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教材簡介
《想別人沒想到的事》是新教材人民出版社第六冊中的一篇選學課文。內容比較簡單。講的是一個畫師考三個徒弟,看誰駱駝畫得多,結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創新思維方法贏得了稱贊的故事。從而教育學生要愛動腦筋,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這樣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課文內容。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會用“雖然……但是……”“不但……而且……”說話。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過程與方法:①以講故事的形式,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②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文本對話,感悟課文內容;
③巧設空白,通過對比探究,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④通過拓展資料,豐富知識,擴大閱讀面,體驗創新。
3、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能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并樹立創新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畫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難點:用“雖然……但是……”來三位徒弟的畫,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人一張白紙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課文
宋朝有個皇帝叫趙佶,他很喜歡畫畫,常常出一句詩,讓前來考試的人畫畫,以此來選拔人才。有一次,他出了一句“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詩句。那些考生不是畫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紅花,就是許多綠葉中插著一朵花。雖然他們的畫也符合詩意,但宋徽宗沒有一個滿意。但他看到最后一張畫時,不禁連聲叫好。只見畫上畫著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一位少女穿著一身綠裝在林子里蕩秋千,只有那張小嘴是紅紅的。
請問,宋徽宗剛開始為什么不滿意?看到最后一張畫時,為什么又連聲叫好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這是一篇選學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反饋交流
(三)、隨題讀文,重點研讀小徒弟的畫
1、畫師要考徒弟什么?讀出相應的段落。(板書:畫多)
2、畫師考得結果怎樣?哪一句是寫結果的?
屏幕顯示:畫師看了他倆的畫,沒有露出滿意的神情。當他拿起小徒弟的畫時,禁不住點頭稱贊。
讀一讀,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三個徒弟各畫了什么?為什么畫師不滿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而對小徒弟的畫卻點頭稱贊?)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這些問題自己去找一找。
3、根據問題研讀課文
(1)、大徒弟畫了什么?要讀出“多”要強調哪些字詞?指名讀(板書;很多小駱駝)
(2)、二徒弟畫了什么?從哪里看出多?(板書:許多駱駝頭)
(3)、三徒弟畫了什么?讀一讀畫的內容(板書:兩只在山谷中走)
小徒弟畫得多嗎?從哪里看出很少?(幾條、一只、另一只)
4、比較三幅畫,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課件顯示三幅畫)
師:這三幅畫,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畫得更多,為什么畫師對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反而不滿意,而對小徒弟的畫,畫師卻點頭稱贊?你能體會其中的妙處嗎?(四人小組討論,后交流)
畫師是怎么評畫的呢?老師故意把畫師的話隱去,請你們當小畫師用“雖然……但是……”“不但……而且……”“因為……所以……”來評評三位徒弟的畫,把畫師的話補充完整。
5、畫師是怎么的?(顯示畫師的話)
⑴讀一讀畫師的話
⑵理解“若隱若現”
課件顯示:“若”的意思①要是②你③好像應選擇哪一種?連起來說意思。
⑶小徒弟的畫中,哪只駱駝是若隱若現的?
6、聽了畫師的話,你們明白畫師為什么稱贊小徒弟的畫了嗎?
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沒有?你從哪個字看出來?
什么叫“恍然大悟?”他們“悟”到了什么?用“原來——”說話
7、小徒弟是怎樣表現出駱駝多的?(板書:以少代多)
8、齊讀課文
下面,把你悟到的東西通過朗讀把它表現出來。
(四)、拓展內容
引言:像這樣想別人沒想到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們再來學一篇。
⑴《踏花歸來馬蹄香》
你從哪里看出這個人的畫很有創意?他是怎么表現出香的?
⑵引言:關于趙佶皇帝以詩做畫的故事還有許多,比較有名的還有這一篇。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詩句
下面四幅圖,哪一幅最適合“深山藏古寺”的畫面,為什么?
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畫著一座寺廟.(深山有古寺)
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無古寺)
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廟的一個角(深山露古寺)
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彎彎曲曲的石階上,一個和尚挑著水(深山藏古寺)
(3)說說你收集來的有關創新的故事
你有沒有聽到過類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沒有想到別人沒想到的事?
(五)、考考你
1、導語:講了這么多創新的故事,老師也想考考你們有沒有創新思維。我們也來“畫駱駝”,比比誰畫得駱駝大。
啟發:課文中,小徒弟是用“以少代多”的方法贏得了稱贊,現在我們要畫大,我們可以用——“以小襯大”的方法來表現。
2、每人在白紙上畫,而后交流
3、總結道理:創新的頭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要想擁有創新的頭腦,我們應該怎么做?(平時多動腦筋,多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五、板書設計: 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大徒弟許多小駱駝
畫多二徒弟許多駱駝頭
小徒弟兩只在山谷中走以少代多(妙)
六、設計意圖
根據課改精神,針對教材特點,并聯系學生實際,我對本課教材做了如下處理:
一、故事連故事,讓學生入情入境,自主學習
新課標倡導的是自主學習的精神。或許,很多人認為自主學習就是“自己學習”或“自由學習”。我的理解是,自主學習應該是師生互動,積極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因此,上課伊始,我就用一個故事導入課文,激起學生的興趣。接著學習課文中的故事,學完后又引出類似創新的故事。整堂課,學生都在聽故事,學故事、用故事中增長知識,為學生創設了一種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我想,這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既符合他們那種的愛聽故事的心理,又是一種愉悅的享受。學生會非常自覺、主動地學習。
二、文中留空白,讓學生動腦動口,主動探究
文中,畫師評畫是全文的重點。在復印教材時,我故意把它隱去,目的就是給學生一次思考練說的機會: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畫得多,為什么畫師對他們兩個人的畫不滿意,而對小徒弟的畫加以稱贊呢?由于文章在關鍵之處嘎然而止,這樣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理,產生急于補充教材的沖動。而后,組織學生合作探究這三幅畫,自己去體驗小徒弟畫的妙處,明白師父稱贊小徒弟的原因。最后引導學生當小畫師用“雖然……但是—”“不但……而且……”“因為……所以……”來說一說,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才,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還培養了學生積極探究的能力,使他們的思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我想,這比直接讓他們去讀畫師的話要好的多。
三、課后設拓展,讓學生動手實踐,主動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對此,學完課文后,我穿插了兩個故事。它們既是對課內知識的補充,又是課外知識的延伸。我想這對學生在寫時如何構思、選材都會有一定的好處。當然,如果一味地聽故事,未免太枯燥,太單一。最后,我在新課快要結束時,安排了一個實踐操作:書中比賽看誰駱駝畫得多,我們就來比賽看誰駱駝畫得大。(對采用何種比賽,我思考了很多,但很得意于忽然蹦出來的思維火花——比賽駱駝畫得大)這樣的題材,有順手捏來之妙處,不會有牽強附會之嫌疑。通過比賽,鼓起了學生想創新的欲望,學到一點點以小見大這種創新的方法,體驗到創新的滋味,又在創新的過程中明白了道理:創新頭腦不是一朝一夕培養出來的,要平時積極動腦,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05-29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5篇03-30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5篇03-30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5篇)03-30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5篇05-29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5篇)06-22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集錦15篇03-30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反思12-04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反思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