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模板(2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設計1
《桂林山水》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但現實中有很多學生沒見過桂林山水,于是,我除了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查找有關桂林山水的圖片和資料來了解桂林的山水以外,在課堂教學中我還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的功能優勢,利用它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形象直觀、跨越時空的特點,創設學習情境、問題情境、想象情境,展示桂林山水的圖片、錄像、文字等進行導入、導學、導文、導讀、導練是本課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特色與切入點。這樣,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優化課堂教學,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得輕松、有趣、高效,從而達到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最佳整合。
教學理念:
貫徹“以生為主體,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通過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發現和建構文本的意義,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通過欣賞畫面和配樂品讀、評讀、誦讀、引讀、挑戰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驗情感,加深理解文本,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并從中受到文學的熏陶。
教學分析:
《桂林山水》是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一單元的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作者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對桂林山水的喜愛和對祖國錦繡河山的贊美。文章語句精煉,層次分明,結構完整。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統領全文,然后,用比喻、排比、對比等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受。這篇講讀課文是看圖學文,課文中配有插圖,但結合現實中有很多學生沒見過桂林山水這一情況,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創設多種情境,通過展示圖片和文字、播放錄像等讓學生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給其以直觀感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排比、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本文通俗易懂,我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合的方法。通過“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途徑,讓學生不斷吸收和積累語言,習得和積淀語感,從而形成理解和運用祖過語言文字的能力。本課例,我用兩個教時完成,第一教時:以學習、理解課文,進行感悟、積累為主。第二教時:進行練筆、學習生字詞和背誦課文為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瑕、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峰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色彩明麗、危峰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
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有感情地品讀,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難點:
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排比、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請看!這是我國的一些著名的風景名勝,你們能用一個四字詞來形容這個地方嗎?(出示圖片)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感受一下它們的獨特之美吧!(齊讀)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河壯麗,老師也游覽過不少的地方,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去年暑假游覽過的廣西桂林(播放一張桂林旅游的照片)桂林美得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只能拍了一些照片來作美好的回憶。但是,作家陳淼游覽過后卻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這就是這一節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桂林山水(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不會讀的字詞多讀幾遍,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1、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先自由拼讀,再指名讀三組詞語,師指導讀準字音,特別是讀準“屏障、嶙峋”的讀音和“駱駝”的輕聲。
xiá pān luò tài zhàng
無瑕 攀登 駱駝 泰山 屏障
lán mián wù
波瀾壯闊 連綿不斷 危峰兀立
luó luán lín xún
奇峰羅列 峰巒雄偉 怪石嶙峋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哪個自然段是寫山的,哪個自然段是寫水的?
三、細讀課文,品味文字,積累語言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觀賞漓江的水
1、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請同學們邊聽邊用筆畫出描寫漓江水特點的句子,并圈出關鍵的詞語。
2、學生匯報,相機品味句子。
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靜啊……翡翠。”你能用三個字概括漓江水的特點嗎?(板書:靜、清、綠)它的靜體現在哪里?
(1)出示靜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它的靜。漓江的水清得怎樣?
(2)出示清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它的清。漓江的水綠得怎樣?誰能讀出這種綠和美?
(3)出示綠句子,齊讀句子,這是個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理解“無瑕”的意思。
(4)把三個句子連起來美美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象和感悟。
(5)拓展句子練習:
出示靜圖片: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靜,水面上幾乎沒有一絲波紋,靜得就像是……(出示: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像 )
出示清圖片:假如你站在漓江的游船上,你還可以看見什么呢?(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
出示綠圖片和翡翠圖片:漓江的水除了綠得像翡翠,還像什么呢?(出示: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 。)
誰能仿照課文的寫法把我們說的這些事物用一個排比句表達出來?(出示: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 。)指導學生結合剛才的想象說好這個句子。
師介紹漓江:是啊,漓江真美啊!這美麗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發源于桂林市的貓兒山,就像一條秀麗的玉帶流經桂林、陽朔,全長有170多千米。從古至今有多少名人為它寫下了贊美詩篇,連作家袁鷹也為它寫了一首贊美的詩。
3、出示《濃碧》
(1)自由地讀一讀,看看這首詩寫出了漓江水的什么特點?
(2)男女比賽讀。男同學讀第一節,女同學來讀第二節,看看誰讀得好。(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師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配樂)。
5、指導學生根據板書試背第二自然段,然后師生合作背誦。
6、學習作者表達方法:作者把漓江的水寫得讓我們感覺像身臨其境、親眼所見一樣,他是怎樣描寫的?(引導學生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排比、對比等手法把事物寫得形象、生動、具體的巧妙的寫作方法。相機板書:比喻 排比、對比)
7、小結學法:作者是這樣描寫漓江的水,那他又是怎樣描寫桂林的山的`呢?請同學們運用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讀課文→畫句子→圈關鍵詞→有感情地朗讀來自學第三自然段。
(二)自學第三自然段,觀賞桂林的山
出示自學要求:自由讀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描寫桂林山特點的句子和詞語,并圈出關鍵詞。
1、學生匯報,相機品味句子。
師:誰來讀一讀描寫桂林山特點的句子?你能用三個字概括桂林山的特點嗎?(板書:奇、秀、險)
桂林的山究竟有多奇,多秀,多險呢。請看:
(1)出示配有詞語的圖片,師引導學生理解“拔地而起、危峰兀立、奇峰羅列、怪石嶙峋”等詞語的意思,并引導讀一讀,體會桂林山的奇、秀、險。
(2)拓展思維訓練:桂林的山還有很多的形態呢,請同學們發揮想象,桂林的山還像什么?(出示桂林山圖片,指導學生觀察和說話)
(3)出示描寫桂林山的句子,運用多種形式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三)小組合作學習第四自然段,觀賞山和水相輝映
1、播放桂林山水的錄像,師相機有感情地范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默讀最后一段,小組合作交流,完成填空:
這樣的山是指 ,這樣的水是指 ,畫卷是指__________ _,畫卷里有 。
師:是啊,這條百里漓江與兩旁的山相互輝映,如詩如畫,說它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一點也不過份。這么美麗的畫卷作者用一句詩來概括就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就是作者的感受。
3、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思。
4、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并相機引導學生了解作者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5、配樂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感受作者寫作的巧妙和桂林山水的美。
四、總結全文
學習了課文,你能說說你對桂林山水的感受嗎?
五、作業:仿寫練習,延伸課外。
1、利用圖片激趣:是啊,學習了課文,我們就像身臨其境般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那是因為作者生動、形象、具體的描寫。其實,我們的祖國除了甲天下的桂林,紅葉似火的香山等,我們美麗的家鄉――新興也有很多風景優美的地方,如:國恩寺、藏佛坑、獅子腰瀑布等都很美(出示圖片,相機介紹),你們去過嗎?
