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4計時法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4計時法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4計時法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2-53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24時計時法,發現它與普通計時法的聯系與區別,能正確運用這兩種計時法表示時刻。
2、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3、在學習24時計時法以及簡單經過時間的同時,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促進時間觀念的建立。
(三)學情分析
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廣泛采用著,讓學生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這節課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24時計時法是在時、分、秒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由于學生平時很少使用24時計時法,因此在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幾時或晚上幾時時,學生往往感到不太習慣。教學時,應使用鐘表模型等教具或學具,理解24時計時法。
(四)重點難點
1.認識1日里鐘面上的時針走兩圈,1日有24小時;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五)教學設計:
一、故事導入
師:大家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嗎,哪位同學能用三兩句話給大家講一講?
生:兔子和烏龜比賽,因為兔子太自信了,在比賽中睡了一覺,最后輸給可烏龜。
師:這位同學的表達能力真好,一會在回答問題時,也希望大家像他一樣回答的簡單準確。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的故事《龜兔賽跑2》(看課件)
師:為什么這次比賽小兔子又數了呢?
生:他沒有搞清楚時間……
生:8時沒有說是早上8時還是晚上8時。
師:一天中有幾個8時啊?
生:兩個,一個早上,一個晚上
師:應該怎么說才不造成誤會呢?
生:應該加上早上和晚上這樣的詞。
師:像這樣時間前面有早上、晚上這樣的詞匯的時間表示方法使我們平時經常
使用,叫做普通計時法。
師:這里有一個小兔平日的作息時間,你能幫小兔改正一下嗎?
生:(加上早上、晚上等修飾詞)
師:誰能說說普通計時法有什么特點?
生:時間前面有“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這樣的詞
生:記錄的時間只用了12之內的數
師:你們知道還有什么計時方法嗎?
生:沉默、不知道
生:24時計時法
師:看來大部分同學都不清楚,其實24時計時法就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課件出示)請自由的出聲說出自己所看到的。
師:其實,電視、廣播、交通、郵政等部門計時,為了簡易不易出錯,多采用這種表示時間的方法——24時計時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計時方法。(板書)
二、學習24時計時法
師:誰能猜一猜為什么叫24時計時法
生:因為一天有24小時
師:哦,他與我們一天的時間聯系在了一起,非常好!1天=24小時(板書)
一天時針轉了幾圈?一圈是多長時間?
生:兩圈,一圈是12小時
師:很好,我們就感受一下一天的24小時,我們借著鐘面來看一看。
師:首先,第一圈,新的一天是從夜里12時開始的,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接下去是凌晨1時、凌晨2時、凌晨3時……
師:指針停在早上6時,這是什么時間,我們在干什么?
生:起床
師:指針停在早上8時,這是什么時間,我們在干什么?
生:早讀
師:指針停在早上12時,這是什么時間,我們在干什么?
生:起剛吃完午飯
師:從12時接著往下走是什么時間?
生:下午1時
這是不是第二圈了?(是)
師:如果用24時計時法接著往下數是什么時間?
生:13時
師:真棒!下午2時呢
生:14時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接著13時數就是14時了
生:12時過了2時就是14時了
師:那夜里12時呢?
生:24時。
師:我看一起來看一看大家說的對不對。(繼續演示)
師:這一時刻表示一天的結束,又意味著第二天的開始。所以習慣上常稱這一時刻是0時。
師:請同學們觀察鐘面。想一想鐘面外圈的數表示什么?他和內圈的數有什么聯系?仔細思考后和同位討論一下。
生:這個鐘面的數表示時針走第二圈的24時計時法
生:內圈的數加12就是外圈的數
生:外圈的數減12就是內圈的數
生:外圈的'數比內圈的數多12
生:外圈的數表示中午12時到晚上12時(第二圈)的24時計時法
師:同學們,你們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第二圈的時間你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了嗎?
生:用內圈的數加12
師:非常好,說的又準確又簡練
我們看一看是這樣嗎?(課件出示)
師:剛才我們只是研究了第二圈,第一圈呢?你們猜猜?
生:時針指向幾時就說幾時,沒有前面的修飾詞。
師:為什么?
生:沉默或是回答出。
師:想想一天小兔子,一天有幾個6時,普通計時法不加修飾詞行嗎?24時計時法有幾個6時?晚上6時怎么表示,既然能分清了,還用加上修飾詞嗎?這就是為什么24時計時法在很多地方廣泛實用的原因。
師小結:
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針走第一圈的時刻時,鐘面上時針指幾就是幾時,表示時針走第二圈的時刻時,鐘面上時針所指的數加上12就是24時計時法的時刻。如
下圖:
普通
計時凌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1234567891011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24計時法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2-53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24時計時法,發現它與普通計時法的聯系與區別,能正確運用這兩種計時法表示時刻。
2、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3、在學習24時計時法以及簡單經過時間的同時,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促進時間觀念的建立。
(三)教學設計:
一、課前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想在咱們班做一個調查。你們在一天里是怎樣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的?
生答(兩人)(你的業余生活可真豐富、你真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二、探究新知
1、引入課題(4分)
師:老師這里有兩張三(二)班同學的作息時間安排表,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樣安排時間的。
表1和表2
師:這些同學記錄時間的方法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師:象這樣需要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詞才能清楚地表示時間的方法,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計時方法,叫做普通計時法(板書)。(指著生2的作息表)象這樣的計時方法,你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
(課件出示:電子表上的時間、電視上的時間、商店門口的營業時間、火車票上的時間)
師小節:其實,交通、廣播、郵電等部門在工作中需要很強的時間觀念計,為了計算簡便、不容易出錯,都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方法,這樣的計時方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計時方法。(板書課題)
師:觀察課題,你們覺得這節課我們應該學習哪些內容?
(提示:1、理解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2、能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3、知道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區別,并學會進行兩種計時方法的互換)
2、學習24時計時法(3分)
師: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呢?現在我們來看鐘表(課件出示鐘表)
師:在時鐘轉動之前,老師想問問大家,喜歡過春節嗎?(喜歡)春節是我們每個小朋友最喜愛的節日,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鐘聲在什么時間敲響?(夜間12點)
師:對,夜間12點,這一時刻是舊的.一天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我們把這一時刻稱為0時。新的一天從這一時刻開始
師:邊觀察邊思考,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時間里,鐘面上的時針正好走幾圈?
師:零時過后是凌晨1時,凌晨2時,凌晨3時…,
師:(鐘表停在早上6時)這是什么時間?同學們在干什么?
生:早上6時,我們已經早早地起床,為了新一天的學習和生活做準備了。
師:(鐘表停在中午12時)這是什么時間?同學們在干什么?
生:到了中午12時,該吃午飯了。
師:這時,時針從夜里12時走到中午12時,正好走了1圈,也就是12小時。
師:從中午12時接著走下去,是什么時間?
生:是下午1時。
師:如果用24時計時法接著12往下數,該是幾時?
生:下午一時也就是13時。
師:我們一起接著往下數,好嗎?
師:請同學們觀察屏幕,夜里24時用24時計時法怎樣表示?
生:就是24時。
師:這一時刻既表示這1天的結束,又是第二天的開始。所以我們可以說是0時也可以說是24時。回憶一下,(1)時針一天共轉了幾圈?
(2)是幾小時?師:1日是多少小時?
生:1日是24小時。
板書:1日=24小時
(3)想一想,第一圈是從哪一時刻開始,從哪一時刻結束,第二圈呢?
