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鐘表》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91~92頁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撥表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鐘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說:“鬧鐘”。
師:鬧鐘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床。
生2:可以告訴我什么時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板書:認識鐘表
[評析:抓住學生年齡特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引出鐘表,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么?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邊說邊拿實物鐘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著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評析:這里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么想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屏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互相說。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說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干什么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師: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刻的方法嗎?
生:沉默。
師:好,我們小組討論討論。
生:展開熱烈的討論。
師:誰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小結: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對,是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想不想親自動手撥一撥小鬧鐘?
生:想。
師:撥一個8時,看誰撥的又對又快,注意時針、分針轉動的方向。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你撥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樣嗎?
師: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撥一個3時。
生:撥鐘。
師:誰愿意上來展示給大家看,說說你是怎么撥的?
生:積極舉手表現自己。教師及時給以獎勵。
[評析: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思維的開拓區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師:想不到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這么強,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觀察能力怎么樣?請大家看你桌上的這張圖,你能馬上寫出鐘表顯示的時刻是幾時嗎?比比看誰寫的又對又快?
生:獨立完成填空,有同學小聲說:“怎么兩個都一樣?”
師:你發現什么了?
生1:兩個一樣,都是9時。
生2:兩個都是9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為什么會有兩個9時呢?
生3:我知道,因為一天,時針要走兩圈,所以有兩個9時。
師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對了,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兩個9時,因此,要準確地表達時刻,還得會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會認,讀整時;
2、 能夠用兩種方法表示整時;
3、 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設計:
雖然學生剛上一年級,但他們已經在生活中積累了一定認識鐘表的經驗,在教學整時認讀時,首先讓學生認識鐘面,分清分針和時針,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對比、觀察“三個鐘面(6時、8時、4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得出結論: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然后通過活動,看一看、撥一撥,加強對整時的認識,與生活聯系,出示電子表示法,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用兩種方法來表示整時,最后出示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滲透學生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指導語:今天是我們一一班全體學生第一次來多媒體教室上課,你們高興嗎?老師非常高興,有這么多的老師在后面看著我們一一班小朋友,看看誰表現的最好。
引入課題:好了,大家坐的這么端正,老師就送大家一個禮物,猜一猜:有位好朋友,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他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覺。(出示課件)提問:說一說你們在哪里見過鐘表?
總結:你們在這么多地方見過鐘表,鐘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大家真聰明!鐘表能夠告訴我們什么?(告訴我們什么時候上課、放學、吃飯、睡覺),它的作用多大呀!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認識鐘表”。
二、新授
1、看,老師帶來了一個鐘表,你們仔細觀察這個鐘表,鐘面上都有什么呢?
板書【分針(長)、時針(短)】還有12個數字,大家來讀一下。
2、拿出你們手中的.鐘表,同桌互相指一指,那個是時針、那個是分針。
3、那我們認識了鐘面,先把表放下,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麗麗每天什么時候起床?你們認識鐘面上的時刻么?
總結:我們生活中通常說的7點,在教學上把7點說成7時,大家仔細觀察7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都分別指著幾呢?說得很好,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7,這就是7時。
4、那你們知道這個鐘表幾時么?分針和時針都指著幾?
5、仔細觀察這幾個鐘面分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總結:分針都是指向12,時針指向(6、4、8),那么,我們就說: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6、既然大家都認識了整時,老師就來考考你們,敢接受挑戰么?
(1時、5時、7時、8時)回答的真好,老師說時間,你們自己動手撥一撥;同桌互相說時間,動手撥一撥。
我們剛才學習了用中文來記錄整時,那么你們知道整時的另一種表示方法么?出示課件“12:00”,你們知道這是幾時么?你們在哪里見過呢?(手機上、手表上、車票上……)。那么,我們來看一下7時,該怎么用電子表示法表示呢?先寫7,接著在7的右下方寫兩個上下并排的小圓點,然后寫兩個0,他們都讀作7時、7:00
三、練習
我們認識了時間,就要合理的安排好時間,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小明是怎樣安排時間的。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會了什么?收獲可真不小!那么我們就要像小明那樣合理安排好時間,做一個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好孩子!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3
1.通過觀察及自身的嘗試活動認識鐘面;初步了解時針、分針。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掌握整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并能熟練認讀這些時間。
3.結合日常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時間,感受時間的重要性,建立時間觀念,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熟練地認識時間;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教學難點:整時鐘面指針的規律。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實物鐘)
學生(實物鐘)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聯系師生情感。)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認知需要,揭示課題
(一)小小調查,引入課題:早上你是怎么起床的?(課件統計)
1.學生回答:某某叫的、自己醒的、用鬧鐘鬧的、我看時間(表)、其它
2.教師歸納幾種情況,進行統計。
3.從我們的統計中可以看出,怎樣起床的人最多?怎樣起床的人最少?
(二)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能自己按時起床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他們是用什么知道時間的?(用鬧鐘、看表知道時間。)大家愿不愿意和他們一樣,也通過認鐘、表來知道時間,能夠自己按時起床,都成為生活中的小能人!(愿意!)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二、細觀察、勤操作,多種感觀參與認識
(一)認識鐘面
1.尋找生活中的鐘表
(1)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鐘表的?
生:家里、商店里、學校里以及人們的身上
(2)同學們,看看你周圍老師,找一找、問一問,他們身上有沒有表示時間的鐘表?你有什么發現?(生匯報)
(3)有些什么形狀的?
生答:有圓形的、有長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老師利用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
2.認識鐘面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
要求:在玩的時候,可以看看鐘面上有什么?(板書:鐘面)再撥動鐘后的按鈕,看看你又發現了什么?把看到的、知道的、想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生同桌合作學習)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A:剛才小朋友玩了鐘,你們發現了什么?
B: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
(學生自己展示)注重引導認識到指針長短、大小等不同的特征。(及時給以肯定、用實物對照)
(3)小結:生活中的鐘表各式各樣,它們都是用來表示時間!有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發現有的鐘面上有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較長的分針;還有又細又長的秒針。(板書:時針、分針)而有的鐘面上只有2根針。我們認時間主要認時針和分針。
(4)指針小測查:指針說名稱。
(二)整時的教學
1.合作學習,初步認知
那些小朋友已經認識時間了?請舉手!真不錯!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小鐘,轉一個時間,告訴大家,是多少?