2、出示作業:仿照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用整齊的句式具體地描寫你游覽過的一個地方,注意用上好詞佳句。
板書設計:
2、桂林山水
水:靜、清、綠 舟行碧波上
甲天下
山:奇、秀、險 人在畫中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二、指導學生練習仿寫。
1、小組內交流自己游覽過的一個地方,仿照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寫作方法,抓住景物的特點,用整齊的句式練習說話,注意用上好詞佳句。(師巡視指導)
2、學生口頭表達,師生共同評價。
3、學生堂上練筆,師巡視指導。
4、學生堂上朗讀、展示自己的小練筆,師生共同評價。
5、師小結。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詞,自由拼讀。
2、“開火車”讀生字詞,師相機正音。
3、讓學生指出難讀的生字音。
4、學生口述識字方法,比一比,誰的方法更妙。
5、讓學生指出易寫錯的生字,并指導寫一寫。
6、提出不懂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
7、齊讀并自由識記生字詞。
8、小組開展生字聽寫比賽。
9、小結。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指導學生背誦全文。
六、總結全文。
七、作業:
1、寫生字。
2、背誦全文。
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寫景作文,作者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對桂林風景的喜愛和對祖國錦繡河山的贊美。教學本篇課文,一是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二是讓學生通過品味詞句,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縱觀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升感悟。
課伊始,我便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文所說到的大海、西湖、泰山、香山圖片和桂林游玩的圖片,并讓學生用一個四字詞語來描述這是怎么樣的地方,這樣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習課文中我又利用課件適時地展示了桂林山水風光的圖片、文字和錄像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高效。
二、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語文新課標指出“朗讀是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以讀為本、讀中感悟”。首先是讓學生自由朗讀,對整篇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通過讀為學生展現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著讓學生再讀,畫出描寫桂林水特點的句子,圈出關鍵詞語,并通過展示畫面和結合想象,通過個性化朗讀表現出來;接著師生配樂朗讀,老師情景范讀,學生品讀、評讀、誦讀等多種形式相互吸引、相互觸發、使每一個學生都想讀、能讀、愛讀、樂讀,讀出美感、讀出情感,讓學生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感受語言的優美,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的發展,從中受到文學的熏陶,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
三、通過品味讀重點句子,學習表達方法。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教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時,我著重抓住描寫漓江水特點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進行寫作指導,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品讀了解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排比、比喻手法把漓江水的特點寫得形象、具體、生動的。在教學“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看見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時讓學生知道此句用了對比的手法。這樣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受到習作方法的指導訓練,為第二課時的仿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對學生今后的習作有所幫助。
四、體現“以生為主體,以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這一節課,我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整節課的教學都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包括解詞、品句、朗讀等,教師只是適時地引導、點撥,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境地,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順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五、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語文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文通俗易懂,我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合的方法。通過“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途徑,重點講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漓江水的特點后,第三、四自然段采用扶放結合的方法,讓學生運用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充分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讀課文,畫重點句子,圈關鍵詞語,有感情地朗讀,結合學生的匯報我用課件適時地展示相應畫面來加深學生對文字的體會,讓學生通過出示的圖片很自然地理解了“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的含義。最后讓學生仿寫,這樣的教學設計,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給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機會。同時,將語文課和作文課有機地結合起來,學以致用。
六、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這篇文章要求整篇背誦。因此,在學完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漓江水的特點后,我指導學生看著黑板上老師的板書先自己練習背誦,然后,老師用引背的方法指導學生背誦,學生興趣盎然,只一會兒功夫,就大部分學生都能把整段背出來了。這樣,課后讓學生運用同樣的方法背誦全文也就輕而易舉了。
總的來說,這節課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語文教學,化難為易,教師上得比較成功、高效,學生也學得輕松、愉快又提高了語文素養。但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如: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還不夠到位,主要是老師自己未能徹底地融入課文的情景中,也欠缺這方面的指導技巧;因為時間處理得前松后緊,所以,最后結束得較倉促等。
總之,在新課標理念下,如何利用有效資源使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語文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我們不斷琢磨、實踐、反思,就能使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達到最佳的整合。
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課文《黃河象》是一篇科學小品文。xx介紹了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黃河象的骨架的形態,及這具大象化石的發掘過程,并從科學家假想的角度說明了黃河象化石的來歷。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細致合理,描寫生動形象,讀后可以使我們思接千古,不僅增長關于化石的科學知識,而且激發起熱愛科學探索的興趣。
【設計理念】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學生參與,強調活動,實踐,探究,經歷。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本課教學主要目標并非在于教教材讓學生去弄清一個科學假想故事,接受書本知識,而是以教材作為一種憑借,引領學生通過圖文結合,發現化石特點大膽實踐,創編故事--文我比較,產生新的感受--發展改造原有知識經驗的過程,讓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去親歷,去發現,去探究,去完善他們自己的知識建構。
【教學目標】
⒈以教材為憑借,引領學生觀察大象化石,了解發掘經過,在現實基礎上大膽推測,合理想象,培養創新精神與想象能力。
⒉在把自編故事與課文故事對比賞評中,領悟科學假想的一般方法,感受作者的想象合理﹑嚴密,描寫生動形象,培養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㈠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許多同學對現已滅絕的古生物挺感興趣,特別是恐龍,因而對一年前去過的中華恐龍園是念念不忘,說說那次游園最令你難忘的,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學習興趣是學生的內在需要之一,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從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切入,又緊接下面環節古生物化石及相關知識介紹,激發學生內需。)
㈡化石資料交流,豐富感性認識
課前搜集了不少有關化石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所獲所得。
(設計意圖:資料搜集交流是開放式教育下對信息處理的一種學習,亦通過感性材料的積淀,豐富對化石這一科學知識的感知,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欲。)
㈢圖文結合,發現化石特點
⒈觀察化石圖片。
老師也帶來一張古生物化石的圖片,想看看嗎?(出示)這是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大廳里的古代黃河象骨骼的化石,仔細觀察一下。
⒉感知化石特點。
怎么樣,看了有什么感覺,跟大家來說說。
⒊引導讀文,加深感受。
陳列館旁邊還豎著一展牌,上面寫的正是這具化石的介紹,你們讀讀看,有什么新的感覺。
⒋讀中感悟,感情朗讀,表現化石特點。
指名讀,齊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中感受化石的大和保存完整。
⒌了解發掘經過。
師引述過渡:這具化石在地底下沉睡了200萬年,直到1973年的春天,甘肅省的一些農民在黃河邊挖掘沙土,忽然發現沙土中有一段潔白的象牙,便向當地政府報告,這具化石終于得以重見天日。讓我們再去挖掘現場看看,又了解了哪些情況。自讀課文最后一段。
(了解化石出土姿勢:腳踩石頭,斜斜插入土里)
⒍引發生疑。
了解了有關黃河象化石的這么多內容,接下去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⒎過渡引導。
我們也來做做小科學家,假想一個有關黃河象來歷的故事,你們說怎么樣。
㈣想象來歷,自編假想故事
⒈指導假想。
⑴科學假想我們還是第一次。首先讓我們來策劃一下,看這個假想該怎么個想法。
⑵學生討論,引導歸納科學假想的要點:以現實為依據,大膽推測,展開科學合理想象。
⒉小組合作,自編故事。
⒊交流自編故事,學生評議。
評評:①故事創意,②現實為依,③科學合理。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觀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感知化石的特點,自己分析,思考,推斷,自編故事,通過自己親歷、實踐,體驗科學家假想的一般過程,逐步發展完善了對科學假想的認知。)
㈤賞評課文故事,交流感悟
⒈讀中充分感知課文故事。
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喜歡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⑵指名分段讀,進一步感知。
(設計意圖:多層次的讀,充分感知,讓文字內容在頭腦中逐漸清晰明朗起來,為后面對文本故事的分析,比較,賞評奠定基礎。)
⒉比較故事,細細品味。
⑴小組學習,把剛才自編的故事和課文故事比一比,誰編得好,好在哪里。
⑵交流感受。
①故事發展的背景環境:氣候干燥炎熱,動物們干渴難忍,為后文急于喝水,忘了危險埋下伏筆。(細致形象)
②老象陷入淤泥的經過,環環緊扣,故事想象合理、
③地質變化的過程,具有科學性。
(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欣賞書本故事的優點,亦可評其不足,也應肯定自編故事的獨特創意,細膩周密之處,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書本)
(設計意圖:轉變學習方式,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賞評文本故事,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表達,旨在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和批判意識。)
⒊小結親歷感悟。
說說通過自編科學假想,再與課文故事對比,你們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傳統教學重結論,而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起初,學生憑著已有的對科學假想粗淺的認知進行自編故事實踐,再經歷生生互評,與文本故事進行比較,分析,選擇,經歷了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不僅探究獲得新知,發展了已有的知識經驗,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創造空間。)
附:板書設計:
個頭大,保存完整
以現實為依據
腳踩石頭,斜插土里
科學
假想
大膽推測,合理想象
嚴密
科學
細致
教學設計3
在教學活動或教研活動中,常常會聽到你的課備得如何?……,教案寫得怎樣?……;最終,無論你的課堂教學效果怎樣,都會說到你的課堂教學設計環節的得與失、說到你這節課準備得充分與不充分。在言談中有好多老師、有相當一部份有多年教學經歷的老師都認為有了好的教學設計即是備好了課(筆者曾在不經意中作過調查與統計)。到底是有了好的教學設計就是備好了課還是否?筆者認為否!備課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凡有幾年教學者要從備教材、備學生、備目標、備過程、備教法等方面說個子丑寅卯。備課歷來是教師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要求,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去備課,才能把“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是需要我們探討和研究的新問題。而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進行教學過程設計,即教案設計,可以看出教學設計是屬于備課中的主項:備過程;所以我認為教學設計并不能等同于備課。
教學設計內容與方法
一、主題教案調研
1、所調研教案反映出的課堂教學設計特點,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教學處理策略、教學活動過程(導入、講授新課、練習反饋、小結等環節)的處理、教學媒體、形成性練習的設計特點及其相互關系
2、比較相同主題但不同設計方法的教案,分析其各自的優劣
3、從學科教學法角度考慮如何進行某學科或某類內容的課堂教學設計
4、綜合以上調研分析,提出你所設計教學方案的.初步設想。
二、運用教學設計系列表格設計一個單元的教學方案
運用教材《教學過程設計》中提供的《課程教學設計表格》、《課堂教學設計表格》系列表格進行針對一個教學單元的課程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設計。
三、根據教案設計,制作配套的課堂演示軟件或相關軟件
根據教案設計,制作配套的課堂演示軟件或相關軟件,同時也便于通過課件直觀評價你的課堂教學設計效果。課件的示范和評價方法如下:
1、在教案設計實踐中自覺體會、反思教學設計理論和方法:
2、在你的教案設計中,系統方法如何體現?
3、在你的教案設計中,教學內容處理是否恰當?如何檢驗?
4、在你的教案設計中,運用了哪些學習理論、教學理論?
5、在你的教案設計中,學習者分析是否充分?并如何影響教學內容、教學策略處理?
6、在你的教案設計中,如何設計課堂形成性評價?在你的教案設計中,是否用到學習需求分析?