解決難點:
(1)難點1:24時計時法鐘表內外圈的聯系(4分)
分組討論:請同學們觀察鐘面,在24時計時法中,什么時候看鐘面外圈的數?什么時候看鐘面內圈的數?先獨立思考,有困難的話,可以和小組同學商量商量。
教師引導:鐘面外圈的數就是時針走第二圈時所對應的24時計時法的時刻,外圈的數和內圈的數相差都是12。
(2)難點2:把普通計時法轉換為24時計時法。(4分)
板書:
凌晨2時早上8:30上午9:25中午12時下午4:12晚上9時
師:凌晨2時用24計時法表示是6時。
師:早上8:30用24時計時法該怎樣表示?
師:與普通計時法相比,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間有什么特點?自己想想,有困難可以和小組同學一起商量。
生匯報:當用24時計時法表示凌晨0時到中午12時的時間時,還用原來的時數;而表示從下午1時到晚上12時的時間時,要用原來的時數加上12
師小結:24時計時法中,時針走第一圈時,鐘面上的時數與普通計時法相同;當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1時到晚上12時的時間時,要用原來的時數加上12,也就是時針走第二圈所指的時刻分別加上12。
(3)難點3:將24時計時法轉換為普通計時法
師:如果我把普通計時法這一行遮住,你們能不能把這些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間轉換為普通計時法。說說你的理由
口答:(課件展現)
1、4時8時15時19時23時
課件出示答案
凌晨4時早上8時下午3時晚上7時晚上11時
2、同桌練習,1人用普通計時法表示時間,另1人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間,然后交換。
(4)質疑
三、練習
(1)出示電視節目表:
節目名稱播出時間
普通計時法24時計時法
今日說法早上6時
開心辭典22時30分
大風車下午6時零9分
24計時法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24時記時法,初步了解24時記時法在郵電、交通、廣播等部門的應用。
2、使學生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理解時間與時刻的區別,初步掌握簡單的計算(口答)一日內經過的時間。
3、對學生進行愛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
難點:理解時間與時刻的含義,及時間與時刻的區別;掌握有關時間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先請同學們聽一段錄音,(事先錄好的一段)同學們剛才聽到播音員所說的“19點”、“19點30分”、“22點15分”等在我們的鐘面上能找到嗎?播音員所說的也是一種記時法,現在我們共同來學習這種記時法——24時記時法。(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師: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時間里,鐘面上的時針正好走幾圈?
(先閉上眼睛想一想)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鐘面上的時針是怎樣走的。(給學生演示教具)同學們,除夕之夜當新年的鐘聲敲到第12下時,新的一年開始了。此時此刻,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鐘都指向數字12——夜里12時。(就是0時,24時記時法也就是從此時此刻開始計算一天的時間)接下去是凌晨1時、凌晨2時……(老師邊撥邊講)上午8時、9時……直到中午12時。(再接著撥)下午1時、2時……晚上8時、9時……直到午夜12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
剛才我們從中午12時撥到夜里12時,時針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時。
那么,你們想一想在一天的時間里,鐘面上的時針正好走幾圈?一共是幾小時?
(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時)
(學生回答同時老師板書)
學習24時記時法
用24時記時法,就是把時針走第二圈時,時針所指的時刻(鐘面上的'數)分別加上12。
然后老師撥第二圈,下午1時、2時……學生依次回答:13時、14時、……23時、24時或0時。)
師:為了區分某一時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來描述一天從0時起到中午12時止這段時間里的時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來描述一天從中午12時起到晚上12時止這一段時間里的時刻。
反饋練習
(1)把做一做第1題,練習十九第2題,列成表格進行綜合練習。
(2)用24時記時法表示出下面的時刻。
下午3時上午10時晚上9時
下午6時晚上10時下午2時
(3)用普通記時法表示下面的時刻。
6時12時5時30分24時16時18時45分
(4)分組對練。
一組把下午和晚上的時刻報出來,另一組用24時記時法說出相應的時刻。(如:下午4時答:16時)
一組把24時記時法的時刻報出來,另一組用普通記時法說出相應的時刻。(如:20時答:晚上8時)
教學例1:(投影出示)
一列火車18時20分從北京開車,22時40分到達石家莊。路上用了多少時間?(口答)默讀題,說說18時20分、22時40分表示的是時間還是時刻?
師:18時20分表示開車時刻,22時40分表示到達時刻。時刻一般用“幾時幾分”來表示。
老師把鐘表模型撥到18時20分。(現在這火車從北京開車了)
請一個同學撥鐘表到19時20分。
師:這列客車在路上行了多少時間?(這列客車在路上行了1,1小時)
再請同學撥鐘表到20時20分。
師:從18時20分到現在路上行了多少時間?(從18時20分到現在路上行了2小時)
再請同學撥鐘表到22時20分。
師:從18時20分到22時20分,行了多少時間?(從18時20分到22時20分,行了4小時)
這時,老師再撥分針從22時20分到22時40分。
師:你們看到又行了多少時間?(20分)
想一想,這列客車在路上行了多少時間?(這列客車在路上行了4小時20分)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線段圖。請在圖中標出這列客車開車的時刻(18時20分),及這列客車到達石家莊的時刻(22時40分)。
師:請同學們討論一下,我們怎樣想這列客車在路上行了多少時間?
經充分討論,學生回答:(從18時20分到22時20分中間經過4小時,從22時20分到22時40分又經過20分,所以這列客車路上行了4小時20分)
教學例2:
一個商店門口掛著這樣的牌子。(出示圖)這表示全天營業多少時間?
師:這個牌子上的時間是什么記時法?(普通記時法或是12時記時法)
這個營業時間是分上午時間和下午時間。想一想,應該怎樣計算?(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時,合起來就是全天的營業時間)
從上午8時到中午12時是4小時。下午時間從中午12時到下午7時是7小時,全天營業時間是4+7等于11小時。
上午營業時間:12-8=4(時)
下午營業時間:7時
全天營業時間:4+7=11(時)
答:全天營業時間是11小時。
為什么算式中單位名稱是“時”,而答題中是“小時”呢?(教師講解)
出示第二張營業時間牌。
最近這個商店換上了一塊新牌子。
請一個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寫在書上。
19-8=11(時)
比較兩張營業時間牌的計時方法。
比較全天營業時間的計算方法。
從而可以看出,24時計時法的優點:簡明、方便。
三、鞏固反饋
(1)口答,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投影出示)
①17時是下午幾時?23時是晚上幾時?
②小華每天早上7時半到校,11時50分放學回家,他上午在校多少時間?
③北京開往某地的火車,早上5時54分開車,19時55分到達。路上用了多少時間?
