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窗》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窗》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合作的探究的學習活動,能認識人性的美丑,領悟作品的深刻內涵.
2、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欣賞小小說。
課前學習:
1、借助工具書,掃除閱讀障礙。
2、自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窗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事物,透過窗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的美麗風景;透過窗我們還可以讀到許多故事;透過窗我們可以觸摸人的靈魂。讓我們用心靈去感知窗內外的世界。
一整體感知
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小說,然后用“這是一扇--------的窗”句式說說你從小說中讀到了什么?并簡要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活動:
要求:每個學生說二個以上,不能重復。
2、抓住小說的三要素,體會小說的情節。
人物:
靠近窗戶的病人
不靠近窗戶的病人
情節:
開端:二人關系融洽
發展:二人關系從“享受”到“困惑”
高潮:見死不救
結局:窗外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
教師總結:
小小說字數雖只有1300多字,情節完整、有波瀾,內涵豐富。
二研讀課文,探究問題
1.設置情境:
我們假想這兒就是小說中的病房,穿越時空的隧道,我們要把中央電視臺《講述》節目搬入病房,請兩位病人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
活動步驟:角色分工、精讀文本、小組交流、匯報展示。
要求:
五人一組,分工明確,兩位病人是這次講述節目的主角,兩位共同講述發生在病房里的故事,重點講述:自己是怎么做的,特別重要的是你當時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那么做。要力求把病人的內心世界展露出來,讓聽眾聽完故事后能真正認識這兩位病人。
兩位觀眾,你們可以根據自己對小說的理解幫助兩位病人盡可能把故事講深講透,在匯報表演的時候,也可以向兩位病人提問,問病人疏漏了而觀眾很想了解的問題。
一位主持人,這位該是節目的靈魂人物,要做好組織協調工作,開頭介紹節目現場,中間做好有效的引導與協調,還要控制好講述時間,時間不超過5分鐘。
2.人物評價
我們看到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聽了兩位病人講述,同學們一定有很多話要說,下面我們一起來評述一下這兩位病人。
學生評述:
教師小結:第一個病人他渴望生命,對生活有著滿腔的熱望,所以他幻想出了這五彩斑斕生動活潑的景象,激勵自己跟病魔作頑強的斗爭,他是堅強的樂觀的。同時,在他心目中,病友的生命同樣重要,他要盡自己所能激發病友的生之欲望,點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所以他更是善良的無私的高尚的。第二位病人他也熱愛生命,他也有善良的本性,但私欲的膨脹使他變得冷酷無情。人性被這嫉妒的毒液給淹沒了,靈魂被自私的心理扭曲了。
3.挖掘小說內涵
同樣的窗口,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麗的風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
學生參考:
靠窗的那位病人無私高尚博愛,他的心靈之窗是打開的,他的.心中有最美的風景。冷漠的心中不會有春天,所以也看不到春天。他的心靈之窗是緊緊地關閉著的,他的心中橫著一堵墻,所以他無法看到那美麗的圖景,而只能看到那光禿禿的一堵墻。
4.發揮想象,續編故事
假如又一位新病人進了這間病房,這扇窗下又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
學生活動:(略)
四、聯系生活,感悟小說中的哲理:
這無數種的結局都有可能,然而我們還是衷心希望這位病人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最后,當我們離開病房的時候,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這位病人。我建議每一位同學寫一句話或一段話作為禮物送給他,希望他在我們同學的幫助下也能看到最美的風景,能夠好好地生活下去。
學生暢所欲言:(略)
教師總結:大家說得非常好,非常富有哲理性,富有感染力。這些話是送給這位病人的,也是送給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我們并非圣人,我們也會迷失自己,所以我們常常需要洗滌心靈,充實心靈,美化心靈。還記得這一片空白嗎?我們心中有美,它便是幅五彩斑斕的圖畫。我們心中有愛,它便是天使圣潔的羽衣。我們心中有希望,它便是清晨的曙光。我們心中有熱情,它便是熊熊燃燒的火焰……同學們,讓我們打開心靈之窗,去沐浴窗外的陽光雨露吧!在文學的殿堂中去感受人性的光輝。
五薦課外讀物
歐亨利小說:
《最后一片藤葉》 《愛的犧牲》
《窗》教學設計2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提出問題。
1、出示情境圖及2、3、4組信息,繼續上節課的話題。
2、提出問題。
二、探索新知。
1、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出解決第二個紅點問題:1號坑占地多少平方米?
2、學生交流:該問題是根據窗口中哪條信息所提出的?
3、師: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該條信息及問題嗎?畫線段圖時我們應該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之后師指生交流并板書線段圖:
[設計意圖]通過指導學生畫線段圖,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而形象地觀察到題中的信息和問題,從而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夯實基礎。
4、學生思考并交流:根據線段圖中的信息,除“1號坑占地多少平方米?”這一問題之外,你還能提出并解決哪些數學問題?(提中間問題)
[教案預設:1、如果學生提出問題有困難,教師可點撥:在線段圖中,每條線段應該是既可用分率表示,又可用具體數量表示的,那么,在這個線段圖中有哪些未知的分率或數量呢?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2、如果學生在第一環節中已提出如下問題,則此處直接過渡到:下面我們先來解決如下兩個問題:]
①1號坑比2號坑大多少平方米?
學生交流:1號坑比2號坑大2號坑的 ,即9000平方米的 ,列式:9000× =5000(平方米)
②1號坑是2號坑的多少倍?
學生交流:1號坑比2號坑大單位“1”的 ,所以1號坑的面積是2號坑的(1+ =1 )倍。
5、教師引導:根據上面①、②所得的數據,現在,你能解決“1號坑占地多少平方米”這一問題嗎?數量關系是什么?
數量關系:
(1)2號坑面積+1號坑比2號坑多的面積= 1號坑的面積
(2)2號坑面積×1號坑是2號坑面積的倍數=1號坑的面積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之后進行集體交流。交流時要求學生說明為什么這樣列式。教師板書算式。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線段圖提出不同問題,構成問題串,從中理清數量關系,解決本節課的新知識。]
6、對比兩種解法。
討論:有什么異同?引導學生合理選擇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學生會發現比單位“1”“多”幾分之幾和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的分數應用題,在解題思路和方法上的異同,訓練學生分析、比較和概括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的習慣,教學生學會數學地思考。
三、鞏固深化。
1、出示綠點問題,2號坑有多少尊陶俑、陶馬?
2、嘗試解決問題。
生畫圖分析數量關系,獨立完成。
3、交流思路。你是怎樣想的?以誰為單位“1”?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要求2號坑有多少尊就是求什么?
四、練習提高。
1、自主練習1(2)、(3),畫圖分析數量關系。
2、自主練習4、6。交流時重點讓學生溝通解題思路。
五、總結評價。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反思】
稍復雜的分數乘法這類應用題的數量關系雖稍復雜些,但基本解題思路與前面學過的`應用題是一樣的。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找到與已知量對應的幾分之幾,特別是將比單位“1”多幾分之幾,轉化為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因此這節課先把握整體,將應用題的數量關系,用線段圖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解答新問題。在解題時總是有意讓學生畫出線段圖進行理解與比較,將文字轉變成圖,數形結合。在練習中也讓學生根據線段圖找到數量關系,并列式,又將線段圖轉變成文字,從而讓學生更清楚這類應用題的特點,把握問題的關鍵所在,使問題明了化、簡單化。
《窗》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情節、分析人物,能說出“窗”的深刻內涵。
2、重點賞讀小說結尾,體會小說結尾的作用和特點。
教學過程:
1、導入:2003年,一首題目是《打開窗簾,陽光只有一種顏色》的詩,打開了高考作文改革的窗口,從此高考作文不允許寫詩歌成為歷史。打開窗簾,陽光真的只有一種顏色嗎?我以為:在有的人眼里,打開窗簾,他的內心不僅陽光燦爛,而且還能把光明撒播到別人的心靈;而在有的人眼里,打開窗口卻永遠只能面對一堵光禿禿的墻。正如北島的一句名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今天讓我們共同打開一扇能透射人性的“窗”,一起來學習澳大利亞著名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說《窗》。首先明確一下學習目標:通過梳理情節、分析人物,能說出“窗”的深刻內涵。重點賞讀小說結尾,體會小說結尾的作用和特點。
一、理情節、析人物、明主題
1、齊讀課文,大致了解小說的故事內容。
接下來,我們首先來齊讀課文,在預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
2、圍繞“窗”從兩個人物的視角分別概述故事情節。
這篇小說塑造了兩個人物,同住一個病房的兩個病人,按照他們病床的位置我們稱他們為:近窗病人和遠窗病人,下面我們就從這兩個病人的角度分別來概述故事的情節,老師已經從近窗病人的角度概述了情節,請同學們從遠窗病人的角度來概述情節。
近窗的病人:住進只有一門一窗的病房,病床靠窗——為病友講述窗外的景象——每天照例講述窗外發生的事情——發病去世——遺體搬出病房
遠窗的病人:住進只有一門一窗的病房,病床不靠窗——聽病友講述窗外的景象——嫉妒病友靠窗病情加重——見死不救——要求挪到靠窗的病床——看到窗外一堵光禿禿的墻。
組織、交流。
現在我們來思考:“窗”在情節發展上起什么作用?
