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海燕》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海燕》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一、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及課文的寫作背景,整體感知課文。
二、理解象征、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運用。
三、品味語言、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
教學設想
反復朗讀,聯系背景理解課文內容,細讀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難問題,理解課文的寫作技巧及語言特色;聯系生活實際,擬寫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雨”的發言提綱并在班上交流。
課前準備
查閱資料:
1、高爾基。
2、《海燕》寫作的時代背景。
3、關于高爾基《海燕》的其他資料。
4、課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了解基本常識,朗讀并整體感知課文。
一、導入
我們讀了巴金《日》、《月》兩篇短文,巴金通過寫“日”、“月”表達了什么情感?(由“日”、“月”這尋常的事物激起的心靈之聲,表達作者為了追求光明不惜犧牲自我的偉大情懷,……)
閱讀寫景狀物的散文(散文詩),要“透過文學去捕捉作家們的情感律動,去感受他們心靈的無限風光”。今天,我們把視角投向高爾基的《海燕》,去感受作者在特定歷史時代的激情。
二、課前準備情況檢查及交流。
1、作者。
2、關于《海燕》的寫作背景及其他資料。
3、教師歸結,要求學生整理文學常識并作好筆記。
三、朗讀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記準生字字形;理解生詞在文中的意思。注意重音,停頓和語速。(運用工具書查正字音詞義;與同學初略探討重音,停頓和語速的處理。)
2、指名朗讀。方法:以意思相近的文段分段朗讀,探討重音、停頓、語速的處理。
3、聽錄音帶朗讀。(1)靜聽感受;(2)隨錄音朗讀;(3)模仿朗讀。方法:指名讀一文段,同學評價后再聽該段錄音(放映相應畫面),讓學生在聽讀、模仿朗讀,相互評價,觀看畫面過程中增強感受,正確朗讀。
4、齊聲朗讀。(掌握好停頓、語速,讀出感情,讀出散文詩之韻味。)
四、探討感知
1、教師引導設疑:聯系課文的寫作背景,指導學生閱讀課首方框內提示的文字并思考:(1)作為一種海鳥的海燕具有什么樣的特點?(2)你是從方框提示中哪句話看出來的?
2、師生互動探討:(1)海燕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作者通過對海燕的贊美,表現了怎樣的情感態度?
歸結板書(字幕顯示)
海燕,一種善于搏擊暴風雨的海鳥。
課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于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聯系背景理解、概括)
作者以海燕善于搏擊暴風雨的特點,聯想到敢于迎戰革命暴風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以滿懷的戰斗激情,熱烈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的革命先驅者的戰斗精神,鄙棄如海鷗、海鴨、企鵝般的怯懦自私者。表現了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五、練習與研討
1、字音詞義,常識積累,朗讀感受。
2、問題研討
(1)課文標題是《海燕》,作品中為什么還寫到其他幾種海鳥?
(2)如果說“海燕”象征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那么課文中其他事物也應該有其各自的象征意義,請列出來與同學探討。
第二課時
學習課文象征、烘托、對批等表現手法,閱讀理解精要文段。
一、上課時“問題研討”交流。(對學生交流發言不作定論,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有序地理解課文內容及寫作技巧,在閱讀探討過程中欣賞作品,認識并理解象征、對比等手法。)
二、朗讀感受,思考探討
1、朗讀描寫海燕的'句段,觀看海燕在烏云和大海之間穿梭號叫的畫面,加深對海燕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征意義。
2、朗讀描寫其他海鳥的語段,觀看投影畫面(1)用文段中的詞句概述這些海鳥在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種種丑態;(2)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海鳥?
教師小結板書(投影字幕)。
一會翅膀碰著波浪迎戰暴風雨,象征勇猛堅
海燕一會箭一般地沖向烏云強,樂觀自信的無產階級
叫喊著革命先驅者
海鷗:呻吟、飛竄、恐懼、掩藏懼怕暴風雨,象征害怕革命
會破壞他們安樂窩的形形色
海鴨:呻吟、嚇壞了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與
海燕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
企鵝:躲藏海燕的形象。
3、瀏覽閱讀,探討文中其他事物的象征意義。
教師小結板書(字幕投影)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時人民群眾排山倒海的氣勢。
烏云、狂風:象征黑暗的社會環境等。
暴風雨:象征1905年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
4、作者把海燕擺到特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描寫,試舉例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學生探討后教師小結;烘托。
象征、烘托、對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藝創作中的運用(結合本文作引導性闡述,從寫作技巧方面引導學生欣賞)。
三、精要文段閱讀理解。
1、朗讀暴風雨來臨之前大海上驚心動魄的場面描寫的句段,具體說說你對這些描寫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試在課文中找出幾例并分析說明(從表達方式、作品語言方面欣賞。)
教師小結:
1、充滿激情的描繪――間接抒情描寫議論結合,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無產
2、飽含激情的議論――直接抒情階級革命先驅者的戰斗精神。
四、課文總結:
1、內容:略
2、藝術特色:略
五、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著陽光與鮮花,有時也會遇到坎坷,甚至面臨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試以“面臨生活中的暴風雨我該這樣做”為話題,擬寫一篇發言稿在班上交流。
《海燕》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朗讀的基礎上感知海燕的形象。
3、學習海燕不懼怕困難,敢于與困難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設想: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節奏和流動感的油畫,具備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給人以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在引導學生解讀這首詩時,我根據散文詩的特點,加強朗讀背誦,于誦讀中展現海燕的活動空間,緊緊圍繞三幅畫面引導學生感知海燕大無畏的戰斗精神,從中體驗并學習這種精神,且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雨”。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設置情景,投影顯示如下畫面:風雨交加,雷鳴電閃,大雨滂沱,漆黑不見人影。面遇這樣的情景,同學們會怎樣面對呢?(同學可能會回答“懼怕”、“躲藏”等)但海燕它不懼怕,它勇敢地面對暴風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勇敢的海燕。(板書課題和作者)
二、 走進作者,了解寫作背景
1、 由學生先說,教師小結。
2、 出示兩張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的幻燈片。
三、 聽讀,感知海燕形象。
1、 配樂朗誦。
2、 學生聽后思考:假如在海燕之前填一個修飾語,你會填什么呢?
句式是“___________的海燕。”
四、 析讀,領會海燕形象。
1、 課文是如何描寫海燕的?請在文中找出描寫海燕的段落和句子。
2、 分析三幅畫面,領會海燕形象。
①根據三幅畫面的情景,指定學生朗讀關鍵段落和句子。
②師生共同分析,板書如下:
畫面一:渴望暴風雨
畫面二:迎接暴風雨 英勇無畏、樂觀豪邁的海燕
畫面一:呼喚暴風雨
五、 美讀,體驗海燕形象。
1、讀詩是一種高雅的情感體驗活動。當我們在想象中進入詩的.意境,體悟到詩中美好的情韻而又能恰當運用朗讀技巧加以傳送時,我們的心靈深處便會激起情感的火花,我們就會受到美的熏陶。現在,請大家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個畫面,按下列步驟練習朗讀。(媒體投影)
一讀:重在整體感知詩中形象,注意語音的飽滿和圓潤。
二讀:重在體味情感。注意語流順暢,注意把握好朗讀的節奏、停頓、快慢等。
三讀:重在進入情境。注意韻腳,注意語氣的輕重抑揚,注意體現散文詩的抒情性。
2、推薦學生進行配樂朗讀全詩。
六、 拓展,領悟海燕形象。
人生,并非只意味著陽光與鮮花,有時也會遇到坎坷,甚至面臨各種各樣的“暴風雨”,面臨生活中的暴風雨,你該怎么做呢?試就這個話題,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海燕》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作者是如何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兩方面來塑造海燕的形象。
3、領會在新的時代,海燕形象的意義。
導語
大海給了它堅硬的翅膀,為的是能夠搏擊風浪,當鳥兒們都去躲避風浪時,它卻高聲呼喚,: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海燕》這首充滿激情的時代奏曲,去感受高樂基給我們帶來的生命之最強音。
走近作者,了解作品時代背景
高爾基,俄國作家,“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海燕》是1901年3月寫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高爾基寫此詩時,正是俄國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當時人民群眾的革命運動風起云涌,沙皇政府加緊了對人民的鎮壓。他為了熱情地歌頌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揭露沙皇反動政府、抨擊機會主義者、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丑惡嘴臉,就寫下了這篇散文詩。
檢查預習、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呻吟
蒼茫
飛竄
膽怯
翡翠
蜿蜒
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請同學們在海燕之前填上一個修飾詞,初步感知海燕的形象。
()的海燕
2、同學們進一步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討論:本文以大海為背景,請大家注意暴風雨到來前海面景象的變化,考慮一下,大致可分為幾個畫面?