(2)填空。
①李老師早晨7時到校,下午6時離校,每天在校時間是()小時。
②一個地方電視臺的播出時間如下:
第一次:6:00~10:00
第二次:11:00~15:00
第三次:19:00~0:00
全天播放時間共()小時。
請學生小結本節課所學內容,然后質疑。
四、作業:看書第87,88頁。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年、月、日的基礎上學習24時記時法,有關時間的計算,由于學生年齡小,學習起來感到困難。老師在講24時記時法時,比較細致,采取直觀,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方法,使學生理解時間與時刻的意義、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聯系。通過例題、比較,使學生確認了24時記時法比較簡明、方便。
本節課主要采用了運用直觀教具,畫線段圖的教法。全方位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較輕松掌握24時記時法,認識時間與時刻的區別,靈活計算有關時間的題目。
24計時法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小學階段,有關時間的知識點、課時量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比重還是很小的,但時間知識的教學又是不可或缺的,對一個學生來說,時間觀念的建立又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時間單位有:年、月、日、時、分、秒。從時間發展的歷史來看,不管是間隔較小的時、分、秒,還是間隔較大的星期、月、年、世紀等時間單位,都是在“日”的基礎上產生的。《24時計時法》是在學生掌握了年、月、日和時、分、秒等時間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24時計時法”作為計時的方法,學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現在課程中還是第一次。24時計時法比較抽象,教材借助多種直觀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原實驗教材在鐘面上標出內、外圈數呈現24時計時法,新的人教版教材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時間軸”,將一日經過的時間展開,在時間軸上,對比給出一日內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所表示的整點時間。將抽象的、不斷流逝的時間與直觀地數軸建立起聯系,將“時”與數軸上的點建立聯系。借助幾何直觀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24時計時法。
學情分析
學習24時計時法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有關時、分、秒的知識。從生活經驗來看,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間。比如:電視里的節目預告、乘車的時刻表、銀行、商城、飯店的營業時間表等。但這些只是一些零散的感性認識。
通過前測發現:大概有一半的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時間是有一點點了解的,比如給出一個銀行的營業時間17:30,問這是什么時候,45%的學生能寫出5:30,但能準確寫出下午5:30的卻只有10%,說明學生對兩種計時法的特征還不清楚。大部分孩子都知道一天有24小時,但一半的孩子不知道一天指針要轉2圈,只有30%的.人知道一天的開始,時針是從0時開始的,也差不多有30%的孩子認為是從1時開始的。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境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能進行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相互轉換。
2.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建立時間觀念。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流程
課前:
課件循環播放《我的一天》
拍攝的是班級里的一個學生有代表性的幾個時間點的照片
設計意圖:學生對自己的生活最熟悉,對同學的生活更感興趣,播放小朋友一天的生活,讓學生對一天的時間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情境引入:
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
師出示肯德基店的圖片,問:去過這個地方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門口寫著24小時營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師出示一個鐘面,問:鐘面上只有12呀,為什么說一整天24小時呢?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新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所研究的數學知識跟生活的緊密聯系。同時出示鐘面,引出鐘面上只有12,一天卻有24小時,引發矛盾,激起興趣。
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本文調研的習題來自于真實生活,呈現形式生活化、情境化,且大信息量。面對這樣的題,學生最大的障礙是無法把情境化的生活信息“數學化”,特別是試題以數量關系分散隱蔽的非連續性文本呈現時,學生更是無所適從,不知道從哪里著手。
在教學時,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如引導學生面對復雜情境且信息量大的素材時,可以“根據問題尋找信息”——也就是審題時打破閱讀順序,在初步了解信息的基礎上,根據問題直接篩選所需條件。保留與問題有關的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和整理,同時排除無關信息干擾,指向明確地提取信息,提高審題效率。
如:根據第1小題中“張小華最遲在():()離開家前往車站”的問題,直接選取該列車在南京南“開車時間”、“中途需要時間”,排除掉其它無關信息。這樣也就可以提高效率,避免失誤的產生。
(一)探究一天的時間
1、了解一天的開始
你知道一天是從什么時刻開始的嗎?
預設:從1時開始轉,從12時開始轉
師: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春晚倒計時的小視頻。
師:新的一年,新的一天開始了。師手指鐘面,新的一天是從晚上12時開始的,晚上12時也叫0時。
設計意圖:一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是從絕大部分人都在睡夢中,毫無感知地度過的子夜時分開始的。所以調查中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也是情理之中的。播放學生非常熟悉的春晚倒計時視頻,幫助學生理解0時的特殊性,深刻地體會一天是從0時開始的。
2、了解一天有24小時
思考一會之后交流反饋
師:誰來匯報一下。
請你一邊轉動鐘面,一邊回答問題。
師小結:
一天有24小時,時針剛好轉2圈。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前面的鋪墊,學生對24時已經有了一點感觸,然后靜靜思考,看著鐘面勾勒出24小時。
(二)認識兩種計時法
師:你能把一天24小時表示出來嗎?第一圈(師指內圈),第二圈(師指外圈),先思考一下。
四人小組合作,請看要求:
(1)小組同學先交流想法
(2)組內同學說,組長寫
(3)完成后,每個同學要說一說,我們組是怎樣表示的?
最后,聚焦到兩種計時法,比較這兩種表示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預設:第一圈的數字相同、第二圈數字不同
師把兩個圈放在一起
指出下午1時就是13時,下午2時就是14時,下午3時就是15時,
你有什么發現嗎?(每次加12)為什么要加12?
(因為第一圈已經轉到了12)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在學生搞清楚了時針的轉動規律后,能不能把一天的時間表示出來。在構建每一個知識點時都需要觀察、實踐與思考。當然,我們也不是一步到位就要求學生很準確地表示出24時,而是在學生的各種作品中逐步形成24時。
(三)溝通兩種計時法
接下去,我們靜靜地跟著課件一起來感受一下一天24小時。
當時針轉到每一時刻的時候,想一想,這時,你在干什么?
師:現在是深夜12時,也就是0時,一天就從你的睡夢中開始了。
轉到12時,一天結束了嗎?
轉到24時,到24時,一天結束了,
師:如果再往下轉,(就是明天了)
24時既是今天的結束也是明天的開始,所以24時也是0時。
借助時間軸,溝通兩者的聯系
師:如果把一天的時間在一條直線上表示出來,可以怎么表示呢?
師課件演示。紅色表示第一圈,紫色表示第二圈。
每一條線表示一個時刻,像這樣用0到24來表示一天的時刻的計時法,叫24時計時法。
今天過了就是明天,24時就是晚上12時
今天之前就是昨天,0時是昨天的24時,也可以說凌晨0時。
師:時間就是這樣,滴答滴答,連續不斷,永不停止地溜走了。
兩種計時法的比較
一天的時間,可以用24時計時法來表示,也可以用普通計時法來表示。
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計時法,為什么?
設計意圖:借助時間軸,直觀地呈現一日內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所表示的整點時刻,把抽象的、不斷流逝的時間與直觀的數軸建立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鐘面內圈和外圈這兩圈數的關系,滲透了數形結合思想和對應思想。
(四)探究轉化的方法
研究兩種計時法的轉化方法。
正因為24時計時法的簡潔、方便,所以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借助生活中學生熟悉的情境
郵政信箱的開箱時間、超市的開門時間、公交車的首末班車時間、《奔跑吧,兄弟》播出時間
老師點24時計時法的時刻,請快速說出相應的用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刻
誰來說一說24時計時法如何轉化成普通計時法?
普通計時法如何轉化成24時計時法?
生活應用,鞏固新知
本文調研的習題來自于真實生活,呈現形式生活化、情境化,且大信息量。面對這樣的題,學生最大的障礙是無法把情境化的生活信息“數學化”,特別是試題以數量關系分散隱蔽的非連續性文本呈現時,學生更是無所適從,不知道從哪里著手。
在教學時,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如引導學生面對復雜情境且信息量大的素材時,可以“根據問題尋找信息”——也就是審題時打破閱讀順序,在初步了解信息的基礎上,根據問題直接篩選所需條件。保留與問題有關的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和整理,同時排除無關信息干擾,指向明確地提取信息,提高審題效率。
如:根據第1小題中“張小華最遲在():()離開家前往車站”的問題,直接選取該列車在南京南“開車時間”、“中途需要時間”,排除掉其它無關信息。這樣也就可以提高效率,避免失誤的產生。
張阿姨從長沙回杭州,她下午幾點前到火車站比較合適?
