我可以讓學生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來體會牛的'不同姿態所體現出的不一樣的美。有的是默默低頭吃草,有的是若有所思,有的是活潑好動的牛犢,有是的儀態端莊的老牛。我打算用課件展示這樣一幅畫面: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到處都是黑白兩色的奶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姿態上講臺站在這背景下來讀,讀出他們各自的姿態美。至于那大片的郁金香可以一帶而過,也可借助課件這一輔助教材來幫助理解朗讀。
第三自然段:寫的是低地上的景色,著重寫了駿馬圖,要讓學生體會駿馬在草原上的自由。在這里我打算提出這樣的疑問:“你們在什么地方會覺得很自由?會覺得無拘無束?”也許他們會回答“郊外”、“操場”等等地方,讓他們談談讓自己感到自由的地方的特點,談談自己自由的感受。從而遷移到駿馬身上,駿馬們為什么會這么自由?是什么讓他們這么自由?這樣學生就能從自身的切身體驗來體會駿馬們的無拘無束、自由馳騁,也體會到了原野的廣闊以及作者對充滿生命活力的自由自在生活的無限向往。
第四自然段:描寫了天堂般的動物世界,文中有許多表示顏色的詞語,“綠色”、“白色”、“黑色”,還有表示數量的詞語,“成千上萬”、“成群結隊”,要抓住這些詞語進行品讀,讀出它們的安閑。
第五自然段:寫傍晚的景色,重點描寫了擠奶圖。我打算這樣設計:讓全班同學從剛剛那活躍的氣氛中安靜下來,然后放一曲舒緩的樂曲,隨著樂曲我輕輕地朗讀第五自然段,讓學生來說說感受,體會到傍晚的寂靜。也許有學生提出“遠處偶爾傳來汽笛聲”不是安靜,這里可以放手讓學生去爭論,作為教師要巧用讀文時產生的疑問,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要善于發揮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的效用。到最后,我可以點一下,這汽笛聲是從“遠處”“偶爾”傳來的,連遠處的汽笛聲都能聽到其實是反襯出當時的寂靜。引導學生讀出傍晚的寂靜。
第六自然段:寫夜晚的景色,描繪了一幅美好寧靜的田園夜色圖。這里要引導學生讀出夜晚的寧靜和安詳。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提問:為什么說這是真正的荷蘭?為什么要用“真正的”三個字?引導學生回顧課文,什么才是“真正的”荷蘭?其實這一步驟就是對整篇課文有一個總結,讓學生把剛剛零碎的感悟加以整合,對荷蘭的田園風光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體會田園景色所蘊涵的詩情畫意,回到課題《田園詩情》。
(三)總結課文:
最后可以設計這樣的提問: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荷蘭鄉村的美好景色,感受了那里迷人的田園詩情,看到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
【設計理念:在讀懂課文完成積累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看到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這各種各樣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學生對課文中所描繪的美好田園風光的熱愛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和積淀,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激發。并且,通過表達,學生學習的個性化特征得到了彰顯,為后續學習明確了目標。】
(四)布置作業:
1、自選作業:讀自己認為優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認為優美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以小導游的形式介紹某一處景色。
2、拓展延伸:荷蘭這么美,你還想了解它更多的情況嗎?課后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找一找有關荷蘭的資料,然后每小組推薦一位代表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板書設計:
田園詩情
奶牛 悠閑
白天 駿馬 自由 詩中有畫
動物 安閑 畫中有詩
夜晚 安靜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課文體會詞義;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生字詞,并初步感受到課文描繪的美景。
對策:給予充分的閱讀時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學習中,我們曾去過云霧變幻無常、令人飄飄欲仙的廬山,到過充滿陽光的拉薩,還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今天,我們又將來到風景秀麗的九寨溝。
板書課題,并指導讀好課題,學寫“寨”。
二、初步感受九寨溝的美景
1、你想去瀏覽九寨溝,去感受九寨溝的美景嗎?打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網站,你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圖片,看一看,談一談你的`感受。
(學生瀏覽,同桌交流觀看圖片的感受。時間5分鐘)
2、看了圖片,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
(組織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可以講感受、也可以提問題)
三、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 自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 出示生字詞,檢查效果。
3、指導學生讀好文中的長句子。
四、調查興趣,自主選擇
1、 再讀課文,說說你想先去哪里玩一玩?
2、 引導學生再讀讀重點段。
五、作業
1、 描紅
2、 抄寫生字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7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小朋友,小紅邀請我們到她家做客,原來是想讓我們幫她一個大忙,你們愿意嗎?那就是教她讀讀家里的這些電器和物品的名稱(課件出示詞語、
過渡:真是謝謝你們。你們知道嗎?小紅在家里不僅是個愛學習的孩子,她還會在家里干什么?