3、請幾個學生分別朗讀這三個片斷,進一步感知海燕的形象。
品味探究
1、文中是如何描寫海燕的?請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寫海燕的有關語句,并抓住關鍵詞語,作一下分析。
2、概括海燕的形象。
3、請幾個同學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有關語句,讀一讀,進一步感受海燕的形象。
4、除了海燕,課文還描寫了海鷗、海鴨、企鵝在暴風雨來臨前的.表現,請大家在文中把描寫海鷗、海鴨、企鵝的有關詞語畫下來。
5、這三種海鳥有怎樣的共性?它們對表現海燕的形象起什么作用?
6、文中還描寫了大海上“風、云、雷、電”和兇殘和狂暴,請大家將有關語句找出來讀一讀并想一想,作者為什么極力寫“風、云、雷、電”的兇殘和狂暴?
7、聯系高爾基寫作此文的時代背景,理解海燕形象的代表意義。
《海燕》教學設計 篇4
一、情景導入
詩歌是跳動的音符,而欣賞詩歌正是將這一個個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華彩樂章。
本單元所選的散文詩,都是作者由事物激起的心靈之聲。《雪》生動地描寫了江南的雪景與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較中表現了作者追求獨立與張揚的個性精神。《雷電頌》是主人公屈原歌頌風雷電、怒斥神祗的獨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詩。《短文兩篇》(《日》《月》)表現了作者對人生、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念。高爾基的《海燕》,作者以象征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海燕”形象,為無產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斗激情的頌歌。《組歌》采用擬人化手法,借海浪、雨的形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守護者”及“奉獻者”的贊美。
通過這幾篇課文的學習,同學們對“散文詩”這種文學體裁的特點已經有所認識。西方有句名言,即“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我們只有掌握散文詩的學習方法和規律,才能提高我們閱讀散文詩的能力。
二、目標展示:
了解散文詩的有關知識
掌握賞讀散文詩的方法
提高閱讀散文詩的能力
三、知識梳理
散文詩,是介于散文與詩之間的一種文體。是詩的散文,散文中的詩,說到底,還是精短的、有著內部韻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
散文詩兼有散文和詩歌的特點,第一個特點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韻,但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充滿詩的意境,有內在的音樂美和節奏感。第二個特點是內容的跳躍性,以凝煉的語言營造詩情畫意。第三個特點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擴大內容和容量。
高爾基說:“真正的詩,永遠是心靈的詩,永遠是靈魂的歌。”詩歌是最富情感的,詩人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而他的目的總是要在讀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樣的感情作用的。作者寫作散文詩,其根本就是要抒發內心充溢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往往借助于具體的形象來傳達,具體的形象與情感就形成了詩的意象,也就是說,詩的形象(意象)之中滲透著詩人的情意。
四、方法點撥
賞讀散文詩要在反復閱讀中把握文章的語言,情感、深層意蘊,具體讀的環節有:
1、誦讀內容,把握詩的.結構。通過對語氣、語調、重音、語速的把握,把課文的情感準確地表達出來,整體感知內容,把握層次結構。
2、品讀語言,領悟詩的情感。“詩以一字為工。”通過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將語言形式與情感內容緊密結合,領悟蘊藏在字里行間的真情實感。
3、研讀形象,理解詩的意象。具體的形象與情感的就形成了詩的意象,在理解課文表層意義的基礎上,結合文章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經歷,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驗豐富的情感內涵,感悟詩所表達的意象。
4、思讀修辭方法、抒情方式。
要注意詩文中典型的修辭及它們所起到的表達效果,還要了解把自己抽象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具體自然景物中的抒情方式。
總之,品讀散文詩,可以從詩的形象,詩的語言,詩的情感,詩的修辭方式,詩的結構形式,詩的抒情方式等方面進行,也就是要讀出詩的形象之美、意蘊之美、表達之美。
五、經典示例:
《海燕》
高爾基
大海給了它堅硬的翅膀,為的是能夠搏擊風浪,當鳥兒們都去躲避風浪時,它卻高聲呼喚,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聆聽《海燕》這首充滿激情的時代奏曲,去感受高爾基給我們帶來的生命的最強音。
1、誦讀內容,把握詩的結構。
作者以海上自然情景的變化為背景,塑造了海燕這一戰斗者的偉大形象,文中幾次描繪了這種情景?試用準確的語言概述。
(三次。即暴風雨正在孕育時的背景、暴風雨已經迫近時的背景,暴風雨即將來臨時的背景。)
2、品讀語言,領悟詩的情感。
同學選擇富有表現力的語句,讀一讀,理解句子所傳遞的情感,具體說說“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這句話的含義。
(“黑色”寫其色彩,“閃電”喻其敏捷,“高傲”表示海燕蔑視黑暗勢力。這句話生動地描繪了戰斗者海燕的雄姿,體現作者對海燕的贊美。)
3、研讀形象,理解詩的意象。
聯系高爾基寫作此文的時代背景,理解海燕的象征意義。海鷗、海鴨、企鵝象征著什么?它們對表現海燕的形象起什么作用?
(海燕,暴風雨的預言家,海上的勇敢者,無畏、堅強、樂觀,充滿戰斗的豪情,象征俄國革命即將暴發時,勇猛剛強、大智大勇的革命先驅者。
“海鷗、海鴨、企鵝”象征革命暴風雨來臨前害怕革命、反對革命的俄國資產階級各階層的代表。
(與海燕形成鮮明的對比,來反襯海燕的勇敢、樂觀,突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
4、思讀修辭方法、抒情方式。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所用的修辭方法是什么?起到怎樣的作用?
(反復;表現出海燕對暴風雨的強烈渴望。)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祈使句抒情,表達了革命者自信豪邁的戰斗情懷和高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直抒胸臆,具有號召力。)
六、賞讀演練
《雷電頌》
1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
2感情朗讀,說說抒情主人公通過呼喚風、雷、電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3課文運用了象征手法,說說風,雷,電,洞庭湖等形象的象征意義。
4這篇散文詩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增強語句的氣勢和情感色彩,達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觀眾。試舉例說明。
答:1、主要寫詩人呼喚與歌頌風、雷、電這些偉大的自然力來摧毀黑暗,表達對光明的渴盼。
2、對風雷電的呼喚與歌頌,表現了詩人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和摧毀黑暗、追求光明的熱切愿望。
3、風雷電:象征變革現實的偉大力量。洞庭湖、東海、長江:象征人民群眾。
4、夸張的藝術手法,讓屈原憑借暴風、怒雷、閃電的翅膀,展開美好的幻想,飛向光明的境地,憑借他們的力量,毀滅一切黑暗。擬人兼呼告修辭,還有反復、排比,使獨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達了愛憎的感情,又具有詩的形式美,瑯瑯上口,鏗鏘有力。如“風你咆哮吧!咆哮吧!”“你們風,你們電,你們雷”“啊,電!你這宇宙中最犀利的劍呀!”
七、闖關練習
閱讀《雪》,完成1—5題。
1.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品讀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樣的特點,描寫時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作者又是怎樣描繪北方的雪的?作者對北方的雪又傾注了怎樣的情感?
4.作者從來惜墨如金,何況又是散文詩,可是作者卻用較多筆墨描寫雪羅漢的形象,你怎么理解,請簡單談一談。
5.揣摩下列語句的含義:
①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
②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文章細致生動地描繪了江南的雪景與北方的雪景,并在對比中表現了自己的傾向。2.江南的雪有一種平和恬靜的美,她“滋潤美艷”、色彩斑斕,蘊育著生命,透露著生機。江南優美的雪景中,傾注了作者對故鄉的幾多懷戀,和對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3.北方的雪“永遠如粉、如沙”“在凜冽的天宇下”,“奮飛”“升騰”,儼然一個奔放的挑戰者。這里更多地傾注了作者的情感,他更欣賞北方雪的壯美,在孤獨中抗爭、奮斗、向上,這種張揚的個性與精神正是作者一以貫之的前行動力。4.雪羅漢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記憶,也是美的象征。在內容和結構上是聯接朔雪之景的橋梁。雪羅漢雖然“潔白”“明艷”,非常優美,但卻很快消融。作者更欣賞的還是朔方雪的壯美,那種在苦寒中獨立抗爭的形象正和作者“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不屈不撓戰斗的形象吻合。5.①“冰冷的”“堅硬的”強調雪的不屈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是“燦爛的”,是最值得欣賞的。②北方雪的特質之一是孤獨,在這里還被表現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華是與死亡聯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它成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堅強內核的精魂。
《海燕》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語文·八年級下冊》第9課《海燕》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領會作品深刻的象征內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運用極其作用。
2、理解作者如何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兩方面塑造海燕的形象,分辨多種修辭手法和寫作方法的作用。
3、朗讀指導和誦讀。
4、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英勇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通過朗讀感悟詩意。
2、對象征手法、正面和側面烘托相結合寫法的理解。
【教學難點】
對象征手法、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寫法的理解。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詩歌是通過意象來說話的,散文詩也是如此。魯迅的借江南的雪來表達自己對美好理想的熾熱追求,借北方的雪來表達自己對戰斗人生的渴望。郭沫若用風雷電來象征變革現實的偉大力量,用廟里的“土偶木梗”來象征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統治集團。巴金在《日》《月》里,用光和熱來象征對光明和幸福的追求,用撲火的飛蛾、逐日的夸父、奔月的姮娥熱情的謳歌了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英雄。也正因為如此,詩歌才有了張力,才有了深邃形象的意境美,才成了所有藝術形式里的藝術。那么,高爾基在《海燕》里,又想借海燕的形象告訴我們些什么呢?
