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文言文閱讀與翻譯答題技巧
在學習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語言,而不是日常語言寫的文章。為了幫助更多人學習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文言文閱讀與翻譯答題技巧,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答題技巧1:
眾所周知,閱讀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閱讀也不例外。最有效的辦法只有兩條:一條是積累,一條是轉化。
先說積累。不少人學習文言文只滿足于掃清文字障礙,認為老師已講清楚,我也明白,這就夠了。老師一篇一篇地講,學生一篇一篇地學。到了高三下學期總復習的時候,你問他還記得幾篇的時候,他就會茫然地搖搖頭說,一篇也不記得了。這種學習方法是極不可取的。因此學習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積累。而積累的最好辦法就是背誦,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記在心,文言的實詞的意義、虛詞的運用、各種句式的變化等也就已經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過背誦可以學到古代名篇的構思立意、布局謀篇、語言修辭等方面的要義,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那么,需要背誦多少篇章呢?新修訂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己有明確規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語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這"一定數量",在大綱中規定為《蜀道難》、《聲聲慢》、《長亭送別》等詩詞曲50首,《勸學》、《蘭亭集序》、《赤壁賦》等古文20篇(段)。這些是對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碼的要求。隨著誦讀篇目數量的增加,你對文言的語言感知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文言的閱讀水平也就會越來越高。這就好比蓋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堅固,房子也就可以蓋得越高。背誦就是學習文言文的地基,這是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的根本途徑,除此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在這方面不肯花時間,到了考試時再問怎么辦,就好像揪著自己的頭發要離開地球一樣,那真是毫無辦法了。 再說轉化。這里說的轉化是指遷移能力,即在閱讀背誦的基礎上,能夠閱讀其他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學習規律和方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掌握實詞的意義。雖然《大綱》中只規定需要掌握150個文言實詞,但實詞掌握得越多,閱讀水平就越高,這是不爭的事實。掌握文言實詞主要有4個方面:
1、詞的古今異義。著重掌握詞語古今意義的變化,有的詞義擴大了,有的詞義縮小了,還有的詞義轉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題D項"人災,絕食者千余家"句中,"絕食"作"斷絕糧食"講,與今天的"絕食"意義完全不同。這是詞義演變。
2、一詞多義。文言中詞的多義現象非常普遍,一個詞往往少則有幾個義項,多則有十幾個義項,在學習時要隨時總結,不斷深化。如"發"字,在"見其發矢十中八九"(《賣油翁》)中作"發射",在"頃之,未發,太子遲之"中作"出發";在"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赤壁之戰》)中作"點燃";在"發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刺秦王》)中作"打開";在"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五人墓碑記》)中作"發動";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中作"抒發";在"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君后援"(《赤壁之戰》)中作"派遣";在"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中作"征發,征調";在"即道意中事,無毫發爽"中作"極短的長度單位,十毫為一發";在"野芳發而幽香"(《醉翁亭記》)中作"開放"等。這些都是課內所見的,平時不斷積累實詞在語境中的意義,掌握得越來越多,就會形成觸類旁通的能力,閱讀能力自然會不斷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應該用甲字,而使用時卻借用與其意義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張良出,要項伯"(《鴻門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課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圍,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義項較多,后來就在原字的基礎上另造了一個新字,以分擔它的一個意義,原來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從意義上看,通假字與本字是無關的,而古字與今字則是有關的。高中課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約不超過100個,識記起來并不困難。
