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觀察記錄表集錦12篇
小班觀察記錄表1
觀察目的:娃娃家角色的分配
觀察對象:“娃娃家”的五位幼兒
觀察時間:20xx年12月5日區域活動時間
觀察地點:小三班教室 “娃娃家”
觀察實錄:
今天是第三組的小朋友玩娃娃家。娃娃家的角色牌有5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寶寶。孩子們進區后,一會兒傳來了爭吵的聲音,“我要當媽媽,我也要了當媽媽”,原來是欣欣和萱怡小朋友都爭著當媽媽了,而其他三位小朋友都已經戴好了角色牌,睜著大眼睛看著這兩位小朋友。我一走近,小朋友們馬上用求助的目光看著我。
我蹲下身子問欣欣和萱怡:“你們為什么都要當媽媽呢?”萱怡搶先回答:“因為我平時最喜歡媽媽,我覺得當媽媽好玩一些。”欣欣也說:“我也喜歡當媽媽。”
想到我們剛剛學過的一首兒歌《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我就對娃娃家的寶寶說:“那我們先來朗誦剛學過的《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的兒歌吧!”孩子們馬上大聲的念起了兒歌,兒歌念完,我馬上問:“為什么說是幸福的家呀?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一旁的“爺爺”鉦文說:“有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爸爸泓博”也在一邊補充道:“還有小朋友呀!”我接著說:“對啦!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是因為我們有一大家的人,大家在一起相親又相愛!”梵希點點頭說:“我家也是的。”小朋友們都點點頭,我接著說:“在我們的家里,每一個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寶寶們也是一家人,小朋友們要當好每一個角色,我們來試試當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說好。我轉過頭看看邊上那三個戴好角色牌的小朋友說:“爺爺、爸爸、和小朋友真棒,不爭不搶的選好自己的角色。”我又看看欣欣和萱怡說:“老師提個建議,今天萱怡來當‘媽媽’, 欣欣當‘奶奶’,到下一次游戲的時候我們就互換角色,看看誰當的‘媽媽’或者‘奶奶’當的好?可以嗎?”通過調節和勸說,萱怡最終當上了“媽媽”, 欣欣當上了“奶奶”。剛開始“奶奶”還撅著小嘴巴,可過了一會兒,“奶奶”就開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
觀察分析:
1.孩子們到娃娃家,已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如:自己選擇角色,戴好了角色牌。)
2.我們有時經常會問孩子最喜歡家里的誰?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媽媽。雖然小班的孩子還不能用語言去表達,但孩子們心中就是覺的媽媽是溫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奶奶在孩子們的心中分量比媽媽要稍遜色一些。所以當有“媽媽”和“奶奶”的角色選擇的時候,就會出現以上案例中的一幕:兩個孩子都爭選當“媽媽”的角色。
3.我最初是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主的權利,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角色,所以讓“娃娃家”的孩子們自選角色牌。其實孩子們對于角色扮演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的喜歡的角色就會爭論不休,這也與孩子的自我為中心的狀態有關。
調整措施:
1.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加強孩子的親情觀念的培養,知道家里的成員都是很重要的。