(投影1)4種海燕的圖片,包括白腰叉尾海燕、日本叉尾海燕、黑叉尾海燕、煙黑洋海燕。
(投影2)作者圖像及簡介:高爾基(1868~1936)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基人,是“無產階級藝術最杰出的代表”。蘇聯作家,代表作有自傳體小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小市民》。《海燕》是高爾基作品《春天的旋律》的結尾,是散文詩名作。
(投影3)課題《海燕》。
二、披文入情
1、自由朗讀,感知文本:
⑴ 提出朗讀要求:
(投影4)朗讀要求:
① 大聲朗讀,自己讀自己的,讀出自己的感覺。
② 邊讀邊標注不太懂的、覺得不錯的字詞句段。
③ 讀后想一想:我覺得《海燕》寫的是______,朗讀時應該________。(寫在本子上)
④ 完成后抓緊時間和周圍同學交流。
(說明:A、學生出聲讀,可以大聲讀,但不能幾個人齊讀,亂吵吵也行,不管他人怎樣讀,就按照自己的速度讀自己的。B、教師不給任何提示,讓學生自己去閱讀,自己去獲得對文本的第一感知,不剝奪學生第一閱讀、第一體驗、第一經歷的權利 )
⑵ 學生按“要求3”交流閱讀的感受。
(說明:此時,教師只關注和傾聽學生的交流,不插入、不干預學生的交流,不強加、不擾亂學生的第一閱讀感受)
2、聽讀入情:
⑴ 教師范讀,學生聽讀:
(投影5)聽讀要求:
① 評價老師的朗讀:老師有沒有錯讀?朗讀處理好不好?
② 了解文章的脈絡:
A、海燕出場幾次?找出直接描寫的句段。
B、每次出場前,總先寫什么?有什么作用?
C、除海燕外,文中還寫了哪幾種海鳥?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⑵ 評價老師的朗讀:
① 在老師的朗讀中,你聽到了一種什么的情緒?頭腦中聯想到了個什么樣的形象?
② 你認為老師讀得怎么樣?
③ 老師有什么地方讀錯了?
⑶ 了解文章的脈絡:
(說明:重點為對海燕形象塑造的分析)
① 在文中出場了幾次(請用圓括號標出相關語句)?各寫了什么內容?(概括層意)
(投影6)作品脈絡:
(投影7)海燕形象塑造一(直接描寫)
② 每次出場,總先寫什么(請用方括號標出相關語句)?這些內容對海燕形象的塑造起了什么作用?
③ 除海燕外,文中還寫了哪幾種海鳥?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投影8)海燕形象塑造二:
三、知人論世
過渡:在詩歌中,詩人往往借助對某一形象的描繪來表達情感,或譬喻哲理。你覺得高爾基筆下的海燕,──那只能夠穿破烏云、掠起波浪,敢于“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的中間,高傲的飛翔”,呼喚著暴風雨的海燕,究竟內含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我們一起來猜一猜:高爾基通過這只海燕想說點什么?
1、探讀詩意:
⑴ 探究一:《海燕》寫的僅僅是一場暴風雨嗎?
⑵ 探究二:如果《海燕》描述的是一場戰爭,那么,請找出對壘的雙方,并說明理由。
(投影9)對壘雙方:
⑶ 探究三:猜一猜,對壘雙方可能是什么人呢?
① 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的探討。
(投影10)《海燕》創作背景一:
《海燕》寫于1901年。當時,歐洲的工業危機波及俄國,工廠紛紛倒閉,大批工人失業,再加上沙皇統治日趨黑暗,人民群眾無法忍受,反抗情緒日益高漲,革命斗爭蓬勃興起。高爾基1901年2月19日從故鄉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來到彼得堡,參加俄國作家協會為紀念農奴解放40周年而舉行的特別會議,發表了抨擊沙皇政府的演說。3月4日,幾千名大學生和工人為抗議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學生送去當兵,在彼得堡喀山廣場舉行示 威,遭到殘酷鎮壓,有些人,許多人受了傷。高爾基參加了這次示 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極為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鄉后,根據當時的斗爭形勢和參加示 威的感受,寫成了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這篇小說的尾聲部分。小說先投寄莫斯科《信使報》,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雜志。愚蠢的審查官禁止發表這篇小說,卻認為它的尾聲是一篇寫景的文字。這樣,《海燕》就被作為一篇獨立的作品在《生活》雜志1901年4月號上發表了出來。
(投影11)《海燕》創作背景二:
《海燕》一發表,沙皇當局就發現了“漏審的疏忽”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下令查封了《生活》雜志。由于《海燕》這首散文詩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沙皇政府認識到危險性,不經審訊就決定把高爾基放逐到庫爾斯產克。但《海燕》卻被人們傳抄,被印成各種傳單,被編進國外出版的革命詩集中。作者高爾基也因此被譽為“俄國革命的海燕”和“反抗的群眾的天才表現者”。
列寧在1906年寫的《暴風雨之前》一文中,就征引了高爾基在《海燕》中所描繪的海鳥和企鵝的形象,文章結尾是“──無產階級正在準備斗爭,他們正在同心協力地、精神煥發地迎接暴風雨,一心想奔往戰斗的最深處。膽怯的立憲民主黨人,這些‘蠢笨的企鵝’的領導權夠使我們討厭的了,他們‘畏縮地在崖岸底下躲藏著肥胖的身體。……讓暴風雨來得厲害些吧!”
斯大林1905年寫的《告全體工人書》也引用了高爾基《海燕》中的話:“我們不害怕真理,我們不害怕革命!讓霹靂響得更厲害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勝利的時刻迫近了!”
② 學生根據背景討論、猜測:
A、高爾基《海燕》中的“暴風雨”描述的應該是一場什么樣的戰爭?(暴風雨象征俄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人民推翻沙皇統治的革命運動。)
B、對壘的雙方可能是什么人?
C、這樣寫用的是什么寫作方法?
D、風、雷、電的形象和《雷電頌》中風、雷、電的形象一樣嗎?
(不一樣。《雷電頌》中的風、雷、電是正面形象,《海燕》中的是反面形象)
(投影12)象征手法的運用:
2、明確意象:
問題:
《海燕》的意象是什么?
明確:《海燕》刻畫了象征著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海燕”的形象,是時代的戰斗宣言,它預示著革命風暴即將來臨,鼓舞人們積極行動起來,去迎接偉大的戰斗,表現了一種堅強無畏的革命理想主義精神。
四、詩境重現
1、教師再次朗讀,學生閉目想象,努力把文字描述的形象還原為具體的場景,并在場景中進一步體會詩境和詩意。
(投影13)請閉上你的眼睛,跟隨著老師的朗讀,用你的想象再造詩中描述的情境,用你的思想領會作品深含的主旨,用你的心靈去體驗欣賞詩歌的愉悅……
(投影14)
──烏云遮不住太陽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2、請簡潔的描述一下你在腦海中看斷的短電影。
五、美讀欣賞
1、明確本環節學習要求:
(投影15)
⑴ 請選擇你最喜歡的片段朗讀,并說一說你喜歡的理由。
⑵ 作品中有什么寫的不太好的敗筆嗎?請說說你的想法和猜測。
⑶ 你對作品還有什么看法或疑問?請說出來,我們共同交流探討。
請自由選擇問題交流
2、關于質疑探疑:
本環節由學生提出自己在學習中發現的問題,由老師引導進行探討解疑。
3、評價作品:
⑴ 你認為作品有什么寫得很精彩的地方?為什么?
⑵ 你認為作品有什么寫得不太好的地方?為什么?
