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矛和盾》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矛和盾》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會認六個生字,會寫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詞;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能聯系生活實際深入理解本課說明的道理。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培養學習邊默讀邊動筆邊思考的習慣。
2. 過程與方法:通過默讀思考動筆畫等方法,了解發明家思考的過程,在交流中,通過補充句等方法,學生體會出發明家思考的深入與全面性。通過課外資料的引導,學生再進一步感受坦克威力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到吸收他人優點的重要性。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深入體會本文的道理。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初讀課文,了解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學習生字新詞。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他們有什么作用呢?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這里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矛是攻擊別人的武器,而盾是防御的武器。為后面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課件 生字、生詞卡片,認讀。
指導識記字形,可通過形近字的比較,加強記憶,如:持和掛、炮和跑、擔和坦、神和伸、般和船;
3.鞏固新詞。
4.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5.自己把課文再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教學中要著重倡導在文章的大的語言環境下感悟語言。只抓孤立情節理解課文,學生常常會出現被動跟隨的狀況。先從整體入手,再重點關注情節,學生對情節語言的感悟會是豐富、生動的,將會更深刻的理解語言文字的真正內涵,從而逐漸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感悟文章的能力。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4.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5.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a. 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b.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小結課文
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可以是生字學習方面的,也可以是有關課文內容學習的收獲。教師適當概括補充。
五、指導寫字
1.出示14個生字,要求:學生認記生字,并觀察哪些字最難寫,等一下給同學提醒。
2.重點指導7個左右結構的字。持、般、攻、炮、坦、戰、神
a.學生觀察這7 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體演示這7 個字的布局。
3.學生提醒哪些字最難寫,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作業:
1.抄寫生字2遍,注上拼音。
2.熟讀課文,思考“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板書設計: 25.矛和盾的集合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附課文:
矛和盾的集合
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與烏龜。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1916年9月15日,英軍的坦克首次沖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趙州橋》練習《灰雀》教案(人教三年級上冊)引導學生玩一回“童話游戲”──《語文園地七·習作》教學設計《畫楊桃》教學設計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給予樹》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21、古詩兩首導學案《春日》教學預案查看更多>>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矛和盾》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衛、進攻、炮口、坦克、合二為一、戰場、大顯神威、首次、亂成一團、長處、勝利者”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兵器,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3、質疑:讀了課題之后,你還想問什么問題呢?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矛和盾為什么要結合呢?又是怎么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3、出示生詞,學生認讀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衛、進攻、炮口、坦克、合二為一、戰場、大顯神威、首次、亂成一團、長處、勝利者
4、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5、自己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集合矛和盾的長處發明了坦克,以及坦克的實際運用。)
6、理清脈絡
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理清層次
第一段(1—4)講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
第二段(5)講坦克在實際運用中大顯神威。
第三段(6)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4、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⑴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
2、重點指導
⑴引導學生觀察。
⑵難字示范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五、實踐活動
1、搜集發明家的故事。
2、搜集能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含義的事例,準備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問題,揭示目標
師: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兩個問題?教師出示問題:
⑴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這兩個問題。
二、學生討論,交流感悟
1、學生自己先帶著以上兩個問題自主閱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注。
2、小組內交流。
要求每一個同學都發言,并且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請這個同學做好記錄,整理其他同學的意見。
3、全班交流。
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相機請學生朗讀有關內容。
⑴可以把第一個問題分解為以下三個問題:
①矛和盾為什么要結合呢?
發明家和對手比賽,難以招架,于是突發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結合起來。
②又是怎么結合的呢?
把盾做成鐵屋子,在鐵屋子上開一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炮),再給鐵屋子裝上輪子,安上履帶,讓它會動。
③結果怎樣?
發明家發明了坦克;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⑵最后一段的含義:要善于發現事物的優點,根據需要,把優點很好地集中在一起,為我所用。(“善于”,就是很會觀察、很會思考的意思。)
4、感情朗讀全文,讀后讓學生繼續質疑、釋疑。
三、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1、師出示課文的結尾。
2、齊讀這段話。
3、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課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
(比如實際應用方面:雙層公共汽車、火車,帶橡皮頭的鉛筆;學習和做人方面:采納別人的優點等等。以引導學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想象,一方面從生活實際中選取類似的事例;還可以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并提出改進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交流故事,拓展延伸
1、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發明家的故事。
2、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可以相機談談感受。
五、暢談收獲,總結全文
1、中心: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集合矛和盾的長處發明了坦克,以及坦克的實際運用,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2、歸納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一方面要讓學生明白用具體事例來說明道理是寫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講道理,這樣才能有說服力。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借發明這件事來說明一個道理。至于坦克發明是不是真的像課文中描寫的,可以不去追究。)
附:參考資料
1、坦克:英文TANK的譯音,舊譯為“戰車”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力和堅強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由武器系統、推進系統、防護系統、通信設備以及其他特種設備和裝置組成。乘坐3—4人,分別擔負指揮、射擊、駕駛等任務。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最早使用坦克參加松姆河戰役。20世紀60年代以前,坦克通常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60年代以來,多數國家將坦克按用途分為主戰坦克和特種坦克。坦克主要用于地面作戰,用以對坦克及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用于摧毀野戰工事,消滅有生力量。但地形、天氣對它的行動有一定限制。
2、矛:古代一種兵器。長形,尖頭,安上木質的長柄,作戰時用于直刺。矛在商周時用青銅制成,漢代多用鐵制成的矛。
3、盾:盾牌,古代作戰時擋御刀箭等的武器。
4、詞語
集合—使集合;匯聚。
左抵右擋—“抵擋”,就是抵抗的意思。
難以招架—文中意思是,對方來勢猛,很難抵擋。
危急—危險而緊急。
固然安全—“固然”,有本來、原本的意思。
自衛—保衛自己。
履帶—圍繞在拖拉機、坦克等車輪上的鋼質鏈帶。裝上履帶可以減少對地面的壓強,并能增加牽引能力。也叫鏈軌。
神威—神奇的威力。
5、多音字
得:de跑得快、長得高;dé得到、取得;děi得你去、得兩年完成。
鉆:zuān鉆洞、鉆研、鉆探機;zuàn鉆石、鉆戒、金剛鉆。
《矛和盾》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知識: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等16個詞語。
能力: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
3、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情感: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等16個詞語。
2、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1、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等16個詞語。
2、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坦克的圖片、文字資料。(師生)
2、收集與發明創造有關的資料。(師生)
3、準備好相關的掛圖和詞語卡片。(師)
4、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預習課文。(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語,了解單元主題
二、瀏覽本組內容,了解課文梗概
三、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1、講成語故事《自相矛盾》。(可由學生講)
2、談話:在人們紛紛嘲笑賣矛和盾的人自相矛盾時,更有聰明人想到了別的,是什么呢?我們一起學習25課,《矛和盾的集合》。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檢查預習,自學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提問:認識這些字和詞嗎?讀一讀。(指名讀,學生邊聽邊正音)
2、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說說你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在預習時,自主識字。)
3、談話:現在我們讓這些生字回到課文中,考考你是否還認識它們。學生小聲自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識記。
4、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除了留心聽他讀得怎樣,同時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5、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組討論,評評誰說得既清楚又簡單。指名說。
6、自由交流:通過昨天的`預習,以及今天讀和聽,你還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自由談讀文后的感受,鼓勵學生表達個性化的感悟。)
五、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鞏固識記:分組交流記字的竅門。
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3、重點指導:“矛、兵”的筆順。
4、擴詞練習,檢查積累。
5、指導生字書寫。
6、小結寫字情況。
六、課后作業
1、聽寫本課詞語。(見詞語表)
2、進一步讀熟課文,爭取解答課后問題。
3、用“?”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問題可提在筆記本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詞語(字卡背后)
2、聽寫本課要求掌握的詞語。
小黑板出示詞語,學生訂正,改錯。
3、提問:聽寫的詞語中有不懂的嗎?(學生互問互答)
4、板書“大顯神威”,這是什么意思?(初步理解)
圍繞這個詞,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引導,如:誰“大顯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為什么能大顯神威?)