張阿姨晚上10:30下火車,想到附近的永和大王吃碗面,能吃到嗎?
設計意圖:教學素材如果來源于生活,會讓學生有親切感。我借張阿姨旅游回來乘火車、吃飯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既鞏固了知識,又滲透了社會生活常識的教育。
全課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一節課過去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結束語: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悔恨。愿大家做一個勤勉的人,讓自己越來越有智慧。
課外延伸:
最后給大家介紹一點小知識。
1、你知道嗎?計時法的演變
2、留給大家一個思考題
一天24小時是根據什么劃分出來的,同一時刻世界各地的時間為什么不一樣呢?
24計時法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 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3、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的熱情。
重難點: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教時:2課時
教學準備:鐘面、情景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認識24時記時法
1、出示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收集信息。
2、組織交流有關的信息,提出問題:21:00是幾時。
3、組織學生猜測。
4、說說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還建過這樣表示時間的方法?
5、老師動手操作,理解1天內,鐘表的時針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時,后學生動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0小時。
6、老師介紹“24時計時法”在一天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通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7、了解一日24小時的由來。
二、學習24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
1、師出示鐘面,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有什么?說說鐘面內圈的數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數表示的是什么?
2、學生觀察自己的鐘面,討論外圈的數和內圈的數有什么關系?
3、老師撥時針,讓學生說說這個時間怎樣表示?(凌晨1時,中午十二時)
4、師再撥時針,讓學生學習下午1時到晚上12時用24時計時法的'方法(下午1時,下午5時,晚上9時,晚上12時)說說是怎樣想的?
5、小結: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上午
練習:搶答:
普通計時法 上午7時 中午12時 下午4時 下午6時40分
晚上9時12分
24時計時法 19時23時40分
練后想一想: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6、同桌互動,一個說一種表示方法,另一個同學回答另一種表示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連一連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1)下面的說法正確嗎?(打手勢)
① 18時就是下午8時。
② 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③ 深夜12時就是24時,也是第二天的0時。
(2)師出示一個鐘面,指針指著一個數(8或10)
想一想:現在鐘面上所表示的是幾時?”(可能早上8時,也可能晚上8時。)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說說用24時計時法怎樣表示以下的時間:上午8時,11時,下午3時、5時,晚上10時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情景圖,引導觀察,收集交流信息。
2、說說下午2時40分和17時45分表示什么?在鐘面上該怎么表示?(讓學生上臺撥出時間?
3、說說下午2時40分用24時計時法怎樣表示?
4、師畫出線段圖,引導學生在圖上表示出這兩個時刻,并討論坐火車從北京到石家莊要用多長時間可以在線段圖中應該怎樣表示?
4、師小結:像上面所說的2時40分、17時45分,還像上午7時50分上學,11時35分放學都是指一瞬間的時刻,一般用“幾時”來表示。而從一時刻到另一時刻所經過的時間,一般用“幾小時”來表示,如工作了8小時,在校3小時45分。
5、學生小組討論計算坐火車用了多長時間的方法。
6、組織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說說你喜歡哪種辦法?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
1、 你知道媽媽幾時上班,幾時下班?你能算算媽媽一天工作多長時間嗎?
2、 你每天幾時上學?幾時放學?你一天呆在學校有多長時間?
(學生交流后獨立解決后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幫助的嗎?
五、作業:練習十三3、4、5、6
24計時法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掌握24時記時法讀法與寫法,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間。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熟練運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學會計算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能夠正確區分時間與時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樹立較強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用24時計時的方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分時間與時刻,并能計算一日內經過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導入
師:現在先請同學們來聽一段小故事。(播放視頻) 出示情境: 小蘭:小麗你好,我是小蘭,明天是星期六,我們明天一起去新華書店看書好嗎? 小麗:好的。
小蘭:那明天8時在新華書店門口等,不見不散哦。 小麗:好的,明天見。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她們明天能按時見面嗎? 出示情境:(小蘭家)
2 第二天,門鈴響。
小蘭:誰呀? 小麗:小蘭,你在做什么啊?你約我8時一起到書店看書,現在都10點了,讓我等了2個小時。 小蘭:不會吧?我是約你晚上8時,不是早上8時。 小麗:啊! 師:原來她們把上午8時和晚上8時弄混了,這樣在生活中經常會引起誤會。像這些需要在時刻前加上上午、晚上 等詞才能清楚的表示時間的方法,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計時方法,叫做普通計時法。人們為了計時簡便不易出錯,就采用一種新的計時方法,知道嗎?在哪里見過?(學生發言)對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24時計時法。(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質疑探究,學習24時記時法。
師講解:交通、郵電、廣播等部門在工作中需要很強的時間觀念。為了計算簡便,不容易出錯,都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記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記時法。
師:24時記時法是怎樣計時的呢?現在我們看鐘面。
師:春節是我們每個小朋友最喜愛的節日之一。那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鐘聲在什么時間敲響?
24計時法教學設計7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2.探索、認識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的某一時刻。
3.在探索、認識24時計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4.建立時間觀念,學會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5.提高主動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認識、理解24時計時法,學會正確運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明確兩種計時法的異同,掌握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相互轉換。
設計A
主要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
教師播放一段學生較熟悉的片頭或片尾曲(如“大口馬牙”),讓學生猜一猜出自哪一套電視節目,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小組研究學習
(一)出示某電視臺節目單。
(二)學習小組研究學習。重點討論以下題目:
1.節目單中的節目播出時間與以前學過的時間表示法相同嗎?你知道對應的時刻各是什么時候?
2.我們能不能給兩種不同的計時法取個名稱?你怎么想?
3.這兩種計時法有什么區別?
4.怎樣把普通計時法(12時計時法)轉換為24時計時法?
三、交流研究學習成果
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比較兩種計時法的異同,切實掌握普通計時法(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相互轉換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適量安排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相互轉換的練習題。
五、強化0點
(一)教師出示24:00
提問:1.你們見到過這個時刻嗎?它表示什么時候?
2.生活中你聽說過0點這個時刻嗎?說說你對它的認識。
(二)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在上面寫上昨天、今天、明天。
引導講解:如果用這條直線表示時間的話,昨天和今天有一個分界點,今天和明天也有一個分界點。今天的24點就是明天的0點,昨天的24點就是今天的0點。
提問:1.0時,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在什么位置?
2.0點是白天還是黑夜?
六、討論小結
怎樣合理安排晚上的時間?
設計B
主要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笑笑要去車站接同學歡歡,歡歡打電話來說明天7:00到站。可一放下電話,笑笑卻不知到底應該什么時候去接歡歡。小朋友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不清楚是上午7點還是下午7點,借此復習(討論)普通計時法。〕
二、你聽到什么
播放廣播報時音。同學們剛才聽到播音員所說的“19點”、“19點30分”、“22點15分”等在鐘面上能找到嗎?播音員所說的也是一種計時法,現在我們來學習這種新的計時法。
三、學習新課
(一)直觀感受。
師:“一日”鐘面上的時針正好走幾圈?一共是幾小時?(給學生演示教具,引出24時計時法。)
(二)引導學生討論。
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有什么不同?