2.孩子在游戲中出現問題,教師要及時的出現,并用親切的語言和適宜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比如:兩個孩子都爭選“媽媽”的角色,我及時的用念兒歌的方式,讓孩子停止了爭吵。并加以提問,加深孩子們對家庭角色的認識。
3.教師還是要引導孩子自己去分配角色,不能硬性的指派孩子去擔當什么樣的角色。我用建議的方式讓兩位孩子協商和分配誰當“媽媽”,雖然孩子剛開始還是有點不高興,但當孩子的投入到游戲當中的時候,能馬上忘掉不開心,這也是小班孩子的心理特點。
4.小班孩子在自選角色這個規則意識上是比較薄弱的,孩子無法協商角色的選擇時,教師要酌情參與指導,制定輪換角色的規則,并用圖片的形式記載孩子表演過角色的軌跡,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擔任自己喜歡的角色。當孩子得到自己喜歡的角色時,要給孩子提出游戲的要求,讓孩子學會珍惜自己的機會,同時對能自主協商分配角色和謙讓的小朋友進行表揚。幫助小朋友逐步學會協商、合作,學會克制自己,遵守規則。加強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5.在評價環節,運用情景再現法,讓全班孩子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把遵守規則內化,逐步培養他們自愿、自覺的遵守輪換規則的好習慣。
小班觀察記錄表2
圖書區是我最近觀察的重點區域,在這么久的時間內,我看到幼兒在區域中不斷的進步,我也在不斷的解決區域中各種存在的問題。現在基本上能安安靜靜的坐在凳子上看書,并能一人一本書,看完后把書送回家后再去拿另一本。在進入閱讀區時,我讓幼兒自主選擇是否要來閱讀區來,一次只能限制六個人,如果還有人想來就到下次活動中再來,這樣幼兒就不會爭著都想來的情況。
在閱讀前,我都會交代閱讀的規則,“輕輕拿,輕輕翻,認真看”,還有就是一定要安安靜靜的看書,不撕書,看完把書送回家,要按書的頁碼順序翻閱。在我指導幼兒時,我都是溫柔撫摸,輕聲言語,深情眼神的,充分調動幼兒看,聽,說的能力,讓幼兒能展開自己的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現在幼兒都能基本上看懂一些讀本,繪本的故事情節了,語言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現在我們實行下午區域活動,讓幼兒能盡情地玩,在玩中學,學中玩。我們這周主要關注的是閱讀區,多培養幼兒愛讀書,愛看書,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一次開展這樣的活動,有些不知所措,但開始借鑒了一些同事的意見,掌握了基本的區域活動流程,充分來發揮區域活動在教學中的作用。但從我實行中來看,根本達不到我們所要求的程度,值得讓我反思一下接下來怎么來進行以后的活動。
一開始我在網上查到了很多的關于閱讀區怎么開展的資料,有些比較實用,但有些不太實際,不適合我本班的實際情況,只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進入區角時,我把整個教室里的區角都向幼兒介紹完整,方便幼兒以后選擇區域。在進入區域時,我還特意教幼兒每個區域中有些要注意的事項。但實際我在操作的時候,幼兒根本不聽你的,自己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教室里一團糟,亂哄哄的。從初次開展活動后,我會記錄了一些不可預知的情況,考慮了幼兒小班的年齡特征和本班情況方便下次的活動更好地開展。
小班觀察記錄表3
時間;3月10日上午
place;小班3教室
字;楊洋老師
事件描述:
開學一個多月后,楊洋咬人的現象仍時有發生。上午,課后活動有區域性活動。我把孩子們帶到三樓的啟蒙世界,孩子們有序地玩耍。突然,我聽到一聲喊叫。我看見偉偉躺在地上。我急忙跑過去問為什么。哇,她一邊哭,一邊斷斷續續地說:“啊;陽陽,,楊陽咬了我一口“我很快檢查了魔獸世界,發現魔獸世界的手臂上有一個深深的咬痕。
治療:
我連忙叫護士阿姨帶華華去用藥,并找楊洋了解事情的經過。在這個時候,我發現楊洋仍然很高興玩玩具。我打電話給楊洋,問他為什么。最初,這是因為競爭玩具。我批評他,向他指出這種行為是錯誤的,然后采取隔離措施讓他暫時離開,幫助他理解老師為什么不讓他離開
小班觀察記錄表4
觀察對象:姜涵潤 阮怡澤 王雨欣 黃文爍。
