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激發學生類似體驗,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學習作者善于運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來抒發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課8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摘錄好詞好句。
a案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第一組課文,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著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3)看課題猜猜,作者拜訪的會是怎樣一位朋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
(2)讀后交流,了解大意。
讀通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自由讀,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2)誰能把自己讀得最流暢的一段讀給大家聽?
師隨機糾正,重點點撥。
拜訪古橋,朗讀體驗
(1)下面,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拜訪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文第3自然段。
(2)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心里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在書上畫出有關句子。
(3)再讀讀畫線的話,體會體會,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對古橋訴說的?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
結合理解“德高望重”,體會老橋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為大家服務的品質。
(5)體會寫法。
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讀者。
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聽寫詞語,復習引入
(1)聽寫詞語。
清爽德高望重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津津樂道精致蘊含奧秘別有深意俠客
(2)引入: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作者,走進山林去訪友。
讀文感悟,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第4—7自然段,用橫線劃出,訪問了哪些朋友?
(2)再讀課文,找一找,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隨機教學。
①第4自然段:重點點撥對樹的有關句子的體驗。
讀一讀,體會作者當時人樹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體會寫法。
②第5自然段:通過朗讀,感受與山中朋友的親熱。
朗讀,讀得親切、熱情,像是在對老朋友打招呼。
體會寫法:排比的句式、擬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難點是體驗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從“一朵落花”“一片落葉”“一塊石頭”中,讓我們感覺到生命的輪回、世事的變遷。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樣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場突如其來的雨,給作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真是變幻莫測,令人陶醉。
學習首尾,體會寫法
(1)再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你們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進山,到“帶回一路月色”,從這兒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那份親密無間。
(2)體會寫法: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首尾呼應,前后兩次寫到“滿懷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
課外延伸,強化體驗
在作者的眼里,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她們成了我們的朋友,難怪作者進山看景,變成了“山中訪友”。
這種類體驗,你們也有過嗎?和同學交流交流。
背誦積累,提升感悟
選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下來。
(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學陳潔敏)
b案
課前準備
1.古橋的圖片。
2.錄有風聲、雨聲、鳥叫聲、溪流聲等聲響的磁帶或光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創設懸念,揭示課題
①同學們平時都有哪些朋友?會去探訪你的好朋友嗎?
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篇跟朋友有關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
③出示課題《山中訪友》,學生讀題。
④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探訪他的好朋友。
讀通課文,掌握字詞
①初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認為優美的詞語并多讀幾遍。讀通課文,了解大概內容。
②交流生字詞的讀法,匯報好詞,集體品讀。
清爽吟誦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奧秘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
①誰來簡單地說說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
學習“出門”,感受心情
①作者輕裝上路,讀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當時的心情。(心情好;高興)
[/font] ②你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心情很好?
出了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讀讀這句話,感受話中所包蘊著的情意與心情。
(2)理解“與微風撞了個滿懷”的寫法及所包含的韻味。
(3)帶著輕松愉悅激動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不坐車,不邀游伴,也不帶什么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1)讀讀這句話,從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滿懷”是什么意思?與上一句的“滿懷”意思一樣嗎?平時還可以說什么東西是滿懷的?用“滿懷______”練習說話。
(2)帶著滿懷的好心情朗讀這句話。
再讀課文,捕獲感知
①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出門訪友。請同學們再自由地、放聲地讀讀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這些朋友的?
②交流討論。(友好的;他們是真朋摯友;作者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在與他的朋友在交流;他們之間感情很真摯……)
精讀課文,感悟深情
①請同學們再一次跟隨著作者去探訪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的旁邊。
②交流同學們劃出的句子。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
(1)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說說這座古橋的模樣。出示古橋圖片,思考:作者面對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橋他聯想到了什么?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形象地寫出石橋的古老滄桑,暗示了古橋所發揮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對于古橋的一片情深)
(2)讀讀句子,請想象一下,這座古橋在幾百年的歷程之中,他馱過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經發生過了哪些事?
(3)談談你對“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這句話的理解。
(4)自由朗讀;指名朗讀;師生共讀。
抄寫詞語,自主背誦
①抄寫含有要寫的字的詞語。
瀑布陡峭身軀津津樂道蘊含俠客
②有能力的同學將第三自然段熟讀至誦。
第二課時
回顧“朋友”,引入新課
①上節課我們跟隨著作者去訪問了他的一個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橋。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入深山去探望我們那些特殊的朋友!
朋友相見,感受情意
①除了“古橋”這位老朋友以外,還探訪了哪些好朋友呢?他們之間情誼如何,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知的?請你們拿起書本,快速地瀏覽一遍。
②交流探究,品評賞讀
有側重地品析下列語句。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
(1)作者在這里用了什么表達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用朗讀來加深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
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1)默讀,想象作者描寫的情景。
(2)同桌互讀,交流對這段話的體會。
(3)指名匯報對這段話的理解。(豐富的想象;寫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帶著自己的體會多讀幾遍。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請熟讀第五自然段。
(2)“哪個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體的朋友替換掉“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說?(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這山中的瀑布、懸崖、溪流,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淘氣的云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么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1)作者將山中的景物都聯想成什么了?
(2)通過朗讀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歡快、瀑布的雄渾、懸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潔白和寧靜、云雀的欣喜和歡樂。(播放磁帶,通過聲響帶給學生最真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朗讀感悟。)
(3)面對這我們熱情的招呼,我們這些朋友可能會怎樣回答呢?請選擇一位朋友,將他的回答寫下來。
如: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意讀某一位朋友的話,指學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讀整段話:同桌對讀,師生輪讀。
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葉,細數精致的紋理,看到了它蘊含的生命的奧秘。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我聽見時間的隆隆回聲。
(1)細讀,思考:作者看到落花與落葉聯想到了什么?
(2)引導討論:作者從落花、落葉、石頭中體會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這段文字。
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云頭吟詠。滿世界都是雨,頭頂的巖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1)默讀,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交流。
(2)雨大嗎?下雨時的情景什么樣子?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概括一下。(電閃雷鳴、瓢潑大雨等)
(3)如何理解“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4)齊讀一遍。
作別朋友,臨行寄語
①讀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交流發現。(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應等。)
②帶著“好心情”,有感情地讀課文。
升華感情,背誦結課
①通讀全文,交流: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
②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到三個部分,背誦下來。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展開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2. 在想像、朗讀、寫話中品味課文優美激情且富于哲思的語言,學習作者通過想象和擬
人等手法營造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的巧妙構思,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以及獨特的表
達方式,并能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3. 感受作者親近自然的童心童趣與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愫。
教學過程預設: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1. 出示課題:從課題里,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 聽寫詞組,反饋
二、初讀課文,讀出“好朋友”
1. 自由讀課文,圈圈劃劃:作者拜訪了哪些朋友?對這些朋友,他又有哪些獨特的感受呢?