二、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請大家打開你們的語文書,先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短文,然后同桌對讀,互相糾正讀音。如果兩個人都有問題可以把這個字畫個圈,等一會老師讀時,記住它。
2、自主探究,識記生字
1、出示課文:大家看課文里的這些漢字變成了紅色,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應該掌握的生字,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它們讀好,先自己練練吧。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
2、沒有拼音的幫助,你們還有信心攻下這道難關,把生字讀準嗎?。
我們來進行計時比賽,看那一小組是我們這節課的識字大王?
3、擴展活動:游戲摘生字果。
大家的生字學得好,如果你能讀準生字,老師就把紅紅的蘋果送給你!誰來嘗嘗蘋果的味道?
4、小朋友們已經會讀漢字了,但要和這些漢字成為真正的朋友,還必須記住它們的樣子。現在我們重點來看看下面的字怎么記?以小組為單位一起討論,看哪個組的方法最好小組討論,交流。
5、全班交流。如晚=日+免,送=走之底-關。
讀短文,明意思
1、指導朗讀短文:按照標點停頓,并讀好句中的`自然停頓。
2、小組討論:你覺得小紅在家里是個什么樣子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3、集體討論交流:為什么爸爸、媽媽和我都笑了?
想象說話,小紅給爸爸媽媽水果時,爸爸媽媽會說什么?小紅又會說什么?
4、你平時在家里和小紅一樣嗎?你做了哪些事情?說出來和大家一起聽聽,共同交流一下。(結合課后第二題說一說、
寫字
上節課已經寫了兩個字了,這節課寫“上、下”兩個字,觀察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說說有什么發現,你想在這兩個字的寫法上提醒別人什么?
這節課的重點是寫好點,師板書“下”:指導點的寫法:起筆輕,收筆重,有頭有肚,不要像根棍子。
拓展性學習
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制定家務勞動計劃,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把你對勞動的想法在以后的品德與生活課堂上和大家交流一下。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8
【教材簡析】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文章記述了史學家談遷兩次創作明史巨著《國榷》的經過,突出表現了談遷在《國榷》被盜后,面對厄運,抱定信念,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將談遷治學的刻苦和信念的堅定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中,人物豐富而復雜的心理活動更使談遷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實可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品讀文字,感悟其豐富的內涵,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會有希望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具體語言文字的朗讀品悟,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念,學習他矢志不渝的精神。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會有希望的道理。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感悟,理解課文第四節,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會有希望的道理。
【教學時間】二教時
第一教時
一、理解課題,導入新課
1、師生共寫課題,提示:端端正正寫字
2、教師設問:什么叫“厄運”?在課文中指什么事?談遷被厄運打倒了嗎?為什么沒有被打倒?(相機理解打不垮、信念)
3、指名讀題
二、自學探究,交流展示
1、引導學生圍繞學案自讀課文,并四人一小組合作探究,教師行間導學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⑴、引導學生選擇最受感動的一節讀課文,導讀課文第二、三節,指導學生讀通順,讀正確,嘗試讀出感情,相機理解“家徒四壁、一襲破衫、奮筆疾書”等詞語,引導用自己的話概括每節大意
(預設舉例:“疾”在字典里的解釋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快,疾速。“積勞成疾”的“疾”應選第 種解釋;“嫉惡如仇”的“疾”應選第 種解釋;“奮筆疾書的“疾”應選第 種解釋。”引導學生學會根據詞語和句子的意思選擇合適的義項)
⑵、導讀第一節
設問:一篇好文章的開頭,像鳳凰的頭一樣的優美、精彩,所以有“鳳頭”一說,誰喜歡第一節?
讀第一節,相機正音“浙江、國榷”,說說第一節寫了什么?