過程描述區域活動開始了,姜涵潤隨手拿起了桌面上剪好的皺紋紙看了起來,阮怡澤和王雨欣,黃文爍,張逸軒也來到了桌子面前,他們分別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皺紋紙,他們顯得非常開心。今天的美工區是要小朋友們用手中的皺紋紙在白紙上用雙面膠粘出美麗的花,桌面上已經擺放好了白紙、雙面膠、皺紋紙。王雨欣和黃文爍分別欣賞著自己拿到的皺紋紙,還念念自語的說著要粘五顏六色的。她們兩個已經開始做了,姜涵潤看了一下周圍的小朋友,拿著皺紋紙在摸頭思考,可是她還是沒有動手撕紙。這時候她發現在觀察她的我,馬上叫道“老師老師,我不會!”我走過去說“一會兒老師要來你的“花園”賞花昂?”姜涵潤立馬提起精神頭來了,她看看別的小朋友在把皺紋紙往雙面膠上粘,她試著也做起花來。她是我們班最小的孩子,對老師的依賴心理很強,可是當她聽到我要來欣賞她的花園時,她顯得異常興奮,好像接受了一個使命一樣,一絲不茍的做起來,不一會,她就在白紙上粘了滿滿的花。她滿意的拿著自己做的花,和周圍的小朋友比較誰的比較好看。
分析特點: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操作內容。這樣的幼兒缺乏一定的自信心,總認為自己不能獨自完成任務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喜歡身邊有教師的陪伴,需要教師在一旁不斷地給予肯定或鼓勵,才能完成操作內容,一旦完成了操作就興奮不已。
分析:從案例中,姜涵潤看了一下周圍的小朋友,拿著皺紋紙在摸頭思考,可是她還是沒有動手撕紙。這時候她發現在觀察她的我,馬上叫道“老師老師,我不會!具有一定的依賴性,還未經過操作就認為自己不會。他被困惑、挫折的情感體驗所困擾,很有可能會放棄活動。在我的督促下,一步步完成了任務,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指導策略
1、了解需要,直接建議。以直接建議的方式,讓幼兒主觀地選擇自己所喜愛、興趣的活動內容。幫助幼兒形成獨立、自主的個性。
2、適當的鼓勵,使之獨立完成操作。教師可利用幼兒喜歡表揚的這一特點,及時、適當的給予一個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滿意的點頭,逐步消除她們的依賴心理,從而提高她們自主操作的信心。所以,教師的鼓勵和賞識有時候是幼兒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針對一些年齡小,依賴心強,不愿參與活動,活動中不積極、不主動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用鼓勵的眼神、肢體動作提醒她,給她充足的空間表現、展示自己,并對她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和鼓勵,使她對自己充滿自信,從而萌發表現的欲望。
小班觀察記錄表5
觀察時間:20xx.9.27
觀察地點:小五班教室
觀察幼兒:張雨恩(小小)
觀察實錄:
午餐快結束了,大部分幼兒已經出去散步了,只見小小等三、四個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進餐,我用眼神暗示他們稍快些。只見幾個幼兒馬上快速地嚼起飯來,只有小小一個人還慢吞吞地、不著急地、自顧自地悠閑地進餐,不時還玩弄一會兒。“小小,加油呀,你看只有你一個人了,需要我幫忙嗎?” 小小看了我一眼,終于說,我吃不下了。
分析:
張雨恩小朋友在班級中做任何事總是慢吞吞的,吃飯慢、穿衣慢、洗手慢。。。從不爭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蝸牛。姥姥反映在家也這樣,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動。不過,她做事較仔細,不慌不忙,不易沖動,比較冷靜,喜歡思考,觀望。
反思和措施 :
一、“積極鼓勵”策略
運用集體榮譽感去激發思遠,讓琰琰抓緊自己的動作,為集體爭光,并長此以往地影響她,讓琰琰逐步形成新的習慣。
二、“感受代價”策略
我們與她家人交流,希望他們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幫助小小較快地完成一件事。“衣服穿慢了,影響去公園玩的時間”、“飯吃慢了,會錯過好看的電視”等,以此激發她盡快完成的目的。
三、“濽移默化”策略