2. 反饋:有哪些朋友?(板書:古橋 樹林 山中的一切)
三、研讀課文,品味“獨特的感受”
(一)古橋 —— 德高望重
1. 出示圖片,說說老橋的樣子。
2. 這樣的一座橋,在作者眼里,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呢?默讀第三自然段。
3. 交流:
· 第一個老朋友
· 德高望重
① 作者為什么會對老橋有如此高的評價,如此深的感情呢?看著老橋,他究竟想到了什么?再去讀讀這段話。聯系課文里的詞句來說說。
② 交流:
a. 你把多少人馬渡過河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 月影。
· 體會:多少人馬?哪些人馬? ·朗讀,讀出老橋的.貢獻之大。
· 體會: 弓著腰,俯身凝望
· 對話:水波漾漾,人影綽綽,老橋老橋,你寂寞嗎?—— 朗讀
浪花飛濺,河水奔流,老橋老橋,你快樂嗎?—— 朗讀
· 回環朗讀:“啊,老橋…… ”
b. 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
· 感受對比的作用。
· 波光怎么變?泡沫怎么變?發現構詞特點。
· 大自然里,還有什么也在變?怎么變?
③ 你對這座老橋,這位老人,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呢?換詞
④ 朗讀第三自然段
(二)樹林 —— 知己
1. 對樹林,作者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呢?指名讀
2. 交流
① 獨特的感受:呼喚,交換眼神,知己(板書:知己)
② 何為知己?你有知己嗎?為什么你把他當成知己呢?
③ 獨特的感受從何而來呢?補充資料
④ 朗讀
⑤ 引讀
(三)山中的一切 —— 朋友
1. 自由讀第5自然段,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
2. 排成小詩指名讀。
① 引導發現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② 師生合作,配樂朗誦
3. 山中的朋友,除了文中描寫的這些,還有誰呢?
4. 讀寫結合:
你好, 漂亮的蝴蝶 ! 你扇動著鮮艷的衣裙, ?
你好, 漂亮的野花 ! 你 , 。
你好, ?
5.小結:此時此刻,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山中的一切,每個都是我的朋友!
四。課堂小結,延續“山中情”
板書: 山 中 訪 友
古 橋 老 朋 友
樹 林 情 知 己
山中 一切 朋 友
… … … …
物 我 相 融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感受作者對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前分組自習字詞,教學課件制作
《山 中 訪 友》
字
詞
jìnghèzhànzhīxuánchè
幽徑唱和湛藍梔子玄奧清澈
Chán fèi qiáocuì guān
níng
禪心犬吠
憔 悴
樹冠
凝靜
“我”在山中主要拜訪了哪些“朋友”?
答:
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
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小組交流,導入新課。
1.你從《山中訪友》這個標題中讀到了哪些信息?地點、事件、作者對朋友的感情情感:“訪”( 喜愛、贊美、敬佩)
2.通過我們對文章標題的理解,你們認為應怎樣來朗讀?
帶著好心情,心里想著美好的畫面,讀得輕一些,美一些。讀文章時,就好像我們在跟好朋友面對面地敘舊般自然、親切、有感情。
今天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著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山中訪友》,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
(1) “我”在山中主要拜訪了哪些“朋友”?
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云雀──弟弟螞蟻──小弟弟
☆研讀與賞析,走入文本。
配樂朗讀,激發學生的感情。
⑴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
大自然是人類的家園,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是人類的朋友,愿我們每一個人都熱愛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
⑵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
⑶找出描寫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感情的語句。
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系是那么密切,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①細讀課文,自主探究
事物
稱呼
感悟/啟示
古橋
老朋友
德高望重古老而堅韌的靈魂,總是默默地為人們服務著。
樹林
知己
樹為人友,人為樹友。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白云
大嫂
熱情的大嫂,無私奉獻。
瀑布
大哥
不求回報,無私奉獻的精神。
懸崖
爺爺
無雜念的心境,給人清凈。永遠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
云雀
弟弟
純潔少年,從不說是非
螞蟻
小弟弟
患難與共
……
……
……
教師小節: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再讀課文,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③作者激發了我們對自然的熱愛之情,我們就把這種美好的情感表達出來吧。請任選一位你喜歡的自然朋友,模仿本文的'風格,也可按自己的風格,為她寫幾句贈言。
④老師寄語: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是缺乏一種感悟美的心情。”以一種平常心,保持一種好的心情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⑤請你以大樹、落葉、晨霧、小草、小路等自然景物為話題寫出更好的文段,把你的習作朗讀給同學們聽,好嗎?
☆抨擊感悟
①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強調了什么?(“好心情”)
②同學們,兩種“好心情”是一樣的嗎?
第一種“好心情”是拋開一切欲念,以一顆純凈的心親近大自然;第二種是與大自然神交后的徹底放松,對自然親近與賞識后的愜意和滿足。
☆反思,延伸
反思
1.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這個賴以生存的朋友?
2.就你所知道的事實,能舉出人類不珍惜與這位“朋友”的友誼,甚至欺凌、背叛朋友的實例嗎?(結合五年級上冊《鯨》)
延伸
在雙休日約上伙伴,來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游覽楊梅山、竹林,回歸自然,擁抱自然,享受一下與大自然親近的樂趣,并完成一篇450字左右的短文。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理解“清爽、吟誦、唱和、陡峭、挺拔、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描寫的境界,激發學生類似體驗,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來抒發情感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難點:學習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感悟作者充滿詩意的畫面。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并熟讀;搜集古橋的圖片。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有風聲、雨聲、鳥叫聲、溪流聲等聲響。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一)談話導入。
1.導語: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江南之春如詩如畫,扣動過多少人的心弦;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的冬天》又是那么美好可愛、溫暖如春,真是個理想的境界。那么,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李漢榮先生的《山中訪友》又怎樣呢?古人有梅妻鶴子之高雅,今人有草木為友之境界。那是一個神奇而美妙的童話世界!物隨心變、景隨情遷,讓我們帶著好心情走進去吧!去領略一下作者那寄情山水,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并質疑。
(二)預習探究
1.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自由輕聲讀課文。(用筆做上記號)
2.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看了一路美麗的`風景,可作者為什么卻說成“山中訪友”?這樣行文有什么好處?