⑶、導讀第四節
設問:好文章的結尾往往又像豹的尾巴一樣有力度、響亮有力,因此又有“豹尾”的說法——反復齊讀第四節
3、交流學案第四題
⑴、談遷寫的《國榷》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⑵、談遷是誰,說說你對他的了解。
⑶、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用幾句話概括。(不超過30字),通過引導,逐步讓學生用最少的字概括課文內容。(預設:談遷矢志不渝著《國榷》)
4、指導寫字
⑴、出示生字 浙 遷 博 抄 鎖 掙 誕
⑵、教師范寫 博 誕
⑶、學生完成課后第一題
三、質疑問難
初讀了課文,你有那些不理解或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引導完善學案第五題)
四、課堂小結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在腦海中樹立樟樹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樹的可貴。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對比的寫作方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人們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樟樹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樹的可貴。
教學難點:
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人們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渲染,切題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宋慶齡不愿意搬家,知道為什么嗎?有感情讀“我舍不得這兩棵樹”。
宋慶齡為什么舍不得這兩棵樟樹?這又是兩棵怎樣的樟樹呢?讓我們帶著問題進入這節課的學習。
二、品一品,感樟樹之形
1、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具體描寫了這兩棵樟樹。
2、出示第四自然段,學生自由讀,找出最能反映樟樹生長特點的`詞語。
生讀后交流:“蓬蓬勃勃”
理解蓬蓬勃勃:蓬勃,具有生命力。具有頑強、旺盛的生命力
3、你從哪里能讀出樟樹的樟樹的蓬蓬勃勃呢?讓我們再讀課文。
(1)從“樟樹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壯,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這一句可以看出樟樹的蓬蓬勃勃。
交流:“枝干粗壯,伸向四面八方”——枝繁葉茂
“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枝干多而且長得粗壯
你能讀一讀這個句子嗎?(指名讀、齊讀)
(2)“從稠密的樹葉綠得發亮”這一句中可以看出樟樹的蓬蓬勃勃。
交流:“稠密”是說葉子又多又密。
“綠得發亮”說明葉子長得好,只有葉子長得好,才能發亮,這是生命的光澤。
師:多美的樹葉。一起把它的美讀出來。
生深情朗讀:稠密的樹葉綠得發亮。
(3)“樟樹四季常青,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交流:“四季常青”這一個詞看出樟樹的生命力頑強。
“無論……總是……”說明樟樹生命力頑強。
補充句式:無論( )還是( ),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師:多么頑強的生命力,讓我們一起讀出來。
如此蓬蓬勃勃的樟樹,難怪宋慶齡這樣的舍不得它。
三、比一比,悟樟樹之神
這兩棵樟樹除了長得的蓬蓬勃勃外,還有哪些可貴之處?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進行感受。
交流:
1、“樟樹本身卻有一種香氣,而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
可貴之處:香氣永久保持
2、“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
可貴之處:拒蟲
3、樟樹拒蟲的香氣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
(即使……也……) (只要……就……)
4、作者是通過什么方式展現出,這是樟樹獨有的品格的呢?
對比:樟樹與別的樹木比較(石榴樹)
師: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品質,怪不得宋慶齡那么舍不得它們。
就讓我們把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朗讀展示出來吧。
四、體味樟樹之情
1、宋慶齡故居有很多值得紀念的東西,為什么作者只寫了這兩棵樟樹呢?宋慶齡跟這兩棵樟樹到底有什么關系呢?或是說,宋慶齡根這兩棵樟樹有什么相似之處呢?
小組交流宋慶齡相關資料,了解宋慶齡與樟樹的相似之處。
2、這兩棵樟樹與宋慶齡一同度過春夏秋冬,一起走過風風雨雨。這不再是兩棵普通的樟樹,樟樹的高貴品質和宋慶齡的崇高人格融為了一體。透過這兩棵樟樹,人們仿佛就看到宋慶齡。這樟樹就是宋慶齡的化身,在它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宋慶齡的影子。作者寫樟樹,其實就是在寫宋慶齡;作者贊美樟樹,其實就是為了贊美宋慶齡。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書)
你能舉出“借物喻人”的例子嗎?
生舉例子:化身紅燭的老師,化身青松的陳毅爺爺……
師:宋慶齡一生正如樟樹一般,正如對聯中所述一般:生機無限多秀美,香氣長存滿乾坤。
就讓我們深情地讀讀課文第6自然段吧。
生深情讀課文。
五、作業:
寫作:當我來到宋慶齡的故居,站在這兩棵樟樹下,我……
板書設計: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宋慶齡——借物喻人——樟樹
精神蓬勃蓬蓬勃勃
一身正氣堅強不屈拒蟲香氣永久保持
高貴品質高貴木質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0
[設計理念]
《 語文課程標準 》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的教學以讀為主,通過個性閱讀、合作學習,在師生、生生、生本的平等對話中引導學生在讀中學,在讀重悟。教學中,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間,以喚醒、激活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靈性服務。
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教授指出:閱讀乃是向課文提出問題并通過朗讀、體悟解決問題。從作品中獲取信息,憑借自己的經驗去兌換課文的思想感情。按照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我讓學生充分閱讀,讀出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再讀。在交流中,尊重學生“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斷”、“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問”。然后聯系實際,讓學生用自己的經驗圖式與文本所反映的生活經驗圖式進行同構。這就是“解文——察己”的過程。這樣一種閱讀教學模式才是尊重學生個性心理千差萬別這一具體事實的。
如果能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發表自己的'看法,那么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是成功的。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彎曲、反彈、完好無損 、依舊、蒼翠挺拔”等詞語 ,借助語言材料培養學生品詞析句能力,學會自主學習。
3、聯系課文內容及生活實際,理解“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行字詞句的訓練。
教學難點:理解第二個旅行者的話和最后一個自然段:“確實,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強烈的探究欲望。
1、導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山谷中的謎底》這篇課文,(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這個山谷有了哪些了解?