4、詞類的活用。古漢語有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某種語法功能,并且臨時改變了詞性,有的還改變了讀音。這是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如名詞用作動詞,名詞用作狀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理解詞類活用對掌握實詞是大有好處的,但不必死記硬背。在平時學習、誦讀過程中,即可把握這種語言現象,關鍵要用心去理解。
掌握虛詞的用法。虛詞在文言文中雖然數量較少,但使用的頻率高,用法靈活,語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學習難點之一。由于虛詞常常分屬于幾類詞性,故學習時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詞性,然后弄清其意義和語法作用。《大綱》規定要掌握18個虛詞,2000年《考試說明》規定要掌握30個虛詞。我們可以把這些虛詞分為若干類來把握:以代詞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詞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詞為主的有"以、于"等,以連詞為主的有"而、則"等,以語氣詞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詞"焉"等。只要有了誦讀的基礎,掌握虛詞應該比較容易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中的句式與現代漢語大體是相同的,我們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斷句式、被動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判斷句式在現代漢語中主要借助于判斷詞"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單獨使用"者"或單獨使用"也",甚至兩者全省略,如"劉備,天下梟雄",就是個典型的判斷句。此外,文言文中還可以用"為"、"乃"、"即"、"固"、"誠"等詞來表示判斷。當然,文言文中有時也用"是"來表示判斷,如"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被動句式在現代漢語中主要借助于被動詞"被",而文言文中表達被動的形式較多,主要有下列幾種:(1)借助"見"、"于"、"見……于"來表示。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等。(2)借助"為"、"為……所"來表示。如"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羸兵為人馬所蹈藉"等。(3)借助于"受"來表示。如"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等。(4)從語境本身來判斷,這是被動句式中最難的一種,必須根據上下文來斷定。如"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句中的"舉"即表被動,是說"函谷關被攻占了";又如"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謀攻》)句中的"殺"字表被動,是說"(攻城的)士兵被殺了三分之一,可是城還是攻不下來,這是攻城的災難啊。"倒置句式在現代漢語中運用很少,但在文言文中卻十分普遍。主要有:(1)主謂倒置,一般為強調謂語,將謂語放到前邊,如"小人哉,樊須也!"(《論語》)。(2)賓語前置,有三種情況:①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該賓語置于動詞的前邊,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②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該賓語也置于動詞的前邊,如"大王來何操?"(《鴻門宴》)③借助"之""是"將賓語提到動詞的前邊,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吞舟是漏。"(《與陳伯之書》)。(3)定語后置,現代漢語一般為定語在前,中心詞在后,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現中心詞在前,定語在后的情況。如"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4)介詞結構位置,在現代漢語中,介詞結構在動詞前邊的作狀語,在動詞后邊的作補語;而文言文中,介詞結構明明在動詞的后邊,翻譯的時候卻必須作狀語。如"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必須譯成"向孫將軍求救",而不能說成"求救向孫將軍"。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難點,文言文中的省略現象十分普遍,必須具有較強的語言感知能力才能確切把握這種語言現象。它可以省略主語、謂語、賓語,還可以省略介詞等。以上諸多現象把握并不困難,難的是要把這些知識在閱讀實踐中自如地運用。如2000年第11題: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審于何得此絹 審:知道