教學設計4
1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日、月、水、火。
2、通過對照閱讀圖文的形式,初步了解文字的起源。
3、在游戲中產生對識字活動的興趣,增強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性。
2學情分析
低年級的識字能力較差,通過簡單的識字教學,讓低年級的兒童認識字的間架結構,基本的書寫筆順以及簡單字讀法。
3教學過程3.1第一學時評論(0)新設計
四、活動過程:
1、人手一只鉛筆。
2、每人一張報告紙。
3、紅色粉筆兩只。
4、“日、月、水、火”的片卡。
(一)復習、鞏固已經認識過的漢字寶寶。
1、游戲方法:老師轉身背對學生學貓叫三聲后再轉身舉起一張字卡,學生必須立刻說出字卡的名字并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做錯者即會被貓捉住。
例如:“大”——學生兩腳分開,兩手側平舉。
“高”——學生踮腳兩手高舉。
“笑”——學生擺出各種表示笑的樣子。
“哭”——學生小聲地哭泣,如果聲音過大,被貓聽到也會捉住。
(二)、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變化和發展。
1、師:原來我們已學了很多漢字寶寶。今天,有許多別的字寶寶也想來跟我們一起玩,大家拍手歡迎它們出來。
2、師:這些字寶寶呀,它們還很害羞呢,躲在一幅幅圖畫里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幅圖畫。
3、(展示實物投影儀上的學生用書)師:看,這是什么圖畫?(太陽)咦!太陽里面會藏著一個什么字寶寶呢?(學生自由猜想)
4、揭開太陽圖下面的一張“象形字”:大家看好了,太陽開始慢慢地變了,變成什么樣子了?太陽又要慢慢地變了,看好,現在它變成什么樣子了?
5、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太陽的三種變化,教師簡單介紹“象形字”的由來與“現代漢字”的.產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不會寫字,如果要告訴別人一些事情,就會用畫畫的形式,時間長了,他們就發明了像“日”這樣的象形字。而現在的人呢,越來越聰明,把字寫得既端正又漂亮,就成了現在的漢字寶寶。
6、學生依次觀察“月、水、火”的象形字由來與變化,進一步感知、了解文字的起源。
(三)、鼓勵學生自己閱讀圖書,根據圖畫和象形字的提示,認讀現代漢字,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及對文字的敏感性。
師:小朋友的小椅子下面都有一本書,上面還有許多這樣從圖畫變來的字寶寶呢,請你們仔細地來看一看、說一說。
(四)、嘗試認讀漢字。
1、教師逐一出示字卡,請學生認讀,然后帶領全體學生一起讀兩遍,并把字寶寶放在黑板上。
2、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認讀:(1)教師讀字音,學生舉字。(2)學生扮演小老師。(3)教師舉字,學生讀字音。(4)打亂次序進行閱讀。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地發音。
3、引導學生理解詞義,如“日”就是太陽、“口”就是嘴巴。
(五)、操作活動“尋找報紙上的字寶寶”。
學生每人一張小報紙,一支鉛筆,鼓勵學生在報紙上尋找今天認識的象形字,并用鉛筆把字圈出來,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六)、學生操作活動:描畫漢字。
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鉛筆在田字格里進行描畫漢字的練習。教師巡回觀察并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備注:如果活動過程太長,可以把最后一個活動安排在區域活動中去完成,教師視具體情況而定。
五、小結。
教學活動
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習作一》要求學生寫建議,春節來了,建議班級舉行一次春游活動,去哪里好,把自己的意見寫出來。看誰的理由充分。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介紹的地方,還可以配上插圖或附上以前去瀏覽時的照片。
二、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我的建議》,了解文中“建議”的材料選擇和安排。
2、讀懂“習作要點討論”,領悟關于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議”的一般寫法。
3、按“習作要求”,選擇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寫一篇日記,要能表達真情實感。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習作的要求。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例文《我的建議》。
1、自己先讀讀《我的建議》主要寫了什么?
2、交流。
A小作者建議你做什么?
B你能接受他的建議嗎?為什么?
3、小結。
因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寫得很充分。是啊,那里的景物雖然很普通,但作者寫得很美,寫出了別人沒有觀察到的東西,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對“最米人的池塘”,他沒有具體寫,這樣,同學們不是更想去了嗎?
(二)、宣布本次習作內容:《我的建議》。
春天來了,大家想去春游嗎?你認為到哪里去最好?請仿照例文寫個建議。
(三)拓展思路,習作指導。
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個地方最值得人留連往返?
板書:
我的建議
交代地點簡潔
2、要以理服人。抓住關鍵的景點,有序、仔細地介紹這一景點。盡力把這一景點介紹清楚,介紹具體,能吸引讀者。
板書:
主要景點具體xx結尾點題
(四)學生習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習作講評
一、簡介本次習作基本情況。
大部分同學能選取一個地方,抓住關鍵的景點,有序、仔細地介紹這一景點。并把這一景點介紹清楚,介紹具體,能吸引讀者。還能結合課內外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習作練習中。但也有少部分同學寫得較籠統,并不是十分吸引人。
二、典型習作集體點評。
習作例文:我的建議
春姑娘又輕輕的來到了人間。在青翠的山間,留下了她的足跡。我建議同學們到詩情畫意的山上去走一走,上次在山上看日出的情景,至今都留在我的腦海里。
走上干凈的階梯,好像走進了地球另一邊的世界,那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蜿蜒起伏的山路,就像一條隨時準備騰空的臥龍,景色秀麗宜人。如果你到了山的頂峰,就會發現所有的一切都煥然一新,松柏向我們點頭,鳥兒向我們歌唱,連路邊平時不起眼的小草,也歡呼雀躍起來,襯托在小草上的鮮花,也那么透明晶瑩,真不知道春姑娘施了什么神奇的咒語,把所有一切平常的事都變的不同尋常。一座座青山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這好像一幅畫。
我希望老師和同學采用我的建議,在山上玩一玩,看一看。
總評:你進步了,老師為你高興!繼續加油!
1、用詞不當,應將“輕輕的”改成“悄悄地”
2、“,”應改成“。”
3、這句話過渡很自然。
4、“,”應改成“。”
5、想象力豐富,比喻恰當。但“騰空”應用“騰飛”更好。
6、“煥然一新”、“歡呼雀躍”、“透明晶瑩”這幾個詞使xx增色不少
三、板書設計:
交代地點簡潔
我的建議主要景點具體
xx結尾點題
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用放大鏡等工具對螞蟻進行細致觀察,并能用語言、文字、圖畫
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能嘗試用歸納的方法對觀察到的螞蟻作合理的解釋;能制作簡單的昆蟲模型。
2.意識到科學探究中細致觀察的重要性,觀察時愛護小動物;愿意與他人合作,探討昆蟲的共同特征;能利用掌握的科學知識辨別常見的動物類型——昆蟲。
3.能說出螞蟻的身體構造;知道身體分為頭、胸、
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能對常見的動物進行判定是否屬于昆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合作交流中,知道昆蟲的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發現并嘗試解決觀察螞蟻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能利用昆蟲的特征辨別常見的`動物是否是昆蟲。
【教具、學具】
學生準備:
每組:材料箱(放大鏡、螞蟻、昆蟲觀察盒、塑料瓶、羽毛、水、水槽、衛生球、瓶蓋、小塑料泡沫塊、毛筆),材料袋(牙簽、塑料泡沫、刻刀、橡皮泥)。教師準備:
各種螞蟻、放大鏡、記錄表;收集、整理與昆蟲有關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資料卡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能力最強的生物。中國國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就有600多種。中國居室內常見的螞蟻主要有以下三種:小黃家蟻,大頭蟻,洛氏路舍蟻。
1.談話導入: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捕捉了幾只小螞蟻,你們都把它“請”到我們的課堂上了嗎?你們是怎樣去捕捉的?2.學生交流捕捉螞蟻的方法。
3.讓學生畫一只心中的螞蟻,將畫的快的5名同學作品張貼在黑板上。師根據學生所畫的螞蟻總結出畫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提出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螞蟻,解決以下問題。
問題1:腳有幾只?問題2:腳長在什么位置?問題3:螞蟻是否有觸角??? 4.師引導:關于螞蟻你想了解哪些問題?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螞蟻的身體構造,看看它們有哪些特點。(板書:螞蟻)
二、小組學習,自主探究1.制定觀察方案。
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箱(師提供的觀察器材:放大鏡、螞蟻、昆蟲觀察盒、塑料瓶、羽毛、水、水槽、衛生球、瓶蓋、小塑料泡沫塊、毛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訂出自己組的觀察螞蟻的方案。2.匯報觀察方案。
(教師及時引導,在不能傷害螞蟻的情況下,螞蟻會自由爬動,我們無法仔細觀察。)
讓學生說說本組的觀察方法。
方案1:把螞蟻關在一個更小的塑料瓶里,用放大鏡觀察。方案2:把螞蟻放在水中的瓶蓋上,用放大鏡觀察。
方案3:把螞蟻放到昆蟲觀察盒里,用放大鏡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觀察。
方案4:讓螞蟻爬在羽毛或毛筆上進行觀察,邊觀察邊記錄。方案5:用膠水粘住螞蟻的腳,拍照片觀察。
方案6:用衛生球畫一個螞蟻的活動范圍,再進行觀察。
方案7:用大蒜畫一個圈使它的活動范圍縮小,然后用放大鏡觀察。(螞蟻到處爬,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用什么辦法觀察螞蟻的效果好、材料容易找而且還不會傷害小螞蟻。)3.學生分組觀察,出示觀察要求。
在觀察前讓學生相互補充各組觀察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地方,老師再及時進行總結,并提出要求:
(1)螞蟻太小不要拿著觀察,我們要借助放大鏡去觀察。(2)觀察要仔細,小組分工合作,填好觀察記錄表。還可以用畫圖的方式記錄觀察到的螞蟻。畫圖時先畫螞蟻身體的主要部分,然后再畫出其他部分。
(3)重點觀察螞蟻的身體的構造,數一數螞蟻的身體由幾部分組成?每部分叫什么?各有什么特點?(4)注意不要傷害螞蟻!