2、交流
3、過渡:現在,讓我們跟隨旅行者再次走進山谷。打開書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節,你發現山谷里有什么?請在你的發現旁做上記號。
二、學習第三節。(借助語言材料培養學生品詞析句能力,樹立雪松的抗爭形象)
1、自由讀
2、交流
A、雪
①山谷中西??(板書:西坡雪小,東坡雪大)
②山谷中雪很大 (你來讀,你再讀,齊讀)
③從這句話中你發現了----,讀這個詞你發現---,你發現這句話還有哪些詞也讓你感受到雪大,讀的時候注意表現出來。
過渡:山谷中有雪,雪很大,你還有什么發現,誰再說。
B、雪松
①指說(你不僅會讀書,還很會聽,你看我才說了一句,你就學去了。)
(課件出示句子)
②再讀讀這句話,從字里行間里能發現出雪松什么?
自己先想想,想好后跟同桌說說,然后我們集體交流。
③有彈性,會彎曲,會反彈,總是蒼翠挺拔。
a、演示:理解反彈下面,老師做一個反彈的動作給大家看看!這小尺是有彈性,你們看 ——假如這小尺是雪權的枝丫,那這就是——(對,雪給了它外力)你們看,雪越積越厚,開始向下彎曲,
這時雪便??(滑落?怎么落的!)
b、雪松依舊??“身姿”,從這句中你能發現什么?(簡單的一個詞竟有如此豐富的內涵)c、引讀:“就這樣,反復??”你讀懂了什么(標點符號也是一種語言)
d、作者用上了關聯詞
e、“反復積、彎、落、彈??”含義
f、順序不能顛倒。 g、完好無損 再讀,齊讀。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標點了解了山谷中的雪和雪松,現在,讓我們也來看一看它們。
H、動畫,配音: 過渡:當這一景象被旅行者看到時,謎底揭開了。
①、齊讀 ②、出示句子,說說(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③、大家注意:這句話的“終于”和這句里的“始終” 謎底終于被揭開,課文第二節說:“??”揭開這個謎底真不容易啊!
三、學習第4—6節 (聯系實際,感悟寶貴的人生哲理。)
過渡:謎底被揭開了,旅行者們深為自己的這一發現而高興,其中一位說
1、指讀 2、你們看,這位旅行者不僅揭開了謎底,還由此分析、推斷出——。(評價:這位旅行者可謂智者!) 3、另一位旅行者呢?(這啟示是從前一個旅行者的話受到啟發來的齊讀,只是他分析的是雪松能存下來的原因。一種景象,兩種分析!)
4、學習第五、六節 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讀讀這兩句話,看看你能讀出什么?(出示兩句話)
(1)交流第一位旅行者的啟示 (2)交流作者的啟示 (3)這里彎曲還是指雪松的彎曲嗎?(那指誰?) (4)從古到今,以有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你聽過或注意過嗎?(指名說) (5)齊讀:(這句話堪稱格言,警句,讓我們將它牢牢記記在心中)
(6)聽寫(這兩句話富有哲理,我們應牢牢記記)下面,請大家拿來讀書筆記本,完成一項作業: 旅行者的啟示—— 作者的啟示—— “我”的啟示—— (前兩句聽寫)
交流
四、總結
在人生的旅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外界的壓力或意想不到困難,我們首先要勇敢面對,但老師也希望你們記住這幾句話: ①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生動形象的人物描寫,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諸葛亮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已成為足智多謀的代名詞。《空城計》這個故事寫司馬懿帶領十五萬人馬朝西城打來,諸葛亮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布下空城計,嚇得司馬懿退兵四十里。課文著力表現諸葛亮在敵我交鋒中知己知彼,有膽有謀,才智過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正確認讀11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10個生字,注意積累一些成語。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是一個有膽有謀、才智過人的人。
4. 了解小說的基本知識及基本閱讀方法,通過情節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5. 能通過細節描寫體驗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聯系生活實際對小說中的人物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
過程與方法: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重視學生與老師、與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在合作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2. 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注重感悟,開拓思維,培養其創新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了解我國古代小說的藝術成就,領略我國古代先賢們的超人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積極思索、敢于創新的精神,激發學生獻身祖國的思想。
重難點分析:
本課生字“藏”“登”的筆畫繁多,重點指導書寫。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重點理解課后的詞句積累“初出茅廬”“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等詞語,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掌握通過情節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說閱讀方法。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諸葛亮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一)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賞歌就像是欣賞生活。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支歌┌……
(師生共同欣賞《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一支歌把我們帶入了一段歷史……,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支什么歌嗎?