C、自放驢,取樵飲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質 信:使者
該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試與學過的課文作比較:A項的"省",讀xǐng,作"探望",今天仍保留著這個義項,如"省親"。B項的"審",課內出現過多次,如《促織》:"審視,巨身修尾,青項金翅。"("審"為"詳細,周詳");又如《察今》:"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審"為"觀察,考察")。而《歸去來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句中的"審"字也作"了解,知道"講。D項的"信"作"信使"在《孔雀東南飛》中也早已見過:"自可斷來信。"此處似乎并不難判斷。C項的錯誤比較明顯,"取樵"是個動賓結構,"樵"是"取"的賓語,是名詞,當"柴禾"講,不能理解為"打柴"。
文言的詞語和句法掌握起來并不困難,只要平時注意,到高三時大約只需花一天的時間,便可總結出來。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文言文課內學習是第一位的,是基礎,課內學得好、學得精,腦中裝了幾十篇文章,知識便可轉化為能力,就會舉一反三,閱讀文言文的水平也就會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時不好好學習課文,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試前只是盲目做題,考試時全憑猜測,那么,十個有十個是不會成功的。
有了觀念上的改變和重視,我們再來談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的關鍵是理解教材中150個左右的實詞和20個左右的虛詞詞義。從2004年的各省市高考文言文試題來看,所涉及的考點,主要就在這個范圍內。一般而言,高考也不在這個范圍之外設題,倘若設題,那也一定是可以憑借這一范圍推敲得之的。這里將2004年高考中所涉及的詞語做個歸納:
實詞——兇、白、諾、篋(全國卷),數、除、市、兩(北京卷),勝、奪、沮、更(江蘇卷),投、濟、虞、尚(遼寧卷),次、節、勒、及(重慶卷),課、屬、及、詣(天津卷),徙、敏、謁、竊(廣西卷),固、巧、是、多(廣東卷),家、壞、知、可(浙江卷),升、和、狎、陰(湖南卷),私、第、弄臣、用事(福建卷),至孝、禱請、訪問、行旅(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
虛詞——而、因、為、以(全國卷),為、若、因、乎(北京卷),之、而、乃、以(江蘇卷),乃、與、為、若(遼寧卷),且、所、乃、之(重慶卷),所、其、乃、以(天津卷),之、遂、以、且(廣西卷),于、之、則、其(廣東卷),其、以、而、乃(浙江卷),以、其、而、于(湖南卷),其、且、所、乃(福建卷),遂、因、以、而(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
不難看出,所考詞語,大多是教材中明確要求掌握的,是平時練習中反復出現的,即便少見,如“沮”,放在“人懷異意,以沮新政”這樣一個句子中,要推演“沮”即“阻止”之意,也委實不難。
因此,筆者主張,學習文言文應做好三點:其一,讀——課本里的幾十篇文言文是根本,應吟誦精熟,形成語感;其二,理——參考學習資料,系統梳理各類知識,尤以一詞多義的梳理為重,匯編成冊,反復熟悉;其三,翻——勤翻古漢語詞典,擴大閱讀面(語文教育家劉國正先生認為《孟子》、《史記》、《夢溪筆談》、《聊齋志異》比較適合中學生閱讀)。
應考策略:三種常規學習方法談過,再來說說具體的應考策略。文言文測試所要求的核心能力在于根據語境提供的已知信息(教材中信息)進行科學的猜測、選擇、推演,從而破譯未知信息,最終達到理解文言的目的。據此,有六種應考策略可用:
其一,借字形推求詞義。漢字是表意性質的,象形、會意、指事及形聲等造字法可以幫助我們從字形推求詞義。如全國Ⅱ卷11題對“篋”的考查:“夜入其家,探其篋,不使之知覺。”看“篋”字形,有竹頭,有匡形,形近字有“筐”,便可推演大概,篋當是與筐相類的竹器,而選項譯為“小箱子”,看來妥當。再代回文句中推敲,便可確定了。
其二,借成語推求詞義。成語是文化積淀下來的一種載體。文言文中的許多單音節詞都保留在成語或現代漢語語素中流傳下來。我們可以借助常見成語(或詞語)的語素來推求古漢語實詞詞義。如上海卷19題中的“正”,便可借成語推求詞義。“管仲正衿再拜曰”,聯系成語“正襟危坐”,則可輕松理解“正衿”,因為“襟”“衿”相類也。
其三,借對舉詞句法推求詞義。文言文中,詞句結構整齊劃一,相互對稱呼應的情況甚是多見,所以可聯系上下文看其意義相近或相反而推求詞義。如浙江卷11題中的“知”,便可參考前文的對舉詞語“遷”。“遷秘書省校書郎、知縣事。”“遷”后面接官職名“秘書省校書郎”,便知“遷”為“升遷”之意,同理,“知”后接“事”,便知大意應為“主持政事”。又如遼寧卷11題對“尚”的考查。“時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尚”意顯然可從后面“嗤”字推演出來。“嗤”的是“鄙碎”,是不好的,那“均平”卻是好的,“尚”當與“嗤”意相反。 其四,借句子結構推求詞義。借助句子結構的分析,我們可以確定一個詞語的詞性,進而推求該詞詞義。如北京卷7題中的“若”和“因”。“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留養之。”“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考“若”字,常考的點就是“若”做副詞“假如”和做代詞“你”。“若一人有疾”這一分句中,已經有了句子主干“一人有疾”,因此可以斷定,“若”不可能充當實詞,而“若入前為壽”句中的“若”卻有充當主語的可能,由此可以大致區分開來。考“因”字,常考做連詞和介詞的情況。從兩“因”字后面所接成分動詞“留養”和名詞“賓客”,不難看出,前者多是連詞,后者多為介詞,由此可以大致區分開來。