預設示例一:第11自然段的斷段可能錯誤,“狂風吼叫……雷聲轟響……應該新起一段。
預設示例二:把“海燕”比喻為“黑色的閃電”可能不妥,文中的“閃電”是反面形象。
(說明:在上面兩個教學環節中,教師要及時抓住機會,對修辭手法、寫作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分析 )
4、美讀展示:
學生選擇自己最有感受的部分進行朗讀表演,并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朗讀時要注意的問題。
六、總結全課
七、拓展訓練
課后第三題:除了海燕,課文還描寫了海鷗、海鴨、企鵝在暴風雨來臨前的表現。請你想像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飛翔時會有什么想法,它對海鷗、海鴨、企鵝會說些什么,試以“海燕的宣言”為題寫一段話,充分表現出海燕的心理活動。
八、布置作業
1、誦讀課文,準備參加單元結束后的朗誦比賽。
2、生詞、摘抄。
3、課后第3題。
(說明:本設計只是一種教學預設,實際教學將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調整或生成新的教學環節。也即是說,課堂教學將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教學活動的開展將根據學生學習狀況的變化而變化,以求達成最佳的學習效果 )
《海燕》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其深刻的內涵。
2.理解象征,對比等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3.品味文章的語言。
4.感受海燕自信、樂觀、勇敢的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設計思想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感悟作品的內涵及海燕形象。
2.創設自主學習探究情境,讓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1.象征手法的理解。
2.作品的內涵及海燕形象的典型性。
教學過程
課前自主預習:
1.搜索高爾基的有關資料。
2.讀文自主掃清文字障礙。
一、開門見山,直接引入
課下要求大家搜索了關于高爾基的一些資料,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散文詩《海燕》。
二、介紹作者,了解背景
生交流材料后,師歸結(投影)。
1.介紹作者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希柯夫,是世界無產階級文學第一個偉大代表。二十世紀初,他的著名作品有《海燕之歌》《底層》《敵人》《母親》等。還創作了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高爾基以《海燕》(1901)迎接了二十世紀無產階級的革命風暴。這首革命頌歌是他參加彼得堡示.威游.行后寫成的。他用象征和寓意的藝術手法,熱情歌頌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海風呼嘯,陰云籠罩,波濤迎著轟鳴的雷聲向上沖擊。
2.寫作背景
這首散文詩寫于1901年,俄國第一次大革命前夜,當時人民革命運動風起云涌,沙皇反動政府也加強對人民革命運動的鎮壓,當時身在彼得堡的高爾基,親身感受到了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的磅礴氣勢,目睹沙皇政府鎮壓行為的殘暴為了熱情地歌頌革命先驅,揭露沙皇反動政府,抨擊機會主義者及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丑惡嘴臉,就寫下了《海燕》。
三、感情朗讀,初步感知
1.播放配樂朗讀,生聽讀。
2.生自由朗讀模仿,體會情感。
3.指生朗讀,生生評價,師適時指導。
4.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讀完后并說明喜歡的原因。
四、自讀分析,感受形象
1.請給文章加一個副標題,應該怎樣加?
(勇敢的斗士,革命的先驅,勝利的預言家,無畏的革命者等)
2.作者通過幾幅畫面來展現海燕的形象的?這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五、本課小結,課下思考
本文通過暴風雨來臨的三幅畫面,塑造了一個勇敢,高敖,自信,頑強的海燕形象,這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節律和流動感的油畫,氣勢磅礴,感情激越,給人以力量。結合背景想一想,高爾基寫作本文,僅僅是為了贊美海燕嗎?
《海燕》教學設計 篇7
【學習目標】
1、通過朗讀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正確概括海燕的形象特點。
2、能結合時代背景探究作品的象征意義,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
3、能學習本文的寫法,托物寓意。
【教學重點】
感受海燕形象,體味作品的深刻內涵。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的象征意義。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短信導入
1、師生互說新年最快樂的事。教師托物寓意,短信祝語:在新的一年里,愿你是無言的大山,愿你是潺潺的溪流,愿你是峭崖上的青松,……
教師啟發學生說出寓意:祝愿大家做一個象大山一樣沉穩踏實的人,做一個象溪流一樣快樂活潑的人,做一個象青松一樣頑強執著的人。
2、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二、初讀──讀準讀順
1、教師啟發朗讀。明確朗讀要求:讀準確,讀流利。
2、學生自由誦讀。
3、教師巡回指導。
三、選讀──感受形象
1、感受海燕活動的環境氣氛:
⑴請你讀出描寫海燕所處自然環境(即海面景象)句子,在朗讀中感受海燕活動的環境氣氛。
要求:快速篩選信息,準確、流利。(對上一環節是否讀準讀順的檢測)
⑵學生篩選語句并朗讀。
⑶討論交流,學生朗讀所篩選句子。
⑷你能用一個詞語概括所感受到的海面景象?
2、初步感受海燕形象:
⑴身處這樣險惡的環境,海燕的表現又是怎樣的?請找出描寫海燕的畫面,通過朗讀概括說說海燕的形象。
⑵教師出示示例,學生聽朗讀錄音,感悟通過讀出重音、停頓從而讀出海燕勇敢、自信、樂觀的形象。
⑶學生小組合作,找出另兩幅畫面,朗讀并感受。
⑷班內交流。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齊讀、推薦讀等形式)朗讀,學生互評。
⑸學生以“我讀出了這是_____的`海燕”說說自己感受到的海燕形象。
3、深入體會海燕精神的可貴:
⑴比較風平浪靜中的海燕圖和暴風雨來臨前的海燕圖,你更欣賞哪一種情景中的海燕形象?為什么?
⑵討論交流,體會越是在險惡的環境中,越能突出海燕勇敢無畏、樂觀、堅定的品格。
⑶請你以“海燕,我想對你說”的形式,表達你的內心感受。
⑷學生暢言,教師評價。
⑸你能否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出你對海燕的這種感情?
⑹學生有感情地讀。師生互評總結。
四、悟讀──探究寓意
1、通過朗讀,相信你對本文也有了一定的感悟。這篇文章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奏出了一首激動人心的贊歌。可也許大家不會想到,這篇文章竟然屬于“非法”出版物。這是怎么回事?大家一起來看一段背景資料。
2、學生閱讀寫作背景,說出自己對本文主題和寫作意圖的理解。
3、本文具有強烈的革命色彩,其中的種種景物也各有寓意。你能結合時代背景說說你的發現嗎?
4、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五、聽讀──讀出感情
1、理解了本文的象征意義,相信大家再次朗讀一定能讀得更有激情。下面,請先欣賞名家的朗讀錄音。
明確聽讀要求: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停頓、快慢、重音等)和朗讀情感。聽出朗讀的精彩之處,聽出朗讀中的不足之處。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聽讀:或輕聲跟讀,或靜靜聽讀,或邊讀邊做標記。
3、學生交流聽讀感受。
4、優美的文章百讀不厭。滿懷激情的誦讀更能使你充分領略詩文之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挑戰名家,挑戰自我,用善于發現美的心,用滿懷激情的朗讀去感受美,表現美。
5、學生齊讀描寫海燕的一個片段。
6、教師點評總結,寄語學生今后在學習中養成樂讀、善讀的習慣,在讀中理解、感悟、積累,讀出情,讀出美。
六、續寫短信
1、教師殷殷寄語:愿你是暴風雨中的海燕!希望同學們能直面生活的暴風雨,象海燕那樣勇敢、自信、樂觀。
2、學生運用托物寓意的方法向自己的老師、同學等贈寫短信祝語。
七、布置作業
1、結合課文內容,發揮合理想像,寫一段海燕與烏云(或海鷗、海鴨、企鵝,或驚雷、閃電等)之間的對話。要求生動形象,感情鮮明,能恰當地運用神態、動作等描寫方法,表現其心理活動。
2、課外薦讀:鄭振鐸《海燕》;席慕容《燕子》
《海燕》教學設計 篇8
一、誦讀——感知課文
1、介紹作者及《海燕》的深遠影響,激發學生誦讀欲望。
2、個人表情誦讀,讀好停頓、重音、語速,讀出感情。可借助符號和文字,標注全文朗讀要領提示,師生共同研討部分句段的朗讀技巧。
3、小組合作演讀,注意結合三個場景分三部分演讀,體會情感上的變化和語氣、節奏的變化。最后一段是全文高潮,全詩最強音,宜在分組演讀后全班合讀,收到震撼人心、擲地有聲的效果。
4、全班齊讀,進一步把握海燕形象和作者感情。
二、發現——評說課文
有人評價高爾基是偉大的“語言藝術家”,能針對本文說出你的一點發現加以評說證明嗎?