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了解xx的新奇的構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xx表達的思想感情。
4、聯系現實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系。
【學習重點】
整體感知xx內容,感受作者心境,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本單元為我們展現的是色彩斑斕的大自然,展現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因此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品味優美的語言,揣摩作者深厚的感情,從而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鍛煉學生發現美的眼力,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更加關注自然和環境,是本單元教學重點,也是xx的重點。
【課前準備】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反復朗讀,通過朗讀來理解xx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啟發誘導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們長居城市,遠離了大自然,有沒有一種被困在籠中的感覺?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著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板書:題目、作者)
二、整體感知
1、正音: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小黑板顯示)給下列加粗字注音:(學生試讀,師生糾正,學生齊讀)
幽徑(jìng)唱和(hè)湛藍(zhàn)梔子(zhī)玄奧(xuán)清澈(chè)禪心(chán)犬吠(fèi)憔悴(qiáocuì)樹冠(guān)凝靜(níng)
2、教師范讀:初步感知課文,激發學生的感情。
三、研讀與賞析
1、我在山中主要拜訪了哪些朋友?
學生討論后明確:
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
古橋──老朋友樹林──知己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云雀──弟弟螞蟻──小弟弟
3、xx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討論后歸納:
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為什么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
討論后明確:
作者構思新奇,想像豐富,充滿童心童趣。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使景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么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5、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后明確: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k11-018.jpg;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四、體驗與反思
我們隨著作者帶著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后教師小結:
當你帶著好奇和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完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云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里行間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并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重點段落;簡要概述故事內容。
2、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文中人物對給予一詞的詮釋。
3、觸發學生的真情,讓給予內化為己有。
【教學重點、難點】
從男孩的言行,從保羅的兩次誤解中,讓學生領悟給予是快樂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出話題
1、說說你什么時候最快樂?
根據學生回答總結板書:
索取是快樂的
2、索取的反義詞是什么?
板書:
給予
(指導讀正確。)
3、索取是快樂的,但我們今天的課題卻與之大大相反。
板書:
給予是快樂的
齊讀課題;
4、過渡:
課題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說起來容易,真正懂得他的真義是不簡單的,課文中的保羅也是如此,不信你讀讀課文。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保羅是一下子就明白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嗎?板書:
開始后來
⑴學生準備。
⑵交流。
3、讓我們再來讀一次課文,感受那一個個動人的場景,體會那一個個場景里人物的內心。
(1~7、8~15。)
三、賞讀,體會真情
1、讀著課文,有一句話讓我想到了很多:
出示:
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⑴他們三人指的是──板書:
保羅、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
⑵交流難忘:
──小男孩的弟弟為什么難忘?
(第一次乘車親眼看到圣誕之夜的風光而難忘。) ──小男孩為什么難忘?
(讓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歡樂而難忘。)
──保羅為什么難忘?
(可能學生會說是因為保羅讓兄弟倆得到了快樂而難忘或是他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而難忘。) 2、保羅難忘的只是這個結果嗎?我說,不是!我想,讓他永遠記憶猶新的更會是那晚他明白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的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有了兩次錯誤的想法,是小男孩用自己的言行教會了他要懂得給予。
──第一次錯了
⑴保羅是在什么樣的情形下有第一次的錯誤的想法?這錯誤的想法是什么呢?
⑵但是小男孩的回答卻讓他十分驚訝!
指導讀好小男孩的話。
⑶他明白給予是快樂的了嗎?
體會不由自主。
(聯系:圣誕夜相當于中國的除夕之夜,他應該快點回家和家人團聚。)過渡:他真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了嗎?并沒有!因為他又想錯了。
──第二次錯了
⑴保羅是在什么樣的情形下讓他有第二次的錯誤的想法?這錯誤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⑵不過,這回他又錯了。小男孩是如何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他的呢?重點指導讀好小男孩的話。
(欣喜→鄭重。)
(個別讀,齊讀。)
⑶這回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因為──(引讀12自然段)如果讓你在把字前加個詞,你會加什么?為什么?
(連忙→不由自主。)
⑷多么感人,多么溫馨的一幕啊!讓我們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3、小結:
這個圣誕夜,對于小弟弟,五彩的櫥窗、夜景讓他難忘;對于小男孩,他送給了殘疾弟弟一個最好的圣誕禮物,他感覺自己成了大人;對于保羅,他目睹了一幕人間真情,并在給予中品嘗到了一絲甜蜜與快慰,他同樣不會忘記這個夜晚。
學到這兒,我們回過頭再來看板書,你能加上一個字(板書:(),!)將這兩句話連成一句話嗎?(索取是快樂的,給予更是快樂的!)齊讀。
四、拓展,內化真情
是的,索取是快樂的,給予更是快樂的!
你們聽,老師有這么一個故事──
1、配樂朗讀《愛心樹》。
2、此時,你腦海中是不是浮現出許多熟悉而又親切的臉龐?你心里是不是有很多話想說?放在心里,讓我們珍視,讓我們珍藏,讓我們用今后一生的行動來詮釋!
五、板書
索取是快樂的,給予(更)是快樂的!
保羅
↙↗↘
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
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與應用,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統計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
2,通過評價與反思,使學生進行反思和自我評價,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行成。
教學過程:
一、練習與應用
1、出示第4題。
2、用什么方法調查
3、提出要求:
(1)每人只能選擇一個喜歡的電視節目。
(2)在調查中每位同學都要做好記錄。
4、學生獨立完成,展示作業,集體評價。
5、在小組中看圖提出問題,互相解答。
二、探索與實踐
1、完成第5題。
提出要求:
(1)應按題目要求的時間及時測量蒜葉的長度。
(2)每個蒜頭長出蒜葉可能不只一片,測量時應該測量最長的那片。
(3)以"厘米"為單位測量,測量結果應精確到十分位。
2、完成第6題。
分組開展活動。
提出要求:先在正方形的六個面分別寫上"1""2""3";再輪流再桌子上拋20次。其余同學幫助記錄,最后分別進行整理,獨立完成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四人拋正方形木塊的結果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哪個數朝上的次數最多哪個數朝上的次數最少 討論: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三、評價與反思
了解各項評價指標的意思,在小組中自我評價及同學互評。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火山與地震是地球內部內力作用的結果。
2、會做模擬火山噴發和地震的實驗。
3、知道火山與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預防地震的措施。
4、知道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國家之一,了解張衡及他的貢獻。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難點:做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地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么? 2、談話因為地球內部的運動使得地球表面造成巨大的影響,比如火山爆發和地震,今天我們來研究。
二、探究火山噴發的原因
1、播放錄像—火山爆發。
2、組織談話:看了剛才的`錄像,你對火山又有了哪些了解?心中還有哪些疑問?
3、教師對于學生的敘述適時給予補充介紹。
4、火山爆發時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指導學生做火山爆發模擬實驗。
5、組織匯報交流:火山在即將爆發的時候有些什么征兆?
師進行巡視指導。小組交流觀察的收獲。
三、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火山很可怕,地震也很可怕,而且我國是一個地震很多的國家。引導觀看錄像。
2、師介紹我國1976.7.28發生的唐山大地震。
3、地震是如何產生的呢?
4、師做演示實驗。
5、我們國家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對于地震的研究也很早。師介紹張衡和地動儀。
四、談談安全教育。
地震來臨我們該怎么做呢?
組織全班交流。師做小結:在室內應該躲在空間狹小的地方,在室外應該跑到空曠的地帶,遠離高大的建筑物。
教材分析:這是一節復習課。包括六項內容。一是按照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復習學習過的聲母。二是通過漢語拼音認讀生字并連線。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了解疊詞輕讀的規律。三是看圖讀音節,區別韻母u和ü與不同聲母相拼時的不同寫法。四、五、六是通過動手拼一拼、擺一擺、找一找的方式復習聲母和音節。
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通過學習課文,是學生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3、指導學生讀好問句的語氣,并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認識本課生字,并在此基礎上讀好課文。
【教學難點】
讀好本課出現的問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游戲導入(指尾巴)。人沒有尾巴,可是有好多動物有尾巴,誰來說說哪些動物有尾巴?