經常玩一些“爭上游”、“爭第一”的競賽游戲,因為在游戲中孩子能真正體會“準確快速”的內涵,在孩子感受獲勝后的愉悅時逐漸遠離“慢吞吞”。
其實,個性的轉變與發展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只要老師、家長能配合默契,能正確地看待孩子的個性,對待孩子不急躁,長時間地給予孩子良好環境的影響,孩子一定會有變化,會成長得非常好。
我們期待著琰琰的變化,相信她一定會有好轉。
小班觀察記錄表6
小班自主活動觀察記錄表
觀察時間 | 20xx.9.27 | 教師 | 劉XX | 活動區域 | 建構區 |
觀察對象 | 張XX | ||||
活 動 情 況 | 我先向幼兒介紹了建構區中提供的材料,也一同認識了材料的形狀,以及如何拼搭。幼兒進入建構區,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積木開始拼搭。張XX先選擇了長方體的積木,將積木橫著放在地上。又去拿了一塊相似的積木,很快他將手上的積木也堆在了之前積木上,高興的對我說:“老師,你看,我房子造好了。 | ||||
評 價 與 分 析 | 孩子在活動中的狀態體現出他們其實在建構的經驗上是很缺乏的,起初他們并不了解這些積木該如何的組合、拼搭,只是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和興趣在玩。并沒有在區域活動中學到什么。 | ||||
教 師 介 入 策 略 | 孩子之間沒有交流、沒有合作,整個區域的環境創設對孩子拼搭的啟發也不多。教師應該在幼兒完全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前再嘗試建構。 | ||||
改 進 措 施 | 1、設計張貼一些常見的建筑物圖片,激發孩子構建的興趣 。 2、玩具擺放的位置貼上標志幫助幼兒可以獨立的整理好各種建構材料。 |
小班自主活動觀察記錄表
觀察班級 | 小一班 | 觀察者 | |
所在區角 | 圖書區 | 觀察對象 | |
觀察時間 | 5月12日 | ||
觀察情況記錄 | 今天中午輪到我值班,下午早來的小朋友只能進入書吧,盧金群拿起一本唐詩翻開來看,翻到一頁,他馬上召集身邊的小朋友,“這頁我會讀。”然后他就放聲讀起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低頭望明月,抬頭思故鄉。”“你們會讀嗎?我教你們好不好。”“等一下,讓老師看看好不好?”金群把書遞給我。“老師也想讀一讀,咱們一起。”于是一群人圍成了一圈。我在帶讀時,我自然地把金群讀錯的地方改了過來。 | ||
評價與分析 | 對于一些較難的發音,年齡特點決定幼兒未必能一下子到位,而處于這階段的幼兒又較愛模仿,但又不能完全捕捉到位,識字量又較少,他只會下意識地往下讀,而不是看字讀音。 | ||
教師介入 及策略 | 在金群要把錯誤信息傳遞給其他小朋友時,我不動聲色地制止,而裝作被吸引了的樣子,一方面保護了金群的自尊心,讓他在暗處發現自己的錯誤,同時也是對他這種積極行為的一種肯定。 | ||
改進措施 及目標 | 與家長溝通,多花時間給孩子當陪讀,不斷提高孩子的識字量和識字能力。閱讀能力是任何學習的基礎,每一門學問都從閱讀書籍開始。 |
小班自主活動觀察記錄表
觀察時間 | 10:00—10:30 | 觀察地點 | XX超市 |
觀察對象 | |||
觀察目的 | 在角色游戲中幫助孩子豐富生活經驗很重要,現在比較多方法的是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分享或者看一些生活片段的錄像,是不是還能結合主題活動或者參觀考察、遠足等機會或其他方法,從不同方面幫助幼兒豐富生后經驗和游戲情節。 | ||
兒童行為表現與分析: 游戲開始了一會兒,可我發現美容院的沈XX一直愁眉苦臉,看見我走過去后才露出笑容道:“徐老師,你要不要來理發啊?”我欣然答應了。 沈XX服務可周到了,請我到水池邊坐好,幫我圍好毛巾,還仔細塞進衣服領子里,打開水龍頭又問我溫度如何。“正好。”我接著說,“老板,看你愁眉苦臉,是不是沒生意啊?”“是啊,老是沒人來。”沈XX有些垂頭喪氣。“會不會你這價格太高所以才沒顧客?”我問。沈XX趕緊搖搖手說:“不高,我已經打折優惠了。” “那有沒有人知道你在搞優惠活動呢?”沈XX老板笑笑搖搖頭。 “那想想有什么宣傳的辦法可以讓大家知道呢?”我提示著。 “發傳單!”