(設計意圖:教學開始以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三國時期。)
(二)簡單交流一下對《三國演義》的了解。
1、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三國演義》這本書?
2、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之中,你們最喜歡誰?喜歡他的什么特征?
(設計意圖:讓學生課前通過上網查資料、查閱課外書、請教家長,了解一些三國以及三國人物的知識,重點交流學生了解到的有關諸葛亮的一些事,為本文學習做好準備。)
(三)過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表現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據《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改編的《空城計》。
二、自讀課文,認讀生字
(一)學生自讀課文。
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解決,看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可以借助拼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自由識字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自主識字、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小組內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可以開火車,玩卡片游戲),并交流識字的方法和渠道。
(設計意圖:本課課文較長,生字較多,教師在這一環節要扎扎實實地幫助學生把生字認清楚,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切實調動學生的興趣,積極認讀生字。)
(三)出示課件,認讀生詞。
(四)分段檢查。(開火車分段讀課文)
教師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將閱讀與識字相結合。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大家都預習好課文了嗎?在預習中,你有沒有碰到不理解的詞句?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在朗讀過程中要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同時注意理解文章的內容。
(三)、讀文質疑。邊讀邊想:課文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小組內先討論,解決不了的問老師。
(設計意圖: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給學生,從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會體味得更具體,理解得更深刻,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的良好發展。)
(四)大家理解文章的內容嗎?請用一句話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師提醒方法:誰?干什么?怎么樣?)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創設各抒己見的氛圍。)
(五)、事情的開端、起因是什么?(——兵臨城下。)
“蜂擁而來”說明司馬懿兵馬很多。(體味“蜂擁”一詞好在哪里)
發展:臨危之際,諸葛亮開始使用妙計。
高潮是什么?
四、布置作業
1、生字2音2字2詞
2、詞句積累2遍
板書設計:
空城計
開端 司馬懿兵臨西城
發展 諸葛亮臨危施計
高潮 司馬懿中計
結局 諸葛亮釋計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
(一)中心話題:
你心中的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圈畫重點詞句。先在小組中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感悟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時,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二)全班交流
學生認為諸葛亮很聰明,很勇敢,有智慧,教師都可以認可,接著引導學生說一說又聰明又勇敢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相機板書:有膽有謀,才智過人。
接著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證明諸葛亮有膽有謀、才智過人的依據。
1. 第一自然段:司馬懿兵臨西城。
這一部分寫的是諸葛亮施用空城計的背景,司馬懿大軍壓境,可以看出軍情緊急,從側面表現諸葛亮鎮定自若,有膽有謀。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朗讀,透過文本,仿佛身臨其境,來到了當時的現場,“司馬懿兵臨城下”,“諸葛亮臨危施計”,“諸葛亮鎮定自若”,“司馬懿中計”,扣人心弦,引人入勝。)
2. 第二自然段:
(1)對比:
“諸葛亮身邊并沒有大將,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帶的五千兵有一半是運送糧草的,不能打仗。”而“司馬懿帶領十五萬人馬”,“塵土飛揚,魏兵分兩路向西城殺來。”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當時情況危急,諸葛亮臨危不亂,有膽有謀。
(2)諸葛亮臨危施計:
諸葛亮臨危施計,從正面體現了他的處變不驚、才智過人。
諸葛亮傳下命令,叫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來……坐在城樓上喝酒彈琴。
這段文字說明諸葛亮當機立斷:所有的.調兵都已經來不及了,既然是空城,那就索性再空一點:旗子收起,百姓回避,城門大開,讓對方看不透到底是真空城還是假空城。再加上諸葛亮膽大心細,知己知彼,自己一副儒雅裝扮、輕松神態在城樓彈琴,更讓對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對人物的形象的理解更加豐滿,更加生動,更加活靈活現。)
(3)司馬懿中計:
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個旨在迷惑敵人的空城計,久經沙場的魏國名將司馬懿有這么容易上當嗎?學生通過司馬懿的態度變化以及他采取的相應行動感受人物特點。
司馬懿:望——見什么?→疑惑——疑什么?何根據?→退——為什么?