二、圍繞“大顯神威”,感悟課文內容
1、從書中找到“大顯神威”。提問:是誰“大顯神威”?生答后,引讀5自然段。
2、小結,過渡: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那么,坦克是怎么來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
你從哪里找到了答案?引導學習1~4自然段。
3、默讀1~4自然段,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坦克是怎樣發明的。
獨立讀書思考。分組交流改進。指名發言說明。
小結:發明家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了坦克。
4、指導朗讀1~4自然段。
引導:小聲讀這部分課文,把你認為用得好的詞和句勾下來,待會兒與同學交流。
交流好詞佳句。聯系上下文理解“難以招架”、“固然”等詞。
朗讀課文。
5、了解了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以及坦克在戰場上的“神威”,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引讀6自然段。
出示句子“誰善于……勝利者。”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你是怎么明白這個道理的?
小結:通過具體事例明白了這個道理。
說明:用具體事例來說明道理是寫文章常用的方法,不能空講道理,舉例最有說服力。
三、拓展思維,深化明理
1、讀文后“泡泡”里學習伙伴的話“我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提問:你能舉例說明這句話嗎?
先分組討論,再在全班交流。
2、談話:矛和盾很早就有,為什么別人不能像發明家一樣發明出坦克呢?(生自由回答)
小結歸納:我們應做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觀察。從你的發現中受到啟發,解決更多生活中的問題。
四、布置綜合性學習“做生活的有心人”
1、觀察生活,發現不便之處,作記錄。
2、思考改進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記錄。
3、嘗試把其中一項做成看得見的作品,在展示臺上展示。
(可根據學生建議增減活動。)
《矛和盾》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詞語。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看圖導入,揭示內容
1、請同學們仔細看圖,圖中的兩個人在干什么?他們的手中拿了兩樣古代的武器,你們知道這長長的叫什么嗎?(矛)那圓圓的叫什么?(盾)矛是用來干什么的?盾又用來干什么?(相機板書:進攻,自衛)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這個人只拿了矛而沒有盾,會怎么樣呢?如果這個人只拿了盾而沒有矛,又會怎么樣呢?現在就有一種武器,它既能像矛一樣進攻也能像盾一樣防守,那就是坦克。(出示玩具坦克)(板書:坦克)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是來了解坦克的發明過程,請大家把書翻到第25課〈〈矛和盾的集合〉〉(補充完整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在讀的過程中你覺得哪些詞語比較難讀需要提醒其它同學嗎?(自由說)
3、老師也有一些詞語要提醒大家讀好。(出示詞語卡片,帶讀)
4、請大家把這些詞語帶入課文,齊讀課文。讀完了,有什么收獲?
三、細讀課文,交流感悟
(一)學習課文2——3自然段
1、我們知道矛可以進攻,盾可以防守。發明家為什么還要去發明坦克呢?書上是如何介紹的?著重指導“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語
2、同桌之間用動作演示。一手拿書當盾,一手拿筆當矛。
3、就在這緊張危急的時刻,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他想到了什么?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那對方的矛就再也戳不到我啦!”(先對盾的不滿,后來想到盾可以改變而喜悅)
5、假如是你,你還會想到其它的好辦法嗎?
6、發明家的主意確實很不錯,盾經過改進成了一個“鐵屋子”,發明家鉆到了解鐵屋子里和朋友比賽,對方的矛戳不破鐵屋子,自然也刺不到他。可是,讓我們冷靜地想一想,比賽場上,對方見他縮在里面是不是就不打了呢?肯定還會用別的辦法來對付他!想想你會用什么辦法來對付他?
7、是啊!這樣下去發明家一點兒獲勝的機會也沒有!
8、出示句子“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理解句意
(二)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1、這時發明家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請大家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理解“矛”就是從洞里伸出的“槍炮”,可以進才攻。
2、利用玩具坦克,大致講解坦克的基本部件。
3、小結:經過發明家一次又一次的改進,坦克終于誕生了。
(三)過渡:這輛坦克的威力可真大呀!
1、齊讀第5自然段,看看這輛坦克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2、理解“大顯神威”、“龐然大物”等詞語。
3、讀到這里我們已經知道了坦克是發明家根據矛和盾造出來的。可它卻比矛和盾的威力大多了,為什么呢?(板書:合二為一)
4、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如:帶橡皮頭的鉛筆的發明過程。
(四)學習第6自然段
過渡:由此可見(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出示句子。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我們平時看到的很多東西都有它的優點,也有一些東西有它的不足之處,根據你平時的觀察,動動腦,想想你想發明什么?
2、想發明的寫成一篇短文。
五、總結全課,鼓勵學生
在這節課上,有許多同學的表現非常好,被評為“朗讀明星”、“智慧明星”、“積極發言明星”希望同學們能把這些“明星”們的優點集合到自己的身上來,老師相信你們以后的表現會更加出色的。
《矛和盾》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用事實說明道理,語言簡潔清楚。教學時,緊緊圍繞“優勢對接的思想方法”主題,按照“研讀解悟第1~4段(理解什么是優勢對接的思想方法),適度放大第5段(感受由“集合”思想帶來的新成果),拓展提升第6段(學會優勢對接的思想方法)”的思路,以“互文性”解讀,喚醒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用教材教”的新課程操作要求,幫助學生建立更清晰的文本意義,在自讀自悟中有更實在更豐富的收獲。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能用自己的話講述“發明坦克的過程”,在語言轉換中有效理解“難以招架”、“龐然大物”、“集合”、“善于”等詞語。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3、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并能據此提高閱讀寓言故事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整合觀察和復讀等手段,解悟發明家的思想方法
看屏幕,邊看畫面邊快速瀏覽全文,通過這個畫面你能讀懂課文的哪些內容?特別是能理解哪些詞語和句子?
1、交流。如:
⑴ 矛和盾的長處(進攻、自衛)等關于矛和盾的詞語句子;
⑵ 理解“龐然大物”、“履帶”、“炮口”等關于坦克的詞語;
⑶ 理解“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劃出來---仿佛這三個詞就寫在畫面上,讀出來──插上一對翅膀,一對想象的翅膀,讀著讀著,畫面就看“活”了;
⑷ 盡管這只是一場朋友間的比賽,但是依然十分緊張。
把注意力集中到發明家的表情,你能發現更重要的內容嗎?(緊張、危急、計上心來、急中生智等)
2、發明家在想什么?是怎么想的呢?大家用心讀讀課文1~4節。用心讀就是要邊讀邊思考;翻來覆去讀,翻來覆去想,直到把問題讀懂。
讀完后,嘗試根據下面的提綱說一說發明家是怎樣一步一步思考的:
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又認真研究了一番: 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結:這個過程,就是發明坦克的過程,就是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考過程。集合是一種想問題的方法,是發明的一種方法,帶著這樣的理解,一起讀題目。
二、運用欣賞和誦讀等方式,放大發明家的創造成果
1、課件出示坦克圖片,邊欣賞邊議論。
2、讀課文第5節,要努力繪聲繪色地讀,以你的聲音表現你的感受。如自豪、驚喜、成功感。
3、“大顯神威”什么意思?聯系第5節課文說說大顯神威的情景?(隨機出示屏幕閱讀補充材料1),這是一段對戰斗場面更具體的記錄,鼓勵優秀學生加大難度從短文中再找找“大顯神威”的情景。
4、這就是坦克的威力,這就是集合的力量。感受著這樣的力量,你想說什么?