明確:“窗”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小說的情節緊緊圍繞“窗”展開。
3、同一扇窗,為什么近窗的病人看出去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而遠窗的病人卻只能看到光禿禿的一堵墻?
組織討論交流。
明確:窗外本就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原來“靠近窗口的病人”描述的他“所見到的窗外的一切”,純屬為解除另一位病人的痛苦而編造出來的,真可謂用心美好。
同樣是玫瑰花,有人說這花不好,因為花下面有刺;有人說這花很好,因為刺上面有花。同樣是半杯水,悲觀的人說,我只有半杯水了;樂觀的人說,我還有半杯水。明明是一堵光禿禿的墻,近窗病人能描述出和諧的美景,而遠窗病人卻只能看到墻,這是為什么呢?
課文的景物描寫,既是近窗病人安慰別人的花,同時也是他美好心靈的再現。因為一個心靈里沒有美景的人,他是不可能創造出美景的。
這扇窗就像一面鏡子,只不過這面鏡子照出的不是外表,而是折射出靈魂,透過這扇窗,我們看到兩個人怎樣的靈魂?
近窗舍己為人、高風亮節、胸懷坦蕩贊揚
窗
遠窗自私自利、得寸進尺、貪得無厭批判
近窗病人高尚的心靈就像公園一樣美好,遠窗病人丑惡的靈魂就像光禿禿的墻一樣陰暗。
4、小結:從人物和情節兩個角度看,小說以“窗”為標題,有什么作用?
明確:(1)“窗”有喻指人的心靈的意思;(2)小說的情節緊緊圍繞“窗”展開。
二、賞結尾、辨作用、知特點
1、好的作品,讀到結尾,往往不是思緒的終結,而是思緒更加激越飛騰的開始。本文的結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讀到這里,你是不是受到心靈的震撼?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和同學交流。
2、改寫結尾,比較賞析:假如小說的結尾是這樣的:
……他探頭朝窗外望去。
窗外的公園里鮮花盛開,孩子們在無憂無慮的游戲,溫暖的陽光照耀著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著笑容。他也舒心的笑了。
試與原文進行比較,兩種結尾在表達效果上哪個更好?
預設:原文出人意料,更具諷刺效果,對讀者的刺激更強,更具有震撼力。小說的結尾,是遠窗病人陰暗追求的必然結果,也是他丑惡靈魂的具體物化,含蓄地顯示卑劣丑惡的靈魂。含蓄地顯示了卑劣丑惡的靈魂不會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清晰的告訴讀者:美麗迷人的“公園景色”,是近窗病人心靈的投影,并不存在于才窗戶之外。
3、續寫結尾,比較賞析。
請你發揮想像力,續寫一段情節。
比較賞析:課文續上你的結尾與原文比較,表達效果上哪個更好?
預設:原文結尾戛然而止,給讀者無限思考的空間,言有盡而意無窮。續上結尾就約束了讀者的思考。
4、小結:歐亨利式結尾的特點: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
結語:詩人顧城有一首詩:我要在大地上,畫滿窗戶。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打開心靈的窗戶,把光明灑向世界。
《警察贊美詩》梗概
流浪漢蘇比為了能在克威而島上的監獄里度過溫飽,有靠的一個冬天他簡直想盡辦法,費盡心機,先后六次惹事生非,心情一次比一次迫切,手段一次比一次惡劣,但就是不能入獄。想吃白食,卻被以貌取人的伺者毛領班打發到人行道上;砸了玻璃櫥窗沒有逃跑,警察卻舍他而去追那個跑著干涉趕車的可憐人;想打牙祭,被伺者叉出門外,警察卻笑笑走開了;去裝流氓,調戲街頭女子,卻不想反被那女子纏住,險些脫不了身;夜晚在劇院門口大吵大鬧,卻被當做耶魯大學的小伙子在慶祝勝利;最后,蘇比決定去偷一個衣冠楚楚的人的綢傘,可綢傘卻是那人在一家飯店撿別人的。當他最終決定第二天找個正經的工作來做,卻被警察抓去,判他在克威而島上的監獄里監禁3個月。
《最后一片常春藤葉》梗概
紐約華盛頓西區住著一群窮畫家。蘇艾和瓊珊也住在這里。瓊珊在11月得了肺炎,醫生說只要她有求生的欲望就有康復的可能,但她卻對生活及自己都絕望了,她躺在床上數著窗戶對面院墻一株長青藤的葉子,她告訴蘇艾說,等到風雨把最后一片葉子吹掉,她就會離開人世,像凋零的落葉一樣。蘇艾無法讓她打消這個念頭,于是把瓊珊的想法告訴了住在樓下一位老畫家。這位老畫家也過著窮愁潦倒的生活,但總是堅持自己終有一天會畫出一幅杰作,他知道此事后也非常同情瓊珊,他平時就經常幫助和照顧這兩個姑娘。第二天,一場冷雨夾雪過去后,瓊珊發現藤上還剩最后一片葉子。后來北風又起,又下起了雨,但藤上那片葉子依舊在那里,瓊珊從這片不落的葉子上找到了生命的希望,漸漸康復了。不過蘇艾告訴她,那位老畫家因肺炎去世了,生病前曾頂風冒雪出去作畫,畫的就是對面墻上那片不會落的藤葉,那片給瓊珊帶來希望的葉子。這位老畫家終于用生命畫出了一幅不朽的杰作。
《麥琪的禮物》梗概
妻子黛拉和丈夫吉姆在紐約過著貧困的生活,每天都要仔細計算努力節儉才能勉強度日。但圣誕節快到了,黛拉非常想給吉姆買一件禮物,買一件好的、稀罕的、有價值的東西,一件多少能配得上他,讓他稱心如意的東西。黛拉認為只有這樣的東西才能讓吉姆快樂,才配得上她對吉姆的愛情。不過現實是殘酷的,黛拉只有一塊八毛七分錢,而她所希望的東西至少要20塊。不過她想出了辦法,那就是賣掉她引以自豪的,又是吉姆最喜歡的一頭美麗的長發--他們兩個的珍寶之一。他們的另一個珍寶是吉姆祖傳的懷表。黛拉用頭發換來了20塊錢后,經過仔細尋覓。終于找到了一條樸素高雅的白金表鏈,配吉姆的表非常合適,花了21塊錢。回到家后她開始擔心吉姆是不是還會覺得她漂亮,因為她現在頭上燙著短短的的發卷。吉姆終于回來了,并用一種奇怪的目光盯著她,然后讓她打開一個小包--吉姆給她的禮物--一套嵌著寶石的玳瑁梳子,黛拉夢想中的梳子,正好用來裝飾她美麗頭發的梳子。然后她把表鏈給吉姆看,但吉姆已經用不著表鏈了,他把懷表賣了給黛拉買了梳子。
《窗》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本文篇幅短小但結構緊湊,結尾出人意料。文中對比手法的廣泛運用,有力地烘托出了主題。學習小小說精練的語言和富于表現力的藝術技巧。
2、過程與方法
能夠運用對比和想象的藝術手法,增強作文的感染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文章故事情節的了解及對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學生堅強、無私、善良的高尚品格。
二、教學重點
1、通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深入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認識人性的美丑及其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2、對文章中細節空白和結尾空白的分析、想象。
三、教學難點
1、學習本文中所運用的小小說藝術技巧,并將之應用于作文。
2、準確把握文中兩位病人的人物形象,并兼容多種理解共存。
四、教學方法
提問引導
合作探討
比較研究
虛擬再現
五、教學工具
1、多媒體
2、在教室里準備一個比較寬敞的位置,搭好一個簡單的談話舞臺。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世界五彩繽紛,人生萬般多姿。美麗的風景總是能帶給我們舒暢的心情和美的享受。不過,今天我要讓大家看一張看上去并不美麗也不多彩的圖片。
(出示幻燈片1:一扇普通的窗子)
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絕大部分學生的回答都會是:窗戶、天空等圖片中現實存在的事物)
繼續引導
如果你身處監獄,如果你身處病房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看到的會是自由的世界和健康的人們。
我們習慣了用眼睛去觀察世界,我們更要學會用心靈去感知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閱讀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說《窗》,用心靈去解讀窗里窗外的故事。
(二)整體感知
請大家用自己認為是最有效的方法閱讀這篇小說,讀完以后說一說,你從這個故事中看到了什么。
簡要評價學生的回答,馬上由學生的回答引到對病人的心理世界的分析,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三)深入分析
1、設置情境,以表演的形式逐步深入。
將教室假設成一個談話節目的現場,舉辦一次《講述人生》的節目。談話的目的是使學生更了解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步驟:
①、分好角色:主持人、靠窗的病人、不靠窗的病人
②、根據相應的角色,以第一人稱作講述的準備,且設身處地體會該角色的內心世界。
③、匯報展示
要求
①、主持人控制整個談話的節奏,內容導向等,做好組織協調工作。
②、通過講述或談話,力求把病人的'內心世界展露出來。
③、觀眾向兩位病人提問,幫助大家盡可能把人物的內心分析透徹。
由于時間關系,只邀請一組展示。匯報結束后,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對這組的講述進行評價、修正和補充。
2、思考與質疑
(每問出示一張幻燈片)
①、同樣的窗口,為什么病友能夠看到美麗的風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墻?