生:3點、5點、4點40、2點半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鐘表的認識》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鐘表的認識》教學設計(1)口頭語言,書面語言
小朋友們知道這么多時間,太能干了。不過,老師有一點要告訴大家,我們平時說的幾點鐘,那是口頭語言(平常的話-w ww.xxjx -sj.cn),在書上,我們叫什么呢?有小朋友知道嗎?幾時。
如:平時說的5點,書上是叫5時。這種時間叫整時。(板書:整時)
(2)自主學習,互幫互助
老師想請認識時間的小朋友當小老師,教一教不會認的同學,讓大家都會認識整時。行不行?
行!(小組合作學習)
2.引導學習,強化認知
你是怎樣認整時的?分針和時針是怎么指的?
生:我是看分針指向數字幾,時針指向數字幾
3.小結要點,鞏固認知
規律: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板書:12、幾、幾時)
4.糾錯練習
(1)(出示實物鐘,2:40)提問:這是3時嗎?為什么?
(2)(出示實物鐘,8:15)提問:這是8時嗎?你會撥8時嗎?請同學們自己撥一撥。
5.操作練習、深化認知
(1)學生撥鐘表,展示匯報。
(課件出示圖片)請撥出7時、12時。
*6時、12時的指針特殊性。
(2)大家做得很好!現在,你能撥出一個你最喜歡的整時嗎?
A:給大家說你那時在做什么?
B:你周圍的人在干什么?
6.整時的書寫
A:我們要把自己喜歡的時間記下來,怎么辦呢?
鐘面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就可以寫成幾時,還可以像電子表一樣用數字記下來:先寫一個幾,然后寫2個小圓點,最后寫2個0。(板書:*:00)
B:我們用這種方法表示7時:用手指在桌上畫畫、集體說。(先寫再寫最后寫)
三、課間活動
反應游戲
四、創設情境,實踐體驗,深化感知
(一)判斷時間
(課件出示情境)沒有鐘表,怎樣來判斷時間。
(二)我是小主人
小朋友們學會認時間,還能安排時間,真行!你看,今天來了這么多老師,如果他們想在石船玩一天,想參觀一下我們的學校、游一游石船公園、逛街買買東西,當然還要吃午飯和回家了,你作為我們石船的小主人,能不能安排一下他們的活動,他們幾時去干什么,幾時去那里玩呢?(學生匯報)
五、根據板書小結全課
六、拓展練習
小朋友們,我們的前輩是多么聰明哪!這些鐘表是那么的漂亮!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小朋友也是將來的創造家,請你們商量一下,設計出自己喜歡的鐘表來!(時間充欲給以展示,反之則處理為課后作業。)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4—85頁例題及想想做做。
設計理念:
新課標中新編入許多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操作,《認識鐘表》就是其中之一。《認識鐘表》屬于準備性知識,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如二年級要學習的時、分、秒,三年級要學習的24時計時法做鋪墊。時間的概念比較抽象,只有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體驗才能把這一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便于掌握這些基本知識。因此,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充分運用直觀、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認識時間;
2、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3、結合大量的實踐活動來學習,注重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口等多種感官參加活動,掌握所學內容。
教學中首先以謎語的形式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非常自然地把學生的注意引向日常生活,讓學生感知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鐘表的過程是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一個過程。學生在看一看、撥一撥、說一說、比一比的活動中經歷探索發現規律的過程,實現認識鐘面,會看整時和大約幾時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分針及鐘面上的數字。2、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大約幾時。
2、通過撥表、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3、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點:
認識鐘表、區別鐘表上的時針和分針,會看整時。
教學難點:
在認識整時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體會大約幾時的含義。
學情分析:
學生對鐘表有一定了解,但那是來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對某些問題還一知半解。因此教學時我尊重學生生活中獲取的關于鐘表的經驗,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觀察中比較,在交流中驗證,從而尋找規律,突破難點。
課前準備:
課件、學具鐘、教具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出示謎面:小小馬兒跑不停,日日夜夜不休息。嘀噠嘀噠真好聽,提醒我們要早起。對,是鐘表。
2、瞧,一家鐘表店開張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各類鐘表圖片)學生注意觀察。發現它們是掛鐘、鬧鐘和手表)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你們都見過嗎?
3、那你們知道這些鐘有什么用處嗎?
對,鐘表的作用可大了,他們能告訴我們現在是什么時間,該干什么了。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揭示課題。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初步認識鐘面
我們要認識鐘表,首先我們來認識鐘面。請同學們拿出學具鐘面觀察一下,看看這個鐘面上有些什么呢?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1)說的真好,鐘面上有1—12的數,那12在哪里?6呢?請同學們在鐘面上指一指3和9在哪里(注意12應擺在最上面)把這些數按照順序讀一讀。那你用手勢表示一下這12個數是怎么排列的?閉上眼睛再想一想12個數的位置。
(2)鐘面上除了有數外,還有兩根針,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出示:長、短)
你們知道長的針叫什么嗎?短的針呢?(板書:分針,時針)指著課件上的鐘面,問學生這兩根針叫什么名稱?
2、初步認識整時
(1)那這個鐘面上表示的時間你知道?(出示:7時的鐘面)如果學生說是7點鐘,要告訴他們在數學上又可以說成“7時”。(板書7時)
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呢?
真聰明,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就是7時。
(2)那么這幾個鐘面你會看嗎?你是怎么看的?(練習試一試:3時6時10時)
(3)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那你們觀察一下這幾個鐘面的分針,它們的指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一起看一看時針是怎么指的?
師: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4)撥一撥:請小朋友拿出鐘面,在鐘面上撥出3時、9時和12時,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么撥的?再全班交流。
如果是4時呢?分針、時針分別指著哪里?7時呢?
三、實踐應用
1、想想做做第二題和第六題
2、想想做做第五題(畫一畫)
四、總結
今天我們和鐘表交上了朋友,認識了整時和大約幾時。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經過這樣的時刻。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4~85頁 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
學情分析:
鐘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時間的知識。學生在生活中已潛移默化地感知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級的學生在學前教育階段,已初步認識了鐘面,所以這節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撥表針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 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準備:鐘面模型、鬧鐘、電子表。
學具準備:學具鐘
教法:情境教學法
學法: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小朋友們,時光老人給我們出了一個謎語: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會走路沒有退,會說話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覺。
2、猜一猜,我是誰?
3、鐘有什么作用呢?你在哪里見過鐘?(學生自由回答)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 (板書:認識鐘表)
二、學習新知
1、初步認識鐘面
(1)、出示鐘面,觀察鐘面表面:你能說出鐘面上有什么嗎?