出示句式(寫一寫):這樣的集合真(棒、好、妙極了等)。
啟發:仿佛發明家就在我們的面前,你會對發明家說什么?(一個能思考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集合是一種解決難題的方法。 假如你在生活學習的時候碰到了難題,你會對自己怎么說?
5、小結:感受著這樣的力量,我們全身都洋溢著智慧。
三、用講授和舉例等途徑,理解課文告訴大家的道理
1、我們在為發明家用集合的思考方法發明了坦克而感動、興奮的時候,我們也能閉起眼睛靜靜地想一想,其實有許多新的產品、新的發明創造,甚至大型的建設項目,都包含著這種集合的思考方法。如“水筆”、“橡皮鉛筆”、“小靈通”、“電動自行車”、“高速公路”、電視電話、蛋卷冰淇淋、雞尾酒等。
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個內容。
同時板書出示:( )和( )的集合
引導朗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2、其實,學習也包含了許多集合的過程。只要是優秀的、積極向上的,別人會了和懂了,我也想努力會努力懂,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
看故事《胡服騎射》(學生默讀,相互幫助理解)。
議一議:聯系課文最后一句話,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勵聯系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要善于“取長補短”。
3、有時,為了把事情辦好,或者辦得更好,人們常常用合作的辦法。把大家擁有的長處都發揮出來,一起想,共同做。
閱讀《優勢互補》,
議一議:聯系最后一句話,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勵聯系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要善于“強強聯手”。在強強聯手中,我們還會懂得“揚長避短”的方法。
總結:
集合不僅是一種具體行動,也是一種思考方法,一種人生智慧。對于優勢互補的思想方法,不僅體現在發明創造上,也反映在做事做人的時候,如取長補短、強強聯手。記住“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你就會收益終身。
《矛和盾》教學設計6
一、課前游戲,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聶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游戲,游戲的名字就叫“考考你的記憶力”。
2、大屏幕上會出現許多物品的圖片,請同學們認真看、用心記,咱們比比誰記得最多,準備好了嗎,開始。(播放圖片)
3、說說吧,你記住了哪些?(生答)
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送給我們的勝利者。
4、看,這就是剛才我們看到的所有物品的圖片,知道嗎?在這些圖片里還藏著一個秘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呢?想知道嗎?認真讀書,用心思考的同學一定會有所發現!
游戲我們先玩到這兒,下面我們準備上課。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識字詞
1、(出示圖片)看,圖上畫的是什么?
2、對,就是矛和盾。矛和盾是兩個生字,伸出手來,我們大家一起來寫一寫,先寫“矛”:橫撇、點,中間的橫鉤要托起上面的部分,第四筆是彎鉤,最后一筆撇要寫舒展;再寫“盾”,盾先寫外面的部分,里面是橫、撇,下面是“目”。
3、矛和盾是用來做什么的?(生答)是呀,矛是用來進攻的,盾是用來自衛的,這兩種武器是相互對立的。
4、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題目就是“矛和盾的集合”,這里的集合和我們平時站隊集合的“集合”一樣嗎?(生答)這里指的是二者合并在一起,那矛和盾是怎樣集合在一起的呢?就讓我們學習第25課,齊讀課題。
(二)認讀詞語,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翻到第25課,我請這一組同學來接讀課文,起立,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生接讀課文)
2、(出示詞語)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3、同學們,(點藍“坦克”)“坦克”是英國人發明的,把它的讀音借用到漢語中來叫“坦克”,像這樣的音譯詞還有很多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吉普、漢堡、咖啡、沙發圖片,生相機讀詞)。
4、(點藍“左抵右擋“)看看這個詞,你發現了什么?(引導生發現“左”“右”是一對反義詞)像這樣的詞,你還知道哪些?
這些詞多有趣呀!
5、(出示“發明家、自衛、進攻、合二為一、坦克、大顯神威”)用上這些詞語,你就能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說)
小結:你們看,這些詞語能幫助我們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是它的第一個作用。
(點藍前五個詞)看看這些藍色的詞語,這是講的——(指名說)這是發明坦克的過程(板書:過程)再看紅色的詞語,它又講了——(指名說),也就是坦克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板書:作用)
那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又講了什么呢?(生答,相機行事板書:道理)。
你們看,這些詞語還能幫助我們了解課文的每一部分都講了什么,這是它的第二個作用。
6、小結:這篇課文講得就是矛和盾集合的過程、作用以及由此引發的道理。
(三)精讀感悟,重點深究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創設情境
那一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發明家和朋友手持矛和盾,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比賽。看,朋友的矛如雨點般向你刺來了,刺向你的左邊,你會(生答:擋住左邊)刺向你的右邊了……(生答)
小結:就這樣,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但最終的結果卻還是難以招架。
(2)聚集兩“!”
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畫出寫發明家想法的句子。(生讀畫句子)
①誰來讀讀你的畫的句子。(出示:“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這段話的標點很有特點,你發現了嗎?
是啊,這段話中用了兩個感嘆號。那這兩處的感嘆號表達的情感一樣嗎?
②(點紅第一句:“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請你來讀一讀。看你聽出了什么?
方案一:學生讀不到位。
師范讀,你聽出了什么?
方案二:學生讀到位,學生聽不出來。
師:面對朋友猛烈的攻擊,發明家想:盾太小了!你聽出來什么?
③指導朗讀:誰來著急地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小結:你們看,從第一處的感嘆號,我們就讀出了發明家的心急如焚!
④(點紅第二句話:“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自己讀一讀,看又表達了什么情感?誰來說說。(指名說)
把盾變成鐵屋子,就能保護自己了,發明家想到了自衛(板書:自衛)。
⑤小結:想到了這么巧妙的想法,此時發明家的心情多高興呀!就讓我們把發明家的情感變化讀出來吧,誰來讀?
⑥指導朗讀。
(3)合作朗讀一、二自然段。
(出示課件:
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發明家在手忙腳亂、難以招架的情況下,突發靈感,產生了一個想法,多有意思呀,我們把這個情景來讀一讀吧。我們這樣來讀:老師讀藍色的部分;黑色的部分男生讀;紅色的部分女生讀,準備好。(合作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出示: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請同學們讀讀這段話,看看和書上有什么不一樣?(生答)
(2)有“可是”和沒“可是”有什么不一樣呢?
①學生答到內容。
剛才發明家想到的是自衛,現在他發現了自衛的不足,一個“可是”,我們就讀出了發明家想法的變化!那再看“可是”,你還讀出了什么?
②學生答到情感。
一個“可是”就讓我們讀出了發明家情感的變化。
③從“可是”中還能讀出什么呢?我們來讀一讀,體會體會。
師生對比讀。聽一聽,我和剛才那位同學讀的有什么不一樣?
方案一:學生答到急、快。
師:是呀,這是發明家瞬間產生的想法,所以老師要讀得快一點!