沈XX話畢一溜煙地走了,到“百寶箱”找了一些彩色的手工紙和一支記號筆出來,像模像樣設計起來。不一會兒興奮地跑到我面前,揮了揮幾張她設計好的傳單。我接過一看,每張上面都畫了一個漂亮的妹妹寶寶的頭,頭發上帶了不少美麗的發夾,旁邊還寫著數字“7”,估計是打七折的意思。 我摸摸他頭,微笑著道:“不錯,快去試試,發的時候別忘記告訴大家打七折優惠。” 沈XX很快在娃娃家門前、超市前和點心店附近都發了一兩張,還真有不少顧客去美容院湊熱鬧了,生意一下就火爆起來。娃娃家的媽媽陸XX理好發后,沈XX還親切地問:“對我們的服務還滿意嗎?” “滿意。”陸XX又問:“你們這很便宜,我想辦張卡,不知道有嗎?” “沒有,哦,不,有的,你等等。”老板轉身又去“百寶箱”中找了一張廢舊的“手機充值卡”遞給陸瑤,說:“你下次來我更便宜。” 這次游戲結束后在討論時我表揚了沈XX會員卡的辦法,并鼓勵孩子們再幫助她收集一些爸爸媽媽沒用的卡,可以給我們的美容院做會員卡。通過討論,孩子們還形成一條新的規則,就是在美容院消費滿十元就可以獲得一張貴賓卡,有卡的可以免費理兩次發。 | |||
指導策略: 游戲材料的投放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幼兒的游戲經驗相當豐富,并且在游戲中能主動反映多樣的生活經驗。在這次游戲中無論是宣傳單還是貴賓卡都是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即時生成的游戲情節。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他們的思維正在進一步向抽象化發展,因此,在游戲中會表現出更多的高級的替代行為。例如老板制作的貴賓卡,就是用“百寶箱”中找出的廢舊充值卡直接替代。宣傳單則是在手工紙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而成,比之貴賓卡的直接替代更進了一步。宣傳單和貴賓卡都是孩子在游戲中以物帶物,創造性地解決游戲中發生的問題。因此,在為小班幼兒投放游戲材料時,可以更多的投放一些低結構或非結構化的材料,比如給孩子提供一個“百寶箱”,里面可以放上各種廢舊材料、紙、筆等。 |
小班觀察記錄表7
一、跟蹤時間:四月份
二、觀察記錄:
鏡頭一:
“老師,早上好!”許佳瑩對我說,雖然仍然是在阿姨的提醒下才跟我打招呼的,但是許佳瑩的聲音明顯比以前都輕,許佳瑩已經生病了好幾個星期,這是她生病后第一天來幼兒園上課,可以看出她對于班級的環境稍許陌生。 鏡頭二:
睡午覺了,小朋友們都迅速的脫掉衣服鉆入了被窩中,今天的許佳瑩特別的快,平時總是最后一個睡下去的她今天很快的已經躺在了被子里,在我想幫她蓋好被子的時候,我發現原來許佳瑩的毛衣都沒有脫掉,于是我幫助她脫掉了毛衣。
三、情況分析:
以上兩個鏡頭都是來自于許佳瑩生病多日之后來幼兒園的第一天發生的,出現這些現象的有很多方面。
1、家長在家對于許佳瑩的教育引導問題。許佳瑩在家中主要有祖輩照料,她的奶奶對她過分的溺愛,特別在這次許佳瑩生病之后,對于她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穿衣、喂飯、脫衣都是奶奶包辦,所以造成了以前稍有進步的許佳瑩自理能力降低。
2、幼兒不夠自信,不能很好的與老師進行交流互動。幼兒在班級中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老師與其進行交流,也往往是零星的單詞,不能使用句子來表達想法。出現這一原因主要是來自于家庭溝通不夠,對于許佳瑩來說,要提高其自信,除了老師對其的鼓勵,給予其機會來大膽表達自己之外,還需要家長與其進行良好的溝通。
四、采取措施:
1、教師與奶奶進行溝通交流,指出許佳瑩在生病之后的變化,從幼兒發展的角度來建議奶奶學會放手,讓孩子在家中也能鍛煉自己的自理能力,提高其靈活性。
2、建議許佳瑩媽媽能每天花一點時間與許佳瑩溝通。例如:可以問問許佳瑩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本領,在幼兒園的好朋友等等,讓許佳瑩在家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教師給予許佳瑩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班級小舞臺或者是午間休息時間,鼓勵許佳瑩大膽表演自己的節目。