(2)學生交流,反饋:(板書)
鐘面:① 有1~12個數字。
② 有2根針,長針和短針。
引導說出時針和分針及它們的不同。分針長、時針短,(我是分針細又長,我是時針短又胖)
2、認識整時
(1)學看整時刻 (利用教材的第一幅圖) 師:這是幾時?此時分針指著幾?時針指著幾?(指名回答)
(黑板上同時出示三個鐘面)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幾個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或者是長針指到幾,短針又指到幾)
師生共同小結: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一起來說一說)(板書)
師:這會是個認整時的小竅門嗎?咱們一起來試驗一下吧。我撥一個時間,請你讀出來好嗎?
(師撥鐘2時,10時,12時,學生讀出鐘面上的時刻。)
過渡:哇,看來這真的是個小竅門!咱們再一起跟著老師用心地說一說。
(2)認識整時的'電子表示法
師問:“你知道8時在電子表上怎么表示嗎?”當學生說出以后,再出示8:00,驗證學生的說法。
思考:3時和6時在電子表上的表示方法并在練習本上寫出來,指名板書3:00和6:00。
3、練習
師:小明是一個非常遵守時間的好孩子,他把自己一天都安排得緊緊有條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孩子小明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
師:請看85頁第一幅,小明幾時在做什么?、(在黑板上寫出第一個)
師:剩下的五幅圖片,請小朋友自已看清小明幾時在做什么,時刻寫在相應圖片的橫線上。(學生獨立填寫,教師巡視。)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小明這一天,幾時在做什么?
師:像這樣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會讓我們身體更結實、學習更優秀。讓我們向小明學習,
二、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鐘表就可以有效地管理時間。只要我們管理好了時間,那我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就能做更多的事。老師希望你們做一個愛惜時間的好孩子。
《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時間對于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學習離不開時間,陌生是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這就需要在老師的指導
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鐘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膽表達,在主體探究中學會認鐘表的方法。通過實際教學,感觸頗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處:
抓住學生年齡特征,整節課以玩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充分利用好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課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學具,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 能力。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系實際。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
不足之處:
學生對于特殊的時間如:6時、12時掌握得還是不夠扎實,本堂課的難點未突破。
學生會看鐘表認時間,但根據時間撥出相應的鐘表就有難度了。由于學生不是經常訓練操作實踐的活動,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是很聽老師的指揮,在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從動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語言文學表達出來,學生都無所適從。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反思:
學習鐘表不僅是靜止的圖片,也要會認識真實生活中的鐘表,這就需要平時生活中的多觀察,多練習了。想讓孩子真正掌握,還需課后的大量實踐。在教學中,僅僅教會學生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能
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熱愛數學,主動學習數學!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鐘表;結合生活經驗學會認識整時;知道時間的兩種書寫形式。
2.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懂得遵守、珍惜時間,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教、學具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學具鐘表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課件)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鐘表。
師:你在什么地方見過什么樣的鐘表?(指名回答。)
鐘表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出示課題。)
二、合作探究
1.認識鐘面
(課件出示一個完整的鐘面。)獨立觀察:鐘面上有什么?
指名匯報:(有數字、有大格、有指針。)
指名指出分針和時針。
小組討論:怎樣區分時針和分針?
小組代表匯報。
2.觀察指針走動方向
同學們,現在老師讓鐘表的指針轉起來。(課件出示。)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充分地說。)
你能用手勢告訴大家指針是怎樣轉動的嗎?
3.認識整時
(課件:指針停止轉動)問:現在是幾時?
(貼鐘面1)現在是幾時?分針指幾?時針指幾?
(貼鐘面2、3)現在是幾時?你怎么看出的?
(小組討論。)觀察這些時刻的分針、時針,你發現了什么?
4.寫時間
(指3時)現在是幾時?板書:3時
還可以怎樣寫?板書:3:00
學生獨立寫鐘面2和鐘面3的'時間。
展示評價。
三、鞏固應用
1.區分兩個時刻(課件出示):這兩個時刻各是幾時?怎樣區分?
2.小明的一天:
(課件出示圖一)你能用一句話說出小明在什么時間干什么嗎?
看書第92頁的圖,你能選擇一幅或幾幅圖說一說嗎?
請你把時間寫在書上。(訂正)
3.請學生表演小品:(刷牙洗臉)學生猜一猜并撥出時刻。
4.(機動)找朋友。
四、課堂小結
你學會了什么?你覺得自己表現如何?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91~92頁。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認識時間的第一課時,要求學生認識整時,它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教材以小明一天的學習生活情景作為學習的線索,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學習數學,它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也為今后學習有關時分的知識奠定基礎。
【學生分析】
大部分孩子在學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過一些關于時間的知識,他們每天起床、吃飯、上課、下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每個家庭都有掛鐘或手表,鐘面、表面對于他們來說也并不陌生。但時間比較抽象,因此教學時要把時間的認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并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才讓學生容易掌握。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上的數字;并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2、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整時的認讀方法。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會看鐘表上的時間。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鐘面模型。
【學具準備】空白鐘面,指針,顏色筆,小鐘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1、教師講故事《喜歡鐘表的國王》。請同學們想想,如果沒有了鐘表滴答滴答國還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2、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鐘表在我們的生活中重要嗎?它有什么作用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鐘面
(1) 師:小朋友,張老師也像滴答滴答國的國王一樣很喜歡鐘表,今天我也把我收集到的鐘表帶來了,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點擊課件,出示鐘表圖)
(2)師:這么多漂亮的鐘表,你喜歡嗎?鐘表的作用很大,在它們漂亮的外表身上還藏著許多數學知識呢! 你仔細看看這些鐘表,都有些什么?
2、動手做鐘面
(1)師:都看清楚了嗎?想不想自己親自動手做一個呢?拿出老師給你們準備的1號紙,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一起動手來畫一個鐘面吧!
(2)師:誰愿意介紹自己的鐘面?鐘面都有什么呢?
(3)讓學生上臺展示鐘面并匯報。
認識時針和分針:
(鐘面上有兩根針,它們是時針和分針)
(4)師:請你給同學們指一指哪根是時針,哪根是分針?它們長的是什么樣子?同學們怎么才能區別它們呢?
(短短胖胖的是時針,瘦瘦長長的是分針)
(5)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是怎樣運動的?請你用手比劃一下。
(教師介紹順時針方向。)
認識數字和大格:
(鐘面上有12個數字)
(6)師:這些數字是怎樣排列的?你怎樣記住它們的位置呢?