二、合作交流
1.交流生字詞的讀法,匯報好詞,集體品讀。
清爽、吟誦、唱和、陡峭、挺拔、精致、蘊含、奧秘、俠客、瀑布、身軀、邀請、俯身、凝望、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
2.李漢榮老先生為什么把進山看景說成了“山中訪友”? 在山中都拜訪了哪些“朋友”?
3.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組織交流。
三、品讀體驗
請同學們再一次跟隨作者去探訪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的旁邊,再和同學交流劃出的句子。
(一)古橋
課件出示: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
1.作者為什么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是老橋?(因為在作者的眼中老橋就如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
2.老橋的“德高望重”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時間長,望重。從“歲月悠悠”這個詞可以理解到也許老橋站的時間不止幾百年也許時間更長,所以它在人們心中有很高的名望。
(2)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唯有你依然如舊。”
(3)總結:這一弓腰、一俯身就是幾百年啊,這幾百年中,橋上的人(悲歡離合),水中的魚(由小魚長成大魚),空中的月(有陰晴圓缺),都不斷地變化著、更新著。只有老橋這樣堅韌不拔地弓著腰、俯著身為人類服務著,像這樣才稱得上“德高望重”。
3.自由讀,想象并說說這座古橋的模樣。
課件出示古橋圖片,思考:作者面對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橋他聯想到了什么?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形象地寫出石橋的古老滄桑,暗示了古橋所發揮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對于古橋的一片情深)
4.讀讀句子,請想象一下,這座古橋在幾百年的歷程之中,它馱過了哪些人?在它的身上曾經發生過了哪些事?
5.談談你對“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這句話的理解。
(二)樹林里
課件出示:
1.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
2.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1)作者在這里用了什么表達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默讀,想象作者描寫的情景。
(3)同桌互讀,交流對這段話的體會。
(4)指名匯報對這段話的理解。(豐富的想象;寫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小結: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一體。這是多么美妙的一種情境啊!從這種奇特的想象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知己”情誼。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一起再來讀一讀吧!
(三)山中的一切
1.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內容。
(1)“哪個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體的朋友替換掉“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說?(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這山中的瀑布、懸崖、溪流,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2)作者將山中的景物都聯想成什么了?
(3)通過朗讀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歡快、瀑布的雄渾、懸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潔白和寧靜、云雀的欣喜和歡樂。(播放課件,通過聲響帶給學生最真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朗讀感悟。)
(4)面對著我們熱情的招呼,我們這些朋友可能會怎樣回答呢?請選擇其中一位朋友,將它的回答寫下來。
如: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意讀某一位朋友的話,指學生作答。
(5)有感情地朗讀整段話:同桌對讀,師生輪讀。
2.讀第六、七自然段。
(1)細讀,思考:作者看到落花與落葉聯想到了什么?
(2)如何理解“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3.學習首尾,體會寫法
(1)再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你們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進山,到“帶回一路月色”,從這兒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那份親密無間。
(2)體會寫法: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首尾呼應,前后兩次寫到“滿懷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
四、鞏固延伸
1.選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下來。
2.推薦閱讀:《綠山墻的安妮》和《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板書
出門訪友
山中訪友 拜訪老友(古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等)
告別朋友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了解作者所訪之“友”。
②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③展開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④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感知內容,理清思路,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課前準備: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本文,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通過朗讀來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內容:
抓重點詞語,感知內容,理清思路,誦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悟
①導入新課,閱讀標題,揣測文章的內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板書課題:山中訪友
讀課題,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
(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圓其說,即可。)
學生可能會說:
訪一位多年不見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
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
訪一位得道的僧人——禪悟人生;
訪山中的動物——要保護動物等……
教師:可作者是怎樣說的呢?
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像,跟隨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②學生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
幽徑、逝川、青翠、唱和、湛藍、贊助、玄奧、清澈、禪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滅、返老還童、津津樂道、梔子花
③感悟內容
點名讓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a、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b.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討論明確:
讀到第3自然段,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研讀與賞析
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訪的都是一些什么樣的朋友?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①精細地朗讀課文,細細品味,自主探究,討論明確:
古橋——德高望重——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樹林——知己——我變成了樹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渾濁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詩
白云——大嫂——天空的護士,使天空返老還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無回報地從古唱到今
懸崖—一爺爺一一給人清凈、無雜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純潔少年,從不說是非
石頭——敲擊——時間的回聲
落葉——紋理——命運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頭上——悄悄做一會兒女性(尋找一份莢)
陣雨——俠客吼叫,醉酒的詩人朗誦——感動又嚇人
歸鳥——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進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為什么卻說成“山中訪友”?
討論明確
作者訪問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構思新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走進畫面中,走進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感到更加親切,似乎我們也隨著作者把自己想像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么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③帶著感情朗讀課文,去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體驗與反思
①質疑交流
我們隨著作者“帶著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可以向同學質疑,也可以向老師質疑,形成討論交流的過程。
教師小結
當你帶著好奇和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完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云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里行間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并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拓展延伸作業
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成為游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角色,與游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字數不限,下節課交流。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把握作者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
2、揣摩欣賞精彩語段,領會文章第二人稱的妙用、擬人手法的運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鑒賞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4、體味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重點難點
1、欣賞品味文章的語言,在欣賞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2、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細心觀察、用心領悟、細膩的描寫),學習運用。字音字形
幽徑(jìng)
唱和(hè)
蘊(yùn)含
奧(ào)秘
梔(zhī)子花
寧(níng)靜
犬吠(fèi)
湛(zhàn)藍
襯(chèn)托
儀(yí)式
凝(níng)望
樹冠(guān)
吟(yín)詠
恩(ēn)澤(zé)
短暫(zàn)
旋(xuán)轉(zhuàn)
津津(jīn)樂道
雄(xióng)渾(hún)
邀(yāo)請
俯(fǔ)身
瀑(pù)布
峻(jùn)峭(qiào)
身軀(qū)
俠(xiá)客課文講解
一、走近山中:
1、導入新課:
有人說,沒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漠。在春光明媚,草長鶯飛,百花爭艷的時節出去踏青訪友,更有一番好心情,有時還會留下一個好記憶。因此,我特地為你請來一位導游,他是作家李漢榮。今天,李導滿懷好心情帶我們到“山中訪友”。
二、走進山中:
一讀:教師范讀,學生聆聽
思考:作者滿懷好心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是誰?