今天,森林里有好多動物聚到一起,他們要舉行一個特殊的比賽?你們猜他們要比什么?(板書:比尾巴)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誰;比什么;結果)
二、初讀課文
學習1、3小節
過渡:書上P83也就有答案,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
1、有誰來參加比賽了?哪位同學愿意充當來宣布一下參賽選手的名字?其他同學聽他的發音正確洪亮嗎?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
帶音指名讀。不帶音讀。全班讀。
2、誰能把選手的'名字完整的播報一遍,說時用上有有還有)
3、全班齊說。
三、細讀理解
過渡:運動員們就要入場了,誰愿意做小領隊把運動員帶入場。(放音樂,學生貼小動物圖片。)
比賽就要開始了,想不想當評委?現在我宣布:我是這次比賽的主裁判,請各位評委保持安靜。我來宣布第一個比賽項目,他們要比什么呢?
出示:誰的尾巴長?
1、這是什么句?范讀,學生讀。這只是其中一個項目,還有五個呢?誰愿意接著宣布?
隨機處理:長──短
一把:還有什么能用一把?彎彎:
扁扁:
2、誰能把這六個項目完整的播報一遍。其他同學做手勢。
3、學習2、4小節
過渡:比賽進行了一段時間,評委們看看比賽結果怎么樣?快讀讀。
那位評委先來播報比賽結果?邊播報邊貼上比賽結果。(學生貼)師生:指黑板;生生:看書;分組
四、拓展
1、其他小動物也來參加比賽了,如果你認識他就大聲喊出它的名字。
2、用誰的尾巴像什么說一句話。
3、也可說說其他動物。
4、用誰的尾巴怎么樣提問,并做出相應的回答。
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生字新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標:快速閱讀課文,能用討論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標: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學媒體:
硬件媒體:計算機、掃描儀、投影儀、錄音機、錄音帶。
軟件媒體:文字、圖形、音樂。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
(1)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圖1(略)
教學策略設計:用“早”字引出作者,簡介作者,為學生了解閏土后,從鮮明的對比中體會社會的不平等,以為后面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筆。
2、學習課文。
(1)教學過程與內容:聽錄音。
策略設計:糾正生字讀音,感受語音變化;認讀生字新詞。
(2)教學過程與內容:
①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圖2(略)、圖3(略)
A:臉——紫色
B:頭——小氈帽 健康
C:頸——銀項圈 活潑
D:怕見人 怕羞
策略設計: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②講述閏土的新鮮事,了解閏土是個什么樣的人。圖4(略)、圖5(略)、圖6(略)、圖7(略)。
學生自主學習課文,說說講了哪些事?選一件你最喜歡的講給同學們聽。
教學策略設計:體現自主學習,結合口語交際,力求讀寫合壁。
③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和我都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提問)
和閏土相比,“我們”的知識太少了,目光太短淺了,寫出了作者不滿現實,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態。
④惜別
作者:大哭。
閏土:躲在廚房不肯出門。
策略設計:從人物的外表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作者與閏土的濃厚情誼。
3、課外延伸:(圖書室或網站)
向同學們推薦《中年閏土》、《故鄉》,交流讀書體會。
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認識目標
識記:人格尊嚴的含義、人格尊嚴包括具體內容。
能力目標
提高分辨是非和正確區分哪些行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嚴行為的能力。
覺悟目標
認識公民享有人格尊嚴的重要性,不做侵犯公民人格尊嚴的事情,增強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請同學們看投影(見優秀課件),并思考投影中付某和王某侵害了六名學生的哪項權利?
(2)這六名學生的身體受到非法搜捕時,還有哪項權利受到了侵犯?
(組織學生討論)
導入新課
今天我同同學們一起學習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二、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板書)
⒈人格尊嚴的含義(板書)
(要求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討論,你認為什么是人格尊嚴,再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將人格尊嚴的含義的理解)
〔明確〕人格尊嚴,指公民的名譽和公民作為一個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的尊重的權利。
⒉人格尊嚴的內容(板書)
(學生閱讀教材,提問)
〔明確〕(人格尊嚴包括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七頁的事例,并思考下列問題:
該攝影中心的行為是行為?曾某、黃某夫婦的什么權利受侵犯?對此法律作出如何規定?
學生討論:攝影中心行為是違法行為,它侵犯曾某、黃某的肖像權。
〔明確〕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權。
〔練習〕投影。
材料:小明和小劉是同班同學,有一次,他們在街上行走時小劉趁小明不注意,故意把自己身上的10元錢塞進小明的衣袋里,回到學校后,在班上宣言,小明是一個小偷。小明覺得很突然,真想大哭一場。
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①小劉侵犯了小明哪些權利?
②類似這樣的案例,你能舉出一個嗎?
通過學生討論回答,老師總結名譽的含義以及法律規定:見本書第8頁第二自然段。
〔明確〕名譽權和榮譽權的區別。
榮譽是社會、國家、組織給予公民的一種美名或稱號,一般通過表彰授予,屬于一種精神鼓勵。(列舉學生身邊的事例來解答)
繼續指導學生閱讀第9頁實例,要求學生尋找問題,找出疑點,然后老師進行解答:此案例說明了鐘某為泄私憤,侵犯田某的姓名權。
〔明確〕姓名是區別于其他公民的稱號或代號。為此,法律作出明確規定。
我們要依法維護姓名權(板書)
總結:通過上述事例,反映出公民的人格尊嚴所包括的.內容很多。下面我們繼續學習公民享有隱私權。
出示投影:
小英最得意的是自己有個小書桌,書桌上有個抽屜,一把小鎖就可以將自己的小秘密鎖在里面。
有一天,小英放學回家,發現自己的抽屜被人砸開了,里面的東西好像被翻過了,急忙問媽媽,媽媽笑著說:“不要慌,書桌的鎖是我砸開的,我想看看你抽屜里到底有什么東西。”小英聽完后,又氣又惱。
提問:
(1)對此例你們有什么感想?
(2)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偷看子女的秘密的做法對不對?
(3)這種行為侵犯小英什么權利?
總結:隱私權的含義及法律的規定。見本書第9頁最后一自然段。
小結
見知識結構圖
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⒈人格尊嚴的含義。
⒉人格尊嚴包括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隱私權,侵犯公民這些權利,要求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鞏固練習
一、不定項選擇題:
⒈ 公民的人格尊嚴包括 ( )
A、生命健康權 B、肖像權
C、名譽權和榮譽權 D、姓名權和隱私權
⒉ 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下列屬于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的有( )
A、道聽途說、無中生有、誣蔑他人
B、假冒他人名字做壞事
C、嘲笑他人生理上的缺陷和隱疾
D、私拆他人信件
二、要求學生再舉出一個侵犯名譽權的事例,并說說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的內容。
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讀通全文,整體感知全文。
2.認識并理解詞語,荷葉,小水珠,搖籃,亮晶晶,挺機坪,透明,翅膀,蹲在,笑嘻嘻等詞。
3.寫兩個字,是,朵。
教學準備
課件詞語卡片有詞語卡片的信封玻璃瓶尼龍紙
教學過程
1.揭題
師:(出示。課件)同學們,這是什么?你能說說這荷花怎么樣?(用上荷葉說話)。板書荷葉圓圓。
2.初讀全文
師:這么美的一池荷葉引來了許多的伙伴,聽聽都有些誰。
聽范讀。
根據學生發言板貼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
回答完畢后,出示。課件小動物。
師:可愛嗎?我們一起來招呼招呼他們吧?指名,齊讀。
師:自個兒大聲讀讀課文,不會讀的地方多讀幾次,想想還知道些什么?
3.讀通課文,學習詞語
指名試讀。每一段2至4人,相機貼出詞卡亮晶晶,停機坪,透明,翅膀,蹲,笑嘻嘻。
師:我們能讀課文,你還知道了什么?相機板貼。
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
搖籃停機坪歌臺涼臺
師:我們來認認黑板上這些詞好嗎?
小朋友齊聲輕聲讀,男女生分開讀,開火車讀。
師:我讓這些詞回到課文中,并且都去掉了拼音,考考你們會讀了嗎?
學生自個兒輕聲讀。
師:想想有沒有不懂的地方,開火車讀。
根據學生回答在詞語卡片打上問號。
師:小朋友這么多疑問,哪些小朋友們已經弄明白了。
重點理解:透明,停機坪,蹲,搖籃,笑嘻嘻
師把學生已經理解的詞拿下,師:還有些問題我們下節課來解決。
師:信封里是這節課學的.詞,同桌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如果你的同桌不會,就教他。
4.寫字:范寫,學生書空,教師范寫。
學生寫字。
教后反思:
本節課的三個特色:
1.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時,能夠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全文。每篇課文都是學生整體把握全文。每篇課文都是一塊美玉,閱讀時最忌零打碎打,整體感知全文才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整體感知也是為仔細分析,品位部分重點詞句段,做下鋪墊。
第一課時我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全文體現在:看圖說話,讀書質疑,讀中解疑。
2.從以讀為本的角度看,學生在課堂上讀得充分,讀得有目的。《語文課程標準》上指出閱讀是個性化行為,不能以分析代替學生閱讀實踐,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體驗,不是純理性機械的分析。我常常這樣問學生,你能看圖說說荷花的樣子嗎?讀了課文,你有不懂的地方嗎?會讀課文,你還知道了什么?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我對學生原有認知水平把握不準確,課堂生成沒有充分發揮水平。以至學生的質疑只是為了質疑,使這一環節走過場了,沒有為課堂提供方向。
在安排學生讀時,齊讀過多,個別讀太少,沒有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特色來。
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四冊,教材第84頁,完成“做一做”中的練習和練習二十三第5~8題
教學目標:1.掌握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和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2.正確解答應用題,培養學生認真審題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滲透數學意識,使學生知道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必要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兩類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掌握兩類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學具等。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操作學具,鞏固所學的數量關系。
二、探究新知
l.投影出示例9。
2.小組活動。
(l)議一議兩道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教師出示圖片或投影片。
(2)通過議論和看示意圖,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兩道題都是紅花多,黃花少,(3)想一想: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使學生明確:第一個已知條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題的`第二個條件是第二題要求的問題,第一題要求的問題是第2題已知的第2個條件。
第一題用減法計算,第二題用加法計算。
3.獨立解答
(1)填空。
(2)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三、鞏固發展
1.完成84頁的做一做。
2.練習二十三第5題。
學生議論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了解數量關系,口頭計算。
3.練習二十三第7、8題。
四、全課小結:師生共同總結這節課學習什么,注意什么?