結合學生的回答,明確:病友是用心靈在感受,而他用的是眼睛,看到的是現實中的情景。
病友的品格:堅強樂觀善良無私
他的品格:自私狹隘冷酷無情
無法用心去感知的他,看到的只能是冰冷的現實物體——光禿禿的一堵墻。
②、不靠窗的病人的品格真的只能與以上這些貶義詞相聯系嗎?
結合學生的回答,明確:不,從他將聆聽作為一種享受來看,從他有了自私的念頭后受到的輾轉反側,夜不能寐以及病情惡化的困擾來看,他的本性是善良的。(讓學生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
但私欲的膨脹使他變得冷酷無情,人性被這嫉妒的毒液給淹沒了,靈魂被自私的心理扭曲了。
③、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窗外美景的語段。(齊讀)
小小說篇幅十分短小,結構精致,惜墨如金,作者為什么用如此多的文字來寫窗外的景色?
討論,明確:“窗外的美景”描繪得越生動,我們越信以為真。虛實對比,待最后真相大白,無論是不靠窗的病人還是我們讀者受到的震撼也越大。
(四)知識提高
小小說雖然文章篇幅極短,思想上卻頗有深度。要做到如此的“高效”,就需要運用一定有效的藝術手段,來達到“白描”的勾勒效果。所以小小說作者常常設置藝術的空白,既節省了篇幅,又給了讀者以回味和再創造的空間。我們一起來看看細節和結尾中的空白藝術。
1、細節上的空白
(出示幻燈片)
例:在窗邊那個病人死去的那個夜晚,作者多次描寫了另一個病人的眼神,但同樣的眼神表現的是不一樣的心態,試揣摩他此時的心理活動。
①、“一天晚上,他照例睜著雙眼盯著天花板。”
②、“他的同伴大聲咳嗽著,……他兩手摸索著,在找電鈴按鈕,……但是另一位病人卻紋絲不動地看著。”
③、“病人終于停止了呼吸,另一位病人繼續盯著天花板。”
此處除了引導學生回答出我們常態思維下的困擾、掙扎、冷酷等心理活動外,對學生所提出的合乎邏輯的答案都要予以不同程度的肯定和鼓勵。把握多角度解讀的閱讀教學原則。
2、結尾中的空白
請發揮你的想象力,續說一段:當這位病人看到光禿禿的一堵墻之后,他……
(出示幻燈片:開始讓學生想象的那扇普通的窗)
評價學生的想象。那位不靠窗的病人,可能有無數種結局,但是我們還是希望他能從這件事中找回善良的本性。
(五)總結
同學們,在漫長的人生中,沒有人可以保證在其中的一段時間不走失自己。我們都會在不經意間做錯事,我們也會在迷失以后懊悔不已,所以我們也要不斷地反思、凈化自己的心靈。各位同學,敞開你的心扉,在文學殿堂中去尋找、感受人性的光輝,讓你的人生更加完美。
(六)課外拓展
(出示幻燈片)
1、閱讀錢鐘書先生的《窗》,并與本文作比較。
2、每當老師布置作文的時候,大家經常為沒有好的題材和創意而發愁。其實,我們如果從多個角度去思考事物,發散思維去聯想。那么我們就不用擔心作文無從下筆了。作者通過病房中的普通的“窗”,聯系到了心靈之窗,寫出了這篇膾炙人口佳作。面對無所不有的大千世界,請大家選擇其中一件事物,進行有思想深度和哲理高度的聯想,寫出精彩的創意和文字。
(七)板書
窗
[澳大利亞]泰格特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主題
一間病房一人描繪窗外美景一人病情嚴重,一人死去對贊揚描述者
兩個病人一人產生妒忌心理一人見死不救一人占窗口比譴責貪欲者
↓↓
景(虛)對比墻(實)
《窗》教學設計5
一、 基本練習。
(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
出示式題:
690-327-209 630-(267+356)
480-197+350 422+(333-195)
212+156+108 535-384+279
學生獨立計算,全班交流,交流時說清運算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本練習,檢查學生對運算順序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提高計算能力。
二、聯系生活,拓展應用。
1、自主練習第3題。
課件出示路線圖
(1) 看圖讀信息,提出問題。
談話: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生交流:發現城市之間的路程有多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
(2)動筆算一算,解決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回答:
① 從青島到濟南有多遠?算式:183+210
② 從青島到泰安有多遠?算式:183+210+71
③ 從青島到曲阜有多遠?算式:183+210+71+180
④ 從濰坊到曲阜有多遠?算式:210+71+180
⑤ 從曲阜到濟南比從濟南到濰坊遠多少千米?
算式:180+71-210
對于學生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讓學生口頭列式解決。提出的其他問題教師簡單板書,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旅游路線求出路程。
2、自主練習第4題
課件出示情景圖
談話:大家看,小明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商場買家用電器,正趕上商場在搞優惠活動。怎樣買東西更劃算,小明可犯了愁。我們來幫幫他好嗎?
談話:仔細觀察,從圖中你都發現了哪些信息?
(1) 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弄清圖中提供的數據與數據間的聯系。
談話:怎樣買合適?大家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
<<<12>>>
(2)小組討論,先估一估,再確定購物方案,并列式解答。
(3)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回答:
① 學生可能估一估:76+268+156≈500(元)所以只能買兩樣
② 也可能算一算76+268=344(元),400-344=56(元),100+56=156(元)
③ 可能有學生問為什么不先買飲水機和電飯鍋?(因為這兩種商品合起來超過400元了)
④ 還可能有學生問先買電風扇和電飯鍋行不行?(不行,因為76+156=222(元),不足300元,得不到優惠)
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案分析比較,最后得到合適的買法是:先買電風扇和飲水機,花344元,剩下56元,再用獲贈的購物券100元與所剩的56元合起來,正好買回電飯鍋。
[設計意圖]把目光從課堂轉向身邊,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同時,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增強自信心和成功感。
三、鞏固深入,綜合應用。
自主練習第5題。
出示情景圖
(1)看圖講數學故事。
談話:仔細觀察情境圖,哪位同學能講一個連貫的數學故事?
談話:聽了剛才的故事,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能自己解決嗎?動筆算一算,并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2)學生提出問題,獨立解決,小組內交流。
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a.二年級一共訂書報多少份?
b.學習報比故事大王和小哥白尼多多少份?
c.三班圖書角有多少本書?
d.三個同學每周大約一共寫讀書筆記多少字?
(3)全班交流:只要學生提出的問題合理,教師應予以肯定,同時要求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
(4)小結:聽了故事以后,你想說點什么?(多讀書可以增長知識……)
[設計意圖]這四幅圖信息較多,所以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信息,講故事,才能多角度地提出問題,然后進行充分地交流,從而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四、課堂總結。
談話: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大家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還想說點什么?
《窗》教學設計6
教材簡說:
課文語言優美,意蘊深刻。開篇從麻雀最日常的姿態寫起,它們落腳、翹尾、輕飛……不亦樂乎。接著,是文章最有力量的一個段落,作者極富情感卻又不動聲色地描繪了麻雀是怎樣的活著。文章最后,則在對麻雀平凡生活的詩意的寫照中結束。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正確理解課文內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貴品質以及麻雀對平凡生活的熱愛。
4.通過細膩的語言文字想象畫面,引導學生感悟作者語言表達的精妙。
教學重點:
通過引導學生品讀麻雀飛行時的不知疲倦和樣子的可愛,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與快樂。
教學難點:
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貴品質以及麻雀對平凡生活的熱愛。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引入新課
二、學習生字詞
三、體會麻雀的“忙碌”和“平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6—11自然段,引導學生感受麻雀“不羞愧,不自卑”的品質,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
一、回顧前文,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1—5自然段的內容,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2.概括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描述自己讀了這部分內容后,眼前出現的畫面。
3.老師總結:總是不停地低飛,不停地跳躍,不停地啄食,唧唧喳喳的叫聲總在我們耳邊回響,它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的.視線,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然而,這樣熟悉的小鳥,又的確從來沒有引起過我們的注意。為什么?