(學生答,師板書: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白云、懸崖、瀑布、云雀、落葉、老柏樹、歸鳥等)
這些“朋友”我們平時也常常見到,我們通常稱之為什么?(景物)二讀:學生跟讀,把握文意
文章寫的是作者“山中觀景”的過程,為什么要以“山中訪友”為題呢?這兩個標題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區別?用心體會,認真思考。
用朋友稱呼山中的景物,表現了作者對它們的喜愛、與它們的親近,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把景物寫活了、運用了擬人的修辭。三讀:學生朗讀,體味情感
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讀一讀,并說一說喜歡的理由。(引導同學說出自己的感受并積累精彩詞語)詞語積累: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歲月悠悠
波光明滅
泡沫聚散
依然如舊
無邊的青翠
清涼的山泉
汩汩的溪流
飛流的瀑布
陡峭的懸崖
深深的峽谷
挺拔的身軀
高高的額頭
悠悠的白云
潔白的身影
淘氣的云雀
嘰嘰喳喳
津津樂道: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
芬芳清香
隆隆的回聲
醉酒的詩人
輕輕地揮手
1、作者喜愛、親近大自然的感情還可以從哪些詞語、句子中感受出來?
(1)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
(由第三人稱變為第二人稱用第二人稱,好象面對面地與老橋交談、傾訴,使得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更親切、更自然、更強烈)
(2)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躬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
(“躬、俯”二字用得好,擬人手法,既抓住古橋形狀的特點,又寫出古橋鞠躬盡瘁為人類服務的奉獻精神)
(3)走進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擬人,“喚”和“交換眼神”,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感覺特別的`親切)
2、作者是“訪友”而非“觀景”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進一步感受出來?“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向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我輕輕地揮手,告別山里的朋友,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還帶回一路月色”
3、欣賞品味,領悟感受
在作者的筆下,各種各樣的景物好像都活了,都有了它們自己的生命。在朗讀中,哪一樣景物深深地打動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為什么?(靜心默讀一邊讀一邊想象文中動人的畫面,并且給畫面配上色彩和聲音,讓畫面在腦中動起來;也可以聯想生活中或者書中,影視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請你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看看那詩情畫意的畫面。好,請進入角色找出自己最喜歡、最令自己感動的景物,欣賞領略語言之美、景物的形象之美)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自己喜歡的景物的語句。
(2)師生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為什么?
我希望自己成為,因為
(不知道你感受到了沒有)為作者所贊揚的、被我們所喜愛所肯定的景物都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一種為我們所熟悉的,在我們身邊存在著的可貴的品質,有哪些呢?(無私奉獻、自我犧牲、清澈純潔、充滿智慧……)——正是由于大自然中的景物能給人以真的感悟、美的享受、善的啟迪,所以才讓我們這樣流連忘返吧。
4、聯想創作: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在我們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親近。在作者的親切的呼喚聲中,在作者熱情的贊美聲中,山中的景物會有怎樣的感悟和回應呢?試著猜想一下它們的內心世界,試著以某一種景物的語氣給作者寫一段回應的話吧。(老師和學生一塊兒用鉛筆寫,誰寫的好,就把誰的當做答案)
例句:你好,德高望重的古橋爺爺!,你無怨無悔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抬頭望你,我就想起長征途中的老班長和舍己為人的老支書。
古橋爺爺:你好,我矗立在這里,看風云變幻,看人世滄桑,深感時光易逝,幾百年,幾千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孩子,要珍惜現在的一切啊。
三、走出山中
李作家把去訪友時的“好心情”帶回了家。為答謝山中好友,他準備為此舉辦一個朋友聯歡會,他特邀記者參加并準備會前接受采訪。如果你是記者,你有什么問題想采訪李作家?(教師扮演李作家,學生扮演記者開展采訪活動)(操作如上)
四、總結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也好像和作者一起經歷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難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能給我們以許多啟迪,我們可以盡情地去親近大自然,放松我們的身體,同時也應該愛護大自然。
課后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作者在山中都拜訪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
作者拜訪的朋友有:老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峽谷、白云、云雀、落花、落葉、雷陣雨、狗、鳥。因為作者十分熱愛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以“山中訪友”為題更能體現出作者與這些自然界朋友的深厚情感。
2、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體驗?和同學交流交流。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滿世界都是雨,頭頂的巖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
3、讀讀下面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再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并抄下來。
(1)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
這樣寫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還寫出了橋的奉獻精神。
(2)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表達出作者與鳥兒和露珠之間的深厚友誼。(滿世界都是雨,頭頂的巖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
4、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我喜歡的是
5、仿寫片斷《秋日的山中訪友》
每課積累幽徑(jìng)
唱和(hè)
蘊(yùn)含
奧(ào)秘
梔(zhī)子花
寧(níng)靜
犬吠(fèi)
湛(zhàn)藍
襯(chèn)托
儀(yí)式
凝(níng)望
樹冠(guān)
吟(yín)詠
恩(ēn)澤(zé)
短暫(zàn)
旋(xuán)轉(zhuàn)
津津(jīn)樂道
雄(xióng)渾(hún)邀(yāo)請
俯(fǔ)身
瀑(pù)布
峻(jùn)峭(qiào)
身軀(qū)
俠(xiá)客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歲月悠悠
波光明滅
泡沫聚散
依然如舊
無邊的青翠
清涼的山泉
汩汩的溪流
飛流的瀑布
陡峭的懸崖
深深的峽谷
挺拔的身軀
高高的額頭
悠悠的白云
潔白的身影
淘氣的云雀
嘰嘰喳喳
津津樂道: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
芬芳清香
隆隆的回聲
醉酒的詩人
輕輕地揮手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感知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所訪之友。
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2、能力目標:
展開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重點】
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方式】
合作探究。
【教學工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具體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想在古橋上眺望嗎?想在樹林里奔跑嗎?想在山泉旁嬉戲嗎?想在懸崖邊吶喊嗎?好,就趁著這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們大家一起進山去看看這些美妙的風景。(在我們出發前,老師有兩個要求:第一,擦亮你們的眼睛;第二,豎起你們的耳朵,用心去感受自然。)
二、學生聽朗誦看風景
三、學生分段落朗讀
1、作者。
2、古橋。
3、樹林。
4、山泉、溪流、白云。
5、瀑布、懸崖、云雀。
6、石頭、落葉、小花。
7、陣雨、老柏樹、螞蟻。
四、明確讀音
樹冠(guān)唱和(hè)一卷卷(juàn)天書
湛(zhàn)藍清澈(chè)澗(jiàn)水
五、解釋下列詞語
逝川:流逝的河流,多用于比喻流逝的時間。
凝神:聚精會神。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津津樂道:形容很感興趣地談論。津津,指興趣很濃的樣子。
六、課堂思考題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詳寫了其中的哪兩位?