五.板書設計
例9:(1)有黃花36朵,紅花54朵。紅花比黃花多多少朵?
54-36=18(朵)
答:紅花比黃花多18朵。
(3)有黃花36朵,紅花比黃花多18朵。紅花有多少朵?
36+18=54(朵)
答:紅花有54朵。
教學設計15
一、揭題示標
同學們,請看這是什么?(百寶箱)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東西嗎?(想)但是老師暫時還不能告訴你們,不過看大家這么可愛,老師可以向你們透露一點兒內幕,這里面的所有寶貝都和今天學的新知識《毫米的認識》有關,(板書課題)那還等什么,我們趕快一探究竟吧!請看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知道毫米是長度單位,并知道1毫米有多長。
2、能正確使用毫米這個長度單位。
3、會說出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
(齊讀)(大家有沒有信心完成?)(有)
要完成我們的學習目標,那就需要大家認真的自學,下面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自學指導。
一、自主探究。
自學課本21面,畫出你認為重要的內容并思考以下問題:
1、估一估數學書的長、寬、厚大約是多少厘米?
2、用尺子量一量數學書的長、寬、厚,當測量結果不是整厘米時,怎么辦?3、在什么情況下,要用毫米作單位?
(時間3分鐘,比一比,看誰自學的又快又好!)
現在開始!好,停!誰來回答第1個問題,那么誰能說一說用尺子量出的數學書的長、寬、厚各是多少?當測量結果不是整厘米時,怎么辦?(用毫米表示)用字母表示.
大家真會自學!學的這么好,那讓我們乘勝追擊,請看自學指導(2)。
自學課本22面,再次畫出你認為重要的內容并思考以下問題:
1、觀察尺子,找到1厘米,數一數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幾小格?其中的1小格就是()。
2、數一數,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發現厘米和毫米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
3、1毫米有多長?同桌互相用手比一比,說一說。
4、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
(自學時間:4分鐘)
二、合作提升
自學完了,自學效果怎么樣呢?現在我們就來檢測一下。
拿出我們的尺子,結合認真的數一數。
0~1是1厘米,中間有()個小格
1~2是1厘米,中間有()個小格
2~3是1厘米,中間有()個小格
你發現了什么?
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且每一小格的長度相等,即: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那么1毫米有多長呢?首先,我們自己先在尺子上找一找,比一比,然后請一位同學到講臺上也幫老師找一找,比一比。(演示)
如果我們不用尺子,你能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的長度嗎?(兩個手指之間很小的縫隙就是1毫米,全班伸出小手演示)
好!現在就讓1毫米的長度深深的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
睜開眼睛,再次用手勢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長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自己想一想,說一說。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物品呢?現在就到老師的百寶箱揭秘的時候了,(展示銀行卡、小明星、身份證、五角硬幣、鑰匙、尺子、快餐杯等物品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我們認識了毫米,那么毫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呢?我們先在尺子上數一數1厘米里有多少個1毫米?
(1厘米里有10個1毫米)
我們一塊對著再數一數。(1厘米里有10個1毫米)那么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是:
1厘米=10毫米
三、鞏固運用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毫米并且知道了1厘米=10毫米,那你們下面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挑戰?
1.讀出下面圖形的長度。(出示)
你們會用毫米讀出長度,那你們會用毫米測量長度嗎?我們來檢測一下。
下面的幾種測量方法正確嗎?為什么?(出示)
我們來實際操作一下,看誰量的又快又準!
2.量一量。(出示)
3.下面我們來看一看誰擁有一雙像孫悟空那樣的火眼金睛,請你閱讀明明的一篇日記,找出日記中用錯了的單位,并比一比,說一說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
9月17日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早晨,我從2厘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了3厘米高的衛生間,拿起了12毫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我跑步到學校,看到180米高的老師已經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里翻出16毫米長的鋼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做起筆記。
我們一塊用正確的單位把明明的日記讀一遍。
4、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出示)
5、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再用一句完整的話表示出圖的意思。(出示)
四、總結解惑
通過我們的交流學習,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還有什么疑惑嗎?
教學設計16
教學分析:
《池上》是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2古詩二首第一首。
本詩的主題是感悟天道,任性自然,白居易通過描寫家中少女調皮貪玩,偷采白蓮一事,歌詠了小娃的天真,贊美了生命的活潑生機。
教學方法:
1、吟誦教學法的替換式
用讀誦和吟詠替換傳統的朗讀,經過反復讀誦和吟詠讓學生體會古詩的語言美,畫面美和情感美。
2、傳統古詩教學方法
借助注釋,插圖;聯系生活實際;講故事,表演等。
教學過程
一聯系已知,引出詩題
1、由《賦得古原草送別》的吟誦,談到“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引出詩人白居易的故事。
2、介紹白居易(顧況戲樂天,西湖修水利,退休修整庭院;代表詩作——熱愛生活,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引出《小池》,介紹白蓮(唐朝時候白蓮在北方十分稀少,白居易從南方移植了一些,因此非常珍愛。看圖說感受,引出“純凈美好”的意思。
(設計意圖:聯系已知所學內容與本課所學建立聯系,用吟詠的方式引入喚起學生的吟誦體驗與知識)
二識字正音,字詞學習
1、讀準字音,教學詩中生字、詞語
(1)娃
女:女子。圭:美玉。娃:美麗的女子小娃:美麗的少女
(2)采
利用古漢字理解字義
偷采:偷偷地悄悄地采蓮。不是偷竊偷盜的行為
(3)蹤跡
聯系《雪地里的小畫家》理解,在行動中所留下的可察覺的行跡
(4)浮萍
偏旁表義三點水草字頭猜測是長在水中的植物;看圖認識浮萍
很多很密沒有根,不染污泥潔凈美麗
2、讀誦全詩,說一說詩意。
替換式:用讀誦替換朗讀便于學生接受,也可以更好地聽清楚平上去入的聲調變化。
理解古詩大意和創作背景,再次讀誦全文。
小娃是白居易家中的少女,她十分喜愛白蓮,瞞著作者偷采白蓮,還不知道掩藏自己的蹤跡,作者正是被她的天真無邪逗樂了。從吟詠錄音中也可以感受出白居易對小娃的慈愛之情。
三理解詩句,品味詩韻
1、利用吟詠文字譜,讀好詩文的高低長短。聽吟詠音頻結合理解感知詩歌意象。
2、押韻學習
讓學生找一找本詩的韻是什么,圈出回開兩個字,由韻母“ai”引向全詩的基調,即開闊開朗之感
(設計意圖:了解感知詩的押韻,了解相關知識,感受押韻所帶來的情感體驗。)
3、感知小娃的純凈美好
“小心思,頑皮”
“偷采”“不解一道”
表演偷采的畫面,并說一說心里在想什么。
悄悄,小心翼翼的動作(喜愛極了)
不解,一道(感知小娃的純真美好)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積累意象典故,可以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準確地進行讀誦或者吟詠)
四吟詠提升,感悟詩情
1、揭示古詩主題
白居易正是看到家中小娃對白蓮的喜愛,由此發出了對生命活潑美好本真的贊美與欣賞
利用身體手勢邊吟詠邊展現出自己對詩的理解。
安排學生分別扮演小娃、白蓮、浮萍,同時一部分學生做手勢吟詠。
(設計意圖:旨在幫助學生借助聲音和肢體語言更深入地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感情,理解詩人當時的心境)
2、領悟文化精神,做立德樹人教育
由白居易的另一首詩《觀游魚》引出:說一說校園里的小菜園。你是怎么觀察的?當你看到小小昆蟲,看到美麗可愛的小花小草,你會怎么做呢?