相機板書:忙碌平庸
二、讀悟結合,審視麻雀。
1.品味文字,體會麻雀的“不羞愧”和“不自卑”。
從課文那些地方可以讓你讀出麻雀的“不羞愧”與“不自卑”呢?請你讀讀課文,在相關的句子下面做記號。
抓住文中關鍵的詞語和句子——“低飛、跳躍、啄食、梳理羽毛,發出永遠幼稚的鳴叫”,體會麻雀的不羞愧;
抓住文中關鍵的詞語和句子——“在季節的變化中堅忍或歡快,有責任感地孵蛋和育雛……活著”,體會麻雀的不自卑。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深刻感受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貴品質,體會麻雀對平凡生活熱愛的形象。
三、品讀涵詠,賞析語段。
學習第9自然段,體會作者奇特的想象和新妙的比喻。
1.作者把麻雀比喻成什么?標點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把麻雀比喻成標點的妙處體現在哪些方面?(從形象和情感兩個方面品味)
3.鼓勵學生用最美的聲音讀好這一段。
四、拓展延伸,直面主題。
1.小結學習的內容。
2.課件出示大雁與麻雀并存畫面。莊子在《逍遙游》里說了兩種鳥,一種是大鵬,一種是小雀,這就是扶搖直上的大鵬,這就是決起而飛的蓬間小雀。如果你是鳥,愿意做哪一種呢?
學生自由談:如果我是一只鳥,我愿意做________鳥,說出自己的想法。
3.總結全文,直面主題:
不管我們能做什么,我們能夠做成什么,如果能以理解、欣賞、熱愛的目光去對待周圍的事物,那么,這個世界,即便是一只平庸的麻雀,也會變得非常可愛。
——祝愿親愛的同學,用你們樂于的生活方式,找到屬于自己真正快樂的生活!
五、作業:
1.反復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練筆,心語獨白:我是一只……
六、板書設計:
13.隔窗看雀
生活形態 (忙碌 平庸)
生活情態 (不羞愧 不自卑)
生命,存在就有意義
《窗》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四。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計,體會估計的重要性,初步學會估計的策略與方法。
2、經歷估計事物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3、通過估計,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計,體會估計的重要性,初步學會估計的策略與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估計,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體會估計的重要性。
1、情境激趣、提出問題。
(1)師生交流對農村的感受和印象。
問:小朋友們,誰去過農村呀?說說你對農村的印象和感受嗎?
請有過對農村親身感受的'孩子說一說對農村的親身感受。
教師引導:是啊,美麗的新農村,農民的生活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老師繼續帶同學們走進新農村,和農村的小伙伴手拉手,體驗一下農村生活,好嗎?
(2)課件展示走進農村的場景畫面。
場景一:手拉手希望小學操場。
場景二:白菜園。
場景三:小樹林。
邊展示邊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3)提出問題。
課件定格三個場景,問:看著這三幅畫面,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有多少個同學在做操?
種了多少棵大白菜?
有多少棵小樹苗?
教師有順序的將這些問題板貼。
2、數一數,初步體會估計的重要性。
(1)數一數。
問:數一數,你能很快地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給學生時間一定時間,讓學生數數看。
(2)談體會:
問:你得出結果了嗎?遇到了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1)因為數量太多,一時數不過來、也數不清楚。
(2)有些白菜被擋住了,看不著,沒法數。
(3)我數出了每行有6個人,有16行,想用乘法,16X6我不會算。
……
(3)教師引導:
遇到數量較多的物品,我們一下子數不過來,就可以運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先估計一下大體數量,今天我就來學習數量的“估計”。板書:估計。
補充板書:大約
大約有多少個同學在做操?
大約種了多少棵大白菜?
大約有多少棵小樹苗?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尋找估計策略。
1、探尋估計策略。
(1)明確問題:大約有多少個同學在做操?
課件展示場景一:手拉手希望小學操場。
(2)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教師提出要求:仔細觀察畫面,動腦筋、想辦法,請你自己先試著估計一下。
(3)小組內合作交流。
你是怎樣估計的?在小組里和身邊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4)小組匯報,向全班介紹估算方法。
可能會出現下面方法:
兩橫排大約是30人,用筆把兩橫排圈出來,六橫排圈了3個圈,大約是90多人;
兩豎行大約是10人,把兩豎行圈成一圈,16豎行可以圈成8圈,大約是80多人。
數出每豎行有6人,10豎行是60人,再加上6豎行36人,一共是96人。
一半有8豎行,每行有6人,一半有48人,兩半合起來大約有96人。
……
教師引導學生采用用筆筆圈一圈,估一估的方法,提高學生的估計正確率。
(5)教師小結:
剛才同學們普遍都采用數出有幾行、有幾列,然后通過確定一部分來估計全體的方法,還有不少同學用到了估算。估計的方法很多,只要合理就是正確的,結果不一定完全相同,
2、鞏固估計策略。
問題一:大約種了多少棵大白菜?
課件展示場景二:白菜園
(1)學生個人嘗試估計。
教師提出要求:仔細觀察畫面,請你自己先試著估計一下。
(2)全班交流估算方法。
可能會出現下面思路:
先算出1畦白菜有多少棵(一畦白菜有5行,每行6棵,共30棵),再推想8畦白菜大約有多少棵(2畦大約有60棵,4畦大約有80棵,8畦白菜大約有240棵。)
先估計2畦白菜有多少棵(2畦白菜有10行,每行6棵,共60棵),8畦白菜4個兩畦就是有4個60棵,大約有240棵。
……
(3)教師小結:估計的時候要有一定根據,同學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估計。
問題二:大約有多少棵樹?
(1)教師提出要求:比一比,看誰估計得最快、最準。
學生比賽。
(2)交流估計經驗。
請估計的最快最準的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估計方法。
三、走進生活,鞏固拓展,完善估計策略。
1、估計“給爺爺的一封信”的字數。
(1)課件出示小明給爺爺的一封信,請一名學生讀一讀。
師生交流讀信感受。
(2)教師提出要求:請你估一估小明大約寫了多少個字?
學生嘗試估計后,全班交流估計的結果和估計方法:
A、先估計1行的字數,再算幾行的方法。
B、先估計空白的格數,再整頁寫滿的字數減去空白的字數。
C、用割割補補的方法,將開頭一行的字補到第三行中,湊成一整行,再按(1)的方法進行估計。
……
《窗》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學習小說中對比手法的運用,精巧的構思。
2、深入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認識人性的美與丑。
3、聯系生活談體會,認識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1、生字詞的掌握
2、對比手法的運用,精巧的構思。
教學難點
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認識人性的美與丑。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方法
朗讀、提問、討論品味、點撥、練習。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房間因為有了窗口才透進陽光,心靈因為有了窗口才看到希望,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形無形的窗口,而這些窗口向我們展示著社會人生百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泰格特的這扇《窗》。——顯示課題、作者、國籍。
二、檢查預習(大屏幕顯示)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俯瞰、一泓、水禽、斑斕、咳嗽、洗漱、卡住、手肘、充塞、挪動、扣人心弦、氣喘吁吁
2、根據意思寫出對應的成語
①形容使人感到緊張或激動。②一點兒也不動。
③生動活潑得如同活的。④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⑤形容對不足為奇的事情過分驚訝。
3、交流讀書感受
三、回顧小說常識(板書小小說)
1、什么叫小說?
2、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
3、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四、知情節(板書情節)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然后簡要復述小說的.情節。附漫畫圖
開端——關系融洽
發展——現實困擾
高潮——見死不救
結局——只見禿墻
過渡語:相同的窗戶卻有不同的風景,究其原因,不過是窗內看景的人不同罷了。那么,窗內是兩個什么樣的人呢?
五、分析人物(只顯示問題,并把問題分給六個小組討論解決。師生互動)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4、5自然段,思考以下問題:
1、近窗者描繪了哪些窗外景色?品味景色特點。(讀出相應句子)
景物多多,色彩斑斕,充滿生機與活力。
2、窗外的美景是真的嗎?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不是,想解除同伴的病痛,這美麗善良的謊言,讓病友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增添與病魔抗爭的信心。
3、表現了他怎樣的品質?
熱愛生活、樂觀向上、道德高尚……(板書)
請同學們跳讀讀6—11自然段,思考以下問題:
1、找出描寫遠窗病人心理活動變化的句子,并簡要分析。(齊讀這些句子)
(4個為什么)遠窗者在享受過程中滋生了丑惡的欲念,從暗自不滿——萌生嫉妒——強烈地怨恨——見死不救,忘恩負義。
2、當近窗者病情發作急需幫助時,遠窗者有什么表現?
眼盯天花板,紋絲不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3、你如何看待遠窗者?
自私狹隘,卑劣丑惡,冷漠無情……(板書)
教師點撥:一個簡單的故事,折射出人性的光輝與暗淡。兩個病人,懷有兩顆不同的心靈,近窗者領略了人間完整的美,而后熄滅了生命的火焰,遠窗者費盡心機,雖占有了迷人的“窗口”卻無法窺見美,因而在痛苦地茍延殘喘著。小說在塑造這兩個人物時采用了對比手法,揚善貶惡的主題也就得以表現了。
思考練習:假如病房中又轉來一位病人,那么原先不靠窗的病人會怎樣做呢?