方案二:學生答不到位。
師:可—是,老師是這樣讀,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你們看,從一個“可是“,我們還讀出了發明家思維的敏捷。
(3)就這樣,發明家繼續思考著,他又想到了——(出示: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生讀。(相機板書)
(4)小結:發明家由自衛想到了進攻,考慮問題更加全面了。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那發明家是怎樣解決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2)(出示坦克圖),看,這就是發明家發明的坦克,誰能看著圖說一說發明家是怎樣解決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的呢?(指名說,上臺說)
(3)就像同學們所說的,盾能自衛,改成鐵屋子,自衛的本領就更大了,矛能進攻,改成槍口或炮口,進攻的能力就更強了,再裝上輪子,安上履帶,能動了,坦克作戰就更靈活了。你們看,坦克就是把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合二為一。(板書:合二為一)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想不想親眼看看坦克第一次上戰場時的情景?我們一起來看。(播放錄像)
(2)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真是威力無比呀,讓我們把坦克的威力讀出來吧!(生齊讀)
5、回顧發明家的思考過程
(1)(出示: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自衛,是為了更好的進攻呀!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這就是發明家的整個思考過程,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看看發明家是怎樣一步一步思考的。
(2)我們一起來看:首先發明家想到了——(指名說)
接著,他又想到了——(指名說)
最后,他想到了——(生答)
(3)小結:坦克的發明就源于這深入而又全面的思考過程。
(4)朗讀:就讓我們把這個思考過程讀出來吧,這次,我們這樣讀,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你們組推薦——,你來讀第一部分;你們組——你來讀第二部分;你們——你來讀第三部分,你們可是大家推薦出來的呀,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得非常出色。(三名同學讀)
(5)讀了發明家的思考過程,你想說點什么?(生答)
6、學習第六自然段
就像同學們所說,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出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1)生齊讀
(2)你們想做勝利者嗎?你們想做今天的勝利者嗎?機會來了,還記得我們做的那個游戲嗎?看!(出示課件)鉛筆+橡皮就是帶橡皮頭的鉛筆,像這樣,你還能說嗎?(生說)
(3)所有這些都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出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生齊讀。
這個道理用一個四字詞來說,就是“集優者勝”(板書:集優者勝)
(4)(出示:傘衣圖片),一位四川的小學生把雨傘和雨衣合二為一,發明了傘衣,這個小學生的發明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三)總結全課:在生活中,像發明家一樣用科學的思維方式看問題、想問題,你也會成為勝利者!
這節課就上到這,下課!
板書設計:
25 矛 和 盾 的 集 合
過 程 自衛→進攻→合二為一
作 用 大顯神威
道 理 集優者勝
《矛和盾》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詞語。
2、正確地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坦克上戰場的錄象片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學生匯報課前所收集的餓資料,談談對矛和盾的認識。
2、教師引導:社會在進步,科學在發展,古式武器矛和盾已根本不能滿足新時代戰爭的要求,人們因此發明了許多更先進的武器,比如說坦克。
3、教師打出坦克投影,讓學生直觀認識各種坦克,引導學生匯報所收集的資料,談談對坦克的了解。
4、教師導入:有趣的是世上的很多發明都是人們從大自然中,生活中受到啟發而創造的,比如說人們看到鳥兒飛翔,研究飛翔的奧秘從而發明出飛機,從魚兒的上浮下潛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潛水艇,而書上的這位發明家也是從矛和盾身上受到啟發,發明出坦克。他是怎樣受啟發發明出坦克的呢》讓我們一起去見識一下。
5、板書課題: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正確較流利,圈出不理解的餓字詞。
引導學生字詞的質疑,討論答疑。
左地右擋:左右抵擋,抵抗。
招架:抵擋。
履帶:裝在車輪上的鋼質的鏈帶。
神威:神奇的威力。
龐然大物:龐大的'東西。
三、再讀課文,感悟課文大意。
1、指名分節讀文,思考課文內容。
2、說說課文大概講了什么事?告訴人們什么道理?
四、細讀課文,分小組展開自學。
1、通讀課文:教師起個頭,感興趣的同學站起來的餓同學站起來接下去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
2、出示自學提綱,要求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鼓勵用筆在書上做出相應的記號,教師巡視指導自學:
(1)是什么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
(2)有了安全的”鐵屋子“發明家為什么還不滿意?他又做了哪些改進?用“~”畫出。
(3)坦克之所以能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是因為?(用文中一句來說明)
(4)發明家把盾的自衛和茅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也展開了小組自學活動,下節課我們將進行全班性的討論交流。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全解
一、聽寫詞語,復習鞏固
難以招架、自衛、進攻、大顯神通、集合。
二、學習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中心
1.討論上節課的自學題。
(1)題:是什么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
a.找出在文中哪一節?(第2節)
b.指讀第2節→眾生簡評朗讀。
c.質疑:是什么促使發明家要改進盾?(盾太小,當敵人的矛如雨點般刺來時,將難以招架,自衛能力差,顯得不夠安全。)
(2)題:有了安全的“鐵屋子”,發明家為什么還不滿意?
他又作了哪些改進?
a.指出在文中哪些段落(3、4、5節)
b.指讀3、4、5節→眾生簡評朗讀→鼓勵學生帶感情朗讀。
c.質疑:發明家為什么還不滿意?他又做了哪些改進?
(“鐵屋子”雖然安全,但無法進攻,行動也不方便。改進方法:設置槍口或炮口,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a:指名回答
b:看坦克在戰場進攻和自衛自如的錄像片段。
c:引導學生說體會,加深理解“大顯神威”的詞義。
(4)題:發明家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和二為一,發明了坦克,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a:讓學生自由談啟發。
b:引出句子:“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齊讀該句,指導用肯定的語氣朗讀。
c:聯系生活實際,用例子說明:
三、小結
發明從矛和盾身上受到啟發,把二者的長處和二為一,從而發明了坦克。我們也應該學會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并且多多學習,讓自己不斷進步。
四、布置作業
積累文中好詞,如“左抵右擋”“大顯神威”等。
《矛和盾》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指導寫字的多媒體課件。
2、矛和盾的圖片。
3、錄音機及本課的朗讀錄音磁帶。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3、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4、自己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4、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⑴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
2、重點指導7年左右結構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戰 神
⑴引導學生觀察這7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⑵多媒體演示這7個字的布局。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五、實踐活動
搜集能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含義的事例,準備交流。
《矛和盾》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課前準備
老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閱讀有關發明家的發明故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課件播放故事:《自相矛盾》。
2、播放文中的插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圖,圖上發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與朋友比賽,從圖上看,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說說“矛”和“盾”的樣子和作用。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范寫“矛”與“盾”)
矛 進攻
盾 自衛
3、學生相互提醒:“矛”不要少一撇寫成“予”字,這一撇就像鋒利的矛,少了“矛”就無法進攻了,“盾”的外側是兩筆,第二筆是豎撇。
4、師:如果我們把矛和盾的這兩種相對峙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呢?
5、板書課題:矛和盾的集合。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哪些問題呢?根據學生反饋板書問題要點。
如:矛和盾為什么要集合?怎么集合的?結果怎么樣?