(7)師:小朋友仔細觀察,兩個數字中間還有什么?(大格)我們一起數一數,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
小結: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還有時針和分針。(板書)
讓學生糾正自己畫的鐘表圖,再認一認時針和分針嗎,記一記它長什么模樣?和你的同桌互相指一指,說一說。
3、聯系生活,認識整時
(1)師:同學們對鐘面已經有認識了,我們看到這樣一個鐘面。(課件出示):
師:你會認鐘面上的時間嗎?(7時)
師:對,不過在數學上我們通常把7點說成是7時。
你怎樣看出是7時的?(多指幾人回答)
師:說得真好,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這個時間就是7時。
(2)師:除了7時,你們還會認鐘表上的其他時間嗎?出示三個鐘面的時刻
8時 3時 6時
全班交流匯報……
師:仔細觀察幾個鐘面針的指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結:分針都指著12,時針指的'數字不同。
師:像這樣分針指著12,我們把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誰來說說怎么看整時呢?
(同桌討論并匯報)
小結并板書: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數字幾就是幾時。(齊讀)
3、動手操作,撥鐘面
(1)師:同學們都會認鐘表了,那老師想考考你們,老師撥一個時間,你們來認一認 。
(教師撥出1時、3時,11時,讓學生認。)
(2)師:現在由老師來說一個整時,你來撥一撥,看誰撥得對。
學生拿出小鐘面,撥出下列時刻:5時、9時,12時(說一說12時時分針和時針是指向哪里的?)
(3)自由撥。(撥一個時刻,說說在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4、用兩種方法記錄時間。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已經學會認整時了,那你們會把時間記下來嗎?
教師講解:第一種方法是普通計時法,是幾時就在幾的后面寫上一個“時”,如2時寫作2時(教師板書:2時)第二種方法是電子計時法,是幾時就在左邊寫上數字幾,中間寫兩個小圓點,右邊寫兩個“0”。(板書:2:00)
5、學生試一試。
師:同學們試著用兩種方法把它寫下來好嗎?
請全體學生把黑板中三個鐘面上的時刻寫下來,寫在練習紙上,并互相檢查。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說一說:東東的一天
東東的一天都在干些什么呢?(要引導學生學會用早上、中午、晚上這些詞語,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都要肯定。)
2、連一連:小朋友,你們能找到小明每一項活動的準確時間嗎?
3、猜一猜:下面是四個沒有刻度的鐘表,你能說出它們的時間嗎?
4、想一想:小朋友,你們知道下面三個鐘表再過2個小時后,是幾時嗎?
四、總結回顧,課外延伸
1、師: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節課很快結束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感受?
師:時光一去不復返,時間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寶貴的,我們不但要珍惜時間,還要合理利用時間,準確掌握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不浪費時間,做個遵守時間的好學生。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8頁例3。
【教學目標】
1認識大約幾時,會整時、幾時30分、大約幾時描述一天的時間。
2體會時間在生活中的應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大約幾時。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出示2時、7時、1時30分、8時、12時30分的數字鐘面。
教師: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鐘表,會認鐘面上的整時和幾時半,下面老師考一考大家,屏幕上這些鐘面表示的時間你認識嗎?
學生認屏幕上的鐘面,教師通過追問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認的。
教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什么是整時,什么是幾時半嗎?
引導學生說出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分針指著6,時針指著12與1之間,就是12時30分。
教師:也就是說,小朋友在認整時和幾時半時,都要看它的時針和分針才能作出判斷。我們這節課在小朋友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的基礎上,再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3
出示一個鐘面,鐘面上的指針指著7時。
教師:看看這個鐘面,鐘面顯示的是多少時間?
教師:小紅這個時間起床,然后吃早飯,(
隨著教師的講解分別出現小紅起床、吃早飯等情景,同時小紅旁邊的`時鐘上的指針也從7時起開始不停地向8時移動)最后上學,時鐘上的指針指向這里的時候,小紅剛好到校門口。(小紅到校門口時錄像和時鐘上的指針都定格)小朋友們認識小紅到校門口的時間嗎?
估計學生會說不認識。
教師:我們看看這時鐘面上的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
指導學生看著屏幕說出這時時針剛過8。分針指著1。
教師:現在是多少時間呢?我們讓分針倒回來一點。
課件上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
教師:現在呢?學生可以體會到是過了8時了。
教師:過得多不多呢?讓學生意識到過得不多,剛剛走過8時多一點。
教師:這時我們可以說剛過8時。現在小朋友們自己手中的鐘面模型撥一撥,先撥到8時,再把分針撥過12,不要離12太遠。好!老師看一看你們撥的指針。
在
上展示學生撥的指針,學生可能撥成8時1分,也可能撥成8時2分、3分、4分或5分,反正過8時不遠。
教師:小朋友撥這些鐘面上的指針的位置都不完全相同,有的撥在第一小格,有的在數字1上,有的在第三小格,但是這時的分針都離12不遠,這時鐘面上的時間我們都可以說成剛過8時。你知道什么叫剛過幾時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要求學生說出過整時多一點就是剛過幾時。
教師:請小朋友們在自己的鐘面模型上撥一撥,撥剛過5時,剛過9時,剛過12時。
學生操作,每撥一次,就集體訂正一次,讓每個學生都掌握剛過幾時的計時方法。
教師: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剛過幾時了,現在看看這個鐘面。
課件顯示例3的第二個情景圖。
教師:看看這個鐘面上的時間,你認為是多少時間?
學生觀察討論后回答,
引導學生說出鐘面上的時間還沒有到10時。
教師:要到10時了嗎?你是怎樣判斷的?
指導學生說出要到10時了,因為從時針看,時針快要指正鐘面上的10了,從分針看,分針已經走到11,快到12了。
教師:所以圖上的小紅判斷這時的時間是快10時了。你們能在自己的鐘面上撥出快10時的時間嗎?
學生撥后,抽學生撥的鐘面在
上展出,讓學生觀察所撥的鐘面上的時針快要指正10,而分針有的在11,有的在11到12中間,這些鐘面上顯示的時間都是快10時了。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在自己的鐘面模型上撥出快3時了,快8時了,快12時了。
學生撥后,集體訂正。
教師(邊撥鐘面上的指針邊說):我們在這節課認識了剛過幾時和快幾時了,這兩種時間和我們上一節課學習的整時和幾時半比有哪些不同呢?
讓學生討論后回答,如果學生回答不上,教師可以作如下的提示:
教師:小朋友們這樣想,幾時和幾時半準確嗎?剛過幾時和快幾時了是非常準確的時間嗎?