過渡語:這篇小說通過這樣兩個人物,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六、生活哲理
凡是心胸狹隘、視野短淺的自私者,必然不能與襟懷磊落、目光高遠的高尚者同樣享有感知美、體悟美的均等機遇——因為這種機遇是客觀隔著一堵永恒不倒的“墻”。
七、聯系生活談體會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近窗者和遠窗者呢?又演繹著怎樣的人生呢?
八、作業
1、小說以“窗”為標題有什么作用?
2、小說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3、改編課本劇。
4、由學生畫出知識樹
九、課堂小結
同學們,小說中的“近窗者”是善良的,他身上閃現出的人性光彩是動人的,而今,在我們的身邊,也有無數的“近窗者”,災難中蜷起身子庇護孩子的母親;用血肉之軀保護學生的老師,背著失去親人的痛楚卻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人民警察;不怕困難,連續作戰的人民子弟兵……同學們,讓我們都來做“近窗者”吧,學會感恩,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生命,如此才能構建和諧的生活環境!
《窗》教學設計9
教學目的:
1、梳理小說情節,體會作者精巧的構思:對比描寫和出人意料的結尾;
2、分析解讀人物,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美與丑;
3、聯系生活談體會,感悟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導樹立良好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1、解讀人物,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美與丑;
2、體會小說精巧的構思,理解對比手法的作用;
3、初步學會欣賞小小說、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點撥法比較、聯想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20xx年高考作文陜西有個考生寫了一首詩歌在網上炒得很火、
高考作文明確規定不允許寫詩歌,可他呢?明確規定不少于1000字,可她只寫了209個字,然而這首詩卻被評為滿分,她也因此改變了中國高考的歷史——把高考作文不能寫詩歌送進了墳墓。她的詩題目是《打開窗簾——陽光只有一種顏色》
我認為,在有人眼里,打開窗簾她的內心不僅陽光燦爛,而且還能把陽光播撒到別人的心靈。而在有人眼里,卻永遠只能面對一堵光禿禿的墻,正如北島的一句名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下面我們通過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說《窗》一起去見證人性的光輝與暗淡。
二、作者簡介
三、聽課文朗讀
1、讀準字音
俯瞰()一泓()水禽()斑斕()咳嗽()洗漱()卡住()模型()手肘()扣人心弦()
爭奇斗妍()氣喘吁吁()
2、畫出你認為好的詞語
四、整體感知,深入剖析:
1、本篇小說的人物是誰?環境如何?在文中找出相應句子。
2、兩位病人當時的處境如何?關系怎樣?在文中找出相應句子。
明確:關系融洽————開端。
2、那么,窗外的世界到底是如何的?文章里是怎么描述的?
參考:“很顯然,這個窗戶俯瞰著一座公園,公園里面有一泓湖水……但四周還有五彩斑斕、爭相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盞草,……在這些商店的右邊,鬧市區隱約可見。”
“一個孩童怎樣差一點跌入湖中,身著夏裝的姑娘是多么美麗動人。……”
3、我們可以用一些詞語來形容這番景象嗎?
參考:五彩斑斕、爭相斗妍、生動活潑、生機勃勃等等。
4、這些我們又是怎么知道的?
參考:是靠窗戶邊上的病人講述的。
5、遠窗者聽了近窗者娓娓動聽的敘述是怎樣一種感受?
參考:“躺著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聽著這一切。這個時刻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享受。”“仿佛親眼看到了窗外所發生的一切。”
6、為什么那一時刻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享受啊?
參考:生命太美好了,生命是沉浸在苦水中的甜蜜,是漂浮在淚水里的安詳,是濺出浪花的微笑。生命是寶貴的,又是短暫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在這個世界多留下美好的記憶。當生命受到威脅時,任何人都強烈渴望自己的生命能長久、平安。窗邊的病人所描述的景色是那么的有生命力、有生氣,對于一個渴望生命、渴望活著的人而言,簡直是太誘人了。
7、誘人的景象,賦予他動人的渴望;動人的渴望,又令他萌生了可怕的想法。什么想法?
參考:“為什么偏偏是挨著窗戶的那個人,有幸能觀賞到窗外的一切?為什么自己不應得到這種機會呢。”
這是小說中慣用的哪種描寫方法?心理描寫。
8、一開始,他還為自己會有這種想法而感到慚愧,也竭力不再這么想。但是他愈加克制,這種想法就反而越強烈,“為什么不該是我呢”。
參考:由對事發展到對人、對窗邊病人的妒忌,引發了他內心的私欲或自私心理。————發展
9、他的這種私欲有沒有影響到他的行為呢?下面到底發生了什么?
參考:他見死不救,這是文章的高潮部分。
一天晚上,他的同伴突然開始“大聲咳嗽,呼吸急促,時斷時續,液體已經充塞了他的肺腔”。“痛苦的咳嗽聲打破了黑夜的沉靜。一聲又一聲……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聲也停止了”。
為什么作者將同伴的死亡過程寫得如此仔細呢?
參考:襯托。
10、你怎么知道他是見死不救,文章里能不能找出最能體現這點的句子或詞語?
參考:同伴半夜醒來,呼吸急促,兩手摸索著救命時用的電鈴按鈕。“他照例睜著雙眼盯著天花板”、“紋絲不動”、置曾為他帶來”享受”的同伴的性命于不顧,嫉妒心惡性發作,私欲膨脹,靈魂丑惡,冷酷無情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11、身邊的生命消逝了,不靠窗的病人立刻提出是否能讓他挪到窗口的那張床上去。當他如愿以償地靠在窗邊時,小說的結局竟是如此地出人意料。
參考:“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結尾
五、思考評價、深化主題:
1、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為什么結局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同樣的窗口,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麗的風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
參考:靠窗的那位病人無私高尚博愛,他的心靈之窗是打開的,他的心中有最美的風景。冷漠的心中是不會有春天的,也看不到春天。他的心靈之窗是緊緊關閉著的,就象堵著一堵墻,所以他無法看到那美麗的圖景,只能看到那光禿禿的一堵墻。
2、為什么死去的病友要編出如此謊言呢?借此,我們來評價一下這兩位病人吧!
參考:第一個病人他渴望生命,對生活有著滿腔的熱情,所以他幻想出了這五彩斑斕生動活潑的景象,激勵自己跟病魔作頑強的斗爭,他是堅強的樂觀的。同時,在他的心中,病友的生命同樣重要,他要盡自己所能激發病友的生之欲望,點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所以他是善良的、無私的`、高尚的。第二位病人也熱愛生命,他也有善良的本性,但是私欲的膨脹使他變得冷酷無情,嫉妒的陰影蒙蔽了他善良的人性本色,自私扭曲了他對生命的詮釋。在同伴面前,他顯得是多么渺小不堪。
3、分析人物形象
靠窗的病人:關愛他人,心靈高尚胸懷坦蕩樂觀向上心地善良;不靠窗的病人:嫉妒心強,見死不救,冷酷自私冷酷無情卑劣可恥
4、作者通過什么方法刻畫人物形象的?;
作者通過心理、動作的描寫,將兩位病人作了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讀者清楚地看到他們的心靈一美一丑,一善一惡,在對比中“揚善貶惡的道德力量”表現更為突出。
六、拓展延伸
1、請你為本文寫一個結局
2、與本文比較哪個更好?
這句話是躺著的病人陰暗追求的必然結局,也是他丑惡令魂的具體物化,含蓄地顯示出卑劣丑惡的靈魂不會找到亦真亦美的境界、清晰地高訴讀者,美麗迷人的公園景色是近窗病人心靈的投影,并不存在與窗外、作者不動聲色贊美與批判,凝聚于凝練`冷峻的結尾中,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手法:急停,留白,出人意料,情理之中
作用:諷刺了自私的人心胸狹窄,目光短淺;反襯了無私的人心胸寬廣,視野開闊。
給讀者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
七、挖掘主題
本文題目是“窗”,誰能談一下對“窗”的理解?
內容:“窗”喻指心靈之窗
結構:小說的情節緊緊圍繞“窗”來展開
八、各抒己見
1、假如病房里又住進來一位病人,不靠窗的病人會做些什么呢?
———他可能會把自己的經歷講給新來的病人聽,并且告訴他那個自私的人就是他自己以此來贖罪、懺悔。
———他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做,只會呆呆地看窗外光禿禿的墻。因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怕新來的病人會像他一樣為了占這個床位而加害他。
———他一直自責、內疚,病情因此越來越重。在臨死之前把這件事告訴了新來的病人,以此來告誡人們不可因一時糊涂而遺憾終生。
———他會像靠窗的病人一樣也每天給新來的病又講“窗外的美景”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受到了哪些啟發?擁有了什么收獲?