設計意圖:課堂沒有直接完整的呈現課題,而是借課文插圖展開教學,逐步呈現課題,讓學生在“說、寫、猜”的活動中輕松有趣的走進文本。“矛”和“盾”這兩個字是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這兩個字的字形又有一定難度,意思也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因此通過看圖,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語境中掌握“矛”和 “盾”,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教師的板書示范,化解了字形的難點。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師:矛和盾這兩種兵器怎么集合?集合結果會怎樣?請同學們仔細讀讀故事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小組交流
(1)互相提醒容易讀錯認錯的字詞。
(2) 想辦法記一記要求會寫的生字。
(3)組長安排組員分段朗讀,讀通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4)播放媒體資源課件中的范讀動畫,糾正發音。
(5)師: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能自行解決黑板上的哪些問題,先在小組里討論,還不懂的留著全班討論。
學生默讀課文,小組討論問題。
設計意圖:“教是為了不教”,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臺,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有積極探索自主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三、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師:同學們,通過預習課文,你能自行解決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解決一個,擦去黑板上的有關問題。
2、課件出示詞語:先由學生領讀到搶讀到憶讀競賽,重點糾正要強調讀音的生字是“戳、履”,熟讀的新詞有:
集合 緊張 固然 烏龜 自衛 進攻 炮口 坦克
戰場 長處 首次 勝利者 合二為一 大顯神威
亂作一團 龐然大物 左抵右擋 難以招架
3、運用練習
(1)選用上面合適的四字詞語填空。
a .中國乒乓球的國手們在奧運會上( )。對方隊員面對強有力的進攻,雖然( ),但最終( ),敗下陣來。
b .當獵狗這個( )出現在受傷的小鳥面前是,小鳥嚇壞了。
(2)選擇其中的一個詞語說句子。
設計意圖: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厚積才能薄發。隨著詞匯量的增加,學生的語言會變得生動、具體。對于新詞,不僅需要理解,更需要學會靈活的運用。此外,根據學生學習注意力時間分配的特點,適時組織學生搶記詞語能消除大腦疲勞,以便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四、指導書寫,完成作業
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
1、認讀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按結構歸為一類讀,可以選后鼻音或前鼻音的字讀,也可以組詞讀。
2、本課生字以左右結構的字占主要比例,因此要重點寫好左右結構的字:持、般、攻、炮、坦、戰、神;難點落在“集”上,右上四橫,上部要寫得緊湊。
3、練習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注意寫字姿勢。
五、課外延伸,閱讀資料
坦克:又名戰車。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力和堅強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乘坐3~4人,分別擔負指揮、射擊、駕駛等任務。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最早使用坦克參加戰役。其實,坦克是一名戰地隨軍記者發明的。
設計意圖: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天地就有多大。語文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把課外資料引進課內,使精讀與略讀在課內得到有機結合,使教學的深度與廣度得到提升,適時讓學生感到課本之外還有精彩處,開卷有益。
六、作業
1、我會寫
máo bān dùn
(1)敵人的( )如雨點( )向他的( )刺來。
chí shén
(2)她手( )( )奇的七色花向我走來。
tǎn zhàn gōng tuì
(3)我方的( )克沖上( )場向敵軍發動進( ),很快打( )了敵人的進攻。
2、搜集發明家發明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聽寫句子,引入文本
1、師: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詞,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掌握的怎么樣?
聽寫句子: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2、反饋:打開書本,校對、訂正。
設計意圖:幾乎所有的課文,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它的結構、內容以及思想內涵。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要善于從文章的千言萬語中抓住最關鍵的內容,理解文章句、段和篇的構思脈絡,理解它的內涵和中心,把握全文。這個句子是本課的重點句,在上下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仔細分析句子,用詞也很有意思,既有反義詞,也有能解釋課題的四字詞語。這個句子在課文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二、討論交流,感悟課文
1、出示聽寫的句子:
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這句話中的反義詞,圈出能解釋課題中“集合”的一個詞。
學生讀句子,回答。提示:自衛—— 進攻;盾——矛 ; 合二為一。
2、 師:把“矛”和“盾”這樣一對矛盾的事物合二為一,怎么集合呢?有什么好處呢?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2~4自然段,讀完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學生讀課文,思考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反饋
(1)怎么集合?
指名回答。
提示:發明家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起來,發明了坦克。
具體做法是: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師出示坦克的圖片,簡單介紹。
(2)這樣的集合有什么好處呢?
學生回答。
提示:“矛”和“盾”的集合實際上是自衛和進攻的集合,既能很好的自衛,又能更好的進攻,這可是“大顯神威”。
3、指導學生理解“大顯神威”的含義,讀第5自然段,請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明。
學生讀課文、回答。
提示:1916年英軍的坦克首次沖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師:你能把大顯神威的感覺讀出來嗎?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引導學生在讀中領會“首次、嚇得哇哇直叫、亂作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師:小朋友,在生活中,你有沒有見過大顯神威的事物呢?
學生回答,如:“神舟”五號太空飛船、海洋館的大神龜、我國奧運健兒……
4、師:發明家從“矛”和“盾”中得到啟示,把“矛”和“盾”的長處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從這個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點什么呢?
引導學生初步領悟道理: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設計意圖:明理是一個過程。小悟得小道理,大悟得大道理,多悟多得,說不定哪天恍然大悟、大徹大悟,還真有什么大啟發。因此,明理不可急功近利,教學是要體現層次,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悟。
三、暢談感受,揭示道理
1、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與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師:請同學們反復朗讀這句話,想一想從中可以受到什么啟發呢?你想到哪些人,哪些事物?
教師可適當提示:充氣雨衣、地下多功能車庫、雙層公交車、節能型馬桶、鉆井工人的帽子、帶橡皮頭的鉛筆、一個優秀的人……
3、師:請大家想一想,我們生活中的事物還有哪些你覺得使用起來不太方便,可以怎樣改進,使之更有利于人們的生活呢?
學生發揮想象,暢所欲言。教師鼓勵有創意的想法。
4、小結
師:同學們,社會在迅速的發展,人類時時刻刻在創造,在創造中發明,也許正在勤奮學習的你就是將來的創造者呢!
設計意圖:教學不僅要舉一反三,更要融十為一。緊扣教材,找準知識的生長點和訓練的切入點,將閱讀的理解、語言的感悟、明理的過程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四、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抄寫句子: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與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記下自己或身邊的人留心周圍事物、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事例。
設計意圖:作業內容的開放,實際是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給學生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不僅能從課本中尋找答案,還會在生活中有新的發現。
板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
矛——進攻——槍口或炮口
集合——坦克
盾——防守——鐵 屋 子
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設計意圖:板書的功能在于理清文脈,突出重點,化解難點,要簡介、明了。這個板書能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而為一的過程展示出來了。
《矛和盾》教學設計10
一、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這篇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講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打敗敵軍,大顯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
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懂得作者借坦克發明這件事,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學習正確的思想方法;二是初步了解用事實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編者的意圖,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能借助工具書獨立識字,與人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生詞。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簡單復述。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品質,并通過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探究能力,使其懂得“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探究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兩個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探究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兩個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入題:
1、出示圖片(兩武士手持矛和盾比賽的場面。把書上插圖制作成用矛和盾作戰的動畫片),提問學生:他們手里的作戰武器是什么?板書:矛、盾,學生寫。
2、它們的作用是什么呢?板書:進攻、自衛,比較而言,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相機把學生分成矛隊、盾隊。
3、讓學生說說有關矛和盾的故事,(教師補充《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故事)當矛和盾再次碰在一起結果會怎樣呢?