司馬懿是個怎樣的人?
此時諸葛亮又是怎樣的呢?
“諸葛亮坐在城樓上,滿臉笑容,喝酒彈琴,輕松自得,沒事人一般。”
從側面表現了諸葛亮的鎮定自若。
3. 第三、第四自然段:諸葛亮釋計。
司馬懿終于領兵退去了,我們也替諸葛亮長舒了一口氣,然而,我們也不免產生疑問:諸葛亮憑什么斷定司馬懿會上當?古人云:“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諸葛亮為何要冒險設計而不趕緊撤退?這表現了人物的什么品質?
體現諸葛亮料事如神,才智過人。
4. 諸葛亮最后拍手大笑,誰能體會著說說。
(諸葛亮是對司馬懿的嘲笑,也是自豪地笑。)
5. 你心中的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課件出示(適時板書:足智多謀、處亂不驚、神機妙算、臨危不懼。)
學生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做到說話有理有據,進而引導學生到文本中去找依據,體會人物特點。
(三)司馬懿應該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呢?課件出示(適時板書:疑心病重、老謀深算、狡詐多端、多疑自負。)
學生討論。
從《三國演義》整部小說的故事發展來看,在“空城計”之前,司馬懿剛打了勝仗,占了街亭,可見在街亭一戰中,司馬懿是深思熟慮的。在《空城計》這篇文章里,提到司馬懿料孔明“平生謹慎,不曾用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可見司馬懿是老謀深算的。
(設計意圖:本環節重在引導學生在課文的字里行間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人物性格,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假如這次魏國領兵的不是司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馬昭,諸葛亮還會用“空城計”嗎?
二、拓展學習
(一)在《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表現諸葛亮智慧的故事。你還能列舉出一些嗎?出示課件
(二)舉辦一次讀《三國》競賽活動。
(設計意圖: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知識的拓展,將使學生的知識面更寬、更廣。)
三、教師小結,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中精彩的篇章很多。“一本好書可以使人終身受益”,請大家課余擠出時間,好好讀一讀《三國演義》這本書,你的收獲一定會很多。
(設計意圖:推薦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少兒版),或者開展“我心中的諸葛亮”專題討論,從課上引伸到課下,從一篇課文引發學生讀更多的三國故事,甚至整本《三國演義》,實現大閱讀的目的。)
四、布置作業
完成同步練習冊
板書設計:
空城計
孔明:足智多謀、處亂不驚、神機妙算、臨危不懼
司馬懿:疑心病重、老謀深算、多疑自負、狡詐多端
空城計:出“奇”不意
教學反思:
《空城計》這篇課文在冀教版三年級中第一次出現,它有著許多吸引孩子的地方。有的學生讀過名著《三國演義》,所以對故事比較熟悉, 在開頭的環節請一個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繪聲繪色的講一講空城計的故事,這個要求對于我們班的孩子提的有些高了,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并且這一環節和后面緊跟著的分角色朗讀課文有些重復拖沓。
接著請同學們讀課文,留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讓他們想想諸葛亮、司馬懿是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孩子們可能不能準確的總結,但也要讓他們思考,留有足夠的時間可以使孩子們認識到足智多謀與聰明的不同。在分析諸葛亮的人物時還是應該多抓住人物身上的細節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容態上入手體會情境。
司馬懿這一人物在課文中是不可忽視的,他起到了鋪飾襯托的作用,用這一人物更反襯出了諸葛亮的才智過人計高一籌,而對司馬懿的分析也夠準確,最后還要教師的引導總結。
這節課里我在教學環節上有點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狀態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會不斷改進的。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17* 《湯姆.索亞歷險記》主備人 執教者
教學目標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關注人物命運,體會湯姆敢于探險、追求自由的性格特點
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閱讀梗概和精彩片斷,把握名著的`內容,激發學生讀外國文學作品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學過程個人使用批注
猜想激趣,導入新課
閱讀梗概,了解內容
瀏覽片斷,體會特點
快速瀏覽課文中的精彩片段,思考:
(1).你覺得湯姆是個怎樣的孩子?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
(2).你認為精彩片段中哪些地方最精彩?