——在生活中做人不可自私自利,不可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在生活中不應有嫉妒之心和貪婪之心。
——給自己插上一雙想象的翅膀,學會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迎接生活的挑戰。
——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愛自己,更愛他人
九、聯系生活,感悟哲理:
我們衷心希望遠窗者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位病人,建議每位同學寫一句話作為禮物送給他,希望他在我們大家的幫助下也能看到最美的風景,能夠很好的生活下去、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李綱(宋)
為自己的幸福活著的人,低劣;為別人的幸福活著的人,渺小;為大多數人的幸福著的人,高尚,
————列夫托爾斯泰(俄)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果戈理(俄)
對于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愛因斯坦
這些話是送給遠窗者的,也是送給我們每個人的我們并非圣人,也會迷失自己,我們常常要洗滌心靈,充實心靈,美化心靈、在此我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一段話送給每位同學,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十、結束:
一扇小小的窗戶,揭示了人性的美與丑,成為我們窺視靈魂、認識人性的瞭望臺;讓我們懂得了只有純潔的心靈、高尚的人格才能澆灌出絢麗多彩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充滿生機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之景。一個人心中沒有春天,他的眼中只能是一片荒漠。一個道德卑劣的人是不會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的。讓我們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靈,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美麗的風景,然后把它傳遞給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十一、課外推薦
歐、亨利《最后一片葉子》
《麥琪的禮物》
莫泊桑《項鏈》
栗良平《一碗陽春面》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窗》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認讀“桶、軍、失、雙、征、季、牽、沐、攀、論”10個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描寫“失、軍、論、沐、征、很”;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出“軍、論”在字典中的頁碼。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
3、背誦課文。知道一群孩子來到窗下,為一位在戰場上失去雙腳的紅軍爺爺種月季花和牽牛花的故事。
4、學習孩子們愛長輩的好品質。說說自己尊敬長輩的一件事。
重點和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9個,部首一個。并能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失、沐、征、軍、沐、很”等字。
2、通過學習,使學生受到一次革命傳統教育。同時從小養成尊重長輩,關心他人的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入課題
1、老師簡介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多媒體配上相應的背景畫面。
2、引出新詞:“紅軍、長征,學習生字“軍”、“征”。
(1)復習音序查字法,集體運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出“軍”字,并為“軍”找找朋友。
(2)為“征”找找形近字,通過比較認清“征”的字形。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和課文中的小朋友一起來到一位老紅軍的窗下。
4、小老師帶讀課題。
5、交流:讀了課題后想知道些什么?
(說明:這一環節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一開始邊介紹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背景,邊由多媒體演示相關內容,能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這一段中國革命的歷史和對老紅軍的敬仰,同時在相關內容旁出示詞語,既能讓學生對生字詞印象深刻,又能幫助學生了解詞語的含義。
此外,在學習生字時,先復習音序查字法的步驟,再集體查字,能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鞏固使用工具書,積累生字。)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聽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聽后交流。
(2)學生自由地輕聲朗讀課文,借助音節讀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讀錯字。
2、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1)出示本課生字:“桶、失、雙、牽、沐、攀、論”,說說你運用了什么方法認識了其中哪些字?(先小組交流,再大組交流)
(2)運用換部首、找形近字的方法學習“桶”字。
運用編順口溜的方法學習“沐”,并在課文中找到“沐”字,讀讀有關句子,體會意思。
展開想象的辦法學習“牽、攀”。
做“一字開花”的游戲為“失”找朋友。
(3)比一比,賽一賽,看看誰能運用音序查字法快速地在字典中找到“論”字?
(4)去掉生字的拼音,認讀生字。
(5)同桌合作讀課文,在課文中讀準字音,互相糾正,并數數這首詩共有幾節?
(說明:在這一環節,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文錄音,培養學生靜心聽、邊聽邊思的好習慣。同時,讓學生通過聽了解課文內容,再讓學生運用各種方法自主學習生字。用“比一比、賽一賽”的`方式開展音序查字,目的在于激勵學生能熟練地運用工具書。)
三、再讀課文,熟讀成誦
1、 出示課文第一節,指名讀。
詩句中的“他”是誰?我們曾經和紅軍爺爺在窗下干什么?
2、用引讀的方法熟讀本節,指導朗讀本節,試著背誦。
3、出示課文第二小節。指名朗讀。思考:為什么我們又來到爺爺窗下?
4、小組朗讀。思考:我們在窗下做了什么?(在課文中找找有關語句。)
5、同桌分句子讀讀本節,說說我們是懷著什么心愿為紅軍爺爺種下月季花和牽牛花?并把這種感情用于朗讀之中。
6、有感情地朗讀本節,再試著背一背。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說說這是一群怎樣的小朋友,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8、 總結:孝敬長輩、關心他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小朋友們要從小養成這種優良的品德。
[說明:這一環節重在朗讀指導,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體會。教學時,教師當注意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同時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男女生對讀、小組賽讀、個別領讀、接龍讀、配樂讀、表演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逐步提高朗讀的要求,培養學生朗讀的能力。以讀帶講,不必做提問分析,以讀促理解,使學生從讀中感受道理。]
四、復習鞏固,課外拓展
1、做“節拍器”游戲復習鞏固生字。
2、小組對抗賽,復習鞏固詞語。
3、配樂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4、自由地說說你孝敬長輩的事例。大組交流后評選“孝敬長輩小模范”。
5、指導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失、征、軍、沐、很”。注意間架結構,關鍵筆畫所在的位置。
(說明:這一環節的鞏固部分教師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插入形式多樣的游戲,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及時反饋學生掌握的情況。此外,學生在談話交流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話,注意語言規范。寫字時,應注意提醒學生書寫、握筆姿勢規范。)
《窗》教學設計11
一、開頭:
熱烈歡迎尊敬的評委與老師們分享我們的閱讀智慧。
二、導入:
同學們: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有著不同的理解,錢鐘書先生認為“窗可算是房屋的眼睛”“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對窗有何獨特的理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小說《窗》的世界,體驗泰格特對窗的獨特的見解。
亞里士多德說:“思維從疑問與驚奇開始。”
三、目標定位:
親愛的同學你想帶著怎樣的疑問與驚奇開始今天思維的旅程,你想從這篇文章中獲得什么?請給自己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綜合同學們剛剛確定的目標,我歸納如下(一起讀)
通過揣摩人物心理,體會精巧的構思,探究人性的美與丑,領悟其中的哲理。
四、檢查預習:
課前,同學們經過預習已經了解本文的內容,請你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在一家醫院一間窄小的病房里,住著兩位病情嚴重的病人。一位靠窗,一位不靠窗。靠近窗口的病人為不靠窗的病人精心描述一個美麗的公園,不靠窗的病人逐漸產生占據窗口床位的自私的想法,見死不救,最終只看見光禿禿的一堵墻。(透過這扇窗,我看到了人性的美與丑)它不單單是病房的一扇窗,更是一扇心靈之窗,折射出心靈的美與丑。
五、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在文章中,刻畫了兩個怎樣的人,請你任選一個進行評價。并抓住文中的關鍵詞或關鍵句子作為依據進行闡述。
(一)靠窗病人:
通過描寫語言體現品質。描述哪些美景?這些美景具有什么樣的特點?(自然景物之美、蓬勃著生機與活力的生命之美、運動之美——自由、溫馨、美好)他為什么要描述這些美景?他在什么情況下、環境下描述這些美景?體現了他怎樣的品質?