4、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個關于矛和盾的故事(板書:和)。
[設計意圖]:
通過看矛與盾作戰的動畫片,拉近學生與古代兵器的距離,為學習“矛”、“盾”二字的音、形、義打下基礎,同時對矛和盾的優點有直觀的感知,為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奠定基礎。把學生分成矛隊、盾隊,為互相學習埋下伏筆,為突破難點作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②有難讀的地方提醒小伙伴的嗎?老師也要提醒大家讀好這些詞語(大屏幕出示)。請矛隊讀一讀第一、二排詞語,盾隊認真聽,聽后評價,糾正讀音。盾隊讀一讀第三、四排詞語,矛隊認真聽,聽后評價,糾正讀音。第五冊第七單元《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我愛故鄉的.楊梅》教案翠鳥教學反思《燕子專列》課堂實錄《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教學設計《珍珠泉》教學反思《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4、《珍珠泉》教學反思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查看更多>>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設計意圖:采用矛隊、盾隊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仔細聽的好習慣,提高互相學習評價的能力。同時認讀生詞,掃清閱讀的障礙。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通過提醒的方式和學生平等的對話。]
③自己把課文再默讀幾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相機指導、歸納、板書:集合。學生寫。
[設計意圖:課文淺顯易懂,因此,放手讓學生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既強化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又培養了自學能力。]
(三)交流感悟、指導朗讀:
1、哪一個句子寫出了矛進攻的威力大?教學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難以招架”是什么意思?用動作理解“雨點般刺來”“左抵右擋”。
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用聯系上下文、動作表演等方式理解詞語,然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緊張危急”。]
2、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學生接讀:“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用幾句話寫出了發明家的想法?用的是什么標點符號?第一個“!”是什么感情?指名矛隊讀。第二個“!”是什么感情?指名盾隊讀。(板書:鐵屋子)。
帶著感情齊聲朗讀。
[設計意圖:抓住課文中兩個“!”體會句子蘊含的感情,先是對盾的不滿,繼而是想到盾可以改變的喜悅,從而更好地完成與文本的對話。]
3、盾大得像個鐵屋子(大屏幕出示鐵屋子),的確一槍也不會被戳到了,這個想法真讓人興奮呀!那現在鉆進這個鐵屋子去和朋友比賽,可以嗎?讓我們和發明家一起冷靜地想一想,請大家輕輕讀三自然段,一定會有自己的發現!
學生自讀、思考后,交流自己的發現,再帶著自己的理解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與發明家一起思考,認真讀書,潛心涵泳,獲得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
4、鐵屋子只能保護自己,一點兒獲得勝利的機會都沒有,怎么能拿去和別人比賽呢?這個問題真讓人頭疼,也一直困惑著發明家。他不停地想呀想,終于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學生接讀: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
“矛”字上加了什么符號?表示什么意思?(板書:槍炮)看大屏幕(裝上槍炮的鐵屋子),這樣的鐵屋子可以坐著去和別人比賽了嗎?為什么?相機板書:坦克。(大屏幕演示裝上槍炮的鐵屋子又裝上了輪子、履帶變成了能跑的坦克。)
5、請大家聯系課文、看著板書,說一說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指名說,自由練說,再指名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復述,了解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完成對文本語言的內化。]
6、坦克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板書:合二為一),集合優點的結果怎樣?課文中的哪個詞能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勾畫,交流。哪些句子能看出坦克“大顯神威”?(大屏幕播放坦克大顯神威的錄象片段),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抓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感悟,感受坦克集別人的優點于一身的威力,與文本進一步交流。]
(四)暢談感受,理解道理:第五冊第七單元《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我愛故鄉的楊梅》教案翠鳥教學反思《燕子專列》課堂實錄《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教學設計《珍珠泉》教學反思《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4、《珍珠泉》教學反思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查看更多>>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1、是啊,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哪兒是用單獨的矛和盾作戰能比的呢!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這段話,你能聯系課文,看著板書,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嗎?
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的意思嗎?矛隊、盾隊比賽說。
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對文本重點句子的理解,突破教學難點,對文本的價值取向也有更進一步的感悟。]
(五)升華理解,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同時,在這節語文課上,矛隊和盾隊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取長補短,勝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大家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上、生活中,象發明家那樣,多觀察、多思考,學習別人的優點,發明或改進更多的東西,早日邁入勝利者成功者的行列!
[設計意圖:讓貫穿始終的學習活動矛隊、盾隊的劃分有個交待,同時也讓學生對文本的價值取向有了切身的理解體會。]
(六)板書設計:
25矛和盾的集合
進攻自衛合二為一
槍炮鐵屋子坦克
作業設計: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用“…如…般…”或“…像…一樣…”寫一句比喻句。
[設計意圖:為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突破教學難點,我讓學生用“…如…般…”或“…像…一樣…”造句。]
《矛和盾》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1、讀懂本課內容,通過了解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并感悟發明家遇到困難善于發現、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品質。
2、正確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不同的讀書方式,體會發明家的思考過程,了解坦克的發明過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了解發明家把矛和盾的長處集合在一起的過程,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并感悟出發明家善于發現、勤于思考、敢于實踐的品質。
教學用具:
Powerpoint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意圖
一、以疑入課,引發思考
出示課題,讀題質疑。
出示投影,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自學,默讀課文,找到^答~`案。
二、深入學習,了解發明過程。
發明家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
由學生的見解,引讀第二段第1句話。
出示投影,句式對比。
引導學生讀出“緊張、危急”。
發明家產生了怎樣的想法?
去掉關聯詞“如果……就……”,假設想象變成了現實,發明家會是怎樣的心情?
然而,有了鐵屋子就夠了嗎?發明家通過進一步的思考,心情有了怎樣的變化?
請同桌二位同學配合讀,讀出發明家心情的變化。
引導學生體會“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這句話的含義,進而理解發明家在盾的自衛的基礎上又加上了矛的進攻,并裝上了輪子和履帶,發明出了坦克。
出示投影,通過填空練習,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剛才我們通過學習,了解了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出坦克的,下面就讓我們用師生合作朗讀的方式來回顧一下吧。
三、感受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感悟發明家的優秀品質。
1、出示坦克圖片
2、引導學生讀課文,感受坦克在戰場上的作用。
3、播放影片
那么,就讓我們用朗讀把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樣子讀出來吧。
4、為什么坦克能發揮出這么強大的威力?
發明家把矛和盾的長處合而為一發明出了坦克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你覺得發明家是個怎樣的人?
教師小結。
四、揭示課文講述的道理,聯系生活實際補充說明。
課文通過描寫發明家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集合在一起發明出坦克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根據學習助手“泡泡”,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類似的發明。
同學們,這篇課文中有不少好的詞匯,你想積累哪些呢?