讓學生意識到幾時和幾時半都是非常準確的時間,而剛過幾時不是非常準確,因為過一個小格也是剛過幾時,過幾個小格也是剛過幾時,只要分針過了12且離12不遠,都可以剛過幾時來表示,所以剛過幾時和快幾時了都是對一段時間的估計。
教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大約幾時。
教師在課題下板書:大約幾時。
教師: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大約嗎?
讓學生對照課題說一說這里的大約就是對時間的大概估計。
教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和上節課學習的內容不同的地方。不論是剛過8時也好,還是快8時了也好,都是對時間的一個大概估計,說明這個時間離8時不遠。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第3,4,5題,完成后集體訂正。
指導學生完成思考題。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從中你知道些什么?
五、課外作業
自己學習的知識調查一下,商店早上什么時間營業,什么時間下班。早上第一班客車什么時間發車,晚上最后一班車是什么時間。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9
教材簡析: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本節課主要是學生認識整時的情景題材,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想一想、數一數、說一說、比一比、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2、在認識時針、分針,撥一個具體的時刻等學習活動中,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用幾時和大約幾時來表述生活中的時間問題,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整時的認讀方法。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會看鐘表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準備
媒體課件、有時針、分針的鐘面模型,無分針、時針的模型
學具:每人準備一個可以撥的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公雞啼,小鳥叫,太陽公公出來了。喜羊羊和懶羊羊要起床來上學了,可是呢,喜羊羊早早地準備好了去上學,也想叫懶羊羊一起去,但是懶羊羊還在被窩里不想起床。就這樣,懶羊羊上課總是遲到,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讓懶羊羊上課不遲到呢?
2、小朋友們真聰明!對,我們可以送個禮物給懶羊羊,但是這個禮物是什么呢?就是鐘表。
3、鐘表王國里的兄弟姐妹可多了呢,你們想去鐘表大世界里看看嗎?(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
4、喜歡這些鐘表嗎?那我們現在就和他們交朋友。(板書課題)
5、你已經了解了有關鐘表的哪些知識呢?你還想和小伙伴們交流哪些有關鐘表的知識呢?(學生自由說)
(設計意圖:通過一年級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來引出本課要學習的鐘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各種各樣的鐘表在音樂中播出,拓寬了學生對各種鐘表的認識。)
二、借助經驗,認識鐘面
(一)認識鐘面:
1、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老師要變了,(出示鐘表面圖)睜開眼睛,這是鐘表的面,仔細觀察,鐘表面上有些什么?(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
2、交流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隨機引導)
(1)鐘面上有數字。
引導:請小朋友指好自己學具鐘上的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一起讀一讀。
(2)鐘面上有針。
引導:你的鐘面上有幾根針老師的鐘上有幾根針
引導:比較一下這兩根針。
配畫外音:我的身子長,我叫分針,我的身子短,叫時針。
誰來指一指這鐘面上哪根是分針哪根是時針(同桌互相在學具鐘上指一下)
這根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畫一下。
說明:時針和分針走的方向是一樣的。
(3)有12大格,每個大格里有五小格。
(設計意圖:對于鐘面上有些什么的交流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引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認識了鐘面,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84頁情景圖)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誰能說一說這是什么時間?圖上的人在做什么?
生說:這是早上7點,媽媽在叫孩子起床。
師:這個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每天都發生在你們的身上啊?(生說略)我們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師引導:7點在書面上表示叫7時。
師:誰能說一說7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
生說: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
師:你真是個愛觀察的好孩子。
2、為了表揚你,老師送你一張游樂場的入場券,讓你帶上我們一(!)班的'小朋友們一起去玩玩吧。
師:這個游樂場的項目是限時開放的,我們先看看這些游戲項目的開放時間吧。
師:誰知道過山車的發車時間呢?
(生:8點、8點鐘、8點整等)
師:剛才你說的8點,8點鐘,8點整,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說法。在數學上準確的說法是八時。(板書:8時)誰會說?
請幾個學生說“八時”
師:誰知道海盜船幾時開始?
(生:3時)(板書:3時)
請全班齊讀三次。
師:再來看開心樂園是幾時開始的?
學生個別說,全班說。
3、你們真聰明!已經會看時間了。現在請大家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你發現了什么?三個鐘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學生觀察,同桌互相找一找,說一說。
師小結:像這樣,分針指向12的時刻都是整時。(板書:整時)到底是幾時呢?我們還要接著看時針,,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設計意圖:讓數學走近生活實際,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促使學生在生活經驗中搜集信息,體驗到數學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數學的作用,體驗數學的樂趣。)
四、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鐘面,現在就讓我們玩個找朋友的游戲!
(1)屏幕出示,蘋果鐘:“我的朋友在哪里。”(鐘面指著2時)
生:你的朋友在這里(用學具鐘撥同一時間)
(出示小貓鐘、小狗鐘跟以上的教學方式一樣)
(2)小組撥鐘練習:一人說時間,其他三人進行撥鐘練習,并相互檢查。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鞏固鐘面上整時的認識,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
(3)時間表示法
師:同學們果然沒讓老師失望,現在啊,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位好朋友—小明,你們歡迎他嗎讓我們走進小明的生活,看一看他一天什么時間都在做什么(出示課件)
我們知道了小明一天的時刻表,那我們怎么樣把他一天的時刻表寫下來呢?
小結:我們看到小明在7時時,在刷牙。我們可以用7時表示。還可以用7:00表示。那第一種方法是普通計時法,是幾時就在幾的后面寫一個“時”,第二種方法是電子計時法,是幾時就在左邊寫上數字幾,中間寫兩個小圓點,右邊寫上兩個“0”。
2、生在書上寫,師巡視指導2種寫法。
(設計意圖:練習書寫時刻。在這些活動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學”,及時反饋交流,讓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
3、指名反饋,7時起床;9時看書;10時課間休息。12時吃午飯,6時看動畫片,9時睡覺。(大屏幕演示)
4、師:哎,老師有一個小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一下的:大家看,兩個都是9時,但是小明做的事情卻不一樣,那是為什么呢?
生:一個是早上9時,一個是晚上9時。
過渡: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得真是井井有條啊!相信同學們也會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的,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設計意圖:小明的作息時間表貼近學生的生活,吸引了學生,通過這一扣人心弦的生活中熟悉、具體的誤會,使學生明白地感受到“時針一天走兩圈”。)
五、質難疑問,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同學們有哪些收獲?有哪些疑問?