2.學生自由發言,展開交流。
四、結合疑問,激發興趣
1.學生自由質疑。
2.師生解疑。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17* 《湯姆.索亞歷險記》
情節——浪漫有趣 有驚無險 引人入勝
語言——輕松幽默 諷刺夸張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通過對范本的解讀與欣賞,培養學生為古詩配畫的繪畫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及藝術情感。
讓學生了解文學語言與繪畫之間的聯系。
用單幅水墨或者彩墨的方法給古詩配畫,結合學校或者班級活動開展“古詩配畫展”,或者“看畫背古詩”的活動,讓學生在初步掌握傳統造型方法的同時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給古詩配畫的基本步驟、方法和技巧,學習添畫、改畫及創作。
教學難點:詩所配畫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蘇東坡曾稱贊畫家、詩人為一身的王維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當你讀一首好詩,眼前,常常會浮現動人的畫面。那就是你感受到的詩的意境。也就是詩中有畫。畫家和詩人都有敏感的眼睛,尋找生活中的素材,創造出難忘的意境。
二、欣賞感知
這是明代畫家畫得蘇東坡題詩圖。畫中描繪了詩人蘇東坡與友人在浙江杭州游雞寶寺,在竹上題詩。“一首詩”這就是詩人和畫家的情懷。蘇東坡不僅是一位詩人,他還是一位書法家和畫家,這就是蘇東坡抄寫的李白詩的書法作品。這是蘇東坡的千古一篇《赤壁懷古》的圖,刻印在明代的書籍中。
這是近代畫家傅抱石畫的《赤壁圖》,這兩幅圖從不同的角度表現這首詞的意境。
這是宋代詞人柳永的《雨粼粼》,此意楊柳岸,曉風殘月,知己的離別之情,躍然紙上。
這是清代畫家的楊柳岸曉風殘月,又是別樣的一番風景,這也是這首詞的詞意圖。這是詞特有的離別氣氛烘托表現的非常充分。
這是近代畫家陸儼少畫得唐詩千秋雪,文泊東吳萬里船。
這是傅抱石畫得松下問童子。
這也是傅抱石的作品,畫的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青蒼的柳葉帶著濃濃的雨意。把詩中離別的氣氛表現了出來。
三、教師示范
同學們,鄭板橋大家都知道吧!他是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這也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詩人。他的竹石圖大家都念過,今天,老師就用他的竹石圖來畫一張畫。
同學們,請看,板橋的竹石圖畫成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而東南西北風。
四、學生操作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自己已經學過的唐詩或者是宋詞來畫一張詩意畫。
好詩總是充滿了畫意,好畫常常洋溢著詩情。同學們各自將自己對詩的感受表現在了紙上。看這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又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又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剛才,同學們將自己對詩的理解,畫入了畫中。真是做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本課所要掌握的知識要點:
1、欣賞畫家們的作品,參考其中一幅,畫出自己的同題詩意畫。
2、一百個人畫同一首詩,會有一百幅不同的詩意畫出現,因為每一個人對詩的意境理解不同,表現方法也不可能同。你將畫出怎樣的同題詩意畫來呢?
3、蘇東坡曾經稱贊集詩人、畫家于一身的`王維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4、小竅門:在未干或已干的墨塊上,加上有一定覆蓋力的顏色,會產生對比鮮明的墨色效果。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的教學中,我發現這樣的問題。學生對古詩的積累太少了,我認為這可能是學生一下子想不出的緣故,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就做好收集故事的工作,或者是翻閱以前的語文書,或者是網上查找等。還有一部分不了解古詩的含義。可以降低作業的難度,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詩句來表現。提款有些不美觀,學生可以從欣賞中了解幾種提款的形式,教師提醒學生落款是要字跡端正。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8個一類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感悟重點詞語的含義,知道高斯的算法及好處。提高朗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激發學生創造、思考的潛能,感悟文章內容;多種方法識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充分感悟小高斯勤動腦,愛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習中敢于探索新路,不斷超越自我。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一類生字;理解文章內容,欣賞并學習主人公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1、“德”字字型的學習。
2、理解文章內容,感悟思想。
教具準備:“高斯生平介紹”課件。
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談起,說說中國的數學家。引出本課,讀課題。
思考:文章重點介紹高斯的什么特點,為什么?(聰明)
二、讀文
一)師范讀全文。
1、思考:文中哪些生字字音需格外注意?