自然界的朋友依次為: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詳寫了:古橋和樹林。
2、作者為什么把進山看景說成山中訪友?
作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將山中世界變成了童話世界,將各種景物變成了自己的朋友,所以進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訪友。
3、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去訪問自然界的朋友,從中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在這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里,飽含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作者描寫這些朋友時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章親切活潑有親切感。
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充滿了童真童趣,有浪漫色彩。
在敘述上獨具匠心。恰當的變換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有時用第二人稱。
七、想象訓練
1、齊讀樹林一段,體會其寫作方法的妙處。
通過奇特豐富的想象,讓我變成了樹,創造了一種物我交融的境界,把樹寫得栩栩如生,靈氣飛揚。
2、模仿我是樹一段,任意選取一景以我是為首句作想象片斷描寫。
3、交流我是片斷描寫。
八、小結
今天我們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與李漢榮先生一起拜訪了他的朋友,從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進而對生活的熱愛,愿在座的51位同學也能走近自然走進生活,做個熱愛生活的人。
九、布置作業
研討與練習的第一題。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學習作者運用畢業、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感受作者對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四、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五、聯系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圈出作者在山中拜訪的“朋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三、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
四、你是否有過類似的體驗?
五、在理解的基礎上更深入地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9
【說教法】
這是一篇構思奇特、想象豐富,文字優美的散文,傳統的分析教學法會影響整體的韻味和優美的意境。所以我采用表情朗讀法、聯想想象法與仿寫寫作訓練,讓學生在朗讀想象中去體會文中的優美意境,去感受大自然的完美,從而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與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朗讀本事、想象本事與寫作本事。
【說目標】
1、積累優美豐富的語言材料,熟練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感悟文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3、體會作者把進山看風景寫成“山中訪友”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與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環保意識。
【說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自讀課文與預習字詞,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2、制作多媒體課件、錄制課文朗讀、安裝好音響,準備好投影等儀器設備。
3、一個課時。
【說過程】
一、導入
請大家閉上眼睛,何教師帶大家去一個好地方。大家認真聽一聽,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音響放出一段描述山谷情境的純凈音樂,學生閉目欣賞純粹的流水聲,鳥鳴聲,進入情境,由此導入課題。)
二、初步感知,動情朗讀
1、學生自由朗讀。
2、檢查字詞,疏通課文。由學生自我找出難讀難認難懂的字詞,再幻燈出示重點字詞。
3、放配樂課文朗讀,再一次讓學生走入課文的情境,初步感知課文資料,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本事。(聽讀前出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聽)
⑴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⑵作者為什么把進山看風景說成是“山中訪友”
第一個問題的設置實際上就是讓學生熟悉課文資料。可是我故意不問作者一共描述了幾種景物,而是沿用課文標題的方式提問,這樣既為后面的問題做鋪墊,也讓學生的回答更加富有生趣。
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我將朗讀的指導與訓練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初步感知文章的同時,一邊體會作者傳達的思想感情。我將描述古橋與樹林的兩個段落,作為指導的范例。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肯定會提到,那么在這兒我就將事先打好的一段改編的關于描述古橋的文字從課件中投影出來。描述古橋那一段,作者構思巧妙,不是直接描述古橋的,而是采用了人稱轉換的方式來寫的,好象直接與古橋對話。為了讓學生體會這一特點,我就將這一段直接改成對話體,然后指明兩個學生分主角朗讀,讓學生體會到這樣的人稱轉換是有利于感情的直接抒發,顯得更加的親切和自然,就像是與一個老朋友應對面的交談一樣。然后就能夠指導學生有感情的齊讀這一段。
接來的另一段,是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景物描述觀照的視角獨特新穎,樹與“我”融為一體,互訴心聲,與自然渾然一體,使人耳目一新。這一段讓學生先想象,然后教師范讀,讓學生自由發言,團體討論該如何把握朗讀技巧以表達思想感情。然后開展男生女生朗讀競賽進行朗讀訓練。
其他的段落,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就要求學生先說一說這一段落該用什么語氣語調來朗讀,再讓她根據自我的理解與體會朗讀出來。在此過程中,爭取讓每一個學生發言,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表達自我的機會。
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就要從剛才的朗讀體會中進一步啟發引導,經過一輪的朗讀訓練,學生能初步體會出作者在這其中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由此可自然的讓學生了解到自然是完美可親的,我們應當保護她,愛護她,生活在自然懷抱里的我們,如果以一顆真摯的心去呵護她、關愛她,那么大自然才真正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將從她那兒得到無盡的財富與寶藏。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想象、感悟、表達
1、合作探究,積累感悟: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出優美的段落或句子,互相朗讀,摘抄在摘抄本上。
2、情境想象,拓展延伸:
放音樂,學生閉目想象課文情境,感受大自然的美。讓學生放飛心靈,與山川草木、花鳥魚蟲對話;讓學生成為一株株蒼天大樹、一朵朵山澗小花,一只只飛翔的小鳥,一條條活潑的小魚……共同營造一個神奇的童話世界。(口頭仿寫片段與口頭想象作文)
四、總結
大自然是完美的,歌德說過:“她(指大自然)在幻影里得著歡樂。誰在自我和別人身上把它打碎,她就責罰他如暴君;誰安心追隨它,她就把他像嬰兒般偎摟在懷里。”我們應當要關心她、愛護她,她也會關心我們、庇護我們,因為我們是朋友,恰如《山中訪友》中所描繪的一樣。
五、布置作業
到自然中去放飛心靈,與山川草木、花鳥魚蟲對話,你會發現生活中又多了一個好朋友,以“我有一個朋友”為題,向大介紹一兩個你自然界的朋友,說清楚以她為朋友的原因。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積累課文中出現的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2、朗讀課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3、了解想象的寫法,體會想象的妙用。
4、把握文章內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懷。
【教學法重點】
朗讀課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了解想象的寫法,體會想象的妙用。
【教學難點】
了解想象的寫法,體會想象的'妙用。
【教學方法】
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學習本文。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新課導入
1、引導學生回憶第三單元學過的兩篇寫景的散文:《春》、《濟南的冬天》。
2、全班齊讀文中導語。
二、展示本課學習目標(投影出示)
三、出示課件檢察學生預習情況
四、朗讀課文
1、朗讀指導。(投影出示)
2、學生自由朗讀。
3、全班齊讀。
五、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學生先自學,后小組進行討論)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2、作者描寫這些“朋友”時運用了哪些方法?并舉例子說明。
3、摘抄你認為優美的句子,加以品味體會。
六、分組進行片斷朗讀
七、課堂小結(請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八、布置作業
1、從課文中找出一些精彩的語句和好的詞語寫在你的筆記本上。
2、做一份文段閱讀鞏固課堂所獲知識。
讓學生產生懸念:《山中訪友》是否也是寫景的散文呢?