學生自主發現,自由發言,教師相機誘導,適時引向深入發現,可重點明確如下角度:
準確生動的用詞——用一組準確的形容詞直接表現海燕的英姿,如“高傲”、“勇敢”等;用一組擬人化動詞形象描寫海燕、海鳥們和烏云、狂風等的動作;同時,許多組近義詞,顯出作者用詞的.豐富,如寫“叫”的動詞有“叫喊”、“呼叫”、“號叫”、“吼叫”;都含勢猛、力強、厲害、急劇、旺盛之意的一組詞有“猛烈”、“強烈”、“劇烈”、“熱烈”等。
靈活多變的句式——文章有時句式整齊勻稱,有時長句短句交錯,富有韻律,讀來瑯瑯上口。另外,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兼用,顯得搖曳多姿,也便于表情達意。
豐富多彩的修辭——全文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尤其比喻、擬人、反復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性。
形式多樣的表達——作者在充滿激情的描繪中,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的戰斗精神,在表達方式上以描寫為主,描寫中充滿感情,同時兼有議論,議論中也飽含激情,描寫、議論、抒情結合,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并用,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效果和藝術感染力。
圓熟精湛的技法——作者巧用象征,表達深刻的思想;巧用對比,通過烏云、狂風與波浪、大海形象對比和海燕與海鷗、海鴨、企鵝形象對比,歌頌如大海般激蕩的人民革命力量和像海燕般勇敢無畏、迎接革命風暴的無產階級革命者。另外,環境烘托是本文又一成功的藝術手法。文中三種不同景象,象征革命暴風雨的迫近和即將爆發;景象的變換,表明形勢愈益險惡、階級斗爭日益激烈,而海燕形象,在景象變換中被步步深入地得到烘托和顯現。
典型鮮活的形象——文中無論海燕搏擊風浪、勇敢無畏、樂觀自信,還是海鷗、海鴨、企鵝們自私怯懦、貪圖安逸、目光短淺,無不使人印象鮮明。尤其是作者借“海燕”這一飽含力與美、深刻反映時代特征的藝術形象,為無產階級唱出一曲充滿戰斗激情的頌歌,頗具典型意義。
以上活動可指導學生做課堂筆記,梳理、積累課文知識和學習方法,并隨時記錄自己的新發現,與師生交流。
三、體驗——表達感受
高爾基筆下的海燕具有特定的時代意義,它吹響了一曲嘹亮的時代進軍的號角,喚醒民眾投入爭取解放的斗爭。今天,我們可從另外角度解讀,賦予文章和海燕形象新內涵。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關注時代、聯系生活和自身經歷,體驗感悟,挖掘、拓展、豐富文章的思想內涵。
1、你從海燕身上學到了什么?我們如何做新時期的“海燕”?
2、人生有陽光與鮮花,也會有陰霾和暴風雨,面對生活的暴風雨,你該怎樣做?
四、創編——想像遷移
可結合課后研討與練習三進行;也可以海燕口吻,用第一人稱寫法,立足課文,補充想像,描寫“我”(海燕)在海上振翅飛翔時所見、所聞、所感、所為及對海鳥們的所言,嘗試改寫和擴寫課文。
《海燕》教學設計 篇9
學習目標: 1.領會象征內涵,學習象征手法;2.理解對比、烘托,體會其表達效果;3.理解海燕形象,學習海燕精神。
重點難點:1.理解象征意義;2.學習作者是如何從正、側兩面結合塑造海燕形象的。
學情分析:
通過《雪》、《雷電頌》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象征,理解了象征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在此基礎上,學習高爾基的《海燕》,應當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積沉,放膽,放手讓學生領會文章深刻的象征內涵。
導學策略:
以誦讀為主,以多媒體為輔,通過反復誦讀、直觀形象的畫面讓學生理解作品的詩情、詩理、詩味,體會作品深刻的象征內涵;通過有效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自主積極思考,理解海燕的象征意義,激起學生共鳴。激發學生向海燕學習的激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雨。
一、預習導學:
1、查找相關資料,認識海燕這種水鳥,并思考高爾基筆下的“海燕”僅僅是一種水鳥嗎?
2、走近作者,了解寫作背景。(為理解作品深刻的象征內涵作準備)
3、初讀課文,音形互注。
飛竄( ) 號叫( ) 翡翠( ) 掠起( ) ....
膽怯( ) shēn yín( )( )wān yán ( )( ) .
4、通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海燕的語句,并在書上作批注。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文意:
1、觀看畫面,聽讀文章,注意停頓、重音、節奏。
2、你感受到了一只什么樣的海燕,假如在海燕之前填一個修飾語,你會填什么呢?
我感受到了一只的海燕。(重點詞“高傲”)
3、朗讀課文,思考:這樣一只海燕在幾個不容的場景中活動。
三、合作探究,挖掘文章主旨:
1、高爾基筆下的海燕僅僅是一種水鳥嗎?高爾基寫海燕的目的是什么?(提示:結合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作品深廣的象征內涵和政治意義)
2、本文中借海燕形象贊美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這種手法叫做。
3、文中除了海燕,還有其它的意象,是否也具有象征意義?
(1)其它水鳥:
(2)風、云、雷、電:
(3)大海、波浪:
(4)暴風雨:
(5)波浪與狂風的短兵相接:
(6)大海將閃電熄滅在自己的深淵:
4、如果把這篇散文詩比作一出戲,大家知道海燕是主角,作者為什么要描繪大海的景象,還寫到了其它的水鳥?
四、品味探究,賞析藝術形象:
跳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或語段加以賞析。(可以從修辭的運用,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等角度分析)
五、拓展遷移,提升認識:
1、請你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飛翔時會有什么想法,它對海鷗、海鴨、企鵝會說些什么,試以“海燕的宣言”為題寫一段話,充分表現出海燕的心理活動。
2、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考驗。面臨生活的暴風雨,我們從海燕身上獲得了哪些啟示呢?
六、學有所獲,學后反思:
1、知識上:
2、思想上:
老師寄語:最清晰的腳印總是留在最泥濘的道路上;最高傲的海燕總是飛翔在最猛烈的暴風雨中。
附板書:
背景 大海
象征 主角 海燕
《海燕》教學設計 篇10
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朗誦的基本知識掌握朗誦技巧。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誦實踐掌握朗誦常用的表現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朗誦活動把我作品的感情基調,感受詩歌散文等的音韻美。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指導與探討】
一、什么是朗誦
朗,即聲音的清晰。響亮;誦,即背誦。朗誦,就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完善地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語言藝術。
朗誦是口語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朗誦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藝術鑒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朗誦,大者可以陶冶性情,開闊胸懷,文明言行,增強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養對語言詞匯細致入微的體味能力,以及確立口語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鑒別能力。因此,要想成為口語表述與交際的高手,就不能漠視朗誦。
二、朗誦前的準備
朗誦是朗誦者的一種再創作活動。這種再創作,不是脫離朗誦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讀音的簡單活動,而是要求朗誦者通過原作的字句,用有聲語言傳達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藝術美感。不僅要讓聽眾領會朗誦的內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朗誦者在朗誦前就必須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一)選擇朗誦材料
朗誦是一種傳情的藝術。朗誦者要很好地傳情,引起聽眾共鳴,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選擇。選擇材料時,首先要注意選擇那些語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適于上口的文章。因為形象感受是朗誦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干癟枯燥的書面語言對于具有很強感受能力的朗誦者也構不成豐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據朗誦的場合和聽眾的需要,以及朗誦者自己的愛好和實際水平,在眾多作品中,選出合適的作品。
(二)把握作品的內容
準確地把握作品內容,透徹地理解其內在含義,是作品朗誦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固然,朗誦中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離開了準確透徹地把握內容這個前提,那么,藝術技巧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了一種純粹的形式主義,也就無法做到傳情,無法讓聽眾動情了。要準確透徹地把握作品內容,應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深入的理解
朗誦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準確地表現出來,需要透過字里行間,理解作品的內在含義,首先要清除障礙,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詞、成語典故、語句等的含義,不要囫圇吞棗。望文生義。其次,要把握作品創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題和情感的基調,這樣才會準確地理解作品,才不會把作品念得支離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內容。以高爾基的《海燕》為例,掃除文字障礙后,就要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過暴風雨來臨之前。暴風雨逼近和即將來臨三個畫面的描繪,塑造了一只不怕電閃雷嗚,敢于搏風擊浪,勇于呼風喚雨的海燕一——這一“勝利的預言家”的形象。而這部作品誕生之后立即不脛而走,被廣大工人和革命群眾在革命小組活動時朗誦,被視作傳播革命信息,堅定革命理想的戰歌。綜合分析之后,朗誦時就不難把握其主題是:滿懷激情地呼喚革命高潮的到來。進而,我們又不難把握這部作品的基調應是對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
2、深刻。細致的感受
有的朗誦,聽起來也有著抑揚頓挫的語調,可就是打動不了聽眾。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誦者對作品的感受還太淺薄,沒有真正走進作品,而是在那里“擠”情、“造”性。聽眾是敏銳的,他們不會被虛情所動,朗誦者要喚起聽眾的感情,使聽眾與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須仔細體味作品,進入角色,進入情境。
3、豐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豐富的想象,這樣才能使作品的內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動起來,就好象親眼看到、親身經歷一樣。以陳然(我的自白書)為例,在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的同時,可以設想自己就是陳然(重慶《挺進報》的特支書記),當時正處在這樣的情境中:我被國民黨逮捕,在獄中飽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動搖,最后,敵人把一張白紙放在我面前,讓我寫自白書,我滿懷對敵人的憤恨和藐視,滿懷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自豪地寫下了“怒斥敵酋”式的《我的自白書》。這樣通過深入的理解、真摯的感受和豐富的想象,使己動情,從而也使人動性。
(三)用普通話語音朗誦
要使自己的朗誦優美動聽,必須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朗誦,因為朗誦作品一般都是運用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即普通話)寫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話語音朗誦,才能更好地更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同時,普通話是漢民族共同語,用普通話朗誦;便于不同方言區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誦之前,首先要咬準字音,掌握語流音變等普通話知識。
三、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
朗誦時,一方面要深刻透徹地把握作品的內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準確地表達作品的內在含義。常用的基本表達手段有:停頓、重音、語速、句調。
(一)停頓
停頓指語句或詞語之間聲音上的間歇。停頓一方面是由于朗誦者在朗誦時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結構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為了充分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時,也可給聽者一個領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幫助聽者理解文章含義,加深印象。停頓包括生理停頓、語法停頓、強調停頓。
1、生理停頓
生理停頓即朗誦者根據氣息需要,在不影響語義完整的地方作一個短暫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頓,不要妨礙語意表達,不割裂語法結構;
2、語法停頓
語法停頓是反映一句話里面的語法關系的,在書面語言里就反映為標點。一般來說,語法停頓時間的長短同標點大致相關。例如句號、問號、嘆號后的停頓比分號、冒號長;分號、冒號后的停頓比逗號長;逗號后的停頓比頓號長;段落之間的停頓則長于句子停頓的時間。
3、強調停頓
為了強調某一事物,突出某個語意或某種感情,而在書面上沒有標點、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頓的地方作了停頓,或者在書面上有標點的地方作了較大的停頓,這樣的停頓我們稱為強調停頓。強調停頓主要是靠仔細揣摩作品,深刻體會其內在含義來安排的。例如:
遵義會議║糾正了│在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所犯的“左傾機會主義性質”的嚴重的原則錯誤,團結了│黨和紅軍,使得│黨中央和紅軍主力勝利地完成了長征,轉到了│抗日的前沿陣地,執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政策。
“遵義會議”之后沒有標點符號,但是為了突出“遵義會議”的地位,強調“遵義會議”在我黨歷史上的偉大意義,就應有一個停頓,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強調停頓時間要長一些。“糾正了”、“團結了”、“使得”、“轉到了”、“執行了”這些詞語后面也沒有標點,但為清楚顯示“遵義會議”的偉大歷史意義,應用停頓,句中劃“║”和“│”的都表示強調停頓。
如果不仔細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強調停頓,容易產生錯誤的理解。例如賀敬之《雷鋒之歌)中的一句:“來呵!讓我們緊緊挽住雷鋒的這三條刀傷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條”之后略作停頓,就會給聽眾造成“三條手臂”的錯覺,影響理解的正確性。
(二)重音
重音是指朗誦、說話時句子里某些詞語念得比較重的現象。一般用增加聲音的強度來體現。重音有語法重音和強調重音兩種。
1、語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況下,根據語法結構的特點,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讀的,叫語法重音。語法重音的位置比較固定,常見的`規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謂語部分常重讀;
②動詞或形容詞前的狀語常重讀;
③動詞后面由形容詞。動詞及部分詞組充當的補語常重讀;
④名詞前的定語常重讀;
⑤有些代詞也常重讀;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較多,重讀也就不止一處,往往優先重讀定語、狀語、補語等連帶成分。如:
我們是怎樣度過這驚濤駭浪的瞬息!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
值得注意的是,語法重音的強度并不十分強,只是同語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較,讀得比較重一些罷了。
2、強調重音
強調重音指的是為了表示某種特殊的感情和強調某種特殊意義而故意說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聽者注意自己所要強調的某個部分。語句在什么地方該用強調重音并沒有固定的規律,而是受說話的環境。內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話,強調重音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過上海。(回答“誰去過上海”)
我去過上海。(回答“你去沒去過上海”)
我去過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過哪兒?”)
因而,在朗誦時,首先要認真鉆研作品,正確理解作者意圖,才能較快較準地找到強調重音之所在。強調重音與語法重音的區別是:
①從音量上看。語法重音給人的感覺只是一般的輕重有所區別,而強調重音則給人鮮明突出的印象。強調重音的音量大于語法重音的音量。
②從出現的位置看。強調重音可能與語法重音重疊,這時語法重音服從于強調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強一些就行了。有時,兩種重音出現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時,強調重音的音量要蓋過語法重音的音量。
③從確定重音的難易上看。語法重音較容易找到,在一句話的范圍內,根據語法結構的特點就可以確定,而強調重音的確定卻與朗誦者對作品的鉆研程度、理解程度緊密相連。
(三)語速
語速是指說話或朗誦時每個音節的長短及音節之間連接的緊松。說話的速度是由說話人的感情決定的,朗誦的速度則與文章的思想內容相聯系。一般說來,熱烈,歡快、興奮、緊張的內容速度快一些;平靜、莊重、悲傷、沉重、追憶的內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敘述、說明、議論則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樸園和魯侍萍的對話為例,朗誦時應根據人物心情的變化調整語速,而不應一律以一種速度讀下來。如:
周: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慧,也很規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來,后來——你知道嗎?(慢速。周樸園故作與魯侍萍閑談狀,以便探聽一些情況。)
魯:這個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個,她手里抱著一個剛生下三天的男孩,聽人說她生前是不規矩的。(慢速,侍萍回憶悲痛的往事,又想極力克制怨憤,以免周樸園認出。)
魯:我前幾天還見著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這兒?此地?(快速。表現周樸園的吃驚與緊張)
魯:老爺,您想見一見她么?(慢速。魯故意試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現周樸園的慌亂與心虛。)
周:我看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魯:我要提,我要提,我悶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現魯侍萍極度的悲憤以至幾乎喊叫)
(四)句調
在漢語中,字有字調,句有句調。我們通常稱字調為聲調,是指音節的高低升降。而句調我們則稱為語調,是指語句的高低升降。句調是貫穿整個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節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句調根據表示的語氣和感情態度的不同,可分為四種:升調、降調、平調、曲調。
1、升調(↑),前低后高,語勢上升。一般用來表示疑問、反問、驚異等語氣。
2、降調(↓),前高后低,語勢漸降。一般用于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堅決、贊美、祝福等感情。
3、平調。(一),這種調子,語勢平穩舒緩,沒有明顯的升降變化,用于不帶特殊感情的陳述和說明,還可表示莊嚴、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調。全句語調彎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詞語拖長著念,這種句調常用來表示諷刺、厭惡、反語、意在言外等語氣。
除了以上這些基本表達手段外,要使朗誦有聲有色,還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達手段,例如:笑語、顫音、泣訴、重音輕讀等,這里我們就不詳細介紹了。
四、朗誦不同于朗讀,也不同于演戲
朗誦不同于朗讀,朗讀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把文章讀出來,以傳達文章的思想內容。朗誦則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把文章背出來,以傳達文章的思想內容。可見,朗誦的要求比朗讀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對觀眾,除運用聲音外,還要借助眼神、手勢等體態語幫助表達作品感情,引起聽眾共鳴。
朗誦常常伴隨有手勢、姿態等體態語,但朗誦時的姿態或手勢不能過多、過火。畢竟,朗誦不同于演戲,演戲時,演員不直接和觀眾交流,他扮演劇中人物,模仿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他只和同臺的演員進行交流,而朗誦者直接交流的對象是聽眾,他主要是通過聲音把感情傳達給聽眾,引起聽眾共鳴,手勢、姿態等只不過是幫助表達感情的輔助性工具,不宜過多、過火。
《海燕》教學設計 篇11
一、設計思想
這是一首充滿革命激情的散文詩,教學中要抓好朗誦這一環,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理解作品的詩情、詩理和詩味,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領會作品的深刻的象征內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及其作用,引導學生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英勇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對革命斗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有一定的認識。
二、教材分析
《海燕》是無產階級文學的開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輝煌。《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詩,本文寫于 1901年,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動搖著沙皇統治的根基。來自社會底層、深諳人民疾苦的高爾基,觸摸到剛剛開始跳動的新時代的脈搏,以敏銳的藝術感悟力創造出了“海燕”的藝術形象,來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斗激情的頌歌。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時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書。自它問世以來便以深刻的思想,銳利的鋒芒和激越的詩情贏得眾多讀者的喜愛,也是中學語文教材的必選篇目。據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內涵為切入口,激發學生興趣,迅速深入文章內容。
《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因為它的文體特點(散文詩)適于單元要求:強調朗讀,注重聯想與想象,了解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學習抒情性語言。自然這也是順應新課程標準“閱讀”部分的要求。
三、學情分析
運用象征手法是《海燕》最重要的寫作特色。引導學生理解象征手法,體會象征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是課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從作品整體上領會文中各種象征體的象征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是理解作品深刻含義的關鍵。
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極大地增強了《海燕》的藝術性,使之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教學中應著重啟發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喻、擬人、反復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復體味、深入分析,鼓勵學生敢于發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四、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誦,在誦讀的過程中反復品味語言中蘊含的感情。
2、引導學生把握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難點)
3、引導學生認識文中描寫的海燕、海鷗、企鵝海鷗、暴風雨、閃電等的象征意義。(難點)
4、把握這篇文章的主題,感受作品濃烈的革命激情,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五、重點難點
1、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來感知課文,弄清文章深刻內涵,理解海燕這一藝術形象的典型意義;(重點)
2、理解象征、對比、擬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難點)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誦讀法、研討點撥法、對比閱讀法
七、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字詞預習。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堂導入
(多媒體展示雷電天氣的音畫)在這樣一個天昏地暗、電閃雷鳴的天氣里,你們喜歡呆在哪里呢?為什么?(多媒體展示濁浪淘天的音畫)但是有一種鳥卻總是很勇敢的在這樣的天氣里,在濁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飛舞。這種鳥叫什么名字呢?(多媒體展示海燕畫面及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高爾基的.《海燕》。
二、走進作者:
高爾基(1868—1936年),俄國作家,“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列寧語)、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生在木工家庭,當過學徒、碼頭工、面包師傅等,曾流浪俄國各地,經歷豐富。1892年開始發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寫沙皇統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1906年發表了最著名的長篇小說《母親》,反映了俄國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被列寧稱為是 “一本很及時的好書”。高爾基自傳性的三步曲有《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三、聽品文章,整體感知
1、學生聽讀課文;
2、學生有感情自讀課文;
3、師生朗讀點評和教師指導。
《海燕》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的節律和流動感的油畫。文筆粗獷,氣勢磅礴,感情激越,給人以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朗讀時候要注意體會,朗讀語速不可太快,隨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四、感受形象,理解對比手法在文中的運用,深入理解“海燕”的精神內涵。
細節揣摩精讀:
1、小組討論圈點批注,仿句說話:“從————詩句中我讀到了海燕的高傲。”
“從————詩句中我讀到了海燕的勇敢。”
“從————詩句中我讀到了海燕的敏感。”
2、合作研討:對比手法的運用
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其它動物的語句,齊讀后說說它們的形象,并討論描寫這些動物的作用。
明確:文中通過對比的手法,反襯海燕的勇敢、樂觀、自信、堅強、高傲,表達作者對海燕的贊美之情。
3、思考:如果讓你在題目“海燕”前面加一個修飾性的詞語,你認為應該是什么?