再看湖南卷11題中的“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劃分“其子和之”的成分,不難發現,“其子”為主語,“和”為謂語,“之”為賓語。由此,可以斷定,“和”不可能翻譯成“和睦”,因為這兒需要一個動詞,而“和睦”為一形容詞。
其五,借邏輯推求詞義。依靠上下文語境脈絡和邏輯,以已知信息猜測、推求未知信息,也是一法。我們以遼寧卷11題中的“投”為例來看:“軌遂投城遁走。”從后文看,“遁走”為“逃跑”之意,按邏輯,“逃跑”當在“投奔”之前,倘若“投”真是“投奔”之意,那么,語序就該是“遁走投城”,顯然不合原句。其實,“投”應該是“放棄”的意思。
其六,借教材推求詞義。最根本的方法,當是聯系教材中的文言現象,當然,這需要考生對教材的熟練。2004年高考題的許多考點來看都源于教材。譬如:
廣兄子受,好禮恭謹,敏而有辭。 敏:敏感 (初中課文《論語八則》中有“敏而好學”句 廣西卷) 君子固有誣人也。 固:原來 (廣東卷)
當然,還可以從高三的文言練習材料中收集重要詞語。
總之,推求詞義應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去猜測、比較。但詞義推求并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以一定量的文言文背景知識(如實詞、虛詞、句式、文化常識等)的積淀為前提。為此,熟悉教材中文言文,打好基礎至關重要。
就應試而言,還可以注意一些試題規律:歷年高考文言文試題內容限于人物傳略,其中多有共通處。一些實詞在各種選段中反復出現,這便是我們要著重積淀的,如有關官職升貶的:遷、除、謫、擢、轉、調、升等;有關拜見的:覲、拜、晉、詣、造、訪、謁等。還有常見的文化常識短語,如棄市、坐罪、坐法、黥劓、用事等。自己多看幾篇,分類歸納,必得捷徑。
從上文來看,本文仿佛只是在談如何解決詞義的問題,而沒有涉及到對文言選文的人物評價和分析。其實,只要真正讀懂了文言這種語言形式,哪有不能理解出題者對人物的評價和分析呢?因為文言的閱讀,歸根結底,是對語言的理解,而語言的理解,是對重要詞語的理解。
答題技巧2:
中考文言文閱讀必然會考到課外語言材料。面對從未讀過的語段或文章,又無工具書可查,怎么辦?在解答這類題目時,很多同學感到束手無策。我根據教學實踐總結出解題四個步驟。
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于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后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教師要指導學生留意并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于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于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應提醒學生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對癥下藥”解答問題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于不同的題目則采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首先,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后,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在翻譯句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例如:“慶歷(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后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的不聰明也太嚴重了。四是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補出來。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主語)。”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朱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3)內容理解題。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是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是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第三是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采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較高。
【高中文言文閱讀與翻譯答題技巧】相關文章:
文言文的答題技巧10-26
散文閱讀答題技巧07-27
散文閱讀答題技巧06-12
散文閱讀答題技巧07-22
文言文中實詞答題技巧10-25
高考散文閱讀答題技巧08-29
有關散文閱讀答題技巧07-05
散文閱讀答題技巧點撥05-20
文言文翻譯技巧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