讓學生明確學生目標。
初步了解課文。
學生根據思考題研讀課文,并進行小組討論,共同參與課堂,活躍課堂氣氛。
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讓學生主動總結所學知識。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的表達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引導學生在有感情地讀課文中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計劃:二課時
課時一
教學內容:
學生讀通課文,初步理解課文。能理清文章的脈絡,初步學習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直接板題,學生讀題辨別文體,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學生初讀課文。
1、教師板書課題“山中訪友”,學生讀題。
引導問題:
T:讀了“山中訪友”這個題目,如果讓你來寫這個題目,你會寫些什么?
2、學生自由讀課文后辯體。
讀書要求:
1讀通課文,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讀得生疏地的地方,可以停下來多讀幾遍。
二、練讀課文中的生難字詞,學生再讀課文。
1、小黑板出示下列詞語,學生練讀:
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樂道、別有深意
2、學生再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三、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初步學習文章的主要內容,相機學習并鞏固反問句,過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根據下列提綱給文章分段。
提綱:去訪回
2、學生再讀題。由題引發學生讀文本的欲望,初步學習文章的第二部分。
引導問題:
T1:“我”去山中訪了那些朋友?這些朋友有什么特點?你從文章哪些句子中讀出的?(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老橋、樹林、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云、落花、落葉、巖石……)
T2:老師為什么在這些朋友的后面要加上省略號呢?你從文章哪兒讀出來的
3、出示重點句子: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引導分析:
T1:這個句子是什么意思?他是個什么句式?
T2:聯系上下文,這個句子還是一個什么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四、引導學生對本課時進行學習小結。
五、學生讀全文鞏固本課時所學。
六、作業。
1、課外再讀課文三遍。
2、完成這篇文章的生字詞書寫訓練。
3、讀課文,在下列括號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老人 ( )的青翠 ( )的溪流 ( )的瀑布 ( )的懸崖
( )的身軀 ( )的白云 ( )的峽谷 ( )的紋理 ( )的儀式
附板書:
1、山中訪友
老橋 樹林 山泉 溪流
瀑布 懸崖 白云 落花
落葉 雷雨 巖石 ……
課時二
教學內容:
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直接板題,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圍繞“朋友”這個主題討論。
1、學生讀題。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上節課所學,知道課題中的“友”在文章中的所指。
2、引導學生圍繞“朋友”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引導問題:
T1:在本節課深入學習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討論一下:在我們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怎樣才能稱為“朋友”?(主要特征:彼此間有美好的感情。)
注:1朋友:是指彼此有交情的人。2交情: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而發生感情。3交往:互相來往。
T2:你愿意與什么人交朋友呢?
二、組圍繞“友好”的'主題織學生通過“讀讀
議議
說說”的形式引導學生細細品讀課文。
1、品讀文章第二部分。逐段學習,通過重點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學習作者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引導問題:
T1:作者山中的朋友都是一些什么樣的人呢?
T2:文章第5自然段,作者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方法?讀讀這些句子,想象一下句中所描繪的景象。(注:總結落在文中“好風景”一詞)
2、學習文章第一部分,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撞”這詞來理解“好心情”,通過理解“好心情”來理解作者文章開始所表現出的因山中美景而流露的輕快與向往之情。
3、學習文章第三部分,抓住此時的“好心情”與文章開頭之處“好心情”的不一樣,而升華主題——感恩(熱愛)自然。
4、學生在讀題。理解“訪”所包含的情感。(訪:拜訪;訪問。拜訪:敬辭,訪問。)
三、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對全文的學習結果進行總結。
四、學生讀文鞏固所學。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完成練習冊相應訓練題。
3、把下列句子換一個說法,使句子意思不變。
1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2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難道不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4、預習《2、山雨》
1讀課文三遍。
2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自己后試著結合課文理解。
3畫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并摘抄在你的詞句積累本上。
附板書:
1、山中訪友
老橋 樹林 山泉 溪流
瀑布 懸崖 白云 落花 好風景
落葉 雷雨 巖石 ……
好心情
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文質兼美,備課中,我一直對文章6、7自然段的教學安排苦惱,總覺得不好處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上課在即,我決定弱化處理——既然沒有合適的,就先放著,讓學生自主感悟吧。盡管這么安排了,但內心總無法安然。
今天上完課,我坐下來反思教學。突然發現了6、7自然段的奧秘。原來原因來自于我的思想禁錮在了參考書之中,課文沒有鉆研通透。我對課文的理解僅停留在“友”的內外美,忽視了自我部分。原來課文第二部分有三個層次:
一、“友”的內秀,如老橋的德高望重,樹林送來的的無邊清脆。
二、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它們為我展現了一道道“好風景”,這是朋友們的外在美。
三、我生命的覺醒。我嗅到了自然的芬芳,看到了生命的奧秘,感受到自然的恩澤。而6、7自然段就是第三層意思的集中表現,它的意義遠遠高于前兩層。
可惜,已經上過的課不能再為這些學生重演。對于他們,這篇文章為我留下了遺憾。我想,下屆學生會感謝他們的。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12
教學設計
1、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資料,了解作者所訪之“友”。
3、展開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4、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導入新課
閱讀標題,揣測文章的資料,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板書課題:山中訪友
如果你沒讀過課文,請展開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
(學生能夠自由發揮,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圓其說,即可。)
學生可能會說:
訪一位多年不見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
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
訪一位得道的僧人——禪悟人生;
訪山中的動物——要保護動物等……
教師:可作者是怎樣說的呢?