重病在臥,需要靜養,不宜如此勞神費心,他完全可以自我陶醉于窗外的美景,或陶醉于自己的想象,靜心修養。但是他主動的,義務的為遠窗病友每日兩課,描述自己所享有窗外新鮮、活躍的大千世界的一切景物,使遠窗者真切的`感到這個時刻的每一分鐘都是享受,為他羸弱的生命注入一種戰勝病魔的精神力量。
病房窄小,兩個人什么事都不能做,環境惡劣,處于困厄之中,這位病人仍這么樂觀的面對生活,在艱難中活得有寄托,有樂趣,有著不滅的希望。更加突出近窗者心懷大愛,靈魂的高尚。
靠窗病人無私、熱愛生命,關愛他人,樂觀善良,忘我付出、為了別人快樂,為了別人幸福。
道德高尚,以純正的心緒觀照到人間流溢著蓬勃生命的真美,并望見了遠方無限的美的折光。
如果你聽了這樣的描述,心底里會油然而生一種什么情感或想法?(符合人們善良的愿望。)
不靠窗病人有怎樣的心理?(通過描寫他的心理活動體現品質)
(二)不靠窗病人:
自私貪婪,對一個垂危的生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見死不救,忘恩負義,冷酷殘忍,靈魂卑劣,雖然最終占據了迷人的窗口,也無法窺見美,只看見光禿禿的一堵墻,痛苦的茍延殘喘。人性丑
問題探究
1.最終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這樣的結尾給你怎樣的啟迪?(同樣的一堵墻在不同人眼里呈現不同的狀態)
光禿禿的一堵墻,是遠窗病人丑惡靈魂的象征,含蓄的顯示卑劣丑惡的靈魂不會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清晰的告訴讀者,美麗的公園景色,是靠窗者美好心靈的投影。作者巧妙的將贊美與批判凝聚于凝練、冷峻的尾句中,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凡心懷貪婪,視野短淺、冷酷殘忍的自私者,必然不能與心懷大愛,襟懷磊落、目光高遠的高尚者同樣享有感知美、體悟美的同等機會。(記下這些智慧的話語,豐富我們的體驗,溫暖我們的記憶。)“光禿禿的”寫出荒蕪、冷酷的心靈無法孕育蓬勃生命。
2.墻還有什么寓意?(自私、貪婪、冷酷等都是一堵墻,都是一種阻隔)
墻是障礙。是一種阻隔,面對阻隔,應該進行必要的真誠的溝通,時時揩拭凈化自己的靈魂。讓美德進駐我們的心靈。
3.有同學認為遠窗病人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誰都愛美景,想占據窗口的位置也無可厚非,你同意這個同學的看法嗎?(愛不是占有,更不是見死不救,不能違背做人最起碼的原則、良知)
4.不靠窗的病人的行為是否可以原諒?(當然不能)
5.是否可以理解?
理解什么,人性是有的弱點的,人性不完全是美的,正是因為有不同的人性,才有了這樣的精彩的世界;——在突發事件發生的情況下,或者在艱難困厄的環境中,一般人往往會首先保全自己,首先考慮個人利益,自私肯定會因為各種因素的誘發在很多人身上表現出來;不靠窗病人正因為私欲膨脹,無法遏制,是愛心與自私斗爭的失敗,當然也就是自私的勝利,才導致見死不救的行為發生。轉念之間的惡念,往往釀成不可晚挽回的悲劇結局。不靠窗存在的道德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道德法庭去審判,而審判的目的應該在于警示人們什么是不道德的,以喚醒人們的愛心。
積極的人生態度指引我們該做什么;消極的人生態度警示我們不該做什么。“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省焉”
(三)小結:
1.根據剛剛的分析,請你用:“靠窗病人是一個的人;不靠窗的病人是一個的人”來總結一下這兩個人物形象。(熱愛生命、樂觀善良、道德高尚;見死不救、自私冷酷、靈魂卑劣)——鮮明對比
作者對兩位病人的態度:懲惡揚善(貶惡還是懲惡?學生討論)
2.靠窗的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為遠窗的病人打開了一扇窗,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扇心靈之窗,一扇溝通之窗,一扇愛之窗,通過溝通,讓愛、美、善進駐我們的心靈。
六、拓展:
蘇格拉底說:“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的誕生。”剛剛同學們的表現的確印證了蘇格拉底的智慧,也彰顯了我們的智慧。
泰格特想給我們打開一扇窗,揚善懲惡,用愛點亮我們的人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這樣的窗,指引我們成長的方向。我們感謝泰格特為我們打開了這扇愛之窗,讓我們走進了人生美麗的大花園。其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善良的人們認識的、不認識的為我們打開一扇扇神奇的窗,我相信我們的同學一定能夠懷著感恩之心如數家珍。哪位同學給我們說說。
七、總結收獲:
在愛的關照下,同學們一定收獲多多,請自信滿滿的給我們數一數。
盤點我的收獲:可以從小說內容給我們的啟發;可以從作者精妙的構思給我們的指引;也可以從獲得的學習方法等角度談。
八、分享他人的閱讀智慧:
現在讓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另外一位讀者的閱讀智慧。看他透過這扇窗悟到了什么?(我突然間想起一首歌,“因為我愛你”: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生命獻給別人,一個人能把自己的愛獻給別人,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懂得愛的人)聽了這樣的話,我們不由得感嘆:擁有愛的人所見略同。
是啊,愛是開啟心靈之窗的金鑰匙。愛能融化隔膜的堅冰,美總是與愛相伴而行,擁有愛的人才會擁有美好的一切。讓愛我們的人,我們愛的人活得溫暖、快樂、幸福。
九、好書需要分享,閱讀豐富人生。
讓我們接受更多的關愛,課后請閱讀如下書籍:
歐·亨利《最后一片藤葉》《麥琪的禮物》
栗良平《一碗陽春面》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讓我們在“因為我愛你”的音樂中結束這節課。
設想結尾(課后作業)如果要你給這篇小說續一個結尾,你會怎么寫?
歐·亨利是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家之一,
歐·亨利式結尾就是在文章情節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實際,從而造成獨特的藝術魅力。
神奇的“歐·亨利式的結尾”令人為之折服,也使歐·亨利名聲大噪,他先在故事情節發展過程中說明一些情況,作了鋪墊,埋下伏筆,但對最重要的事實卻一直保守秘密;結尾時峰回路轉,豁然開朗,出現一個意料不及的結局,向讀者揭示了整個故事的意義和人物性格及行為的全部真實,使讀者在驚愕之余,拍案叫絕,不能不承認故事的合情合理,贊嘆作者構思的巧妙。
《窗》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說主題
2.體會小說對比手法的運用和巧妙的構思
3.正確認識人性的美與丑
教學重點、難點:
1.分析人物形象
2.體會對比手法的運用和巧妙的構思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打開這扇窗,我們可以看到人間的光明與黑暗透過眼睛,我們可以感知世間的冷與暖今天,讓我們打開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的《窗》,一起走進兩個病人的世界
二、預習展臺
1.檢查預習,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2.默讀課文,結合圖片復述故事情節
三、合作探究
1.文中的兩位病人是怎樣的人?請用以下句式評價他們(要求:結合課文內容分析)
我想評價 ,我認為他是一個 的人,因為
2.文中有哪些方面運用了對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3.如果把結尾改成“他看到的是那座美麗的公園”,你認為好不好,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如果我們產生自私的想法,羨慕甚至嫉妒別人,怎么辦?閱讀下面的材料,請寫一條微博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位初二的男生看到班里的某位同學用iPhone手機,十分羨慕,也想擁有一個,就叫父母買一個給他可他們家生活比較貧困,父母沒有答應他于是他就約了幾個社會青年,在那位同學回家的路上進行勒索結果沒有拿到手機的他們就開始圍毆那位同學,幸好有居民發現報了警
五、教師寄語
別在羨慕別人的.幸福的哀嘆中忽略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別在嫉妒別人的幸福的痛苦中忘了追求自己的幸福!
要相信,只要我們的心中充滿陽光,窗的外面,每天都可以是晴天!
六、布置作業
小說的結尾戛然而止,請你發揮想像,續寫一段情節,要求寫得既有創意,又切合小說的中心意思,300字以上。
《窗》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通過文章寓言式的情節構思,理解人物形象的鮮明的對比特色。
2.學習文章含蓄凝練的語言,欣賞本文的結尾。
3.認識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學習含蓄凝練的語言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準備
錄音材料、課件或小黑板。
設計思路
小小說短小易懂,結尾往往出人意料,發人深思。可引導學生討論這樣寫作的妙處,從而理解兩個病人的形象,小說的主旨就會迎刃而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導人:嫉妒心是人人都具有的',但是如果你把嫉妒心埋在心底,讓理智支配自己為目標而努力,那么嫉妒就會發揮它的積極意義;相反,一味讓嫉妒滋生漫長,結果會如何呢?(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出示課件1。)
1.默讀課文,圈點字詞。
2.文章是如何塑造人物的形象的?與其它小說的人物寫作有何不同?
3.小說的結尾有何特點?你是怎樣理解的?、
4.你對兩位病人持什么樣的態度?
三、合作學習
1.找出文章精彩的語句,小組交流。
2.找出不理解的語句,小組交流。
四、反饋交流
(出示課件2。)
1.給加點字注音。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本課的“積累運用”部分。
2.小說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明確:(小說一般通過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中心。而本文運用的寓言式的構思,人物簡單,兩個病人既無肖像描寫也無多少語言、動作,只用敘述來介紹他們,連個姓名,外號也沒提。但作家選擇兩個病人作代表人物,有深刻的意義。)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并推薦代表全班交流。)
3.小說結尾出人意料“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它留給讀者廣闊的思考
空間,讀者會想些什么呢?這個病人會想些什么?
明確:(讀者會想,這個自私的奪窗者,會不會由此又感到慚愧,原來病友看到的是他編造的一套景色,目的是安慰自己這個躺在床上看不到景色的重病號……抑或非但不慚愧。反而責怪病友胡編亂造,讓自己受騙而導致為了這扇窗而白天受困擾,晚上徹夜難眠,加重了病情……還是懷疑自己的眼睛怎么了,怎么會看不到那景色呢?)