(修改標題的方法有利于打開學生閱讀的思路。當學生找出合適的詞語詩句的時候,其實對課文細節的把握已經有了一定深度。)
明確:勇敢、樂觀、自信、堅強、高傲、敏感……的海燕
五、結合本文寫作背景探討象征手法在文中的運用(難點)。
1、背景:高爾基的《海燕》寫于1901年3月,當時俄國正處于革命**到來的前夜,歐洲的工業危機波及俄國,大批工人失業,沙皇專制反動統治日趨黑暗,人民群眾無法忍受,革命斗爭蓬勃興起,一小部分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害怕革命要破壞他們的安樂窩,而許多英勇的革命先驅者,他們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奮勇抗爭,雖遭到反動勢力的殘酷鎮壓,但他們毫無畏懼,堅信勝利一定會來臨。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暴發在即……
2、小組合作研討象征手法的運用。提示學生:象征是文學創作中的一種重要的表現方法,它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借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象征體),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體)。
明確:海燕—象征——革命先驅者
暴風雨—象征——革命**
海鷗、海鴨、企鵝—象征——不革命者和假革命者
烏云、閃電、雷聲、狂風—象征——沙皇專制發動勢力
大海、波浪—— 象征——人民群眾
3、學生朗讀象征詩《礁石》,分析礁石的象征意義,進一步理解象征手法。
礁石 艾青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象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明確:礁石在與浪的搏斗中,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經過巨大的磨難,礁石雖然傷痕累累,但它仍巍然屹立,含著微笑,看著海洋,對勝利仍充滿信心,足見礁石是何等的自信與偉大。因此,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成一塊普通的石頭,也不能僅僅局限于艾青的自我形象,我們還可以把它看成是那些敢于反抗壓迫、抵制逆流的英雄形象。他們不畏強權,勇于抗爭,用微笑面對困難和險阻,他們應是時代和社會的中流砥柱。
六、聯系社會生活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的考驗。結合自己實際,想一想,《海燕》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有益的啟示?
(把握形象,展開聯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條理的分析。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地發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面對“暴風雨”,海燕不是畏懼,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戰。它勇猛堅強,樂觀自信,以大無畏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心搏擊“暴風雨”。它是“勝利的預言家”。那么當我們有了“暴風雨”考驗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像海燕那樣勇敢地面對困難,充滿自信,堅強勇猛地和困難作斗爭,這樣就一定能克服困難,取得最后的勝利。
七、結語
溫室里長不出擎天大樹,暴雨里才顯出雄鷹的羽翼。航海者雖然比觀望者要冒風險,卻有到達彼岸的希望。奮斗吧,做勇敢的海燕!
八、板書設計
海燕
高爾基
正面描寫(海燕) 英勇無畏(飛翔、叫喊)
海燕
側面描寫(海鷗 樂觀豪邁(飛舞、號叫)
海鴨
企鵝)
九、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
2、同步測試練習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解修辭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品味文章的語言;引導學生把握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一、檢查背誦情況,教師指導學生背誦。
二、品味關鍵句子
1、請你從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或語段,說說你的看法。
( 要求:準確指認修辭方法;反復體味,深入分析;要從表情達意的效果及營造意境角度進行分析。)
① 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明確:比喻和擬人。“黑色的閃電”準確傳神地展現了海燕矯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賦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海燕藐視一切反動勢力的精神風貌。
② 風緊緊抱著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明確: 擬人。連用“抱”“甩”“摔”幾個動詞,還有“惡狠狠”,賦予狂風人的性格和行為,寫出了風的猖狂的氣焰。
③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它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明確:比喻、擬人和反復。“敏感的精靈”,“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比喻和擬人的手法顯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說明無產階級革命者的高度的預見性和敏銳的洞察力。“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運用反復,語氣肯定,表達了堅定不移的必勝信念。
三、總結這篇散文詩的主題思想。
明確:作者通過對海燕搏風擊浪,勇敢、樂觀、堅強的描寫,贊揚了像“海燕”一樣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鞭撻了“海鷗”“海鴨”“企鵝”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烏云、狂風”為代表的反革命勢力,表現了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四、語言技能、情感技能培養:
時光流逝,百年歷史已成為過去,革命的風暴也已煙消云散,但海燕的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因為挑戰生活的暴風雨需要更大的勇氣。生活中的暴風雨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呢?請以“我們是勇敢的海燕”為題寫幾句話,表達你的觀點。(學生同桌之間交流,全班交流)
五、作業設計:
對比閱讀
《海燕》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及課文的寫作背景,整體感知課文。
2、理解象征、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運用。
3、品味語言、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
【教學設想】
反復朗讀,聯系背景理解課文內容,細讀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難問題,理解課文的寫作技巧及語言特色;聯系生活實際,擬寫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雨”的發言提綱并在班上交流。
【課前準備】
查閱資料:
1、高爾基。
2、《海燕》寫作的時代背景。
3、關于高爾基《海燕》的其他資料。
4、課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了解基本常識,朗讀并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我們讀了巴金《日》、《月》兩篇短文,巴金通過寫“日”、“月”表達了什么情感?(由“日”、“月”這尋常的事物激起的心靈之聲,表達作者為了追求光明不惜犧牲自我的偉大情懷,……)
閱讀寫景狀物的散文(散文詩),要“透過文學去捕捉作家們的情感律動,去感受他們心靈的無限風光”。今天,我們把視角投向高爾基的.《海燕》,去感受作者在特定歷史時代的激。
二、課前準備情況檢查及交流
1、作者。
2、關于《海燕》的寫作背景及其他資料。
3、教師歸結,要求學生整理文學常識并作好筆記。
三、朗讀
1、自由朗讀:
要求:讀準字音;記準生字字形;理解生詞在文中的意思。注意重音,停頓和語速。(運用工具書查正字音詞義;與同學初略探討重音,停頓和語速的處理。)
2、指名朗讀:
方法:以意思相近的文段分段朗讀,探討重音、停頓、語速的處理。
3、聽錄音帶朗讀:
⑴靜聽感受;
⑵隨錄音朗讀;
⑶模仿朗讀。
方法:指名讀一文段,同學評價后再聽該段錄音(放映相應畫面),讓學生在聽讀、模仿朗讀,相互評價,觀看畫面過程中增強感受,正確朗讀。
4、齊聲朗讀:
(掌握好停頓、語速,讀出感情,讀出散文詩之韻味。)
四、探討感知
1、教師引導設疑:
聯系課文的寫作背景,指導學生閱讀課首方框內提示的文字并思考:
⑴作為一種海鳥的海燕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⑵你是從方框提示中哪句話看出來的?
2、師生互動探討:
海燕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作者通過對海燕的贊美,表現了怎樣的情感態度?
歸結板書(字幕顯示):
海燕,一種善于搏擊暴風雨的海鳥。課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于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聯系背景理解、概括)
作者以海燕善于搏擊暴風雨的特點,聯想到敢于迎戰革命暴風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以滿懷的戰斗激,熱烈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的革命先驅者的戰斗精神,鄙棄如海鷗、海鴨、企鵝般的怯懦自私者。表現了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五、練習與研討
1、字音詞義,常識積累,朗讀感受。
2、問題研討:
⑴課文標題是《海燕》,作品中為什么還寫到其他幾種海鳥?