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怎樣轉化?0點和24點是不是同一時刻?
(三)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小結(板書填表)。
四、實踐應用
出示一塊用普通計時法表示的商店營業牌。
營業時間:上午9:00—下午6:00
1.這個牌子上的時間是什么計時法?這家商店的營業時間是幾小時?(師生共同討論解答并板書。)
2.這家商店想換一塊用24時計時法表示營業時間的新牌子,誰來設計?(讓學生寫在準備好的紙牌上,全班交流。)
3.指導學生列式計算營業時間。
五、課堂練習
適量安排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相互轉換及求經過多少時間的練習題。
點評:同一課題、同一教學內容與同一教學目標,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采取不同措施及方法進行教學,這種“一題多式”的教學嘗試,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研究能力很有益處。本課教學設計正是“一題多式”的好例子,真可謂“殊途同歸”!
我們先看設計的“引入”環節。兩種設計都采用了聯系兒童生活實際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切入。例如“設計A”利用兒童喜歡看電視的特點,通過看電視節目單發現節目單上出現的時間表示法過去并未見過,即使見過也不清楚是何意思,于是產生了這種計時法究竟有何特點、好處、用在什么地方等疑問,從而急于想探索。而“設計B”則是通過“接人”而無法確定是上午7時還是下午7時這一簡單事實制造懸念:不加“上午”或“下午”又該如何表示呢?兩種“引入”的設計,都讓人感到自然貼切,沒有刻意雕琢的痕跡。
設計的第二部分是教學的'主體。作為主體,兩個設計均注重了引導學生探究24時計時法的特征及與普通計時法的相互轉換關系,但具體操作卻各有特點。“設計A”依據本課的教學重點給出題目,然后展開小組討論,扣緊“24時計時法”及“轉換方法”進行交流。交流的基礎是學生思考的結果。突出“0”點,尤其是用直線說明昨天、今天和明天,把“時間的流淌”、“一去不返”等亙古至今不變的哲理直觀地表示出來。“設計B”則是通過周而復始的時鐘走動演示,揭示出一日有24時,進而討論與“普通計時”的區別及其轉換方法,并通過“列表”進行比較。兩個設計都較生動地展示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獲取知識的過程,體現了教師的角色轉變方式。
另外,“設計A”在小結時提出了如何合理安排時間這一學生每天都面臨的實際問題;而“設計B”則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商店的營業時間、設計商店的營業時間牌。雖然“結課”的要求各不相同,但都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及新知學習,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24計時法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P52-54上的內容和例3
教學設計意圖: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時、分、秒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通過學生熟悉的電視節目預報,引入新課的學習,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主動探索24時記時法的規律,幫助學生理解和發現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并能正確地換算用24時記時法表示的時間與普通記時法表示時間。從而確定下面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使學生了解24時記時法,會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2、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認識、理解24時記時法,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里的應用,明確兩種記時法的異同。
3.經歷觀察、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有與伙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會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的相互轉換。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回去留意“新聞聯播”的播出時間,鐘面教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 初步感知:
1.錄音機播放“新聞聯播”片頭音樂,揭示兩種寫法
師:這是什么音樂?(播放“新聞聯播”片頭音樂)
生: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
師:“新聞聯播”是幾時播出的?
生;7時,晚上7時,19時等
師:(板書:晚上7:00)電視畫面上顯示的時刻是什么?
師:畫面上有寫著“晚上7:00”嗎?
生:19:00
師:(板書:19:00 晚上7:00)
2、揭示課題:
師:手指19:00,在電視上會看到這樣的寫法,指晚上7:00,在我們日常生活交流中會看到這樣的寫法,其實這是兩種我們要用到的不一樣的計時方法,板書:“計時法”。
3、初步嘗試:(同桌說出電視節目預報表中對應的時刻)
師:現在大家知道19:00是晚上7:00,那假如要是別的時刻你能知道嗎?
師出示節目預報表,讓學生同桌交流:它們分別是上午、下午、還是晚上的.什么時候?(學生討論后匯報師板書)
08:30 金色童年 上午8:30
09:00 兒童英語 上午9:00
12:00 新聞30分 中午12:00
14:00 成長在線 下午2:00
18:00 大風車 晚上6:00
22:00 晚間新聞 晚上10:00
二、研究兩種不同的記時法
1、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師:現在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記時法,我建議這節課研究什么內容由同學來決定好嗎?
師:你希望在這節課中學會什么呢?
生發言提出問題,然后老師整理成如下:
師:我們梳理一下,就是研究這些問題“名稱、區別、用途、轉化。”
三、解決問題
(一)、解決問題一“名稱”。(師:先來研究名稱。)
1、學生同桌討論研究
生:叫一種24時記時法,另一種叫12時記時法或普通記時法。
師:為什么不叫25時記時法?
生:因為一天就只有24小時
師:邊演示邊講解(書上52面的鐘面)
在一日(晝夜)里,鐘表上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所以,經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
2、師板書:“24時計時法”“普通計時法”。學生齊讀。
(二)解決問題二“區別” 。
1、師:這兩種計時法有什么不一樣呢?
請大家再次觀察上面節目預報表,找出兩種計時法的不同之處。
(普通計時法用0-12時來計時,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24時計時法不用加文字說明,只用數字0-24時表示)
2、師:說實話這兩種計時法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小結得出:各有各的好處。
(三)解決問題三“用途”。
師:看來它們各有各的好處,那我們來聊一聊吧!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24時記時法?哪些地方用普通計時法呢?(生回答:略)
師小結:手機、電子表、車站、機場、廣播電視、郵局等很多工作單位,為了簡明方便,不易出錯用的是24時記時法。而12時記時法在人們口頭交流的時候比較方便,我們要去看電影約好“晚上8時”而不會說是“20時”
(四)解決問題四“轉化”。
(師引入過渡:既然人們習慣于用普通計時法,那24時計時法怎樣才能很快看出是早上還是晚上7時,這個轉化是很重要的,其實很多同學剛才已經說出了很多方法了,看黑板上的節目表。)
師問:有幾個變化?
(首先看有沒有超過12,沒超過12的,不要減,從13開始要減了)
小結得出:把普通計時法轉化成24時計時法,如果時刻沒超過12,就把前面的文字去掉就行了,如果超過了12,去掉文字再加12。相反,把24時計時法轉化成普通計時法,沒超過12的在前面加上上午,下午之類的文字就行,如果超過12時,只要減12,再在前面添加上午、下午之類的文字就行。
在黑板上板書,用剪頭表示。
24時計時法 普通計時法
08:30 上午8:30
09:00 上午9:00
12:00 +12 中午12:00
14:00 下午2:00
18:00 —12 晚上6:00
22:00 晚上10:00
(補充介紹時間詞:12:00是個特殊的時刻,12:00之前一般叫上午,12:00以后一般叫下午,18:00以后一般叫晚上.)
四、實際應用(過渡:剛才我們說了那么多,現在來寫一寫)
1、把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轉化成24時計時法。(先獨立完成,再抽一個小組開火車,要說出每題的計算過程,演示.再同桌檢查.)