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境”,帶著豐富的想像,跟隨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②學生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
幽徑、逝川、青翠、唱和、湛藍、贊助、玄奧、清澈、禪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滅、返老還童、津津樂道、梔子花
③感悟資料
點名讓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a、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b、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討論明確:
讀到第3自然段,我們才恍然大悟,原先作者要訪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研讀賞析
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訪的都是一些什么樣的.朋友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①精細地朗讀課文,細細品味,自主探究,討論明確:
古橋——德高望重——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樹林——知己——我變成了樹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渾濁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詩
白云——大嫂——天空的護士,使天空返老還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無回報地從古唱到今
懸崖—一爺爺一一給人清凈、無雜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純潔少年,從不說是非
石頭——敲擊——時間的回聲
落葉——紋理——命運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頭上——悄悄做一會兒女性(尋找一份莢)
陣雨——俠客吼叫,醉酒的詩人朗誦——感動又嚇人
老柏樹——慈祥——恩澤、遮雨
螞蟻———小弟弟——患難兄弟
歸鶴——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境”走進山林,進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為什么卻說成“山中訪友”
討論明確
作者訪問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構思新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走進畫面中,走進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可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感到更加親切,似乎我們也隨著作者把自我想像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活力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樣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③帶著感情朗讀課文,去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體驗與反思
①質疑交流
我們隨著作者“帶著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境”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能夠向同學質疑,也能夠向教師質疑,構成討論交流的過程。
課堂小結
當你帶著好奇和簡便愉快的心境讀完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云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里行間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并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13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這一課的總體教學設計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力求挖掘本課教材的特色,同中求異,讓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和與眾不同的收獲。為此,我的教學設計的著力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通過教學實踐,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1、在講課過程中應著重調動起他們對于美好景物、優美語言的體驗和感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讓他們進入作者用文字營造的優美的自然世界中。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尤為重要。我在導課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上課時,首先出示文題,我以本文題目展開線索。因為課題是全文的立意之本,又運用了以聯想和想象構筑情境這一獨特、鮮明的`表現手法,是本文的文眼。所以我讓同學們邊讀邊思考:
(1)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
(2)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3)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讓同學們揣測文章的內容,琢磨作者的寫作意圖,讓學生合理想象、表達,從而引入本課。學生談得豐富極了,有的認為去訪問一位隱居的老人,有的認為去訪問稀有動物,有的認為去訪問某個建筑等等,在此基礎上加以引導,引導其合理想象、表達。
2、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朗讀。本文有著詩一樣的韻律和情懷,飛揚著作者豐富的想象,從文字背后投射出詩人一般鮮活的氣質和性情,讓人越讀越愛不釋手。因此,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14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雖然已經接觸了一些散文,但對散文的特點還不能深入理解。不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可以通過朗讀感受文章的語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達的感情。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善于模仿,通過閱讀體驗可以和作者產生一定的情感共鳴。但是他們的'閱歷少、生活經驗不豐富,無法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揣摩文章精彩的句段、詞語也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
【設計思路】:
通過反復朗讀,感知課文內容,整體把握整篇文章。朗讀時,結合多媒體創制情境氛圍,使學生如臨其境,在情境中體驗。逐一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揣摩欣賞文章精彩的句段、詞語。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和作者對話。引起學生的反思,得出:“我們應該愛護自然、保護環境,共同維護我們的家園,讓人和自然協調發展,形成和諧的朋友關系”這樣的結論。使學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語,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導讀法、點撥法
【教學準備】:
①課文情景朗讀視頻
②輕音樂《寂靜之聲》
③教學課件。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湛藍、清澈、唱和、玄奧、德高望重、津津樂道”等詞語。
2.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作者把進山看風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1.鑒賞本文新奇豐富的想像美。
2.學習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透過語言文字,感悟課文充滿詩意的畫面。
德育目標
體味作者所表達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重點詞語,理清思路,品味賞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揣測寫作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本文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童趣的散文。通過富有感情的美讀體會課文的意境,品味文章所表達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聯想想像法。本文的敘述方式獨具匠心,運用想像的手法與自然界的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等朋友們互訴心聲,動情的敘述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展開豐富的想像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體會文章靈氣飛揚、新奇豐富的特色。
3.自讀點撥法。本文屬自讀篇目,課堂教學以學生充分閱讀、自由探究為主,教師點撥課文的學習要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范朗讀帶、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學生充分閱讀,以懸測揣摩寫作意圖,速讀抓重點詞語感知課文,精讀探究藝術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教師配樂深情誦讀)
“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腳長出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呼吸地層深處的元氣,我的頭發長成樹冠,我的手變成樹枝,我的思想變成樹汁,在年輪里旋轉、流淌,最后長出樹籽,被鳥銜向遠山遠水。”
同學們,這段如溪水暢流栩栩如生、靈氣飛揚的精彩景物描寫的觀照視角新穎、獨特,樹與“我”融為一體互訴心聲,使人耳目一新。今天我們學習的李漢榮的《山中訪友》便是以這樣的敘述方式而成文的。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在作者的引領下走進山林,走進幽谷,走進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去探訪山中的眾朋友。
唐代苦吟詩人賈島,以“推敲”的詩壇佳話而為人們熟悉,有誰能夠背出他的《尋隱者不遇》?(學生背誦:“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這首詩作詩人去探訪的是一位隱居山林名士,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李漢榮的《山中訪友》也是這樣的嗎?就讓我們帶著疑問,在作者的引領下,走進山林去看個究竟。
二、感知課文,理清思路
1.懸測:文題為《山中訪友》,按照慣常的閱讀經驗判斷,作者到山中去尋訪友人,那么課文中敘述的友人是這樣的嗎?請同學們速讀全文印證自己的猜測。
學生回答,教師歸結:作者所說的山中訪友指的是進山看風景,山中朋友指的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落葉、小花、陣雨、螞蟻、歸鳥等自然界的景物。
2.學生輕聲誦讀,勾畫文中出現的生字詞并利用詞典疏解。
《山 中 訪 友》的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聯系現實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系。
學習重點: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感受作者心境,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本單元為我們展現的是色彩斑斕的大自然,展現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因此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品味優美的語言,揣摩作者深厚的感情,從而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鍛煉學生發現美的眼力,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更加關注自然和環境,是本單元教學重點,也是本文的重點。
課前準備: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本文,反復朗讀,通過朗讀來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啟發誘導法、討論法
一、有感情地導入:
老師:有人說,沒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漠。
在春光明媚,草長鶯飛,百花爭艷的時節出去踏青訪友,更有一番好心情,有時還會留下一個好記憶。因此,我特地為大家請來一位導游,他是李漢榮作家。今天,李導滿懷好心情帶我們到“山中訪友”。同學們,假如你沒讀過《山中訪友》這篇課文,請展開你想像的翅膀,猜一猜李漢榮先生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
學生可能會說:
1、訪一位多年不見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 2、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 3、訪一位得道的僧人——禪悟人生; 4、訪山中的動物——要保護動物等……
老師:嗯,剛才的一些同學充分地發揮了自己想象力,都說出了自己的合理的猜測可。李漢榮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訪了怎樣的朋友?讓我們集體朗讀一遍課文,看看作者在山中主要拜訪了哪些“朋友”?