⑵如果說“海燕”象征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那么課文中其他事物也應該有其各自的象征意義,請列出來與同學探討。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象征、烘托、對批等表現手法,閱讀理解精要文段。
〖教學步驟〗
一、上課時“問題研討”交流
(對學生交流發言不作定論,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有序地理解課文內容及寫作技巧,在閱讀探討過程中欣賞作品,認識并理解象征、對比等手法。)
二、朗讀感受,思考探討
1、朗讀描寫海燕的句段,觀看海燕在烏云和大海之間穿梭號叫的畫面,加深對海燕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征意義。
2、朗讀描寫其他海鳥的語段,觀看投影畫面:
⑴用文段中的詞句概述這些海鳥在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種種丑態;
⑵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海鳥?
教師小結板書(投影字幕):
一會翅膀碰著波浪
迎戰暴風雨,象征勇猛堅強、樂觀
海燕一會箭一般地沖向烏云自信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
叫喊著
海鷗:呻吟、飛竄、恐懼、掩藏懼怕暴風雨,象征害怕革命會破壞
他們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
海鴨:呻吟、嚇壞了不革命者。與海燕形成鮮明的對
比,突出海燕的形象。
企鵝:躲藏
3、瀏覽閱讀,探討文中其他事物的象征意義:
教師小結板書(字幕投影):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時人民群眾排山倒海的氣勢。
烏云、狂風:象征革命勢力和黑暗的社會環境等。
暴風雨:象征1905年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
4、作者把海燕擺到特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描寫,試舉例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學生探討后教師小結;烘托。
象征、烘托、對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藝創作中的運用(結合本文作引導性闡述,從寫作技巧方面引導學生欣賞)。
三、精要文段閱讀理解
1、朗讀暴風雨來臨之前大海上驚心動魄的場面描寫的句段,具體說說你對這些描寫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試在課文中找出幾例并分析說明(從表達方式、作品語言方面欣賞。)
四、教師小結
1、充滿激的描繪──間接抒情;
2、飽含激的議論──直接抒情。
描寫議論結合,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戰斗精神。
五、課文總結
1、內容:略
2、藝術特色:略
六、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著陽光與鮮花,有時也會遇到坎坷,甚至面臨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試以“面臨生活中的暴風雨我該這樣做”為話題,擬寫一篇發言稿在班上交流。
《海燕》教學設計 篇13
學習目標:
1、了解散文詩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培養閱讀散文詩的能力。
2、反復誦讀課文,在學習象征、烘托、對比手法的基礎上準確地把握作品內涵。
3、體會作品中反映出來的革命先驅堅強無畏的戰斗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這篇散文詩,象征手法的運用是難點,文中語言滲透了不同的情感,注意引導學生在美讀中思索深刻的主題思想。
課前學習:收集有關面對逆境不低頭的名人的.故事或名言。
教學過程:
一、讀中動手、聽中想象
1、學生自由讀課文,利用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找出課文中描寫海燕的語句。(學生初讀課文,完成任務)
2、學生朗讀文中描寫海燕的句子。
3、教師根據自己的感悟配樂朗讀《海燕》,學生聽讀,想象意境。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方式可以是齊讀,也可以是朗讀某一語段)
二、交流中思索,品讀中感悟
學生放聲讀課文,同時思考下列問題:
1、當時的環境如何?(提示:可按時間順序,即暴風雨將來、逼近、即臨來思考。)
2、結合描寫海燕的語句思考:在那樣的環境下,海燕是什么形象的化身?
3、在這樣的環境下,你們面對海燕會產生什么樣的感情?
學生讀課文,思考,全班交流。
三..精讀課文感悟體驗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暴風雨來臨之前,海燕是大海的主角,那么,海面上還有其他海鳥嗎?寫海燕為什么還要寫其他海鳥?
2、暴風雨來臨之前,海面上的景象是如何變化的?把海燕置于這樣的環境中又有什么好處?
學生思考,合作交流,班級交流。
(二)結合寫作背景,理解象征手法
1、學生介紹寫作背景,教師做補充,理解海燕的象征意義。
2、引導學生分析其他形象,學習象征的表現手法。
3、列舉常見的青松、紅旗、鮮花等事物的象征意義。
四.作業設計:
1、寫出下列事物的象征意義
“烏云”、“狂風”象征
“海燕”象征
“太陽”象征
“蜜蜂”象征
“杜鵑”象征
2、《海燕》這首散文詩主要是寫海燕,而詩中還寫了海鷗、海鴨、企鵝,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3、文中多次提到海燕的“笑”,刻畫了海燕怎樣的形象?
4、下面兩句話分別表現了海燕怎樣的性格特點?
(1)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
(2)它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海燕》導學案3》全文共877字
《海燕》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品的深刻內涵,理解象征、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運用
2、能力目標:反復誦讀,體會散文詩的音樂美
3、情感目標:培養樂觀自信的精神
教學重點:
1、理解象征、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作用
2、賞析海燕形象及其深刻的內涵
教學難點:
學習散文詩的象征手法及其運用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前準備:
1、通讀全文,初步感知情感
2、預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之前,我們通過課件來觀看這一幅圖:
奧運會女子體操團體成員程菲、楊伊琳、李珊珊、何可欣、江鈺源和鄧琳琳站在金牌的領獎臺上。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個得金牌的過程。程菲是一個老將,她的失利,從平衡木上摔了下來。后面年輕的選手頂住了壓力,很自信很完美地繼續走下去,克服了心里壓力。最后程菲也自信地克服了自己的內心壓力,完美地完成了她最拿手的自由體操,戰勝了實力相當的美國隊,為中國人民拿下了這塊來之不易的金牌。在空中飛翔的那一刻,她們的姿態就像海燕一樣,在國家體育館上空飛翔,他們面對困難,沒有退縮,勇敢自信地繼續飛翔,并把自己飛得更高,更遠。
為什么說他們像海燕,而不想海鷗?理由就讓高爾基來告訴我們吧。讓我們走入課文《海燕》。
二.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1、請同學說一說所了解的高爾基。(自由作答,互相補充)
2、教師歸納總結。
明確:高爾基,俄國作家,評論家,政論家和學者,他是“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他完成了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高爾基在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這個“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精靈”般的藝術形象。
三.朗讀感悟
1、自由朗讀,圈畫批注出生字詞,理解字義,并標序文段。(朗讀過程中,注意重音,停頓和語速,初步感知醞釀情感)
2、聽錄音朗讀。在聽讀過程中,要注意朗誦者感情節奏的變化,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3、齊聲朗讀。(掌握好停頓,語速,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四.質疑探究
1、同桌互動,思考交流:從文中找出,海燕具有什么特點?
明確:海燕是暴風雨的預言家
2、小組討論交流,思考:文中出現了幾個場面?各個場面中海燕各有什么樣的表現?(自由作答)
教師點撥1:根據暴風雨來臨前的'時間段尋找
明確:三個場景畫面
a.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暴風雨醞釀中(1-6)
b.烏云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暴風雨逼近(7-11)
c.一堆堆烏云,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暴風雨臨近(12-16)
教師點撥2.根據上面的三個場面,分析海燕的表現:
a.高傲地飛翔,渴望暴風雨的到來
b.搏風擊浪,迎接暴風雨
c.以勝利的預言家姿態呼喚暴風雨的到來
五.探討感知
1、教師引導設疑,高爾基在當時那樣一個緊張的社會氣氛當中,有著閑情逸致來描寫海燕嗎?聯系課文的寫作背景,指導學生思考交流:海燕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教師點撥:海燕在暴風雨的表現我們可以概括出它一系列的品質,從而在這些品質中上升到另外一個高度。
明確:海燕是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于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
2、作者通過對海燕的贊美,表現了怎樣的情感?
教師點撥:類似于詩歌中的“托物言志”
明確:作者以海燕善于搏擊暴風雨的特點,聯想到敢于迎接革命暴風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以滿懷的戰斗激情,熱烈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的革命先驅者的戰斗精神,表現了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六.拓展延伸
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的“暴風雨”,雖然不像戰爭年代具有斗爭性,但是依然具有挑戰性,而當面臨困難和挫折時,我們應該像高傲的海燕一樣,堅信自己的信念,忘記背后,努力面前,向著人生的標桿直跑,暴風雨越猛烈,你就會變得越堅強,暴風雨也就會變得“微不足道”。
七.布置作業
1、作品為什么還寫其他的海鳥?
2、文中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
八.鏈接材料:從鄭振鐸的《海燕》、冰心的《小橘燈》、屠格涅夫的《門檻》中學習象征手法。
【《海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海燕》的教學設計04-06
《海燕》教學設計06-13
海燕的教學設計03-14
《海燕》教學設計01-23
海燕教學設計04-18
海燕教學設計08-10
《海燕》的教學設計05-30
海燕教學設計內容06-13
《海燕》的教學設計課件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