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
上午7:00 到校
上午9:45 課間休息
上午11:10 放學
下午2:30 上第4節課
下午4:40 放學
2、節目預告——你能做一回播音員,給大家來一次節目預告嗎?要求是用普通計時法來播。
(這里解決兩個問題:一個引出00:00的兩種寫法,一個介紹6:00以前一般叫凌晨,0 6 12 18 24)
24時計時法 普通計時法
06:00 體育晨報
08:30 精彩一刻
13:00 體壇快訊
19:30 天下足球
21:00 體育世界
00:00 午夜體育報道
3、強化0點。
師: 00:00 0點是白天還是黑夜?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在什么位置?00:00是今天還是明天?
(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
師:我在上面寫上昨天、今天、明天。如果這條直線表示時間的話,昨天和今天有一個分界點,今天和明天也有一個分界點。所以這個0時它既可以表示“晚上12時”也可以表示“凌晨0時”。里的6時,一般稱為“早晨”,介紹6:00以前一般叫凌晨,0 6 12 18 24,它們分別為“凌晨,上午,下午,晚上”。
4、師:說了那么多,我們一起來看,一晝夜鐘面從0點到24點時針和分針的變化過程。隨著鐘面的變化,邊看邊讓學生讀出每一個時刻,當時針和分針都指向12時,它還有一個名字?(中午12時),所以00:00一共有三個名字:凌晨0時,中午12時,深夜12時。
五、總結
六、布置作業
1、把普通計時法改寫成“24時計時法”
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
上午8:00 到校
上午10:45 大課間
上午11:40 午餐
下午1:20 上第五節課
下午3:40 整理放學
2、我來當一回小小播音員:(用普通計時法來播)
24時計時法 普通計時法
06:00 體育晨報
08:30 精彩一刻
13:00 體壇快訊
19:30 天下足球
21:00 體育世界
00:00 午夜體育報道
教學反思:
1、數學的起點是培養學生以數學的眼光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在課開始時,我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然后猜猜我喜歡的電視節目,然后拋出問題,問:新聞聯播是什么時候開始播放的,有的說是晚上7時,有的說的19時,然后讓學生討論晚上7時和19時的關系,引出24時計時法。這樣的引入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調動了學生學習24時計時法的積極性。為學習接下去的內容打下了基礎。在理解了24時記時法后,讓學生找到生活中哪些地方哪些部門是用24記時法,學生通過回憶,尋找,交流了許多運用24記時法的地方,學生體驗了24記時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了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2、加強動手操作,讓學生會學。
學生對時間有一定的認識,但24時記時法對學生來講還是比較抽象。本節課注重發揮直觀教具的作用與加強動手操作,變抽象為具體、枯燥為形象,學生在操作中較形象地了解了24時記時法的含義、和普通記時法的換算,一段時間的計算等。如在從0時開始撥鐘,邊撥鐘,邊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時間?(用普通記時法),到中午12時,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時鐘已轉了一圈,如果再往前走,還要走一圈才是完整的一天,也就是24時,而外圈的數(13-24)表示的是從下午1時到晚上的12時),通過這樣的操作與觀察,學生非常形象地體驗了24時記時法的含義,自然而然發現內圈的數字與外圈的數字差12,并初步感知24時記時法和普通記時法的換算。有了這樣的感性基礎,學生自己探索24時記時法和普通記時法的換算就輕而易舉了。在鞏固階段,學生動手撥時間,一個用普通記時法表示,另一個用24時記時法說,學生很喜歡,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在第二課時里,學生通過撥鐘,直觀地認識了時刻與一段時間的區別,而且在學習了計算時間的方法。本節課的動手操作為學生的自主探究較好的平臺。
24計時法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認知與技能: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掌握24時計時的方法及其與普通計時法相互轉化的規律,學會推算經過時間;
2、會運用24時計時法計算“經過的時間”。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操作,使學生掌握24時計時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兩種計時法互相改寫,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難點: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具準備:鐘表、活動鐘面、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步感知。
1、師:同學們,知道他們是誰嗎?你喜歡他們嗎?(課件出示哆啦A夢小叮當及其伙伴的圖片)你知道嗎,大雄聽說中國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所以特別想來中國游玩。他呀就纏著小叮當帶他來中國玩。其實,小叮當也非常想來玩,但他擔心大雄那愛惹麻煩、沒時間觀念的毛病,所以他想先考考大雄。聰明的同學們你有沒有勇氣跟大雄一起來接受小叮當的考驗?
生:敢。
2、師:你能根據圖片及內容及鐘表的信息說出它所代表的時刻嗎?
(課件展示圖片)
①小學生升國旗(鐘表時針指向8,分針指向12);
生1:時間是8點;
生2:時間應該是上午8點。(師板書)
師:同學們,你同意哪一種說法?為什么?
生:上午8點,因為如果只說8點的話,不明確,還會讓人誤解為晚上8點的。 ②小朋友吃午飯(時針指向12,分針指向12);
生:中午12點。(師板書)
③小朋友晚上睡覺(時針指向8,分針指向12)。
生:晚上8點。(師板書)
師小結:像這種采用0——12時來計時,并且需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等時間詞的計時法,是人們在平常表示時間時所經常采用的,所以叫做“普通計時法”。 師:大雄終于如愿以償地和小叮當一起來到了中國。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師:聽,這是什么聲音?(多媒體播放CCTV-1新聞聯播的片頭背景音樂) 生:中央新聞聯播的音樂。
師:那你們知道中央新聞聯播首播是什么時間嗎?
生:7點;
生:不對是晚上7時。
師:對,是晚上7時,你對知識掌握的真扎實。
師:同學們剛才是用聽的,那想不想看呀?(放映中央新聞聯播片頭) 生:想。
師:同學們,注意看,為什么電視右上角顯示的時間是19:00呢?
生:19:00就是晚上7時。
師:噢,原來同學們都知道19:00就是晚上7時。那下面大雄碰到的難題,同
學們就能幫上忙了。
2、師:原來大雄從新聞中看到了神七升天,宇航員遨游太空的壯觀景觀,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便來到了北京天文館參觀。天文館還有非常好看的科普電影放映,可把大雄高興壞啦。
:00后,糊涂啦,是什么時間呀?同學們,你能幫幫他嗎?
生:是晚上(師板書)
師小結:像這種不用加文字說明,只用數字0——24時表示的計時法,叫24時計時法。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普通計時法與其相對應的24時計時法,你發現了什么?請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可以借助于紙制鐘面模型。
小組內展開交流與討論。
3、小組代表發言。(選擇有代表性的發現)
生1:我們發現,鐘面一共有12個小時,但是一天是24小時,也就是說從午夜12點、凌晨1時、2時、……早上7時、8時……中午12時,鐘表時針走了一圈;繼續下午1點,也就是13時,下午2點是14時,依此類推,趕到晚上12時,也是24時,或是第二天的0時。所以鐘面的內圈時數與外圈時數總是相差12小時;
生2:由普通計時法轉換成24時計時法時,只需把下午1點后的時間小時數加12就變成了24時計時法。簡單說就是普通計時法轉換為24時計時法,只把下午和晚上的時間加12;
生3:由24時計時法轉換成普通計時法,關鍵是看前面的時數,如果時數大于12,就減
12,變成普通計時法里的下午和晚上的時間。
……
師:同學們總結的規律太好啦,這樣來記就很容易將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進行轉換啦。
4、師:表示時間人們多采用這兩種計時法,你喜歡哪一種?