二、正音: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老師:剛才同學們有些字詞還讀不準,下面同學們再來讀一遍課后“讀一讀,寫一寫”里面的字詞。特別指出以下的讀音。
幽徑(jìng ) 唱和(hè ) 梔(zhī )子
玄(xuán )奧 清澈(chè ) 犬吠(fèi )
憔(qiáo )悴( cuì ) 樹冠(guān ) 凝(níng )靜
三、研讀與賞析:
(1)、好,下面同學們集體來回答一下,作者在山中主要拜訪了哪些“朋友”呢?
學生討論后明確:
嗯,大家都很細心,找得很準。 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那么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呢?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云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3)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點?可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
(德高望重的)古橋 (青翠的)樹林 (明鏡般的)的山泉 (小詩般的)溪流 (潔白的)白云 (雄渾的)瀑布 (玄奧的)懸崖 (清純的)云雀 (慈祥的)老柏樹
(4)、作者為什么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
討論后明確:
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作者構思新奇,想像豐富,充滿童心童趣。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使景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么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5)、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后明確: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古橋);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知己般的樹林);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懸崖、云雀 );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6)李漢榮先生是那么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跟他走進山中,去會晤他山中的眾朋友,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用“我喜歡 ,是因為 ”的句式說一句話。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A)喜歡白云大嫂。作者把白云的純潔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動親切,并且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白云用自己的身軀為天空增添活力,使人仿佛感到白云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熱情的大嫂,有無私奉獻的秉性。
(B)喜歡瀑布大哥。他是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報,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現代社會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鮮明的對比
(C)喜歡懸崖爺爺。因為懸崖爺爺雖然沒有花仙子們美麗,沒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種無雜念的心境深深印在人的腦海里,他是那么的高大,充滿著智慧,他使我們明白了做人要如懸崖一樣,永遠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
(D)喜歡老橋。老橋的特點在于一個“老”字,它像慈祥的老爺爺,無言地唱著歷史的歌。世間萬物在轉瞬間都是千變萬化的,惟有它仍矗立在滾滾流水上,散發著古老而堅韌的氣息,世間的一切都改變不了它那莊嚴的姿態,歲月使它漸漸衰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可它總是永遠保持同一種姿態去默默地為人們服務,在它身上洋溢著一種讓人欽佩的堅韌與豁達。
(7)好,幾位的同學的理由都很充分。看來各花入各眼,大家都是各有所好啊!.既然是山中訪友,那么李漢榮先生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了嗎?他們又是怎樣交流的?
明確:李漢榮先生在文章中,已經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景物的美在他眼里已經成了一個個玄奧而善良的思想,他對大自然的喜愛程度已經遠遠不是只用眼睛去觀賞他們的外表,而是用心在冥想,用心在與大自然的朋友們交談。然后美讀課文。
四、拓展與想象
老師:那么在美妙絕倫如行云流水般的語言中,同學們對山中的景象有哪些美妙的想象呢? 哪位同學能描述一下你所想象到的情景?
(學生自由談)
(1)我仿佛看到陽光,它射進了樹林,大樹爺爺們用翠綠的葉子剪刀,將陽光裁成許多塊,送給小鳥們,送給小草們,送給每天陪伴樹爺爺的小蘑菇們,鳥兒們收到了樹爺爺的陽光片,歌聲更宛轉,小草收到了陽光片,把陽光當作被子,暖暖和和地蓋在身上,伸伸懶腰,漸漸入睡。
(2)我仿佛聽到了風精靈帶著一陣花香飛來了,在樹林間穿梭,回旋,每一株樹都被這奇異的味道陶醉了,翠綠的雙手有節奏地擺動著,白云見了忍不住要與他們共舞,呼喚著她們的女兒—霧來完成這個心愿。
(3)我仿佛感受到:潺潺的溪水,平靜而柔和,忽然,一塊巨大的巖石擋住了溪水的去路,這下小溪急了,用整個明鏡般的身軀與巖石搏斗,一塊碧藍的翡翠霎時間就碎了,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咚咚的回聲漾出連綿悠長的旋律,此時此刻,似乎我也化作一顆水珠,在溪水中歡跳,在巖石上留下可愛的腳印。
(4)我仿佛覺得自己真的生了一對翅膀,拍打著飛向那蔥郁的白樺林,寶藍石一樣的天空中漂浮著雪一樣的白云,它們無憂無慮地飄動,或濃或淡,或聚或散,還時不時地變換形態。在這樣的天空中飛翔真舒服,喳喳的云雀在空中微微蕩漾,似乎在對我說:小鳥小鳥,我的好妹妹,你在城市生活的好嗎?快點回來吧,湛藍的天空依然等著你……。
老師:好,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描繪都很形象生動。下面聽老師來描繪一下。
教師描繪:我走進寧靜而神秘的樹林,被那優美的景色深深的吸引:那青翠的樹枝迎風招展,探出頭來,像是在跟我招手;樹上美麗而又頑皮的鳥兒們在歡快的鳴叫、嬉戲,像是在叫著我的名字,歡迎我的到來;一縷陽光透過樹梢,照在亮晶晶的露珠上,那露珠更顯得晶瑩剔透,像是在跟我調皮的擠眉弄眼,跟我交換眼神。他們不把我當外人,我能見外嗎?我閉上眼,覺得我被他們同化了,不自覺的變成了一株樹,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
五、綜合性學習活動
李作家把去訪友時的“好心情”帶回了家。為答謝山中好友,他準備舉辦一個朋友聯歡會。為此,他特邀記者參加并準備會前接受采訪。如果你是記者,你有什么問題想采訪李作家?
(教師扮演李作家,學生扮演記者開展采訪活動——此環節設置目的:一教師因勢利導,適當滲透思想教育---要熱愛大自然,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二活動中培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六、 體驗與反思:
問題組: 1、文章體現了人與自然一種怎樣的關系? (和諧相處)
2、生活中人與自然有哪些不和諧的現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員,你想對破壞自然的人們說些什么
老師總結:好,剛才大家都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是的,我們應該愛護自然、保護環境,共同維護我們的家園,讓人和自然協調發展,形成和諧的朋友關系。我相信,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聲。 最后,老師師送你們兩值得珍視的詞組“保護自然 ”、“ 以愛待人”。
七、布置作業
假若多年后山中環境發生了變化,你是山中“朋友”中的一員,請你向作者傾訴一下自己的心聲。寫一篇300字以上的小短文。
【《山中訪友》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11-14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02-05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模板03-08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范文03-28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03-05
人教版教學設計《山中訪友》04-11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02-01
山中訪友優秀教學設計12-06
《山中訪友》教案設計 山中訪友的教案11-14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15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