作為同樣是純真可愛的小少年對于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我們都是如此的珍視喜愛,那對于我們身邊的人就更應給予同情和關懷,希望我們可以真愛自然中的生命,發現身邊的美好用心記錄用愛滋養。
教后反思
1、課前引入部分介紹詩人以及作品內容過多,耗時過長。應當更簡潔些。可以把《錢塘湖春行》的介紹安排到下課前的總結與拓展部分,正好把“發現身邊的美,熱愛生活”的主題進一步發掘出來,生發開去。
2、利用多媒體展現荷花的美,突出白荷花的純凈美好,教學效果很好。
3、用吟誦的方式,現場表演的方式體會詩歌情感意境。趣味性強,學生參與度高,入情入境,效果不錯。
備注:
這是一節偏重于古詩文基本知識的吟誦教學課。(特別是格律詩的聲韻知識。)
上課前吟誦《中華經典吟誦篇目》三五首
下課前吟誦《中華經典吟誦篇目》三五首
復習吟誦規則:一二聲平三四仄,入聲歸仄很奇特。平長仄短,平低仄高。
學習新的吟誦規則:韻字拖長
教學設計17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較流利地使用普通話,說話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2、能針對不同情況隨機應答,文明和諧地與人交往。
3、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2、學會如何問路。
教學難點 :
能針對不同情況隨機應答,文明和諧地與人交往。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明明問路》。
主要內容是:明明要到中山公園,可他不知道該怎么去。途中他遇到了一位老爺爺,于是向老爺爺問路。第一次問路時沒注意使用禮貌語言,老爺爺不理睬他。后來他有禮貌地問路,老爺爺就給他指路。
2、明明兩次問路的態度有什么不同?結果又有什么不同?
二、互相討論,明確問路要求。
1、分組討論:向別人問路時應注意什么?
2、明確問路要求:
(1) 態度自然大方
(2) 使用文明用語。
(3) 把問題說清楚。
(4) 能針對不同
(5) 情況隨機應答。
三、創設情景,分組練習。
1、課件出示兩個小朋友向阿姨問路的.情景圖
圖中有兩位小朋友要從我們學校去南國桃園。他們會怎樣向阿姨問路呢?請同學們互相和合作,分別扮演圖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做一做問路的練習。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點撥指導。
3、學生自愿上臺表演。其他同學評議:他們把話說清楚了嗎?用了哪些禮貌用語?誰表演得好?
4、根據教師假設的情景,兩人一組練習問路。
情景一:小華要去松崗市場,向一位叔叔問路,叔叔為他指路。
情景二:小紅要到新華書店,向一位老爺爺問路,可是老爺爺也不知該怎么走。
情景三:小芳要到影劇院,向一位姐姐問路,而那位姐姐推說自己沒空,不愿意為小芳指路。
5、匯報表演,并對表演者進行評議,獎勵優秀者。
四、談談自己參加了這次口語交際后的收獲。
五、總結
問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事。我們想要順利地得到別人的指引,就要文明有禮地向別人詢問。別人給我們指路時,我們也要認真地傾聽。
六、拓展延伸
利用節假日到同學家中或附近的風景區搞些有意義的活動,知道地址后可通過問路到達目的地。
教學設計18
教材分析
《趙州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說明文,它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為我們呈現了趙州橋設計的意義以及創造與修建的智慧,并從建筑藝術這個角度,介紹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課文簡潔明了,用不同數據介紹了趙州橋的特點,是學生自讀、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課文。
設計理念
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寫道:“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在提倡素質教育化的今天,就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發展為主題,能力為主線,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中,營造平等、自由的氛圍尤為重要,努力為學生營造條件和機會,激發求知欲和閱讀熱情。這樣,學生的頭腦就不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被點燃的火把。學生如何主動學習,如何體現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在于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引導得好,學生的主體性才體現得好,學生在閱讀中才能夠自讀、自悟、自得。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遺產”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3、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4、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課前搜集資料。上課伊始,學生紛紛朗讀自己搜集的各種有關橋的資料,既激發學生對橋的興趣,為進入《趙州橋》作鋪墊,又給了學生展示自主學習成果的機會,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2、多媒體運用。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世界上各種橋,并將趙州橋和其他橋并列排放,讓學生觀察趙州橋與眾不同之外。學生從視覺上主動接近趙州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3、介紹歷史背景。教師激情飽滿地介紹趙州橋歷史背景,這樣把學生的思維引入到1300年以前,同時從聽覺上讓學生再次了解趙州橋,初步對它產生敬佩、自豪之情,主動走進趙州橋。
二、初讀課文,激勵學生自主讀書
1、初讀課文,你喜歡怎樣讀?引導學生展示各種讀書方法。
2、小組長選擇一種讀書方法,組織同學讀書。哪個小組讀得認真,就請這個組匯報讀書成果。
3、教師出示有關句子,檢測學生識字、朗讀情況。
這樣的設計,一是引導學生如何讀書,二是適合三年級學生愛自我表現的年齡特征。在此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讀通課文,認識生字詞。
三、誦讀課文,自讀、自悟、自得
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既讓學生初步了解說明的方法,又要感知文字的優美。
1、初讀課文,趙州橋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學生談自己的讀書感受。
2、為什么會留下這樣的印象呢?說話要有理有據,請大家再認真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為自己的發言尋找依據。(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邊讀邊想,有目的地去讀書)。
3、根據學生發言,隨機引導,讓學生感受自讀、自悟的成就感。
古老的趙州橋一段:多媒體出示句子,
⑴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許多年了。
⑵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是通過具體的數字說明,才讓人感受到它的古老。
雄偉的趙州橋一段:
① 學生再讀書,尋找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也用了數字說明這種表達方法?(學生才體驗到數字說明的好外,就讓學生再次感悟,把學習的主動權又遞給了學生。學生在體會數字傳遞給我們信息的`同時,通過反復多種形式誦讀,感受趙州橋的雄偉氣魄)。
② 朗讀有利于情感的交流,默讀才有利于思考,請大家再默讀這一段,想想有什么問題?接著往下讀,是否能找到答案?(在學生匯報讀書成果的過程中,教師適當點撥,認識到趙州橋設計的作用、好處)。
③ 讀到此,有什么話想對設計建造這座橋的人們說?(升華了主題,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
美觀的趙州橋一段:
①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飛龍”、“兩條相互纏繞的龍”、“雙龍戲珠”圖片,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對應的句子。
②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學生在頭腦中想向畫面。
③ 這么美的句子你們不想背下來嗎?(在反復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背誦,感受文字美,積累語言)。
四、深化主題,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師在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之后,提問:作者在文章中著重介紹趙州橋的堅固和美觀是為了什么?很自然地引入到課文最后一段。(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文。教師在學生了解了橋的堅固、美觀的前提下,巧妙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寫橋的堅固和美觀”,從而使學生理解作者通過本文歌頌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也贊美了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樹立民族自豪感)。
五、書寫生字詞
1、學生觀察要書寫的生字,你認為哪個字難寫,哪個字哪一筆需要提醒大家不要寫錯,哪個字用什么方法記,容易記住。
2、書寫生字詞。
帶著問題讀,邊讀邊想,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讀書,學會思考,進而形成了獨立的閱讀能力。整個教學過程,學生一直處于興趣盎然的讀書活動中,一直處于積極地思考狀態中。正因為教師引導得好,學生才能自讀、自悟、自得,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設計19
[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融入文本,與文本對話,體會深深的人鳥情。
2、引導學生觀察一種喜愛的鳥,抓住它的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設計理念]
課文文質兼美,活潑富有情趣,在教學中應積極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對話等方式多讀課文,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以情施教,引導學生深入文本世界進行感受和體驗性閱讀,達到深切感受文本的“情”,領悟其中的“理”,“三情”(教師、學生、文本)共振,實現閱讀教學三個維度的交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聆聽(生讀課題:鳥語)一起走進那美妙空靈的世界。
2、誰來讀好這三個詞語?
呢喃軟語 親切啼叫 充滿深情
這三個詞,描寫的都是鳥兒的(生:聲音)
把你的理解送進去,一起讀。
美麗矯健 翩翩飛翔 飛行整齊
這三個,誰來?(真響亮)想象鳥兒飛翔的樣子,誰再來讀?
它們描寫的都是鳥兒的(生:身姿)
終日忙碌 搏擊風雨 勇敢頑強
這三個詞,我們要好好讀。誰來?
在你眼中,鳥兒是怎樣的形象?
多么美好的形象!所以作者非常喜愛鳥兒(板書:愛鳥)愛看——愛聽
——大家一起來讀一下這些詞語,讀出鳥兒的美。
二.走進故事
1.同學們讀得真投入,看來大家對鳥語都很感興趣。相傳,古時候一個叫公冶長的人,不僅喜歡聽,而且還真能聽懂呢。(師娓娓講述故事)
2.聽了公冶長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呢?
3、老師聽懂了大家的心聲。那文中的我是怎么想的呢,打開書,誰來讀讀他的想法?
交流出示: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啊!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賞,能跟鳥兒談談心,聊聊天,結為好友,聽它們講講鳥類王國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
(1) 第一句是一個感嘆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2)第二句講了什么?其中有一組關聯詞“即使……也……”,講了通曉鳥語的原因。
三、聆聽鳥語
1、過渡:讀得非常好,看來大家和作者一樣那么愿意接近鳥兒,那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走進鳥兒的世界吧!自由、大聲地讀課文4-11段,和你喜歡的鳥兒交談。
同學們讀得真投入。都有哪些鳥兒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板書)
這么多的鳥兒中,你最喜歡和什么鳥兒交談?