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各有所好,只要有合理的理由,老師都應當予以肯定。這兩種計時法,各有優劣,在生活中發揮了各自的作用。交通、郵電、廣播等部門在工作中需要很強的時間觀念.為了計算簡便,不容易出錯,大都采用24時計時法的。
5、練習。
大雄聽了同學們的解釋后也恍然大悟。這不他還主動要求小叮當出題考考他呢。 1題是考查普通計時法轉換為24時計時法;
2題是考查24時計時法轉換為普通計時法。
小組討論后發言。
根據學生的發言,歸納得到如下方法。
1、鐘表演示:利用表面模型,撥動指針,得出從8:30到16:30,時針共走了8個格,所以時間是8小時;
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
16:30
8小時
2、線段圖法:
3、分段法:
解:16:30就是下午4:30。
從上午8:30至中午12:30是4個小時,再從中午12:30至下午4:30是4個小時,所以共計4+4=8(小時)
4、算一算:
解:16:30-8:30=8(時)
答:天文館一天的開館時間是8小時。
注意:本題中有一知識點“時間與時刻”的區別,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容易理解的知識,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視本堂課中的學習現狀,機智處理。問:為什么算式中單位名稱是“時”,而答題中是“小時”呢?
變式練習:
師:大雄看到咱們同學們對一個問題可以想出這么多好的方法,可佩服你們啦,
本題設計的意圖是:當出現了分不夠減的情況下,應該如何來計算時間段的問題,難度較之上題有所提升。
小組討論完成。
四、練習鞏固,應用知識。
師:大雄在玩的同時跟咱們同學學到了這么的知識,他可高興啦,他還用這一節課學的知識為自己寫了作息時間表呢。
作息時間表
7:00 起床
7:30 上學
11:30放學
13:30上學
16:00放學
18:30晚餐
20:30睡覺
看了大雄的作息時間表,同學們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嗎?
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
五、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我們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怎樣才能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做事效率呢?請你為自己設計一份“一日生活時間表”;
最后送同學們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希望你們都做一個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24時計時法
普通計時法24時計時法時間段的求法
1、鐘表演示;
2、線段圖法;
3、算一算;
4、分段求法。
上午8:00 8:00
上午9:00 9:00
上午10:0010:00
中午12:0012:00
下午1:00 13:00
下午3:45 15:45
晚上7:00 17:00
晚上8:00 20:00
教后反思:
教授完《24時記時法》一課,看到同學們的課堂表現,覺得效果還算理想,回想這一節課準備的全過程,有成功也有不足。
首先,我說一說成功之處。
1、創設新奇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整堂課的.設計以哆啦A夢和大雄兩個小學生特別喜歡的形象來貫穿,可以讓學生保持較持久的注意力。另外設計學生先“聽新聞”說時間,再“看新聞”定時間,使學生出自內心地感到“24時計時法”產生之必需,激起了內在的學習動機,于是,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課。
2、從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來看,處理還是不錯的。
“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轉換是本課的重點,學生基本上能理解兩種計時法,但對于它們之間的互換欠缺熟練,原因在于學生還未探索出二者之間轉換的規律,如若教師給出,相信學生印象較淺,同時也會喪失掉一個讓學生主動探究的機會,所以將這個問題放給小組內解決,讓他們在組內充分的交流,結果學生竟想出了好多二者轉換的小竅門,有些竟然是我這個老師也未曾發現的。 “時間段”的求法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這一問題的處理上,我仍然是采用“小組自主互助學習”的模式,盡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不能想出多種解法的,仍然是優秀生占據主導作用,但是,正是基于小組互助學習的模式下進行,所以更能發揮出“生帶生、生教生”的最大優勢來,同時又會讓這些優秀生們吃得飽。
3、從練習的設計上看,巧妙、開放。
(1)、每個練習都設置在情境之中,生活化,讓學生感覺到這是在“玩中學”、“做中玩”;
(2)練習,多變,步步為營,由淺入深,解決方法也多樣,給學生創造的、發散的空間。
4、信息反饋,機智調控。
在將問題拋給學生后,教師并不是旁觀者,我深入到他們之中,隨時收集他們的反饋信息,并機智地采取措施,調整下一步的教學。如當學生在回答中出現“時刻與時間”這二者概念的不清時,我及時地捕捉到了這一信息,并做出了相應的處理,盡管這一知識在我的備課中是沒有設計上的。
再有,這節課也有如下不足之處。
1、從新課標的角度看,我覺得本課聯系生活不夠。
24時記時法本來就來自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24時記時法。本課在聯系生活上不夠,只停留在報紙、電視節目單上,應多給孩子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可以多搜集資料圖片等,展示給學生看,如郵電、通訊、運輸等。
2、備課預設不足。
本節課最大的遺憾同時也是我自身的失誤就在于“時間和時刻”的區別上。對于“時間和時刻”的不同,這對學生來說理解比較困難,需要較多的時間來講解,因此在備課時,我并未將它做為本堂課的學習內容,所以在備課時并未花時間做充足的準備。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出現了二者的混淆,盡管我也及時地把握住了這一信息,并做了點撥,但是出現了失誤:8時是時刻。細細想來8時有時可以看作是時間,也可以看作是時刻,這要取決于它所處的具體情境。之所以會出現失誤,原因就在于自己備課的不充分。我會牢記這一教訓,永遠提醒自己。 總之,這節課的收獲還是不少的,結合上面的反思,進一步深化。
24計時法教學設計10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小學
2、學科:數學
3、課時:1課時
二、教學課題
教養方面:
1、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2、探索、認識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的某一時刻。
3、在探索、認識24時計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育方面:
建立時間觀念,學會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發展方面:
提高主動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P52-53上的內容和例3
內容分析:
24時計時法在郵電、交通、廣播等部門廣泛采用著,讓學生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教材先編排了“認識24時計時法和探索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關系”,再編排“認識時間和時刻的區別和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學情分析:
24時計時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接觸到,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但他們缺乏清晰的數學思考過程。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一日有24小時,學會從0點到24點的計時方法,掌握24時計時法。會進行12時計時法(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互相改寫。
2、正確區分時間和時刻,會運用24時計時法表示某一時刻,會運用24時計時法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重點:兩種計時法互相改寫,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難點: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準備:鐘面,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方法
我利用課件,視頻以及實物,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課堂上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直觀演示、動手操作中,加強對鐘面認識;在發現規律、總結規律中探索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的關系;在應用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建立時間觀念,為后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腦筋急轉彎:小明約小強明天6時一起跑步,可是到了第二天,小明和小強都準時來到同一地點,確沒有見到對方,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是小明,你會怎么說?
2.像“上午6時、下午6時”這種平時交談中經常使用的帶有“上午”“下午”這樣詞語的計時方法我們稱之為“普通計時法”,也可以叫做“12時計時法”(板書)
二、自主探知1.觀察電視節目預報表
除了普通計時法生活中還有一種計時方法,大家想不想見見?(課件出示電視節目預報表)
同桌合作一人一個輪讀;指名讀,師適時指導讀法。
在這張節目表上有你喜歡看的節目嗎?什么時侯播出?你平時都是什么時間看?(根據回答選擇性板書)
3.揭示課題
像電視節目預報表中這樣的計時法我們通常叫它24時計時法。(板書課題)
4.了解24時計時法
觀察兩種計時法,誰來說說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師總結:24時計時法不但書寫簡單,而且不容易出錯,所以郵電、交通、廣播電視等部門計時都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方法,這種計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
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24時計時法?
5.認識0時和24時
24時計時法中的0時分針和時針應該在什么位置?為什么這個時刻稱為0時呢?24時呢?普通計時法是什么時刻?