同學們想了解的知識可真多。每個小朋友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天。希望每個小朋友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設計意圖:讓學生“我能讀”和“我能問”,培養學生在讀中思,在思中讀,匯報自己的收獲,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設計讓學生學會合理利用時間,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六、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時針(粗、短)整時
分針(細、長)8時
3時
教學反思
在教《認識鐘表》一課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情況下學習新知識。又能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理念。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能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年齡特點選擇教法,創設教學情境,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根據這些特點,我在一開始就引入了懶羊羊上學遲到的情景,創設了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情境。然后為不讓懶羊羊遲到送禮物給它——鐘表,引出鐘表,又欣賞到各式各樣的鐘表,這些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新知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這種強烈的求知欲的驅使下,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下面的學習活動中。
二、注重學生傾聽,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如認識鐘面時,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指名回答。如若不完整,學生進行補充,從而提高傾聽的參與度,逐步養成傾聽的習慣,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三、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數學源于生活,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我在教學本課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生活中找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對數學產生興趣和親切感。如出示小明上午9時在看書,晚上9時在睡覺,同一個時刻卻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兩個9時。既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0
一.說教材:
《認識鐘表》是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認識整時,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一般來說,一名6歲的兒童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鐘面,能夠區分時針和分針。
2、會正確認、讀、寫整時。
教學重難點:會正確認、讀、寫整時。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40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教
具演示法和談話法,通過創設情境,設計多種游戲,讓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習。
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了最大程度體現課改精神,在學法的指導上,我將充分體現教師是課堂上的引導者,啟發者,參與者。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找一找、撥一撥等多種活動,讓學生積極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述、動手操作,從而主動的獲取新知識。
三、說總體設計: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4)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出示謎語和鐘聲讓大家猜謎。并顯現生活當中各種各樣的表,引出課題(認識鐘表)。目的在于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景。
第二環節: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在這一環節,我分了兩大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認識鐘面
(1)觀察鐘面:學生先觀察鐘面,看你發現了什么?
(2)學生交流、反饋(得出以下幾種答案)。
鐘面:
①有12個數字。
②有2根指針,長針和短針。(又細又長,叫分針;又粗又短,叫時針。)
在這一部分內容里,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觀察鐘面,把自己發現的與同桌交流,舉手匯報,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步驟:學習整時的認、讀、寫。
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將3個鐘面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后達成共識:
這三個鐘面的分針都指著12,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著12時,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在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時,我先介紹中文表示法,在教學電子表示法,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桌子上放著什么?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鐘?自然巧妙地把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打開學生的記憶大門,使學生從生活中找出答案,通過對7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兩種寫法。
第三環節: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寓教于樂,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三大板塊,
1、動手撥一撥,說一說。
2、小明一天的作息安排。
3、找朋友。
1.讓學生動手撥一撥,說一說,讓學生在師生互、生生互動的過程中,應用新知,在愉快中鞏固新知識。
2.我用課件出示小明的一天,結合課本說說“小明什么時間在做什么”然后讓學生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為學生認識生活,認識數學的活動課,體現“數學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為后面的作業打下鋪墊。
3.找朋友活動,通過連一連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第四環節: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我先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會了什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
五:說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它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整節課的重點內容。
以上是我對“認識整時”這部分內容的分析和教學設想。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觀察與對比中會認、讀、寫整時。
2、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意識。
3、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整時、記錄整時。
教學難點:特殊時刻的認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鐘面學具、鐘面圖片模型。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1.創設情境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有幾位小朋友想和大家一起來上課,認識他們嗎?希望咱們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他們,好嗎?他們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大家一起來猜一猜吧!(播放)
生:鐘表
師:看來鐘表也是大家的好朋友呀,鐘表不但告訴我們時間,還能提醒我們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我們的生活和學習都離不開它。今天這一節課,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吧。(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認識鐘面
1、師:聽,熊二的鐘表響了,小眼睛亮晶晶,大家一起來看看,它的鐘表上的鐘面都有什么呀?把你的發現給你同桌說一說吧.(1分鐘)
2、匯報。(學生自由發言)
(1)有數字。我們發現鐘面上有12個數字。(你觀察真仔細呀!)我們一起來數數吧,拿起你的小手指跟著老師的手指指1.2.3.4...12,有沒有發現在我們數的過程中,手指轉了一圈呀?這個方向就叫做順時針方向,請同學們再轉一圈;現在請同學們倒著數一數,12.11.10....1,這個和順時針正好相反,我們把這個方向就叫做逆時針方向。
(2)時針和分針外觀上的區別。
生:還有兩根針:分針和時針。
現在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分針和時針的自我介紹吧。(播放語音)
(3)轉動時時針和分針的區別。
看來大家都認識他們了,現在繼續用你們亮晶晶的小眼睛仔細觀察他兩是怎么運動的?
(二)認識整時。
1、熊二的鬧鐘現在表示的是幾時嗎?(7時)你是怎么知道的?
2、分針指向(12),再看時針指向(7),所以就是7時。(板書7時)
3、說的真好,我們繼續看看熊二在這一天還做了哪些事?
認識8時、3時、6時、
4、現在請同學們這三個鐘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針都指著12)
師:分針指向12,就是整時。剛剛我們說的這些時間都是整時。
我們用一句話來總結當鐘面表示整時時,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咱們一起來把這句話念一念。全班朗讀2遍。
4、電子表記時法
(1)熊二在學校屏幕上看過這種表示方法,你知道這是幾時嗎?
這是8時的另一種表示方法,叫做電子表記時法,它也表示8時。
你們在哪還見過這種表示方法呀?
(2)書寫8:00
(3)那3時呢?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兩名學生板演。
(4)熊二和你們一起認識了整時,它很高興,但是有點得意忘形了,將它的鐘表摔到了地上,摔壞了,能幫他修一修嗎?
(5)同桌合作:現在請同桌兩人合作,向老師剛剛那樣,一個說幾時,一人撥時間,然后輪換,咱們來比賽,看哪一組撥的時間最多。(1分鐘,然后上臺展示)
師:老師發現有一組特別快,我們讓他們來展示一下。說一說你們怎么撥的這么快呀?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1、連一連(學習單)
2、認一認。
3、學習到這,我們半節課的時間就像小馬車一樣匆匆過去了,我們一起來聽聽兒歌休息一下吧。(播放視頻)
師:熊二的一天像小馬車一樣流逝,我們一起看一看小明的一天
(出示P85的圖小明的一天)
(1)打開練習單,寫出小明從早到晚的作息時間。
集體交流、訂正。
點擊課件。請你說說小明幾時在干嘛?
(2)認識特殊時刻12時、認識特殊時刻6時
(3)想一想:你還有什么發現?