(一)布谷鳥
聽,布谷鳥來了。[播放課件]
誰來模仿它的叫聲?(真清脆。太逼真了。好親切的啼叫。 )
小布谷鳥們,讓老師聽到你們親切的叫聲, 一起叫:
想聽到你們親切又響亮的叫聲:
出示:它們那“布谷,布谷”的親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們快快出工呢!誰告訴你的?從中可以看出什么?從哪些詞看出? (喜愛、懂鳥。親切、分明) 指導朗讀。
老師也非常喜歡和布谷鳥交談。你做什么?生答:種田織布
你喜歡什么?生答:勤勞刻苦
男生是布谷鳥了,女生問:(出示對話)。反之和布谷鳥對話,你感覺怎么樣?
(真是讓人快樂的鳥語啊!有趣極了!太自由了,文中有個詞叫:無拘無束)
和布谷鳥對話,作者的感覺是怎么樣的?
引讀:這樣無拘無束地一問一答,有趣極了,我自己仿佛也變成了只翩翩飛翔的鳥兒。
真是人鳥情深。我在與布谷鳥的問答中入迷了,爺爺見我…………疏忽怠慢。
是啊,布谷鳥在充滿深情地催促著我們,它催促我們什么?(2—3)
(及時的鳥語。你聽懂了。)
小結:和布谷鳥對話真有趣,它時刻催促我要勤勞刻苦,真是我們的好朋友。
出示:布谷鳥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布谷鳥深情的叫聲還在耳畔,可是又有朋友過來了。
(二) 喜鵲
1、你聽。它是誰?雖然不是很出眾的聲音,但聽說,卻是極受人歡迎,你知道是什么緣故嗎?
2、原來是報喜之鳥。民間有這樣一句話:喜鵲枝頭叫,家有喜事到。所以,大家都喜歡聽喜鵲叫。我們來叫叫看“喳喳喳喳……”。
3、這“喳喳喳喳”的聲音,分明就是在說:“-----”請你說,你來說。
4、同學們,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生寶寶、結婚、過節得到壓歲錢等)
喜事可真多,你們愿意做一只喜鵲來報喜嗎?請一位學生讀“喳喳喳喳”
有什么喜事嗎?(喳喳喳喳,五一勞動節要到了!過年了,生日快樂)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
引讀:每當這時,我心里便有----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給生活----(言下之意就是,喜鵲讓我的生活充滿了……)
5、當我傷心氣餒時,耳邊忽然傳來了喜鵲的叫聲,它分明就是在說:“—————— 。”這叫聲讓我得到安慰,不再失意。
是啊,喜鵲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希望。喜鵲真是我們的好朋友!
小結:布谷鳥、喜鵲……這些鳥兒真會說話嗎?不會,那課文里怎么寫人與鳥的對話呢?(因為我喜愛鳥兒,把它當成了自己最親密的會說話的朋友了,把鳥兒想像成會說話了,真正懂鳥了,人鳥情深!)
(三).啟示
1、過渡: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鳥,聽,畫眉、黃鶯、百靈,許許多多的鳥兒都趕著來和大家做朋友了。 播放聲音。
引:這么多不同的叫聲,它們的語言可真是“豐富極了”!(用文中的詞語說)不同的鳥兒叫聲又各不相同。你聽懂了什么?
這是靈巧輕盈的黃鶯,聽,它的歌聲多么婉轉!
活潑機靈的的小燕子也來了,它總是那么忙碌。聲音清脆極了!
這是在天空中翱翔的蒼鷹,天空就是它展示的'舞臺。聽,渾厚的聲音!
有“森林醫生”之稱的啄木鳥,此刻,正不辭勞苦地為大樹治病呢。它的叫聲多有個性呀。
2、引讀:看來你們真是懂鳥了,鳥兒的語言真是豐富極了。只要一聽到他們的聲音,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種各樣的---編織出-----
日子久了,我從鳥兒身上還得到了許多啟示。誰來讀?(板書:學鳥)
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
3、鳥兒們的特點各不相同,你記住了嗎?
這個句式很有特點,前面是一種鳥的特點,后面是得到的啟示。我們好好地記住它。一起讀。不同的鳥兒,給我的啟示也不同。請你填。讀詞。齊讀。
4、同學們看,這里還有一個省略號。除了這些朋友,我們還交了許多鳥兒朋友,像布谷啦、喜鵲啦--- 誰有勇氣也嘗試一下?
從聲聲催促我的布谷鳥那里,我( )。
從( )的喜鵲那里,我( )。
從( )那里,我( )。
(你真正聽懂了鳥語。你真是鳥兒的知音。)
5、在鳥兒身上可以學到這么多的東西。它們可真是我們的---
出示: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啊!
鳥語讓你遐想,鳥語讓你快樂;感謝大自然,讓我們找到了又一個“知音”,讓我們滿懷深情地再讀最后一節: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四、拓展延伸---愛鳥護鳥
讓我們再發自內心地說一聲: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課件出示)
那我們今后應該怎么做呢?(愛鳥護鳥)
教學設計20
教學目標:
1、能準確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
2、能理解這篇微型小說的主旨。
3、學習微型小說結尾的藝術,嘗試給一篇微型小說續寫一個結尾。
教學重、難點:
1、能理解這篇微型小說的主旨。
2、學習微型小說結尾的藝術,嘗試給一篇微型小說續寫一個結尾。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窗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事物。教室因為有了窗才透進陽光,心靈因為有了窗才看到希望。也許窗外有七色陽光,也許窗內還有動人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澳大利亞作家泰戈特的小說《窗》。
首先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
二、檢查字詞預習:
師:讀完課文后,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字詞預習情況。同學們,你覺得文中有哪些詞值得提醒同學們注意?
指名回答
師:我們掌握字詞往往從音、形、義三方面著手。
指名回答:你覺得你剛才舉的詞什么地方值得同學們注意?
師:大家看投影上出現的兩個詞,
卡( ) 扣人心弦( )
請用揚州話大聲讀一遍。
學生用揚州話大聲讀。
指名一個同學用普通話大聲讀后全班齊讀。
三、學習成語的運用:
師:在剛才大家所列舉的詞中,有一類詞很值得關注,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這就是成語。恰當的運用成語,不僅能使語句簡潔,更能豐富語句表達的內容。
出示示例:
接著,又是一場扣人心弦的網球賽。他聽著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親眼看到了窗外所發生的一切。
指名解釋“栩栩如生”。
師:這個“栩栩如生”的畫面是誰描述的?
師:這個“栩栩如生”的畫面究竟是怎樣的?
指名朗讀課文第4——5兩段,其余同學一邊認真聽,一邊用筆劃出最能體現“栩栩如生”這個詞的語句。
全班交流
四、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是靠窗病人):
師:事實上窗外究竟是什么?(光禿禿的一堵墻)
師:窗外明明是“一堵墻”,靠窗病人為何把它描繪成“栩栩如生”的景象?請快速閱讀課文,想一想:靠窗病人為什么要這樣做?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
生結合課文交流答案
五、探討小說的主旨:
師:透過這扇窗,靠窗病人看到的是栩栩如生的景象,離窗病人看到的是一堵光禿禿的墻。那么,你透過這扇窗又看到了什么呢?
師:答題時要能結合課文說說依據是什么。
指名回答
師小結:透過這扇窗,靠窗病人看到的是栩栩如生的景象,離窗病人看到的是一堵光禿禿的墻。透過這扇窗我們看到了靈魂的美與丑,善與惡,道德的高尚與卑劣……
六、討論結尾的藝術:
師:請同學們再次的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什么地方最出乎你的意外?
生:課文的結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
全班齊讀
師:你認為這樣的結尾合不合理?為什么?
全班交流
分層呈現: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師小結:其實,微型小說就是結尾的`藝術。
七、拓展與遷移訓練:
請給下面的小小說加一個結尾。
最后一片藤葉 (歐 亨利)
華盛頓廣場西邊的格林威治村房租低廉,街道橫七豎八,便于躲債,這里住著貧窮的人們。一幢樓的底層住著一位老畫家貝爾曼,他窮愁潦倒,性格孤傲,藝術上失意。三樓住著兩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女畫家——蘇艾和瓊珊。秋天里,瓊珊患了肺炎,貧病交加,醫治無望。她躺在床上,透過窗口,看到空蕩、陰沉的院子里,一株根已枯萎的常春藤,在深秋的寒風中,藤上的葉子差不多都吹落了,只剩下幾根藤枝依附在破墻上。瓊珊一片片地數著藤葉,看著它飄落,沮喪極了。她想到自己生命之樹的葉片也正往下落,她認定最后一片葉子落地之時,便是她生命的終結之日。同患肺炎的老貝爾曼從蘇艾那里知道此情況后,……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艱難地爬上墻,畫了一片永不會墜落的藤葉。瓊珊在這不落的藤野的感召下,重獲生的信念,病愈活了下來。)
八、 人生寄語:
心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畫風教學設計]畫風教學設計09-27
《軍神》教學設計軍神 教學設計05-31
春曉教學設計 《春曉》教學設計02-02
教學教學設計01-27
設計的分類教學設計04-17
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05-24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7-19
《校徽設計》的教學設計07-20
《校徽設計》教學設計07-21
《圖案設計》教學設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