6.利用鐘表邊演示邊加深對轉換方法的理解
這個時刻是24時計時法的幾時?普通計時法呢?你們正在做什么?
7.出示知識窗,了解24小時的由來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轉換
以動畫城和新聞聯播的播出時間為例,開展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24計時法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2、使學生在探索、認識24時計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里的應用,幫助學生建立時間觀念。
3、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意識,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認識、理解24時計時法,會正確運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明確兩種計時法的異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實物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 課前談話:
同學們喜歡看電視嗎?都喜歡看哪些節目呢?
2、有沒有看過春節聯歡晚會啊?什么時候有?對,在每年的大年夜,和爸爸媽媽圍坐在電視機前,一邊收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等待新年的到來,那是多么令人激動的時刻啊!想不想再回顧一下那時的情景?
①多媒體播放新年即將來臨,全場倒計時的場面。
②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0點鐘聲敲響,猴年第一天開始了!)
③也就是說一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板書:半夜12時 0時
3、新年的第一天,你做了什么事情覺得很有意義,到現在還記得的?跟大家講講,好嗎?
4、過渡:可能有些同學那天過得不是特別有意義,或者已經忘記了,想在明年春節的時候給自己計劃一下嗎?你可以把最想干的兩三件事情寫下來。
二、自主探究
(一)教學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
1、學生填寫時間安排表。
2、全班交流:
(1)哪位同學想來介紹?
①一生在實物投影上邊講邊撥鐘,師口述:從0時起一天開始了。
②師:一整天結束了嗎?(把時針撥到0時)舊的.一天結束的同時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③從這位同學撥鐘的過程中,你發現時針在鐘面上走了幾圈?一共有幾小時?(板書:兩圈 24個小時)
(2)誰也想來介紹一下?
請學生把安排表放到實物投影上說一說。
3、兩位同學寫的時間怎么不一樣呢?
隨機揭題: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計時方法,像上午7時,下午3時(板書)等這種計時法叫做普通計時法,(板貼:普通計時法),另外一種叫24時計時法(板貼:24時計時法),它們都是記錄一整天中某個時刻的方法。
4、改寫:
這是普通計時法,你能用24時計時法把它改寫一下嗎?
這24時計時法,誰會改寫成普通計時法?
5、讓我們從屏幕上再來看看它們是怎樣計時的?
多媒體演示,師講述:
半夜12時 中午12時 半夜12時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比較兩種計時法的異同。
現在你能從圖上發現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聯系和區別了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生交流師板書:
①普通計時法有時間詞,24時計時法沒有時間詞;
②從普通計時法換到24時計時法,第一圈,時針指幾就是幾時,第二圈,時針所指的時刻還要分別加上12小時;從24時計時法換到普通計時法,第二圈時時針所指時刻減去12小時。
板書成: 第二圈
+12
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
有時間詞 -12 沒有時間詞
半夜12時 0時(24時)
(二)師生對口令
過渡:下面我們來個對口令,我說一個時刻,你能判斷它用的是哪種計時法并把它轉化成另一種計時法嗎?
題目:上午9時 凌晨3時 晚上9時 14時 7時 半夜12時 下午5時 22時
三、運用拓展
1、我們的手表上都有時針和分針,可是這些鐘面上卻少了時針,你能根據下面這些時刻給鐘面畫上時針嗎?
7:00 下午1:00 21:00 24:00
2、 在我們生活中,你在哪里見到過24時計時法?
師:對,24時計時法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你瞧——多媒體隨機出示
A、電子表
B、圖書館借書時間表、肯德基營業時間、節目預告
3、看來,生活中我們離不開24時計時法,你能根據圖中的情境說說鐘面上的時間嗎?(可以用24時計時法,也可以用普通計時法。)
4、現在的人們離不開鐘表,可是很早以前并沒有鐘表,那時的人們又是怎樣計時的呢?讓我們跟隨電腦博士回到古代去看一看吧!(多媒體出示)
師介紹:在古代,原始人只知道用日和夜來表示時間;后來,人們利用測太陽影子的方法來確定時間,這是日晷,由 “晷針”和“晷盤”組成,晷盤上刻有24個等分的刻度,晷針垂直在晷盤中央。當太陽照著晷針,針影隨太陽的運轉而移動,刻度盤上指示出刻度來,便知道了時間,但它只能在晴朗的白天應用,陰雨天和夜間就不行了。因此,人們又發明了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來計算時間,這就是銅壺滴漏,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制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而且應用也很普遍。再后來,人們發明了鐘表,計時就越來越準確了,也就有了我們今天學習的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想知道其它計時器的使用方法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到網上或書上去查一查。
四、總結反思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還有問題嗎?
24計時法教學設計12
教學環節教學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師生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
(出示學生喜愛的電視節目的音樂動畫城、大風車)
看誰能猜出這是什么電視節目?什么時刻播出?猜對了就播放一段。
(播放新聞聯播的音樂)這是老師喜歡的節目?他什么時刻播出?晚上7:00
(播放新聞聯播的視頻)上面顯示的是晚上7:00嗎?不是,是19:00
小結:晚上7:00就是19:00(板書:晚上7:0019:00)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到兩種計時法的應用。
(二)交流信息資源,提供學習資源
師:你收集了那些生活中的時刻,快和大家說一說吧!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當板書。(板書是把這些時刻分成兩部分:用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和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刻。)
電腦出示教師收集的生活中的時刻:課程表、電視節目、火車票、郵政、飛機票、營業時間等。讓學生讀出其中的一些時刻,教師適當板書。使學生學會收集和利用生活中的信息,體會計時法的廣泛應用,導入新課要研究的問題。
(三)觀察探究,自主嘗試,引導發現
1.仔細觀察左右兩列有什么不同?學生發現
2.看來這兩種計時法還得區別對待?那要不要給他們取個名字?
學生起名并說明理由。(板書:普通計時法24時計時法)
3.對于24時計時法你都知道哪些?還想了解哪些?學生交流生活經驗,提出數學問題。重點提出24時與0時的關系。通過師生的交流,讓學生自主嘗試新知形成的過程,提出教學的難點。
4.(多媒體出示春節晚會倒計時的場景)應到學生觀察鐘表上顯示的是什么時刻?電子表上顯示的又是什么時刻?師總結:夜里的12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
(四)經歷過程、突破重點1.師:讓我們從0時開始經歷新的一天。
2.(多媒體演示:從0時到24時)在7時、10時、12時時提問:現在是幾點?你在干什么?
3、(指針又指向1時)現在是幾時?明確接著往下數。在16時20時處提問。
4.游戲:小小報時員:用24時計時法報時,先師生互動,再生生互動。利用多媒體演示,使學生經歷24時計時法的過程,重點理解第二圈要接著往下數;游戲加深了對兩種計時法轉化的認識。
(五)多種練習,加深印象1.我是學校小主人:把學校的作息時間表改寫成24時計時法。
2.小小廣播員:用普通計時法廣播下列新聞。
3.用兩種計時法設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
4.在《時間就像小馬車》的音樂中結束本課。形式不同的練習強調兩種計時法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完成練習,結束本課。
【24計時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4計時法教學設計05-18
《24時計時法》說課稿02-26
《24時計時法》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13
《24時計時法》教學反思(精選13篇)02-07
《24時計時法》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07-29
《24時計時法》的評課稿05-31
《24時計時法》評課稿范文05-31
《永字八法》教學設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