小明9時在做什么?引導學生思考:這里出現了兩個9時,這兩個9時表示的時間一樣嗎?
師:一天當中時針要轉兩圈,表示一天中有兩個9時,所以為了表達清楚你想說的時間,有時需要加上“早晨,上午,下午,晚上”這樣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如:我早上7時起床,我晚上9時睡覺。你能舉個例子說一說你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
(4)惜時教育。
師:小明很能干,因為他每天會把時間安排的'很好,親愛的孩子們:時針不停地轉動,時間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來了。因此,我們要學習小明,從小就要做一個會安排時間并愛惜時間的好孩子。
設計意圖:認鐘、撥鐘、修鐘,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愉快地鞏固鐘面、整時的知識,使孩子們切身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應用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來理解過1時是幾時,很好地分化了知識的難點。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幾個整時的特點,如12時,時針和分針重合在一起;6時,時針和分針在一條直線上。
四、概括總結,質疑升華
那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呢?誰來說一說。
時間在就是這樣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溜走了,過去了的時間,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就像我們的天再也回不來了,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師:同學們,咱們現在都用鐘表記錄時間,你知道古代的人們是怎么記錄時間呢?我們一起欣賞我國古時候人們使用計時工具吧:這些工具的使用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五、課后布置:
師:那老師可要交給你一個任務,今天回去后和父母一起商量一天的時間安排,然后把時間記錄下來,好嗎?
板書:
認識鐘表
12個大數
12個大格
分針:長又細7時
時針:短又粗7:00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初步認識鐘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整時,認識鐘表教學設計(李燕鳴)。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
情感目標: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看鐘面的整時。
教學難點:
時間的兩種書寫方法
教學準備:
教 具:自制課件,鐘面模型、
學 具:每人一張沒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橡皮泥、兩根牙簽。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老朋友,他是誰呢?(課件顯示圖)懶羊羊怎么還在呼呼大睡,懶羊羊經常遲到,羊村的小羊們決定送給懶羊羊一件禮物,你們猜會是什么禮呢?(放音效)(鬧鐘)。
2、鬧鐘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著,它能告訴我們什么?
生:它催我們早早起床。
生:它能告訴我們時間。
3、除了鬧鐘,有這種作用的還有什么?
生:手表、臺鐘、掛鐘、公雞…
師:老師也收集了很多的鐘表,它們漂亮嗎?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出示課題)
4、鐘表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還藏著很多的數學知識,想不想和懶羊羊一起來了解它。
二、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1.認識鐘面師: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么?
生討論,匯報:有12個數字
師:都有哪些數字,這些數字在鐘面圍成一圈,最上面的數是( ),最下面的數是( ),最左邊的數是( ),最右邊的數是( )。
師:(課件出示)我這里有一個缺了數字的時鐘,你能把殘缺的鐘面補齊嗎?
師:鐘面上除了有數字還有什么?(時針和分針)
師:兩根針長得一樣嗎?長的針叫什么?短的針叫什么?
師:為了讓小朋友記住這兩根針,老師編了一句兒歌:時針長,分針短,轉來轉去真好玩。
出示四個鐘面:找找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小結:剛才通過小朋友的細心觀察,我們認識了鐘面,鐘表沒有嘴,但卻能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那么鐘面的時間你會看嗎?懶羊羊可不會看,我們一起當小老師教教它好嗎?
2.認識整時出示4時、6時、10時、12時四個鐘面 ⑴說一說你是怎么看時間的?誰也能像他這樣說?
⑵比一比:撥出的時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⑶兒歌:分針指12,就是整時了,教案《認識鐘表教學設計(李燕鳴)》。
⑷鐘面上有幾個整時?
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9時。要準確的表示時間還得用“上午、下午、晚上”這些詞語。比如說:“上午9時,我在讀書,晚上9時我在睡覺”。
師:“現在讓我們拿出手中的鐘表自己撥出一個整時的時間,然后說一個時間自己在做什么事?可以從早上說起。”
生撥再匯報
師:小朋友們,時間很寶貴,我們要養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習慣。
3.學習兩種計時法我們學會了看時間還要學會把它記下來
⑴電子表示法:(出示4:00的卡片)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見過?
生:電話顯示屏上,電腦上,電視上,電子表上,手機上。
師:這是整時的第一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 請你模仿這種寫法寫出剛才鐘面下的三個時間。師:說一說電子表示法表示整時有什么特點呢?
生:中間有“:”,后面都是00,是幾時前面就是幾。
⑵漢字表示法:記錄時間還有另一種方法:
漢字表示法 介紹用漢字“時”表示的方法
⑶比較這兩種寫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⑷小明的一天:
師:學會了看時間,寫時間,我們還要合理的安排時間,我們一起來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樣過的? 師: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8時。,為了區分這兩個8時,我們說的時間前要記得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這些時間詞,如第一圖,我們可以說小明上午8時在讀書,誰也能像老師這樣說?
小結:
媽媽的話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快樂連連看
2、說一說
3、擺一擺:用兩根牙簽在鐘面上擺出一個整時的時間并寫下來。
4、游戲:人體時鐘
5、畫一畫: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漂亮的時鐘,并寫出所畫的時間:說一說要怎么畫?
四、課末總結
事情做錯了可以改,東西用了可以再買,可是時間呢?過去了就不再回來。小朋友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設計說明: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由于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據學習內容的自身特點,根據課標精神,我在設計教學時力求體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聯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參與。具體的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精心設計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只有精心創設教學情境,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學生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他們才能主動探索,進而獲取知識。
如羊村的小羊送禮物引入新課從而認識各式各樣的鐘表并了解它的作用。一來貼近生活,學生在生活中碰到過,學習后能為生活服務,二來通過具體事件豐富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參與。
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發展。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者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事物。
如“認鐘面”這一環節中,讓大家觀察鐘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參與觀察、表達、交流,感性地接觸到鐘面,然后在反饋中自由地說,盡情地說,再從小朋友自己的語言中拉出所要學習的中心內容。
3. 重視動手操作實踐。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課標倡導的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根據學習知識的性質特點,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
如鐘面觀察、撥時鐘;練習書寫時刻。在這些活動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學”,及時反饋交流,讓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
4、 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玩中學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把練習設計成有趣的數學游戲。如:快樂連連看、人體時鐘、畫一畫。練習也富有彈性由易到難,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感。特別是最后一題畫時鐘并用兩種方法寫出所畫時間是對整節課的總結和概括。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3
單元教學目標:
1、1、結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2、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半時,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3、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課程標準中相對的知識技能目標:能認識鐘表,了解24時記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小明的一天(1課時)
教學目標:
1、1、讓學生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點。
2、2、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3、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會認讀整進、半時。
教學難點:
通過對比,認識整點與半點的特點。
教學準備:
鐘
教學過程:
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1、教師先出一個謎語,讓學生猜一猜。
2、2、出示各種漂亮的鐘,激發學生認識鐘表的欲望。
3、3、拿出實物讓學生辨整點與半點時鐘分別是如何敲的?