4、教師在幼兒園里重點指導許佳瑩的穿、脫衣等各種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用鼓勵的方式來提高許佳瑩自我服務意識。
五、取得成效:
在發現問題之后,我們積極的尋找發生問題的原因,從而制定解決方式,讓許佳瑩能夠在家長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跟上班級孩子的發展。在本月中許佳瑩能用完整句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也能參與小舞臺的演出。
小班觀察記錄表8
i、觀察記錄
在今天的區域比賽中,天田、陳晨、文文選擇了包裝糖果。每個人都打開糖果盒,每人拿了一塊糖果紙還有一個糖果然后開始把它包起來。每天,他都把糖果放在糖果紙上,然后把它卷好幾次。他抬頭看了看身邊的孩子,繼續卷起糖果紙。突然,每天我都發現一些糖果卷被打破了,于是問老師:“你知道嗎?”;老師,我有一些破面包卷。老師說:“我該怎么辦?”;你認為應該做什么“每天說:”換一個“然后把卷好的糖果紙放在糖果旁邊。滾動了一會兒,陳晨發現糖紙幾乎不見了,拿出糖紙材料和剪刀,開始剪糖紙。在這個時候,每天都有一張糖果紙被包起來放在桌子上。看到陳晨在切糖紙,他就和她一起切。把它切成兩半,每天都說:“我喜歡你。”;我不會剪掉它“繼續撿起盒子里最后幾塊糖果紙,開始包裝。這次我每天都把糖果包起來放進糖果盒。過了一會兒,糖果紙用完了。陳晨給文文文一張她以前剪過的糖果紙。它不是每天都存在的。陳晨看了看,拿起剪刀開始剪糖果紙張每天她都站起來對文文說:“沒有糖紙,我們得等”然后他坐下來,等著早上剪糖紙。
II、分析與思考
1、游戲材料:糖果紙的材料是彩色皺紋紙。顏色非常鮮艷,容易定色,但不牢固,容易撕破。因此,兒童在手術時,經常滾動糖紙,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手術的連續性。
2、游戲環境:包裝糖果的活動可以放在益智區和藝術區。這一次,它被放在生活區鍛煉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發展小肌肉,提高手指的靈活性。生活區設有糖果包裝材料,兒童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加工。
3、幼兒發展:
(1)小班兒童由于小肌肉發育不完善,動手能力較差。因此,小男孩每天糖紙卷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他握剪刀不太熟練,所以他剪了一半,放棄了不剪。
(2)小班兒童喜歡模仿。當他們每天早上看到剪紙時,他們也一起剪紙。
(3)最后,他們用完了糖果紙,選擇等待其他合伙人每天剪糖果紙。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他們不是每天都取得進步,而是依靠他人的成就來尋找解決辦法。
III、戰略
1、教師可以改進游戲材料,選擇強度更強的紙張作為糖果紙,以支持孩子們不斷練習“滾動”技能。
2、由于兒童動手能力差,教師可以聯系主題活動,設計一些操作環節,有意識地鍛煉兒童。還可以在區域內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吸引兒童操作。
3、區域性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互相評價,共同思考,討論解決方案,積累必要的游戲經驗。
4、教師應正確引導小班兒童愛模仿的現象,因為模仿是兒童重要的學習方法。
小班觀察記錄表9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挑食者
觀察對象:王超
觀察時間:20xx年9月21日
觀察地點:4班活動室
今天我們吃面條。王超并不急于吃飯。他環顧了一下四周,用勺子舀起一匙面條湯,吹到嘴里,放進嘴里。他喝了無數口湯,但就是不吃面條。我走過去,輕輕地對他說:“我不知道怎么辦。”;他說:“我們應該努力吃,多吃,保持健康,長高。”;媽媽說,如果我吃一頓好飯,我會很高的我說;對我們王超的孩子很棒。我們現在都自己吃飯了,“聽了之后,他開始用勺子拿起一塊面條放進嘴里。這時,我拿起碗,在他嘴里挖了一大口面條。他吃了。他不再環顧四周。當我把勺子放進他的嘴里時,他總是盯著看。咬了幾口后,他說:“我想吃我自己。”感應電動機。他很高興,很快就吃完了一碗面條。他拿著一只碗走到我跟前,大聲地說:“我不知道。”;老師,我已經吃完了所有的食物我表揚了他,給了他一朵小紅花,并請他以后在家里也這樣做。他點點頭,非常高興。他不時帶著驕傲的表情向其他孩子展示小紅花。