(機動:通過學習課文,除了明白了最后一段所講述的道理,你還有什么收獲?能否試著也用“是的”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
學生發表意見。
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進行自學。
學生發表見解。
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通過抓重點詞,體會發明家正身處于緊張危急的情境之中。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緊張危急的情景。
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學生讀出喜悅的心情。
學生讀句子,體會僅僅發揮了盾的自衛作用是不夠的,并讀出心情變化。
同桌二人配合讀課文。
學生讀課文,談感受。
學生填空。
學生與老師相配合朗讀。
學生對坦克的外形進行描述。
學生讀課文,談體會。
進一步感受坦克強大的威力。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抒發情感。
學生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談體會。
學生通過復習和思考,談感受。
學生讀課文最后一段。
學生合作討論,發表觀點。
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思考后談自己的想法。
培養學生質疑意識、能力。
繼續學習默讀課文。
匯報、交流。
開始深入學習課文。
品讀、感悟發明家遇到的問題是急待解決、刻不容緩的。
通過不同的讀書方式,了解發明家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發明坦克的過程。
體會“龐然大物”的含義。
體會“大顯神威”的含義。
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引發學生進一步感受發明家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后所發明的坦克威力強大。
鞏固所學知識和內容。
感悟發明家的品質。
理解課文講述的道理。
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補充說明,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積累詞語。
《矛和盾》教學設計12
【教學目的】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全班能正確讀寫生詞,在此基礎上每個人還能根據自己的水平用一個詞或幾個詞造句、寫話。
4、養學生針對課文內容提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生詞并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一些生詞的讀寫和運用。
【教學準備】
矛和盾的圖片及有關生字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生詞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3、鞏固新詞。
〖照顧差異策略:想把生詞讀一遍的.得一顆星,想把生詞讀一遍并用其中喜歡的一個詞或幾個詞說話的得兩顆星。
4、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5、自己把課文再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照顧差異策略:允許優生離開座位幫助學困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一件什么事。
6、了解課文講一件什么事。
教學意圖:教學中常會碰到在掌握生字詞時不同水平的學生掌握的速度是不一樣的,一些優生常在統一的教學步調后無所事事,甚至做些小動作,在這種時候設計異步教學大有好處,以上兩個異步策略的設計就是讓優生發揮出更大的潛力,讓學困生有可能的話也摘到更大的果子吃。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4、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5、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⑴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⑵“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14個生字,要求:學生認記生字,并觀察哪些字最難寫,等一下給同學提醒。
2、重點指導7個左右結構的字。持、般、攻、炮、坦、戰、神
⑴學生觀察這7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⑵多媒體演示這7個字的'布局。
3、學生提醒哪些字最難寫,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照顧差異策略:允許寫得又快又好的學生讀課外書并做摘抄。
【作業】
1、必做題:摘抄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2、選做題:從本課生詞中選用自己喜歡的一個或幾個詞寫話。
〖照顧差異策略:選做題優生必做,其余的選做。
【教學反思】
1、本節課運用直觀的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抽象的矛和盾有了直觀的印象。
2、能從“差異教學,異步發展”的課題出發,設計多個異步策略,讓優生在課堂上沒有吃不飽閑著沒事干的事情發生,讓學困生在優生地指導下進行較到位的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3、鼓勵學生針對課文內容多提有價值的問題,避免濫問。
4、在寫字時發揮學生的積極自主性,讓學生來當小老師,指出某個生字難寫和易寫錯的地方,學生對這個環節興致很高。
《矛和盾》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①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③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 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課前準備
①生字卡片。指導寫字的多媒體課件。
②矛和盾的圖片。
③錄音機及本課的朗讀錄音磁帶。
第一課時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①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②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③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④自己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①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②同座交流交流。
③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④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a.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b.“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指導寫字
①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
②重點指導7年左右結構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戰 神
a.引導學生觀察這7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體演示這7個字的布局。
③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實踐活動
搜集能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含義的事例,準備交流。
第二課時
復習問題,揭示目標
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兩個問題?教師出示問題:
①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②“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這兩個問題。
學生討論,交流感悟
①學生自己先帶著以上兩個問題自主閱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注。
②小組內交流。
要求每一個同學都發言,并且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請這個同學做好記錄,整理其他同學的意見。
③全班交流。
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相機請學生朗讀有關內容。
④感情朗讀全文,讀后讓學生繼續質疑、釋疑。
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①師出示課文的結尾。
②齊讀這段話。
③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課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
寫字抄詞
①練習其他7個生字。
②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實踐活動
①摘抄你認為課文中用得好的詞語。
②搜集一些發明家的故事,開一個故事會。
《矛和盾》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并積累“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語。
2.讀懂課文,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用自己的話講述“發明坦克的過程”。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弄清楚發明坦克的過程,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趣味數學題:
出示:橡皮+鉛筆=( ) 電風扇+取暖器=( )
電視+電話=( ) ( )+椅子= 輪椅
【將數學中的加法融進了語文課的學習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在看似游戲般輕松的環節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到了集合別人優點將會成為勝利者這一主題。】
同學們表現得很不錯!老師要獎勵大家看一段動畫片,準備好了嗎?
看《自相矛盾》視頻。
【動畫片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觀看動畫片的同時也讓學生積累了成語,感知到了矛與盾的特點,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上課】
一、導入新課。
1.知道剛剛我們看的動畫片是叫什么名字嗎?
2.提到的兩種兵器是什么?
3.指導書寫“矛”和“盾”(田字格書寫“矛”和“盾”。)
矛:矛字橫撇點橫鉤,豎鉤加撇把筆收,打仗用它來進攻,如果用盾是自衛。
盾:短撇長撇連十目,萬箭飛來能擋住。
【這里進行的是字理教學,將學生的生字書寫指導和生字識記變得更有趣,學生的記憶也會更深刻,同時在念兒歌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了矛和盾的作用,為后面的學習做出了鋪墊。】
4.“矛”和“盾”有什么作用?(板書:進攻、防守)
5.一個進攻,一個防守,有點兒冤家路窄、針鋒相對的感覺,如果把它們集合起來又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矛和盾的集合》。(田字格書寫“集”。)
【一個進攻,一個防守,這冤家路窄、針鋒相對的矛和盾集合在一起會怎樣呢?這樣的問題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主動性。】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讀通課文。
2.認讀詞語。
⑴出示詞語,認讀:
自衛 左抵右擋 難以招架
進攻 龐然大物 大顯神威
【精心選取的這6個詞既是課文的核心詞匯,又是值得積累的好詞語,同時,這些詞語還含有課后要求掌握的'幾個生字。】
⑵把詞語填進這段話中,指名讀。
比賽中,面對朋友雨點般刺來的矛,發明家( ),還是( )。經過反復思考,發明家將矛的( )和盾的( )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這個( )在戰場上( ),德國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這樣設計一方面訓練了學生運用詞語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再次鞏固本課所學的11個生字,同時,讀通了這段話,學生也就了解了課文大意。】
3.學習課文一二段。
打開課文,默讀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你一定會看到一個令人緊張的畫面,千萬不要讓這個畫面在你眼前一晃而過,把它用波浪線畫下來。
⑴指名讀句子。
⑵誰都看到了這樣的畫面?什么感受?25、
⑶出示句子: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師:大家看這個“刺”字,“木字中間口不嚴,一把大刀立右邊;刺字見誰把誰戳,誰人見了都膽寒。”更何況這矛是怎樣刺來的?(指名讀。)
【將文字讀成畫面,會讓學生有更深刻的感受。“刺”字的字理教學讓學生對這句話有了更直觀、深入的感受。】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快,多令人緊張啊!讀——一生讀。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有力,越刺越有力,多么危急啊!讀——一生讀。
師:看到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拿出右手,放在胸前,你有什么感受!就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讀——
【引讀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獨特體驗,讀出情感來,特別是讓學生觸摸著自己的心跳來讀,學生會深有感觸,讀出情感來。】
⑷面對如雨點般刺來的矛,發明家只能是——(學生:左抵右擋),知道什么是“左抵右擋”嗎?(生說。)
⑸師:我這里就有一根鋒利的矛,拿出你的盾來,我可要刺過來了!
我的矛左刺——,右刺——,左刺——,左刺——,右刺——,上刺——;再上刺——;下刺——;左刺——,再左刺——;再左刺——;右刺——,下刺——……
⑹你什么感覺?(難以招架。)
⑺經過一場激戰,相信此刻你一定明白了“左抵右擋”?(上下左右全方位地保護自己。)
【面對學生對“左抵右擋”可能會有的片面的理解,教師通過與學生模擬比賽的情境,在教師不斷的“刺”與學生不斷的“擋”中,讓學生對這個詞語有了正確的理解,方法巧妙,學生一定會記憶終身。】
⑻師:即便是這樣左抵右擋,發明家依然是難以招架,心中暗想:——
出示句子: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①自己讀讀這兩句話,不要放過每一個標點,你有什么發現?
②從這兩個感嘆號,你又讀出了發明家此刻怎樣的心情?誰來試著讀一讀?(生讀。)師:不夠急切,再讀!