二、說一說。
1、1、說說課本當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結合小組討論。
2、2、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三、認一認。
具體地說說小明幾點在干什么?
一、三、比一比。
引導學生討論,發現半時和整時的區別,這是本節課的'難點,討論完后請小組長代表發言,最后教師作出總結。
二、四、結合實踐。
1、1、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是怎么安排時間的。
2、2、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三、五、練一練。
1、1、第1、2題都是鞏固鐘表的認識。
2、2、小調查是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說一說,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作為一次家T作業,第二天來進行組織交流。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4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84、85頁。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通過撥表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4、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5、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6、讓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有規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鐘表、學生操作用的小鐘表
四、教學過程:
(一)創境導入
1、 師:聽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猜猜它是誰?
師:鐘表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鐘表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表的知識。板書:認識鐘表。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自己手上的時鐘,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同桌交流一下。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學生匯報
1、時針。時針在哪里呢,請你快到前面來找一找。對了,這根針叫時針,它長得什么樣?誰來說一說。(師板書:時針:短粗)。分針:請學生到前面來指,說出長得什么樣子。它和時針比起來細一些,長一些。(板書:細長)
2、數:你領我們一起來數數好嗎?(板書數12個)(1-12)真有12個數,你觀察得可真仔細,大家覺得他數得怎么樣?同學們請你從1開始按順序數一數自己表上的12個數。
3、12個大格:我們一起來按順序數一數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
2、出示圖片,認識整時
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在同伴的合作中學會看整時師:哪些組的同學愿意當小老師,給全班同學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認這些鐘面上的時間的?生匯報。(學生互相評價)師引導。
3、仔細觀察,整時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組討論)
匯報:得出結論。(生評價)
4、結論: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整。
5、學習電子時刻寫法。
6、小明的一天:對于整時兩種寫法的.鞏固,以及一天有兩個8:00的認識。
三)應用新知,鞏固發展
1、我撥你說
2、我說你撥
3、看一看補一補:如何畫整時?
4、設計嘗試:請同學們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
設計自己的一天。
四)全課小結
反思:一年級的課主要是吸引學生目光和注意力為主要關鍵,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努力做到從教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充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游戲,動手操作,課件演示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放手讓學生看一看、撥一撥、說一說,引導學生觀察,通過說鐘面這個環節,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討論,解決第一個知識點。學生們課上表現積極而又有序,知識點掌握還不錯,學生在合作中分享著互助與競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但有些學生上課習慣不好,還需要加強行為習慣的規范練習,再就是練習也需要在多點類型,讓不同的學生體會不同的成就感,每節課都是不完美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素質,讓自己的課堂不斷完善!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4---87頁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的12個數字、時針、分針;學生結合經驗學會看整時,知道整時的兩種記錄方法。
2、通過觀察、比較、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抽象的思維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3、培養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事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整時的認讀、記錄方法
教學難點:整時的認讀、記錄方法
教學具準備:每人一個鐘表模型、課堂訓練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播放課件《這是什么》: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鐘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認識鐘表)齊讀課題。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認識鐘面
①利用情境圖,初步感知鐘面
出示PPT:課本84頁情境圖
師:同學們,鐘表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仔細觀察:圖中都有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明確:早上7時媽媽叫她起床)
②小組合作,認識鐘面
師:拿出自己的鐘表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撥一撥,你發現了什么?
A. 學生自主學習
B. 小組交流:鐘面上有什么?
C. 小組匯報
師明確: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格,兩個指針。又細又長的叫分針,又粗又短的叫時針。
依據學生的匯報,師張貼鐘表模型,板書:12個數字 時針 分針
2、 認識整時
①觀察7時鐘面模型
師:老師把情境圖中的鐘表給大家帶來了。仔細觀察,鐘面上顯示的時刻,你有什么發現?(提示:又細又長的分針指著幾?又粗又短的時針指著幾?師肯定: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就是7時。板書:7時)
引導多名學生重復認知過程。
②利用三個整時鐘面,再次觀察、認知
A、(PPT出示課本情境圖中的三個時刻)按照整時的認知方法,跟大家分享這幾個時刻。
B、再次觀察三個鐘面,你發現了什么?
a、小組討論
b、匯報交流
c、明確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板書)
③動手操作,鞏固所學
A、 師撥表生認讀,并說出認識的方法
B、師說整時生撥表(例:撥出上午9時上操時刻、中午11時放學、中午12時吃飯、下午4時放學……)
C、同桌一說一撥
3、整時的記錄方法
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鐘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像掛鐘和手表這樣的,我們怎樣記錄?(是幾時,就在幾的后面寫上一個“時”。)另一種是像鬧鐘這樣的`電子表(出示PPT情境圖中的電子記錄7:00),是幾時就在左邊寫上數字幾,中間寫上兩個小圓點,右邊寫上兩個“0”。(板書:7:00)我們一起書空一下。
A、(PPT出示3時、6時兩個鐘面)指名2生臺前板演,其他學生作業本上記錄
B、訂正并強調記錄方法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連一連(PPT出示課本86頁第一題)
2、寫一寫(PPT出示課本86頁第三題)
3、做一做(PPT出示課本85頁:小明的一天)
A、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每幅圖的內容,寫出相應的時刻。
B、質疑:為什么有兩個9時?(生談想法)
C、明確:時針每天轉兩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所以有上午9時,還有晚上9時。
四、暢談收獲,課堂總結
同學們,轉眼這節課就要結束了,誰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獲?
結束語:同學們,在短短的時間里,我們一起“認表——撥表——記錄時間”收獲了鐘表的很多知識。時間是寶貴的,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做一個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畫鐘表
同學們,課下利用自己靈巧的小手在鐘面上畫出自己喜歡的時刻,并用兩種方法記錄下來。
六、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12個數字
時針
分針
7時 7:00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2-23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2-28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02-19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9-28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2-18
認識鐘表精品教學設計07-04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范文07-04
教學設計2:認識鐘表09-02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熱門】03-31
【精】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