行為分析:從今天觀察到的現場來看,王超在家里已經養成了“張嘴吃飯”的習慣。他對食物不是很挑剔,但他太懶了,不能自己吃。他吃飯時依賴別人,這與他祖母長期喂養他有關。但在今天老師的喂食過程中,他吃東西更有目的性,主動要求自己吃,這比過去好多了。當老師表揚他時,他非常高興,這表明獎勵對他很有幫助,我們應該在將來更多地鼓勵他。
小結:兒童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多是從小逐漸養成的。培養兒童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營養均衡、身體健康、心理幸福和身心正常發展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有不良飲食習慣的孩子身體虛弱。孩子們的不良飲食習慣不能依靠老師的單方面努力。家長也應積極進取,與老師合作,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家庭聚餐中,努力為兒童提供全面的營養。我們應該教育和幫助孩子們理解真理,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便健康成長。
小班觀察記錄表10
今天上午是數學活動,當我請個別幼兒到黑板上操作時,小莊小朋友也走上前來,要拿卡片,我讓他坐回去,他真的往回走。過了幾秒鐘,他又走上來,不等我說話,伸手拿起卡片就往黑板上貼,我只好由他,并教他應貼在哪里,他邊操作邊學著我說的話,很認真的樣子。過了一會兒,他又要走到黑板前來,他旁邊的幼兒大聲地喊:“小莊坐下,快坐下!”只見他叫喊著就躺在地上;過一會兒,當幼兒分組操作玩具時,又見他躺在地上;開始作業練習時,我正幫他打開本子,旁邊的小瑩小朋友拉過他的籃子對他說了什么,他馬上又要躺到地上,被我一把拉住。
分析:小莊學習的積極性挺高的,可能在家受到父母的寵愛,什么事都順著他的意。導致他在班上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一不順意就躺到地上,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措施:
1.為了避免打擊他學習的積極性,他第二次到黑板前來擺卡片時,我輔導了他。課后我告訴他要老師請才可以上臺的,他沒有表情,也沒有回應。我想,下次要在出現同樣情形時就馬上引導教育,這樣的效果可能會好些。
2.讓他知道地板臟,躺在地上是不好的習慣,也請家長在家督促、引導。
3.在班級里為他樹立榜樣,多引導他觀察其他幼兒的表現,讓他知道怎么做才對。
4.每次小莊躺在地上,我總是邊說地板太臟了邊拉起他,這樣既讓他知道躺地上是不好的,又淡化他的不好行為。因為對于特殊的他,過多的批評會讓他在小伙伴當中成為“另類”,這不但不利于糾正他的不良行為習慣,而且小伙伴可能會因看不起他而歧視他。我努力尋找他的優點,并及時給予表揚,讓好的行為得到強化。比如:他拾起地上的玩具,他幫忙收拾玩具等。現在的小莊有了一些進步了,躺在地上的次數少了,能主動地叫老師了,還喜歡幫老師阿姨做事情了(簡單的)。我想經過我們不斷的努力,他會慢慢地趕上其他孩子的。
小班觀察記錄表11
一、跟蹤時間:五月份
二、觀察記錄:
鏡頭一:
每天午餐前的一段自由活動時間,孩子們可以表演自己拿手的節目,老師也可從中了解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及教學成效。今天的表演時間又到了,我邊看邊想該請誰時,一只舉的低低的小手吸引了我的目光,仔細一瞧,竟是許佳瑩,從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很想老師能請到她。
想不到,許佳瑩緩緩地走上來,“大家好,我給你們念首詩”念完了,孩子們爆以熱烈的掌聲。“Very,very good”孩子們都把大拇指送到了她的面前。她抬著頭笑了。
鏡頭二:
今天很多幼兒都在用彩泥表現各種各樣的蔬菜。許佳瑩也加入了其中,祥祥做了一只胡蘿卜,又做了一個茄子。這時許佳瑩完成了一根小黃瓜,她將自己做成的小黃瓜放在祥祥的蘿卜旁,沒有語言的交流,兩人相視一笑,接著又做其她蔬菜了??區域活動結束時一幅“蔬菜美景”映入眼簾??