③師引讀: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發明家左抵右擋,緊張極了,此刻他產生了一個萬分迫切的想法——(個別讀)
發明家難以招架,在這危急關頭,他在內心深處急切的呼喊——(個別讀)
生死攸關哪,發明家甚至想大聲呼喊——(齊讀)
讓我們一起幫著發明家喊出內心深處這萬分迫切的想法吧——(齊讀)
4、學習課文三四自然段。
⑴有個鐵屋子就行了嗎?請同學們默讀第3、4兩個自然段。看看發明家又想到什么辦法了,能像老師這樣寫一寫嗎?
(學生拿出練習紙練習)
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
盾太小
鐵屋子
⑵集體交流。
預設:引號的特殊含義,履帶的圖片解釋。
5、創設情境,復述過程。
⑴同學們,這位發明家通過詳細周密的思考,一步步發明了坦克。現在你們就是這位發明家,你能把發明的過程有條有理地介紹一下嗎?介紹時也可以學著運用一些連接詞使語句更連貫。(出示句式)
⑵互動交流:
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時,他遇到了第一個問題: 。于是想到: 。可是,又出現了第二個問題: 。發明家靈機一動,對了: ,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 。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三、結合板書小結
發明家就是這樣把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這就叫做——矛和盾的集合。(指課題:齊讀)坦克是怎樣大顯神威的呢?這又給我們哪些啟示呢?我們下節課一起體驗。下課!
板書:
矛和盾的集合
遇到問題 想到怎樣解決
矛太小 鐵屋子
不能進攻 鐵屋子開個小洞
伸出“矛”——槍口、炮口
《矛和盾》教學設計15
一、教材分析
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講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打敗敵軍,大顯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用事實說明道理,敘事簡潔清楚。
二、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用自己的話講述“發明坦克的過程”,在語言轉化中有效理解“難以招架”、“龐然大物”、“集合”、“善于”等詞。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怎樣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四、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五、教學過程
(一)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精彩的動畫片,請看大屏幕(把書上插圖制作成用矛和盾作戰的動畫片),他們手里的作戰武器是什么?板書:矛、盾。
2、它們的作用是什么呢?(進攻、自衛)比較而言,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3、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個關于矛和盾的故事(板書:和)。
設計意圖:通過看矛與盾作戰的'動畫片,拉近學生與古代兵器的距離,為學習“矛”、“盾”二字的音、形、義打下基礎,同時對矛和盾的優點有直觀的感知,為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奠定基礎。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有難讀的地方提醒小伙伴的嗎?老師也要提醒大家讀好這些詞語(大屏幕出示詞語)。
設計意圖:認讀生詞,掃清閱讀的障礙。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通過提醒的方式和學生平等的對話。
3、自己把課文再默讀幾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相機指導、歸納、板書:集合。
設計意圖:課文淺顯易懂,因此,放手讓學生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既強化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又培養了自學能力。
(三)研讀觀察,解悟思想方法。
1、看屏幕,邊看畫面邊讀課文,通過這個畫面你能讀懂課文的哪些內容?特別是能理解哪些詞語和句子。
2、交流。如:
(1)矛和盾的長處(進攻、自衛)等關于矛和盾的詞語句子。
(2)理解“龐然大物”、“履帶”、“炮口”等關于坦克的詞語。
(3)理解“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體會“緊張危急”。
3、觀察發明家的表情,你發現了什么?(緊張、危急、計上心來、急中生智等)
4、發明家在想什么?是怎么想的呢?請大家用心去讀讀課文1-4段。用心讀就是要邊讀邊思考,反復讀,反復想,直到把問題讀懂。讀完后,嘗試根據下面的提綱說一說發明家是怎樣一步一步思考的:
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可是……
發明家又認真研究了一番:對了……
5、小結:這個過程,就是發明坦克的過程,就是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考過程。集合就是這樣一種想問題的方法,是發明的一種方法。帶著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復述,了解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完成對文本語言的內化。
(四)欣賞誦讀,放大創造成果。
1、課件出示坦克圖,邊欣賞邊議論。
2、讀課文第五段,要努力繪聲繪色地讀,以聲音表現自己的感受。如自豪、驚喜、成功感。
3、“大顯神威”是什么意思?聯系課文說說大顯神威的情景。
4、大屏幕播放坦克作戰的錄象片段,感受坦克的威力,指導朗讀。
5、這就是坦克的威力,這就是集合的力量。感受著這樣的力量,你想說什么?
出示句式(寫一寫):這樣的集合真( )!(棒、好、妙極了等)
6、啟發:
(1)假如發明家就在我們的面前,你會對發明家說什么?(一個能思考得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窮的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集合是一種解決難題的方法。假如你在生活學習的時候碰到了難題,你會對自己怎么說?
7、小結:感受著這樣的力量,我們全身都洋溢著智慧,我們再智慧地讀一讀課文的題目。
(五)舉例講授,理解課文道理。
1、在為發明家用集合的思考方法發明了坦克而感動、興奮的時候,我們也閉起眼睛靜靜地想一想,其實有很多新的產品、新的發明創造,甚至大型的建設項目,都包含著這種集合的思考方法。如“水筆”、“橡皮鉛筆”、“小靈通”、“電動自行車”、“高速公路”、“雞尾酒”、“電視電話”等等。
2、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個內容。
同時板書出示: ( )和( )的集合
3、引導朗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4、其實,學習也包含了許多集合的過程。只要是優秀的、積極向上的,別人會了懂了,我們也要努力去會,努力去弄懂,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
看故事《胡服騎射》(學生默讀,相互幫助理解)。
議一議:聯系課文最后一句話,“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勵聯系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要善于“取長補短”。
5、有時,為了把事情辦好,或者辦得更好,人們常常用合作的辦法,把大家擁有的長處都發揮出來,一起想,共同做。
閱讀《優勢互補》。議一議:聯系課文最后一句話,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勵聯系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要善于“強強聯手”。在強強聯手中,我們還會懂得“揚長避短”的方法。
6、小結:集合不僅是一種具體行動,也是一種思考方法,一種人生智慧。對于優勢互補的思想方法,不僅體現在發明創造上,也發映在做事做人的時候,如取長補短、強強聯手、集思廣益。記住“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你就會受益終身。
設計意圖:對三年級學生而言,“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較為抽象。教學時將課文和事例融為一體,在事例中感悟語言,在事例中理解課文,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更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對這句話有全面、深入的理解,教師要求學生從自己的事例出發,談談自己的理解感受。聯系自己的體驗,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使學生摒除抽象教條的分析,通過具體鮮活的事例體會“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的含義。這樣讀中悟理,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落到實處,對文本的價值取向也有更進一步的感悟。
(六)查找交流,拓展學習活動。
1、查成語字典,理解“集思廣益”、“兼聽則明”、“楚材晉用”、“三顧茅廬”等的意思,然后聯系課文《矛和盾的集合》的學習,談談對這些成語的新理解。
2、搜集一些發明家的故事,開一次故事交流會。
3、綜合學習活動:與爸爸媽媽一起,查看資料,了解漢城奧運會、巴塞羅那奧運會、典雅奧運會的開幕式點火創意,集他們的優勢,設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點火方式。
設計意圖:學生的智力背景越廣闊,對知識的理解就越深入。要比較深刻地理解文章揭示的科學道理,了解發明家的靈感緣于他們勤于思考、善于實踐的品質,就應在課堂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走出課堂,走出課本。
附板書:
25 矛和盾的集合
盾————鐵屋子
坦克
矛————炮 口
( )和( )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