(這是一道開放性題,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心中有佛,就會滿眼是佛;心中有墻,就會滿眼是墻。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明白哲理:襟懷坦白、目光高遠、熱愛生活的人,會看到生活中的美,體悟到生活中的美。)
4.你對文中兩位病人持什么樣的態度?
明確:(認識作品中兩個人物的意義,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五、研讀賞析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出示課件3。)
“一天晚上,他照例睜著雙眼盯著天花板。……另一位病人仍然盯著天花板。”
1.“湖面上照例漫游著一群群野鴨、天鵝……”與“他照例睜著雙眼盯著天花板”中加點的詞怎樣理解?
明確:(“照例漫游著”:表示這是公園里湖中一般常見的景象,是靠窗病人根據生活實際的想像。)
(“照例睜著”表現不靠窗病人為想法所困擾,突出盯著天花板看已不止一次。)
(同樣的訶語卻表現了兩住病人不同的心態和其心理之高尚與卑劣可見一斑。)
2.本段文字中對不靠窗的病人的細節描寫“他照例睜著雙眼盯著天花板”和“另一位病人仍然盯著天花板”,反映了他的什么心理活動?
明確:(這一細節描寫突出表現不靠窗病人的自私,一心奪窗。所以面對病友在生死線上掙扎時,態度冷漠,巴不得他死了,可以讓出靠窗床位,于是對此置之不理。其靈魂丑惡、冷酷無情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讓學生學會分析細節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
3.試思考本文以《窗》為命題的作用。
明確:(“窗”喻指心靈之窗;小說的情節緊緊圍繞“窗”展開。)
六、梳理鞏固
學生同位交流本節課所學知識。
七、拓展訓練
(如有時間,在課堂上進行。)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的“閱讀理解”部分。
八、布置作業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
板書設計
窗
泰格特
善良 自私
心零之窗
高尚 冷酷
《窗》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進行整體感知,能概括出病人病情發展的全過程
2、分析人物的不同品質,領會思想,指導生活
3、體悟本文“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巧構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剛才課前與同學們聊天,我發現咱們班的同學都很熱情,也很可愛。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欣賞一則有關窗的故事,用我們的`心靈去體悟一下窗內外的世界吧!
二、病例診斷(整體感知):
假如我們同學是這兩位病人的主治醫生,請你認真閱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為這兩位病人填寫病歷卡(一)。
(學生交流,教師總結)
病歷卡(一)
病人:遠窗人近窗人
進院狀況:
遠窗人:病情嚴重,日夜躺在病床上。
近窗人:病情嚴重,分別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個小時。
病情發展過程:
遠窗人:聽病友描述窗外美景,病情穩定
→想占領靠窗的位置,病情加重
→獨占窗口,但并沒有得其所愿
近窗人:與病友分享窗外美景,病情穩定
→病發,大聲咳嗽,呼吸急促
→呼吸停止
三、病員鑒定(人物分析):
兩個病人,兩種不同的命運。遠窗人存活,近窗人不幸身亡。作為主治醫生,請你為這兩個病人作一個鑒定,填寫病歷卡(二),你覺得遠窗人和近窗人分別是怎樣的兩個人?你能從文中找出依據嗎?
(學生交流,教師總結)
病歷卡(二)
病員鑒定
近窗人:是友好、熱愛生命,對生活有滿腔熱情,
堅強樂觀、無私善良、心胸開闊的人。
依據是:1、經常和病友聊天,激勵自己和病友與病魔作斗爭。
2、將虛無的場景編造得如此美妙,描述得如此生動。
遠窗人:是本性善良、熱愛生命、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但隨著私欲的膨脹,嫉妒心的作祟,而變得冷酷無情、自私自利、見死不救的人。
依據是:1、每次都很享受病友給他描述的窗外美景,并且當他產生自私想法時,他也感到過慚愧,并竭力想控制這種想法。
2、當近窗人病發時,他卻紋絲不動地盯著天花板。
預設:1、小說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巧構思
2、品味小說精美的語言,以便更好地體會人物品質
四、心靈藥方(拓展訓練):
假如你身邊有類似遠窗人或近窗人,你會對他們說什么?(任選其一)
(同桌交流)
總結:
當我們心中有美,我們便會看到五彩斑斕的圖畫;
當我們心中有愛,世界便會成為溫暖的人間;
當我們心中有希望,清晨的第一縷曙光也會成為鼓舞我們前進的動力。
同學們,讓我們打開心靈之窗,去沐浴窗外的陽光雨露吧!在文學的殿堂中去感受人性的光輝!
五、課后學習:
課文結尾說:“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
假如病房里又來了一位新病人,這扇“窗”下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請根據課文內容,適當發揮想象,為課文續寫一個結尾。
《窗》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準確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
2、能理解這篇微型小說的主旨。
3、學習微型小說結尾的藝術,嘗試給一篇微型小說續寫一個結尾。
教學重、難點:
1、能理解這篇微型小說的主旨。
2、學習微型小說結尾的藝術,嘗試給一篇微型小說續寫一個結尾。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窗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事物。教室因為有了窗才透進陽光,心靈因為有了窗才看到希望。也許窗外有七色陽光,也許窗內還有動人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澳大利亞作家泰戈特的小說《窗》。
首先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
二、檢查字詞預習:
師:讀完課文后,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字詞預習情況。同學們,你覺得文中有哪些詞值得提醒同學們注意?
指名回答
師:我們掌握字詞往往從音、形、義三方面著手。
指名回答:你覺得你剛才舉的詞什么地方值得同學們注意?
師:大家看投影上出現的兩個詞,
卡( ) 扣人心弦( )
請用揚州話大聲讀一遍。
學生用揚州話大聲讀。
指名一個同學用普通話大聲讀后全班齊讀。
三、學習成語的運用:
師:在剛才大家所列舉的詞中,有一類詞很值得關注,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這就是成語。恰當的運用成語,不僅能使語句簡潔,更能豐富語句表達的內容。
出示示例:
接著,又是一場扣人心弦的網球賽。他聽著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親眼看到了窗外所發生的一切。
指名解釋“栩栩如生”。
師:這個“栩栩如生”的畫面是誰描述的?
師:這個“栩栩如生”的畫面究竟是怎樣的?
指名朗讀課文第4——5兩段,其余同學一邊認真聽,一邊用筆劃出最能體現“栩栩如生”這個詞的語句。
全班交流
四、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是靠窗病人):
師:事實上窗外究竟是什么?(光禿禿的一堵墻)
師:窗外明明是“一堵墻”,靠窗病人為何把它描繪成“栩栩如生”的景象?請快速閱讀課文,想一想:靠窗病人為什么要這樣做?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
生結合課文交流答案
五、探討小說的主旨:
師:透過這扇窗,靠窗病人看到的是栩栩如生的景象,離窗病人看到的是一堵光禿禿的墻。那么,你透過這扇窗又看到了什么呢?
師:答題時要能結合課文說說依據是什么。
指名回答
師小結:透過這扇窗,靠窗病人看到的是栩栩如生的景象,離窗病人看到的是一堵光禿禿的墻。透過這扇窗我們看到了靈魂的美與丑,善與惡,道德的高尚與卑劣……
六、討論結尾的藝術:
師:請同學們再次的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什么地方最出乎你的意外?
生:課文的結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
全班齊讀
師:你認為這樣的結尾合不合理?為什么?
全班交流
分層呈現: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師小結:其實,微型小說就是結尾的藝術。
七、拓展與遷移訓練:
請給下面的小小說加一個結尾。
最后一片藤葉 (歐 亨利)
華盛頓廣場西邊的格林威治村房租低廉,街道橫七豎八,便于躲債,這里住著貧窮的人們。一幢樓的.底層住著一位老畫家貝爾曼,他窮愁潦倒,性格孤傲,藝術上失意。三樓住著兩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女畫家——蘇艾和瓊珊。秋天里,瓊珊患了肺炎,貧病交加,醫治無望。她躺在床上,透過窗口,看到空蕩、陰沉的院子里,一株根已枯萎的常春藤,在深秋的寒風中,藤上的葉子差不多都吹落了,只剩下幾根藤枝依附在破墻上。瓊珊一片片地數著藤葉,看著它飄落,沮喪極了。她想到自己生命之樹的葉片也正往下落,她認定最后一片葉子落地之時,便是她生命的終結之日。同患肺炎的老貝爾曼從蘇艾那里知道此情況后,……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艱難地爬上墻,畫了一片永不會墜落的藤葉。瓊珊在這不落的藤野的感召下,重獲生的信念,病愈活了下來。)
八、 人生寄語:
心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窗》教學設計06-18
窗教學設計07-05
《窗》教學設計03-29
蘇教版《窗》教學設計06-27
《窗》教學設計15篇04-28
《窗》教學設計(15篇)04-30
《窗》教學設計(15篇)05-08
《窗》教學設計15篇06-18
《窗》教學設計15篇03-30
《窗》教學設計(15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