三、情況分析:
經過近幾個月的觀察、引導,許佳瑩已有了很大的變化。老師創設的寬松的教育氛圍,同伴的鼓勵與支持,對自我的肯定,使孩子獲得了自信。她在愉悅、輕松的環境中,漸漸打開了“心門”,愿意跨出這道坎,嘗試接受大家、這對她來說是跨越了一道鴻溝,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這對她的健康發展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區域活動中許佳瑩和祥祥的合作中沒有言語的交流,她們的交流只是通過動作的發生而產生的。當許佳瑩主動的將自己完成的作品和祥祥的作品放在一起時,兩人的對視就好象在言語交談:許佳瑩在說“我們一起合作好嗎?”而一笑則是雙方的默認和祥祥的應允。內向的許佳瑩通過動作和眼神的交流,達到了和同伴合作和交往的目的。孩子也有她們交往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她們之間獨特的交流的辦法。
四、采取措施:
1、及時發現許佳瑩的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的表揚,建立她的自信。
2、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也能為為孩子提供更大的空間,擴大孩子的交往范圍,
鼓勵孩子與周圍鄰居、小區中的同齡小朋友交往,逐漸擴大到能與周圍的成人打招呼等,讓孩子能自信、大膽的與人交往,積極的促進孩子社會性的發展。
3、在區角講評時,把許佳瑩的行為與同伴分享,讓她情感上得到滿足。
五、取得成效:
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為許佳瑩提供機會,孩子的進步非常的大,她開始愿意表達,并和同伴開始合作游戲。
小班觀察記錄表12
時間:3月27日中午
place:小班3教室
字:楊洋,老師
事件描述:
由于楊洋仍然經常無法控制自己的嘴,我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一直特別關注他,擔心他會再次制造麻煩。盡管我很小心,但還是發生了一些我不想發生的事。在這一天的戶外活動中,我帶著孩子們玩拖拉玩具。楊洋玩得很開心。有一段時間,他拉著玩具跑得很快,有一段時間,他把玩具滾了出來。玩的時候,洋洋玩具上的繩子和墨水玩具上的繩子纏繞在一起,他們互相競爭。聽到吵架聲,我立刻跑過去,但為時已晚。莫默的手上有齒痕。
治療:
我不情愿地讓姨媽用受傷的墨水涂抹藥膏,并憤怒地瞪著楊楊。這一次,我發現他用手捂住眼睛,他害怕看到老師。我皺了皺眉頭問他:“什么;“你知道我做錯了嗎?”楊洋撅著嘴為自己辯護。我認真聽著,知道他在說:“我會修理玩具,但他不會給我。”
分析:
這件事讓我發現,由于楊洋說話不清楚,他沒有及時讓同伴明白他想表達什么,再加上他脾氣暴躁,他失去了解釋的耐心,犯了一個老錯誤。當楊洋看到老師時,他用手捂住眼睛。這表明他明白這種自咬行為是錯誤的,他又制造了麻煩。同時,也表明楊揚在日常的相關活動中獲得了必要的感性知識。
【小班觀察記錄表】相關文章:
小班觀察記錄表11-14
小班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表09-29
小班觀察記錄表12篇11-14
小班觀察記錄表(12篇)11-14
小班觀察記錄表(通用12篇)11-14
個案觀察記錄表07-21
小班觀察記錄10-01
小班下學期個案觀察記錄表通用08-22
小班家訪記錄表內容09-15