2、請學生領讀文中易讀錯的字(詞)音。
二)小組讀文
1、要求:將文章讀正確流利。
2、教師檢查學生讀文情況。
三)默讀課文
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三、學習一類生字
1、讀詞:高斯德國驚訝按照
繼續努力鼓勵
2、學習8個一類生字:斯德訝按繼續努勵
3、指導:
德:右半部的寫法,“十四人一條心”。
勵:勉勵鼓勵獎勵勵精圖治勵志(奮發志氣,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
與“厲”區別:嚴厲厲行雷厲風行厲色
聲色俱厲厲鬼厲害厲聲再接再厲
4、擴詞練習。
作業:書寫一類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齊讀文
思考:找出文中生詞,理解其意思。
忙于:忙著做(某方面的事情)。
驚訝次序不住連連(連續不斷)
二、感悟文章內容
一)文章哪個自然段介紹了小高斯的`自然情況的?讀一讀,說說你對他了解了多少?
二)文章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課堂上發生的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對文章的發散思考;完成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讀課后習題1,寫一寫。
二、你還了解有關高斯的哪些事情,講一講,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有感情讀文。
板書設計:
聰明的小高斯
高斯—剛剛幾分鐘—————愛動腦筋
↑(8歲)>世界數學家
老師—一個多小時(驚訝)—連連夸獎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到13個生字,會寫出10個字。
3、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全神貫注、堅持不懈等。
4、培養學生只有勤奮刻苦,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學重點:
1、學會書寫文中醫藥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法布爾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教具準備:
錄音機、幻燈片、圖片、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交流資料,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1)、聽一段錄音《昆蟲記》中的一個片段——螳螂捕食蝗蟲。
聽了這個片段,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這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所寫的《昆蟲記》中的`一個片段。
(2)、你們對法布爾有什么了解嗎?
(3)、你是通過什什么方法搜集到資料的?
(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拓寬學生的思路,讓學生了解資料的獲得多種方法,到圖書館查閱、上網查詢等等。)
(4)、為什么法布爾會取得這樣的成就呢?相信我們讀了這個故事就會明白。出示課題《法布爾觀察昆蟲》指名讀、齊讀。
2、初讀課文掃清生字障礙。
(1)、看拼音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課文讀通。
(2)、看漢字讀課文,要求:不會字看拼音,標出有幾個自然段。
(3)、指名讀課文,要求:讀后學生進行評議,評議重點是生字字音是否讀準。
3、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至內容。
(1)、通過剛才的讀書,同學們對法布爾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讓我們走進課文,相信同學們對法布爾會有更多的認識,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法布爾是怎樣觀察昆蟲的幾件事?
(2)、輕讀者2、3自然段,思考:法布爾是怎樣觀察昆蟲的?用筆畫出有關語句。
有一次……
(3)、小組內分句讀課文,出示小黑板
還有一次……
(4)、用“有……還有……”說一句話。
(5)、朗讀展示:點名讀課文,檢查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
(6)、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有關語句談感受,深入品讀。
(7)、辯析句子的寫法有什么不同?;A:法布爾觀察了4個小時才離去。B:法布爾一直觀察了4個小時。
4、齊讀最后一自然而然段,理解“堅持不懈”的意思。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話,深入理解法布爾成為著名的昆蟲學家的原因。
5、看圖背誦;指導學生圖文結合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6、拓展交流:
大家預習時搜集了很多法布爾的有關資料,資料中有許多關于法布爾迷戀昆蟲的事例,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交流法布爾迷戀昆蟲的有關資料。
7、現場采訪:自由對話。
(1)、角色競聘:聘一名學生扮演法布爾,要求:主動報名,并說明競聘的優勢;聘三名小記者,要求:自我推薦。其余同學和老師作為觀眾。
(2)實地采訪:小記者就有關問題向法布爾提問,觀眾可以隨時補充提問或發表自己的看法。
8、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1、“開火車”認讀生字,生詞卡片。
2、在小組內互教互學生字。
3、選出小組的識字能手,帶領大家認讀生字。
4、教師用幻燈片,檢查生字。
5、學生用各種方法記生字。
6、字卡接龍比賽。
(二)、指導寫字。
1、你以為哪個字不好寫,重點指導“腳”、“抓”、“期”、“注”、“現”。
2、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學生書寫,描寫、臨寫。
3、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字,進行評議。
(三)、拓展活動。
1、收集法布爾的有關資料,在同學之間交流。
2、完成之后,第一次練習。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17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教學設計06-21
小學語文《雞》教學設計06-13
小學語文《詠柳》教學設計06-13
小學語文井教學設計06-13
小學語文gkh教學設計06-13
小學語文《金子》教學設計06-13
小學語文《草原》教學設計03-30
小學語文《咕咚》教學設計03-31
小學語文《頤和園》教學設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